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松峰遗稿卷之六
松峰遗稿卷之六 第 x 页
松峰遗稿卷之六
 附录
  
松峰遗稿卷之六 第 564H 页
宗契序[吴熽]
契之为言合也。以其志合气合。约而不失信之谓也。与凡人结而为契。其义犹重。矧我同姓之亲乎。噫。诸宗之若叔伯若弟侄。虽分派异枝。而以今日后属而观之。则似乎疏远。以昔年祖先而言之。则初无彼此。均是子孙。为子孙者。可不念祖先一视之义而益叙其亲亲之道乎。亲亲之道。贵在于敦睦。而喜而有庆。忧而有吊。乃其人事之所不可废也。或住于异地。或牵于世故。凡有吉凶。行路视。莫之慰贺。此岂非大可寒心者哉。余创若是。与一二同志宗族。(吴益升,吴振泽,吴炡,吴宪国。)先发是议。而诸族亦皆乐闻而从之。于此亦可见美事之不谋而同也。名目约法。业已齐会书成。勿替终始。克遵立法。则九世同居。虽未及古人。一门修契。此亦末路盛举。凡我诸宗。曷不以勖。若或有违越约条者。则是乃先祖之罪人也。念之哉。癸巳九月十五日。宗末吴熽谨序。
宗仪后跋[吴宪国]
自锡姓以来。族盛而显者世不绝。在汉有公孙马贾
松峰遗稿卷之六 第 564L 页
诸宗。在晋有王谢朱张。唐有崔卢。宋有吕。吾东方则朴李金三族为之冠。而近世又有恩之宋,海之尹,骊之闵。以大家氏称。或以多能艺飏名于世。或以道德文行仗一邦。岂吾所谓盛而显者非耶。若吾吴氏家两湖者。盛且数百馀。可与三家不多让也。然于道德于文行于艺于能。并无显焉。天于人。非偏有厚薄。施教与不教之效。自然异也。吾堂季父益升公创若是。与诸宗人约曰。惟我族氏。其丽不百。而蔑蔑乎无可称道。是可耻之甚。请自今始。设振作之方。诸宗人咸曰。尔言是。尔其思以立宗仪。公辞谢而退。乃求得方先生所制数条删增之。以定永式。其于广敦睦教子弟之道。盖无馀蕴矣。公以是献之宗长。宗长受以遍示于族人。曰尚健。曰尚谦。表汝为师长。教诸少。以勉学业。月一讲。以赏罚通不通。曰益升。命汝典礼。修祀事以诚。序诸族以列。尔谨尔敬。毋失仪度。曰振硕。曰炡。命汝典财。尔毋私。尔毋废弛。出纳惟勤。曰宪国。尔作司善。毋以善小而不记。曰振泽。尔作司过。敬籍人过在宽。曰诸族人既约之后。毋各怀所心。言归于一。教讫皆罗拜而罢。堂季父既自为说。以识其事。余于是乎继而书。丙申午月下浣。吴宪国谨跋。
松峰遗稿卷之六 第 565H 页
(附)尤春两先生书札(谨按家藏。有尤庵,同春两先生与松峰往复书。而松峰公原札见逸。故以两先生书编入于附录。)
  答吴顺之(丁酉○同春先生)
昨日意外取船路。帆过门前。欲令一奚入通请会。而船人谓水涨。往者还渡为难云。不获已空过。怅恨通宵。耿耿难忘。承此委示。感慰无量。仆为过丧馀归家。而染患围迫。庄身无所。极闷极闷。前书得见之。诸处简亦已传送。道源内患。方在吉凶间云。极可虑也。
  又(己亥)
省式。李上舍来传哀札。就想夏秋来哀候支胜。再期又迫。不任悲慰之至。此间衰惫日甚。又叨重任。日夕忧闷。不知所出。礼疑匆挠。未暇详究。略注本条之下。
  又(甲辰)
曾见书为慰。即因吴生闻又有一家丧患。为念。吾埋子归家。情事益恶。来调沙山。病势益苦。闷不可言。尤台又遭妇丧。惨矣。昨日闵仁重来言君家亲事。退以岁后云。临时可以某物相助矣。
  又
昨帆过亭前。拟做一稳而未果。方怅。对玉披金。稍慰也。仆近欲留此。早晚可相见。吴振泽氏女丧闻来。惨
