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1a 页 WYG1197-092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吴文正集
附录
年谱(并序/)
临川吴文正公年谱二卷门人危素所纂次初公既捐
馆其长孙当尝草定其次序又以请谥来京师以荫补
官朝廷知其能世家学驯致清显数期素刋订其书以
传于世素惟及公之门者在朝在野犹有其人故屡致
吴文正集
附录
年谱(并序/)
临川吴文正公年谱二卷门人危素所纂次初公既捐
馆其长孙当尝草定其次序又以请谥来京师以荫补
官朝廷知其能世家学驯致清显数期素刋订其书以
传于世素惟及公之门者在朝在野犹有其人故屡致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1b 页 WYG1197-0925b.png
辞让当以江西肃政廉访使奉诏招捕盗贼十年不返
而最后及公之门者亦皆相继物故素于是不敢缓也
会繇禁林调官岭北暇日取其藁颇加䌷绎凡公自制
之文见于集中者可以互见宜不必载其与人论辨胜
负一时之言亦复删去祭文挽诗行状谥议神道碑并
附见焉呜呼方宋周元公倡圣贤之绝学关洛之大儒
继出迁国江南斯道之传尤胜于闽境已而当国者不
明重加禁绝嘉定以来国是既章而东南之学者靡然
而最后及公之门者亦皆相继物故素于是不敢缓也
会繇禁林调官岭北暇日取其藁颇加䌷绎凡公自制
之文见于集中者可以互见宜不必载其与人论辨胜
负一时之言亦复删去祭文挽诗行状谥议神道碑并
附见焉呜呼方宋周元公倡圣贤之绝学关洛之大儒
继出迁国江南斯道之传尤胜于闽境已而当国者不
明重加禁绝嘉定以来国是既章而东南之学者靡然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2a 页 WYG1197-0925c.png
从之其设科取士亦必以是为宗其流之弊往往驰骛
于空言而汨乱于实学以至国随以亡而莫之悟公生
于淳祐长于咸淳而斯何时也乃毅然有志拔乎流俗
以径造高明之域宋既内附隐居山林者三十年研经
籍之微玩天人之妙槁城董忠宣公力荐起之仕或不
久而即退或拜命而不行要之无意于为世之用著书
立言以示后学盖灿然存乎简编方来之英彦亦可以
潜心于此而无负公之所属望岂非善学者哉素几弱
于空言而汨乱于实学以至国随以亡而莫之悟公生
于淳祐长于咸淳而斯何时也乃毅然有志拔乎流俗
以径造高明之域宋既内附隐居山林者三十年研经
籍之微玩天人之妙槁城董忠宣公力荐起之仕或不
久而即退或拜命而不行要之无意于为世之用著书
立言以示后学盖灿然存乎简编方来之英彦亦可以
潜心于此而无负公之所属望岂非善学者哉素几弱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2b 页 WYG1197-0925d.png
冠以亲命执经座下侵寻衰莫无能发明师训夙夜畏
惕莫知所云年谱之成君子有以悲其志矣至正二十
五年正月既望门人荣禄大夫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左
丞临川危素序
公讳澄字伯清姓吴氏其先七世始自礼城县(今富/州)
徙抚之崇仁县六世周始居崇仁乡之坫原生二子
玑璿宋高宗渡江选民为兵玑以繇役长乡兵戌江
东因家太平州璿生煜公高祖也谨厚慈俭家自饶
惕莫知所云年谱之成君子有以悲其志矣至正二十
五年正月既望门人荣禄大夫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左
丞临川危素序
公讳澄字伯清姓吴氏其先七世始自礼城县(今富/州)
徙抚之崇仁县六世周始居崇仁乡之坫原生二子
玑璿宋高宗渡江选民为兵玑以繇役长乡兵戌江
东因家太平州璿生煜公高祖也谨厚慈俭家自饶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3a 页 WYG1197-0926a.png
裕有寇自宁都县(今升/州)境至屋庐尽燬改筑于吴山
之下曰咸口年至八十馀曾祖考太德澹然无时俗
嗜好中年即谢家事优游林泉亦享耆寿祖考铎工
进士诗赋精通天文星历之学宽厚不屑细务考枢
温粹纯实谦退不与人争善为方里尝大札业医者
多畏传染不敢往视或尽室不起乃煮善药命一力
持以自随给以饮之全活者数十家有丧不能举者
竭力周恤终身以为常妣游氏生二子长则公也
之下曰咸口年至八十馀曾祖考太德澹然无时俗
嗜好中年即谢家事优游林泉亦享耆寿祖考铎工
进士诗赋精通天文星历之学宽厚不屑细务考枢
温粹纯实谦退不与人争善为方里尝大札业医者
多畏传染不敢往视或尽室不起乃煮善药命一力
持以自随给以饮之全活者数十家有丧不能举者
竭力周恤终身以为常妣游氏生二子长则公也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3b 页 WYG1197-0926b.png
宋淳祐九年己酉
正月壬戌日申时公生(十九日公生前一夕邻媪梦/神物蜿蜒降于舍旁之池中)
(里父老云礼城徐觉得望气之术见紫气于华盖临/川二山之间谓人曰是必有盖世伟人生焉公稍长)
(与觉遇诸邻邑觉惊异曰向/吾所占伟人子良是幸自重)
十年庚戌
十一年辛亥
三岁颖异日发(公三岁大父每读古诗爱之渐至数/百篇琅琅成诵游夫人携过里姥姥)
(惠以钱果公敬受之终/有惭色密置之而去)
正月壬戌日申时公生(十九日公生前一夕邻媪梦/神物蜿蜒降于舍旁之池中)
(里父老云礼城徐觉得望气之术见紫气于华盖临/川二山之间谓人曰是必有盖世伟人生焉公稍长)
(与觉遇诸邻邑觉惊异曰向/吾所占伟人子良是幸自重)
十年庚戌
十一年辛亥
三岁颖异日发(公三岁大父每读古诗爱之渐至数/百篇琅琅成诵游夫人携过里姥姥)
(惠以钱果公敬受之终/有惭色密置之而去)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4a 页 WYG1197-0926c.png
十二年壬子
宝祐元年癸丑
五岁就外傅(公五岁始就外傅颖敏殊绝读书累千/馀言数过即能记自是日务勤学或至)
(达旦游夫人虑其过勤致疾量给膏油仅可夜分乃/密市油伺母寝复观书且障其明恐为母所觉也)
二年甲寅
三年乙卯
七岁(论语孟子五经皆成/诵能属诗通进士赋)
四年丙辰
宝祐元年癸丑
五岁就外傅(公五岁始就外傅颖敏殊绝读书累千/馀言数过即能记自是日务勤学或至)
(达旦游夫人虑其过勤致疾量给膏油仅可夜分乃/密市油伺母寝复观书且障其明恐为母所觉也)
二年甲寅
三年乙卯
七岁(论语孟子五经皆成/诵能属诗通进士赋)
四年丙辰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4b 页 WYG1197-0926d.png
五年丁巳九岁(乡里邻邑课/试每中前名)
六年戊午
十岁始得朱子大学等书读之(读大学中庸朱氏章/句 公尝因学者求)
(读中庸语之曰吾幼时习诗赋未尽见朱子之书盖/业进士者不知用力于此也十岁偶于故书中得大)
(学中庸章句读之喜甚自是清晨必诵大学二十遇者/千馀日然后读中庸及诸经则如破竹之势略无凝)
(滞矣学者于大学得分/晓则中庸不难读也)
开庆元年己未
景定元年庚申
六年戊午
十岁始得朱子大学等书读之(读大学中庸朱氏章/句 公尝因学者求)
(读中庸语之曰吾幼时习诗赋未尽见朱子之书盖/业进士者不知用力于此也十岁偶于故书中得大)
(学中庸章句读之喜甚自是清晨必诵大学二十遇者/千馀日然后读中庸及诸经则如破竹之势略无凝)
(滞矣学者于大学得分/晓则中庸不难读也)
开庆元年己未
景定元年庚申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5a 页 WYG1197-0927a.png
二年辛酉
十三岁大肆力于群书应举之文尽通(公于书一览/无不尽记时)
(麻沙新刻古文集成因家贫从粥书者借读踰月而/归之粥书者曰子能尽读之乎公曰试抽以问我随)
(粥者举问辄尽其章粥/者惊异遂赠以此书)
三年壬戌
秋时十四岁丱角就抚州补试(按公撰许母墓志云/余以童丱就郡学补)
(试同邸有一先生长者视予所作赋勉而教之试毕/各不问名居而去后八年予忝乡贡工歌鹿鸣之燕)
(向所见先生长者在焉问之则临川许先/生功甫也其年为江西转运司所贡士)
十三岁大肆力于群书应举之文尽通(公于书一览/无不尽记时)
(麻沙新刻古文集成因家贫从粥书者借读踰月而/归之粥书者曰子能尽读之乎公曰试抽以问我随)
(粥者举问辄尽其章粥/者惊异遂赠以此书)
三年壬戌
秋时十四岁丱角就抚州补试(按公撰许母墓志云/余以童丱就郡学补)
(试同邸有一先生长者视予所作赋勉而教之试毕/各不问名居而去后八年予忝乡贡工歌鹿鸣之燕)
(向所见先生长者在焉问之则临川许先/生功甫也其年为江西转运司所贡士)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5b 页 WYG1197-0927b.png
四年癸亥
十五岁知厌科举之业用力圣贤之学作勤谨二箴
(公年十冇五深知科举业之不足致力专务圣贤之/学因读朱子训子帖得勤谨二字谓真持养之要经)
(为学之/大务)作敬和二铭(公曰吾读敬铭则使人心神收/敛百望俱消如在灵祠中如立)
(严师侧凄凄乎其似秋而不觉足之重手之恭也读/和铭则使人心神怡旷万境俱融有弄月吟风情有)
(傍花随柳想熙熙乎其似春/而不知手之舞足之蹈也)
五年甲子
秋侍大父如郡城(时大父赴乡试会郡守延致番昜/程先生若庸于临汝书院宋季士)
十五岁知厌科举之业用力圣贤之学作勤谨二箴
(公年十冇五深知科举业之不足致力专务圣贤之/学因读朱子训子帖得勤谨二字谓真持养之要经)
(为学之/大务)作敬和二铭(公曰吾读敬铭则使人心神收/敛百望俱消如在灵祠中如立)
(严师侧凄凄乎其似秋而不觉足之重手之恭也读/和铭则使人心神怡旷万境俱融有弄月吟风情有)
(傍花随柳想熙熙乎其似春/而不知手之舞足之蹈也)
五年甲子
秋侍大父如郡城(时大父赴乡试会郡守延致番昜/程先生若庸于临汝书院宋季士)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6a 页 WYG1197-0927c.png
(习惟以进取为务程先生尝游石洞饶氏之门独以/朱子之学授诸生公谒见升堂历观其标贴壁问之)
(说有不尽合于朱子公乃一一请问如所谓大学为/正大高明之学然则小学其卑小浅陋之学乎程先)
(生悚然曰若庸处此未见冇知学能问如子者余之/子仔复族子槱之皆与子同年生可相与为友自是)
(公每至郡必留临汝槱之翰林/承旨程文宪公钜夫旧名也)
咸淳元年乙丑
八月作杂识五章十月己丑作颜冉铭十二月戊子
大父卒丧葬凡役公悉考古礼禀于父左丞公而行
之(大父寝疾公侍其父视药食不就寝席者凡十馀/夕无怠容大父叹曰吾察此孙服勤连昼夜不懈)
(说有不尽合于朱子公乃一一请问如所谓大学为/正大高明之学然则小学其卑小浅陋之学乎程先)
(生悚然曰若庸处此未见冇知学能问如子者余之/子仔复族子槱之皆与子同年生可相与为友自是)
(公每至郡必留临汝槱之翰林/承旨程文宪公钜夫旧名也)
咸淳元年乙丑
八月作杂识五章十月己丑作颜冉铭十二月戊子
大父卒丧葬凡役公悉考古礼禀于父左丞公而行
之(大父寝疾公侍其父视药食不就寝席者凡十馀/夕无怠容大父叹曰吾察此孙服勤连昼夜不懈)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6b 页 WYG1197-0927d.png
(而神气有馀此大/器可望其善教之)
二年丙寅
冬葬大父于坫原之古宅十一月壬子作理一箴
三年丁卯
十九岁作道统图并叙较正孝经(又取他书之言孝/者为外传十篇)
(公谓朱子于诸经各有成书独未及于书于春秋欲/取诸家之训说而成朱子之志精力方强凡天文地)
(理律历田赋名物算数博考经/传而得夫观察之微制作之故)作皇极经世续书(公/潜)
(心邵子之书每病夫昧者流为术数之末遂以先天/六十四卦分配一元之数推治乱相禅之由而为是)
二年丙寅
冬葬大父于坫原之古宅十一月壬子作理一箴
三年丁卯
十九岁作道统图并叙较正孝经(又取他书之言孝/者为外传十篇)
(公谓朱子于诸经各有成书独未及于书于春秋欲/取诸家之训说而成朱子之志精力方强凡天文地)
(理律历田赋名物算数博考经/传而得夫观察之微制作之故)作皇极经世续书(公/潜)
(心邵子之书每病夫昧者流为术数之末遂以先天/六十四卦分配一元之数推治乱相禅之由而为是)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7a 页 WYG1197-0928a.png
(书兵火后/散轶不存)通赵主簿书作自新自修消人欲长天理
克己悔过诸铭
四年戊辰
作题四书一章纪梦一章杂识一章矫轻警惰二铭
五年己巳
六年庚午
八月应乡贡中选(以乾卦保合太和万国/咸宁赋中第二十八名)答缪郡守
书答程教授书作杂识二章
克己悔过诸铭
四年戊辰
作题四书一章纪梦一章杂识一章矫轻警惰二铭
五年己巳
六年庚午
八月应乡贡中选(以乾卦保合太和万国/咸宁赋中第二十八名)答缪郡守
书答程教授书作杂识二章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7b 页 WYG1197-0928b.png
七年辛未
春省试下第三月癸酉纂次旧作题曰私录(程先生/识其后)
(曰若庸来此二十二年阅人多矣未见年方弱冠而/有此志量有此工夫广大精微无所不究如画方旦)
(何可量也仆虽老不/敢自弃愿闻切磋语)八月至临汝书院(留止/数月)
八年壬申
授徒山中
九年癸酉
十年甲戌
春省试下第三月癸酉纂次旧作题曰私录(程先生/识其后)
(曰若庸来此二十二年阅人多矣未见年方弱冠而/有此志量有此工夫广大精微无所不究如画方旦)
(何可量也仆虽老不/敢自弃愿闻切磋语)八月至临汝书院(留止/数月)
八年壬申
授徒山中
九年癸酉
十年甲戌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8a 页 WYG1197-0928c.png
授徒乐安县(以县丞黄酉卿之招/酉卿蜀人忠义士也)
大元至元十二年乙亥
抚州内附
十三年丙子
奉亲避寇(时宁都/盗起)
十四年丁丑
十五年戊寅
十六年己卯
大元至元十二年乙亥
抚州内附
十三年丙子
奉亲避寇(时宁都/盗起)
十四年丁丑
十五年戊寅
十六年己卯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8b 页 WYG1197-0928d.png
