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九
卷十九 第 1a 页 WYG1168-064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北溪大全集卷十九

  宋 陈淳 撰

  讲义(易)

  原画

  伏羲作易根原备见于先天一图世传是图出于邵康
节以为得之陈希夷穆伯长而来而其实固已具于系
辞传易有太极章及说卦传天地定位章矣盖昔者伏
卷十九 第 1b 页 WYG1168-0649d.png
羲仰观俯察灼见夫阴阳二气错综流行生生而不穷
于是作书以配之而名之曰易取其有交易变易之义
今按系辞传考之所谓太极云者象数未形而其理已
具之称形器已具而其理无朕之目盖兆于万古无极
之前而贯乎万古无极之后立于天地万物之表而行
乎天地万物之中也自其始之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也
以阴阳有奇耦之数故画一奇以象阳画一耦以象阴
而为一画者二是谓太极生两仪其位则阳先而阴后
卷十九 第 2a 页 WYG1168-0650a.png
其数则阳一而阴二于两仪之上又各生一奇一耦而
为二画者四是谓两仪生四象太阳位乎一而含数九
以奇圆一而围三三各一奇参天而为三本体画奇通
所从生位一奇乃三其围三而得之也少阴位乎二而
含数八以耦方一而围四四合二耦两地而为二本体
一画耦一画奇通所从生位一奇乃一其围四两其围
三而得之也少阳位乎三而含数七以本体一画奇一
画耦通所从生位一耦乃一其围三两其围四而得之
卷十九 第 2b 页 WYG1168-0650b.png
也太阴位乎四而含数六以本体二画耦通所从生位
一偶乃三其围四而得之也于四象之上又各生一奇
一耦而为三画者八于是三才略具而八卦之名立是
谓四象生八卦其位则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
艮七坤八而谓之经卦于八卦之上又各生一奇一耦
而为四画者十六是八卦复为太极而复生两仪于四
画之上又各生一奇一耦而为五画者三十二是八卦
之两仪复生四象于五画之上又各生一奇一耦而为
卷十九 第 3a 页 WYG1168-0650c.png
六画者六十四则兼三才而两之是八卦之四象复生
八卦于是六十四卦之名立而谓之重卦是于乾一兑
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之上复以乾一兑二
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者循序而重加之也故
始自重乾以及夬大有大壮小畜需大畜泰八卦则为
乾一之所生次自履兑睽归妹中孚节损临八卦则为
兑二之所生次自同人革离丰家人既济贲明夷八卦
则为离三之所生次自无妄随噬嗑震益屯颐复八卦
卷十九 第 3b 页 WYG1168-0650d.png
则为震四之所生次自姤大过鼎恒巽井蛊升八卦则
为巽五之所生次自讼困未济解涣坎蒙师八卦则为
坎六之所生次自遁咸旅小过渐蹇艮谦八卦则为艮
七之所生次自否萃晋豫观比剥以终于重坤则为坤
八之所生次第相承条理不紊由本而干由干而枝皆
其势之所自然而不容已特假圣人之手以画之而非
人力所能安排布置者自八卦之立即具六十四卦而
非八卦之后旋生六十四卦也自六十四卦之成即是
卷十九 第 4a 页 WYG1168-0651a.png
八卦而非六十四卦之外复有八卦也就中平分之为
两截而按说卦对待之位相接为圆图则虚中者为太
极自内而外第一画分为两仪则阳仪居左阴仪居右
第二画分为四象则太阳居左之前少阴居左之后少
阳居右之前太阴居右之后第三画分为八卦则乾一
兑二居左之前离三震四居左之后巽五坎六居右之
前艮七坤八居右之后第四画至第六画则八卦乘八
卦而六十四卦整整成列在乾一位之中内之八乾实
卷十九 第 4b 页 WYG1168-0651b.png
不离乎一乾而为贞外自乾一至坤八为悔而重乾复
居乾一位之一在兑二位之中内之八兑实不离乎一
兑而为贞外自乾一至坤八为悔而重兑复居兑二位
之二在离三位之中内之八离实不离乎一离而为贞
外自乾一至坤八为坤而重离复居离三位之三在震
四位之中内之八震实不离乎一震而为贞外自乾一
至坤八为悔而重震复居震四位之四在巽五位之中
内之八巽实不离乎一巽而为贞外自乾一至坤八为
卷十九 第 5a 页 WYG1168-0651c.png
悔而重巽复居巽五位之五在坎六位之中内之八坎
实不离乎一坎而为贞外自乾一至坤八为悔而重坎
复居坎六位之六在艮七位之中内之八艮实不离乎
一艮而为贞外自乾一至坤八为悔而重艮复居艮七
位之七在坤八位之中内之八坤实不离乎一坤而为
贞外自乾一至坤八为悔而重坤复居坤八位之八(缺)

