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典庵文集卷之三
典庵文集卷之三 第 x 页
典庵文集卷之三
 诗
  
谨次渼上延谥韵
抠衣俨若侍函筵。忍把哀荣记昔年。懿号称停邦典在。缛仪齐肃士风传。真诠自有渊源正。馀庆方膺子姓贤。今日周旋皆 圣赐。嵩筹拜祝五云天。
典庵文集卷之三 第 589H 页
金君幼文在工曹直中。以渼上延谥。简速甚勤。余适吟病。替儿赴会。次前韵以识。
秋水轩开礼缛筵。儒林荣庆萃斯年。骊江血劄云端彻。(骊江李山林直辅请谥)工部情书岭外传。唐突焉能称以老。周旋愿与共诸贤。抱疴未遂脩途力。替遣家儿腊雪天。
次乐水亭韵
因亭旧号结新椽。胜日登临觉爽然。前川月照传心夜。古壑云深讲道年。芝兰满砌仍遗荫。猿鹤为邻也宿缘。验得胸中流不滞。主翁真乐不须仙。
次慎熙远中窝八咏
  金猿乔岳
猿啼客散暮江堤。凌乱天津树影低。胡孙一去前身在。三品山光万仞隮。
  
典庵文集卷之三 第 589L 页
黄鹤清潭
胜台西畔有仙区。清唳时闻月下洲。潭上何人乘鹤去。悠悠千载白云浮。
  胜台盘陀
云根宛在水之央。玉削芙蓉铺似床。至今犹有陶翁迹。二字嘉名面面煌。
  渭川钓鱼
八十西来钓渭矶。古人非为一身肥。生灵尽在穷鳞涸。剩借前江万斛归。
  涤岩白鹭
仰视苍穹捲宿云。个中尘虑涤无垠。何事白鸥惊起浪。杨花飞去共纷纷。
  鹰峰明月
擎出冰轮最上峰。明光先自广寒宫。傍人莫道黄昏近。夜色常清浩气中。
  门前细柳
渊明门外织烟收。僵起千年复有㽕。枝间漏泄春光在。惟见黄鹂隔叶流。
  涧畔苍松
寒崖凛凛大冬松。然后方知不变容。君子爱之移咫
典庵文集卷之三 第 590H 页
尺。静看孤节雪霜封。
次栎泉先生松台韵
月城形胜与心通。如坐春风一月中。盥读遗篇清更好。黄庭何必学仙翁。
又次月城韵
百岁先生宅。三春小子寻。月中山色远。松下鸟声深。石壁留云影。玉壶贮水心。悲歌因北望。天地尚穷阴。
次渼湖先生月城诗五章
明社既屋。乾闭坤幽。王奈无春。虏未防秋。(右第一章)
天不祚宋。地皆归夷。一隅鲽域。小如龟玆。(右第二章)
忍痛含冤。麟经是究。乃以只手。擎宇支宙。(右第三章)
月岳峨峨。乐此名区。竹牖向阳。畴与优游。(右第四章)
宋茅将诛。陶径就荒。于以肯构。于戏不忘。(右第五章)
次张公举(锡师)
古洞烟霞里。寒斋佔毕时。逢晚挑灯久。言高就寝迟。题诗山似笑。挽客雨先知。猿鹤同邻约。叮咛问后期。
搜胜台次三渊先生韵
胜地因人美。公归岁月长。奇缘无俗累。清韵发前光。猿鹤依松崦。云烟护石床。名区频送别。今古谩纷忙。
次退溪先生韵
典庵文集卷之三 第 590L 页
匪直境为胜。重因退老佳。水明宜月到。山好肯尘埋。欲会名台义。偏增送客怀。至今猿鹤怨。巨笔未丹崖。
次栗谷先生首尾君恩四绝
君恩珍重卧丘园。四度移家老野村。大醉新醪忘岁月。此身安处亦君恩。
君恩耕凿入山樊。城市嚣尘不到门。茅屋三间爰得所。满庭明月颂君恩。
君恩生长太平村。醉看微霞逼酒温。自是田翁耕最乐。年年秋熟饱君恩。
君恩世世读书门。教子课孙寻绪论。莫道山中无爵禄。一家衣食总君恩。
遣兴
枉向城尘涉险危。还山聊与白云随。诛茅织席铺寒突。种柿成林补弊篱。世路无媒贫处子。里乡何爵老佥知。悠悠𨓏事俱忘域。偶得天机独咏诗。
