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x 页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行状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195H 页
守庵郑公行状
先生讳四震。字君燮。姓郑氏。系出延乌。十七世祖讳袭明。仕丽。为枢密院知奏事。以直谏死。其后有讳仁彦。生讳光厚。俱位上卿。实圃隐先生从曾祖。再从祖祖考也。圃隐先生道学节义。冠于丽鲜之际。而上卿家派流亦大。五世讳世弘。承议郎。公曾祖也。祖讳琚。生员。考讳三变。正郎。妣星山李氏。陇西公后也。公以隆庆丁卯八月二十日。生于慈仁县之大处洞。即其外乡也。姿性清介。志操坚贞。自在儿时。不烦课督。自知力学。能属文。有名称。十三。就养于正郎公内舅蔡氏家。其主母张夫人。即旅轩先生姊也。张先生为省姊而至。公即知爱敬。端拱隅坐。应对惟谨。张先生心异之。十六。从正郎公游京师。动止有法。见者属目。正郎公久宦游。公还侍王父母。扶护爱养。竭力尽诚。辛卯。发乡解。不利省试。遂废举业。专意问学。壬辰。倭寇大抢。 车驾西巡。公洒泣倡义。佐讨本郡据城贼有功。即授军资监参奉。谢不赴。癸巳。正郎公在居昌任所。与宜人李氏。相继丧逝。时兵戈抢攘。道路梗塞。公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195L 页
震剥澌顿。而还榇襄封。济以诚力。若有阴相之者。乙未。服阕。与同志数人。入所居永川郡之立岩卜幽居之地。丙申。请张先生。赏立岩泉石。盖有意为先生栖息计也。丁酉。倭寇再狺。奉张先生避地于青松。朴大庵惺。亦住近。公周旋两贤之门。讲业问道。不以颠沛少懈。戊戌。转入太白山下。资粮益窘。公往来青永间。经理有道。吟一绝。呈张先生。有万古乾坤真逆旅。世间何处不宜旅之句。己亥。倭兵始退。秋。同诸人构数楹于立岩。名其堂曰日跻。萧洒有佳趣。张先生为往来游息。丙午。 除 王子师傅。时 朝廷访遗逸。公愈逊辞不赴。戊申。张先生遂挈家。寓立岩之万活堂。亦公所拟为师门地也。日侍笔研。通读四子及伊洛渊源录。难疑答问。孜孜不怠。或追陪杖屦。游泳溪台。有超然自得之趣。辛亥。 除翊卫司洗马。又 除侍直。皆不赴。时光海政乱。未几有西宫之变。丙辰。视疾。张先生亲到问后事。视敛殡焉。六月二十一日也。寿五十。十月。葬于郡东。后三十九年甲午。迁于开宁治东牙浦旨寺洞巳坐之原。配月城金氏。参奉浣女也。温柔閒静。克配君子。葬祔公墓左十步。生三男。殿,𡒊,𡐞。六女朴颐庆,朴绘,安鸣汉,崔东亮县监,朴垶,朴㥠。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196H 页
殿三男。庆钟,硕钟,雄钟。四女成,李挺英,黄㰂,朴之兴。𡒊一男。时钟。三女朴之赟,曹承孝,金鼎和。𡐞嗣男天钟。朴颐庆五男。惇,𢣐,憬,忱,僩。二女黄元龙进士,朴世彬。朴绘三男。守古,守淳,守真。一女田应奎。安鸣汉二男。世英,世翼。一女孙钦县监。朴垶四男。世凤,世凰,世枢,世模。二女洪昌世,某。朴㥠一男。星老。一女黄烻。曾玄以下。不尽录。公天禀既异。学有师承。严于操履。则坚固而刻厉也。笃于彝伦。则温恭而恳到也。恬于势利。则清洁而峻整也。平居。日必晨兴盥栉。整襟危坐。静对经训。有得则乐而忘食。坐立起居。有常度。几案书籍。有常处。衣取掩体。食取充饥。安于苦淡。妻孥不免饥寒。而晏如也。自以早失怙恃。事伯氏如严君。承顺其志。无私财。无私爱。虽婢仆爱之。无敢视兄之所爱。奉先之节。极其诚敬。岁计粢盛鱼果。而谨藏之以待用。代远之墓。春秋省扫。必与宗人偕。仍讲花树。序列昭穆。礼仪甚备。吉凶吊庆。救助无阙。外氏先茔。亦以时措办展省。奉迎张夫人。以报拊育之恩。若事所生。朝夕温凊。疾病扶护。屡年不懈。有老媪乳养先夫人。保庇之终其身。死则厚敛而埋之。与人和厚。言貌忠款。威仪可则。讲信修睦。诚意蔼然。又以学宫礼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196L 页
义相先之地。选志学之士。使之恒居肄业。严立课程。其有专事词章者。使不得参错以乱众志。见人有患厄疾病。救之必极其力之所至。乱离之中。四方失所者。多归之。家无甔石之储。人怀资活之恩。有老马累年驱使而毙者。即收而瘗之曰。生资其力。死割其皮。吾不忍也。雅意林泉。恬于进取。虽尝沾赏典。而耻于自衒。至以遗逸见授也。则曰。我内欺其心。外欺当世。终至于上欺君父。只有饮啄山野。以求吾所志而已。迹其平生。常有守死善道之志。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又得张先生为之依归也。则所以服事之者。真如子弟之于父兄。乱离奔窜。左右而先后之。占胜选幽。营筑而尊安之。及先生还奠旧居。则又买田一区于先生所占不知岩对处。名曰莘浦者。而营立数间屋子。上先生书曰。某莘浦之卜。盖为贤师友时集不知岩。某出自白屋中。飘然至湖边。呼舟子而渡。先谒先生。次揖在座者。瞻仪范。听至论。回棹返栖。一室涔寂。山川爽豁。自念此时胸中。可与浴沂者。比并矣。是其气象可见矣。惜乎。其疾病侵寻。终莫能就也。公常言生三事一。人道之常。士岂以草野。而不念君臣之义乎。遇 国忌。必蔬素终日。于 懿仁王后与 宣庙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197H 页
之丧。素食以过期年。虽其隐沦以终身。而非果于忘世者也。公既闇然自修。而世之知公者。称慕不衰。既配食张先生于立岩书院。而事又有不循公议者。今移奉于稷川以致享焉。八世孙基现。以公显刻幽志。有张先生及其子听天堂所述。而未有撰次其行者。越数百里。强委不已。谨据年谱行录而叙次之。详则或有之。而深惧陋拙。不足以阐发其潜德幽光云尔。
栗园金公行状
公讳养休。字稚弘。姓金氏。系出新罗。上祖讳方庆。为高丽名臣。中世有讳光粹。隐不仕。号松隐。士林俎豆之。三世讳士元。从退溪李先生学。以德行称。号晚翠堂。高祖讳履矩。号静乐斋。曾祖讳箕应。祖讳宗岱。考讳乐进。妣真城李氏。后山先生讳宗洙女。公以 正庙丁酉正月二十二日生。幼而端悫。受学便耽嗜。究索不已。读小学。即服行之。定省唯诺。如其训。族祖济庵公爱之。携而教之。以论语首篇。为务本之书。令读至数千遍。然后及全帙。屡年乃讫。壬子。就学于川沙先生。先生期以远大。课受之外。常不离坐侧。每学者讲问。公辄隅坐与闻之。尝拜外王考于山泉斋。先生授以晦木之训。且书平生所受用要符付之。丙辰。川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197L 页
