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x 页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书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7H 页
答金甥(瑞景)问目(丙午)
 有人延妇而姑在丧中。见舅于礼席。而以私礼。见姑于寝房耶。
所视似然。
 十月上旬。会奠先墓。遇雨。以纸榜行祀于山下斋室。此事如何。
其日遇雨。就斋室行祭。已有老先生说。
 野火延及先坟。所见惊戚。与一家人哭拜。因以稿草盖之。欲待莎草之长。或云情理未安。及时改莎为是。何以为之。哭拜果合情礼耶。
坟山火灾。例有之。曾看古迹。 国陵亦或不免。自是意外之患。亦且奈何。改莎事姑止。或以草盖之。有妨瞻聆而已。初非有未安底事。吾意则略设急行慰安奠。奠后以草浅覆。受雨泽。则正当春草方生之节。不出旬望。依旧有青色。未知如何。惟在详量处之耳。坟山外患。不必哭拜。然仓卒惊戚之间。哭之何害于义也。三日哭之礼。若只祠宇火而神主获免则否。坟山火灾。与此似无异也。
 欲行荐新茶礼而从弟死。宗支虽有分。而未成服之前行之。似未安。
虽支孙。未成服前行祀。似未安。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7L 页
瑞景以重服参会奠。因参百馀员开座中饮福。有一人以重服不参。未知是否何如。
先茔祭祀。岂以重服有不参饮福之理乎。饮福。亦属祭祀故也。葬前则参座似未安。
 竹日先祖。至吾身已代尽。近世人。其祖先或有爵。或享俎豆。因为不迁之主者往往有之。先祖既有爵秩与院享。仿而行之。未知如何。不然则别立庙。奉迁之诸孙。轮祀亦如何。
子孙之于祖先。情理无限。欲遂其无限情理。则礼无分限。奈何。近世一二士大夫家。因院享为不迁之主者有之。不是正当法典。至于别立庙。亦似无谓。
 
从嫂丧出痘患。侄家方在奔避中。来月先忌。欲以纸榜行祀。或云宗支虽异。未成服前行祀。似未安。当以饭羹略设一小盘奠。一斝行之为可云。未知如何。
既非一室之内。拘于所忌。虽未成服。日子已多。则行先代忌祀。固无不可。但寓室非可祭之处。故寒冈亦云避寓阙行无妨。虽不行。亦不大害。而情理缺然则如所视为之耶。
 父丧既殡。遭祖母丧。皆未葬。父殡朝夕奠。当设素。祖母殡。亦设素否。
父殡设素。祖母殡不可设素。已有先儒说。
 因山前。似不可行墓祭。出主于厅事。略设行之如何。
节祀。既不得上墓。则墓祭行于祠宇。先儒以为不可。未知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8H 页
如何。出主厅事。尤似未安。大中小祀。一切停废。则士庶人家。四时俗节。似不可行。退溪寒冈眉叟云云。皆有异同。不可轻议。然时王制礼。既严明。为士庶者。只当遵守。吾家初欲以茶礼行之。更思之。窃有未安。故停止耳。
 六代祖神主。族大父某以长房奉祀。今下世矣。未葬前忌日。似当阙行。而不忍虚度。择无故子孙家。欲以纸榜行祀。此事如何。虽代远子孙。其中最长者。姑权奉。而诸孙轮祀之。待大父丧毕后埋安耶。
葬前忌日。有可祭之处。权宜设行。已有先儒之论。埋安之礼。当待丧毕禫祭后行之。备要可考也。其前凡祭祀。虽代尽。其中居长者主之。稍依单献不读祝之例。祝文则阙之无妨耶。
 叔母丧。以疑患。两月后始成服。二祥。当从成服日。而或曰此与在他国晚闻丧有异。当从丧日。今世往往有行或人之言者。是否如何。
三丧变制。一从成服日。乃朱子以后定论。或说似未可从。
 从嫂大祥。以姑丧未行。而丧期则已尽。或云丧期虽尽。几筵未撤。则不可无事。只行朔望奠。而朝夕上食。废之似可。如何。
丧期虽尽。几筵尚在。朝夕上食。何可废也。未知或人之说也。
 有人母丧未久。遭父丧。或云练祭。一依父在时行之。愚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8L 页
意似不然。
古礼。父丧除然后方为母申三年。亦见备要齐衰三年条。况母丧在父丧之前乎。练祭之节。不可废。惟不行禫耳。
 寅不祭祀。如时祭择日避寅云耶。今年元朝。或有避寅。行祀于晦日者。是否如何。
节祀无进退之义。故吾家以元日行之。
与金甥(始亨)
不见久。思恋不置。室中大都无事。而汝况味亦平善否。此间如昨。但夹下有染患。以是不能无虑也。课业。能不废否。须勿以儿曹自处。寻常收拾身心。令有顿放日用。严定程度。早晚孜孜。期以终不为凡流下品之人。至可。前人之望于汝者在此。汝亦岂不能自知耶。
汝既成人。凡事与前自别。事亲刑家。秉心持身。皆当加意。至如门内细琐。亦不可不稍相管摄。以弛偏亲一分之虑。未知能念及此否。来此展庙。仍见吾而去亦一事。窃见世人视外家甚歇后。殊非忠厚之道。先辈笃于伦理者。不如此。吾见多矣。文字工夫。近更如何。须勿閒浪度日。汝伯父气候平安否。忙不书告之。
上季父(庚戌)
释缁。其后更考。无可疑。但父在母丧再期后朔望奠。或有行之者。或有不行者。未知何以为之。若行之则因二月望奠复吉。虽不行。别设望奠。亦似便宜。未知如何。吉祭。当行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9H 页
于三月。然沙溪以父在母丧吉祭。为无义意。似合礼意。士夫家。多有不行者。阙之似当耳。
答族侄(致○己未)
得见问书。备谙侍馀各房俱宜。甚慰甚慰。此间凡百如前。无可言者。穷蛰无聊。无可托心处。有时不免翻阅书册。以为止睡之资。然鼎器已亏。随添随漏。审知其万无一益也。如君本不无好意思。前头岁月。亦不甚促。若能收敛精神。一意致力。犹不无可望。而穷里营生。自有不如意者。甚可慨叹也。
寄子缙(丁酉)
见台寺书。又见移广后重于叔书。知况味无他。可慰。闻寺中读书者不少云。馀睱(一作暇)相从。或似不免。然言语动止之间。另加点检。慎勿戏笑雅谈。以召羞吝为可。此意重于叔。亦当知之。然汝则尤与成人有异。益当小心不放过也。慎勿往来他房。若有不得不往见者。夕食后暂往旋归。似可。然亦不可频数也。群居之容。和而庄。盖古语。而西厓先生。举以戒子弟者。此三字。常常记念不忘甚佳。前亦言之。必不省念。故漫及之耳。既栖山寺。课业尤当加意。然但夜读或过。则易生病。且汝气血素不足。不必至深夜。或肠虚或气恼。先罢就睡为可。或定番数。读了便止亦可。
答子缙
奴还见书。知去后消息。可喜。但汝舅氏所患尚未可。是何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9L 页
