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x 页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杂著
杂著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41H 页
心即理说
论心莫善于心即理。莫不善于心即气。夫心即气之说。实出于近世儒贤。而世之从事此学者多从之。若所谓心即理。乃阳明辈猖狂自恣者之说。为吾学者莫不斥之为乱道。今乃一切反之何也。夫玉天下之至宝。而世有认石而为玉者。荆山之玉。蕴于石中。惟卞和知其为玉。抱而献于王。王召玉工示之。曰石也。此见其外之石。而不知其中之玉者也。在朝之人。稍知玉石之别者。亦皆以为石。而独向之认石而为玉者曰此玉也。此岂真知玉者哉。其谓之玉者。即与谓之石者。无以异也。由是观之。儒贤之以心为气。玉工之谓之石也。而世学之靡然从之者。即在朝之人。皆以为石者也。禅家之以心为理。即认石为玉者之谓之玉者也。其实则以心为理与以心为气。其为见气而不见理则一也。舜之戒禹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夫心一而已矣。而谓之人心者。心之从气者也。谓之道心者。心之从理者也。人心易见。道心难明。精以察之。一以守之。则本心之正。在理
论心莫善于心即理。莫不善于心即气。夫心即气之说。实出于近世儒贤。而世之从事此学者多从之。若所谓心即理。乃阳明辈猖狂自恣者之说。为吾学者莫不斥之为乱道。今乃一切反之何也。夫玉天下之至宝。而世有认石而为玉者。荆山之玉。蕴于石中。惟卞和知其为玉。抱而献于王。王召玉工示之。曰石也。此见其外之石。而不知其中之玉者也。在朝之人。稍知玉石之别者。亦皆以为石。而独向之认石而为玉者曰此玉也。此岂真知玉者哉。其谓之玉者。即与谓之石者。无以异也。由是观之。儒贤之以心为气。玉工之谓之石也。而世学之靡然从之者。即在朝之人。皆以为石者也。禅家之以心为理。即认石为玉者之谓之玉者也。其实则以心为理与以心为气。其为见气而不见理则一也。舜之戒禹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夫心一而已矣。而谓之人心者。心之从气者也。谓之道心者。心之从理者也。人心易见。道心难明。精以察之。一以守之。则本心之正。在理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41L 页
而不在气也明矣。孔子之从心所欲不踰矩。心即理也。(体即道用即义)苟其气也。安能从之而不踰矩乎。孟子七篇许多心字。并未有一言指作气。而忧气之不能存心。患气之反动其心。程叔子以心性同一理释之。而又曰心则性也。性则理也。是圣贤者。非不知心之不离于气。性之微别于心。而犹且云然。盖亦主心体而为言耳。夫心者性情之总名。其体则性。性外无心。心外无性。若心之以盛性言者。心之舍也。医家之所谓心。而非吾之所谓心也。心之所异于性者。以其兼情。而情乃已发之性也。性情只是一理。则心之为理者固自若也。但理未有无气之理。单言理则有所不备。故性则理也。而又言气质之性。心即理也。而又谓发于思虑则有不善。苟其杂气而言之。恶亦不可不谓之性。而放辟邪侈亦此心也。然心之真体。终不囿于气也。故心为太极之语。揭之于启蒙之首。而以一动一静未发已发之理当之。又曰心固是主宰底。而所谓主宰者。即此理也。又曰元亨利贞。天地生物之心。而人得之为心。未发而四德具。已发而四端著。又论养心。以认之为气有存亡而欲其致养于气为非。心即理三字。实是千圣相传之的诀也。但卞和以玉之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42H 页
在石者。单谓之玉。而见刖于楚。向使卞和告之曰此乃玉石也。则岂至于刖也。退陶李先生论心曰统性情合理气。而中图单指理。下图兼指气。夫所谓合理气。即此乃玉石之说。而单指理者。明其所用之在玉。兼指气者。示其所包之实石也。然而卞和之献。以玉而不以石。论心者主理而不主气。先生尝曰心之未发。气未用事。惟理而已。安有恶乎。此乃的指心体之论。吾所谓莫善于心即理者此也。若夫禅家之说。则认气为理而谓心即理。彼所谓理者。即吾之所谓气也。象山以阴阳为道。以精神为心。朱子讥之曰象山之学。只在不知有气禀之杂。把许多粗恶底气。都做心之妙理。率意妄行。便谓无非至理。又曰释氏弃了道心。却取人心之危者而作用之。然则象山之所谓心者气而已。而所谓理者非真理也。阳明之学。原于象山。而其言曰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致吾心良知于事事物物则皆得其理矣。又曰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谓之神。以其流行而谓之气。以其凝聚而谓之精。安可以形象方所求哉。真阴之精。即真阳之气之母。真阳之气。即真阴之精之父。阴根阳阳根阴。非有二也。又曰心者理也。天下岂有心外之事心外之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42L 页
理乎。夫吾心之天理。即太极之全体。而今以真阴真阳流行凝聚者当之。则遗了太极而反以阴阳为本体矣。天下事物。莫不有自然之理。而一切扫除。只欲于吾心上认取。则所谓理者亦甚猥杂。而非其洁净之全体矣。故李先生辨之曰阳明不知民彝物则真至之理。即吾心本具之理。顾乃欲事事物物揽入本心衮说。既不知民彝物则真至之理。是不以四德五常之理谓之心也。所谓理者果何理也。即向所谓阴阳精气流行凝聚之物而已。此岂非心即气之谓乎。然则其不以阴阳精气流行凝聚之物。谓之心谓之理。而真能以仁义礼智忠孝敬慈之实。谓之心谓之理。则退陶亦当首肯之矣。是以传习录止善条忠孝的理。只在此心。心无私欲。即是天理之说。则先生只辨其工夫功效之衮说而止。则心即理三字。果可以出于彼而判舍之也哉。夫谓心即气者之所以为不善何也。心为一身之主宰。而以主宰属之气。则天理听命于形气。而许多粗恶。盘据于灵台矣。心无体。以性为体。而今谓之气。则认性为气。告子之见也。而人无以自异于禽兽矣。心是性情之统名。而以心为气则大本达道。皆归于气。而理为死物。沦于空寂矣。从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43H 页
古圣贤。莫不主义理以言心。而以心为气之说行则圣贤心法。一一落空。学无头脑。世教日就于昏乱矣。近世之以十六言传心。为梅赜伪撰者。此其兆也。吾所以宁见刖于楚。不得不以玉为玉也。岂容惩于认石为玉者之一以为玉。而泛言其兼玉石而已乎。尤何忍惧其刖而诬玉为石也耶。虽然心为气禀所拘。而不若圣人之光明纯粹。则不可恃本心之同。而不求所以明之也。固当于吾心合理气处。扩其理而制其气。然后真心之纯乎天理者。可得以见矣。苟不到圣人之心浑然天理(圣人之心。乃天地之心。而人之本心也。)处。则心即理三字。未可以遽言之也。石中之蕴。固真玉也。气中之理。固真心也。苟徒恃其中。而不恤其外。并其气禀之拘者而谓之理。顽矿之蔽者而谓之玉。人孰信之哉。吾故曰论心莫善于心即理。而亦莫难明于心即理。
明德说(戊寅)
朱子释天命之性曰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健顺五常之外。无佗德也。此德固具于阴阳五行之中。而阴阳五行。只唤做气。德即是理。此理对恶而言则谓之善。对浊而言则谓之清。
明德说(戊寅)
朱子释天命之性曰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健顺五常之外。无佗德也。此德固具于阴阳五行之中。而阴阳五行。只唤做气。德即是理。此理对恶而言则谓之善。对浊而言则谓之清。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43L 页
对昏而言则谓之明。明者状其德之体段。乾至健而其德高明。坤至顺而其德光大。烨然是仁之敷。焕然是礼之文。灿然是义之别。炯然是智之藏。始知有象之明。明之小者也。无形之明。明之大者也。或者论明德乃以本然之心。看作气之清明。明气之为明德。更何用明之哉。或又谓心者。理气之合也。精爽之气。具却纯粹之理。凝聚于中。是谓明德。而外面查滓之气。恁地昏浊。从以拘蔽。此又未然。心之为质。通窍而居上。心之为气。属火而炎上。苟其清明之气凝聚于中。则事物之至。便当直遂。以善理乘清气。无往而不善矣。所谓昏浊之气。若只是脏腑之内气。则其气钝滞。必不及于心气之闯出矣。若是耳目之外气。则耳目之清明者必皆顺理。而师旷离娄不得为圣贤。商纣智瑶反号为聪明何也。若谓清明昏浊。都在心里。则气之轇轕。难保其不杂。安有界分可唤做明德乎。盖尝推之。人禀五行之秀气以生。而秀气之精华。都萃于心。精华里面。万理咸具。究其貌象。或说似矣。然而所贵乎心者。以其所具之理参三才出万化。为一身之主宰也。今以心之理言之。存之为仁礼义智之德。而其体光明不昧。发之为孝敬忠贞之德。而其用鉴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44H 页