  第一画则一阴一阳相间第二画则二阴二阳

  相间第三画则四阴四阳相间第四画则八阴八阳相
卷十九 第 5b 页 WYG1168-0651d.png
间第五画则十六阴十六阳相间第六画则三十二阴
三十二阳相间统而言之则左者皆为阳右者皆为阴
而各有界分故自复至乾凡百一十二阳而又有八十
阴者阳中之阴也自姤至坤凡百一十二阴而又有八
十阳者阴中之阳也迭而言之则阳往交阴阴往交阳
而互为其根故阳在阳中阳顺行阳在阴中则逆行阴
在阴中阴顺行阴在阳中则逆行即卦气流行之序而
言之则复居子半以应冬至一阳之生积而二阳临三
卷十九 第 6a 页 WYG1168-0652a.png
阳泰四阳大壮五阳夬至乾居午半而为六阳之极阳
为阴之父故乾父又生长女而为姤焉姤居午半以应
夏至一阴之生积而二阴遁三阴否四阴观五阴剥至
坤尽子半而为六阴之极阴为阳之母故坤母又孕长
男而为复焉离则尽卯中以应春分坎则尽酉中以应
秋分即卦一定之分而言之则乾居南坤居北以应天
地辟阖而辨上下之位是谓天地定位离居东坎居西
以应日月出入而列左右之门是谓水火不相射艮居
卷十九 第 6b 页 WYG1168-0652b.png
西北兑居东南以应山高西北泽倾东南是谓山泽通
气震居东北巽居西南以应雷启群蛰风养万物是谓
雷风相薄无非与造化自然之易相吻合于以教民占
筮揲蓍布卦以断吉凶每一卦之中其变又各六十四
盖有变易无穷之用也是乃所以通天下之志定天下
之业而妙开物成务之道也

  原辞

  伏羲之易本无文字始于乾而终于坤每卦惟有六画
卷十九 第 7a 页 WYG1168-0652c.png
而已盖是时太朴未散世质民淳凡有动作莫识是非
利害因即阴阳逆顺消息之大分而示之使占者于是
玩焉以决吉凶而不至于迷茫尔是乃首辟浑沦其为
旨盖甚坦易明直而非有渊微玄妙之意也降及中古
民伪日滋易道微矣文王于羑里中为斯世患乃取伏
羲之易而衍之既改八卦之位以乾居西北坤居西南
退处不用之地而任六子以为天地用离居南坎居北
震居东兑居西巽居东南艮居东北所谓帝出乎震齐
卷十九 第 7b 页 WYG1168-0652d.png
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
言乎艮是谓后天之学又(缺)六十四卦(缺)  于乾坤
(缺)  既济未济若今所传(缺)