疾病之相仍乃如此支离也。既为病者虑。又为其家爻象。益悯然也。汝素无著紧工夫。又此悠泛过冬。似益无可为者。甚是可悯。须勿全然放倒。得暇便开卷。日夕常无忽忘之时。则幸矣。且汝气浮性慢。言语动止。顿无沈潜详缓之气。常不厌于心。而若久出在外。则尤不能忘。常念此儿言语如何。动止如何。既无根本工夫。必有外面病败。能不为人骇笑否。能不为人嗤点否。种种之虑。不一而足。在家却寻常离出便如此者。吾亦不知何由也。汝亦当体此意。勿为过耳之听。威仪动作之际。常提省此心。不忘前日所云惟畏为近之说。可也。士别三日。刮目相对。来日见之。可验矣。凡人心狃于在家。而出外则易以唤起。故略及之。虽似无端。亦有意也。汝舅氏病。亦当尽心看护。若其稍重之时。则频频在侧。供其役使。盖既在其处。道理当如是。待外族尤当致眷。往来稀阔之处。逢著未易。则一家人事固然。来时。如长者族行。皆当豫往拜辞。亦不可草草矣。此皆忘未及者。故言之。
寄子缙
科行须断置。连日服药为可。汝禀不甚庸塌。惟不分明无振发意为大患。今年亦大矣。而犹不知光阴之可惜。此身居然向浸没地去。今日如是。明日如是。为父者虽力不能救拔。其悯然当如何。既有病。诵读固所不能。此外亦岂无可做工夫耶。入与妇人女子相对。出与閒人游客往来。而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0H 页
自家胸中。专无根本据守。未知末梢终作何样人。无忝尔所生否。古人云。人家后生。有意自作好人乃可教。未知汝欲为好人耶。欲为不好人耶。闻人规警之语。厌闻者有之。甚者或发愤怒然。汝则不如是也。适独坐愁恼中。虑及于此。失次序漫及之。得意于言外可也。余之所欲言。岂止此耶。弓子送去。食后一两时刻。缓步弯弄。于食滞之症。或似有益也。所谓可做工夫。无他。事事不放过。欲作好人者。是苟曰我身。我何以自坏为灭裂冗塌人。我当自此自作好人云。则其可做工夫。当次第可知而有下手地矣。
寄子缙
去后更不闻声息。郁郁。群居中眠食。依遣否。吾英阳行。欲于来初。观势为之。但汝或未及归。则家间男丁一空。儿辈课业。亦似放废。以是趑趄耳。会员多少几何。或有难便之势。则先去者尤未安。似不当久留也。读书。固不可不著实。然亦须量力为之。不须牵同伴过苦。大病周时。当加意保摄也。伊川言群居必有悔。此言有味。言语动止。须知一重字。亦不可浪过。他斋如有可见之人。每于食了为之。又不当久坐。以妨人工。大抵言笑有节。举止详缓。最要遗迹宛然。謦欬如闻。亲莅其地。朝暮周旋。而终无想慕兴起之意。亦何益耶。须念此地之所以重。汝等之必欲往栖者。何以也。疏事。其处士林。亦果有响应之举否。院中。若有以疏事聚会。称以此虽大同之论。既未及禀承父兄之命。以自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0L 页
意径先参会未安。不敢出座云云。若会中有大段攻斥之言。待罢座夕或明朝。称以有故。还宜仁转来为可。
 攻斥之言。若不大段。不必急急出斋。以示形迹也。
答子缙(庚子)
见书为慰。新塘金友。吾之畏友。汝书。直称金别监。殊未稳。凡此等处。后勿如是。仍念汝志气昏惰不分明。每事无奋发向上意。极以为悯。今行历访诸友。随处不无好说话。恨不携汝使之有激励意也。日用言动不放过。读书必欲寻义理。闻有善人。便诚心爱好。此大纲也。
寄子缙
连闻好在。可喜。此间依前。但旱势如此。秋事几至断望。不是小虑。顷于柳梦臣之来。闻一题尚未了云。果然则亦何事。裹粮聚徒。徒作僧寺之弊耶。他人吾不知。而如汝有父兄者。不当若是其太慢。河上诸少年。亦当知此意也。群居中言动。必致悔吝。心亦易放。常常提念。要使静者。不随他去为可。
寄子缙
闻童从求东人。汝云吾既不往。虽有不欲与云。若果为此言。固是戏耳。此等小家言语。乃世俗人及妇人辈争多者所为。君子胸中。岂可有一物。虽偶然无心之发。亦不好。此后持心出言。慎勿如是。仍念汝于此边门户。专不知入处。甘为寻常庸下人。此最可虑。须于敬字上留心。举止言语。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1H 页
又常常提省。读书求义。亦此后事也。
 言语强制。不如从心上用工。
寄子缙
日间好在否。课业勿虚疏。山椒若已取油入内。小房设灯。率群儿读之为可。前闻寿洞金友天徵之弟瑞麒。笃志有趣向。今始详闻。甚晚学。十七八时。始读通鉴。而自此以后。惟重病上厕外。无一刻离案。其所自书外家杂传四五十卷。皆点朱满一笼。一年所收作米。豫置吐谷清凉等寺。循环往游。一年之内。在家者甚少。在内室者尤少。以此初则才钝而文艺大进。近其所作清凉山诗百馀韵。甚好。顷与县内李大游论文。作长书。而见者皆赞云。甚是奇事。吾性浮不宁静。自不能耐意勤业。狼狈至此。然于此等人。心诚悦服。闻之健羡。且欲汝辈效之。委此及之。汝亦曾见此人否。貌甚凡常。而观其气。沈重不轻浮。此所以有出人事也。年甲戌生。于汝为三年长矣。
寄石儿(䋠小字)孝甥(洪遵小字)
读书虽不可废。大病新起。神气未复。不可奔程趁限。日课无过十行。朝读十馀遍。食后至暮二巡。馀时则或阅他书册。或作句。间间游泳。一日之内。三分之二在书。一则休暇无妨。自今为始。言语坐起。常点检不放过。相通后使我刮目。作文数三首。以待相见为可。
寄石儿(䋠小字)孝甥(洪遵小字)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1L 页
课业勿惰。夜读当为之。无油居窄。奈何。汝兄所居室。汝两儿循环往读。则三儿在外房耶。灯油甚贵。不可虚费。定番数。读毕。灭灯挂高壁。诵所诵。睡至而止为可。汝等之才。俱可成。若著心读。虽不能诵。无妨。盖不能诵而能文者多。但无诚心如汝等。则可虑。然吾来时诮责太甚。可悔。
与哲(缉小字)石孝三儿
好在否。汝等知人之所以为人乎。既为人。须尽为人之道。然后可谓之人。汝等知士之所以为士乎。既为士。须尽为士之道。然后可谓之士。人而不为为人之道。人而非人。士而不为为士之道。士而非士。汝等欲为人乎。欲为非人乎。欲为士乎。欲为非士乎。欲为非人非士则已。如欲为人为士则人道不可不求。士职不可不修。岂可无所用心。浪过岁月而可以为人为士乎。然人道士职。非有二。为士之职。乃为人之道也。所谓士之职。何也。正心修身也。正心修身之道非一。然约而言之。则常常收敛此心。不放过。使根本固。然后言语动作。皆要详审精密。而时时刻刻。此心常存。为子思孝。为臣思忠。为兄弟思友爱。为少思恭。为夫妇思别。为朋友思信。每事必求是处。便要力行而已。非有他道。汝等之所当为。父母之望于汝。岂外此乎。然此道理。圣人已言之。而书者所以记其言也。欲知此道理。不知其言而能之乎。欲知其言。不读其书而能之乎。读其书知其言。然后可以行其事。故以读书为士者此也。读书之法。则先按伏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2H 页
得飞扬浮躁之志。使此心专静。而正坐俯首。心目俱到。只知有书。不知有他事。今时如此。后时如此。即刻如此。后刻如此。今日如昨日。今月如去月。不使懈怠之心。间于其间。又寻求文义蹊径言语血脉。使已读者了然记得。方读者。分明入心而已。爱汝者。欲其读书修行。为人为士。嫉汝者欲其废书荒行。为非人非士。汝等将从爱汝者。以副其意乎。将从嫉汝者。以快其心乎。此是非得失。甚非难知。而犹不回头转脑一意著工。反贻父母之忧者。岂汝等所欲乎。只是客气胜正气。浮心制本心。虽欲不如此。而不知不觉。还复如此也。汝等何不发愤血战。驱除荡涤。使一片灵台。乾清坤夷。无有邪气干其间也。妖氛廓扫。景日光华。岂不快哉。取缀要语为图。使汝等易晓。书在左下。
