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七 第 1a 页 WYG1197-039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吴文正集卷三十七
元 吴澄 撰
记
岳麓书院重修记
天下四大书院二在北二在南在北者嵩阳睢阳也在
南者岳麓白鹿洞也其初聚徒受业不仰于公养然嵩
阳睢阳白鹿洞皆民间所为惟岳麓乃宋开宝之季潭
吴文正集卷三十七
元 吴澄 撰
记
岳麓书院重修记
天下四大书院二在北二在南在北者嵩阳睢阳也在
南者岳麓白鹿洞也其初聚徒受业不仰于公养然嵩
阳睢阳白鹿洞皆民间所为惟岳麓乃宋开宝之季潭
卷三十七 第 1b 页 WYG1197-0391d.png
守朱洞所建其议倡自彭城刘嶅而潭守成之也时则
陆川主簿孙迈为之记绍兴燬于兵乾道之初郡守建
安刘珙重建时则有广汉张子敬夫为之记德祐再燬
于兵大元至元二十三年学正郡人刘必大重建时则
有奉训大夫朱勃为之记逮延祐甲寅垂三十年矣
陵刘安仁来为郡别驾董儒学事睹其敝圮慨然整治
木之朽者易壁之漫者圬上瓦下甓更撤而新前礼殿
傍四斋左诸贤祠右百泉轩后讲堂堂之后阁曰尊经
陆川主簿孙迈为之记绍兴燬于兵乾道之初郡守建
安刘珙重建时则有广汉张子敬夫为之记德祐再燬
于兵大元至元二十三年学正郡人刘必大重建时则
有奉训大夫朱勃为之记逮延祐甲寅垂三十年矣
陵刘安仁来为郡别驾董儒学事睹其敝圮慨然整治
木之朽者易壁之漫者圬上瓦下甓更撤而新前礼殿
傍四斋左诸贤祠右百泉轩后讲堂堂之后阁曰尊经
卷三十七 第 2a 页 WYG1197-0392a.png
阁之后亭曰极高明悉如其旧门庑庖馆宫墙四周靡
不修完善化主簿潘必大敦其役朱某张厚相继为长
具始末请纪岁月余谓书院之肇创重兴与夫今之增
饰前后四刘氏道同志合岂苟然哉开宝之肇创也盖
惟五代乱离之馀学正不修而湖南遐远之郡儒风未
振故俾学者于是焉而读书乾道之重兴也盖惟州县
庠序之教沈迷俗学而科举利诱之习蛊惑士心故俾
学者于是焉而讲道是其所愿望于来学之人虽浅深
不修完善化主簿潘必大敦其役朱某张厚相继为长
具始末请纪岁月余谓书院之肇创重兴与夫今之增
饰前后四刘氏道同志合岂苟然哉开宝之肇创也盖
惟五代乱离之馀学正不修而湖南遐远之郡儒风未
振故俾学者于是焉而读书乾道之重兴也盖惟州县
庠序之教沈迷俗学而科举利诱之习蛊惑士心故俾
学者于是焉而讲道是其所愿望于来学之人虽浅深
卷三十七 第 2b 页 WYG1197-0392b.png
之不侔然皆不为无意也考于二记可见已呜呼孟子
以来圣学无传旷千数百年之久衡岳之灵钟为异人
而有周子生于湖广之道州亚孔并颜而接曾子子思
孟子不传之绪其原既开其流遂衍又百馀年而有广
汉张子家于潭新安朱子官于潭当张子无恙时朱子
自闽来潭留止两月相与讲论阐明千古之秘骤游岳
麓同跻岳顶而后去自此之后岳麓之为书院非前之
岳麓矣地以人而重也然则至元之复建也岂不以先
以来圣学无传旷千数百年之久衡岳之灵钟为异人
而有周子生于湖广之道州亚孔并颜而接曾子子思
孟子不传之绪其原既开其流遂衍又百馀年而有广
汉张子家于潭新安朱子官于潭当张子无恙时朱子
自闽来潭留止两月相与讲论阐明千古之秘骤游岳
麓同跻岳顶而后去自此之后岳麓之为书院非前之
岳麓矣地以人而重也然则至元之复建也岂不以先
卷三十七 第 3a 页 WYG1197-0392c.png
正经始之功不可以废而莫之举也乎岂不以真儒过
化之响不可绝而莫之续也乎别驾君之拳拳加意者
亦岂徒掠美名而为是哉其所愿望于诸生盖甚深也
且张子之记尝言当时郡侯所愿望矣欲成就人才以
传道济民也而其要曰仁呜呼仁之道大先圣之所罕
言轻言之则学者或以自高自广而卒无得论语一书