十七年庚辰
隐居布水谷(公与前贡士乐安郑松结庐谷中谷在/乐安之高山上有田有池群山外环唯)
(一径河通县崖飞瀑而出故曰布水屏绝人/事箪瓢卒岁今为古隐观以公旧隐故也)
十八年辛巳
留布水谷纂次诸经注释孝经章句成
十九年壬午
留布水谷较易书诗春秋修正仪礼小戴大戴记成
二十年癸未
隐居布水谷(公与前贡士乐安郑松结庐谷中谷在/乐安之高山上有田有池群山外环唯)
(一径河通县崖飞瀑而出故曰布水屏绝人/事箪瓢卒岁今为古隐观以公旧隐故也)
十八年辛巳
留布水谷纂次诸经注释孝经章句成
十九年壬午
留布水谷较易书诗春秋修正仪礼小戴大戴记成
二十年癸未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9a 页 WYG1197-0929a.png
冬还自布水谷
二十一年甲申
五月己酉朔父左丞公卒(公居丧治葬率循古制参/以书仪家礼行之乡党姻)
(戚亦多依效不用浮屠/里俗或讥之则以为解)
二十二年乙酉
居丧冬葬父左丞公于里之鲁步东边
二十三年丙戌
八月释服(程文宪公以江南行台侍御史承诏访求/遗逸有德行才艺者即驿送入觐冬程公)
二十一年甲申
五月己酉朔父左丞公卒(公居丧治葬率循古制参/以书仪家礼行之乡党姻)
(戚亦多依效不用浮屠/里俗或讥之则以为解)
二十二年乙酉
居丧冬葬父左丞公于里之鲁步东边
二十三年丙戌
八月释服(程文宪公以江南行台侍御史承诏访求/遗逸有德行才艺者即驿送入觐冬程公)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9b 页 WYG1197-0929b.png
(至抚州命郡县问劳迎致强公出仕力以母老辞程/公曰诚不肯为朝廷出中原山川之胜可无一览乎)
(公诺之归白/游夫人治行)十一月如建昌路(同程公/行故也)
二十四年丁亥
春适燕(程公疏上所荐士以复命终不忍舍公公微/知之力以母老辞遂治任南归公卿大夫多)
(中原老成而宋之遗士亦有留燕者皆知公之不可/留而惜其去相率赋诗送别阎文康公复之诗有曰)
(群材方用楚一士独辞燕赵文敏公孟頫方被召为/兵部郎中独书朱子与其师刘先生屏山所赓三诗)
(为/赠)十二月还家(舟中赋感兴/诗二十五章)
二十五年戊子
(公诺之归白/游夫人治行)十一月如建昌路(同程公/行故也)
二十四年丁亥
春适燕(程公疏上所荐士以复命终不忍舍公公微/知之力以母老辞遂治任南归公卿大夫多)
(中原老成而宋之遗士亦有留燕者皆知公之不可/留而惜其去相率赋诗送别阎文康公复之诗有曰)
(群材方用楚一士独辞燕赵文敏公孟頫方被召为/兵部郎中独书朱子与其师刘先生屏山所赓三诗)
(为/赠)十二月还家(舟中赋感兴/诗二十五章)
二十五年戊子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10a 页 WYG1197-0929c.png
授徒宜黄县明新堂(宜黄吴东子建义塾扁曰明新/堂设先圣像行舍菜礼奉书币)
(聘延公受徒其中属邻境有警乃奉游夫/人寓门人邹志道旧庐自留寓塾数月)秋还家朝
命求较定易书诗春秋仪礼大戴记小戴记(程文宪/公请于)
(朝曰吴澄不愿仕而所考易书诗春秋仪礼大戴记/小戴记俱有成书于世有益宜取寘国子监令诸生)
(肄习次第传之天下朝廷从之遂移行省/遣官诣门誊写进呈仍令有司常加优礼)
二十六年己丑
进呈诸经(令藏国子监崇/文阁见书目)
二十七年庚寅
(聘延公受徒其中属邻境有警乃奉游夫/人寓门人邹志道旧庐自留寓塾数月)秋还家朝
命求较定易书诗春秋仪礼大戴记小戴记(程文宪/公请于)
(朝曰吴澄不愿仕而所考易书诗春秋仪礼大戴记/小戴记俱有成书于世有益宜取寘国子监令诸生)
(肄习次第传之天下朝廷从之遂移行省/遣官诣门誊写进呈仍令有司常加优礼)
二十六年己丑
进呈诸经(令藏国子监崇/文阁见书目)
二十七年庚寅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10b 页 WYG1197-0929d.png
二十八年辛卯
夫人余氏卒(夫人讳惟恭父珏世居里之余溪宝/祐三年二月庚寅生得年三十冇七)
二十九年壬辰
三十年癸巳
三十一年甲午(以上皆元/世祖朝)
正月甲子如福州(程文宪公为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使迎致焉)十一月戊
申还家
元贞元年乙未(元成/宗朝)
夫人余氏卒(夫人讳惟恭父珏世居里之余溪宝/祐三年二月庚寅生得年三十冇七)
二十九年壬辰
三十年癸巳
三十一年甲午(以上皆元/世祖朝)
正月甲子如福州(程文宪公为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使迎致焉)十一月戊
申还家
元贞元年乙未(元成/宗朝)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11a 页 WYG1197-0930a.png
八月如龙兴游西山(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使司经/历郝文闻公至来见问易疑数)
(十条留居郡学有答问之辞郝君命吏从旁书之令/学者传录名曰原理○朔南士友问学者众时元文)
(敏公明善自负所学论经之次辄屈其坐人闻公至/质诸经疑难数十条问春秋尤多公随问剖析元公)
(大加畏服以为平生所遇明经之师未见如先生者/及论性理未甚领悟公令其观程子遗书及近思录)
(元公尝读是书至是始潜心力究而有所得他日谢/先生曰先生所学程朱二子所学也请执弟子礼终)
(身城中士友及诸生请开讲郡学公说修已/以敬章反覆万馀言听者千百多所感发)十一月
还家
二年丙申
(十条留居郡学有答问之辞郝君命吏从旁书之令/学者传录名曰原理○朔南士友问学者众时元文)
(敏公明善自负所学论经之次辄屈其坐人闻公至/质诸经疑难数十条问春秋尤多公随问剖析元公)
(大加畏服以为平生所遇明经之师未见如先生者/及论性理未甚领悟公令其观程子遗书及近思录)
(元公尝读是书至是始潜心力究而有所得他日谢/先生曰先生所学程朱二子所学也请执弟子礼终)
(身城中士友及诸生请开讲郡学公说修已/以敬章反覆万馀言听者千百多所感发)十一月
还家
二年丙申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11b 页 WYG1197-0930b.png
如龙兴(时董忠宣公士选任江西行省左丞元文敏/公其客也辟为掾以教其子公执谒于其馆)
(董公闻之亲馈食中堂颇问经义治道顾元公曰/吴先生德容严厉而不失其和吾平生未之见也)
大德元年丁酉(成/宗)
二年戊戌
(董忠宣公以江南行台御史中丞入觐改佥枢密院/事力荐公于朝堂吏颇缓其事一日议事都堂董公)
(起立语丞相谔勒哲平章军国重事东平文贞王博/果密曰士选所荐吴澄非一才一艺之能也其人经)
(明行修论道经邦可以辅佐治世大受之器也皆曰/佥院质实所荐必天下士何疑焉会平章拜御史中)
(丞寻薨不/及用公)七月母夫人游氏卒
(董公闻之亲馈食中堂颇问经义治道顾元公曰/吴先生德容严厉而不失其和吾平生未之见也)
大德元年丁酉(成/宗)
二年戊戌
(董忠宣公以江南行台御史中丞入觐改佥枢密院/事力荐公于朝堂吏颇缓其事一日议事都堂董公)
(起立语丞相谔勒哲平章军国重事东平文贞王博/果密曰士选所荐吴澄非一才一艺之能也其人经)
(明行修论道经邦可以辅佐治世大受之器也皆曰/佥院质实所荐必天下士何疑焉会平章拜御史中)
(丞寻薨不/及用公)七月母夫人游氏卒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12a 页 WYG1197-0930c.png
三年己亥
居丧
四年庚子
六月作正中堂于咸口之原(长子文治其后堂成程/文宪公为之记赵文敏)
(公篆/其额)八月释服
五年辛丑
授应奉翰林文字登仕郎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
官(董忠宣公时为御史中丞以私书勉公/应召都堂移江西行省令有司敦请)复董中丞
居丧
四年庚子
六月作正中堂于咸口之原(长子文治其后堂成程/文宪公为之记赵文敏)
(公篆/其额)八月释服
五年辛丑
授应奉翰林文字登仕郎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
官(董忠宣公时为御史中丞以私书勉公/应召都堂移江西行省令有司敦请)复董中丞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12b 页 WYG1197-0930d.png
书
六年壬寅
八月壬戌戒行十月丁亥至京师(春有司奉旨朝命/趣行督迫邑里具)
(驿舟敦遣至京师已有代矣公即欲归河冻不可行/元文敏公朝夕奉公尤谨大夫士多来问学及行元)
(公为/诗序)
七年癸卯
春治归五月己酉至扬州(董忠宣公言应奉翰林文/字吴澄天禀高特道业安)
(成不求用于时隐居五十馀载至元间遣使求贤同/至者俱为按察本官力以母老辞还大德三年举本)
六年壬寅
八月壬戌戒行十月丁亥至京师(春有司奉旨朝命/趣行督迫邑里具)
(驿舟敦遣至京师已有代矣公即欲归河冻不可行/元文敏公朝夕奉公尤谨大夫士多来问学及行元)
(公为/诗序)
七年癸卯
春治归五月己酉至扬州(董忠宣公言应奉翰林文/字吴澄天禀高特道业安)
(成不求用于时隐居五十馀载至元间遣使求贤同/至者俱为按察本官力以母老辞还大德三年举本)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13a 页 WYG1197-0931a.png
(官有道之士都省奏充前职咨行省特遣之任未至/而吏部作不赴任阙顷于本官无所加损似失朝廷)
(崇儒重道之意至扬州江北淮东道肃政廉访使赵/公完泽以暑炽强公留郡学中山王玠河南张恒皆)
(受业/焉)答张恒问孝经七月至真州(淮东宣慰使沙卜/珠公玠工部侍郎)
(贾公钧湖广廉访使卢公挚淮东佥事赵公瑛南台/御史詹公士龙及元文敏公诸寓公具疏致币率子)
(弟至扬州/请公讲学)
八年甲辰
授将仕郎江西等处儒学副提举十月还家
九年乙巳
(崇儒重道之意至扬州江北淮东道肃政廉访使赵/公完泽以暑炽强公留郡学中山王玠河南张恒皆)
(受业/焉)答张恒问孝经七月至真州(淮东宣慰使沙卜/珠公玠工部侍郎)
(贾公钧湖广廉访使卢公挚淮东佥事赵公瑛南台/御史詹公士龙及元文敏公诸寓公具疏致币率子)
(弟至扬州/请公讲学)
八年甲辰
授将仕郎江西等处儒学副提举十月还家
九年乙巳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13b 页 WYG1197-0931b.png
较定邵子(公尝谓邵子著书一本于易直可上接羲/文周孔之传非术数之比其能前知在人)
(不在书在心不在数也公天资高明蚤年已能/领悟故于其书考较详审布置精密并冇意义)较定
葬书
十年丙午
四月如袁州(公将游南岳至袁州儒学提举/郑公陶孙遣使致书追请赴任)十月朔
上官(各路学官循常例其礼物致庆者郤之惟谕之/以笃意教养而己有直学以钱谷讦其教授者)
(公曰直学所窃教授冇所不知教授所得直学无不/知者乃谓之盗欺人不知而愬其可知者可乎直学)
(为教授属于义为犯上当先治之时天寒其人惶愧/汗下拜谢悔过告讦者为之息学官之不严者闻之)
(不在书在心不在数也公天资高明蚤年已能/领悟故于其书考较详审布置精密并冇意义)较定
葬书
十年丙午
四月如袁州(公将游南岳至袁州儒学提举/郑公陶孙遣使致书追请赴任)十月朔
上官(各路学官循常例其礼物致庆者郤之惟谕之/以笃意教养而己有直学以钱谷讦其教授者)
(公曰直学所窃教授冇所不知教授所得直学无不/知者乃谓之盗欺人不知而愬其可知者可乎直学)
(为教授属于义为犯上当先治之时天寒其人惶愧/汗下拜谢悔过告讦者为之息学官之不严者闻之)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14a 页 WYG1197-0931c.png
(皆凛然知耻云省若宪以两提举俱硕学鸿儒每加/优礼宪府即郡庠设燕以听讲为请郑公以讲席逊)
(公公亦以其出于诚意毋谦也为讲孟子一章开发/明辨有以各当其心也日与郑提举谒参政戎公益)
(公曰东南士习凋敝得二先生作而新之使不习如/某者得以蒙成而逭责岂非幸欤公从容言曰必欲)
(作成人才在于教人言忠/信行笃敬以尊德性而已)
十一年丁未
正月戊辰以疾谒告二月就医富州(寓清都观五旬/之内本司遣学)
(职催请者六吏人催请者四文移往复凡数十又移/省宪趣还公固辞以疾尝曰学校教育各有其职钱)
(榖出入总之有司提举之官本/为虚设徒糜廪粟故勇于去职)较定老子庄子太玄
(公公亦以其出于诚意毋谦也为讲孟子一章开发/明辨有以各当其心也日与郑提举谒参政戎公益)
(公曰东南士习凋敝得二先生作而新之使不习如/某者得以蒙成而逭责岂非幸欤公从容言曰必欲)
(作成人才在于教人言忠/信行笃敬以尊德性而已)
十一年丁未
正月戊辰以疾谒告二月就医富州(寓清都观五旬/之内本司遣学)
(职催请者六吏人催请者四文移往复凡数十又移/省宪趣还公固辞以疾尝曰学校教育各有其职钱)
(榖出入总之有司提举之官本/为虚设徒糜廪粟故勇于去职)较定老子庄子太玄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14b 页 WYG1197-0931d.png
章句(公以老庄二子世之异书读者不人人知其本/旨注释者又多荒唐自诳公为之参考订定将)
(使智之过高者不至陷溺于其中凡下者不至妄加/儗度于高虚云耳太玄之书其文艰深读之者少然)
(卲子于其数/实有取焉)六月如临江路(病至百日止门/人清江皮溍家)十月还
家
至大元年戊申(元武/宗朝)
授从仕郎国子监丞九月改筑宅于咸口(此故宅基/华盖临川)
(二山南北对峙相距各十有五/里山水明秀长子文董其役)
二年己酉
(使智之过高者不至陷溺于其中凡下者不至妄加/儗度于高虚云耳太玄之书其文艰深读之者少然)
(卲子于其数/实有取焉)六月如临江路(病至百日止门/人清江皮溍家)十月还
家
至大元年戊申(元武/宗朝)
授从仕郎国子监丞九月改筑宅于咸口(此故宅基/华盖临川)
(二山南北对峙相距各十有五/里山水明秀长子文董其役)
二年己酉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15a 页 WYG1197-0932a.png
正月丁未次子衮卒(衮字士工生至元壬午七月巳/卯既殡郡县与都堂移江西行)