寄石儿
闻连得好在。可喜。父昨日无事还归耳。吾既出还。汝亦毕孟子。则当具状礼作书。问吾安否。因请当读何书。而小纸数字甚不敬。不当不当。过此数月。便是十三岁人。凡事不可以儿少自处也。吾明日当去。韩诗。问汝兄姑读之。
寄伯仲二儿(戊申)
吾十一日初昏。对 亲鞫供毕。 传教语多褒奖。又 亲教留门钥。特 命二罗卒。护送主人家。既活死命。又有异数。诚出望外。 天地父母之恩。粉骨难酬。汝等亦当蒙放。只以备边司关文。图得甚难。尚今迁延。悯塞悯塞。汝等既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2L 页
活死父。馀外事。不必论。须坚定心神。强进食饮。姑忍而待之为可。今日又因府人便。闻移囚忠州。信否。已作书付京主人。恐或浮沈。更作此。凡奇不必烦也。若新城主到其处。或有放释之事。未可必也。吾方已贳马。得关文。可即下去。虽或见放。不须上来。从容下去。则吾行亦或追及耶。
寄伯仲二儿
天地之恩。粉骨难酬。惟以汝等所遭关心。万事无非前定。死生有命。须万分坚定。吾自遭变后。至今心下亦平平。始知心定后万事不得挠我一分也。
寄伯仲二儿
连有意外层节。今始来此。须勿动心。食后入呈所志。则可蒙放同归。已过之事。不须言也。
寄子䋠
十二日龙宫书。十三日府便书。皆到否。父十九日。大司马班师后。畿甸把守始撤。二十日离京。二日到忠州。汝二兄及奴辈。皆能无恙。此则患难中大幸。然本牧称以 状启回下不来。不肯放出。再昨呈所志。仅得保放。父子始相见于万死一生之馀。莫非 天恩。感幸如何。吾行去来。无他别患。汝兄等所犯触。无非至危至险。犹能保全至此。岂非天耶。凡奇言不可尽。后当闻之。 回下迟速未知。客中多人留住甚难。先送奴辈数人。吾则姑待以为同归之计。归期或在晦初间耶。此去李尚郁。终始护吾行甚勤。往则呼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3H 页
与入房款待可也。
寄子缙缉
父归路。留长隐一日。初一日到家。大小俱无恙。患难驱驰之馀。饮食不减。神气不疲。甚幸。但以汝等为念。处患之道。汝等亦知之。须坚定心神。勿以还归迟速挂怀。努力加餐。以为久留之计。 状启回下。亦不必跂待也。数三日。当更有声息矣。
答子䋠(壬子)
久客必似有堙郁不适意事。然亦势也。须坚忍志意。亲近书册。常使此心有存主处。言语动作。亦刻刻提省。勿与在家时同一悠泛也。大抵少言静默为佳。
寄子䋠(癸丑)
眠食无恙否。今年景象如此。分离散落。固其常势。须勿以此关念。完定心志。量力看书。使日有定业。为可。所读。须精熟一书。以为根本田地后。自可泛及他书。而汝既无此。惟韩文略有前功。今冬春。可循环一二百遍。若有馀力。如诗书之类。亦不可不温理也。大仲欲与同处云。得此彊辅。可幸。然年行既有间。亦不可狃于亲密而忽敬畏之意。晏子善与人交之言。可念也。凡与人处。须以诚心实意相接。不可有一点虚假。此则汝亦知之耳。
寄子䋠
眠食何似。吾留殷山十馀日。再昨始归。虽犯寒往来。亦无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3L 页
事。家中所虑。又稍定。可幸。所读不废否。安心平气。不迫不徐。积久后自有所得也。分散各处。不但心事不适。前头百事皆可念。然所值时运既如此。亦当视为常例。安之若素而已。岂可一毫置之心头。欠了胸中浩气耶。此正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处。但念汝素无心志工夫。若不笃志坚忍。随处谨畏。徒依前悠泛而已。则亦何益也。须常常提省此心。言语应接之间。便知所惧。是妙法也。
 凡事立志为先。志立后大小事。自可推去也。
书示䋠儿
人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威仪之则。能者养之以福。不能者败以取祸。
威仪行度以养德也。○正其衣冠。尊其瞻视。○容貌辞气。乃德之符。○抑抑威仪。维德之隅。○齐明盛服。非礼不动。○动容貌。斯远慢矣。○肃慎威仪。○淑慎尔止。○威仪棣棣。○不重则不威。○俨然人望而畏之。○容止。○仪度。○仪容。○其仪不忒。正是四国。○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
 威仪容止。所系至大。徐干法像论尽之。乃学者维持此心之根本。不但以吉凶祸福言也。玆抄录经传要语。以为寓目体验之地云尔。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杂著
  
大学就正录(并图)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4H 页
삽화 새창열기
 
此图。主工夫。与阳村本体图自别。盖本末终始。知所先后。为下工夫之纲领。而先后二字。乃是关键。本末终始。如棋盘。三纲八目。如棋子。知所先后。是运用底。(朱子讲义曰。诚知先其本而后其末。先其始而后其终。则其进为有序而至于道也不远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然工夫不出知行二字。所谓止于至善。亦非别有件事。只是知行此明明德新民极至之谓。但首节。只言止于至善。而不及所以止于至善之事。故以知止一节继之。以贯串知行。为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之行程准式。而与上节相对言之。一为其事而本末对立。一为为其事之事而终始相仍。知其本始之当先。末终之当后。然后工夫方有次序。可以循循渐进而止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4L 页
于至善。故又以物有本末一节继之。(知止之知。在八条工夫之内。知所先后之知。在八条工夫之外。)承上起下。为一章用工夫。节度关键。下面逆推工夫。知所先后也。(知所先后则近道。故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不失其先后之序。而必先致知。然致知格物。自是不可著先字。故翻文而曰致知在格物。此知字。自知止之知来。)顺推功效。近道而至于道也。既言工夫功效。而又以自天子以下两节申结之。虽所以结上两节。亦所以总结一章也。但本末终始自有底。而先后人做底有得失。故上节。以知所先后顺结。而下节。以本乱所厚者薄。反结之。以明知所先后。则本末终始。不失其序而可以进于道也。不知先后。则本末终始。有所舛缪而远于道也。盖经一章。当作两段看。上段三节。举其纲要。而下段四节。是发明上段之意。体例义意。节节相应。上段自大学之道至至善。下段自古之至格物。是竖说。(朱子以经文为夫子诵古经之言。恐此是夫子所诵古经。)上段自知止至近道矣。下段自物格至未之有也。是横说。(恐是夫子因古经覆解之言。)竖说如记传。横说如议论。此体例之相袭者也。如格致诚正脩。应明明德。齐治平。应新民。止于至善。包括纲条。上为明明德新民之标的。(标的二字朱子说)下为知止能得之张本。则格致以下工夫。功效无不相应。物格至天下平。应知止能得。自天子一节。应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因逆推工夫而顺结之。盖上段。只言本末而未及本末之所在。故言此以明脩身为本。则齐治平之为末。可知。而事是本末上事。则终始亦自在其中矣。)其本乱至未之有也。应知所先后。此义意之相贯者也。(因顺推功效而反结之。盖其本乱者。是物之本末。失其先后也。所厚者薄。是事之终始。失其先后也。虽以身与家而言。其立言主意。于先后上。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5H 页
