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松峰遗稿卷之二
松峰遗稿卷之二 第 x 页
松峰遗稿卷之二
 书
  
松峰遗稿卷之二 第 495H 页
上尤庵宋先生书
伏以士之能修德入道者。莫不有先觉之士负士林之望者为之先焉。士之能继往贤开来学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从士林之业者为之后焉。莫为之先。质虽美而道则未闻。莫为之后。道虽盛而学则未传。是以士之苟志于闻道者。必得先觉之士以为师表。士之苟任乎传学者。必得质美之士乐其教育。弟子之诵此言久矣。今我先生锐意造道。卓然有立。续前贤坠绪。振东土儒雅。山斗于当世。宗匠于斯文。岂向所谓先觉之士乎。惟弊乡虽甚朴鲁。圭庵之宅兆所寄。北窗之旧墟尚存。而两先生精忠德业。至今可想。故立其祠而俎豆之。盖有年矣。犹且贸贸焉莫知其趋向。濛濛然未闻乎正谊者。顾岂非不能抠衣于先觉之士。薰其德而解其惑乎。只缘立志未笃。因循至此。今诸生慕先生高明。仰先生风谊。相与一口齐声。望履函丈。未知先生其肯进退之以礼否。若将勉副我立雪之诚。提撕我鲁莽之徒。俾获一变。君子同归。则当世之士闻先生之于弟子如是也。必皆曰先生之
松峰遗稿卷之二 第 495L 页
乐教育之心如此。又将曰弟子之职其所依归也如此。苟如是。于先生为一美事。而于弟子为旷世一大幸也。若使未承谆诲。落莫而归。则当世之士闻先生之于弟子如此。皆曰先生之退弟子。不足以道义相勉而保其往也。弟子之要先生。诚与礼俱乏而见弃于君子也。苟如是。于先生虽无所损益。而于弟子不亦缺然乎。伏愿先生恕其所不足而察其辞焉。
上尤庵先生书
生等承诲饮德。已有年矣。私自喜幸。冀蒙终始奖掖。万万意外。猝承辞免之教。生等惺闷缺望。不知所谕。盖下教中以久任为辞。此实不然。晦庵朱先生为白鹿洞山长。未尝闻以久任递免。则生等今日之请。亦不无所据矣。况念此院立祠虽久。凡百有草创者。此亦先生所可恸念处也。伏乞先生。上以为先贤俎豆之重。下以为小子擿埴之蒙。特垂斯受之教何如。千万恳祷之至。
上邑宰李侯(鸣夏)
伏以我乡虽曰贸贸。而圭庵宋先生宅兆在此。北窗郑先生遗墟尚存。而两先生精忠德业。至今思之。炳如日星。故立祠而俎豆之者。盖有年矣。而适会今者
松峰遗稿卷之二 第 496H 页
斋室颓坠。方起重修之役。而财力俱殚。将亏一篑之功。故相与谋可完之道。有一儒生进曰。古之善牧民者。必以兴学为务。盖兴学所以养士。养士所以培国家元气。而今閤下以是务为心。则闻吾侪一白。必不爱贾烟军数三百人。而使吾侪得以完垂废之功。诸公惟患学业之不进。毋患斋舍之不成。民等应曰。尔言不无理。第念吾閤下如曰当此多事之日。势难相助。则奈何乎落莫。儒生者答曰。虽二三子隶业之所。以閤下之贤。必不至辞而退之。况为两先生崇奉之地。则吾閤下岂终无可采也哉。诸君既知閤下之贤。而复惧閤下之不我恤。亦过也。余曰诺。遂相率而来。白于庭下。伏惟閤下裁度焉。
上邑宰李侯(寿徵)
