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x 页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书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35H 页
拟与怀川书(辛酉夏○辛酉以后往复)
窃承前后下教。每以世道为忧。而要其归趣。则未尝不归重于言论抑扬与夺之间。绎之于心。窃不能无疑也。盖闻朱夫子之训曰。须是先得吾身好。党类亦好方能得天下国家好。而所谓好者。皆实皆大又久远。若不自吾身推之。则䌤缝掩覆。虽可以苟合于一时。而凡所谓好者。皆为他日不好之病根矣。诚如是则世道之任。安可易言。苟未得先好吾身。而只欲为䌤缝掩覆于外面之计。则随吾身所处之广狭。莫不阴视我为标准。而同归于不好。况又为之言论。抑扬与夺以殴之哉。然则其所以任世道者。适足为世道之害耳。拯以忝在门下之久。得以窃覵于所存所发。似或未免于朱夫子所戒王霸并用。义利双行之说。其初盖未尝不反责于吾心。以为吾所见者。僭耳妄耳。比年以来。心中之所疑。日以益甚。虽欲强而不疑。终不可得。窃自念以为吾所受于门下者。晦翁之书耳。何故与晦翁之书。若不相似耶。若蓄疑于心。而畏获罪于门下。不以仰质。则是为永负门下。以及于晦翁耳。玆敢一布心腹。倘蒙赦其僭妄。而察其衷悃。则幸甚幸甚。(拯怀此耿耿久矣。而曩者门下在厄之时。则恐或语句之泄漏。以助谗贼之口。泯默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35L 页
不发。以至于今。稽缓无诚。常所自讼。亦恐鄙见之误入。留以商度。自致迁延。伏乞并垂宥谅)夫所谓王霸并用。义利双行者。何也。请姑先以所发一二事者明之。而论其所存于后可乎。窃观门下道学。一宗于晦翁。事业专在于大义。其初固将粹然。一以天理自期。宁有霸与利之可言哉。唯其晦翁之道自任。而大义之名自树。故主张不得以不过。自引不得以不高。主张太过。故已不能虚心而受益。自引太高。故人不得献疑而发难。于是尚同者见亲。而替否者被疏。匡拂者有患。而将顺者无灾。此所以大名压世。而实德内疚者也。此则发于行己者也。尝承教以为退陶之学。一摸晦翁。而其刚毅峻截处。终似欠阙。盖以此病于退陶。而自处则又不觉偏于刚峻一边。(夫主于义理。则当不期于刚面自刚矣。今主于刚故反为刚所私。如居简之多一简字也。)自克勇者急刚。而今以责人猛为刚。理胜欲者为刚。而今以力服人为刚。则亦非真刚也。是以见于酬酢之间者。其于克己躬行实地用功之处。鲜或及之。而讥诮讽切抑扬与夺之意。则开口肆笔。痛切深刻。攻人胜人之语。不绝于话头。至于引绳从违。于一言之同异。一事之差互分之又分。析之又析。平生情义。弃之如遗。则又类于少恩之申,韩。此则发于接物者也。惟其如是。故游于门下者莫不以承望附会为尊贤。倾讦险薄为嫉恶。高者慕其名。下者贪其利。一例学为谈论。而其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36H 页
于性情身心日用彝伦之上。则皆蔑如也。(语类。论陆象山之门人曰。从子静者。个个学得不逊。只才从他门前过。便学得悖慢无礼。无长少之节。可畏可畏。又曰。江西之学。无了恻隐辞让之心。但有羞恶是非之心。然不差其所当差。不恶其所当恶。是其所非。非其所是。此两疑正为今日道。诚可怪也。)是以在朝。则以同异为亲疏。以好恶为彼此。新旧相倾。到处区分。而士夫风习之坏。不但私意之横流矣。(栗谷先生与李泼书。有曰。取士不问人物本品之如何。而只以议论之同异。定取舍云云。此亦正为今日道也。)在野则相歆动以势。相怵迫以威。缉言纳媚。毁人发迹而乡党风俗之乖。有同颖川之钩距矣。至于州县之馈问过礼。士林之承奉过情。人畏其威。不怀其德。宛然成一富贵门庭。而无复儒者家气象矣。卒之平生亲故。无一人全其终始。使六七十年埙篪丽泽之地。一朝变而为蚌鹬蛮触之场。将未免贻笑于后世。则又无异于阋墙之变矣。其影如此。其形可见。此则发于符验者也。至于文章言论。无一不本于晦翁。若无晦翁之言。则无以信其说。然夷考其实。则或只得其名目。而其义意则未必相似者有之。或先立己意。而引晦翁之言以重之者有之。其甚者。几于挟天子以今诸侯者有之。是以人皆外不能抗。而内多不服。其发于文章者如此。(昔市南先生尝论门下之文。以为每篇必引晦翁。亦一病也。拯尝以举以于门下。则笑答以为。不如是则心下缺然云。当时深服门下之笃信晦翁矣。追而思之。笃信圣言。不如反求诸己。则韨翁之言。岂无所见。且晦翁书东来之后。其尊信受用。未有盛于退陶。而其后则门下耳。然退陶。主于依样而其意诚。门下则主于引重而其号大。于此类。亦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36L 页
可以言王伯并用也。)平生树立。实在于倡明大义。然所谓大义者。非可以言语取办也。亦非可以然诺取必也。(如 孝宗初请对笔事。皆要得 君父之然诺。据以为出处之名。而殊欠至诚去做之意。)其初固有唤醒人心。耸动瞻聆之效。而稍久则无实以继之。是以所谓修内攘外。安强复雪之图者。了无卓然可见之实事。而所可见者。只是禄位之隆重。声名之洋溢而已。其发于事功者。又如此。(程子曰。为名与为利。清浊虽不同。其利心则一也。此类亦即所谓义利双行也。)以此所发于外者揆之。则所存之一二。亦或可以窥测而言之矣。窃谓一则气质之不能变也。一则学问之不以诚也。何谓气质之不能变也。栗谷先生有言曰。矫气质之法。在克己。不能克己。则无以矫气质矣。朱子曰。己之私有三。性质之偏。一也。耳目口鼻之欲。二也。人我忌克之私。三也。栗谷曰。己之难克者。唯忿与欲。谢氏曰。刚与欲。正相反。能胜物之谓刚。故常伸于万物之上。为物掩之为欲。故常屈于万物之下。夫忿与忌克。似刚而非刚。无他。皆是人欲故耳。窃覵门下之气质。刚德为多。而其用有不能纯于天理如右所论。故反为是德之病。真所谓己之难克者也。由其己不能克。故无以矫其病而全其德。所以所发者。无不因是病而生出者也。何谓学问之不以诚也。子曰。主忠信。而朱子解之曰。人不忠信。则事皆无实。为恶则易。为善则难。故学者。必以是为主焉。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37H 页
又曰。忠为实心。信为实事。栗谷先生因以申之曰。天有实理。人有实心。人无实心则悖乎天理矣。二心不实。万事皆假。一心苟实。万事皆真。故周子曰。诚者圣人之本今也。气质之病。如彼而不能矫。则其不能实心为学即此而可卜矣。(夫有实心而后有实功。有实功而后。有实德。有实德而后发于外者无往而不实。所谓天德王道。只在谨独者也。不然则反是。夫心之实与不实。不独已自知之。人无不知之理。纵今人未之知。后世无不知之理。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者也。然则岂非可惧之甚者乎。)夫义者天理也。利者人欲也。纯乎天理者。王道也。杂乎人欲者。霸术也。所存所发。如右所陈。不可谓粹然一出于天理。则安得不谓之双行而并用也。(然天理人欲。既得而立于胸中。则天理者常未免为宾鸟外。而人欲者或反为主于内。此又理势之必然者也。岂不尤可惧哉。)呜呼。以我门下聪明刚毅之资。专确密察之学。平生树立之卓。而由其一诚之未立。一己之未克。末梢失得之效。至于如此。此岂独门人后生之失其依归而已。窃想门下之明。反而求之。亦必喟然有学负初心之叹矣。由此麟经之大义。晦翁之法门。与夫荐绅章甫之宗匠。都倚靠于门下之一身。而将无其实。可以真有辞于天下后世。则岂非万万伤痛者乎。今若为背城借一之计。则小子窃愿效一说焉。卫武公九十五。犹箴警于国。曾子临终易箦。欲得正而毙焉。汉武帝行年六十有八。方有轮台之悔。既往之愆。与化俱徂。而方来之善。照映简策。诚以门下气质之本刚。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37L 页