沙先生栖山亭。而门下诸公。共受退溪书。先生每使公先读一过。有问则诸公亦必使公先对。丁巳。先生书与敬斋箴。是岁。二先生俱弃后学。公痛依归无地。益励志业。日寝处于后山斋舍。整衣冠端坐。诵读不撤。日记所事。以备修省。晨夜定省惟谨。候房室寒温。躬爇火以安适之。戊辰。拜损斋南先生于杜陵。受大学。先生书共期岁寒心之句以与之。历谒郑立斋先生。先生亦加期倚。庚辰。遭内艰。三日不啜粥。三月不进盐菜。叔弟与共苫块。柴毁。竟不救。公恨之曰。吾不量同气虚弱。以至伤孝。某之过也。侍先公疾数年。不遑晷刻。涤除便溷。浣濯厕牏。必躬亲为之。壬辰。遭故。守制益严。每值先忌。终日愀然不谈话。晚而家居无事。日耽饫经传。人有来学者。惓惓指引。不以老病自诿。今 上甲寅。寝疾。数月转㞃。观化之夕。语子弟曰。人生八十足矣。但有多少未就之志耳。因笑曰。人必欲了债。无死日矣。戒家人曰。长者主宽恕。少者主恭逊。家道平矣。又厉声曰。恐遗言自遗言。听者自听者。鸡鸣扶起。加巾易衣。敛容正卧而逝。八月十日也。十月九日。葬于所居义城县北真乐洞辰坐之原。配义城金氏。士人埻之女。先公十四年卒。葬县北慕贤山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198H 页
向子原。二男海裕,汉裕。三女姜世奎文科正字,李铉星,柳道博。海裕一男。寿峤。二女幼。汉裕一女幼。姜二男。镐,镌。李嗣男。柳一男二女。并幼。公资性介洁。志虑坚贞。自在幼年。已有成人仪度。内则有川沙,济庵化导之严。外则有后山传付之重。其早自修饬。盖有出于流辈者。用志不分于词章。操术不染于声利。虽尝随众效为功令。以承父兄门户之望。而意所不屑。强之而有不能者。尝赢粮入山寺。为做时文。读了近思一部而归。日致谨于日用彝伦之常。其事亲也承顺无违。与兄弟也湛乐无间。从事于平易悫实之地。辨别乎为己为人之分。尝言为学。当尽吾所当为。有一分求知之意。皆伪也。忍穷守饿。蔬粝不厌。家人不知公所嗜为何物也。不立标号。晚为诸公所强索。则曰。吾园有一株栗可啖。且吾性欠庄栗。可以是存省也。杜门静居。罕与人接。涵泳玩乐。常在四子,心近,朱节等书。循环不已。或至夜分气清。朗咏以发其趣。至河洛图象,星辰历纪。亦应人无滞碍曰。朱子所尝言者。皆所当穷。又手抄朱子大全语类程氏遗书。以便览观。于史亦自春秋。以及元明诸史。悉观褒贬与夺。晚取晦斋先生九经衍义以为此书。类聚圣贤心学之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198L 页
传。且其忠义之笃。足以感激于千载之下。手自缮写。日以为常曰。吾以此忘病。一日书座右曰。清和高爽。随时自适。而不失乎实地本相。又曰。诸经训解。前人已备。患学者不自晓会。泻出纸上何用。绝无所著。惟有数三图子。亦不以示人也。致明与公。盖平生之交也。尝服公之简淡坚笃。爱慕之无斁也。而亦未尝不以或少恢拓献愚。然其遇事。确然有执守。非十驾所及也。中因走俗。遂与声闻间阔。自以为愧。而公不遂遐弃也。及此晚暮。倚靠益深。而公又遽不少须矣。拊念怆涕。自觉吾道日孤。而公之孤海裕。以遗事。见属以状德之文。则义有不得以辞者。谨按据而第次之如右。以塞孝子之意云尔。
通政大夫敦宁府都正老窝张公行状
公讳胤宗。字继善。号老人窝。姓张氏。贯玉山。张氏。自丽季。以节义著称。至旅轩先生文康公。又以道学。为世宗师。公七世祖也。子讳应一。副提学。号听天堂。亦以风节闻。生讳𨥭。副率。生讳万纪。卫率。生讳大猷。早卒。阶通德郎。寔公曾祖也。祖讳祉德。翊赞。考讳寿崙。侍直。文康世嫡也。妣永阳李氏。承旨讳民宬后。公生于 景宗癸卯十一月十一日。有异质。在龆龄。已有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199H 页
成人器度。温仁多恕。聪明强记。长者谓可速就。烦督过之。反生病。因废课数年。默加玩绎。通经传大义。日修子弟职。家世严峻。少所爱弛。公朝夕怡愉。先意承顺。其于口体之奉。贫而不让于富。珍膳优如也。地濒大江。犹以鱼鲜艰于时羞。凿池养鱼。每有患节。投钓辄应。或值剧證。尝粪甜苦以验之。日与兄弟欢侍。每佳辰令节。儿孙十馀人。彩衣前舞。调琴咏诗。家有驯鹤。应节跄跄。奇花异草。怪石佳木。罗列前后。凡亲意所欲为。必极力求致之。有暇辄留意覃思。文辞亦早诣。十五。赋春词数百句。汪洋精丽。效经生记诵。不劳而业成。后将应试。试诵一过。有数句错误。即曰。既诵而有差。宁可没身事咿唔哉。去之。尝赴制科。有以关节暗授之者。弃之。以故辄不售。乃曰。是不可以力致。徒贻悬望于庭闱。又去之。杜门看玩。笃伦彝。务本实。十八。作自省说。示仲弟言。莫要如彼。必务如此者。凡九条。继之曰。人有此心。是曰天君。操而存之。明镜止水。舍而亡之。乃禽乃兽。其所养可知也。甲申。知府以府校教养事委之。有所定乡约条例。增损吕氏朱子之旧。而适于时。既而谢之。家承屡世冠冕。而常苦清贫。公力本节用纚纚有条理。得不至甚窘。村垈多旷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199L 页
土。公命播麦。既茂而群儿戏游。践踏殆尽。家人请禁之。公笑而不应。召群儿谓曰。田畔皆尔辈家也。吾将俵给尔曹。即随近分与之。使为永业。尝有关西僧。为岭寺僧总。既递。无归资。闻公好义。来言其故。公以数千钱与之。人或笑其迂。公曰。观渠非行乞人。势至穷迫。岂问其报不报。数年而僧以钱来谢之。又有偷儿探藏中。公听其取出。已而徐曰。尔为此岂常性。必迫于不得已。已取者归而用之。后勿复尔也。贼谢不敢。卒为平民。乙未。丁外艰。哀毁血泪斑如也。 正庙素闻其贤。 命付司勇。筵臣以非荫涂常格言之。 上曰。此人何官不宜。又 命道臣。劝驾。甲寅。拜 孝陵郎。皆辞不赴。戊午。超 授通政。敦宁府都正。 命道臣给月廪曰。以表念先正也。未几。移拜西枢。庚申。 正庙宾天。公有弟。后族人。居在十里外。其子得心疾。乘夜闹官门。发捕则自投死峻壁。知府李甲会者。报不道。狱起按覈使来究覈。诛窜有差。后又捕得贱丁亡命者。穷推有当夜见者否。丁言元犯族叔见之。李素嗛公。即诬报公。营亦不问族叔为谁。直令吏执公。手置侤。仍发配于湖南之南原。公无几微色。恬然就道。人或尤公不深辨。公曰。吾蒙 先王厚恩。年薄八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00H 页
十。枉被罪名。命也。若引他人。徒张祸色。无益也。到配时。其气息披览经籍。或即事言志。晏如也。翼年辛酉七月二十四日。殁于所馆。享年七十九。某月日。归葬于故里西麓。 宪宗庚子。改窆于府西临水里壬坐之原。公天资恬淡雅素。无世俗骄吝薄隘之私。而一于谦恭退逊。为子弟则尽志物之养。而愉色婉容。和气蔼如也。为父兄则尽覆露之恩。而慈详笃厚。德意薰如也。以至接人也。温厚和平。绝无畦畛。仆隶下贱。举皆怀恩感惠。乐于任使也。若其不染于物欲。不乐为俯仰。清疏简亢。介然自持。则又见其柔而能刚。温而且直。其高尽未易及也。耻为口耳。专务内修。人不见其有志为学。而因资之近而默加静存之工。鄙吝之萌。虚伪之念。不存乎心。皎厉之行。崖异之迹。不近于身。庶几其能诚笃恳至。而表里莹然者矣。及夫祸乱之起。非无可辨之实。而不惟不欲推之于人。亦不欲苟求自免于罗织之地也。夫以公深藏而不市。而犹不得免。位在大夫。而不关禀于王府。其矫诬亦甚矣。公则安而受之。八耋殊方。曾不怨尤而命且尽矣。公既殁。以名不在王府罪籍。无所据以讼。朝论咸冤之。至 纯宗乙酉。公之孙锡元。搜得营报徒流案。以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00L 页