(省遣官礼请给驿舟具礼敦/遣公哀痛未欲行督趣不置)三月戒行五月至京六
月上官(初许文正公为国子祭酒始以朱子之书训/授诸生厥后监官不复身任教事唯委之博)
(士助教公至官六馆翕然归向公清晨举烛堂上各/举所疑以质问日昃退就寓舍则执经以从公因其)
(才质之高下而开导诱掖之讲论不倦每至夜分寒/暑不废一时观感而兴起者甚众时未设典簿廪膳)
(出内监丞主之公会其羡馀以增养膳而旧弊悉革/中书省政多循习故常好大喜功乘间而起立尚书)
(省以夺其政权其丞辖尝通洪范易经之义近进者/多言儒术以迎合之数欲引公以为之重公严重不)
(可屈致有辩士自谓能致之踵门曰先生负治平之/学生民之涂炭国家之困敝甚矣今在朝廷宁能不)
(省遣官礼请给驿舟具礼敦/遣公哀痛未欲行督趣不置)三月戒行五月至京六
月上官(初许文正公为国子祭酒始以朱子之书训/授诸生厥后监官不复身任教事唯委之博)
(士助教公至官六馆翕然归向公清晨举烛堂上各/举所疑以质问日昃退就寓舍则执经以从公因其)
(才质之高下而开导诱掖之讲论不倦每至夜分寒/暑不废一时观感而兴起者甚众时未设典簿廪膳)
(出内监丞主之公会其羡馀以增养膳而旧弊悉革/中书省政多循习故常好大喜功乘间而起立尚书)
(省以夺其政权其丞辖尝通洪范易经之义近进者/多言儒术以迎合之数欲引公以为之重公严重不)
(可屈致有辩士自谓能致之踵门曰先生负治平之/学生民之涂炭国家之困敝甚矣今在朝廷宁能不)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15b 页 WYG1197-0932b.png
(一副执政者之求乎公以疾辞明日又至则避之辩/士遂知终不可致归绐其人老儒未尝骑乘堕马折)
(臂不能来/矣乃止)
三年庚戌
四年辛亥
授文林郎国子司业癸酉上官(尚书省臣伏诛阿附/得进者皆斥罢中书)
(省奏升公司业刘公赓繇侍御史拜集贤学士兼国/子祭酒问语诸生曰朝廷徒以吾旧臣故自台臣来)
(领学事主上作新斯文之意甚重吾岂敢当司业大/儒吾犹有所质问时不可失师不易遇诸生其勉之)
(公为取程淳公学校奏疏胡文公二学教法及朱文/公贡举私议三者斟酌去取一曰经学易诗书仪礼)
(臂不能来/矣乃止)
三年庚戌
四年辛亥
授文林郎国子司业癸酉上官(尚书省臣伏诛阿附/得进者皆斥罢中书)
(省奏升公司业刘公赓繇侍御史拜集贤学士兼国/子祭酒问语诸生曰朝廷徒以吾旧臣故自台臣来)
(领学事主上作新斯文之意甚重吾岂敢当司业大/儒吾犹有所质问时不可失师不易遇诸生其勉之)
(公为取程淳公学校奏疏胡文公二学教法及朱文/公贡举私议三者斟酌去取一曰经学易诗书仪礼)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16a 页 WYG1197-0932c.png
(周礼礼记大戴记附春秋三传附右诸经各专一经/并须熟读经文傍通诸家讲说义理度数明白分晓)
(凡治经者要兼通小学书及四书二曰行实孝于父/母弟在家弟于兄在外弟于长睦和于宗族姻和于)
(外姓之亲任厚于朋友恤仁于乡里以及众人三曰/文艺古文诗四曰治事选举食货礼仪乐律算法吏)
(文星历水利各于所习读通典刑统算经诸书是为/拟定教法同列欲改课为试行大学积分法公谓教)
(之以争非良法也论/议不合遂有去志)
皇庆元年壬子(元仁/宗)
正月移疾去职(公登舟赋诗留别僚友皆为之惊愕/诸生一旦失所依归有流涕者监学)
(命属吏及诸生十人追至通州河上/恳留不从都堂亦遣使请或尼不行)三月至真州(旧/学)
(凡治经者要兼通小学书及四书二曰行实孝于父/母弟在家弟于兄在外弟于长睦和于宗族姻和于)
(外姓之亲任厚于朋友恤仁于乡里以及众人三曰/文艺古文诗四曰治事选举食货礼仪乐律算法吏)
(文星历水利各于所习读通典刑统算经诸书是为/拟定教法同列欲改课为试行大学积分法公谓教)
(之以争非良法也论/议不合遂有去志)
皇庆元年壬子(元仁/宗)
正月移疾去职(公登舟赋诗留别僚友皆为之惊愕/诸生一旦失所依归有流涕者监学)
(命属吏及诸生十人追至通州河上/恳留不从都堂亦遣使请或尼不行)三月至真州(旧/学)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16b 页 WYG1197-0932d.png
(者强留/讲学)七月至建康冬还家
二年癸丑
(集贤院知公之教人不倦同至都堂请以国子祭酒/召公还朝平章李公孟为倡言曰吴司业高年养病)
(而归今即召还是/苦之也遂不复召)
延祐元年甲寅(元仁/宗)
作久大堂(命长子文董其役仿古/规制赵文敏公篆额)八月江西贡院考
乡试(屡以病/辞不获)
二年乙卯
二年癸丑
(集贤院知公之教人不倦同至都堂请以国子祭酒/召公还朝平章李公孟为倡言曰吴司业高年养病)
(而归今即召还是/苦之也遂不复召)
延祐元年甲寅(元仁/宗)
作久大堂(命长子文董其役仿古/规制赵文敏公篆额)八月江西贡院考
乡试(屡以病/辞不获)
二年乙卯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17a 页 WYG1197-0933a.png
正月如龙兴(时经理田粮限期严迫使者立法苛刻/务重增民赋以觊爵赏郡县奉行尤虐)
(民不堪命群情汹汹邑父老知公与部使杜显祖在/朝廷有交承之谊请往陈其害公既行一日使者已)
(趋袁瑞不及/入城而还)
三年丙辰
留宜黄县五峰(公欲著易纂言五峰僧舍僻/静门人往从者二十馀人)
四年丁巳
七月江西省考乡试(时患足疮坚卧不出使者率郎/县留山中不去不获已而行考)
(官七员公所命题出经问曰孟子道性善尧舜至于/途人一耳而论语曰性相近何也同官或怪其易公)
(民不堪命群情汹汹邑父老知公与部使杜显祖在/朝廷有交承之谊请往陈其害公既行一日使者已)
(趋袁瑞不及/入城而还)
三年丙辰
留宜黄县五峰(公欲著易纂言五峰僧舍僻/静门人往从者二十馀人)
四年丁巳
七月江西省考乡试(时患足疮坚卧不出使者率郎/县留山中不去不获已而行考)
(官七员公所命题出经问曰孟子道性善尧舜至于/途人一耳而论语曰性相近何也同官或怪其易公)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17b 页 WYG1197-0933b.png
(曰于此有真知则言不差江西贡士二十二人公以/为答此问不差者才得二三卷耳先是臣僚数言公)
(姓名于上前八月上特问公何在太保楚苏对臣闻/居江西集贤知上意所在请以代李源道为直学士)
(中书奏可命修撰/虞集给驿聘召)
五年戊午
还自永丰县武城书院授集贤学士奉议大夫(既拜/命疾)
(作久之无行意虞集曰此/除实出上意宜勉为行)五月戒行八月次仪真(疾/复)
(作使者亟欲复命公/因辞谢遂留淮南)十一月留建康书纂言成
六月己未
(姓名于上前八月上特问公何在太保楚苏对臣闻/居江西集贤知上意所在请以代李源道为直学士)
(中书奏可命修撰/虞集给驿聘召)
五年戊午
还自永丰县武城书院授集贤学士奉议大夫(既拜/命疾)
(作久之无行意虞集曰此/除实出上意宜勉为行)五月戒行八月次仪真(疾/复)
(作使者亟欲复命公/因辞谢遂留淮南)十一月留建康书纂言成
六月己未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18a 页 WYG1197-0933c.png
留建康十月留江州(寓濂溪书院南北学者百馀/人十一月庚寅祭周元公墓)
七年庚申
留江州七月湖广省请考乡试(以疾/辞)还家(北方学/者皆从)
至治元年辛酉(元英/宗朝)
二年壬戌
如建康(定王氏义塾规制有司/上其事赐额江东书院)十月还家易纂言成
三年癸亥
授翰林学士太中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英宗皇帝/严明果断)
七年庚申
留江州七月湖广省请考乡试(以疾/辞)还家(北方学/者皆从)
至治元年辛酉(元英/宗朝)
二年壬戌
如建康(定王氏义塾规制有司/上其事赐额江东书院)十月还家易纂言成
三年癸亥
授翰林学士太中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英宗皇帝/严明果断)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18b 页 WYG1197-0933d.png
(独委丞相拜珠以政于是励精求治故老荐公才德/于今为儒士冠故超授是命遣直省舍人刘布哷齐)
(给驿聘召疾驰至公家且曰上固知先生年已/高所以来召者必欲见先生宜毋以此为辞)二月
庚寅戒行三月甲辰次龙兴(己酉省宪/官祖饯)五月至京师
(时上在上都丞/相闻公至大喜)六月己巳上官七月敕撰金书佛经
序(时书经于庆寿寺中书左丞苏苏传旨撰序仍谕/上意一追荐列圣一祈天永命一为民祈福对曰)
(主上写经之意为国为民甚盛举也唯追荐冥福臣/所未知盖释氏因果利益之说人所喜闻至言轮回)
(之事彼之高者且不谈其意以为为善之人死则上/通高明其极品则与日月齐光为恶之人死则下沦)
(污秽其极下则与沙虫同类其徒遂为超生荐拔之/说以蛊惑世人今列圣之神上同日月何待子孙荐)
(给驿聘召疾驰至公家且曰上固知先生年已/高所以来召者必欲见先生宜毋以此为辞)二月
庚寅戒行三月甲辰次龙兴(己酉省宪/官祖饯)五月至京师
(时上在上都丞/相闻公至大喜)六月己巳上官七月敕撰金书佛经
序(时书经于庆寿寺中书左丞苏苏传旨撰序仍谕/上意一追荐列圣一祈天永命一为民祈福对曰)
(主上写经之意为国为民甚盛举也唯追荐冥福臣/所未知盖释氏因果利益之说人所喜闻至言轮回)
(之事彼之高者且不谈其意以为为善之人死则上/通高明其极品则与日月齐光为恶之人死则下沦)
(污秽其极下则与沙虫同类其徒遂为超生荐拔之/说以蛊惑世人今列圣之神上同日月何待子孙荐)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19a 页 WYG1197-0934a.png
(拔且国初以来凡写经追荐之事不知其几若超拔/未效是无佛法矣若超拔已效是诬其祖矣撰为文)
(辞不可以示后世左丞曰上命也先生/请俟驾还奏之会上崩不及奏而止)八月丁卯上
还次南坡崩(丞相亦/遇害)十一月晋王入即位十二月癸
酉逆贼以次伏诛(公亟谋治归/河冻不可行)敕撰国子监崇文阁
碑
泰定元年甲子(元泰/定帝)
正月推登极恩(赐银百两金/织文锦四疋)二月开经筵(用江浙省/左丞赵简)
(言也命公同中书平章张/圭与祭酒邓文原为讲官)壬午会议进讲事宜条奏
(辞不可以示后世左丞曰上命也先生/请俟驾还奏之会上崩不及奏而止)八月丁卯上
还次南坡崩(丞相亦/遇害)十一月晋王入即位十二月癸
酉逆贼以次伏诛(公亟谋治归/河冻不可行)敕撰国子监崇文阁
碑
泰定元年甲子(元泰/定帝)
正月推登极恩(赐银百两金/织文锦四疋)二月开经筵(用江浙省/左丞赵简)
(言也命公同中书平章张/圭与祭酒邓文原为讲官)壬午会议进讲事宜条奏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19b 页 WYG1197-0934b.png
敕讲官赐坐三月壬寅上御明仁殿听讲(悉屏侍臣/唯丞相御)
(史大夫在侍讲/罢命内饔赐食)甲寅上御流杯池亭听讲(公讲中庸/舜其大孝)
(章及资治通鉴/数条上大悦)四月壬戌中书集议太庙神主(先是/至治)
(末有诏作太庙议者习见同堂异室之制新庙作十/二室未及迁奉而国有大故有司疑于昭穆之次故)
(命集议焉先生曰世祖皇帝混一天下率考古制而/行之古者天子七庙庙各为宫太祖庙居中左三庙)
(为昭右三庙为穆昭穆神主各以次递迁其庙之中/颇如今中书省六部对列省部之设亦效金宋之典)
(官府尚从前代典故岂有宗庙/之序次不考古之典故可乎)七月修英宗皇帝实
录中书会议司天监属讦其官长(所讦二月皇后出/殡系犯复日又葬)
(史大夫在侍讲/罢命内饔赐食)甲寅上御流杯池亭听讲(公讲中庸/舜其大孝)
(章及资治通鉴/数条上大悦)四月壬戌中书集议太庙神主(先是/至治)
(末有诏作太庙议者习见同堂异室之制新庙作十/二室未及迁奉而国有大故有司疑于昭穆之次故)
(命集议焉先生曰世祖皇帝混一天下率考古制而/行之古者天子七庙庙各为宫太祖庙居中左三庙)
(为昭右三庙为穆昭穆神主各以次递迁其庙之中/颇如今中书省六部对列省部之设亦效金宋之典)
(官府尚从前代典故岂有宗庙/之序次不考古之典故可乎)七月修英宗皇帝实
录中书会议司天监属讦其官长(所讦二月皇后出/殡系犯复日又葬)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20a 页 WYG1197-0934c.png
(日正犯圣算行年轻侮不敬致二后同日而/崩刑部取罪状中书奏两院会议公曰云云)
二年乙丑
正月朔(以疾不/能会朝)辛卯移疾(养疾南城天/宝宫之别馆)辛丑中书遣
官问疾(朝中知公/将南归)庚戌中书请议事(直省舍/人某来)辛卯中
书具燕(礼部郎中楚辉致/丞相意敦请还职)闰月辛未翰林国史院开
局纂修英宗皇帝实录(有旨赐宴丞相亲至/公以是居院之西厅)二月进
讲八月辛亥移疾(实录/既毕)丙子中书具燕举留(左丞相/许师敬)
(领官属至院燕毕即命小车出城僚友及朝士大夫/知者追饯于都门外诸生送至通州中书闻知亟命)
二年乙丑
正月朔(以疾不/能会朝)辛卯移疾(养疾南城天/宝宫之别馆)辛丑中书遣
官问疾(朝中知公/将南归)庚戌中书请议事(直省舍/人某来)辛卯中
书具燕(礼部郎中楚辉致/丞相意敦请还职)闰月辛未翰林国史院开
局纂修英宗皇帝实录(有旨赐宴丞相亲至/公以是居院之西厅)二月进
讲八月辛亥移疾(实录/既毕)丙子中书具燕举留(左丞相/许师敬)
(领官属至院燕毕即命小车出城僚友及朝士大夫/知者追饯于都门外诸生送至通州中书闻知亟命)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20b 页 WYG1197-0934d.png
(官具驿舟追至/杨村不及而还)十一月至龙兴(延祐经理各省田粮/后有诏蠲虚增之税)
(惟江西舞文之吏以减削则例为名增税至三万馀/石不得免至治初包银令为害泰定改元中书集议)
(便民之事公力以二事为言下诏始免包银且命体/覆减削之名而蠲之有司因循未行至是值奉使宣)
(抚在江西公又言之乃督/宪司即为除害人皆德之)十二月还家
三年丙寅
授翰林学士资善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公既归丞/相数欲召)
(还或曰公以高年称疾而去其可得而复致乎丞相/乃言于上曰江南吴某旧德重望往年召为学士商)