  然已非伏羲之旧

  矣周公继(缺)        分别爻义而系之爻
辞以断六爻之吉凶若初九潜龙勿用之类是也随事
丁宁始为纤悉(缺)  占法(缺)加密矣以文字始著于
卷十九 第 8a 页 WYG1168-0653a.png
文王周公因谓之周易又以简帙重大分为上下经两
篇上经止坎离而下经首咸恒条理昭晰已如星日迨
周之衰淫于术数而易道复不明矣孔子乃黜八索而
作十翼以赞之曰彖上传曰彖下传所以释文王所系
彖上下经爻之辞若大哉乾元以下等是也曰象上传
曰象下传所以释伏羲卦之上下两象若天行健等类
及周公所系两象六爻之辞若潜龙勿用阳在下也等
类是也曰系辞上传曰系辞下传所以述文王周公所
卷十九 第 8b 页 WYG1168-0653b.png
系卦爻辞之传而通论一经之大体上自天尊地卑以
下自八卦成列以下是也曰文言传所以申言乾坤彖
象之旨而为诸卦之例若元者善之长以下是也曰说
卦传所以详其所未尽之意若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
赞于神明而生蓍以下是也曰序卦传所以序其先后
若有天地然后万物盈焉以下是也曰杂卦传所以错
杂而言之若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以下是也是十篇者
亦无非推广图象卦爻之蕴以著明羲文周公之法然
卷十九 第 9a 页 WYG1168-0653c.png
专以理义发明占意使人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
观其变而玩其占以求免于凶咎校之羲文周公之旧
虽其为言纵横反覆穷深极微与初旨已大相异而其
所以为理则实不越乎图象卦爻之中而非从外得实
不离乎天道人事之常而非可以诡异过求也自秦以
来书幸全于遗烬道则晦而不章卑者泥于穷象数而
穿凿附会为灾异之流高者溺于谈性命而支离放荡
为虚无之归至我朝程子盖深病焉于是作传以明之
卷十九 第 9b 页 WYG1168-0653d.png
一扫诸儒之陋见而专即日用事物之著发明人心天
理之实奥旨宏纲昭然在目视孔子所发又加详且明
焉学者于是始知易为人事切近之书而云为践履可
以无所往而不在是也然易之起原于象数自象数之
既形则理又具于理数之中而不可以本末二其观也
易之作本于占筮自占筮之既立则理又寓于占筮之
内而不可以精粗二其用也此正程子所谓体用一源
显微无间者若偏于象占而不该夫理义则孔子之意
卷十九 第 10a 页 WYG1168-0654a.png
泯一于理义而不及乎象占则羲文周公之心亦几乎
息矣此朱文公本义之书作所以必表伏羲图象冠诸
篇端以明作易根原之所自来一出于天理之自然而
(缺)为智巧之私又(缺)古经传次序推原四圣所以成

  (缺)       而惟占法之明随人取决而无偏
辞之滞而天下义理为之磨刮精明依然涵萃于其中
本末精粗兼该具举近以补程传之所不足而上以承
四圣之心所谓开物成务之大用至是又益周备而易
卷十九 第 10b 页 WYG1168-0654b.png
道之盛于此无馀蕴矣学者当因是书各就四圣一贤
本义稍详果能知其因时设教所以为心者盖并行而
不相悖然后于易学可进而易书之广大悉备有天道
焉有人道焉始可与提纲张目遍观而尽识至所谓和
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者其根原脉
络归宿皆由是其可通乎