读三国志。叹伍孚丁管。
伍丁烈烈汉纯臣。不幸遭逢百六辰。短刀象简扶纲纪。只爱吾君不爱身。
挽金舜举
乌川流水聚金精。光价峥嵘夙善鸣。大手翻惊祢子
典庵文集卷之三 第 591H 页
赋。粗怀谩慨董生行。谷中哕哕来韶曲。(居九成谷。)笔下萧萧动楚声。(以词赋鸣世。)故宅荒凉文藻断。欲题些语泪沾缨。
申景晦拟上元玩月。来访艮桥旅舍。以余往不知洞。而留诗径归。余次其韵以谢。
墨痴申处士。信息阻西林。往事同云散。前期与月寻。藜筇劳地步。桂影谩天心。好会难圆满。寥寥鹤在阴。
鲁湖述怀
行年六十七回春。耻作寻常白面人。四字铭成违桂榜。万言疏上隔 枫宸。天民不必藏莘野。大老何须卧渭滨。自笑鹪栖无远略。那由报国且忘身。
挽安静瞻(二首)
一善相逢朴子庸。始探安信复椎胸。月明空谷疑跫到。草绿何山遽鬣封。可惜文章名下凤。谁知灵异物中龙。丁宁溉食昭天理。庭袭芳兰一气秾。
君昔金门对策时。洛中名士总称奇。广川道术贤方举。清灞文章泪复垂。得失由天何足恨。幽明隔地不胜悲。东华一夜奎精晦。眼底高人复有谁。
读旅轩集(二首)
易学功夫自得知。纬经分合理穷推。存得程朱真正
典庵文集卷之三 第 591L 页
脉。向来从享断无疑。
老氏玄玄佛氏虚。几人沉痼著成书。先生自有渊源正。理气纵横指掌如。
论醉竹松江同时被构有感
松竹亭亭古直臣。如何驱入党中人。天理元无阳剥尽。旋教霜雪霈恩春。
读石潭日记
全体论之适用才。经纶大手和盐梅。倘使先生天假寿。东方复见仲尼来。
赓 肃宗大王追复 端庙志喜韵
缛仪 天命赫。重整衮衣裳。自有心传舜。应无口实汤。璿源方得正。陵草复生光。 圣主恢英断。千年宝箓长。
寄赠宗人校理伯源(浚钦)
君昔偏乘万里槎。皇华遗响动黄河。夷齐庙下徘徊久。燕蓟城头慷慨多。诗到中原知己遇。我生遐土不辰何。至今未雪皇明耻。梦遌荆门和剑歌。(伯源以诗鸣于中国。)
挽全处士(就大○三首)
金陵乡饮礼筵开。三代威仪复挽回。是日周旋观感在。多君亲见渼湖来。
典庵文集卷之三 第 592H 页
源泉处士善言诗。巨轴洋洋寄远思。别后清仪留在箧。有时披玩照心期。
此生无复共论诗。混混泉流和泪滋。荒凉旧宅空留馥。说与庭兰只自知。
咏河图洛书
骊龟应世出。奇偶数何如。三同而二异。至理在图书。一六及三八。皆在北与东。且看五在中。三之位数同。在南二与七。书则在于西。在西四与九。书则在南兮。位数所以异。谁能识端倪。然其中不易。相易西南方。金乘火之位。火入金之乡。自有相克义。亦有相生理。图则左旋生。书则右旋克。徒克倘无生。生理几乎熄。默看河洛理。其中皆太极。奇偶俱二十。两仪从此测。一六与二七。水火之相得。三八与四九。金木岂不然。四象皆在此。八卦亦穷研。析其四方合。乾坤离坎为。补其四隅空。兑震巽艮宜。书之称四象。亦在偶与奇。一二含九八。三四含七六。纵横十五数。互交有条目。七八与六九。岂不周而复。八卦从何见。方隅有正侧。乾坤坎离正。兑震巽艮仄。八卦与九章。若论八九数。互相为表里。便是先后天。复玩图书点。中五太极存。四方中一点。五行互为根。图则生数主。书乃奇数论。
典庵文集卷之三 第 592L 页
各以中一点。互为五行源。四行本于土。皆以中五言。太极无不在。便同贞复元。经虽无是语。书庸矢不谖。
閒居即事