(议政事进讲经筵今以年高辞朝而去宜加优礼以/宣扬朝廷敬老尊贤之意使天下有所激劝而圣明)
(惟江西舞文之吏以减削则例为名增税至三万馀/石不得免至治初包银令为害泰定改元中书集议)
(便民之事公力以二事为言下诏始免包银且命体/覆减削之名而蠲之有司因循未行至是值奉使宣)
(抚在江西公又言之乃督/宪司即为除害人皆德之)十二月还家
三年丙寅
授翰林学士资善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公既归丞/相数欲召)
(还或曰公以高年称疾而去其可得而复致乎丞相/乃言于上曰江南吴某旧德重望往年召为学士商)
(议政事进讲经筵今以年高辞朝而去宜加优礼以/宣扬朝廷敬老尊贤之意使天下有所激劝而圣明)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21a 页 WYG1197-0935a.png
(之誉亦得垂于无穷矣上深然之乃有是命并赐中/统钞五千贯金织文币二表衷遣翰林编修官刘光)
(至家/传旨)三月己巳拜命(公上表/辞谢)蔡国公张圭荐章(其略/云钦)
(承明诏肇启经筵考论前经讲明正道实国家之令/典其所关系非细务也而圭以家世之旧愚戆之诚)
(备位宰相首当劝谏及解机务仍俾专官自念世备/戎行所谓明经实惭寡陋况通译之难讲明有限积)
(诚未至不能感格惟愿老成之进庶几陈闭之心窃/以周尚父授丹书之戒汉申公赴蒲轮之招皆以耆)
(颐为国羽翼盖有乞言之礼必于养老之时非徒外/饰虚文实以咨询治道翰林学士吴澄心正而量远)
(气冲而神和博考于事物之赜而达乎圣贤之蕴致/察于践履之微而极乎神化之妙正学真传深造自)
(得实与末俗盗名欺世者霄壤不同粤自布衣一再/收召超擢学士有识君子不以为过前当讲说剀切)
(至家/传旨)三月己巳拜命(公上表/辞谢)蔡国公张圭荐章(其略/云钦)
(承明诏肇启经筵考论前经讲明正道实国家之令/典其所关系非细务也而圭以家世之旧愚戆之诚)
(备位宰相首当劝谏及解机务仍俾专官自念世备/戎行所谓明经实惭寡陋况通译之难讲明有限积)
(诚未至不能感格惟愿老成之进庶几陈闭之心窃/以周尚父授丹书之戒汉申公赴蒲轮之招皆以耆)
(颐为国羽翼盖有乞言之礼必于养老之时非徒外/饰虚文实以咨询治道翰林学士吴澄心正而量远)
(气冲而神和博考于事物之赜而达乎圣贤之蕴致/察于践履之微而极乎神化之妙正学真传深造自)
(得实与末俗盗名欺世者霄壤不同粤自布衣一再/收召超擢学士有识君子不以为过前当讲说剀切)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21b 页 WYG1197-0935b.png
(温润完厚康健聪明经学之师当代寡二虽蒙恩赐/存抚为礼甚优然合召还资其学问良非小补云云)
(未几复举以自代曰制诰国史二事所以成一王之/大经万世之昭宪比于效一官分一职重轻不侔若)
(止因循冒昩常人孰不可为当职世从军旅历职省/台文章本非所长志虑耗于劳勚深思逭责其在荐)
(贤翰林学士吴澄学贯天人行足师表书事得笔削/之法代言近典诰之文盖其所造甚深文学亦其馀)
(事日今两朝实录未经进呈累朝嘉言善行多合记/录载事修辞全资学识又有辽金宋史先朝累有圣)
(旨纂修旷日引年未睹成效使前代之得失无闻圣/朝之著述不见恐贻后悔君子耻之然非博洽明通)
(孰克成此本官虽曰年近八十其实耳聪目明心清/力瞻今不使身任其事后必追悔无及近蒙朝廷差)
(官优赐存问礼意诚厚然须使当承旨之任总/裁方可成就所合举以自代允协舆论云云)答田
(未几复举以自代曰制诰国史二事所以成一王之/大经万世之昭宪比于效一官分一职重轻不侔若)
(止因循冒昩常人孰不可为当职世从军旅历职省/台文章本非所长志虑耗于劳勚深思逭责其在荐)
(贤翰林学士吴澄学贯天人行足师表书事得笔削/之法代言近典诰之文盖其所造甚深文学亦其馀)
(事日今两朝实录未经进呈累朝嘉言善行多合记/录载事修辞全资学识又有辽金宋史先朝累有圣)
(旨纂修旷日引年未睹成效使前代之得失无闻圣/朝之著述不见恐贻后悔君子耻之然非博洽明通)
(孰克成此本官虽曰年近八十其实耳聪目明心清/力瞻今不使身任其事后必追悔无及近蒙朝廷差)
(官优赐存问礼意诚厚然须使当承旨之任总/裁方可成就所合举以自代允协舆论云云)答田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22a 页 WYG1197-0935c.png
宪副问
四年丁卯
三月省墓乐安县(七世祖妣张氏夫人/葬天授乡之栎步)留清江县(荆/襄)
(来学者十/有五人)八月还家
天历元年(是年初改致和/元年岁在戊辰)
二年己巳
七月江西省请考乡试(辞疾/不起)易纂言外翼成
至顺元年庚午(天历至顺皆/元文宗朝)
四年丁卯
三月省墓乐安县(七世祖妣张氏夫人/葬天授乡之栎步)留清江县(荆/襄)
(来学者十/有五人)八月还家
天历元年(是年初改致和/元年岁在戊辰)
二年己巳
七月江西省请考乡试(辞疾/不起)易纂言外翼成
至顺元年庚午(天历至顺皆/元文宗朝)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22b 页 WYG1197-0935d.png
伯子文以荫授官(先是郡县以公归老无复出意举/文承荫授奉议大夫同知柳州路)
(总管/府事)叔子京以侍养授官(故事儒臣告老/许官一子侍养)答王参政
问
二年辛未
答危素问八月冢妇曾氏卒(制大/功服)十一月孙答卒(居/母)
(丧毁瘠卒公惜/其颖敏哭之痛)
三年壬申(此后为顺帝初年先/没又三十六年元亡)
留郡学(子京迎养公服所制玄/冠玄端以谒先圣先师)礼记纂言成
(总管/府事)叔子京以侍养授官(故事儒臣告老/许官一子侍养)答王参政
问
二年辛未
答危素问八月冢妇曾氏卒(制大/功服)十一月孙答卒(居/母)
(丧毁瘠卒公惜/其颖敏哭之痛)
三年壬申(此后为顺帝初年先/没又三十六年元亡)
留郡学(子京迎养公服所制玄/冠玄端以谒先圣先师)礼记纂言成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23a 页 WYG1197-0936a.png
元统元年癸酉
迁母夫人游氏于里之鲁步东边祔父左丞公墓左
六月甲子感暑得疾(公感疾服药数日小愈踰旬颇/安医者请退公曰吾往时病退)
(体即清和今證已去而体气若在病中时殆未愈也/庚辰复作辛巳公命孙当曰吾疾异于常时矣召学)
(者曾仁曰生死常事可须使吾子孙知之共手胸前/正卧不动者数日乙酉挥药不进𠻳水毕暝目不语)
(里中人是夕见一大/星陨于屋之东北隅)丙戌薨年八十有五(卒时神思/泰然而逝)
(戊子小殓袭用玄端/己丑大殓用绞衿)事闻诏加赠资德大夫江西等
处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临川郡公谥曰文正
迁母夫人游氏于里之鲁步东边祔父左丞公墓左
六月甲子感暑得疾(公感疾服药数日小愈踰旬颇/安医者请退公曰吾往时病退)
(体即清和今證已去而体气若在病中时殆未愈也/庚辰复作辛巳公命孙当曰吾疾异于常时矣召学)
(者曾仁曰生死常事可须使吾子孙知之共手胸前/正卧不动者数日乙酉挥药不进𠻳水毕暝目不语)
(里中人是夕见一大/星陨于屋之东北隅)丙戌薨年八十有五(卒时神思/泰然而逝)
(戊子小殓袭用玄端/己丑大殓用绞衿)事闻诏加赠资德大夫江西等
处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临川郡公谥曰文正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23b 页 WYG1197-0936b.png
(谥法经天纬地曰/文内外宾服曰正)
行状
曾祖大德妣张氏祖铎赠中奉大夫淮东道宣慰使护
军追封临川郡公妣谢氏追封临川郡夫人考枢赠资
善大夫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临川郡
公妣游氏追封临川郡夫人先生讳澄字幼清晚称伯
清姓吴氏其先自豫章之丰城迁居崇仁七世祖周生
二子玑将乡兵留太平州璿生晔始居咸口里公之高
行状
曾祖大德妣张氏祖铎赠中奉大夫淮东道宣慰使护
军追封临川郡公妣谢氏追封临川郡夫人考枢赠资
善大夫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临川郡
公妣游氏追封临川郡夫人先生讳澄字幼清晚称伯
清姓吴氏其先自豫章之丰城迁居崇仁七世祖周生
二子玑将乡兵留太平州璿生晔始居咸口里公之高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24a 页 WYG1197-0936c.png
祖矣自是以来世治进士业先生以宋淳祐九年己酉
正月十有九日生前一夕乡父老见有异气降其家后
有望气者言华盖临川两山之间当有异人出两山之
间所谓咸口里也三岁颖异日发宣慰公抱置膝上教
之古诗随口成诵五岁就外傅日受千馀言诵之数过
即记不忘母夫人忧其过勤夜节膏油之焚常候母寝
复续火读书达旦不敢令母氏知也七岁论语孟子五
经皆成诵能著律赋九岁乡邑课试每中前列十岁始
正月十有九日生前一夕乡父老见有异气降其家后
有望气者言华盖临川两山之间当有异人出两山之
间所谓咸口里也三岁颖异日发宣慰公抱置膝上教
之古诗随口成诵五岁就外傅日受千馀言诵之数过
即记不忘母夫人忧其过勤夜节膏油之焚常候母寝
复续火读书达旦不敢令母氏知也七岁论语孟子五
经皆成诵能著律赋九岁乡邑课试每中前列十岁始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24b 页 WYG1197-0936d.png
得朱子大学等书而读之恍然知为学之要日诵大学
二十过如是者三年次第读论语孟子中庸专勤亦如
之昼诵夜惟弗达弗措十三岁大肆力于群书家贫常
从鬻书者借读既而还之鬻书者曰子尽读之乎先生
曰试举以问我鬻者每问一篇辄终其卷鬻者遂献其
书十四岁丱角赴郡学补试郡之前辈儒者皆惊其文
十五岁知厌科举之业而用力圣贤之学见朱子训子
帖有勤谨二字如得面命而服行之作勤谨二箴又作
二十过如是者三年次第读论语孟子中庸专勤亦如
之昼诵夜惟弗达弗措十三岁大肆力于群书家贫常
从鬻书者借读既而还之鬻书者曰子尽读之乎先生
曰试举以问我鬻者每问一篇辄终其卷鬻者遂献其
书十四岁丱角赴郡学补试郡之前辈儒者皆惊其文
十五岁知厌科举之业而用力圣贤之学见朱子训子
帖有勤谨二字如得面命而服行之作勤谨二箴又作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25a 页 WYG1197-0937a.png
敬铭有曰把捉于中精神心术检束于外形骸肌骨又
作和铭极言周子程伯子气象以自勉常自言曰读敬
铭如临严师如在灵祠百妄俱消不觉足之重手之恭
读和铭心神怡旷万境俱融熙熙然不知手之舞足之
蹈也其后又作颜冉铭理一箴自新铭自修铭消人欲
铭长天理铭克己铭悔过铭矫轻铭警惰铭等节节警
策践履之功于斯可见矣是岁宣慰公赴乡试先生侍
行时郡守迎新安徽庵程先生若庸以朱子之学教授
作和铭极言周子程伯子气象以自勉常自言曰读敬
铭如临严师如在灵祠百妄俱消不觉足之重手之恭
读和铭心神怡旷万境俱融熙熙然不知手之舞足之
蹈也其后又作颜冉铭理一箴自新铭自修铭消人欲
铭长天理铭克己铭悔过铭矫轻铭警惰铭等节节警
策践履之功于斯可见矣是岁宣慰公赴乡试先生侍
行时郡守迎新安徽庵程先生若庸以朱子之学教授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25b 页 WYG1197-0937b.png
郡之临汝书院徽庵盖从双峰饶氏游先生因乡人谒
之徽庵未出而外斋有揭帖片纸满壁皆徽庵特见以
语学者之说先生一览而尽之及见先生从容进问曰
如先生壁间之书以大学为高明正大之学然则小学
乃卑小浅陋之学乎若此者数条徽庵曰吾处此久矣
未有如子能问者吾有子曰仔复族子槱之与子年相
若可同学为友槱之者旴江程文宪公文海钜夫旧名
也自是常往来徽庵之门徽庵深知之而同堂之人弗
之徽庵未出而外斋有揭帖片纸满壁皆徽庵特见以
语学者之说先生一览而尽之及见先生从容进问曰
如先生壁间之书以大学为高明正大之学然则小学
乃卑小浅陋之学乎若此者数条徽庵曰吾处此久矣
未有如子能问者吾有子曰仔复族子槱之与子年相
若可同学为友槱之者旴江程文宪公文海钜夫旧名
也自是常往来徽庵之门徽庵深知之而同堂之人弗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26a 页 WYG1197-0937c.png
尽知也咸淳元年冬左丞公侍宣慰公之疾久而小间
宣慰公谓左丞曰吾察此孙昼夜服勤连月不懈而精
神有馀此大器也可善教之盖宣慰自襁褓知爱先生
间形于言而亲戚乡里以为有誉孙之癖矣十有二月
宣慰公捐馆丧葬凡役先生考古礼禀于左丞而行之
十九岁著说曰道之大原出于天圣神继之尧舜而上
道之元也尧舜而下其亨也洙泗鲁邹其利也濂洛关
闽其贞也分而言之上古则羲皇其元尧舜其亨乎禹
宣慰公谓左丞曰吾察此孙昼夜服勤连月不懈而精
神有馀此大器也可善教之盖宣慰自襁褓知爱先生
间形于言而亲戚乡里以为有誉孙之癖矣十有二月
宣慰公捐馆丧葬凡役先生考古礼禀于左丞而行之
十九岁著说曰道之大原出于天圣神继之尧舜而上
道之元也尧舜而下其亨也洙泗鲁邹其利也濂洛关
闽其贞也分而言之上古则羲皇其元尧舜其亨乎禹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26b 页 WYG1197-0937d.png
汤其利文武周公其贞乎中古之统仲尼其元颜曾其
亨子思其利孟子其贞乎近古之统周子其元也程张
其亨也朱子其利也孰谓今日之贞乎未之有也然则
可以终无所归哉盖有不可得而辞者矣又尝与人书
曰天生豪杰之士不数也夫所谓豪杰之士度越一世
而超出等夷也战国之时孔子徒党尽矣充塞仁义若
杨墨之徒又滔滔也而孟子生乎其时独愿学孔子而
卒其传当斯时也旷古一人而已真豪杰之士哉孟子
亨子思其利孟子其贞乎近古之统周子其元也程张
其亨也朱子其利也孰谓今日之贞乎未之有也然则
可以终无所归哉盖有不可得而辞者矣又尝与人书
曰天生豪杰之士不数也夫所谓豪杰之士度越一世
而超出等夷也战国之时孔子徒党尽矣充塞仁义若
杨墨之徒又滔滔也而孟子生乎其时独愿学孔子而
卒其传当斯时也旷古一人而已真豪杰之士哉孟子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27a 页 WYG1197-0938a.png