白之。 上即命疏荡。至是而道臣擅配之迹。尤可见矣。噫。其憯矣。配延安李氏。息山万敷孙。贤而早卒。杨州赵氏。媲德无违。生四男。时枢,时机,瑜,时杓。一女李龟莲。时枢二男二女。男锡祜,锡默。女金在七,权载洛。时机二男一女。男锡元,履庆出。女郑麟休。瑜三男。锡永,锡任,锡敏。馀男锡百。时杓嗣男履庆。锡祜男启远。锡默嗣男祚远。锡元嗣男禄远。锡永二男。奎远,致远出。锡任男器远。锡敏嗣男晋远。锡百男命远。履庆嗣男规远。玄孙以下。不尽录。致明以姻家后生。盖尝获升公之堂。款承眄睐。窃服其清标修洁。翛然物外仙鹤。而遭罹之后。慨然想慕。邈乎有不可及之叹。日公之曾孙禄远。记公事行。以其从祖叔父锡敏之书。命致明以撰次之役。则愧无足以当盛意者。然惟其亲觌而耳惯者。则有在后人追述之外者。谨据其所录。而参以平日所乐道者数事。以备秉笔者之采择。而塞慈孙之请云尔。
嘉善大夫吏曹参判聋窝李公行状
公讳彦淳。字景宽。姓李氏。真城人。退陶先生文纯公九世孙也。八世讳寯。军器寺佥正。生讳咏道。原州牧使 赠吏曹参判。生讳岐。 恭陵参奉。生讳克哲。司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01H 页
仆主簿。高祖讳。曾祖讳守纲。佥枢。祖讳世浃。 赠吏曹参议。考讳龟容。 赠吏曹参判。妣光州金氏。若镒女。 赠贞夫人。皆以公贵也。公以 英庙甲午七月十九日。生于川沙里。未数月。贞夫人殁。族兄渊淳配闻韶金氏。收而养之。夫妇共其鞠育。稍长聪悟。十馀岁。治明经。 纯庙甲子。登文科。丙寅。 除 孝陵别检。己巳。拜典籍。移监察。选入弘文馆。拜副修撰。辛未。乞外。 除玄风县监。甲戌。内迁献纳。以亲老辞。乙亥。 除副修撰。旋遭艰。丁丑。服阕。 除修撰。戊寅。 除献纳。皆不赴。因辞疏。讼蔡文肃不宜久在罪籍。己卯。拜应教。赴 召。又抗章言之。人多之。冬。 除修撰。自后谏院,春坊,太仆,正学教授。迭次迁转。壬午。持斧湖西按廉。不避权势。以刚直著闻。冬。复拜应教。言 绥嫔魂殿。不宜设 大内。时言者多窜逐。公请与同罪。 上意解。窜者皆得解。 除校理。转弼善。还校理副应教。又迁修撰。癸未。以副校理。升通政。拜工曹参议。甲申。再 除同副承旨。己丑。拜春川府使。治有能声。庚寅。以会葬官。赴 翼庙因山。辛卯。递拜大司谏。壬辰。升嘉善。拜右尹。迁工曹参判。癸巳。 除左承旨。时值院中有事。诸承宣并许递。 上独于公靳许。至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01L 页
病辞。乃递。亦 异恩也。冬。拜同 经筵。甲午。 纯庙升遐。即趋班次。 除左承旨。乙未夏。拜户曹参判。仍拜谢恩副使。冬。复 命。丁酉。 除慈山府使。升松京留守。戊戌。以疾辞。庚子。 除吏曹参判,兼掌苑署提调,同义禁。上章辞递。拜同敦宁。辛丑。 除左承旨。癸卯。拜刑曹参判。甲辰。兼副总管。又拜吏曹参判,兼同义禁同 经筵。既递复拜。又移左尹兼同春秋。以疾辞南归。乙巳九月十五日终。十二月。葬安东府北伊溪子坐之原。享年七十二。配贞夫人顺兴安氏。重晦女。晦轩先生后也。生癸巳。卒辛巳。葬礼安县东壮者基坐未之原。生一男汇廷。今井邑县监。一女李命儒。汇廷五男。晚运今承旨,晚遇,晚逌,晚起,晚延。三女柳建镐,崔晚喜,金承洛。晚运二男。中建,中近。晚逌三男。中轼。馀幼。公性质刚果。宅心勤敏。自为诸生劬业。以至事亲莅职。未尝以暇豫废务。事先公。甘旨必具。定省惟谨。每以不及事先妣。为终身痛。欲移孝于收养。而金孺人且不待矣。为之受衰期年。心制以终丧。其在苞山。奉庙荐享。视先妣服。养父则礼无其文。而亦以恩义受期制。为立嗣。视若同气。优其产业。别置祭田。以供其祀。而犹于祭日。鱼肉菜果之需。助奠不懈。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02H 页
重刻文纯公文集。殚诚尽力。助其资用。收录以下先迹。纤悉无遗。以授子孙。外祖金公。峡寓百里。殁而葬其地。躬靷以归。合窆于故山。其立朝也。历扬华显。亦不事例让以沽名。其按廉也。吏胥奸贪。悉加徵治。各以其物。还救其民。论 启守令赃污者。十七人。又摘发从行者奸状。还其钱而罪其人。修补军器。改新战舰。又其经远之图也。其为吏也。晨兴张烛听事。税纳趁期。未尝稽滞。寿春为山水名乡。为吏者乐于登临。而怠于听理。以是邑务丛脞。公先查吏逋。大者刑配。小者汰案。逋完而民不扰。观殿悉增饰。劝民耕稼。民知所业。择士居学。士知所尚。府有文纯公书院。新其庙宇。而复其院土之侵割者。给民户及火粟于晦轩安公祠。以助其典守焉。有愿为氓者。复其家。有流移者。缓其税。为之奠接。以故数年之间。民户增多。在慈山。除还总以息民。西俗狃于争任。公令俱列可合人。取其不知名者。其莅西京也。蠲浦户之敛。除商舟之算。绝藉买之路。薄营厨之供。节典库之用。农商稍息。有所请武番钱者。人纳二百钱。而阙额为八百名。侵于邻族。村府绎骚。即捐营用水参钱二千两。以当其入。又不足者。捐俸二千两。付四大廛。三分殖利。岁取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02L 页
六百以充之。圃隐之崇阳书院。花潭之花谷书院。亦皆新其院宇。给以院生而谨护之。又于晦轩遗墟碑。为阁以庇之。立朝四十年。历事 三朝。而 眷遇弥隆。其在玉堂及湖西。劄 启论斥者多。亦不怨怒。盖虽抗言不顾。亦审于接物。逊于礼节。未尝倨肆。故人不以为慢己也。在 经筵。讲论语首章。引中庸大学及易经。多所陈戒。晚构小亭于家西百许武。名之曰栖云亭。取文纯公诗在山愿作栖云鹤之意也。及胤子与长孙。相继登朝。公戒之曰。三代同朝。世所罕有。宜益加兢惕。为写柳玭家训以授之。且就先集中。取圣学十图六条疏。别为印妆。以授孙郎。戒之曰。事君治民之道。俱在于斯。且饬诸孙曰。贲而文者剥之徵。益而满者损之媒。尔辈须念之。平居。好看书。满架篇秩。手泽皆存。离析句读。注其要义。旁搜国乘。博通野史。自檀君箕子以来数千年间。悉皆知其沿革治乱。及人物臧否。在宫声妓满前。不一留情。居鳏十数年。不畜姬妾。此虽小节。亦可见其刚忍不肆情欲之一端。其亦难矣哉。致明与公。少而交欢。老而深笃。而托以孙曾。以质币为事。则公之寄意。又可知也。及致明责居湖南之智岛。适会知县君前后眷恤。不啻如亲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03H 页
戚。而又托以公纪状之役。致明以罪废辞之。幸而蒙宥家居。则无说可辞矣。是敢据其所录示者。而撮以为文。以塞其责。且以备秉笔者之裁择云尔。
通政大夫行绫州牧使坦窝金公行状