照不差。此乃明德之实也。若其秀气本不无美恶之别。比如芝兰之秀。不同于荆棘之秀。稊稗之秀。不及于秬稻之秀。所萃之精华。亦自有清浊之异。如今万灶爨火。美柴之烟。青莹而直上。湿薪之烟。黑暗而郁勃。乾秸之烟。白翳而纷飞。若其所爨之火。恁地光明。其光外烁。亦甚焜耀。此乃明德之本色也。所谓气禀。亦只是五行之精华。气禀本浊则精华亦自晻霭。翣时未发。粗有湛一之气象。而湛一里面。包藏恶浊。才打一动。查滓腾上。故未发之体。不能如圣人之镜水。而已发之用。都被外物之云雾。拘蔽之极。明德亦甚昏塞。如今闇灯罩地。都不见火光。然明德之体。亦未尝因拘蔽而灭息。良心发处。道理呈露。如闇灯之拨开。而瞥见光明者也。况又加之以明之之功。而能致其明之之实。则清气根于理而日生。浊气制于理而日消。纤翳尽祛。遂复其本体之清明。岂不美哉。
达道说
世之论达道者有三说。一曰喜怒哀乐。乃气发之情。发而中节。气发而顺乎理。故谓之达道。一曰喜怒哀乐。本不分理气而浑沦说去。则发而中节。亦兼指理发气发。苟其中节则皆得为达道。一则曰喜怒哀乐。
达道说
世之论达道者有三说。一曰喜怒哀乐。乃气发之情。发而中节。气发而顺乎理。故谓之达道。一曰喜怒哀乐。本不分理气而浑沦说去。则发而中节。亦兼指理发气发。苟其中节则皆得为达道。一则曰喜怒哀乐。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44L 页
亦本于性之理。而发而中节。又合乎理之正。则虽人心之得其正者。何害其为达道乎。若谓达道之情。只属道心一边。则阙却人心。不可谓之达也。至论皆中节则皆主饶氏说。以为众情一一中节。然后方得为达道。三说皆恐未安。夫人之一心。固兼理气。而理者所发之主。气者所发之资也。性情交际。乃太极动静之妙。则太极之动。不可谓之气动也。喜怒哀乐情也。不自性发。不名为情。性则理也。性发而谓之气发。大本差矣。此其为说。泥于分开处七情气发之说。而混施于浑沦地头故也。(第一说之误)中庸始言一理。天命之性率性之道。皆不杂气而单指理。中即天命之性。和即率性之道。而谓之达道则又道理之公共无私者也。大本所发。何可以兼气看也。盖性固搭乎气。而未发之前。气不用事。混然一理而已。才发之际。理固乘气。而其所中节。乃理发而气顺之者也。子思既不杂气而言理。则喜怒哀乐。亦当指发于理之情。乌在其不分理气也。气发之情。或中节或不中节。不可统谓之皆中节。所中节者。亦因听命于道心。苟不听命。只是形气之偶然。一己之私。焉得以皆中也。此其为说。泥于浑沦处兼理气之说。而其所混沦者。乃是合四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45H 页
七之义。此之为剔拨而言理一边者自若也。(第二之误说)达道所由之理。固亦人心之所本。而不生于形气。则不名为人心。人心所合之理。固亦达道之所行。而不原于性命则不名为达道。人心须听道心区处。始虽人心而道心继发。则此便是道心境界。其所得正。已不可谓之人心。苟无道心则不可以皆中节论。且人心与道为对。达道以道为主。非道之情。何妨阙之耶。此其为说。泥于分开时七情人心之说。而不察乎七情之亦可以单指道心也。(第三说之误)中庸二十章明说天下之达道五。是言五伦上各有古今天下共由之道也。今谓众情之皆中。方谓达道。则达道一也。何自而有五乎。为此说者。反谓此达道是情。彼达道是事。而情以应事。本非二致。且事物非道。此理之所施。方谓之道。爱恭宜别。果非情之目。而孝悌忠信。果非情之德乎。众情之一一中节者。苟非上智之姿。则乃是用工以后事。未发已发。众人所皆有。而此章用工。专在致字上。众情既皆中节。则更何用推而极之耶。然则皆中节。果指何等情也。此当以达道五。参之于喜怒哀乐之间而得之。夫父子之爱。君臣之义。长幼之序。夫妇之别。朋友之信。皆道心也。而父母寿康则喜。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45L 页
君上明圣则乐。兄弟丧亡则哀。子弟骄奢则怒。妻孥孝顺则喜。朋友信从则乐。孤弱颠连则哀。臣下悖慢则怒。此等之情。虽一日十发。皆谓之中节。万人一样。皆谓之达道。此人彼人。无往而不中。非所谓天下之共由乎。此时彼时。无适而非道。非所谓古今之共由乎。若乃饥而欲食。寒而欲衣。人心也。而得之则喜。不得则怒。谓之常情则可。谓之达道则不可。盖有道之士。初不以口体之奉而有所喜怒也。若于得之之始。察其非义以却之。则此便是饥不屑嘑蹴之食。寒不衣权贵之衣者。出于羞恶之心。而道心为主者也。知其无妨而受之。则此便是有施之食我以礼。子路之与友共裘。出于敬爱之心。而四端继发者也。若又疾苦而欲其安佚。贫贱而欲其富贵。人心也。而垂死之哀而回苏之乐。困极之哀而泰通之乐。谓之常情则可。而亦不可谓之达道。盖有道之士。任天安命。初不以死生穷达动其心。而哀乐之。杀身成仁。视死如归。箪瓢陋巷。不改其乐。此便是道心境界。已无复人心之留滞矣。道心杂出于人心之间。而认道心为人心。则安得不认达道为兼气哉。不察于自己性情之际。而笼罩其说。了无剖析之实者。恐难与议于达道也。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46H 页
命说(戊寅)
朱子曰太极之有动静。乃天命之流行。盖理既生气。乘是气而流行。气以成形。因其形而赋予。理者命之主也。气者命之资也。命之在天。为元亨利贞通复之诚。命之在物。为仁义礼智健顺之德。此乃性命之正。而一是实理之为也。然而所资之气。不能无作用于其间。气有全偏。全为人而偏为物。气有清浊。清为贤而浊为愚。气有高低。高者贵而低者贱。气有厚薄。厚者富而薄者贫。气有脩短。脩者寿而短者夭。此乃命数之变。而一是游气之为也。上天至仁之心。岂不欲所生之物皆灵而不冥。皆贤而不愚。犹不能无人与禽兽圣与众凡之别。气之不齐。理因有异。斯亦天机之自然也。况富贵寿之所欲而人不能自致。贫贱夭之所恶而人不得苟免。则天道之栽培倾覆。因其材而笃焉而已。至公无私。斯亦天理之自然也。君子见夫命之本乎理者。虽或见蔽于气。明而诚之。尚可复初。命之出乎气者。虽或逆理。而求其所欲。未必能易其素定之分。故于是乎有理命气命之分。而命于理者谓之性不谓之命。独以命于气者为命。然命岂有二哉。天道之有理命气命。犹人心之有理发气发。发
朱子曰太极之有动静。乃天命之流行。盖理既生气。乘是气而流行。气以成形。因其形而赋予。理者命之主也。气者命之资也。命之在天。为元亨利贞通复之诚。命之在物。为仁义礼智健顺之德。此乃性命之正。而一是实理之为也。然而所资之气。不能无作用于其间。气有全偏。全为人而偏为物。气有清浊。清为贤而浊为愚。气有高低。高者贵而低者贱。气有厚薄。厚者富而薄者贫。气有脩短。脩者寿而短者夭。此乃命数之变。而一是游气之为也。上天至仁之心。岂不欲所生之物皆灵而不冥。皆贤而不愚。犹不能无人与禽兽圣与众凡之别。气之不齐。理因有异。斯亦天机之自然也。况富贵寿之所欲而人不能自致。贫贱夭之所恶而人不得苟免。则天道之栽培倾覆。因其材而笃焉而已。至公无私。斯亦天理之自然也。君子见夫命之本乎理者。虽或见蔽于气。明而诚之。尚可复初。命之出乎气者。虽或逆理。而求其所欲。未必能易其素定之分。故于是乎有理命气命之分。而命于理者谓之性不谓之命。独以命于气者为命。然命岂有二哉。天道之有理命气命。犹人心之有理发气发。发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46L 页
于气者。只是理因形气发。而所发者自是理也。命于气者。只是理因气数变。而所命者洵是理也。人而近物。理之塞也。物而近人。理之通也。人与物果可以偏全拘乎。圣而罔念则狂。狂而克念则圣。圣贤与愚。果可以清浊泥乎。赵孟所贵则人贱之。而仲尼无位。尊之为素王。则贵贱非所论也。阳货之富。已不能保其家。而仲尼以万世为土。贫富非所论也。颜子夭矣而万世有令名。蹠蹻寿矣而当世被显戮。巡远之死。荣于陵律之生。寿夭非所论也。大抵气之有盈虚消息。理自常定。气机既息。还佗天理。则命于气者终归于理。况其命数之元定者。亦理之所必然。而初非理外之物者乎。
人物性同异说
世之论性者。或曰人物性同。性则理也。理无不同。其有偏全之异者。气质之性也。或曰人物性异。在天为理。在物为性。性只是气质上标名。其言本原之同者。太极之理也。两说皆有可据。而其实则皆偏。盖所谓气质之性者。实指那善恶不齐之机。而初无与于本体纯粹之实。则谓偏全即善恶。殆似认人心为人欲也。所谓太极之理。虽云高出于万物之表。而亦自分
人物性同异说