没千有馀年溺于俗儒之陋习淫于老佛之异教无一
豪杰之士生于其间至于周程张邵一时迭出非豪杰
其孰能与于斯乎又百年而朱子集数子之大成则中
兴之豪杰也以绍朱子之统自任者果有其人乎澄之
龆龀时惟大父家庭之训是闻以时文见知于人未闻
道也及知圣贤之学而未知能学也于是以豪杰自期
以进于圣贤之学而又欲推之以尧舜其君民而后已
实用其力于斯豁然似有所见坦然知其易行而力小
豪杰之士生于其间至于周程张邵一时迭出非豪杰
其孰能与于斯乎又百年而朱子集数子之大成则中
兴之豪杰也以绍朱子之统自任者果有其人乎澄之
龆龀时惟大父家庭之训是闻以时文见知于人未闻
道也及知圣贤之学而未知能学也于是以豪杰自期
以进于圣贤之学而又欲推之以尧舜其君民而后已
实用其力于斯豁然似有所见坦然知其易行而力小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27b 页 WYG1197-0938b.png
任重固未敢自以为是而自料所见愈于人矣是时先
生方弱冠而有志自任如此其后先生尝识此二文之
后曰其见多未定之见其言多有病之言然不忍弃去
录而藏之则晚年所进自此可考矣六年庚午应抚州
乡举以第二十八名荐明年试礼部下第归而纂次旧作
谓之私录时宋亡之證已见先生以其道教授乡里尝
作草屋数间而题其牖曰抱膝梁父吟浩歌出师表程
文宪公知其意题之曰草庐学者称之曰草庐先生岁
生方弱冠而有志自任如此其后先生尝识此二文之
后曰其见多未定之见其言多有病之言然不忍弃去
录而藏之则晚年所进自此可考矣六年庚午应抚州
乡举以第二十八名荐明年试礼部下第归而纂次旧作
谓之私录时宋亡之證已见先生以其道教授乡里尝
作草屋数间而题其牖曰抱膝梁父吟浩歌出师表程
文宪公知其意题之曰草庐学者称之曰草庐先生岁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28a 页 WYG1197-0938c.png
乙亥皇元至元十二岁也抚州内附传檄乐安乐安丞
蜀人黄酉卿不署状去之穷谷不免寒饿犹招先生教
其子先生从之十四年亡宋丞相文天祥起兵庐陵郡
多应之傍近寇起先生奉亲避地弗宁厥居乡贡进士
郑松奇士也迎先生隐居布水谷后人以其处为真隐
观十八年纂次诸经注释孝经章句成十九年较定易
书诗春秋修正仪礼小戴大戴记二十年自布水还居
草庐二十一年五月左丞公捐馆二十三年程文宪公
蜀人黄酉卿不署状去之穷谷不免寒饿犹招先生教
其子先生从之十四年亡宋丞相文天祥起兵庐陵郡
多应之傍近寇起先生奉亲避地弗宁厥居乡贡进士
郑松奇士也迎先生隐居布水谷后人以其处为真隐
观十八年纂次诸经注释孝经章句成十九年较定易
书诗春秋修正仪礼小戴大戴记二十年自布水还居
草庐二十一年五月左丞公捐馆二十三年程文宪公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28b 页 WYG1197-0938d.png
奉诏起遗逸于江南至抚州强起先生以母老辞程公
曰不欲仕可也燕冀中原可无一观乎母夫人喜其行
与程公同如京师既至程公犹荐先生不令其知先生
觉其意力以母老辞二十四年归朝廷老成及宋之遗
士在者皆感激赋诗饯之故宋宗室赵文敏公孟頫方
召为兵部郎官独书朱子与刘屏山所和诗三章以遗
之一时风致识者叹之二十五年程文宪公言于朝曰
吴澄不愿仕而所定易书诗春秋仪礼大小戴记得圣
曰不欲仕可也燕冀中原可无一观乎母夫人喜其行
与程公同如京师既至程公犹荐先生不令其知先生
觉其意力以母老辞二十四年归朝廷老成及宋之遗
士在者皆感激赋诗饯之故宋宗室赵文敏公孟頫方
召为兵部郎官独书朱子与刘屏山所和诗三章以遗
之一时风致识者叹之二十五年程文宪公言于朝曰
吴澄不愿仕而所定易书诗春秋仪礼大小戴记得圣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29a 页 WYG1197-0939a.png
贤之旨可以教国子传之天下有旨江西行省遣官缮
录以进郡县以时敦礼元贞元年八月游豫章西山宪
幕长郝文仲明迎先生入城学易时南北学者日众清
河元文敏公明善时行省掾以文学自负常屈其坐人
见先生问春秋大义数十条皆领会至语之理学有所
未契先生使读程氏遗书近思录文敏素读是书至是
始知反覆玩味他日见先生曰先生之学程子之学也
愿为弟子授业终其身城中居官之人及诸生皆愿闻
录以进郡县以时敦礼元贞元年八月游豫章西山宪
幕长郝文仲明迎先生入城学易时南北学者日众清
河元文敏公明善时行省掾以文学自负常屈其坐人
见先生问春秋大义数十条皆领会至语之理学有所
未契先生使读程氏遗书近思录文敏素读是书至是
始知反覆玩味他日见先生曰先生之学程子之学也
愿为弟子授业终其身城中居官之人及诸生皆愿闻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29b 页 WYG1197-0939b.png
先生一言请先生至郡学先生为说修已以敬一章指
画口授反覆万馀言听者千百人有常用力于斯者多
所感发三年董忠宣公士选任江西行省左丞因文敏
得见先生于馆塾以为平生所见士未有德容辞气援
据经传如先生者大德元年拜行台御史中丞入奏事
首以先生为荐及在枢府又荐之一日议事中书起立
谓丞相曰士选所荐吴澄经明行修大受之器论道经
邦可助治国平章军国重事博果密曰枢密质实所荐
画口授反覆万馀言听者千百人有常用力于斯者多
所感发三年董忠宣公士选任江西行省左丞因文敏
得见先生于馆塾以为平生所见士未有德容辞气援
据经传如先生者大德元年拜行台御史中丞入奏事
首以先生为荐及在枢府又荐之一日议事中书起立
谓丞相曰士选所荐吴澄经明行修大受之器论道经
邦可助治国平章军国重事博果密曰枢密质实所荐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30a 页 WYG1197-0939c.png
天下士也丞相逮事世祖亲见用人之道平章许文正
公高弟之得其传者是以知董忠宣之言授应奉翰林
文字豋仕佐郎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诏有司敦
遣忠宣又以手书招之先生答书云朝廷用人之不次
公卿荐人之不私布衣之授特知蒙特恩如此近世以
来所希有也虽木石犹当思所以报称而况于人乎然
夫子劝漆雕开仕对以吾斯之未能信而夫子说之者深
以开之可仕不可仕开知之而夫子未知之也閤下之
公高弟之得其传者是以知董忠宣之言授应奉翰林
文字豋仕佐郎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诏有司敦
遣忠宣又以手书招之先生答书云朝廷用人之不次
公卿荐人之不私布衣之授特知蒙特恩如此近世以
来所希有也虽木石犹当思所以报称而况于人乎然
夫子劝漆雕开仕对以吾斯之未能信而夫子说之者深
以开之可仕不可仕开知之而夫子未知之也閤下之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30b 页 WYG1197-0939d.png
举古大臣之事澄敢不以古贤人之所以自处者自勉
继以邵子之诗曰幸逢尧舜为真主且放巢由作外臣
澄虽不敏愿自附于前贤成之者在閤下矣有司敦迫
久之先生为一至京师而代者上矣方冬寒冱京师学
者奉先生而问学焉七年春中丞犹抗章论朝廷失待
士之礼先生归至扬州时宪使赵公弘道及寓公珊竹
公玠卢公挚贾公钧赵公英詹公士龙元公明善等先
后留先生身率子弟诸生受业明年八月除将仕郎江
继以邵子之诗曰幸逢尧舜为真主且放巢由作外臣
澄虽不敏愿自附于前贤成之者在閤下矣有司敦迫
久之先生为一至京师而代者上矣方冬寒冱京师学
者奉先生而问学焉七年春中丞犹抗章论朝廷失待
士之礼先生归至扬州时宪使赵公弘道及寓公珊竹
公玠卢公挚贾公钧赵公英詹公士龙元公明善等先
后留先生身率子弟诸生受业明年八月除将仕郎江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31a 页 WYG1197-0940a.png
西等处儒学副提举九月校定邵子之书十年十月之
官十一年正月朔以疾辞去留清都观与门人论及老
子庄子太玄等书之本旨因证其讹伪而著其说至大
元年除从仕郎国子丞朝命行省敦遣二年六月到官
先是世祖皇帝初命许文正公自中书出为祭酒文正
始以所得朱子小学躬尊信之以训授弟子继之者多
其门人犹能守其法久而寖失其旧先生既至深悯学
者之日就乎荒唐而徒从事于利诱也思有以作新之
官十一年正月朔以疾辞去留清都观与门人论及老
子庄子太玄等书之本旨因证其讹伪而著其说至大
元年除从仕郎国子丞朝命行省敦遣二年六月到官
先是世祖皇帝初命许文正公自中书出为祭酒文正
始以所得朱子小学躬尊信之以训授弟子继之者多
其门人犹能守其法久而寖失其旧先生既至深悯学
者之日就乎荒唐而徒从事于利诱也思有以作新之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31b 页 WYG1197-0940b.png
于是六馆诸生知所趋向先生旦秉烛堂上诸生以次
授业昼趋堂后寓舍则执经者随而请问先生恳恳循
循其言明白痛切因其才质之高下闻见之浅深而开
导诱掖之使其刻意研穷以䆒精微之蕴反身克治以
践乎进脩之实讲论不倦每至夜分寒暑不废于是一
时游观之彦虽不列在弟子员者亦皆有所观感而兴
起矣时朝廷循习宽厚好功名者奏立尚书省改更纷
然新执政铸钱货变钞法以为功欲得先生助已而恐
授业昼趋堂后寓舍则执经者随而请问先生恳恳循
循其言明白痛切因其才质之高下闻见之浅深而开
导诱掖之使其刻意研穷以䆒精微之蕴反身克治以
践乎进脩之实讲论不倦每至夜分寒暑不废于是一
时游观之彦虽不列在弟子员者亦皆有所观感而兴
起矣时朝廷循习宽厚好功名者奏立尚书省改更纷
然新执政铸钱货变钞法以为功欲得先生助已而恐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32a 页 WYG1197-0940c.png
其不可致有士请致先生先生卧病门生家不可致乃
归绐其人曰老儒不善骑堕马折臂矣四年武皇宾天
仁宗即位尚书省罢先生升司业侍御史刘公赓拜集
贤学士兼国子祭酒召诸生语之曰朝廷徒以吾旧人自
台臣迁以重国学司业大儒吾犹有所质问师不易得
时不可失诸生勉之皇庆元年正月先生买舟通州既
行而后移文告其去监学官愕然贵游之士伥伥失所
依有流涕者数十人追至河上恳留不从朝廷亦遣人
归绐其人曰老儒不善骑堕马折臂矣四年武皇宾天
仁宗即位尚书省罢先生升司业侍御史刘公赓拜集
贤学士兼国子祭酒召诸生语之曰朝廷徒以吾旧人自
台臣迁以重国学司业大儒吾犹有所质问师不易得
时不可失诸生勉之皇庆元年正月先生买舟通州既
行而后移文告其去监学官愕然贵游之士伥伥失所
依有流涕者数十人追至河上恳留不从朝廷亦遣人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32b 页 WYG1197-0940d.png
追留或尼不行盖先生尝为学者言朱子道问学工夫多
陆子静却以尊德性为主问学不本于德性则其弊偏
于语言训释之末果如陆子静所言矣今学者当以尊
德性为本庶几得之议者遂以先生为陆学非许氏尊
信朱子之义然为之辞耳初亦莫知朱陆之为何如也
延祐三年先生深入宜黄山中五峰僧舍以居六越月
修易纂言四年江西行省请考乡试先生出经问曰孟
子道性善尧舜至于涂人一耳而论语曰性相近何也
陆子静却以尊德性为主问学不本于德性则其弊偏
于语言训释之末果如陆子静所言矣今学者当以尊
德性为本庶几得之议者遂以先生为陆学非许氏尊
信朱子之义然为之辞耳初亦莫知朱陆之为何如也
延祐三年先生深入宜黄山中五峰僧舍以居六越月
修易纂言四年江西行省请考乡试先生出经问曰孟
子道性善尧舜至于涂人一耳而论语曰性相近何也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33a 页 WYG1197-0941a.png
同官或怪其易先生曰于此有真知则言不差江西贡
士二十二人而答此问不差者先生以为才得三四卷
耳五年春除集贤直学士特升奉议大夫遣集贤脩撰
虞集奉诏召先生于家行至仪真病作不复行渡江谒
金陵门人王进德家新书塾所至学者云集居数月修
书纂言六年十月溯江州寓濂溪书院十一月率诸生
拜周元公之墓是年北方学者为多明年还临川从之
者皆北人至治二年易纂言成三年英宗即位东平王
士二十二人而答此问不差者先生以为才得三四卷
耳五年春除集贤直学士特升奉议大夫遣集贤脩撰
虞集奉诏召先生于家行至仪真病作不复行渡江谒
金陵门人王进德家新书塾所至学者云集居数月修
书纂言六年十月溯江州寓濂溪书院十一月率诸生
拜周元公之墓是年北方学者为多明年还临川从之
者皆北人至治二年易纂言成三年英宗即位东平王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33b 页 WYG1197-0941b.png
拜珠为丞相励精为治黜陟臧否朝廷赫然超拜先生
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同脩国史阶太中大夫遣直省舍
人刘布哷奚奉诏召先生于家使者致君相之意甚笃
先生拜命即行五月至京师六月入院时诏学士散直
集善书者粉黄金写浮图藏经有旨自上都来使丞相
苏苏诏先生为之序先生曰主上写经之意为国为民
甚重事也但追荐冥福臣所未知盖释氏因果利益之
说人所喜闻至言轮回之事彼之高者且不谈其意止
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同脩国史阶太中大夫遣直省舍
人刘布哷奚奉诏召先生于家使者致君相之意甚笃
先生拜命即行五月至京师六月入院时诏学士散直
集善书者粉黄金写浮图藏经有旨自上都来使丞相
苏苏诏先生为之序先生曰主上写经之意为国为民
甚重事也但追荐冥福臣所未知盖释氏因果利益之
说人所喜闻至言轮回之事彼之高者且不谈其意止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34a 页 WYG1197-0941c.png
谓为善之人死则上通高明其极品则与日月齐光为
恶之人死则下沦污秽其极下则与沙虫同类其徒遂
为超生荐拔之说以蛊惑世人今列圣之神上同日月
何待子孙荐拔且国初以来凡写经追荐之事不知其
几若超拔未效是无佛法矣若超拔已效是诬其祖矣
撰为文辞不可以示后世左丞曰上命也先生请俟驾
还奏之会上崩不及奏而止泰定元年朝廷用江浙行
省左丞赵简言开经筵进讲平章蔡国张公圭领之以