大率示学者求仁之方而未尝直指仁之全体盖仁体
之大如天之无穷而其用之见于事无所不在迩之事
化之响不可绝而莫之续也乎别驾君之拳拳加意者
亦岂徒掠美名而为是哉其所愿望于诸生盖甚深也
且张子之记尝言当时郡侯所愿望矣欲成就人才以
传道济民也而其要曰仁呜呼仁之道大先圣之所罕
言轻言之则学者或以自高自广而卒无得论语一书
大率示学者求仁之方而未尝直指仁之全体盖仁体
之大如天之无穷而其用之见于事无所不在迩之事
卷三十七 第 3b 页 WYG1197-0392d.png
亲事长微而一言一动皆是也饮食居处一不谨焉非
仁也步趋唯诺一不谨焉非仁也温凊定省一不谨焉非
仁也应接酬酢一不谨焉非仁也凡此至近至小甚易不
难而明敏俊伟之士往往忽视以为不足为而仁不可几
矣呜呼仁人心也失此则无以为人曾是熟于记诵工
于辞章优于进取而足以为人乎学于书院者其尚审
问于人慎思于已明辨而笃行之哉
瑞州路正德书院记
仁也步趋唯诺一不谨焉非仁也温凊定省一不谨焉非
仁也应接酬酢一不谨焉非仁也凡此至近至小甚易不
难而明敏俊伟之士往往忽视以为不足为而仁不可几
矣呜呼仁人心也失此则无以为人曾是熟于记诵工
于辞章优于进取而足以为人乎学于书院者其尚审
问于人慎思于已明辨而笃行之哉
瑞州路正德书院记
卷三十七 第 4a 页 WYG1197-0393a.png
瑞州路正德书院蒙山银场提举侯君孛兰奚所创建
也夫荆杨贡金从古以然周官丱人掌其地守之以禁
而取之以时盖犹秘其宝于地藏其富于民而不尽括
其利于官也蒙山跨瑞袁临江三郡之境固为宝藏唐
以前未之闻宋之中世山近之民颇私其利而置场设
官自国朝始职其职者旦旦惟利之是图既无治民之
责谁复有教民之意哉当衮衮兴利之场而切切兴学
之务其人识虑盖远矣然创建之初功未完而侯君去
也夫荆杨贡金从古以然周官丱人掌其地守之以禁
而取之以时盖犹秘其宝于地藏其富于民而不尽括
其利于官也蒙山跨瑞袁临江三郡之境固为宝藏唐
以前未之闻宋之中世山近之民颇私其利而置场设
官自国朝始职其职者旦旦惟利之是图既无治民之
责谁复有教民之意哉当衮衮兴利之场而切切兴学
之务其人识虑盖远矣然创建之初功未完而侯君去
卷三十七 第 4b 页 WYG1197-0393b.png
至于今二十馀年田租薄少不足以赡给室屋日就敝
坏延祐二年夏提举陈君以忠至祗谒先圣顾瞻怃然
即日修葺殿堂门庑焕然一新涂径阶除甃砌端好圣
师像位龛帐案座靡不整严置田增租岁入可二百斛
比旧多十之七八其费一皆已出无所资于人延请师
儒招集徒众诵习其间公退之暇躬自劝督佐其经画
者前龙兴路学录邹民则也予尝叹天下诱于其
名眩于其实者总总而是若此书院之设岂徒徇其名
坏延祐二年夏提举陈君以忠至祗谒先圣顾瞻怃然
即日修葺殿堂门庑焕然一新涂径阶除甃砌端好圣
师像位龛帐案座靡不整严置田增租岁入可二百斛
比旧多十之七八其费一皆已出无所资于人延请师
儒招集徒众诵习其间公退之暇躬自劝督佐其经画
者前龙兴路学录邹民则也予尝叹天下诱于其
名眩于其实者总总而是若此书院之设岂徒徇其名
卷三十七 第 5a 页 WYG1197-0393c.png
而已固将责其实也蒙山僻在万山之偎近于宝货则
其民贪远于都邑则其俗陋身不游于庠序则耳目不
濡染乎礼义殆如孟子所谓饱煖逸居而无教者矣故
夫居之以群居之地教之以善教之人俾学者于是而
学其当学之事此陈君所以继侯君之志也而诸人所
以副陈君之心者何如哉是有在于学者而犹有系于
教者焉今之所以教所以学其最下不过追随时好以
苟利禄其稍上不过采撷华藻以工辞章又稍上不过
其民贪远于都邑则其俗陋身不游于庠序则耳目不
濡染乎礼义殆如孟子所谓饱煖逸居而无教者矣故
夫居之以群居之地教之以善教之人俾学者于是而
学其当学之事此陈君所以继侯君之志也而诸人所
以副陈君之心者何如哉是有在于学者而犹有系于
教者焉今之所以教所以学其最下不过追随时好以