重如本末章。虽以明德新民言。其主意所归。在本末上。观夫章句末端。以观于此言。可以知本末之先后矣。结之者可见矣。大抵第四节。与首节相应。五节。与二节相应。六节七节。与三节相应。)
又以传文考之。一章二章。正释明明德新民。三章。释止于至善。而引玄鸟诗说。起止于至善之端。次引绵蛮诗。释知止。次引文王诗。释能得。(止于至善。却是虚位。知止一节。方是释止于至善之实事。○释知止能得。见小注。)至如止于至善。本以明明德新民而言。故又引淇澳烈文诗以结之。而继以听讼章。释本末。上以接明明德新民。下以起致知。其次第条贯如此。且以各章接续之意言之。一章自明。与二章苟日新接续。(将引起新民。而新民本于自明。故对新民言自明。新是自明之效。苟字。又有包举上章之意。○翻得一个明字。作新字。)二章用极。与三章所止接续。四章知本。与五章致知接续。(知本而后工夫方有次序。故以致知继之。)皆承上起下。首尾相仍。经文既如彼。传文又如此。则经文知止物有两节之不可去。传四章之不可移动。即此亦可见矣。
大学工夫。不出知行二字。而知行。皆以止为重。合而言之。则始于知止而终于能得者为知行之止于至善。分而言之。则知到止处。为知之止于至善。行到止处。为行之止于至善。知止者。物格知至。而于天下之事。皆有以知其至善之所在也。乃知到尽头。更无工夫。故以定静安继之。知之止于至善也。虑是定静安后。思虑自然精详。研几审处之谓。乃行到尽头。故直以能得继之。行之止于至善也。(虑是知行际接处。定静安后。思虑自然精详。事上精详。是思虑精详。然以处事精详而言。则为行之知。以思虑精详而言则为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5L 页
知之行。盖虑是行乎诚意以下六者之间。诚意章审几。正心章密察。脩身章加察。正释虑字意。而如治国章心诚求之。平天下章絜矩之道。皆带得虑字意。)此一节。是兼知行。以明明明德新民所以止于至善之事。则恐难以此偏属格致一边耳。
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为大学之纲领。本末终始先后。为大学下工夫之纲领。乃运用纲领条目之一大关棙。故纲领条目之间。依经文次第立传。(大学专是工夫。而八条目。是工夫之件目。本末终始先后。是工夫之准程。不知本末。则无下手地头。故以此立传。而终始先后之意。包贯在其中矣。)岂可以为无例之释乎。(稣斋以为无例之释)晦斋又以为古人述作。必取古昔圣贤之言以结之者然矣。然中庸首章。大学经文。体例文势大抵相近。而中庸亦无此例。恐难以此为證也。栗谷以为经文既是夫子之言。则又引夫子之言为结语可疑云者。亦似如此。盖传文。是曾子之意。而记之者门人。则如六章引曾子之言以明之。可也。经文。是夫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则别以子曰。引夫子之言以结之。未可知也。大抵此节。郑本在止于信下。程子置经文之末。而朱子乃引此以为本末传者。必有精义于其间。恐难易议也。
心为应万事之本。而心之官。思也。自格致以至平天下。思未尝不在其中。仁为心之德也。自格致以至平天下。仁无不体。
晦斋补遗之言。粹然无非至论。如程传于本义。或不无径庭。而莫非义理之极至。学者又不可以不知也。
晦斋既有定论。而宋(濂)(槐)(柏)(孝孺)(靖)诸公之见。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6H 页
又与之暗合。则非末学浅见所敢妄议。既难强其所疑。而退溪西厓两先生之说有在。故推原此意。参以经文。随笔记疑如右。还切惶悚之至。此下。别记一篇疑义。
八条目。为应万事之纲领。三纲领。为八条目之纲领。心为三纲领之纲领。故大学从头至尾。皆从心上说。而未及乎事。全是用工地头。故皆从用上说。而未及乎体。如传十章财用用人。固是平天下最大底事。然亦因此以明絜矩之意也。如经文明德。传首章峻德。固是体。然重在明之之意。亦未言明德峻德体段也。
传三章。皆杂引经传。各为结语。以连缀上下之意而證明其大致。然其工夫要领。亦自在其中。如顾字。为诚正脩三章下工夫之纲领。(顾字。兼操存省察意。)作字。为齐治平三章下工夫之纲领。(作字。兼制产兴学意。)敬字。总为传六章全体下工夫之纲领。而淇澳烈文两诗。又为总结。则道学自脩亲贤乐利。亦为下六章纲领矣。
知至而意诚。则心可正身可脩。然动于中者。或偏而不能密察。则心不存而身不脩矣。接于外者。或僻而不能加察。则溺爱贪得。身不脩而家不齐矣。不可以意既诚而或废省察之工也。然二章只言其病。而不言所以正所以脩者。正脩之工。已在诚意上。只去其病而心自正身自脩也。(诚意章末段。身心字当谛看。)
诚意以下五章。分段体例。起头结语。文有异同。章句已见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6L 页
大意。先儒说。亦略备。而试以齐治平三章言之。其大意皆从脩身上说去。(治国章所藏乎身。其仪不忒。平天下章老老长长恤孤。先慎乎德等说。无非脩身为本之意。)盖齐家而后治国。治国而后平天下。其序有如此者。然自其为本者而言。则齐家以脩身。治国以脩身。平天下以脩身。随其所在。各为其本。(治平。只是以治家之道。推而行之。而治家本于脩身。所以脩身。随所在而为其本也。)如适千里者。具徒御备糗粮。行百里然后行二百里。行二百里然后行三百里。然行百里者以此。行二百里者以此。行三百里者以此。若只曰行二百里在百里。行三百里在二百里。则不知其所资而行者有其本也。盖工之进于内者。极于正心。效之推于外者。本于脩身。身是盛贮此格致诚正之学而运用之器也。治国章曰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藏是格致诚正之学。恕是举此而措之也。格致诚正之学。成于内则为脩身。格致诚正之学。推诸外则为齐治平。此所以齐家而言脩身。治国而言脩身。平天下而言脩身。而明明德之用。随处而无不行矣。
