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第 1a 页
亭林诗集卷之一
大行哀诗(巳下阏/逢涒滩)
神器无中坠英明乃嗣兴紫蜺迎剑灭丹日御轮升
景命殷王及灵符代邸膺天威寅降鉴祖武肃丕承
采垩昭王俭盘杅象帝兢泽能回夏暍心似涉春冰
世值颓风运人多比德朋求官逢硕鼠驭将失饥鹰
细柳年年急萑苻岁岁增关门亡铁牡路寝泄金縢
雾起昭阳镜风摇甲观灯已占伊水竭真遘𣏌天崩
道否穷仁圣时危恨股肱哀同望帝化神想白云乘
秘◍归新野群心望有◍小臣王室泪无路哭桥陵
(太元经紫蜺矞云朋围日/墨子尧舜禹汤文武之事书于竹帛镂之金石/琢之盘盂后汉书崔骃传作杅/汉书五行志木沴金成帝元延元年正月)
大行哀诗(巳下阏/逢涒滩)
神器无中坠英明乃嗣兴紫蜺迎剑灭丹日御轮升
景命殷王及灵符代邸膺天威寅降鉴祖武肃丕承
采垩昭王俭盘杅象帝兢泽能回夏暍心似涉春冰
世值颓风运人多比德朋求官逢硕鼠驭将失饥鹰
细柳年年急萑苻岁岁增关门亡铁牡路寝泄金縢
雾起昭阳镜风摇甲观灯已占伊水竭真遘𣏌天崩
道否穷仁圣时危恨股肱哀同望帝化神想白云乘
秘◍归新野群心望有◍小臣王室泪无路哭桥陵
(太元经紫蜺矞云朋围日/墨子尧舜禹汤文武之事书于竹帛镂之金石/琢之盘盂后汉书崔骃传作杅/汉书五行志木沴金成帝元延元年正月)
卷一 第 1b 页
(长安章城门门牡自亡函谷关次门牡亦自亡师古曰牡所以下闭/者也以铁为之/庾信哀江南贼序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
感事
日角膺符早天枝主鬯临安危宗社计拥立大臣心
旧国仍三亳多方有二斟汉灾当百六人未息讴吟
缟素称先帝春秋大复雠告天传玉册哭庙见诸侯
诏令屯雷动恩波解泽流须知◍军出一◍定◍州
上宰承王命专征指大江出关收汉卒分陜寄周邦
日气生元甲云祥下赤幢登坛推大将国士定无双
尚录文侯命深虞雒邑东千秋悬国耻一旦表军功
蹋鞠追名将乘轩比上公君王多倚托先与赋彤弓
(苏子瞻书传曰子读文侯之命篇知东周之不复兴也宗国倾覆祸败极矣/平王宜若卫文公越勾践然今其书乃旋旋焉与平康之世无异春秋传曰)
感事
日角膺符早天枝主鬯临安危宗社计拥立大臣心
旧国仍三亳多方有二斟汉灾当百六人未息讴吟
缟素称先帝春秋大复雠告天传玉册哭庙见诸侯
诏令屯雷动恩波解泽流须知◍军出一◍定◍州
上宰承王命专征指大江出关收汉卒分陜寄周邦
日气生元甲云祥下赤幢登坛推大将国士定无双
尚录文侯命深虞雒邑东千秋悬国耻一旦表军功
蹋鞠追名将乘轩比上公君王多倚托先与赋彤弓
(苏子瞻书传曰子读文侯之命篇知东周之不复兴也宗国倾覆祸败极矣/平王宜若卫文公越勾践然今其书乃旋旋焉与平康之世无异春秋传曰)
卷一 第 2a 页
(厉王之祸诸侯释位以间王政宣王有志而后效官读文侯之命知平王之/无志也/史记票骑传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票骑尚穿域蹋鞠)
(春秋慱卫宁武子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不辞又不答赋)
清跸郊宫寂春游苑籞荒陵边屯牧马阙下驻贤王
紫塞连元菟黄河界白羊舆图犹在眼涕泪已沾裳
(史记刘敬传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夕可以至)
自昔南朝地常称北府雄六军多垒日万国鼓鞞中
听律音非吉焚旗火乍红恐闻刘展乱父老泣江东
(六月壬午督师标下兵与浙江兵/閧于镇江西门外焚民居数百家)
(周礼大师执同律以听军声而诏吉凶/左传僖十五年火焚其旗/通鉴/唐肃宗纪安史之乱兵不及江淮及刘展反田神功讨平之其民始罹荼毒)
(矣)
京口即事(已下旃/蒙作噩)
(春秋慱卫宁武子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不辞又不答赋)
清跸郊宫寂春游苑籞荒陵边屯牧马阙下驻贤王
紫塞连元菟黄河界白羊舆图犹在眼涕泪已沾裳
(史记刘敬传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夕可以至)
自昔南朝地常称北府雄六军多垒日万国鼓鞞中
听律音非吉焚旗火乍红恐闻刘展乱父老泣江东
(六月壬午督师标下兵与浙江兵/閧于镇江西门外焚民居数百家)
(周礼大师执同律以听军声而诏吉凶/左传僖十五年火焚其旗/通鉴/唐肃宗纪安史之乱兵不及江淮及刘展反田神功讨平之其民始罹荼毒)
(矣)
京口即事(已下旃/蒙作噩)
卷一 第 2b 页
卷一 第 2b 页
虢略旗初仆函关鼓不鸣遂令缠大角无复埽欃枪
合殿焚丹户金城落画甍衔哀遗梓椑泣血贯宗祊
倾否时须圣扶屯理必亨望云看五采候纬得先赢
渡水收萍实占龟兆大横旧邦回帝省耆俊式王桢
历是周正月田踰夏一成雅应歌吉日民喜复盘庚
毓德生维岳分猷降昴精朝称元老壮国有丈人贞
密切营三辅恢张顿八纮塘周淮口栅山绕石头城
未荡封豨梗仍遗穴鼠争师从甘野誓人杂渭滨耕
四冢悬蚩戮千刀待莽烹柳青依玉勒花发韵金钲
黄石传三略条侯总七营虎头双剑白猿臂一弓骍
会见妖氛净旋闻阸塞平载櫜归武烈伊淢筑文声
合殿焚丹户金城落画甍衔哀遗梓椑泣血贯宗祊
倾否时须圣扶屯理必亨望云看五采候纬得先赢
渡水收萍实占龟兆大横旧邦回帝省耆俊式王桢
历是周正月田踰夏一成雅应歌吉日民喜复盘庚
毓德生维岳分猷降昴精朝称元老壮国有丈人贞
密切营三辅恢张顿八纮塘周淮口栅山绕石头城
未荡封豨梗仍遗穴鼠争师从甘野誓人杂渭滨耕
四冢悬蚩戮千刀待莽烹柳青依玉勒花发韵金钲
黄石传三略条侯总七营虎头双剑白猿臂一弓骍
会见妖氛净旋闻阸塞平载櫜归武烈伊淢筑文声
卷一 第 3a 页
礼洽封山玉音谐降凤笙配天归旧物复国纪鸿名
晓集仙庭鹭春迁大谷莺尊师先太学纳诲必延英
侧席推干鼎回车载钓璜在阴来鹤和刻石起鱼铿
念昔抡科日三陪荐士行帝乡秋惝恍天阙岁峥嵘
赋客馀枚叟文才后贾生饮泉随渴鹿攀径落危鼪
再见东都礼尤深上国情百僚方劝进父老尽来迎
宿卫皆勋旧干掫并禁兵乾坤恩泽大雷雨气机盈
草绿西州晚云彤北阙晴法宫瞻斗柄别馆望金茎
玉帛涂山会车书雒邑程海槎天上隔阳卉日边荣
对策年犹少尊王志独诚小臣摇彩笔几欲拟张衡
(史记天官书大角者天王帝廷杜子美诗大角缠兵气/颜延之皇太子释/奠诗时屯必亨运蒙则正/唐书隋大业十三年六月镇星赢而旅于参参)
晓集仙庭鹭春迁大谷莺尊师先太学纳诲必延英
侧席推干鼎回车载钓璜在阴来鹤和刻石起鱼铿
念昔抡科日三陪荐士行帝乡秋惝恍天阙岁峥嵘
赋客馀枚叟文才后贾生饮泉随渴鹿攀径落危鼪
再见东都礼尤深上国情百僚方劝进父老尽来迎
宿卫皆勋旧干掫并禁兵乾坤恩泽大雷雨气机盈
草绿西州晚云彤北阙晴法宫瞻斗柄别馆望金茎
玉帛涂山会车书雒邑程海槎天上隔阳卉日边荣
对策年犹少尊王志独诚小臣摇彩笔几欲拟张衡
(史记天官书大角者天王帝廷杜子美诗大角缠兵气/颜延之皇太子释/奠诗时屯必亨运蒙则正/唐书隋大业十三年六月镇星赢而旅于参参)
卷一 第 3b 页
(唐星也李淳风曰镇星主福未当居而居所宿国吉/书文侯之命罔或耆/寿俊在厥服/史记殷本纪帝盘庚之时殷巳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
(汤之故居/建康志栅塘在秦淮上通古运渎实录注吴时夹淮立栅号栅/塘梁天监九年新作缘淮塘北岸起石头迄东冶南岸起后渚篱门迄三桥)
(作两重栅皆施行马/皇览曰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入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肩髀冢在山阳郡钜野)
(县重聚大小与阚冢等传言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梁徐陵在齐与杨仆射书四冢磔蚩尤千刀剸王莽/梁元帝藩)
(难未静述怀诗金钲韵渚宫/刘敬叔异苑曰晋武帝时吴郡临平岸崩出/一石鼓打之无声以问张华华曰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鱼形扣之则鸣于是)
(如言声闻数十里/班固东都赋发鲸鱼/铿华钟/鲍照舞鹤赋岁峥嵘而愁暮)
金陵杂诗
江月悬孤影还窥李白楼诗人长不作千载尚风流
坞壁三山古池台六代幽长安佳丽日梦绕帝王州
春雨收山半江天出翠层重闻百五日遥祭十三陵
祝版书孙子祠官走令丞西京遗庙在洒扫及冬烝
(汤之故居/建康志栅塘在秦淮上通古运渎实录注吴时夹淮立栅号栅/塘梁天监九年新作缘淮塘北岸起石头迄东冶南岸起后渚篱门迄三桥)
(作两重栅皆施行马/皇览曰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入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肩髀冢在山阳郡钜野)
(县重聚大小与阚冢等传言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梁徐陵在齐与杨仆射书四冢磔蚩尤千刀剸王莽/梁元帝藩)
(难未静述怀诗金钲韵渚宫/刘敬叔异苑曰晋武帝时吴郡临平岸崩出/一石鼓打之无声以问张华华曰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鱼形扣之则鸣于是)
(如言声闻数十里/班固东都赋发鲸鱼/铿华钟/鲍照舞鹤赋岁峥嵘而愁暮)
金陵杂诗
江月悬孤影还窥李白楼诗人长不作千载尚风流
坞壁三山古池台六代幽长安佳丽日梦绕帝王州
春雨收山半江天出翠层重闻百五日遥祭十三陵
祝版书孙子祠官走令丞西京遗庙在洒扫及冬烝
卷一 第 4a 页
天居宜壮丽考室自宣王地即周瀍右规因汉未央
水衡存物力司隶识朝章父老多垂涕还思祖德长
正𣪫虚椒寝苍生望母仪国风思窈窕小雅梦熊罴
中使频传敕台臣早进规愿闻姜后戒仍及会朝时
(汉书杜钦传佩玉宴鸣关雎叹之知好色之伐性短年天下将蒙化陵夷而/成俗也故咏淑女几以配上/列女传周宣姜后贤而有德宣王尝早卧而)
(晏起后夫人不出于房姜后既出乃脱簪珥待罪于永巷使其傅母通言于/王王复姜后而勤于政事早朝晏退继文武之迹兴周室之业/诗会且归)
(矣无庶/予子憎)
记得尚书巷(先兵部侍郎府/君官舍所在)于今六十年功名存驾部(先公/疏船)
(甲事得请为南京百年/之利事载船政新书)俎豆托朝天(有祠在/朝天宫)树向乌衣直门临
白水偏侍郎遗石在过此一悽然
(古乐府青溪小姑曲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唐书薛元超为中书舍人宏文/馆学士兼修国史中书省有一盘石元超祖父道衡为内史侍郎尝据而草)
水衡存物力司隶识朝章父老多垂涕还思祖德长
正𣪫虚椒寝苍生望母仪国风思窈窕小雅梦熊罴
中使频传敕台臣早进规愿闻姜后戒仍及会朝时
(汉书杜钦传佩玉宴鸣关雎叹之知好色之伐性短年天下将蒙化陵夷而/成俗也故咏淑女几以配上/列女传周宣姜后贤而有德宣王尝早卧而)
(晏起后夫人不出于房姜后既出乃脱簪珥待罪于永巷使其傅母通言于/王王复姜后而勤于政事早朝晏退继文武之迹兴周室之业/诗会且归)
(矣无庶/予子憎)
记得尚书巷(先兵部侍郎府/君官舍所在)于今六十年功名存驾部(先公/疏船)
(甲事得请为南京百年/之利事载船政新书)俎豆托朝天(有祠在/朝天宫)树向乌衣直门临
白水偏侍郎遗石在过此一悽然
(古乐府青溪小姑曲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唐书薛元超为中书舍人宏文/馆学士兼修国史中书省有一盘石元超祖父道衡为内史侍郎尝据而草)
卷一 第 4b 页
(制元超每见此石/未尝不泫然流涕)
千里
千里吴封大三州震泽通戈矛连海外文檄动江东
王子新开邸将军旧总戎登坛多忼慨谁复似臧洪
(后汉书臧洪传陈留太守张邈与诸牧守大会酸枣设坛场将盟既而更相/辞让莫敢先登咸共推洪洪乃摄衣升坛操血而盟辞气忼慨闻其言者无)
(不激/扬)
秋山
秋山复秋山秋雨连山殷昨日战江口今日战山边
巳闻石甄溃复见左拒残旌旗埋地中梯冲舞城端
一朝长平败伏尸遍冈峦北去三百舸舸舸好红颜
吴口拥橐驼鸣笳入燕关昔时鄢郢人犹在城南间
千里
千里吴封大三州震泽通戈矛连海外文檄动江东
王子新开邸将军旧总戎登坛多忼慨谁复似臧洪
(后汉书臧洪传陈留太守张邈与诸牧守大会酸枣设坛场将盟既而更相/辞让莫敢先登咸共推洪洪乃摄衣升坛操血而盟辞气忼慨闻其言者无)
(不激/扬)
秋山
秋山复秋山秋雨连山殷昨日战江口今日战山边
巳闻石甄溃复见左拒残旌旗埋地中梯冲舞城端
一朝长平败伏尸遍冈峦北去三百舸舸舸好红颜
吴口拥橐驼鸣笳入燕关昔时鄢郢人犹在城南间
卷一 第 5a 页
(汉书李陵传于是尽斩旌旗及珍宝埋地中/晋书慕容超载记使送吴口/千人/战国策雍门司马谓齐王曰鄢郢之大夫不欲为秦而在城南下者)
(以百/数)
秋山复秋水秋花红未巳烈风吹山冈燐火来城市
天狗下巫门白虹属军垒可怜壮哉县一旦生荆𣏌
归元贤大夫断脰良家子楚人固焚麇庶几歆旧祀
句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叹息思古人存亡自今始
(左传定五年吴师居麇子期将焚之子西曰父兄亲暴骨焉不能收又焚之/不可子期曰国亡矣死者若有知也可以歆旧祀岂惮焚之焚之而后战)
表哀诗
(晋孙绰作表哀诗其序曰余以薄祜夙遭闵凶天覆既沦俯凭坤厚/岂悟一朝复见孤弃不胜哀号作诗一首敢冒谅闇之讥以申罔极)
(之/痛)
黾勉三迁久间关百战深生惭毛义檄死痛子舆衾
(以百/数)
秋山复秋水秋花红未巳烈风吹山冈燐火来城市
天狗下巫门白虹属军垒可怜壮哉县一旦生荆𣏌
归元贤大夫断脰良家子楚人固焚麇庶几歆旧祀
句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叹息思古人存亡自今始
(左传定五年吴师居麇子期将焚之子西曰父兄亲暴骨焉不能收又焚之/不可子期曰国亡矣死者若有知也可以歆旧祀岂惮焚之焚之而后战)
表哀诗
(晋孙绰作表哀诗其序曰余以薄祜夙遭闵凶天覆既沦俯凭坤厚/岂悟一朝复见孤弃不胜哀号作诗一首敢冒谅闇之讥以申罔极)
(之/痛)
黾勉三迁久间关百战深生惭毛义檄死痛子舆衾
卷一 第 5b 页
荻字书犹记斑衣舞尚寻凄其天步蹙荏苒岁华侵
密叶凋秋气贞柯落夜阴国书公父训女史大家箴
未已还闾望仍留恤纬心霜催临穴旐风送隔邻砧
白鹤非新表青乌即旧林欲求防墓处戈甲满江浔
(列女传王孙贾母言女莫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女今事王王出走女不知其处女尚何归)
十二月十九日奉先妣藁葬
娄县百里内牧骑过如织土人每夜行冬深月初黑
扶柩巳南来幸至先人域合葬亦其时仓卒未可得
停车就道右予也闻日食魂魄依祖考即此幽宫侧
三年卜天道墓槚茂以直黾勉臣子心有怀亦焉极
悲风下高原父老为哀恻其旁可万家此意无人识
密叶凋秋气贞柯落夜阴国书公父训女史大家箴
未已还闾望仍留恤纬心霜催临穴旐风送隔邻砧
白鹤非新表青乌即旧林欲求防墓处戈甲满江浔
(列女传王孙贾母言女莫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女今事王王出走女不知其处女尚何归)
十二月十九日奉先妣藁葬
娄县百里内牧骑过如织土人每夜行冬深月初黑
扶柩巳南来幸至先人域合葬亦其时仓卒未可得
停车就道右予也闻日食魂魄依祖考即此幽宫侧
三年卜天道墓槚茂以直黾勉臣子心有怀亦焉极
悲风下高原父老为哀恻其旁可万家此意无人识
卷一 第 6a 页
