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健斋先生文集序
健斋先生文集序 第 x 页
健斋先生文集序
  
健斋先生文集序 第 4H 页
健斋先生文集旧序[金世渊]
子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此对卫灵公云尔也。夫子焉不学。故曰我战则克。祭则受福。若倡义使健斋金先生。其善学圣人也哉。方公之冠章甫衣缝掖。眇然进趋也。人见其绳行而尺步。孰知有鹰扬虎虓之气也。建 国家起诸林下。待之以遗逸。延之以台端。清风高躅。倾动一世。又孰谓其横戈跃焉。矛浙剑炊。成江淮保障之功哉。乃公自倭衅始闻。即驰马试弓。若蹶张之为者。及壬辰难起。舍黄卷而操干橹。出缁帷而衽金革。驰骋于尘沙炮矢之间。援画桴而鼓之。俨然真将军也。昔子贡用戈以入齐师。季康子问曰。子之于军旅。性之乎。抑学之乎。子贡曰。学于孔子。夫圣人何尝把臂而教之戈哉。惟其性与天道之闻。可以旁推而无不通也。然则俎豆之于军旅。其理岂异也。如曰吾知读书而已。战阵非吾事也。则是岂圣人之道也哉。以此论之。公之学圣人。殆无愧于端木子矣。若其战而不能克。乃气数之使然。安足为公恨也。当其时。 国家升平二百馀年。士不知兵。民不见敌。一朝变生。土崩瓦解。盖不待秀吉兵到。而 国势之危。已十八九矣。公以林野儒臣。
健斋先生文集序 第 4L 页
无制阃分符之寄。无寸兵匹马之资。而登坛一呼。义声四驰。在在响应。如云而起。上以阐敌忾之义。傍以遏无强之寇。下以镇伏渍散离叛之民心。虽其不移一步。不斩一馘。而 国家元气。已有泰山四维之固。不宁此也。自其后每遇事变。如丙子,戊申之难。辄有草野义旅效忠讨贼。意气奋发。风声不绝。此皆公一倡之功也。今之仅以保全湖南。为公之力。立仅晋城。为公之烈者。乌足以论公哉。而况其本原于学圣人之工。充扩而发挥之。鼓动兴起于当日与后世。如是其大且远者。复孰有知之者乎。公始学于一斋。又从游栗,牛之间。必多论学文字之可传者。而既散佚于兵火。后事又绝而仅继。今始裒聚一二篇。将剞劂而行之。亦多讹缺不可读。然公之善学圣人者。固有在矣。何待是集而传也。余夙慕公德业。而叹世人之不能尽知。今适叨相雠校之役。因识其所感者如此。崇祯三壬戌日南至。清风后人金世渊。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