苟利禄其稍上不过采撷华藻以工辞章又稍上不过
卷三十七 第 5b 页 WYG1197-0393d.png
记览群书以资慱洽其最上亦不过剽掠先儒绪论以
谈义理之四者皆虚也而非实也古者二十五家之里门
有塾塾有师不特为士者学民之朝夕出入必受教而
后退是以风俗厚伦纪明人人亲其亲长其长族姻乡
党相交相助扶持蔼然仁让忠敬自家庭达于道路虽
闾巷之民莫不有士君子之行当时之教必有异乎今
者今之教于书院者诚能如古旧习丕变而蒙山之民
新矣不然教之数十年犹夫人也书院之名曰正德而
谈义理之四者皆虚也而非实也古者二十五家之里门
有塾塾有师不特为士者学民之朝夕出入必受教而
后退是以风俗厚伦纪明人人亲其亲长其长族姻乡
党相交相助扶持蔼然仁让忠敬自家庭达于道路虽
闾巷之民莫不有士君子之行当时之教必有异乎今
者今之教于书院者诚能如古旧习丕变而蒙山之民
新矣不然教之数十年犹夫人也书院之名曰正德而
卷三十七 第 6a 页 WYG1197-0394a.png
于正民德之实安在陈君之所期果如是乎陈君瑞之
高安人宽易倜傥重义轻财尝冶银于兴国所获嬴馀
悉以施与客游天京为贵近所喜受中旨来莅是官先
是课不辨民力重困又取木炭于瑞州龙兴不胜其扰
为言于当路凡场所输杀四之一官自买炭扰不及于
二郡律己公廉而办课优敏公私便之观其所职于己者
若是其实则其所期于人者从可知也
明经书院记
高安人宽易倜傥重义轻财尝冶银于兴国所获嬴馀
悉以施与客游天京为贵近所喜受中旨来莅是官先
是课不辨民力重困又取木炭于瑞州龙兴不胜其扰
为言于当路凡场所输杀四之一官自买炭扰不及于
二郡律己公廉而办课优敏公私便之观其所职于己者
若是其实则其所期于人者从可知也
明经书院记
卷三十七 第 6b 页 WYG1197-0394b.png
六经之道如丽天之日月亘古今常明者也夫明者在
经而明之在人圣学榛塞俗学沉迷人之能明之者鲜
矣汉明经专门其传授也章句训诂而已唐明经专科
其对问也文字记诵而已宋初学䆒即唐明经也后罢
学䆒而进士改习经义名非不嘉要亦不过言辞之尚
逮其体格之变至宋之季年而敝极识者慊之新安胡
氏之先唐末有以明经举者十四世孙淀建塾于始祖
读书之析日从其父暨诸父讲学其间既而病其湫隘
经而明之在人圣学榛塞俗学沉迷人之能明之者鲜
矣汉明经专门其传授也章句训诂而已唐明经专科
其对问也文字记诵而已宋初学䆒即唐明经也后罢
学䆒而进士改习经义名非不嘉要亦不过言辞之尚
逮其体格之变至宋之季年而敝极识者慊之新安胡
氏之先唐末有以明经举者十四世孙淀建塾于始祖
读书之析日从其父暨诸父讲学其间既而病其湫隘
卷三十七 第 7a 页 WYG1197-0394c.png
也乃与弟澄族父炳文议改筑西山之麓为屋数百楹
右先圣燕居之殿左诸生会讲之堂又其左斋庐四又
其前二塾扁曰明诚敬义山巅构亭据高望远经始于
至大庚戌落成于皇庆壬子畀之土田输其岁入以养
师弟子淀所畀以须计者三澄所畀以亩计者五十知
州黄侯惟中命炳文掌教事彰既往之美贻方来之谋
请于上而以明经书院名踰年贡举制下取士务明经
学与所名若合符契介其乡人乐安主簿汪震祖来言
右先圣燕居之殿左诸生会讲之堂又其左斋庐四又
其前二塾扁曰明诚敬义山巅构亭据高望远经始于
至大庚戌落成于皇庆壬子畀之土田输其岁入以养
师弟子淀所畀以须计者三澄所畀以亩计者五十知
州黄侯惟中命炳文掌教事彰既往之美贻方来之谋
请于上而以明经书院名踰年贡举制下取士务明经
学与所名若合符契介其乡人乐安主簿汪震祖来言
卷三十七 第 7b 页 WYG1197-0394d.png
俾记其始末余谓明经之名一也而其别有三心与经
融身与经合古之圣人如在于今此真儒之名经也句
分字析辞达理精后之学者得稽于古此经师之明经
也帘窥壁听涉躐剽掠以泽言语以钓声利而止此时
流之明经也汉唐未暇论三代而下经学之盛莫如宋
