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七
卷六十七 第 1a 页 WYG1250-069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怀麓堂集卷六十七
            明 李东阳 撰
 文后稿七
  记
   新修平阳府城记
平阳城国朝洪武三年都督冯公某所建也历百有馀
年日益圯废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魏公绅询于布按二
卷六十七 第 1b 页 WYG1250-0699b.png
司曰是不可不修也于是檄知府杜君忠领厥事通判
王铎身董治之会物为费计直受饩丈累尺积刻日而
卒肇工于庚申之春迄辛酉之冬而成凡为城四面周
袤二十里面各一门门各为楼一四隅楼亦各一而差
小门又各为二厢共五十有六楹为铺舍九十有六门
之马道八十有九丈城之上有垣为丈五百九十有六
惟东一面则卫指挥张璿钱清所修而铎之功实居其
三皆因旧为新增卑为崇拓隘为闳土石山积畚锸云
卷六十七 第 2a 页 WYG1250-0700a.png
布及其成而观之崭然而高截乎其方坚厚严缜卓为
巨丽回视曩昔若未始有者而吏忘其勤民不知劳君
子谓是役者役之善者也按汉郡国志河东平阳实尧
之都晋地道记云尧城在焉说文括地志又称陶丘濮
州皆有尧城去古既远未知孰是而平阳之说为近然
战守版筑之事二典所不书而茅茨土阶见诸传记则
虽宫阙有所不暇于城何有博物志以城为禹所作平
成之后武卫之奋理或有之尧之地或以都邑故名之
卷六十七 第 2b 页 WYG1250-0700b.png
曰城亦未可知也世殊势异不得已于外攘设险守国
之义至周大备散见于易诗春秋礼记之间者不绝以
为不如是不足以为国也论者乃谓在德不在险故城
郭不修犹以为非国之灾然则恃此以为治者亦末矣
今天下藩府类多城郭而西北尤备平阳披山带河背
负关陜戎卫所在馈运所集城之制尤所不可阙为有
司者遭际承平狃于无事坐视废坠不加之意而顾以
劳民为解或不能说以使民而以无益之事劳之其视
卷六十七 第 3a 页 WYG1250-0700c.png
此岂不远哉于此见巡抚之善令藩宪之美政良有司
之各举其职也且平阳之民旧称勤俭服劳温恭克让
有尧之遗风推是以往富而教之则凡利用厚生之功
亲上死长之效将无不至不止乎守内攘外之具已惟
天下之事难成而易坏事事而举时时而继然后可以
言治是役之难亦岂非后来者之责哉通判君以书来
请纪岁月因具述其事如此
   重修尼山宣圣庙记
卷六十七 第 3b 页 WYG1250-0700d.png
尼山在今兖州之邹县去曲阜阙里宣圣庙六十馀里
峙为五峰其中峰则宣圣所取以为字与名者也五代
周显德间鲁守赵某始建圣庙宋庆历间文宣公宗愿
修而复废元至顺间衍圣公思晦请复之后至元间乃
建庙置书院季世兵燬无复存者国朝永乐戊戌衍圣
公彦缙以私财修之岁久皆坏弘治已未今衍圣公弘
泰复议修之巡抚右副都御史何公鉴曰此有司之事
吾徒之责也乃以属知府龚君弘会财庀工规画综治
卷六十七 第 4a 页 WYG1250-0701a.png
既精既密廓大成殿为间五为寝殿亦如之增启圣王
后殿修泗水侯沂国公及毓圣侯诸殿又增书院为后
堂及左右庑其为间各若干以及庖库亭井之类皆备
凡为殿与院各为门垣以相限别而为大门一以通出
