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x 页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23H 页
家状[金是瓒]
先生姓金氏讳富弼字彦遇。光山人。后彫别号也。其先出新罗。及季世王子讳兴光。见危乱将至。遁于光作庶人。实始祖王子。孙讳吉。佐丽祖为三重大匡司空司空。后大昌显。至十六世少监讳务。当国初徙于岭之福州。于先生为五世祖。曾大父讳淮。以学行官知县早卒。 赠参议。大父讳孝卢。选国子。隐于礼安乌川里。以操行卓异闻于朝。将显值北门祸。以布衣终。 赠少宰。退溪李先生铭其墓。父讳缘。官按察号云岩。尝以谏官论窜金安老。为其所中北逐。晦斋李先生所谓志契断金。献替同襟者也。二世皆俎豆于乡。母贞夫人昌宁曹氏。国子生致唐之女也。正德十一年丙子。先生生于乌川之第。既质有孝德。又刚正贞固。在幼少。已与凡儿殊。闻于过庭者。皆礼法绳墨。由是能早自修敕。居亲傍无子弟之过。嘉靖丁酉中司马。先大父北逐而召还之岁也。游太学有声诸生间。同斋生有枉罹罪当死。先生为见大臣言之。其人竟不死。其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23L 页
重于时如此。甲辰云岩公卒。先生易戚咸至。杖而后能起。丧节严苦。溢米而疏食而菜果也。惟古礼是遵。乡党莫不一辞归之。丙午服阕。寔我 孝陵上升之翌年也。先生遂厌科业。不复迹有司门。事王母李夫人母曹夫人。一依内则。不尝以外物经心。越三年戊申。承李夫人重。九年丙辰丁曹夫人忧。其自尽皆如前丧焉。是时退陶李先生倡道于乡。长先生十五岁。先生始也朋友之。中焉少长之。末乃执弟子礼。登门请业。盖见老先生道益尊德益全而渐次归服也。识者谓苟非知足以知圣人不能也。然每以晚晤为恨焉。老先生之于门人。惟静存,高峰,后彫时以号。至于或加翁字者。先生之所独得于师门者也。实松柏于庭。颜其堂曰后彫。人莫能原其意也。惟于六月之晦。辄往居仁山中云岩公坟庵中。夜哭至晓始止。岁以为常云。卒以学行闻。嘉靖末始调祠官不起。隆庆戊辰冬。又 除陵官。老先生时在都下。贻书勉出曰虽非所乐。来拜 圣恩。看如何作去就。所谓绰绰有裕。先生答之以诗。以山云比出处。年友徐大夫克一闻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24H 页
之。赠诗先生曰。好与梅情坚节操。笑他云性任飞腾。先生和之。有涸鱼已绝天池跃。驽骑宁望冀北腾之句。己巳冬又有祠官之 命。老先生已知先生东冈之志不可变矣。乃有诗曰后彫主人坚素节。 除书到门心不悦。坐对梅花冰雪香。目击道存吟不辍。盖梅兄一枝。未尝离先生座右。故三句及之。而其馀梅诗之函丈间往复亦甚多。翌年庚午老先生卒。先生心丧一周。素衣素食素带过小祥。其后朝议将以六品职相处。为不悦者所惎遂不果。而亦以知先生之无意于斯世也。丁丑十月十二日。以疾终于寝。寔万历五年。享年为六十二。其十二月十三日乙未。葬于安东北金鹤山向东之原。去云岩公墓十馀武。先生敦伦尚义。制行严谨。其事亲之孝。居丧之礼。业已耳目者之所啧啧也。而其奉先也。晨起拜于庙。四时必有祭。斋必尽其诚。虽畅月寒甚。辄沐浴致洁。老而愈谨。祭毕每愀然以诚未至。慊于中。其友悌也。视兄弟如手足。待亲戚如兄弟。弟挹清公富仪,从兄山南公富仁,弟养正公富信,雪月公富伦,表从弟日休琴公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24L 页
应夹,勉进琴公应埙。并游老先生门。其居又一社也。日相聚以竟晷。其所言非谈诗论文。率辨说义理。于以勉德业规过失。以至昏丧吉凶。无间人我。礼义忠信。遂成俗。寒冈郑文穆公尝曰凡人一家难尽善。乌川一里。无非君子。挹清公晚而患风痹。先生若痌瘝厥身。垂涕而救护之。虽古所谓分痛无以尚诸。未几哭女弟朴宜人。食素至踰月。朔月月半辄为位哭中堂。其笃于恩礼如此。其居乡也。处事平常。不作斩绝之行。待贤愚各尽其分。善者倾与之。枉曲者正色责之无所贷。是故贤者爱重之。不肖者敬畏之。朋侪及后生或有过差。辄曰后彫翁知否。其教子弟也。必以孝悌忠信为先务。常言问学当以孝悌为本。又曰不近人情。为害最大。又曰真心为善。乃善也。如有毫分修饰。虽善亦伪也。又以闇然笃行。无矫激以求知。为自修之工。胤近始斋垓之蚤得知行交修者此也。其为学也。少闻诗礼之教。得知义理之分。日用动静。每从惇本务实上做去。及登师门。闻见益精正。既博极群书。而其最所着力。西山氏一部书是已。每瞑目端坐。心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25H 页