松峰遗稿卷之六 第 565L 页
怛惨怛。
  又
读书经。兼温论语。于君非失计。健羡不已。金生之始约而终背之何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须骑此马。即来为佳。
  又
政尔恋嫪。书来慰甚。师门讲说已有日。伫待来归。刮病目也。勉之勉之。仆一味沉苦。何足言。
  又
耑书至。稍慰苦怀。此间疾病满室。而所期又迫。寒事又如许。凡百茫然。罔知攸措也。以君之贫。亦有此赙仪耶。恐非礼意也。
  又
既访又书。副以药物。风谊勤笃。为之感叹。贱患略无差愈之势。将若之何。闷不知以为。大槩有命焉。恐难容人力也。
  与吴顺之(己酉)
春寒。静履如何。阻恋不可言。此间仅支如昨。黔潭小筑。必欲成之。幸须与闵先达相议指挥如何。所恃者两公耳。寒势稍解。当往鸣村。倘有相会之便否。
  
松峰遗稿卷之六 第 566H 页

在京承情问。知忧祸连绵。悯怜奈何。即惟寓中凡百粗安否。恋恋。仆生还故居。 圣恩罔极。他尚何言。从近一来叙阻如何。
  又
顷奉有馀情。即惟学履佳胜。此间依昨耳。昨见黄生书。如此其病。可念。其间此处事多误。可笑。初无驱迫毁撤者。只缘君辈峻论。故有还移。今若还奉于旧处。则又岂有作梗者。君须即日来此。从长好处如何。
  答吴顺之(壬子○尤庵先生)
隔岁阻奉。瞻恋非虚语也。料外远家专使来问。慰豁良深。吾终岁所得。只是一个病字。迨无以见朋友也。近岁一何厄会。从游诸人。遽死了四个好人。酸痛无堪。明甫疟势。一味沉痼。忧念常切。示亲事曾已闻之。限以地远。不得商量。然一念岂可忘哉。金丈以口憎于人。若信蜂虎之说。则万无得谐之理。惟愿坚定以成二姓之好。至佳至佳。金丈妻家在木川。可访问也。处子之外氏。是沃川李宗哲。亦赵先生门人也。族系无瑕。而亦不无可观。但不可详者处子也。近当询问。若或有不满人意处。则当专人以报也。若其不然。则
松峰遗稿卷之六 第 566L 页
须信而勿疑可也。
  又(庚寅)
寒事日严。恋思弥勤。书到此际。知䌽欢外。学况清胜。慰喜何已。此中病蛰冻寓。主馈之人。长委枕席。吃尽千辛。甚无好绪。闻西行在迩。凡百何以措办。爱莫助之。可叹。得失之际。易至夺志。惟愿疾徐委命。无动于心。幸甚。此外跋涉严程。慎护无疾。
  又(辛卯)
顷日之会。至今不忘于心。即奉来书。甚喜袁安不饥死也。昨者史官所传 别谕。果极恳恻。而贱疾日苦。无计赴 命。皇缩何极。院祀退行。无论义理如何。他院皆然。独难自异矣。礼有君子行礼。不求变俗之文。又有礼疑从厚之说。而今此享祀。与忌日之不可进退者不同。鄙意则以为须如贤院之为。庶无悔吝也。未知如何。
  又
曾过仁里。再失逢晤。迄玆为恨。意外两书次第披慰。第审仙乡见属之意。不胜瞿然之至。仙乡诸君子容或有不相知。而为此议者。顺之非知我者乎。而亦复以此见告乎。今之院长。即古之山长洞主也。其道德
松峰遗稿卷之六 第 567H 页