入总名之曰尼山宣圣庙者从其重也窃惟天地之气
絪缊变化为人为物天主生地主成时运岁月属乎天
山川土壤丽乎地时与地各异而所以为人物者不同
人得气之灵圣人又得其最灵者故于时与地皆不可
卷六十七 第 4b 页 WYG1250-0701b.png
以常得由尧舜至于汤由汤至于文王皆五百有馀岁
而后一见又自文王至于宣圣亦然夫以二帝三王间
世迭出道之废也旋相为兴及周以后天将悯圣治之
不复见也宣圣之生于此固宜吾宣圣者虽不得位然
修道立教以贻万世乃古帝王之所不及是固元气蕴
结之深且久亦独非钟萃孕育之厚有以致之然乎鲁
以周公所封遗风善教为诸国望其山之大者为岱宗
尼山者岱之攴而秀者也宣圣之出于此亦宜然则颜
卷六十七 第 5a 页 WYG1250-0701c.png
氏之祷载诸史传徵诸名字盖亦有之而非待此而生
也宣圣之道遍天下及后世故凡衣被光泽者皆祀而
报之上自朝廷下至州县著为恒典而阙里林庙则以
嗣衍圣公主其事尼山之庙以二月为生辰九月为忌
日一岁再祭而山之神亦附祭焉夫魂气之飞扬固非体
魄归复之比然因生溯原报本反始之举有之而不敢
废兹庙之制诚不可以或弛也为孔氏后者睹圣人之
音容而不可得则求之庙庭庙庭而不得则求之林墓
卷六十七 第 5b 页 WYG1250-0701d.png
林墓而不得则又于兹山兹庙求之仰止景行念尔聿
修之意可以油然而生矣圣泽所庇不愈远而无穷哉
况天下之学者仕者或游或寓之此而求焉其为益不
亦大且博哉若谓圣人之道无所不有圣人之神亦无
所不在有不专乎此者则论其理之凡而非所以论祭
之义也东阳之女实归于今公之从子闻韶故公以庙
事属为记以告后之莅兹土者
   修建易州学记
卷六十七 第 6a 页 WYG1250-0702a.png
易州学之敝久矣弘治戊午新安戴侯敏来知州事始
修建焉盖自下车以来观于学之西南隅有道观屹然
而峙势若相掩乃起而叹曰吾不能而彼能之何心哉
会风雨大作庙之椽瓦益坏不可支监察御史陈君玉
提学畿郡以兴教作人为己任檄诸有司严饬学舍侯
意益决又值岁旱重烦民力取官之赢财而不足于是
州之老长偕大夫士之家居者争辇巨木助之肇工于
庚申春三月聚粟于学召窭民数百辈食而佣之趋者
卷六十七 第 6b 页 WYG1250-0702b.png
踵接既而边报沓至军需甚亟侯应答之暇不忘兹役
迨秋九月而成其为制则迁旧庙于学堂之左为楹数
倍高广称之东西庑为间三十六戟门之为间三外为
泮池旁翼以庖库南为棂星门若堂若斋及讲室馔舍
射圃诸制皆因旧为新宏敞壮丽恒制所不及约其费
若不赀而综理规画各中其会故不劳而事集其速且
大如此也嗟乎孔子称性近而习远自非上智未有不
成于习者其所谓习又有时与地之异必久而后成焉
卷六十七 第 7a 页 WYG1250-0702c.png
易州在古为慷慨悲歌之地历汉及唐不过弓矢甲胄
之区石晋以后群雄递兴辗转窃据而沦在边徼旋亦
失之我国朝地在甸服王化所先被渐涵浸渍百有馀
年世仁之泽不止乎胜残去杀而已故章缝衿佩之士
诵诗书而服礼义者彬彬其盛习之善于此固可徵也
顾法久则玩学久则荒提撕警厉以成其习者必资乎
教而所谓教必以明伦复性为本而诱掖导示之方禁
治防遏之制皆不可阙然非有地以施之则亦无所用
卷六十七 第 7b 页 WYG1250-0702d.png
其力者兹役也独非良有司施教变习之地哉士之生
得其时又得其地又得良有司者起而治之其不力去
污染勉加修治求成其习复其性以为天下用则谁之