民等窃有所怀。拟一覼缕于清鉴之下者数月于玆。而连值公私有故。底今未遑矣。嗫嚅之口。终不能自噤。伏愿閤下垂察焉。盖 朝家所以设风宪者。其意岂偶然哉。纠正风俗。乃其任也。矜式一乡。乃其责也。故必以前衔生进有识儒生为之者此也。虽然有儒之名者。未必有儒之实。则其能可合于是任者。亦岂易得哉。是故列邑风宪。存名蔑宲。未尝有纠正风俗
松峰遗稿卷之二 第 496L 页
之事。而在官无所益。在乡无所补矣。 朝家所以仍不复申饬。列邑所以不肯遵守者。盖亦有见乎此。而今我閤下慨然有志于纠正风俗。始举儒生。以为是任。则其在閤下承流宣化之道。可谓至矣。而于民等。亦可谓荣矣。民等固当承奉之不暇。而第念民等虽得儒名。而实无儒行。则虽使民等专意于此。努力于此。日思所以尽其所任。犹恐不能副閤下承宣之至意。而向所谓存名蔑宲之讥。亦恐未免于今日矣。况令风宪逐日奔走于他役。而其任益贱。其责益轻。则所谓风宪之任。其与约正辈不异者无几矣。是故儒生之得此任者。自谓已受贱任。耻其从事于青襟之列。其未受任者。亦谓为儒者从此贱矣。神惢气丧。不欲尽心于学宫之事。则将见学宫自此而废矣。士气自此而沮矣。然则不惟民等有切己之忧。于閤下治化之道。亦不无所损。閤下何必刱无益之举。以沮多士之望耶。玆敢不惮烦冒。仰陈肺膈。伏愿閤下一以念学宫之废弛。一以念官事之无益。亟施变通之举。以便公私。则民等幸甚。斯文幸甚。
上巡相徐公(必远)
迩间饥馑之荐至。诚前古所未有也。然而生民所以
松峰遗稿卷之二 第 497H 页
尚延残喘者。盖蒙 国家务赈贷用施优渥。而今 国家谓去秋为稍丰。使生民耕擭之资。尽人于积年逋租徵收之中矣。到是春。生民之遑遑奔走。救死不赡。倍蓰于前者。盖以此也。而况生等饥乏。视凡民万万者乎。束手沮谋。自分填壑而后已。幸閤下按到州郡。发仓粟。用周穷匮。棠阴所憩。莫不欣抃而鼓舞。则是诚生民其苏之秋也。玆敢冒威尊。来白庭下。閤下其矜怜乎否。閤下如欲救之。不过费本县燕岐全义数郡营粜米各一斛而足也。如曰尔其矫饰而求活。不足可救。则信乎命之穷矣。然而既知閤下之贤。出寻常千百。而复惧閤下之不我恤。亦过也。伏惟閤下进退之以义。幸甚。
与堂侄士会(亨国)
古人云文章小技也。圣与贤不须谈。谈千古英特杰魁之人。及天穷者达者遁者出者。无不有放荡乎词华者。其皆不勉而自得者乎。其皆勉而后得者乎。蕫子汉之硕士也。犹且十年席门。不窥园圃。退之唐之大儒也。亦至焚膏继咎。兀兀穷年。皆已用力于斯。以古文唱。数子者非向所谓英特魁杰之才。而其果不由乎勤苦中做来者耶。若数子者不若是。又恶知道
松峰遗稿卷之二 第 497L 页
德文章不能辉映乎千百世下乎。是知文不可不博。博不可不勉。而文章也其果且为小技乎哉。古人之言。其果且为信然矣乎。越吾宗族甚蕃。其同居若散落京乡者。三数百人。而犹未闻以文艺收声于一世。贵显于朝者何也。是可知已。岂汩汩乎田庐。泛泛乎游乐。小耽而大遗。幼戏而壮悔者非耶。可惜也已。凡陋固不足道。以君之聪明敏锐。优游浪佚。费送居诸。尤可惜也。余有数个悔。其最者。悔不能早读古人书也。既悔于身。又惜于君。以勤勉之意。为之说以赠之。吁。苦口之药。虽中病不乐也。然熟软之言。徒能媚耳也已。君可想会耶。
松峰遗稿卷之二
 序
  
宗仪序
