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1168-054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北溪大全集卷六

  宋 陈淳 撰

  问目

  详论夷齐

  来教论夷齐云以天下之公义裁之则天理重而父命
轻以人子之分言之则又不可分轻重但各认取自家
不利便处退后一步便是伯夷叔齐得之矣某详此窃
卷六 第 1b 页 WYG1168-0543b.png
谓诸侯继世袭封所以为先君之嗣而爵位土田则实
自天子锡故内必有所承上必有所禀而大伦大义又
不至于相悖端可以光付托而无沗然后于受国为正
伯齐叔齐以天伦言之则伯夷主器之嫡在法固当立
然不得先君之命则内无所承乌得以嗣守宗庙而有
国也以父命言之则叔齐固有其命矣然伯夷长也叔
齐弟也叔齐之德不越于伯夷其父乃舍嫡立少是一
时溺爱之私意非制命以天下之公义者也乱伦失正
卷六 第 2a 页 WYG1168-0544a.png
王法所不与何可以闻于天王而抚国也此皆在已有
碍而不利便处此在伯夷所以不敢挟天伦自处以压
父命之尊只得力辞而不受而决然不敢以或受在叔
齐所以不敢恃父一时之命以压天伦之重只得固让
而不为而决然不敢以或为皆各据其分之所当然以
求即乎吾心之安盖不如此则于心终不安为伯夷者
是不受之先君不受之天王而受之于弟为叔齐者是
成父之非命而干王法也岂得为受国之正乎

卷六 第 2b 页 WYG1168-0544b.png
  文公先生批云此说得之臾看求仁得仁处

  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意

  来教云忘食忘忧是逐事上说一愤一乐循环代至非
谓终身只此一愤一乐也逐事上说故可遂言不知老
之将至而为圣人之谦词若作终身说则愤短乐长不
可并连下句而亦不见圣人自贬之意矣某详此窃谓
圣人安得有愤只是做事与众超越做便做得极诚恳
笃切如恐不及便是愤既诚恳笃切则于事便做得彻
卷六 第 3a 页 WYG1168-0544c.png
底竭尽无遗恨及事既了便称意心得志满慊快充足
有乐底气象逐事皆有愤乐愤在事方切之际乐在事
既透之后惟真能愤然后真能乐不愤则事不极尽而
中有愧悔安能乐然日用间应接酬酢自朝至暮事非
一端方其为此一事时其愤其乐如此及又一事来其
为之依前又如此其愤既做得透了依前人如此其乐
每事皆然一愤一乐乐而又愤愤而乂乐工夫循环无
所问断不知有岁月之逝此便见好学之笃而为圣人
卷六 第 3b 页 WYG1168-0544d.png
之谦处若通以终身言之则愤短而乐长只于童年志
学时是有所发愤处自既立以后如不惑知命耳顺从
心则皆其所以为乐之地故不知老之将至一句诚著
不得而亦不见其为自贬之意矣

  文公先生批云得之

  详寤寐动静

  来教云寤寐者心之动静也有思无思者又动中之动
静也有梦无梦者又静中之动静也但寤阳而寐阴寤
卷六 第 4a 页 WYG1168-0545a.png
清而寐浊寤有主而寐无主故寂然感通之妙必于寤
而言之某思此窃谓人生具有阴阳之气神发于阳魄
根于阴心也者则丽阴阳而乘其气无间于动静即神
之所会而为魄之主也昼则阴伏藏而阳用事阳主动
故神运魄随而为寤夜则阳伏藏而阴用事阴主静故
魄定神蛰而为寐神之运故虚灵知觉之体显然呈露
有苗裔之可寻如一阳复后万核之有春意焉此心之
寂感所以为妙而于寤也为有主神之蛰故虚灵知觉
卷六 第 4b 页 WYG1168-0545b.png
之体沉然潜隐悄无踪迹如纯坤月万核之生性不可
窥其眹焉此心之寂感所以不若寤之妙而于寐也为
无主然其中实未尝泯而有不可测者存呼之则应警
之则觉则是亦未尝无主而未尝不妙也故自其大分
言之寤阳而寐阴而心之所以为动静也细而言之寤
之有思者又动中之动而为阳之阳也无思者又动中
之静而为阳之阴也寐之有梦者又静中之动而为阴
之阳也无梦者又静中之静而为阴之阴也又错而言
卷六 第 5a 页 WYG1168-0545c.png
之则思之有善与恶者又动中动之阳明阴浊也无思
而善应与妄应者又动中静之阳明阴浊也梦之有正
与邪者又静中动之阳明阴浊也无梦而易觉与难觉
者又静中静之阳明阴浊也一动一静循环交错圣人
与众人则同而所以为阳明阴浊则异圣人于动静无
不一于清明纯粹之主而众人则虽同焉而不齐然则
人之学力所系于此亦可以验矣

