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性堂集卷之四
性堂集卷之四 第 x 页
性堂集卷之四
 杂著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63H 页
自警文
吾之大病。在志不坚固。言不慎重。君子当心如日月。肠如铁石。(志不固。欲胜理弱。易于从欲。难于执善。言不慎。矜己之能。欲人之知。不能守口含忍。)
吾之大病。在懒弱。懒者。百事之不成。弱者。一心之无守。当变懒为勤。变弱为刚。(懒者。身之欲安而厌劳。弱者。心之思逸而无主。皆形气之欲也。)
吾之大病。在无断。无断者。虽心力不一。识见不逮。实懒缓之习。因循之痼弊。当专心察理。勇意处事。
吾之大病。在不孝。诚意虽切。事实实阙。此乃右两项之病所由也。今者先考见背。慈候多愆。时时顾念。心胸若崩。恸恨欲死。自今必尽心之思。竭力之及。屈伸服事。曲尽其宜。终吾之身然后已。凡人之事亲。养口体当如王延。养心当如曾子。处变当如大舜。
凡妇人者。率之以正。则君子之相。昵之以欲。则男子之雠。善道之败。百事之害也。当爱之如兄弟。敬之如宾主。警之如严父之于愚子。察之如明主之于奸臣。先须尽己之道。必宽严得中。和敬相济。不可以一毫不正。闻之见之。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63L 页
至于教子。父之于子。虽天理之至者。欲其成就之速。责其所不能。望其不逮。亦私意也。且贤愚才鲁。由于禀赋。非人力所奈。儿虽杜塞不通。茫昧无常。甚可沓沓。决不可施躁厉恣嗔怒。以伤我而伤彼。当平气安心。常存我主静宰物之体。至诚晓喻。时时警饬。以尽其开发之道。虽他儿亦然。其于家人婢仆其他接应。亦当如此。造次之间。常使天理流行。
 此文字。余则以为不足附诸壁烦人眼。而言昌以其末端有率妇教子等说而欲观之。必欲附之。故亦不挽止耳。
河洛理数变化出入说
   理者。数之主也。数者。理之器也。
 此图排节。当以冬至书于子中。而大雪书于其傍。本图冬至书于亥子之间。而大雪居于亥位之上。则此有若冬至为子月初。而大雪反为十月中也。一节既误。诸节皆误。恐致后学之疑。故改之如此。而紫白无可各图者。故仍入于一图中。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64H 页
河洛卦数排节图
삽화 새창열기
假如以八月初三日申时试之。正月起子。二月丑。三月寅。至于八月。即未也。未上起一日。至三日止于酉也。酉上起子时。数至申时即巳也。巳属巽四。以四入处中宫。以中出处于四之本位。四既入中。八宫诸数。随而皆变。以洛书数次顺数。则坎一得四成五。坤二成六。震三七。巽四八。而中五既出于此。故不可更添。出置八数于局外。自巽四入于中五。则成九数。而以四之入不可更添。又出九数于外。初入之数四而出之之数九也。九即四之成数。四即九之生数。法所谓入以河。出以洛者也。无论某数之入。必历坎坤震巽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64L 页
中五位。而出则必成其数之成数。可知矣。一得五则成六。二得五成七。岂非必然者乎。且一二三四生数。故其历数在数成之前。六七八九成数。故其历数必待数成之后。此又界分生成数者也。且六入则必十一而出。七入则必十二而出。以此言之。亦洛入而河出矣。且卦用洛数。五行用河数。此乃河洛互用生成相须之理也。中五所出之处。谓之罗王者。罗字。从四从维。王。君王也。谓五是四方之维。而诸位之王也。作卦。以坤宫二数。配添数六。即地天泰。合二六而成八。八除六馀二。乃二爻动。而泰之明夷。其馀皆然。而但变数入于中。中数出于外者。不用此例。皆随所遇而化。所遇法。所谓五居中奇变化者也。如此局四数。入中似当。作升卦而却成重巽者。五遇四巽。亦化为巽也。动爻则五既化为四矣。无可合数者。故只用四。四爻动也。盖五虽浑然处中。而含诸数在里。诸数虽分位在外。而皆出于中五者也。实一理一气。故随感而化。坎五之重坎。乾十之重乾。皆此理也。至矣理也。心之法也。太极之理也。言外微妙。何可胜言哉。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65H 页
삽화 새창열기
按此图式。乃在天为太极之理。在人为性情之道者也。体用该备。本末纤悉。既非数家寻常之归。实是吾儒心法之要。真朱子所谓道术之宗者也。岁戊寅秋七月晦。徒步过于苔溪。主翁惠好间也。出一册及纸。册有图。纸有卦。乃河洛理数也。于是。主客对坐讲说。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65L 页
或知或不知。或同或不同。互相是非。论卞纷纭。不能归一。主人曰。无已则子其归而䠻诸欤。余曰。诺。遂袖图及卦而归。一夜稳眠。养以清明。衣冠危坐。提掇此心。静而观之。少焉知觉渐通。思虑转精。若与向者有异焉。知者愈知。而不知者知焉。同者愈同。而不同者同焉。无足是非而卞论焉。豁然洒然。理数昭森。脉络贯通焉。无乃程子所谓思而有得。中心悦豫者乎。盖此法日月必起于子。数次必先于子者。何也。乃气数之始而天地之造化。皆本于子而然也。犹之为性情之首。而心之百千万变。皆原于知也。程子所谓复见天地之心。朱子所谓半夜一声之雷是也。日时数到之处。必变动者何也。无论某方某物。日月气数所到得气而动者。理之常也。管能移灰。衡能运玑。况此理气之真精妙化者乎。初变之数入于中宫。而中宫之数出于所变之方者何。中数既变而诸数随而皆变者。何也。中虽混然在中。而诸数皆含在其里。诸数虽分位在外。而实皆出于中者。理气之一而感应之神也。犹人之心与四肢。虽有名位之异。实一理一体而疾痛哀乐之相感也。至矣感应之理也。此程子所以至于手舞而足蹈者也。春木一旺于东。天地生物之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66H 页
