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x 页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杂著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45H 页
深衣考證
司马温公书仪深衣制曰。古者深衣。用十五升布。锻濯灰治。今但用细密耎熟者。
布幅二尺二寸。每幅除裁缝各二寸外。有尺八寸。四幅合七尺二寸。此据中人言之。人有长短肥瘦。临时取称。(性斋曰幅各除裁缝二寸则当有二尺。而今曰尺八寸可疑也。只指裳幅已割者而然耶。然曰四幅则非裳也。)
裳布幅二尺二寸。除裁缝外。有尺八寸则狭处六寸阔处尺二寸也。其人肥大则幅随而阔。瘦细则幅随而狭。要须十二幅。下倍于上。不必拘以尺寸。续衽钩边。郑曰云云。孔氏曰衽谓深衣之裳云云。按汉书江充衣纱縠襌衣。曲裾后垂交输。如淳曰交输。割正幅使一头狭若燕尾。垂之两旁见于后。是礼深衣续衽钩边。贾逵谓之衣圭。苏林曰交输。如今新妇袍上袿。全幅缯角割。名曰交输裁。释名曰妇人上服曰袿。其下垂者上广下狭如刀圭也。然则别有钩边。不在裳十二幅之数。亦斜割使一端阔一端狭。以阔者在上。狭者在下。交映垂之。如燕尾有钩曲。裁其旁边。缀于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45L 页
裳之右旁。以掩不相连之处。(性斋曰别有钩边者一幅则裳为十三幅耶。于古何据也。)
方领曲袷如矩以应方。郑曰袷交领。古者方领。如今小儿衣领。孔曰郑以汉时领皆向下交垂。故云古者方领。似今拥咽。故云如今小儿衣领。但方折之也。如孔所言。似三代以前。反如今时服。上领衣但方裁之耳。按上领衣。本出胡服。须用结纽乃可服。不知古人果如此否也。后汉马融传朱勃衣方领能矩步。注颈下施衿领正方。学者之服也。如此似于颈下。别施一衿。映所交领。使之正方。今朝服有方心曲领。方二寸许。缀于圆领之上。以带于项后结之。或有袷之遗像欤。又今小儿叠方幅。系于颔下。谓之涎衣。亦与郑说颇相符。然事当阙疑。未敢决从也。○领之交会处自方。即谓袷。疑更无他物也。
缘今用黑缯。从简易。
反诎之及肘。谓袖之短长。适与手齐。则反诎及肩。自然及肘矣。
○家礼深衣制曰。裁用白细布。度用指尺。(中指中节为寸。)
衣全四幅。其长过胁下属于裳。(用布二幅。中屈下垂。前后共为四幅。如今之直领衫。但不裁破腋下。其下过胁而属于裳处。约围七尺二寸。每幅属裳三幅。)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46H 页
裳交解十二幅。上属于衣。其长及踝。(用布六幅。每幅裁为二幅。一头广一头狭。狭头当广头之半。以狭头向上而连其缝以属于衣。其属衣处约围七尺二寸。每三幅属衣一幅。其下边及踝处约围丈四尺四寸。)
圆袂。(用布二幅各中屈之。如衣之长。属于衣之左右而缝合其下以为袂。其本之广如衣之长而渐圆杀之以至袂口。则其径一尺二寸。)
方领。(两衿相掩。衽在腋下。则两领之会自方。)
曲裾。(用布一幅如裳之长。交解裁之如裳之制。但以广头向上。布边向外。左掩其右。交映垂之。如燕尾状。又稍裁内旁太半之下。令渐如鱼腹而末为乌喙。内向缀于裳之右方。礼记深衣续衽钩边。郑注钩边若今曲裾。)
黑缘。(缘用黑缯。领表里各二寸。袂口裳边表里各一寸半。袂口布外。别此缘之广。)
大带。(带用白缯。广四寸夹缝之。其长围腰而结于前。再缭之为两耳。乃垂其馀为绅。不与裳齐。以黑缯饰其绅。复以五彩绦广三分。约其相结之处。长与绅齐。)(性斋曰家礼深衣之制。但因温公书仪而未及修正者耳。)
○节斋蔡氏(渊)家礼附注曰。司马所载方领与续衽钩边之制。引證虽详而不得古意。先生病之。尝以理玩经文与身服之宜而得其说。谓方领者。只是衣领既交。自有如矩之象。谓续衽钩边者。只是连续裳旁。无前后幅之缝。左右交钩。即为钩边。非有别布一幅裁之如钩而缀于裳旁也。方领之说。先生已修之家礼矣。而续衽钩边则未及修焉。(性斋曰取考蔡氏之说。则朱子未及修整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46L 页
深衣之制明矣。)
○信斋杨氏(复)家礼附注曰深衣制度。惟续衽钩边一节难考。礼记玉藻深衣疏。皇氏,(皇甫侃。南朝刘宋时人。)熊氏,(名安生。北朝齐人。)孔氏(颖达。唐人。)三说皆不同。皇氏以丧服之衽广头在上。深衣之衽广头在下。丧服与深衣二者。相对为衽。(芝山曰谓一广头在上。一广头在下。彼此若相对。然各在别幅。而曰相对为衽者。以喻一上一下之义。易之蹇蒙需讼为反对也。)孔氏以衣下属幅而下。裳上属幅而上。衣裳二者。相对为衽。(芝山曰衣字句。裳字句。凡深衣之幅。狭头为上衣则广头在上。故曰下属幅而下。裳则狭头在上。故曰上属幅而上。衣之广头在上。裳之广头在下。一俯一仰。上下相对也。盖以裳之狭头皆向上也。)此其不同者一也。皇氏以衽为裳之两旁皆有。(芝山曰此于先儒说为近。但裁用别布非是。)孔氏以衽为裳之一边所有。(芝山曰此则全然失之矣。)此其不同者二也。皇氏所谓广头在上。为丧服之衽者。熊氏又以此为齐祭服之衽。一以为吉服之衽。一以为凶服之衽。此其不同者三也。家礼以深衣续衽之制。两广头向上。似与皇氏丧服之衽。熊氏齐祭服之衽相类。此为可疑。是以先生晚岁所服深衣。去家礼旧说曲裾之制而不用。盖有深意。恨未得闻其说之详也。及得蔡渊所闻。始知先师所以去旧说曲裾之意。后又得礼记深衣篇熟读之。始知郑康成注续衽二字。文义甚明。特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47H 页
疏家乱之耳。郑注之意。盖谓凡裳前三幅后四幅。既分前后。其旁两幅。分开而不相属。惟深衣裳十二幅交裂裁之。皆名为衽。所谓续衽者。指在裳旁两幅言之。谓属连裳旁两幅。不殊裳前后也。疏家不详考其文义。但见衽在裳旁一句。意谓别用布一幅。裁之如钩而垂于裳旁。妄生穿凿。纷纷异同。愈多愈乱。自汉至今二千馀年。读者皆求之于别用一幅布之中。而注之本意。为其掩盖而不可见。夫疏所以释注也。今推寻郑注本文。其义如此。而皇氏熊氏等所释。其谬如彼。皆可以一扫而去之矣。先师晚岁知疏家之失而未及修定。愚故著郑注于家礼深衣曲裾之下。以破疏家之谬。且以见先师晚岁已定之说云尔。(杨氏曰深衣篇云袂之长短。反屈之及肘。夫袂之长短以反屈及肘为准。则不以一幅为拘。)(性斋曰杨氏附注。眩于注疏及后儒之说。而不究经文本义。故致有此纷纭而已也。)
○严陵方氏(悫)深衣注曰衽襟也。与裳相续。故谓之续衽。居裳之边。曲以钩束焉。故曰钩边。玉藻所谓衽当旁是也。
袂长短诎之及肘。玉藻所谓袪尺二寸是矣。袼也袪也。皆衣之名也。在胳则谓之袼。在胠者则谓之袪。在末者则谓之袂。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47L 页
袷领也。以交而合。故谓之袷。(性斋曰袷者表里具之义也。)