(礼记曾子问孔子曰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堩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听变既明反而后行)
延平使至(巳下柔/兆阉茂)
春风一夕动三山使者持旌出汉关万里干戈传◍
札十行书字识◍颜身留绝塞援枹伍梦在行朝执
戟班一听◍◍同感激收◍遥待◍◍还
海上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十年天地干戈
老四海苍生痛哭深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
黄金此中何处无人世秪恐难酬烈士心
满地关河一望哀彻天烽火照胥台名王白马江东
去故国降幡海上来秦望云空阳鸟散冶山天远朔
延平使至(巳下柔/兆阉茂)
春风一夕动三山使者持旌出汉关万里干戈传◍
札十行书字识◍颜身留绝塞援枹伍梦在行朝执
戟班一听◍◍同感激收◍遥待◍◍还
海上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十年天地干戈
老四海苍生痛哭深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
黄金此中何处无人世秪恐难酬烈士心
满地关河一望哀彻天烽火照胥台名王白马江东
去故国降幡海上来秦望云空阳鸟散冶山天远朔
卷一 第 6b 页
风回楼船见说军容盛左次犹虚授钺才
(隋书五行志梁大同中童谣曰青丝白马寿阳/来其后侯景破丹阳乘白马以青丝为羁勒)
南营乍浦北南沙终古提封属汉家万里风烟通日
本一军旗鼓向天涯(去夏诚国公刘孔/昭自福山◍□◍)楼船已奉征蛮敕博
望空乘汎海查愁绝王师看不到寒涛东起日西斜
长看白日下芜城又见孤云海上生感慨河山追失
计艰难戎马发深情埋轮拗镞周千亩蔓草枯杨汉
二京今日大梁非旧国夷门愁杀老侯嬴
(楚辞九歌埋两轮兮絷四/马/尉缭子拗矢折矛)
不去
不去围城拥短辕栖栖犹自向平原此心未忍轻三
(隋书五行志梁大同中童谣曰青丝白马寿阳/来其后侯景破丹阳乘白马以青丝为羁勒)
南营乍浦北南沙终古提封属汉家万里风烟通日
本一军旗鼓向天涯(去夏诚国公刘孔/昭自福山◍□◍)楼船已奉征蛮敕博
望空乘汎海查愁绝王师看不到寒涛东起日西斜
长看白日下芜城又见孤云海上生感慨河山追失
计艰难戎马发深情埋轮拗镞周千亩蔓草枯杨汉
二京今日大梁非旧国夷门愁杀老侯嬴
(楚辞九歌埋两轮兮絷四/马/尉缭子拗矢折矛)
不去
不去围城拥短辕栖栖犹自向平原此心未忍轻三
卷一 第 7a 页
晋愿见辛垣尽一言
落日江津送伍员秋风垄上别徐君偶来圯下逢黄
石便到山中卧白云
欲投海岛问田横却恨三齐路不平记作安平门下
客当时曾见火牛兵
赋得老鹤万里心用心字
何来千岁鹤忽下九皋音一自来凡境推颓已至今
临风时独舞警露亦长吟乍识人民异还悲岁月侵
早寒江上笛秋急戍楼砧木落依空沼云多失旧林
三株天外冷甲子世间深尚想蓬莱晓终思弱水阴
神州迷再举碧落杳千寻多少乘轩者知同一寸心
落日江津送伍员秋风垄上别徐君偶来圯下逢黄
石便到山中卧白云
欲投海岛问田横却恨三齐路不平记作安平门下
客当时曾见火牛兵
赋得老鹤万里心用心字
何来千岁鹤忽下九皋音一自来凡境推颓已至今
临风时独舞警露亦长吟乍识人民异还悲岁月侵
早寒江上笛秋急戍楼砧木落依空沼云多失旧林
三株天外冷甲子世间深尚想蓬莱晓终思弱水阴
神州迷再举碧落杳千寻多少乘轩者知同一寸心
卷一 第 7b 页
(埤雅鹤性警至八月白露降流于草木上点滴有声因即高鸣相警移徙所/宿处卢有变害也/楚辞惜誓黄鹄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再举兮知天)
(地之/圆方)
赠顾推官咸正(巳下疆圉/大渊献)
上郡天北门一垣接羌氐当年关中陷九野横虹霓
日光不到地哭帝苍山蹊君持苏生节冒死决蒺藜
挥刀斩贼徒一炬看燃脐东虞势薄天少梁色悲悽
遂从黄冠归间关策青骊岂知杲卿血已化哀鹃啼
(弟钱塘知/县咸建)未敢痛家雠所念除䲔鲵有怀托桑榆焉得
岩下栖便蹴刘司空夜舞愁荒鸡春水湿楼船湖上
闻钲鼙勾吴古下国难与秦风齐却望殽潼间山高
别马嘶◍◍哀忠臣临轩降紫泥高景既分符汾阴
(地之/圆方)
赠顾推官咸正(巳下疆圉/大渊献)
上郡天北门一垣接羌氐当年关中陷九野横虹霓
日光不到地哭帝苍山蹊君持苏生节冒死决蒺藜
挥刀斩贼徒一炬看燃脐东虞势薄天少梁色悲悽
遂从黄冠归间关策青骊岂知杲卿血已化哀鹃啼
(弟钱塘知/县咸建)未敢痛家雠所念除䲔鲵有怀托桑榆焉得
岩下栖便蹴刘司空夜舞愁荒鸡春水湿楼船湖上
闻钲鼙勾吴古下国难与秦风齐却望殽潼间山高
别马嘶◍◍哀忠臣临轩降紫泥高景既分符汾阴
卷一 第 8a 页
亦执圭如君俊拔才久宜侍金闺会须◍◍原指顾
安黔黎
(颜延之和谢监灵运诗谒帝苍山蹊/汉光武赐冯异诏曰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汉书周苛死荥阳乃拜其弟昌为御史大夫后以功封汾阴侯)
(苛子成以父死/事封高景侯)
大汉行
大汉传世十二叶祚移王莽繇居摄黎元愁苦盗贼
生次第诸刘兴宛叶一时并起实仓皇国计人心多
未拹新市将军惮伯升遂令三辅重焚劫指挥百二
归萧王一统山河成帝业吁嗟帝王不可图长安天
子今东都隗王白帝何为乎扶风马生真丈夫
(汉书贾谊传高皇帝与诸公/并起师古曰并音步鼎反)
安黔黎
(颜延之和谢监灵运诗谒帝苍山蹊/汉光武赐冯异诏曰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汉书周苛死荥阳乃拜其弟昌为御史大夫后以功封汾阴侯)
(苛子成以父死/事封高景侯)
大汉行
大汉传世十二叶祚移王莽繇居摄黎元愁苦盗贼
生次第诸刘兴宛叶一时并起实仓皇国计人心多
未拹新市将军惮伯升遂令三辅重焚劫指挥百二
归萧王一统山河成帝业吁嗟帝王不可图长安天
子今东都隗王白帝何为乎扶风马生真丈夫
(汉书贾谊传高皇帝与诸公/并起师古曰并音步鼎反)
卷一 第 8b 页
义士行
饮此一杯酒浩然思古人自来三晋多义士程婴公
孙杵臼无其伦下宫之难何仓卒宾客衣冠非旧日
裤中孤儿未可知十五年后当何时有如不幸先朝
露此恨悠悠谁与诉一心立赵事竟成存亡死生非
所顾呜呼赵朔之客真奇特人主之尊或不能得独
有人兮长叹空山侧
秦皇行
秦肉六国啖神州六国之士皆秦雠剑一发亡荆轲
筑再举诛渐离博浪沙中中副车仓海神人无奈何
自言王者定不死岂知天意亡秦却在此陨石化山
饮此一杯酒浩然思古人自来三晋多义士程婴公
孙杵臼无其伦下宫之难何仓卒宾客衣冠非旧日
裤中孤儿未可知十五年后当何时有如不幸先朝
露此恨悠悠谁与诉一心立赵事竟成存亡死生非
所顾呜呼赵朔之客真奇特人主之尊或不能得独
有人兮长叹空山侧
秦皇行
秦肉六国啖神州六国之士皆秦雠剑一发亡荆轲
筑再举诛渐离博浪沙中中副车仓海神人无奈何
自言王者定不死岂知天意亡秦却在此陨石化山
卷一 第 9a 页
鬼言天意茫茫安可论扶苏未出监上郡始皇不死
雠人刃
(杨子法言始皇方斧将相方刀六国方木将相方/肉/汉书张良传东见仓海君晋灼曰海神也)
墟里
昔有周大夫愀然过墟里时序已三迁沈忧念方始
乃知臣子心无可别离此自经板荡馀一再见桃李
春秋相代嬗激疾不可止慨焉岁月去人事亦转徙
古制存练祥变哀固其理送终有时既长恨无穷已
岂有西向身未昧王裒旨眷言托风人言尽愁不弭
(杨恽报孙会宗书君父至尊/亲也送其终也有时而既)
塞下曲
雠人刃
(杨子法言始皇方斧将相方刀六国方木将相方/肉/汉书张良传东见仓海君晋灼曰海神也)
墟里
昔有周大夫愀然过墟里时序已三迁沈忧念方始
乃知臣子心无可别离此自经板荡馀一再见桃李
春秋相代嬗激疾不可止慨焉岁月去人事亦转徙
古制存练祥变哀固其理送终有时既长恨无穷已
岂有西向身未昧王裒旨眷言托风人言尽愁不弭
(杨恽报孙会宗书君父至尊/亲也送其终也有时而既)
塞下曲
卷一 第 9b 页
赵信城边雪化尘纥干山下雀呼春即今三月莺花
满长作江南梦里人
(央记卫将军骠骑传遂至寘颜山赵信城/五代史寇彦卿传纥干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梁邱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
(树群莺/乱飞)
一从都尉生降去夜夜魂随塞雁芦陛下宽仁多不
杀可能生入玉门无
(央记柴将军遗韩王信书曰陛下宽仁诸/侯虽有畔亡而复归辄复故位号不诛也)
海上行
大海天之东其处有黄金之宫上界帝子居其中欲
往从之水波雷骇几望见之以风为解徐福至彼止
王不来至今海上人时见城郭高崔嵬鼋鼍喷沫声
满长作江南梦里人
(央记卫将军骠骑传遂至寘颜山赵信城/五代史寇彦卿传纥干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梁邱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
(树群莺/乱飞)
一从都尉生降去夜夜魂随塞雁芦陛下宽仁多不
杀可能生入玉门无
(央记柴将军遗韩王信书曰陛下宽仁诸/侯虽有畔亡而复归辄复故位号不诛也)
海上行
大海天之东其处有黄金之宫上界帝子居其中欲
往从之水波雷骇几望见之以风为解徐福至彼止
王不来至今海上人时见城郭高崔嵬鼋鼍喷沫声
卷一 第 10a 页
如宫商日月经之以为光明或言有巨鱼身如十洲
长几化为龙不可当一旦失水愁徬徨北冥之鲲有
耶无耶又言海中之枣大如瓜枣不实空开花但见
鲸鱼出没凿齿磨牙昔时童男女一去不回家东浮
大海难复难不如归去持鱼竿
(史记大宛传赞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晏子/春秋景公问晏子曰东海之中有枣华而不实)
哭杨主事
吴下多经儒杨君实宗匠方其对策时已负人伦望
未得侍承明西京俄沦丧五马遂南来汪黄位丞相
几同陈东狱幸遇明主放牧马饮江南◍龙起芒砀
首献大横占并奏北边状◍◍◍◍是日◍颜迥喜
长几化为龙不可当一旦失水愁徬徨北冥之鲲有
耶无耶又言海中之枣大如瓜枣不实空开花但见
鲸鱼出没凿齿磨牙昔时童男女一去不回家东浮
大海难复难不如归去持鱼竿
(史记大宛传赞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晏子/春秋景公问晏子曰东海之中有枣华而不实)
哭杨主事
吴下多经儒杨君实宗匠方其对策时已负人伦望
未得侍承明西京俄沦丧五马遂南来汪黄位丞相
几同陈东狱幸遇明主放牧马饮江南◍龙起芒砀
首献大横占并奏北边状◍◍◍◍是日◍颜迥喜
卷一 第 10b 页
气浮䌽仗◍笔授二官天墨春俱盎(擢兵部主事/兼监察御史)鱼丽笠
泽兵乌合松陵将灭迹遂躬耕犹为义声唱松江再
蹉跌搜伏穷千嶂竟入南冠囚一死神慨忼往秋夜
中论指事并吁怅我慕凌御史(凌/駉)仓卒当绝吭齐蠋
与楚龚相期各风尚君今果不食天日情已谅陨首
芦墟村喷血胥门浪唯有大节存亦足酬◍贶洒涕
见羊昙(君甥/卫向)停毫默悽怆他日大鸟来同会华阴葬
推官二子执后欲为之经营而未得也而二子
死矣
生来一诺比黄金那肯风尘负此心不是白登诗未
解菲才端自愧卢谌
泽兵乌合松陵将灭迹遂躬耕犹为义声唱松江再
蹉跌搜伏穷千嶂竟入南冠囚一死神慨忼往秋夜
中论指事并吁怅我慕凌御史(凌/駉)仓卒当绝吭齐蠋
与楚龚相期各风尚君今果不食天日情已谅陨首
芦墟村喷血胥门浪唯有大节存亦足酬◍贶洒涕
见羊昙(君甥/卫向)停毫默悽怆他日大鸟来同会华阴葬
推官二子执后欲为之经营而未得也而二子
死矣
生来一诺比黄金那肯风尘负此心不是白登诗未
解菲才端自愧卢谌
卷一 第 11a 页
(晋书刘琨作诗赠别驾卢谌引鸿门白登之事/用以喻意谌素无奇略以常词酬和殊乖琨心)
苍黄一夜出城门白刃如霜日色昏欲告家中卖黄
犊松江江上去招魂
(古乐府平陵东归/告我家卖黄犊)
淄川行
张伯松巧为奏大纛高牙拥前后罢将印归里中东
国有兵鼓逢逢鼓逢逢旗猎猎淄川城下围三匝围
三匝开城门取汝一头谢元元
(汉书王莽传张竦为刘嘉作奏请灭安众侯崇莽封嘉为师礼侯嘉子七人/皆赐爵关内侯又封竦为淑德侯长安为之语曰欲求封过张伯松力战斗)
(不如巧/为奏)
哭顾推官
苍黄一夜出城门白刃如霜日色昏欲告家中卖黄
犊松江江上去招魂
(古乐府平陵东归/告我家卖黄犊)
淄川行
张伯松巧为奏大纛高牙拥前后罢将印归里中东
国有兵鼓逢逢鼓逢逢旗猎猎淄川城下围三匝围
三匝开城门取汝一头谢元元
(汉书王莽传张竦为刘嘉作奏请灭安众侯崇莽封嘉为师礼侯嘉子七人/皆赐爵关内侯又封竦为淑德侯长安为之语曰欲求封过张伯松力战斗)
(不如巧/为奏)
哭顾推官
卷一 第 11b 页
推官吾父行世远亡谱系及乎上郡还始结同盟契
崎岖鞭弭间周旋仅一岁痛自◍◍沦王纲亦陵替
人怀分土心欲论纵横势与君共三人(其一归高/士祚明)独◍
南阳◍誓麾白羽扇一扫天日翳君才本恢宏阔略
人事细一◍入人手几堕◍◍睨乃有◍将隙因掉
三寸说主◍非其人◍◍复不济君来就茅屋问我
驾所税幸有江上舟请鼓铃下枻别去近一旬君行
尚留滞二子各英姿文才比兰桂身危更藏亡并命
一朝毙巢卵理必连事乃在眉眦一身更前却欲听
华亭唳我时亦出亡闻此辄投袂扁舟来劝君行矣
不再计惊弦鸟不飞困纲鱼难逝旦日追吏来君遂
崎岖鞭弭间周旋仅一岁痛自◍◍沦王纲亦陵替
人怀分土心欲论纵横势与君共三人(其一归高/士祚明)独◍
南阳◍誓麾白羽扇一扫天日翳君才本恢宏阔略
人事细一◍入人手几堕◍◍睨乃有◍将隙因掉
三寸说主◍非其人◍◍复不济君来就茅屋问我
驾所税幸有江上舟请鼓铃下枻别去近一旬君行
尚留滞二子各英姿文才比兰桂身危更藏亡并命
一朝毙巢卵理必连事乃在眉眦一身更前却欲听
华亭唳我时亦出亡闻此辄投袂扁舟来劝君行矣
不再计惊弦鸟不飞困纲鱼难逝旦日追吏来君遂
卷一 第 12a 页
见囚系槛车赴白门忠孝辞色厉竟作戎首论卒践
捐生誓仓皇石头骨未从九原瘗父子兄弟间五人
死相继呜呼三吴中巍然一门第尚有五岁孙伏匿
苍山际门人莫将燮行客挥哀涕群情伫收◍恩恤
延后世归丧琅邪冢诏策中牢祭后死愧子源徘徊
哭江裔他日修史书犹能著凡例
(通鉴庾冰奔会稽至浙江苏峻购之甚急吴铃下卒引水入船以籧篨覆之/吟啸鼓枻溯流而去/后汉书李固传门生王成将燮乘江东下/伏隆传)
(诏隆中弟咸收隆丧太中大/夫护送丧事诏告琅邪作冢)
哭陈太仆
陈君晁贾才文采华王国早读兵家流千古在胸臆
初仕越州理一矢下山贼南渡侍省垣上疏亦切直
捐生誓仓皇石头骨未从九原瘗父子兄弟间五人
死相继呜呼三吴中巍然一门第尚有五岁孙伏匿
苍山际门人莫将燮行客挥哀涕群情伫收◍恩恤
延后世归丧琅邪冢诏策中牢祭后死愧子源徘徊
哭江裔他日修史书犹能著凡例
(通鉴庾冰奔会稽至浙江苏峻购之甚急吴铃下卒引水入船以籧篨覆之/吟啸鼓枻溯流而去/后汉书李固传门生王成将燮乘江东下/伏隆传)
(诏隆中弟咸收隆丧太中大/夫护送丧事诏告琅邪作冢)
哭陈太仆
陈君晁贾才文采华王国早读兵家流千古在胸臆
初仕越州理一矢下山贼南渡侍省垣上疏亦切直
卷一 第 12b 页
告归松江上歘见牧马逼拜◍至◍◍愿请三吴◍
◍使护诸◍加以太仆职遂与章邯书资其◍◍力
几事一◍◍◍覆天地黑呜呼君盛年海内半相识
魏齐亡命时信陵有难色事急始见求栖身各荆棘
君来别浦南我去荒山北柴门日夜扄有妇当机织
未知客何人仓卒具粝食一宿遂登舟徘徊玉山侧
有翼不高飞终为罻罗得耻为南冠囚竟从彭咸则
尚愧虞卿心负此一悽恻复多季布柔晦迹能自匿
(君出亡时尚仆从三/四人服用如平日)酹酒作哀辞悲来气哽塞
(史记季布传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
十月二十日奉先妣葬于先曾祖兵部侍郎公
◍使护诸◍加以太仆职遂与章邯书资其◍◍力
几事一◍◍◍覆天地黑呜呼君盛年海内半相识