心皆动者。变数入于中之理也。春三土旺于辰者。中数出于变方之理也。天地之心既动而天下万邦青青然草木者。中数既变而诸数皆变之理也。古之将见敌人之目动言肆而知其惧也。夫见可惧之机者目也。而心已先惧者。目之入于心也。所惧之心。脉脉然动于目。使人可见者。心之达于目也。心已惧而言动举措之间。不容不发见者。四肢百体随而皆然者也。夫东一方也。目一物也。能使天地四方人心百体。感应若是。则其馀不卞可知矣。然论心论数。其语意次序。虽若有出入先后者。而其实内外心身。浑然一理。初无彼此先后之可言。易传所谓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者欤。杜宇。微禽也。先鸣于天津。铜钟。死物也。东应于洛中。况造化之真而人心之灵者乎。中五所出之处。谓之罡王者。何也。罡字从四从正。王字。竖一统三。谓五是四方之正。而三才之统也。犹心之主百体总性情而得名天君者也。变数既入。中数既出。则此二位宜若更无数在。而历数之际。依然更数者。数外更有叠数耶。数岂有叠也。此乃理气体用之有异而然也。中虽东西南北出入无方。而中之理。常在于中。变数虽得气变动。而其理常在于本位。地能水火金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66L 页
木而生造不歇。天能风云霜露而变化不恻者。以其所以能者。常为之本也。木之荣悴开落而年年常然。火之炎热灰烬而今古常然者。以其所以然者。常为之体也。夫心惟恻隐羞恶。而心之理常在于心。而酬酢无穷。色虽青黄黑白于眼。而其所以青黄黑白之于万物者。常在于眼。味虽甘苦美恶于口。而其所以甘苦美恶之于日用者。常在于口矣。然木火口眼各一其性而为物物之太极也。其所以使木火口眼为木火口眼者。实中与心也。而万物一原之太极也。朱子云。为有原头活水来。邵子云体立天地后。用起天地先者。岂非此欤。一言蔽之曰。心之理也。中者。天地之心也。心者。人身之太极也。吾之所以为此。取于心。非惟取于数也。故曰在天为太极。在人为性情也。邵子所谓先天图心法也。及夫古今圣贤未尝不眷眷于河洛者。皆以此也。知数而不能知心者。必不能到此。惟洞见道原。心数俱通者所可能也。此想必出于邵子诸贤。而非近世数家所创明矣。至于卦例则诸卦皆以本数配添数而成焉。独变数入于中者。中数出于变方者。历数之成五十者。皆不用中数。而便在六纯者。何也。此乃化之之理非不用也。心理之尤微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67H 页
妙者也。夫目能视物。耳能听物。而不能化其所视所听者。专一气之偏而已也。此诸数之只能配添成卦而不能变化者也。心也者。万化之原也。无理不该。无物不备。随于感而化所感也。此中数之无数不在。无气不本。随所遇而化所遇者也。古人闻琴而知有杀心也。螳蛝(一作螂)捕蝉而方寸之间。都是杀气。则是外物入于心而心化其物也。犹外数入于中而中化其数也。杀在于心而闻琴者知之。是心之彻于四肢而化其肢之所事也。犹中之出于四方而化其方之气数也。然图与卦皆有所疑。略加更改而其说甚长。不记于此。至矣至矣。心之理也。何其天人之相契而感化之若是耶。人契于天耶。天契于人耶。终无相契之可言而归于一理者欤。噫。天虽苍苍然在于千万里之上。实吾民之父母而日夜不息其化育之道。人虽眇眇然生于千万里之下。实上天之所降生而日夜生长于化育之中。理气贯亘。至诚恻怛。无异于父母之于子女也。余尝仰瞻苍然之色。爱敬之心。油然而不可遏。恍然若奉严父而承慈颜。言之至此。心骨俱感。此非余之矜己而诬人。实亦出于天理之自然而不容己者。想人皆当如此矣。獭犹祭鱼。豺犹祭兽。可以人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67L 页
而不如乎。此张子所以有西铭也。然若不能率其性而践其形。是有爱敬之心而无爱敬之实也。必存心而主静。如天地之至中而至诚然后。动静云为。无或违贰于父母之则而免为其不肖矣。故曰吾儒心法之要也。周子之主静。程子之主敬。晦翁之动亦静静亦静。皆以此也。试以今日之事言之。向之纷竞而不一。心之动于气也。今之豁然而贯通。心之一于静也。一吾心也。而以其有动静之殊而知觉之不同。有若贤愚者然。吁可不戒哉。玆敢忘孤陋而为此说。先以自警焉。又以奉警于世之诸君子。必先用力于主静。静必戒谨恐惧。动必研几慎独。一念之发。一事之为。必遏己欲而从天理。其于哀乐喜怒之间。无放哀乐喜怒之气。只施哀乐喜怒之理。则可以主于静而一于理矣。庶几作圣贤而与天地合矣。幸诸君子。毋以余鄙且愚焉。而或有取于斯欤。
大学经义一得录
  序
天降生民一句。专言气。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一句。专言理。天降生民之句。若不言气。天之所以降之而为生民者。果何物也。若不专言气而兼言理。则其下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68H 页
句安得复言与之以性耶。以义例言之。则禀赋处气先而理后。上句先言气。下句后言理。明矣。以理气言之。理无形。气有形。上句若不言气。则下句所谓与之以性者。其与之于何处耶。