学问之积功。一朝奋发。洗涤辛荤。刬除鳞甲。一诚所立。百志俱贞。由里达表。自小至大。无往而不出于天理。于以绍前统而垂后绪。以酬初志之所自期者。真如户枢之转耳。未知门下以为如何。固知此言朝出。而四面诟辱之言。夕集于身。而师友之义。终不敢默默。敢此沥尽肝膈而一暴焉。亦感于门下所教世道之一言耳。(昔先人常语不肖曰。尤翁突兀处难及。汝师其突兀处可也。然其病痛则不可不知。又曰。尤翁受善之量不弘。汝须以朱子书随事切劘。如古人之以三百篇谏可也。盖先人之于门下。实有至诚。无彼此无物我。必欲纳于无过。不以门下之厌闻而自止。又以为非晦翁故事。则无以纳约。故必求晦翁故实。以为开益之资。其教戒于不肖者。亦此意也。唯求吾言之易入而有齐于事。其他有不暇顾也。又恐论议之岐。或有门户各立之意。以流弊于后学。故一切容而不较。使人无得以指陈焉。人或疑其不讲于斯疏之戒。又疑其委曲之已甚。而先人之心。则终始不替。噫。先人有此至诚。而既不得相孚于当时。又未免见疑于身后。而逆耳之言。不复闻于门下矣。然先人则以门下之病痛。专归于气质之用。而今日妄见。则实兼疑于本源之地。若使先人得见今日。未知复何以仰恕于门下。而俯教于不肖也。且窃念存道者心虽无老少之异。而血气则老而衰耳。今本源既如此。而精神思虑。则亦容有不能照管。前后者矣。门生少辈。无有真诚爱护者。不能为之救阙补绽。而尚复讲张传会。友贻其累。诚切痛闵不能为心。今此忘身索言。非但不敢负门下。亦欲卒先人平日之至诚耳。)伏乞留神澄省。倘蒙察此微诚而赐之诲答。则虽或误入。庶有开牖之望矣。千万无任拱俟之至。(昨于论草庐事也。令季秀甫。以拯为执草事而病。门下劝勿作答云今若以情外见斥又如此。则区区欲以牛溪先生所谓闭门不见人面而死者。为自靖之义而已。临书鏧竭。不觉至此尤增惶仄惶仄)
 尝读陆宣公告德宗之语。有曰。驭之以智则人诈。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38H 页
示之以疑则人偷。诚不尽于己。而望尽于人。众必怠而不从矣。夫上好胜。必甘于佞辞。上耻过。必忌于直谏。如是则下之谄谀者顺旨。而忠实之语不闻矣。上骋辩。必剿说而折人以言。上衒明。必臆度而虞人以诈。如是则下之顾望者自便。而切磨之辞不尽矣。上厉威。必不能降情以接物。上恣愎。必不能引咎而受规。如是则下之畏愞者避辜。而情理之说不伸矣。谏者多表我之能好。谏者直表我之能贤。谏者之狂诬。明我之能恕谏者之漏泄彰我之能从。有一于斯。皆为盛德噫此数段。非但人君之所当知。凡为人上者。不可以不加意也。罪己罪言。兴亡判然。此子路之喜闻过。所以为百世之师者也。未知门下以为如何。
 又尝阅退溪集。答卢伊斋书。有曰。昔程先生易传既成。久而不出曰。尚冀有少进。朱子于章句集注之成。平生自修改。不知其几。而因一时门人知旧。举疑请质而改者。亦不为少。不立私见而能集众善故天下万世。无得以议焉。此大贤事业之所以为光大也。盖是非之公。人心所同然。岂可以一己之私见。胜排之乎。古人真见义理之无穷。故其虚心造道之意。亦无穷。其去取从违之间。知有义理。而不知有物我。平心称停。无所吝执。自古论学往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38L 页
复之际。非唯难得肯可。至有立敌。相攻如仇怨者多矣云云。退翁此书。因著书而发者也。然不独著书。事事皆然。盖是非之公。人心所同然者。固非一己之私所可胜排也。或有才学势力世无当对者。则容或排之于一时。而后世之是非。可复起而排之耶。古人之知有义理。而不知有物我者。诚以有见于此。而不敢苟然以自欺而欺人也。今此妄见。实是积年所得。然亦何敢自以为是也。若或误入而有此妄见。则剖发蒙蔀。打破障碍。使之廓然如披雾而睹日。亦不能无望于善诱之下也。未知门下以为如何。
答罗显道(辛酉夏)
先人江都事。无他曲折。城陷之日。先妣即自决。而先人微服从珍原君奉使南汉之行。以渡江。盖在城中者。既得免于兵锋。则微服避乱。固无不可。(其时权,金二公。隶在南门故得与仙源同焚。不然则亦无必死之义。)况先人之只欲归见老亲。同死于南汉者乎。其终得免则天也。虽律以十分义理。少无可疑。而只为先人自道之辞。故自以为苟免。而痛自刻责者也。且为 孝宗大王言之故。亦效古人毋忘在莒之意也。若其终身不出。则实守量而后入之义。亦非必以江都一款。为之主意也。所谓量者。量时量己量人。无不在所量之中。先人平日。未尝以微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39H 页
意示人。故人无知者。虽以同春松谷之相知。其所白先人心事。皆有未能尽者矣。其自称以死罪臣者。非他。只自以违命为大罪也。先人丁酉戊戌两疏尽之矣。今人或欲以江都事。訾病先人者。即何异于指栗谷以妄塞悲之疏。而谓之自道尽之者耶。栗谷则犹不免真有入山之失。而先人之不死。则初无可死之义。 孝宗大王批答。所谓未闻陈东终致尹谷之死云者。圣人精义之言。真可百世而不惑矣。
答朴和叔。兼示罗显道。
昨显道以所被小纸。及所以转教之语。见示甚详。极用感幸。即欲奉复。且禀鄙见之所疑矣。旋念函丈西行。而此言新出。洛下纷纭可想。此中说话。又复哓哓。则无益于事。而只滋颊舌。恐不如静守无辨之戒。徐待其少定耳。以此显道许。亦不敢详答矣。昨奉手诲。俯念加切。且示以善处之方。尤以警恐。然又不敢即以仰复者。非但林便之太忙。亦以所守无辨之戒。未能遽破也。其后累日反复思之。拯于今日。开心倒意。质疑辨惑者。唯高明是倚耳。此事非但一身之祸福。且蒙教以将未免追累于先人。则喑然悯默。不以悉暴于高明。以更请其处义之道者。可谓迷惑之甚矣。始乃惕然省悟。敢具前后曲折如左。不敢有一毫之隐以听高明之裁教。幸乞深谅焉。盖今正月望间。权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39L 页