惟我宗人。既与之修契。吉凶相顾助。甚盛事也。然而节仪有未备。条约有质胜。恒以是为恨。余看 皇明正学方先生集。得宗仪九首。盖与其宗党为者也。向所谓节仪若条约。无不备谐。报本敦宗之义。立己成物之道。亦皆具于是。政中吾所尝念者。第古今异宜。或不可行者。有若干焉。乃笔削增减之为八条。示诸吾宗党。咸曰于。备而不烦。简而无遗。朴古而文。相爱而
松峰遗稿卷之二 第 498H 页
戒。可行也。继自今一遵无违。弥久而笃。则行可立族可著。尔其去旧条立新仪。寿我门永式。余既辞而滥不获。再拜而退。谨书之门案云。丙申四月下浣。
爱莲堂序
昔濂溪周先生独爱莲。著爱莲说。今观是说。千载之下。足以想先生之德。亦可谓人中之莲花也。噫。莲花中之君子也。先生人中之君子也。然则先生之爱莲。实出于其德相符而恒人所不得以知者也。近世尤斋宋先生亦爱莲。凿池种莲。坐卧相对。朝夕以为乐。不知濂溪之爱莲为何如也。而尤斋之爱莲亦何如也。濂溪之后。未闻有爱莲者。而始闻于尤斋。则信乎君子人然后。能知是莲之为可爱。而两先生所爱浅深。亦未可知也。余于是年春。立小堂于莲池上。仍以爱莲名堂。又语客曰此名何如。客曰有莲有堂。堂以莲名。不既美乎。余曰余岂独爱莲者。爱濂溪之德。不得闻焉。故今以是名堂。以寓景慕之意。此又如何。客笑而去。客固知我者耶。
乡约序
乡约古也。昔蓝田吕氏约于其乡。相与劝相与规相与恤。总若干条。至今传之为美法。观其法委曲尽人
松峰遗稿卷之二 第 498L 页
之情。而忠厚宽平之意。有所蔼然于其间。若一遵之则可以振乡里厚风俗。而惜其后世之不能追尚也。新江旧有乡约。盖本吕氏。而不幸遭兵燹之祸。废而不讲者。有年所矣。余创若是。与同志者鸠谋设是法。是法乃吾乡人先父兄之所遗也。乡党勉乎哉。盖念世逾下则俗逾末。今吾乡犹有先父兄之风。而亦犹有先父兄之志耶。噫。人之志不常。必能奋于始而弛于终。乡党勉乎哉。
送郑养仲诗序
管城古称无善俗。多喧豗纷华之习。各以意争。余初闻而始疑之。乃太息曰管盖大县。郡守亦尊官。由三品官出宰者。前后相望。则既岂无风力可镇按者乎。管之地方百里。又称济济之邦。则亦岂无一佳士孑不群介立。敦笃而自守。静养不挠者乎。今郑生赘吾门。乃管人也。听其言观其所由。真一方瑰玮杰特之士。吾然后知管有良二千石。而向余云云之叹。果有所验符也。郑生勉乎哉。虽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异时不如今。郑生勉乎哉。是年元月。郑生自管渡江而来。联床不多日。告以归。其何能无介然于怀耶。于其行。姑与之诗。以鸣不平云。
佳岩修契序
我县处乎荆锦间。荆锦间山水秀异。士大夫多出其间。始知人杰地灵。不虚语也。噫。吉凶相救助。亦士夫事也。此中人皆知匍匐之谊。而所以久废不行者。盖以土瘠人贫。势不能遑及故也。相与发叹曰修此谊有一道。各鸠若干财钱。递掌之预为备。则临事未有不给之弊。而于古人邻保胥恤之道。庶无愧矣。咸曰诺。既以立条约。因属余为序。余不敢辞。以书卒始云。
松峰遗稿卷之二 第 499H 页
立岩书斋序