南塘韩先生云。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其下言气禀不齐。则此性字为本然之性。其说诚是矣。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为本然之性。则其上天降生民所言之气。乃气之本色。而非兼言禀之不齐者。尤明矣。然后可以据而辩论人与物之性矣。塘翁之必言此性之为本然。亦此意欤。
或问曰。此篇篇题云。大学孔氏之遗书。经首节章句曰。大学。大人之学。至于序文之首。乃曰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既曰孔氏之书。而又以古之法为言。既曰大人之学。则乃是学者之事。而又以教为言。以归之于教者之事。朱子之言。必不如是之不一。而当有意义之可闻者矣。曰。文体各异。语有浅深长短之不同。故始虽似于不一。而终无不归于一者矣。篇题必当先明作其篇者为谁某也。故其首曰。大学。孔氏之遗书。章句只训其句字之意。故训大学之意曰。大学。大人之学也。序文。序尽其所当言之义者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68L 页
也。大学虽曰。孔氏之书。岂无其所以为孔氏书之故也。大人之学。虽曰学者之事。岂无其所以为学者事之由哉。大学。古者只有其法。未有其书。至孔子而后始成书。故于此以古之法为言。而其下以其法寝备。独取先王之法。两个法字。承此法字而序之。以至于此篇者。著大学之明法。以明古法之为孔氏书之由矣。大人之学。固学者事也。推大人之所以学。必先有教而后有学。故于此以教为言。而其下以治而教之下。至其所以为教六个教字。承此教字而序之。以至于当世之人无不学。以明教道之所以为学者事之由。大学。即大人之学。而其书。即孔氏之书。孔氏之书。即孔子以前上古教人之法也。序首所谓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者。与篇题章句之语。既无不一者矣。夫然后乃知大学既是我尼父夫子继往开来之书。而又是上古圣神羲农尧舜禹汤文武教人复性之法也。其教之法。出于其能尽之性。其能尽之性。即天所与之仁义礼智。则又知大学书所载之道。其本出于天也。朱子此序之义。祖于中庸。天降生民。与仁义礼智之性。即中庸所谓天命之性。聪明睿智能尽其性。即中庸所谓率性之道。治而教之。以复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69H 页
其性。即中庸所谓修道之教。朱子于中庸此节。答或人问曰。此明性道教之所以名。以明其本出于天。愚之所以断然以大学之道。本之于天而无疑者。又敢祖于朱子之说矣。
曰。子之所辨诸说。庶皆可以闻命矣。但教人之法教字。承其上两言大学之意。大学之书。大人之学也。古之大学。大人所学之馆也。于此当以大人所学之法承其上。而曰大学之书。古之大学。大人所学之法也。乃以教字下之于此。既非所以承其上所言之意。教字下不下大字。而只下人字。则为总吾人之人。大学。岂总天下之人而可教者耶。曰。学必有教而后有。则。书与馆不但为学者之书与馆也。其实教者。为书与馆之主。则于此。无不可以教为言者矣。此教人二字。既承其上两言。则其意虽主于教大人。夫小学。大学之基本。故此序之中。承此教人二字之意而序之。其将言教大学。则必先言教小学。此教字。实包教小学。而人生八岁皆入小学。则于此姑不分人之大小而只言人。则此人字。固为总人之人。而大人。亦自包在此人之中矣。故于此乃以教人二字下之矣。既可以承其上而序其下矣。又可以主大学而包小学矣。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69L 页
篇题
大学。孔氏之遗书。不言子而言氏者。大学。群经之纲领。故特言氏。以为万古道学之宗主也。如异端所谓老氏释氏。职名所谓仓氏库氏之义欤。
由是而学是字。塘翁云。据其上为学次第独赖此篇之独字。可见此是字专指大学。陶翁云。大学或问言。论,孟犹处其次。此是字当以大学看。二说皆是。愚按此一节。自初学入德之门以下。皆是为学。必由是大学而后。不差之意也。若必并由论,孟而后。其学方不差则不由论,孟而专由于大学者。其路径必差。不可以入此德之门。安得言大学初学入德之门。故曰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此独字。正所以明此义者也。若必并由论,孟。方可入德。则其下亦安得言独赖此篇也。论,孟虽最切于学者。而若不由大学次第。必难入德。故或问曰。论孟犹处其次。由是而学是字。其单指大学。明矣。其意即学者。必由是大学次第而学。其学不差。而可以入此德之门也。
  经一章
论语学而时习之学字。集注训。学。犹效也。中庸率性之谓道。道字。章句训。道。犹路也。于此节。大学之道。学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70H 页
字及道字。并无所训者。大学之道。其下言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则大人所学之道。在于此三者。可知故也。