生来访。一宿而去。其时新遭木川事。拯与之说以为木川事如此如此。必是出于函丈门下。而函丈不肯说破所闻之处。便引以自当。以此更不敢问。且使我自问于许璜者。亦未晓函丈之指。故久不能奉答云。且言义利双行王霸并用。与大学诚正之学不同。同春所谓都是机关。草卢所谓全用权数。恐是函丈之实病。吾欲一质所疑久矣。而情义既阻。不敢有言。常怀郁结。今此木川事。又重得罪。恐自此终不能有言云云。权生之达于函丈者。即此言也。昨招权生而问之。则以为既闻此言。不敢不告。而函丈遽言曰。若以言其先人事而绝我则可也。若信草言而攻我。则不可云云。盖以不能奉答。及不敢质疑者。为相绝也。然则今日所谓相绝之言。及所谓与草庐合之旨。恐是因此而出也。草庐别有何相合之事乎。只是当初鄙见以为两家胥失。而往年函丈之还自海上也。往候于苏堤。其时草庐亦才归公州。故归路历候而已。今年夏。草庐自锦山还时。委过此中。寻院而去云。故交河归路。亦历宿而已。有何与彼相合。而攻斥函丈之事乎。二事曲折。不过如右而已。至于碣铭。不溢美之故。有憾云者。函丈当初之说也。不肖之无此心。高明之所谅也。朱子之言吕东莱事者。亦函丈中间之说也。高明既知作道理说。则更有何言。险难之言。不美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40H 页
之语。先人之有是说也。都不能记得。况于出口乎。未知以为向何人说道云耶。极可怪也。来教所谓作书摧谢之云。鄙见不能开惑。辄敢毕布心腹。函丈之于先人。自碣铭以来。实非一事一言而已。至于木川事而极矣。人子之心。安能晏然如他日。由是情不能不异于前矣。拯之于函丈。实不能无疑于本源言行之间。有如前日所论者。而不敢讲质。古人所谓师生者。实无如此之义。由是义亦不得不异于前矣。以情以义。俱不能如前。而自不知其非。则虽欲摧谢。何以成其说话耶。若直以此意自首。而分疏其无相绝之言。则权生所达。亦只此意。而函丈已认以为相绝矣。安有涣然开释之理。若寻常问候之礼。则虽不能如前频数。固不敢废矣。知我罪我。只在此处。幸于此处。更赐提牖。俾得奉以周旋。千万恳祝。(壬戌)
 明村答书曰。别纸示喻。辞直义正。不觉钦叹。向逢玄石。以执事所以处变之道。反复质论则玄石云木川语。最是紧重。而虽曰。实出尤斋。岂可以此有相绝之理。尤翁病处及所厌闻之言。不可规质。其他泛然道理。岂无相与讲论者耶。良答如此。则事甚苟且。亦非直道。终不如不为之为愈也。良仍曰。尼山之道。与尤斋不同。未知孰是孰非。玄石答曰。尼山专为德行。凡事缜密。家行孝友。居乡谨慎。皆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40L 页
人所难及。而但言论风节不足。由此。后学虽有检饬之美。然渐至于委靡。尤斋德行不足。而专尚气节。言论有馀。故门下徒尚言语文字。彼此俱有其弊。金甥昌协曰。尼学之弊。后有荀氏之虑。尤学之弊。终为东汉之节。玄石曰。然矣。良曰。虽圣贤之道。若不善学。而惟学一偏。则亦有其流之弊。况后世乎。然尼学之弊。未必为荀氏。而尤学之流。恐难为东汉之节义也。且况本源内外之辨悬殊者乎。玄石又云。此则然矣。今之所云。乃大纲说云云矣。
答罗显道
此中之弊。诚有委靡之虑。然荀氏之说。亦尤翁之论也。常以聚星亭赞。书付壁上。说与于后生。而亦尝语及于此中之书矣。此当受而加警省焉耳。更有何言。所谓东汉之节。乃过激于义理者也。今尤翁门下之弊。则全是名利耳。安能有所谓节义者。若以峻于偏论。谓之节义。则不亦远乎。信乎知言精义之功。未易言也。然今何敢论辨及此。唯佩服良规。以自靖而已。
答朴和叔
李同甫,权致道相传之语。深感开示。虽有欲更请问者。今何敢纷纭耶。第吾兄所教。更不通书者。则恐未俯悉也。前夏秋间。有再三候书。只函丈西行之后。未能焉。昨修新元起居耳。正欲遵依前日见教之言而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41H 页
行之非敢有变也。大抵前夏承诲属耳。其后安有所变。设或有可变之义则岂不又以禀订耶。小事尚不可如此。况此大事耶。然今不敢缕缕。只得自靖而已。奈何奈何。书中八字之说。固以为草语矣。今又何以自当耶。平分其过之说。则尤可叹。宁有函丈论先人事于吾兄。而不许拯与知之理乎。兄亦每以为言。若以为讼过者然。寻常未晓。故敢略及之。(癸亥正月二十九日。)
  两友书只得略复如右。不敢深说者。欲姑守无辨之戒也。所谓荀氏之说者。盖有由焉。向来尤翁之主张时论也。先人每规其偏处。固以流徇物情。见疑矣。及其祸作也。吾家以不当权位之故。不甚被一番人之所仇疾。得免于流窜。则又以为此其平日之效也。遂无端以群彧见斥。则发于忿懥之甚者也。唯其如此。故后生辈习熟传闻。几于成一话头矣。噫。此难以口舌争也。唯看心之公私。事之是非而已。和叔之于知言精义工夫。当更加着力。世道之任。未易言也。至于木川事。则尤翁前后之言。实为可疑。此亦初岂致疑于自唱而自和耶。只意其平日。有此私意。故门下承望之徒。托人以为言。而又喜闻而传说耳。今则此中之疑亦渐深。盖其言初无闻知者。打愚则闻于尤翁。郭智叔则闻于尹寀。而尹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41L 页
寀亦闻于尤翁之在棘中时。他人皆不之知也。及此中致疑而后。尹寀往问其言根。则便不言而自当。(自以为吾于郑载嵩事。为造言之人。今于尼山事。又为造言之人云云。郑载嵩疏中所言。尤翁致书于光城。探问郑相之意云云者。实为可疑。尤翁庚申冬疏。所谓颜赤于载嵩者。似是实情也。)打愚以书问之。则又不言。而若以为其言出于柳寿芳者。(柳即舆打愚交恶者也。此亦可疑。)权致道,郭智叔同问之。则又终不言。及抵书于拯。则又以为问于许璜则可知。(许生拯之素昧平生者也。虽欲问之。何从而问之)若曰。为先人受辱而发。则言其所闻之处。有何难事。而深秘固讳。若此其周遮耶。昨泰仲来宿。为言渠尝从容仰扣所闻处。则初甚难言。渠以为虽不欲烦传。岂于子不言耶。则乃言曰。当初草庐传之矣云云。此言尤可疑。函丈与草庐甲寅秋以后。无相会之时。而此中书院奉安通文。则甲寅冬间事也。草庐何由预知而言之耶。函丈之前后所言如此。则此中虽欲不疑。恶可得也。然此亦言语间事。故依和叔所教。而隐忍之耳。癸丑与和叔书中。引尹鑴诋先人之言。而傍书于江都事四字。而还抹之。此亦初欲以为尹鑴之言。而实非鑴言故书而还抹之。抹之而使可见以疑人之见之者。和叔亦知之。故誊其书示拯。而并及四字还抹之事矣。今何故反使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42H 页
拯有所摧谢耶。诿于草庐。实亦可差。昔日端甥辈。为传草庐于先人下世后。与尤翁会。尤翁问曰。美村江都事。何以处之。草庐答曰。兄何为此言耶。设令未尽于义。此是少时学问前事。而吾辈相友。则在于学问之后。今何可更疑耶。尤翁曰。然。去夏还自交河时。历显道则显道曰。李喜朝传尤翁之言曰。草庐疑美村之不死于江都。吾以为设令未尽于义。乃少时事。既己学问之后。则非所可论云云。与端甥辈所传正相反。拯于归路。历草庐。试问其事。且道尤翁之言云云。则草庐不觉愕然。顾谓端中曰。尤公之言。每如此。不可说也。又谓拯曰。幸甚矣。尤翁如是发明则无事矣。此翁善观势。君家似有势矣。为之一笑。尤,草二翁之以一事相诿。非止此一事。只二翁自家之心。及天地鬼神知之耳。他人何能辨之。今此木川事。亦诿于草庐者。无亦类是耶。然今已置之于不可知之域。正不须索性剔出也。和叔乃反归咎于此中。亦可笑也。
拟与怀川书(癸亥秋)
窃闻近来门下有陈疏引罪之举。(即误礼执权一部獜经之语。)而馆学门生。相继伸辨。有同曩时云。不胜惊骇。此事当初不过 太庙追谥之议。略有异同而已。末梢言官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42L 页