责也世之为教者每患于学之不成为学者则诿于教
之未至予于兹役盖嘉有司之贤而不能不厚望于士
也某某上京师介州人请予记于是乎书
   楚观楼记
武昌谯楼在楚王府后布政司前数十武黄鹄山之上
卷六十七 第 8a 页 WYG1250-0703a.png
宋元以来故址尚在负阴面阳得地之胜国朝洪武初
既建以藩议弗协未久而废历百馀年莫有复者弘治
己未布政使徐公源朱公瓒谓钟鼓无节则无以警众
出令乃请于今王国复其旧规制甚伟及徐公擢去今
布政韩公镐踵而成之抚按诸君实主其议知府某君
某以下董其役会工命徒不亟不徐越三年辛酉某月
而毕鼖鼓既设厥声孔扬晨昏蚤暮之候出入作息之
节若令于一人会于一庭凭阑而眺南则武昌诸山左
卷六十七 第 8b 页 WYG1250-0703b.png
右环列藩府雄峙廛阓分布北则大江西来沃野长袤
殿庭宫宇隐约于遥空远汉间韩公乃名其楼曰楚观
落成而燕客有在坐者举盏而问曰楼之作凡为鼓设
也军法以金鼓为耳旌旗为目彼钟与鼓者皆耳之事
也而以观名无乃弗类乎公曰古之楼以谯名者取嶕
峣之义以其高也后乃寘钟鼓以为警备然其为制则
非特尚耳而目之义存焉盖耳目之所在必虚空洞彻
四达不蔽而后能发使凡卑湫隘之区阨塞掩蔽之处
卷六十七 第 9a 页 WYG1250-0703c.png
则虽鼕𪔴镗鞳日相寻而不绝其有闻焉者寡矣唐虞
所谓明目达聪二者盖不可以偏废故自汉京置鼓于
楼以备警盗齐之李崇宋之张希颜皆以善政载在国
史唐之李溪韦庆复为楼著记词场文苑亦侈言之逮
今后世自京师以达于天下未有能废焉者也且鼓之
为器本乐之类也顾名同而用异用之楼者非直以节
出入闲内外所以号令政事皆于此乎助斯楼也固政
之不可阙者乎今夫连山大江旷野空谷禽鱼草树风
卷六十七 第 9b 页 WYG1250-0703d.png
云月雾百凡之形状不出几席而得之目睫固荆楚之
大观也声之发于此者必能超尘壒而出烟霄凡有耳
者皆得之以为提撕振厉之地盖一举而二义关焉若
任耳而弃目非吾辈之所为计也客乃颔之而去退而
询诸湖之人皆称韩公为政勤外精内博观而广听盖
欲振一方之治以纾九重南顾之忧因指斯楼而谓曰
此其一事也客上京师谓予亦湖人则以告予予旧与
韩公同朝方喜其为父兄宗族之福因忆曩时经过而
卷六十七 第 10a 页 WYG1250-0704a.png
未有见者壮公所为记所由始寓而归之俾近者刻之
坚珉寘之楼以告后来若布政按察诸公皆能赞相先
后以成嘉绩而抚按之风裁并于是徵焉若府县群属
有事于斯役者汇而书之碑后
   景州庙学重修记
监察御史陈君玉督学北畿檄诸郡县以兴教育才为
事乃至庙学廨舍罔不注意比为予道马景州驭之贤
而及其庙学之胜既而景州训导率其诸生以公务上
卷六十七 第 10b 页 WYG1250-0704b.png
京师出所为图请纪其事于石盖景为河间要地旧有
学学有庙岁久敝陋存不过十二弘治丙辰马君始知
是州图新其故顾公帑匮竭无能为计养民畜财三年
而有成效曰可矣乃会材僦工拓地累址构大成殿八楹
左右庑各二十有一楹前为戟门门之东为神厨神库
为宰牲之所其楹各四西为致斋之所其楹八又前为
棂星之门门东西为绰楔四又前为屏墙数丈以障行
者总之屋以间计者七十有四焉庙之东为学门转而
卷六十七 第 11a 页 WYG1250-0704c.png
西至殿之后为泮池池有桥桥之后为堂曰泮宫其楹
四又后为明伦之堂又为后堂楹皆如殿之数而差小