其言裨于经可传于后者奚趐数十家泰山之孙安定
之胡其尤也所守所行不失儒行之常固其天质之异
抑其学术之正于经可谓明已而未离乎经师也必共
融身与经合古之圣人如在于今此真儒之名经也句
分字析辞达理精后之学者得稽于古此经师之明经
也帘窥壁听涉躐剽掠以泽言语以钓声利而止此时
流之明经也汉唐未暇论三代而下经学之盛莫如宋
其言裨于经可传于后者奚趐数十家泰山之孙安定
之胡其尤也所守所行不失儒行之常固其天质之异
抑其学术之正于经可谓明已而未离乎经师也必共
卷三十七 第 8a 页 WYG1197-0395a.png
城邵子必舂陵周子必关西张子必河南二程子而后
为真儒之明经盖其所明匪经之言经之道也嗣邵周
张程者新安朱子也易诗四书之说千载以来之所未
有其书衍溢乎天下况新安其乡遗风馀响犹有存
而未泯者乎然则胡氏振振之子孙新安彬彬之俊秀
与夫四方来游来观之士睹书院明诚敬义之扁若
何而明若何而诚若何而敬若何而义于心身必有
用力之实而于经也岂口吟手披寻行数墨而可以明
为真儒之明经盖其所明匪经之言经之道也嗣邵周
张程者新安朱子也易诗四书之说千载以来之所未
有其书衍溢乎天下况新安其乡遗风馀响犹有存
而未泯者乎然则胡氏振振之子孙新安彬彬之俊秀
与夫四方来游来观之士睹书院明诚敬义之扁若
何而明若何而诚若何而敬若何而义于心身必有
用力之实而于经也岂口吟手披寻行数墨而可以明
卷三十七 第 8b 页 WYG1197-0395b.png
之哉噫未易明也忽之以为易不可也惮之以为难亦
不可也志于斯者其思之其勉之思而通焉勉而至焉
真儒明经之学复见于朱子之乡不其传欤不然知不
实知能不实能漫漫焉曰明经高则昔之经师卑则今
之时流而已志于斯者思之哉勉之哉淀受初命主龙
泉簿炳文前长信州路道一书院明经府君讳昌翼
所居曰考川在婺源之北三十里
潮州路韩山书院记
不可也志于斯者其思之其勉之思而通焉勉而至焉
真儒明经之学复见于朱子之乡不其传欤不然知不
实知能不实能漫漫焉曰明经高则昔之经师卑则今
之时流而已志于斯者思之哉勉之哉淀受初命主龙
泉簿炳文前长信州路道一书院明经府君讳昌翼
所居曰考川在婺源之北三十里
潮州路韩山书院记
卷三十七 第 9a 页 WYG1197-0395c.png
孟子而后儒之知道盖鲜矣西汉诸儒文颇近古贾太
傅司马太史卓然者也徐考其言论识趣大率非鞅仪
秦之绪馀于道竟何如哉降自东汉不惟道丧而文亦
弊历唐中世昌黎韩子出追踪西汉之文以合于三代
而原道之作直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传至孟轲
而止是又为文而有见于道也岂三代以下文人之所
能及哉尝因諌佛骨事谪潮州刺史其后潮人立庙以
祠宋元祐间庙徙州城之南七里逮淳祐初又于庙所
傅司马太史卓然者也徐考其言论识趣大率非鞅仪
秦之绪馀于道竟何如哉降自东汉不惟道丧而文亦
弊历唐中世昌黎韩子出追踪西汉之文以合于三代
而原道之作直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传至孟轲
而止是又为文而有见于道也岂三代以下文人之所
能及哉尝因諌佛骨事谪潮州刺史其后潮人立庙以
祠宋元祐间庙徙州城之南七里逮淳祐初又于庙所
卷三十七 第 9b 页 WYG1197-0395d.png
设城南书庄俾学者居焉游焉皇元奄有此土屋室灰
烬于兵至元甲申韩山书院重兴即庙之旧址为先圣
燕居先师兖郕沂邹四国公侍而韩子之专祠附唐时
先圣配祀独一颜子宋儒推孟子之传由子思由曾子
上接孔氏其言本诸韩子送王埙序于是配孔者四祠
韩而继一圣四师之师也固宜然书院仅复规模隘陋
营缮多阙前守拟更造不果至顺辛未夏总管王侯至
偕其长灭里沙其贰哈里蛮恊谋命山长陈文子计其
烬于兵至元甲申韩山书院重兴即庙之旧址为先圣
