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x 页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记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73H 页
葛川林先生旌门重修记
明庙之十八年。县监朴公应顺。以先生兄弟孝行报方伯。方伯闻于 朝。越明年甲子。 上命旌其闾。时朴侯已去矣。李侯孝彦干其役。粤自不整。若子若孙。相继夭折。仁后之理几乎熄矣。斯门之雨风于上旁者盖有年所。今侯沈公宗忱下车未久。茅绵于宿草。式于门。叹古制朴桷。询于乡人。图新其规。于是一方之为士者争趋赴之。柱焉有础。瓦以代茅。俨然为瞻望之所矣。某谂于会曰。先生孝友之行。自家施于乡。由乡达于国。人皆耳以门之。目以旌之。心以铭之。固未尝加损于门之存废也。然而国家必表而荣之者。非直为观美也。将使人人有所观感。发其固有之良心也。呜呼。孰不有父母。孰非为父母之子。如使过斯门者。仰而观。俯而敬。则孝悌之心。必油然而生。门一闾而兴孝于一国。旌一人而明教于万世。则斯门之有功于世道尚矣。然则我侯重修之心。实体 先朝旌表之盛意。而嘉惠后学。增光二侯者。岂偶然哉。为吾徒者。喑无一言以志之。何以考引侯之声。而接吾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73L 页
人于道也。咸曰。然。于是乎记之。万历纪元之廿八年八月日。后学八溪某。记。
大静县东门内围篱记(万历甲寅秋八月日)
汉挐一支。南走百馀里。分为东西麓。东者曰山方岳也。破古未岳也。西者曰加时岳也。毛瑟浦岳也。直南而至海。列为松岳山。加波岛,磨罗岛。皆穹窿突兀。有奇状甚。破古以为龙。加时以为虎。黄茅满野。去海十里。有孤城周遭者。乃大静县也。县客舍之东城东门之内。自南而北数十步许。篱以围之者。是吾攸居。前为民舍。太守闻吾来。空其家以处之。屋有两脊。南北相向。北脊故而陋。其架凡四而暗黑如漆。卑不直躬。狭不容膝。烟煤满壁。衣冠点污。不可一刻居。南角半间。为土床以为寝室。盖土俗不喜为突。独此家以此见占。东北角。置木豆。藏之粮资。其外作溷舍半架。西角。加设一间为厨所。泥以涂之。穴以明之。竹以户之。以防狗窃。南脊之架。与北脊同。而营之未久。不甚污陋。自东第一间。作火突。为婢仆所处之地。第二间空之。为出入之路。以板户开闭之。置臼其侧。土俗有臼无舂。不得不循俗也。西二间。通其中不隔。置木平床。为待客所。床未满处。编竹铺之。南北两脊之间。相距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74H 页
十馀尺。太守为吾作书室二间。背东面西。东距城堞仅四五尺。西有橘林。篱高仅见树梢。其室之制。梁长五尺。(皆用布尺)柱高四尺。椽合两边凡五十四个。不础而土。茅而不编。以厚积不漏为度。其上密置长木。贯以大索。相为纠缠。盖海上多风。常有拔屋之患。故民俗皆然。北一间为温房。南一间为厅事。房内长广皆五尺。厅亦如之。以纸涂其突油之。铺以草地衣。厅之铺亦同。房之西壁。有小窗。南以向厅有户。厅之东南壁。有窗皆小。其西。空而不壁。又于房东壁矢窗下。置书架二层阁。经史数百馀卷整顿不乱秩。着骢冠服道衣。居处其中。闲来展卷。睡至支颐。泊如也。舍之西檐。短不足蔽阳。乃立三柱作松檐。广数尺。长竟二间之舍。柱用芦。其大可两手合围。太守曰。此乃海上漂流之物也。似竹非竹。人言浙江有芦如许云。吾得以珍之。竟用于此。无乃有数存乎。相与拍手。编山竹为簟。盖其上。名曰松檐。而松在汉挐之上。斫而输之。动经数日。取其便易者为之。名实虽似不孚。松与竹何择焉。围篱之制。杂以山竹,杻木,真柴。厚密无罅孔。其高出屋脊之上。计可丈馀。以长木作带。结之者四层。恐其高而易覆。内外立柱撑之。北东南三面。皆接檐。全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74L 页
不见天。由西方见之者若坐井者然。篱之内。东西常有馀尺。南北居三之二。向南作板门。西傍置小窍。所以通饮食也。入围篱时。金吾郎具冠带。据轿床坐门外。令罗将挐我入置。闭其门封之。从篱西作小扉。盖其例然也。既入定。遇一土民。问之曰。此地风土吾尝闻之矣。恒雨少日。恒风少静。霾湿中人。人或眩仆。今来数日。大阳登辉。燥湿之侯。与内地不甚相远。岂前所闻误耶。其人曰。然。环瀛洲一域。莫非洋中穷岛。而此县滨海尤近。地形卑下。瘴毒之气。三邑中最甚。自春夏交。至秋八月初。淫雨连郁不开。盲风发作无时。瘴雾昏塞。咫尺不辨人物。当是时。栋梁窗壁。水滴如泉。衣冠床席。润湿如泥。是故。虽有衣货谷米。经夏即腐。终归无用。至于门户枢金。经数年。亦皆销朽。况于血肉之躯乎。吾侪小人。生长于斯。习与性成。内地朝官。何以堪处。秋气欲晚。西北风起。则瘴疠少开。阳精呈露。果如近日矣。然冬或不寒。夏或不暖。气候回互。寒暑逆置。故衣食难节。疾病易生。至如蛇虺,蜈蚣,蝼蚓等蠢蠕之物。皆经冬不死。草木,菁,韭,葱,苣凡种植之类。虽冬深皆取诸圃畴而用之。举此可知其他。余闻之。咄咄叹曰。此真别一区也。宜吾负罪者居之。余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75H 页
昔年。承 恩谴宰北塞。北塞风土。亦云乖常。援彼比此。不啻天渊。罪有轻重。故所居之善恶亦异。况彼专城。而此围篱。固不可同日语。噫。以吾之罪则当死无疑。幸赖 天王圣明。生放海岛。今日与若等同笑语。亦莫非 恩波之及。风土之善不善。何暇论说。对者嘘唏而退。仍记其略。使子侄辈知吾之所处如此云。
郑赞甫满月堂记
自余为僇人。密棘以栫之。高扄以闭之。所见不过尺天也。所步不过尺地也。耳𦗖𦗖无所闻也。目𥇙𥇙无所见也。心悖悖而不宅于躯壳之内也。本为御魑魅来也。反为魑魅所侵欺迫胁者且有日。今年春暮。族弟郑君赞甫以书来曰。吾筑堂既成。又凿其下池之。满月其扁也。烦兄其记之。且题咏以寄。吾将图刻揭诸楣也。余阅书未了。心魂飞越。忽如身倚高轩。手弄素波。向之𦗖者睲。𥇙者䁷。悖者㥣。快然若沈痾去体也。飘然若病鹤之出樊笼也。洽然若御列子之风而翔乎寥廓也。噫。斯堂吾固登之也。斯池吾固见之也。其时未甚以为奇也。是何赞甫之一书。能起余若是也。遂援笔而为之歌。歌曰。贤哉赞甫。肯搆其堂。惟堂之敞。背阴面阳。于以凿之。贮涟其中。惟源有水。其出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75L 页
无穷。烟霞不孤。风月攸居。弹琴其上。其乐只且。傍有客。见而问之曰。堂则美矣。抑其所卜之地。亦有佳致未。余又应声而歌之。歌曰。洞号葛川。地接龙门。青山作屏。白水为藩。花明柳绿。古之桃源。泉甘土肥。今之盘谷。民风淳美。君子之泽。吾弟居之。爰得其直。客曰。堂池之好。洞府之胜。既闻命矣。第未知满月之名。其意安在。愿卒闻形容之妙也。余乃沈思默会。续而歌之曰。堂高而虚。月出照兮。池净而深。月生耀兮。到天心处。无片云时。排窗入户。满屋辉辉。月爱堂乎。堂邀月乎。无心相值。以永今夕。歌罢。咄咄叹曰。猛虎在槛。闻风矫首。神龙失水。听雷掉尾。何者。畏约之甚。故感发之易也。山水。吾癖也。风月。吾主也。一出世路。百计归虚。孤囚穷岛。与死为邻。于斯时也。赞甫之请及之。其不为闻风之虎乎。其不为听雷之龙乎。狂歌之作。乌可已也。客嘘唏而退。因书其歌以寄之。歌凡三章十二句。又以四韵一首。题于左。题之者谁。桐溪鼓鼓子也。年月日何。万历乙卯之夏四月辛巳也。
挹湖亭记
余始省事。则闻岭之南。有吴德溪,郑药圃两先生者出。负斯文重望。为国家耿光。连驾骈骛。历扬于清显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76H 页
之列。一时称之吴,郑。若汉世之李,郭齐名者焉。厥后德溪。早谢簪笏。退归于家。卒不永年。药圃位鼎轴。勋业赫然。年七十。乞骸骨。终老于其乡。两先生官位虽有高下。而其清名峻望。为终始完人。不失时人之望则一也。余生晚地远。恨不得抠衣于两先生之门而得其馀论。恒悒悒坎然者今四十年馀矣。今年夏。余承 召入城。适其时。药圃之孙斋郎公。以先生请谥。亦来京师。时时造余。颇致殷勤之意。居无何。余以言事被台评。俟命于国东门之外。斋郎公一日来见余。袖出文若序二篇示余曰。此吾扁亭之作也。愿得丈人一言。贲诸楣间。余笑曰。仆末也。且不文。何能副子望。斋郎公请不已。余又自念曰。四十年山仰之馀。幸见干蛊之孙。不犹胜于元宾之所与乎。斋郎公无所挟。犹不敢辞其请。况其有文好礼。足以世其家者乎。遂以不腆之语。赠之曰。夫江湖者。士之不得于世者之所能安也。以子之文与行。苟能勉勉焉。益闻其所未闻。益修其所未修。以不坠其家声。则当今圣明在上。贤公卿宰物者。必不老子于湖亭之中。子之挹湖光。恐无暇也。子其勉之哉。若余者。老已至矣。行当谢其事。归死于穷荒寂寞之滨。何由致其身于湖亭之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76L 页
上。游目骋怀。瞻挹大君子之馀风遗躅也哉。余于此深有感焉。崇祯八年乙亥六月日。桐溪郑某。书于洛城之东门外旅寓。