行谊。足以师表于人。然后可以当此。顺之视我。有一毫近似者乎。不佞惟是顷岁立脚不牢。一番妄出。罪戾千生。诋诃万端。姓名方为世所讳。苟非病丧者。无不却走而畏其相染也。今虽杜门昨舌。省愆补过。犹惧不及顾。乃猥承分外名号。以重其嗤点乎。纵使我强颜而当之。人谓仙乡何如哉。千匀之重。强僬侥而覆败之。诚非彼此之所愿。幸须亟报于知旧之相信者。未展而速缩之。千万至祝。此实赤心相告。如以为礼辞饰让而不见听。则足见平生言行不相副。无以取信于人。诚无颜面可以奉对也。且有一事。吾与顺之分义不浅。凡有此等事。固宜左右周旋。不使踪迹狼狈。是相爱之道。今乃怂恿游谈。有若泛然者然。岂平日所望于顺之者耶。仙乡之风。固醇朴浑厚。万一外人以阿好疑顺之。则将何辞自解之耶。曾与怀乡儒生。说及此否。所关实不为轻。千万亟为改辙也。
  与吴顺之(壬辰)
昨奉草草可恨。夜来客况如何。炭书并送。诚意如此。此诚爱我者也。幸以此意转相告语。使我有解脱之路。如何如何。朱夫子与人书云留取閒汉在山里。与人无相交涉。若见念。岂不欲以此饷我耶。况有不敢
松峰遗稿卷之六 第 567L 页
之意。硬在心下。此则诸人或不知。而顺之之所熟知也。千万见谅也。
  答吴顺之(甲午)
病苦时。未得款䏸。迄玆茹恨。即奉耑札。殊慰此心。吾痛定已数日。而赤翳盈眼。计非时月可袪。闷苦闷苦。吴上舍远临。荷意良勤。归后未暇伻候。愧叹无已。所询疑礼。谨与春兄商议报去。须更详也。
  又(乙未)
稽颡。远蒙垂问。哀感无任。葬地鸣村之外。复有数处而尚未归一。盖以暑潦之节。虽刚燥之穴。例有水脉渗入。以致狼狈者多。故欲待秋至潦止。而其前仍不住傍求。或冀更胜于鸣者耳。如或不得。则当以鸣归宿。而日月亦不改前卜仲秋耳。孤哀曾患二次疟症。而顽喘幸保耳。以吾友之穷乏。有此赙仪。篆戢虽深。亦甚不安。贫者不以财为礼。敢以奉告耳。荷相与之深。冒礼手谢。并惟谅察。
  与吴顺之(丁酉)
曾闻有色忧。即日差剧如何。日夕悬念。而贫家乏人。一未奉候。情谊如扫。只自愧叹而已。此中再上文字。 圣批愈益恳恻。只以有调理上来之 教。故姑此
松峰遗稿卷之六 第 568H 页
安意以居矣。
  又(戊戌)
省式。今因金上舍褫。闻哀履支胜。慰喜无任。某自前腊。李兄之疾。已不可为。奔走扶将。前月廿五。竟至不起。恸割之怀。不能自抑。用是哀书之屈已久。而未暇修复。寻常愧恨。李兄初终既了。身病又剧。生意都消。万一收召魂魄。复同平日。则检看礼书。以塞下询之一二也。悲苦之中。赞善兄下来。甚慰此心。而第承其传谕 圣旨。则益增惶恐。无涯际慰。只增恋系。
  又(戊戌)
省式。此日哀况支安否。悬念不已。贱疾苦无已时。进职 恩命。久未见收。忧遑度日耳。所询疑礼。今始奉答。俱涉僭率。更问于知礼处如何。
  答吴顺之(己亥)
省式。臣民无禄。 圣上宾天。未死孤臣。日夜殒痛而已。玆者远奉哀书。仍知此时哀况支安。慰喜无已。所问别纸。适来他家。今未得奉报。当俟后便耳。大槩以曾子问为主。而参以丧祭礼问答,疑礼问解等书。则庶不大败。此外奇古之节文。不必寻究也。
  又(辛丑)
松峰遗稿卷之六 第 568L 页
耑书良荷。况有长篇琼韵。披读数四。不觉沉痾去体。且喜曾子固能诗也。未知何许时。从事于此。造此地头耶。真所谓老我缩气。让与一头地也。子妇葬地。改定于畿辅。发引亦退在念后或来初耳。闻患泄痢。莫是衣薄之致耶。无由濡沫。伤叹而已。
  又(丙午)
恋中奉书。慰荷无已。此自去夏。入处青川。虽甚穷寂。却无外间是非。是可幸矣。秋后植木为柱。诛茅为盖。安顿已久。又搆书室三架。亦已断手。今月念间。过了贱息昏事。则即归过冬耳。分山之谕。岂戏耶。须先学忍饥之𧗱。然后可以办此矣。无由奉晤。初寒加爱。
  又(庚戌)