以人之心性。皆得于天。以人之所得乎天一句。为合理气言。按人之心性。固皆得之于天。而心气也。性理也。以人之所得乎天。为合理气言。似然而实有不然者矣。夫理气合言。先后言。皆自有其例。而其例莫晓。于此篇或问训解此章句处者。理气本原处。必先言理后言气。即或问所谓天道流行发育万物。其所以造化者。阴阳五行而已。是也。天道。理也。此先言理也。阴阳五行。气也。此后言气也。其下言阴阳五行。必先有是理而后有是气者。以阴阳五行。本之于理。以明理之当先言。气之当后言也。理气流行处。必合理气言。即或问所谓及其生物。则又必因是气之聚而后有是形。故人物之生。必得是理。然后有以为健顺仁义礼智之性。必得是气。然后有以为魂魄五脏百骸之身。是也。气聚之时。其上文所言。必有之理乘而聚焉。理则为性。气则为形。此乃合理气言者也。故其下曰周子所谓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者。正谓是也。真理也精气也。正谓是之是。指其上文也。其上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70L 页
文之意。正理气妙合处。则岂非合理气言者耶。然言理气之情状实迹。虽有上下之次第。其实所谓实迹。即情状之所为而非有先后之异时也。(其上文。首言天道流行。则以下至妙合而凝。皆是言理气流行处。而更兼言理气本原处在其中者。所谓本原禀赋。又都只在流行中故也。必兼言之。以明有气之必后于有理。而理在气中者。与夫理之当先言。气之当后言。然后可见阴阳五行之承天道流行之所以然于发育万物而造化万物者。皆是其理在气中者之本然而然者也。非阴阳五行之外。更有所谓天道者在也。然此只说理气生物之情状。其下方说理气生物之实迹。故曰及其生物则必因是气之聚而后有是形。盖气之聚而生物也。理之在于气中者乘而聚焉。理为之主而二气五行经纬错综。理为其性。气为其形。此所谓妙合者也。二气之合为经纬。而阳经也阴纬也。其经纬之也二气中。各有之五行。以其生成之次第。而同气相合。为错综也。其经纬之错综之也。此中之理。与那气合。那中之理与此气合。则其理与理之相合。不啻气之为谕也。其所以妙合之若是者。太极生阴阳。阴阳生五行。而五行。实一阴阳也。阴阳。本一太极。而理气。本浑融无间故也。)为人为物之气。已分于气聚之时。则亦理气流行中事。而妙合而凝以上。只说理气流行。理为人物之性。气为人物之形。而其下始言理气禀赋处。理气禀赋处。必先言气后言理。其所以必如是者。其气分之时。人物所禀之气。偏正以万者。以类而聚。理方具于其中。随其形之成而赋焉。性以之成。性之偏全。亦以万矣。性之所以偏全之故。皆在于其气已分之后。而偏全之性。亦成于其形已成之后故也。言理言气之或合或先后互换。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71H 页
皆以理气之本然而不容易者如右。则况人之所得乎天一句下禀赋处一层。而言人物所得之气已分之后者也。又是解明德之第一句。则必当专以气言之。岂有可以合理而言者耶。故妙合而凝。其下先言以其理而言。则万物一原。固无人物贵贱之殊。以明人物性之有偏全。非理之故而专是气之故也。其下专以气为言。以明章句之言。人之所得乎天者。乃是正通之气。而章句之于所得乎天之上。所以必加人之二字者。以人之二字。悬空对物之二字。于言外之意又明。人之所得正通之气于天者。异于物之所得偏塞之气于天者。故节节以人物相对为言。以释章句之意。而于其言物处。不复言物之得气之偏塞。而惟于其言人处。特再提起而言。惟人得其气之正且通者。其上节节所言。皆所以明人之所得于天者。乃是正通之气。而于此必再提起此言者。尤所以使人的知其人之所得乎天。果是正通之气也。其申申丁宁之意。不啻可掬。亦可感也哉。故其下所言节节与章句相符。虚灵洞彻。即章句之虚灵不昧也。万理咸备。即章句之具众理也。为尧舜参天地赞化育。即章句之应万事也。章句。朱子之言也。或问。朱子之言也。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71L 页
以朱子解朱子之言。而其言若是。则后学之当信。孰有如此者哉。人之所得乎天一句。一言以断之曰。乃是专以气为言。非是合理而言者也。盖人物之生。惟人得天地之正气而通阴阳五行之全。故其精爽之聚而为虚灵知觉者。备有健顺五常之众理。酬酢事物常变之万理。物则得一偏之气而不能通五行之全。故其知觉中所有之性。不能备焉。(朱子曰。马之性健。牛之性顺。岂非健顺乎。虎狼之性仁。蜂蚁之性义。岂非五常乎者。是也。)或并与其知觉而亡焉。不待人之以言界分而其明之多少。性之偏全。自如萤爝之于日月。龟玆之于天下。其界分之严。如天堑长江割野限南北矣。上古之时。此义素明。故汤诰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人与物皆天之所生。其性皆天之所降。而不言降衷于人物。只言降衷于民。则不以性之衷降于物者。自可见矣。其所降之性衷不衷者。岂非其所禀之气正不正者耶。此篇之言明德。亦此义例也。朱子曰。主于一身者。心。有得于天而光明者。明德也。盖人物之心。皆气也。而唯人心之能全其体用。而其本色之光明者为明德。则所谓明德云者。亦承其上句之意。而言大人所学之道。当明人之于万物之中。其所得之气最正而其心最明。能全其具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72H 页