某里鸠巢记(丁丑春。自南汉还。不处于家。卜筑于是洞。以为终老之地。)
凡物莫不有名称。大而天地之高厚。日月之光明。江海山岳之流峙。小而草木之微。禽兽之众。川溪石岩之细。至于闾井坊曲之琐屑。皆有名称以识之。而独斯洞之以某名之者。何欤。盖斯洞也。若深而不深。若浅而不浅。谓之高也则去村落不十里也。谓之卑也则占上峰三之二也。呀然成谷。而自外视之。不知其有谷也。夷然宽平。而自下观之。不知其宽平也。以其形胜则无溪涧泉石之可观也。以其方位则无东西南北之可名也。意者。古之人求其名而不得。乃命之曰某里者欤。岁丁丑春。桐溪鼓鼓翁。自南汉归乡里。身病且老。知无复有为于斯世。求可以终老之地而适得斯洞焉。于是鼓鼓翁悦其名。乃搆木为数架之巢。如鸠之拙故名之。明年夏。曳病来处。所随者。一部朱书也。所从者。数三童冠也。于是焉寝宿。于是焉游处。不知老之将至焉。不知人间之有毁誉欣戚焉。不见催科督赋之官吏焉。不闻黜陟挤援之朝政焉。于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77H 页
是鼓鼓翁身安心逸。考盘而为之歌曰。窈窕兮某里。从某至某兮凡几里。某年兮某代。某谁为之悭秘。一朝秘不得兮而畀某翁。某翁兮得之。遁伏乎其中。不知某里之得某翁耶。某翁之得某里耶。虽不知某之得兮。终吾生而栖止。于是有某客从某所来。闻吾歌而笑之曰。古之隐者之居。无有无名者。巢父之箕山也。四皓之商山也。子陵之桐江也。其馀何可尽数。子之居独称某者。不亦异乎。曰。此吾所以乐之而不欲舍者也。彼三子者。皆有高尚之志。闻尧之让天下而洗其耳。辱汉之善慢骂而逃其迹。欲以一丝。扶九鼎而高举焉。是宜其居之有称号。而后人因其地而慕其为人。是则然也。若余之隐。异乎三子者之撰。非有所为而隐也。犹有羞恶之心而隐者也。叨 恩窃禄。知进而不知退。言无补于时。行不信于人。年既老矣。身又病矣。始知见弃于世。不得已而退。若有羞里愧洞之称云者。则真我之听当处。而未尝有闻而知之者。故思其次而入此洞。其无何有之乡乎。其乌有子之徒乎。客又曰。此则闻命矣。观子之一生。未尝不修饬敛束也。今则冠而不韬发。衣而不束带。坐而多箕踞者。何欤。且其居处之陋。饮食之淡。何以堪其苦欤。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77L 页
曰。子尝见夫山叟野老之韬发束带而危其坐者乎华屋美馔而为山叟野老者乎。子非某也。焉知某之志哉。自是藏某之名。秘某之迹。使世人不知某为谁某而游于某里之中也。归欤归欤。莫与某人道也。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说]
  
起荒田说
乙未之春。余始有意于为农。得数顷田。在薪伐里。问之则曰。此良田也。种五谷无不宜。不湿不燥。水旱无得以为之病。故耕之者得谷常多焉。迩者。人失其业。癈而不理者。五六载矣。余惜其美土之久弃也。乃谋起之。于是求耒耟之坚致者与耕夫之老于农者。饭二牛而往焉。是三月既望之一日也。观其丛茅苞棘。竟亩栉比。无一寸空隙地。其根节盘错据结。虽以利刃。有不能易断者。余心自悔。虑其有费而无成也。然既发之不可遂已。乃驾二牛于一耒。择壮夫。使执其柄。二人各牵牛绳而左右焉。乃呵牛而试之。其始也。如持钝器凿顽石。戛戛其难哉。久而后。始渐渐然寸起而人进。耒刃所向。有声轰轰然如奔波激湍之中。大石小石。相磨击者。茅根断也。见其所起处。顽块硬土。叠积累崩。如战败之后。强兵悍卒。犹不胜其愤。或竖发怒且走也。然自是盘者解。顽者破。其土犹古。其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78H 页
力稍易。人之服役者。不自知其为劳。而喜其渐有成功也。循此而不已。则满车之粟。盈篝之谷。可立而致。岂不足以为幸欤。余于此。有所反矣。人心之中。亦莫不各有良田。其町畦则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也。其谷种则仁,义,礼,智也其为地平而无险。其为土沃而敏树。初岂有茅塞之理。及其私起而为町畦。欲生而害嘉谷。然后斯田遂荒而生生之理熄矣。虽然。其本则未尝亡也。苟有起之者。能以颜子之四勿。为快牛。曾子之三省。为耒耟。随其难克处克将去。则一破之后。恢恢乎有馀地矣。及其起也。犹夫旧矣。尚何患嘉谷之不生也。苟曰吾田已荒。无力可起。则是自弃之也。其荒我荒之也。其起我起之也。不起耳。吾未见其力不足者也。噫。彼田之荒也。人犹可以为人。斯田之荒也。禽兽而已。而今而后。吾知起田之有先后也。故为之说。以俟起田者得焉。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序
  
诚信契序
契何为而设也。吉庆焉相欢。死丧焉相悲。如斯而已。夫以人之一身。上有父母。下有妻子。仰欲尽其养。俯欲尽其育。人孰不有是心哉。至于送终之礼。尤人之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78L 页
所当自尽而率不能无憾焉者。饥寒迫之也。困穷蹙之也。是以曾子有伤哉之叹。季路有追憾之悲。以今观之。彼二子者。俱以圣门高弟。道德高于一世。声名显于列国。归依之多。交侪之广。半于天下。则其于生养死送之际。得人周赙之力者为如何哉。而犹有未尽之憾。况如吾侪者乎。此契之所以设也。呜呼。朋友之通财。邻里之匍匐。厥惟古矣。今我同盟之人。以朋友则如兄弟也。以邻里则皆比屋也。其于庆吊之礼。虽不为契。岂若是恝。而必立名以维之。明条以束之。其亦衰世之意也。虽然。契之设。岂端使然哉。所以合彼心为一心也。视彼之忧犹己之忧。视彼之乐犹己之乐。不徒以物补之而以其诚。不徒以财周之而以其信。则于朋友邻里之中。又别有一倍朋友邻里之情矣。契乌可已也。又曰。世之所谓契者。吾见亦多矣。惟其以面而不以心。故临小利害。便相较诘。小而污其身。大而辱其亲。夫本为养生送死设也。而反以污其身辱其亲。则曷若不契之为愈哉。吾侪之人。幸以前所陈为勉。后所言为戒。则庶乎其无负矣。
送河主簿弘道还乡序
越之流人。去国期年。见似人者而喜。况余之去国四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79H 页
年。而离乡又加一期者乎。又况河君之非特似人而已者乎。今来见之。不亦乐乎。虽然。于余心。有所惑者存焉。来汝河君。请与辨之。吾与若。前有贵贱之分。后无从游之好。特乡里之泛然者已。翟公罢去。门外张罗。此古今人情之所共然。况余落此四罪之地。宁有再起之望乎。则人之不后地于我亦明矣。河君既衰且老。又无子若孙。设或有后地。于河君。何有哉。利害无所据。而君意何勇来为。古之论海者。以南海为最。其言曰。天倾西北而海独居南。比之三方。尤远且险。到今亲见之。然后益信其然。岛之距陆千有馀里。而鲸涛险恶。飓风常多。舟往来不利者。首尾相望。人之视此海。不啻若鬼关之危而已。死生亦大矣。而君何冒死来为。吾于乡党。清浊无所失。骨肉强近之亲。肩相磨也。朋友死生之契。亦不小矣。其馀浅浅者。亦岂河君之比哉。然而无一人以一来相见。发于空言。而又闻有往见者。非人情之议。其言固有理矣。人情不甚相远。而君何违众来为。夫以泛泛之分。又处无所为之地。而忘大洋之险远。从他人之非议。而为骨肉心交之所不能为者。河君乎。而有心。余不能忖度之。是何帠欤。河君笑而不答。但云。生前一见。诚幸诚幸。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79L 页
与之相对乎寂寞中。跬步不相离。毒雾铄肌而不以为苦。炎风蒸骨而不以为病。劝之休则不应。人欲与之出游则不肯。余又试问之曰。河君一何苦哉。人之入此岛。诚不易也。此地多有奇观异迹。盍一往观之。以自壮平生之胸胆哉。河君又笑而不答。但云。晷刻侍侧。良幸良幸。余曰。咄咄河君。何其每问而不吾告耶。今之世大抵皆波。君其不欲波者耶。吾非君。恶知君之心于我之心乎。君非吾。恶知我之知君之心与不知君之心之心乎。又恶知君之不答之为深答。而我之不知之为真知乎。于其去也。与之酒而不复问。
书吴翼承笔帖后序
呜呼。此亡友吴君翼承之手笔也。粤在癸丑冬。余承 召赴阙。行到金陵。适翼承自京南还。相遇于客馆。翌日将分手。翼承乘醉。纵笔书此四字。(公平正大)以赠之。粤明年。余获罪南窜。翼承被收司律。迁于海西矣。当初遑遽之际。平日所看文字。散失殆尽。而独此四字。藏在橐中。其亦出于偶然。而或者神物者。有所护秘欤。粘付壁上。以替千里面目。曾未几时。翼承已赋鵩矣。思其人而不可复见。则其书益可贵重。旋割壁纸。水涤而刀剔之。去尘煤几半。宛然心画。犹疑墨未乾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80H 页
也。乃登诸帖上。常目在之。不犹愈于元宾之所与者乎。翼承平生论议。务主公正。不立偏党。此四字。盖其所自受用而推以勉我者也。我虽负罪。犹有尊足者存。则此四字用之一生。无往不足。而吾友切磋之益。未有间于存没矣。翼承盖未尝死也。余于此帖。不敢为儿女悲。惟期以不负赠言之意。自励云。万历戊午秋七月既望。桐溪鼓鼓子。志。
拟剥啄行序(并词)
