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x 页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杂著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65H 页
大学劄义后说(壬子)
玉溪卢氏以大学之明明德。为篇首三言之纲领。以敬之一字。为明明德之纲领。今考一书。只出三个敬字。八章之敬。五辟之一也。三章之敬。五止之一也。一事之偏举。不足为一书之大指。其引文王之敬则又于止字上带说。略不见卓然为主。包括一书之意。然夫子于诗。蔽一言曰思无邪。夫颂为四始之一。鲁颂为三颂之一。駉为鲁颂四篇之一。思无邪一语。又与思无期思无疆。互文对说。虽所撰之诗人。固不必认作第一义而夫子拈出之。此敬止之一敬字。传者未必自做了大指而朱子拈出之。盖诗之惩恶创善。要在无邪。虽无鲁颂一言。足以蔽之。大学明善诚身。要在主敬。则虽无止善章一语。亦足以纲之。今以一敬字。参之于三纲八条之间。无往而不贯。言其未发之所存则明德之体而至善之能静是也。言其已发之所守则明德之用而至善之有定是也。在八条则朱子于正心章曰敬以直之。此格致诚正之主也。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也。圣学始终之要。只此敬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65L 页
字。而所以通贯乎动静者也。彼慢天侮圣之辈。以持敬为后来杜撰。猖狂自恣。陷利欲而为禽兽。可不惧哉。夫常人之心。静时少而动时多。用功之方。静时难而动时易。故圣人之教。先就其易见易至处。以为下学上达之资。而动时用功。亦必以敬为主。使民如祭。出门如宾。事思敬行笃敬者皆是也。况于本原之地。存养之工。尤不容掉了敬。故于大易言直内之敬。于中庸言戒惧之敬。而惟此书则初学入德之门也。言静则难于察识。言敬则难于持循。故虽不说敬静字正意。而能静之静。敬止之敬。微发其端。使之密察而自得。则主静之时分。持敬之节度。瞭然于其中矣。其谓此书之无静时工夫者。起端于明德章句因其所发之一语。夫所谓因其所发者。似若专指已发。而既以得乎天而虚灵不昧者。言其本体之明矣。未发之前。鉴空衡平之体。可以认得。则于此而不言所发。便是枯木也死灰也。敬不活而静亦偏。何从而致其明之之工乎。且其所以明之者。惟在于复初。则才一拨开。炯然不昧之全体自在。不容不敬以存之静以守之。而更归于未发界分也。动了复静静了复动。理之常也。此朱子所谓察乎此而敬以直之者也。以一部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66H 页
书规模之大节目之详。而阙了静时工夫。以明明德体用之全纲领之重。而只属发后修为。则安得以是而入德。亦安得由是而止善。审如是。无怪乎程门说敬之为画蛇添足。(王阳明语)而运水搬柴。真是神通妙用矣。愚故曰读大学而无得于主敬之方者。非可语上者也。
中庸劄义后说
子程子曰中庸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夫理者万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举天下而无一物之或遗。通万古而无一息之或间。故君子之学。虽多端。而一则明此理也。一则存此理也。非于此理之外。有甚用工。然其体隐而难见。其用微而难察。故圣人之立教立言。未尝轻说出一理字。鲁论之明人理。邹书之存天理。而并无一理字的指而明告者。虽以此书言之。始终一理。只是天字。其于散殊处所言鸢鱼之飞跃。鬼神之屈伸。日月之代明。渊泉之时出。固莫非可见之形气。则其所以一理通贯者。若难觑得。窃尝细推之。编首三言。为一书之纲领。而天则理之一原也。性者天之所以赋与此理也。道者物之所以率循此理者也。教者人之所以品节此理者也。本乎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66L 页
性而言中。中是未发之理也。达乎道而言和。和是已发之理也。致中必以戒惧。而戒惧所以存此理也。致和必以谨独。而谨独所以察此理也。散之以一道。(大旨之首必有道字)而总之以一诚。诚为一篇之命脉。而此理之真实无妄者也。鸢鱼飞跃。此理之费而隐也。鬼神屈伸。此理之微而显也。渊泉时出。指五德之端。此理之发也。日月代明。赞圣人之道。此理之著也。三达五达。行之所以合理也。九经三重。教之所以循理也。及至终篇。轻轻提出两个理字。言至圣睿智之德而曰文理。言下学立心之事而曰温而理。文理之必于智上说起者。智为四德之终始而辨别众理。其用最广也。温理之必于心上引发者。心为一身之主宰而包涵万理。其体至大也。并于浑沦之处。指示条理之妙。盖理之为理。正以其发出有条理。非徒浑然无端。漠然无眹而已。事物之至。先觉者固智之理。而蔼然始发者仁也。粲然流行者礼也。截然断制者义也。炯然含藏。又反于静者智也。心者理之发处也。理者心之发底也。言智则理有脉络。言心则理有依据。此子思子主理为学之实也。朱子之定章句也。深有见于理气不相离之妙。故气以成形。就命字上带说。气至气反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67H 页