  原旨

  列禦寇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
卷十九 第 11a 页 WYG1168-0654c.png
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
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视之不见听之不
闻循之不得故曰易此异端之说非儒者之所宜言自
唐孔氏引之为疏义而后之学易者遂祖之吁是岂羲
文周孔四圣之旨哉盖昔者圣人之作易也本就阴阳
而取名以阴阳交错而理流行不容以一定拘故以易
命之其为字从日从月亦阴阳之谓也而其所以为义
则代换变易之称即生生之谓者不惟天地造化之为
卷十九 第 11b 页 WYG1168-0654d.png
然而在书之为蓍卦辞义及人事之理莫不皆然也今
以造化而言太极动而生阳动极复静静而生阴静极
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子月六阴极而退于上也而
一阳复生于下焉午月六阳极而退于上也而一阴复
生于下焉昼阳之盛也而阴已生于午焉夜阴之盛也
而阳已生于子焉其代换有如此者二气交感化生万
物自元而亨亨而利利而贞贞而复元自春而夏夏而
秋秋而冬冬而复春一辟一阖一消一息循环而无端
卷十九 第 12a 页 WYG1168-0655a.png
周流而不穷其变化有如此者即所谓天地设位而易
行乎其中者是也在书之所谓卦者而言自一奇一耦
而为两仪加倍而为四象又加倍而为八卦又加倍而
为六十四卦阳奇交乎阴阴耦交乎阳互相参错而成
其代换有如此者自乾至泰由一乾而变自履至临由
一兑而变自同人至明夷由一离而变自无妄至复由
一震而变自姤至升由一巽而变自讼至师由一坎而
变自遁至谦由一艮而变自否至坤由一坤而变其变
卷十九 第 12b 页 WYG1168-0655b.png
化有如此者即所谓圣人之作易也观变于阴阳而立
卦者是也以蓍而言自一变所归有奇耦而为两仪自
三变奇耦有多少而为四象至十八变而后卦成则亦
不外乎四十九策更互分合往来而为之其代换有如
此者或得一爻而变或得二爻而变或得三爻而变或
得四爻而变或得五爻而变或得六爻而变六十四卦
能变之所之其变化有如此者即所谓四营而成易者
是也以辞义而言或刚上而柔下(蛊)或柔上而刚下(咸)
卷十九 第 13a 页 WYG1168-0655c.png
或内健而外顺(泰)或内柔而外刚(否)或柔进而上行(鼎)
或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无妄)或柔外而文刚或刚上而
文柔贲其代换有如此者卦各随时为义不同如泰君
子道长小人道消之时则其进为亨吉否小人道长君
子道消之时则其进为不利而六爻于其中又各随位
取义不一如泰之初九群阳始进则拔茅茹征吉九二
以刚中为立信任则治泰之道得尚于中行九三泰将
极而过乎中则以艰贞为戒六四泰已极而入乎阴类
卷十九 第 13b 页 WYG1168-0655d.png
则以翩翩其邻为警六五为泰主能任九二成治泰之
功则有帝乙归妹之祉上六泰极而复否则有城复于
隍之吝凡卦爻之例皆然其变换有如此者即所谓六
爻之义易以贡者是也在人事之理而广推之凡日用
动静语默屈伸进退大小粗精隐显等类应一切相对
待者皆莫不各有阴阳分属如张忠定公所谓公事未
判者属阳巳判者属阴二端常相因相禅而无穷虽极
千条万绪之不齐而莫不各有当然一定之则参错于
卷十九 第 14a 页 WYG1168-0656a.png
其间惟当与之相为流通尔方其成已为仁成物为智
则仁主内而智主外矣及学不厌为智教不倦为仁则
又智主内而仁主外焉方其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则义
主先而礼主后矣及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则又礼
主先而义主后焉其代换有如此者当揖逊则揖逊当
征伐则征伐当与贤则与贤当与子则与子在禹稷之
地则当出在颜子之地则当处在曾子之地则当去在
子思之地则当守在三仁之地当去者去当奴者奴当
卷十九 第 14b 页 WYG1168-0656b.png
死者死在孔子之地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可久则久可
速则速于乡党则当恂恂于朝廷则当便便与上大夫
言则当訚訚与下大夫言则当侃侃而皆不可以一律
定焉其变化有如此者即所谓易穷则变变则通者是
也而总皆不离乎阴阳之所为也此圣人于系辞传必
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高卑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
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
地成形变化见矣所以取造化阴阳之实与卦爻无二
卷十九 第 15a 页 WYG1168-0656c.png
致也又曰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
易简之善配至德又所以即卦爻阴阳之旨与天地人
同一揆也故庄周谓易以道阴阳亦窥见乎此矣然合
而言之所谓太极者常流行通贯皆无不在焉在造化
则阴阳二气之中各具一太极在书则六十四卦之中
每象每爻亦各具一太极也四十九策之中每揲每变
亦各具一太极也在人事千条万绪之中无小无大又
无不各具一太极也即所谓易有太极及三极之道也
卷十九 第 15b 页 WYG1168-0656d.png
故占者于此必各随卦爻阴阳奇偶与太极周流以决
吉凶悔吝之几而不滞于一隅如程子所谓随时变易
以从道圣人有圣人之用贤人有贤人之用众人有众
人之用学者有学者之用君有君用臣有臣用无所不
通若拘于一则三百八十四爻但为三百八十四事而
止也在学者之学易必平心以观其象而玩其辞如筮
者之筮事每虚心以观其变而玩其占于逐位之下视
阴阳消息盈虚以察其所值之时又于逐爻之中视刚
卷十九 第 16a 页 WYG1168-0657a.png
柔进退偏正以考其所主之义使万理粲然一定如森
如列脉络不乱而分毫不差然后能体之在我而动静
无非易于寂然不动之时则合万殊为一本而浑然太
极之全体常昭融于方寸间及感而遂通之际则散一
本为万殊而纵横曲直莫非太极大用之所流行又何
有一物之不会于极哉故曰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
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
乎德行至是则羲文周孔之传始知其真不吾欺矣