昔韩文公作剥啄行。首章曰。剥剥啄啄。有客至门。我不出应。客去而嗔。盖厌客也。欧阳公拟而和之曰。剥剥复啄啄。柴门惊鸟雀。故人千里驾。信士百金诺。盖喜客也。二公之作名篇则同。而其辞之异如此者。所处之地不同也。窃尝以意迸志曰。韩公新自阳山来。又愠于群小。忧谗畏谤。谢绝外客。深堑完墉。欲堙其源。故闻剥啄而不之应。欧公遭遇明天子。告老而致其事。归来卿里。身逸心闲。东阡北陌。往来不绝。故闻剥啄而惊其至。兹非处不同者然耶。余后千载。又欲拟效其体。而其辞与二公者不同科。何者。身负重戾。见弃一世。平日输心者按剑。同袍者下石。况于蛮獠之境。寂寞之滨哉。鸟语难辨。夷面可愕。俗不喜诗书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80L 页
礼乐之习。而惟射猎潜渔是事。视我冠儒冠。则指为怪物。见我对书籍。则认为异类。彼于怪物异类。有何一分顾念而来我门剥啄哉。间有村叟野老之日月至焉者。则众骂而群猜之。至或谗之。邑宰申令禁断。使不得相接。故高篱牢户。索居枯处。昼不见天日。夜不见月与星。当是时也。虽欲闻剥啄。其可得乎。我非厌客。客自我厌。我则喜客。客不我喜。欧公尚矣。固不可同岁论。较之韩子。不亦相反乎。遂三叹而题其词。词曰。剥剥啄啄。此非恶声。异哉韩子。胡独厌听。余兹之来。魑魅与居。世人皆弃。谁造我庐。栫以密棘。固其门扄。如在蒸炊。如陷堑坑。慢肤多汗。睡魔侵之。闻人足音。其喜可知。过门不入。谁复剥啄。人或谓我。子何太执。余观谪客。出入无节。子何闭藏。不出户庭。余曰不然。罪有重轻。哿矣眚灾。哀此自作。天封地阈。何敢寸越。此邦之人。不我肯谷。踰闲交接。非我所欲。穷之所往。况有官督。人或谓我。子何高洁。人非弃子。子不人屑。哺糟啜滓。胡不同醉。余曰噫噫。子言诚是。余性之戆。恶同喜异。见利不趋。知害不避。三遭颠踬。职竞由此。岂不自知。欲罢不已。再拜谢子。愿安承教。昔者颜子。犯而不较。亦有康节。笑谈俗子。而今而后。吾知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81H 页
免矣。
竹杖铭序
自余入栫中。四年于兹。蛰坐不动。两脚蹇涩。寻常如厕。必待人扶持。辛广文有道。见而怜之。手斫龙孙一枚来赠曰。愿为病人助。得而杖之。可免颠踬之患。幸而为之铭。铭曰。长不满三尺。扶我之颠。大不如一指。其节则坚。执之在手。其色瑟然。掷之落地。其声益清。杖兮杖兮。终始共贞。
元朝自警箴(并序)
 噫。余今年忽五十矣。追思四十九年前处心行己之道。多有可愧于心者。事亲。无可观之行。立朝。有自作之孽。夫子所谓四十五十而无闻焉者。非余之谓乎。于是惕然反诸心。思所以不负乎天之明命者。而为之箴以自警焉。其辞曰。
余生之惷。气拘物汩。儳焉厥躬。如不终日。本既失矣。何往不窒。事亲不诚。事君无义。自侮人侮。牛已马已。齿之尚少。容或不思。今焉五十。始衰之时。仲尼知命。伯玉知非。余虽下品。亦受天畀。既已知之。胡不顾諟。顾諟伊何。曰敬而已。衣冠必整。居处必恭。行必笃实。言必信忠。防欲如城。除忿如彗。潜心古训。对越上帝。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81L 页
未发之前。求其气象。既发之后。戒其邪枉。动静交养。内外夹持。灵台澄澈。方寸光辉。允若乎兹。是曰人而。以之患难。不失素履。以之安乐。不至骄恣。立脚虽晚。改过为贵。圣贤亦人。为之则是。春维岁首。日乃元始。书兹警辞。服之至死。
书孔戡墓志后序
昌黎公志孔戡墓。发其幽光。盛有所称道。余未尝不嘉其为人。而亦未尝不憾于出处之义也。噫。出处大节也。古之君子必于是谨重焉。苟有一毫之可容评议。则其馀何足观也。彼从史何如人也。军帅之死而自代为帅。欲袭河朔之故。而阴蓄不轨之谋。则此亦承宗由绪之徒也。为当日臣子者。虽沐浴请讨。可也。而听其甘言。黾勉留之。其亦异于望望去之之清矣。阴争而不从。会扣而不悛。君臣父子之说。逆顺祸福之言。非不详焉且切而邈无改悔之色。此可以油油与偕之时耶。其人之不可教。奚待五六年而后知也。其言之不可听。岂必空一府而后决也。夫不知其人之不可教而就之则不智也。知其不可教而犹且眷恋则干禄也。不知其道之不可行而不去则不明也。知其不可行而犹且迟回则无勇也。乌在其嗜欲于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82H 页
为义而畏避于利禄也哉。或曰。天下无不可有为之时。亦无不可变化之人。弗狃佛盻之召。夫子犹欲往焉。戡之事从史。所以善继其事者。子何过之甚耶。余曰。若此则其为惑滋甚矣。居乱邦见恶人。在孔子则可。下圣人一等如颜子。孟子。亦不可。况如戡者哉。孔子之欲往者。仁也。其终不往者。义也。戡也。非惟不以枉已为耻。又与之强聒尽言。似若忠于所事者然。孔子之所不能化而戡欲化之。戡之道果优于孔子者欤。从史之骄。鸷而不悍。然执兵尸之于市衢者。幸矣。诬奏之发。殆亦晚矣。呜呼。其危矣哉。噫。王适。一狂士也。犹知从史之不道。而不肯就其召。曾谓戡之贤而反不及乎。退之之言曰。奴视法度士。戡之谓也。安有法度之士。而受其奴视而不去乎。退之前后与夺之权。斯亦严矣。余故书其后。以责夫贤者之备云。
德辨录序
余婴衅明时。非所困而困焉于葛藟卼臲者。于今岁行之半矣。穷无不反。迷久思复。窃窥古人所以处困行险之道。庶几寻烟染芬。以为动悔有悔之鉴。于是裒集经史。采摭去事。上自西伯。下至真西山。凡五十有九人。虽人品有高下。言行有是非。而要之动心忍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82L 页
性操危虑深之迹。则皆可以为后人师戒者也。编成一秩。名之曰德辨录。取易所谓困德之辨也者辞也。呜呼。困者。人之所难处也。刚者。过于矫激而有违寡怨之戒。懦者。沦于污谄而未免入谷之耻。不激不谄而不失其所亨者。其惟君子乎。子程子曰。时当困而反亨身。虽亨。乃其道之困也。又曰。学者。学处患难贫贱。若富贵荣达。即不须学。余之集成此录者。其亦学处患居贱之道。而求以不困乎道而已。第恨荒僻之乡。书籍鲜少。末能博采广取。又无明师友相与讲正而笔削之。岂敢与外人观。只欲私藏而自省云尔。万历己未夏五月既望。八溪郑某。书于大静之丛棘中。
书晦庵与黄直卿书后
余读紫阳集。至与黄直卿书。未尝不废书流涕也。是书之作。在于三月八日。则去易箦才一晨矣。而神彩益茂。言语愈谨。谆谆乎其诲人之志。眷眷乎其忧道之诚。恳恳乎其念子之心。切切乎其燕翼之意。皆其平日之所存所发而不忘于垂尽之日者也。或曰。死生之际。人所不能不动。而至于诸事之节节分付为挠。则无乃几乎密欤。曰。此亦天理之所当然。而人情之所必至。圣贤亦人耳。岂有异哉。当此永诀之日。而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83H 页
不念千里之子。则近于庄周旷达之见。而知其已定而不有以安之。则亦何以为圣贤之处死生乎。噫。今去先生之世四百有馀岁矣。读其遗书。恍然若亲观手足之启。辱正头巾之触。而山颓梁摧之痛。不后于当日及门之诸子。则人可以不为圣贤乎哉。
玉溪卢先生文集序
吾东方名公硕士之以文章名世者何限。然求其所谓从心写出。如圣贤明理之文者。则亦不多得焉。惟我玉溪先生之文。庶几近之矣。尝闻朱夫子之言曰。有是实于中。则必有是文于外。试以此观先生之文。而溯求其所以出此之本源。则盖沈潜而敦厚。纯粹而精明。无纤毫轻浮驳杂之气间其中矣。先生之所以得于天者如是。而又济之以学问之力。存养于中而有以守其虚明之体。省察于外而有以致其酬应之用者。已至于朴实之地。而无挂于过差。故其发而形诸文字之间者。自然条理分明。辉光蔼畅。意味踔远。音韵和平。有非操毫弄墨。务为新奇者之所能髣髴也。是以孝悌之心积于中。而见于辞章奏疏之中者恳功而恻怛。忠爱之心积于中。而发于启沃陈戒之辞者诚信而光明。真实无伪之心积于中。而凡著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83L 页
于挽,祭,铭,志,行状之作者。端的而典重。无一言之浮溢。至于吟咏之词。简牍之言。无不得其性情之正。发其精微之意。而皆符于在内之沈潜纯粹。则真可谓有德者言。而程子所谓有是言则是理明。无是言则理阙焉者非耶。先生不喜著述。遗稿无多。今其存者。皆人事之不可已焉者也。丁斯文。尝钞录为若干卷。已锓诸梓矣。不幸兵火灰之。流布未广。士林深惜之。先生之孙脊。慨然有重刊之意。来请于某曰。王父文集抄录太简。愿加录其遗漏。缀拾其闻见。且为一语弁其首。某辞以懵识不文者累年矣。卢君之请逾久不已。则盖有不可辞者存焉。昔我先君子出入先生门下。最亲且久。观先生孝悌之行。而学焉而有得。诵先生典雅之文。而常服其理胜义明。某既闻而知之矣。如是而终无一言。则不惟辜卢君之望。抑恐负先君子一生尊向之意。故谨就稿草中。加取若干首。添补集中。非敢有所取舍也。特以其关于世教益于后学者而存之。有无之无所补关者而遗之。汰哉之诮其可逃哉。呜呼。后览斯集者。不徒读其文词。而先求其所以为心者。则孝悌之心油然而生。忠信之行不加勉而自进矣。然则是集之行。岂非世道之一幸也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84H 页