○刘氏(璋)家礼补注曰。古者布幅。长四尺四寸。广二尺二寸。深衣要广七尺二寸。若用布六幅。广一丈三尺二寸。交解为十二幅则狭头在上。每幅七寸三分有奇。十二幅共八尺八寸。广头在下。每幅一尺四寸六分有奇。十二幅广一丈七尺六寸。又除裳十二幅合缝及前襟反屈各寸。则要得七尺五寸。下得一丈六尺三寸则上多三寸。下多一尺九寸。即截去之。上属于衣本。旧注当如此说则续衽钩边一句终难解。盖礼记制十有二幅。以应十二月。指深衣所用之布。非谓裳十二幅也。盖衣袖共四幅及续衽钩边四幅裳四幅。所谓十二幅也。盖裳用布四幅长四尺四寸。除要缝及下齐。反屈长四尺二寸。广八尺八寸。除负绳及左右续衽合缝。与前衿反屈各寸。又馀八寸即截去之。为七尺二寸。又用布二幅长四尺四寸广二尺二寸。斜裁为四幅。下广二尺二寸。四幅广八尺八寸内。除各缝八寸。又馀八寸亦截去之。为七尺二寸。续于裳之两旁。礼记所谓续衽钩边者是也。又曰黄闰玉云古者朝祭。衣短有裳。惟深衣长邃无裳。不知礼记明言要缝半下。既有要缝。岂得无裳。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48H 页
礼记十二幅。指深衣一身所用之布。屈裾则用布二幅。斜裁为四幅。广头在下。尖头在上。续裳之当旁。故谓之续衽在裳之两旁。故谓之钩边。玉藻所谓衽当旁是也。
衣之两肩。上各裁入三寸而反摺即剪去之。别用布一条自项后摺转向前。就缀于两衿上。左右齐。反摺之。长表里各二寸。记所谓袷二寸是也。
记注引衣图云既合缝了。又再覆缝。合缝为续衽。覆缝为钩边。本注蔡氏谓续衽钩边者。只是连续裳旁前后幅之缝。左右交钩。即为钩边。
用布二幅长四尺四寸。中屈之为二尺二寸。下除寸馀为要缝。及两腋之馀前后各三寸许。约围七尺二寸。所以为衣之广也。
深衣不缀小带。当腰中惟束以大带而已。(性斋曰刘氏补注所谓古者布幅长四尺四寸者。未知见于何书耶。曹芝山辨之详矣。)
○陈氏(浩)深衣注曰纯衣之缘也。袂缘缘袖口也。纯边缘衿旁及下也。各广一寸半。袷则广二寸。(性斋曰袷缘之二寸。非古经之制也。)
○溤氏(善)家礼集说曰方领制曰两衿相掩。其领自方。合于当肩相并处。向上斜裁。入左右各三寸馀。各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48L 页
将裁开。布向上舒起作领。以衬黑缘。(性斋曰溤氏斜裁三寸作领之说。纯是臆见无据也。琼山,诗山,退溪皆勘破矣。)
○建安何氏(士信)深衣说曰领缘广二寸。衣缘广寸半。带两边饰各一寸。取其次第登降之义。○缭四寸。谓旁两纽各缭二寸。○组用青小绦。○裳十二幅外。别添两斜衽于旁。缝属于裳。谓之续衽。加缘于上。不欲缘侵裳之正幅也。钩边者。裳下圆其像如钩。恐其垂下而不齐也。(性斋曰别添两斜幅则裳为十四幅矣。经无所据。)
○丘琼山家礼仪节深衣曰裁衣法。用布二幅。布广以一尺八寸为则。中摺为前后四叶。其在前两叶。每叶长二尺六寸。裁时从一边修起。除去四寸。留二尺二寸。渐渐修至。将近边处不动。比修起处留长四寸。其在后两叶。每叶长二尺三寸。亦从一边修起。除去一寸。留二尺二寸。渐渐斜修。至将近边处不动。比修起处留长一寸。按家礼衣长二尺二寸。今前加四寸后加一寸者。裁法也。不如此则两襟相叠。衣领交而不齐矣。
衣前后四叶。每叶属裳三幅。窄头向上。四叶共十二幅。衣裳相接处为腰。腰之围约七尺二寸。裳之下边为齐。齐围约一丈四尺四寸。衣左右加两袖。衣下加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49H 页
领。凡领及裳边袂口。俱用皂绢缘之。
今家礼不言袷尺度。只言缘广二寸。今拟宜如古礼(玉藻)用布阔二寸。长如衣身。为袷而加缘寸半于其上。庶全一衣之制。用布一条为领如常衣法。然后加缘其上。近时人有斜入三寸裁领法。臆说无据。不可从。且衣必有领而后缘可施。信如其说。则是有缘而无领。玉藻所谓袷二寸者。果何物也。况家礼既有方领。又有黑缘。其为二物亦明矣。
当裳之两旁。自腋下至齐。前后相交处皆合缝之。使相连续不开。是谓续衽。又覆缝其边。如俗所谓钩针。是谓钩边。○又曰钩有交互之义。边有裳幅之侧。谓其相掩而交钩也。
用布二幅各长四尺四寸。每幅中摺。为前后两叶。长二尺二寸。缝连衣身。却从腋下渐渐修成圆样。袖口留一尺二寸。缝合其下以为袂。
以深衣章文势观之。所谓制十有二幅。应十有二月。似通一衣而言。上衣下裳。效法天地。若专以为裳。不应倒置如此。况其下文先言袂。次袷次负绳而后及于齐。亦自有次第。然自汉以来。先儒皆以为裳。岂敢一朝臆决。以为必然。○又曰深衣制度。乃温公据礼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49L 页
深衣篇所制。非古相传者也。愚于考證疑其裳制。于深衣篇文势不伦。固已著其说矣。又得吴兴敖继公说。谓衣六幅裳六幅通十二幅。吴草庐亦云裳以六幅裁为十二片。不可言十二幅。又但言裳之幅而不言衣之幅尤不可。良以敖说为是。盖衣裳各六幅。象一岁十二月之六阴六阳也。愚因参以白云朱氏之说。衣身用布二幅。袖用二幅。别用一幅交解裁两片。为内外衿。缀连于衣身。则衣为六幅矣。裳用六幅裁十二片。后六片如旧式。前四片缀连外衿。二片连内衿。上衣下裳。通为十二幅。则于深衣本章。文势顺矣。旧制无衿。故领微直而不方。今以领之两端。各缀内外衿上。穿著之际。右衿之末斜交于左胁。左衿之末斜交于右胁。自然两领交会。方如矩矣。或谓衣连裳不殊。通一幅布为之。如此则无要矣。玉藻所谓齐倍要者何也。
缘用皂绢为之。领及袂口裳边表里皆寸半。领及裳边内外则夹缝在本布上。袂口则缀连布之外。即所谓袂口布外。别此缘之广也。○又曰家礼领缘用二寸。袂口裳边用寸半。今不然者。考玉藻袷二寸缘广寸半。不分领与裳袂皆寸半矣。今拟领亦用寸半。俾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50H 页
少露领也。否则是袷为虚设。
温公始服深衣冠缁冠。而裹以幅巾。朱子效之。亦非古制也。古者有冠而无巾。
丘氏曰深衣之制。略见于玉藻。而其义则详著于深衣之篇。温公始仿古以为燕居服。而文公亦服之。绍兴间。王普著深衣制度。家礼颇采用之。其后赵如梅(他本作汝悔当考)有说。牟仲襄有刊误。溤公亮有考證。(一作考论)近世朱伯贤又有考义。与家礼不尽合。今一从家礼兼用附注之说而折衷于古礼。且文以浅近之言。使览者易晓。然家礼本书仪。其言颇略。其制不尽备。今考经史诸说。以为深衣考订。俾考古者有所折衷。(性斋曰琼山深衣之制。布广之尺八寸。裁法之前加几寸后加几寸。徒致眩乱而已。且其言曰衣前后四叶其七尺二寸云。而又用一幅交解二片。为内外衿。缀连于衣身云。则所谓内外衿虽不言尺寸。而裳四片连于外衿云则袷广之为尺二寸可知。并内外二衿则二尺四寸也。合之于七尺二寸之衣要则共九尺六寸也。而裳后六片。如旧式前四片缀连外衿。二片缀连内衿云。则衣与衿二尺四寸之广。更无所缀之裳幅而虚垂也。此何制也。诗山陶庵皆有所看破而犹未详焉。故玆不得不卞。)
○白云朱氏(伯贤)深衣考义曰衽。说文曰衿。注交衽为衿。尔雅衣皆为襟。通作衿。正义云深衣外襟之边有缘则深衣有衽明矣。宜用布一幅交解。裁之上尖下阔。内连衣六幅。下属于裳。玉藻曰衽当旁。王氏谓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50L 页
袷下施衿。赵氏谓上六幅。皆是也。又曰续衽钩边。边谓边也缝也。衽边斜幅。既无旁属。别裁直布而钩之。续之衽下。若今之贴边。经曰续衽钩边。正以钩边续于衽也。后人不察。至有无衽之衣。(丘氏曰朱氏说与家礼不合。不敢从。姑存以备一说。)(性斋曰外衿之边有衽之论。无可改评。而惜不以三袪之制为订也。且衣裳各六幅之说。亦有欠处。若以经文中十二幅分属于衣裳。则更于何文讨得裳制来也。恨不与白云相质也。○又曰敖继公吴草庐丘琼山不知经文所言裳制。只此十二幅三字而以衣六裳六为说。可胜惜哉。若舍十二幅则更无讨出裳制十二幅处。自古至今何以为裳幅十二也。决不可混为衣幅也明矣。)