庚戌三月日。书斋既成。缨弁会同。甚乐事也。盖闵甥弘叔寓居江上。余亦侨寄于此。此吾先人畴昔所游赏者也。拟与闵甥相随倘佯。以为终馀年计。适于暇日。迤步北麓。得幽谷。名曰立岩。泉涌而石古。山益高而水益丽。真隐者之所盘旋。从我游者若而人咸曰此间岂可无屋。仍相与鸠谋。建一小斋。以为隶业之所。功既讫。弘叔云吾侪群居。不可无相勉之道。乃立若干条。以为学规。盖采古人所为。酌以时宜者也。噫。非是斋无以居吾徒。非是规无以课吾学。然则斯斋之作。岂偶然哉。而斯规之益。亦岂浅浅。吾党勉乎哉。余于是既书同志人名姓。仍以是弁之云。时 崇祯
松峰遗稿卷之二 第 499L 页
四十三年庚戌三月下浣书。
讲契序
吾宗人居是邦者。其丽以百计。前后发达至大显扬者。盖无几矣。可胜叹惜。宗兄尚伯甫慨于玆。刱为奖学计。月朔会同居群子弟。讲书史以为常。仍收若而物。以为讲时须。乃谓余曰。不约不信。不赏不劝。不罚不诫。又曰子弟之勤旃暨忽。专父兄。父兄亦宜尽心。又曰慨吾宗族不相爱。此讲亦欲使讲此义。并可入录。又曰尔可与谋此事。其以此数语为约条。以示群弟子不懈意。噫。顾此注措。宲古君子馀意。余不敢辞。而承公之意。衍公之语。为若干条。书于册。仍书群弟子姓名。名曰讲契。讲明契志合也。盖讲明之志。不可不合。而吾宗兄眷宗之道。亦足以感发人志气。余故道吾兄至意以勉之云。
达山洞契序
夫人之所以谷其腹丝其身。为宫为室以居之。而异于禽兽者。以其有人道为斯人也。所谓人道者何谓也。于其亲则必尽爱之之道。于其长则必尽敬之之道。尊者尊之。贵者贵之。此所以为人道也。若或无斯道。而徒谷其腹。徒丝其身。徒宫其居。与禽兽奚择哉。
松峰遗稿卷之二 第 500H 页
然人之性本无不善。而人之情易于物诱。若无因性劝惩之诲。则鲜能入于人。日渐陷于兽也。是以设司徒之官。敷五教之政。帝王之事也。宣其上之德。布在下之氓。令长之任也。若夫居什伍之间。正一洞之风者。非我乡党二三子之责乎。余晚入仙区。因留贵乡。于今有数纪矣。窃观之大谷之内达山之下。居民既众。人庶且蕃。而近年以来。 国纲渐弛。风化不张。加之以水旱灾民。饥馑害人。顾此蚩蚩。心产无恒。礼义焉何暇。廉耻焉徒丧。内而父子兄弟。未必知爱敬之道。外而乡党邻里。未必知扶持之义。余心窃恻悯其无教。欲与一两同志议焉。统其无绪。约为一契。各立其条。备列其目。一年春秋。再讲其信。德而劝之。匡而直之。使愚顽无识之徒。知其有入孝出悌之道。而渐渍持循。则庶几一洞之内民俗归悛矣。
达山洞契序
达山。我县之穷处也。山下松林荟蔚之中。小民数十家。皆冥然无觉。又无士大夫营墅于斯。以为之统管。故其习俗顽犷。与禽兽异者几希矣。岁庚寅。有郑君者。墓其先考妣于达。仍与达之居民及邻洞士友若干人。创建乡约。以相劝戒。春秋乎讲其信。酒食乎合
松峰遗稿卷之二 第 500L 页
其欢。于是达民之顽然者。始而疑中而惑。终乃翕然随而定。其出乎悌入乎孝。知相敬爱。革念维新者。咸曰郑君郑君云。郑君为谁。东莱郑见龙也。山阳吴某序。
松峰遗稿卷之二
 记
  
同春堂记
夫公普匀施者。天地之心。而春固天地之泰和元气也。天地以是心行是气。四时自尔顺。万物自尔得。天若非是心与是气。雨旸寒暑之不得其正。寿夭荣悴之必反其常。四时不能顺。万物不能得矣。若是者何哉。盖以得是心为之性。禀是气为之质者。惟物与人也。是故仁人之体天也。不以天观天。而察乎时验乎物。以其心为心。怀川宋先生。穷居乐道。宗匠斯文。而所恃者天也。所心者亦天也。岁在戊子春。为堂于其居之东南。因揭号曰同春堂。大矣哉。同春之义也。生生泼泼。各遂其性者。即春之为春。而今先生欲与物融液浑化。同是春于覆载之间。则可观通物我参化育之心。而亦非所谓体天而验于物者耶。噫。若使先生心得以有遂。以施于时。则甄陶一世。俗跻熙皞。使斯民咸囿于春台寿域之中。而吾知先生之泽。庶几