堂之左右为肄业之斋会馔之堂楹皆如泮堂后堂之
左右为号舍楹各视庑之半环而南为东西仓楹皆如
斋之一又以其后之隙地为廨宇视号舍之楹几倍学
之东隙为射圃圃有亭曰观德之亭楹亦如斋而差广
屋以间计者一百一十有七焉夫自唐虞设官以教胄
子而天下化之学校之法至周乃备其间群圣人者皆
卷六十七 第 11b 页 WYG1250-0704d.png
以其道为治为教治衰则教亦随之群圣之道至孔子
而明故天下举其道而归之孔子凡所为学皆孔子之
道也因其道而报本反始于是祭之义生焉道在万世
则万世祀之天下之学者不得遍祀群圣而得祀孔子
以及于万世者其教存焉耳故学之有庙虽不待于禁
令而莫之敢阙岂非秉彝好德之心无以异哉且祭起
于学而所谓祭者亦学之所有事故自观孚萃聚以至
于升降作止之节必学而后能由是而推之生三事一
卷六十七 第 12a 页 WYG1250-0705a.png
之义则定省甘旨以事其亲冠裳职位以事乎君者皆
于此焉得而况养志循理之孝致命尽节之忠又其所
恃以为本者乎孔子亦谓郊禘之礼可以治国盖以此
也若徒日诵月课以为功高拱长揖以为礼则为学之
末务后世之通弊岂独于祭然哉而况并此而失之者
哉方今圣天子谒庙视学以孔子之道治天下而天下
之贤有司者皆勉承之不怠畿郡之地教泽之所深被
如是州者宜有所感发振厉以成真才著实用不徒为
卷六十七 第 12b 页 WYG1250-0705b.png
观美之具于此也愿诸士子相与成之因次第其始末
以为记
   植本堂记
慈溪姚氏有堂曰植本堂盖自宋郡守嗣宗居越之云
楼四传有曰榛者为乡隐君子始迁慈溪构室于联桂
坊之右以居而斯堂作焉为是名者以示祖德垂世训
也又十有八传而其堂犹存历元至国朝前后阅百数
十年而甲第簪绂之华不绝登斯堂而姚氏之文献可
卷六十七 第 13a 页 WYG1250-0705c.png
识也夫物以植名者必其本深而后末茂凡天下之植
皆然矧人乎哉夫人本乎祖者又必植德树业而后可
传父以传之子子以传之孙士有恒学农工商有定业
各视其所植以有成为子孙者能保其所植而不废盖
亦鲜矣若越世出类不待植而自发者几人哉姚氏以
文学发于累代图史之具弦诵之业自髫丱至于颁白
少者壮壮者老其所研究而砻习之者皆是物也用是
取科第登宦藉若灌而茂稼而穫然固子孙之盛且贤
卷六十七 第 13b 页 WYG1250-0705d.png
而其始之植之者亦恶可忘哉故登斯堂而文献之所
自出者可溯而见也古者以堂构喻家国盖徵诸一再
世之间已以为难况历若干年而所谓堂者固存即其
小可以徵其大然则姚氏之所当保者不独斯堂而堂
也亦其一也故以次第其世系官职及名堂之义为记
   山行记
弘治癸亥冬十月予有事于申邸之园园在都城西五
十里兰山之麓丙申朏晨出郭沿官河北堤并西湖至
卷六十七 第 14a 页 WYG1250-0706a.png
瓮山圆静寺忆昔所登皛庵者停肩舆缘石磴而上则
有平甃新构屋前后栉比层波远树平田旷野已不复
见慨然感之乃遽去转湖西入功德寺寺盖宣德间所
建甚弘敞后殿尤极精丽殿柱及藏经笥皆锥金锥金
者布金于地髹䌽其上以锥画之为人物花鸟状若绘
画然又有刻丝观音一轴县于梁际刻丝者以丝刻为
画非绣非织别为一法殿后有毗卢阁阁两檐八角高
七八丈而已时予婿衍圣公孔闻韶知德闻予兹行乃
卷六十七 第 14b 页 WYG1250-0706b.png
与偕南至玉泉亭宣庙所驻跸处泉寒不可饮勺而玩
之又至华严寺寺有洞五其下洞凿为方室深可二三