事林广记。十二幅外。别添两斜衽于旁。缝属于裳。谓之续衽也。钩边者。裳下圜其角如钩。(性斋曰别添两斜衽则裳为十四幅也。何所据也。且续字自下续上之义也。与属字其意不同。且钩边非裳下制也。)
○江氏(永)深衣考误曰永案裳衽之制裁布之法与续衽钩边之文。郑氏本不误而疏家皇氏熊氏孔氏皆不能细绎郑说。遂失其制度。后儒承讹袭舛。臆为之考。辨愈详而误愈甚。其失自玉藻疏始。
衣用正幅。裳之中幅亦以正裁。惟衽在裳旁。始用斜裁。古者布幅阔二尺二寸。深衣裳用布六幅。裁为十二幅。其当裳之前后正处者。以布四幅。正裁为八幅。上下皆广一尺一寸。各边去一寸为缝。一幅上下皆正得九寸。八幅七尺二寸。其在上者既足要中之数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51H 页
矣。下齐当倍于要。又以布二幅斜裁为四幅。狭头二寸。宽头二尺。各去一寸为缝。狭头成角。宽头得一尺八寸。皆以成角者向上。以广尺八寸者向下。则四幅下广亦得七尺二寸。合于齐得一丈四尺四寸。此四幅连属于裳之两旁。别名为衽。下文衽当旁是也。疏家妄谓六幅皆用交解。狭头去边缝广六寸。阔头去边缝广一尺二寸。于是裳之前后惟中缝正直。其馀皆成欹邪不正之缝。正谓圣贤法服。而有是哉。续衽钩边诸说之纷挐。皆由六幅皆交解之说误之耳。
衽者斜杀以掩裳际之名。深衣裳前后当中者不名衽。惟当旁而斜杀者名衽。故经云衽当旁。明其不当中也。当中则前衿而后裾是也。郑云衽谓裳幅所交裂也。玩所之一字。明其惟在裳旁而名衽者交裂。其馀幅不交裂也。交裂者以布二幅交解为四幅。狭头二寸去边缝成角。宽头二尺去边缝一尺八寸也。其缝之以合前后者。惟左旁为然。若右旁则不能缝合。别有钩边。此经与郑注甚明。又论语云左衽谓夷俗衽掩于左。其缝合者在右也。○又按钩边别是一物。深衣疏一旁有曲裾。此云(玉藻)宜两旁边。有与彼疏自相牴牾。(右考玉藻注疏。)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51L 页
续衽。谓裳之左旁缝合其衽也。钩边。谓裳之右旁别用一幅布斜裁之。缀于右后衽之上。使钩而前也。汉时谓之曲裾。盖后为裾。缀于衽曲而前。故名曲裾也。裳十二幅象十二月。又有钩边以象闰欤。郑氏不言左续衽右钩边者。衣裳自左掩右。左可连右不可连。其事易明。故不必言左右也。续衽钩边之义。郑注分明。疏家汩之。后儒之说。并钩边失之。○疏云衽当旁者。谓所续之衽当身之一旁。非谓馀衽悉当旁也。案裳幅当前后者不名衽。安得有馀衽。经分明言衽当旁。安得谓前后左右皆有衽。(右考深衣篇注疏。)
深衣之领。自左而掩于右。前衿亦自左掩。左右衿有表有里则前后当有五幅。如后世之袍制。而家礼谓前后四幅。如今直领衫。恐误矣。家礼深衣图亦是两衿相掩。则领不直而衣不止四幅。岂朱子未定之说乎。又云每幅属裳三幅。亦沿旧说之误。前后四幅。每幅属裳二幅。而衽之四幅在两旁。衽之上头但有角属于衣前衿之里。一幅则有曲裾属之耳。
曲袷如矩以应方。司马温公引后汉马援传。朱勃衣方领能矩步。注谓颈下施一衿。映所交领。使之方正。又引后汉儒林传。服方领注方领直领也。左传衣有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52H 页
襘。注襘领会也。曲礼注袷交领也。谓领之交会处自方。即谓袷。疑更无他物也。朱子此说盖从温公后说也。郑氏谓如今小儿衣领。岂汉时小儿衣领亦但曲之而自方。非如孔氏拥咽之说乎。但领既交会则不直。而左右之前衿必有表里。则谓布四幅。不知何以制之也。
曲裾。别用一幅布。裁之缀于裳之右旁是已。然谓交解裁之。广头向上。左右交映。垂之如燕尾状。则似朝服祭服丧服之衽。非钩边之制也。(右考家礼深衣。)
布一幅长约二尺二寸阔二尺二寸。其上渐杀之。皆各去边缝。以为右前之外衿。○家礼衣以二幅中屈为四幅。右前无此外衿。其何以掩内衿乎。(裁前右外衿图。)
삽화 새창열기
钩边无明文。大约如此裁之。各去边缝。其斜杀一边缀于右衽上头狭处。缝著于衣之右内衿。(裁钩边图。)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2L 页
삽화 새창열기
布二幅裁为四幅。狭头二寸。宽头二尺。各去缝边一寸。为两旁之衽。(裁裳衽图。)
삽화 새창열기
用布四幅。裁为八幅。上下皆阔一尺一寸。两边去一寸为缝。皆阔九寸。为裳之前衿后裾。(裁裳前衿后裾图。)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52L 页
삽화 새창열기
  深衣前图,后图
삽화 새창열기
 性斋曰江岁贡云裳之前后八幅。上下皆正。此非但大违经旨。亦不合于郑注何也。裳若正幅则必用全布四幅可也。何苦裁破其半。去其八幅之破边各一寸而后复合之耶。此不过牵合于七尺二寸之腰数。自不觉矛盾其说。而仍用于斜幅所缝之制也。盖斜裁者。为其腰狭而下宽也。衣腰之数七尺二寸。则裳幅之头亦当以七尺二寸合之矣。裳幅之头七尺二寸。则裳齐之宽自然为一丈四尺四寸矣。此由布幅之广。本为二尺二寸。而既为交解则上为八寸下为尺四寸。两边各一寸不得不除入于缝外。此皆理势然也。江氏不能细究。反谓奇邪不正之缝。非圣贤法服。然其于十二幅之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53H 页
制。一丈四尺四寸之齐则所不可不准。故更以上狭下宽之四幅。附之于左右。别名为衽。则曰衽曰裳。既殊其名。曰正曰角。又异其形。左连右开。各自分属。彼虽苟充十二之数。实非经文之义也。且所谓曲裾者。增一别幅于右后边斜幅之内。强谓之钩边。而亦不无十三幅之嫌。则又为象闰之说以文之。岂不异哉。且讥其疏家之奇邪不正。而刱出四幅之斜裁何也。曲裾之斜裁。前衿之斜裁。又何也。岂疏家之斜裁者。独为不正。而江氏之斜裁者。不为斜缝耶。可斜之处欲正不得者。亦其势故也。且郑注所云裳幅所交裂也之所字。有何馀幅不交裂之义。而分别其正斜耶。论语曰非帷裳必杀之。程子曰他衣裳亦杀也。朱子曰深衣裳有杀缝。杀者斜杀。彼一圣二贤。犹不识正幅之制而有是误耶。且裳之两边相接而其围七尺二寸。则人岂尽七尺二寸之腰耶。此则左右衽之不相掩于裳前之故也。至于衣前则只施外衿而不施内衿。又何据也。此由裳只八幅而缀自衣后。循左而至于前外衿而尽焉。则更无馀幅可及于内。故内不施衿仅。以其所谓曲裾之上半头。缀于衣幅右畔。而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53L 页
其馀则虚垂矣。且前衿之长二尺二寸。与衣长同云。而不言阔中之长短阔狭。但以斜方如口字之横书者。著之于图。名之曰袷。则又谁能依样作领乎。此近于服妖。故不得不辨。
○焦循深衣说曰裳前后皆正幅。其旁用斜幅分于左右。使前后相属。是为续衽。注文甚明。帷钩边注以曲裾明之。汉书江充召见于台宫。自请愿以所尝被服冠见上。上许之。充衣纱縠襌衣。曲裾后垂交输。如淳曰交输割正幅。使一头狭若燕尾。垂之两旁。见于后。是礼深衣续衽钩边。此言曲裾之制甚详。盖衽属于前后正幅。曲裾又属于前衽而交于后衽。前衽与后衽相属。其一旁衽与衽相连。其一旁衽不能与衽相连。故别用一幅属于前衽而掩于后衽。衽与曲裾皆斜裁。衽上狭下宽。曲裾上宽下狭。不可使一旁有一旁无。于其一旁衽虽与衽相连。而前衽亦用曲裾掩于后衽。两边俱有曲裾掩于后之左右。皆上宽下狭。合之故似燕尾。就两边而合观之似燕尾。就一边而分观之则似乌喙。故读乌喙必钩之钩。钩即句。谓锐角似乌喙则锐之至者也。一正幅斜解之。使宽头向上狭头向下。其锐形诚如乌喙之钩矣。衽为前后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54H 页