魏齐亡命时信陵有难色事急始见求栖身各荆棘
君来别浦南我去荒山北柴门日夜扄有妇当机织
未知客何人仓卒具粝食一宿遂登舟徘徊玉山侧
有翼不高飞终为罻罗得耻为南冠囚竟从彭咸则
尚愧虞卿心负此一悽恻复多季布柔晦迹能自匿
(君出亡时尚仆从三/四人服用如平日)酹酒作哀辞悲来气哽塞
(史记季布传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
十月二十日奉先妣葬于先曾祖兵部侍郎公
卷一 第 13a 页
墓之左
先考葬祖墓左四十年其左有池形家或言
兆有水是岁将合葬我母三族皆为炎武难
之炎武念先妣之治命不可以不合葬而四
十年之藏又不可以迁万一有水又不可以
径情而遂葬迟回者久之及启圹竟无水讫
事无风雨昔重光大荒落之岁葬先王父既
祖奠火作于门里人救之遂熄念吾先人积
德累仁固不当有水火之菑阴阳之咎而不
孝一人所遇之不幸如此天之不遂弃之而
曲全之又如此是可以忘先人之志哉
先考葬祖墓左四十年其左有池形家或言
兆有水是岁将合葬我母三族皆为炎武难
之炎武念先妣之治命不可以不合葬而四
十年之藏又不可以迁万一有水又不可以
径情而遂葬迟回者久之及启圹竟无水讫
事无风雨昔重光大荒落之岁葬先王父既
祖奠火作于门里人救之遂熄念吾先人积
德累仁固不当有水火之菑阴阳之咎而不
孝一人所遇之不幸如此天之不遂弃之而
曲全之又如此是可以忘先人之志哉
卷一 第 13b 页
王季之墓见水齧宣尼封防遭甚雨我今何幸独不
然或者苍天照愁苦昔我先臣葬于此神宗皇帝赐
之墓一区六十年间事反覆到今陵谷青模糊止存
松楸八百树夜夜宿鸟还相呼行人指点侍郎冢戍
卒不敢来樵苏乃知■朝恩宠大易世犹与凡人殊
天道回旋改寒燠公侯子孙久必复岁月日时共五
行(先公葬亦以岁丁亥月/辛亥日丁亥时辛亥)前冈后舍分昭穆皇天下监臣子
心环三百里无相侵先皇弓剑桥山岑山多虎豹江
水深欲去复止长哀吟
(国语越王命环会稽三百里以为范蠡地曰后世子孙有敢/侵蠡之地者使无终没于越国皇天后土四乡地主正之)
墓后结庐三楹作
然或者苍天照愁苦昔我先臣葬于此神宗皇帝赐
之墓一区六十年间事反覆到今陵谷青模糊止存
松楸八百树夜夜宿鸟还相呼行人指点侍郎冢戍
卒不敢来樵苏乃知■朝恩宠大易世犹与凡人殊
天道回旋改寒燠公侯子孙久必复岁月日时共五
行(先公葬亦以岁丁亥月/辛亥日丁亥时辛亥)前冈后舍分昭穆皇天下监臣子
心环三百里无相侵先皇弓剑桥山岑山多虎豹江
水深欲去复止长哀吟
(国语越王命环会稽三百里以为范蠡地曰后世子孙有敢/侵蠡之地者使无终没于越国皇天后土四乡地主正之)
墓后结庐三楹作
卷一 第 14a 页
伟元居城阳简之在丹徒古人庐墓有至意独我未
得心烦纡东西南北亦人子岂知天路还崎岖奋矛
跃马一到此营地半亩先人隅筑室三楹户南向前
对日月开规模旧栽松树无触鹿惟有老柏衔悲枯
忆昔曾蒙至尊诏共姜名字悬三吴至今东平冢上
木枝枝西靡朝皇都尔来天地春意绝不见◍父重
呜呼一身去◍无所泊类此鸿雁三秋徂阴风怒号
白日孤吁嗟此室千年俱
(晋书殷仲堪为桓玄所害子简之葬于丹徒遂居墓侧后率私僮客随义军/蹑桓元元死简之食其肉/魏书傅永尝登北邙山奋槊跃马回旋瞻望有)
(终焉之志遂买左右地数顷遗敕子叔伟曰此吾之永宅也/晋书许孜于/墓所列植松柏亘五六里时有鹿犯其松栽孜悲叹曰鹿独不念我乎明日)
(忽见鹿为猛兽所杀/旧唐书褚无量传丁忧庐于墓侧其所植松恒有鹿/犯之无量泣而言曰山中众草不少何忍犯吾先茔树哉因通夕守护俄有)
得心烦纡东西南北亦人子岂知天路还崎岖奋矛
跃马一到此营地半亩先人隅筑室三楹户南向前
对日月开规模旧栽松树无触鹿惟有老柏衔悲枯
忆昔曾蒙至尊诏共姜名字悬三吴至今东平冢上
木枝枝西靡朝皇都尔来天地春意绝不见◍父重
呜呼一身去◍无所泊类此鸿雁三秋徂阴风怒号
白日孤吁嗟此室千年俱
(晋书殷仲堪为桓玄所害子简之葬于丹徒遂居墓侧后率私僮客随义军/蹑桓元元死简之食其肉/魏书傅永尝登北邙山奋槊跃马回旋瞻望有)
(终焉之志遂买左右地数顷遗敕子叔伟曰此吾之永宅也/晋书许孜于/墓所列植松柏亘五六里时有鹿犯其松栽孜悲叹曰鹿独不念我乎明日)
(忽见鹿为猛兽所杀/旧唐书褚无量传丁忧庐于墓侧其所植松恒有鹿/犯之无量泣而言曰山中众草不少何忍犯吾先茔树哉因通夕守护俄有)
卷一 第 14b 页
(群鹿驯狎不复侵害/晋书王裒常至/墓所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
精卫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沈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
北风十二月游子向吴兴榜人问何之不言但沾膺
三年干戈暗乡国有兄不得归茔域高堂有母儿一
人负米百里伤哉贫此来海虞两月日裁得白金可
半镒归来入门不暇餐直走山下求兄棺湖中雪满
七十峰江山对君凝愁容冬尽月向晦慈亲倚门待
精卫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沈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
北风十二月游子向吴兴榜人问何之不言但沾膺
三年干戈暗乡国有兄不得归茔域高堂有母儿一
人负米百里伤哉贫此来海虞两月日裁得白金可
半镒归来入门不暇餐直走山下求兄棺湖中雪满
七十峰江山对君凝愁容冬尽月向晦慈亲倚门待
卷一 第 15a 页
果见兄骨归心悲又以喜如君节行真古人一门内
外唯孤身出营甘旨入奉母崎岖州里良苦辛君向
余太息此事不足言遥望天◍山犹在浮云间长叹
未及往尘沙没◍◍◍州巳◍◍菽水难为计岂无
季孙粟义不当人惠世无汉高帝饿杀韩王孙宁受
少年侮不感漂母恩时人未识男儿面如君安得长
贫贱读书万卷佐帝王◍◍一纸定四方拜◍◍◍
◍还归奉高堂穷冬积阴天地闭知君唯有袁安雪
(世说王悦之少厉清操为吏部郎时邻省有会同者遗之/饼一瓯辞不受曰所费诚复小小然少来不欲当人之惠)
赋得越鸟巢南枝用枝字(已下著/雍困敦)
微物生南国深情系一枝寒风群拉沓落日羽差池
外唯孤身出营甘旨入奉母崎岖州里良苦辛君向
余太息此事不足言遥望天◍山犹在浮云间长叹
未及往尘沙没◍◍◍州巳◍◍菽水难为计岂无
季孙粟义不当人惠世无汉高帝饿杀韩王孙宁受
少年侮不感漂母恩时人未识男儿面如君安得长
贫贱读书万卷佐帝王◍◍一纸定四方拜◍◍◍
◍还归奉高堂穷冬积阴天地闭知君唯有袁安雪
(世说王悦之少厉清操为吏部郎时邻省有会同者遗之/饼一瓯辞不受曰所费诚复小小然少来不欲当人之惠)
赋得越鸟巢南枝用枝字(已下著/雍困敦)
微物生南国深情系一枝寒风群拉沓落日羽差池
卷一 第 15b 页
绕树飞初急寻柯宿转迟悬冰惊趾滑集霰怯巢危
路入关河夜思萦岭峤时山川知夙性天地识恩私
向日心常在随阳愿未亏寄言幽谷友勿负上林期
赋得江介多悲风用风字
素节乘云梦清秋下渚宫哀音生地籁激楚入天风
落雁过山急寒蝉抱树空伤心干里目愁绝百年中
郢路元依北江关久向东有人宗国泪何地洒孤忠
(华阳国志巴楚相攻伐故置江关阳关/后/汉书芩彭传公孙述遣将乘枋箄下江关)
拟唐人五言八韵
申包胥乞师
辰尾垂天谪亡人惎寇兵舟师通大别猎火照方城
路入关河夜思萦岭峤时山川知夙性天地识恩私
向日心常在随阳愿未亏寄言幽谷友勿负上林期
赋得江介多悲风用风字
素节乘云梦清秋下渚宫哀音生地籁激楚入天风
落雁过山急寒蝉抱树空伤心干里目愁绝百年中
郢路元依北江关久向东有人宗国泪何地洒孤忠
(华阳国志巴楚相攻伐故置江关阳关/后/汉书芩彭传公孙述遣将乘枋箄下江关)
拟唐人五言八韵
申包胥乞师
辰尾垂天谪亡人惎寇兵舟师通大别猎火照方城
卷一 第 16a 页
九县长蛇据三关凿齿横君王亲草莽微命托宗枋
彳亍终南近间关绕霤平张旃非聘客蹑屩一书生
雀立庭柯瞑猿啼夜柝惊秦车今已出誓死必存荆
(汉书王莽传绕霤之固南当荆楚服虔曰绕霤隘险之道师古曰谓之绕霤/者言四面阸塞其道屈曲溪谷之水回绕而霤也其处即今之商州界七盘)
(十二绕是也/仪礼聘礼及竟张旃/战国/策七日而薄秦王之朝雀立不转昼吟宵哭)
高渐离击筑
神州移水德故鼎去山东断霓夫人剑残烟郭隗宫
身留烈士后迹混市儿中改服心弥苦知音耳自通
沈沦馀技艺忼慨本英雄壮节悲迟晚羁魂迫固穷
一吟辽海怨再奏蓟丘风不复荆卿和哀哉六国空
班定远投笔
彳亍终南近间关绕霤平张旃非聘客蹑屩一书生
雀立庭柯瞑猿啼夜柝惊秦车今已出誓死必存荆
(汉书王莽传绕霤之固南当荆楚服虔曰绕霤隘险之道师古曰谓之绕霤/者言四面阸塞其道屈曲溪谷之水回绕而霤也其处即今之商州界七盘)
(十二绕是也/仪礼聘礼及竟张旃/战国/策七日而薄秦王之朝雀立不转昼吟宵哭)
高渐离击筑
神州移水德故鼎去山东断霓夫人剑残烟郭隗宫
身留烈士后迹混市儿中改服心弥苦知音耳自通
沈沦馀技艺忼慨本英雄壮节悲迟晚羁魂迫固穷
一吟辽海怨再奏蓟丘风不复荆卿和哀哉六国空
班定远投笔
卷一 第 16b 页
少小平陵县萧然一布衣读书传父业握管上皇畿
太乙藜初降兰台露未晞生涯凭笔札甘旨为慈闱
忽见天弧动聊将电铗挥于阗迎辔靷疏勒候旌旂
冻碛军营转秋山捷奏飞封侯来万里老见锦衣归
(本传尝为官佣书行诣相者曰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
诸葛丞相渡泸
火山横日幕铜涧亘天徼乱树云南国交绳僰外桥
枕戈穿偪仄带甲上岧峣地汁生淫雾流烟入斗杓
七擒依算略一战定蛮苗信洽炎荒永恩宣益部遥
深思危大业隆眷切先朝更有亲贤表宫廷告百僚
(汉书佞幸传注师古曰东北谓之塞西南谓之徼/五经通/义阴乱则为雾从地汁也/楚辞大招雾雨霪霪白皓胶只)
太乙藜初降兰台露未晞生涯凭笔札甘旨为慈闱
忽见天弧动聊将电铗挥于阗迎辔靷疏勒候旌旂
冻碛军营转秋山捷奏飞封侯来万里老见锦衣归
(本传尝为官佣书行诣相者曰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
诸葛丞相渡泸
火山横日幕铜涧亘天徼乱树云南国交绳僰外桥
枕戈穿偪仄带甲上岧峣地汁生淫雾流烟入斗杓
七擒依算略一战定蛮苗信洽炎荒永恩宣益部遥
深思危大业隆眷切先朝更有亲贤表宫廷告百僚
(汉书佞幸传注师古曰东北谓之塞西南谓之徼/五经通/义阴乱则为雾从地汁也/楚辞大招雾雨霪霪白皓胶只)
卷一 第 17a 页
祖豫州闻鸡
万国秋声静三河夜色寒星临沙树白月下戍楼残
击柝行初转提戈梦未安沈几通物表高响入云端
岂足占时运要须振羽翰风尘怀抚剑天地一征鞍
失旦何年补先鸣意独难函关犹未出千里路漫漫
(吴志周瑜传使失旦之鸡复得一鸣/左传襄/二十一年州绰曰臣不敏平阴之役先二子鸣)
陶彭泽归里
结驷非吾愿躬耕力尚堪咄嗟聊绾绶去矣便投簪
望积庐山雪行深渡口岚芟松初作径荫柳乍成庵
瓮盎连朝浊壶觞永日酣秋篱寻菊蕊春箔理桑蚕
旧德陈先祖遗书付五男因多文义友相与卜村南
万国秋声静三河夜色寒星临沙树白月下戍楼残
击柝行初转提戈梦未安沈几通物表高响入云端
岂足占时运要须振羽翰风尘怀抚剑天地一征鞍
失旦何年补先鸣意独难函关犹未出千里路漫漫
(吴志周瑜传使失旦之鸡复得一鸣/左传襄/二十一年州绰曰臣不敏平阴之役先二子鸣)
陶彭泽归里
结驷非吾愿躬耕力尚堪咄嗟聊绾绶去矣便投簪
望积庐山雪行深渡口岚芟松初作径荫柳乍成庵
瓮盎连朝浊壶觞永日酣秋篱寻菊蕊春箔理桑蚕
旧德陈先祖遗书付五男因多文义友相与卜村南
卷一 第 17b 页
常熟县耿侯橘水利书
神庙之中年天下方全盛其时多贤侯精心在农政
耿侯天才高尤辨水土性县北枕大江东下沧溟劲
水利久不修累岁烦雩禜疏凿赖侯勤指顾川原定
百室满仓箱子女时昏聘洋洋河渠议欲垂来者听
三季饶凶荒庶徵频隔并谁能念遗黎百里嗟悬磬
况多锋镝惊早夜常奔迸上帝哀茕嫠天行当反正
必有康食年河雒待明圣自非经界明民业安得静
愿作劝农官巡行比陈靖畎浍遍中原粒食诒百姓
(后汉书陈忠传天心未得隔并屡臻注隔并谓水旱不节也尚书曰一极备/凶一极无凶并音必性反/郎顗传岁无隔并大平可待/史记蔡泽传决)
(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志/宋史食货志至道二年太常博士直史/馆陈靖上言农田事以靖为京西劝农使按行陈许蔡颖襄邓唐汝等州劝)
神庙之中年天下方全盛其时多贤侯精心在农政
耿侯天才高尤辨水土性县北枕大江东下沧溟劲
水利久不修累岁烦雩禜疏凿赖侯勤指顾川原定
百室满仓箱子女时昏聘洋洋河渠议欲垂来者听
三季饶凶荒庶徵频隔并谁能念遗黎百里嗟悬磬
况多锋镝惊早夜常奔迸上帝哀茕嫠天行当反正
必有康食年河雒待明圣自非经界明民业安得静
愿作劝农官巡行比陈靖畎浍遍中原粒食诒百姓
(后汉书陈忠传天心未得隔并屡臻注隔并谓水旱不节也尚书曰一极备/凶一极无凶并音必性反/郎顗传岁无隔并大平可待/史记蔡泽传决)
(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志/宋史食货志至道二年太常博士直史/馆陈靖上言农田事以靖为京西劝农使按行陈许蔡颖襄邓唐汝等州劝)
卷一 第 18a 页
(民垦/田)
偶来
偶来湖上已三秋便可栖迟老一邱赤米白盐犹自
足青山绿野故无求柴车向夕逢元亮款段乘春遇
少游鸟兽同群终不忍辙环非是为身谋
(南齐书周颙传卫将军王俭谓◍曰卿/山中何所食◍曰赤米白盐绿葵紫蓼)
浯溪碑歌
万𠪾元年先曾祖官广西按察副使道浯溪
得唐元次山中兴颂石本以归为颜鲁公笔
字大径六七寸历世三四此碑独传之不肖
岁旃蒙作噩命工装潢为册工人不知碑自
偶来
偶来湖上已三秋便可栖迟老一邱赤米白盐犹自
足青山绿野故无求柴车向夕逢元亮款段乘春遇
少游鸟兽同群终不忍辙环非是为身谋
(南齐书周颙传卫将军王俭谓◍曰卿/山中何所食◍曰赤米白盐绿葵紫蓼)
浯溪碑歌
万𠪾元年先曾祖官广西按察副使道浯溪
得唐元次山中兴颂石本以归为颜鲁公笔
字大径六七寸历世三四此碑独传之不肖
岁旃蒙作噩命工装潢为册工人不知碑自
卷一 第 18b 页
左方起而以年月先之遂倒盭不可读方谋
重装而兵乱工死不复问者三年碑固在旧
识杨生所一旦为余重装以来则文从字顺
焕然一新有感于先公之旧物不在他人而
特属之嗣人之稍知大义者又经兵火而不
失且待时而乃成夫物固有不偶然者也为
之作歌
昔在唐天宝禄山反范阳天子狩蜀都贼兵入西京
肃宗起灵武国势重恢张二载收长安銮舆迎上皇
小臣有元结作诗颂大唐欲令一代典风烈追宣光
真卿作大字笔法名天下磨厓勒斯文神理遗来者
重装而兵乱工死不复问者三年碑固在旧
识杨生所一旦为余重装以来则文从字顺
焕然一新有感于先公之旧物不在他人而
特属之嗣人之稍知大义者又经兵火而不
失且待时而乃成夫物固有不偶然者也为
之作歌
昔在唐天宝禄山反范阳天子狩蜀都贼兵入西京
肃宗起灵武国势重恢张二载收长安銮舆迎上皇
小臣有元结作诗颂大唐欲令一代典风烈追宣光
真卿作大字笔法名天下磨厓勒斯文神理遗来者
卷一 第 19a 页
书过泗亭碑文匹淮夷雅留此系人心枝撑正中夏
先公循良吏海内推名德驱马复悠悠分符指南极
遐眺道州祠流览浯溪侧如见古忠臣精灵感行色
匪烦兼两载不用金玉装携此一𥿄书存之贮青箱
以示后世人高山与景行天运有平陂名迹更存亡
宝弓得堤下大具归西房旧物犹生怜何况土与疆
却念蒸湘间牧骑已如林西南天地窄零桂山水深
岣嵝大禹迹万木生秋阴一峰号回雁朔气焉得侵
恐此浯厓文苔藓不可寻藏之箧笥中宝之过南金
此物何足贵贵在臣子心援笔为长歌以续中唐音
(后汉书吴祐传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谷/梁传定九年得宝玉大弓恶得之得之堤下)
先公循良吏海内推名德驱马复悠悠分符指南极
遐眺道州祠流览浯溪侧如见古忠臣精灵感行色
匪烦兼两载不用金玉装携此一𥿄书存之贮青箱
以示后世人高山与景行天运有平陂名迹更存亡