论事之章。略陈意见而已。如此而所以应之者。若是重大。遂致大臣举奏。斥逐纷纭。未知于朝廷于门下。为美事否耶。蔀屋之下。但有吁咄。不得不归之于时运也。然即今善后之责。其不在于门下耶。一疏洞陈异同之不害于和衷。言路之不可以闭塞。(尚同拒言。恐是病源。)以回天意。以扶世道。虽似已晚。犹可及救。蹉过此时。则虽欲悔之而无及矣。未知门下之意以为如何。拯自以木川事重得罪于门下之后。诚不敢腼然泛论他事。且以学无真得。见识窒暗。其于门下动静云为之间。常若瞻忽而不可及。以此不敢为讲质之计久矣。此事则实恐又为门下之一累。非伹为一时之是非。且将流于后世。故终不敢泯默傍观。敢效肝膈。未知门下终以为如何。所欲一陈胸中之所蓄者。不止于此。而今亦未能唐突。伏乞谅此微诚而进退之也。
答怀川
下示拯之与和叔云云者。不胜惶悚。初不详知渠意。而妄及鄙见。渠亦以为不相悉者。而何遽以仰布耶。至蒙幸教之缕缕。而至举孟程之事。引喻深重。尤增恐欢。不知所以仰对也。况 徽号一事。是 宗庙已行之典礼。有非人人所敢妄论。今尤安敢容喙。以犯不韪之诛哉。唯所谓未至于万理明尽。则不害更加讨论之教。诚极亲切。岂但拯之所当服膺。实学者之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43H 页
药石也。义理无穷。而人见易偏。唯其自谓明尽。而便自主张。故往往误入而不自觉。敢不加惕而警省耶。至于下教物外清标四字。令人悚慄。拯之屏蛰本心。庸陋实状。门下之所俯悉也。终不敢以虚名。仰欺天日。不得不守株跧伏窃附于虞人沟壑之义而已。若又加以此名。则将何以自容于名教之中哉。书末所教。欲言者甚多。伏恨未能毕承也。(癸亥十二月六日。)
答怀川
前冬下复书。诲论郑重。铭佩在心。汔用感悚。第 徽号一节。则既为 国家已行之典礼。实非人人所敢妄论。其馀则不但近日事也。实有平日常欲仰质之诚。而窃自惟念。疾病跧蛰。衰陋荒坠。数年以来。不得预闻于门下之动静云为者久矣。其于精义微意之所在。末由复以蠡管窥测。而至于中间得罪之端。则不翅重叠。诚恐款诚未输。疑谤先萃。无益于质疑辨惑之实。而适为悠悠者颊舌之资。以此不免于一向嗫嚅。以至书成而还弃者。亦已再三。窃惟门下。或已俯谅此心矣。及承示谕之勤。非不感戢。而犹不敢辄陈妄见。一暴区区之蕴衷。诚意浅薄。则自知无状。而非敢媕婀苟且。故为䵝昧汨囵之态也。亟欲躬进起居。安承提命。而分外职名。犹未褫去。旧患咳喘。亦方苦剧。无路即遂此诚。只切耿耿自讼而已。(甲子二月十二日。)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43L 页
答朴和叔
尤翁前夏下乡之后。以召命不收之故。连呈病状。不得往拜。入冬后则已。自华阳再有入都之行矣。不能就候。已累年矣。此既不敢有言。而函丈亦无相及之语。有何往复也。只今番不诚直之说。适以触发之耳。此之欲言而不能者。亦恐无益而起闹耳。既以屏蛰为分。无一毫报答于 国恩。而添一争端于林下。诚恐罪戾之不少。故默默以至此耳。自知难逃后世之议。而未知善策者也。兄所谓君臣以义合。义不合则退者。自是经常道理。则师生之义。亦何异焉。只是古无是事。而今遇其变耳。先人之于不肖。父而师耳。今不论父子。只以师道言之。其与尤翁之为师。恩义轻重。不翅悬绝矣。两师之道不同。则一取一舍。一从一违。势所固然。愚之自靖者。唯在此耳。先人之学。内也实也。尤翁之学外也名也。此意则曾已就正矣。然义理无穷。见识未逮。幸望兄深思熟量。指导以正当之道。俾不至大得罪于人伦与后世则幸甚。(甲子)
别纸所谕谨悉。前后曲折。不诚直之妄论。初谓吾兄不能明白说破于上达文字。致 圣明不能无疑于阴排阳尊之说。非直指交际之间也。其后又得尤翁门下所记香洞问答者见之。总而论之。一场会合。无益而有害矣。可胜叹哉。无论白地黑地。一点之黑。能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44H 页
污全白。奈何奈何。
与朴和叔
顷复尤翁书。以为 徽号一款云云。(见上)方待此答。使毕其说。则欲将前后书草。悉暴蕴衷。而又犹在首鼠之中矣。见令胤书。则前日所论义利王霸之书。为宋淳锡誊去云。向来数年之嗫嚅者。一朝得达。今而后庶使函丈知愚之本心矣。且所谓王霸义科者。虽未能详其条目如前日书草。而其大意则固不外是。若或由是而有开纳之望。则幸何可言。然昨书之往。已一月而尚未蒙答。未知果以为如何也。令胤深以不密为叹。还可笑也此初非欲有隐也。只是过于详慎耳。况有诸中者。形于外。可容人为耶。(甲子三月十三日。)
与朴士元
尤翁顷日鄙书竟未蒙答。虽欲更言。固无其路。而昨见祖能书。则吾之前答和叔所谓机关权数等说及情义不得如前云云之书。为宋淳锡乘虚探出而誊去云。从前嗫嚅而未能言者。今幸得达。亦一幸也。若蒙开纳。则固所愿也。不然则因而斥绝。亦何可避祖能。以不密自讼。亦可笑也。前日长幅之未送者。只是所谓机关者之条目耳。若竟不能送。则只合去之。若既知其必不能从。而故必投之要。以为执得左契。然则此心己自不诚矣。虽或有感动之理。安能感动哉。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44L 页
为其书者。或冀有万一之合耳。岂欲自为己计也。大抵此翁之至此。实关时运。士林将涂地而后已。咄咄奈何。所谓仁人君子云云者。世当有任是责者。否则后必有之。如愚则当均受其责者也。安能济得一分。
与怀川
伏闻顷年。与杨山往复一纸。为令孙誊去。得彻于案下。一幸一惧。兢悚深切。盖权以铤有所转达之后。以未见颜色之故。更不敢冒犯威尊以毕其说。而和叔得闻令孙之所传。亟以相叩。故不得不一布曲折。盖其本末已具于其书。区区心曲。悉蒙俯鉴矣。无论僭妄迷惑之无所逃罪。即前此嗫嚅闷默。至于具书。而不敢进者。实如前书所陈。而毕竟不觉为私论背议之归。诚意浅薄。见识昧昏。无非罪也。区区下怀。不敢覼缕。唯俟进退之命而已。(甲子四月二十日。)
与罗显道
自作之孽。竟至贻辱于先人。不肖忝厥之罪。可胜自诛耶。然此岂北人之所自为者耶。怒其子而及其亲。噫嘻亦已甚矣。闭门不见人面而死者。是为究竟地。奈何奈何。方以和叔书示之意为之累日商量矣。今则已归于虚矣。病蛰微分。于国无一毫报效。而添此纷纭。重为世道之累。此罪尤无以自赎。咄咄而已。既往不须言。前头又不知出场之所。未知左右。何以教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45H 页
我。杨山书。亦付上。亦觅答以惠。如何。