正幅之边。此左右两曲裾。又为前两衽之边。边以尽处言之。两曲裾掩于后。不更有续之者。故名为边。边即曲裾之名。在汉时谓之曲裾。在古直谓之边耳。所以属此衽者在钩边。正义谓一旁连之相著。一旁有曲裾掩之。与相连无异。然则何以有燕尾形。宜以如淳之说申郑注也。(性斋曰焦循之说。不知所谓。)
○诗山正深衣别集曰深衣者。自黄帝尧舜。仰观天俯察地。近取身远取物。以为万事之则焉。自汉以来不得定制。至温公始据礼深衣篇制而服之。而著其制度于书仪。盖深衣之制。于是颇明。而间有不得古意。文公病之。修而缉之。载诸家礼则详尽而可考。然家礼亦本书仪。其言其制。略不尽备。而卷首图形。又与本文或有不合。后之好古君子。虽欲制作。其犹不得之者。由其言与制之疏略。文与图之舛讹。不更研究寻绎。可胜叹哉。正德丁丑间。及得家礼仪节读之。然后知家礼之略而不备也。
古者布幅阔。以二尺二寸为准。故深衣丧服之制。皆以此为常度。今丘氏以一尺八寸为则。信如其法则凡深衣所制尺寸。一与家礼不合。不知何据也。愚以为以古为准而衣前后四叶。每叶除两旁各一寸缝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54L 页
外。实用以二尺为法则庶不失古制。又曰今衣裳新法。衣之前后合内外衿六叶。每叶属二片。窄头向上。六叶共十二片。腰缝下齐尺寸当以旧制为正。衣左右加两袖。衣上加领。如今之直领衫缀领法。而领之两端。与内外衿相为连缀则两领交会。自然方矣。
如溤氏类说。臆说无据。不可从也。愚当初欲试形制。一依其尺寸制度而作则其形果如方矣。然而衣领不成缘处。亦无伦序。不知冯氏此说何所据而作也。意者此必泥于方领而苟合之制也。又按家礼制度。本文不惟方领黑缘两说而已。卷首图裁衣前法注。亦有缀领之说。其为别用布一条为领而加缀衣上明矣。必若丘氏为领如常衣法然后。庶成一衣之制。今以此说为正。
续衽钩边之制。自汉以来至于宋。皆以为别用布一幅。裁之如钩。缀于裳旁。而朱夫子亦未及修定。杨氏用夫子晚岁所服深衣。去旧说曲裾之制而不用之意。力辨疏家之失。而详破于曲裾之下。使后世不复疑。丘氏续衽钩边之制亦详明之。使后学不失其正。杨氏丘氏可谓有功也。
衣裳通为十二幅之说。信且明矣。但缀裳新制。心有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55H 页
所疑焉。前四片缀连外衿犹可矣。二片连内衿之说。意谓不然。若以二片缀连衣叶则其衣叶之阔。尚且有馀于二片之阔。而况内衿之叶者。反为虚设而赘幅。岂为顺制。至于后六片如旧式之说。亦大不然。若后六片如旧式。而又将以裳六片者。分缀前外四内二则其裳之掩处。自不交叠。而两边才聚相对。还与后六片连缀者。各为一列。然则奚曰内外缀。奚与本章文势顺乎。愚谓裳用布六幅裁为十二片。后缀四片。前内外各缀四片。则于深衣本章文势顺矣。又曰刘氏深衣之说。今载于曲袪之次者。深衣大义所系。而其言亦明。故备书于此。但首言裳之一字。可谓使后世不可无疑之说也。愚以为必如丘氏之书然后。可谓无疑也。夫深衣篇亦止曰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而不别上衣下裳之幅云。岂为独言裳幅之意也。丘氏之说。必为信然。
左右袂不以一幅为拘者。人身各有长短大小之殊。故不拘于尺度布幅。而以袂反及肘为则之谓。何嫌于多幅也哉。
领及裳边内外则夹缝在本布上。而袂口则缀连布之外者。以黑缯之阔。不使连衬于袂下圆处。而与袖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55L 页
口一尺二寸者。正缘之制也。(性斋曰诗山深衣制。衣之前后合内外衿六叶。而裳十二片。后缀四片。前内外各缀四片。则衣与衿六叶各为尺二寸。裳十二片之各为六寸。在于不言之中。而与经文合矣。但领制之如常衣而必从丘氏者。未知何所见也。礼经明言曲袷。曲者方如矩者也。袖口之缘于布外。亦非古制。而乃疏家之失也。)
○曹芝山(好益)深衣考订曰。深衣一服。其用贵重。家礼所载。独裁制之法。而其义或见于附注之说。然亦未知尽。穷乡晚学。目未及诸经者。不知先王之所以为制之重。故今特载本经全文。因附诸儒所见之异同。
补注古者布幅长四尺四寸。不知何据。昏礼郑注四十尺谓之匹。食货志太公立九府圜法。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是古人以四十尺为长矣。又按周礼载师有里布。注布参印书。广二尺长二尺。以为币贸易物。又内宰立市。出其纯制。注纯幅广制匹长。长丈八尺。广二尺四寸。出之于市。以一布帛之制度。先王之所以制币。固非一端。而无所谓四尺四寸者。长四尺四寸。除要缝及下齐反屈各寸。则长四尺二寸者。尤无理矣。人身长短不齐。又槩以四尺二寸为裳。则不亦太短。而其长及踝者何义也。
丘氏谓连续不开。是谓续衽。又覆缝其边。如俗所谓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56H 页
钩针者。是谓钩边。此说本衣图杨氏之说。然衣图说与附注不同。岂杨氏后别有所见耶。建安何氏曰裳十二幅外。别添两斜衽于旁。缝属于裳。谓之续衽。加缘于上。不欲缘侵裳之正幅也。钩边者。裳圜其角如钩。恐其垂下而不齐也。此与诸说不同。以备一说。
疏家以为别用一幅交裁为衽。缀之裳旁。皇氏以为广头在下。孔氏以为广头在上。今按郑注之意。盖为深衣裳幅交裂裁之。皆名为衽也。又曰续衽钩边四字。释衽当旁之义。郑注之意。谓衽指裳旁。前后两幅分开而不相续。杨氏之说深得郑注之意。而发明朱子之说为多。但又以合缝为续衽。覆缝为钩边者。此不可晓。又按衽当旁注。衽属衣则垂而放之。属裳则缝之以合前后。其合缝之说。或出于此。然属连之云。非缝合之义。且朱子已有定论矣。愚尝思之。续衽之意。既如郑注。而钩边之说。亦有可疑。朱子以为左右交钩。亦似未尽。妄意以为两衽分开则两衽之边斜裁处。必有反屈之缝。疑钩边二字。或指此也。或谓钩边则是矣。若今曲裾者何也。曰曲即屈曲之义。裾说文衣边也。古人于衣边必反屈以缝之。疑汉时指衣边反屈以为曲裾。故郑以为缏缉两衽之边。如今衣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56L 页
边之反屈也。岂别有所谓裾哉。
疏云郑以汉时领。皆向下交垂。故云古者方领。如今拥咽。温公曰方领如今上领衣。但方裁之。须用纽结之。其曰相掩自方者。朱子盖修之如蔡氏所说。何氏曰曲袷交领也。交朝祭之服皆下交垂也。拥咽。小儿领名也。
再缭之义。与礼注不同。谓一缭为耳。两缭为两耳。盖亦交结之义也。(性斋曰芝山深衣之说。但集诸儒之言而已。)
○退溪答金而精书曰今考诗山正深衣别集。用丘氏仪节衣六幅裳六幅。故左右有衿。其缀裳之法。全与家礼不同矣。某常疑家礼及大全书深衣图。裳前后各六幅。前则以左掩右。叠六为三。以当后六幅之广。其形制相舛不相应。故丘氏之法。宜若可用。今所裁不用丘说。只依家礼衣身四幅裳十二幅之制。其前后广狭。亦不相舛。便于著用。所以然者。其前六幅自分左右在两旁。不以相掩故也。然则衣四裳十二非误。乃作图者误为相掩。以应曲袷之说耳。又曰用丘制则宜于曲袷。似嫌于太凿为新制。今依家礼自为得体。但于曲袷微有未洽耳。