  传十章脉络
此章。首言所以有絜矩之道。次言是絜矩之道。次言能絜矩不能絜矩之得失。而未及乎絜矩之实事。(与民同好恶。虽为絜矩之实事。而同好恶之实事。却在下面。)故其下。言先慎乎德。以明絜矩之本。既慎乎德。则可以絜矩。而得众得国。不患无财用。然德为本财为末。而财者。人之心也。虽曰絜矩。而若不能絜矩于财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7H 页
用。则絜矩为空谈。而民散悖出。天命绝矣。(平天下。非治国之外更别有事。只从治国上推广去。章末申说两国字而结锁。体例与诸上章不同者。以此。)故此段言财用。而以善之得失结之。善是慎乎德而内本外末之善人也。其下两节。承上文内本外末之意。而引起秦誓以继之。极言好恶之公不公。一是上所谓善而能絜矩者。一是上所谓不善而不能絜矩者。然不有仁人在上。至公无私。能得好恶之正而尽其进退之道。则善者终不为用。不善者有以得其志而灾必及身矣。故此段。言用人而以忠信结之。忠信是爱人恶人之仁人也。有公好恶之仁人。用此公好恶之善人。以行絜矩于财用而得民心。则民爱之如父母而天下平矣。(此君子。独释以以位言者此也。)大抵财用用人。所以因此以明絜矩之义。然治国平天下之道。其最大者。亦只在此。(亲贤乐利。各得其所。为新民之止于至善。可见。)乃絜矩之实事也。故既极言财用用人。能絜矩不能絜矩之得失为训为戒。末端。又以此二事。合为一段。以终一章之意。盖财用不足则虽欲絜矩。或不无害于民者。故此言足财用之道。然财用虽足。而仁者。(公好恶)散财以得民。不仁者。(偏好恶)亡身以殖货。故必上好仁。然后事必有终。无悖出之患。而其分只在于义利公私之间而已。故以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之说。反覆申结之。
此章。当为三大节。自首节至文王诗。为一大节。是泛论絜矩之道也。自先慎乎德。至骄泰以失之。为一大节。财用为絜矩之实事。民之聚散。命之不常。皆决于此。然有此不外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7L 页
本内末之善人。然后可以行之。有此忠信之仁人在上。然后可用此人。分而言之。虽若二事。合而言之。首尾相仍。打成一片。此所以同为一节。而生财以下。又合财用用人。而以总结之则为一大节。
天下只有善与恶。知善之可好而好之。知恶之可恶而恶之。以此而脩己。以此而及人。是为学之本。故好恶诚于吾心。则为诚意而心可正。好恶公于接物。则为脩身而家可齐。推而广之。则国治而天下平。
中庸就正录
 章句及或问。各就其章。发明其言语所指。文义所归。曲畅旁通。更无馀蕴。而至其各章次第。全篇大义。则或间间提起。引而不发。使读者有以融会贯通而自得之。大抵朱夫子集注之法。他皆类此。学者所不可不知也。
 此篇。本为传道之书。故一道字。为全篇骨子。如首章首节命性教三字。亦为道字说起。(命。道之原。性。道之体。教。道之用。道兼体用。)而中庸费隐天人道小大德。为其眼目。盖举其纲维。参互言之。以尽其蕴奥之意。而其中次第条理。井井不紊。前后照应。首尾相接。读者要当通贯大旨。以挈其裘领。然后又当各极其趣也。
  首章
包举道之体用工夫功效。说个纲领题目。以为一篇之体要。如曰此是道。此是工夫。此是功效。初非以学者用工言。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8H 页
观于大学曰必慎其独。而此无必字。亦可见。(大学章句。专言用工之地。而此只释所以慎之之由者。以此。)○此章。当作两段看。天命之性以下为一段。喜怒哀乐以下为一段。中和应首节。致中和应二节三节。盖上段道字。兼人物说。却恐人不察其本具于吾心而为性情之德。故又却就性情上。指出其全体大用。以明其戒惧慎独之工。所以为全中和之德。而可以不离于道也。(理无不具。故兼人物说。用在吾心。故就性情言之。)四节大本达道。自首节来。五节致字。自二节三节来。
 一篇。以明道为主。而明道之意。其要归在于时中。而不违于中庸之道。故首章。既总举道之体用工夫功效大致。以为一篇之体要。其下。即以中庸。承上起下。更为题头。而因说择守之方。至依乎中庸而止。乃说杀一篇大意。(时中二字。是著篇主意所在。)而其下说出费隐。即中庸之实体也。(大抵以首章首节言之。性道虽无二致。中和。当贴天命之性看。中庸。当贴率性之道看。)
  二章
中和。从性情上分体用言。中庸。从德行上兼体用言。其所就而言者。有些不同。(于其未发而状性之体。则中和之中也。即乎事物而形道之用。则中庸之中也。同是一中字。而所指有些不同。状性形道。乃朱子说。)就性情言者。当属体边看。就德行言者。当属用边看。(戒惧慎独。以致中和之功。能择能守。斯合中庸之道。中和曰致。中庸曰择。致字择字。当谛看。)而著篇主意。在用上。故更以中庸为包头。而名篇亦不曰中和而曰中庸。(非中庸是用。但就用边说。如曰时中曰能曰择曰明曰行等字。皆就用上说。)戒惧慎。独不失中和之德。然后知择仁守。能合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8L 页
乎中庸之道。此章所以承上而起下也。
  三章
此下。将论中庸。故承上章。更为提出。以起下诸章之意。(如首章第二节。提出道字。二十一章。提出诚字。同一体例。)中庸其至矣。承上之辞。民鲜能久矣。起下之辞。盖此能字带得勇字意。所以不违于中庸之道者。以知仁勇。然勇非在于知仁之外也。能以知知。能以仁守者勇。(知仁。是自在道理。勇是强此知仁者则能。是知仁者勇也。大学克明德。是兼知行说。而克训曰能。克亦有勇意。)则所以鲜能者。则以勇有过不及。而知行未得其中也。故自此至十一章。皆以能字终始之。鲜能知味。不能勇于知也。不能期月守。不能勇于仁也。中庸不可能。兼不能勇于知仁而言也。勇如四强。而知仁自然得中者。圣人之所以能之也。(二十章学问思辨行知与仁也弗能弗措。勇也。十一章注。言知仁之过不及而曰不当强而强。当强而不强。以此推之。则能知能行之为勇。而以勇之过不及而知行之有过不及者。又可见矣。且五章七章。皆单举知仁。而九章言勇。则兼举知仁。亦以此。)
  四章
承上章而言知行之过不及。以明所以鲜能者。以此也。且知愚过不及。固以知有未至。然贤不肖之过不及。亦由于知有未至。故以鲜能知味继之。以结上文而起下章也。
  五章
上章。为下诸章总脑。故此章及七章。各举知愚贤不肖一脚。以起下章。此章。承鲜能知味而引起下章大舜之知。
  六章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9H 页
知既至则行亦随。知而不能行。非真知也。故此章专为知而发。而并言用中。以明行之至者。以知之真也。
  七章