宝弓得堤下大具归西房旧物犹生怜何况土与疆
却念蒸湘间牧骑已如林西南天地窄零桂山水深
岣嵝大禹迹万木生秋阴一峰号回雁朔气焉得侵
恐此浯厓文苔藓不可寻藏之箧笥中宝之过南金
此物何足贵贵在臣子心援笔为长歌以续中唐音
(后汉书吴祐传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谷/梁传定九年得宝玉大弓恶得之得之堤下)
卷一 第 19b 页
寄薛开封采君与杨主事同隐邓尉山并被获
或曰僧也免之遂归常州
别君二载馀无从问君处苍苍大泽云漠漠西山路
神物定不辱精英夜飞去只有延陵心尚挂姑苏树
他日过吴门为招烈士魂燕丹宾客尽独有渐离存
(张协七命或驰名倾秦或夜飞去吴李善注/引越绝书阖庐无道湛卢之剑去之入楚)
将远行作
去秋窥东溟今冬浮五湖长叹天地间人区日榛芜
出门多蛇虎局促守一隅梦想在中原河山不崎岖
朝驰瀍涧宅夕宿殽函都神明运四极反以形骸拘
收身蓬艾中所之若穷途杖策当独行未敢惮羁孤
或曰僧也免之遂归常州
别君二载馀无从问君处苍苍大泽云漠漠西山路
神物定不辱精英夜飞去只有延陵心尚挂姑苏树
他日过吴门为招烈士魂燕丹宾客尽独有渐离存
(张协七命或驰名倾秦或夜飞去吴李善注/引越绝书阖庐无道湛卢之剑去之入楚)
将远行作
去秋窥东溟今冬浮五湖长叹天地间人区日榛芜
出门多蛇虎局促守一隅梦想在中原河山不崎岖
朝驰瀍涧宅夕宿殽函都神明运四极反以形骸拘
收身蓬艾中所之若穷途杖策当独行未敢惮羁孤
卷一 第 20a 页
愿登广阿城一览舆地图回首八骏遥怅然临交衢
(庄子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后汉昼邓禹传从至广阿光/武舍城楼上披舆地图指示禹曰天下郡国如是今始乃得其一)
京口
异时京口国东门地接留都左辅尊囊括苏松储陆
海襟提闽浙壮屏藩漕穿水道秦隋迹垒压江干晋
宋屯一上金山览形胜南方亦是小中原
东吴北翟战争还天府神州百二关末代弃江因靖
卤(靖卤伯/郑鸿逵)当年开土是中山云浮鹳鹤春空远水拥蛟
龙夜月閒相对新亭无限泪几时重得破愁颜
石射堋山(巳下屠维/赤奋若)
寒日欲堕石射堋环湖历历来渔灯山下蕲王宋时
(庄子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后汉昼邓禹传从至广阿光/武舍城楼上披舆地图指示禹曰天下郡国如是今始乃得其一)
京口
异时京口国东门地接留都左辅尊囊括苏松储陆
海襟提闽浙壮屏藩漕穿水道秦隋迹垒压江干晋
宋屯一上金山览形胜南方亦是小中原
东吴北翟战争还天府神州百二关末代弃江因靖
卤(靖卤伯/郑鸿逵)当年开土是中山云浮鹳鹤春空远水拥蛟
龙夜月閒相对新亭无限泪几时重得破愁颜
石射堋山(巳下屠维/赤奋若)
寒日欲堕石射堋环湖历历来渔灯山下蕲王宋时
卷一 第 20b 页
墓屹然穹碑镇山路太白天弧见角芒金山京口又
沙场尔来牧骑方深入◍在明州正待王
(吴郡志灵岩山在城西/三十里一名石射堋山)
春半
春半雨不绝北风吹荒山江南花不开白日愁生寒
登高望千里苦雾何漫漫◍州七月围粮尽力亦殚
营头堕军中旗纛沈江干汉道昔中微白水应图记
晚世得先主亦作三分事干戈方日寻天时自当至
一身客荆州毫不以措意流离志不挫终然◍◍器
一朝得孔明可以托后嗣抚掌长太息且作南山歌
开箧出◍书日夜穷揣摩中原有大势攻战不在多
沙场尔来牧骑方深入◍在明州正待王
(吴郡志灵岩山在城西/三十里一名石射堋山)
春半
春半雨不绝北风吹荒山江南花不开白日愁生寒
登高望千里苦雾何漫漫◍州七月围粮尽力亦殚
营头堕军中旗纛沈江干汉道昔中微白水应图记
晚世得先主亦作三分事干戈方日寻天时自当至
一身客荆州毫不以措意流离志不挫终然◍◍器
一朝得孔明可以托后嗣抚掌长太息且作南山歌
开箧出◍书日夜穷揣摩中原有大势攻战不在多
卷一 第 21a 页
愿为诸◍言不省其奈何
(后汉书天文志昼有云气如坏山堕军上军人皆厌所谓营头之星也占曰/营头之所堕其下覆军流血三十里/三国志注引汉晋春秋曰曹公自柳)
(城还表谓备曰不用君言故为失此大会备曰今天下分裂日寻千戈事会/之来岂有终极乎若能应之于后者则此亦未足为恨也/史记留侯世家)
(良为他人/言皆不省)
怀人
秋风下南国江上来飞鸢江头估客几千辈其中别
有东吴船吴儿解作吴中曲扣舷一唱悲歌续乍回
别鹤下重云一叫哀猿坠深木曲中山水不分明似
是衡山与洞庭日出长风送舟去祗留江树青冥冥
湘山削立天之角五岭盘纡同一握嵚崟七十有二
峰紫盖独不朝衡岳万里江天木叶稀行人相见各
(后汉书天文志昼有云气如坏山堕军上军人皆厌所谓营头之星也占曰/营头之所堕其下覆军流血三十里/三国志注引汉晋春秋曰曹公自柳)
(城还表谓备曰不用君言故为失此大会备曰今天下分裂日寻千戈事会/之来岂有终极乎若能应之于后者则此亦未足为恨也/史记留侯世家)
(良为他人/言皆不省)
怀人
秋风下南国江上来飞鸢江头估客几千辈其中别
有东吴船吴儿解作吴中曲扣舷一唱悲歌续乍回
别鹤下重云一叫哀猿坠深木曲中山水不分明似
是衡山与洞庭日出长风送舟去祗留江树青冥冥
湘山削立天之角五岭盘纡同一握嵚崟七十有二
峰紫盖独不朝衡岳万里江天木叶稀行人相见各
卷一 第 21b 页
沾衣寄言此日南征雁一到春来早北归
(杜子美望南岳诗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蔡◍胡/笳十八拍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音)
赋得秋鹰
青骹初下赤霄空千里江山一击中忽见晴皋铺白
草顿令凉野动秋风当时遂得荆文宠佐运终成尚
父功试向平芜看猎火六双还在上林东
(陈思王孟冬篇猎/以青骹掩以修竿)
八尺
八尺孤帆一叶舟相将风水到今秋曾来白帝寻先
主复走江东问仲谋海上鱼龙应有恨山中草木自
生愁凭君莫话兴亡事旧日长年巳白头
(杜子美望南岳诗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蔡◍胡/笳十八拍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音)
赋得秋鹰
青骹初下赤霄空千里江山一击中忽见晴皋铺白
草顿令凉野动秋风当时遂得荆文宠佐运终成尚
父功试向平芜看猎火六双还在上林东
(陈思王孟冬篇猎/以青骹掩以修竿)
八尺
八尺孤帆一叶舟相将风水到今秋曾来白帝寻先
主复走江东问仲谋海上鱼龙应有恨山中草木自
生愁凭君莫话兴亡事旧日长年巳白头
卷一 第 22a 页
桃花溪歌赠陈处士梅
陶君有五柳更想桃花源山回路转不知处到今高
士留空言太邱之后多君子门前正对桃花水嘉蔬
名木本先畴海志山经成外史曾作诸生三十年老
来自种溪前田四百甲子颜犹少有与疑年但一笑
有时提壶过比邻笑谈烂熳皆天真酒酣却说神光
始感慨汍澜不可止老人尚记为儿时烟火万里连
江畿斗米三十谷如土春花秋月同游嬉定陵龙驭
归苍昊国事人情亦草草桑田沧海几回更只今尚
有遗民老语罢长谣更浮白七十年来似畴昔与君
同是避秦人不醉春光良可惜春非我春秋非我秋
陶君有五柳更想桃花源山回路转不知处到今高
士留空言太邱之后多君子门前正对桃花水嘉蔬
名木本先畴海志山经成外史曾作诸生三十年老
来自种溪前田四百甲子颜犹少有与疑年但一笑
有时提壶过比邻笑谈烂熳皆天真酒酣却说神光
始感慨汍澜不可止老人尚记为儿时烟火万里连
江畿斗米三十谷如土春花秋月同游嬉定陵龙驭
归苍昊国事人情亦草草桑田沧海几回更只今尚
有遗民老语罢长谣更浮白七十年来似畴昔与君
同是避秦人不醉春光良可惜春非我春秋非我秋
卷一 第 22b 页
惟有桃花年年开溪水年年流为君酌酒长无愁
(左传襄二十九年绛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于食有与疑年/史记封/禅书老人为儿时从其大父识其处/诗劳人草草毛传草草劳心也/郊)
(祀歌日出入篇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
瞿公子元錥将往桂林不得达而归赠之以诗
不成南去又东还行尽吴山与越山万里一身天地
外五年方寸虎豺间厓门浪拍行人舸桂岭云遮驿
使关我望长安犹不见愁君何处访慈颜
亭林诗集卷之一终
(左传襄二十九年绛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于食有与疑年/史记封/禅书老人为儿时从其大父识其处/诗劳人草草毛传草草劳心也/郊)
(祀歌日出入篇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
瞿公子元錥将往桂林不得达而归赠之以诗
不成南去又东还行尽吴山与越山万里一身天地
外五年方寸虎豺间厓门浪拍行人舸桂岭云遮驿
使关我望长安犹不见愁君何处访慈颜
亭林诗集卷之一终
卷一 第 23a 页
卷一 第 1a 页
亭林文集卷之一
北岳辨
古之帝王其立五岳之祭不必皆于山之巅其祭四
渎不必皆于其水之源也东岳泰山于博中岳泰室
于嵩高南岳灊山于灊西岳华山于华阴北岳恒山
于上曲阳皆于其山下之邑然四岳不疑而北岳疑
之者恒山之绵亘几三百里而曲阳之邑于平地其
去山趾又一百四十里此马文升所以有改祀之请
也河之入中国也自积石而祠之临晋江出于岷山
而祠之江都济出于王屋而祠之临邑先王制礼因
地之宜而弗变也考之虞书十有一月朔巡狩至于
北岳辨
古之帝王其立五岳之祭不必皆于山之巅其祭四
渎不必皆于其水之源也东岳泰山于博中岳泰室
于嵩高南岳灊山于灊西岳华山于华阴北岳恒山
于上曲阳皆于其山下之邑然四岳不疑而北岳疑
之者恒山之绵亘几三百里而曲阳之邑于平地其
去山趾又一百四十里此马文升所以有改祀之请
也河之入中国也自积石而祠之临晋江出于岷山
而祠之江都济出于王屋而祠之临邑先王制礼因
地之宜而弗变也考之虞书十有一月朔巡狩至于
卷一 第 1b 页
北岳周礼并州其山镇曰恒尔雅恒山为北岳注并
指为上曲阳三代以上虽无其迹而史记云常山王
有罪迁天子封其弟于真定以续先王祀而以常山
为郡然后五岳皆在天子之邦汉书云常山之祠于
上曲阳应劭风俗通云庙在中山上曲阳县后汉书
章帝元和三年春二月戊辰幸中山遣使者祠北岳
于上曲阳郡国志中山国上曲阳故属常山恒山在
西北则其来旧矣水经注乃谓此为恒山下庙汉末
丧乱山道不通而祭之于此则不知班氏已先言之
乃孝宣之诏太常非汉末也魏书明元帝泰常四年
秋八月辛未东巡遣使祭恒岳太武帝太延元年冬
指为上曲阳三代以上虽无其迹而史记云常山王
有罪迁天子封其弟于真定以续先王祀而以常山
为郡然后五岳皆在天子之邦汉书云常山之祠于
上曲阳应劭风俗通云庙在中山上曲阳县后汉书
章帝元和三年春二月戊辰幸中山遣使者祠北岳
于上曲阳郡国志中山国上曲阳故属常山恒山在
西北则其来旧矣水经注乃谓此为恒山下庙汉末
丧乱山道不通而祭之于此则不知班氏已先言之
乃孝宣之诏太常非汉末也魏书明元帝泰常四年
秋八月辛未东巡遣使祭恒岳太武帝太延元年冬
卷一 第 2a 页
十一月丙子幸邺十二月癸卯遣使者以太牢祀北
岳太平真君四年春正月庚午至中山二月丙子车
驾至于恒山之阳诏有司刋石勒铭十一年冬十一
月南征径恒山祀以太牢文成帝和平元年春正月
幸中山过恒岳礼其神而反明年南巡过石门遣使
者用玉璧牲牢礼恒岳夫魏都平城在恒山之北而
必南祭于曲阳遵古先之命祀而不变者犹之周都
丰镐汉都长安而东祭于华山仍谓之西岳也故吴
宽以为帝王之都邑无常而五岳有定历代之制改
都而不改岳太史公所谓秦称帝都咸阳而五岳四
渎皆并在东方者也隋书大业四年秋八月辛酉帝
岳太平真君四年春正月庚午至中山二月丙子车
驾至于恒山之阳诏有司刋石勒铭十一年冬十一
月南征径恒山祀以太牢文成帝和平元年春正月
幸中山过恒岳礼其神而反明年南巡过石门遣使
者用玉璧牲牢礼恒岳夫魏都平城在恒山之北而
必南祭于曲阳遵古先之命祀而不变者犹之周都
丰镐汉都长安而东祭于华山仍谓之西岳也故吴
宽以为帝王之都邑无常而五岳有定历代之制改
都而不改岳太史公所谓秦称帝都咸阳而五岳四
渎皆并在东方者也隋书大业四年秋八月辛酉帝
卷一 第 2b 页
亲祠恒岳唐书定州曲阳县元和十五年更恒岳曰
镇岳有岳祠又言张嘉贞为定州刺史于恒岳庙中
立颂予尝亲至其庙则嘉贞碑故在又有唐郑子春
韦虚心李荃刘端碑文凡四范希朝李克用题名各
一而碑阴及两旁刻大历贞元元和长庆宝历太和
开成会昌大中天祐年号某月某日祭初献亚献终
献某官姓名凡百数十行宋初庙为契丹所焚淳化
二年重建而唐之碑刻未尝毁至宋之醮文碑记尤
多不胜录也自唐以上徵于史者如彼自唐以下得
于碑者如此于是知北岳之祭于上曲阳也自古然
矣古之帝王望于山川不登其巅也望而祭之故五
镇岳有岳祠又言张嘉贞为定州刺史于恒岳庙中
立颂予尝亲至其庙则嘉贞碑故在又有唐郑子春
韦虚心李荃刘端碑文凡四范希朝李克用题名各
一而碑阴及两旁刻大历贞元元和长庆宝历太和
开成会昌大中天祐年号某月某日祭初献亚献终
献某官姓名凡百数十行宋初庙为契丹所焚淳化
二年重建而唐之碑刻未尝毁至宋之醮文碑记尤
多不胜录也自唐以上徵于史者如彼自唐以下得
于碑者如此于是知北岳之祭于上曲阳也自古然
矣古之帝王望于山川不登其巅也望而祭之故五
卷一 第 3a 页
岳之祠皆在山下而肆觐诸侯考正风俗是亦必于
大山之阳平易广衍之地而不在险远旷绝之区也
明甚且一岁之中巡狩四岳南至湘中北至代北其
势有所不能故尔雅诸书并以霍山为南岳而汉人
亦祭于灊禹会诸侯于涂山涂山近灊之地也水经
注曰上曲阳故城本岳牧朝宿之邑也古者天子巡
狩常山岁十一月至于北岳侯伯皆有汤沐邑以自
斋洁周衰巡狩礼废邑郭仍存秦以立县县在山曲
之阳是曰曲阳有下故此为上矣而文升乃谓宋失
云中始祭恒山于此岂不谬哉五镇惟医无闾最远
自唐于柳城郡东置祠遥礼而宋则附祭于北岳之
大山之阳平易广衍之地而不在险远旷绝之区也
明甚且一岁之中巡狩四岳南至湘中北至代北其
势有所不能故尔雅诸书并以霍山为南岳而汉人
亦祭于灊禹会诸侯于涂山涂山近灊之地也水经
注曰上曲阳故城本岳牧朝宿之邑也古者天子巡
狩常山岁十一月至于北岳侯伯皆有汤沐邑以自
斋洁周衰巡狩礼废邑郭仍存秦以立县县在山曲
之阳是曰曲阳有下故此为上矣而文升乃谓宋失
云中始祭恒山于此岂不谬哉五镇惟医无闾最远
自唐于柳城郡东置祠遥礼而宋则附祭于北岳之
卷一 第 3b 页
卷一 第 3b 页
(此浑源之庙并无古迹不知作于何时如泰山华山之上亦各有宫而大庙/俱在其下特曲阳相距稍远而今制又分直隶山西二辖人遂因此疑之疏)
(中所云故老传说正足见其不出于史书而得诸野人之口后人知其不通/乃更为之说云舜北狩大雪止于曲阳有石飞来因而望祀不知此谁见之)
(而谁传之盖又/文升之蛇足也)
革除辨
革除之说何自而起乎成祖以建文四年六月已已
即皇帝位夫前代之君若此者皆即其年改元矣不
急于改元者本朝之家法也不容仍称建文四年者
历代易君之常例也故七月壬午朔诏文一款一今
年仍以洪武三十五年为纪其改明年为永乐元年
并未尝有革除字样即云革除亦革除七月以后之
建文未尝并六月以前及元二三年之建文而革除
(中所云故老传说正足见其不出于史书而得诸野人之口后人知其不通/乃更为之说云舜北狩大雪止于曲阳有石飞来因而望祀不知此谁见之)
(而谁传之盖又/文升之蛇足也)
革除辨
革除之说何自而起乎成祖以建文四年六月已已
即皇帝位夫前代之君若此者皆即其年改元矣不
急于改元者本朝之家法也不容仍称建文四年者
历代易君之常例也故七月壬午朔诏文一款一今
年仍以洪武三十五年为纪其改明年为永乐元年
并未尝有革除字样即云革除亦革除七月以后之
建文未尝并六月以前及元二三年之建文而革除
卷一 第 4a 页
之也故建文有四年而不终洪武有三十五年而无
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年夫实录之载此明矣自六