究体验。有会便欣然忘食。有疑则辄就老先生而质之。讲说则虽师门所诲。有时侃侃守己见。老先生亦时有舍从。今其工夫浅深。固不敢妄度为说。而试考陶山遗集。其与先生书曰晦庵书疑辨处。考据甚的。深荷深荷。又曰向日面究条。安生之归。聊以呈质。然终有不快于心。得示乃知之。又曰近日偶尔相聚。讲质所疑。得悟前日误看处甚多。信乎切磋之多益。与李宏仲书曰金彦遇诸人。共读心经。多所开发。方知昔昧误处不少。又或有滞见硬说。某自恐己见亦误。竟不能力主张。与禹景善书曰启蒙原卦画注。前日为说大误。不自觉。乌川诸人看得出修改。幸甚。斯者师门之有无实虚。乐取于人。有以致之。而又非先生之和悦而能诤。殆有所不能矣。最后会讲心经于易院也。老先生追寄诗先生曰。愧我久昏神鉴烱。凭君新澡玉渊清。斯会也诸弟子之所共也。而独于先生乎寄意之郑重如是。当日问难之旨。虽今不可详。先生之精诣。亦可推于此矣。至若示金彦遇万化机缄妙且渊一绝。乃子贡所谓不可得闻者。而先生乃得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25L 页
闻矣。若其出处大节。圣人以沮溺舆筱之长往。谓之鸟兽与同群。士之无义而不仕。非君子之所重也。惟其事关乎名教。义尽乎君臣。然后易所谓忧则违之。中庸所谓中立而不倚。始可以拟议也。先生以名门世胄。既蚤岁入泽宫矣。名声又夙著矣。彼世之荣途名场。顾何处不宜。乃年才三十。辄往而不返。母夫人太母夫人俱在堂。遽绝意乎以禄养也。卒屡膺 徵辟。不尝一脚出门。虽以师门之劝其一起。而亦其所操不变。是岂无所为而然哉。方 仁庙之在东宫也。 圣德天纵。仁闻夙著。八方士庶。举皆延颈。先生之少日游泮。将以策名黄甲。有为于他日也。不幸 龙御飙忽。桂林霜凛。先生平日之志。已陨穫尽矣。矧惟云岩公所垂涕亹亹于临终者。乃大小尹一语。又以勿为时论所挠夺。垂戒丁宁。则先生之一部义理。庸讵非家庭之所得。而其六晦夜哭之必于坟庵者。又岂不足以泪终古之志士乎。呜乎。老先生之于听松成先生墓碣曰。其不仕非无义也。时适然矣。而或以为先生之隐。多病自谦退而已。斯言也岂足以尽先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26H 页
生之蕴哉。亦越我 先大王之许升河西金先生于圣庑也。 圣教亦以节义许之。呜乎。听松之心。惟老先生知之矣。河西之心。惟 先大王知之矣。而先生之心。亦惟河西,听松二先生之心也。是以木石与居。鱼虾是侣。泊然若忘世之果哉。而其不言而标怀。自洁而无悯者。乃其所尚则礼义也。所忧则名教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至于晚年二除。先生先是已以处者自处矣。至是而始乃于于焉出脚。岂臣分之所敢安乎。然则先生所处。其将一于处而已矣。苟非先生择义之精而安于天理之正。又安能前后之无憾至此乎。今以陶山集中赠金彦遇一绝。讽以味之。其曰坚素节心不悦者。非乱伦以市名者之所可承当。而其曰坐对梅花冰雪香者。何其清气之逼人也。其曰目击道存吟不辍者。又何其推许之郑重也。然则先生之心。虽谓之已经老先生觑破得可也。虽然大庵朴徵士惺之墓志。未尝一言及此。斯者正与成文简之上书老先生。请删听松碣末段语。同一时义。而先生之终。既后于师门。山泽幽隐。又未遇赏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26L 页
于异世之 圣人。则其清风苦节之今数百年不彰。庸讵非吾党之憾。而顾二先生之知遇。即先生之知遇也。亦何慨乎先生之未附青云哉。先生简于著述。又不蓄稿。今有七世孙莹所裒稡如干篇。其志洁故其遣词也简。其行高故其为言也刚且正。蝉蜕于浊秽。亭亭乎万物之表。而又其自乐者。非魏仲先林君复辈所曾与闻也。世之君子。必有吟讽想像而得其人者矣。先生配晋州河氏。周官典瑞就深之女也。无子。挹清公有一男。即近始斋也。先生鞠而为子托后事。少有重名。登第入翰苑。南寇难以左道义将卒于军。追爵检讨。有四子曰光继。嗣修先业。屡 徵不起。追爵中丞。世称梅园徵士。曰光实。曰光辅博士弟子。曰光岳。光继以光实子𥖝嗣。有学行。追爵代言。其嗣纯义追爵都御史。以子岱登大耋 貤赠也。今其后人商儒。深惧世愈远。幽潜渐湮灭。就当世之知德能言君子谒善状。要是瓒叙其事行。乌乎。今去先生之世二百三十有八年矣。先辈所赞述。惟大庵志文。而亦略而不详。藐末后生。顾何据而为说哉。惟其日用实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27H 页