退溪曰衽在腋下。俗云衿非也。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57H 页
退溪曰曲裾。郑氏以为缏缉两衽之边。如今衣边之反屈也。岂别有所谓裾哉。疏家惑于乌喙曲裾之说。斜裁为衽如乌喙状。缀之裳旁。谓之曲裾。又曰温公亦取载书仪。朱子晚年亦觉其不顺而未及修改。
退溪答金而精曰大带下。复以五采绦。约其结之处。长与绅齐。今欲为此。不知绦制当如何。奇明彦不言其制耶。
退溪曰疑袂口布外。别以黑缯加缘之广。又别有此缘。盖以袂短故又欲加而广之也。
金而精问方领或疑无其制。魏氏曰衣必有领而缘可施。信如其说则是有缘而无领。玉藻所谓袷二寸者。果何物也。况家礼本文既有方领。又有黑缘。其为二物明矣。家礼领缘用二寸。袂口裳边用一寸半。今不然者。玉藻袷二寸缘广一寸半。不分领与裳袂则皆寸半矣。今拟领亦用寸半。与裳袂同。俾少露领也。否则是袷为虚设也云云。奇明彦于领缘专以魏说制之。又裳下际里面不为缘。此得其本义乎。家礼本文黑缘领表里各二寸。袂口裳边表里各一寸半云者。衣裳上下缘用分别之制。似乎明白。而魏氏谓领亦用寸半。与裳袂同。此恐非朱子制法服之本意。而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57L 页
少露领之文。礼书不出。故今制深衣。专用家礼。而裳下际里面并为缘。未知合规与否。退溪曰魏氏引礼文领亦用寸半。俾少露领。今详玉藻。不分领与裳袂。则虽用魏说未为不可。然今所制。乃家礼本文。虽不露领。固亦无妨矣。魏氏所斥或人衣领裁入三寸以为领之说。果为无稽。别用布一条作领。斯为得之。裳下际里面并缘如家礼亦然。
禹性传问金而精制深衣用绵布曰。凡礼言麻布者麻也。只言布者皆是绵布。故大小敛绞皆用绵布。此说何如。退溪曰亦未知的指何布。然绵布细。无乃好乎。
退溪曰疑是左衽右衽相钩。(此解蔡渊注左右交钩。)
○韩久庵(百谦)深衣图说(柳磻溪制度同。)曰。深衣之制。礼记本篇及玉藻所载。本无难晓。而注疏诸家。曲生意见。纷纭穿凿。遂使经文本义为所掩。盖朱子晚年所服。与家礼不同。必有定说。而今其遗书。未见明證。仅出于门人蔡杨氏之说。而但知一扫疏家之谬。不知并与注家而扫之。其不得经文本义则一也。愚尝玩索。积有年纪。似见字义句法移易不得。恨不得与蔡杨论辨。献疑于朱夫子也。至于丧服领衽。先儒已有成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58H 页
说。虽不敢妄为容喙。而以深衣之制推之。亦不能无惑。好礼君子。因此起疑。则其于复古之制。岂胜幸甚。续衽钩边。续连也。仪礼丧服篇曰袂属幅。续与属古字通用。衽衣前两衿也。古衣皆为上衣下裳。裳从一边围前面。固已不分开矣。别用一幅布交解裁之。上尖下广。分缀于衣之两衿。左掩其右。俾免分开。古人所谓右衽敷衽敛衽。皆指此而言也。惟深衣衣与裳连缀。自领下至裳末而一面分开。不用别幅为衽。只两衿对下才相连续。故云续衽。两衿既不得交掩则须用结纽마기左右交钩然后。可无分开之患。故又云钩边。今之箕排领돌지即其遗制也。玉藻云衽当旁。旁即布幅边旁也。郑氏错认旁为人身两旁。故说衽字不去。强解凡裳幅交解处皆谓之衽也。衽本衣衿交接之名。故凡两物连接。借以为喻。檀弓曰衽每束一。释之者以小要(银钉)连合棺与盖之际。故名为衽是也。何尝直以裳幅为衽乎。且衣裳连缀则裳之两边皆在前面。左右缝合。更不须言也。既曰续衽。又曰钩边。何其文义之重叠烦复。别为致详于不必详之地耶。吾恐其必不然也。郑注既误释经文。而疏家又误释注文。愈往愈失。至以无用之剩幅左右交垂。不有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58L 页
蔡杨诸公推求朱子之意而改正之。则后世几不免服妖。而独惜其得注意而不得经意也。
曲袷。 袷领缘也。衣领两边当颐领处裁割取方。如今丧服前阔中之制以安项。而以二寸皂绢缘其边。故云曲袷。疏云方领似今拥咽。拥咽虽未详其制。亦不过拥护咽项也。但郑氏既误释续衽。而又欲以两衿交掩。故其领亦疑其向上绕项。若知两衿对下布旁相当为续衽。则两领割处左右交合。即成曲袷。虽欲引而上向。亦不可得也。朱子曰两衿交掩。衽在腋下。则两领之会自方。若不用别幅为衽。必欲牵引两衿至于腋下。将不胜其拘挛。虽强令交掩。亦未见曲袷如矩之状矣。然则裁割方领不著尺寸何也。人身肥瘠不同。但令阔狭随宜。不必拘也。
深衣三袪。 诸家皆以腰缝之围释之。窃详其文义。若云深衣腰三袪则诚如诸家之说。今只云深衣三袪。而指为腰围。岂非扤捏乎。吾意以为袖口曰袪。左右袖既有袪。两袖中间又有方领如袖口。故云三袪。盖欲以明深衣之为方领也。经曰袪尺二寸。其空围实二尺四寸也。今方领空围亦二尺四寸。则足以安中人之项。而正如袖口之有袪矣。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59H 页
钩边之结纽。当用几个子耶。于经无所考。士丧礼杀冒之制钩缀旁。君七大夫五士三。以此为准。恐为无于礼之礼也。袪袖口也。袪口外别有缘寸半以为袪。而以皂绢纯其上。似非纯即为袪也。纯袂口裳边。经无表里皆纯之文。恐或只纯其外也。惟曲袷袷即裌字之义。皂绢四寸夹缝以二寸。布外别缀如今上领。故亦云曲领。或云袷交领也。两领以交而合。故谓之袷。未知孰是。
大带。 玉藻凡带有繂无箴功。繂说文云索。尔雅云以竹为索。所以维舟者。盖编索为著。以帛褙起。不合贴屈。如今品带之质。不用箴线为功也。大夫带四寸士二寸。再缭之为四寸。带之左右。屈而为纽。仍合并其纽。用组约之令不解也。组紃也。三寸其博也。此恐指大夫以上也。士带本二寸。岂组博反广于带乎。恐以次而差细也。(性斋曰三袪之袪。明是衣身之制。而注疏家皆误解为袖口。久庵又云方领如袖口则俱无所据矣。方领何可如袖口乎。)
○寒冈答沙溪曰深衣白细布。恐练麻织之者为是。而绵布亦柔韧可合。不必独以指麻为布也。盖出机杼而可以为衣者。除绫䌷之外。皆不妨为布名。织丝成布者则未知可否也。欲仿古而织麻不易。遂以白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59L 页
绵布为之耳。
元身二幅。左右袂二幅。裳六幅。方领一幅。左右属衽合一幅。取琼山十二幅之义。袼下不裁割。钩边则以裳幅缝合之馀。左向左右向右。至于属衽边幅之边并向内。以此谓之钩边。
寒冈曰朱氏以为未有无衽之衣。方氏以为与衣相续。居裳之边。两说相證相发。而敖继公,吴草庐合衣裳为十二幅者。尤似有得于本经文义。盖既曰衽当旁。又曰属衽。则衽之必有而必续焉。必在于旁侧者自无疑矣。分裁一幅布上狭下阔。连续于衣裳之内外旁。若今常衣之法。是所谓续衽。而其边之斜裁处。必须钩之贴之使不解破者。岂非所谓钩边乎。(性斋曰他姑勿论。而裳十二幅皆有斜裁处。则何独边幅斜裁处钩之贴之乎。且钩字。其有贴字之义乎。)
○愚伏答权仲明(昐)论深衣书曰。深衣之制。向与令孙郎略为说及。玆蒙再询。尤见慎重详审之意。为之敬叹。寒冈说未及见。不敢相质。惟久庵说久已得见。亦不能尽记。然心中窃尝疑之。今请略论。只恨不得起九原人。相与评订耳。所谓衣取便身。不必尽拘礼经云者。乃因刘说而推广之。而至于裂去布幅。取足腰围。则其果于自是甚矣。幅广二尺二寸。而衣身四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60H 页