月已已以前书四年庚午以后特书洪武三十五年
此当时据实而书者也第儒臣浅陋不能上窥圣心
而嫌于载建文之号于成祖之录于是创一无号之
元年以书之史使后之读者彷徨焉不得其解而革
除之说自此起矣夫建文无实录因成祖之事不容
阙此四年故有元年以下之纪使成祖果革建文为
洪武则于建文之元当书洪武三十二年矣又使不
纪洪武而但革建文亦当如太祖实录之例书已卯
矣今则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书于成祖之录者犁然
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年夫实录之载此明矣自六
月已已以前书四年庚午以后特书洪武三十五年
此当时据实而书者也第儒臣浅陋不能上窥圣心
而嫌于载建文之号于成祖之录于是创一无号之
元年以书之史使后之读者彷徨焉不得其解而革
除之说自此起矣夫建文无实录因成祖之事不容
阙此四年故有元年以下之纪使成祖果革建文为
洪武则于建文之元当书洪武三十二年矣又使不
纪洪武而但革建文亦当如太祖实录之例书已卯
矣今则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书于成祖之录者犁然
卷一 第 4b 页
也是以知其不革也既不革矣乃不冠建文之号于
元年之上而但一见于洪武三十一年之中若有所
辟而不敢正书此史臣之失而其他奏疏文移中所
云洪武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年者则皆臣下奉行
之过也且实录中每书必称建文君成祖即位后与
世子书亦称建文君而后之人至目为革除君夫建
文不革于成祖而革于传闻不革于诏书而革于臣
下奉行者之文是不可以无辩或曰洪武有三十五
年矣无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年可乎考之于古后
汉高祖之即位也仍称天福十二年其前则出帝之
开运三年故天福有十二年而无九十十一年是则
元年之上而但一见于洪武三十一年之中若有所
辟而不敢正书此史臣之失而其他奏疏文移中所
云洪武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年者则皆臣下奉行
之过也且实录中每书必称建文君成祖即位后与
世子书亦称建文君而后之人至目为革除君夫建
文不革于成祖而革于传闻不革于诏书而革于臣
下奉行者之文是不可以无辩或曰洪武有三十五
年矣无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年可乎考之于古后
汉高祖之即位也仍称天福十二年其前则出帝之
开运三年故天福有十二年而无九十十一年是则
卷一 第 5a 页
成祖之仍称洪武岂不闇合者哉
原姓
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
不变最贵者国君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践土之盟
其载书曰晋重鲁申卫武蔡甲午郑捷齐潘宋王臣
莒期荀偃之称齐环卫太子之称郑胜晋午是也次
则公子公子无氏不称氏称公子公子彄公子益师
是也最下者庶人庶人无氏不称氏称名然则氏之
所由兴其在于卿大夫乎故曰诸侯之子为公子公
子之子为公孙公孙之子以王父字若谥若邑若官
为氏氏焉者类族也贵贵也考之于传二百五十五
原姓
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
不变最贵者国君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践土之盟
其载书曰晋重鲁申卫武蔡甲午郑捷齐潘宋王臣
莒期荀偃之称齐环卫太子之称郑胜晋午是也次
则公子公子无氏不称氏称公子公子彄公子益师
是也最下者庶人庶人无氏不称氏称名然则氏之
所由兴其在于卿大夫乎故曰诸侯之子为公子公
子之子为公孙公孙之子以王父字若谥若邑若官
为氏氏焉者类族也贵贵也考之于传二百五十五
卷一 第 5b 页
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女子则称姓古
者男女异长在室也称姓冠之以序叔隗年隗之类
是也已嫁也于国君则称姓冠之以国江芉息妫之
类是也于大夫则称姓冠以大夫之氏赵姬卢蒲姜
之类是也在彼国之人称之或冠以所自出之国若
氏骊姬梁嬴之于晋颜懿姬鬷声姬之于齐是也既
卒也称姓冠之以谥成风敬嬴之类是也亦有无谥
而仍其在室之称仲子少姜之类是也范氏之先自
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
周为唐杜氏士会之帑处秦者为刘氏夫槩王奔楚
为堂溪氏伍员属其子于齐为王孙氏智果别族于
者男女异长在室也称姓冠之以序叔隗年隗之类
是也已嫁也于国君则称姓冠之以国江芉息妫之
类是也于大夫则称姓冠以大夫之氏赵姬卢蒲姜
之类是也在彼国之人称之或冠以所自出之国若
氏骊姬梁嬴之于晋颜懿姬鬷声姬之于齐是也既
卒也称姓冠之以谥成风敬嬴之类是也亦有无谥
而仍其在室之称仲子少姜之类是也范氏之先自
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
周为唐杜氏士会之帑处秦者为刘氏夫槩王奔楚
为堂溪氏伍员属其子于齐为王孙氏智果别族于
卷一 第 6a 页
太史为辅氏故曰氏可变也孟孙氏小宗之别为子
服氏为南宫氏叔孙氏小宗之别为叔仲氏季孙氏
之支子曰季公鸟季公亥季寤称季不称孙故曰贵
贵也鲁昭公娶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崔武子欲
娶棠姜东郭偃曰男女辨姓今君出自丁臣出自桓
不可夫崔之与东郭氏异昭公之与夷昧代远然同
姓百世而昏姻不通者周道也故曰姓不变也是故
氏焉者所以为男别也姓焉者所以为女坊也自秦
以后之人以氏为姓以姓称男而周制亡而族类乱
作原姓
郡县论(一)
服氏为南宫氏叔孙氏小宗之别为叔仲氏季孙氏
之支子曰季公鸟季公亥季寤称季不称孙故曰贵
贵也鲁昭公娶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崔武子欲
娶棠姜东郭偃曰男女辨姓今君出自丁臣出自桓
不可夫崔之与东郭氏异昭公之与夷昧代远然同
姓百世而昏姻不通者周道也故曰姓不变也是故
氏焉者所以为男别也姓焉者所以为女坊也自秦
以后之人以氏为姓以姓称男而周制亡而族类乱
作原姓
郡县论(一)
卷一 第 6b 页
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
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
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盖自汉以下之人
莫不谓秦以孤立而亡不知秦之亡不封建亡封建
亦亡而封建之废固自周衰之日而不自于秦也封
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
方今郡县之敝已极而无圣人出焉尚一一仍其故
事此民生之所以日贫中国之所以日弱而益趋于
乱也何则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古之圣人以公心待天下之人胙之土而分之国今
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
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
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盖自汉以下之人
莫不谓秦以孤立而亡不知秦之亡不封建亡封建
亦亡而封建之废固自周衰之日而不自于秦也封
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
方今郡县之敝已极而无圣人出焉尚一一仍其故
事此民生之所以日贫中国之所以日弱而益趋于
乱也何则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古之圣人以公心待天下之人胙之土而分之国今
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
卷一 第 7a 页
疑之事事而制之科条文簿日多于一日而又设之
监司设之督抚以为如此守令不得以残害其民矣
不知有司之官凛凛焉救过之不给以得代为幸而
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
而不弱率此不变虽千百年而吾知其与乱同事日
甚一日者矣然则尊令长之秩而予之以生财治人
之权罢监司之任设世官之奖行辟属之法所谓寓
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二千年以来之敝可以复
振后之君苟欲厚民生强国势则必用吾言矣
郡县论二
其说曰改知县为五品官正其名曰县令任是职者
监司设之督抚以为如此守令不得以残害其民矣
不知有司之官凛凛焉救过之不给以得代为幸而
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
而不弱率此不变虽千百年而吾知其与乱同事日
甚一日者矣然则尊令长之秩而予之以生财治人
之权罢监司之任设世官之奖行辟属之法所谓寓
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二千年以来之敝可以复
振后之君苟欲厚民生强国势则必用吾言矣
郡县论二
其说曰改知县为五品官正其名曰县令任是职者
卷一 第 7b 页
必用千里以内习其风土之人其初曰试令三年称
职为真又三年称职封父母又三年称职玺书劳问
又三年称职进阶益禄任之终身其老疾乞休者举
子若弟代不举子若弟举他人者听既代去处其县
为祭酒禄之终身所举之人复为试令三年称职为
真如上法每三四县若五六县为郡郡设一太守太
守三年一代诏遣御史巡方一年一代其督抚司道
悉罢令以下设一丞吏部选授丞任九年以上得补
令丞以下曰簿曰尉曰博士曰驿丞曰司仓曰游徼
曰啬夫之属备设之母裁其人听令自择报名于吏
部簿以下得用本邑人为之令有得罪于民者小则
职为真又三年称职封父母又三年称职玺书劳问
又三年称职进阶益禄任之终身其老疾乞休者举
子若弟代不举子若弟举他人者听既代去处其县
为祭酒禄之终身所举之人复为试令三年称职为
真如上法每三四县若五六县为郡郡设一太守太
守三年一代诏遣御史巡方一年一代其督抚司道
悉罢令以下设一丞吏部选授丞任九年以上得补
令丞以下曰簿曰尉曰博士曰驿丞曰司仓曰游徼
曰啬夫之属备设之母裁其人听令自择报名于吏
部簿以下得用本邑人为之令有得罪于民者小则
卷一 第 8a 页
流大则杀其称职者既家于县则除其本籍夫使天
下之为县令者不得迁又不得归其身与县终而子
孙世世处焉不职者流贪以败官者杀夫居则为县
宰去则为流人赏则为世官罚则为斩绞岂有不勉
而为良吏者哉
郡县论三
何谓称职曰土地辟田野治树木蕃沟洫修城郭固
仓廪实学校兴盗贼屏戎器完而其大者则人民乐
业而巳夫养民者如人家之畜五牸然司马牛者一
人司刍豆者复一人又使纪纲之仆监之升斗之计
必闻之于其主人而马牛之瘠也日甚吾则不然择
下之为县令者不得迁又不得归其身与县终而子
孙世世处焉不职者流贪以败官者杀夫居则为县
宰去则为流人赏则为世官罚则为斩绞岂有不勉
而为良吏者哉
郡县论三
何谓称职曰土地辟田野治树木蕃沟洫修城郭固
仓廪实学校兴盗贼屏戎器完而其大者则人民乐
业而巳夫养民者如人家之畜五牸然司马牛者一
人司刍豆者复一人又使纪纲之仆监之升斗之计
必闻之于其主人而马牛之瘠也日甚吾则不然择
卷一 第 8b 页
一圉人之勤干者委之以马牛给之以牧地使其所
出常浮于所养而视其肥息者赏之否则挞之然则
其为主人者必乌氏也必桥姚也故天下之患一圉
人之足办而为是纷纷者也不信其圉人而用其监
仆甚者并监仆又不信焉而主人之耳目乱矣于是
爱马牛之心常不胜其吝刍粟之计而畜产耗矣故
马以一圉人而肥民以一令而乐
郡县论四
或曰无监司令不已重乎子弟代无乃专乎千里以
内之人不私其亲故乎夫吏职之所以多为亲故挠
者以其远也使并处一城之内则虽欲挠之而有不
出常浮于所养而视其肥息者赏之否则挞之然则
其为主人者必乌氏也必桥姚也故天下之患一圉
人之足办而为是纷纷者也不信其圉人而用其监
仆甚者并监仆又不信焉而主人之耳目乱矣于是
爱马牛之心常不胜其吝刍粟之计而畜产耗矣故
马以一圉人而肥民以一令而乐
郡县论四
或曰无监司令不已重乎子弟代无乃专乎千里以
内之人不私其亲故乎夫吏职之所以多为亲故挠
者以其远也使并处一城之内则虽欲挠之而有不
卷一 第 9a 页
可者自汉以来守乡郡者多矣曲阜之令鲜以贪酷
败者非孔氏之子独贤其势然也若以子弟得代而
虑其专蕞尔之县其能称兵以叛乎上有太守不能
举旁县之兵以讨之乎太守欲反其五六县者肯舍
其可传子弟之官而从乱乎不见播州之杨传八百
年而以叛受戮乎若曰无监司不可为治南畿十四
府四州何以自达于六部乎且今之州县官无定守
民无定奉是以常有盗贼戎翟之祸至一州则一州
破至一县则一县残不此之图而虑令长之擅此之
谓不知类也
郡县论五
败者非孔氏之子独贤其势然也若以子弟得代而
虑其专蕞尔之县其能称兵以叛乎上有太守不能
举旁县之兵以讨之乎太守欲反其五六县者肯舍
其可传子弟之官而从乱乎不见播州之杨传八百
年而以叛受戮乎若曰无监司不可为治南畿十四
府四州何以自达于六部乎且今之州县官无定守
民无定奉是以常有盗贼戎翟之祸至一州则一州
破至一县则一县残不此之图而虑令长之擅此之
谓不知类也
郡县论五
卷一 第 9b 页
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为天子为
百姓之心必不如其自为此在三代以上已然矣圣
人者因而用之用天下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而天下
治夫使县令得私其百里之地则县之人民皆其子
姓县之土地皆其田畴县之城郭皆其藩垣县之仓
廪皆其囷窌为子姓则必爱之而勿伤为田畴则必
治之而勿弃为藩垣囷窌则必缮之而勿损自令言
之私也自天子言之所求乎治天下者如是焉止矣
一旦有不虞之变必不如刘渊石勒王仙芝黄巢之
辈横行千里如入无人之境也于是有效死勿去之
守于是有合从缔交之拒非为天子也为其私也为
百姓之心必不如其自为此在三代以上已然矣圣
人者因而用之用天下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而天下
治夫使县令得私其百里之地则县之人民皆其子
姓县之土地皆其田畴县之城郭皆其藩垣县之仓
廪皆其囷窌为子姓则必爱之而勿伤为田畴则必
治之而勿弃为藩垣囷窌则必缮之而勿损自令言
之私也自天子言之所求乎治天下者如是焉止矣
一旦有不虞之变必不如刘渊石勒王仙芝黄巢之
辈横行千里如入无人之境也于是有效死勿去之
守于是有合从缔交之拒非为天子也为其私也为
卷一 第 10a 页
其私所以为天子也故天下之私天子之公也公则
说信则人任焉此三代之治可以庶几而况乎汉唐
之盛不难致也
郡县论六
今天下之患莫大乎贫用吾之说则五年而小康十
年而大富且以马言之天下驿递往来以及州县上
计京师白事司府迎候上官递送文书及庶人在官
所用之马一岁无虑百万匹其行无虑万万里今则
十减六七而西北之马骡不可胜用矣以文册言之