晚卜幽居屋数楹。世间名利不须营。游蜂入户知春煖。明月当轩觉夜晴。真机岂待安排著。胜事皆从坦易成。老去悠悠随意乐。登山临水任吾生。
赠花林宋使君(钦诗)
二郡山川棣萼楼。源源湛乐四年秋。专城并致萱闱养。不换人间万户侯。
次尹正言景道(济弘)依斗轩杂咏(三首)
  
南岸脩竹
莫道富人家有积。莫言达者门无寂。何似猗猗君子园。四时不改千竿竹。
  当檐槐阴
清阴萧洒覆幽斋。案上婆娑景复佳。知应惜寸功夫在。赖有君家手植槐。
  清昼观书
桧山南畔有幽居。闭户沉潜意自如。永日炉薰何所玩。床头多积古人书。
挽金道岸(彦成)
典庵文集卷之三 第 593H 页
生曾宫蝎偶相同。况又通家道义隆。早晚分华成隐趣。寻常过瀼摅幽衷。姜衾共处应和气。范廪频倾尽好风。昨夜兰书惊梦寐。萧萧泪雨洒遥空。
叹支子世远忘先忌
朱子传家礼。为宗置祭田。有财宜裕后。当讳不忘先。众孙情岂薄。各处意难专。世远如行路。吁嗟势奈然。
加勉
水是盈科进。山非亏篑成。积勤方有得。反己悔平生。
出门难
对人须莫吐心肝。背面翻成口实端。几向前歧愁覆辙。到今方觉出门难。
挽李白石士宗(弘儒)
渼江门下荐心香。秋水轩明月满堂。一举成均司马士。九登升解壮元郎。馀事文章何足累。实心诚孝迥超常。捲钓归来充旨物。满江渔父让鱼梁。
挽李仲修(敏修)
艳君初轫谢公车。几度逢迎讲绪馀。从氏亭同心远号。先生集有质疑书。三冬共学稽山馆。暇日相寻道岳居。别后清仪何处睹。至今尘箧满琼琚。
赠朴命汝
典庵文集卷之三 第 593L 页
八耋人间不老仙。策藜容易度山巅。古道相寻非偶尔。癯颜重对即欣然。恨无杯酒酬佳节。赖有诗篇赆别筵。加吾七岁犹康健。更愿逢迎后十年。
安贫
至贫还有乐。大道本无言。君子安身术。观书义理存。
物虽蔽于气。有一点明处。
人物初非理不同。气之攸蔽性难通。莫言物性终难复。一点明时理在中。
阅世
莫言行世险。吾道贵无欺。求利财难得。循私害易随。昭昭天必听。寂寂鬼先知。万事当归顺。人间捷径危。
偶题
世人强半费经营。这事劳劳度一生。穷通有命修身俟。好恶由躬信道行。潜居始觉山心静。恬养方看夜气清。真功不是无中得。为有灵台本体明。
静里
万籁无声际。一心未发时。静里天机在。不言我自知。
即目叹
忆昔东邻全盛时。大家营作子孙贻。从今便作他人有。不识明年复属谁。
暗中
暗中谋事鬼应知。顺理能安悖理危。捷径从来多窘步。莫将非义谬毫釐。
得失
得莫为欢失莫嗟。得时还少失时多。由吾得得由吾失。究竟人生可奈何。
典庵文集卷之三 第 594H 页
押语助字(三首)
四邻寥寂夜何其。有月青天欲问之。明春倘值看花节。须向前川更咏而。
逢迎良友昔相于。(相于在易林。)为学工夫可勉诸。克己宜如强敌遇。试看韩信杀龙且。
天下羞称大丈夫。频看宝剑咄嗟乎。追忆皇明馀恨在。那由歼得北单于。
君恩
朝飧夕粥亦君恩。遥把嵩筹祝 至尊。七十四年熙皞过。一身浑在舜乾坤。
咏园栗
园中有栗树。慎妇手曾栽。秋来犹结子。死者独无孩。
接柿叹
我接南阳柿。徒劳数载勤。开花无结实。还似主人文。
喜族侄(在勉)捷明经第
南下孤踪尔我同。旧时名阀赫吾东。读书堂选舍人祖。议政门开肃宪公。数世零星巢不定。今年二月籍新通。从玆倚仗渠先进。清望争推玉署中。
静中
天机人事两相宜。一理悠悠尽在玆。卧听涛声深夜活。坐看云气夕阳奇。静后方知流动处。閒中还戒索寥时。莫使吾心随物幻。半分从欲十分危。