燕居先师兖郕沂邹四国公侍而韩子之专祠附唐时
先圣配祀独一颜子宋儒推孟子之传由子思由曾子
上接孔氏其言本诸韩子送王埙序于是配孔者四祠
韩而继一圣四师之师也固宜然书院仅复规模隘陋
营缮多阙前守拟更造不果至顺辛未夏总管王侯至
偕其长灭里沙其贰哈里蛮恊谋命山长陈文子计其
卷三十七 第 10a 页 WYG1197-0396a.png
费乃撤旧构新韩祠燕居位置相直宽袤齐等后有深
池广十丈许畚土实之建讲堂其上扁曰原道两庑辟
斋馆生日食之供有庖岁租之入有廪教官之寝处祭
器之贮藏一一备具宏敞壮伟倍加于前五月经始九
月落成海阳县长忻都实董其役越明年山长将潮士之
意来请记予谓书院之肇基也以韩之能有见于道
也书院之增修也以王侯之能有志于教也潮之士其
如之何必也学韩子之学业精行完进进而贤则奚翅
池广十丈许畚土实之建讲堂其上扁曰原道两庑辟
斋馆生日食之供有庖岁租之入有廪教官之寝处祭
器之贮藏一一备具宏敞壮伟倍加于前五月经始九
月落成海阳县长忻都实董其役越明年山长将潮士之
意来请记予谓书院之肇基也以韩之能有见于道
也书院之增修也以王侯之能有志于教也潮之士其
如之何必也学韩子之学业精行完进进而贤则奚翅
卷三十七 第 10b 页 WYG1197-0396b.png
贡于王庭如韩牒所期而已由是学四先师之学道明
德立骎骎而圣则奚趐笃于文行如苏碑所褒而已不
然学于书院昔人夫人今犹夫人欲与赵德并且不可
是为深有负于君师之作养又何望其高睨圣贤之蕴
奥乎陈文子曰潮城之东隔水有山文公平日憩息之
地手植木尚存潮人称其木为韩木山为韩山后取城
东韩山以号城南之书院云王侯名元恭蠡人也
丹阳书院养士田记
德立骎骎而圣则奚趐笃于文行如苏碑所褒而已不
然学于书院昔人夫人今犹夫人欲与赵德并且不可
是为深有负于君师之作养又何望其高睨圣贤之蕴
奥乎陈文子曰潮城之东隔水有山文公平日憩息之
地手植木尚存潮人称其木为韩木山为韩山后取城
东韩山以号城南之书院云王侯名元恭蠡人也
丹阳书院养士田记
卷三十七 第 11a 页 WYG1197-0396c.png
黄池镇有书院旧矣自宋景定甲子贡士刘君肇建郡
守朱公以闻于朝锡丹阳书院名额拨僧寺没官之田
二顷给其食厥后僧复取之而书院遂无以养士至大
戊申宪使卢公议割天门书院之有馀以补不足令既
出会公去不果如令人匠提举陈侯分司黄池暇日与
群士游习知书院始末慨然兴怀移檄儒司上之省省
下之郡郡太守主之力竟如宪府初议俾天门书院归
田于丹阳以亩计凡四百侯犹以为未足以赡乃劝士之
守朱公以闻于朝锡丹阳书院名额拨僧寺没官之田
二顷给其食厥后僧复取之而书院遂无以养士至大
戊申宪使卢公议割天门书院之有馀以补不足令既
出会公去不果如令人匠提举陈侯分司黄池暇日与
群士游习知书院始末慨然兴怀移檄儒司上之省省
下之郡郡太守主之力竟如宪府初议俾天门书院归
田于丹阳以亩计凡四百侯犹以为未足以赡乃劝士之
卷三十七 第 11b 页 WYG1197-0396d.png
有田者数十家暨官之好义者一二人各出力以助或
十亩或五亩有八亩七亩者有四亩三亩二亩者积少
而多所得之田以亩计凡二百噫丹阳书院之创垂五
十年而教养之阙馀三十年今一旦有田六百亩卢公
开其始陈侯成其终卢公勉励学校固其职也陈侯典
治丝设色之工而用心儒教有出于职分之外者尸祝
越樽俎而治庖可乎唐风之诗曰职思其居又曰职思
其外夫居者其分也外者其馀也唐风思之远者也于
十亩或五亩有八亩七亩者有四亩三亩二亩者积少
而多所得之田以亩计凡二百噫丹阳书院之创垂五
十年而教养之阙馀三十年今一旦有田六百亩卢公
开其始陈侯成其终卢公勉励学校固其职也陈侯典
治丝设色之工而用心儒教有出于职分之外者尸祝
越樽俎而治庖可乎唐风之诗曰职思其居又曰职思
其外夫居者其分也外者其馀也唐风思之远者也于