行。遁藏岁月。志文存。学问造诣。师门推重。老先生文集在。志尚之高洁。行义之严苦。遗稿如干篇在。谨就其中略加蒐猎。排缵成篇如右。杜撰之罪。庶或免矣。言行之录。依旧是略。恶足以备秉笔家采择。噫。傍裔是瓒谨撰。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27L 页
行状[韩致应]
先生姓金氏讳富弼。彦遇其字。后彫号也。新罗王子讳兴光。见季世危乱。遁光州以居。子孙因其贯。王子之孙讳吉。佐丽祖官司空。后大昌显。历十三世有讳务入本朝。徙于安东。官少监。是为先生五世祖。曾大父讳淮。以学行著。官知县 赠吏参议。大父讳孝卢。隐居礼。以操行卓异闻。 赠参判。退陶先生铭其墓。考讳缘官观察使。尝论金安老。卒为所中逐北塞。晦斋先生以志契断金。献替同襟许之。盖以去就所值之相同也。两世俎豆于乡。妣昌宁曹氏。进士致唐女。正德丙子生先生。幼有异质。迥出等夷。弱冠文艺夙就。中嘉靖丁酉司马。时年二十二。游太学有声诸生间。同斋生有枉罹罪当死。先生见大臣一言解之。得不死。其见重如此。甲辰遭云岩公忧。殡敛丧制。惟古礼是遵。乙巳七月一日 仁宗宾天。先生北望号痛。如不欲生。遂废举子业。不复迹京师。戊申承祖妣重。丙辰丁曹夫人忧。慎终尽礼。一如前丧。尝从退陶先生游。始也朋友之。终焉执贽之。登门请业。以晚悟为恨。卒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28H 页
以遗逸荐。嘉靖隆庆之间。三应祠官之 命。并不起。老先生贻书勉出曰虽非所乐。来拜 恩命。看如何作去就。先生以山云诗答之。老先生知所执之不可回。乃有诗曰后彫主人坚素节。 除书到门心不悦。后朝议将以六品职处之。为不悦者所惎遂不果。丁丑冬考终。遗命勿用官衔。享年六十二。葬于安东北金鹤山云岩公墓侧。先生生于南服。终于布韦。教诲不出于乡。声施不广于世。其学问之高。风节之懿。非后学所可蠡测。而惟以当时师友间所称述者。罗列而陈之。庶免杜撰之讥焉。退陶先生倡道于乡。其在门墙之列者。无非才彦。而先生与弟挹清公富仪,堂从山南公富仁,养正公富信,雪月公富伦,表弟琴日休应夹,勉进应埙。一时升堂。何其盛也。寒冈郑文穆公尝曰凡人一家难尽善。乌川一里。无非君子。乌川即先生一门萃居之社。而德业相勉。过失相规。一里矜式。遂成善俗云。以其学问造诣言之。则先生早承庭训。固已博极群书。而及登师门。闻见益精。其所着力。尤在于朱书心经等。沉潜反复。不得不措。每瞑目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28L 页
端坐。心究体验。有会则欣然忘食。有疑则就质师门。老先生尝贻书曰晦庵书疑辨处。考据甚的。深荷深荷。又曰向日面究条。终有不快于心。得示乃知之。又曰偶尔相聚。讲贯所疑。得悟前日误看处甚多。信乎切磋之多益。又与李宏仲曰金彦遇诸人。共读心经。多所开发。方知昔误处不少。又曰某自恐己见亦误。不能力主张。又与禹景善书曰启蒙原卦画注。前日为说大误。乌川诸人看得出。修改幸甚。尝会讲于易东院。老先生赠诗曰。义同自直蓬麻植。乐似相宣金石声。愧我久昏神鉴烱。凭君新澡玉渊清。此盖契许之意。乐取之盛。韦弦相益。宫徵相合。可谓师弟间旷世一遇也。至其造道之极致。成德之全体。不入其墙。焉知宗庙百官之盛。而就以师门所赠诗證之。则其曰万化机缄妙且渊。春深无处觅中边。当时不有思和点。此理谁知在眼前。正吾夫子与点之意也。鸢鱼活泼之妙。天地同流之象。是如性与天道之不可闻。而特于后彫寄意而喻之者。可见造诣极处。大而无外。少而无内。已透得万化源头者也。先生亦尝读延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29H 页
平书有诗曰。茫然无处觅溪源。灭裂何由见性真。幸赖前贤遗诀在。体躬要得镜无尘。此正方塘一鉴。光影徘徊底境界。苟非平日体验之工。自有实见得处。乌能道得此语也。夫君子之成就。莫不本之于天分。资之于内行。先生以近道之姿。兼笃至之行。清明纯粹质也。中正刚固性也。以禔躬则一遵庭训。谆谆雅饬。绳墨以自律。礼法以自修。其涵养而成就。固宜有大过人者。以事亲则一以爱敬为主。惋愉承奉。未尝有子弟之过。及居忧易戚备至。丧节严苦。杖而后起。溢米而疏食而菜果也。一遵礼式。乡党称其孝。以奉先则每晨起拜庙。祭之日。虽隆冱必斋浴致洁。至老不废。祭毕每愀然以诚未至为歉。处兄弟则笃于友爱。日相聚讲说。以义理交勉。弟挹清公尝患风痹。先生垂涕而扶护之。若分痛者然。女弟朴宜人丧。食素至踰月。朔望辄为位而哭。其在乡党则无间贤愚贵贱。各推诚信。人自感服。以群饮者各尽其量。未尝作斩绝之行。而见人有过差。正色而镌诲不少贷。人皆知所敬畏曰后彫翁知否。又轻财好施。穷窭者出力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29L 页