之说。又于鬼神章补入。要以不偏其本体。不害其正意。而及到那宗旨处。依旧是主理而言。言道则曰日用事物当行之理。言诚则曰天理之本然。言中则曰天下之理皆由此出。言庸则曰平常之理。斥佛老之邪说则曰近理而乱真。夫所谓近理者。认气为理。杂气而言道故也。象山以执捉运奔为本性。阳明以阴阳互根为良知。整庵则以湛寂为天理。精神为心体。求中为学则者。皆出于反常逆理之见。愚故曰学中庸而无得于主理之旨者。终亦乱真者也。
太极图劄义后说
千古理气之论。根柢于易有太极之一言。而易者二气交变之名也。极者一理真至之号也。此谓阴阳交易变易之中。实有太极本然之妙。既从气上说理矣。而系之曰是生两仪。则阳非自生。生于太极之动也。阴非自生。生于太极之静也。此又从理下说气。盖器则易见而道则难见。故因器而明道。道为其本而器为其具。故先道而后器。既曰极生仪则如以一物。生彼两物。而太极同于有形。故周子作太极图。而更加无极二字。其曰无极而太极者。无根极枢极之形。而实为大根极大枢极。非太极之前。别有无极也。系之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67L 页
曰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则动亦太极之动而静亦太极之静也。阴阳既生。太极便具于其中。一动一静而天命流行。自其流行而逆推之。则阴阳无始。动静无端。自其本原而顺推之。则太极在阴阳之先。而会动会静。体用全具。浑然于未动之际而四德各有条理。粲然于既分之后而万化由此权舆。气也者。其所乘之马。而太极之乘阳者。名其德曰健。太极之乘阴者。名其德曰顺。非健顺之外。别有太极也。阳变之阴。阴合为阳而五行生焉。水火木金而土无不周。元亨利贞而诚无不在。五行者。其五德之舆卫。而木火为健。金水为顺。五行剹流。四时顺布。万物受生。形形色色。分分合合。莫非太极之全体。性者人人物物之太极也。人与物之成形。有通塞之别。故人与物之赋性。有偏全之异。偏亦一太极也。全亦一太极也。人也有健顺五常。物也有健顺五常。然人则能推而物不能推。故图说只以人极立言。夫性之在人。自其浑然者言则一理无所分。自其粲然者言则五常不相糅。一而不害有五。五而不害为一。一者太极之为一原也。五者太极之有五德也。非五德则不名为太极。非五常则不名为性。天人一致也。天之赋性。元无彼厚而此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68H 页
薄。彼多而此寡。则圣亦此性也。凡亦此性也。只缘气之在天。已有淳醨升沈之变。故人之受气。亦有清浊粹驳之异。清粹则此性易著而常为之主。浊薄则此性易掩而反为所役。在善气上则为善之理。在恶气上则为恶之理。然而性则纯善而无恶者也。为主而不为客者也。性之在心。该动静而不偏。动亦性之动。静亦性之静。静而万理具。动而万理行。初非有静而无动。亦非始理而终气也。或从性言而曰四端七情。四端理之乘经气而直遂者也。七情理之乘纬气而横出者也。或从心言而曰人心道心。人心知觉从形气之私而发。道心知觉从义理之正而发。四七人道。皆自性发。非有二岐则性则理也。不可谓之气发。其善者理发而气顺之也。其恶者理发而气掩之也。此则竖看说也。其或谓理发。或谓气发者。见其苗脉之不同。而指其名义之互主也。此则横看说也。其或专谓之气发者。见其作用之有力而指其形迹之可据也。此则倒看说也。竖看则理在气先。理为气主。而静则理之体。动则理之用也。横看则理气迭相先后。迭相宾主。而或理动气挟。或气动理随。倒看则理气一物。不可分开。而发出之际。气在先理在后。气为主理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68L 页
为宾。动亦气静亦气。而理为借乘之死物矣。周子建图立说。专以太极之体用。反复推明。以至于圣人立极之道。则五性之真。固为之主。而感动之际。为主者自若。全体大用。无一欠阙。而古人所谓圣人一太极者此也。朱子之解是图。一本诸周子之意而推广之。亦未尝别立一说。曰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者。明此理之先于气而常为主也。曰动者诚之通。静者诚之复者。以四德言太极之体用而贯以一诚也。命之流行而不已者。明此理之不偏于静而无滞于动也。自其著而无不在。自其微而已悉具者。明此理之贯始终通有无也。推之前不见其合。引之后不见其离者。深言理气二物之不相杂而不相离也。第三节言太极之本然。无适不在。而无亏欠无閒隔也。第四节言天下无性外之物。而浑然太极之全体。无不各具于一物之中。第五节言统体一太极。各具一太极之妙。第六节言人得太极之全。而五性之殊。散为万事。第七节言静为性之贞。酬酢事物。一天下之动。第八节言君子之主敬明理。而至于静虚动直也。第九节言三才一太极之妙。而仁阳义阴。道一而已。其末段则言程子之言性与天道。多出于此。何尝有片言半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69H 页
句及于理气一物。理无动静。气独发用之意也。愚故曰论理气而不合于太极图者。皆倒学也。