恶之人死则下沦污秽其极下则与沙虫同类其徒遂
为超生荐拔之说以蛊惑世人今列圣之神上同日月
何待子孙荐拔且国初以来凡写经追荐之事不知其
几若超拔未效是无佛法矣若超拔已效是诬其祖矣
撰为文辞不可以示后世左丞曰上命也先生请俟驾
还奏之会上崩不及奏而止泰定元年朝廷用江浙行
省左丞赵简言开经筵进讲平章蔡国张公圭领之以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34b 页 WYG1197-0941d.png
经学属之先生先生言温而气和经旨敷畅得古人劝
讲之体廷中骤见文物之盛而先生首当其任来者法
焉在至治末诏作太庙议者习见同堂异室之制新庙
作十二室未及迁奉而国有大故有司疑于昭穆之次
故命集议焉先生曰世祖皇帝混一天下率考古制而
行之古者天子七庙庙各为宫太祖庙居中左三庙为
昭右三庙为穆昭穆神主各以次递迁其庙之中颇如
今中书省六部对列省部之设亦仿金宋之典官府尚
讲之体廷中骤见文物之盛而先生首当其任来者法
焉在至治末诏作太庙议者习见同堂异室之制新庙
作十二室未及迁奉而国有大故有司疑于昭穆之次
故命集议焉先生曰世祖皇帝混一天下率考古制而
行之古者天子七庙庙各为宫太祖庙居中左三庙为
昭右三庙为穆昭穆神主各以次递迁其庙之中颇如
今中书省六部对列省部之设亦仿金宋之典官府尚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35a 页 WYG1197-0942a.png
从前代典故岂有宗庙之叙次而不考古之典故可乎
七月有旨国史院脩英宗实录时汉人承旨缺先生总
其事分局纂修既毕先生有归志中书左丞奉旨赐宴
史院致勉留之意宴毕命小车出城朝士追送于齐化
门外诸生送至通州中书闻亟命官具驿舟追至杨村
不及而还是年先生七十有七岁十一月至豫章延祐
经理民田时激变赣之宁都中外骚动事定诏蠲虚增
之税惟江西有郡县舞文之吏以减削则例为名增税
七月有旨国史院脩英宗实录时汉人承旨缺先生总
其事分局纂修既毕先生有归志中书左丞奉旨赐宴
史院致勉留之意宴毕命小车出城朝士追送于齐化
门外诸生送至通州中书闻亟命官具驿舟追至杨村
不及而还是年先生七十有七岁十一月至豫章延祐
经理民田时激变赣之宁都中外骚动事定诏蠲虚增
之税惟江西有郡县舞文之吏以减削则例为名增税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35b 页 WYG1197-0942b.png
三万馀石者不得免至治初又行包银为害益甚先生
在朝数言于执政者泰定改元中书会议便民之事先
生始以二事为言诏书始免包银且命体覆减削之名
而蠲除其税有司因循未行至是值宣抚在江西其副
齐公履谦尝与同官成均相敬如师友先生力以告之
乃督宪司即为除豁十二月抵家中书言吴澄国之名
儒朝之旧德年高而归不忍重劳之宜有所褒异有诏
加授资善大夫赐钞五千贯金织丈锦二皆有副初先
在朝数言于执政者泰定改元中书会议便民之事先
生始以二事为言诏书始免包银且命体覆减削之名
而蠲除其税有司因循未行至是值宣抚在江西其副
齐公履谦尝与同官成均相敬如师友先生力以告之
乃督宪司即为除豁十二月抵家中书言吴澄国之名
儒朝之旧德年高而归不忍重劳之宜有所褒异有诏
加授资善大夫赐钞五千贯金织丈锦二皆有副初先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36a 页 WYG1197-0942c.png
生与张蔡公同年告老其再相也力荐起先生会蔡公
又去而士大夫多传其辞云钦承明诏肇起经筵考论
前经讲明正道实国家之令典其所关系非细务也而
圭以家世之旧愚戆之诚备位宰臣首当劝讲及解机
务仍俾专官自念世备戎行所谓明经实惭寡陋况通
译之难讲明有限积诚未至不能感格惟愿老成之进
庶几陈闭之心切以周尚父授丹书之戒汉申公赴蒲
轮之招皆以期颐为国羽翼盖有乞言之礼必于养老
又去而士大夫多传其辞云钦承明诏肇起经筵考论
前经讲明正道实国家之令典其所关系非细务也而
圭以家世之旧愚戆之诚备位宰臣首当劝讲及解机
务仍俾专官自念世备戎行所谓明经实惭寡陋况通
译之难讲明有限积诚未至不能感格惟愿老成之进
庶几陈闭之心切以周尚父授丹书之戒汉申公赴蒲
轮之招皆以期颐为国羽翼盖有乞言之礼必于养老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36b 页 WYG1197-0942d.png
之时非徒外饰虚文实以咨询治道翰林学士吴澄心
正而量远气充而神和博考于事物之赜而达乎圣贤
之蕴致察于践履之微而极乎神化之妙正学真传深
造自得实与末俗盗名欺世者霄壤不同粤自布衣一
再收召超擢学士有识君子不以为过前当讲明剀切
温润完厚康健聪明经学之师当代寡二虽蒙恩赐存
抚为礼甚优然合召还资其学问良非小补未几复举
以自代曰制诰国史二事所以成一王之大经为万世
正而量远气充而神和博考于事物之赜而达乎圣贤
之蕴致察于践履之微而极乎神化之妙正学真传深
造自得实与末俗盗名欺世者霄壤不同粤自布衣一
再收召超擢学士有识君子不以为过前当讲明剀切
温润完厚康健聪明经学之师当代寡二虽蒙恩赐存
抚为礼甚优然合召还资其学问良非小补未几复举
以自代曰制诰国史二事所以成一王之大经为万世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37a 页 WYG1197-0943a.png
之昭宪比于效一官分一职者重轻不侔若止因循冒
昩常人孰不可为当职世从军旅历仕省台文章本非
所长志虑耗于劳勚深思逭责其在荐贤翰林学士吴
澄学通天人行足师表书事得笔削之法代言近典诰
之文盖其所造甚深文学亦其馀事目今两朝实录未
经呈进累朝嘉言善行多合纪录载事修辞全资学识
又有辽金宋史先朝累有圣旨纂修旷日引年未睹成
效使前代之得失无闻圣朝之著述不见恐贻后悔君
昩常人孰不可为当职世从军旅历仕省台文章本非
所长志虑耗于劳勚深思逭责其在荐贤翰林学士吴
澄学通天人行足师表书事得笔削之法代言近典诰
之文盖其所造甚深文学亦其馀事目今两朝实录未
经呈进累朝嘉言善行多合纪录载事修辞全资学识
又有辽金宋史先朝累有圣旨纂修旷日引年未睹成
效使前代之得失无闻圣朝之著述不见恐贻后悔君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37b 页 WYG1197-0943b.png
子耻之然非博洽明通孰克成此本官虽曰年近八十
其实耳聪目明心清力赡今不使身任其事后必追悔
无及近蒙朝廷差官优赐存问礼意诚厚然后使当承
旨之任总裁方可成就所合举以自代允协舆论天历
元年春秋纂言成二年易纂言外翼成游先生之门南
北之士前后无虑千百人门人元明善言尝闻先生论
及门之士先生怅然曰吾闻郡多俊秀宜有可望者三
年其第三子京为抚州路儒学教授迎先生至城府学
其实耳聪目明心清力赡今不使身任其事后必追悔
无及近蒙朝廷差官优赐存问礼意诚厚然后使当承
旨之任总裁方可成就所合举以自代允协舆论天历
元年春秋纂言成二年易纂言外翼成游先生之门南
北之士前后无虑千百人门人元明善言尝闻先生论
及门之士先生怅然曰吾闻郡多俊秀宜有可望者三
年其第三子京为抚州路儒学教授迎先生至城府学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38a 页 WYG1197-0943c.png
者无不得见焉进而教之靡间晨夕虽偶病少间未尝
辍其问答居久之则又问明善曰得毋有未见者乎后
数日部使者郡守请先生观新瞧楼先生赋诗一章怀
王丞相陆子静以示学者遂登车归其乡矣四年礼记
纂言成六月先生寝疾病踰旬屏药医使门人告子孙
治后事拱手正身而卧乙酉夜有大星陨其舍东北隅
丙戌日正午神气泰然而薨年八十有五岁以玄端敛
娶余氏追封临川郡夫人子男五文荫奉议大夫同知
辍其问答居久之则又问明善曰得毋有未见者乎后
数日部使者郡守请先生观新瞧楼先生赋诗一章怀
王丞相陆子静以示学者遂登车归其乡矣四年礼记
纂言成六月先生寝疾病踰旬屏药医使门人告子孙
治后事拱手正身而卧乙酉夜有大星陨其舍东北隅
丙戌日正午神气泰然而薨年八十有五岁以玄端敛
娶余氏追封临川郡夫人子男五文荫奉议大夫同知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38b 页 WYG1197-0943d.png
柳州路总管府事后先生一年卒衮先卒京以奉养先
生特授抚州路儒学教授禀亶孙男十一当蕃答䔰㽦
奋里畀畟略界答㽦蚤世孙女五适谭观曾文熊铃袁
镇黄盅曾孙男四集全仙仑女二呜呼孟子殁千五百
年而周子出河南两程子为得其传时则有若张子精
思以致其道其迥出千古则又有邵子焉邵子之学既
无传而张子殁门人往往卒业于程氏程门学者笃信
师说各有所奋力以张皇斯道奈何世运衰微民生寡
生特授抚州路儒学教授禀亶孙男十一当蕃答䔰㽦
奋里畀畟略界答㽦蚤世孙女五适谭观曾文熊铃袁
镇黄盅曾孙男四集全仙仑女二呜呼孟子殁千五百
年而周子出河南两程子为得其传时则有若张子精
思以致其道其迥出千古则又有邵子焉邵子之学既
无传而张子殁门人往往卒业于程氏程门学者笃信
师说各有所奋力以张皇斯道奈何世运衰微民生寡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39a 页 WYG1197-0944a.png
祐而乱亡随之矣悲夫斯道之南豫章延平高明纯洁
又得朱子而属之百有馀年间师弟子之言折衷无复
遗憾求之于书盖所谓集大成者时则有若陆子静氏
超然有得于孟子先立乎其大者之旨其于斯文互有
发明学者于焉可以见其全体大用之盛而二家门人
区区异同相胜之浅见盖无足论也朱子以来又将百
年为其学者毫分缕柝日以增盛曾不足少救俗学利
欲之祸而宋遂亡矣先生之生炎运垂息自其龆龀特
又得朱子而属之百有馀年间师弟子之言折衷无复
遗憾求之于书盖所谓集大成者时则有若陆子静氏
超然有得于孟子先立乎其大者之旨其于斯文互有
发明学者于焉可以见其全体大用之盛而二家门人
区区异同相胜之浅见盖无足论也朱子以来又将百
年为其学者毫分缕柝日以增盛曾不足少救俗学利
欲之祸而宋遂亡矣先生之生炎运垂息自其龆龀特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39b 页 WYG1197-0944b.png
异常人得断简于众遗发新知于卓识盛年英迈自任
以天下斯文之重盖不可禦也摧折穷困壮志莫遂艰
难避地垂十数年其所以致于圣贤之道者日就月将
矣历观近代进学之勇其孰能过之南北未一许文正
公先得朱子之书于边境伏读而深信之持其说以事世
祖皇帝而儒者之道不废许公实启之是以世祖以来
不爱名爵以起天下之处士虽所学所造各有以自见
其质诸圣贤而不悖俟乎百世而不惑论者尚慊然也
以天下斯文之重盖不可禦也摧折穷困壮志莫遂艰
难避地垂十数年其所以致于圣贤之道者日就月将
矣历观近代进学之勇其孰能过之南北未一许文正
公先得朱子之书于边境伏读而深信之持其说以事世
祖皇帝而儒者之道不废许公实启之是以世祖以来
不爱名爵以起天下之处士虽所学所造各有以自见
其质诸圣贤而不悖俟乎百世而不惑论者尚慊然也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40a 页 WYG1197-0944c.png
先生自布衣用大臣荐出处久速道义以之三命益隆
遽至内相之贵稽其立朝之日未尝有三年淹也施教
成均师道尊重劝讲内廷诚意深远与大议论大事虽
可槩见而无悠久浃洽之功者非人之所能为也然而
先生生八十有五年耳聪目明以终其身得以其学肆
于圣经贤传以辨前儒之惑以成一家之言天下后世
之学者可以探索玩味于无穷矣其于易学之五十馀
年其大旨宗乎周邵而义理则本诸程传其校定用东
遽至内相之贵稽其立朝之日未尝有三年淹也施教
成均师道尊重劝讲内廷诚意深远与大议论大事虽
可槩见而无悠久浃洽之功者非人之所能为也然而
先生生八十有五年耳聪目明以终其身得以其学肆
于圣经贤传以辨前儒之惑以成一家之言天下后世
之学者可以探索玩味于无穷矣其于易学之五十馀
年其大旨宗乎周邵而义理则本诸程传其校定用东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40b 页 WYG1197-0944d.png
莱吕氏之本而修正其缺衍缪误其纂言则纂古人今
人之言有合于己之所自得者大槩因朱子象古之说
而益广其精微若项安世玩辞等说则因之益致其洁
静至于自得之妙有非学者所能遽知而通其类例以
求之者则在外翼外翼十二篇曰卦统曰卦对曰卦变
曰卦主曰变卦曰互卦曰象例曰占例曰辞例曰变例
曰易原曰易派书校定以伏生所传自为一卷不以所
谓古文者杂之春秋纂言盖取近代儒者特见之明以
人之言有合于己之所自得者大槩因朱子象古之说
而益广其精微若项安世玩辞等说则因之益致其洁
静至于自得之妙有非学者所能遽知而通其类例以
求之者则在外翼外翼十二篇曰卦统曰卦对曰卦变
曰卦主曰变卦曰互卦曰象例曰占例曰辞例曰变例
曰易原曰易派书校定以伏生所传自为一卷不以所
谓古文者杂之春秋纂言盖取近代儒者特见之明以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41a 页 WYG1197-0945a.png
破往昔诸家传注穿凿之陋决以己意而折衷之使人
知圣笔有一代之法而是经无不通之例既采摭群言
各丽于经又用赵氏纂例之法分所异合所同纂为总
例七篇曰天道曰人纪曰嘉礼曰宾礼曰军礼曰凶礼
曰吉礼例之纲七例之目八十有八凡春秋之例礼失
者书出于礼则入于法故曰刑书也事实辞文善恶毕
见圣人何容心哉盖浑浑如天道焉所谓例学者以此
而求圣经云耳仪礼存者十七篇先生补逸经八篇者
知圣笔有一代之法而是经无不通之例既采摭群言
各丽于经又用赵氏纂例之法分所异合所同纂为总
例七篇曰天道曰人纪曰嘉礼曰宾礼曰军礼曰凶礼
曰吉礼例之纲七例之目八十有八凡春秋之例礼失
者书出于礼则入于法故曰刑书也事实辞文善恶毕
见圣人何容心哉盖浑浑如天道焉所谓例学者以此
而求圣经云耳仪礼存者十七篇先生补逸经八篇者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41b 页 WYG1197-0945b.png
投壶奔丧取之小戴记公冠诸侯迁庙诸侯衅庙取之
大戴记中霤禘于太庙王居明堂诸篇名见郑氏注而其
文则甚略矣有传十篇冠义昏义士相见义乡饮酒义
乡射义燕义大射义皆取之小戴记大射义乃自乡射
义而分者聘义公食大夫义则用清江刘氏所补朝事
义则取诸大戴记以备觐义而所谓礼记纂言者既取
诸义附于经又别大学中庸别为一书其存者凡三十