赈救如不及。其教子弟则必以义方。尝言问学当以孝悌为本。毋修饰以爽真。毋矫激以求异。实心为善。乃为善也。其为斯文事则诚力俱到。陶山之刱院也。先生力自主张。与同门诸公书曰。先师之志之道之无人能继固也。使寻常居处游览之地。遽为樵牧之所。是可忍乎。为先师之心。前后死生。岂有异也。遂自出臧获土田。终成其志焉。惟其天分甚高如此。内行之纯备又如此。而加以学问思辨之工。养以道德刚大之勇。末稍所树立。自任以万世纲常之重。即乙巳一节是也。先是云岩公临终。举大少尹事。垂涕而戒之曰。慎勿为时论挠夺。已而当 孝陵礼陟之日。权凶秉国。时事有难言者。先生裁之以义。参前倚衡。永矢靖献之心。固守沟渎之谅。每六月晦。入仁山中。哭至晓不止。岁以为常。实松柏于庭。颜其堂曰后彫。以寓岁寒之思。逮夫世道清明。群贤汇征。时则君子可以仕也。而三徵频烦。一节弥固。其志微其迹晦。人莫有窥其际者。而独老先生以坚素节三字。托诸诗而微婉为辞者。诚一言之知己也。先生亦尝有诗自述曰。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30H 页
感诵屈原岳飞传。遥忆河西听松翁。正与河西诗楚骚前夕喟凭心。宋史今朝泪满襟之句。同一心事。盖金河西,成听松亦皆乙巳以后自靖之臣也。升沉殊途。隐见异调。固未尝与之讲磨出处。而若其精义所存。不约而契。一本如邙。千里比肩。盖其气义相感。同明相炤者。何其异也。呜乎。山南即我东之邹鲁也。道学之盛。至退陶夫子而集大成焉。及门诸贤。磊落相望。盖莫不继开吾道。羽翼斯文。而惟时先生侧于其间。与入室诸君子。揖让同升。其识趣之高明。见解之超诣。最蒙师门之印可。至比切磋之益。故寻常称谓。多以后彫翁而不以字。此实及门诸公之所未得于老先生者也。是以先生之没。鹤峰金文忠公与赵月川书曰。后彫已作古人。吾道之不幸。何至此极。栗谷李文成公答禹秋渊书曰戊午拜后彫于陶山。累日讲讨。义精仁熟。道全德备。今已易箦。斯道沦丧。正义湮没。斯其师友间所推重。顾何如也。至于乙巳一事。尤是先生一大节。先生务自韬晦。固不欲揭示于人。而徐判事克一尝作辞三篇以赞之曰。出位人尚可难。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30L 页
有如乌川金后彫。执正义秉天经。终年不仕不出户。又曰西山饿仁山哭。光争日月炳万古。人莫知吾友贤。那得夫子彰后世。又曰义则精道则明。登门弟子孰如公。既相知函丈间。师门奖许孰如公。此足为一部实纪。而酒隐金公命元有诗曰。南州高一士。惟有后彫翁。道学贤师服。节义河西同。此诚当世确论也。夫道学节义。是两个大物事。虽一代高明特达之士。鲜或兼之。特先生之所独有也。况河西则明良相遇。契合昭融。出处之义。抑有所执。而若先生则屈而在下。未尝一日立乎朝。而义以全节。贞不见迹者。岂不尤难而尤高乎。窃恨夫先生道全德备。推以为一世真儒而无异辞。特以自靖之义。愈苦而愈晦。当时不敢显颂。故后世从而閟之。并与道学之实而迄无表章。是其名节有以掩之也。岂理也哉。然而心迹虽微而终显。公议久郁而必发。故数百年间。传闻寝广。稍稍言乙巳事矣。乃者多士举幡而龥。儒臣叫阍而请。以至该曹之回启。相臣之覆奏。有曰海东之真儒。后学之师表。乙巳之完人。 孝陵之纯臣。伏况 圣人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31H 页
在上。崇儒奖节。特推旷感之念。亟施节惠之典。于是乎先生之潜德幽光。赫然阐发。殆无尺寸之障翳。由是言之。前所以节义掩之者。乃复因此而发之。益章章乎明者耶。先生娶晋州河氏。尚瑞直长就深之女。无育。以挹清公子垓嗣之。是为近始斋。早游溪门。蔚然为名儒。登科入翰苑。以壬辰义将。卒于军。有四子。曰光继号梅园。以学行闻。丙子乱与弟野逸倡义。遂杜门自废。累徵不起。追爵执义。曰光实。曰光辅。进士号龙门。曰光岳号野逸。梅园以光实子𥖝嗣。笃志力行。学有重名。 赠承旨。有子纯义。 赠大司宪。子岱。孙智元,道元。戊申辞并倡义。噫前而有后彫暨挹清,山南,养正,雪月。后而有近始斋,梅园,野逸及其从侄北厓,圻溪,岩坽诸公。而俱以道学为渊源基址。而兼之以乙巳之贞节。壬辰之纯忠。春秋之义理。与夫丙子戊申之倡义。并萃一门。殆可以人人尸祝。世世㫌楔。并连书之。以见夫先生之世德家法。古今之所罕有。伟哉。先生以韬晦为心。故简于著述。又不蓄稿。七代孙莹裒稡断烂。得若干篇藏于巾衍。今莹之子商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31L 页