辨章之意。非所望于吾兄也。犯而不校。不立彼我。即先人平生心事。岂兄未之思耶。且以北疏所论二事言之。江都事则先人平生所自引咎者。虽蒙 孝庙圣批以为未闻陈东。终致尹谷之死之教。而先人则终执一说而不改。其处义得失。只可付之后世。有何可辨之事也。东鹤寺所论。则尤翁前日之所不道。而今乃撰出装缀如此。且春翁则不预其会矣。如此诬罔。出于中间则尤翁当自辨之。何待于此边之辨明也。以此言之上款无可辨。下款无足辨。如此而呶呶与之纷纭。岂当于理耶。天地鬼神。昭布森列。安有终欺圣明之理。只当静以俟之而已。令弟之论。真切的当。无以加焉。千万勿以此事为念。如何。杨山之以为不可已者。亦未知其当也。岂以时俗已成一种道理。而兄等欲为之。故不之止耶。若然则亦非所望于和叔也。千万与士威深思夬决。且同志之间。或有欲妄动者。并痛止之。如何。小纸所示谨悉。既往无可言。唯是前头处义。莫知其善。无定力无实得。颠顿狼狈。不知其所税驾。今日相勉励相告戒。所望于朋友者。唯在此耳。○自程朱门下。未尝见门生群起伸辨之事。而特盛于近日。至于招聚充数者有之。诚不知其可也杨山之使合中外云者。深所未晓也。金子昂亦有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45L 页
何不可从仕之义乎。若使先人被罪则犹可也。今直遭一横逆耳。而处之如此。无乃过重乎。若未及疏。则亦乞止之如何。(甲子五月八日。)
答朴和叔
从弟子敬之归。谨承二度惠书。念之切谕之详。至于此勤。又检得昔日所惠一纸。所以眷眷于牖迷者。前后如一。朋友之间。诚意笃至。先人之行。不肖之未能学者。而今见于吾兄。感叹之私。言不能喻此心也。第念鄙札之得彻。已三月矣。并春间所复之书。更无所答。虽欲冒进瞽说。其可得乎。且前既不能有言。而到今追呈。诚意索然。人之见者。若不以塞责致疑。则必直以为益肆谤毁耳。以此鄙见宁欲自靖。静以俟之而已。最后李友以为前日欲言。而从兄而默。今日欲默而不可。从兄而言耶。又以旁观当局为警。不无惕然。其前才已修一书。以候以谢。故欲得回答之辞气。以为语默之节次矣。即得见北人之疏。日来所商量者。皆已归虚矣。奈何。然此岂北人之所自为者耶。不肖贻辱之罪。已无可言。而怒其子而及其父。噫嘻。亦已甚矣。到此地头。不知所以处义之道。唯所谓闭门不见人面而死者。为究竟法。未知高明。又何以教之。缘我无状。累兄不少。又令贤胤替我受谤。尤不能安然。冥行索烛。不暇他顾。幸惟恕谅。详思见教。如何。(甲子。)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46H 页
答朴和叔
 玄石书曰。自宋甥誊简以来。日夕忧愧。殆忘寝食。盖其简所谕。不无更当反复者。而在城纷挠。归家病昏。卒未遂意。反成今日困兄之资。虽曰无妄所致。夫岂自安者耶。到今唯有追送前书。并及其曲折。庶得以偿平日师生之义矣。当时子敬以为嫌难遽发。及闻与泰仲所言。又谓我则每劝明兄往拜函丈。具陈本末。以释积阻。而方被朴友必令更进长幅。殊可为闷。仍诵鄙书中诸语云。计今送书往拜两涂。必有所定矣。抑且因仍泯默。姑无动作之举耶。末由缩地。尤切郁叹前日欲将檀弓经传。附以己见。冀兄垂采其一二。而忙遽未暇。又师友录。往在他所。不暇详考。今始遂意。录在别纸。幸乞商量而善处之。所教师友君臣。俱是义合之说。鄙意亦然。但其事之之道不同。又有如经传所论者。盖进言于君。以犯为主。不幸而其君不纳。重则得罪。轻则放退。然而君臣之义。终不敢废也。质疑于师。以无犯无隐为主。不幸而其师不纳。重则斥绝。轻则见疏。然而师生之义。终不敢废也。苟以掩恶而不可扬于人。则三者皆然观之则所谓义合者。不过与父子天性对言。其有可去之义而已。非谓君臣师生。则得罪见斥。便当直废其大义也。(如君臣之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46L 页
仕于列国。及值桀纣之世者。当别论。)至于两师。所学不同。一从一违之教。固亦有义。然恐到此地位。只宜于其贤者。而心体身行之。于其未必贤者。姑勿师法。第亦不当以道之未善。言之不用。遂废其义也。或谓师者道之所在。其果如此者。不当谓之师。此又有不然者。昔周子走避王君贶之拜。程子曰。分已定。不受乃是。且如韩子文王操曰。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朱子以为深得文王心里事。是谓孟津之会以前。当以君臣事之。师道亦然。夫岂可易言乎哉。盖兄此事。人多来问。弟谨答之曰。某兄若不及其意于函丈。只作书鄙许。固未为善矣今其辞意不出于前日权生所致。又乃因鄙深叩而发。则庸何伤乎。问者。亦颇领会。第闻权生实不敢尽传兄言。而所誊之简。已遍于中外。人虽不非其辞意者。皆曰。是于师生之义。何如也。至于骊台诸公。极辨机关之说。不出于同春。其他则以谓此欲指为伪学。又曰。并与全体而弃之。其终必不但已。虑何可言。虑何可言。大抵古今经史中无值此等事变之人。弟子之规其师。以致相贰者。唯有寒暄先生。第亦微略甚矣。师之善得弟子。终始保全其义者。如程子所谓故人情厚。不敢疑。固为忠恕之至也。如杨子直路德章辈。怨怼疑怒。靡所不至而朱子乃为之晓譬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47H 页
慰解。至欲将前书一一供答。以听裁处。苟非大贤和平公正之道。能如是乎。(如孔子之于冉求。以公义栽之。故所处各异。然已绝之。而使门人正之。犹不绝也)以今准古。寒暄所责者小。程朱所遭者。亦不过为自已逆境焉耳。兄之所拟献忠于函丈。虽出至诚。直是大段道理。幸而听之。则善矣。不幸而不听则所系已重。进退俱碍。不但为见绝之权舆矣。此鄙人所以虽知过。则当疑问。实为师生之正义。而乃以勿进长幅。累禀者也。到此地头。送书往拜之间。厥终所以自靖者。亦只当处其厚。而不处其薄。盖无论事之大小。程朱以师而处其弟子。如是忠恕和平。而兄之所处倘或与之相反。非唯未允于一时物情。恐有所歉于后世公议。诚以函丈所失。虽非偶然。在今老兄自靖之道。尤宜十分正当故耳。第未知于高意如何。
 所谓更相反复者。盖以王伯义利之说。浅深容有可商量者故耳。第今何敢容喙于其间耶。数日前。李侄喜朝来问王伯云云。答曰。明斋自有所见。以吾见之。未知其必为恰当。问权数机关曰。若彼师友论议之间。吾在远。无以知之。但如昨年讹言劄子。不直救光南。而意颇周遮。人或以此疑之矣。答曰。此则以大臣参涉其间。故如是。非有他意也。问同门之人。欲贻书于明斋。详问王伯以下诸说。如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47L 页
何。曰。彼必不肯条对。恐无益也。问师门诸人。当何以处此。曰。尤丈,明斋。必皆有自处之道。为门人者。当观其末终为之。切不可妄动也。问门下亦将何以处两丈也。曰。吾之看尤丈。本不如君辈之推隆。近来虽多未决处。要之以师友长老待之数十年。今岂宜遽从其薄乎。如明斋书中之言。假使少过决知其非大故。向后相与之际。自无与前差殊之理。况其意出于为师之至诚。则尤非可问者矣。答曰。未见其必为至诚处。是可虑也。鄙问曰。此事前头。当何出场。答曰。同门诸人。方力辨付黄之诬。以此惟之。似姑无所猷为。第如崔慎者。有不可知矣。鄙又问曰。闻武王之说。行于世云。君亦知之否。答曰闻之。曰。吾尝以为师生之间。与君臣相似。荀推而言之。如王勉云云者是也。但其命绝否。谁能分明晓▦。此所以与其不知。宁处其厚之说也。前日与尹令子敬。偶言及之。无乃因此翻腾耶。答曰。侄与君辅辈。亦尝有此言。恐未必专由于此矣。厥后养以来见。为兄忧之亦深。盖其自处从厚之意。与弟见无异。其馀朋友之言。姑无所闻者耳。○此事为兄思之至深。未有明證。然以正义言之。集说刘氏之训可据。以先儒事言之。程朱之处门弟者可据。以比类言之。武王之义可据。更乞以此参商善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48H 页