一事必报数衙门往复驳勘必数次以及迎候生辰
拜贺之用其纸料之费率诸民者岁不下巨万今则
说信则人任焉此三代之治可以庶几而况乎汉唐
之盛不难致也
郡县论六
今天下之患莫大乎贫用吾之说则五年而小康十
年而大富且以马言之天下驿递往来以及州县上
计京师白事司府迎候上官递送文书及庶人在官
所用之马一岁无虑百万匹其行无虑万万里今则
十减六七而西北之马骡不可胜用矣以文册言之
一事必报数衙门往复驳勘必数次以及迎候生辰
拜贺之用其纸料之费率诸民者岁不下巨万今则
卷一 第 10b 页
十减七八而东南之竹箭不可胜用矣他物之称是
者不可悉数且使为令者得以省耕敛教树畜而田
功之获果蓏之收六畜之孳材木之茂五年之中必
当倍益从是而山泽之利亦可开也夫采矿之役自
元以前岁以为常先朝所以闭之而不发者以其召
乱也譬之有窖金焉发于五达之衢则市人聚而争
之发于堂室之内则唯主人有之门外者不得而争
也今有矿焉天子开之是发金于五达之衢也县令
开之是发金于堂室之内也利尽山泽而不取诸民
故曰此富国之筴也
郡县论七
者不可悉数且使为令者得以省耕敛教树畜而田
功之获果蓏之收六畜之孳材木之茂五年之中必
当倍益从是而山泽之利亦可开也夫采矿之役自
元以前岁以为常先朝所以闭之而不发者以其召
乱也譬之有窖金焉发于五达之衢则市人聚而争
之发于堂室之内则唯主人有之门外者不得而争
也今有矿焉天子开之是发金于五达之衢也县令
开之是发金于堂室之内也利尽山泽而不取诸民
故曰此富国之筴也
郡县论七
卷一 第 11a 页
法之敝也莫甚乎以东州之饷而给西边之兵以南
郡之粮而济北方之驿今则一切归于其县量其冲
僻衡其繁简使一县之用常宽然有馀又留一县之
官之禄亦必使之溢于常数而其馀者然后定为解
京之类其先必则壤定赋取田之上中下列为三等
或五等其所入悉委县令收之其解京曰贡曰赋其
非时之办则于额赋支销若尽一县之入用之而犹
不足然后以他县之赋益之名为协济此则天子之
财不可以为常额然而行此十年必无尽一县之入
用之而犹不足者也
郡县论八
郡之粮而济北方之驿今则一切归于其县量其冲
僻衡其繁简使一县之用常宽然有馀又留一县之
官之禄亦必使之溢于常数而其馀者然后定为解
京之类其先必则壤定赋取田之上中下列为三等
或五等其所入悉委县令收之其解京曰贡曰赋其
非时之办则于额赋支销若尽一县之入用之而犹
不足然后以他县之赋益之名为协济此则天子之
财不可以为常额然而行此十年必无尽一县之入
用之而犹不足者也
郡县论八
卷一 第 11b 页
善乎叶正则之言曰今天下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
州县之敝吏胥窟穴其中父以是传之子兄以是传
之弟而其尤桀黠者则进而为院司之书吏以掣州
县之权上之人明知其为天下之大害而不能去也
使官皆千里以内之人习其民事而又终其身任之
则上下辨而民志定矣文法除而吏事简矣官之力
足以御吏而有馀吏无所以把持其官而自循其法
昔人所谓养百万虎狼于民间者将一旦而尽去治
天下之愉快孰过于此
郡县论九
取士之制其荐之也略用古人乡举里选之意其试
州县之敝吏胥窟穴其中父以是传之子兄以是传
之弟而其尤桀黠者则进而为院司之书吏以掣州
县之权上之人明知其为天下之大害而不能去也
使官皆千里以内之人习其民事而又终其身任之
则上下辨而民志定矣文法除而吏事简矣官之力
足以御吏而有馀吏无所以把持其官而自循其法
昔人所谓养百万虎狼于民间者将一旦而尽去治
天下之愉快孰过于此
郡县论九
取士之制其荐之也略用古人乡举里选之意其试
卷一 第 12a 页
之也略用唐人身言书判之法县举贤能之士间岁
一人试于部上者为郎无定员郎之高第得出而补
令次者为丞于其近郡用之又次者归其本县署为
簿尉之属而学校之设听令与其邑之士自聘之谓
之师不谓之官不隶名于吏部而在京则公卿以上
仿汉人三府辟召之法参而用之夫天下之士有道
德而不愿仕者则为人师有学术才能而思自见于
世者其县令得而举之三府得而辟之其亦可以无
失士矣或曰间岁一人功名之路无乃狭乎化天下
之士使之不竞于功名王治之大者也且颜渊不仕
闵子辞官漆雕未能曾晰异撰亦何必于功名哉
一人试于部上者为郎无定员郎之高第得出而补
令次者为丞于其近郡用之又次者归其本县署为
簿尉之属而学校之设听令与其邑之士自聘之谓
之师不谓之官不隶名于吏部而在京则公卿以上
仿汉人三府辟召之法参而用之夫天下之士有道
德而不愿仕者则为人师有学术才能而思自见于
世者其县令得而举之三府得而辟之其亦可以无
失士矣或曰间岁一人功名之路无乃狭乎化天下
之士使之不竞于功名王治之大者也且颜渊不仕
闵子辞官漆雕未能曾晰异撰亦何必于功名哉
卷一 第 12b 页
钱粮论上
自禹汤之世不能无凶年而民至于无𥼷卖子夫凶
年而卖其妻子者禹汤之世所不能无也丰年而卖
其妻子者唐宋之季所未尝有也往在山东见登莱
并海之人多言榖贱处山僻不得银以输官今来关
中自鄠以西至于岐下则岁甚登榖甚多而民且相
率卖其妻子至徵粮之日则村民毕出谓之人市问
其长吏则曰一县之鬻于军营而请印者岁近千人
其逃亡或自尽者又不知凡几也何以故则有榖而
无银也所获非所输也所求非所出也夫银非从天
降也卝人则既停矣(周礼地官司徒/卝人卝古矿字)海舶则既撤矣中国
自禹汤之世不能无凶年而民至于无𥼷卖子夫凶
年而卖其妻子者禹汤之世所不能无也丰年而卖
其妻子者唐宋之季所未尝有也往在山东见登莱
并海之人多言榖贱处山僻不得银以输官今来关
中自鄠以西至于岐下则岁甚登榖甚多而民且相
率卖其妻子至徵粮之日则村民毕出谓之人市问
其长吏则曰一县之鬻于军营而请印者岁近千人
其逃亡或自尽者又不知凡几也何以故则有榖而
无银也所获非所输也所求非所出也夫银非从天
降也卝人则既停矣(周礼地官司徒/卝人卝古矿字)海舶则既撤矣中国
卷一 第 13a 页
之银在民间者已日消日耗而况山僻之邦商贾之
所绝迹虽尽鞭挞之力以求之亦安所得哉故榖日
贱而民日穷民日穷而赋日诎逋欠则年多一年人
丁则岁减一岁率此而不变将不知其所终矣且银
何自始哉古之为富者菽粟而已为其交易也不得
已而以钱权之然自三代以至于唐所取于民者粟
帛而已自杨炎两税之法行始改而徵钱而未有银
也汉志言秦币二等而银锡之属施于器饰不为币
自梁时始有交广以金银为货之说宋仁宗景祐二
年始诏诸路岁输缗钱福建二广易以银江东以帛
所以取之福建二广者以坑冶多而海舶利也至金
所绝迹虽尽鞭挞之力以求之亦安所得哉故榖日
贱而民日穷民日穷而赋日诎逋欠则年多一年人
丁则岁减一岁率此而不变将不知其所终矣且银
何自始哉古之为富者菽粟而已为其交易也不得
已而以钱权之然自三代以至于唐所取于民者粟
帛而已自杨炎两税之法行始改而徵钱而未有银
也汉志言秦币二等而银锡之属施于器饰不为币
自梁时始有交广以金银为货之说宋仁宗景祐二
年始诏诸路岁输缗钱福建二广易以银江东以帛
所以取之福建二广者以坑冶多而海舶利也至金
卷一 第 13b 页
章宗始铸银名之曰承安宝货公私同见钱用哀宗
正大间民但以银市易而不用铸至于今日上下通
行而忘其所自然而考之元史岁课之数为银至少
然则国赋之用银盖不过二三百年间尔今之言赋
必曰钱粮夫钱钱也粮粮也亦恶有所谓银哉且天
地之间银不益增而赋则加倍此必不供之数也昔
者唐穆宗时物轻钱重用户部尚书杨于陵之议令
两税等钱皆易以布帛丝纩而民便之(旧唐书穆宗纪元和/十五年八月辛未兵)
(部尚书杨于陵总百寮钱货轻重之议取天下两税榷酒盐利等悉以布帛任/土所产物充税并不徵见钱则物渐重钱渐轻农人见免贱卖匹段请中书门)
(下御史台诸司官/长重议施行从之)吴徐知诰从宋齐丘之言以为钱非耕
桑所得使民输钱是教之弃本逐末也于是诸税悉
正大间民但以银市易而不用铸至于今日上下通
行而忘其所自然而考之元史岁课之数为银至少
然则国赋之用银盖不过二三百年间尔今之言赋
必曰钱粮夫钱钱也粮粮也亦恶有所谓银哉且天
地之间银不益增而赋则加倍此必不供之数也昔
者唐穆宗时物轻钱重用户部尚书杨于陵之议令
两税等钱皆易以布帛丝纩而民便之(旧唐书穆宗纪元和/十五年八月辛未兵)
(部尚书杨于陵总百寮钱货轻重之议取天下两税榷酒盐利等悉以布帛任/土所产物充税并不徵见钱则物渐重钱渐轻农人见免贱卖匹段请中书门)
(下御史台诸司官/长重议施行从之)吴徐知诰从宋齐丘之言以为钱非耕
桑所得使民输钱是教之弃本逐末也于是诸税悉
卷一 第 14a 页
收榖帛䌷绢是则昔人之论取民者且以钱为难得
也以民之求钱为不务本也而况于银乎先王之制
赋必取其地之所有今若于通都大邑行商麇集之
地虽尽徵之以银而民不告病至于遐陬僻壤舟车
不至之处即以什之三徵之而犹不可得以此必不
可得者病民而卒至于病国则曷若度土地之宜权
岁入之数酌转般之法而通融乎其间凡州县之不
通商者令尽纳本色不得已以其什之三徵钱钱自
下而上则滥恶无所容而钱价贵是一举而两利焉
无蠲赋之亏而有活民之实无督责之难而有完逋
之渐今日之计莫便乎此夫树榖而徵银是畜羊而
也以民之求钱为不务本也而况于银乎先王之制
赋必取其地之所有今若于通都大邑行商麇集之
地虽尽徵之以银而民不告病至于遐陬僻壤舟车
不至之处即以什之三徵之而犹不可得以此必不
可得者病民而卒至于病国则曷若度土地之宜权
岁入之数酌转般之法而通融乎其间凡州县之不
通商者令尽纳本色不得已以其什之三徵钱钱自
下而上则滥恶无所容而钱价贵是一举而两利焉
无蠲赋之亏而有活民之实无督责之难而有完逋
之渐今日之计莫便乎此夫树榖而徵银是畜羊而
卷一 第 14b 页
求马也倚银而富国是恃酒而充饥也以此自愚而
其敝至于国与民交尽是其计出唐宋之季诸臣之
下也
钱粮论下
呜呼自古以来有国者之取于民为已悉矣然不闻
有火耗之说火耗之所由名其起于徵银之代乎此
所谓正赋十而馀赋三者与此所谓国中饱而奸吏
富者与此国家之所峻防而污官猾胥之所世守以
为子孙之宝者与此穷民之根匮财之源启盗之门
而庸愞在位之人所目睹而不救者与原夫耗之所
生以一州县之赋繁矣户户而收之铢铢而纳之不
其敝至于国与民交尽是其计出唐宋之季诸臣之
下也
钱粮论下
呜呼自古以来有国者之取于民为已悉矣然不闻
有火耗之说火耗之所由名其起于徵银之代乎此
所谓正赋十而馀赋三者与此所谓国中饱而奸吏
富者与此国家之所峻防而污官猾胥之所世守以
为子孙之宝者与此穷民之根匮财之源启盗之门
而庸愞在位之人所目睹而不救者与原夫耗之所
生以一州县之赋繁矣户户而收之铢铢而纳之不
卷一 第 15a 页
可以琐细而上诸司府是不得不资于火有火则必
有耗所谓耗者特百之一二而已有贱丈夫焉以为
额外之徵不免干于吏议择人而食未足厌其贪惏
于是藉火耗之名为巧取之术盖不知起于何年而
此法相传官重一官代增一代以至于今于是官取
其赢十二三而民以十三输国之十里胥之辈又取
其𦣔十一二而民以十五输国之十其取则薄于两
而厚于铢凡徵收之数两者必其地多而豪有力可
以持吾之短长者也铢者必其穷下户也虽多取之
不敢言也于是两之加焉十二三而铢之加焉十五
六矣薄于正赋而厚于杂赋正赋耳目之所先也杂
有耗所谓耗者特百之一二而已有贱丈夫焉以为
额外之徵不免干于吏议择人而食未足厌其贪惏
于是藉火耗之名为巧取之术盖不知起于何年而
此法相传官重一官代增一代以至于今于是官取
其赢十二三而民以十三输国之十里胥之辈又取
其𦣔十一二而民以十五输国之十其取则薄于两
而厚于铢凡徵收之数两者必其地多而豪有力可
以持吾之短长者也铢者必其穷下户也虽多取之
不敢言也于是两之加焉十二三而铢之加焉十五
六矣薄于正赋而厚于杂赋正赋耳目之所先也杂
卷一 第 15b 页
赋其所后也于是正赋之加焉十二三而杂赋之加
焉或至于十七八矣解之藩司谓之羡馀贡诸节使
谓之常例责之以不得不为护之以不可破而生民
之困未有甚于此时者矣愚尝久于山东山东之民
无不疾首蹙额而诉火耗之为虐者独德州则不然
问其故则曰州之赋二万九千二为银八为钱也钱
则无火耗之加故民力纾于他邑也非德州之官皆
贤里胥皆善人也势使之然也又闻之长老言近代
之贪吏倍甚于唐宋之时所以然者钱重而难运银
轻而易赍难运则少取之而以为多易赍则多取之
而犹以为少非唐宋之吏多廉今之吏贪也势使之
焉或至于十七八矣解之藩司谓之羡馀贡诸节使
谓之常例责之以不得不为护之以不可破而生民
之困未有甚于此时者矣愚尝久于山东山东之民
无不疾首蹙额而诉火耗之为虐者独德州则不然
问其故则曰州之赋二万九千二为银八为钱也钱
则无火耗之加故民力纾于他邑也非德州之官皆
贤里胥皆善人也势使之然也又闻之长老言近代
之贪吏倍甚于唐宋之时所以然者钱重而难运银
轻而易赍难运则少取之而以为多易赍则多取之
而犹以为少非唐宋之吏多廉今之吏贪也势使之
卷一 第 16a 页
然也然则银之通钱之滞吏之宝民之贼也在有明
之初尝禁民不得行使金银犯者准奸恶论夫用金
银何奸之有而重为之禁者盖逆知其弊之必至于
此也当时市肆所用皆唐宋之钱而制钱则偶一铸
造以助其不足耳今也泉货弱而害金兴市道穷而
伪物作国币夺于上民力单于下使陆贽白居易李
翱之流而生今日其咨嗟太息必有甚于唐之中叶
者矣(陆贽上均节财赋六事其二言凡国之赋我必量人之力任土之宜故/所入者惟布麻缯纩与百榖而已先王惧物之贵贱失平而人之交易)
(难准又定泉布之法以节轻重之宜敛散弛张必由于是盖御财之大柄为国/之利权守之在官不以任下然则谷帛者人之所为也钱货者官之所为也是)
(以国朝著令租出榖庸出绢调出缯纩布曷尝有以钱为赋者哉今之两税独/异旧章但估资产为差使以钱谷定税唯计求得之利宜靡论供办之难曷所)
(徵非所业所业非所徵遂或增价以买其所无减价以卖其所有一增一减耗/损已多李翱集有疏改税法一篇言钱者官司所铸粟帛者农之所出今乃使)
之初尝禁民不得行使金银犯者准奸恶论夫用金
银何奸之有而重为之禁者盖逆知其弊之必至于
此也当时市肆所用皆唐宋之钱而制钱则偶一铸
造以助其不足耳今也泉货弱而害金兴市道穷而
伪物作国币夺于上民力单于下使陆贽白居易李
翱之流而生今日其咨嗟太息必有甚于唐之中叶
者矣(陆贽上均节财赋六事其二言凡国之赋我必量人之力任土之宜故/所入者惟布麻缯纩与百榖而已先王惧物之贵贱失平而人之交易)
(难准又定泉布之法以节轻重之宜敛散弛张必由于是盖御财之大柄为国/之利权守之在官不以任下然则谷帛者人之所为也钱货者官之所为也是)
(以国朝著令租出榖庸出绢调出缯纩布曷尝有以钱为赋者哉今之两税独/异旧章但估资产为差使以钱谷定税唯计求得之利宜靡论供办之难曷所)
(徵非所业所业非所徵遂或增价以买其所无减价以卖其所有一增一减耗/损已多李翱集有疏改税法一篇言钱者官司所铸粟帛者农之所出今乃使)
卷一 第 16b 页
(农人贱卖粟帛易钱入官是岂非颠倒而取其无者耶由是豪家大商皆多积/钱以逐轻重故农人日困末业日增请一切不督见钱皆纳布帛白居易集有)
(赠友诗云私家无钱炉平地无铜山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以重农/力日以殚贱粜粟与麦贱贸丝与绵岁暮衣食尽焉得无饥寒吾闻国之初有)
(制垂不刋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兵兴一变法兵息遂不还使我农桑人憔悴畎亩间谁能革此弊待)
(君秉利权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曰子以火耗为病于民也使改而徵粟
米其无淋尖踢斛巧取于民之术乎曰吾未见罢任
之仓官宁家之斗级负米而行者也必鬻银而后去
有两车行于道前为钱后为银则大盗之所睨常在
其后车焉然则岂独今之贪吏倍甚于唐宋之时河
朔之间所名为响马者亦当倍甚于唐宋之时矣
生员论上
国家之所以设生员者何哉盖以收天下之才俊子
(赠友诗云私家无钱炉平地无铜山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以重农/力日以殚贱粜粟与麦贱贸丝与绵岁暮衣食尽焉得无饥寒吾闻国之初有)