公讳镇华。字圣观。姓金氏。闻韶人。高丽太子詹事龙庇。其上祖也。十馀世有讳诚一。 赠太宰。谥文忠。号鹤峰。得陶山传付之重。世家安东之川前。至是移府西金溪。生讳潗。洗马。生讳是枢。经历。连世风节。克世其家。高祖讳淑濂。曾祖讳柱国。祖讳光灿。考讳宗寿。县监。妣骊江李氏。府使宪儒女。文元公晦斋先生后也。 正庙癸丑六月二十四日公生。幼颖悟端洁。十二三。从先公于延丰任所。一日令归就傅于龟窝金公㙆。读论语。金公亟称其可期将来。丁卯。冠首。俛庵李公㙖。莅西阶。十月。聘骊江李氏。 赠修撰讳元祥女。亦晦斋后也。以精明端方。大被修撰公所赏。时先公因事罢官。谪丹阳郡。公往侍之。 纯宗癸酉。丁外艰。侍疾居忧。诚礼不懈。既葬。门亲以先公志。营治第宅。以宗祏所在也。公以居哀营作。非所以宅忧。辞之。诸族悦服。公以早失严教。刻意劬业。有疑辄劄录。以资问质。庚辰。丁内艰。守制惟谨。戊子。 除 昌陵参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03L 页
奉。庚寅。 翼庙代幸 陵所。见斋宇颓圮。问之。公对言。 陵役必待筹司行会。而屡申未见许。所以不修也。户判金鏴。为之惶汗。比还 宫。日已曛。鏴又请从间道。公复进曰。 辇路不可由径。 翼庙从之。自是 眷注颇深。冬。移拜紫门监奉事。壬辰。换考工郎。以 阙内修缮。经岁监蕫。既而叹曰。屡近 耿光。而职微。无所补裨。可慨也。迁掌乐主簿。移汉城主簿。寻升判官。实京兆佐尹也。务剧难治。有以年久放债。伪造契券者。公取券燃其尾。火炎明。又以年久纸燃之。烟煤寻灭。即置之落科。人称其明。癸巳。有 命禁公私用酒。所搜括。藏本府及政院。一日承旨赵斗淳。使人来曰。调药须用酒。乞少惠。公曰。禁物未可私与。且本院自可取用。赵摧谢不已。六月。出为牙山县监。三载为政。一意救民。时荐罹凶荒。流丐载涂。即捐俸设赈。全活甚众。 上嘉之。下教褒之。赏以儿马。县旧多虎㬥。公祷于县之镇山。捕得滋为㬥者。馀虎悉屏迹。人或比之刘昆九江事。有贡津浦者。六邑漕仓所在也。诸县官吏。更互来往。民不堪其弊。捐俸以济之。捧籴公平。六邑之民。立石以颂之。 宪宗乙未。移拜珍山郡守。丁酉。以善治荐 闻。 上命贴名殿柱。腊政。移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04H 页
拜青松府使。青自荐歉之后。荡残已甚。公抚绥怀保。政先束吏。新先院之在境内者。且选邑之秀士。奖劝之。抵书安东各院。议修学政。辛丑。移原州判官。境内多卿宰先墓。又贵家势张。公稍裁抑之。壬寅。绣衣捃摭以 启。遂罢还。丙午。 上问茂长邑弊民残。谁可治者。公卿以公对。即 命除拜。公益感激思效。既修举废坠。又下帖。劝行乡约。修治学校。选士居业。翼年。绣衣以治绩 闻。戊申。因 朝令。缮治戎器。补完城堞。十二月。升拜绫州牧使。己酉秋。贻书子弟曰。我年老矣。为我辟一小榭于洛江一墩。我且归矣。庚戌。特 授通政。追赏茂长修械劳也。四月。由还。时季氏登第。公贻书。勉以饬躬谨行。及闻喜之席。愀然曰。盈溢满损。理之常也。惟有谦恭自牧。可以保全门户耳。五月。有 拿命。以宝城查逋。曾有往还故也。子弟请从行。公以往返废课不许。命就镜光劬业。六月。抵京。有疾。女婿李晚运。与姻亲张仁远诊视。谓李曰。吾欲投绂归乡。登先亭。披玩先书久矣。因罪得閒。岂非幸也。但一病至此。恐遂抱恨耳。十四日终。享年五十八。张李二君。主敛袭。后十日。诸孤始克奔赴。奉榇南还。十月。葬于府西桂谷。后三年壬子三月。迁于府北二十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04L 页
五里道全巳坐之原。有二男四女。男长兴洛。次承洛。女李晚运今承旨,李钟泰,柳止镐,张厚相进士。兴洛未育。承洛二男二女。幼。李晚运男中建。李钟泰男承穆。一女幼。柳止镐男渊博。张厚相一男一女。并幼。公姿性端重。志气坚确。接人慈谅恳笃。处事周详纤悉。少也。执子弟之礼。恪谨有尺度。与人处。常谨节。不戏慢。余尝赴公吉祭之辰。见其戚容犹在。肃恭将事。礼仪具修。真是法家模楷中人也。于后公筮仕登朝。声名日播。然犹恨其学未就而遽从政也。其任民社为治。大抵以刚明果断。肃清郡府为本。而小民得职。亦庶乎其慈惠及人者也。请托不得行。则虽以子弟之言。而不能入。奸细无敢隐。则虽以老猾之手。而不敢干。常以七事。揭于壁曰。为吏当遵国典。亦以劝农为先。所至置劝农之任。暇日亲自巡视。课其勤怠。民辄鸣缶鼓。具薄醪以迎之。又以为为吏。当谨其税纳。不可慢令致期。以纳民于窘也。常预其令饬。及期收纳。无后于月当者。其有矫救。必图永久。未尝为目前计。故常有能声。至其年纪已老。则还寻遂初。复事志业。乃其意也。而年龄又不待矣。公素笃于彝伦。事亲未或有忤。忌日烹饪皆检视。将事之际。哀动左右。事系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05H 页
为先。曲为经纪。仲氏蚤死无育。为之置后。拊视之如己出。教养子弟。必以义方。虑纷华移志。居官十数年。不令随郡府。托少子于我。习于苦淡。许多年不一携近。但许长子岁一觐省。每燕閒侍寝。慇勤诱掖。因书饬励。不令其虚度光阴。今长君志业蔚然。可验其启迪有道也。雅尚俭约。衣无锦绣。家居。不置傔从。令子弟备洒扫。亦不畜良马曰。乘肥衣轻。但为识者所鄙耳。戒子弟曰。我早涉宦道。不能守儒素法门。若辈宁可效尤耶。自以性气峭岸。思欲矫之。一日以所署坦窝。托我记之。又手书陆务观钓恐鱼吞饵。棋忧客堕机之句。以示其子曰。吾常爱此诗。欲揭之座隅。以自省也。其素志可见也。余素爱公简静有仪轨。及嗣有姻好。则又喜闺阃之内。有赖于法家规范。庶几其百年无斁也。遽失贤妇。公又不少须矣。每怆念不能自已。乃者。贤胤托以记德之文。则义有不可辞者。谨据家传。第次之如右。间缀以己意。以塞其请云。
族弟养真窝柳君行状
族弟子纯。殁已二十馀年矣。其兄濯叟。屡含涕。请一言志其幽。余许之而久未也。今又以其遗事嘱之。所记如球琳琅玕。个个珍玩。不可得以去取之也。欲悉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05L 页
书。则非志之可尽。余妄述人文字多矣。每于年未老志未就者。以碣以志而不以状。今于子纯也。欲不以状。不可得也。君名致碻。初字诚叟。吾柳贯全州。上祖曰完山伯讳湿。四世集贤学士号桧轩。讳义孙。家世前后。皆官宝文阁弘文馆。自全州家于汉阳之墨寺洞。五世而家安东之水谷。以儒素开门户。号岐峰。讳复起。礼宾正 赠左承旨。又二世而复以明经。致位二品。号乖厓。讳榰。又三世升上庠。有儒望。号萝隐。讳台齐。于君为高祖。曾祖讳浩源。祖讳鼎休。考讳后文。俱称厚德。妣闻韶金氏。进士讳显运女。兵曹参议云川讳涌后。 赠司仆寺正全州柳公讳通源外孙。寺正公实我曾祖也。君以 仁陵壬申正月二十日生。生有异质。仪状端洁。眉眼明滢。沈静庄温。自其天性也。七岁而孤。受学于兄。稍似迟钝。对卷沈思。便自通悟。十许岁。流看纲目。该括始终。与人语。了然无滞碍。事母爱敬俱至。未或有违。疾痛疴痒。拊摩抑搔之。有弟废视。每食必共案。审视污洁。引手置器。坐书帷。见其至。则为屏笔研。扶抱就座。提挈嬉怡之。若素善谑浪者。母亦为之顾笑。十五。作浑天仪。又仿而为玉衡定时仪。以日影觇时刻。不差毫分。厌俗学卑陋。每开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06H 页