哉。
赵静庵先生题兰,竹七绝后序。
呜呼。道之显晦而物之盛衰随之。物之盛衰而道之显晦。亦可卜矣。当兰竹之遇赏于先生。而题诗于其上也。兰若增而馨。竹若增而清。于是乎兰,竹之盛极矣。不幸先生之道晦而不明。则虽有斯兰。孰兰之乎。虽有斯竹。孰竹之乎。况先生之言志。人孰珍而口诵之乎。香埋空谷。神断渭亩。卒乃灰于兵燹。而八绝清什。无从而闻见之。则斯兰也。斯竹也。衰亦甚矣。幸而七日来复。先生之道大明于世。则闻而知之者如赵守伦,金义元之徒。相与追记八绝之诗。而不记者只一绝。先生之曾孙妇柳氏。不堪羹墙之慕。思复其旧物。不贸市而手自绩织。成八帖绢素。使其子松年。求名画。登兰,竹而仍书七绝。宛然如姜葵亭之屏风。尹东皋之书画。而观物反己之作。赫赫若前日事。物之盛衰。果不系于道之显晦乎。噫。先生之道有显晦。而兰与竹。亦有盛衰。然则兰,竹之遇先生。庸非数乎。而先生之道之显晦。因兰,竹而可见。则先生之题兰,竹。亦岂偶然哉。虽然。兰,竹。有形之物也。道。无形之物也。有形者。有时而坏缺。无形者。无时而坏。无处而缺。昔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84L 页
之晦也。明未尝亡也。今之明也。亦未尝加明焉。后之观斯画者。不以兰视兰。而思先生馨香之德。不以竹视竹。而思先生清直之节。不徒诵其诗。而思其所以事亲事君脩己治人之道而有得焉。则斯屏之有补于世教不其重乎。葵亭讳㶏。东皋讳彦直。皆一时名流也。因并录之。俾后人知其始末云。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跋
  
南冥曹先生学记类编后跋
学记者。南冥曹先生之所纂述也。先生禀得壁立之气。济以高明之见。早炳危机于数十年之前。嘉遁山中。不见是而无闷。专精敬义之学。已至圣贤之域。而犹不自满足。乃于读书之暇。钞录前言往行之切于己者。编为此书。以为修省之地。程夫子所谓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者非耶。观其为书。首论道之统体。次及为学论心之要。而皆为图以明之。入道之阶梯。治心之规范。瞭然心目。如指诸掌。此皆先生所躬行心得之实。而非空言也。至于致知以下十馀条。则尤切于日用。而修己治人之方。齐家治国之道。靡不粲然备具。末章圣贤相传之说。即孟子七篇末章之意。而先生自任之重。固有不可得以辞者。噫。使先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85H 页
生而行道于当时。则其宏纲大用。岂不足以挽回衰季之风。陶铸尧舜之化哉。然而先生之道。以遁而亨者也。其于世道。则有一丝扶鼎之功。其于自守。则有颜巷不改之乐。百世之下。必有闻风而兴起焉者。则先生之遇不遇。有何加损于今与后也哉。呜呼盛哉。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文
  
逐疟鬼文
天地广大。日月光明。而人之生也。戴圆而履方。抱阳而负阴。乃能参而为三焉。不幸其间。魑魅魍魉怪物异气。乘间抵隙。杂处而煽乱。往往戕人之命。病人之生。汝鬼亦其一也。天地大其量。日月宽其明。姑置诸不治之域。故汝得以行胸臆于人间矣。今来侵我数个月馀。耗余之精神。削余之肌肤。无味我食饮。交战我手足。蓬余之头。苦余之吟。人事旷而未修。故旧疏而不来。囚一室之岑寂。郁幽怀之不关。微汝之故。胡为至此。汝之意岂不欲亟杀我也。然我春秋鼎盛。气力方壮。虽以汝鬼之毒。安能肆然于我哉。况我受命皇天。待用下土。天不欲使我有用于斯世乎。则汝亦可以害我也。如不欲其无用也。虽百汝鬼。其于余何。汝之不能害余明矣。吾必有以杀汝。汝之生死。在用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85L 页
吾命与不用命而已。遂命之曰。高山之颠。大海之边。幽阴蔽郁。不见天日。炎蒸瘴泄。以阴以雨。斯皆魑魅之所宅。魍魉之攸宇。怪气异物。于是乎杂聚。汝率汝属。亟走莫顾。在汝有同气之求。于我无蠹贼之害。否者。吾将御风舆。扬云旌。排天门而直入。诉汝罪于帝庭。奉赫赫之威灵。整桓桓之甲兵。烛龙含耀而穷搜。谁敢遁形。哮虎当关而鼓气。讵能偷生。空其巢而使不得居。簸其恶而使不得炽。徇于朝市之间。肆诸明显之地。身膏电斧。骨粉雷车。必使无遗种乃已。虽欲噬其脐。得诸。
一乡呈文(庚子年)
一乡为依公论报使事。臣之忠。子之孝。妇之烈。是所谓三纲之行。三者而一不立。国不可以为国。是以自古帝王。莫不崇重斯轨。既笔之书以传诸后。又旌其闾以显于时。所以扶植之义。至矣尽矣。本县虽十其室。而自变乱以后。死于孝者二。死于烈者三。忠义卫柳橿。私奴银浩。所谓二孝子也。草溪郑氏。完山李氏。旌善全氏。所谓三烈妇也。呜呼。死者。人之所难也。宇宙归来。人物几何。而历数其死于忠与孝与烈者。则或旷世而一有之。或天下而一人焉而已。斯二子三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86H 页
妇者。乃能并生于一乡之中。人性之善。果不可诬。而其为乡里之荣。为如何哉。有此名节而湮没。可惜。表而出之。非明府而谁。伏愿具由牒报于巡相。使之转闻于 朝。而旌表其闾。俾时之人后之人。有所矜式。男子而过之者曰。为忠孝者亦若是。女子而见之者曰。为人妇者当如是。则比屋可封之俗。庶复见于今日矣。右人等就死颠末。录在于后。此皆公论所著。若其溢一辞。欺明府。罔国家。则一乡虽无人。亦不为此。忠义卫柳橿。士人也。丁酉八月。举家入黄石山城。十六日夜。城陷。橿负其母出城。令其弟槚扶去。以其父老不克步。橿还入贼中。扶曳以行。其父知不得免。斥而去之曰。我已矣。汝其先出。橿号泣扶持曰。父在此。子出何之。俄而同死一刃。呜呼孝哉。
私奴银浩。与其父入黄石山城。城陷之夜。失父于乱兵之中。银浩先出城。求其父不得。还入城中。负父膝行。至城底遇贼。一刃之下。父子同仆。
草溪郑氏。佥知全珩之妻也。母柳氏。以孝烈闻于乡。达于 朝。郑氏性行。得于闺庭者为多。戊戌四月十九日。避乱入山谷。倭奴猝至。郑氏被执。贼迫令前行。郑氏不从曰。汝贼何不速杀我。我虽死。义不可见污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86L 页
于汝。骂不绝口。贼怒而加刃。与其女同抱而死之。
完山李氏。佥知郑应辰之妻。完山正之女。四月十九日。避乱山谷。遇贼被执。李氏以死自誓曰。吾何忍从汝贼行。其亟杀我。骂不绝口。贼怒而刃。异其头足焉。旌善全氏。察访郑惟悦之妻。珩之女。年才踰三十。有姿色。先是避乱之日。尝请于其父曰。愿得小刀。父曰。何用。对曰。脱有缓急。无水不能溺。无木未易缢。若佩此刀。可以自裁。父义之。四月十九日。入山谷遇贼。与其母同被执。贼以刃胁使行。全氏奋。骂不绝口。贼犹不即害之。曳之而去。手攀木根。木根皆绝。贼不得已刃之。全氏以手蔽其母身。一指先断。遂抱其母而死。身无完肉。人谓之孝烈俱全云。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祭文
  
祭犹子文(名昌世。字希周。)
呜呼哀哉。天之生汝也。若不偶然。而天之死汝也。抑又何意。汝貌如玉。汝心如水。汝言无择。汝行不苟。九岁失恃。五载哀毁。而人称汝孝。事叔如父。爱弟如手。而我服汝顺。自小志学。劬书嗜炙。不待程督勤也。聪明强记。博达古今。盖其所性然也。三捷发解。两魁文会。声名籍甚。巨擘一世。九万之翼。若将搏风。而空谷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87H 页
之兰。遇霜先摧。天乎天乎。此何为者。呜呼哀哉。人孰不有侄而我独有汝。人孰不有叔而汝独有我。恩同父子。情若兄弟。十载举场。每同笔砚。半世山房。常联枕席。互为磋切。相资羽翼。而汝先弃我。我复依谁。呜呼哀哉。去岁春夏。余从仕于京。闻汝病深。径欲辞归。而汝书以止之曰。病若日重。思别之情。侄岂下于叔主乎。余之不归。恃此言也。其后荣归。幸得相见。今春被 召。汝病日剧。相别潸然。去留吞声。而犹恃神扶。庶将无虞。岂意别未浃旬。而凶闻遽至也。呜呼哀哉。余之汲汲南还。意有在也。而因山未卜。葬汝失期。数月之闻。恩命两至。王程有限。又失临穴之痛。汝视我父。吾未汝子。明幽之间。负汝诚多。泉路他年。何颜见汝。呜呼哀哉。闻汝将死之日。言不及私。则其于处死生之际。无一毫介念。而犹以未见余为遗恨云。汝之爱我如此。而我之待汝不相称。言念及此。我何以为心。呜呼哀哉。人死而果有知耶。抑无知耶。地下焉可相从耶。不相从耶。幸而有知而相从。则只有先后。吾又何憾。不幸而无知而不相从。则何年何处。更见贤侄。临发草词。辞未尽情。只凭薄脩。冀汝来歆。呜呼哀哉。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87L 页
祭 赠承旨吴公(长)