前书猥进妄说。方虞僭踰之大矣。玆奉委书。过蒙印可之意。足是虚受谦光之盛心。歆叹之馀。又甚慰贺。盖见今日痼弊。皆缴绕于外事而不做切己事。故有前书之云矣。今承来谕。不以为不可。则亦当以自省自警。而不徒责人而已。从此有不善。切望相规而不怠也。
  又(庚戌)
非意见书。慰贺无已。此病伏待尽。此外何言。朴姓人
松峰遗稿卷之六 第 569H 页
事。方伯虽云相亲。甚苦私嘱。故已于一二事。有所取困。今不可冒耻再试矣。且念今世之弊。不顾难易。以犯禁折简。广市私恩。或以侠气。互相救拔。谓之信义。皆非吾家拙法也。朱子尝曰平生怕人来夺文字。此实今日后生之所当知也。亦使黄生知之可也。惟冀顺之与子尹相守课农读书之外。扫除馀事。则不为无益于身心也。古人诗曰。除却借书沽酒外。也无一事扰公私。斯言真有味也。
  又(庚戌)
子尹便来。仍见问书。慰贺无已。此病卧已久。死而已矣。尚复何言。盐幕之示。实非愚劣所敢与论也。只筑斋之议。非惟今日物力之难。既筑之后。守护凡百。亦当虑其终而为之。若立小石。以表游放之迹。则似不至埋没。而此亦恐未易办也。药材无有所储。只送乾芐,羌活耳。
  又(辛亥)
病里奉问书。慰豁之至。沉痾顿欲去体。仍知佥候各安。今日得免沟壑。真是好消息。未知前头复如何。此亦尚保含血。自知踰分耳。冰开水生。一棹相就。非无此心。而也没意思。惟冀相勉固穷之节。勿负士能之
松峰遗稿卷之六 第 569L 页
训而已。
  又(辛亥)
非意见书。知复遭丧威。惊惨不能已。此馀症尚未袪。复以儿少疾病。不能静坐调摄。少愈之戒。甚可念也。凶歉荐至。骚屑又甚。不自我先后之叹。到此益甚。玆奉来谕。正符此心也。
  又(壬子)
岁改增祐。贺贺。此身恙不除。而家间老幼无一平善。老怀甚苦耳。就中欲见三贤珠玉。鲁院似有所藏。幸须限日见借如何。
  
与吴顺之(壬子)
春雨成潦。此时盛况何似。如免沟壑则可矣。此大病之馀。残喘仅支。所自勉。只是当此穷迫。不至为不义则几矣。此不惟自勉。而欲以勉于知旧也。三贤珠玉蒙见借。荷荷。今玆还纳。即藏院庄如何。
  答吴顺之(癸丑)
问书多荷。此才归病甚。闷苦闷苦。今此中丁。不闻他院事乎。玆承膰肉之贶。不敢还送。又不敢受。不知所以处之。只使来人奉置于外舍。以俟思得其宜耳。
  又(乙卯)
松峰遗稿卷之六 第 570H 页
远书多荷。此罪日益加。金木之诛。岭海之窜。当如旅客之得归耳。前日见访。已不易事。再则尤难矣。
  又(丙辰)
来书衮衮。读之忘倦。今日事。只有杜门自守。不为利疚。不为威惕。是为要法。如叔范诸人。卓卓乎非馀人之所及。亦不可以此而责于馀人也。金丈行录。深谢且幸。此老当缵男薰灼之日。不惧不震。为师门办其致死之义。此宲叔世之所稀也。愚虽不武。敢不阐发其一二耶。韵语得之甚幸。窃欲奉和。而素无涵养之功。发于吟咏者。绝无日暮轻阴底意思。以是自悼。绝不与人酬酢。今不欲破戒。故不果尔。
  别纸
 阴阳本自互来往。纳甲何须用意深。老父端居丛竹里。微吟天际是轻阴。
 龟山云明道先生诗云未须愁日暮。天际是轻阴。何其温柔敦厚也。闻者自然感动矣。因又曰凡诗必使言之者无罪。闻者知戒。所以谲谏也。
  又(丁巳)
前月褫中。得奉初四日书。古诗三篇。亦在封中。讽咏屡回。真如夏日之濯清风也。此膈间一息。尚未断绝。
松峰遗稿卷之六 第 570L 页