世之论性者。或曰人物性同。性则理也。理无不同。其有偏全之异者。气质之性也。或曰人物性异。在天为理。在物为性。性只是气质上标名。其言本原之同者。太极之理也。两说皆有可据。而其实则皆偏。盖所谓气质之性者。实指那善恶不齐之机。而初无与于本体纯粹之实。则谓偏全即善恶。殆似认人心为人欲也。所谓太极之理。虽云高出于万物之表。而亦自分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47H 页
俵于万物之中。则谓五常非太极者。殆是谓仁义为非性(告子)也。且夫理者。以其有条理。非直浑沦而已。冲漠而已。又未尝离气而独立。自人物未生之时。在阳则偏于健。在阴则偏于顺。在水则偏于润下。在火则偏于炎上。合之曰太极则固全矣。而分之曰四德则各居其一之偏。况以万物之成形。大小不齐。万物之受气。多寡自倍。气充其形。初无形外之剩气。则理充其气。宁有气外之剩理。人性本全。物性本偏。这理多则那理寡。异虽因气。不可谓之气也。大抵性者。未发之理也。心之未发。一理浑然。偏亦一太极也。全亦一太极也。虽使本禀之中。或仁多于义。或义多于仁。非有间架之可撮摩。则何从而验其偏全哉。惟其既发之后。恻隐多而羞恶被其所掩则知其仁多于义。羞恶多而恻隐为其所蔽则知其义多于仁。虎狼之徒知父子而知其偏于仁。蜂蚁之独知君臣而知其偏于义。溯流知源。可见本性之各有偏全。有偏全之外。更无无偏全之可同。则谓偏全非此性可乎。性理字分言。固有天人之别。而此特地头异耳。其实则一也。五常之浑然者便是太极。太极之粲然者便是五常。乌可赚气质为性。而只管其异乎。以愚观之。自其五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47L 页
常悉具。纯善无恶者言则人物皆同。自其理之人全物偏而谓之人与人同。物与物同可也。自其理之仁多义多而谓之人人不同。物物不同(此与湖说异者。彼则兼指气。而此则单言理。)可也。然已发之际。用之直遂者。无有不善。未发之际。体之浑然者。无有所缺。则同而不害其有异。异而不害其为同也。小大各定。而太极非有分裂。万一各定而太极实为统体。理一之中。分未尝不殊。分殊之处。理未尝不一。则主同而斥异者。昧乎其分之殊也。主异而斥同者。昧乎其理之一也。论性不论气不备。愚故曰因气质而本异者。不害为本然之性。不因乎气者。求之于太极生阳之前可也。若乃气质之性则君子之所弗性。求之于此性已发之后可也。
四七经纬说(戊寅)
朱子论太极流行之妙曰。性为之主。而阴阳五行为之经纬错综。人情发处。亦当以此义看。夫情是已发之性。固当以理为主。而所乘者气。气易见而理难明。今且就气言之。仁发而为恻隐所乘者木之经气。义发而为羞恶所乘者金之经气。礼发而为辞逊所乘者火之经气。智发而为是非所乘者水之经气。如春夏秋冬之序。一定而不易也。然其气之流行。亦自有
四七经纬说(戊寅)
朱子论太极流行之妙曰。性为之主。而阴阳五行为之经纬错综。人情发处。亦当以此义看。夫情是已发之性。固当以理为主。而所乘者气。气易见而理难明。今且就气言之。仁发而为恻隐所乘者木之经气。义发而为羞恶所乘者金之经气。礼发而为辞逊所乘者火之经气。智发而为是非所乘者水之经气。如春夏秋冬之序。一定而不易也。然其气之流行。亦自有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48H 页
相生相克之妙。而理为之主。尽有秩然之势。所感者属乎仁则智觉其可爱。而智便之仁。所乘者水生木之纬气也。爱极而喜。仁而之礼。所乘者木生火之纬气也。喜极而乐。礼而之信。所乘者火生土之纬气也。乐极生忧。信而之义。所乘者土生金之纬气也。忧极而哀。义而之智。所乘者金生水之纬气也。恶为爱反。义胜其仁。所乘者金克木之纬气也。怒因恶生。礼胜其义。所乘者火克金之纬气也。惧因怒生。智胜其礼。水克火之纬气也。欲因惧生。信胜其智。土克水之纬气也。悔因欲生。仁胜其信。木克土之纬气也。哀了又爱。悔了又恶。情之所以循环流转。而随其所感。或自中起。或自下始。不可以一槩论也。经纬之中。又有错综之妙。以义理言之则爱亲者仁之仁也。爱兄者礼之仁也。爱君者义之仁也。爱贤者智之仁也。恶不仁者。仁之义也。恶无礼者。礼之义也。恶不义者。义之义也。恶不贤者。智之义也。以形气言之则见好食而喜者。仁之从水也。见好事而喜者。仁之从木也。遇好色而喜者。仁之从火也。闻好臭而喜者。仁之从土也。闻好声而喜者。仁之从金也。见恶食而怒者。义之从水也。见恶色而怒者。义之从火也。遇恶事而怒者。义之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48L 页
从木也。闻恶臭而怒者。义之从土也。闻恶声而怒者。义之从金也。馀各从类。迭主而互相入。朱子所谓七情之于四端。横贯过了者。经纬之妙也。所谓各有相似。而但也难分者。错综之义也。五行相克。固有十情。而十情之从义理发者道心也。从形气发者人心也。约之以二则大学之好恶是已。衍之以四则中庸之喜怒哀乐是也。春秋传合之为六情。而礼运又换乐为惧。变好为爱。而添之以一欲字。要之七情非定名也。情有万殊。其本则只是一理。特其所乘者气。故亦或有因气而发者耳。情岂有二本各发之实乎。
四七原委说(乙丑)
性是未发之理。情是已发之理。性发为情。只是一理。比如主出为客。只是一人。苟求性情之实相。则有理发而无气发。只缘此理本搭于气。此气本具于形。故形气易见而性理难著。惟察之精而守之一。然后实相昭著。而形气反为之助矣。夫人有形气。不能无所私。耳之私声也。目之私色也。鼻之私臭也。口之私味也。四体之私安佚。而饥寒痛痒。举切吾身。故外物之来。其为声色臭味宫室舆马服用之具而属乎吾之形气者。则此心之灵。便为之动焉。而知觉从形气上
四七原委说(乙丑)
性是未发之理。情是已发之理。性发为情。只是一理。比如主出为客。只是一人。苟求性情之实相。则有理发而无气发。只缘此理本搭于气。此气本具于形。故形气易见而性理难著。惟察之精而守之一。然后实相昭著。而形气反为之助矣。夫人有形气。不能无所私。耳之私声也。目之私色也。鼻之私臭也。口之私味也。四体之私安佚。而饥寒痛痒。举切吾身。故外物之来。其为声色臭味宫室舆马服用之具而属乎吾之形气者。则此心之灵。便为之动焉。而知觉从形气上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49H 页
去。此所谓人心也。而礼运祖之为七情之说。人禀天性。必有其则。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长幼也。智之于夫妇之别也。信之于朋友之交也。天下古今公共当行之理。粲然备具于一心之中。故日用之间。凡遇父子君臣长幼夫妇朋友之事而属乎吾之天性者。则此心之灵。便为之动焉。而知觉从义理上去。此所谓道心也。而中庸祖之为达道之说。孟子于口之于味一章。盖尝合并说去。而犹恐性善之旨未明而真心之发未究。故就其中。剔拨出四端。使夫人寻此端绪。推扩将去。而开端怵惕恻隐四字。略涉形象。似若春气之生物者。然其实则与下羞恶辞让是非等情。一例就道理上说。故直以为仁义礼智之端。仁义礼智。即天理之件数而端其发也。其曰如火始燃。如泉始达。即禹谟道心惟微之义也。其曰扩而充之。可保四海。即中庸天下达道。推而极之之意也。然而人心七情上。亦莫不有是四端。孟子所论箪食豆羹。嘑蹴不食。固是羞恶之心。而所因而发者。实涉乎人心之境。又论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处。暗合于七情之说。而舍生取义。实得是非之正。若尔则四端之说。虽似迥然孤立。而实则体该而用博。非若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49L 页
对待说之各据一偏也。若夫道心者。固所以节制人心。而劈初头所因而发者。此是义理之公。而彼是形气之私。公虽见沮。毕竟是道心。私虽得正。毕竟是人心。苗脉本异。不可以强合也。然而四端之发于人心境界者。实是道心之为主处。故朱夫子以四端属道心而谓之理之发。七情属人心而谓之气之发。夫七情亦情也。曷谓之气之发也。即向所谓物之属于形气者来感此心。而此心之灵。便向形气上去。感于气而从气者。气反重故也。非谓其实之本自气发也。然则物之属乎义理者来感。而知觉从义理上去者。亦不得为理之直发乎。曰形只是耳目口鼻四体而已。元不能自发而为情。其气则固贯通乎心之气。而气乃所发之资。元非所发之主。亦不能自发而为情。若夫义理之正。本根于吾性。外感内应。浑然一理。莫之致而至。莫之为而为。虽谓之直发亦得。然朱子之言理之发气之发。只是言义理之所发形气之所发而已。何尝有意于分内外也。由是观之。书传之曰发于义理发于形气。亦只是此意。非谓理与气相对在心中。各发而为情也。若庸序则曰生于形气原于性命。立言煞异。可见性命之为本原。形气之为旁缘也。退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50H 页