通书劄义后说
夫子赞易。首于天道上提出诚字。夫乾画一实。一实者太极之真体也。一实万殊。天命流行。物与无妄。人得其全。圣于人者。又能尽其固有之诚而与天为一。则诚者天之道而圣之本也。沂国曾氏得夫子一贯之传。而揭诚意于八条自修之首。诚意乃学者诚之之事。而固所以求至于圣人之诚者也。再传至子思。又因夫子中庸之旨而推衍之。始终一理。直指本体之诚。而自成以至于无息。致曲以至于能化。四支六节之分焉而通之以一诚字命脉。诚之义始备。而邹孟氏又得其笔书之授。所著七篇。于思诚诚身之说。屡致意焉。及其殁而不得其传。荀卿谓养心莫善于诚。汉儒又以孚信于人者为诚。举其偏而失其全。其为学之不诚。亦可知已。濂溪周先生奋起于千载之后。实接斯道之统。六经之蕴。靡不贯穿。而尤邃于易学。因夫子太极之旨。建图立说。阐发天人之秘。由一原而达万殊。立大本而尽大经。主理而不离其气。主静而不刿其动。真可谓内圣之学命世之文。而是图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69L 页
也详于性命。略于修为。故又作易通以羽翼之。天理之微。人情之著。事物之繁。鬼神之幽。入德之方。经世之具。莫不覈其殊而会于极。宏纲大用。粲然备具。而亦必以诚字起头。致一于太极之本而会一于性情之妙。诚源诚立诚通诚复诚精诚动之说。兼体用该本末。而主宰乎二实五殊之中。贯通于百度万行之间。其旨渊深而言极亲切。其文高简而体实渊悫。朱子所谓便可以上接语孟者。非过语也。况以河南两程氏德业之盛。而亲受学于其门。寻仲尼颜子之乐。而发吟风咏月之趣。渊源统绪之正。又有以直接考亭。而表章发挥。靡有馀蕴。穷理尽性之学。修己治人之方。焕然大明于世。当时陆子静,林黄中之徒。偏生邪见。妄疑图说。皆被朱子之所驳正。而至于通书则亦无敢议到焉。彼岂知此书之精义而然哉。苟明乎此书之指。则图说之妙。在其中矣。学者果能存心于静而从事于诚。克己闲邪。以存其诚。穷神知化。以明其诚。则诚即太极。太极即诚。而颜子之学。夫子之道。伊尹之志。尧舜之治。莫非一诚之所到也。嗟夫气机渐醨。俗学多讹。天下之疑。纷然复集于此书。借伊川之只道敬而攻其主静之偏。因横渠之多说气而驳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70H 页
其剔理之孤。以通书之不言无极而指认图说之赝。以通书之合言阴阳而漫没图圈之序。理无动静之说。作俑于吴幼清。理气一物之论。厉阶于罗泰和。遗毒馀烈。迄今未已。此岂非先生所谓非诚而邪暗塞者耶。余尝因朱子之解说而得窥先生之微旨。盖先生之于动静体用之间。理气分合之妙。初未尝偏靠一处。以其著于形者则曰静无而动有。以其本乎心者则曰静虚而动直。诚几诚明之旨。亦复对待互说。而动而正动则变。即其单言动者也。特以邪动之为害。妄动之当慎。而欲其动必本静。静以养动。则其所主静。何尝彷佛于面壁止观枯木死灰之偏静者也。至如理气之说疑之者。正是见未到耳。极本穷源。苟不先有此理。则阴阳元无消息而天地元无阖辟矣。自理而推则一理常存。动静阴阳。固无端始之可言。而自气而言则一气长往。无这阳之理。而阳何从生也。无这阴之理。而阴何从生也。阴阳之理。元非阴阳之气。而才有此理。便生此气。则指那理生气之机。不得不以动为端而以阳为始矣。夫以无形之理。不必有寓而立。则存于死质之中而不为亏。乘乎活气之头而不为盈。此周子所以从理而竖说者也。然敬是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70L 页
存乎中者。而周子言德先称中。敬是主乎一者。而周子言诚必曰一。则程子之言敬。固未尝不原于师旨。而阴阳变合水火互根之处。亦必就气上说理。则其所主理者。元非只立孤行。而横渠之说。未必出于通书范围之外也。其言无极。只是太极之注脚而已。有未必每举而剧谈之。然其曰诚无为。圣无思。一无欲者。莫非形容出太极本无极之妙。则罗氏执此为把。即不过象山之馀见也。其曰五行阴阳。阴阳太极者。洵是推本之旨。决非骨董之论。五行虽一阴阳。而气质不能无别。阴阳虽一太极。而理气不容相杂。则今以执一之见。欲说会万之原者。其亦错矣。若果理无动静而气机自尔。理即阴阳而道器无分。则何异乎死人之空驮于活马。而混窍之不凿于大象也耶。陈清澜常作朱陆之辨。而自谓专明一实。以抉三蔀。一实苟明则万伪皆祛。岂特三蔀而已哉。愚故曰今之学者。如欲不陷于邪。暗塞之归。盍亦熟读此书。诚其心源哉。癸丑仲秋书。
朱子大全考疑后说(辛酉)
昔吾夫子告曾郕公曰吾道一以贯之。夫天下古今之事变无穷。千条万绪。若不可综贯。而惟圣人之心。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71H 页