不知何以然也。黔潭之意。壮哉壮哉。以何力量。以何财用。又以何等同志。了办此事耶。无论见毁与否。而傍观者必抟手而笑之矣。事势如许。是非何可论也。愚意不须身诣势途。求哀乞怜。亦不须出气倡言。招拳惹踢。只有闭门却扫。温习书史。省察身心。为今日之当务尔。未知顺之以为如何。且有一说。同春当初甚爱黔潭。将以为游居之所。未久谓余曰。不料彼中人心。乃如是不淑也。未知见何爻象。而颇悔始谋之不审也。顺之亦必闻之矣。夫如是则今以后生绵力。增益其规模。欲为久远之图者。尤不待智者而知其不可矣。同春之言。在耳如昨。故终以为言。
  又(丁巳)
慰书曾已答送矣。未知入览否。此仅仅支遣。而近报甚急。能得几时了。金翁传成送。须令贤胤求墓表志文赞状于文谷,尼山,老峰,玄石诸贤如何。吾以为此翁事迹。百世不可泯也。且凶墉奸振等。虽极诬蔑。而不过以为怪妄人而已。其他则不敢疵玷。可知直道正路之伸。不必待君子与治世也。
  又(丁巳)
子尹远来。且见两度书。慰泻深矣。只多少示谕。间有
松峰遗稿卷之六 第 571H 页
使彼辈掩口者。况吾侪今日只当尽其在我者。而自馀祸福。都付悠悠可也。正不须妄有希望。徒取人嗤笑也。此疾病方苦。而适闻绝岛之报。虽自知精力必不堪敌。而一味任运。便觉省事耳。子尹逢别太匆匆。袛令人作恶耳。
  别纸
 金老墓铭。病未暇焉。幸而不死。当不食言。然前日所送传文。若不亡失。此足为不朽矣。
  又(戊午)
月初得闵子尹书。微闻君遭伯氏丧。不胜惊惨。忽于便中见书。尤不觉潸涕也。未知襄奉诸具。何以办得耶。远不能相助。徒有忧叹而已。惟冀自爱。以副远诚。泣祷泣祷。
年谱
 公讳益升字顺之。生员府君之次子也。初号百松居士。同春先生改之以松峰。
皇明 神宗显皇帝万历四十八年我 朝光海君十二年庚申三月十日乙巳。公生于文义鹰峰里之私第。○母夫人怀德黄氏。佥枢讳俊男女。校理讳三省孙。公体貌明粹。肌肤莹洁。目光朗然。
松峰遗稿卷之六 第 571L 页
章宗哲皇帝天启元年辛酉(公二岁。)
壬戌(公三岁。)虽在髫髧。颖悟过人。
癸亥(仁祖宪文大王元䄵。○公四岁。)
甲子(公五岁。)始入学。读书能缀文。生员府君甚爱重之。恐致其伤。不甚提撕。
乙丑(公六岁。)
丙寅(公七岁。)
丁卯(公八岁。)始授小学。
毅宗烈皇帝崇祯元年戊辰(公九岁。)读小学。不烦师教。多有自得处。
己巳(公十岁。)始授大学。随生员府君。在鲁院隶业。
庚午(公十一岁。)春读孟子。讲学于鲁院。
辛未(公十二岁。)读书之暇。恒侍父母之侧。未尝少忤亲意。
壬申(公十三岁。)遍授四书。
癸酉(公十四岁。)遍读经传子史。○六月十四日。生员府君卒。(公执丧如成人。任情过哀。毁而成疾。乡里咸称其孝。)○秋葬生员府君于鹰峰。(▦乙丑。以宅兆不吉。移窆于白谷酉坐之原。)
甲戌(公十五岁。)六月十四日。行练事。
乙亥(公十六岁。)服阕。
丙子(公十七岁。)二月受学于复泉姜先生。时先生住怀德
松峰遗稿卷之六 第 572H 页
之紫云洞。(与河公庆一,李公克培同学。)○三月十五日。哭堂兄丧。○再从孙斗锡中生员。
丁丑(公十八岁。)
戊寅(公十九岁。)二月受业于同春宋先生之门。(先生于公为外党尊属。)时先生住公州之沙寒里忧乐斋。自是往来受诲。尽通诸书。且于礼经。精览默究。先生尝谓人曰。吴某诚心向学。竭力事亲。不以穷困少挫其志。士固当如是矣。
己卯(公二十岁。)二月陪同春先生。与诸公讲礼飞来庵。