知及而仁不能守。盖所谓择乎中庸。是上章好问用中之事。则亦能知能行。然以其私意间之而不能久守。所以起下章颜回之仁也。(不曰不能守而曰期月不能守者。明其虽知而行之而不能久守也。不曰行而曰守。亦此意。以十一章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参之。亦可见。盖知既真则行自至。然知行有别。或已明而不谨乎此。则所明又非己有。故此章以罟擭陷阱为比。以明虽知以知之。又必能仁以守之也。)
  八章
知及之而仁能守之也。此章。专为行而发。而并言能择者以未有知不至而能行者也。
  
九章
勇。只是勇于知行而已。勇不在知行之外也。知行之有过不及而不能中庸者。以勇之有过不及也。五章。以不行起舜之知。七章。以不明。起回之仁。此章。似当以不能勇起子路之勇。而曰中庸不可能者。盖天下可均。知之勇。爵禄可辞。仁之勇。白刃可蹈。勇之勇。(集注。力能勉是勇意。)勇非不可能。勇之无过不及。而知行之合于中庸为难。故不曰不能勇。而曰中庸不可能。以起下章子路之勇也。(勇是强此知仁者。故勇无过不及。则知仁自无过不及。而中庸可能也。)
  十章
盖勇之发于血气者。有过不及。发于德义者。无过不及。如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69L 页
四强之勇。则发于德义。(自胜其人欲之私。是德义之勇而无过不及者。)而知行无过不及。故中庸可能也。(南北之强。是资之近而力能勉者。四者之强。是义精仁熟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此章独言过不及者。知行之过不及。以勇之有过不及。故六章言知。八章言仁。皆不言过不及。而此备言之。盖末节四强字。明其为德义之勇。而勇之无过不及。便是中庸也。故章句。以此为中庸之不可能。(末节。兼刚柔而得中底。故首下故字。以接上文之意。)
  十一章
首因舜之知而反结之。(索隐。好问好察之反。行怪。执两端用中之反。)次因回之仁而反结之。(遵道而行。择乎中庸。得一善之效。半涂而废。拳拳不失之反。)既直言之。又反结之。以致丁宁之意。凡经传中大意所在。最紧要处。则类如此。末因子路之勇而独顺结之者。(和而不流。中立不倚。故依乎中庸。不变塞焉。至死不变。故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上两节。皆勇不得中之致。(释以不当强而强。当强而不强。可见。)勇如四强。则不为索隐行怪。又不半涂而废。知行自然不违于中。过不及。更无可言矣。(此章能之。与九章不可能相应。知尽仁至。自依中庸。勇无可言。故释以不赖勇而裕如。)且上节。既言知行之过。次节似言知行之不及。而独言行不及者。遵道而行。则不患知之不及。而特患力不足而不能久守也。(大抵此章。承上章而申结之。以明知仁之所以不违于中庸之道者。以勇之得中也。)
  十二章。(将言道之体段。故因用而达体。道本不违于人而随人以行。故言道必称君子。)
第二章以下。是论中庸。中庸固是道。而未及乎道之体用之实也。(如言天地道。是天地也。中庸是方圆也。)故又更端。始说出道之全体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0H 页
大用。以明道不可离之意。第二节。以赋与而言。即体无不具也。第三节。以发用流行言。即用无不著也。(朱子曰。以形而上者言。则冲漠者固为体。而其发于事物之间者。用也。即第二节之意。以形而下者言。则事物又为体。而其理之发见者为之用。即第三节之意。)即体即用。以明费隐。而为下八章总脑。盖鬼神章。前三章。从第二节来。体之费隐而与率性之道相应。后三章。从第三节来。用之费隐而与脩道之教相应。(十三章章下注曰。皆费也。曰。至隐存焉。十七章章下注曰。见道之用广也。曰为体微矣。此皆提起处。参互细看。则自可领会得来矣。)
 道之为体。无声无臭。无形影。无造作。至微至隐。有不可著言语形容。立定字目。(如道字理字中字太极之类。皆借有形象底立名。使之想像心会。有以自得于言意之表也。)故此八章。言率性之道。以明中庸之实体。而道是人事当然之则。故即其发用流行于人伦日用之间者。或远言之。或近言之。或言其小。或言其大。使学者因其所已言者而默会旁通。以尽其所未言者。然其所未言者。亦无不包在其中。学者即其事随其言。反覆参验。得其旨意血脉之所归。则其大意所在。自可心会出来。更无别法也。大抵道有体用。舍体用。不可言道。故自此以下九章。皆即体即用。以明费隐。十三章至十五章。就身上主体而言。而费隐在其中。十七章至十九章。就事上主用而言。而费隐在其中。十六章。承上之体立而起下之用行。(道之得于身为体。措于事为用。此体用字。与隐为体费为用之体用。不同。)二十章。兼体用。以总结十二章以下。而费隐亦在其中。无非明道之体用。而工夫功效。大纲大致。亦莫不包贯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0L 页
在也。
 费隐八章。本所以形道之体而显道之用也。乃以费隐明道之体用。非以道明费隐也。大抵道自费隐。故言道而费隐自在其中。其主意。在于明道。非在于发明费隐而已也。下天人道小大德之类。仿此。盖自此以下八章。明道之体用。知者知此也。仁者行此也。勇者强此也。所谓依乎中庸。依此而已。
  十三章(道不远人以下。以体之具于人者言。与率性之道相应。)
道虽至费至隐。无所不在。无处不著。然只是人事当然之则。故本不远于人也。以言行结之者。道不在言行之外。而正不远于人者。所以责于己。责于人者。不过谨于言行。而以此而脩身成德。以此而及人。(以二十九章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三十一章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观之。则脩于身而为法则者。言行也。及于民而使信说者。言行也。与此章相为首尾。盖中庸之道。其要归在于言行之得中而已。所谓言行动天地者此也。道不在寻常日用之外。两庸字。尤当谛看。)观于十七章章下注由庸行之常推之。以极其至。亦可见矣。
  十四章
道既不远于人而具于身。只当素位而行。不愿乎外而反求诸身而已。(道无不在。故素位而行。具于吾身。故不愿乎外。且反求诸身。身字。为全章大意。故末节注。特以以结上文之意。结之。)
  十五章
有诸身。自当及于人。乃脩身而齐家也。已含得下德字意。(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1H 页
脩身而至父母顺。则实德成。言父母顺者。并言其效。以明其实有此德。而又为下章孝字德字张本。)盖此章。承上章反身而言。身脩而推行于家国天下者。自有其序。如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引诗及孔子之言。是举近而包远也。脩身以孝为本。而孝而至父母顺。则道已成而向下措诸事业者。以此为本。体既立而用可行。故下章以鬼神之有实德而体物不遗者继之。以承上起下。十七章。又言孝字德字。以连接此章之义。