以公明哲。何不容时。取友不端而至于斯。黼黻之文。终不少售。启沃之辞。空传万口。同朝昔年。动必相随。我先南来。公又踵之。金陵邂逅。一场慇勤。秘蓄不吐。忧玉之焚。何言此别。永隔千秋。山西海南。相望悠悠。吾虽不杀。伯仁由我。吾罪当诛。公又何辜。乾清此日。我独生归。余怀之悲。曷有穷已。 圣恩褒奖。追 赠显秩。悲荣两至。远近拭目。虽闻不哭。奈难忍肠。今来太晚。愧负生死。犹不死公。赖有四字。煌煌宝墨。赫赫如昨。吾虽不敏。敢不佩服。不昧者存。鉴此心曲。(甲寅。坐言公事。谪死兔山。)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传
  
郑大益,大有兄弟传。
丁酉之乱。黄石一城之人。为白士霖所罔。败衄殆尽。寔八月十八日也。乡人郑大益,大有兄弟。扶其母。使其仆吾佐美负行。兄弟前后拥卫。踰山城之东北隅。缘崖越涧。十步九僵。行到长水洞口。天已向明。贼锋将逼。不获已。择深密处。藏其母。兄弟各伏于其傍。贼先获其母。以刃背击之。大益,大有一时叫号而出。以身翼蔽其母。兄弟骈死于一刃。而其母得全。竟以天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88H 页
年终于家。斯可谓之死亲埋名者非耶。其时以孝死者。如士人柳橿。私贱银浩等。皆以乡议。已蒙 旌表之典。而斯二人者独未焉。其故何哉。盖大益为清野之任。而与太守郭䞭。为强近亲也。临危同事。托以死生之约者。宜无不至矣。当纂严之日。三邑士民。携老幼。皆至城下。朝暮且入。因居昌县监韩诇之言。一时云散波溃。各自为避兵之计。而大益一家。因大益在城中。未能随众散去。䞭益坚死守之志。问大益曰。慈夫人何不奉来。大益即答以无人扶曳。䞭乃抄送军人。担舆入城。于时。三里士族之家入城者。仅以三四数。其馀皆在外者也。由是。群议哗然以为。大益不当奉八十之母。自投于必死之地。以是之故。并与其就死之正。与日月争光者而莫之称。此不可使闻于他邦者也。噫。兹城虽小。亦王事也。民而服王事。义也。而身縻任事。又与凡民异矣。既与贤守共事。而彼以诚问安。得不以实告。虽欲巧计谋避。䞭方锐意守城。忠义奋发。脱或失对。安保其不以军法从事乎。以大益料事之智。其卜度之详矣。议者不量其间情势。一向非之。其亦不恕之甚矣。甚者。至谓大益解遣其子。从便避乱。而独以其母入城。岂爱其母不如爱其子乎。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88L 页
此则尤不近情理。当其时。䞭之以其母为问者。岂不以其母在此。其子安往云尔。而稚儿有无。曾不以介意。则分遣而图存。亦一道也。岂以爱有轻重而然也。城陷前数日。大益来到其家。猝闻倭奴已犯邻境。则勺水不能入口。步由月城路。行无人迹处四五十里。冒矢石入城。城陷之夜。母子兄弟。相失于交臂之间。唯其生之图。不顾恩义者。比比有之。大益兄弟。终始扶卫。卒以身代毙。而脱其母于凶刃。以此观之。大益死孝之心。自分久矣。曾谓不爱母而能如是乎。设使大益当初失误之举。果有如议者之言。而论人之道。重在其终。终之所就。如是卓卓。则从前唇舌。自当如水之于海。冰之于夏日也。不此之为。而犹追细微之事。欲掩其难掩之大节。退之所谓不乐成人之美者。不幸而近之矣。可憾也已。大益字彦谦。大有字彦休。草溪人。虽无学术。兄能明慧解事。弟有慷慨志。平居养鹰犬。躬渔猎。供甘旨甚。死时。兄年丙午。弟年丁巳。其母柳氏。孝烈妇也。是年。二子死于孝。越明年一女一外孙女。死于烈。其仆吾佐美。临难不去。尽瘁负护。卒与二主同死。死于忠也。孝,烈,忠三纲。何其备于一家耶。呜呼休哉。余欲立赤帜久矣。而众咻之中。难以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89H 页
独舌争。嗫嚅而不敢发。以待是非之定。日下思之。负罪危命。不可以朝夕期。不及今图之。终没孝子之名。则余亦与有罪焉。故记其梗概。以俟夫首公论者得焉。
书郭义士传后(庚子)
朴从事汝升。传郭䞭事迹。甚详且的。殆无馀憾。独恨夫白士霖罪状。略焉不详。斯岂劝惩之道乎。时士霖以金海府使。为黄石城出战将。郭以守城将。董治城役。役未毕。贼锋已动。三邑军民。皆至城下。居昌县监韩诇。自县驰来曰。壁坚已破。无复可为。军民闻之。皆散去。入城者十未一二。士霖最晚自兵营来。见城机未完。军卒已散。明知其不可守。而深信降倭之言。以为贼急于犯京。必不以此城为意。乃言曰。贼若不来完城之功。吾所当得。虽无三邑人。吾军足以守之。意气甚自得。所谓吾军者。乃金海人新自贼中来者。人持倭衣履。潜藏袋中。脱有缓急。着此衣履。投降贼中。乃其计也。士霖岂不知其辈之不足恃以为用。而侥倖贼之不来。欲以完城为己功耳。于是䞭守南门。士霖守东北子城。子城天险。士霖所自占也。及贼众来薄。城中汹汹。人见金海人。日未暮。皆已理装。为出城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89L 页
之状。初昏斩北门而出。士霖家属随之。军民瓦解。势不可遏。士霖托言巡城。持鎗潜逃。䞭方战酣。南门未之知也。本县官奴宋仁连者。为士霖使令。见其逃去。急来告曰。金海令公已出。进赐何为在此。䞭怒曰。此人讹言惑众。罪当斩。略不之信。夜半。贼由士霖所守处。蹂躏而入。䞭始知事急。欲往焚军器。未及而遇害。呜呼。偷生苟活。士霖之常态。不足深责。而当其逃出之时。贼未入城矣。势不甚急矣。何不与䞭相议。喻之以知难而退之之义乎。䞭之听也。则与之同生可也。䞭之不从也。然后自为之所。犹未晚也。顾乃以䞭为虎口之肉。而自为鼠窜之计。君子曰。杀䞭者。非倭也。乃士霖也。人言䞭之守南门。楼上有小窗。开而射贼。闭而避丸。方䞭之控弦而射也。贼丸掠额而过。略不变色。左右欲闭之。䞭止之。挺身当窗云。䞭之一死。自分久矣。虽有士霖之言。岂肯与之偷生也。虽然。䞭仁者也。杀无辜士民。而成己死义之名。岂其本心乎。其意以为。城之险阻如此。士霖又以善战名。此可恃以无虞矣。岂料士霖之阴怀二心。终以己卖贼也。甚矣。奸人之情状也。始幸于成功。则与之同事。终临于危难。则脱身先逃。此果与措刃杀人者。有间乎。呜呼。杀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0H 页
人者死。士霖所杀。非徒䞭而已。孤三邑之子。寡三邑之妻者。不知其几何。则士霖之罪。固不容诛。或者以为。士霖及其家属。与众偕出。非先逃也。此儿童之所不信。其时入城者。俘戮殆尽。虽以匹夫匹妇之单身健步者。鲜得免焉。士霖家属无虑三十馀人。有七八十老焉。有四五岁幼焉。而无一人相先后者。无一人颠顿伤坠者。果非先逃之验欤。抑不知天之眷爱不忠之贼。使鬼护神扶而然耶。呜呼。公论不白。邪议横生。使士霖久保首领。可痛也已。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论
  
张良不谏易太子论
论曰。有谏之谏焉。有不谏之谏焉。谏之谏者。以口。不谏之谏者。以心。犯颜固诤。绳愆纠缪者。谏之以口者也。先事察机。暗移君心者。谏之以心者也。然心之所存。必形于言。则未有谏于心而不谏于言者矣。谏于心而必谏于言则已。虽不言。而藉人以言者。无非所以谏于言也。何则。谏者虽人。而所以使之谏之者已也。则彼之谏。即吾之谏也。人之言。即己之言也。吾虽不谏。而所以谏之者大矣。况谏之以口者。其谏也危。而人之从之也不易。谏之以心者。其谏也微。而人之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0L 页
听之也不难。然则人臣之谏其君也。其将以口乎。以口则未救既危之事。而贻祸于天下。以心则可救垂败之势。而措安于国家。则不谏于口而谏于心者。兹岂非善谏君者也。然则张良之不谏。愚当曰善谏。而所以谓之善谏者。以其谏于心也。当赵王之将立而太子之将废也。以人臣辅弼之道言之。则所当面折之。廷论之。批鳞之不惮。而碎首之犹甘也。以君子纳约之理论之。则先事强聒。非所以自牖也。口舌起争。祗足以招尤矣。此良之所以宁谏于心。不谏于口。而不谏之中。有谏之者存焉。夫高帝之欲废太子也久矣。如意之见幸于高帝也。非一日矣。戚姬之甘心日进。而吕后之恩宠已衰。则仁弱之欲废。而类己之欲立者。帝之心也。天下未定而反侧相踵。则帝之心萌焉。天下既平而遘厉虐疾。则帝之心决焉。虽其群臣之谏不绝于前后。鲠直之言日奏于殿陛。而帝之心日益痼矣。当是时。身为帝师。左右厥辟者。非子房之职乎。心存国耳。休戚以之者。非子房之志乎。其职既如彼。其志又如此。则叩头而争者是所欲也。牵裾而谏者非所惮也。而叩头而不听。牵裾而无益。则岂不料其不可以口舌争也。长思却顾。求其所以不戾于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1H 页
君而有以拨转其心之机。则莫若以心谏之之为愈也。是以一言之谠。未尝发于其口。而一念之谏。未尝绝于其心。心。存乎中者也。言。发于外者也。存乎中者。既一于谏。则发于外者。自不得不谏矣。其心以为我之所以谏于心者如此。故所以发吾心而代吾言者。必待乎人矣。故当吕后之要良画计也。首以四人为之羽翼。所以发其心之所未谏。而代其言之所未言也。裒衣博带。须眉皓白。则身是四人之身。而志保汉室。拟扶太子。则心是子房之心也。端趋前对。各陈姓名。则名是四人之名。而辱被慢骂。爱此仁厚。则言是子房之言也。心子房之心。言子房之言。而卒能复太子于几废之后。安汉室于既危之地。非四人之力。乃子房之力。则子房之谏。于是乎至矣。呜呼。存乎心者。无迹而难见。发于言者。有迹而易见。故世之人。皆以子房之不谏为真不谏。而不知不谏之中。有大谏焉。以子房之不言为真不言。而不知不言之中。有大言焉。是徒观其发乎外。而不察其存乎中者也。徒知其谏之谏。而不知其不谏之谏也。呜呼。期期知其不可者。周昌之所以谏于始。而不能杜其欲废之萌焉。欲以颈血污地者。叔孙之所以谏于后。而不能绝其欲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1L 页