(制垂不刋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兵兴一变法兵息遂不还使我农桑人憔悴畎亩间谁能革此弊待)
(君秉利权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曰子以火耗为病于民也使改而徵粟
米其无淋尖踢斛巧取于民之术乎曰吾未见罢任
之仓官宁家之斗级负米而行者也必鬻银而后去
有两车行于道前为钱后为银则大盗之所睨常在
其后车焉然则岂独今之贪吏倍甚于唐宋之时河
朔之间所名为响马者亦当倍甚于唐宋之时矣
生员论上
国家之所以设生员者何哉盖以收天下之才俊子
卷一 第 17a 页
弟养之于庠序之中使之成德达材明先王之道通
当世之务出为公卿大夫与天子分猷共治者也今
则不然合天下之生员县以三百计不下五十万人
而所以教之者仅场屋之文然求其成文者数十人
不得一通经知古今可为天子用者数千人不得一
也而嚚讼逋顽以病有司者比比而是上之人以是
益厌之而其待之也日益轻为之条约也日益苛然
以此益厌益轻益苛之生员而下之人犹日夜奔走
之如鹜竭其力而后止者何也一得为此则免于编
氓之役不受侵于里胥齿于衣冠得以礼见官长而
无笞捶之辱故今之愿为生员者非必其慕功名也
当世之务出为公卿大夫与天子分猷共治者也今
则不然合天下之生员县以三百计不下五十万人
而所以教之者仅场屋之文然求其成文者数十人
不得一通经知古今可为天子用者数千人不得一
也而嚚讼逋顽以病有司者比比而是上之人以是
益厌之而其待之也日益轻为之条约也日益苛然
以此益厌益轻益苛之生员而下之人犹日夜奔走
之如鹜竭其力而后止者何也一得为此则免于编
氓之役不受侵于里胥齿于衣冠得以礼见官长而
无笞捶之辱故今之愿为生员者非必其慕功名也
卷一 第 17b 页
保身家而巳以十分之七计而保身家之生员殆有
三十五万人此与设科之初意悖而非国家之益也
人之情孰不为其身家者故日夜求之或至行关节
触法抵罪而不止者其势然也今之生员以关节得
者十且七八矣而又有武生奉祀生之属无不以钱
鬻之夫关节朝廷之所必诛而身家之情先王所弗
能禁故以今日之法虽尧舜复生能去在朝之四凶
而不能息天下之关节也然则如之何请一切罢之
而别为其制必选夫五经兼通者而后充之又课之
以二十一史与当世之务而后升之仍分为秀才明
经二科而养之于学者不得过二十人之数无则阙
三十五万人此与设科之初意悖而非国家之益也
人之情孰不为其身家者故日夜求之或至行关节
触法抵罪而不止者其势然也今之生员以关节得
者十且七八矣而又有武生奉祀生之属无不以钱
鬻之夫关节朝廷之所必诛而身家之情先王所弗
能禁故以今日之法虽尧舜复生能去在朝之四凶
而不能息天下之关节也然则如之何请一切罢之
而别为其制必选夫五经兼通者而后充之又课之
以二十一史与当世之务而后升之仍分为秀才明
经二科而养之于学者不得过二十人之数无则阙
卷一 第 18a 页
之为之师者州县以礼聘焉勿令部选如此而国有
实用之人邑有通经之士其人材必盛于今日也然
则一乡之中其粗能自立之家必有十焉一县之中
必有百焉皆不得生员以芘其家而同于编氓以受
里胥之凌暴官长之笞捶岂王者保息斯人之意乎
则有秦汉赐爵之法其初以赏军功而其后或以恩
赐或以劳赐或普赐或特赐而高帝之诏有曰今吾
于爵非轻也其令吏善遇高爵称吾意至惠帝之世
而民得买爵夫使爵之重得与有司为礼而复其户
勿事则人将趋之开彼则可以塞此即入粟拜爵其
名尚公非若鬻诸生以乱学校者之为害也夫立功
实用之人邑有通经之士其人材必盛于今日也然
则一乡之中其粗能自立之家必有十焉一县之中
必有百焉皆不得生员以芘其家而同于编氓以受
里胥之凌暴官长之笞捶岂王者保息斯人之意乎
则有秦汉赐爵之法其初以赏军功而其后或以恩
赐或以劳赐或普赐或特赐而高帝之诏有曰今吾
于爵非轻也其令吏善遇高爵称吾意至惠帝之世
而民得买爵夫使爵之重得与有司为礼而复其户
勿事则人将趋之开彼则可以塞此即入粟拜爵其
名尚公非若鬻诸生以乱学校者之为害也夫立功
卷一 第 18b 页
名与保身家二涂也收俊乂与恤平人二术也并行
而不相悖也一之则敝矣夫人主与此不通今古之
五十万人共此天下其芘身家而免笞捶者且三十
五万焉而欲求公卿大夫之材于其中以立国而治
民是缘木而求鱼也以守则必危以战则必败矣
生员论中
废天下之生员而官府之政清废天下之生员而百
姓之困苏废天下之生员而门户之习除废天下之
生员而用世之材出今天下之出入公门以挠官府
之政者生员也倚势以武断于乡里者生员也与胥
史为缘甚有身自为胥史者生员也官府一拂其意
而不相悖也一之则敝矣夫人主与此不通今古之
五十万人共此天下其芘身家而免笞捶者且三十
五万焉而欲求公卿大夫之材于其中以立国而治
民是缘木而求鱼也以守则必危以战则必败矣
生员论中
废天下之生员而官府之政清废天下之生员而百
姓之困苏废天下之生员而门户之习除废天下之
生员而用世之材出今天下之出入公门以挠官府
之政者生员也倚势以武断于乡里者生员也与胥
史为缘甚有身自为胥史者生员也官府一拂其意
卷一 第 19a 页
则群起而閧者生员也把持官府之阴事而与之为
市者生员也前者噪后者和前者奔后者随上之人
欲治之而不可治也欲锄之而不可锄也小有所加
则曰是杀士也坑儒也百年以来以此为大患而一
二识治体能言之士又皆身出于生员而不敢显言
其弊故不能旷然一举而除之也故曰废天下之生
员而官府之政清也天下之病民者有三曰乡宦曰
生员曰吏胥是三者法皆得以复其户而无杂泛■
之差于是杂泛之差乃尽归于小民今之大县至有
生员千人以上者比比也且如一县之地有十万顷
而生员之地五万则民以五万而当十万之差矣一
市者生员也前者噪后者和前者奔后者随上之人
欲治之而不可治也欲锄之而不可锄也小有所加
则曰是杀士也坑儒也百年以来以此为大患而一
二识治体能言之士又皆身出于生员而不敢显言
其弊故不能旷然一举而除之也故曰废天下之生
员而官府之政清也天下之病民者有三曰乡宦曰
生员曰吏胥是三者法皆得以复其户而无杂泛■
之差于是杂泛之差乃尽归于小民今之大县至有
生员千人以上者比比也且如一县之地有十万顷
而生员之地五万则民以五万而当十万之差矣一
卷一 第 19b 页
县之地有十万顷而生员之地九万则民以一万而
当十万之差矣民地愈少则诡寄愈多诡寄愈多则
民地愈少而生员愈重富者行关节以求为生员而
贫者相率而逃且死故生员之于其邑人无秋毫之
益而有丘山之累然而一切考试科举之费犹皆派
取之民故病民之尤者生员也故曰废天下之生员
而百姓之困苏也天下之患莫大乎聚五方不相识
之人而教之使为朋党生员之在天下近或数百千
里远或万里语言不同姓名不通而一登科第则有
所谓主考官者谓之座师有所谓同考官者谓之房
师同榜之士谓之同年同年之子谓之年侄座师房
当十万之差矣民地愈少则诡寄愈多诡寄愈多则
民地愈少而生员愈重富者行关节以求为生员而
贫者相率而逃且死故生员之于其邑人无秋毫之
益而有丘山之累然而一切考试科举之费犹皆派
取之民故病民之尤者生员也故曰废天下之生员
而百姓之困苏也天下之患莫大乎聚五方不相识
之人而教之使为朋党生员之在天下近或数百千
里远或万里语言不同姓名不通而一登科第则有
所谓主考官者谓之座师有所谓同考官者谓之房
师同榜之士谓之同年同年之子谓之年侄座师房
卷一 第 20a 页
师之子谓之世兄座师房师之谓我谓之门生而门
生之所取中者谓之门孙门孙之谓其师之师谓之
太老师朋比胶固牢不可解书牍交于道路请托遍
于官曹其小者足以蠹政害民而其大者至于立党
倾轧取人主太阿之柄而颠倒之皆此之繇也故曰
废天下之生员而门户之习除也国家之所以取生
员而考之以经义论策表判者欲其明六经之旨通
当世之务也今以书坊所刻之义谓之时文舍圣人
之经典先儒之注疏与前代之史不读而读其所谓
时文时文之出每科一变五尺童子能诵数十篇而
小变其文即可以取功名而钝者至白首而不得遇
生之所取中者谓之门孙门孙之谓其师之师谓之
太老师朋比胶固牢不可解书牍交于道路请托遍
于官曹其小者足以蠹政害民而其大者至于立党
倾轧取人主太阿之柄而颠倒之皆此之繇也故曰
废天下之生员而门户之习除也国家之所以取生
员而考之以经义论策表判者欲其明六经之旨通
当世之务也今以书坊所刻之义谓之时文舍圣人
之经典先儒之注疏与前代之史不读而读其所谓
时文时文之出每科一变五尺童子能诵数十篇而
小变其文即可以取功名而钝者至白首而不得遇
卷一 第 20b 页
老成之士既以有用之岁月销磨于场屋之中而少
年捷得之者又易视天下国家之事以为人生之所
以为功名者惟此而已故败坏天下之人材而至于
士不成士官不成官兵不成兵将不成将夫然后寇
贼奸宄得而乘之敌国外侮得而胜之苟以时文之
功用之于经史及当世之务则必有聪明俊杰通达
治体之士起于其间矣故曰废天下之生员而用世
之材出也
生员论下
问曰废天下之生员则何以取士曰吾所谓废生员
者非废生员也废今日之生员也请用辟举之法而
年捷得之者又易视天下国家之事以为人生之所
以为功名者惟此而已故败坏天下之人材而至于
士不成士官不成官兵不成兵将不成将夫然后寇
贼奸宄得而乘之敌国外侮得而胜之苟以时文之
功用之于经史及当世之务则必有聪明俊杰通达
治体之士起于其间矣故曰废天下之生员而用世
之材出也
生员论下
问曰废天下之生员则何以取士曰吾所谓废生员
者非废生员也废今日之生员也请用辟举之法而
卷一 第 21a 页
并存生儒之制天下之人无问其生员与否皆得举
而荐之于朝廷则我之所收者既已博矣而其廪之
学者为之限额略仿唐人郡县之等小郡十人等而
上之大郡四十人而止小县三人等而上之大县二
十人而止约其户口之多寡人材之高下而差次之
有阙则补而罢岁贡举人之二法其为诸生者选其
通隽皆得就试于礼部而成进士者不过授以簿尉
亲民之职而无使之骤进以平其贪躁之情其设之
教官必聘其乡之贤者以为师而无隶于仕籍罢提
学之官而领其事于郡守此诸生之中有荐举而入
仕者有考试而成进士者亦或有不率而至于斥退
而荐之于朝廷则我之所收者既已博矣而其廪之
学者为之限额略仿唐人郡县之等小郡十人等而
上之大郡四十人而止小县三人等而上之大县二
十人而止约其户口之多寡人材之高下而差次之
有阙则补而罢岁贡举人之二法其为诸生者选其
通隽皆得就试于礼部而成进士者不过授以簿尉
亲民之职而无使之骤进以平其贪躁之情其设之
教官必聘其乡之贤者以为师而无隶于仕籍罢提
学之官而领其事于郡守此诸生之中有荐举而入
仕者有考试而成进士者亦或有不率而至于斥退
卷一 第 21b 页
者有不幸而死及衰病不能肄业愿给衣巾以老者
阙至于二人三人然后合其属之童生取其通经能
文者以补之然则天下之为生员者少矣少则人重
之而其人亦知自重为之师者不烦于教而向所谓
聚徒合党以横行于国中者将不禁而自止若夫温
故知新中年考较以蕲至于成材则当参酌乎古今
之法而兹不具论也或曰天下之才日生而无穷也
使之皆壅于童生则奈何吾固曰天下之人无问其
生员与否皆得举而荐之于朝廷则取士之方不恃
诸生之一途而已也夫取士以佐人主理国家而仅
出于一涂未有不弊者也
阙至于二人三人然后合其属之童生取其通经能
文者以补之然则天下之为生员者少矣少则人重
之而其人亦知自重为之师者不烦于教而向所谓
聚徒合党以横行于国中者将不禁而自止若夫温
故知新中年考较以蕲至于成材则当参酌乎古今
之法而兹不具论也或曰天下之才日生而无穷也
使之皆壅于童生则奈何吾固曰天下之人无问其
生员与否皆得举而荐之于朝廷则取士之方不恃
诸生之一途而已也夫取士以佐人主理国家而仅
出于一涂未有不弊者也
卷一 第 22a 页
亭林文集卷之一终
卷一 第 1a 页
亭林诗集校补
亭林先生诗集毓修见一钞本题蒋山佣诗集与刻本异同甚
多且多诗十数首乃知刻本多为潘次耕窜改亦当时有所避
忌故也惟刻本五卷而钞止四卷尚非足本故丛刋中仍以刻
本印行今以钞本校其异同附于卷后刻本有阙字填以方围
者又乾隆中禁书事起削去初印本不尔也今亦补之亭林之
诗至是始可读矣壬戍八月无锡孙毓修
蒋山佣诗集卷一(刋本亭林诗集卷一)
(一叶十行)秘谶(◍)有仍(◍/十七行)六 军(◍)一埽(◍)定神(◍)
(二叶三行)城中屠各虏(陵边屯牧马)殿上左(阙下驻/十三行)神
京(◍◍/十四行)匈奴出塞时(◍原望捷时/十五行)月支(◍)
(◍/十八行)帝京(京阙/十九行)洪武(江甸)大明(旧京/二)
(十行)名三亳(疏封阔)号二京(映□明)
亭林先生诗集毓修见一钞本题蒋山佣诗集与刻本异同甚
多且多诗十数首乃知刻本多为潘次耕窜改亦当时有所避
忌故也惟刻本五卷而钞止四卷尚非足本故丛刋中仍以刻
本印行今以钞本校其异同附于卷后刻本有阙字填以方围
者又乾隆中禁书事起削去初印本不尔也今亦补之亭林之
诗至是始可读矣壬戍八月无锡孙毓修
蒋山佣诗集卷一(刋本亭林诗集卷一)
(一叶十行)秘谶(◍)有仍(◍/十七行)六 军(◍)一埽(◍)定神(◍)
(二叶三行)城中屠各虏(陵边屯牧马)殿上左(阙下驻/十三行)神
京(◍◍/十四行)匈奴出塞时(◍原望捷时/十五行)月支(◍)
(◍/十八行)帝京(京阙/十九行)洪武(江甸)大明(旧京/二)
(十行)名三亳(疏封阔)号二京(映□明)
卷一 第 1b 页
(四叶十一行)天下想中兴(洒扫及冬烝)
(五叶十行)虞装(北去)
(六叶七行)虞兵(牧骑/十三行)李定自延平归赍至御扎(延平使)
(至/十四行)御(◍/十五行)天(◍/十六行)纶言(◍◍)京(◍)翠
华(◍◍/十九行)鹤(鸟)真(仙)
(七叶一行)遥闻一下亲征诏(楼船见说军容盛)梦想(左次/四行)
(小注)入海(◍◍)
(八叶十一行)天子(◍◍/十二行)洗中(◍◍)
(十叶二十二行)冬虞(北边小注)手诏曰朕甚感杨廷枢之占卦(◍)
(◍◍◍)天(◍)
(十一叶一行)御(◍/四行小注)凌駉駉原作驷(六行)帝(◍/七)
(行小注)君甥卫向向原作尚
(十二叶二行)京师(◍◍/三行)奉(◍/四行)帝(◍)谈笑冬虞空(誓)
(五叶十行)虞装(北去)
(六叶七行)虞兵(牧骑/十三行)李定自延平归赍至御扎(延平使)
(至/十四行)御(◍/十五行)天(◍/十六行)纶言(◍◍)京(◍)翠
华(◍◍/十九行)鹤(鸟)真(仙)
(七叶一行)遥闻一下亲征诏(楼船见说军容盛)梦想(左次/四行)
(小注)入海(◍◍)
(八叶十一行)天子(◍◍/十二行)洗中(◍◍)
(十叶二十二行)冬虞(北边小注)手诏曰朕甚感杨廷枢之占卦(◍)
(◍◍◍)天(◍)
(十一叶一行)御(◍/四行小注)凌駉駉原作驷(六行)帝(◍/七)
(行小注)君甥卫向向原作尚
(十二叶二行)京师(◍◍/三行)奉(◍/四行)帝(◍)谈笑冬虞空(誓)
卷一 第 2a 页
(麾白羽扇/五行)疏(◍)猾麌(◍◍一作/旃裘)汉(◍/六行)帅(◍)大事
(◍◍/十五行)京(◍)
(十三叶一行)虞(牧)表(◍)屋京(◍◍一/作行朝)敕(◍/二行)诏(◍)将(◍)反正
(◍口/三行)不中反(◍◍◍/七行)耻污东支刀(耻为南冠囚)
(九行小注)无尚字(十四行)山佣(炎武/十五行)山佣(炎武)
(十四叶五行)天(◍/十七行)君(◍/十八行)国(◍)
(十五叶十四行)寿(◍/十五行)中原神(◍◍◍)陆沉(◍◍/十八)
(行)传檄(◍◍)扫十八(◍◍◍/十九行)陵(◍)
(十八叶五行)谷(室/七行)况此虞寇深(况多锋镝惊/十七行小)
(注)颙(◍)颙(◍/十八行)大唐中兴颂歌(浯溪碑歌/十九行)道
下无浯溪字有经祁阳三字(二十一行)历世三四下有家业
已析墓下之田且鬻之异姓而十四字(二十二行)岁上有山
佣字作噩下有山佣之南京五字为册下无工人字有信工人
(◍◍/十五行)京(◍)
(十三叶一行)虞(牧)表(◍)屋京(◍◍一/作行朝)敕(◍/二行)诏(◍)将(◍)反正
(◍口/三行)不中反(◍◍◍/七行)耻污东支刀(耻为南冠囚)
(九行小注)无尚字(十四行)山佣(炎武/十五行)山佣(炎武)
(十四叶五行)天(◍/十七行)君(◍/十八行)国(◍)
(十五叶十四行)寿(◍/十五行)中原神(◍◍◍)陆沉(◍◍/十八)