浑然一理。泛应曲当。用各不同。而至诚无息。体本自一。此乃一贯之妙。三千之徒。独呼平日之所谓鲁者而告焉。盖颜渊既殁。好学者鲜。惟曾氏以笃实之志。精察谨行。真积力久。为有融会之机。故夫子特告以道体之一。而果能即契而无疑。演之为三纲八条之教。授之子思。又能推明此义。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再传而得孟氏。扩四端明性善。先立乎其大者。而其言曰道一而已。此孟氏所以善学孔子者也。自是以后。道统中圮。董杨王韩。一之而未能。顾欲以文辞贯道。及宋之兴。儒贤辈出。理一分殊之旨。实从太极图中推出来。而世学多岐。士趍不一。高者入于佛老而沦其体于空寂。卑者趍于申商而眩其用于变诈。又或有半间不界之论。包藏污秽。以为一砌凑拈缀贯。得来不好了。穷年言道而道未尝一日明。终身行道而道未尝一日由焉。则吾道之厄极矣。何幸天相斯文。运会庚戌。紫阳先生出。而复集千古之大成。本系辞以撰启蒙。则观象玩占而天地造化之妙可尽矣。编纲目以续春秋。则褒善贬恶而后世之乱臣贼子可惧矣。手藁口授。订诗集礼。皆因夫子之所删述。而至于四书则尤用精力。析其微而会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71L 页
于极。絜其大而敛之密。梳洗百家之谬误。采掇五贤之精华。虽其作述之间。自有贤圣之分。要之事功之盛。盖亦夫子后一人而已。平生所自为文。如三朝献替之辞。知旧问答之书。名贤言行之迹。凡他所以吟咏性情。经纶事务者。连编累牍。地负海涵。何莫非妙道之所寓。然而成德有序。立言有程。所见每进而益高。所论愈久而益精。两端之善。犹有所用之中。而应副之作。又不若章句之不住修改。则同异得失。固宜有初晚之别。而门人裒辑之际。随得随载。又未暇于辨别先后。故读之者衒于同异。学之者疑于取舍。𨓏𨓏私意臆决而济其偏见。若篁墩之道一。阳明之定论。颠倒早晚。矫诬甚矣。罗泰和困知记一编。阳扶阴挤。名宗实畔。人道体用。理气一物之说。直从手分中现化。害正乱真之罪。殆甚于阳明之角立。而天下之学。三分四裂。茫无头绪矣。吾道既东。退陶李先生始得此书于京师。解官载归。沈潜反覆。得其要领。于是删繁就简。釐为几编。名之曰节要。字字是天球弘璧。句句是金秤玉衡。后生末学。有所承受。而朱子之道。焕然复明于世。且其论道之文。精详缜密。简易明白。真个是。瓒享谱承。而无愧为复起之朱子也。气数既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72H 页
漓。文讹日滋。一种之学。掇拾整庵之绪馀。祖用阳明之手段。换头面而售其眩幻。广援證而巧为弥缝。打成一片。牢不可破。余自蚤岁。妄有意于此学。因退陶而析紫阳之微言。因朱子而求孔氏之遗旨。管窥蠡测。粗若有得。然后博考旁搜。绰见世学之利病。慨然有未定于一之叹。读礼之暇。悉取朱子书。从头理会。随意疾书。勘覈于同异之际。审慎于去就之间。拈出其所未一而不动本原之一。以为依循用力之资。而学非心得。言非德出。亦安知所见之无差而所论之不舛耶。窃尝以先生所训贯如散钱。一如索子之说。推之此道之蔀。大略有三骛高远者。粗见于体而不适于用。是则无所贯之空索子也。滞卑近者。粗究其用而未谕其体。是则未曾数之少些钱也。又如喜笼罩而占方便者。假伪做之钱而缀之于朽索子。以眩世人之耳目者也。何可与论于真个一贯耶。吾夫子则金钱玉索。本自满贯。而朱先生则学而知之。利而行之。中岁以前。数散钱而犹未得索子者也。中岁以后。得索子而渐次贯钱。以至于尽者也。方其未得索子。即曾氏未唯之时。与道而犹二。既得索子。即曾氏既唯之后。与道而几一。故其名堂室记。本之于持敬。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72L 页
辅之以明义。因谓二者之功。一动一静。交相为用。又有合乎太极之论。然后天下之理。幽明钜细。远近浅深。无不贯乎一者。此其谓真得一贯之妙。而妙契于夫子之道也。震相气质庸愚。才资浅薄。读其书求其道四十而无闻。虽其用力之久。非曰无铢寸之进。而数钱不能无错。索子未能入手。宜百倍其功。不得不措。此所以有劄疑于先生之书者也。岁在重光作詻律南吕初吉。后学新安李震相谨书。
退溪集劄疑后说
吾夫子赞易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又曰将以顺性命之理。夫为学之要。必在即物而穷其理。即事而顺其理。穷理以知言。顺理以行言。而知之真行之力。学之则也。在姚姒则曰精一。在丹书则曰敬义。在颜曾则曰博约曰格致诚正。在思孟则曰明善诚身。皆此道也。由孟子以后。谈天理而宗圣学者曰。荀杨董韩而见理不真。反有以贼理。直到千五百年。始得濂溪先生周公。首作太极图。穷到此理之大原。而主静立极。深有得乎顺性命之诀。两程氏性即理心本善之论。张子厚理一分殊之旨。又有以发挥之展拓之。而求其要则不过曰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而已。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73H 页