丈东壁有元耶律楚材诗刻尚存缘厓上数折径仅容
足约半里许至绝顶乃昔与杨都宪应宁所登有一僧
结草为衣出洞揖客其西壁有予所题诗已为人涤去
予笑曰吾诗固非纱笼中物也因忆予尝数游实不知
有上洞吾子兆先时为童从予游忽自上趋下云更有
佳处自是始知之而今不可作默然自伤者久之诸君
卷六十七 第 15a 页 WYG1250-0706c.png
不识也旋降至下洞欲往香山日已昃知德辈还宿功
德予独向西南可十五里历重冈入杏子口至善应寺
宿焉丁酉拟登平坡山雨不绝仆𨽻皆畏莫敢进予决
策径往出门而霁乘舆入云雾左右顾涧水深不可测
数折始及寺寺乃元故刹宣德间修之改名圆通斩石
为址凡为殿五层最上有小殿极峻险前俯巨壑无涯
际僧言每日霁则见都城九门三殿皆隐隐可识真一
方奇观予昔所未到盖为群议所尼为之一快寺距申
卷六十七 第 15b 页 WYG1250-0706d.png
园不数里既竣事日复昃不可归乃循翠微山而北求
所谓香山者再失道抵暮始至则知德辈已在若相迓
然因共宿永安寺来青轩轩居山半俯瞰岩树色青黄
相杂僧曰山中授衣候惟视此耳戊戌遍观寺宇中凿
石为磴数十级级仅容跬势甚峻予忆尝径陟下且半
进退不可几若韩昌黎华山绝陉状乃巡廊而上见其
殿阁崇丽与平坡并峙出自北门缘厓二里许至洪光
寺地益峻上有碑称成化间太监郑同所建凡费银七
卷六十七 第 16a 页 WYG1250-0707a.png
十万两因询知香山为正统间太监范弘所建视此尤
倍其费当益多然不可纪也降而东北十馀里由华严
山后经诸公主园入金山口复过功德不入折而北西
登妙应寺凭栏望湖水如圆静旧址而空阔过之东北
行二十馀里又北至静虚观登土山山可百步高四三
丈有树数百风𥰡𥰡有声发尽竖不可久驻亟降至畏
吾村墓舍少憩而还比抵家日又晡矣噫汉之五陵唐
之曲江皆神州名胜地词人墨客动侈言之西山为本
卷六十七 第 16b 页 WYG1250-0707b.png
朝胜概予实京产顾限于官守不得时至自备员台阁
以来如兹游者仅一见而已孤登独眺固不若群游众
乐之为慊舞雩童冠非仕者所有事信宿之际为兴已
不齐则是行也诚不可以不纪诗五言十首汇录于后
共为卷
   重建福州府学孔子庙记
本朝孔子庙遍天下然不特设设必于学盖自国学以
至于州县皆然若隆替举废则存其人视其所为政而
卷六十七 第 17a 页 WYG1250-0707c.png
莫有同者焉福州府学旧有庙在学宫之西洪武初改
僧寺为之制颇隘监察御史卫辉陈君玉来按其地既
庙谒帅师生环而瞻之曰是不可以不治乃谋于布按
下府若县发公帑聚财物命工役伐木凿石冶铁陶瓦
卜而将事殿以间计者增五之二广以丈计者增十之
二崇增六之一庑为间各十有一辟而广之迁其所谓
学舍者戟门棂星门崇广皆有加易神厨于泮宫门之
东其南为书楼以贮旧籍别置乡贤名宦祠于戟门之
卷六十七 第 17b 页 WYG1250-0707d.png
外以其地为库贮俎豆金石诸器又累砖为垣覆以瓦
墁以赤埴表里钜细秋毫非故物也于是廉陛高耸周
阿严峻髹采焕发蔚为伟观凡用金以两计为二千八
百工以日计为二万一千而时以月计者九自壬戌之
七月至癸亥之四月朔之七日释奠于先圣而告成焉
教谕某某辈曰是不可以不纪乃具书遣使以请于予
夫孔子之道在人心无远近古今之间故自家国达于
天下无所往而不可当其讲道杏坛辙环天下从之者
卷六十七 第 18a 页 WYG1250-0708a.png
大抵多邹鲁之士也然天下之人苟暴不至阳虎恶不