松峰遗稿卷之二 第 501H 页
与匀施之春。亦一般和气矣。今既为先生祝。且为斯世祝。
喜雨记
昭阳之岁大旱。旱遍于 国。盖三四月日。农夫释耒。田无禾黍。夫旧谷已竭。新谷如许。则民人之足产安堵难矣。于是颁白者髧发者丁壮者。散而之四方。或饿而为殍者。往往有之。居者因染疫。十口之家。甫一二人得活。其存者几何。夫染疫因疠气而成焉。皆岁旱故也。国人大忧叹。咸曰自经丁丑丧乱。岁连不食。戊寅旱如是。己卯旱如是。庚辰辛巳其尤者也。前年小雨。今年又旱。若是不已。百姓其尽之矣。是谁之咎。天有惩于人。若是耶。扼腕呻吟者久矣。以孟夏日甲戌始大雨。庚辰又雨。数日乃止。于是国人大喜。欣欣然相告曰吾闻天地以生物为心。果然。又曰夫王者失道则天乃旱以示惩。修道则雨以报祥。今吾 王明圣。宜其不能无是雨。夫民之言。以其雨初归之天。复归之 王。以颂其德也。以此推之。 王与天必合德同道。乃可雨较然矣。然则今日之雨。顾吾 王盛德大道。有以合于天。而能及于民者乎。虽然始旱而终乃雨。故岁丰民给。有不及前日。夫雨之者。或 王
松峰遗稿卷之二 第 501L 页
也。盖其旱之者。谁有逆德。其与天大相乖也。吾 王既廉让自喜。取此归已。语曰非天也非岁也。是予所致。诸有司九卿宰相。亦曰非天也非岁也非 王也。罪在吾。百姓庶士。亦曰非天也非岁也非 王也非有司卿相也。固民所敢当。咸自责无相归。然而吾以为非天也非岁也非 王也非有司卿相若民也。虏也何者。于时也北虏作孽。动丑礼义之邦。天故有以小不与也。不然九载水七年旱。岂桀纣馀烈。而天且雨于今乎。然则始旱者虏也。终雨者 王也。余故乐天之雨。喜 王之德以自志。名其雨曰喜雨。
复日记
复日。即天道大变之节也。学者亦当变化气质。以应天时。而顾我卤莽而躁狭。齿将不惑。犹未脱灭裂之习。自谓为学而无志意笃确之工。自谓治心而无痛斩自期之工。自谓惩忿而无忘怒观理之工。自谓窒欲而无见得思义之工。若此不已。必将沦于禽兽之域。中夜思之。岂不瞿然。盖此病根。只是于心地上。不曾着力来。今当节变之日。盍思所以自新。自新之工奚先。涵养而已。涵养伊何。为敬而已。为敬伊何。曰唯静坐。余之患。非知之艰。行之艰。故书此以警之。非谓
松峰遗稿卷之二 第 502H 页
知与行当偏重也。乙未复之日南至。书以自警。又以勉同志云。
松峰遗稿卷之二
 说
  
慰吴汝彬(观宾)丧子说
余在昔年。丧儿哭一声。仰天而喑噫。会南斗子在座曰于恸矣。余收哭而应曰。自父子始。其生也。莫爱乎子。其死也。莫哀乎子。今子未晬而卒。是以恸其过矣乎。然则死死生生而付与可乎。曰吾恶乎知之。廉生而给死可乎。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吾闻死生也环中。环之道盛矣乎。是环也。以五更为官。以鬼神为御。以雷电执鞭。目日月国天地。朅来乎不闻不睹之中。日夜乎无舍其过也。有凝者解者久者速者。是故有朝凝而暮解者。有十年者。有数十年者。有百年者。过是者有之。不及者有之。种帝而以不同相禅。人见其凝为生。见其解为死。见其久为寿。见其速为夭。其善名也耶。其未也耶。夫凝适凝物时也。解适解物顺也。时也非我也。顺也非我也。则于凝乎何荣。于解乎何苦。于久乎何悦。于速乎何戚。凝之时忽忽。解之时悠悠。可恶非忽忽乎。可悦非悠悠乎。人可悦乎恶。可恶乎悦。寄此忽忽中。哭送悠悠中。归者恶恶可。