理而应事者也。亦就人物禀得处。言所禀之气最正而其心最明者也。明德者。乃孔子之所言而曾子之所述也。自孔曾所以本汤诰之意而言者已如是。故朱子于章句。释明德之义曰。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既以人之二字。对物之二字而言。又于其或问。节节以人物相对而言之。以明孔曾之意。人之所得乎天。释明德第一句。正先以气专言处也。岂容以一毫理底意思合言之耶。夫所谓气者。元无无理之气。理者。亦无无气之理。凡气之所为。莫非理之所以然。而理之无形无为。而只能所以然者。必待气之有形有为者而后能然之。若非气之所为。理安能然之耶。为性者虽理。而理不能自为性。而能使理为性而有偏全之以万者。惟是气之所为也。故必先专以气言之。可以明理之为性者。偏全以万而理一分殊之义也。所以于此句。必曰人之所得乎天也。愚之所以于此一句。如是屡屡多辨者。亦非谓此气之无理也。谓此句之言气而不言理也。此句之所以专以气单言而非合理而言者。不啻一二矣。能使理为性而偏全之者惟气。则不当合言理者。一也。又以理而言。则人与物皆同而无异。初无可以分别而以物之所得。人之所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72L 页
得为言者。二也。又若是合理气言。则为理气流行处。合理气言。以明理之为性气之为形之义也。非此。禀得处。专言气。以明气有偏正而性有偏全之义者。三也。又其下言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极赞其气之才能。若是则其上当专言气。以明其气之所以能虚灵不昧。以具众理应万事者矣。不当以理合言者。四也。又气能具理。理不能具理。故其下曰。虚灵不昧。以具众理。其能具众理而为性者。乃虚灵之气也。非理也者。五也。又若以其传之所引。顾諟天之明命。为合理气言。则命字乃是就气禀中单言理之为主。则本非合气而言者也。故于此下禀赋处。一层就人物所得之气不同处。只以人之所得乎天之气。万物中最正而可以能虚灵不昧者。则其非合理而言者。六也。又若以理之所以然于虚灵者。为合理气。则以其理则人物莫非太极之全体。以其气则虽以人之最正。其灵惟能人道而不能天地之道。则非尽全太极之体者也。如虎狼蜂蚁。物之稍正者。而其灵仅具一性。而可验其太极之体者。才一分矣。如草木枯槁。所谓虚灵者。至于亡焉。可验其太极之体者。又无一分矣。其能多少虚灵。至于若是者气。所以虚灵者虽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73H 页
理。而气能虚灵者。乃气而非理之故也。故朱子于言虚灵处。皆以虚灵。专属于气。惟于语类淳录曰。知觉不专气。气先有知觉之理。理未知觉。气聚成形。理与气合。便能知觉。其语固所以合理气言。而其上云理未知觉。则其所以合理者。只指理之所然处。而非指气之能知觉者也。故塘翁以朱子此言。谓非知觉之本色。塘翁又尝以人之以理之所以然。兼理气言虚灵者甚非之。其决不以理之所以然于虚灵者。为合理气言者不啻明矣者。七也。然此以上所辨之说虽多。而其中不言理之为性而只言虚灵不昧以具众理以明其具理而为性者。只是气之所为而本非理之所为。又以其虚灵以具众理。以对物之不能虚灵不昧。不能以具众理。以明气正则性全。气偏则性偏者。最得而尤有力矣。若以为天地万物之性之得于天者。莫非太极之全体。无不全其性而性无不同矣。大分混而人兽之别蔑矣。理之于人与物大界分处。不拘气之偏正通塞。而能自全如右。则其于人与人小界分处。不拘气之清浊美恶而能自全者。岂啻如右哉。然人之不能皆尧舜。而有知愚贤不肖者。不由于其气之清浊美恶。而更由于何哉。朱子答余方叔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73L 页
书曰。有血气知觉者。人兽也。无血气知觉而但有生气者。草木也。无生气而但有形质臭味者。枯槁也。其分虽殊。其理则未尝不同。而以其分之殊。则人为最灵而备有五常之德。禽兽昏而不能备。草木枯槁。并与其知觉者而亡焉。但有其为是物之理。其所谓其理未尝不同者。即人物之理皆同。而莫非太极之全体者也。(朱子于太极图说注曰。浑然太极之全体。莫不各具于一物之中也。)太极之全体。则能天能地。无所不能。而至于天地先后开辟之无穷。六合内外上下之无穷。莫非一太极之所以然。而天地犹为其中之一物。而以气之为气于其理而性焉者观之。则气之阳而轻清者为天。其性健。只能天道而不能地道。气之阴而重浊者为地。其性顺。只能地道而不能天道。以天地之大。以气有阴阳之分而性有健顺之殊。况得其气之偏正而为人物者。其性安得无偏全哉。故人惟最灵。其性最全。至于能参天地而为三才。然亦不能兼全天地之道。所谓三才者。只能各全其道。而不能全三才之道。以天地视太极。则犹是气质之性。以人与万物视天地。则其气质之性。又岂啻千万哉。故自其下渐杀。至于亡焉。其间等分之千万。多少久速。不啻千万者。惟是气之有偏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74H 页
正通塞故也。若不先以气专言以为阔狭。此理之一器。无以明性之有偏全矣。故理之所以然者。虽其太极之全体。其气之虚灵只是气。安得为理于其气之外哉。盖性之有其字而有其名者。自古之圣神。只为非此性字。无以界分气之偏正以万而理之偏全以万者。以明理一而万殊之义也。故性之为字。从心从生。为心之气。既有偏全。则从其心而生焉者。安得免偏全哉。不然则自古言理者。只有一理字足矣。何用更烦造此性字耶。故或问必于虚灵洞彻万理咸备之下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正在于此。以明人之所以与禽兽不同而最贵者。正在于此矣。且以异于禽兽。正在于此之语。必下之于此言体言用之间。其语既足以贯体用。而又以无后学性同用不同之疑。以知体全者用全。体偏者用偏。观其用之发于外者全。则验其体之存于内者全矣。观其用之发于外者偏。则验其体之存于内者偏矣。故于此序文之首曰。大学之书。所以教人之法也。观人之凡诸云为。而知其可以于天下之理无所不能知。天下之善无所不能行。而以大学治国平天下之道教之者。乃所以观其用之发外者全。而验其体之存于内者全矣。故其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74L 页