居敬所以存理也。致知即其穷理也。先圣后贤。岂有二致乎。吾紫阳夫子又以敬义之功。动静交修者。合之太极一贯之妙。订经释传。继往开来。明天理淑人心之功。自孔子以后未之有也。独慨夫气数已漓。人伪日滋。已有袁机仲,陆子静之徒。煽邪说以惑世。变易图书之位。打倒无极之真。王张气字而以理为障。及朱子殁而其说益炽。以至于白沙,阳明,整庵,荷亭而极焉。天佑吾东。文明启运。吾退陶李先生作而斯道丕阐。赫乎如太阳之出东矣。平生用功之实。备载于圣学十图。而阐道理之头脑。揭圣功之标准。求端于太极理一之原。用力于地头时分之间。就其中心统性情两图。横竖普说。分合俱勘。有志于学者。苟能玩味于斯则将何理之不可穷乎。先生尝辨象山之学曰以穷理为疲精神不做。与释氏之不立文字。见性成佛何异。又曰自谓得圣门宗旨。而其实所养者气。而所得者禅也。又论花潭之学曰所见于气数一边路熟。其为说不免认理为气。亦或有指气为理。故今诸子皆狃于其说。必欲以气为亘古今常存不灭之物。不知不觉之中。已啖于释氏之见。又答奇明彦书曰古今人学问道术之差。只为理字难知故耳。又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73L 页
曰无情意无造作。此理本然之体。随遇发见而无不到。此理至神之妙用。但见本体之无为。而不知妙用之能显行。殆若认理为死物。其去道远甚。答李叔献曰虚心观理。勿先执定于己见。积累纯熟。未可责效于时月。穷理而验于践履。是为真知。主敬而能无二三。方为实得。此数言者。乃先生卫吾道牖末学之大端也。即此观之。先生之学。以理为主而存之以敬。充养深至。卓然为东方第一人。而追配乎孔朱之统。有以俟百世而不惑者也。余读孔子书。只见其天高地迥。浩浩乎不可涯际。读朱子书。如临沧海望乔岳。航之而深远攀之而弥高。欲从而不可及。又读退陶书。如和风暖日。祥云瑞霭。自令欣慕悦服而不能已。盖先生之学。一以朱子为准的。而天姿中正纯粹。规模精详缜密。持守之严。进修之笃。出处之正。语默之节。学之而有依据。循之而无病败。余谓后世之学孔子者。固当自朱子始。而学朱子。尤当自退陶始。不学退陶而欲求孔朱之道者。不由户而入室者也。学退陶惟何。亦惟曰主乎理而穷之顺之而已。余之为劄疑于先生之书者。槩亦穷理之一事。尚何僭妄之为恤也。窃惟先生之于古人言行。常求其是。故务攻辨者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74H 页
疑焉。论治道则以喜事为戒。故勇于为者疑焉。此固疑之者妄矣。若夫论礼则以顺时为大。故不无异宜于今。论心性则又或有初晚之别。此固学者之所当讲。而若其论为学节度则虽善抉摘者。不敢有异辞。此正天下之实理公理。建不悖而质无疑者也。隆庆庚午后二百九十四年辛酉九月己亥。后学星山李震相谨书。
困知记辨后说(壬子)
泰和罗公禀质圆明。立志高妙。名节则凤翔千仞。言议则雕击一世。远迹山林。完养之力既至。刻意问学。体认之方甚密。发为文章。𨓏𨓏多深造自得之旨。当竺教怀襄之日而以攻辟为任。属正学榛芜之秋而以尊卫自命。世且靡然以瓒享谱承许其学。理经辞纬赞其言。盖亦绝人之瑰姿而当世之杰匠也。所撰四编。堂奥深严。机械活熟。骤而读之。茫乎涯涘之莫窥。森然戈戟之难犯。而徐察而明覈之。实大有可议者。以言其性命之本源则收入于阴界。以言其工夫之本领则把弄乎影象。言其卫道则信其叶而疑其根。言其攻佛则掠其精而撒其粗。假头于佛而藏之于腹。缀足于儒而收之于面。心法峣崎。意气凌厉。用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74L 页
工偏枯。修辞笼罩。自有异端以来。近理而乱真者。未有若此之甚者。夫理一分殊。固是性命之要诀。然阴阳之对待。指为本体。而一者不一。事物之冗杂。拽入心里。而殊者不殊。求一于未发之中而不免筑磕。归一于才分之际而无暇斟量。将道心为性而义理无所发于妙用。以精神言心而义理无所容于本体。见四端之不类于人心则敢论孟子。(或以为未造其极。或以为说终未备。)见太极之不杂于阴阳则直攻周子。见蠢灵之无异于佛性则并疑明道。见中庸之不骛于高深则遂讥康节。见正蒙之微近于剖析则肆斥横渠。至于伊川晦庵两先生之说则明诋暗排。无所忌惮。以其分别理气者。拶己执一之见也。只言涵养者。妨己求中之学也。惮于绳检则持敬为疏。惩于罅缝则无极为赝。借董氏生质之言性而伸告子。驳静修不仕之无义而伸吴澄。指汉唐为帝王之世而阴主龙川。诟程子为骄吝之学而骤扶眉山。合乎己则杨吕之近禅而匿其瑕。异乎己则薛胡之崇正而索其瘢。指四有为心体而石渠之谬见胜于朱子。指湛寂为道体而楞伽之真空合于孔子。(寂然不动)其所以攻禅者。亦未必纯出于公心。而实所以弥缝己学。盖其认气为理。无异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75H 页
于认心为性。故力主心性之辨。自为见性之学。故谓释氏无见于性。以情为性。以神为心。而力言中有形象。故以将形影弄精神讥之。自为求中体认之说。故以知觉为性攻之。末乃以事事是句句合。然而不同之说。回互掩藏。冀免后人之议。然其体寂用神。祖乎达摩。矜悻自高。宗乎象山。流汗悟道。符乎慈湖。偏静反观似白沙。常见德性似草庐。颠倒早晚似篁墩。放言不忌似阳明。本原之地本领之工。无一不合。而乃反盛气呵斥。如视仇敌。若使具眼者视之。岂不如见其肝膈乎。此书东来之初。当陆学俶扰之馀。厚德先辈徒见其斥禅之严而尊信太过。并与诋诬程朱之说而谓出于公心。惟我老先生实深辟而痛辨之。其言曰整庵之学。自谓辟异端。而阳排阴助。左遮右拦。实程朱之罪人也。退陶即后世之朱子。而整庵之所俟则勘案既成。宜无异论。而理气性情之说。易于湛惑。逮至今日。犹得在儒贤之列。甚矣朱紫之难辨也。窃惟念朱子之道。如青天白日。非淫虹毒雾之所可掩翳。朱子之学。如深溟巨岳。非蹄涔培塿之所可测抗。后之学者。只得受其成法。宗其绪论。而苟有别立意见。妄加訾謷。则当如治乱贼之律。人得以讨之罪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75L 页