陶之气发理乘理发气随。亦谓气之所发而理实乘。理之所发而气便随也。虽云互发。实未尝各发也。发处之可见者固气。而气之生又本于理。的指所发之实则情虽万般。夫孰非发于理者乎。或问理气决是二物。而心实兼之。则心之所发。或以理或以气。不害为一本之妙。而今必欲剔发言理何也。曰此有一喻。理气之相配如夫妇。夫妇固一体也。及其生个子女。胎养乳哺。母功较著。而男则肖父。随父于外。读书应事。女则肖母。随母于内。组紃烹饪。然问其生则皆曰父生。问其姓则必举父姓。诚以资始于父。一本在焉故也。苟或以胎养之恩。而只曰母生。则是不知受生之原也。言己姓而直举母姓。则人必以夷虏目之矣。盖以母功较著而谓母之生者。气发之说也。指其肖父随父而言父之生。指其肖母随母而言母之生者。理发气发之论也。必曰父生必举父姓者。即俱是理发之论也。彼为从母之说者固不足论。而如必欲男曰父生女曰母生。而不容其一本乎父。则果无二本之嫌乎。况复气者消息变迁。为此理之田地材具而已。其主张宰制之妙。专在于理。又非如夫妇之以时相离。各有所为者乎。心虽兼理气。而未发之前。气不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50L 页
用事。才发之际。理实生气。则朱子所谓未感物前浑然一理者。以其大本之立于静也。所谓及其有感。便是此理之发者。静极将动之妙也。退陶所谓兼理气有互发者。贯动静而通言之者也。所就而言。各有攸当。乌可执一而废二乎。性情之实。果无此气发。则善恶何从而生乎。曰善者理之实也。恶者理之反也。以道心四端言之。理发而气顺之则便自中节。允为天下之达道。理发而气掩之则不能中节。程子所谓虽善而不合正理者也。以人心七情言则理因形气发。气有以顺理则善。气反以掩理则恶。比如一井水。泉脉甚清。若其地沙明石净。又无污物之来投。则混混出科。清澈可鉴。此则圣人心也。若其在泥土坑内。而人又终日搅动。使不静息。则泥土荡汩。壅遏泉脉。而本清之水恁地秽浊。此则下愚心也。然而泉脉在中。必有时劈坼出来。直出坎外。终不受污。此则四端直遂之善者也。才出之初。便被人手搅了。不得全遂其本清者。四端之不中节也。人手所触。泉脉随通。蓦出于横波之中而终保其清者。七情之得其正也。才出之际。便被泥土汩了。化而为浊者。七情之汩于欲也。然则才发之初。必皆善矣。而今有触事而恶念便萌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51H 页
者何也。曰人心作主不定。虽无事时。私意憧憧。方寸胶扰。忽遇事来。便生恶念。此岂情也哉。(性之体不立。而情之用不行。)如泉脉既塞。人搅不停。才有搏激。便自迸出。此特停滞之浊水。初非泉脉之所达也。恶极之中。善理犹发。则所乘者何气。曰气者根于理而日生者也。剥极将复。太极动而生阳。乘此而直遂耳。未发之前无气乎。曰性立乎气之阴。而阴翕不用。恰似无了气一般。明此理则可无各发之疑矣。四七之实皆理发。则理果无气而自发乎。曰理气元不相离。虽曰理发。理实乘气而发。特以理为本而气为末。理为主而气为资。故不可混谓之气发也。既不可混之为气发。则何独分之为气发乎。曰此乃所发之机也。感于外者属气。而出乎内者从气。则所资之气反重。故谓之气发。要之不言其机则无以致省察之工。祛恶而从善也。不言其实则无以为保守之地。主内以制外也。然则保存性情之实相。而斩断邪意恶念者。其道何由。曰亦在夫明理而顺理。去其所以害理者而已。明理致知事也。顺理集义事也。去其所以害理者。克己事也。其要在主一。一者诚而主之者敬也。主一便是主理。静而主一则天理常存。动而主一则天理常行。理岂高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51L 页
远哉。日用之间。事之是而安于心者是理也。端尔形。无㬥尔气则理之害祛矣。
孟子怵惕说(己未)
孟子言恻隐之心。而先下怵惕二字。怵惕亦心也。而朱子释之以为惊动貌何也。曰此所以形容真心蓦出之机。夫心之有大惊动。固亦愕然变乎貌。而此之貌非遽指外面形著处。是乃心之状也。怵惕先于恻隐。果有别欤。曰怵惕仁端之将萌者也。恻隐仁端之已著者也。今夫人乍见孺子匍匐将入于井。则不知不觉之际。真心蓦忽出来。盖其感触深故激发急。单说恻隐。犹未明其几之蓦直也。故更加怵惕字。然苟非此等急切之地则不必每如是也。故下文历举四端处。不更举怵惕字耳。谢氏曰其心怵惕。乃真心也天理之自然也。朱子采其说以为一章之大指。其指美矣。后人反以怵惕为气动理。恻隐为理生气。气本无知。何能触物而便觉。气果先动。何能其情之每善乎。气非静无理。非动无则。乌在其仁独理而恻隐便是气乎。又以怵惕为心之动。恻隐为性之发。心是动处。性是动底处。其地头底其物事。心性岂有二用。此先而彼后哉。孟子以怵惕恻隐统作心。朱子以怵惕
孟子怵惕说(己未)
孟子言恻隐之心。而先下怵惕二字。怵惕亦心也。而朱子释之以为惊动貌何也。曰此所以形容真心蓦出之机。夫心之有大惊动。固亦愕然变乎貌。而此之貌非遽指外面形著处。是乃心之状也。怵惕先于恻隐。果有别欤。曰怵惕仁端之将萌者也。恻隐仁端之已著者也。今夫人乍见孺子匍匐将入于井。则不知不觉之际。真心蓦忽出来。盖其感触深故激发急。单说恻隐。犹未明其几之蓦直也。故更加怵惕字。然苟非此等急切之地则不必每如是也。故下文历举四端处。不更举怵惕字耳。谢氏曰其心怵惕。乃真心也天理之自然也。朱子采其说以为一章之大指。其指美矣。后人反以怵惕为气动理。恻隐为理生气。气本无知。何能触物而便觉。气果先动。何能其情之每善乎。气非静无理。非动无则。乌在其仁独理而恻隐便是气乎。又以怵惕为心之动。恻隐为性之发。心是动处。性是动底处。其地头底其物事。心性岂有二用。此先而彼后哉。孟子以怵惕恻隐统作心。朱子以怵惕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52H 页
恻隐统作情。虽云心之动。而实是性之发。性是心之体。情是心之用。性外无心。心之主宰即此性。情外无心。心之发用即此情。若夫意念之缘情而旁生。初非四端才发之际所容有。又非出于性情之外也。仁义之心。单指理之体之心也。四端之心。单指理之用之心也。气发之说。何所本乎。
卦画说
昔庖牺氏。观河图始画八卦。今于河图上推究画卦之意。圣愚相悬。虽难臆决。而研索之久。有可以髣髴者。方庖牺之按图画卦也。先见之为阳。之为阴。而因画得一阴一阳。阳为一阴为⚋。两仪之画立矣。更见阳之象而。其数一而三。其体奇而奇。其气北而东。故阳上加阳。是谓⚌。次见阴之象而。其数二而四。其体偶而偶。其气南而西。故阴上加阴。是谓⚏。更见之对。其数相得。之会。其气相交。阳得阴则有阳尊阴卑之象。故阴上加阳。是谓⚎。其数二而一。其体偶而奇。其气南而北也。阴交阳则有阴升阳降之象。故阳上加阴。是谓⚍。其数一而二。其体奇而偶。其气北而南也。遂目⚌为太阳⚏为太阴。⚎为少阳⚍为少阴。盖其参之人事。而男女各有老
卦画说
昔庖牺氏。观河图始画八卦。今于河图上推究画卦之意。圣愚相悬。虽难臆决。而研索之久。有可以髣髴者。方庖牺之按图画卦也。先见之为阳。之为阴。而因画得一阴一阳。阳为一阴为⚋。两仪之画立矣。更见阳之象而。其数一而三。其体奇而奇。其气北而东。故阳上加阳。是谓⚌。次见阴之象而。其数二而四。其体偶而偶。其气南而西。故阴上加阴。是谓⚏。更见之对。其数相得。之会。其气相交。阳得阴则有阳尊阴卑之象。故阴上加阳。是谓⚎。其数二而一。其体偶而奇。其气南而北也。阴交阳则有阴升阳降之象。故阳上加阴。是谓⚍。其数一而二。其体奇而偶。其气北而南也。遂目⚌为太阳⚏为太阴。⚎为少阳⚍为少阴。盖其参之人事。而男女各有老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52L 页
少。察之天时。而寒暑各有微盛故也。(邵尧夫四象次序。盖见此而作。周易之乾坤坎离叶焉。)仍思⚌少相逢。气交于中。⚎太相对。体交于外。故以少阴⚍居太阳⚌之次。少阳⚎居太阴⚍之内。而序之为太阳一少阴二少阳三太阴四。而四象之位数定矣。(先天图乾兑离震之序叶此。而朱子因以定四象次序。)更见图卦之一二三四六七八九。内外相重。其数为八。而三才之道。不可不备。故遂就四象上各加一阳一阴。夫太阳成于南。而南有二七。故太阳上加一奇是为☰。拟之于天而名曰乾。其数一三而七。其气北东而南。太阳上加一偶是为☱。拟之于泽而名曰兑。其数一三而二。其气欲南而差东。少阴成于东而东有三八。故少阴上加一奇是为☲。拟之于日而名曰离。其数一二而三。其气北南而东。少阴上加一偶是为☲。拟之于䨓而名曰震。其数一二而八。其气欲东而差北。少阳成于西而西有四九。故少阳上加一奇是为☴。拟之于风而名曰巽。其数二一而九。其气欲西而差南。少阳上加一偶是为☵。拟之于月而名曰坎。其数二一而四。其气南北而西。太阴成于北而北有一六。故太阴上加一奇是为☶。拟之于山而名曰艮。其数二四而一。其气欲北而差西。太阴上加一偶是为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53H 页