下曰天降生民。则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以则字下之于生民之下者。乃天降万物。而降之以正通之气而成形者惟生民。故于万物之中。惟生民则与之以仁义礼智全性之义也。其所以降之以正通之气者。乃所以与之以全德之性者。则亦于其先言处。专以气言之而非以理合言者也。序文之用全则体全。或问之体全则用全。其言虽有不同。其意实无不同。而其体用之全。皆由于其气之正通也。故或问自虚灵洞彻以上。至于以其气而言之以下。节节专以气为言而不以理合言。得其气之正且通者为人。得其气之偏且塞者为物。岂非专言气耶。以气之有偏正而有贵贱之不齐者。岂非专言气耶。其下方言无以充其理之本体。咸备万理之全体者。以其理之当后言。而不合言于气之先言处者。不啻明且明矣。以人之气正而其心虚灵洞彻。能全五常之万理者。视物之气偏而其心梏而塞焉。不能全一性之理者。其偏全之晓然。如太仓之于稊米。犹恐后学有所未领。又以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正在于此。言之于其下。以结上文之意。其下又言。可以为尧舜参天地而其用可以充其理之本体者。以对物之心梏而性偏者。其用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75H 页
无以充其理之本体以达其体全者用必全。体偏者用必偏之义。皆所以明人之所得乎天之先以气专言。非合理言者也。其义至此。无复馀蕴矣。朱子之所以如是者。以其必如是。然后可以为后学离合看理气底本矣。以塘翁之大贤。岂不知此。以人之所得乎天一句。为合理而言耶。偶于此。失其照勘矣。塘翁于五常之为五常处。亦以因气质而成名之当然者辨之。又其他辨人物性之不同者。卓越诸贤。愚之所以如是呶呶多言者。乃所以明塘翁之道。非所以售愚见之一得者也。
虚者。神之所舍。宁有可见。灵者。自然知觉也。不昧者。无所昏昧也。神。而自然知觉者无所昏昧则其明也全。明之体用。如日月之无所不明。无所不照矣。不昧故以具众理。则其理亦被气之所主。而非可与虚灵分言而对立者也。以应万事之万事二字。对具众理之众理二字。则其语意以其所具之众理。应其所事之万理也。乃性之善而情之正者也。可以贯物我之理而一之。至于明明德于天下。而新其所受之天命也。故或问以参天地赞化育。释此应万事之义。若非理之一而物我有异。则何以能参天地而赞其化育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75L 页
哉。然具而应之者不昧。则亦为气所主而兼之者也。塘翁于其解明德末端曰。明德训。当以心统性情之义看。虚灵不昧。心也。具众理。性也。应万事。情也。而具之应之。皆属虚灵。则语意自有宾主矣。其以众理及万事之为虚灵所具。应而以虚灵为其主。则正愚之见也。既以虚灵为主。则其上当专言气之可以虚灵不昧而为其主者矣。不当合理而言者。亦明矣。
所谓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者。非谓虚灵不昧之前。元无此理。虚灵不昧之后。始有此理也。谓虚灵不昧之前。虽有此理。虚灵不昧而后。能具众理也。
以人之所得乎天以下四句。总论之则其言之所主。虽在于气。而意之所重。实在于理。所贵乎虚灵不昧者。以其能具众理而应万事也。若不能具众理而应万事。则亦安有所贵乎虚灵不昧者哉。
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云者。气禀。即或问所谓其通也不能无清浊之异。其正也不能无美恶之殊也。气之为人者。天之正通之气。而又不能无清浊美恶之不同。而人有智愚贤不肖之不同。则并心之未发已发。而皆有昏明善恶之不同矣。于其接物处事之时。不能尽知天理之极。而自有人欲之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76H 页
所蔽而昏矣。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学者。当因其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云者。其本体与气禀。虽无体段之有异。实有界分之不同。气禀则为人之气。虽皆天之正通之气。而其清浊美恶之不齐。生于滚来滚去禀受处者也。非气之得于天之本体也。本体则乃虚灵之气而得于天者也。其在天也昭昭灵灵。不容言气禀者也。虽降而为人之心。其不容言气禀者。常在于其气禀不齐之中。而发于拘蔽空隙之间。学者若能因其发而觉焉。则可见其虚灵之具众理应万事之全体。无不如此矣。当用工力而明之。以复其初也。故朱子于或问。以本明之体。得之于天。终有不可得而昧。与夫所得于天而未尝不明等说。节节提起。以明本体之未尝息。以虽其昏蔽之极。而介然之顷。一有觉焉。则全体洞然。与夫超然无有气质之等说。节节提起。以明其气禀之可化。本体之可复矣。