儒奔走竭诚力。以阐明先义为苦心。既表章无馀憾。乃肃余而叩之曰。吾祖事行。旧有朴大庵惺所撰志。非曰不详尽。而惟乙巳事不一概及。是如成文简请删听松碣末段语之意。盖时义然也。今若时可言而不言。是阙文。阙此一着。虽显而犹晦也。岂曰阐明云乎。盍惠以状德之文。以补其阙遗。以表其全德。以备太史氏之采。不佞湔劣甚。顾持不朽之大文字。无能为役。而惟掇取诸先辈定论。排缵以为文。庸寓述而不作之意。后之秉笔者。从可以恕其僭焉尔。崇禄大夫行议政府左参赞兼判义禁府知 经筵事西原韩致应谨状。
谥状[金祖淳]
公讳富弼字彦遇。自号后彫堂。金氏出光州。新罗王子讳兴光。知国将乱。遁于光为民。是为鼻祖。至孙讳吉。佐高丽太祖。为三重大匡司空。自是昌显。至十三世少监讳务。当国初徙于岭南之安东。即公五世祖也。曾祖讳淮 赠参议。祖讳孝卢隐居礼安之乌川。有操行 赠参判。退陶李先生铭其墓。父讳缘。监司号云岩。尝以谏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32H 页
官。论窜金安老。为其所中。与晦斋李文元公同被斥逐。即文元所谓志契断金。献替同襟者也。母昌宁曹氏。国子生致唐女。以正德十一年丙子生公。幼与凡儿特殊。及长服袭义方。无子弟过。嘉靖丁酉中司马。声名出诸生间。同斋生有枉罹法当死。公见大臣为言其状得免死。甲辰云岩公卒。明年 孝陵升遐。又明年服阕。遂弃举业。入则奉太母李夫人及母夫人以礼。出则师事李先生甚谨。不以外物经心。既以植松柏于庭。扁其堂曰后彫。人莫能原其意也。嘉靖末朝廷闻公行义。始调祠官不起。隆庆戊辰又除 孝陵参奉。李先生时在都。贻书勉出。公以诗答之曰为向山云寄一语。何心藏壑又升空。云言舒卷虽由我。亦在神龙变化中。盖寓讽也。己巳又除 靖陵参奉亦不膺。李先生有诗曰。后彫主人坚素节。 除书到门心不悦。坐对梅花冰雪香。目击道存吟不辍。后朝议将以六品职待公。不悦者惎之不果。万历丁丑十月。考终于寝。遗命勿用官衔。享年六十二。踰月乙未。葬于安东金鹤山向东之原。配晋州河氏。尚瑞直长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32L 页
就深女也。无子。以弟富仪子垓为嗣。登第入翰苑。壬辰倭乱。以义兵将卒于军。 赠修撰。是生四子。曰光继教官。以邃学特节名。曰光实。曰光辅进士。曰光岳。自是蘩衍。至于今八九世。胜冠屡百人。公平生简于著述。又不存藁。至七世孙莹。始裒辑若干篇藏于家。公姿性孝友刚正。制行谨严。其在云岩公忧。杖而后能起。执礼一遵古仪。其后丧太夫人及母夫人亦如之。乡党莫不称服。晨起必拜庙。四时必有祭。祭之日。必沐浴致洁。至老不懈。视兄弟如手足。弟富仪晚患风痹。公垂涕救护之。女弟朴宜人殁。食素至踰月。朔望辄为位哭中堂。恩礼之笃。人所罕及。待人贤愚各尽其分。善者倾与之。曲者正色责之。无所容贷。故邻党朋侪或有过差。辄曰后彫知否。教子弟必以孝悌忠信为先。尝曰学问当以孝悌为本。又曰真心为善乃真善。如有毫分修饰。虽善亦伪也。 仁宗在东邸。令闻夙著。八方延颈。公早游太学。以策名清时为期。及 龙驭猝然上宾。则公摧沮痛冤。不复有当世意。每年六月晦日。必入居仁山坟庵彻晓哭。尝有感诵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33H 页
屈原岳飞传。遥忆河西听松翁之句。其悽切慷慨之心。有不可掩者矣。初李先生讲学于乡。长公十五岁。公始朋友之。既又长少之。末乃执弟子礼。登门请业。论者谓苟非知足以知圣人。不能也。而公犹以晚悟为恨也。及李先生卒。公素衣素带素食。行心丧一年。与弟富仪,堂兄富仁,堂弟富信,富伦,表从琴氏兄弟。并游李先生门。居又同社。日夕相聚。非谈诗论文。率辨说义理。以勉德业。以规过失。以至婚葬吉凶。无不相资相佽。以行礼义忠信。遂成其俗。寒冈郑文穆公尝叹曰凡人一家难尽善。乌川一里。无非君子人者。公为学主敦本务实。及登师门。闻见愈精正。平生著力。在心经一书。每瞑目端坐。心究体验。有会则欣然忘食。侍李先生讲论。有时侃侃守己见。先生亦往往舍己而从之。故与公书有曰晦庵书疑辨处。考据甚的。深荷深荷。又曰向日面究条。终有不快于心。得示乃知之。与他门人书有曰彦遇诸人。共读心经。多所开发。方知昔昧误处不少。其见重于师门如此。 今上丙子。岭南儒生上书陈公道德节义之实。请 赠爵谥。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33L 页