☷。拟之于地而名曰坤。其数二四而六。其气南西而北也。盖北一而东三。乾兑之所同。而乾得阳成于南七。兑得阴成于南二。北一而南二。离震之所同。而离得阳成于东三。震得阴成于东八。南二而北一。巽坎之所同。而巽得阳成于西九。坎得阴成于西四。南二而西四。艮坤之所同。而艮得阳成于北一。坤得阴成于北六。当是时。固未有位数之辨也。八卦既小成。更见阴阳之气各有六层。而卦气之运。尚未尽周天之度。乾七之气进于西九。而兑二之气出于南七。离日之体成于中五。(气转北一)震八之气入于东三。坎月之体成于中十。(气转南二)巽九之气入于西四。坤六之气匝于东八。而艮一之气溢于北六。此则第四变也。乾九之气更匝于北一而正位于中五。则兑七之气进乎西九。坤八之气退缩于北六。而资成于中十。则艮六之气退于西四。离一之气进于东八。而坎二之气从于东三。震三之气进于南二。而巽四之气应于南七。如是则乾一震二坎三艮四坤六巽七离八兑九。得乾坤三索之序。而是又第五变也。五爻乃外卦四象之位。而阳进阴退。各得其宜。故乾本以太阳。得太阳位之一。兑适以太阳。得太阳数之九。离适以少阴。得少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53L 页
阴数之八。而震适以少阴。得少阴位之二。巽适以少阳。得少阳数之七。坎适以少阳。得少阳位之三。艮适以太阴。得太阴位之四。坤本以太阴。得太阴数之六。乾震坎艮得生数之阳。坤巽离兑得成数之阴。而位数之妙。始著于此矣。乾虽得一而北非乾位。故乘其炎上之气而以一位南。则坤得六数。亦足以配体于北矣。离以少阴。得阳还成少阳。故更归于东三。三乃少阳位也。坎以少阳。得阴还成少阴。故以八而析于西。八乃少阴数也。兑以太阳。得阴还成少阴。故从乾就离。析二于东南。艮以太阴。得阳还成少阳。故从坤就坎。析七于西北。二乃少阴之位。而七乃少阳之数也。震以少阴。得阴还成太阴。故从离亲坤而析四于东北。巽以少阳。得阳还成太阳。故从坎亲乾而析九于西南。四本太阴之位。而九乃太阳之数也。乾兑离震。从阳仪而生。故得生数之一二三四。生数阳也。巽坎艮坤。从阴仪而生。故得成数之九八七六。成数阴也。至此则位数与方位俱叶。是为第六变而大成也。今就河图上看。则乾一坤六。本合于北。北乃太阴之地。在坤为得位。而乾非其位。且坤静守常。乾动行健。坤之所以居北。而乾之所以析于南也。离三坎八。本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54H 页
合于东。东乃少阳之地。在离为得位。而坎非其位。且日生于东。常行本度。月生于西。溯而受光。离之所以居东。而坎之所以析于西也。兑二艮七。本合于南。南乃太阳之地。皆非其位。故析兑以补东南之空。析艮以补西北之空也。震四巽九。本合于西。而西乃少阴之地。皆非其位。故析震以补东北之空。而析巽以补西南之空也。盖天地之化。起于北而中于东。盛于南而衰于西。故乾坤之纯体。本合于北。坎离之中气。本合于东。而及其析焉。则乾就太阳之方。坎就少阴之乡。而坤离为其留本也。兑本太阳。艮本太阴。故对乾坤而合于南。然兑变少阴。犹得近南。以其本质之同乎乾也。艮变少阳。远而适北。以其本质之同乎坤也。震本少阴。巽本少阳。故对坎离而合于西。然巽变太阳。犹得近西者。以其本质之同乎坎也。震变太阴。远而适东者。以其本质之同乎离也。此乃析补之正理。皆出于天定者也。窃料画卦之日。一而二。二而四。四而八。八而十六。十六而三十二。三十二而六十四。图随目运。笔随心转。飒飒神造。住手不得。止于其所当止而已。位数相涵之妙。固具于图上。而成卦之后。其象乃明。析合补空之理。固备于图中。而列卦之际。其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54L 页
机始著。一固太阳位。而太阳气未周匝之前。何以知其为太阳。六固太阴数。而太阴气未退缩之前。何以知其为太阴。况太阳之名。由⚌而始立。太阴之名。由⚏而始定者乎。二数之相合。一见可知。而卦未成之前。何以知何位之可析。四偶之本空。一按可见。而爻未画之际。何以知何数之可补哉。若谓分排位数。便定卦画。则两仪四象。迭次加倍之法。反归于劳攘矣。硬将析补。便定方位。则三极六虚。周流变动之妙。都属筌蹄矣。
周易卦序说
易之首乾者。谓之先天伏羲之所画而文王之所遵也。卦序之间。卦位著焉。上经首乾坤者。天地定位也。中以随蛊。结以颐大过者。山泽通气而䨓风相薄也。终以坎离者。水火之不相射也。下经首咸恒者。三阳为乾。三阴为坤。天地定位也。泽山为咸通气也。䨓风为恒相薄也。虚八卦而有损益。损益亦三阳三阴。而通气相薄也。虚十卦而又有渐归妹。渐归妹亦三阳三阴。而上体䨓风。下体山泽也。历六卦而结以中孚小过。犹上经之有颐大过也。终以既济未济。犹上经之有坎离也。其大体则如此。而就其中细分。则亦煞
周易卦序说
易之首乾者。谓之先天伏羲之所画而文王之所遵也。卦序之间。卦位著焉。上经首乾坤者。天地定位也。中以随蛊。结以颐大过者。山泽通气而䨓风相薄也。终以坎离者。水火之不相射也。下经首咸恒者。三阳为乾。三阴为坤。天地定位也。泽山为咸通气也。䨓风为恒相薄也。虚八卦而有损益。损益亦三阳三阴。而通气相薄也。虚十卦而又有渐归妹。渐归妹亦三阳三阴。而上体䨓风。下体山泽也。历六卦而结以中孚小过。犹上经之有颐大过也。终以既济未济。犹上经之有坎离也。其大体则如此。而就其中细分。则亦煞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55H 页
有次序。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而水为生物之始。故乾坤之次。六卦皆坎。而其先之必以屯蒙者。乾求于坤。索得三男也。阳自下升而顺。故屯先长男而后中男。蒙先中男而后少男也。次以需讼者。坤求于乾。得三女也。阴自上降而逆。故需先互少女而后互中女。讼先互中女而后互长女。(不用中孚小过等卦。以其无坎体也。不用困井涣节。先后之势不合。而又非四阳之卦也。)阳显阴晦。理之正也。六子既备。更标出一阳。以明专气之主事。而师之一阳。得中于内。比之一阳。得中于外者。阳之为主者专也。阴不能遽为主。而自上渐下。故小畜阴在四爻。履阴在三爻。所以尊阳而卑阴也。至此则阴阳各满三十画。故合乾坤之势而示否泰之机。(师比之坤体。小畜履之乾体。便引得泰否。)否泰既形。则阴亦可为主。以同人大有。应师比之阳中。阳亦可上下。故以谦豫。应小畜履之阴交。至是则阴阳平等。乾坤互用。故乃以随蛊二卦。示通气相薄之妙。随之下体震也。上互巽女。上体兑也。下互艮男。上乃厚坎。下乃厚离。六子各得正配。蛊体亦然。而颇正其位。(艮上兑下。震上巽下。)此乃六子相交之始也。乃以临观通二阳进退之机。剥复决一阳消长之机。而中置噬嗑贲三阳之卦。以为低仰之衡。然后以无妄大畜四阳二阴之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55L 页
卦。上应临观之四阴二阳。而仍以颐大过坎离终焉。必以颐大过先之者。颐是山䨓。肇下经震艮之反对。大过泽风。肇下经巽兑之反对。竖看则如此。而横看则其为通气相薄之正对自若也。下经之有咸恒。人事之始也。次以遁大壮。示二阴进退之机。而对以晋明夷之二阳。正犹上经之有屯蒙需讼也。家人睽之四阳。又对蹇解之四阴。阴阳各满三十画。然后受之以损益。犹上经之有否泰也。其次夬姤以五阳之盛则似乎同人大有之于否泰。以咸恒后十卦之序则同乎剥复之于否泰也。夬姤之有萃升。犹剥复之有无妄大畜也。上经否泰后历四卦有随蛊。下经损益后历四卦有困井。皆三阴三阳之卦也。次以革鼎之四阳二阴。引了震艮之四阴二阳。震艮本非正对。故更以渐归妹次之。以明本对之正。而继以丰旅。并互风泽。以起巽兑之体。巽兑之次。又继以涣节。并互䨓山。以明震艮反对之意。然后乃以中孚小过结之。中孚者巽兑之合。小过者震艮之合。而两卦便有通气相薄之妙。故受之以既济未济。以终不相射之义。凡卦莫不互出佗卦。又未有相反而相互者。惟既济则互为未济。未济则互为既济。更无去处。而通二卦六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56H 页
阳六阴则便成乾坤有始终合一之妙。朱先生乃谓文王只取卦名不取卦画者。特以其有异于圆图本序也。致用之地。乌可以胶守定体乎。然其大体之不可易者。固自如也。读易者不可不知。
卦变说