卷默坐。从容玩索。虽大暑蒸郁。终日不离席。神气愈清明。其死在 宪宗丙申六月十九日。得年仅二十五。死之日。白于母曰。人生脩短有命。愿勿过伤。语兄曰。弟不量愚浅。拟力学有成。至此。命也。箧中有杂藁四五轴。欲粗述所见。而今当为弃物矣。愿兄自爱。以慰老亲。益勉励。大大成就。遍诀内外诸亲。终无怛化意。谓傍人曰。扶我正席东首。仍就尽。始君病积久。自知其不可救。意思安閒。声色和静。一无嚬呻嗟愁。值春晴日暖。倚户而立。朗吟朱诗徘徊未厌诗书乐。慷慨难忘忠孝心之句。仍取笔书一绝曰。半岁呻吟客。千秋历落心。倚户春风暖。朱诗试一吟。是后不复能近笔砚矣。嗟乎。亦足以观之矣。是年十月癸亥。葬猿谷先垄负庚原。君娶上洛金氏。川沙先生宗德曾孙。学生养观女。我再从大父壶谷公讳范休外孙也。不育。后娶光山金氏。士人德儒女。养正堂富仪后。又无子。兄致皓以其仲子能镇后之。亦耿介类君。但才不及。今又不永矣。一何不幸之甚也。君赋性清真贞介。发于言行者。温良仁爱。自事亲从兄。一无违忤。与人处。蔼然无圭角。然见其稍涉鄙俚者。辄冷厉若浼己。人无不畏谨者。虽值惊急。愈閒定。未尝有疾言遽色。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06L 页
讲究义理。精详简当。条理灿然。常言读书。必精究到底者。欲吾心之知无不尽。而日用处无差误耳。若四子心近。是学者茶饭。立心制行。不可离出。此书之外。又言我东学者。当以溪湖为准的。往往抄诵。每于静夜。庄诵大学一过。或言科文。不可轻看。人须学得科文。然后其文方紧切有味。君笑曰。文莫踰于六经。此时何尝有科文习得来精切耶。又或言。人须有欲。做得事成。学问亦须有欲后。可底于成。君又笑曰。孟子言养心。莫善于寡欲。周子言无欲。则静虚动直而圣可学。吾未闻有欲底圣人。又以为世间荒诞不实之书。不须过眼。词章组绘之文。不必留意。至如礼乐兵刑。皆当通贯。庶临事应用。无滞碍耳。又如卜筮算数。山川道里。郡国沿革。外夷部落。无不瞭如指掌。四方风气时候之异。以阴阳偏正。日道上下为准。为禹贡地理考。兄忧其汎滥。戒止之。笑曰。年少精力。不费思索。故聊博观。如古人游艺。如吾家正法。不敢离一步。独于易学。多留意。尝以启蒙。质之族父好古窝公。公甚加赏许。又以期三百。推算历法。为定成通解。又考日月五星运行错综之变。灾祥之应。为七政纪变。又有玑衡测管。盖其聪明触之。无难解者。故其博如此。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07H 页
然亦曰。博览而不精透。临事错理会。反不如全不识也。常端居静一。罕与人接。其兄戒其过于高洁。尝次其腊梅诗。怜渠独发穷寒意。羞与群芳共斗春之句曰。可能一洗群芳暗。清艳何妨共晚春。以讽之。君笑曰。尽觉弟偏枯。然但恐不能一洗而有同流之失耳。喜洁净而不嫌简素。器物但取应用。而不喜华巧。兄尝与一漆器铜妆者。君辞曰。家中旧物。当在兄所。取一素丌曰。以此阁书卷足矣。尝言江山鱼鸟花草图书之玩。不害为韵士雅致。然一有恋著。即是役于物。以养真窝三字。书诸几阁。盖其意所存也。我静窝叔尝称之曰。绝异之资。独得之见。高出之志。夫岂过实。而夫子言之。余无所短长。谬为君所寄意。意其可以见其成。而为门户之光。谁谓其遽失之。以赍恨于无穷耶。今于乃兄之托。不忍以老病辞。据其遗事而第次之。庶几秉笔君子。无以其年少志未究而哀而怜之。赐之显刻之辞则幸甚。
一斋处士金公行状
公讳性昊。字惟天。善山之金。有同贯而异氏者。在丽和义君起。即其一也。历金山郡事。讳可铭。定平府使。讳有瓒。 赠户曹参议。讳磾。 赠吏曹参判。讳匡佐。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07L 页
至副提学。讳就文。即世所称久庵先生也。与兄真乐堂先生讳就成。俱享洛峰书院。后 赠吏曹判书。生讳宗武。察访。壬辰之乱。殉尚州之北川。 赠吏曹参议。享忠烈祠。生讳羾。痛父雠不复。隐不仕。师事旅轩张先生。与缌亲滩翁澃,阳滩瀁。俱称高足。号浴潭。于公为八世。高祖讳贤燮。有美质。曾祖讳在兼。祖讳亨键。考讳行久。质确好义。见称士类。妣闻韶金氏。鹤峰文忠公后。士人龙寿女也。公以 正庙丁酉正月十五日。生于善山府坪城居正洞之里第。才学步。出街巷。有悍马吼而直前。同辈皆惊咷。公不为动。挥手驱之。稍长则驱率群儿。据高指挥。如大将建旗率厉状。一日奔跃入庭。母夫人责之。且曰。奔跃则所学书在腹中者。尽流泄。乃更安步徐行。若保守然。课受稍迟讷。能寻究文义。尝应童蒙讲。见屈。从兄正轩公责曰。尔懒于诵读。见屈宜矣。公立泣移晷。即开卷读之不辍。自后勤于学。损斋南先生至。正轩兄弟讲质所疑。公从傍觑听之。先生赏其意象。十四五。艺能已被长者所许。岁癸丑。余委禽于公之从姊。时公毛羽犹未成。与共研业。辞赋非吾敌。行文厖杂漫冗。每各持所短。相讥嘲之。于后数年。每见每进。渐成仪轨。间尝以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08H 页
长篇古诗赠我。其意致高阔。已傥然在前矣。正轩公方直峻严。教公必以正。又有资于观善。多警益。虽尝再应试。非其所好也。庚申。先公横罹重狱。公随至营下。时坐系者众。狱情严秘。诸囚子弟。无敢近。公埋身草间。夜不敢近人家。昼不得饮食者殆数月。田夫野人。感而哀之。投与之食。得延喉息。先公以辞直不欺。终见原。即陪侍而还。乡里感叹。以为是父是子。理宜无冤。自后念绝进取。不与人往还。专意向里。所事不出读书常行之外。每侍先公。和色柔声。有疾则昼夜不懈。躬执药饵。尝患背疽。吮浓汁。积月而效。视其色如奉盈然。壬午叠遭巨创。在二日之内。时公亦病同證。犹能自力尽诚信之节。哀毁几不支。衰绖不去身。滋味不入口。迹不近中门。服阕。益自修整。教子弟有方。晚而或有信从者。亦乐与之上下其论。 宪宗乙巳。寝疾。临化。精神不乱。训子孙以勤学。处置家事。言终而逝。正月二十九日也。享年六十九。五月。葬村外文洞向兑之原。娶玉山张氏。生一男一女。男曰秀贤。女适李在龟。秀贤三男。基远,弘远,光远。女适孙仁秀。早寡。从夫死。李在龟二男。某某。二女李某徐某。公外和而内确。行安而志勇。平居恂恂。若无所能。而其激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08L 页
昂奋发。有非人所及者。其语子弟曰。丈夫为志。当如青天白日。廓然高朗。不可有计较之私。无衣则不衣。无食则不食。无家则露处。心常自若。可以担当大事。又题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严以持己。和以应物十六字于座右。又题诗曰。真正门庭次第成。直担千古脊梁劲。此其志也。然其见于外者。常若畏人之知。盖自一番经历来。无意于世。而亦其天姿恬澹。本自无求。惟于本分。其志专笃。若其著于事。则问寝丧祭之外。推之姑姊妹兄弟者。皆有以尽其分。张氏姑坐系。殁于西塞极边。距家且二千里。舁还之。葬之祖母墓傍。柳氏妹早寡而贫。携与同居三十年。为营生计而还之。金氏妹死。而家业旁落。邀妹婿及甥。资给者又数十年。临殁。又谓子弟曰。尔季父晚年生计。似不赡。尔宜念之。御家必先之以礼教。其有过差。未尝不加警责。而亦开示其自新之路。施之以恩义。不喜与人追逐。人客来者。接之尽其礼而已。每浓春素秋。好寻山水清幽处。孤往畅叙。以寄逸兴。而北观周房,鹤驾之胜。南浮洛江百许里。与诸名胜俱。比少日杜门潜居。又是一般风致矣。尝笑曰。我非有意韬晦。而自成韬晦人。可笑也。弟玑昊曰。韬晦自美事。何谓可笑。曰。古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09H 页