事下该曹。转庙堂未果行。壬午儒臣李彦淳上疏申请。大臣奏请特许。于是 赠公吏曹判书。兼衔如例。公后孙商儒以状属不佞。呜乎。今去公世且三百年。其邃学特行。为其子孙者。尚不得以详传。况他人乎。不佞曷足以阐潜扬微。虽然谥者节惠也。公学问中人也。其造诣之妙。非人人所得以测。况人人岂足以轻重公哉。惟贤者之言。可以垂百代而不泯。若是乎节其惠而确据之有素也。公之生也。退陶先生赠公诗曰。义同自直蓬麻植。乐似相宣金石声。愧我久昏神鉴烱。凭君新澡玉渊清。此退溪之所推诩也。公之没也。栗谷李先生与人书曰戊午秋。拜后彫于陶山。累日讲讨。义精仁熟。弥密弥坚。今已易箦。斯道沦丧。正义湮没。此栗谷之所叹伤也。两先生皆东方之大贤也。其识公必有真。其拟公必有伦。又谁能易之哉。呜乎其伟矣。若夫公车之永废。 除书之不赴。其迹如听松公。六月仁山之哭。其迹如河西公。夫迹者心之践也。执迹而徵心。贞确不移之操。同时诸公之谓之与日月争光者。非过实也。谨状如右。以俟太常之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34H 页
裁择。辅国崇禄大夫领敦宁府事永安府院君金祖淳撰。
墓志[朴惺]
公姓金氏。讳富弼字彦遇。光山人。高丽知门下省事光存之后。知省事以降。赫世簪缨。曾大父讳淮。阴城县监 赠兵曹参议。王父讳孝卢。成均生员 赠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参判公介洁自守。操行卓异。始移居于礼安乌川。遂为县人焉。皇考讳缘。嘉善大夫江原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孝友宽大。居官清慎。为世名卿。妣贞夫人昌宁曹氏。进士致唐之女。端庄贞固。事舅姑以孝称。有明正德十有一年丙子。生公于邑里之第。公孝悌笃实。刚直坚贞。自幼异于群儿。稍长承庭训修饬。居亲傍少子弟过。丁酉中司马游 国庠。名誉著闻。甲辰罹外艰。哀毁过礼。歠粥悴瘠。殆不胜丧。乡党称其孝。服阕遂厌科业。一以养老奉祭为务。丙辰遭内艰。哀瘠柴立。丧节一如前丧。制行严谨。敦本务实。其追远尽斋诚。虽盛寒必沐浴致洁。至老不废。祭毕每愀然以诚未至。歉恨于中。爱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34L 页
兄弟如手足。待亲戚靡不曲尽。盖天性然也。于时退陶李先生退隐陶山。倡明道学。公不计年岁。晚暮抠衣函丈。讲质遗篇。自是闻见益广。有所得焉。三调祠官皆不就。婆娑林壑。不求闻达。先生诗以赞之。志存问学。未尝弛忽。而犹以晚悟为恨。见善必加奖。疾恶亦不已甚。处事平常不屑为骇俗之事。其燕居昧爽必冠带拜家庙。退坐书室。至夜就寝。其在疲疾亦然。公弟挹清与内外从昆季。咸有贤行。而同居一社。笃于雍睦。每良辰美景。辄来往追随。诗酒咏歌。以尽其欢。又修契会讲恩信。昏丧吉凶。莫不周救。实公所倡率也。君子咸咨嗟称仁里。或有叹慕不能已者。其在乡党。待贤愚贵贱各尽其分。人有枉曲。必正色责之。皆敬畏莫敢以非义犯。宗戚及乡闾有贫匮者。辄赈救之。教子弟必以孝悌忠信为先务。常教饬曰学问当以孝悌为本。又曰不近人情。为害最大。自然为善。乃是真情。若务饰则虽善亦伪也。尔辈宜闇然笃修。慎无矫激为也。其志尤笃于斯文。易东陶山之创院也。干主经营。尽心力不惮劳。虽祁寒暑雨。不废蕫役。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35H 页
其尊贤育材。老而不倦类此。素有雅趣。耽赏松柏。以后彫自号。爱梅吟诗。时与先生酬唱。先生多其清致。朝家以遗逸将叙六品。卒有沮止者。识者恨之。暮年患痼疾沉绵。弟挹清适又中风。公涕泣救护。不啻若痌瘝在己。虽古人分痛不能过也。未几遭妹服。恸伤甚。食素踰月。益惫败。以至不救。非友爱笃至。能若是乎。配尚瑞直长河就深之女。不幸无嗣。养弟男曰垓。以后事托焉。万历丁丑冬十月十有二日病卒。享年六十二。其年十有二月十三日乙未。葬于安东治北居仁里金鹤山下东向之原。去观察墓十馀武。呜乎。公有古谏议之风。使置诸霜台柏府。则可以整肃百僚。振作颓纲。而命之不遇。终未有施设于世。所可慨然长太息者。岂惟一身之穷厄哉。虽然公以古家子弟。生文献之邦。得退陶为之就正焉。以弟则有挹清之贤而和乐且湛。至如堂兄弟。有山南之清谨。雪月之敦厚。其外弟则日休孝友敦笃。勉进从兄无违。兰玉并生于庭。德星聚于一门。天下至乐孰加焉。天之所与公乐最厚。其与所啬于公者。果孰轻而孰重欤。公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35L 页
公尝以惺志学。不以无似。爱育最深。追思警欬。迄未敢忘。公之没今三十年矣。尚未有识其行者。惧潜懿将泯无传。敢拨沉痾专精义。略叙其姓系行业梗槩。刻而掩诸幽邃。流涕而为之铭曰。