之。然后乃合于尊朱子大一统之义。是以蔑学謏闻。僭不自揆。辄为论辨如右。而断之于后曰大舜传心。人心居先。而今此四编。言必先道心。其说之无稽。即此可见。柏树之悟。吐灵无隐。则其学之本禅明矣。世岂有悟佛而入儒者乎。以象山辨无极书。一阴一阳。已是形而上之言。为明是疏脱。而反以阴阳为道则掩讳之心迹可恶。朱子之改心说。已在于序中庸二十年之前。而反以为未及改正之旧说。则矫诬之情节毕露。即此四事。亦可以定其罪矣。
心字考證后说(癸丑)
人之一心。所该甚广。有本体焉。有形体焉。有妙用焉。有客用焉。仁义礼智纯粹而至善者。心之本体也。圆外窍中虚明而正通者。心之形体也。四端七情感物而迭应者。心之妙用也。闲思杂虑循人欲而炽荡者。心之客用也。无这本体则心是那一块而不足贵也。无这形体则心同于风影而靡所泊也。惟其有妙用。故事功兴而人道修焉。不能无客用。故圣狂分而人兽判焉。妙用原于本体而性情之名立。客用起于形体而气质之弊生。古之君子。所以主敬明义。矫揉其气质之偏。而反之于情性之正者也。是其体用之间。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76H 页
自有正私之别。故形体之心。君子不谓之心。而其客用则必遏绝而后止。夫其本体性也。性为天理之总脑。妙用情也。情为天理之直遂。理之静而乘气之阴。理之动而乘气之阳。则气者心之机。心者气之宰也。有帅卒之分焉。有本末之别焉。则心不可主气言明矣。自夫释氏之学兴。而首以息心为要。灭情绝思而妙用不行。和气作理而大本不立。言心体则曰灵明寂照。言心学则曰修鍊精神。都把许多粗恶之气。目为本心。目为真性。然其实则不识心体。率意助长而空使六用壅阏。其弊鲜不至于丧心失性。故子朱子盖尝忧之。所以推明乎心之体用者。可谓深切矣。只缘言有初晚之别。见有详略之异。读之者眩于取舍。故诐邪之徒。亦得以强作證援。曲为弥缝。而心学复晦。异说益肆。阳明以精神言心而心即理之说行焉。整庵以道心为性而心即气之说昉焉。指理指气。虽若相反。而其混理气为一物而认形气为大本者。色相无变。意脉潜输。后之君子徒见外面之角立。谓有禅儒之别。抑彼伸此。祖用其说而主理言心。遂为一世之大讳。嗟乎。将心对性。性曰理心曰气。则对甚精矣。说甚快矣。其柰本体之不相对何哉。或曰心之本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76L 页
体固性也。不可以气言。而若其当体则乃有形气。指心之当体而言气不亦可乎。此说固似矣。然菖蒲茯苓可补之心。惟医家说之。而从古圣贤。只说那义理之良心。故朱子论五脏之心而直谓之此非心。乃心之神明升降之舍。则讲求心学者。顾不以良心为心。而硬把非心之心。认作大本可乎。为此说者。其初为学。只从气上入见。师心自信。认气作主。而终觉于本原上不合。故强拈心字以当之。然后其为主一身而该万化者。始得一出于气。而理为死物。性为真空矣。震相学不通方。行不逮言。其于心性之蕴。诚难骤语。而顾于反己体认之馀。窃尝致疑于此。研究多年。若有所得。玆敢历选经传。裒为一通。而略注己意于后。以为考据之资。首言天地之心者。明其大原之有自而天人之一理也。次言本体之心者。明其太极之各具而心性之一理也。次言妙用之心者。明其太极之流行而性情之一理也。次以兼体用继之者。欲其明体适用。免于两截之病也。次言形体之心。以明此理之有宅舍。次言精气之心。以明此理之有舆卫。形气既具。始言心之真妄者。欲其精密谨守。无失义理之正也。次论心性之分合。以著主宰之妙。终辨心气之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77H 页
本末。以正帅卒之分。而存养省察。推广克治之意。隐然寓于其中。编类序次。虽出于后人手分。而其言则圣贤之宗旨也。此出于不敢自信而信其师之义也。
四七辨后说
顷在庚子秋间。从人借丁愚潭所著四七辨證一编。因取栗谷元文而并读之。随疑劄录。堆置乱纸中已十有三年矣。今偶搜出而再勘之。纲领粗整。间架稍备。不可谓全无一斑之窥。而枝蔓太胜。条析未畅。殊不满意。辄欲复理前绪。而愚潭说已不可记。只得案元文依本录略加修润。要自省览。自后日看之。亦当有不及照管处。曷足为持循向上之资耶。仍窃念理气之说。如千蹊万径。同出一涂。横看竖看。顺推逆推。虽所见或异。为说多端。而见得到说得透则只在这处。不可各主偏见各举一说。将前攻后。信叶疑根。藐尔末学。内无践履之实。外无师友之益。其于性命之源。尤不当踰分妄论。躐序骤究。而顾乃早恃聪明。留心钻研。才辨句读。至于今日。行思坐量。有时剖析到精微处。融会得浑圆处。辄欣然以为千虑之一得。而及考朱李两夫子之书则已先获之矣。益复笃信其说。宗仰其道。玩理愈紧而望道弥高。才见路脉稍异。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77L 页