之君子。不必以韬晦为心。又见其本。非苦淡人矣。今其所著诗及文。大抵多活泼浑浩之意。此其胸中所蕴也。顾内而不出。鲜与人言。亦可谓超然物外。豪杰之士。而卷而怀之。无一分怨悔之意。真是不可及也。因念公与我弱冠相好。以至于七十年。以公鲜缘之故。特为所与。而中间走俗。实愧高人标致。然情念犹不爽也。幽明既殊。日有踽凉之感。公之二弟若孙。托以状行之文。且以所著若干卷示之。为之怆然以悲。缀其所记言行。以成一本。恐不足以阐其德美。更念我死之后。亦无能知其彷佛者。遂不忍终秘云。
梧峄处士朱公行状
公讳楗。字厦卿。朱氏。自文节公讳悦。文简公讳印远。显于丽代。四世至熊城君讳子精。佐我 太祖开国。策勋。官左赞成。世袭冠冕。又四世。有进士讳赫。移宁越府。三世讳熙荣。幼孤。依叔父而全家徙关北之钟城。以宁越为贯。生讳谷。训鍊判官。生讳嗣玄。训鍊副正。值壬辰倭讧。应募于义兵大将郑文孚阵。有克捷之功。郑为臬司所嫉。麾下士并不录。北人冤之。生讳世翰。 赠参议。生讳元亮。佥枢。娶庆州李氏。学生后白女。即公考妣也。 显庙己酉。公生于涪溪之梧谷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09L 页
里第。有美质颖悟。善解文义。学于伯父参奉讳晋亮。不烦指引。词华出人。好读四子五经。循环熟复。其志趣固有异于人者。 肃庙甲戌。葛庵李先生谪是府。公年二十六。即请教。闻道德性命之说。始委身从事。丁丑。李先生量移湖南。则去师资数千里。愈自力不懈。且以所闻。教授于人。时以书信相通闻。李先生答书。有聚徒讲业。诚可叹尚。愿益加温习体验之工。究此大业。其寄意益深远矣。其后慵窝柳公升铉。莅府。公喜从之游。其送柳公诗序曰。我侯数月之政。教民之目。本于五伦。被其泽者。体侯心而服其教。莫不致力于人伦日用之间。孝弟忠信之道。而学问思辨以明之。笃志力行以践之。此我侯教诲之意。而无忝乎为士之名也。若以侯之去留。而作辍其学。是岂我侯之意。盖以谂诸州人也。公之学。虽远离师辅。而不畔也可见矣。又可以见倡率后辈。一副遗教。不泯于穷荒绝徼之外矣。惜乎。其蕴而不施。赍志没世也。 英庙壬戌。公年七十四而终。时大夫人犹在堂。以色养不卒。遗戒薄葬。葬府治之东梧檍洞向卯之原。配广州李氏。学生光馧女。有妇德。生四子。寿昌。继述父志。为一乡师表。德昌,圣昌,庆昌。俱有文望。寿昌二子。命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10H 页
显,命炯。三女吴泰一,金泽昌,崔配松。德昌二子。命协,命震。圣昌早死。其妻金氏。殉节 旌闾。庆昌四子。大运,大兴,大亨,大元。曾玄以下。不尽录。呜呼。公生遐僻之乡。耳目不及于文教。而早自得于圣经贤传之中。脱然于俗习之陋。则天禀之美。有以大过人者。及其四载函丈之间。所以濯磨振奋者。虽积一生之力。而有未易臻斯域者。今读其送柳侯序。其学之得其道。而言之得其理。又如此。则其积于躬而著乎外。可谓粹然一出于正矣。与夫朝夕于师友。擩染以服习之者。其功不亦难矣哉。公好读朱子书。至晚年。犹彻夜不倦。有绣衣晨过其门。闻其有味乎其为声也。待明入见。乃宿儒也。深敬重之。称关北处士。还 朝奏之。竟不沾一命。然自后人之知不知。皆称处士而不名云。又有三渊金公昌翕。好游访贤俊。闻公名。造门不遇。则致书以道其恨。霁山金公圣铎。与书称其从葛庵受论语也。至夫子称质直而好义。举公名而曰。斯人也庶矣乎。虽北方之产。而生质之美。嗜学之笃。东南学者。未必能过之。则公之为师门所倚仗也。可知矣。榆轩韩公梦弼。与同乡里。相与甚挚。悼公之殁。有斯文坠地泣生徒之句。惜其遗文尽燬于火。无只字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10L 页
可徵。独有序文一篇。藏在柳公家。柳公即致明伯高王考也。故能證响焉。尽非俗儒可比拟也。其乡井若乐有轩南阳龙,林皋斋金锡九。皆有遗墟竖碣之论。继而金斯文宗述。复申其议。吴都事宅良。又录其行。其遗韵之在人。久而不泯如此。其从六代孙南燮。以南土公师友之乡也。不远三千里。遍访求遗迹。且请状于致明。致明以家藏序文还之。又不敢不序次其行。所以寓景慕之私于数百年之上。数千里之远云尔。
晶山权公行状
公姓权氏。讳载大。字汝车。晶山其号也。系出高丽太师讳幸。世为安东人。历二十世。至右赞成忠定公讳橃。即冲斋先生也。又历龙宫县监讳东美。义兴县监讳采。至说书讳正忱。以经术事 庄献世子。赞辅 睿德。及壬午后。杜门自废以终身。于公为曾祖。 赠直提学。祖讳思勉。 赠吏曹参议。考讳恒度。号蠹隐。 赠吏曹参判。皆以公故。于说书。亦以贞忠素著。特加华衔也。妣韩山李氏。处士堉女。睡隐讳弘祚后。公以 健陵戊戌正月七日生。骨格峭确。天资和夷。自有知。已俨然成矩度。足不履危。见长者至。必拱手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11H 页
下阶。性仁爱。见寒丐。或脱衣衣之。虽微物。不加戕杀。尝嬉游。群儿攘邻鸡。要与共食。公据义却之。及就学。颇警悟。又知自励。八岁。赋雪山诗。为长者器异。聪明强记。甫成童。已通经史。又喜看前辈事行及国家掌故。至壬午事变。辄为之三复于悒。壬子。丁内外忧。持制如成人。馈奠之暇。不辍诵读。从三从祖醉竹翁。质其疑晦。事曾王母及王母夫人。一意顺适。一日从醉竹所。犯昏而归。夫人对案不食曰。吾恃赖为如何。而汝却不知自爱。何也。公曰。近日所学多可疑。质问之间。不觉日暮。因解衣请挞。夫人嘉之。醉竹翁言是子知自力。又孝顺如此。家先不食之报。庶几在此。乙卯。冠娶。在甥馆未返。 除书到。以公为 齐陵参奉。先是。 正宗大王。将制 显隆园志文。就说书公日记。知苦节甚详。至是访其子孙。官之。寻移 厚陵。既 肃命引见。问年几何。读何书。亲授论语。使读首章。 教曰。且就直所读。予当受讲矣。在 陵所。夜闻偷斫者。究致之法。后无敢犯者。戊午六月。 除冰库别检。 命以阙内入直官相换。授司瓮奉事。尝入侍。 上问曰。汝于说书为孙乎。对曰。曾孙也。曰。汝识曾祖颜面乎。对曰。生晚未及见也。 玉色悽然曰。今日见乃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11L 页