  文公先生批云得之

卷六 第 5b 页 WYG1168-0545d.png
  详子温而厉章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集注谓盛德之容中正和
平阴阳合德窃尝因其言而分之以上三截为阳而下
三截为阴似乎有合然又以上三截为阴而下三截为
阳亦似有合未知所决抑圣人浑是一团元气之会无
间可得而指本不可指定为说但学者以己意强为之
形容如是今且就其说自分三才而言则温然有和之
可挹而不可屈夺则人之道也俨然有威之可畏而不
卷六 第 6a 页 WYG1168-0546a.png
暴于物则天之道也恭顺卑下而恬然无所不安则地
之道也自阳根阴而言则温者阳之和厉者阴之严威
者阳之震不猛者阴之顺恭者阳之生安者阴之定自
阴根阳而言则温者阴之柔厉者阳之刚威者阴之惨
不猛者阳之舒恭者阴之肃安者阳之健盖浑然无适
而非中正和平之极不可得而偏指之也

  文公先生批云如此推得亦好

  详匡人不能害孔子意

卷六 第 6b 页 WYG1168-0546b.png
  圣人知匡人之决不能害已而必又有戒畏之心往前
看得偏重了所以一向不通后来乃觉彼此皆浑沦是
天处盖此处以大纲言之斯文未丧固天意在我而匡
人决不能逆天矣圣人于此更不复疑惧所以信天理
之必然也然就其中细论之吾无以致之而彼无故而
来莫之为而为是亦天也吾又安可轻自恃哉故圣人
于此又必戒谨而不敢忽所以尽天理之当然也二者
并行而不悖便见圣人之行缜密无缝罅而左右动无
卷六 第 7a 页 WYG1168-0546c.png
非天处竖看横看道理便不偏著在一边不审是否

  前节天在我后节天在彼文公先生批云是

  详高坚前后意

  高坚前后大槩只是譬其无阶可升无门可入无象可
执捉也然后而考其高坚前后之实恐亦不外乎日用
行事之近即是日用间事但其理如是之高坚玄妙耳
高是理义原头上达处如性天道所由来坚是理义节
会难攻处如数端参错盘根错节处前后是理义变化
卷六 第 7b 页 WYG1168-0546d.png
不居处如一彼一此亦时中之类仰者望而冀及之貌
钻者凿而求通之意瞻则视之方微见也忽则认之又
未定也此正用功愤闷恳笃之际而万疑查滓欲融未
融之时也所谓欲罢之意亦易萌于此矣而夫子在前
却循循善诱不亟不徐而教有其序既博我以文使我
有以廓其知而无一理不洞研诸心人约我以礼使我
有以会其极而无一理不实践诸已至此则高坚前后
之旨趣要归亦不外乎其中而有可从升之级有可从
卷六 第 8a 页 WYG1168-0547a.png
入之门有可执守之象矣是以日益有味而中心悦怿
虽欲罢而自不能以已于是又即仰钻博约之功所未
精密而犹可以容吾力者一一极尽更无去处然后向
之所以为前后高坚者始瞭然尽在目前如渠决水通
大明之中睹万象真见其全体之实卓尔直立于其所
昭著亲切端的确定而无纤毫疑碍遗遁之处矣然欲
更进一步实与夫子相从于卓尔之地则无所由盖前
此犹可以用力此则自大而趋于化自思勉而之不思
卷六 第 8b 页 WYG1168-0547b.png
不勉介乎二者之境所未达者一间非人力之所能为
矣但当据其所已然从容涵养勿忘勿助至于日深月
熟则亦将忽不期而自到而非今日之所预知也

  卓尔即是前日高坚前后底今看得确定卓然尔如巍
巍高底今从顶彻底皆分晓卓然尽在目中无有遗遁
节会坚底今皆融判自成条理卓然森列于中不容紊
乱前后捉摸两不定底今则前者的见其卓然在前不
可移于后后者的见其卓然在后不可移于前不是高
卷六 第 9a 页 WYG1168-0547c.png
坚前后之外别有所谓卓尔也

  诸家多以前为过后为不及恐无此意前后只是恍惚
不可认定处将以前者为是耶忽又有在后者焉而前
者又似未是皆捉摸不著若见得端的时皆是时中无
过不及诸家以卓为圣人之中卓却是中然亦恐未可
便说中便说中则卓字意又看不切矣