松峰遗稿卷之二 第 502L 页
大可笑也。归者纵不言。庸讵知不哀后死之孤寄乎。庸讵知不悔其始之蕲生乎。犹弱丧而不知归者。非人也耶。谓丧也莫寿乎殇子。谓归也莫夭乎彭祖。众哀其殇。我哀其彭。不信矣乎。大禹氏以归寄。亦云生有涯死无穷。如是也而悦戚也。悦亦几何时也。而戚亦无穷期矣。设情不已。悦有涯。曷若悦无穷。戚无穷。曷若戚有涯。有涯也。与人为徒。与须臾为徒。与滑泯为徒。无穷也。与天地为徒。与万期为徒。与无为为徒。吾未知孰为谋孰为不谋。况全而归者。其气与阴阳合。其精与日月合。如是也而死也。虽谓之乐国。亦不为左谈矣。噫。彼哭人哭。笑人笑者。奈何哉。以笑哭望人之浅肚乎。且也彼东门之相向。西门之醉后顾日之哀操。奚以哉。死生火也。火传也。奚以捲。捲乎指薪。死生梦也。梦蒙也。奚以齿。舌乎冥行。达人醒视。吾生蜉蝣。视天地逆旅。视万古一瞥。以哭歌。以歌哭。哭之哭于生。歌之歌于死。是以庄氏子叩盆。东门吴歌。此非大观于斯者乎。儒门左之。吾右之。众人游乎蓬蒿之间矣。爱竿煦重乎千金。靳一息贵乎万乘。多见其惑也。人哀人之丧之丧也。吾哀人之不丧而丧之丧也。彼子夏者。亦奚独丧明。使至人闻之。必不满一噱
松峰遗稿卷之二 第 503H 页
也。儒门罪其盲于目。吾罪其盲于心。虽然此言所以已言。不可与陈人言。我故无言。今子强始发绪言。子以为奚若。余应曰唯唯。虚腹而怀之。遂以是自宽。今间尊失子而恸。纂旧闻以解之云。
将摄说(与权时甫)
余自二毛。遌毒恙与穷鬼鸠谋。攻𠶜我不已。于己乎无万一冀分败也。隐几而卧。于时乎左司阳右司阴。立侍乎座下。见余攒眉曰。奚蓄扬且之形。余作而应曰。大丈夫奚其为为乐。秉巨手踞洪冶。陶世瘳国。其乐一也。不得也已。葆帝选久视。无阴阳食。历万物变。其乐二也。今鬼恙曳二。不得水石乎处。周章而疏郁。芝芋乎筐。疗惄而行谣。则不亦困乎。且也养养也呻呻也。近死之心。恐不复阳。则不亦悲乎。困而悲。不能无介乎中。或以是形也耶。左右司一口言曰。于子何侅溺于是。吾冀而为为天使也。卒为人使耶。子其动。夫动必败。何者。夫鬼与恙。喜人之动。其所进退。一视人动不动如何。是以动其动而动之。则其动也不已而彼亦不已。已其动而已之。则其动也有已而彼亦自已。欲已之所已之。单以不动乎。而而不我信。揭古不动者数。殷之时。傅说穷。以胥靡筑。任而不动。动于梦。
松峰遗稿卷之二 第 503L 页