庚辰(公二十一岁。)春受业于尤庵宋先生之门。(同春先生尝谓公曰。黄▦有贤师。汝可从游也。)时先生住黄涧之冷泉里。○八月往候宋村。时慎独金先生来留已数日。
辛巳(公二十二岁。)二月拜忠节祠。
壬午(公二十三岁。)三月会讲鲁院。○十二月聘夫人开城金氏。老诚斋汝泰女。五者翁籥孙。(尤庵先生书略曰。亲事曾已闻之。以地远不得商量。然一念岂可忘哉。近当询问。若有不蒲人意。则当专人以报。若不然。须侍而不疑也。盖夫人之归。先生宲为媒也。)先生尝以私戚拜夫人。而退语人曰。贞静仁厚。莫如此叔母矣。
癸未(公二十四岁。)正月陪黄夫人。住沃川月峡。○三月往游忧乐斋。讲中庸。○四月作喜雨记。○哭五者翁
松峰遗稿卷之六 第 572L 页
金公丧。(及葬往会安邑长善里。)
甲申(公二十五岁。)六月闻 皇明亡。呜咽流涕。○秋中进士初试。
乙酉(公二十八岁。)春赴举发西行。
丙戌(公二十七岁。)五月尤庵先生来访。仍随先生。同往宋村。讲易于同春堂。○七月登老诚山作赋。
丁亥(公二十八岁。)春搬眷还住鹰峰。○秋陪尤春两先生。会讲于飞来庵。○访沧口水石。(冲庵金先生居清州塔山。有沧口水石之胜。时公往沃川。取路于此。)○十二月二十日。复泉先生讣至。为位哭之加麻。(及葬往会于温阳之龙塘。)
戊子(公二十九岁。)二月校修谱牒。仍会诸宗于楸下。○七月看近思释疑。(尤春两先生相与校正。)○九月陪尤春两先生。会于飞来庵。(时市南俞先生亦来会。尤庵先生作记曰。后虽有会时。而皆不如当日之盛。)○作同春堂记。
己丑(公三十岁。)正月往拜慎独先生于连山。陪先生同来怀川。○五月八日。 仁祖大王升遐。入县庭举哀。○八月同春先生来访。(时 孝宗大王新登大位。有宋某乘驲之命。故先生赴 召上京时来访。)○十月发京行。○十一月访黄公世祯于燕岐霁谷。(公与黄公为中表之亲。俱游两先生之门。情义之笃。无异同胞。)
庚寅(孝宗宣文大王元䄵。 公三十一岁。)二月会诸生。习相揖礼。○
松峰遗稿卷之六 第 573H 页
三月哭河公庆一丧。(有挽词。)○九月往候尤庵先生于镇岑。(时同春,市南两先生亦来会。)○十一月十五日发西行。(尤庵先生书曰。西行在迩。得失之际。易至夺志。惟愿无动于心。)
辛卯(公三十二岁。)正月往候尤庵先生。(后先生书曰。顷日之会。至今不忘于心。)○二月在鲁峰书院。与诸公习乡饮礼。○八月上书于尤庵先生。请鲁院山长。○是岁长男翰国生。
壬辰(公三十三岁。)二月谒乡校。○四月拜崇贤书院。(尤春两先生皆来会。)○八月患痢疾。(尤庵先生书曰。第闻痢病。无乃传染于此也。)
癸巳(公三十四岁。)正月新历。书 崇祯年号。(时始行西洋时宪历。)○二月赴举上京。○四月游同春堂。○七月吊松崖金公丧。○八月访宋公奎濂于后谷。○九月陪尤春两先生。游鸡龙山。○十五日修宗契于达溪。因为族会。立条约。(琴岁吴公熽作序。)
甲午(公三十五岁。)四月上书询疑礼于尤庵先生。(先生书曰。所询谨与▦兄商议报去。)○十五日同春先生来访。登止善亭。仍乘舟顺流而下。历览独乐,锦壁,拱北,皋兰,虎岩诸处。至圆山。尤庵先生自扶馀衙。(先生伯兄时默为邑宰。)掉小舟来会。(时先生闻有召 命。即还去。)是行也。随处讲论。甚是乐事。○九月往报恩。吊尤庵先生大夫人丧。
松峰遗稿卷之六 第 573L 页
乙未(公三十六岁。)春在鲁院。与诸公酬唱。○夏游戴鲁庵。○八月吊同春先生夫人丧。