处。千万。弟所自恨者。初不能即加往复。又不能深藏其简。徒使此书。为后事无益之空谈也。○同甫又因他径。闻兄别幅中。先人之学。内也实也。及一片黑地。混尽全白之说。请见其纸。弟亦不免立约而示之矣。盖其前泰仲问于殷儿。乃以不知答之云。此则再三请之。不得不如此。诚不知何故又有此事也。可怪可怪。
明村便至。又蒙赐教。大小累幅。殚竭无馀。感服至意。铭结何已。昨者鄙见。既未有言于前。只当静俟于后。到今贻辱先人之后。则尤难以腼然抗颜。唯杜门省愆之外。恐无他道理。幸更思而教之如何。若北人之疏。自是渠之所为。则其诬捏装缀者。有不待此边之辨明。而自有破绽之路。不然则极有难言者。奈何。李同甫所谓虑非至诚云者。不觉汗下。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苟有至诚。则何至于此乎。自讼而已。从弟与泰仲所言。未知云何。而以我无状。累兄多矣。宁有又以弃疾之意也。既往都无可言。而无定力无实得。直恐前头抵当事变。不过将益入于坑坎。离索孤陋。无与开发。而书尺往复。末由尽意。亦复奈何。士威显道辨章之意。千万不是。而高明亦何以谓不可已耶。先人若至于被罪。则犹或可也。今所遭只一横逆耳。且江都事。则乃平生引咎者也。无可辨。山寺事。则诬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48L 页
也。且似有他意无足辨。天地鬼神。昭布森列。何必呶呶与之纷纭耶。二友许恳止之。兄亦勿以外视如何。别幅。檀弓以下至师友录诸条。经权诸意。无不备具。而无如鄙人之处于父师之间者。兄以为既定师生之分。则无论恩义轻重。皆与君父一般耶。此处幸更明教如何。固知此等讲质。益吾罪戾。兄意亦以为不韪。而荷兄倾倒已尽。而只此一着。犹有疑晦。故不得不渎溷。此处打过。则无所碍矣。无我负人之诲。谨以铭诸心曲矣。
答怀川
 怀川书曰。高明所与和叔书。前月偶尔奉见矣。噫。真药石也。盖自早岁。妄窃有意于为己之学。又从师门。得闻此事。必须读书以明理。克己以祛私。此二者。是其实功。非不知如此。而气质偏驳。行又不力。其于二者。盖无毫发近似者。理既未明。则以利为义者多矣。已有未克。则物欲常行矣。或至急衮处。不知不觉。全出于人欲者多矣。每自点检。则其于为己之学。不翅北辕而适越矣。每中夜以思。不觉愧汗沾衣。今高明所指。皆是实病。而义利双行。王霸并用者。尤见其过与而太恕矣。然奉读以还。如针劄身。不觉有警策图新之意。其为受赐多矣。比如病人沈痼将死。忽有良医。投以神丹妙剂。得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49H 页
寻生路。则虽未知良医本心。果出于爱己。而其为惠则何可量也。惜乎衰病垂死。不得刻意用力。终未能大受阴功也。噫。既受大惠。则岂可无相报之意。请以奉疑于心者。相质焉。此汉果以文字之过。得罪于先丈。而终不能开惑。则在高明之道。当引义告绝。如朱子之云。则其为处义。岂不光明洒落。而见绝者。亦且知罪而心安矣。今不此之为。顾乃羁縻牵连。而常以不平之意。蓄之于方寸之间。随处触发。或不知裁。未知君子处义之道。果如是否乎。且自惟念。自有文字草定以来。高明之欲使改正者。无不奉徇。终至高明之己而后乃已。未知所以得罪者。在于何处耶。至于木川事。此高明之所深怒者。然反复思之。无论其言之虚实。其事之育无。而盖欲打愚勿与互乡人相从。此盖出于尊尚先丈之意也。当时闻高明有不平语。亟以书自讼其罪。自谓或蒙原恕矣。今乃有大不然者。此则愚迷之见。尤有所不能晓者矣。虽然。此汉专无涵养之功。本源之地昏昧错杂。此既如是。其见之言行者。何由而得其当乎。高明所论正是顶门上一针。平生得此于士友间。盖无几矣以此警励。庶几偶然不死。则或有一分桑榆之功矣。不幸有崔慎者。北方无知人也。忽然露章。无伦悖理之言。无所不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49L 页
至云。极令人惶恐愧恧。殆无以举颜于人也。虽亟以书叱斥。然遂事勿说矣。奈何奈何。自闻有此添一大病。似争十来年喘息。奈何。凡此前后所言。若不出于肝肺。则天厌之天厌之矣。所欲言者。不止此而垂尽之喘。危惙已甚。口呼不能接续。其所究宣。亦无伦脊。唯高明怜而察之也。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凡此云云。必不出于诈伪。并惟谅之。(甲子五月。)
一自权生转达僭论之后。常切惶悚。及闻鄙札之转彻。则虽惶悚弥深。而积年嗫嚅而不敢进者。得备听览。又窃自幸。以为倘蒙门下大度包纳。或加诲谕。则只此一事。足以增光于盛德。而区区迷妄之见。亦庶有开悟之路矣。忽闻北人疏出。则久悼心失图。为门下咄咄不已。不但不肖无状。贻辱先人。私心痛刻而已。父子师友。首尾四十馀年。毕竟主于此境。心神如失。寝食殆忘。惘然不知所以处义之道。方欲以古人。所谓杜门不见人面而死者。为自靖之地而已。不料门下复赐收恕。有此辱复。而所以开示德意。牖发迷衷者。至于此勤。奉读以还。又不胜感激。果知范围之大。有非小人之腹所可量也。况以言善自保。以天厌自矢。以无伦悖理。叱斥北人。噫。门下之言及此而犹欲自设畦畛。蕴情不发。以终自绝于长者。则门下不负拯而拯实负门下矣。玆敢因下教之言。而一一供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50H 页
答以俟裁处。触忤忌讳。有不暇避。倘又蒙门下平心易气。而舒究终始。则岂独拯之私幸而已。下教曰。高明所指。皆是实病。双行并用。尤见过与而太恕云云。此实出于点检省察之馀。非苟自谦贬而已。则区区妄见。或不无有警于心下矣。不胜幸甚。呜呼。妄见妄论。不止于此也。此只是大纲说耳。其详实在于辛酉夏拟上长书。而至今不敢仰呈者。实是诚意浅薄之罪也。盖昔先人之于门下。实有至诚。见有可疑处。皆归之于气质之病。而本源之地。则未曾致疑。故随事责备。必欲卓立无瑕。以为吾道之宗主。虽言不见信。或未能自尽。而中心惓惓。则未尝改也。不意到今妄见。未免致疑于本源之地。不唯气质之病。不能矫革。而反有以长之。此所以僭有此妄论者也。噫。门下一身之所担负者。为如何哉。自任以晦翁之道。自树以春秋之义。为一世荐绅章。甫之所倚靠者。今几载矣。千里之谬。始于毫釐。九仞之高。亏于一篑。是非之心。人所同有。若使后世之尚论者。万一亦有如拯之妄见妄论者。则岂非大可痛惜者耶。区区愚虑。诚在于此。而既已见阻。不敢发口。抱玆耿耿。常怀郁结。故其与权生相语者。只如齐人妻妾之讪于中庭者。而辗转得罪。以至于此。无非见识昏昧之罪也。昔年进拜于蓬山棘中也。蒙门下责诲以为先丈之于朋友。必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50L 页