庖牺画卦。特因两仪四象自然之序。而节次画去。初不容一毫人为。用之卜筮则但观阴阳顺逆比应通隔之际而判其吉凶。未有卦变之说也。及文王之演易系彖也。见得卦气之交错往来。变化不测。而先天之序。各有定体。未可以入用。故乃以反对之法。变那博易之序。尊乾坤以为父母。而交互六子。以致妙用。众卦之画。凡阳皆乾。凡阴皆坤。而否泰为分合之机。故二卦之彖。特申往来之义。而卦变之说。于是乎立。彖辞中凡有往来字者皆是也。泰之小往大来。言坤之三阴往而乾之三阳来也。否之大往小来。言乾之三阳往而坤之三阴来也。井之往来井井。是言坤六五来居初。乾初九往居五。坤邑改而上出之井不改也。复之七日来复。利有攸往。言剥上之一乾。来居坤初。而自此以往。为师为谦为豫为比皆利也。解之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者。蹇之九五一乾。本自
卦变说
庖牺画卦。特因两仪四象自然之序。而节次画去。初不容一毫人为。用之卜筮则但观阴阳顺逆比应通隔之际而判其吉凶。未有卦变之说也。及文王之演易系彖也。见得卦气之交错往来。变化不测。而先天之序。各有定体。未可以入用。故乃以反对之法。变那博易之序。尊乾坤以为父母。而交互六子。以致妙用。众卦之画。凡阳皆乾。凡阴皆坤。而否泰为分合之机。故二卦之彖。特申往来之义。而卦变之说。于是乎立。彖辞中凡有往来字者皆是也。泰之小往大来。言坤之三阴往而乾之三阳来也。否之大往小来。言乾之三阳往而坤之三阴来也。井之往来井井。是言坤六五来居初。乾初九往居五。坤邑改而上出之井不改也。复之七日来复。利有攸往。言剥上之一乾。来居坤初。而自此以往。为师为谦为豫为比皆利也。解之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者。蹇之九五一乾。本自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56L 页
解往。而九五大蹇。无所往。而来复乎本位之二。蹇之九三一乾。本自解来。而九三在下有所往。而进居于上体之四也。其言不利往者三卦。(屯剥无妄)是以卦气之前进者为不利也。如屯之初往。戒其为坎为蹇也。其言利往者凡九卦。(贲复大过恒损益萃夬巽)如巽初往则为家人为中孚皆利也。文王所说卦变凡十七卦。此非十七卦独变。而馀卦不变也。所占之象。适合于卦变也。夫子十翼之际。又于彖传中发之。三阴三阳之卦凡十二。随蛊噬嗑贲咸恒损益渐旅涣节是也。四阴四阳之卦凡十。需讼无妄大畜晋睽蹇解坎鼎是也。皆因文王往来之旨。而发其未尽之蕴。因于大传阐其义曰。乾坤其易之缊耶。乾坤毁则无以见易。又曰乾坤其易之门耶。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此言诸卦之变。皆本于乾坤也。又曰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此言卦变之法。隔蓦超忽。不拘远近也。其后王辅嗣程伊川朱汉上之说。皆云卦变皆出于乾坤。而辅嗣之说伊川讥之。然否泰乃乾坤之合体也。不害其同归。而朱子之为本义。专取两爻相比而为说。深以隔蓦取变为未安。而蔡节斋乃以朱门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57H 页
高弟。还主伊川说。其后冯厚斋,胡双湖亦伸蔡说。余息斋曰本义卦变。多失正意。贲与涣其最著者。至于损益。亦是卦变。以其不可用相比相易之例。遂止曰卦体疑皆未然。罗整庵困知记。亦因刘保斋之说。断之以舍朱取程。盖程子之说。用之于三阴三阳之卦则无不恰当。而四阴四阳之卦则稍有罅缝。朱子之说。通处多不通处少。而亦恐揆之于经。未见得理致之必然。夫占法动爻之变。未尝借气于旁爻。而正应之法。尚有两爻之隔。则卦气之交易。何独曰非比则不易耶。且讼之自遁。随之自困。必有所以然之理。而其为明白易见。不如乾坤交变之正。若以四阴四阳之卦言之。来氏卦综之说。最为近理。(默轩集有是说)大畜之上九来居于无妄之初。而变其下体之坤。无妄之初九。往居于大畜之上。而变其上体之坤。解之九四。进为蹇五。九二进为蹇三。以变两体之坤。家人六二进居聧三。六四进居聧五。以变两体之乾。则此与程子说不相牴牾。而似得文王之本意。然朱子之所不取。今何敢容易断定。只得录疑。以俟来者。
八则阳生说
程叔子坤卦传曰阴之称六。阴之盛也。八则阳生。非
八则阳生说
程叔子坤卦传曰阴之称六。阴之盛也。八则阳生。非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57L 页
纯盛也。鹿门李公解之曰阳生云者。阳之所生也。四象之数。老阴六少阴八。老阴上下皆阴。故为纯盛。少阴上阴下阳。故谓之阳生。然全书杨遵道录曰先儒以六为老阴。八为少阴。固不是。九六是取纯阴纯阳。只取河图数见之。过六则一阳生。至八便不是纯阴。(止此)如是则以少阴八。释八则阳生。非程子意也。况以阳生为阳之所生。语似不驯者乎。三山柳公谓程子于河图。亦互换看。如刘牧说八则阳生。实指洛书而言。盖洛书六居西北。八居东北。过六而至八则中间有一点阳。可见过六则一阳生。亦可谓八不是纯盛。此于程传本意似为近之。而若谓八则阳生之妙。只在于洛书。不在于河图。则诚恐未然。夫天地之气。自北而东。故一以阳位北。而八以阴位东。则八在一后。便是八则阳生也。先天节气。坤之六阴。尽于子中。而复之一阳生焉。此可谓过六则一阳生。八在阳生之后。所以不得为纯阴也。柳公以北六之内。已有一阳疑。过六之阳生。然六能成阳。而不能生阳。阳未生之前。便是纯阴。所以谓之过也。且河图之数。左旋相生。六在一先。而洛书之数。右旋相克。六反在一后。八反在一先。不可谓过六而阳生也。盖天地造化之妙。屈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58H 页
伸相生。阴衰于八而阳固已生。阳衰于九而阴固已生。八则阳生。非谓阳生于八。言其至八而阳已生也。九则阴生。非谓阴生于九。言其至九而阴已生。此乃河图之数。不可以洛书疑也。程子特不取四象之说者。以六为阴盛。不可谓之老阴。八为阴衰。不可谓之少阴也。既曰六只是纯阴。八不是纯阴。则四象之画。初无移易也。河图之前后左右四方。莫非四象之位数。指四象而谓四方。亦自不妨。言八卦而并举图书。盖遵易大传圣人则之之文。而经纬表里之地。不嫌于带说也。乾卦传九为阳数之盛者为可疑。然既不曰阳之盛则言其得数之盛而已耶。但伊川于易。不主卜筮。故所释九六。殊非本义。若以易本义言之。则阳进阴退。阳赢阴缩。阴至于八。退缩而为六。八长而六消。故八反为少。六反为老。而阴老则变为少阳。故阴爻称六。阳至于九。未尝退缩而为七。故七仍为少阳。九仍为老阳。但阳老则变为少阴。故阳爻称九也。
析合补空说
朱子启蒙书。本河图以定八卦曰。析四方之合。以为乾坤离坎。补四隅之空。以为兑震巽艮。而不明言某卦得某位。某卦得某数。然所谓四方之合。即指一六
析合补空说
朱子启蒙书。本河图以定八卦曰。析四方之合。以为乾坤离坎。补四隅之空。以为兑震巽艮。而不明言某卦得某位。某卦得某数。然所谓四方之合。即指一六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58L 页
二七三八四九之合。则不容无位数之别也。总目小注有一说曰。乾九兑一离八震二巽三坎七艮四坤六。而谓出于朱子。然叶于位数而不叶于方位。兑居东南而析一于北。震居东北而析二于南。巽居西南而析三于东者。未有自然之法象。故柳三山参考疑非朱子说。胡玉斋则分之以乾七兑二离八震三坎九巽四坤六艮一。此则叶于方位而不叶于位数。乾震之为少阳。坎艮之为太阳。巽之为太阴。尤失其本象。故退陶传疑。以为义例可疑。苑洛韩氏则分之以乾一兑九离二震八巽三坎七艮四坤六。略与总目注相近。而传疑言其多舛。柳公又谓先儒诸说。未见有往来交错之象。恐或无拘泥傅会之嫌哉。盖皆未勘之案也。愚尝不揆僭率。积费思量。又得一说焉。乾兑之本体(以初中爻言。下仿此。)太阳而成卦则(以中上二爻言。下仿此。)乾为太阳。兑为少阴。离震之本体少阴而成卦则离为少阳。震为太阴。巽坎之本体少阳而成卦则巽为太刚。坎为少柔。艮坤之本体太阴而成卦则艮为少刚。坤为太柔。今以位数推配则乾一兑二离三震四。(顺)巽九坎八艮七坤六。(逆)准之河图则乾一坤六二太成卦而互藏于北太阴之地。以其本体之亦太也。离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59H 页
三坎八二少成卦而互藏于东少阳之地。以其本体之亦少也。兑二艮七二少成卦而互藏于南太阳之地。以其本体之为太也。震四巽九二太成卦而互藏于西少阴之地。以其本体之为少也。析其合而分位则坤以太阴六。守常于北。而乾行至健。以一而对位于南。离以少阳三。守常于东。(日之出东常周本度)而坎受其光。以八而对位于西。兑本从乾。以二而补东南之空。艮本从坤。以七而补西北之空。震本从离。以四而补东北之空。巽本从坎。以九而补西南之空。始之同处于一方者。终焉相对于两地。似得析补之正理。然创新立说。决非浅陋之本分。梦未到胡韩脚板。安有一得之可言耶。但欲就质于当世之明易者。
尊德性斋铭说[上]