丙申(公三十七岁。)二月二十七日。次男润国生。○往护陲翁公改葬。○四月立宗仪八条。(月朔咸聚诸族。以尽讲信脩睦之道。)○修月讲契。(每月聚会诸生。讲论经史。自是远近学徒坌集焉。)○八月往哭慎独先生丧。仍会葬。
丁酉(公三十八岁。)二月在鲁院。与俞公命三会。○三月往哭沧洲金公张。○四月拜重峰赵先生墓。○七月十一日。黄夫人疾渐沉重。(自四月夫人有微疾。至是渐至沉重。尤庵先生书曰。曾闻有色忧。一未奉候。情谊如扫。)○二十三日。丁黄夫人忧。(自夫人疾㞃。公目不交睫。昼夜遑遑。及遭忧。绝而复苏。泣血三年。须发尽白。 生瘦瘁之症。皆根于此。)霁谷黄公来莅丧。○九月葬黄夫人。(与府君合葬。后乙丑。移窆于白谷。)○堂侄宪国中进士。
戊戌(公三十九岁。)三月上书询疑礼于尤庵先生。(先生答曰。召收魂魄。复同平日。则检看礼书。以塞下询。)○四月金公震粹来吊。(松崖之子也。○公与金公俱游两先生之门。诚意相孚。及其没也。操文往哭而素带三月。)○七月行小祥。○八月户判李公景稷讣至。哭之。
己亥(公四十岁。)五月四日。 孝宗大王升遐。入县庭举哀。(时公方居私丧。故问于同春先生而行之。)○七月退行祥事。(退行于国葬卒哭之后。而本祥之日。告以 国丧退行之意。依殷奠礼。略设行之。)○九月奉还伯氏
松峰遗稿卷之六 第 574H 页
同居。移建祠宇。
庚子(显宗纯文大王元䄵。○公四十一岁。)春竖护军府君墓床石。○五月奉呈二十韵诗于同春先生。(时尹善道投凶疏。搆诬先生。故先生弃官还乡。公奉呈以寓意焉。)○秋往拜草庐李先生。
辛丑(公四十二岁。)春上书道伯徐公必远。请发仓粟赈穷民。○八月奉呈七十韵诗于尤庵先生。(先生答曰。长篇琼韵。披读数四。不觉沉疴去体。)○十月送子翰国。读同春堂。
壬寅(公四十三岁。)正月书自戒于座右。○五月往游同春堂。○六月往游柳川。○九月游兴农溪堂。
癸卯(公四十四岁。)秋会任宲申公启澄草堂。酬唱。
甲辰(公四十五岁。)二月在鲁院。上书尤庵先生。请山长勿褫。○七月十三日。往问正郎宋公光栻疾。○十月十五日。操文哭正郎宋公丧。仍会葬。○十一月往候于沙山。(先生书曰。吾埋子归。调沙山。病势益苦。)
乙巳(公四十六岁。)二月竖先祖妣金氏墓床石。○行长女亲迎礼。(婿即柳伸文化人。)○秋宋公基厚来访。仍与泛舟游荆湖。○是岁三男彦国生。
丙午(公四十七岁。)春作家训。以授子侄。(家训见逸。)○秋堂侄显国中进士。○十月往华阳洞。观水石。
丁未(公四十八岁。)春访闵甥任重于登皋。○道荐孝友学
松峰遗稿卷之六 第 574L 页
行。(时自 庙堂欲拟咨议之荐。而公以伪号之故。敛缩羞愧。欲掩耳无闻。尤庵先生亦义之。)○秋宋公奎祯来访。○操文哭宗丈佥知俊立丧。
戊申(公四十九岁。)正月十二日。哭金夫人丧。○三月十五日。河公锡图讣至。哭之。(及葬有挽词。)○四月葬金夫人。○秋重修鲁峰书院。○十二月晦日。长女柳伸妻讣至。
己酉(公五十岁。)春搆爱莲堂。(堂在松峰旧基之前。)○六月子翰国参都会。(同春先生书曰。闻令允参都会。喜甚不已。)○七月遣子翰国。操文哭亡女于沙亭。○八月往贺宋公炳远中司马。○在黔潭。蕫成保晚亭。(先生书曰。黔潭小筑。必欲▦之。幸须指择如何。)○九月操文哭河公锡图。仍会改葬于鱼山。