因其发而明之发字。或问以介然之顷。一有觉之觉字。释此发底意。此觉字。即虚灵之发而为知觉者也。孟子尽心章注。知觉者。具此理行此情者也。此知觉之兼体用而言者也。或问之以觉释发。以知觉之用而言者也。即虚灵。故能知觉故也。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76L 页
训至善之义。则曰事理当然之极。训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义。则曰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人于随事处义。求止于至善。每有天理难尽。人欲难去之患。故以天理人欲相对而曰。必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无一毫人欲之私。而尽夫天理之极。则为事理当然之极。而事理天理。非有二者也。如是则我之所以明明德者。可以止于至善矣。推其所明以新其民之德者。亦可以止于至善矣。在我所以新之之道。必止于至善者。庶乎其民之自新者。皆止于至善也。
第一节。以工夫之当然者言之也。第二节。以功效之必然者言之也。有定而后以下。至于能得。皆知止之效也。知止之止。明明德新民得止于至善之止也。必以知字下之于此者。以知字乃虚灵之发而为知识之故也。虚灵体也。知识其用也。(补亡章曰。人心之灵。莫不有知。有知之知。即知识之知也。心之灵。即虚灵之灵也。)虚灵之具众理应万事者。乃明德之全体大用。而己之德民之德。自当止于至善者也。但其虚灵。不能无气禀所昏者。则其用之发于其体者。亦不能无所昏而必其用之所明。有以去其体之所昏。其体之明方自全。而其用之明还其自全矣。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77H 页
所以致其知者。只为其所明能去其体之所昏矣。盖今日格一物之理。则其体之所昏。为其用之明所惺而复其初者一分矣。明日又如是。则所复者一分二分。而积习既久。至于豁然贯通。则所复者尽其分。而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焉。其全体之明。可以发其所具之众理。而其大用之明。可以应其所事之万理矣。然后庶其所以自明而明民之德者。可止于至善矣。故诚意章。承此之意而曰。诚其意者。无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恶者。义之发也。好者。仁之发也。其所以发而至于能恶能好者。岂非其所复之体用而无不明者耶。其所好恶也。以其所为致之知而无一分所欺于其所知。如恶臭而决去。好色而必得。则此知之所以成仁义之德者也。一事二事。如是不已。则亦可以变化其气质。能成其五常之全者也。故正心之所以息浮念。修身之所以去偏念。皆所以护持此知。使此知无所失其明而常明矣。一人之仁让。至于兴其家而兴其国。一人之能爱能恶。能全仁之德。以至于得其众心者极。而常其天命者永焉。则皆此知之明。能化其气质。以全其五常之德。而发于其大用者也。明之新之者之所以得止于至善。而专是知之知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77L 页
止之效也。不啻明矣。故以知字。下之于此三纲领之工夫功效之间。而为八条目之首者也。
知字虽下之于此。其意则实在于三纲领工夫之首。而与明德上明之底明字同矣。亦可见此知之为虚灵之所发也。虚灵则明德之体也。可以明其体者。非其用之发而谁也。故下知字于此。然后方为明新之得止于至善之功效也。此节之五个后字。所以明上节之工夫。必有先后。此节之功效。方随其先后。而至于能得也。又以开下节先后字之意也。
塘翁以第三节言终之先于始。明其所以当然之义者。固精密矣。又有可以證明此义者。诚意章似当先言好后言恶。而其言反以好为后。以恶为先为可疑。而考齐家治国平天下章。言好恶处。则皆先好后恶而无一先恶后好处。始知好善恶恶之于治己处。当先恶而后好。于施人处。当先好而后恶。塘翁以此。先言终后言始。为经传一字下。得亦不苟然者。亦明矣。第四节之言。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人与己之明德皆一。而一人之明德。可以明天下人之明德也。其明之底工夫。不分人与己。而统天下在其中矣。首节之言。在明明德。必先明己之德。可以明人之德也。其明之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78H 页
底工夫。专在于自己之德。其下新民止至善二句。皆言在字。则此三句。皆自己之当做底工夫也。然必知此三言而做工夫。方有序有本。而必有此三言之功效矣。其功效之及于人者。亦如此三言矣。然后于此节合首节之三言。而一言以举之曰。欲明明德于天下。既知首节三言之意。则其明之底工夫。不容不以自己底工夫为主。而天下之理皆一而无不同矣。为民底工夫。常自在其中矣。故其下八条目。皆以工夫言之。格致诚正修。皆所以明己之明德。而止于至善之工夫。齐治平。皆所以明人之明德。而止于至善底工夫也。其言虽有先后。而其理则自无先后矣。己之所以格致诚正修。乃人之可以格致诚正修也。己之所以齐其家治其国。乃人之可以齐其家治其国。以至于平天下矣。故其下节。皆以其功效言之。物格知至意诚心正身修。皆己之明德。得止于至善也。家齐国治天下平。皆人之明德止于至善。而明德明于天下矣。己之德明而其止无不至善。则人之德明而其止无不至善。捷于影响。无先后之可言者。莫非其德之一而理之不二者也。首节之明明德新民。以新民之德。必出于明明德。而先明己德。则明明德为体。新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78L 页