孝悌笃行。为仁之方。整齐伦理。寔义之常。本厥躬践。推诸宗党。亲亲志同。顺靡有爽。勉长补短。以讽以规。偲切何病。一友一师。式设契事。惇成礼俗。匪公导之。孰同所勖。匪他逊悌。宁遵公志。众美则合。遂济锡类。克明好恶。薰莸辄分。朋有过差。惧公有闻。州里后生。惟公畏惮。乡论或谬。评议侃侃。噫微贤师。斯焉取斯。休哉行谊。老亦不衰。较德考业。曰乡先生。乡有善俗。培植邦桢。移孝移顺。用赞经纶。是亦为政。泽及斯人。尚德者鲜。孰识其功。居仁之皋。有宁其宫。咨尔小子。勿替无穷。万历三十有四年朔朝。通德郎前工曹正郎朴惺谨识。
  墓志后识[金是瓒]
 右墓志。撰于大庵朴公。盖知公之亲且深者。莫大庵如也。所记述宜其详悉无憾也。而乃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36H 页
二截语漏焉何也。尝读退陶老先生遗集。其会讲心经于易院也。先生追寄公诗曰。愧我久昏神鉴炯。凭君新澡玉渊清。斯会也当时诸弟子之所共也。而独于公乎寄意尽郑重。其函丈问难之旨。虽不得详。公之所造。亦可推于此矣。若其三徵而不起也。则先生有后彫主人坚素节。 除书到门心不悦之句。其不悦也。岂公之无意而然哉。其少游太学也。将以觅举而事国也。而丙午外除。遂不迹有司之门。时公乾策尚未及五岁矣。母夫人太母夫人俱在堂矣。而遽绝意乎以禄养也。卒至屡膺徵辟。辄往而不返。斯者时适然。今以志文所称坚贞也严谨也耽赏松柏也之数句语。参之遁藏之岁月。师门之诗语。窃恐公之有心。先生其觑破。而大庵则难言而略之欤。凡此二事。一是公精诣处。固不宜删没矣。一是公大义处。终泯也亦不可得矣。今于谒状之日。敢此表出而谨书之。以补志文之阙。仰质于知德能言君子。
 上之二十三年己未荣堇节。傍裔承仕郎前童蒙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36L 页
教官是瓒识。
  后识[洪义浩]
 后彫金先生。间气天挺。道学则为退陶推服。名节则与河西符契。至今二百馀年。为后生小子之所景仰。而盥读此状德之文。击节敛衽。益不禁高山景行之思。老先生若书若诗凡所以资益期许者。靡不概举。灿然可徵。而遗集中一绝句示先生者。又有曰万化机缄妙且渊。春深无处觅中边。当时不有思和点。此理谁知在眼前。三复诗意。即亦大圣人吾与点之意也。盖其直说到万化源头鸢鱼渊妙之理者。以先生之造道极工。实有天地同流之气像耳。师门此诗。非人人之所可与言也。譬诸神鉴玉渊之喻。梅花冰雪之句。尤有大焉。此未及入录于识中。恐为不备。谨书诸后。以申区区向慕之私云尔。后学礼山洪义浩谨书。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37H 页
墓碣铭(并序)[郑宗鲁]
天以大东元气。养我退陶夫子。其洋溢之精。又散而为群弟子。譬如太岳高峙而众峰环列乎其下。北斗昭揭而众星森罗乎其傍。虽其有垣局躔次之不同。而其钟灵淑含光彩一也。就中如后彫堂金先生与其弟挹清亭及从父兄弟山南,养正,雪月,外兄弟琴日休,勉进诸贤。并生于夫子之乡而同受业焉。其为后学之尊慕亦自别。乃者先生之七世孙莹氏。以先生墓道无刻。手遗集暨大庵朴公所撰志。属宗鲁为之铭。辞不获。谨叙如左。先生讳富弼字彦遇。光山之金。肇自高丽知门下省事光存。奕世名显。至讳淮县监 赠夏官右侍郎。讳孝卢生员 赠天官左侍郎。以操行卓异称。讳缘官至观察使。为世名卿。即先生之曾大父大父父也。母进士昌宁曹致唐女。以正德丙子生先生。颖秀异凡。二十二中进士。甲辰遭外艰。因经乙巳遂废举。隐居养德。以遗逸三 除祠官而皆不就。后又叙六品而见枳于时。识者恨之。而非先生所屑也。万历丁丑卒。享年六十二。葬于安东治北居仁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37L 页
向卯原。先生德行纯笃。天质刚直。自幼服习庭训。少子弟过。及居父母忧。▣毁踰制。瘠甚几不胜。每祭必沐浴致洁。日拜庙。不以祈寒而或废。爱同己如手足。虽痼疾沉淹中。弟病必自力以救。妹死食素至踰月。睦于亲戚。吉凶情文靡不曲尽。慨然有志于圣贤之学。不计年岁晚暮。抠衣函丈之下。日被诱掖。讲习遗篇。常揭老先生所书赠毋自欺慎其独之训于壁以自服膺。与内外亲诸贤。互相切磨。咏歌先王之道。乐以忘老。观变玩占。一意高蹈。精神志操。莹澈牢确。得夫子玉渊清坚素节之褒。在乡党恂恂焉质任自然。不求甚异于众。待人接物。各尽其分。而见有枉曲则必正色责之。不少假借。故论者谓合置谏议职云。常教子弟曰学问当以孝悌忠信为本。若致饰则虽善亦伪耳。尔辈信勿矫激为也。又于易东陶山创院时。尽心力主干。不惮劳勚。其笃于斯文之事如此。配晋州河氏。师傅就深女。无育。挹清公有一子近始斋垓。取养而托后事。先生没。遂与挹清公同龛焉。铭曰。