家人。 命付司果。且令道臣。输送衣资食物。岁致米肉于公曾祖妣任氏。公早岁昵侍。仪容端雅。应对警敏。观者皆属目。己未六月。 除青山县监。 上引见曰。尔弱年能吏治否。赴任。见客馆及官廨颓圮。出己俸。修缮。腊月见罢。 上欲还授其职。因筵臣言止之。庚申六月。 上升遐。公恸念 恩造报效无地。赴 因山。既卒哭。即归曰。 先王眷爱微臣。每以读书劝戒。若不自勉励。无以答 圣教。而承先业。自是杜门温理。有言时事得失。宦途穷通者。若无闻焉。己巳。丁曾王母忧。戊寅。遭王母李氏忧。手抄家礼。遵而行之。又荐遭菌殇。挈家入穷峡。老屋矮檐。不蔽风雨。而蔬樵自给。忍饥度日。泊如也。知旧或闷其穷寒。则辄笑曰。茂树可以庇身。幽泉可以润肠。书史吟弄。足以自悦。山居之乐。胜于簪绂。癸未。还旧庄。辛卯。 除掌苑署别提就职。敛迹自守。署即成梅竹旧第也。有成先生所植古松。公日徘徊其下。感念手泽。为文以酹之。十二月。 除礼山县监。赴任。路过华城。至迟迟台下。感吟一绝曰。先王遗躅迟迟台。杨柳依依夹路开。不死孤臣重过此。 显园春色雪中回。既到官。书处官如家。视民如子八字于座右。访问境内民人年老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12H 页
者。遗米肉。蠲杂役之冤徵者。邑有金自庵书院。公暇辄省谒。给丁守护。有时肩舆挈壶。登高赋诗。徜徉忘归。推俸馀以仁穷乏。未尝为营立家业计。天性简亢。不肯为俗吏俯仰态。居一考课殿。考云。秋毫官库。昔闻今见。公笑曰。此古人清疏话本。今拟之于余则僭矣。既归假贷以自给。翼年。又被绣 启云。诗酒外了无一事。睡梦中虚度六朔。既就对见释。书诗酒睡梦四字于壁。客至遇酒。辄引觞剧饮曰。此酒已经 圣主恩恕。吾从叔寿静翁历访。戏谓公曰。此好题目也。吾欲取了虚二字。为公标号可乎。公首肯曰。子其为我记之。日邀亲朋宗族。逍遥于青岩石泉之间。高情逸韵。飘然有尘外想。己酉。 上入承大统。明年。男泳夏登第。唱名之日。 上下教曰。古说书事。 朝家之所不忘。特 除正言。公于是。例升佥枢。六年乙卯。 上以 正庙录用公。在是岁。升工曹参判。时以 庄献世子诞辰再周甲。亲行酌献礼。加上尊号。于是判府事徐俊辅。上疏请上 正庙尊号。微及昔日未遑之典。盖 正庙不受尊号。以无心于独享美名也。公乃因控辞。更申徐疏未尽之义。 上皆温批以答之。时贱臣致明。妄陈一疏。直请典礼。言不知裁。弹章四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12L 页
起。西塞南荒。屏息奔走。而继有李汇炳等万人疏出。则时论益以汹惧。公奋然曰。 朝家之待老臣。至渥矣。老臣独不得为 先世子一死乎。遂治疏投进。其略曰。臣之前疏。因控免之牍。微露衷悃。辞不别白。及柳致明之疏出。而臣实有愧。继而万馀章甫。联名叫 閤。万人所言。则臣之所蕴也。惟 先世子以 英庙次嫡。 真宗介弟。代理庶政。十有四载。协赞万机。 监抚一国。历年之多。施泽之久。传付之重。不但 储贰之尊而已。惟我 正宗大王。深惟宗统之重。致严于不贰本之义。斟酌情礼。为宫园之仪。今 列圣相承。传统已久。而义有可伸。此 正庙微婉之旨。所以启诱后人。而有待于阐明者也。若谓追报之节。已尽无憾。则 玄室志文。何以有锡胤诞报之言乎。阐徽之道。止于尊号。则 正庙独何为而不受乎。且 列圣朝同昭穆共一位之制。可据非一。此实援稽旧典。为一王之法者也。疏入。 上命还出给。下 严旨。两司玉堂及喉院。连章迭攻。请与贱臣同推鞫。 上不允。寻又 下教曰。乃祖事。不可忘。遂命置于灵光之荏子岛。公虽力疾治疏。须人以转身者。有年矣。众谓必不任道。公闻 命。感泣曰。老臣获此 重谴。而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13H 页
 圣教犹轸念先故。虽死犹荣。夷然就道。神气如常日。命赍说书公手写心近小学等书。召门子弟。戒以勤文学。述先业。趱赶之馀。欲为留滞调护。则曰。 严命也。不可少迟。贱臣累踪。方亦俟罪智岛。闻渡海。若将招呼。而曰。吾祖忠定公之过碧蹄也。与李文元公咫尺不相见。此义可法。余以一书唁之而已。既到谪馆。愈自强。逐日看书。不问外事。或言海岛景物可供玩。公笑曰。吾有五废。罪废,病废,老废,耳废,诗废。不废者只一目。曷为无益之玩。以费眼力。十一月。 上特命放释。公感涕曰。微臣一行事。到此了矣。将柰大义何。时余亦同被 恩宥。为公迟发数日。风定海晏。候公于水次。公举帆登陆。颜貌可比十数年以前。握手嗟劳。语之曰。如我妄言。祸福尚未了。公则见吾覆辙而随之。方是义勇也。因后先在道。时腊雪没胫。仆夫呼咷。旅店冷薄。衾褥紧设。千里而后。各寻家巷。丙辰六月。 命甄叙。是秋复病痿。坐起皆举扶。丁巳。加嘉义。己未五月。家人视膳。命却肉曰。明日是 景慕宫忌辰。吾犹有神识。何忍食。自后因沈淹。一日取说书公遗集。命更写全秩。勘芦峰金公墓铭。翼日卯时。考终。五月二十八日也。享年八十二。十月十日。葬于顺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13L 页
兴安南巳向之原。公德性淳古。襟怀虚旷。自幼少。未有一分嗜欲以乱其志思者。是以天机独全。澹乎其不累。虽艰虞困苦。而拂乱之意不萌。妙年 恩宠。而怙侈之心不生。古心古貌。有如孤松癯鹤。带霜栖枯。不俟其清苦自励而后。方见其高也。八十年穷通荣辱。相寻于造次。而一付之命物。以安性情。及其驱踧于海曲穷荒之中。而不惟不丧心落魄。乃反气益舒而身益旺。则又见其存乎中者。一段义理而已。虽其泊然无为。而一念感镌。少伸尘刹之报。则何尝一日忘哉。终能一吐平生之蕴畜。以积年床笫之身。而任千里陆海之艰。其事可异。其心可悲。乃知一死生轻宠辱者。未始不从薄嗜欲处做出来也。若其言之行与不行。天也。世或以清虚。不适于用而病之者。岂能窥其际哉。顾吾狂妄之言。先公获罪。因得与公并勘同律。幸矣。而或比并为说则谬矣。公通仕籍六十年。恬于进取。无一点墨。入京师。及子泳夏策名。未几骤跻清显。则戒之曰。昔曾王考之唱胪也。 英庙下询其自期者。对以尊主庇民四字。尔宜勉承先志。以答殊遇。又尝劝读朱子封事及经筵讲义等书。以备他日顾问。呈递而归。则喜其早还。再 除近邑。遭忧未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14H 页
赴。则又教无以禄养为心。是其贻谟于后者。亦可谓至矣。及后岛还。谓子侄曰。若诛茅于万山深处。与溪童野叟。歌咏 天恩。以终吾年寿足矣。尝以早孤。为终身痛。每遇忌日。终夕不寐。及衰病。无以亲祭。则竟日愀然。遇 正庙忌辰。辄悲咽不自胜。尝于大祭之日。鸡鸣而起。双泪迸落。因吟一绝以志感。又读 显隆园志文。赋一百四十韵。皆片片腔血也。凡遇感愤愉佚忧愁閒适。亦发之于诗。名其稿曰知命。有小序以志之。配贞夫人丰山金氏之源女。芦峰讳■(亻政)曾孙。壸范克修。先公五年卒。生二男。不育。嗣男即泳夏。校理。二女李正鲁,李会文。校理四男。履渊,复渊。侍公终始于岛。归即夭。泰渊,益渊。女李重明一幼。李正鲁子周基。女柳道直。李会文子哲佐。致明自哭公来。神识日昧。疾病随续。无复人世念。日校理君以遗事及族子琏夏所撰家传者。责余以记德之状。固不敢也。第窃惟念致明高王考辅德府君。亦尝仕为 宫僚。壬午以后。六被 召命。而不仕以终。实亦默契于说书公心事矣。公与致明。又同被 重谴。投之海曲。则其事诚有不偶者。若其少日追随之好。林下相期之笃。固不论也。以致明状公。其何忍终辞。谨就按本。而第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14L 页