家计别成者。辄不恤行之不逮。发之太早。而信笔记出。自以为疑于不当疑。辨于不当辨者。固后人之僭妄无稽。而于先辈分上初无加损。故先辈讲道之日。亦许其互相攻辨。务归至当。况乎遗文刊布。公案既立之日。各陈所见。各尊所闻。亦何伤哉。且见世之论四七者。不为不多。而主分则判为两岐。反疑于相对各出。主合则滚为一物。遂归于无本不立。二之者固不能一之。而一之者适所以二之。均之为差却大本。而不能无遗憾。余为此辨。推本于陶山中下图之意。而说横说竖。以求通透洒落之妙。其竖说曰太一将分理生气。众万交运理乘气。主宰在理。作用在气。凡情之发。发者理。发之者气也。其横说曰性情之妙。统会于心。而心之所觉不同。其发或从理或从气。所以有理发气发之分言也。其究说则曰互发者。实未尝各发。只见其发处而立论。若其才发之端则性发为情一路而已。乌可以杂气说乎。盖理者仁义礼智粲然有条之名。此心所发之主也。气者木火金水浩然不穷之名。此心所发之资也。先有发者之主而方有此发之之资。发之于所发。以其贮之于未发也。夫所以发者理之体。理必须气而为体。所能发者理之用。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78H 页
理必待气而为用。元非各有体用对立双行也。亦非各占体用此静彼动也。特理微气著。见之有难易耳。后之留心于理学者。果不谓吾见之亦差否。
理气动静考證后说(癸丑)
天地间上蟠下际。都是阴阳二气。而气之所以虚灵聚散薰蒸发育者。太极纯一之理。为之主宰故也。(逆推)太极者。无形体无方所。立于无物之先而不待有寓。著于有形之后而不是无为。此诚万化之头脑。品汇之根柢。(竖看)而既有太极。便会动静。才有动静。便分阴阳。(顺推)器中求妙。妙下生机。机者动之微。而静亦曰机者。动之息也。动静俱属于流行。故动为主。阴阳俱属于定体。故阴为主。(横看)盖动静之于阴阳。迹上看则有是器然后有是机。此则人见之逆也。如历家推算。日月右旋。(逆推)理上看则有是机然后有是器。此则天道之顺也。如冶炉铸金。关棙先动。(顺推)语动静者。宜有择于逆顺之际。然不先逆推则顺者不可见也。不先横看则竖者非其真矣。是以孔圣系易。先言易有太极。而方言是生两仪。周子作图。就阴阳圈内。挑出太极本体。两圣阐理。固未尝不逆推。而界分终不可乱也。次序终不可紊也。朱夫子盖尝两下普说。发挥殆尽。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78L 页
而其著图解。元不曾以从气之说。搀乱其正意。故统言动静而谓之天命之流行。分言动静而谓之诚之通诚之复。恐其体用之阻截也则有妙机之沿。恐其命分之混糅也则有机器之辨。既言不同时。而又言不同位。既言无端。而又言无始。固不以动静为太极。而亦不以阴阳为动静。门人问答之际。见有离气言理之病则告之以动便属阳静便属阴。见有杂气言理之失则告之以静是太极之静。动是太极之动。曰属则指其意类之相属。曰是则指其体段之便是也。只缘学者之见。每拘于逆推。而逆推之极。更不以竖看。故一传之后。浸失其真。或谓太极不会动静。随阴阳而为动静。或谓太极不生阴阳而阴阳自生。至于吴澄则便谓太极无动静。而动静者气机也。太极无体用。而体用者虚说也。盖彼染禅之学。淫于真空之见。而矫诬朱子。骤扶象山。承其主气之宗旨。遂为贼道之窠套。重以阳明整庵之辈和气作理。滔滔一辙。莫可挽回。吾陶山夫子出。上继考亭之统。斥佛氏认气之见。阐圣门主理之旨。苟使后之学者。遵其成法。宗其正脉。则宜无外走之患。而岂意近世之学。犹袭花潭之说。阴静阳动。其机自尔。而吾党之士。亦多偏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79H 页
主分开之论。反伤浑融之体。惟湖上先生立言曰理也者。所主以动静之妙也。气也者。所资以动静之具也。此一段真得其要领。惜未及供扫洒于门而悉听其去就也。
理气先后考證后说
理无形。生气而搭乎气。气无形。成质而寓于质。无这气。无是理乎。无形之理。不以无搭而无也。无这质。无是气乎。无形之气。不以无寓而无也。今天极本穷源而言则此天地亦须有第一初。第一初天地亦非无渐而遽有。意者土之生次乎金。金之生次乎木。木次乎火。火次乎水。水者一阳之初动而二气之最先者也。气既有二则二必本乎一。气必源于理。一者数之始也。理者物之祖也。数之始而先之。物之祖而先之者。是乃正理也公理也。何苦摺置于形器之中。而不得使之为数之始物之祖乎。已往者逆。未来者顺。其有徵于来乎。酉之末。火迸而人类灭。戌之末。风砉而地势倾。亥之末。水迸而天体沦。大质陷下。生气都尽。腐烂晦䵝。打成一大朴子。然生生之理。元不灭息。已为后天地开辟之根柢。及到子会之初。此理会动而滋润之气生焉。终物而始物。其惟水乎。混沌渐开而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79L 页