典庵文集卷之三 第 594L 页
客至
殊方来旧客。新味错登床。露采园蔬碧。秋蒸野稻黄。擘菁银吐色。扬饭雪生香。莫道荒年苦。田庐兴更长。
挽赵元普
甥馆曾年惠好同。几多谈笑摅胸中。携酒西山清夜月。振衣沂水暮春风。家传渔老纲常肃。学述华阳义理崇。六十年欢翻一梦。九原他日倘相逢。
莲竹祠怀七贤
宣庙贤臣道义明。交游曾得李文成。风声百世人争慕。况又玆乡昔降生。(右李青莲)
故山双竹泪风尘。出处虽分秉义均。忍说沁江飞怯烬。南来独守 大明春。(右李竹斋)
典庵文集卷之三 第 595H 页
江都死节李忠臣。万古纲常孰与伦。桐翁精舍偏相近。伊昔成名一体仁。(右李竹窗)
投绂归来卧北亭。一诗悽切至今馨。忍看王孙芳草绿。分明哀怨子规听。(右李孤隐)
文山西畔有龙溪。潜德人谁易象齐。老大非无雷雨志。妖氛戏剧帝天迷。(右李龙溪)
早时受业在桐门。获睹三纲义理原。暮年恬退犹忧国。一疏优沾 圣主恩。(右郑八松)
八松高弟早阐名。旋把牛刀试五城。斗禄供亲能尽职。晚年安分不求荣。(右金松川)
次李孤隐(智活)望月亭诗
凭栏北望暮云深。谁识孤臣夜夜心。愁绝子规楼上月。王孙冤恨也难禁。
次江阳士林建院享僻隐柳公韵
满月台曾柳色新。南枝犹带古王春。东鲁自多完节士。西山何独采薇人。今日妥灵应有待。当时报国已忘身。百年公议终难灭。扶得吾邦万世伦。
闻爰德以罪。即其地投配。
累转雄州亦匪祥。谁知雨露遽秋霜。勇退从前仙更近。恨君曾未赋还乡。
闻伯永被谪古今岛
子瞻曾作海南行。举世无人问死生。海岛迢迢书不见。如今同病总关情。
悼金明夫
文敬曾孙世属望。古家诗礼庶重光。茫茫此理惊难测。落月依俙满屋梁。
次放翁幽居韵
近年生契太艰难。寻是幽人屋数间。溪近有时来白鹭。春深无处不青山。柳丝细细和烟织。花蕊娟娟著雨斑。杜门终日忘机坐。肯与凡夫共往还。
偶成
向来心界静。玩物自从容。林深投宿鸟。花尽散游蜂。流水潴为泽。閒云聚起峰。病馀身幸健。伫立运藜筇。
挽申景晦
幸得同时托契深。木城花柳好相寻。如今忍作攀輀诀。曾是难忘并辔吟。古梅花下传新律。流水声中奏古琴。岩寺团圆还似梦。九幽那得更论心。
赠金咸阳(芝淳)
先公同学又同庚。三世渊源渼水清。云影徘徊楼上在。梅香浮动月中生。把壶拈韵心期合。对烛看书义
典庵文集卷之三 第 596H 页
理明。怊怅中间人事改。秋风洒泪渭阳城。
记梦
梦遇神翁只问寿。答言七十九年人。屈指馀龄才四岁。愿身康健过残春。
喜李友子章来访
子章名下士。少我四年人。胤子方从仕。故家岂久贫。至今难浪迹。恩例易荣亲。白首多情问。临分涕满巾。
水调歌头。赋山水幽居。
山下采芝草。江上伴沙鸥。吾将逝高卧。万事顿忘忧。静听烟雨牧笛。时和夕阳樵歌。此乐谁与俦。携友参同契。聊与喜相酬。挥羽扇跨蹇驴侑胜游。人生不满百。樽酒好风流。讽咏古人诗律。栖息多小楼台。幽兴君知不。贫贱终无累。富贵更何求。
万东庙迎送神乐歌词(次朱夫子虞帝庙韵)
蜀魄啼兮山更幽。阅沧桑兮水东流。腥八荒兮胡尘。帝不可兮淹留。东之藩兮再造。于不忘兮至今遗爱。死社稷兮得正。其道大兮无外。华阳兮荐俎。八佾兮互舞。永无绝兮 皇锡祐。灵剡剡兮乃陟降。桂旆煌兮灵雨。(右迎神)
西之原兮巴之浒。歌雍彻兮庭万舞。 皇神穆兮左