  文公先生批云此说甚善昔闻李先生说此章最是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是亲切处
卷六 第 9b 页 WYG1168-0547d.png
其言有味前后固非专指中字然亦彷佛有此意思
详逝者如斯夫章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尝因是推之道体无一息之停
其在天地则见于日往月来寒往暑来水流而不息物
生而不穷终万古未尝间断其在人则本然虚灵知觉
之体常生生不已而日用万事亦无一非天理流行而
无少息故举是道之全而言之合天地万物人心万事
纯是一无息之体分而言之则于穆不已者天之所以
卷六 第 10a 页 WYG1168-0548a.png
与道为体也生生不已者心之所以具道之体也纯亦
不已者圣人之心所以与天道一体也自强不息者君
子所以学圣人存心事天而体天道也

  杨氏此篇有不逝之说亦犹中庸说死而不亡之意皆
是堕异端处

  文公先生批云此亦得之

  详学道立权章集注

  学道立权章集注举杨氏曰信道笃然后可与立且笃
卷六 第 10b 页 WYG1168-0548b.png
信是好学前事既笃信然后能好学也今于此既学适
道之后却言信道笃何也恐信字彻首彻尾不可分先
后如笃信而后好学者方只信个大槩既学之后而又
信道笃者是真知而信之所信意味自不同其言各有
主而此章所引笃字又应立字为切否

  文公先生批云信道笃三字诚有未尽善者

  此章又举杨氏曰知时措之宜然后可与权则是中在
先如孟子曰执中无权犹执一则是权在先不审中与
卷六 第 11a 页 WYG1168-0548c.png
权先后果何别莫只是同时事不可分先后否盖中之
在事物即其恰好处而无过不及者也权则称其轻重
而使之恰好无过不及者也故中者权之极极犹屋极
之极权者中之则则犹准则之则中所以行权权所以
取中论理则知中然后能权就事则由权然后得中犹
之秤焉或斤或两莫非有中也然必识斤两之所在然
后能以权而称能以权而称然后物之轻重得其斤两
之平也

卷六 第 11b 页 WYG1168-0548d.png
  文公先生批云是

  祷是正理

  前承教子路请祷处云祷是正理自合有应尝思之周
公请命而王乃瘳成王出郊而天反风耿恭拜井而泉
出庾黔娄稽颡北辰而父疾愈与王祥双鲤姜诗井鱼
等类其所以必如是而无不应者只为天地间同此一
理同此一气理所以统乎气而人之心则又为理气之
主而精灵焉随其所属小大分限但精诚所注之处恳
卷六 第 12a 页 WYG1168-0549a.png
切至极则是处理强而气充凡我同气类而属吾界分
者自然有相感通随而凑集之以此见实理在天地间
浑是一个活物端若有血脉之相关者矣虽然亦或有
不能必其然者盖必然而无不应者理之常也或不能
必然者则非其常而不可以常法责也故君子惟自尽
其所当为而不可觊其所难必

  文公先生批云得之

  圣人千言万语皆从大体中发来

卷六 第 12b 页 WYG1168-0549b.png
  圣人千言万语虽或至粗至浅至近至小处无非从大
体中发来就一语上直而观之亦可见妙道精义横而
观之则与其他万语无不旁通贯串其于行也亦然犹
天地生物虽一草一木之微皆从大气中流出就一草
一木上直而观之亦可见造化之神旁而推之与万木
生理无不相通又如裘然千丝万缕皆从领上系来就
一丝直而寻之亦可见大纲所在横而推之则与万缕
无不相联属故一不可阙而万不可厌以一为足而忽
卷六 第 13a 页 WYG1168-0549c.png
其馀则见不广以万有馀而略其一则识不周不审是