尽诚相告。子则不然。可谓失先法矣。拯谨拜受奉持于心胸。至今不敢忘。而所具一书。犹且首尾忧畏。不敢即暴。荒坠先矩。此又罪之大者也。良医本心。非出于变己之教。亦不敢分疏。此古人所以有未信。则以为谤己之训也。此所以具书有年。而不敢径进者也。慨然奈何。下教曰。此汉以文字之过。得罪于先丈。而终不能开惑。则在高明之道。当引义告绝云云。又曰。顾乃羁縻牵连。而常以不平之意。蓄于方寸之间。随处触发。或不知裁云云。不胜惶恐之至。噫。告绝岂是容易事耶。范忠宣之不能办于欧阳公。则况无状之于门下耶。前日权生之转达也。亦有此教云。夫以情义之不能如前者。皆谓之绝。则世间交际之间。其不绝者几希矣。且其为此。亦非敢有匿怨忍垢。因仍苟且之计也。门下之言及此。实不知所以仰对也。然若以与和叔事云云者。为出于不平之触发者。然则实非拯之情也。夫不平者。私情也。论学者。公议也。拯虽无状。岂不知天下后世之公议。不容以匹夫之私意。有所掩蔽。而敢有此意耶。此只是妄见之误入者耳。若谓之以有不平之意。故所见之误。为不平之所蔽云尔。则拯亦不敢自以为是矣。盖前则拯见疑于门下。而不能奉解。今则门下反见疑于拯。而亦不能自解。唯其有疑如此。而不敢早言如上文所陈。则亦莫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51H 页
非无状之罪也。下教曰。自有文字草定以来。高明之欲使改正者。无不奉徇。终至高明之已而后乃已云云。夫上文所教。终不能开惑者。是指不改总论之事耶。若然则又何以有无不奉徇之教耶。请敢更布曲折。盖文字请改者。前后凡三度。其初(甲寅)则不肖之自请也。其次(丙辰)则拜于棘中时。门下自许以改赐也。其终(戊午)则亦门下使之更呈也。其初请改也。未蒙改惠。且教以此事不须汲汲。故实不敢为再请之计。其次许改也。又有多少往复。而末梢只以姑依和叔所签为教。且有弱不敌强。山岳递用等戏语。奉托先铭。在拯岂非重事。而其见戏如此。则安敢有三请之意乎。其终惠书。使之更送草本。而拯意既惩于前未敢即呈。则和叔以为不可以改本之无甚变动。而先自咀于长者。故不得不仰呈矣。其后果只改得若干字。而仍有依来意窜定之示矣。以此自不得不止耳。非以为更无所欠也。非但无所改而已。再三许改之教。亦归于不诚。则此亦无可如何者也。然不但文字事而已。门下之于鄙家。虽一事之微细。一言之疑似。苟有可害于先人者。则无不暴扬于后生。私心常切怪叹。以为何故如此也。且又有一言。私心痛迫。曾不敢发口矣。今不得不毕陈之。门下常引故金尚书言。指先人为忍人。如此大段不近之说。尚且不择虚实。轻以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51L 页
语人。则人子之心。安得不痛刻乎。此岂但文字事而已耶。此区区私情之不能如前日者。所以无所逃罪者也。然义之不能不异于前。则又是别事也。师者道之所在。故无犯无隐。今也有言而不敢尽。有疑而不敢质。款诚未输而疑谤先萃。(如曾论草庐事。令季瑞山以为此欲执草事。而病门下。劝勿作答之类。)自古师生之间。实无如此之义矣。是以区区年来所自闷者。外不能信其师。内不能信其心心不能无惑。口不能有言。表里矛盾。心口不应。以此宁欲泯默自守。唯以不添纷闹于末路。以重世道之累者。为庶几寡罪之地而已。而不知不觉。陷此坑坎。将不得自拔。则莫非学无实得。中无定力。外袭虚名。内失本分。冥行擿埴。以至于此耳。复何言哉。复何言哉。下教曰。木川事。高明之所深怒者。无论其事之虚实。其言之有无。盖欲打愚勿与互乡人相从。出于尊尚先丈之意。今乃有不然者。尤有所不能晓云云。此事前此未尝一暴。今请尽之。盖先人当时之事。先人前后陈情之疏。一一自列。而 孝宗大王至有未闻陈东。终致尹谷之死之批矣。然其得失是非。自有后世。且人各有见。若论处义当否。而公是非之。则虽子孙有不敢私致憾于其间者。今此言则不然。自甲寅至辛酉。八年之间。自此中及木川邻近之处。了无所闻。而忽自门下传出。意者。以告于门下者。阴怀疵病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52H 页
先人之意。故托他人。以播其说。使之纷然辨诘之际。作为一场诟鬨耳。以此诚不胜痛心。欲请其言之所出。作书未及上。而闻人已有仰问者。而门下不赐说破。反有自当未安之教(即所谓吾因郑载嵩事。得造言之诮。今因尼山事。又为造言之人之语也。)云。故不胜惶恐。竟不敢呈。而惠书有问于许璜之教矣。然当初致疑于门下者。诚有由焉。昔日门下之与和叔书。引某人恚诋之说。而傍书于江都事四字。而还抹之。若是其人之言。则既书而还抹之者何也。抹之而使可见者何也。其后草庐之孙李甥端中。言先人下世之后。门下与草庐会。门下以先人事问之日美村江都事。何以处之。草庐答曰。兄何为此言耶。设有未尽于义者。乃是少时学问前事耳。吾辈相友。则乃在学问之后。今何可以此为疑耶。门下即然而从之云。往年夏。李君喜朝传门下之言于一士友。则其问答正相反。以门下之问。为草庐之问。而以草庐之答。为门下之答。此诚非外人之所能知也。而其有此事问答。则可知矣。且闻游于门下者。往往以此事。为疵病先人之口实。或有肆言而无所顾藉者如此。则设使其言。出于木人。亦承望门下之馀论耳。其后打愚奉问。则若以其言。为出于柳寿芳者云。木人奉问。则便以造言自当云。有书于此中。则以为问于许璜。而最后泰仲奉禀。则以为闻诸草庐云。夫如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52L 页
是则迷惑之心。虽欲无疑。何可得也。此所以敢有云云者耳。言端已发。故不敢不悉暴前后心曲。伏乞矜察幸甚。然此数款。只是私情之不能自释者耳与上文所论妄见者。自为两件之罪。非敢蓄此不平于内。而随处触发于外。如下教所云也。未知门下。终以为如何。噫。病蛰馀喘。虚名上欺。分外蒙 恩。至于此极。终未有仰报涓埃之路。而当此世道溃裂之时。又作一场纷纭于其间。一身颠沛。有不足言。而贻辱于亡亲。贻羞于 圣朝。生而负心于忠孝。死而得罪于后世。口夜愚之。诚不知置身之所也。自遭此事以来。已定杜门待尽之计矣。又感门下缕缕之教。不得不一暴。而贱疾沈淹。汔未自振。且不敢腼然抗颜于门墙。敢此伻书。替伸下悃。尤不胜惶悚之至。(甲子五月十六日。)
 怀川答书曰。日者病中。闻有崔事。极用惊骇。力疾作书。亟谢高明。然旋恐语无伦理。得罪高明者。愈甚矣。玆蒙缕缕下答。感戢之馀。还深喜幸。切欲逐一供答。而半入鬼门。精神昏惑。有意莫遂。可恨。来书不能目睹。使儿子与孙。读而听之。至儿子奉禀。则余曰。闻之草庐一款。儿子大惊曰。实无是事。凡世间言语如此者多。虽一一供答。而言者徒归诬罔。而听者以为矫饰。以故复绝意于复为高明露此悃愊。只有抱此。以俟百世之公议而已。(甲子五月。)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53H 页
答朴和叔