 十三章之庸言庸行。十四章之反求诸身。十五章之自迩自卑。大抵向工夫上说。然其立言主意。在明费隐。而亦体之所以立也。此三章。大抵学者事。故曰小。(十三章。虽引孔子事。亦就学者分上说。)
  
十六章(将言道之用。故因体而达用。)
脩身而至父母顺。则道得于心而实德成矣。有是实德则有是实用。故以鬼神之有实理而体物不遗。明其有实德而有实用。(朱子曰。鬼神是气之屈伸。其德则天命之实理。所谓诚也。)以承上而起下也。盖至费至隐。无所不包。莫如鬼神。而道体之流行。即此可见。故于此忽说出鬼神。以包括上下诸章之意。费隐二字之义。于此尤跃然矣。且此德字。虽以鬼神言。实承上章而为下章德字张本也。(章末诚字。自德字来。诚是德之实也。下诸章功用之发见。是不可掩处。)
  十七章(大孝以下。以用之著于事者言。与脩道之教相应。)
有德而受命。
 章首孝字德字。与十五章相应。上章既言有实德有实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1L 页
用。更以此起题头。以为下三章张本。
  十八章
受命而继志述事。
  十九章(郊社宗庙之礼。孝之所推。而仁道之极至也。故知其义。则治国如示诸掌矣。)
继志述事而以至制作礼乐。格天地感鬼神。盖自有德而受命以下至此。皆发明此道之功用。所以流行发达而不能自已者也。(盖此八章。所以明道之体用。而尽性至命。必本于孝悌。故主孝而言。宗庙。礼法之所聚。而孝道之所流行。故必就宗庙祭享而言。)
 十七章之受命。十八章之继述。十九章之制礼。大抵向功用上说。其立言主意。在明费隐而亦用之所以行也。此三章。大抵圣人事。故曰大。
  
二十章
上二节(以饶节言。下同。)以下。大义无不归结于此章之内。道之体用及其工夫功效。皆兼举而备言之。本所以终十二章之意。而亦所以总结第二节以下也。既关锁一篇之义。而又归结于诚之一字。诚是一篇枢纽。则其下又更起头。包举总论。以尽其意也。(第二节。言知仁勇之用。第三节。言道之体用。而此章。始揭出名目。仍及工夫。知所以脩身以上。与二节相应。知所以治人以下。与三节相应。盖一篇大义。是以达德行达道。以脩身与为政。而此章。以此为纲要。且诚为一篇枢纽。而以此总结之。此所以虽终十二章之意。而亦所以总结第二节以下。关锁一篇大义也。)且以一章言之。第四节为政在人一节。为一章总脑。仁者人也。至知天。言仁也。(专言则仁。分言则仁义礼知。故言仁则义礼知自在其中。且如知天知人。知也。尊贤事亲。仁也。能此知仁。勇也。应第二节。)天下至五者。言道也。(自其至中而平常曰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2H 页
中庸。自其体微而用广曰费隐。自其所共由而曰达道。然本其实体而言。则只是人事当然之则。而其名目之大者有五。)知仁勇至知耻。脩道以仁也。知斯三者至知所以脩身。脩身以道也。知所以治人以下。为政也。(应第三节)大抵此章。以诚之者为归结。故向知行工夫上重。而全章旨意。是一部大学。脩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九经以下。新民之事也。诚而至于从容中道及愚明柔强。止于至善也。(章内三德言诚。为下二十四章以下言诚张本。九经言诚。为下二十七章以下言诚张本。)
 程子曰。仁是生底意思。通贯流行于四者之中。须辞逊断制是非三者。方成得仁事。第五节。言仁而并及义礼而及于知。乃此意。又朱子曰。仁字专言之。则混然而难名。必以仁义礼知四者。兼举而并观。则互相形比。乃为易见。仁者人也以下一节。主言仁而并及义礼知者以此。
 此道之体微而难见者。隐也。用著而至广者。费也。已上诸章大意。在于明道之体用。而道之体用。不过如此。不可将费隐二字作一奇特物事看也。至如鬼神章前后各三章。皆从人事常行上立言。而中间忽说出鬼神。虽若恍惚难状。然亦不过是将天道本原。以明此道之体用。以承上而起下而已。既会其大意所在。然后复回转来。贴却上下诸章人事上。寻求脉络之接续条理之微密。则始知有归著矣。大抵曰中庸。曰费隐。曰天人道之类。不过发明此道之至中至大。无物不具。无时不然。不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2L 页
可须臾离之意。即就其立言次第理会。则如此是中庸。如此是费隐。如此是天人道。自可推知。而道之体段。亦可以领略得来矣。
  二十一章至二十六章。(此节与二节相应。就达德言诚之功效。盖自依乎中庸。至纯亦不已。致中功效之极致。)
一章。合诚明为一。而二章三章。论至诚。(人道至于能化。则与天道一。故二章以至诚起之。三章以至诚结之。以明同归于至诚。)其下三章。论至诚之功用。(四章首至诚字。自上二章来。既言诚之体段。将言诚之功用。故提出。更为起头。)而诚不过是诚实此知行。知以知之。仁以行之。而功用始著。故四章就诚言知。五章就诚言行。(章句三行字谛看。篇内皆先言知后言仁。此章先仁后知者。以工夫而言。则知为先。以成德而言。则仁为先。此乃成德而体立用行者。故先仁后知。四章。知之无不明也。五章。行之无不当也。)知如鬼神。行又时措。则既无虚假。自无间断。而至于与天地为一。故六章。以故字起头。以接承上二章。以明以下功用之盛大。自上二章来也。
 二十五章。 此篇主意所归。在时中二字。至此而义精仁熟。知行兼尽。见于事者。无不以时措之而得其中也。故下章。言其功效之极致以终之。
 诚。在天为实有之理。在人为实有之心。而此章。是从行上说。故章句。诚以心言。道以理言。盖以道随人而行也。
  二十七章至二十九章。(此节与三节相应。就达道言诚之功效。盖自治国视诸掌。至以永终誉致和。功效之极致。)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3H 页
以上各章诚字。或以天之实理言。或以人之实心言。或言其功用。或言其功效。然是泛言至诚之道。而道须人以行。时中。又为一篇主意。故篇将结杀。始说出其人字。其人。即有此至德。凝此至道。以行时中之道者也。居上居下。在治在乱。无不得时措之宜。则体既立于吾身。而用可行于天下矣。二十八章。承上章言。虽以至德凝至道。而无其位则不敢作礼乐。(以从周结一章之意者以此)无德无位而自用自专。犹不得保其四体。况天下国家乎。身为天下国家之本。而此为身与天下国家际接之间。故章首。引孔子之言。以申结上章之意。以致反覆丁宁。而又以起下文也。(上下章身字。当谛看。圣人出处之大节。此亦可见。)二十九章。承上两章而言有德有位。以作礼乐。考三王建天地而不谬不悖。质鬼神俟百世而无疑不惑。远之近之。在彼在此。无不合于人心而有誉于天下。则下章配天之功效。自可驯致矣。
  三十章至三十二章
有上章功效之盛者。必有至德凝道至圣之德。则仲尼乃其人也。故此章全述孔子之德。(上章其人。犹泛言。故于此指言仲尼。以證明之。而全篇大意。到此筑底。故其下方说功效极致以终篇。)三十一章。承上章。极言其有德有位作礼乐者之功效极致。以终一篇之意。三十二章。总举至诚之大用。以申结之。而一篇大意。更无馀蕴矣。更以三十一二章论之。一章。以小德之川流。结至圣之德。二十七章以下总结也。二章。以大德之敦化。结至诚之道。二十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3L 页