卷三十七 第 12a 页 WYG1197-0397a.png
职既尽其分而兼及其馀所思可谓远也已陈侯有焉
侯所劝率𨽻匠籍者五之一𨽻儒籍者十之八此岂以
气势利害动而使之从哉能得其心说而乐助盖有以
也非才之优识之定其孰能感人如是田之疆畎名数
久则湮群士请勒诸石而陈侯之功尤不可泯春秋常
事不书侯此举非常也宜得书若夫士既有以养必知
所以学是不待余言也侯名童单州人
都昌县学先贤祠记
侯所劝率𨽻匠籍者五之一𨽻儒籍者十之八此岂以
气势利害动而使之从哉能得其心说而乐助盖有以
也非才之优识之定其孰能感人如是田之疆畎名数
久则湮群士请勒诸石而陈侯之功尤不可泯春秋常
事不书侯此举非常也宜得书若夫士既有以养必知
所以学是不待余言也侯名童单州人
都昌县学先贤祠记
卷三十七 第 12b 页 WYG1197-0397b.png
秦汉而下孔道之传不续历千数百年乃得宋河南程
子远承孟氏之绪而道国元公周子实开端于其先徽
国文公又集成于其后二子当熙宁淳熙间俱守南康
郡南康偏垒也传道二大贤尝过化焉都昌南康属县
也畴昔仁风之所披拂教雨之沾濡流芳遗润百世犹
未泯社而稷之尸而祝之也固宜考江丞相修学碑周
朱二子有专祠在县学迩年废而莫举讵非掌教靡人
不以为意欤天历已巳教谕万钧用至惕然大慊白主
子远承孟氏之绪而道国元公周子实开端于其先徽
国文公又集成于其后二子当熙宁淳熙间俱守南康
郡南康偏垒也传道二大贤尝过化焉都昌南康属县
也畴昔仁风之所披拂教雨之沾濡流芳遗润百世犹
未泯社而稷之尸而祝之也固宜考江丞相修学碑周
朱二子有专祠在县学迩年废而莫举讵非掌教靡人
不以为意欤天历已巳教谕万钧用至惕然大慊白主
卷三十七 第 13a 页 WYG1197-0397c.png
簿黄将士孚转达县丞何进义其县尹李承务某佥议
谐恊遂营明伦堂之西翼室设二子扁曰先贤祠允谓
知教之本者乡贤旧亦无祠若朱门四友西坡黄氏梅
坡彭氏厚斋冯氏昌谷曹氏萃祠于明伦堂之东翼室强
斋彭氏深居冯氏暨古心江丞相配扁曰乡贤祠表章
尊奉之馀靡不竦慕兴起其于人心世教岂小补哉况
圣时崇义理之学二子皆从祀孔庙学者倘不惟二子
是师循习卑陋猥同时辈徼近利迷远志则负公朝愧
谐恊遂营明伦堂之西翼室设二子扁曰先贤祠允谓
知教之本者乡贤旧亦无祠若朱门四友西坡黄氏梅
坡彭氏厚斋冯氏昌谷曹氏萃祠于明伦堂之东翼室强
斋彭氏深居冯氏暨古心江丞相配扁曰乡贤祠表章
尊奉之馀靡不竦慕兴起其于人心世教岂小补哉况
圣时崇义理之学二子皆从祀孔庙学者倘不惟二子
是师循习卑陋猥同时辈徼近利迷远志则负公朝愧
卷三十七 第 13b 页 WYG1197-0397d.png
先师矣师二子宜何如也定而无一物留于心应而无
一事乖于理思必通微动必审几慱文以明善约礼以
诚身敬主诸中义制诸外其庶乎教官其勖率邑士精
熟朱子所释诸经诸传周子所著一图一书反求之已
而真识实践可也抑自古逮今有教必有政区区邑校于
教幸知所务闻明伦堂北豪民侵疆久弗克正职典往
往诱于其饵而不顾今教谕踵前官之所已行具牍于
县簿赞丞尹督府史䆒竟根株上事于郡卒能归六十
一事乖于理思必通微动必审几慱文以明善约礼以
诚身敬主诸中义制诸外其庶乎教官其勖率邑士精
熟朱子所释诸经诸传周子所著一图一书反求之已
而真识实践可也抑自古逮今有教必有政区区邑校于
教幸知所务闻明伦堂北豪民侵疆久弗克正职典往
往诱于其饵而不顾今教谕踵前官之所已行具牍于
县簿赞丞尹督府史䆒竟根株上事于郡卒能归六十
卷三十七 第 14a 页 WYG1197-0398a.png
年已失之地于黉宫教外之政此其一尔主簿孚少从
余学请为作先贤祠记而余因及一县治官教官之可
书者并书之以劝方来
临汝书院重修尊经阁记
宋淳祐戊申冯侯去疾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事至