民为用。此节之欲明明德于天下。则其心之未发为体。已发为用矣。或问曰。篇首三言者。以其宾主对待。先后次第言之。则明明德者。又三言之纲领也。至此段而后。极其体之全。而一言以举之。天下虽大。吾心之体无不该。事物虽多。吾心之用无不贯。新民之为明明德之宾。而必待明明德而后方对。故其言有先后。则其意当以明明德为体。而新民为用矣。天下虽大。吾心之体无不该。事物虽多。吾心之用无不贯。故极其体用之全。而以一言下之于此曰。明明德于天下。其意以心之未发为体。已发为用者也。盖吾之明明德而止于至善。人之明明德而止于至善。而至于明明德于天下者。皆发于吾心。则或问以未发为体。已发为用之意。跃如矣。
愚尝言于李生文福曰。子思之学。以仁义之利为主。而大学传文。自修身齐家治国等章。似有仁义利底张本。而至于平天下章。其说专主于仁义之利。而末乃重言以结之。必是子思之所作。而朱子于经一章章下注。只言曾子门人之所记。而不言其为谁。恐涉僭踰。不敢肆然以子思所作为断案。其后文福言退溪类言编。有曰。东汉贾逵之书云。子思居宋作大学。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79H 页
居卫作中庸。愚始敢信此传文之为子思所作矣。
  传文篇题
文理接续。血脉贯通两句。皆自有其义。似非可以一意而解之者也。若以传之首章论之。康诰则人皆有明德。而文王独能明之而他人不能。则慨然有欲明之心。而姿禀非文王之生知。则必致其明之之功可明。故其下引大甲。人之明德。即天之所以命于人。而其全体大用。常发见于其日用。学者必常目在于此。于其应物也。真若见其得于天。而正大光明焉者无时而不然。则其功效可以克明峻德。故其下引帝典。此文理接续者也。夫天之明命。理之赋于人而人之所以为德也。康诰之下。引此节者。以明明德之所以为明德。而文王之所明者。皆是天之明命也。人之于人。气之细分。不齐者以万。而大分则同一正通之气。故明命之理皆一。而圣凡无分数。文王不待顾于是明命。而其德自明矣。学者之欲仪刑于文王而以明己德者。动静云为。必顾是明命。而以其理之皆一者。治其气之不齐而化之。其效可至于帝典所言。故引此节于此。以贯其上下节之义。此血脉贯通者也。盖文理接续。血脉贯通之义。不独此章。他章庶皆如此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79L 页
矣。
  传首章(缺)
  传二章
盘铭。苟日新章句。涤去旧染之污而日新之意。则克明峻德之后。岂复有旧染之可涤而其德之日新者耶。其日新。乃是克明峻德以前顾諟天之明命时事。则其日新之德。皆是明命之理也。其下节将言新民。则当先言其推己新民之事而不言之。直言其作兴自新之民者。以见其民不待其君之推新。而见其君德日新。自能兴起感发。以明一理之相感捷于影响。其下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君德之日新。民德之自新。而上天之心。自尔格感。至于新其命而使有天下。
  传三章
止至善。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意。则止至善。非明明德新民之外。更有止至善也。明明德新民之时。顾諟天之明命者。乃所以求明新之止于至善也。天之明命。亦必待明新之皆止于至善而后。其理始跃如矣。虽善而非至于极处。即是人欲之杂也。岂至善也哉。止者。至善之所在而所当止之地。首节引此诗。以示天下之物。皆有所当止之地头也。顾諟天之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80H 页
明命。虽是明新止至善之方。若不先知其至善所在之地。则随事处义。安知何以则为天命而顾之耶。顾諟之顾。本是包格致诚正修。而格致为最初底功夫。能知某底是天命。某底非天命。然后可止于至善。故第二节。引绵蛮之诗及夫子之言。以示人当知所止之地也。因此义而推广之。则不独黄鸟止于丘隅。凡于禽兽微物。亦皆能知其所止也。如雀之巢居。蚁之穴居。是也。鹳能知风。高低其巢。蚁能知雨。迁移燥湿其穴。则能知随时而止其止也。彼微物之有一性者。尚能知所止。而又能随时知止矣。人为最灵而备有五常之性者。不能知其所止乎。传者之引此节。夫子之释此诗。欲使学者。真知此义。激感振奋。必知其所止之地也。圣贤之为后学。用意其至矣乎。第三节。承上文两节而言。以示所当止之地及所以知止之方。缉熙敬止。形容文王之心。继续光明而安于所止也。仁敬孝慈信五者。至善之目。而即所当止之地也。文王生知也。不待工夫而自能继续光明。安于所止。不待求知而自知五者之至善而止焉。学者则必用功于缉熙。其心庶几能一而缉熙焉。然后又必究极五者之理。方知五者之至善。而为当止之地矣。第四节
性堂集卷之四 第 380L 页
承上文而言。学者用力于知止功夫。而得止于至善也。斐者。道之显于外而成文者也。斐字。含其下所言切磋琢磨瑟僩赫喧之意。而作此诗者。则见其显于外者赫喧。而知其中之瑟僩。知其中之瑟僩。而又知其用功之如切磋琢磨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民之见其君子斐然成文。瑟僩而赫喧。知其所成之盛德至善而不能忘之义。则其君子所以明明德者止于至善。不待复言而可知矣。其民能见而至于不能忘。则亦已至于感发而自新矣。岂非所谓圣人能知圣人者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