蔚彼松柏其节勍。寥落寒天独也青。立陶山雪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38H 页
挹遗馨。映寒水月袭馀清。匠石屡顾砻斲营。沟壑甘藏保性灵。环翠有邻同厥贞。冷冷者籁奏簧笙。疏疏之阴宜清明。谁其似者惟先生。爱其后彫扁其扃。多士景慕享两丁。云仍寓悃表佳城。最迹登珉诏万龄。通训大夫前行司宪府堂令晋阳郑宗鲁撰。
立石告由文[门后孙是瓒]
粤在旃蒙。勋华继陟。刚掩小来。忠贤血碧。维时志士。致命俭德。山有夜哭。轩有高竹。公于是时。弱六乾策。潦霁早决。嘉遁草泽。三徵不起。素节谁易。我不敢知。其心与迹。维金维成。不其同蹠。是以大贤。有诗孔硕。先媄节坚。继赞目击。盖公之道。匪亶介石。夙闻诗礼。晚订函席。西山一经。是我幅尺。水保其清。珠无瑕色。神鉴之句。群弟攸独。薖轴造诣。庶可推测。惟其志微。百年不白。曷不表扬。昭示千亿。今玆珉刻。粗揭幽迹。高风隐节。旷世如觌。云岩神道。乐石又植。祗告毕事。感慕靡极。
洛川社奉安文[李守贞]
恭惟我公。教由家庭。业受陶山。刚严制行。溯流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38L 页
渊源。规趋矩步。一意攀跻。见理分明。质问到底。弗得弗措。师门深与。群季联翩。玉友金昆。朝暮对床。唱和篪埙。 除书到门。素节愈坚。出侍函丈。退讲家塾。邮筒频繁。梅赓笋束。造诣深笃。优入堂室。一里君子。寒老有说。遗风未泯。百载如昨。尸祝之议。自昔已有。虚徐未果。士林之耻。眷玆洛川。故里密迩。经始多年。揭虔有所。公议齐发。卜日将举。事若有待。礼固无阙。笾豆静嘉。执事有恪。尊灵是妥。歆此罍爵。自今为始。敬奉无斁。
  
常享祝文(李 级)
入闻诗礼。出师儒宗。后彫坚节。永世高风。
焚黄告由文( 赠爵时)[李野淳]
于惟我祖。夙坚素节。坐对维何。梅香冰雪。祗标徵士。百世之郁。往在丙子。儒疏 九重。六七年间。吾南久颙。事有迟速。时有穷通。非或高风。未简 宸衷。堂有后彫。终肯幽闭。今三月日。首揆有启。其启曰某。学问造诣。蚤被先正。亟加奖特。真儒大岭。师表后学。至若七月。八山之哭。又其一生。遁世之迹。与文正金。志同道合。乙巳完人。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39H 页
 孝陵纯臣。可见儒疏。公议请陈。前后曹 启。厥亦一体。盍施崇 赠。继以节惠。 恩旨乃许。乃越常例。乃跻正卿。乃阐掩翳。如其节惠。早晚次第。 天书到门。怆然欲涕。顾惟祧埋。亦已累世。俗或义起。周栗重新。然而郑重。未敢持循。异日奉延。且俟王纶。纸牌以行。仪节粗伸。棐几依前。松柏相邻。方秋欲霜。高洁精神。风节有自。岩山嶙峋。于虖不显。户门彬彬。文贞叔侄。于斯更赟。君子故里。久犹馀尘。十里陶山。光我文纯。玉渊之操。梅社之亲。源流之真。诗札珍珍。匪直孱裔。咸庆衿绅。煌煌显号。亦于夫人。祗奉敬录。涓吉以焚。敢曰其远。更近遗芬。遗芬更近。感慕弥长。追念近斋。奚间幽旸。一气孔昭。其庶乐康。以裕谟猷。以永家堂。谨以清酌庶羞。用伸虔告。
延 谥时告由文
卓矣陶山。大东集成。心传洙泗。训揭日星。恭惟我祖。考亭西山。精邃之学。訚侃之论。是以师门。屡垂舍从。辨疑朱书。传改启蒙。诩多开发。奖益切磋。渊妙机缄。玄珠之傩。神鉴玉渊。新澡是嗟。义许蓬麻。乐比金石。攸号三贤。翁字则独。深造
后彫堂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一 第 539L 页
之道。奚待他言。亦言出处。义尽仁敦。壮年嘉遁。岂曰乱伦。山哭六晦。庭赏松柏。旌招至三。云固藏壑。维河维听。鼎峙箕壤。后彫坚素。函丈所赏。 孝陵纯臣。公议白上。正学劲节。久深彰明。既超正卿。又锡大名。凡在闻风。畴不兴起。昨延王使。行祗受礼。 恩荣至此。高天厚地。颂戴之馀。感慕曷胜。吉蠲为糦。殷礼敢称。
洛川景贤祠位版改题时告由文[门后孙 ]
恭惟先生。溪门高弟。 孝陵纯臣。后彫坚节。百世不磷。褒奖崇报。匪人则天。官以正卿。 谥以文纯。雪梅播香。有光师门。煌煌 恩诰。多士感泣。庙毁主祧。表题无及。顾惟洛社。先生妥灵。同堂列侍。二百馀龄。徵士题版。先辈讲确。易名有典。事异今昔。幽或可阐。 恩不可宿。玆因吉辰。特题崇爵。谨奉祠版。姑就斋室。匪我敢私。仰颂 王德。谨告虔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