幅。两边各除二寸以为缝削之用。则腰围恰成七尺二寸矣。裳十二幅。狭头各八寸广头各一尺四寸。而两边各除一寸以为缝削之用。则腰围亦七尺二寸。下齐一丈四尺四寸。玉藻所谓缝齐倍要。深衣所谓要缝半下。皆谓此而互备之耳。玉藻又曰深衣三袪。盖袖口围二尺四寸。三倍其数则亦成七尺二寸。此所谓三袪也。其裁缝度数。井井凿凿。不可增减分寸。而久庵只取便身。任意裁减。又病其三袪二字不可攻破。则乃曰方领之形。有似袖口。并左右袖口为三袪。其牵强迂曲。殆不成说话矣。且天下虽有胖大之人。其腰必不能七尺二寸。若取便身则天下之人。皆将裂去幅广而后可。若然则圣人何苦必为二尺二寸之度。费尽纺绩之工布帛之缕。以成天下空弃不用之物乎。其不然明矣。深衣本是古制。自与后世衣服体样不同。曰缝掖之衣。曰袖衣博带。其制槩可想矣。汉初去古未远。而四皓衣冠。已为高皇所怪。况今于数千载之下。欲讲求先王法服之制。而嫌其宽博。乃反求合于俗样。岂非不思之甚乎。若如久庵之说。则康节何以拒之不服乎。其曰某今人。当服今时之服者。盖不欲其骇俗也。惟所论方领之说。鄙见亦与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60L 页
相符。而但立异于朱夫子之说。终觉不安。故不敢立说。而惟久庵敢之耳。今既问及。不敢不直陈所见。然亦非臆说。乃温公说也。礼曰曲袷如矩以应方。详味其文则乃是其制本方。似非既交自方之谓也。郑注云如今小儿衣领。语益分明。且今之丧服。即是古制。而其辟领与袷皆方。安知古者衣领本皆如此耶。其领既方。又无左右衿。则其势必不得两衿相掩。必牵引之然后方及腋下。非徒领势微斜不能如矩。衣裳亦皆后广前狭。宽急不均。窃意当两衽相对直下。令前后方正。无牵引拘急之患。礼所谓衽当旁者。谓衽之两旁相当。非谓衽在身旁也。其释续衽钩边。虽似太巧。然古人之制。巧处亦多。如棺束之衽。质杀之缀旁。岂不巧乎。恐不可以此废其说也。寒冈之说。虽未及见。然似闻衣裳共十二幅。此则白云,吴兴,琼山之说。而浅见则犹颇疑之。若蒙示及全文则当为卒业。而或有以反覆之耳。
答权仲明书曰钩边之制。生亦疑其伤巧。似非古人制度。然冒之缀旁。棺之小腰。窆之丰碑。亦皆古制而其巧如此。似亦可以为据。但不言其制度。果如台喻所疑耳。只是领必欲方。内外衿必不欲缀。则其势衽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61H 页
不得不相当。衽既相对则不得不钩其边。故疑久庵说为得之。非敢质言以为必当如此。惟在高明更商量耳。
附曲袷说曰。朱子家礼方领注。两衿交掩。衽在腋下。则两领之会自方。余尝窃疑其与礼经所谓曲袷如矩之文不相应。妄意欲从温公说。故顷答权仲明书略言之。且引丧服辟领之制。以为古者衣领本方之证。近温曲礼篇。有曰天子视不止于袷。陈注袷朝服祭服之曲领也。据此则不独丧服之领。朝祭之服亦皆曲领。盖古制本如此也。杨图方领之状。只是斜方。不能正方。礼经所谓负绳抱方者。似不当如此可疑。然此图本据朱子本注而作。何敢攻破。恨无由就质于千载之前耳。(性斋曰愚伏所论深衣以吉服辟领之制。朝祭服曲领为深衣领本方之证者极是。而既论无衽则两衿不得相掩矣。从久庵两对之说何也。白云,吴兴,琼山衣裳各六幅之说。破之当矣。)
○问续衽钩边之制似未明。而蔡氏杨氏主非有别布一幅之说甚力。朱先生晚年所服去曲裾云。深衣之无衽明矣。但依家礼尺数裁制。则裳才相掩。而坐则拨开不得掩膝。故此中一士人自以意加设一幅于前。如今上衣之边幅。以此禀于寒冈。寒冈以为当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61L 页
然。仍出自制深衣而示之。其制亦然。或欲每幅各加一寸。与其古制而加设一幅。不若各幅各加一寸之为愈如何。旅轩曰未尝手验。不敢以某说为定式。(性斋曰每幅各加一寸。何所据也。)
又问别此缘之广。文义难晓。若不贴之于布而续之布边。则似非所谓缘者。而有易弊之虑。旅轩曰未尝手验。
○郑守梦(晔)曰深衣纯寸半袷二寸。丘氏考之不详。
○沙溪曰(慎独斋附)深衣裳六幅。每幅布本广二尺二寸。初裁广头各一尺四寸。狭头各八寸。两边各除一寸以为缝削之用。则广头恰成一尺二寸。狭头恰成六寸。是三分之。分将六寸者十二幅。上属于要则恰成七尺二寸。将一尺二寸者十二幅。下归于齐则恰成十四尺四寸。适足无馀欠。补注穿凿何可说也。
沙溪曰二说(家礼补注及家礼本注蔡氏说。)俱未甚明。若深衣果裳十二幅。则其腰与十二幅。各合缝为续衽。裳前两衿及下齐反屈为钩边。边即纯边之边也。后细思之。礼记十二幅。指深衣一身所用之布。屈裾则用布二幅斜裁为四幅。广头在下尖头在上。续裳之两旁。故谓之钩边。玉藻所谓衽当旁是也。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62H 页
辑览(沙溪所著家礼辑览。)曰衣全四幅。如今之直领衫。但不裁破腋下。俗所谓对衿是也。丘仪从朱白云之说。欲于身上加内外两衿。左掩其右。今人又裁破腋下而缝合之。缀小带于右边。如世常服之衣。非古制也。(性斋曰深衣经文有袼字则分明是腋下之缝也。有衽字则分明是左右相掩之衿也。何谓非古制也。丧服有衣带则深衣之制亦同矣。岂有衣而无小带者耶。若曰只当从家礼云尔则谁敢容喙。)
慎独斋曰盖士之带单二寸。必再缭然后准四寸之数。家礼除再缭而夹缝之。是将再缭要单四寸之数。夹作二寸。以应士带元单二寸之制。其实是再缭之单四寸也。只除再缭之节。而不没单四寸之数。此朱子之本意也。何必以士之缯而摄大夫之盛。弃二寸之规而创夹四寸之制乎。若然实倍于再缭矣。以练言之则非大夫之制也。以夹四寸言之则非士之制也。既非大夫。又非士也。朱子岂为是无据之制乎。然家礼所言。只论士之带而已。若据此而曰通大夫皆用云则未可知也。先人造衣带时士职也。以士而应用二寸之制无疑。况先人指纹颇阔。分明用二寸。若用四寸则其广阔必异于裳。日月虽久。岂有忘过之理乎。又曰大全绅之两旁各半寸。补注曰缏缉其两边各寸。即二寸也。缘绅之制。当从大全。而二寸之带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62L 页
黑白适均。四寸之带黑白不均而多白。若从补注则二寸之带全黑。四寸之带黑白适均。记得先人之带黑白适均。必二寸而缘两边各半寸无疑。
同春问再缭云云。慎独斋曰再缭之文。虽出玉藻。而家礼之意。实为两耳而借用耳。岂有围腰而结于前。既结而复缭之理乎。再缭云者。初缭腰一匝。再缭一匝然后结之。既结而再缭。是玉藻之制乎。若以夹缝二寸而再缭则是实单八寸矣。士之带非夹也。大夫之带非再缭也。既违玉藻。且违家礼。何所据而云然耶。愚未见其合于古也。左右吝改前见。牵合至此可叹。(性斋曰慎斋之论带制极可疑也。单二寸单四寸之单字。古无可据矣。且初虽曰四寸之单而夹之为二寸则二寸而已。何可曰四寸之带乎。此不知再缭之义故也。盖再缭者。一以大带而缭之。再以组带而缭之则大带之二寸组带之二寸共为四寸也。朱子则不用组带。只用大带夹缝二寸者耳。)
○深衣便考(权文海撰。号草涧。)曰别集云云。不知何据也。刘氏谓要缝七尺二寸。又除负绳之缝与领旁之屈积各寸。则两腋之馀前后各三寸许。属以二尺二寸幅之袖则二尺有五寸云。以此可见古人于布幅。实用亦不满二尺矣。况古之布。虽以二尺二寸为准。其尺即周尺也。若指尺则随人体而长短有异。岂可以布帛为拘。莫若从丘氏用一尺八寸之则也。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63H 页