典庵文集卷之三 第 596L 页
右。倏远举兮何许。瑶宫兮玉宇。乘云兮缤纷。伸大义于天下。有一二兮臣邻。臣邻兮如何。际遇隆兮筹策嘉。祭祀同兮告成。如有失兮中阿。(右送神)
石廪峰(次朱夫子韵)
化翁犹识食为天。表出峰名石廪传。安得移来千万斛。家家长享屡丰年。
次巍岩寒山记行诗
为学贵穷理。先审理气旨。一原皆同理。异体不同性。理隳气之中。未发主于静。浑然有性善。已发情可观。随情分善恶。此是人鬼关。天命是本性。与气不相离。此性岂不贵。亦不杂于气。单指兼指间。本然与气质。敬存未发前。动察无所忽。天理发为舜。人欲发为蹠。试看气用事。善难纯然得。一本散万殊。不齐气之禀。万物各正命。与人差有欠。气殊明与昏。理有多寡存。惟人得其全。所以明本然。理绝不同处。物性无全备。命之理则同。生之性则异。近世是非大。谁能一言破。皆将晦翁说。甲者评乙者。世道日已薄。人也非天也。中庸首章性。人物一太极。理同性亦同。原头都是一。二五气虽异。理从天命求。气同告子章。性异人犬牛。尤翁有定论。三性气质名。浩然配道义。可见天地情。
典庵文集卷之三 第 597H 页
无是便即馁。善养不如此。苟使善养气。我亦为孟子。至大且至刚。集义极精微。失养无浩气。此义复何疑。人人有是气。何待知至为。有为亦若此。非道与义何。塞乎天地间。悠悠浩气多。冲漠无眹说。此理宜著紧。若言形而上。当然是无眹。复论形而下。体用事物间。冲漠道之体。道上观体段。达道道之用。用中又细分。静时有能觉。坤岂无阳云。果若善穷格。动静皆冲漠。粲然与无眹。夫岂有间然。若使分而看。名义自相悬。义理岂杜撰。勿滞先入见。
讲席示诸生十二条
  
中庸天命之人物同
本原之上理无偏。人物受其五性全。一端明处从何出。蜂蚁君臣亦本然。
  孟子犬牛人性人物不同
气犹相近犬牛人。物岂能全五性真。齐不齐间天理异。粹然全德在生民。
  未发
性善之中全体具。无形无臭亦难名。不是儱侗都寂灭。粲然条理各分明。
  已发
典庵文集卷之三 第 597L 页
乃若其情性可知。动皆中节不踰规。谁识子思言外旨。河南程氏训才思。
  心
操则能存舍则亡。致知居敬是神方。苟不先明明德体。有时随物晦前光。
  性
理具心中粲粲然。谁知纯善已生前。邹圣因情推本体。五常全德出于天。
  情
气之发处理之乘。君子知几已战兢。要识端情兼善恶。非渠运用更谁仍。
  意
直出为情意计较。以诚防意自欺无。从实商量然后善。工夫不愧意诚吾。
  志
心之所向是为志。志不坚牢事事危。君子无如先立志。仲尼三十是吾师。
  清明气
血气精英便是心。为清为粹理难谌。谁知善养充天地。邹圣先从道义寻。
  
典庵文集卷之三 第 598H 页
杂糅气
二气盈盈驳杂多。赋于人物奈如何。用处昏明分贵贱。随情参错失中和。
  变化气
动存静察是功夫。变浊为清总在吾。已发之前须用敬。粗粗气质自然无。
作十三辨示诸生
  本然气质辨
吾闻本然性。大本出于天。厥理无不善。而无偏与全。惟理不独立。与气相后先。由其二五运。万物乃化生。成形虽不同。非理无以成。理气不相离。流行天地盈。本然与气质。单指或兼指。一原异体间。性同气则异。惟其变化功。在人不在物。马络牛穿鼻。是在人导率。物得偏而塞。那见理彷佛。然其一端明。亦是理之发。那由不能通。局于气使然。人得正且通。愚者可变贤。所贵变气质。不然物何殊。犬牛人三性。气质攸禀夫。尤翁有手书。后人多横议。五性粹然者。物岂得全哉。此是朱子说。盖推异体来。异体理不同。告子执不回。万物一太极。太极岂有二。万川有明月。大小无不至。江海与杯勺。岂云月不照。但其不照者。阴翳气所召。