六篇通礼九丧礼十一祭礼四通论十二篇次先后稍变
大戴记中霤禘于太庙王居明堂诸篇名见郑氏注而其
文则甚略矣有传十篇冠义昏义士相见义乡饮酒义
乡射义燕义大射义皆取之小戴记大射义乃自乡射
义而分者聘义公食大夫义则用清江刘氏所补朝事
义则取诸大戴记以备觐义而所谓礼记纂言者既取
诸义附于经又别大学中庸别为一书其存者凡三十
六篇通礼九丧礼十一祭礼四通论十二篇次先后稍变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42a 页 WYG1197-0945c.png
于旧就篇之中科分栉剔以类相从俾其上下文意联
属章之大旨标识于左其篇章文句秩然有伦先后始
终至为精密先王之遗制圣贤之格言千有馀年其亡
阙仅存而可考者既表而出之各有所附而其纠纷固
泥于专门名家之手者一旦各有条理无复馀蕴矣孝
经章句最所蚤定而外传十卷亡矣其馀皆存也诗则
以为朱氏传得其七八其有馀论则门人传其言未及
集录周子程子之书既定于朱子之手而张子邵子之
属章之大旨标识于左其篇章文句秩然有伦先后始
终至为精密先王之遗制圣贤之格言千有馀年其亡
阙仅存而可考者既表而出之各有所附而其纠纷固
泥于专门名家之手者一旦各有条理无复馀蕴矣孝
经章句最所蚤定而外传十卷亡矣其馀皆存也诗则
以为朱氏传得其七八其有馀论则门人传其言未及
集录周子程子之书既定于朱子之手而张子邵子之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42b 页 WYG1197-0945d.png
书先生始为校定次第正其讹缺张子书挈东西铭于
篇首而正蒙次之又以邵子为孔子以来一人而已盖
其于邵子之学深有所会悟也先生之博通妙契有未
易言者门人众多浩不可遏各以其所欲而求之各以
其所能而受之盖不齐也乃著学基一篇使知德性之
当尊著学统一篇使知问学之当道所谓穷乡晚进无
良师友而有志于学者循此而学之庶乎其不差矣又
有老子庄子太玄经乐律八阵图郭璞葬书等说卓见
篇首而正蒙次之又以邵子为孔子以来一人而已盖
其于邵子之学深有所会悟也先生之博通妙契有未
易言者门人众多浩不可遏各以其所欲而求之各以
其所能而受之盖不齐也乃著学基一篇使知德性之
当尊著学统一篇使知问学之当道所谓穷乡晚进无
良师友而有志于学者循此而学之庶乎其不差矣又
有老子庄子太玄经乐律八阵图郭璞葬书等说卓见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43a 页 WYG1197-0946a.png
精识去世俗浅陋之说远甚而先生支馀之学盖不止
此其进学之涂辙首见于私录二卷而心术之精微文
集具可考见平日议论门人各有纪述识者有所择焉
呜呼先生往矣其可得而见者经学文字之传于世者
也至若厉如秋霜煦若春日论说如江河之渊源沾溉
若雨云之敷布亲切者如剑之就砺薰陶者如饮之得
醇望之而心服即之而气融比之求于言语文字之微
者其感化疾矣不幸天不慭遗文星下坠后死者不得
此其进学之涂辙首见于私录二卷而心术之精微文
集具可考见平日议论门人各有纪述识者有所择焉
呜呼先生往矣其可得而见者经学文字之传于世者
也至若厉如秋霜煦若春日论说如江河之渊源沾溉
若雨云之敷布亲切者如剑之就砺薰陶者如饮之得
醇望之而心服即之而气融比之求于言语文字之微
者其感化疾矣不幸天不慭遗文星下坠后死者不得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43b 页 WYG1197-0946b.png
有与于声光然而自昔贤者所可见于后世者亦赖此
而已矣呜呼天乎集之先君子长先生四岁有交友之
谊自幼侍侧以聆其绪馀晚仕于朝尝从先生之后归
田之日先生已去世数月盖深叹其有不可得闻者窃
叙所知之万一以告方来之学者谨缮写上之国史太
常使君子有所考观焉谨状
列传
吴澄字幼清抚州崇仁人高祖晔初居咸口里当华盖
而已矣呜呼天乎集之先君子长先生四岁有交友之
谊自幼侍侧以聆其绪馀晚仕于朝尝从先生之后归
田之日先生已去世数月盖深叹其有不可得闻者窃
叙所知之万一以告方来之学者谨缮写上之国史太
常使君子有所考观焉谨状
列传
吴澄字幼清抚州崇仁人高祖晔初居咸口里当华盖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44a 页 WYG1197-0946c.png
临川二山间望气者徐觉言其地当出异人澄生前一
夕乡父老见异气降其家邻媪复梦有物蜿蜒降其舍
旁池中旦以告人而澄生三岁颖悟日发教之古诗随
口成诵五岁日受千馀言夜读书至旦母忧其过勤节
膏火不多与候母寝燃火复诵习九岁从群弟子试乡
校每中前列既长于经传皆习通之知用力圣贤之学
尝举进士不中至元十三年民初附盗贼所在蜂起乐
安郑松招澄居布水谷乃著孝经章句校定易书诗春
夕乡父老见异气降其家邻媪复梦有物蜿蜒降其舍
旁池中旦以告人而澄生三岁颖悟日发教之古诗随
口成诵五岁日受千馀言夜读书至旦母忧其过勤节
膏火不多与候母寝燃火复诵习九岁从群弟子试乡
校每中前列既长于经传皆习通之知用力圣贤之学
尝举进士不中至元十三年民初附盗贼所在蜂起乐
安郑松招澄居布水谷乃著孝经章句校定易书诗春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44b 页 WYG1197-0946d.png
秋仪礼及大小戴记御史程钜夫奉诏求贤江南起澄
至京师未几以母老辞归钜夫请置澄所著书于国子
监以资学者朝廷命有司即其家录上元贞初游龙兴
按察司经历郝文迎至郡学日听讲诵其问答凡数千
言行省掾元明善以文学自负尝问澄易诗书春秋奥
义叹曰与吴先生言如探渊海遂执弟子礼终其身左
丞董士选延之于家亲执馈食曰吴先生天下士也既
入朝荐有道擢应奉翰林文字有司敦劝久之乃至而
至京师未几以母老辞归钜夫请置澄所著书于国子
监以资学者朝廷命有司即其家录上元贞初游龙兴
按察司经历郝文迎至郡学日听讲诵其问答凡数千
言行省掾元明善以文学自负尝问澄易诗书春秋奥
义叹曰与吴先生言如探渊海遂执弟子礼终其身左
丞董士选延之于家亲执馈食曰吴先生天下士也既
入朝荐有道擢应奉翰林文字有司敦劝久之乃至而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45a 页 WYG1197-0947a.png
代者已到官澄即日南归未几除江西儒学副提举居
三月以疾去官至大元年召为国子监丞先是许文正
公衡为祭酒始以朱子小学等书授弟子久之渐失其
旧澄至旦燃烛坐堂上诸生以次受业日昃退燕居之室
执经问难者接踵而至澄各因其材质反覆训诱之每
至夜分虽寒暑不易也皇庆元年升司业用程纯公学
校奏疏胡文定公六学教法朱文公学校贡举私议约
之为教法四条一曰经学二曰行实三曰文艺四曰治
三月以疾去官至大元年召为国子监丞先是许文正
公衡为祭酒始以朱子小学等书授弟子久之渐失其
旧澄至旦燃烛坐堂上诸生以次受业日昃退燕居之室
执经问难者接踵而至澄各因其材质反覆训诱之每
至夜分虽寒暑不易也皇庆元年升司业用程纯公学
校奏疏胡文定公六学教法朱文公学校贡举私议约
之为教法四条一曰经学二曰行实三曰文艺四曰治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45b 页 WYG1197-0947b.png
事未及行又尝为学者言朱子于道问学之功居多而
陆子静以尊德性为主问学不本于德性则其弊必偏
于言语训释之末故学必以德性为本庶几得之议者
遂以澄为陆氏之学非许氏尊信朱子本意然亦莫知
朱陆之为何如也澄一夕谢去诸生有不谒告而从之
南者俄拜集贤直学士特授奉议大夫俾乘驿至京师
次真州疾作不果行英宗即位超迁翰林学士进阶太
中大夫先是有旨集善书者粉黄金为泥写浮屠藏经
陆子静以尊德性为主问学不本于德性则其弊必偏
于言语训释之末故学必以德性为本庶几得之议者
遂以澄为陆氏之学非许氏尊信朱子本意然亦莫知
朱陆之为何如也澄一夕谢去诸生有不谒告而从之
南者俄拜集贤直学士特授奉议大夫俾乘驿至京师
次真州疾作不果行英宗即位超迁翰林学士进阶太
中大夫先是有旨集善书者粉黄金为泥写浮屠藏经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46a 页 WYG1197-0947c.png
帝在上都使左丞苏苏诏澄为序澄曰主上写经为民
祈福甚盛举也若用以追荐臣所未知盖福田利益人
所乐闻而轮回之事彼习其学者犹或不言不过谓为
善之人死则上通高明其极品则与日月齐光为恶之
人死则下沦污浊其极下则与沙虫同类其徒遂为荐
拔之说以惑世人今列圣之神上同日月何庸荐拔且
国初以来凡写经追荐不知几举若未效是无佛法矣
若已效是诬祖也撰为文辞不可以示后世拟自上还
祈福甚盛举也若用以追荐臣所未知盖福田利益人
所乐闻而轮回之事彼习其学者犹或不言不过谓为
善之人死则上通高明其极品则与日月齐光为恶之
人死则下沦污浊其极下则与沙虫同类其徒遂为荐
拔之说以惑世人今列圣之神上同日月何庸荐拔且
国初以来凡写经追荐不知几举若未效是无佛法矣
若已效是诬祖也撰为文辞不可以示后世拟自上还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46b 页 WYG1197-0947d.png
奏之会帝崩而止泰定元年初开经筵首命澄与平章
政事张圭国子祭酒邓文原为讲官在至治末诏作太
庙议者习见同堂异室之制乃作十二室未及迁奉而
国有大故有司疑于昭穆之次命集议之澄议曰世祖
混一天下悉考古制而行之古者天子七庙庙各为宫
太祖居中左三庙为昭右三庙为穆昭穆神主各以次
第迁其庙之宫颇如今之中书六部夫省部之设亦仿
金宋岂以宗庙次序而不考古乎有司急于行事竟如
政事张圭国子祭酒邓文原为讲官在至治末诏作太
庙议者习见同堂异室之制乃作十二室未及迁奉而
国有大故有司疑于昭穆之次命集议之澄议曰世祖
混一天下悉考古制而行之古者天子七庙庙各为宫
太祖居中左三庙为昭右三庙为穆昭穆神主各以次
第迁其庙之宫颇如今之中书六部夫省部之设亦仿
金宋岂以宗庙次序而不考古乎有司急于行事竟如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47a 页 WYG1197-0948a.png
旧次云时澄已有去志会脩英宗实录命总其事居数
月实录成未上即移疾不出中书左丞许思敬奉旨赐
宴国史院仍致朝廷勉留之意宴罢即出城登舟去中
书闻之遣官驿追不及而还言于帝曰吴澄国之名儒
朝之旧德今请老而归不忍重劳之宜有所褒异诏加
资善大夫仍以金织文绮及钞五千贯赐之澄身若不
胜衣正坐拱手气融神迈答问亹亹使人涣若冰释弱
冠时尝著说曰道之大原出于天神圣继之尧舜而上
月实录成未上即移疾不出中书左丞许思敬奉旨赐
宴国史院仍致朝廷勉留之意宴罢即出城登舟去中
书闻之遣官驿追不及而还言于帝曰吴澄国之名儒
朝之旧德今请老而归不忍重劳之宜有所褒异诏加
资善大夫仍以金织文绮及钞五千贯赐之澄身若不
胜衣正坐拱手气融神迈答问亹亹使人涣若冰释弱
冠时尝著说曰道之大原出于天神圣继之尧舜而上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47b 页 WYG1197-0948b.png
道之元也尧舜而下其亨也洙泗鲁邹其利也濂洛关
闽其贞也分而言之上古则羲皇其元尧舜其亨禹汤
其利文武周公其贞乎中古之统仲尼其元颜曾其亨
乎子思孟子其贞近古之统周子其元程张其亨也朱
子其利也孰为今日之贞乎未之有也然则可以终无
所归哉其蚤以斯文自任如此故出登朝署归于家与
郡邑之所经由士大夫皆迎请执业而四方之士不惮
数千里蹑屩负笈来学山中者常不下千数百人少暇
闽其贞也分而言之上古则羲皇其元尧舜其亨禹汤
其利文武周公其贞乎中古之统仲尼其元颜曾其亨
乎子思孟子其贞近古之统周子其元程张其亨也朱
子其利也孰为今日之贞乎未之有也然则可以终无
所归哉其蚤以斯文自任如此故出登朝署归于家与
郡邑之所经由士大夫皆迎请执业而四方之士不惮
数千里蹑屩负笈来学山中者常不下千数百人少暇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48a 页 WYG1197-0948c.png
即著书至将终犹不置也于易书春秋礼记各有纂言
尽破传注穿凿以发其蕴条归纪叙精明简洁卓然成
一家言作学基学统二篇使人知学之本与为学之叙
尤有得于邵子之学校定皇极经世书又校定老子庄
子太玄经乐律及八阵图郭璞葬书初澄所居草屋数
间程钜夫题曰草庐故学者称之为草庐先生天历三
年朝廷以澄耆老特命次子京为抚州教授以便奉养
明年六月得疾有大星坠其舍东北澄卒年八十五赠
尽破传注穿凿以发其蕴条归纪叙精明简洁卓然成
一家言作学基学统二篇使人知学之本与为学之叙
尤有得于邵子之学校定皇极经世书又校定老子庄
子太玄经乐律及八阵图郭璞葬书初澄所居草屋数
间程钜夫题曰草庐故学者称之为草庐先生天历三
年朝廷以澄耆老特命次子京为抚州教授以便奉养
明年六月得疾有大星坠其舍东北澄卒年八十五赠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48b 页 WYG1197-0948d.png
江西行省左丞上护军追封临川郡公谥文正长子文
终同知柳州路总管府事京终翰林国史院典籍官孙
当自有传
圹记
有元翰林学士吴公讳澄字伯清居抚州路崇仁县祖
铎赠中奉大夫淮东道宣慰使护军追封临川郡公妣
谢氏追封临川郡夫人考枢赠资善大夫湖广等处行
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临川郡公妣游氏追封临川
终同知柳州路总管府事京终翰林国史院典籍官孙
当自有传
圹记
有元翰林学士吴公讳澄字伯清居抚州路崇仁县祖
铎赠中奉大夫淮东道宣慰使护军追封临川郡公妣
谢氏追封临川郡夫人考枢赠资善大夫湖广等处行
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临川郡公妣游氏追封临川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49a 页 WYG1197-0949a.png
郡夫人公生宋淳祐九年己酉正月十有九日中咸淳
九年乡贡进士举皇元大德四年以处士起授应奉翰
林文字登仕佐郎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未上八
年除将仕郎江西等处儒学副提举至官三月以疾辞
去至大元年擢从仕郎国子监丞二年六月到官四年
就升国子司业转文林郎公欲更学制与僚友论不合
皇庆元年正月去官延祐五年进集贤直学士超转奉