 玄石书曰。向来陈章。势所不已。属当有追。还职秩之请。仍附其尾。意谓吾辈于今日朝廷。义不敢随事辨论。只得冒陈其相关于自己分上者耳。以此辞旨归趣。殊未明快。亦知其必有甲乙之交诮矣。果于十三日筵中。重被两相相继攻斥。以至 圣上亦以为非。则下情惶怀。殆不自胜。(或言兄事。因鄙疏更重。盖举世谓之报复。而鄙疏独不然改也。理或然矣)至于显道诸友。又多不满之意。昨才以书许道本意。未知见后以为何如也。盖闻庙堂之意。大以鄙引寒暄事为非的證。是诚可笑。凡事义理。虽或有当。而必得古人可据之文。然后人心晓然矣。鄙意正为此。故寒暄诗意。虽不如尊兄所论全体之学。本源之病之重且大。然彼亦以平生出处之大义言。卒至相贰。则其间固不甚远。而观者。不思大体之可据。而徒以非的證斥之。未知诸公于何。讨得十分亲切底事例耶。今承第二书。末端所教殆类于是。不胜倾郁。兄尝以两师一善一否。而不知取舍之衷为言。弟敢以寒冈所处于退溪南冥者奉告。亦知吾兄之必以为非的證也。然自古及今。绝无这等事例。而其能相近者如此。安可不以此量度比较。而处义于其中乎。(如朱子之斥众山甚矣。杨敬仲以下。亦多以书尺质问者。况于所师之尺。美可轻有取舍耶。)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53L 页
请以师弟怨德之道。推以明之。观兄之意。似以父子君臣二者。固有至性大义与天无极。而师则非如孔子之于颜曾者。不可泛同于君父。其处变之道。亦当准是云耳。夫师弟之义。檀弓所记。固以极至者言。以该其馀矣。虽以程张所论言之。服师者有如父母兄弟朋友之别云者。固已和心丧三年在其中。大义之相关。推此可知。然则恐难以情义浅深之说。遂直谓师独异于君父也。苟为然者。当服期年以下。皆不得与此。是将目之以师弟。而不为左右就养。不为无犯无隐。不为服勤至死。只管量服功缌而已。古今天下。岂有如许道理。(如近世。沙溪眼栗谷大功。先先生服慎斋小功矣。假令栗谷,慎斋有过。两先生自以不得心丧三年。终不行无犯无隐之道。而兄亦何以欲献长书于尤丈耶。)而栾子所谓生三事一者。其为偏枯不仁甚矣。然则为师之服虽异。而事师之义实同。不待颜曾之于孔子。而分义之严已明也。且惟吾夫子以以直报怨为教。而小学又有恩雠分明。非有道者之言之说。然皆以己所处而言耳。至或事关父兄。容有不得自己者然。尤翁于先先生。乃数十年道义之友也。于兄为数十年道义之师也。推隆亲厚。一世无两。而其所相激者。乃碣文之全用状语也。后书又有内外之说也。又有山岳之说也。近来又有木川事。而昨见兄答尤翁书。又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54H 页
有金尚书事矣。生平尊仰如此。今则有许多阻碍。此正兄所谓情义不能如前者。理势亦然也。然以愚揆之。全用状语及山岳之说。皆以鄙文为病。欲其有所开悟。则似非专当于本家者也。内外木川金尚书等事。虽曰三说。其归。不出于江都一款。则此恐不当辨。又不必辨也。何者世人遇事。必欲伸辨者。为其或能乱真而蔑人焉耳。今则不然。先庭自讼之深。树立之卓。著于上下耳目。本末焯然。尤翁云云。秖见其为吝于与善。薄于故旧。岂能有损于幽光之万一哉。至于内外之说。尤草二丈。既已相诿。不必深究。木川之事。尤翁亦云出于尊尚先丈。则又奚必旁推默蓄。俾到此境耶。其果如此处之。且于存讯之节。议论之际。一用公正和平之道。则两间情义。虽不能如前。而其契好师弟之道。自有斟酌。不至于大段乖隔。此诚平日所以奉请者。不啻郑重矣。兄乃反以极言竭论为主。语意深切。无一顾藉。虽曰随问而对辨。其归辄以敌已下所不堪者。行之于函丈大老。不为疑似请质之辞。而一一直斥。笃守不疑。无异告绝之书。则事理至此。决无馀地。虽亦自以为诚直之道。而恐于君子怨德之报。礼义之衷。语默之当。所失非细也。是不唯与区区奉请之意。自成辽越。其在昔年论碣文时。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54L 页
间举先庭遗意相勉。而每蒙肯可。及兄近贻显道书。止其上章伸辨者。矛盾益甚。岂亦前则可行。而今则不可。门生则可行。而为人子则不可耶。至于长书一节。实为师弟大义之所系。时节虽晚。而道理自在。见识虽或未的。而诚意可见。尤翁虽不开纳。而公论可俟。如以利害参之。亦必与答书中。历数心术隐微之过者。有轻而无重。此又前书所以申请者。意更切至。顾何为而不于其时并呈。使观者。益疑于私怨报复之。发。而终无为师忠爱之道耶。凡此裁处。皆非愚滞所能晓然者。且念老兄遭父师之逆境。处天下之大义。实为古今之所无者。正宜稽之经旨。律以贤轨思量权衡。庶几自行其厚。而不行其薄。得其中而无过不及。以为斯文后世之标准。而卒乃不然。一则以直告为义。而太涉迫急。一则以自明为嫌。面终归欠阙。进退不得其当。夫岂所望于兄耶。如弟所处。盖有难平者。当初陈章曲折。显道必已奉报矣。原其大意。只欲据已所知。而明兄之不专出于私怨者。筵中诸公。虽不并此条斥。而 圣意必有所左右。况今荐绅章甫。如见兄书。类必多以私怨为言。然则所谓愈与李贺。俱得罪者。又见于今日。而其为得罪。不徒在于士夫。而在于朝廷矣。○兄之前书虽如此。其下若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55H 页
结之曰。愚以人子之至情。识见亦未明彻。凡所奉疑者。未必一一得实。愿门下明示曲折。使愚有所觉悟者。于其理到处。不敢不服云。则事长之节。处变之道。俱为允当矣。然此则已无可及。未知向下凡百。将何以处之。鄙料过近之后。别为一书。以致逊谢之意。似不可已矣。如何。义利王伯之说于显道书。犹未明白。盖鄙意尤翁之病。虽如兄言。亦只是为此学。而不能克祛己私。以至于此耳。(观尤翁自讼之言。亦似放此矣。)非如陈同父之学。知其为义利而双行之。王伯而并用之。以便其功利之计者。其名义位置迥然不同。而兄乃混而加之。故弟意如是耳。
多少诲谕。倾竭至此。虽极昏塞。敢不领悟。盛疏旨意。本自分明。有过之无不足。显道诸友之见。可谓不量。况如牛溪癸未之章。何许重大。而欲以此拟耶。此则将重吾罪戾矣。惶汗无地也怀川复书。语不知裁。有同狂妄。俯责诚是。然此皆前此蕴结而不泄者。故既已发端。不觉其至此耳。盖抱此疑结。不以实吐。无时可解。故宁因言端之发。而一暴之。或蒙旋赐开谕。则庶有释然之路。及承回答之落落。方又悔讼。而无所及矣。然唯其不敢告绝。故有此缕缕。若果告绝。则便当闭口。安有许多耶。兄以为无异告绝之书。恐未谅也。又谓与止上章伸辨之意矛盾。鄙见则不然。上章
明斋先生遗稿别卷之三 第 555L 页
伸辨者为诉于朝廷。而彼此角争也。复书论列者。为辨于函丈。而屋下质难也。兄何以比而同之耶。至于拟札之不敢并呈。则非但嫌于自明也。前此已及具书之意。而未蒙索见。窃恐又以为谤己也。既已逆见疑却。则义难强进。虽使强进。必未开纳。既未开纳。则适以彰其过益其累而已。岂区区当初效诚之意耶。以此不得不只陈不敢径进之意。以俟其进退而已。时论之以私憾声罪。固已甘受。虽使果进拟札。又必以为私憾之故。有此怼笔。宁有以为效诚之理乎。爱憎既变。嚬笑皆丑。君臣之间。亦有焚章之义。则高明之以为必可冒呈。愚所未解也。然尊兄既以有此拟札。至于上达。未知何以复于长者耶。若长者使之进之。则在长者为乐闻过与人善之美。而此亦方有效诚辨惑之路矣。今日所望。唯在此耳。大抵义理无穷。意见难齐。此外疑难之所欲抑复者。何翅塞胸。而一则恐又累兄。一则恐又添罪。竟不能吐出。惩羹吹菹。奈何奈何。书末所教。鄙书结语之意。事理固当如此。而慨乎迷暗。未及见到乎此也。追谢之书。则才已修封。略如所指之意。而犹不无趑趄矣。今以呈似。但闻鄙书已发于洛下。以高明之知我之心。而犹如此看。则他人可知。又必有为北人之为者矣方又惕俟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