典庵文集卷之三 第 598L 页
除却阴翳气。何处无月耀。五行各一性。一行兼五行。言金土理在。言水木理亨。循环无不然。此理岂输赢。虽曰理如此。因气得成名。形质之所拘。为金难为土。岂以形所拘。不曰理之寓。
  性有善恶辨
天命性即理。纯善而已矣。四端未发时。仁义礼智耳。随感而乃见。有何不善者。气发理乘之。善恶由是也。气清理亦善。气杂理亦掩。所以气质性。大抵随其感。随感乃用事。为善且为恶。此其气之罪。本善自焯焯。待到气变化。浊者变为清。驳者变为粹。乃复其性明。比如日月光。灿然在中天。云气虽掩遮。日月何损焉。明光自明光。云气自云气。须臾云起灭。明光有也未。云气如捲撤。日月明自如。气质如变化。性善本有馀。如何或人说。只言善恶性。不言气变化。何以凡化圣。试看形而下。气质非天命。杨子善恶混。可与或论评。
  身心一定而不复消息辨
修身而正心。圣凡岂不同。果若一定之。谁能希圣贤。一定云云说。其然岂其然。至若形质者。长短不可变。气质异形质。变化然后善。圣贤之气质。禀得皆清粹。凡愚之气质。禀得与圣异。昏弱浊与驳。非如形质比。
典庵文集卷之三 第 599H 页
凡愚化圣贤。只在矫楺功。妍丑形质拘。不易虽在躬。若使兼言心。岂可一定论。心非一定者。理在存不存。慎独德润身。身体岂不胖。存心俨若思。万理一以贯。
  气质形质辨
清浊与粹驳。气质之性也。妍丑与长短。形质之局者。气质可变化。形质不可变。浊者变为清。随变而乃见。形质虽难变。盎背粹于面。学力不可诬。君子以战战。就其气质变。不可不分言。暗浊者清明。愁戚者和温。此则属于气。推此馀可论。行步疾者徐。言论轻者重。此则属于质。初学所当讲。气胜者知优。质胜者行笃。子贡之颖悟。气之所以属。曾子之反己。质之所以胜。知行各分属。省察复兢兢。
  心与气质辨
气质虽具心。心与气质异。虚灵自不昧。昭昭方寸寄。主宰即此理。神妙而不测。统厥性与情。浑然包明德。未发是心体。一点岂杂气。气质指心论。呜呼亦何谓。清浊与粹驳。是谓之气质。气质蔽乎心。有时本心失。待到凡化圣。非心孰主一。试看变化时。莫非心之力。气者为卒徒。心君乃建极。往往随气质。虽或陷于慝。此则气质罪。君子其己克。
  
典庵文集卷之三 第 599L 页
人物性不同辨
健顺五常理。人物禀赋同。气以成其形。理亦赋其中。理是天命性。一原之本然。本然同人物。气有偏与全。人得正且通。物得偏且塞。通塞岂本然。气质蔽明德。气质之所蔽。通塞人物异。人人各不同。物物亦相贰。人有变化功。能复五常粹。物无变化功。只通一条明。一条之所明。可知具五行。虽不尽推去。何尝异厥初。物之所不全。气也岂理欤。
  圣凡心不同辨
惟人厥初生。得气正且通。其性为最贵。虚灵方寸中。洞彻万理备。所以异兽禽。君子之所学。岂非存此心。及到存此心。圣凡乃相似。圣人禀纯粹。直养无害矣。凡人岂无此。牿丧晦天理。下愚不能无。道心良有以。倘使充道心。微者尤著耳。极致精一功。圣贤亦可期。颜仁诸子仁。天岂限量为。从心不踰矩。孔颜同一体。若使假圣年。庶几穷到底。生知与学知。成功则一也。精一受授际。尧何舜何者。有为皆若是。天理自浑然。千载圣人心。秋月满前川。