卷十九 第 16b 页 WYG1168-0657b.png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此象传之辞夫子所以释伏羲之卦象也夫乾六画纯
阳上下皆乾为重乾之卦阳之性健其成象之大者曰
天天一而已何以见其为重义盖天行一日一夜三百
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为之一周今以行而言则见其
日日一周若重复之象焉非至健不能也君子法天
行之象而必自强不息者何也此正夫子示人以体道
之要而非姑为是区区之法也盖是道流行乎天地之
卷十九 第 17a 页 WYG1168-0657c.png
间亘古穷今无一息之停凡天之所以为天运行旋转
终古而无息者乃与道为体也故盈乎天地之间如日
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星辰之回旋风雷之鼓舞木生
而不穷水流而不息自元而亨亨而利利而贞贞而复
元自春而夏夏而秋秋而冬冬而复春凡大化流行循
环而无端者皆与道为体也而其在人则总会于吾心
天理本体亦常生生而无一息之已而其大用亦无一
息不流行乎日用之间故孩童之良知良能无不爱敬
卷十九 第 17b 页 WYG1168-0657d.png
见赤子入井者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见牛觳觫则为之
不忍嘑尔蹴尔之与行道乞人皆有所不屑是虽于穷
凶纵欲昏迷陷溺之极而所谓降衷秉彝亦终有不可
得而殄灭者惟圣人纯乎天德为能全体之而无一息
间断故仁则彻终始皆仁而无一息之不仁义则彻终
始皆义而无一息之不义礼智则彻终始纯乎礼智而
无一息之不礼智此正所谓至诚无息之地配天悠久
无疆之境而咏文王之诗者有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
卷十九 第 18a 页 WYG1168-0658a.png
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纯亦不已又曰穆穆文王于
缉熙敬止又曰亹亹文王令闻不已是文王正有以全
体乎此而与天相为不已也古之圣人莫不皆然尧舜
之所以兢业禹之所以克勤汤之所以日新又新武王
所以终身佩服丹书敬胜怠之训周公所以拳拳于无
逸之书皆以此也吾夫子于此素行尤为与天无间其
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又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
老之将至云尔正其天行之健虽欲已而有所不能已
卷十九 第 18b 页 WYG1168-0658b.png
也盖尝于川上发不舍昼夜一节以示人已为精切矣
今此适赞重乾之象有契于其中是安得不为学者一
言哉夫道体本无穷天德本无疆圣心本不已在君子
诚不可不深有以体之而自强不息也一事之不强则
天德便息于一事之下一刻之不强则天理便息于一
刻之中私事之一萌则天理即为私意息而不能以自
强矣人欲之一间则天理即为人欲息而不复以自强
矣夫惟卓然有清明刚健之资者既能致知至极有以
卷十九 第 19a 页 WYG1168-0658c.png
见夫道体之所以然乂能克己净尽无以害乎天德之
所本然则将见志气日强俛焉日有孜孜不能以自息
如颜子之惟见其进未见其止矣虽然其所以为存养
之要者又在主敬而为省察之要者又在谨独盖敬者
贯动静一终始之功天理之所以生生而独者又几微
方动而未形之初于是而不谨则私欲行而天理为之
间断矣此又学者所当尽心也

卷十九 第 19b 页 WYG1168-0658d.png








  北溪大全集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