便考曰刘氏以裳十二幅为应十二月者。非以己见为说。自汉以来。先儒皆以为裳。而刘氏从之。盖袂袷虽在上而皆衣之小者。裳虽在下而为其大者。以次第见之。裳岂在袂袷之后哉。况且裳之制。初以布六幅而分为十二。则六阴六阳之相应。亦实昭然。愚于丘氏,诗山奚取焉。又曰丘氏取敖继公,吴草庐两说通衣裳各六幅而象十二月之六阴六阳。以白云朱氏之说而衣用布二幅。袖用布二幅。领用布一幅。衿用布一幅交解裁之分内外。裳用六幅裁十二片。通谓之十二幅。诗山亦信其上衣下裳通为十二幅之说而从之。此实未可晓也。上衣六幅之说。不过牵合穿凿之见。而朱子于深衣制。有裳交解十二幅之说。刘氏璋亦以裳十二幅。为应十二月。以此见之。丘氏诗山之说皆误矣。且丘氏于裳十二幅。欲以后六片如旧式缀连衣后二幅各三片。以前四片缀连外衿。以二片缀连内衿。此说之误。不待辨而可知。此则诗山之刊误得矣。
便考曰诗山虽不无所补于深衣。而谓之有见于此则未也。又曰白云朱氏考古今诸说。定以深衣为有衽。此可谓千载之后亦有人也。第于钩边之说。曲为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63L 页
杜撰。乃曰衽边斜幅既无旁属。别裁直布而钩之。续之衽下云云。此则诚可疑而不可从也。愚强加寻索。以为既以一幅布为内外衽而续之于衣则是续衽也。然则岂可无衽边之所钩也。此不可谓两衽之边有所纽约之物云云。此乃古所谓结也。以结衣之边而谓之钩边。理或似矣。结与钩字义相近。而续衽之下复有钩边。则此非古所谓结而何。韵与袺通。所谓纽也而尔雅云执衽谓之袺。徐氏云举衣衿之一角也。以结而谓之钩衽之边。有何可疑之甚也。丘氏乃曰朱说与家礼不合。盖欲于衣身上加内外两衿。如世常服之衣。别裁直布。钩而续之衽下。以为续衽钩边。如此则便于穿著。但以非家礼本制。不敢从云云。丘氏所见。只知便于穿著。不知既裁内外衿。缀连衣身则是为续衽。而且不知别裁直布为钩边之大谬也。
便考曰玉藻并纽约云云。疏云云。以是论之。所谓纽约者。如今之两小带。结衣袪于腋下。使之合而不开者也。是以一名结一名束。而传所谓肆束。尔雅所谓执衽。徐氏所谓举衣衿之一角。子游所谓绅韠结三齐者也。第有方氏注纽则交结也。合并其纽。用组以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64H 页
约。则带始束而不可解云云。朱子于初年家礼。有广三分采绦。约大带之制。世之人援是说。而遂使结为有绅之大带。更结之采绦。而深衣则反无纽约。不成衣制。愚所未解也。而况方氏注乃疏后之赘说。而家礼乃未及修正之书也。至如曲裾之制。虽朱子本书仪而载诸家礼。门人杨氏因见先生晚岁所服深衣。破旧说而不用。今此采绦之制。亦不过朱子据温公书仪而不去也。及乎末年。朱子野服之作上衣下裳。一尚古制。而直以两带结之。别以白绢为大带。而又无制绦之垂。则朱子之意。亦可知已。愚尝韪白云朱氏有衽之论。而足为钩边之说曰。以小带钩深衣两衽之边于腋下云云。而又见中原人裳衣腋下之小组带。与下裔几乎相齐。有若相近于三尺之垂者。愚于是尤有所左验于前言。而复免夫诡异骇俗者矣。又按玉藻纽约用组。而大带之制。大夫以上四寸。士二寸云云。若使合并其纽。用组以约。则大夫以上四寸之大带。犹可容三寸之组。至于二寸之士带。将焉用三寸之组哉。是以书仪,家礼乃敢以寸为分而用之。(性斋曰便考权氏之制。其论琼山诗山衣裳各六幅之非则可矣。其论白云有衽之说亦可矣。而但续衽钩边云云则恐不知续字与钩边之义而误解也。夫续字上下相续之义也。与属字之连属不同。谓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64L 页
以衽上续于方领钩边之下也。若其连续于衣旁。则衽当旁三字更无馀蕴。古经简而备。岂有叠说者乎。)
○权遂庵曰衣之有纽。(小带)古今何异。家礼是草本。(性斋曰丧服记分明有衣带二字。而注疏不察。故后人有衣带之疑也。)
○宋尤庵曰朱先生初年误以钩边为后世之曲裾。后追觉其误而去之。
又曰深衣袖一幅不能反屈及肘则不拘于一幅。(性斋曰尤庵说是也。)
○李陶庵(縡)便览曰深衣用布广二尺二寸。二幅中屈下垂。前后共为四幅。两肩上中屈处各裁入三寸。缝合背后直缝。除缝馀两边各一寸。则两肩裁入合为四寸。自裁入处向前反摺。至衣下即剪去之。以备缀领。 裁法从丘氏仪节。
领用布长五尺八寸。自项后摺转向前。缀于肩上左右。至摺剪处表里各二寸。
衣初裁时。通前后四幅广八尺八寸。除背后缝馀两边各一寸。两衿摺剪处三各三寸则为八尺。左右各缀领广二寸则为八尺四寸。又除两腋之馀前后各三寸则为七尺二寸。以备下联于裳。联裳时除缝馀一寸则长为二尺二寸。每幅属裳三幅。
裳用布六幅。其长随体之长短。并衣身以及踝为准。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65H 页
交解为十二幅。以狭头向上而联其缝。每幅各除缝馀两边一寸。则上通广七尺二寸。下通广十四尺四寸。上属于衣。圆袂用布二幅如衣之长。袖端下旁圆杀如矩缝之。留袂口一尺二寸。袖广通衣。两腋馀二寸为二尺二寸。袂之长短。反诎及肘。不以一幅为拘。
○黑缘用黑缯。饰领及袂口。裳旁下际。表里各一寸半。领及裳旁下际则叠缝在布上。袂口则布外别缀。此缘之广。
家礼云裳每三幅属衣一幅。而若丘氏说则又用布一幅交解两片为内外衿。则衿之阔头向下者。恰受裳之狭头向上者二片之广。每裳二片属衣一幅然后。可无空阙处。如是则裳居后当为四片。居前者内外各为四片。其云后六片如旧式者。成不得矣。
大带白缯四寸夹缝为二寸。再缭为两耳。以黑缯饰其绅。两旁各半寸。大夫则两耳亦缘之。
绦带用以约大带相结处。广三分。用五色丝织成。或用青小组为之。(性斋曰陶庵深衣之制。全用备要。而但缀领处裁入三寸。取诸溤氏无据之说。而自裁入处。至衣下摺剪。则又不知何所法也。然裁而剪去之。初似有阔中而安项之意。乃反以二寸之袪缀于所剪处。则中无空阔处。恐不可以安项。未知如何。)
○李圆峤(匡师)曰深衣衣身。仪礼丧服衣身二尺二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65L 页
寸。家礼深衣制亦从之。用其人指尺则宜不爽。
布长四尺二幅。中摺为前后。各居左右。后则合缝为负绳不损一丝。前则自上边各割四寸长八寸为阔中。下边各留前一尺五寸。(以横而言也)直上裁一尺为袼。所馀七寸则圆裁属于袂。属袂处后亦同。
衽衽当旁。衣身为全衣之主。言当衣身之旁也。安有衣而无衿者。
钩边之义。最疑晦难明。第凡衣皆以小带缀之。深衣独无缀小带者。盖古人合衣内外。多不用小带而用钩。此盖续衽于左右而缀钮扣于边也。方领内外尽处。当有钮扣。如今团领也。
今制衣身正方。别裁布二片皆一尺四寸。上广四寸。附于领之加出四寸者。下广六寸。连裳之上广六寸者。皆续于左右。衣身所以长一尺四寸者。领之长八寸。衽属其下。下与衣齐。故为一尺四寸。
袼长宜比肘尺二寸。其下一尺者。裁破缝之圆。以向袂口如半月。未合缝而铺已应规。既合缝而并左右袂应规。今制微圆而已。宜正圜以应规。深衣曰带上毋厌胁。其裁破可知。自家礼只用布一幅。衣且无衽。故袂短不能掩手。如战士服。当以深衣本文为正耳。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66H 页