  一原异体辨
一原是天命。异体是气质。此是朱子说。后学守勿失。
典庵文集卷之三 第 600H 页
本然与气质。不可合为一。中庸廿二章。章句为信笔。人与物之性。是亦我之性。据此为明證。本然是天命。万物一原性。定论发前圣。人理不异己。物理不异人。吾义蜂蚁义。吾仁虎狼仁。万物之一原。出于天命真。如何或人说。异于晦翁言。偏全作本然。气质为一原。气质岂一原。异体岂本然。一原异体上。胡不深穷研。人物未生前。彼谓一原矣。人物已形后。彼谓本然耳。一原即本然。何必分而二。气质若本然。偏中性命备。莫言性偏全。偏全气所致。人物一性同。性岂分二论。异体理不同。何事本然云。(或论云一原上有本然气质之性。异体上有本然气质之性。)
  未发已发本然气质辨
未发观其理。与气不相杂。虽遇气之中。理不与气合。但有本然理。不偏不倚时。倘与气相杂。善恶兼于斯。及其已发时。气发理乘之。未发不杂气。至发乃用事。为善且为恶。罔非形气自。理岂一毫恶。气发有不善。此岂理之罪。随感乃发见。发若皆中节。体立用由行。大本与达道。无处不通明。
  理气单指兼指辨
万物一原初。理纯善而已。理善气不杂。浑然天理耳。
典庵文集卷之三 第 600L 页
惟人得最灵。五常咸具备。万理灿然明。不为气所使。此时不偏倚。谓之未发中。及其气用事。人人气不同。非谓一原上。气质元相随。未发气不杂。已发气不离。气质清浊殊。善恶相混尔。于是始殊称。单指或兼指。单指理可推。兼指气可知。理气无先后。是故分言之。理气于人紧。非是于物遗。
  本然偏全辨
理无偏全殊。气有偏全异。理者是何物。仁义与礼智。气者是何物。清浊与粹驳。五常不言气。气发理乘之。若曰有偏全。性善从何为。理岂有偏全。善是纯天理。天命本然性。与气何相似。克己复其初。性非气所局。从善以去恶。天理无人欲。气质能变化。非是元不易。本然若偏全。与禽兽奚择。邹圣岂欺我。性善其言格。
  一原之分殊辨
理无性外理。性无理外性。性者理之谓。二之非天命。理性皆一原。一原岂有二。性道教三者。何尝一原异。假使分而二。性非理中自。理一则性一。试看不易义。庸者定理谓。一原看定字。一定是自然。分殊非所论。一原随处变。非是程朱言。气上始万殊。人物于是分。人人与物物。禀气不同云。性同气不同。各有当行路。
典庵文集卷之三 第 601H 页
因其所当行。其教亦分数。礼乐刑政属。品节为法度。一原自一原。分殊自分殊。一原之分殊。于古有据乎。以天为一原。天外命岂有。以命为分殊。性岂不同否。许多分殊说。分看一原故。一原中分殊。吾为世道惧。其言甚丑差。自误而人误。
  分殊之分殊辨
气之所不齐。人物各分殊。五常人物同。物何不与俱。人得正且通。物岂无异乎。人人气不同。物物气不同。非谓性不同。堕在气质中。气质有万变。通塞分殊存。分殊之分殊。只以通塞论。通处分殊有。塞处分殊有。人则变化矣。物岂变化否。气禀有分殊。天命分殊无。分殊虽千万。天理同物吾。皆从一原始。人与物性似。莫言性分殊。气上始分矣。性若分人物。殊处千万尔。天理岂若是。本原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