庚戌(公五十一岁。)正月二十九日。操文哭殇女。○搬移住江亭。○二月六日。操文哭殇子七喜。○二十九日。遣人操文哭宋扶馀奎祯丧。○三月搆立岩书斋。(有江山泉石之胜。遂搆小斋。以为晚年栖息之所。立学规二十五条。日聚学徒。谆谆警策。未尝少倦。)○六月在书斋。与俞公命三会。
辛亥(公五十二岁。)二月十四日。操文哭堂侄显国丧。
壬子(公五十三岁。)四月往候同春先生疾。○九月还住松峰。○十月访宋公基厚于楮山。○往游兴农精舍。○十一月十六日。遭再从孙斗八丧。(及葬操文哭之。)○十
松峰遗稿卷之六 第 575H 页
二月二日。哭同春先生丧。服期年。
癸丑(公五十四岁。)二月二十八日。操文哭奠同春先生。仍会葬。(葬燕岐竹岸里。)○秋遣子润国。读青川书室。
甲寅(公五十五岁。)春撰生员府君行状。(草本见逸。)○八月十八日。 显宗大王升遐。入县庭举哀。○十一月在舒川衙。(时月堂宋公为舒川守。)○与舒川守会白云寺。○十二月十六日。遣子翰国。操文哭宋公基厚丧。
乙卯(肃宗章文大王元年。○公五十六岁。)正月往候先生于德源谪所。(后先生答曰。前日见访。已不易事。再则尤难矣。)○三月二十日。哭堂兄承议公丧。○闻霁谷远窜绝岛。中路送别。○十月闻先生移配长鬐。中路迎候。○秋再从孙斗七中进士。○十一月倡同志诣 阙。上辨诬疏。(疏本见逸。)
丙辰(公五十七岁。)正月草五者翁金公墓碣。(公乞文于先生。先生答曰。金丈行录。深谢且幸。愚虽不武。敢不▦发其一二耶。后作传文以送之。)○二月奉呈憎卯诗。(时先生在蓬山。答曰韵语窃欲奉和。而素无涵养之功。以是自悼。)○十一月十八日。操文哭奠同春先生迁厝。
丁巳(公五十八岁。)正月四日。奉呈古诗三篇。(时先生在▦山。答曰古诗讽咏屡回。真如夏日之濯清风也。)○二月倡黔潭书院。○三月草老诚斋金公墓碣。○九月十日。操文哭女婿柳伸丧。○十二月二十日。哭伯氏丧。
松峰遗稿卷之六 第 575L 页
戊午(公五十九岁。)正月三十日。操文哭伯氏迁厝。
己未(公六十岁。)正月一日祝桃符。○二日拟上辨诬疏。○四日病革。(公自岁前十二月有微恙。转甚沉重。)○五日庚子。考终于松峰之正寝。(自病革。远近学徒。乡里亲知。咸聚问候侍药。及丧吊者盈门溢巷。莫不悲叹。咸曰正人亡矣。门人加麻者数十人。○谨按▦赐共难录曰。己未正月。拟上卞诬疏。五日卒于道。与家状少异。)○三月十二日丁未。葬礼成。(新卜鹰峰辛坐之原。夫人金氏移窆。异穴同封。祔于左。)○门弟及士友皆助丧需致奠祭。
辛酉(肃庙七年)三月五日。退行大祥。(时有 仁敬王后丧。)
甲戌(肃庙二十年)二月。儒生郑世翼等呈儒状本邑。○九月儒生李载等呈儒状巡营。请 启闻。
乙亥(肃庙二十一年)二月。道臣黄钦状 启请褒赠。
丁丑(肃庙二十三年)正月。霁谷黄公撰行状。
己卯(肃庙二十五䄵)十一月。 赠宣务郎掌苑署别检。
庚辰(肃庙二十六年)正月二十七日。行焚黄礼。
辛巳(肃庙二十七年)春黄世桢等上疏请追加 赠职。
庚申(英庙十六年)正月。五邑章甫黄以章等呈儒状巡营。请 启闻褒赠。
丁巳(哲庙八䄵)正月。锦谷宋公撰墓表。○二月竖墓碑。(参判李公㘾书之。)
戊申(今 上二年。○距公没二百二十九年。)三月。刊行遗稿。
松峰遗稿卷之六 第 576H 页
(原稿四卷。附录二卷。)
[松峰遗稿刊记]
  
岁在戊申之暮春刊于八代孙明镐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