官之日以其先师徽国文公朱先生尝除是官而不及
赴乃于抚州城外之西南营高爽地创临汝书院专祠
文公为学者讲道之所明年己酉书院成位置分画率
余学请为作先贤祠记而余因及一县治官教官之可
书者并书之以劝方来
临汝书院重修尊经阁记
宋淳祐戊申冯侯去疾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事至
官之日以其先师徽国文公朱先生尝除是官而不及
赴乃于抚州城外之西南营高爽地创临汝书院专祠
文公为学者讲道之所明年己酉书院成位置分画率
卷三十七 第 14b 页 WYG1197-0398b.png
仿太学故其屋室规制非他书院比左个之左竖危楼
贮诸经及群书于其间扁曰尊经阁大元延祐乙卯楼
燬于火官命重建越六年庚申四月庐陵黄镇来长书
院始克构架又三年至治壬戌九月工毕事完轮奂复
旧同知总管府亚中大夫马合睦提调其役相之者前
经历赵谐继之者金经历张允明也是年春予往金陵
过抚山长以楼成请记予有行未暇作其冬还自金陵
而总管大中大夫杜侯至与巡按官廉访副使董侯登
贮诸经及群书于其间扁曰尊经阁大元延祐乙卯楼
燬于火官命重建越六年庚申四月庐陵黄镇来长书
院始克构架又三年至治壬戌九月工毕事完轮奂复
旧同知总管府亚中大夫马合睦提调其役相之者前
经历赵谐继之者金经历张允明也是年春予往金陵
过抚山长以楼成请记予有行未暇作其冬还自金陵
而总管大中大夫杜侯至与巡按官廉访副使董侯登
卷三十七 第 15a 页 WYG1197-0398c.png
斯阁周回瞻视且嘉山长之勤又一新外门斋舍廊庑
暨池亭靡不修葺而以书来促记命山长躬诣吾门以
请噫汉贾生有云俗吏所务在于刀笔筐箧侯下车坐
未暖席而惓惓焉以儒教所当务为急其贤于俗吏远
矣哉书院之创逮今七十馀年矣未尝刻石记其兴造
始末非阙欤今侯急人所缓而补昔人之所阙余何敢
以固陋辞夫尊经云者岂徒曰度群书于高阁以为尊
也哉尊之一言何所本始曾子尝言尊所闻子思尝言
暨池亭靡不修葺而以书来促记命山长躬诣吾门以
请噫汉贾生有云俗吏所务在于刀笔筐箧侯下车坐
未暖席而惓惓焉以儒教所当务为急其贤于俗吏远
矣哉书院之创逮今七十馀年矣未尝刻石记其兴造
始末非阙欤今侯急人所缓而补昔人之所阙余何敢
以固陋辞夫尊经云者岂徒曰度群书于高阁以为尊
也哉尊之一言何所本始曾子尝言尊所闻子思尝言
卷三十七 第 15b 页 WYG1197-0398d.png
尊德性尊者恭敬奉侍不敢亵慢之谓经之所言皆吾
德性内事学者所闻闻而已所闻于经之言如覃怀许
公所谓信之如神明敬之如父母而后谓之尊读其言
而不践其言是侮圣人之言也谓之尊经可乎昔日冯
侯名此阁今日杜侯之重揭斯扁也其所期望于学者
为何如余少时一再就书院肄业不常处也退而私淑
于经一句一字不敢轻忽资凡力小用志亦甚苦然老
矣而无闻仅能通训诂文义之秕糠于道昩如也其有
德性内事学者所闻闻而已所闻于经之言如覃怀许
公所谓信之如神明敬之如父母而后谓之尊读其言
而不践其言是侮圣人之言也谓之尊经可乎昔日冯
侯名此阁今日杜侯之重揭斯扁也其所期望于学者
为何如余少时一再就书院肄业不常处也退而私淑
于经一句一字不敢轻忽资凡力小用志亦甚苦然老
矣而无闻仅能通训诂文义之秕糠于道昩如也其有
卷三十七 第 16a 页 WYG1197-0399a.png
负于冯侯之意多矣继自今学于书院者其可不深以
余为戒而惕然惊惧动息语默必知所尊以求无负于
杜侯之意哉杜侯名毓贤而有文常为勉励学校之官
故其加意于儒教若此云
湖口县靖节先生祠堂记
晋靖节陶先生家浔阳之柴桑尝为彭泽令后析彭泽
创湖口县湖口亦彭泽也故其境内往往有靖节遗迹
孙侯文震宰湖口因行其乡至三学寺民间相传以为
余为戒而惕然惊惧动息语默必知所尊以求无负于
杜侯之意哉杜侯名毓贤而有文常为勉励学校之官