一章至六章总结也。以章次言之。似当先结至诚。次结至圣。而有上章至圣之德者。以其有下章至诚之道。则虽若双结。而实所以申结上章也。故下章末句。以上章首句结之。以明此二章为一篇总结也。
 大抵二节三节。言道言德。四节五节。亦言道言德。然前二节。道为主而及于德。后二节。德为主而及于道。阳村以为前二节言道。后二节言德者。大槩得之。而首章末章之言道言德。亦然。行道而成德。故立言次第如此。(以费隐八章言之。十二章道字。与十六章德字相应。十三章道字。与十七章德字相应者。亦以此也。)
  三十三章(此节与首章相应。而总结一篇。)
首章。总说道之体段名目。故由体及用而先存后省。卒章。约言入德次第。故由用及体而先省后存。盖首章。始发工夫题目。而卒章。主言工夫地头。慎独而至内省不疚。戒惧而至不愧屋漏。则已入于德矣。故下文即以其功效之所及者而言之。且一篇大小工夫。皆以戒惧慎独为田地。故首章发之。卒章结之。以总包一篇也。
  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一蠹以为安有先理之气。秋江曰。伯勖才高。)
 先儒以先言气后言理为疑。然夫所谓天命之谓性。是从人物禀受后。即其形气中。揭起其所赋之理而谓之性。故训诂所言乃如此。如曰成形者气而赋与之理。便亦随在云尔。性乃成形后名。则其语势自不得不然。而亦赋之亦字。亦可见其无先后也。其曰天以阴阳五行。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4H 页
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者。本所以释天命之谓性五字。然上段。自理而及气。统体一太极也。下段。即气而指理。各具一太极也。恐不可以先气后理为疑也。
  费隐章言孝
 人禀生理。自然有恻怛慈爱之意。故四德。仁为主。仁主爱。故百行孝为源。(朱子曰。百行万善。总于五常。五常总于仁。)以仁之全体而言。则孝为一事。以爱之为用而言。则孝为其本。近而脩身。远而至于治天下。何莫非孝之推也。所谓尧舜之道孝悌而已者。此也。(圣人参天地赞化育之功。皆本于仁而孝是为仁之本。则自不远人以为道。以至格天感鬼。无非孝之推也。)如费隐八章。发明道之费隐。而终始以孝言者。虽若举其一事。而道之全体。初不外是也。学者所以明人伦。则十三章之言行。十四章之脩身。十五章之父母顺。乃所以明人伦而成就一个孝也。孝弟通于神明。则十七章之受命。十八章之继述。十九章之事上帝享宗庙。乃所以通神明而推广一个孝也。学而至于父母顺。则道得于心而为德。故十六章。始说出德字。德而至于格天地感鬼神。则仁爱可以及物。故二十章。以九经继之。脩己治人之道。皆以孝为本。则其可求道于孝之外乎。故圣人立言明道之际。就其用上最大者。以包举之。而道之费隐。从可见矣。(道只是人事当然之则。而人事莫大于孝。此言孝。举大以包小也。)且以大学言之。格致诚正。皆所以脩身。而脩身者。孝弟慈(弟与慈亦孝之推)而已。齐治平。自脩身推去。而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4L 页
推去者。亦孝弟慈而已。以孝为本之意。与费隐章所言。若合契。则庸学之为表里。于此亦可见矣。然则学之为道。孝之外无事耶。曰本则孝而事则有分。当各用其力。然其要归。亦不出于孝也。(仁主于爱。爱主于孝。而仁乃道之实体也。看得西铭熟后。与此参互观之。言孝之意。又可领会矣。○程子曰。尽性至命。必本于孝弟。知孝弟之所以至于尽性至命。则言孝之意。尤可得。)
  庸学表里
 大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中庸。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大学。以教为主而道在其中。中庸。以道为主而教在其中。虽以两书首章言之。大学之明明德新民。是教。而至善。即中庸之道也。中庸之性道。是道而教是大学之教也。大学之教明然后。中庸之道行。故中庸之道。以大学为基址。大学之教。以中庸为归趣。此所以两书所主。而立言者差不同。而语意自然相贯而相应者也。试以二书全篇参互。则中庸第二节(饶节下同)自知择仁守。至依乎中庸。应大学格致诚正。第三节自言行能谨。至受命制礼。应脩齐治平。第四节自至诚如神。至纯亦不已。应格致诚正。第五节自至德凝道。至以永终誉。应脩齐治平。至如二十章。为一篇总会。而就工夫地头说。故一部大学。自在其中。自仁者人也。至知所以脩身。大学之格致诚正也。自知所以脩身。至九经。大学之脩齐治平也。凡事豫则立以下。又以诚总结一章。而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5H 页
在下位一节。全说出八条目。两书相为表里之实。自可见矣。大抵大学。主工夫而从心上说。以立其本。中庸。主成德而就道上说。以达其用。此所以大学之教成而后中庸之道可行也。是以大学序言性。所以明大学之教。为中庸之道也。中庸序言心。所以明中庸之道。由大学之教也。
  朱四节饶六节
 道之所贵者中。中之所贵者诚。诚则中。中则不违于道。此三字。为一篇大义。故以此为立言关键。而著篇之意。重在中字。故首以中为题头。(首章为言中包头而道在其中。)道为一篇骨子。故十二章。以道为题头。(十二章为言道包头而中在其中。)诚为一篇枢纽。故二十一章。以诚为题头。(此节总包中与道。)朱子分节以此。饶氏首章及二十七章分节者。盖以首章为一篇总脑。末章为一篇总结。而相对二十七章。更以至圣之道。为题头故也。然中为一篇大旨。而首章发之。其下言时中。至十一章而住。(此节关领一篇大意。)十二章以下言道。二十一章以下言诚。皆所以反复发明首节之义也。二十七章。虽言至圣之道。然此以下至德凝道之功效极致。同一论诚。若以为大节中小节则可。若并立为大节则不可。且以二十章为下节之首者。以此章言诚始备。而以下皆论诚也。然一篇各章体例。大抵皆承上起下。况此章。实所以结十二章以下。而又为首节以下总结乎。
 
屏谷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75L 页
二十九章第三节。悬吐可疑。本诸身徵诸庶民。承上之辞。质鬼神俟百世。又承上起下之辞。有位有德。以行三重而验民信从。故考三王建天地而不谬不悖。不谬不悖。故质鬼神俟百世而无疑不惑。此是三段说。而并著一吐。连并说去。未可知庶民下著是尼。不悖下著是罗吐。未知如何。大抵质鬼神。应建天地。俟圣人。应考三王。下节。只举此两段以结之。亦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