议大夫奉诏行至仪真病作而归至治三年超拜翰林
九年乡贡进士举皇元大德四年以处士起授应奉翰
林文字登仕佐郎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未上八
年除将仕郎江西等处儒学副提举至官三月以疾辞
去至大元年擢从仕郎国子监丞二年六月到官四年
就升国子司业转文林郎公欲更学制与僚友论不合
皇庆元年正月去官延祐五年进集贤直学士超转奉
议大夫奉诏行至仪真病作而归至治三年超拜翰林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49b 页 WYG1197-0949b.png
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阶太中大夫奉诏遣直省舍人
特召于家五月至官秋闻南坡之变即有归志以寒冱
舟不可行泰定元年春开经筵诏公独当其任明年二
月有旨修英宗实录时承旨缺公总其事八月书成即
归三年特诏加授资善大夫赐钞五千贯金织纹锦二
皆有副上表辞谢上不允至顺四年六月丙戌薨于正
寝至正五年赠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封临
川郡公谥文正子男五文衮京禀亶文奉议大夫同知
特召于家五月至官秋闻南坡之变即有归志以寒冱
舟不可行泰定元年春开经筵诏公独当其任明年二
月有旨修英宗实录时承旨缺公总其事八月书成即
归三年特诏加授资善大夫赐钞五千贯金织纹锦二
皆有副上表辞谢上不允至顺四年六月丙戌薨于正
寝至正五年赠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封临
川郡公谥文正子男五文衮京禀亶文奉议大夫同知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50a 页 WYG1197-0949c.png
柳州路总管府事后公一岁卒京将仕佐郎翰林国史
院典籍官孙男十二当蕃䔰奋里畀畟略界罍累当翰
林脩撰徵事郎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脩官孙女八曾
孙男九集全仙仑仝钰銈䥔铿曾孙女七玄孙男一炫
玄孙女一以至正七年七月初九日己酉葬县之礼贤
乡太平里谨志于圹云
神道碑(揭傒斯奉诏撰/)
皇元受命天降真儒北有许衡南有吴澄所以恢宏至
院典籍官孙男十二当蕃䔰奋里畀畟略界罍累当翰
林脩撰徵事郎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脩官孙女八曾
孙男九集全仙仑仝钰銈䥔铿曾孙女七玄孙男一炫
玄孙女一以至正七年七月初九日己酉葬县之礼贤
乡太平里谨志于圹云
神道碑(揭傒斯奉诏撰/)
皇元受命天降真儒北有许衡南有吴澄所以恢宏至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50b 页 WYG1197-0949d.png
道润色鸿业有以知斯文未丧景运方兴也然金亡四
十三年宋始随之许公居王畿之内一时用事皆金遗
老得早以圣贤之学佐圣天子开万世无穷之基故其
用也弘吴公僻在江南居阽危之中及天下既定又二
十六年始以大臣荐强起而用之则年已五十馀矣虽
事上之日晚而得以圣贤之学为四方学者之依归为
圣天子致明道敷教之实故其及也深上既命词臣欧
阳玄诔许公之行于石复以吴先生之述诏臣傒斯臣
十三年宋始随之许公居王畿之内一时用事皆金遗
老得早以圣贤之学佐圣天子开万世无穷之基故其
用也弘吴公僻在江南居阽危之中及天下既定又二
十六年始以大臣荐强起而用之则年已五十馀矣虽
事上之日晚而得以圣贤之学为四方学者之依归为
圣天子致明道敷教之实故其及也深上既命词臣欧
阳玄诔许公之行于石复以吴先生之述诏臣傒斯臣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51a 页 WYG1197-0950a.png
材质驽下于学问无一堪可讵足以窥涯涘塞明诏然
国家盛典敢不钦承谨按前奎章阁侍书学士虞集状
公讳澄字伯清抚之崇仁人曾大父大德大父铎皇赠
中奉大夫淮东宣慰使护军追封临川郡公父讳枢皇
赠资善大夫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临
川郡公祖妣谢氏妣游氏追封临川郡夫人世有积德
为儒家其所居咸口里在华盖临川二山之间丰城徐
觉者善望气尝过而指曰必有异人出焉已而生公之
国家盛典敢不钦承谨按前奎章阁侍书学士虞集状
公讳澄字伯清抚之崇仁人曾大父大德大父铎皇赠
中奉大夫淮东宣慰使护军追封临川郡公父讳枢皇
赠资善大夫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临
川郡公祖妣谢氏妣游氏追封临川郡夫人世有积德
为儒家其所居咸口里在华盖临川二山之间丰城徐
觉者善望气尝过而指曰必有异人出焉已而生公之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51b 页 WYG1197-0950b.png
前一夕里中人梦有神物蜿蜒降公所居明日生公三
岁能诵歌诗数百篇五岁出就外傅日受千馀言三四
过即记不忘夜诵常至达旦七岁能默诵五经十岁知
为学之本大肆力于朱子诸书犹以大学为入道之门
必日诵二十过如是者三年十五遂以圣人之学自任
作勤谨二箴敬和二铭十六拜程若庸先生友程文宪
公钜夫十九作自新自脩消人欲长天理克己悔过矫
轻警惰诸铭以自策励二十举进士明年下第又三年
岁能诵歌诗数百篇五岁出就外傅日受千馀言三四
过即记不忘夜诵常至达旦七岁能默诵五经十岁知
为学之本大肆力于朱子诸书犹以大学为入道之门
必日诵二十过如是者三年十五遂以圣人之学自任
作勤谨二箴敬和二铭十六拜程若庸先生友程文宪
公钜夫十九作自新自脩消人欲长天理克己悔过矫
轻警惰诸铭以自策励二十举进士明年下第又三年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52a 页 WYG1197-0950c.png
宋亡天下为元是为至元十三年而政教未舒民疑未
附乃与乐安郑松隐居布水谷作孝经章句校定易书
诗春秋仪礼大小戴记二十一年遭父丧凡治丧悉从
古制乡里皆化行之服除程文宪公以南台侍御史奉
诏求贤江南强起公以故旧俱至京师而不受其荐居
数月以母老辞去程公既不能屈公又言所校诸书宜
置国子监以资学者朝廷下行省行省下有司即其家
尽录上之元贞初至豫章宪幕长郝文公迎馆郡庠朝
附乃与乐安郑松隐居布水谷作孝经章句校定易书
诗春秋仪礼大小戴记二十一年遭父丧凡治丧悉从
古制乡里皆化行之服除程文宪公以南台侍御史奉
诏求贤江南强起公以故旧俱至京师而不受其荐居
数月以母老辞去程公既不能屈公又言所校诸书宜
置国子监以资学者朝廷下行省行省下有司即其家
尽录上之元贞初至豫章宪幕长郝文公迎馆郡庠朝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52b 页 WYG1197-0950d.png
夕听讲有所问答原理数千言省属元文敏公明善以
学自命问易诗书春秋叹曰与吴先生言如探渊海终
身执弟子礼董忠宣公士选时为行省左丞迎至家亲
执馈食曰吴先生天下士董公由南台御史中丞入佥
枢密院事荐有道东平文贞王博理密曰董公不妄举
方议行用之会迁御史中丞寻以疾薨不果用五年又
以董公为中丞乃授应奉翰林文字豋仕郎同知制诰
国史院编修官比至已有代执手遮留不去中山王
学自命问易诗书春秋叹曰与吴先生言如探渊海终
身执弟子礼董忠宣公士选时为行省左丞迎至家亲
执馈食曰吴先生天下士董公由南台御史中丞入佥
枢密院事荐有道东平文贞王博理密曰董公不妄举
方议行用之会迁御史中丞寻以疾薨不果用五年又
以董公为中丞乃授应奉翰林文字豋仕郎同知制诰
国史院编修官比至已有代执手遮留不去中山王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53a 页 WYG1197-0951a.png
张达河西张恒辈皆从受业焉八年秋除将仕郎江西
儒学副提举明年待次家居校定邵子书始推其书上
接伏羲文王周公孔子之传明年冬始就官居三月即
免去校定老子庄子太玄至大元年以从仕郎国子监
丞召脩许文正公之教日讲于公夕讲于次寒暑不懈
仁宗即位进司业乃损益程淳公学校奏疏胡文定公
大学教法朱文公学校贡举司议为教四条一曰经学
二曰行实三曰文艺四曰治事未及施行为同列所嫉
儒学副提举明年待次家居校定邵子书始推其书上
接伏羲文王周公孔子之传明年冬始就官居三月即
免去校定老子庄子太玄至大元年以从仕郎国子监
丞召脩许文正公之教日讲于公夕讲于次寒暑不懈
仁宗即位进司业乃损益程淳公学校奏疏胡文定公
大学教法朱文公学校贡举司议为教四条一曰经学
二曰行实三曰文艺四曰治事未及施行为同列所嫉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53b 页 WYG1197-0951b.png
一夕竟去六馆诸生怅怅如失父母者有不谒告从之
而南者居数年然后归归皆取高科为名士集贤以祭
酒召公中书不可延祐初宾兴之诏行四年再校议江
西而诏集贤修撰虞集乘传山中起为集贤直学士特
加奉议大夫明年秋行至仪真以疾谢遣使者就金陵
过九江拜周元公墓而归北方学徒数十人皆从之至
家留不去英宗即位郓忠宪王拜珠为丞相进贤屏恶
天下风动至治三年春遣中书直省舍人会江西省臣
而南者居数年然后归归皆取高科为名士集贤以祭
酒召公中书不可延祐初宾兴之诏行四年再校议江
西而诏集贤修撰虞集乘传山中起为集贤直学士特
加奉议大夫明年秋行至仪真以疾谢遣使者就金陵
过九江拜周元公墓而归北方学徒数十人皆从之至
家留不去英宗即位郓忠宪王拜珠为丞相进贤屏恶
天下风动至治三年春遣中书直省舍人会江西省臣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54a 页 WYG1197-0951c.png
就家起拜翰林学士知制诰同脩国史进阶太中大夫
以五月至京师时驾在上都寻有南坡之变明年春治
任将归众皆恳留为大行实录计会朝廷以江浙行省
左丞赵简言请开经筵以公及平章政事张蔡公圭国
子祭酒邓文原为讲官每进讲必三四过乃已泰定二
年闰月脩英宗实录八月书成未及上进即称疾中书
知有去志即院具宴举留宴毕乘小车出城委牒而去
中书闻之即以驿舟追至杨村不及而返明年诏遣使
以五月至京师时驾在上都寻有南坡之变明年春治
任将归众皆恳留为大行实录计会朝廷以江浙行省
左丞赵简言请开经筵以公及平章政事张蔡公圭国
子祭酒邓文原为讲官每进讲必三四过乃已泰定二
年闰月脩英宗实录八月书成未及上进即称疾中书
知有去志即院具宴举留宴毕乘小车出城委牒而去
中书闻之即以驿舟追至杨村不及而返明年诏遣使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54b 页 WYG1197-0951d.png
赐楮币五千缗金织段文二进阶资善大夫公上表辞
所赐物四方学者日益众公虽疾必强起教之又衣食
之故学者多至卒业而后去元统元年六月微疾乙酉
夜有大星陨其舍东北隅明日日中遂薨年八十五以
玄端敛及治丧一用公所定家礼赠江西行省左丞上
护军追封临川郡公谥文正妻余氏追封临川郡夫人
子男五文以泽授奉议大夫同知柳州路总管府事后
公一年卒衮先卒京以便养特授抚州路儒学教授禀
所赐物四方学者日益众公虽疾必强起教之又衣食
之故学者多至卒业而后去元统元年六月微疾乙酉
夜有大星陨其舍东北隅明日日中遂薨年八十五以
玄端敛及治丧一用公所定家礼赠江西行省左丞上
护军追封临川郡公谥文正妻余氏追封临川郡夫人
子男五文以泽授奉议大夫同知柳州路总管府事后
公一年卒衮先卒京以便养特授抚州路儒学教授禀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55a 页 WYG1197-0952a.png
亶孙男十当蕃答䔰㽦奋里畀畟略当国子助教答㽦
早世女五谭观曾文熊铃黄盅其婿也曾孙男四集全
仙仑孙女二臣窃惟我国家自太祖皇帝至于宪宗凡
历四朝五十馀载天下犹未一法度犹未张圣人之学
犹未明世祖皇帝以天纵之圣继统纂业豪杰并用群
儒四归武定文承化被万国何其盛欤至若真儒之用
时则有若许文正公由朱子之言圣人之学列位台辅
施教国子是以天启昌明之运也乃若吴公研磨六经
早世女五谭观曾文熊铃黄盅其婿也曾孙男四集全
仙仑孙女二臣窃惟我国家自太祖皇帝至于宪宗凡
历四朝五十馀载天下犹未一法度犹未张圣人之学
犹未明世祖皇帝以天纵之圣继统纂业豪杰并用群
儒四归武定文承化被万国何其盛欤至若真儒之用
时则有若许文正公由朱子之言圣人之学列位台辅
施教国子是以天启昌明之运也乃若吴公研磨六经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55b 页 WYG1197-0952b.png
疏涤百氏纲明目张如禹之治水虽不获任君之政而
著书立言师表百世又岂一材一艺所得并哉其学之
源则见于易诗书春秋礼记诸纂言其学之序则见于
学统学基诸书而深造极诣犹莫尚于邵子其所著书
文章皆行于世公隐居时有草屋数间程文宪公过而
署其牖曰草庐故号草庐先生其葬以元丁亥其墓在
县之礼贤乡地名左桥陈顿坑其铭曰
天地之大六籍载焉帝王之尊六籍位焉六籍之道无
著书立言师表百世又岂一材一艺所得并哉其学之
源则见于易诗书春秋礼记诸纂言其学之序则见于
学统学基诸书而深造极诣犹莫尚于邵子其所著书
文章皆行于世公隐居时有草屋数间程文宪公过而
署其牖曰草庐故号草庐先生其葬以元丁亥其墓在
县之礼贤乡地名左桥陈顿坑其铭曰
天地之大六籍载焉帝王之尊六籍位焉六籍之道无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56a 页 WYG1197-0952c.png
内无外六籍之义有显有晦匪伊求之道何由明匪伊
明之道何由行昔岂弗求求或未至昔岂弗明明或犹
蔽天监六籍生此哲人抉微阐幽志气如神其言汪汪
其书洋洋其学之方其国之光天下儒师国中通贵永
配孔庭以式百世
明之道何由行昔岂弗求求或未至昔岂弗明明或犹
蔽天监六籍生此哲人抉微阐幽志气如神其言汪汪
其书洋洋其学之方其国之光天下儒师国中通贵永
配孔庭以式百世
吴文正集 附录 第 56b 页 WYG1197-0952d.png
吴文正集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