故其加意于儒教若此云
湖口县靖节先生祠堂记
晋靖节陶先生家浔阳之柴桑尝为彭泽令后析彭泽
创湖口县湖口亦彭泽也故其境内往往有靖节遗迹
孙侯文震宰湖口因行其乡至三学寺民间相传以为
卷三十七 第 16b 页 WYG1197-0399b.png
靖节读书之地旁有望月台旧基犹存乃出私钱屋于
台基之上且就县学东偏建祠堂三间以祀先生湖口
小邑凋弊特甚扼江湖之会当驿置之冲侯兴补滞废
应接往来精神光昭意气閒暇处难若易任劳若逸固
其才略之优而又追慕先贤尊崇表章以励末俗是岂
俗吏所为者值余舟过湖口而请记其事窃惟靖节先
生高志远识超越古今而设施不少概见其令彭泽也
不过一时牧伯辟举扳授俾得公田之利以自养如古
台基之上且就县学东偏建祠堂三间以祀先生湖口
小邑凋弊特甚扼江湖之会当驿置之冲侯兴补滞废
应接往来精神光昭意气閒暇处难若易任劳若逸固
其才略之优而又追慕先贤尊崇表章以励末俗是岂
俗吏所为者值余舟过湖口而请记其事窃惟靖节先
生高志远识超越古今而设施不少概见其令彭泽也
不过一时牧伯辟举扳授俾得公田之利以自养如古
卷三十七 第 17a 页 WYG1197-0399c.png
人不得已而为录者尔非受天子命而仕也曾几何时
不肯屈于督邮而去充此志节异时讵肯忍耻于二姓
哉观述酒荆轲等作殆欲为汉相孔明之事而无其资
责子有诗与子有疏志趣之同苦乐之安一家父子夫
妇又如此夫人道三纲为首先生一身而三纲举无愧
焉忘言于真意委运于大化则几于同道矣谁谓汉魏
以降而有斯人者乎噫先生未易知也后人于语文字
间窥觇其髣髴而已然先生非有名位显于时非有功
不肯屈于督邮而去充此志节异时讵肯忍耻于二姓
哉观述酒荆轲等作殆欲为汉相孔明之事而无其资
责子有诗与子有疏志趣之同苦乐之安一家父子夫
妇又如此夫人道三纲为首先生一身而三纲举无愧
焉忘言于真意委运于大化则几于同道矣谁谓汉魏
以降而有斯人者乎噫先生未易知也后人于语文字
间窥觇其髣髴而已然先生非有名位显于时非有功
卷三十七 第 17b 页 WYG1197-0399d.png
业著于后而千载之下使人眷眷不忘其何以得此于
人哉予于孙侯之为恶乎而不喜谈乐道之也侯燕人
所至有廉能声
滹南王先生祠堂记
滹南王先生藁城人金朝登进士科至今诵其经义以
为法式博学卓识见之所到不苟同于众遗言绪论之
流传足以警发后进藁城王董赵三氏勋阅世家平居
尊礼父兄子弟师其言而薰其德久远而愈不忘故三
人哉予于孙侯之为恶乎而不喜谈乐道之也侯燕人
所至有廉能声
滹南王先生祠堂记
滹南王先生藁城人金朝登进士科至今诵其经义以
为法式博学卓识见之所到不苟同于众遗言绪论之
流传足以警发后进藁城王董赵三氏勋阅世家平居
尊礼父兄子弟师其言而薰其德久远而愈不忘故三
卷三十七 第 18a 页 WYG1197-0400a.png
氏偕里中儒生协心建祠于县学讲堂之右以致报事
之诚国子助教董士廉请为作记余闻古者诗书礼乐
之教虽至曲艺各有所师岁时入学必释奠释菜焉示
敬道也况先生之行学识垂世不朽真古之所谓乡先
生殁而可祭于社者其有祠也固宜亦可见藁城风俗
之厚矣非先生之教有以渐渍其心而然乎先生讳若
字从之立朝侃侃有正气仕至翰林直学士金亡后十
年游泰山及山之半坐大石凝然而逝时年七十
之诚国子助教董士廉请为作记余闻古者诗书礼乐
之教虽至曲艺各有所师岁时入学必释奠释菜焉示
敬道也况先生之行学识垂世不朽真古之所谓乡先
生殁而可祭于社者其有祠也固宜亦可见藁城风俗
之厚矣非先生之教有以渐渍其心而然乎先生讳若
字从之立朝侃侃有正气仕至翰林直学士金亡后十
年游泰山及山之半坐大石凝然而逝时年七十
卷三十七 第 18b 页 WYG1197-0400b.png
吴文正集卷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