至桓魋未始不倾心焉盖阅二千年之久五服九州之
远非独官署所在法制所当为凡有血气有知觉具秉
彝好德之心者皆然也顾其训法在六经者或剽窃以
为文辞或凭藉以取功名而所谓道若判不相涉则虽
庙庭以为尊俎豆以为富徒以为具文观美而止而亦
何益哉且自科举之法行士之用世者不能不假文辞
以出然其所为用者舍是道其奚以哉闽自秦汉以来
卷六十七 第 18b 页 WYG1250-0708b.png
未见史册唐常衮为观察始用文学教之乃有登名进
士如欧阳詹之徒者尝考詹之遗文与韩昌黎所为叙
述则詹固以文辞为功名者而止尔及宋道学之说兴
若杨龟山李延平诸先生皆能推尊孔子之道至朱子
而大发明之后之见于道学传者甚众至有海滨邹鲁
之称焉福古闽地为今藩会每乡荐多至数十人繇是
掇伦魁跻华要者后先相望仁者之谓仁智者之谓智
随所见而建功立业以是道用于天下者亦有矣圣天
卷六十七 第 19a 页 WYG1250-0708c.png
子师尊孔道治必由之阙里之庙聿新旧制天下固有
徯志而从好者而大藩首学适值其时是非兴学弘化
之几乎陈君向道崇教志图作人暨藩臬之所规画郡
县之所服役可谓善乎其职矣命工立石因特书之而
诸司百执事则备书于石之后
   赠固原伯刘公世墓修建记
予每闻缙绅士夫谈畿甸间茔墓庄墅之胜云卢沟树
村有固原伯刘毅敏公墓尤为卓绝盖公之仲子锦衣
卷六十七 第 19b 页 WYG1250-0708d.png
君武所修治者也其中为毅敏公讳玉及夫人某氏次
左为公之长子都指挥同知讳文及淑人某氏次右为
武之配某氏而虚其圹之半又次左为公季子锦衣卫
指挥佥事斌而诸子及妇皆以次袝焉入其门为池为
桥为绰楔其中为重门则有诰命谕祭之碑及神道之
碑飨祭之堂培筑坚厚缔构闳壮而工制甚精虽尺木
片石无朽缺弗称者其东偏则为别墅为茂园长得其
半广得其三之一而封树之事皆备远而望之蓊郁巃
卷六十七 第 20a 页 WYG1250-0709a.png
嵷蔼为佳城周而观之森耸明秀与甲第无异盖近时
所鲜见者也武字廷弼年十八即干蛊为养天顺初以
迎銮功授锦衣正千户坐累解官乃南游襄汉入云贵
东抵辽阳北历大同宣府西至延安临夏又南至建宁
后居于淮扬往返动万馀里皆应募输金谷以济边需
既踰六十始携赀归京师慨然曰吾半生远涉川陆备
尝险艰者以图养计也今父母既逝吾将复何为哉于
是徜徉墓林日夕哀慕思所以用其情者尽于此乎致
卷六十七 第 20b 页 WYG1250-0709b.png
之数年而后成愈久而益底其极焉夫圣人之论孝曰
生则尽养没则尽哀衾襚含敛之为终莱牺俎簋之为
远皆是也墓之事则兼终与远之义而有之自墨氏之
流以薄为道其弊遂至于无亲而后世有识者又以厚
葬为亲累二者盖将取衷焉然制之所得为与力之所
可为往往不能以皆备备矣而或为少艾妻子所移易
则亦有弗暇者于其所弗暇而诿曰葬不可厚亦名教
之罪人也廷弼自谢官职以来其图养未尽者日蓄月
卷六十七 第 21a 页 WYG1250-0709c.png
积皆以为追远之计是富而善用其财席家荫遵国式
从所得为而力必自致是华而不过其制虽亲之贵无
待其显扬亲之寿不逮其奉事而其为孝亦可谓自尽
耳矣且有堂焉以飨则仪物可陈有田焉以耕则粢盛
可备即祭祀之事揆之以堂构播穫之义为刘氏子孙
者可不思所以勿替之哉刘氏本磁州望族毅敏公累
官至左都督赠固原伯丰功大爵实开厥家文为宁夏
副总兵俄佥锦衣卫事宣力中外尝有志修墓而未果
卷六十七 第 21b 页 WYG1250-0709d.png