  文公先生批云得之

  主敬穷理克己工夫

  主敬是日用间动静不可间断要切工夫其次则穷理
克已又其相须也盖敬者生道也心之所以常惺惺不
昧而天理之所以聚也必主焉则专以是为重常存于
中为此心之镇而无少时之不然也无事而主乎敬者
卷六 第 13b 页 WYG1168-0549d.png
所以醒定其未发有事而所主之敬不弛者所以齐整
其已发未发者醒定则天理昭融于方寸有以涵夫动
之端而其发也必齐整巳发者齐整则天理森布于事
物各不违其静之则而其复常而为未发也又益醒定
矣一动一静只管如此循环去然亦岂一时暂尔之敬
而遽能尔哉平时之学苟惟一理之未莹则未发虽醒
定而其中已有是一理之欠其中既一理之欠则所发
虽齐整而亦必有乖碍不中节之处矣一私之未克则
卷六 第 14a 页 WYG1168-0550a.png
未发虽醒定而其中已有是一根之伏其中既一根之
伏则所发虽齐整而亦必有不觉乘间为事之累矣故
平时之穷理克已非主敬不能而亦所以维是敬也盖
敬贯动静而穷理者又所以栽培其未发而精明其所
已发克己者又所以堤防其未发而洒落其所已发平
时之穷理克己所以为今日未发已发之趾而今日之
穷理克己又所以为后日未发已发之基理之穷也日
益精则敬之致也日益密而动静灼然纯天理之公已
卷六 第 14b 页 WYG1168-0550b.png
之克也日益力则敬之存也日益固而动静粹然无人
欲之间夫是以未发之前全体完莹而真有大本之中
已发之际大用通畅而实得其达道之和矣此心地上
工夫之大槩动静无端与日周流至死而后已也

  文公先生批云亦善

  理有能然必然当然自然

  理有能然有必然有当然有自然处皆须兼之方于理
字训义为备否且举其一二如恻隐者气也其所以能
卷六 第 15a 页 WYG1168-0550c.png
如是之恻隐者理也盖其中有是理然后能形诸外为
是事外不能是事则是其中无是理矣此能然处也又
如赤子入井见之者必恻隐盖人心是个活物其感应
之理必如此虽欲忍之而其中惕然自有所不能以巳
也不然则是槁木死灰理为有时而息矣此必然处也
又如赤子入井则合当为之恻隐盖人与人类其待之
之理当如此而不容以不如此也不然则是为悖天理
而非人类矣此当然处也当然亦有二意一就合做底
卷六 第 15b 页 WYG1168-0550d.png
事上直言其大义如此如入井当恻隐与夫为父当慈
子当孝之类是也一泛就事中又细拣别其是是非非
当做与不当做处如视其所当视而不视其所不当视
听其所当听而不听其所不当听则得其正而为理非
所当视而视与当视而不视非所当听而听与当听而
不听则皆非理矣此亦当然处也又如所以入井而恻
隐者皆天理之真流行发见自然而然非有一毫人伪
预乎其间此自然处也其他又如动静者气也其所以
卷六 第 16a 页 WYG1168-0551a.png
能动静者理也动则必静静必复动其必动必静者亦
理也事至则当动事过则当静其当动当静者亦理也
而其所以一动一静又莫非天理之自然矣又如亲亲
仁民爱物者事也其所以能亲亲仁民爱物者理也见
其亲则必亲见其民则必仁见其物则必爱其必亲必
仁必爱者亦理也在亲则当亲在民则当仁在物则当
爱其当亲当仁当爱者亦理也而其所以亲之仁之爱
之又无非天理之自然矣凡事皆然能然必然者理在
卷六 第 16b 页 WYG1168-0551b.png
事之先当然者正就事而直言其理自然则贯事理言
之也四者皆不可不兼该而正就事言者尤见理直截
亲切在人道为有力所以大学章句或问论理处惟专
以当然不容己者为言亦此意熟则其馀自可类举欤

  文公先生批云此意甚备大学本亦更有所以然一句后来
看得且要见所当然是要切处若早见得不容己处则自可默会矣

  详公而以人体之故为仁意

  公而以人体之故为仁李丈前所问盖以人字统就生
卷六 第 17a 页 WYG1168-0551c.png
人之类而言所以转见不通某窃谓此段之意人字只
是指吾此人身而言与中庸仁者人也之人自不同不
必重看紧要却在体字上盖仁者心之德主性情宰万
事本是吾身至亲至切底物公只是仁之理专言公则
只虚空说著理而不见其切于已故必以身体之然后
我与理合而谓之仁亦犹孟子合而言之道也然公果
如之何而体如之何而谓之仁也亦不过克尽已私至
于此心廓然莹净光洁彻表彻里纯是天理之公生生
卷六 第 17b 页 WYG1168-0551d.png
无间断则天地生物之意常存故其寂而未发也惺惺
不昧如一元之德昭融于地中之复无一事一物不涵
在吾生理之中其随感而动也恻然有隐如春阳发达
于地上之豫无一事非此理之贯而无一物非此生意
之所被矣此体公之所以为仁而所以能恕所以能爱
虽或为义为礼为智为信无所往而不通也

  文公先生批云此说得之不然则如释氏之舍身饲
虎虽公而不仁矣
卷六 第 18a 页 WYG1168-0552a.png








卷六 第 18b 页 WYG1168-0552b.png








  北溪大全集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