废之心。彼其言之者非不至矣。谏之者非不切矣。而究其所以谏之之效。则反不如子房之不谏。噫。安知其谏之为非谏。而不谏之为真谏也。大抵良之为人。言无虚发。口无所择。其于纳谏之际。不先事而强聒焉。谋议之间。不后事而失几焉。不问则不言。而言则必中。此所以因事转机。而变易其君心者也。何以言之。见沙中之偶语则曰。此曹相聚谋反。所以不为强聒。而潜消其猜疑之心也。立六国之后。则借其前箸而陈其利害者。所以不失其几。而绝其后日之祸也。呜呼。此良之所以为人杰。而帝之所以自谓不如者也。或曰。良之于帝。言无不尽。帝之于良。计无不从。则独于废立一事。良不可言而帝不可从耶。始不能谏而终必待人。是岂君子爱君之诚哉。先儒以招四人。为植党拒父。不亦宜乎。曰。大不然。良之尽言于前者。言于口也。不谏于后者。谏于心也。骂齐使则蹑足而谏。欲止秦宫则从后而谏。皆事之缓者也。事之缓。故其谏也以口而不以心。至于废嫡立少。国之大变。则事之急者也。事之急。故其谏也以心不以口。以谏于口者。而谓之谏可乎。以谏于心者。而谓之不谏可乎。况史氏记之曰。张良谏而不听。则子房之谏。不特于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2H 页
其心。而固已谏于言矣谏于言而不听。故又从而谏于心。人臣之谏。孰过于子房乎。大凡天下事。观其迹则可疑。察其心则可见。良之招四人。以迹则可疑。而以心则不然。心乎谏者良。而假其心而谏者四人。则良之心。岂在于植党拒父乎。先儒不察其心。徒观其迹。而以植党拒父诛之。是岂足以善论人哉。伊川先生。不喜人用智。而独喜子房之智。愚所以探子房之心。而称其善谏者。亦伊川之意也。
太公扶伯夷论
论曰。天下有大扶者焉。惟能扶人之义。而无急于扶人之身者常得之。盖扶身者。扶其人之死而使之生者也。扶义者。扶其心之灭而使之存者也。身之扶。其扶也小而其效止于一人。义之扶。其扶也大而其效垂于万世。扶其义则亦可以扶其人。而将有以扶天下国家也。然则太公之扶伯夷。人皆曰扶其身。而吾必以为扶其义也。夫伯夷何如人也。兄弟逊位。弊屣其国。而终身隐沦。无所怨尤。则兹非仁人乎。纣恶不悛。周德日新。而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则天已命之矣。人已归之矣。而抗然不屈。傲然独非。兹非义士乎。天诛造攻之时。朕载自毫之日。洋洋牧野。其会如林。而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2L 页
吓马不行。义辞犹严。则左右之兵已抽。而义士之命其殆矣。为太公者。当作如何怀也。以为节义者。天下之大闲。而斯人也能扶之。名分者。国家之重器。而斯人也能扶之。斯人之亡。而天下之大闲坏矣。斯人之去。而国家之重器坠矣。则吾何忍坐视其死。而不为天下国家忧乎。于是扶而去之。使之免焉。观其言曰。是义士也。则其所以扶之也。非扶其身也。乃所以扶其义也。伯夷之身何身也。匹夫之身也。伯夷之义何义也。万世之义也。以匹夫之身。而系万世之义。则其为身顾不重欤。而所以重之者。以其义也。其义既重于其身。则其所扶之者虽身。而所以使之扶之者。亦以其义也。西山采薇之日。不食周粟之时。其节益坚。其义益彰。使天地之纲常。赖而不坠。君臣之名分。得以不紊。然后得其死所。视之如归。则太公扶之之功。于是乎大矣。且伯夷之所以非武王而谏之者。为何事耶。非以惧万世之无君也耶。武王。天下之大圣也。以臣伐君。天下之大变也。以天下之大圣。行天下之大变。则彼天下后世之窥觊人国者。孰不以武王为之口实。而犹幸伯夷之义得行于万世。故乱臣贼子。犹有所惮而不敢接迹。闻其风者。莫不兴起。而顽者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3H 页
廉。懦者立。则太公之扶之。非特其义而已。实所以扶天下国家也。一举手而扶其义。一扶义而扶天下国家。太公扶之之功。其不下于伯夷叩焉之义也明矣。有难者曰。二公之行事不同。则二公之义固不相容。而太公之扶之。不几于非其类而与之者欤。不然。太公何知扶伯夷之义。而不能行伯夷之义耶。曰。是不然。义有一时之义。有万世之义。兴师伐罪。济水火于一时者。太公之义也。扶植彝伦。定名分于万世者。伯夷之义也。太公。王佐之才也。身为帝师。职在匪躬。则一时无君之祸。不可不虑矣。鹰扬牧野之师。不可不兴矣。而万世之无君。尤所当惧也。彝伦之坠地。尤所当忧也。则太公之心。即伯夷之心也。太公之义。即伯夷之义也。行一时之义。而心万世之义者太公。则太公之义。可谓两全。而其所以扶之者。非时扶伯夷也。实所以自扶矣。安可以是为非其类而与之者欤。噫。一扶人而扶天下国家于万世。终亦有以自扶其身之义。此太公之扶之所以为善扶者也。世之人皆知太公之扶伯夷。而不知其扶之之所以大。愚所以极论而明卞之者。亦阐幽显微之意也。
箕子受封朝鲜论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3L 页
论曰。天之生圣贤。为传道也。圣贤之生斯世。受天命也。为传道也。故其人之死生。天必使之。受天命也。故其身之行止。不自由焉。非其身之不自由也。乃其道之不自由也。斯道也。天之所付于我。而我之所受于天者也。天不得私之而付于我。我不得私之而传诸人也。故使其人不死于其始。而传道于后圣者。天也。使其人封爵于其终。而行道于一方者。亦天也。圣贤岂有一毫私意于其间哉。昔者。武王既克商。封箕子于朝鲜。遂其不臣之心也。箕子受之。而就其国。听乎天也。夫箕子。殷之贵戚也。武王。周之天子。而朝鲜亦武王之土也。以殷之臣。而受周之封。无乃臣于不可臣者耶。噫。此岂众人之所能知者哉。彼箕子之身。果何身也耶。天之生箕子者。亦何意也耶。自著而待人以明者。天之理也。受天所付。而耳目斯民者。圣贤之责也。治水功成。洛书呈瑞。而法而陈之者。前有大禹。推衍其理。增益其篇。而发而明之者。后有箕子。则天之生箕子于殷者。即生大禹于夏之意也。前徒倒戈。周命维新。八百商祚。一朝沦丧。则以义同休戚之臣子。而忍戴不可共之周天乎。敢谏而死。有如比干。存祀而去。有如微子。则箕子一体同道之人。岂不知死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4H 页
之为安。去之为义。而独甘心于受周之封乎。是知天不欲其徒死。不欲其徒去。而托斯道于斯人之身矣。然则箕子其可自身其身而生死之哉。是以天欲其传道于武王。则屈罔为臣仆之心。而陈洪范九畴之道。天欲其行道于东土。则存不事异姓之忠。而受武王朝鲜之封。封之也。非武王封之也。天封之也。受之也。非箕子受之也。天受之也。封之以天。受之以天。则其封之也。非封箕子也。封其道也。而其受之也。非受武王之封也。受其道之封也。噫。既以三德八政之道。传之于武王。则武王亦圣人也。传之得人。而道有所依。故其意以为我虽不在中国。而中国犹有我也。于是复以八条九畴之教。行之于东国。使莫非天民之朝鲜。得闻大道之要。而道之在天下者。无所往而不明。庸讵知非天之意乎。惟其天意也。故箕子不得已而受其封。又安知其臣之也实所以不臣也。受之也实所以不受也。设使当时无武王之圣。而无传道之人。则天岂使箕子受封于朝鲜哉。将必受封于中国。而不以为嫌也。然则其受封而不以为屈者。以其屈于道而不屈于周也。呜呼。箕子岂区区焉以不受周王之封。明其不臣周之心。而弃其天之所以与我者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4L 页
乎。当其纣恶贯盈。宗社将倾。而箕子之不死不去。而甘心于为奴者。夫岂恶其死哉。以其身之有重于传道。而不能自由也。然则其可自由于武王有天下之后。而守其小节也我。其所以不即死于陈洪范之后。而受封于朝鲜者。莫非天之使然也。其可违天而不受其封乎。或曰。伯夷亦不臣周者也。不食周粟。饿死首阳。而箕子则受周之封。以终天年。则其道之不同明矣。子何独谓之天乎。既谓之天。则伯夷独非天乎。曰皆天也。欲其扶节义于万世。则饿首阳。欲其明大道于天下。则封朝鲜。伯夷之死。箕子之封。何莫非天也。观其称而汝于告武王之辞。纪商号于十三祀之意。则不臣周之心。未尝亡于封朝鲜之日矣。尚可谓伯夷之不臣周而箕子之独为臣乎。不然。易何以曰箕子明夷。利贞乎。
道覆载万物论
论曰。天何恃乎。道而已矣。地何恃乎。道而已矣。自未有天地之先而道具焉。道之体也。既有天地之后而道行焉。道之用也。是以上而覆焉者天。而所以覆之者道也。下而载焉者地。而所以载之者。亦道也。天而无是道。则失其所恃。而不得行乾之健。吾未见其所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5H 页