程允夫以道问学名斋。而子朱子易之以尊德性。为之作铭。世以为晚见诸生缴绕于文义。有所归重。而愚则曰不亶然也。允夫尝酷好苏学。逞力于文辞之末。而全欠于本原之地。此诚朱夫子之所宜提警而檃栝之也。然本件道理。元无大小轻重之别。而只从手分中随意低昂。则矫枉过直。是亦枉也。若使当时只出于救弊之意。则偏于讲学者流于凿。偏于求心
尊德性斋铭说[上]
程允夫以道问学名斋。而子朱子易之以尊德性。为之作铭。世以为晚见诸生缴绕于文义。有所归重。而愚则曰不亶然也。允夫尝酷好苏学。逞力于文辞之末。而全欠于本原之地。此诚朱夫子之所宜提警而檃栝之也。然本件道理。元无大小轻重之别。而只从手分中随意低昂。则矫枉过直。是亦枉也。若使当时只出于救弊之意。则偏于讲学者流于凿。偏于求心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59L 页
者失之荡。凿与荡。其弊一也。今有遭焚灼之患而教之投水。有哽噎之病而教之废食者。岂理也。盖尝思之。尊德性者。本领也常行也。道问学者。末事也馀力也。比如药之有君臣佐使。屋之有脊栋椳臬也。有所尊之而后道之者精。有所道之而后尊之者至。然道之者乃所以为尊之之资。而尊之者未尝出于道之之意。则尊者其主宰也。道者其辅相也。允夫乃欲以辅相之材。作了主宰。如庸医用药。佐使为君。贱匠作屋。椳臬为梁。则朱子于此。良医之治疾也。巧匠之都料也。不得不拈出君材。拣来脊梁。以为集事之地。此其易名之正意也。若徒为救弊而发。则设有捐书觅心之人。肆然以尊德性自命。亦当以道问学。更名其斋耶。当即告以尊之之道。不在系缚此心捍绝事物。而在于主敬穷理集义养气。相须并进。不可偏重而已。愚故曰攻禅陆者。当言其尊之之非其道。不宜空送个好题目。
尊德性斋铭说[下]
西山真氏撰心经。以尊德性斋铭为终篇。世谓其归重德性。以救末学口耳之弊。愚则曰不亶然也。夫宋末学者。诚钻研于文义之末。而欠阙于践履之工。此
尊德性斋铭说[下]
西山真氏撰心经。以尊德性斋铭为终篇。世谓其归重德性。以救末学口耳之弊。愚则曰不亶然也。夫宋末学者。诚钻研于文义之末。而欠阙于践履之工。此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60H 页
非独西山之忧。朱子之所屡提而力戒。勉斋诸公之所隐痛而永叹。然当是时。侂胄新死。党禁未开。道学之说。为世大讳。而江西之徒。到底叫嚷。西山身任扶阳卫道之责。欲救一边之弊病。而不思一边之藉口者。不几于欲灌硗确之田。骤决洪流之水。救了数顷之枯苗。而任它全野之渰稼也。盖尝思之。西山之撰心经。将以启迪心学。指陈心体。所谓心者。非指菖蒲茯苓可补之心。乃指义理之良心。则心之为一身之主宰万善之根柢者。德性而已。为心学而不本德性则猖狂自恣。认以为真心。而苟贱污卑。无所不为。此尊德性者。乃是一篇之大要。而心学之归宿处也。西山编次之际。体例极其严整。既首揭以心学之渊源矣。先就发见之处。克治之存养之。使之默契于本原之地。而亦有微著之渐。故由克复敬恕而言仁。由言仁而始发性字。至此而顺推之。戒惧慎独。交致其功。以为正心之具。而又于心上发得五性之目。诚以心之所主为性。而性之微妙难见也。及至终篇。隐然有中庸末合一理。退藏于密之意。先以敬斋箴。敬者心学之枢纽也。继之以求放心斋铭。主敬则放心可求。而心在则本体可认矣。然后以尊德性斋铭终焉。性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60L 页
是那心中所具之实理。于此而不言性则大本不一。莽莽荡荡而心学无头脑矣。此乃西山氏之明示本体。要使人有宿道向方。不疑于心性之有二用也。后之人看心性字不出。以心为气。遗却所具之实体。而性为真空。反见统辖于心。于是乎心性分为二歧。而专讲究者役心于末事。务高远者驰心于空虚。使二家者真知尊德性之为心学头脑。则事末者敛华而就实。骛外者低头而著脚。居敬穷理。无间可息。而驯致于诚明之域矣。愚故曰救俗学者。当忧其道之之不得其要。而不当言尊德性之可以救弊也。凡用意于救弊者。未有不偏胜而生弊。且道理筑底处。实由于自然。而不暇于安排也。
庙制说
古庙制。本以左右为昭穆。故散居各庙则昭东而穆西。祫祭太庙则昭北而穆南。东汉以下。神位自西而列。无复昭穆之序。历代仍之。朱先生欲建议复古而未果。盖以父子祖孙。一列受享。实非事死如事生之道也。第所可疑于古制者。庙皆南向而神皆东向。则月朔参荐之时。容不得子孙西向之位。且于祫祭。穆位北向。子孙之列于阶下者。却从背后拜了。苟未与
庙制说
古庙制。本以左右为昭穆。故散居各庙则昭东而穆西。祫祭太庙则昭北而穆南。东汉以下。神位自西而列。无复昭穆之序。历代仍之。朱先生欲建议复古而未果。盖以父子祖孙。一列受享。实非事死如事生之道也。第所可疑于古制者。庙皆南向而神皆东向。则月朔参荐之时。容不得子孙西向之位。且于祫祭。穆位北向。子孙之列于阶下者。却从背后拜了。苟未与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61H 页
于奠献之事。则都不见几筵之设。无以致如在之诚。伊川庙东向之说。虑或及此。而亦未为允。况今堂室异古。室之在西者。固东向为坐。而其在东者例皆西向。故 我国文昭殿。太祖居中南向。昭二位在东西向。穆二位在西东向。其制实出于大明会典。谓之不纯于古则固矣。而酌古通今。犹贤于昭穆之无别也。通考引朱子答王子合书。若祭四世则一位居中。二位居东。一位居西。殊不整齐之说以驳之。然朱子晚定祫议。言高祖在穆则曾祖祢。各退一位。不正相对。东西之位亦当如是。高祖穆而居中。则曾祖位居东之上。西向而对空坐。祖位居西之中。东向而对空坐。祢位居东之下。西向而对空坐。高祖昭而居中。则曾祖位居西之上。祖位居东之中。祢位居西之下。亦如右法。既无敌体之嫌。又协从周之义。比之联卓列坐之规。不亦懿乎。今之士大夫第宅。未必宽敞。礼数又难繁缛。不得依一世一庙之法。则立庙三间。隔别四宫。中一间通作堂。设南向虚位。参荐则各于其室。正朝及四时正祭。奉主出位于堂。照右样设则恐未为不可也。如又有不祧之位则中北一室。仍奉南向之位。而其下分昭穆东西侍坐。亦皆隔位。而间为槅障。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61L 页
临祭辟揭则同堂合享。不待迁动。子孙之北向序立者。亦可以瞻仰而寓慕矣。古礼朝践。亦自南向。会成定规。尤宜近守。自朝家著令通行。恐为得宜。
玉狮子印章说
昔我外先祖文贞公金先生。节续纲目。遵述紫阳之心法。讲义经筵。表章退陶之正学。当时居同井行同方如文穆公郑先生。尝以玉假山一坐赠之。盖以比温润缜栗之德也。文贞之孙持平公克绍家学。玉立朝端。游斋李公玄锡又以玉狮子一方赆其行。盖踵文穆公故事。而勖之以阐挥者也。玉质莹洁而无点瑕。所刻狮子又奋迅威猛。隐然有脑裂百兽之气。而二小狮一在其颔下。俯视之如狼貙之将雏。一在背上。顾盻之如駃騠之超母。凛乎其可畏也。廉隅方直。下面精白。宜于印章之刻。李公不镌而归之文贞之胄金公。受言藏之。历累世而未镌也。日表从兄仲举氏出示我。因曰此狮子即朱文公之所以遗辂孙者。而君于我先祖亦外裔也。昔以画今以刻。迹虽异而意实吻。君既志于学。尊慕我祖之德义。持此而归。永言宝之。毋负我期勉之意。余蹙然不敢当。而亦复懑然不敢辞。祇奉而归。倩族叔汉如氏上舍。篆作祖云
玉狮子印章说
昔我外先祖文贞公金先生。节续纲目。遵述紫阳之心法。讲义经筵。表章退陶之正学。当时居同井行同方如文穆公郑先生。尝以玉假山一坐赠之。盖以比温润缜栗之德也。文贞之孙持平公克绍家学。玉立朝端。游斋李公玄锡又以玉狮子一方赆其行。盖踵文穆公故事。而勖之以阐挥者也。玉质莹洁而无点瑕。所刻狮子又奋迅威猛。隐然有脑裂百兽之气。而二小狮一在其颔下。俯视之如狼貙之将雏。一在背上。顾盻之如駃騠之超母。凛乎其可畏也。廉隅方直。下面精白。宜于印章之刻。李公不镌而归之文贞之胄金公。受言藏之。历累世而未镌也。日表从兄仲举氏出示我。因曰此狮子即朱文公之所以遗辂孙者。而君于我先祖亦外裔也。昔以画今以刻。迹虽异而意实吻。君既志于学。尊慕我祖之德义。持此而归。永言宝之。毋负我期勉之意。余蹙然不敢当。而亦复懑然不敢辞。祇奉而归。倩族叔汉如氏上舍。篆作祖云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62H 页
宪陶四大字。刻之为图章。常置座隅。顾名而寓慕也。客曰昔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由仲尼以后。晦父得其真。由晦父以后。退翁臻其极。子以藐然末学。乃欲祖述云谷。宪章陶山。不已僭乎。余曰士之立志。不以躬不逮而自沮。故行尧者未必是尧。希颜者未必是颜。以明道自期待。亦何尝有损于明道也。古语曰童子而学圣人不为僭。余虽䎒䎒之甚。亦既老白首。顾不得与童子比乎。况是物也。玉质而狮形。有温而厉威而不猛之气像。表里端方。磨砻精纯。又似乎君子之德。余不敢私镌名号如时人之为。而刻此四字。盖欲公传之也。于乎。云谷翁尝以敬义名其斋。而记之曰二者之功。交相为用。又有合乎周子太极之论。然后天下之理。幽明钜细。远近浅深。无不贯乎一者。晚年密付门弟。以为传心之印者。亦惟曰天地之生万物。圣人之应万事。直而已。夫敬以存天理。理存则内自直。义以顺事理。理顺则表亦直。直之一字。万善之要也。而我陶山夫子平生训人。每拈出白直二字。其作圣学十图。发挥万圣之宗旨。而管归在主理。今生于两夫子之后。而有意于此学者。不容不远宗其道而近守其法。盖为学当以退陶为法。体道当以紫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62L 页