周之时。太公穷。以八十渔。任而不动。动于卜。西汉之丙吉。病以天子忧。有不动之量。故人知其果瘉。蜀汉之云长。病以其骨刮。有不动之量。故勿药而有喜。是不足惩乎。噫。不动所以忘鬼恙也。忘则心平。平则吉随之。不动乎不动乎。盖亦之吉之道乎。虽然之吉在我。而所以吉在天。困我者鬼恙。而使鬼恙天也。夫如是。孰不欲恶鬼。傅说太公之不动。所以之天也。之天也。天使之显。孰(不欲)恶恙。丙吉云长之不动。所以知天也。知天也。天使之复。子且知天而之天。乃曰彼傅说太公何人也。彼丙吉云长何人也。有为则亦若是。量夫人量。任夫人任。视穷鬼曰是亦种帝也非而也。视毒恙曰是亦种帝也非而也。无而无我。无毫毛动天。则彼鬼与恙必相谓曰。于其知天而之天乎无奈。于其天地鬼神左右乎无柰。即包戈戢矛。相率而退。如是也。向所谓梦卜之动。庸讵知不再乎。今日丙云之复。庸讵知不三乎。吾子子如动而忧惧。以是撄心。彼必抵衅争起。末败子千金躯。不瑕反害。况乎子所乐。盖不我者也。吾所乐。盖由我者也。由我者吾。不我者天。而子又不吾而天何哉。以若所为。恶若所患。奚异恶影而走不休。穷响而以声。抑又有闻请烦公。吾闻
松峰遗稿卷之二 第 504H 页
倚人。巍然而已矣。知雄守雌。为谷为溪。巷不改块不失。夫其至乐在是。恶鬼乎动。又闻至人。冲漠而已矣。上与造物者游。下与上遂者友。生不歌死无哭。夫其至道在是。恶恙乎动。斯焉取斯。斯亦不动之一杓柄也。吁。吾所以随谓子非一曲之士。今于其所不动乎动。而不能望吾望何哉。惟帝冥骘。惟以览民德。子其无动焉以俟之。余曰唯唯。余四十。庶不动心一如言。鬼怒余不动以死而后已。束卒恙不三数月。敛兵稍却。时进退犯侵者月一二。如是也而无加。虽有之何患。闻左右有恙患。以尝试于身者。序以相示云。
谈农说(与吴平仲)
昨夕会野叟来叩屝。余上座而谈农。因作而问曰。余无田。田巷之北。田巷之南。巷东乎田。巷西乎田。田非若干也。至春而树。树之时同。至夏而锄。锄之时同。至秋而穫。穫之时同。树而锄。锄而穫。用力之道又同。农不及人何哉。叟曰。吁子知其同。未知其异也耶。况乎同而可异者隐焉。异而可同者隐焉。吾将明告子。夫农乎有生熟。土乎有肥瘠。时乎有早晚。其色黄其肉厚而软腻者。厥土上。其色青其肉块而浅浮者。厥土中。其色白其肉燥而杂乎沙石者。厥土下。相土而日
松峰遗稿卷之二 第 504L 页
相肥也。时至而作。度力也。其树早其锄早其穫早。饥穰不移者。厥农上。相土而田瘠半肥。时至而作。胜力也。其树晚其锄晚其穫晚。迷要功缺者。厥农中。相土而田务多也下。时至而作力孤也后。其树必后人。其锄必后人。其穫必后人。归命罪岁者。厥农下。下中谓之生。上谓之熟。夫如是。语土也。上中下同而语肥瘠则异。语时也。春夏秋同而语早晚则异。语农也。上中下同而语生熟则异。异其异而同其同者。其惟老农乎。虽然异其异而异之。力不专则同。同其同而同之。力专则异。农之贵单以专乎。而岂向所谓隐者乎。是以孰不欲多。上夫之相土恐不专也。孰不欲蓄。上夫之度力恐不专也。假乃昧同异。异可同。同可异之机。而祝穰穰满篝者。是犹失药饵蕲生。于上农乎。恶乎有万一冀。且也大农氏。不惟专于力。亦能专于心。姑舍今语古之大农。神农氏以耒创而其耒也神。故号为神。虞舜氏历山乎耕而其心专。故若将终身。伊尹氏有莘乎耕而其心专。故其乐嚣嚣。陈相负耒而孟轲氏辩。邵南躬(耕而)退之传之。亦以夫专于心也。专乎专乎。盖尸乎农乎。于子田虽多而不占其上。子时虽同而尚失乎中。子力虽同而浪费乎下。是知不及人。我
松峰遗稿卷之二 第 505H 页