录之。特于晚年事亹亹焉。间以贱迹而点缀之。以见公毕忠始终。以备后人财择取舍之地云尔。
先考成均进士府君家状
府君讳晦文。字烨如。我柳氏。系出全州。完山伯讳湿。上祖也。有五子。俱登文科。第二讳克恕。宝文阁直提学。生讳滨。入我 朝。亦官直提学。生讳义孙。官集贤提学。号桧轩。 端庙逊位。退居全州之黄方山中。筑笑卧亭以终。有弟讳末孙。以遗逸荐授执义。生讳季潼。 赠都承旨。后桧轩公。生讳轼。弘文馆典翰。生讳润善。引仪。自汉阳之墨寺洞。家于岭之荣川。二世讳复起。从舅鹤峰金先生学。号岐峰。官礼宾正 赠左承旨。随外氏。家安东之水谷。于府君为八世。曾祖讳观铉。官刑曹参议。号阳坡。祖讳通源。号范溪。以质行闻。考讳星休。成均生员。副护军。妣义城金氏。监司讳声久玄孙。学生讳必东女。继妣曲江裴氏。监司讳三益后。学生讳相复女。金氏。以 英庙戊寅十月十五日。生府君于大坪里第。幼姿貌端悫。神精明炯。始上学。音响疏亮。清浊高低。自中其节。与同辈游嬉。避不蹑果木下。或随人渔猎。从岸上指点。未尝身自入水。所著衣袜。虽至弊坏。尘土不污。丁亥。母夫人弃背。戊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15H 页
子。仲祖芦厓府君。携以教育。课授日四五板。读一二遍。成诵。稍长。课论语。日授一卷。再读日一册既尽。背诵尽秩。无滞碍。未数年。文思逸发。操笔立就。赡敏精切。识者已推许之。芦厓府君。处涧亭授徒。亭有半架夹室。府君修扫窗簟。整置几案而日处之。萧然可意也。季父少三岁。携与同处。自授以课。春夏则剪纸计数而藏之。日授一纸。使属文。或拾果物。取而弆之。每日出给有数。其幼而笃于伦爱。条理详密如此。癸巳。祖考府君寝疾。子弟侍病者充溢堂宇。而府君专调尝扶持。夜则坐候剧歇。达曙不交睫者。终始焉。姑氏得奇疾。又躬执汤垆以疗之。丙申。委禽于大山李先生之门。先生极加爱赏。因劝读大学。又将大学或问及论语。熟复温理者数岁。自后知解益精到。得力最深。癸卯。赴京试。既入场。有鹊堕一枝木于试券。同座者贺奇兆。府君折其半以与之曰。可共此兆。既而捷。两日省试又捷。初日名闻蔼然。洛中新进者。闻风愿交。不一往来参寻。亢直自守。亦不喜矫激。所识皆倚以为重。下至胥仆。亦指认以致敬。辛亥。芦厓府君下世。府君以有恩不加服之义。不为之制。而所以致诚于终事者甚至。壬子。岭儒请伸 庄献世子冤。府君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15L 页
在疏儒中。持论善折衷可否。初有甲乙。卒无不如府君言者。时相蔡文肃济恭。见岭人言。吾闻岭儒中后辈议论常是。指府君也。后被选同诸人。 赐见便殿。 上历问居住姓名。至府君则曰。尔是岭人乎。盖又为 上心所识有也。府君愈自敛约。耻为近嫌。或言相国有先故。不可以不见。府君谢不往。丙辰。从壶谷公于蓬莱郡。时损斋南公汉朝。为办行装。携与共枫岳胜赏。遍游八景而返。丁丑。士林设乡饮礼于顺兴之绍修。请府君当宾席。为之一起以应之。戊寅九月。寝疾终。实二十九日也。前距周甲仅一望。昊天罔极。尚忍言哉。不肖孤以明年三月二十九日。奉窆于达施洞先兆之右傍。先妣亦迁而从同穴也。先妣韩山李氏。大山先生孙。侍读号艮岩讳埦女。柔嘉贞淑。夫党咸仪式焉。生四男。只育不肖。致明今忝为弘文馆校理。一女嫁为大司谏李泰淳次子汇运妻。性行端洁。不幸先府君而夭。致明娶士人金复久女。生一男。不育。再娶士人申鲁岳女。无子。取三从弟致俭子为后。今幼。所育三女。长适金在九。次适金精寿。季适金达铢。李二男。晚德,晚悫。一女适金昌铢。金在九一男。幼。馀未育。金昌铢一男一女。幼。呜呼。府君气质刚方。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16H 页
性度端良。坚贞笃厚。不事矫饰。而因心孝友。推情姻睦。常有大庇之志。而好善疾恶。出于天赋。希世徼福。绝于言议。所重。尊贤而卫道也。所急。救灾而恤患也。故虽为布衣。而彰瘅之施。利泽之及。不专于一家一方而已也。昼夜亲侧。不别寝处。或因愁寂。间以戏语。供娱笑。尝出至十里所。忽心动。亟步还。太府君才自厕出。而门廊颓。在厕上矣。家素以笃义。匮于用。常假贷。犹不给。为养不必兼珍。而菽水之奉。可以娱志也。追远不必丰腆。而沼沚之毛。可以致诚也。诸弟之贫者。饥饱与同。每值岁饥。糁粝不自给。而周亲之。待而举火者。十馀家。闻人屡饥。推与之。不嫌其少曰。犹愈于绝粒也。妹既嫁而归。拊视之愈挚。送则为办鱼肉以厌饫之曰。为妇人家。自不能念其口也。当寒而闻其不衣絮。则竭力以裁送之曰。不制又难庇渠体也。念其不给臧获。晚更推使一婢。季父家失所使婢。又推与之。我门族寔繁以大。事多疑难。无不待以判正者。其有祸患。皆恃而安焉。尝借马入京。值乡旧以父死非罪。将叫 阍。雠家广布悍卒。求欲灭口。府君身自捍蔽。以及于 闻。且以所乘与护行者。为往来以资给。病阴阳家惑乱。败人骨肉。虽用风气回合之说。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16L 页
而本之人事。言议必主是处。未尝为时世所屈挠。事有关先贤者。虽被众讪。确然不为动。诸所可否。府君有言。辄随而正。损斋公尝言。吾辈今日政值浇漓。惟此人可恃耳。不肖后掌试湖南。见一守宰。言先公为吾侪所属望。不幸蹉跎。而惟闻南中士论。归重于先公云。聪明绝人。少时所课授经传。至老不忘。究覈义理。明切简当。善晓解人。为文章不事险奇。明白条达。投之所向。无不如其意者。至他人撰述。一经修饰。精彩一倍。先师遗集。屡经雠校。而尚多未勘。府君剋意整顿。殆无遗憾。一时诸贤文字。无不经手分。而有删无改曰。前辈成规也。然爬梳整理。一一中窾。雨谷金公道行。常言某看文字。眼如利锥。府君器谞利用。优于康济。而未尝为厚生计。宁甘心穷饿。而不欲为利邀。宁自任疏迂。而不欲为巧取。虽尝留意公车。有声当世。慨然有需世立事之志。而亦不欲枉尺以求售。平居简默。思虑静专。事无蔓委。言无支剩。未尝以姑息之爱而市要人。亦未尝以无及之事而咎责人。人虽不见其驩虞。而亦乐于输诚。即此而其所存所发。亦略可验矣。不肖痛念先妣早世。府君仅三十二岁。不更娶。躬兼怙恃。以拊育不肖喃妹。以薄嗜欲。节性
定斋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五 第 217H 页
灵。不知其为苦也。尝曰。吾于衣食男女。庶几不劳刚制。又言。吾老矣。无复四方之志。若又不乐为乾没。当父子扫一室。亲近书册。为家计未为失也。是盖府君平日之志。而孰谓竟赍志以殁也。所著若干篇。在巾笥。岂足以知所蕴哉。府君谦不置标号。漱石李公野淳。循贞曜故事。因所居里。以寒坪二字。书以遗不肖。呜呼。府君资才学行。虽藉甚当世。而卒以敛迹圭荜。天又阏其年寿。使不得究其晚暮。是宜有所记述。以祈立言君子哀怜阐发。而不肖日用而不知。虽欲措辞。而茫然有不省。未足以有槩于大方。然与其强所不知而浮溢以取讥。宁损约以无负撝谦之为近实。伏惟有以鉴谅而垂惠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