阳为宗。而远宗者必自近守始。外此而为学。皆非直道而行者也。顾余无似。知好而不能由。何尝髣髴于斯名。特其景慕之出于彝性尚有未泯者。刻之而藏。不私其宝。以俟后人之有其实者。且以明外氏家学之直接于正脉也。
锡嘉说
昔我王考。冠我于阼。名余以震。字余以䨓。夫八卦之象。若离之日坎之月巽之风。莫非君子之所观法。而独于震䨓乎取义者何哉。窃尝追惟乎王考所命之意。盖震长子之卦。其彖曰可以为宗庙主。方其著代之际。将以托四世之宗。而惟能恐惧修省。方可以不丧匕鬯。其所以名之也。震万物者莫如䨓。而䨓者天之威也。君子之道。以威重为贵。而余又柔耎少威。惧其未有以奋厉焉。故名而字之。重为之戒也。余岂不夙夜兢惧。慥慥晋修。又从以踔厉奋发。克体王考之志耶。且震于四时为春。慕颜子春生之姿。于五行为木。体屏翁木晦之祝。于四德为元。善之长也。于五常为仁。生之道也。在说卦震为龙德普施者乎。震为鹄志远举者乎。大涂则宜于勉行。苍筤则似佗贞操。至若众卦之得震体者。又皆有旁采而俯践者。䨓天之
锡嘉说
昔我王考。冠我于阼。名余以震。字余以䨓。夫八卦之象。若离之日坎之月巽之风。莫非君子之所观法。而独于震䨓乎取义者何哉。窃尝追惟乎王考所命之意。盖震长子之卦。其彖曰可以为宗庙主。方其著代之际。将以托四世之宗。而惟能恐惧修省。方可以不丧匕鬯。其所以名之也。震万物者莫如䨓。而䨓者天之威也。君子之道。以威重为贵。而余又柔耎少威。惧其未有以奋厉焉。故名而字之。重为之戒也。余岂不夙夜兢惧。慥慥晋修。又从以踔厉奋发。克体王考之志耶。且震于四时为春。慕颜子春生之姿。于五行为木。体屏翁木晦之祝。于四德为元。善之长也。于五常为仁。生之道也。在说卦震为龙德普施者乎。震为鹄志远举者乎。大涂则宜于勉行。苍筤则似佗贞操。至若众卦之得震体者。又皆有旁采而俯践者。䨓天之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63H 页
非礼不履。壮于行也。䨓风之立不易方。恒其德也。山䨓之慎言节食。风䨓之迁善改过。无妄之诚。小过之恭。豫之介石。屯之经纶。皆吾之所当勉。而不远复三字。又晦翁所传之符。则顾名思义。亦足以持循成就。此乃王考之命也。可不念哉。
后山说
余游云门山。朴友圣源从而后。顾谓曰年先于我而行必后何哉。曰吾事事后于人。不喜居人先。常自号曰后山。今而山独可前乎。余曰公之文行。非后于人者。逸于家者惮乎山。悦于水者忘乎山。子之号后山。无乃后其山乎。翁曰否。吾里前临剡湖颇爽垲。而吾庐独依山。山以后山名。吾以后山号也。余谓卜宅而后其山则居之安。登山而后于人则行之安。居安似仁。行安似义。然进德立事。实有不容后者。故君子当仁则不让。见义则直前。用智则断之在先。惟礼则以辞逊为主。有似乎公之为者。而亦复尊严自重。何尝一任其退后哉。请以易象明之。易卦之得山体者多矣。以象而语前后则山之在内者。乃后山也。天山为遁。遁虽退藏。其志则高蹈。地山为谦。谦虽卑牧。其道则尊光。泽山之咸。虚中有受。其效足以感人。风山之
后山说
余游云门山。朴友圣源从而后。顾谓曰年先于我而行必后何哉。曰吾事事后于人。不喜居人先。常自号曰后山。今而山独可前乎。余曰公之文行。非后于人者。逸于家者惮乎山。悦于水者忘乎山。子之号后山。无乃后其山乎。翁曰否。吾里前临剡湖颇爽垲。而吾庐独依山。山以后山名。吾以后山号也。余谓卜宅而后其山则居之安。登山而后于人则行之安。居安似仁。行安似义。然进德立事。实有不容后者。故君子当仁则不让。见义则直前。用智则断之在先。惟礼则以辞逊为主。有似乎公之为者。而亦复尊严自重。何尝一任其退后哉。请以易象明之。易卦之得山体者多矣。以象而语前后则山之在内者。乃后山也。天山为遁。遁虽退藏。其志则高蹈。地山为谦。谦虽卑牧。其道则尊光。泽山之咸。虚中有受。其效足以感人。风山之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63L 页
渐。循序而进。自能羽仪于云逵。以爻而分先后则山之在外者为后山。山天之笃实。山火之文明。山风之高尚。山泉之果行。皆居后而不为后者也。子于玩易之馀。敦本实于后素。励晚节于后凋。视尔前而虑尔后。先其难而后其获。则安知后日不为泰山之孙明复东山之杨伯子乎。
郭鸣远字说
庄坛之上。有一洪钟。方其在簴。未尝有声。筵撞之辄噌噌然鸣。叩之以小则小鸣。叩之以大则大鸣。金声玉振。独集众乐之大成。当是时。四海之广。八荒之远。莫不闻其声而馀韵不歇。砰殷于万古。韩文公历叙唐虞以下善鸣者。特曰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盖亦有闻于洪钟之遗响者欤。余尝慨韩公此序。犹未能择其鸣。而杂之以浅近之哇音。开端不得其平四字。已非知道者之旨。而庄之荒唐。迁之诡经。申韩之术苏元之诗。皆在善鸣之列。何其无远大之识也。曾谓独鍧黄钟。振八代之衰微者。其鸣止于是乎。然其论孔子之徒。直接乎诗书六艺之鸣。为不诬也。苞山郭鸣远钟锡甫。尝求字说于余。将以顾名思义也。夫钟之器。厚重而不浅露。其声沈实而不浮
郭鸣远字说
庄坛之上。有一洪钟。方其在簴。未尝有声。筵撞之辄噌噌然鸣。叩之以小则小鸣。叩之以大则大鸣。金声玉振。独集众乐之大成。当是时。四海之广。八荒之远。莫不闻其声而馀韵不歇。砰殷于万古。韩文公历叙唐虞以下善鸣者。特曰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盖亦有闻于洪钟之遗响者欤。余尝慨韩公此序。犹未能择其鸣。而杂之以浅近之哇音。开端不得其平四字。已非知道者之旨。而庄之荒唐。迁之诡经。申韩之术苏元之诗。皆在善鸣之列。何其无远大之识也。曾谓独鍧黄钟。振八代之衰微者。其鸣止于是乎。然其论孔子之徒。直接乎诗书六艺之鸣。为不诬也。苞山郭鸣远钟锡甫。尝求字说于余。将以顾名思义也。夫钟之器。厚重而不浅露。其声沈实而不浮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64H 页
躁。称其为象德之器振道之声也。况又鸣远之生。天实锡之以精金之姿。苟能仁镕义铸。锻鍊成器。则天将假之鸣。继伊周之鸣。而鸣国家之盛。昌黎所谓大而远者。居然在我矣。彼之繁音促节。务为不平之鸣者。决无及远之理。鸣远其戒之哉。
李大衡字说
物之有多寡轻重。其情也。而圣人作斗衡而平之。斗与衡若不相为用。而斗所不及则衡之以适乎中。天文志曰北斗七星所谓璿玑玉衡。斗斟酌元气。运于中央。而杓之所指。四时以定。故又曰玉衡杓建天之纲也。盖斗与衡。非二物也。族从敬章甫名其子曰斗勋。字之以大衡。夫斗者升龠之积而成者也。由斗而充之则为斛为。万钟而皆可量也。然而用之粟米。而不能通于丝麻也。铢寸之累。权锤之设衡。于是悬焉。以衡而秤之则为斤为两。万镒而皆可数也。人之为学。由洒扫应对而达之于格致诚正。由孝悌忠信而推之于礼乐刑政。其成德也则自致曲之诚而形著动变。极之于至诚之能化。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率此道也。大衡质美而志学。苟能积之累而拓之广。择其中而用其平。则是于器为大焉。何有乎副其名
李大衡字说
物之有多寡轻重。其情也。而圣人作斗衡而平之。斗与衡若不相为用。而斗所不及则衡之以适乎中。天文志曰北斗七星所谓璿玑玉衡。斗斟酌元气。运于中央。而杓之所指。四时以定。故又曰玉衡杓建天之纲也。盖斗与衡。非二物也。族从敬章甫名其子曰斗勋。字之以大衡。夫斗者升龠之积而成者也。由斗而充之则为斛为。万钟而皆可量也。然而用之粟米。而不能通于丝麻也。铢寸之累。权锤之设衡。于是悬焉。以衡而秤之则为斤为两。万镒而皆可数也。人之为学。由洒扫应对而达之于格致诚正。由孝悌忠信而推之于礼乐刑政。其成德也则自致曲之诚而形著动变。极之于至诚之能化。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率此道也。大衡质美而志学。苟能积之累而拓之广。择其中而用其平。则是于器为大焉。何有乎副其名
寒洲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第 164L 页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