以覆之之实也。地而无是道。则丧其所恃。而不得循坤之顺。吾未见其所以载之之实也。上无以覆之。下无以载之。则物之盈于两间者。亦何所恃而为也。如是而吾谓天地能覆载万物可乎。在上者。苍然而已。在下者。愦然而已。则恶得谓之覆载也。如是而吾谓道之不能载覆万物可乎。天不自覆而赖是道而覆之。地不自载而恃此道而载之。则是载天地者。道也。覆万物者。道也。如是而吾谓道不为之覆载可乎。何以明其然也。茫茫堪舆。坱圠无垠。混混元气。变化无端。当是时。未有万物而先有阴阳。未有阴阳而先有无极太极。未有无极太极而先有此道。天得是道而高明焉。地得是道而博厚焉。高明者。所以覆物也。博厚者。所以载物也。是以天以阴阳五行。化化万物而覆之于上。地以阴阳五行。生生万物而载之于下。而道之用无处不在。即阴阳而道在阴阳。即五行而道在五行。则所以生生化化而覆载之者。皆此道之为也。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林林总总。有生有气。莫不各有其性之自然。飞者之所以飞。走者之所以走。草木之所以植。昆虫之所以动。山岳之所以峙。江河之所以流。人物之所以蕃。无一不出于此道之功用矣。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5L 页
况参为三才。而秀乎万物者。禀天地之理以为性。受天地之气以为形。所戴者圆。而所以戴之者。道也。所履者方。而所以履之者。道也。呜呼。此道之所以无所不覆。无所不载。而天地间万物。自不能不覆载于此道者也。盖具于形而上者。为道之体。而所以至隐也。故道若自道。物若自物。而不见其所以覆之载之之实也。惟其费。故无时不然。无物不有。而自著其所以覆之载之之理也。人而不为此道之所覆载。则失其所以为人。物而不为此道之所覆载。则失其所以为物矣。今夫天虽高明之盛。而苟无此道。则吾知其不惟不覆。而将必坠焉而已。今夫地虽广厚之至。而苟无此道。则吾知其不惟不载。而将必陷焉而已。日月之明而非此道。则无以保其为明。星辰之光而非此道。则无以保其为光矣。然则道果不可以覆载万物欤。传曰。不诚无物。所谓诚者。所以诚此道也。不诚此道而能有其物者。吾未见也。且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夫天地者。阴阳之体。阴阳者。天地之用也。春而生物。夏而长物者。天地之阳。肃杀于秋。收藏于冬者。天地之阴也。兼阴阳之理。而主生杀之权者。道之用也。天地赖阴阳。而成覆载之功。阴阳赖此道。而成天地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6H 页
之道。然则道者。天地阴阳之所恃而为用者也。其覆载之实。益可验矣。曰天以覆之。地以载之者。物之所以生成。而今谓道之可以覆载。则果可舍天地而论覆载之道乎。曰不然。夫道者。理也。天地者。亦理也。无道外之理。亦无理外之天地。故道者。出于天。而天地者。道之所寓也。论道而不论天地。则其为道也外理也。论天地而不论道。则其为天地也。亦徒而已。天地以此道而不息。故能成覆载之功。道以天地而得行。故亦能行覆载之功。此天地之所以为天地。道之所以为道。而非道自道。天地自天地者也。是以圣人。法天地之道。行不息之心。高明以配天。博厚以配地。以之极天地之中而天地位焉。极天地之和而万物育焉者。皆此道之推也。则道所以覆载乎万物。而不外乎天地者。可知矣。人皆知天地之覆载。而不知所以覆载者以此道也。徒知道之可以覆载。而不知所以覆载者亦以天地也。故道与天地。岐而为二。愚不得不表而论之。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书
  
上李相(元翼)
秋气清爽。伏惟台候若序以健。区区瞻慕。怀不自抑。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6L 页
前承不拒。获登龙门。既赐之坐。又假之色。若待以不甚庸陋者然。不佞何以得此。饱德归来。以心语口曰。此行所得不既多乎。暴白先贤心迹。一幸也。利见阳刚君子之德。二幸也。得此二幸。虽死无憾。归见父老。未免有骄色也。窃念相国。位极人臣。而自处如布衣。功盖一国。而自视常不足。苟以士为名。则虽鄙陋如某者。亦必迎接之不怠。礼遇之不衰。吐哺之勤。何以过此。易所谓劳谦之德。相国有之也。虽然。相国之为此。岂徒然哉。将以来人之言而取人之善也。若虚受荣遇之幸。而不思报效之地。则相国之望孤矣。某之愚拙。不忍为此也。敢有一言之献。而相国肯信乎否。白士霖应死之罪。前既面陈其略。而相国亦既深然之矣。今者。县人幼学禹惇,刘义甲等十馀人。以士霖杀其父兄。探复雠之刃。杖讨贼之义。怀疏千里。远叫五云。其情诚可痛。而其义诚可尚也。第念穷乡晚出。足未蹑王都。既无援引于朝行。又乏知旧于城中。虽有格天之诚。而何缘自达。虽有感人之义。而谁肯听信。况廷臣既以无罪诬启。而脱其死云。则虽 圣明在上。而安能必其不主于先入也。贤公卿在下。而安能保其不忽于贱言也。有必复之雠。而无可复之势。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7H 页
则九原无辜之冤。何时而可泄。人间一天之耻。何自而可洒也。人皆有父兄矣。见其号天叫地之痛。孰不为之流涕也。士霖之罪。非独数人等所雠。为公论者莫不痛心。何者。倖于成功。而外为守城之形。急于偷生。而先为鼠窜之计。使郭䞭,赵宗道等。由己而死于一刃。三邑无辜之士民。自我而肝脑涂地。败军之罪。殃民之恶。萃于一身。唯此数语。足以断斯狱矣。相国欲得其详。则惇等袖中。必有所藏矣。若惇等之疏。得达 天聪。而 圣不自断。议及大臣。则相国于此。可陈其不可不杀之状矣。虽例下其疏。议不及大臣。而相国亦可挺然独启。陈其必杀无赦之义。则 天听庶可回矣。民雠庶可复矣。当其时。相国方在南中。熟知黄石颠末。故惇等之所望于相国者。为不浅矣。若谦抑太过。不肯为一言。以为公论之赤帜。则奸人有福矣。国家无禄矣。奈如之何。大抵为相之道。不徒清苦简默之为贵也。必明以辨邪恶。断以行威刑。使为善者有所劝。为恶者有所惧。然后庶乎无负于相道矣。某敢以此为知遇之报。不以人微见弃则幸甚。情隘辞蹙。不知所裁。
与郑仁弘书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7L 页
昨修候状。附吴,成两君之行。未知台照及否。即闻道路之言。自 上又遣礼官。敦谕勉起云。伏惟先生不得不赴 命。第念衰年行李。劳悴必多。虽是神扶。实多可虞。区区溯虑。曷有纪极。某以亲病弥留。又负路左之拜。恨叹如之何。然有一言不得不仰禀者。故不敢疏外。而供一哂焉。窃闻临海之事。自 上断欲全恩。终拒执法之论。请罪固有司职也。而全恩亦 圣上亲亲之盛意也。议者有云。临海平日所行。固不容诛。而逆谋虚实。未可的知。虽有一二愚痴之控辞。何足为證。此语诚如是也。 圣上无故。欲戕天显之亲。而殡殿釰椎之说。皆出于无根。敢为此说者。非愚则险也。固不足挂齿。而但有可诿者。逆谋虽露。而闺门之内。恩常掩义。则废为庶人。待以不死。是或一道也。淮南之反谋已著矣。其死。乃自杀也。非加之刑也。而布粟之谣。文帝病之。若朝廷终始执法。必以得请为期。则悲谣之作。安保其必无乎。贱见以为。连月伏閤之请。既不负执之而已之义矣。岂必坚持不变。终伤于 圣上亲爱之天也。不审如何如何。且铨曹用人。若偏主一边。则恐乖于出门同人之义也。况此一边未必皆君子。彼一边未必皆小人。则所当博选公明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8H 页
正直之士。布列清要。与之共治天职。不宜先问某人之为某边也。我国朋党之弊。甚于唐,宋之末。四分五裂。互摈相援。附己者。虽不肖为贤。异己者。虽贤为不肖。惟以植私党为务。而置国事于相忘之域。此所以时事日非而不可收拾者也。伏惟先生今此之行。方成朝廷。恢张公道。绝去私论。其人可用。则虽南且西。不可错也。素无名行之可取。则不可以附于北而必置之清要也。不审如何如何。某出入门下。未为不久。若含蓄其所欲言者而不为吐露。则是以面貌事先生也。先生亦何取于面谀之人。而使之容迹于门屏乎。俟亲病少间。拟当亲承明诲。不图先生之行出于意表。而某又未得进拜也。敢以书为替。而仰干采荛之听。倘不以人微见弃。则幸甚幸甚。
上咸镜监司韩(俊谦)(镜城判官时)
某以遐远孤踪。未尝登龙门。望清光而一拜之馀。便吐情款。既辱之书。又赐华什。以侈绝塞之行。小人何幸。得此于大人君子之前哉。揆分感悚。饱德歌咏。穷荒寂寞之怀。顿觉十分消遣也。窃念大人之所以辱顾者如此。而妄自卑外。不达所怀于执事。则非所以事上无隐之道也。况既承命。何所惮而不尽之哉。此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8L 页