廷弼独无所事事故得竟其所为而所以遗其后者亦
远矣工始于弘治乙卯毕于甲子既告成事廷弼念缔
造之艰虑其久而废也属翰林张吉士禬诠叙其始末
请记于予将刻石墓前以示来裔予近识其人许其信
义有不啻兹举者因备书之而其世系履历之详载于
碑志者可互见云
   罗氏兴复磁龟旧业记
翰林侍读南城罗君景鸣既兴复磁龟旧业乃自叙其
卷六十七 第 22a 页 WYG1250-0710a.png
事请记于予其略曰磁龟者有石蹲于溪心若龟然其石
磁石也在南城南八十里其地多重冈复岭北阻芙蓉
峰又北为临川西阨连珠峰右西为宜黄南连军都属
于南丰之境东则灵峰北迤中通一径以达于南城实
四达之会也其产多谷间出为赭垩为石脂云母为矿
为蚌或孕而为珠故其民有以自食且能食四方之来
主者唐宋以来户至千四百楼观相望弦诵之声不绝
元季燬于兵灌莽蒙翳鬼啸于木虎兕豺豕交于野过
卷六十七 第 22b 页 WYG1250-0710b.png
者恻然伤之国朝永乐间吾祖耕隐府君始披荆棘立
门户招集逋徙吾父封编修公益勤安辑于是土著者
侨寓者贩者游者日源源相续而旧基遗迹犹漫然莫
之省也地既有名籍大夫士道吾地者去郡邑甚远案
牍胥𨽻不可不为之所于是为馆于衢之北曰驻骖其
南曰寅宾堂室庖湢寝食之具供给之役若驿舍然寅
宾之北百十武折而西为御书楼楼之西二百武为聚
奎桥桥之上为望远楼楼之南为坊于门曰翰林者吾
卷六十七 第 23a 页 WYG1250-0710c.png
先世之所居也登于斯楼则连珠诸峰之属于芙蓉者
举目而尽下极苍翠为石岭峡水东流其中旧凿壁为
磴缘而为径又跨峡为逍遥楼楼下为门西出为里之
委巷驻骖之西筑土为堂隍上为迎晖楼当里之会其
东为解元坊坊左右为鼎新复古二亭又前为市区区
之外为桥南折并山而东三百武登坂之上为义仓为
圭峰书院又东二百武跨溪为龙门桥桥之上为屋十
七楹中为济川楼又折而北二百武两山复合于是为
卷六十七 第 23b 页 WYG1250-0710d.png
迎恩亭亭之西迤于逍遥之东为门六皆跨于溪为楼
五跨衢及桥者各二凡衢皆甃以砖石凡坊于楼皆涂
以丹雘虽稍复其旧而实有旧所未备者焉既又曰此
吾祖若父之志也而玘也继为之玘也之子孙又继为
之则前日之盛可复也然其盛而衰衰而复至于盛者
不可以不记而记之者非可以信天下及后世之言犹
不记也吾之里其亦有遭乎予听其言察其意若将以
属予者因为之叹曰天下之盛衰相寻于无穷此理与
卷六十七 第 24a 页 WYG1250-0711a.png
数有不得不然者而亦存乎其人故屯与蛊皆有亨之
道而非道焉则莫之亨也昔人以洛阳名园系天下之
盛衰然则一乡一邑亦有关于世运者国家一统百有
馀年休养涵育至深至厚故凡遐陬僻壤往往与都邑
相类建昌东南文献地其关于天下也固宜若磁龟所
自为盛则处士之孝友封君之勤俭然非刻志砺操以
文学鸣世如吾景鸣者亦恶能善继而肯构之其盛如
此哉且蔡邕作鲁灵光赋十年不成见王延寿所作而
卷六十七 第 24b 页 WYG1250-0711b.png
为之辍翰苏子瞻欲述钱塘风物见晁补之所作而为
之阁笔予何以加于景鸣哉然则景鸣之言虽谓其自
信于天下可也罗氏之子孙睹今日之盛而思累世兴
复之劳且难者未必无感于斯焉因略为诠次俾刻之
贞石以建于所谓磁龟者
 
 
 怀麓堂集卷六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