也非岁也。子且相四巷相肥也。相四时相早也。相▦力相手也。四相而一粪之功。则其树专其锄专其穫专。而居农之上。不及人奚叹。余闻而喜曰。以子之道。移之文业可乎。士苟不专于业而忧不遂者。与吾农奚异哉。余问其一。得其二。尝闻至言或发于凡口。至道必显于善推。不信矣乎。今吴君平仲大有志于学。学于尤斋先生。自先生入海。忧无与依归。闻吴君君式之邀。即与其兄相率而从游。又闻宗人月朔之讲。欣然以其业进。可嘉已。噫。昨间于叟者。可推于初学之士。余故为之说。以勉君。又以示月讲诸秀才云。
松峰遗稿卷之二
 上梁文
  
虚潭书斋上梁文
学不传于千载。久荒仁义之源。道再明于一方。肇建弦诵之室。阐斯文之标址。惠加珍琅。涉周庠之宏规。光增今古。是知人思自励。可见文雅之日兴。教有良方。争称蒙士之月就。岂曰少补于治化。亦云重光于作成。矧玆一牟之为州。实有三韩之妙誉。乡传善俗。曾是太平之遗民。家咏淳风。古称百济之右府。黄冈云月。梦庵之遗宅依然。石川烟霞。北窗之高风宛尔。邑虽十室。忠孝可称。户未数千。文儒太半。顷缘兵戈
松峰遗稿卷之二 第 505L 页
之荡漾。久失作养之规模。士多因循。习常恬于卑近。功亏经籍。学已舛于词章。竹林生寒。谁继夜檠之读。木铎收响。难闻日省之资。今成鲁贸之陋乡。孰云弦歌之旧域。幸遇厉风裁于鹓鹭。望宗清时。试牛刀于割鸡。治先列府。宋璟郎吏。南阳歌有脚之风。紫阳贤人。北海诵无讥之德。鼓一邦之髦俊。拟振文风。佩 九重之纶音。载阐来学。日讲月试。功归我侯之玄猷。秋礼冬诗。化协诸生之粹质。既尽风化之大本。可定学校之新场。于是稽汉制于遗书。探周规于古典。集群雅而有谋。爰卜吉地。叶良辰而筑址。驾彼高岗。凤峙鸾蹲。气结九龙之馀势。嶂回石露。影落白马之长洲。平临猫口之通津。烟光昼锁。迥指鸡足之寒岫。翠色宵浮。地灵俟时。山光启神秘之朗气。名区有主。晴岚献天悭之胜奇。乐远迩之来朋。开缠四会。拟经始之勿亟。取隙三农。役庶民之日来。二三匠石。蔼髦士之云集。六七冠童。庭畔步趋。宛气像于槐市。眼前突兀。挂栋梁于半空。凡民俊秀者可居。义遵庠序。数仞门墙之屹立。美合奂轮。葺幽兰于轻栾。制询双川之旧老。悬绛帐于讲帷。礼先三蜀之名儒。将有吾道之根基。抑亦君子之攸止。三窗晓辟。曜云影于檐楹。八
松峰遗稿卷之二 第 506H 页
户宵开。挹明灏于轩槛。多儒得依归之所。感祝无疆。良工奏不日之功。宜兴善颂。遂为短唱。因举修梁。
 儿郎伟抛梁东。清宵寒月照梧桐。道东今日弦歌起。气像依然阙里风。
 儿郎伟抛梁南。日午层峦开小庵。快读周南依短槛。碧峰高押水如蓝。
 儿郎伟抛梁西。多少青衿咏白圭。瞻望前川轩下立。暮云山外夕阳低。
 儿郎伟抛梁北。明河粲粲涵空碧。步登层岳更逍遥。翠壑丹崖连斗极。
 
儿郎伟抛梁上。北斗回杓低复仰。讲罢升堂开八窗。尼丘日月明函丈。
 儿郎伟抛梁下。天光云影照檐瓦。缁帷晓辟开诗书。庭里鸢鱼潜日夜。
伏愿上梁之后。四𧗱既阐。六艺日新。研精极微。趁玄机而日进。升堂入室。指圣域而高追。文教日成。千载继斯学之遗绪。真儒辈出。一源再洙泗之馀波。圆冠方领之满堂。伟异时邹鲁之乡。春弦夏诵之成习。垂后世亿万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