死质祛。水火升沈而元气茁。天开于子会一万八百年之间。气脱其朴。凝而为质。五行既具。而地辟于丑会一万八百年之间。太极流行。真精妙合。而人生于寅矣。今天下果未知几开辟。而亦已午会将末矣。生于午末之远。而据其管里之窥。骤语夫万物之先。岂易易也哉。世之人开口便说无是气则理无挂搭处。此姑据见在事物而言之也。气质之一焉(相因)而犹有先后之别。理气之二焉(相对)而独岂无先后。有形之先后。不能无罅缝。而无形之先后。不能容毫发。惩于罅缝而漫其先后。则理果有形底一物而无寓不立。因气乃生乎。嗟乎。此学之难于极处。而此理之难于竖看也。宣尼笔之于易。茂叔圈之于图。正叔秘之。仲晦发之。秘之而邪说愈炽。发之而群疑都集。分焉而竖之。闪烁乎视之。合焉而横之。枯槁焉视之。无声无臭者。熚烞而㾞膻。有体有用者瞽矇而蹩躠。剋之而归于乙。绌之而听于子。嗟乎。是固不可以先之乎。先之则仅得以相先。而相先则无先。无先则不先。今以藐然之末学。其知见又出人后万万。我所以先之者。孰得以先焉也。然其所先之者。实天道之所先。圣人之所先。千世在后。其勿先入于主气之说夫。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80H 页
气质之性考證后说
古今人常谈。每说性宽性褊性缓性急。皆指气禀之不同。而经传中亦有节性忍性矫性等变化气质之意。皆非性字之正训也。盖自成汤说若有恒性。始开性学之源。夫子赞易。有各正性命。尽性至命之训。而子思子承之以天命之谓性。性出于天而有恒且正。人道之所当尽则性之本善明矣。故孟子教人。必称性善。性善之说一出。而性之名义得矣然而天下之人。善者少而恶者多。但言其善则恶无所归。又无以通乎古今之常谈。故程张氏始以本然之性气质之性对说以通之。性岂有二哉。善者性之本体也。善恶不齐者。性之发而受变于气质者也。气质之有美恶。自其二五之分而已自如此。人物之生。安能无杂糅之致。而终保其本体之善哉。但其未发之前。气不用事。一理浑然。纯粹至善。虽以所因乎气者有仁多义寡义多仁寡之偏。而初无间架。恁地浑圆。亦只是太极之全体。此乃性之当体也。及其已发之际。气质用事。本禀之清浊粹驳。各各彰露。苟其清粹之极。则自其理而停均矣。气特顺之而助其发挥。苟其驳浊之甚则自其理而蔽塞矣。气特挟理而肆其荡突。此上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80L 页
智下愚之所以分也。苟其犹未至于甚而适有以相成。则随其所感之轻重而资乎所乘之迟疾。所感于义理者重则浊气不能掩而发为善情。所感于血气者重则正理不得遂而发以私欲。此贤邪之所以分也。厥或性之偏于多者。乘气之盛而弱者避之。反有以过之。偏于寡者乘气之衰而强者夺之。适所以不及。过与不及之间。恶之所由生。此又众人之通患也。善恶之分。既由于气质之用事。而亦谓之性何也。气而无理。做善恶不得。而感于物而动者。亦性之欲也。朱子于此。究极其本末。偏全言性。以明人物之异。清浊言气。以明智愚之别。粹驳言质。以明贤不肖之分。又有昏明开塞。浅深厚薄。刚柔强弱等种种名目。以发其不齐之禀。此皆得之于天而具之于身。疑若可以通看于未发地头。而未发之时。非徒理为冲漠。气亦湛一。何尝有此等名目哉。况其所揭以为宗旨者曰。孟子之性善。程叔子之性即理也。谓性即善则兼恶者非其性矣。谓性即理则气质亦非性矣。后人不达。各执一说。谓性善过于高妙而把气作性。至为未发时有善恶之论。谓气纯善于本然而将心对性。至为太极无动静之论。又有合理气为性。而气质之性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81H 页
专属之气。安顿在性里者。两岐之不足而驯致于二本。一物之未已而互易其大本。此皆愚见之所未安。故历摭群书。细加剖析。以俟后之君子。
人心道心考證后说(戊寅)
心之未发。知觉不昧。此乃智之德专一心处。而事物之至。知觉先动。其所感者形气边事。则这知觉从形气边去。此之谓人心也。所感者义理上事。则知觉从义理上去。此之谓道心也。形气者耳目口鼻四肢之有视听言语动作。而声色臭味各有所私。饥寒痛痒举切吾身。义理者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与夫使众爱物之间。各有当行之达道。而仁义礼智本具吾心。二者之为知觉虽不同。而其实则同原于性。一本而分。为心则一也。心因形气发。故谓之发于形气。而形气非能自发而为心也。心因义理发。故谓之发于义理。而义理亦非独发而为心也。朱子论此人心。以为理之属乎血气者。统论心体曰人心妙不测。出入乘气机。人心道心。何莫非理乘气而发者乎。然其所发之由。一从形气。一从义理。则今于对说处。不得不以发于气发于理分之。以为精察谨守一约一扩之地耳。朱子初年。以心为已发。而未发者恒乘在其上。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三 第 181L 页
故以无思无为者为道心。营为谋虑者为人心。次以舍而亡者为人心。操而存者为道心。以合乎程子人心私欲道心天理之论。人心为无理而道心为人心之理。次以人欲为兼善恶。而谓人心不是十分不好底人欲。甲寅以后改定中庸序文。而始有定论。明说人心不可谓人欲。然承听者狃于旧说。而多所错记。且精一工夫。必须以道心为主而使人心听命。故多于人心发处。说出道心节制之意。盖二者之发。层生叠出。有人心之出于其当而无待乎道心者。(朱子所谓毕竟是生于形气。)有道心之通于至著而不杂以人心者。又有人心先发而旋以道理揆之者。有道心先发而旋以形气间之者。余为此编。详加考證。首以分说。以明苗脉之自异。继以合说。以明道理之通贯。初晚之异。记录之误。一一辨析。窃庶几心学之有所舆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