应规云者。两头圜然后方成规象。回肘。反屈及肘也。
○布幅十二幅。通衣裳言。裳以六幅分为十二片。衣亦当用六幅。二幅为衣身。二幅为袂。二幅分割为两衽及领及袂之反屈者。家礼衣四幅。裳交解十二幅。只以十幅为制。是以袂狭而短。
要。玉藻曰深衣之袪。缝齐倍要。刘璋曰人肥大幅随阔。瘦细幅随狭。不必拘尺寸。丧服带下尺。疏不著尺寸者。人有粗细。取足为限也。盖不可以七尺二寸。定万人之要。当以身增损。而但三袪之义不可详也。
裳今用十二片。二片附内外衽。四片附左右。衣身四片附后。衣身二片附左右之两边。每片三寸在前。三寸在后。下齐今人皆不缝齐而直以缘掩之。甚不可。
纯。玉藻深衣皆广寸半。无领衣裳之别。而家礼领纯二寸。别作领。琼山欲复古。郑时晦讥之。恐琼山得之。家礼引深衣疏正义。而袂口布外别作缘。今考正义。只曰纯边则不必口外更缘。缘袂亦当如他处。
袷。深衣曰曲袷如矩以应方。又曰抱方方其义也。夫团领团直领直方领方。今之深衣以无衿。故比直领尤直。岂可谓之方乎。相掩微方。何衣不然。而以此谓如矩。合于坤二之义乎。(性斋曰圆峤李氏深衣之制。衣身之广一尺五寸。阔中之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66L 页
长八寸及属袂处七寸。衣衽之下广六寸。俱无所据矣。至如裳服之二片附于衽。八片附于衣身。前后二片分附于左右。各以三寸在前。三寸在后。亦无古据矣。今计四片之广二尺四寸。二片之左右各三寸。合之则三尺也。人身之广。岂有三尺者乎。钩边之为钮扣。必取于韩久庵之说。其云如团领之缀钮扣者。与久庵不同也。盖此制既不从礼经。又不从注疏。又不从先儒说。甚可为疑也。但别裁布为衽之论。正有所见。而其度不合于古。此无他。未窥三袪之本旨故也。)
○深衣浅见(近世李参判亮渊所论。)曰布广为古尺二尺二寸。古尺与中人指相近。礼书所说。以中人示假令而已。指长而布不足则可以续幅。指短而布有馀则可以割幅矣。
衽当旁。玉藻疏甚模糊。不如深衣篇疏之为分明也。曰衽当旁者裳十二幅。是前后左右皆有衽也。衽当旁。谓所续之衽。当身之一旁。非谓馀衽悉当旁也。一旁则连之。一旁则有曲裾掩之。与相连无异。僭拟负绳左右第三衽半属前。所谓当旁也。凡裳幅上端以七寸缝作六寸。三幅为一尺八寸。而后半衽入衣前幅则二衽半为尺五寸也。先于负绳处。割去两衣幅各六寸。在三尺二寸。除绳缝。正是后要缝三尺也。衣前全幅管裳三端及半衽。而馀一寸归衿旁缝。(衣身摺作前后处。左右各裁入一尺。而后边六寸割去之。一寸缝费。三寸为两肩上裁入为领在。○凡缝织绪不计缝费馀绪。缝费二寸。述者谅之。)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67H 页
盖疏分明言衽之当旁。而不说到半衽属前。以之为前衿相掩。一颣之欠也。(或曰衣后身不必割去六寸加续前衿六寸。而裁破衣剩为袂。此亦可缝。不如衣袂各幅之为正。)
续衽钩边。当旁之衽。一边续于前裳。一边钩之。所谓曲裾也。○钩者边尖也。乌喙必钩之钩也。衽之斜裁之必边尖而钩裾。韵会被也。袷同交领也。盖裾与领同。而后世异用。裾与衽异而后世同用。以曲裾解钩边之衽。则曲裾亦正是乌喙之钩者耳。○疏曰钩边如今之曲裾。则宜两边而有也。接两边。非谓身之两边也。是旁衽与对衽两边相当处。皆乌喙然边尖者相掩也。又疏曰裳虽前后相连。然曲裾掩处。其侧亦有缘也。是旁衽对衽相续。而下一半不续而缘之。
衣三袪。袪围四尺四寸。衣广止于袼而围七尺二寸。袼衣袂两幅相接处。准肘长为袂。上可以运肘出入。下可以束带无骨。疏却以袂之回肘。解袼之运肘。错做袂袼通同二尺二寸而没之袼名色分界何也。若尔则古人何必言袼之高下也。且袼不裁破则衣袼下畔乃要缝也。侵覆髀骨。大带将压髀。而束带于裳上也。其可乎。
曲袷。朱子曰两衿相掩以为方。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67L 页
纯缘。缘衣下畔也。非袂口外别有缘而又加纯也。但纯在袂口外者。疏欲以此益袂之长也。○疏外衿之边有缘云。则内衿无缘可知。
凡为此说。诚甚汰哉。而不敢不求合于礼记本文。盖衣后割去六寸。是前人所不言。而以衽之当旁两衿相掩推之。后之君子。其或不以为大纰缪耶。(性斋曰李参判深衣制。负绳处割去衣幅各六寸。臆说无据也。此将以衣前左右之六寸为衽。而欲巧于圆峤之别裁衽故也。然而至于曲袷。既但云朱子曰两衿相掩以为方。更无裁领缀领之制。则未知衣前左右之各六寸。何以处之也。盖不究古经。徒规规于后儒之论说。则终未有所得也已。)
○明斋尹氏曰深衣用白。似以上下吉凶通用之服。故用通用之物欤。
小带是衣之常有者。别无制度之可言。故不见补注说恐不然。安有不缀小带而只束大带之衣耶。(性斋曰丧服记明言衣带则深衣与丧服。制同而名异者耳。)
○白湖深衣制考曰裁用白布。度用指尺。幅广二尺二寸。(人身之度八分为寸。八寸为尺。八尺为丈。用以布帛衣裳之度。则以指尺中指两节内纹为八分。加二分为一寸。十寸为尺。以指尺计之。凡二尺四寸。布幅二尺四寸。见淮南子。)
衣二幅长二尺二寸。衽广一尺二寸。(只言下广用布终幅。长四尺四寸。中屈之下垂。前后共为四幅。长与广齐。内外各缀。广一尺二寸之幅。而刻削其首以当胸前。即所谓衽也。礼所谓续衽曰衽当旁。皆指此也。续者谓以此而续之于衣身也。当旁者谓续此而当衣身之旁也。盖
小讷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第 168H 页
衽之为言敛也。所以敛前而成衿也。尔雅所谓衣皆为衿。曰衿者交领。说文所谓交衽为衿。曰衽者衣衿云者。皆可类推而旁徵矣。正义亦云深衣外衿之边有缘。王氏云袷下施衿。赵氏云衣上六幅。衣身二幅袖二幅衽内外二幅。)
要广二尺四寸。袼高一尺四寸。(自衣身左右之两旁。各裁入一尺。圆杀而内缩之。上留一尺四寸。以为袖本。即所谓袼也。又自袖本下削六寸。以为要身。即所谓受带也。则要约二尺四寸。总内外三叠合七尺二寸。而其长则八寸。所谓带下。以八寸为尺则为一尺也。盖必如此而后。袼可以运肘。袂可以及肘。要可以受带。带可以束要。衣裳袖要可以有别。而所谓被之体而深邃者。亦可得以言矣。记曰续衽钩边。要缝半下。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屈之及肘。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谓受带之处。故连袼而言之。)
袂用一幅。又属幅长二尺二寸。袪高一尺二寸。(衣身袖本之末联二幅。又以半幅属之。长同衣身而属于左右。自袖本圆曲而合之。至袖末又圆杀之。以及袂口。则其经尺二寸。其长反屈而及肘。记曰圆袂袪尺二寸。)
裳用六幅。交解作十二片。(裳头六寸。末广一尺二寸。上缀于衣。而属其左右衣身及内外衽。各缀二片。则齐广一丈四尺四寸。而一倍于要。三倍于袪矣。故曰三袪齐倍要。衽裳之裁各有馀布。衽之馀一尺。所以为领。裳之馀四寸。所以为袷缘也欤。)
领四寸长及袼。(丧服制。领四寸。吉凶殆同制也。)
袷二寸缘寸半。(领上加缘二寸。袂口及要裳之边各寸半。记注云袷者领缘。或疑深衣无领。有衽有领。衣之常制也。衽以敛之。领而领之。衣而无领。亦何以为衣也。)
小带三寸长齐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