府。乃北路喉舌之地也。以某之才之疏手之生。固知一日难居。而天涵 圣恩。报效无路。逐日勤瘁。期以死而已。而治法征谋。日就虚疏。宿弊残氓。无策革苏。坐衙刮席。对飧愧素而已。今年大侵之灾。鄙府尤甚。加以官空日久。民痿益甚。盈庭号诉者。皆是饿鬼之貌。满案颓积者。莫非冤痛之事。而御使不以上闻。字牧又非其人。不有閤下之仁恻然轸念。亟举救焚极溺之手。则镜城一域。皆未免翳桑之鬼。而关方喉舌。无复下手处矣。虽然。今日救荒之策。不在于设幕赈济。而在于减徭役。宽租税。多移河内之粟。不夺南亩之时而已。伏惟閤下。威望寇莱公也。镇抚张乖崖也。减徭宽税。已无所不用其极。兴学治军。并举而不偏废。北路之民。莫不延颈鼓气。愿为閤下而死。某今日之请。非为一镜民也。乃所以为閤下地也。各项弊瘼。既以报状。而又书于别纸。冀垂仁人之矜察。施之则人民再生。不施则喉舌空虚。其所系轻重。惟閤下裁度之。情迫辞蹙。他不尽喻。
与李丈(大期)
前冬。因豚犬入来。闻吾丈所作为。窃不胜过虑。以为侵睡虎而蹈其尾。非计之得也。未几。果尔臆中。以吾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9H 页
丈之高明。宜其见及于此。而未免循蹈迷辙。自度鬼门。其亦时命使然耶。抑或造物者。欲玉吾丈于成耶。是则不暇诘也。而七十之年。投身荒僻。无子弟焉左右。无亲旧焉往来。以吾丈平时居养。其何以堪遣也。尝观舆地胜览。称其岛水路险恶。又闻其远近。可半于瀛海云。亦非朝发夕至之地也。况开创未久。居民不稠。凡所资以为命者。想无以异于吾所处也。权忠定遇晦斋于道曰。一何赫赫也。此语诚可笑也。两地休咎。不须相问。惟当以义处命。随遇即安。时于静中。披阅古人书。乐而忘忧。此实耐患之第一条也。朱夫子引陈了翁之说曰。今日。真试一过矣。吾侪今日。政是自试之秋也。如何如何。
答林乐翁问(壬戌)
鼓鼓子入海九年。魑魅与为徒。距阎罗界不咫尺。德恩林乐翁。以书掷之海。问穷愁。且曰。愿吾兄写出谪中之山川如是也。风俗如是也。起居眠食又如是也。别成一幅。使我挂诸壁。以寓瞻溯之怀云云。盖出于相思不忘之意也。鼓鼓子感其意。强步秃尖奴以答之曰。岛中之山川,风土。金冲庵先生谪居济州时。尽录无遗憾矣。大静形势。余曾于围篱记。亦略及之。以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199L 页
寄夫故乡亲友。岂乐翁偶未之见耶。今不敢更赘陈言。只以栫中所闻见与日用事为者。为乐翁陈之。大静之县东门之内。有丛棘高数丈。东西数十尺。南北三四十尺者。乃鼓鼓子所居也。人或称之曰。郑东门。鼓鼓子以为累累之状。无异于东门之人。故受而不敢辞。南去大海只十里。每有风云之候。则潮汐怒声。澎湃汹涌。恍若山崩雷动。甚可怕。西距园林数十步。树木蓊蔚。群雀飞集。每夕争枝。啾嘈乱耳。时有杜宇者。月下来叫。其声尤可悲。县为一岛南边之穷处。故随阳之鸟百千为群。集于海汀。盖过此则无边大洋。虽飞类。不能过故也。往来聚散。必由东城之上。闻其嘐喨凄吟之声。未尝不惊起动心。此则篱外之物而接于耳者如此。当初入此篱处。苦一物无所见。倩县宰。移野梅一丛。植于屋之东南角。今高数尺馀。每于腊月开花。冷蕊疏香。可观而不可玩。又移丛竹。植于屋之东南西三隅。盖虑其或不生而种之遍也。曾未几时。俱生并抽。子若孙今踰百馀个。郁密成林。宜于夏甚。又取稚松于汉挐顶上。种至数十本。而生者仅四株。其初不满尺者。今已七八尺。偃然出篱端。已有霜雪姿。又栽黄菊于松之下。地狭不能多种。只依河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00H 页
图居中之数。待霜发馥。香艳异常。此则篱内之有。而媚于目如此。于是鼓鼓子着道冠。曳竹筇。逍遥于四友之间。抚苍髯访香魂。荫清阴而餐落英。不知日之将暮矣。兴阑则辄危坐对案。案上有书数百卷。而经史相杂。濂洛关闽之书。又居多焉。观书不求甚解。虽有疑义。不肯问于人。涉猎而过。不要精熟。盖其性然也。粤自知非之岁。惕然惧夫本源方寸之地。荒无放倒。始有意于唤醒收治之功。而若存若亡。殆无丝毫之效。每夜鸡初鸣。拂衣端坐向东。鼓齿如其数。仍诵有宋诸贤图说,箴,铭,赞十馀篇及屈三闾卜居,渔父三篇。诸葛忠武侯前出师表。非有疾病忧患。未尝废也。又患身多疾病而海外无医药。粗涉轩,岐砭焫之法。略究原,俞,井,荣之理。而间有试之。偶有所中。故方书数秩。常在其案。若夫朝夕以为命者。则专仰官廪。而其数不多。或有不爱者减其数。而不以为意。乃令苍赤数三人。服役于荒畴间。以继其不足。盘中只有蔬菜数器。或有遗以鱼肉者。未尝不受。虽无。亦未尝求于人。酒量太减于前。饮才七八器。辄不省人事。间有因酒可怕之事。欲止而不能止。盖鼓鼓子夜不能寐。虽冬之夜。耿耿达朝者居多。若得酒气。必昏然酣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00L 页
睡。此其为不绝之道也。然非人劝我我劝人。则虽有酒。不得饮。此亦其性然也。此则日间起居饮食之节也。噫。篱中事。固可为乐翁道。而足迹未尝出尺寸地。自篱以外。虽欲详焉。得乎。人来问曰。观子处困之道。未为不善。而毛发尽白。形容枯槁。视诸涪陵之气貌。须发一何辽哉。鼓鼓子泫然不能答。乃作白云之歌。岛中歌儿。颇能传习。被诸管弦云。
与吴正言翼承书(丙辰仲夏九日)
天西地南。鱼雁难通。彼此休咎。何缘闻问。以我之苦。思知兄之亦不忘也。兄所住峡中也。风土不并海中。想存息之馀。所得于经史中者。视前奔忙之日。不啻万万。安知天不欲穷之于暂。增益其所不能也。仆之心事与兄异。老母临年。当初虽不得两全。望云之泪。倚闾之怀。倏尔三载于今。虽颇以理排遣。出于至情者。能复遏绝耶。加以所寄栫屋。去海未十里。毒雾之所熏。炎风之所烧。虫蛇之与处。鬼魅之与居。形非木石。能不病乎。白发满面。形容枯槁。忽忽荒荒。已作一个狂痴底老汉。堪可一噱。年前或谢或慰。已寄数度书。皆因任重。传致旧栖。安能保无浮沈。兄奚之往来会稽者。必由迎胜。倘有尺素之辱。庶有飞来之路而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01H 页
迄未有也。毋乃兄过于慎密而不肯念及耶。凡事无非命也。祸福之来。非智力所能避。但当顺受。安之若命。此吾侪今日相勉之道也。如何如何。其初论启之辞。大概指何事耶。专攻取友不端耶。抑别有所指耶。今去友人。乃曾受武学于仆者。闻吾念兄之言。自愿往见。斯亦嘉矣。兄边消息。毋惜细示。以破郁纡。言长只此。伏惟远照。
答宋明甫书(浚吉戊寅)
老物之思见足下。甚于足下之思见老物。而各以病拘。久未会合。人生一见。亦有数存耶。玆承情翰。审得幽居兴况完胜。慰豁不可言。抑老物之不能无憾于中者。一壑形胜。欲为卜庄者久矣。东华于奔走。遽为疾足者所夺。其何能无介然耶。然此心耿耿。不但已也。早晚策驽癃扣云扄。则烟霞鸥鹭者。必有所取舍于新旧矣。呵呵。力疾修谢。胡草不宣。
与崔季升(晛)
饮名已久。相见太晚。且于稠广也。未得从容承诲。可爱风神。常在梦想中。即惟老炎。雅况休胜。仆自洛还。属耳先贤心迹。赖吾兄沥血之文。暴白无馀。儒林幸也。乱后事迹。吾乡亦有若干可录。而先人姓名。亦在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01L 页
其中。故不敢自为。属诸校任句干。只依前日已成之籍书上耳。第恨稽缓至此。恐未及录于大书特书之笔也。然此事体面重大。不可容易为之。必广加闻见。从容裒聚。以就十分完备。然后庶无后憾。岂可限以时日。苟焉成就而已乎。仆亦尝有意于此。而人微事巨。久不敢发。幸如吾兄者为之。真可谓称其事也。吾南才府之称久矣。至于乱后。精忠大节。孝子烈妇。比肩接迹。不一而足。而旌表之典。未遑于明时。太史之笔。未及于幽远。将使磊磊落落者。泯泯而无所传。吾兄收而录之。表而明之。欲使轩天地而不灭。传亿万而不朽。其责不既重乎。责之重则其成之固不可轻也。前月上洛时。见李相元翼。语及此事。仆以吾兄所为告之。李深嘉之曰。吾前为体使时。以闻见录成二卷。将进于 上前。自上以更加详实为 教。故还送本道。未推矣。又曰。裒集之后。当就文章巨公。稳括成书。然后可传于后。吾亦欲以将成未成之意。为一语。书其尾云。恐吾兄之不得闻。故及之耳。今兹录送者。皆一乡公论。无一毫可疑。望录之无遗也。郭义士事迹。详在朴公传中。皆足取信者。善恶皆当存之。故仆尝著白士霖罪状。为一覆瓿之资。今忘其荒拙。而并
桐溪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02H 页
录以送者。欲吾兄之考其实耳。凡褒人罪人。当以其实。过实不可也。没实亦不可也。此皆吾辈所目见。比诸以耳者。则未必不加详实焉。裁之折之。在吾兄巨笔。珍重自爱。以卒盛美。不具。再拜。(金鹤峰有再造岭南之功。金松庵有悍御一方之力。二人事迹。不可不详录。闻李公鲁氏。有龙蛇录云。想已求见耶否。)
答河洗马,曹别坐,朴上舍书。
悠悠之际。承此郑重。感慰不可言。仆愚无知识。不能艮辅。狼狈南还。沧浪自取。尚谁归咎。第未知佥尊所谓可为之事。何事耶。无乃欲为陈疏耶。若然则似未得宜。幺么一生。削迹停举。此何等紧重事。而至于上渎 天听。则此非士子自重之道。而顷年湖儒之事。不幸而近之。鄙意以为。穷达命也。不容人为。我之将达也。彼不得不解我之终穷也。虽有百千疏何益。自外至者。固当顺受而已。不审佥尊以为何如。乡中唯有一权兄。与之同志。不幸今也则亡。痛哭奈何。以此仰复上舍兄别问。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