(行)传檄(◍◍)扫十八(◍◍◍/十九行)陵(◍)
(十八叶五行)谷(室/七行)况此虞寇深(况多锋镝惊/十七行小)
(注)颙(◍)颙(◍/十八行)大唐中兴颂歌(浯溪碑歌/十九行)道
下无浯溪字有经祁阳三字(二十一行)历世三四下有家业
已析墓下之田且鬻之异姓而十四字(二十二行)岁上有山
佣字作噩下有山佣之南京五字为册下无工人字有信工人
卷一 第 2b 页
卷一 第 2b 页
(三叶一行)邓禹(◍◍/七行)异(◍)
(四叶九行)嘑(謼/十一十二行)昔在天朝时共剖河山符何图贰
师贵卒受冬虞屠(我为◍朝将尔作燕山俘俱推凶门毂各剖)
(河山符嗟公何不死死在淮东郛)
(五叶十六行)天子(◍◍)帝三山(◍◍◍/十七行)跸(口/十九行)
一事(◍)天子(◍◍)
(六叶三行)恭惟上中兴(国步方艰危/四行)先臣(◍◍)
(七叶五行)西(◍/六行)行幸(◍◍/七行)吴(河)国(◍/九行)东武
二年八月上出狩未知所之其先霁阳即位于肇庆改元梗锡
时太子太师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路振微在厦元造东
武四先大统锡用文光閤印颁行之九年正月(臣)蒋山佣从振
微子中书舍人(臣)路泽溥见此有作(原刻作路舍人家见东/武四先◍◍原作历)
(十二行)蒙尘七闽(◍◍◍◍/十三行)厦(◍/十四行)历(◍)
(四叶九行)嘑(謼/十一十二行)昔在天朝时共剖河山符何图贰
师贵卒受冬虞屠(我为◍朝将尔作燕山俘俱推凶门毂各剖)
(河山符嗟公何不死死在淮东郛)
(五叶十六行)天子(◍◍)帝三山(◍◍◍/十七行)跸(口/十九行)
一事(◍)天子(◍◍)
(六叶三行)恭惟上中兴(国步方艰危/四行)先臣(◍◍)
(七叶五行)西(◍/六行)行幸(◍◍/七行)吴(河)国(◍/九行)东武
二年八月上出狩未知所之其先霁阳即位于肇庆改元梗锡
时太子太师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路振微在厦元造东
武四先大统锡用文光閤印颁行之九年正月(臣)蒋山佣从振
微子中书舍人(臣)路泽溥见此有作(原刻作路舍人家见东/武四先◍◍原作历)
(十二行)蒙尘七闽(◍◍◍◍/十三行)厦(◍/十四行)历(◍)
卷一 第 3a 页
(十六行)朔存未信(◍◍◍◍/二十二行)禁岭隈(◍◍◍)
(八叶一行)彤(◍/六行)在(于/八行)髯(须/十六行)新(今/十九)
(行)攻虔(◍◍/二十行)一军(◍◍)
(九叶十三行)起义不克(◍◍◍◍/起一作倡/十四行)今下有年字(十五)
(行)无有赠二字有悲歌不能已于言也八字(二十一行)匡(◍)
(十叶十八行臣)山佣于重光大荒落(原刻作重光单阏)
(十一叶九行)传之下有(臣)山佣稽首顿首谨书九字(十三行)百
人(石人)
(十二叶十九行)得治诸东羌(得以威遐荒/二十行)三光下有上
天厌支德神祗顾馨香上追洪武中遣祀明纶将二十字无追
惟定鼎初遣祀明纶将十字(二十一行)乏主(◍◍/二十二)
(行)尚无依(◍◍◍)高(◍)
(十三叶一行)何时洗妖氛(何当挽天河)逐(涤)不祥(◍◍/七行)贿
(八叶一行)彤(◍/六行)在(于/八行)髯(须/十六行)新(今/十九)
(行)攻虔(◍◍/二十行)一军(◍◍)
(九叶十三行)起义不克(◍◍◍◍/起一作倡/十四行)今下有年字(十五)
(行)无有赠二字有悲歌不能已于言也八字(二十一行)匡(◍)
(十叶十八行臣)山佣于重光大荒落(原刻作重光单阏)
(十一叶九行)传之下有(臣)山佣稽首顿首谨书九字(十三行)百
人(石人)
(十二叶十九行)得治诸东羌(得以威遐荒/二十行)三光下有上
天厌支德神祗顾馨香上追洪武中遣祀明纶将二十字无追
惟定鼎初遣祀明纶将十字(二十一行)乏主(◍◍/二十二)
(行)尚无依(◍◍◍)高(◍)
(十三叶一行)何时洗妖氛(何当挽天河)逐(涤)不祥(◍◍/七行)贿
卷一 第 3b 页
师(水军)皇(◍/九行)张子房(◍◍◍/十行)十年(◍◍)不见(◍)
(◍)王旅(◍◍)燕(◍/十一行)子胥(◍◍)况兹蠢逆虞已是天
亡秋(祖生奋击楫肯效南冠囚/十二行)袍乘时(◍◍◍)
(十四叶十七行)黄屋(黄◍)
(十五叶五行)伐荻(◍◍/十六行)钱翁口示所辑方书(小注肃润/之父原刻)
(作钱生肃润之父/出示所辑方书)
(十六叶八行)历(◍/十行)续(绩/十五行)上(赠/十六行)已下下
无数首字(十八行)告余通闽中事(陷余重案/十九行)讼之
下有官以二千金赂府推官无郡行千金四字(二十二行)不
行下有遂遣刺客伺余六字而余下无有戒心三字
(十七叶四行)奸豪(荓峰/二十行)无芳绩二字
(十八叶十五行)左氏(起剪)
(十九叶八行)京(◍/九行)支(◍/十四行)溯(溯/十八行)王(◍)
(◍)王旅(◍◍)燕(◍/十一行)子胥(◍◍)况兹蠢逆虞已是天
亡秋(祖生奋击楫肯效南冠囚/十二行)袍乘时(◍◍◍)
(十四叶十七行)黄屋(黄◍)
(十五叶五行)伐荻(◍◍/十六行)钱翁口示所辑方书(小注肃润/之父原刻)
(作钱生肃润之父/出示所辑方书)
(十六叶八行)历(◍/十行)续(绩/十五行)上(赠/十六行)已下下
无数首字(十八行)告余通闽中事(陷余重案/十九行)讼之
下有官以二千金赂府推官无郡行千金四字(二十二行)不
行下有遂遣刺客伺余六字而余下无有戒心三字
(十七叶四行)奸豪(荓峰/二十行)无芳绩二字
(十八叶十五行)左氏(起剪)
(十九叶八行)京(◍/九行)支(◍/十四行)溯(溯/十八行)王(◍)
卷一 第 4a 页
(二十叶七行)谒(诣/九行)坞(岛/二十二行)两宫(宫车)日逐(塞马)
(二十一叶十行)云昏(奔浑)
(二十二叶十一行)黄(◍/十二行)可量(◍◍)
(二十四叶三行)雠国耻(◍◍◍/五行)人间若不生之子五岳奔
颓九鼎沦(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
亭林诗集卷三
(一叶六行)期(◍)
(六叶四行)学人(英流)自(且)
(七叶一行)遍(适)
(八叶三行)呜呼(煌煌/十四行小注)麌萧上我先皇帝陵号曰思
陵(先皇帝陵今号思陵)宗子一联上有中华竟崩沦燔瘗久虚
旷十字(十七行)太息观今向下有农𤱕苦诛求甲卒疲转饟且
调入沅兵更造浮海舫索盗穷琅当追亡敝筑杖太阴掩心中
(二十一叶十行)云昏(奔浑)
(二十二叶十一行)黄(◍/十二行)可量(◍◍)
(二十四叶三行)雠国耻(◍◍◍/五行)人间若不生之子五岳奔
颓九鼎沦(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
亭林诗集卷三
(一叶六行)期(◍)
(六叶四行)学人(英流)自(且)
(七叶一行)遍(适)
(八叶三行)呜呼(煌煌/十四行小注)麌萧上我先皇帝陵号曰思
陵(先皇帝陵今号思陵)宗子一联上有中华竟崩沦燔瘗久虚
旷十字(十七行)太息观今向下有农𤱕苦诛求甲卒疲转饟且
调入沅兵更造浮海舫索盗穷琅当追亡敝筑杖太阴掩心中
卷一 第 4b 页
两日相摩荡火运有转移虞天乱无象白水燄未然绿林烟已
炀六十字二祖兴(旧官仪)
(十一叶九行)胡(塞)七庙(◍◍)
(十三叶十四行)四皇哭帝帝(◍◍◍◍◍/十五行)土(◍/十七)
(行)运(◍)天(◍/十八行)复(◍)
(十四叶十一行)本(◍)
(十六叶八行)宫阙旁(月游路)獯东(塞尘/九行)岂(◍)盗(甘/十行)
社稷(◍◍/十一行)乃其(谁共)
(十八叶二行)扶日月摘起旄头宿(驱五丁一起天柱仆/三行)神
州既陆沉(微诚抱区区/六行)我(◍/十六行)穹庐(旃裘)
(十九叶二十行)缅(◍/二十一行)后(◍)重(◍)
(二十一叶三行)恣奔(◍◍/四行)伊(◍)呜呼(◍◍)
亭林诗集卷四
炀六十字二祖兴(旧官仪)
(十一叶九行)胡(塞)七庙(◍◍)
(十三叶十四行)四皇哭帝帝(◍◍◍◍◍/十五行)土(◍/十七)
(行)运(◍)天(◍/十八行)复(◍)
(十四叶十一行)本(◍)
(十六叶八行)宫阙旁(月游路)獯东(塞尘/九行)岂(◍)盗(甘/十行)
社稷(◍◍/十一行)乃其(谁共)
(十八叶二行)扶日月摘起旄头宿(驱五丁一起天柱仆/三行)神
州既陆沉(微诚抱区区/六行)我(◍/十六行)穹庐(旃裘)
(十九叶二十行)缅(◍/二十一行)后(◍)重(◍)
(二十一叶三行)恣奔(◍◍/四行)伊(◍)呜呼(◍◍)
亭林诗集卷四
卷一 第 5a 页
(一叶二行)十九年元旦(元旦)
(二叶十七行)多日(原刻脱)
(四叶一行)依附半(何意附/五行)闻湖州(咏史/六行)胡(弧/十)
(五行)千载二句钞本无
(五叶六行)于(干/八行)胡(竺/九行)僧(乾)
(八叶十六行)桥边拜单于阙下俘可汗(呼韩拜殿前颉利俘桥畔)
(十叶二行)本(国/三行)靓(静)
(十一叶十六行)攒宫上有先皇帝三字
(十二叶十行)凌(陵)
(十五叶十三行)琰(◍)
(二十四叶十三行)颙(◍)
亭林诗集卷五
(十一叶十八行小注)颙(◍)
(二叶十七行)多日(原刻脱)
(四叶一行)依附半(何意附/五行)闻湖州(咏史/六行)胡(弧/十)
(五行)千载二句钞本无
(五叶六行)于(干/八行)胡(竺/九行)僧(乾)
(八叶十六行)桥边拜单于阙下俘可汗(呼韩拜殿前颉利俘桥畔)
(十叶二行)本(国/三行)靓(静)
(十一叶十六行)攒宫上有先皇帝三字
(十二叶十行)凌(陵)
(十五叶十三行)琰(◍)
(二十四叶十三行)颙(◍)
亭林诗集卷五
(十一叶十八行小注)颙(◍)
卷一 第 5b 页
(十二叶十四行)王(◍)
(十三叶八行)必有(◍◍/十九行)思齐独立(◍◍◍◍)
(十四叶三行)骑(◍/四行)同(◍/五行)同(◍)
补遗(据钞本蒋山佣诗集)
千官(卷一大行后)
武帝求仙一上天茂陵遗事只虚传千官白服皆臣子孰似苏生
北海边
一旦传烽到法宫罢朝辞庙亦匆匆御衣即有丹书字不是当年
嵇侍中
感事(刻本卷一祗载六首)
传闻阿骨打今已入燕山毳幕诸陵下狼烟六郡间边军严不发
驿使去空还一上江楼望黄河是玉关
闻啸(啸作诏)
(十三叶八行)必有(◍◍/十九行)思齐独立(◍◍◍◍)
(十四叶三行)骑(◍/四行)同(◍/五行)同(◍)
补遗(据钞本蒋山佣诗集)
千官(卷一大行后)
武帝求仙一上天茂陵遗事只虚传千官白服皆臣子孰似苏生
北海边
一旦传烽到法宫罢朝辞庙亦匆匆御衣即有丹书字不是当年
嵇侍中
感事(刻本卷一祗载六首)
传闻阿骨打今已入燕山毳幕诸陵下狼烟六郡间边军严不发
驿使去空还一上江楼望黄河是玉关
闻啸(啸作诏)
卷一 第 6a 页
闻道今天子中兴自福州二京皆望幸四海愿同仇灭麌须名将
尊王仗列侯支方传尺一不觉泪频流
上吴侍郎阳(巳下柔/兆阉茂)
烽火临瓜步銮舆去石头蕃文来督府降表送苏州杀戮神人哭
腥污郡邑愁依山成斗寨保水得环洲国士推司马戎韬冠列侯
师从黄钺陈计用白衣舟曹沫提刀日田单伏锸秋春旗吴苑出
夜火越江浮作气须先鼓争雄必上游军声天外落地势掌中收
征虏投壶暇东山赌墅优莫轻言一战上客有良谋
元日
一身不自若竟尔堕虞尘旦起肃衣冠如见天颜亲天颜不可见
臣意无由申伏念五年来王涂正崩沦东支扰天纪反以晦为元
我今一正之乃见天王春正朔虽未同变支有一人岁尽积阴闭
玄云结重垠是日始开朗日出如车轮天造不假支支行乱三辰
尊王仗列侯支方传尺一不觉泪频流
上吴侍郎阳(巳下柔/兆阉茂)
烽火临瓜步銮舆去石头蕃文来督府降表送苏州杀戮神人哭
腥污郡邑愁依山成斗寨保水得环洲国士推司马戎韬冠列侯
师从黄钺陈计用白衣舟曹沫提刀日田单伏锸秋春旗吴苑出
夜火越江浮作气须先鼓争雄必上游军声天外落地势掌中收
征虏投壶暇东山赌墅优莫轻言一战上客有良谋
元日
一身不自若竟尔堕虞尘旦起肃衣冠如见天颜亲天颜不可见
臣意无由申伏念五年来王涂正崩沦东支扰天纪反以晦为元
我今一正之乃见天王春正朔虽未同变支有一人岁尽积阴闭
玄云结重垠是日始开朗日出如车轮天造不假支支行乱三辰
卷一 第 6b 页
人时不受支支德违兆民留此三始朝归我中历君愿言御六师
一埽开青旻南郊答天意九庙恭明禋大雅歌文王旧邦命维新
小臣亦何思思我皇祖仁卜年尚未逾眷言待曾孙
岁九月麌令伐我墓柏二株
老柏生崇冈本是苍虬种何年徙灵根幸托先臣垄长持俊彫节
久荷君王宠岁月骎骎不相待汉畤秦宫一朝改刳中流涕要名
材乍拟相将赴东海发丘中郎来符牒百道声如雷斫白书其处
须臾工匠来斤锯持锯截此柏柏树东西摧却顾别丘垄辛苦行
不辞君不见泰山之庙柏如铁赤眉斫之尝出血我今此去去为
船海风四面吹青天秉性长端正不敢作怪妖东流到扶桑日月
相游遨去为天上榆留作丘中槚传与松楸莫叹伤汉家雨露弥
天下
赠于副将元凯(巳下卷二)
一埽开青旻南郊答天意九庙恭明禋大雅歌文王旧邦命维新
小臣亦何思思我皇祖仁卜年尚未逾眷言待曾孙
岁九月麌令伐我墓柏二株
老柏生崇冈本是苍虬种何年徙灵根幸托先臣垄长持俊彫节
久荷君王宠岁月骎骎不相待汉畤秦宫一朝改刳中流涕要名
材乍拟相将赴东海发丘中郎来符牒百道声如雷斫白书其处
须臾工匠来斤锯持锯截此柏柏树东西摧却顾别丘垄辛苦行
不辞君不见泰山之庙柏如铁赤眉斫之尝出血我今此去去为
船海风四面吹青天秉性长端正不敢作怪妖东流到扶桑日月
相游遨去为天上榆留作丘中槚传与松楸莫叹伤汉家雨露弥
天下
赠于副将元凯(巳下卷二)
卷一 第 7a 页
尝笑苏季子未足称英俊雒阳二顷田不佩六国印当世多贤豪
斯言岂足信于君太学髦文才冠诸生怅然感时危遂被曼胡缨
乍领射声兵南都已沦倾芒鞋走浙东千山万水里饥从猛虎食
暮向鸢巢止召对越王宫虞沙四面起间道复西来潜身入吴市
崎岖赭山渡迫阨三江垒七月出云间苍茫东海湾孤帆依北斗
几日到舟山海水咸如汁海涛触舟急日夜白浪翻蛟龙为君泣
濒死达关中关中事不同平虞奉降表虞兵入行宫途穷复下海
两月愁艨艟七闽尽左衽一身安所容攀崖更北走满地皆山戎
归家二载馀阔绝无音书故人久相念命驾问何如君家本华胄
高门遍朱紫囷仓禾百廛趋走僮千指侍妾裁罗纨中厨脍鲂鲤
更有龙山园池亭风景繁水声穿北户花色荫南轩有琴复有书
足以安丘壑身有处士名不失素封乐何用轻此生久试波涛恶
不辞风波恶不避干戈患敝屣弃田园孤游凌汗漫乃知鸿鹄怀
斯言岂足信于君太学髦文才冠诸生怅然感时危遂被曼胡缨
乍领射声兵南都已沦倾芒鞋走浙东千山万水里饥从猛虎食
暮向鸢巢止召对越王宫虞沙四面起间道复西来潜身入吴市
崎岖赭山渡迫阨三江垒七月出云间苍茫东海湾孤帆依北斗
几日到舟山海水咸如汁海涛触舟急日夜白浪翻蛟龙为君泣
濒死达关中关中事不同平虞奉降表虞兵入行宫途穷复下海
两月愁艨艟七闽尽左衽一身安所容攀崖更北走满地皆山戎
归家二载馀阔绝无音书故人久相念命驾问何如君家本华胄
高门遍朱紫囷仓禾百廛趋走僮千指侍妾裁罗纨中厨脍鲂鲤
更有龙山园池亭风景繁水声穿北户花色荫南轩有琴复有书
足以安丘壑身有处士名不失素封乐何用轻此生久试波涛恶
不辞风波恶不避干戈患敝屣弃田园孤游凌汗漫乃知鸿鹄怀
卷一 第 7b 页
燕雀安能伴君看张子房不爱万金家身为王者师名与天壤俱
所贵烈士心旷然自超卓是道何足臧愿君大其学异日封侯贵
黄金为带时知君心不疑无使鲁连疑
江上(刻本祇载一首)
江上传夕烽直彻燕南垂皆言阳师来行人又奔驰一鼓下南徐
遂拔都门篱黄旗 隼张戈船亦鱼丽几令白鹭洲化作昆明池
于湖担壶浆九江候旌麾宋义但高会不知兵用奇顿甲坚城下
覆亡固其宜何当整六师势如常山蛇一举定中原焉用尺寸为
天运何时开干戈良可哀愿言随飞龙一上先于台
六言
出郭初投饭店入城复到茶庵秦客王稽至此待我三亭之南相
逢问我名姓资中故王大夫此时不用便了只须自出提酤
昔年盟誓告三辰欲为生人植大伦祭祢不从王氏腊朝正犹用
所贵烈士心旷然自超卓是道何足臧愿君大其学异日封侯贵
黄金为带时知君心不疑无使鲁连疑
江上(刻本祇载一首)
江上传夕烽直彻燕南垂皆言阳师来行人又奔驰一鼓下南徐
遂拔都门篱黄旗 隼张戈船亦鱼丽几令白鹭洲化作昆明池
于湖担壶浆九江候旌麾宋义但高会不知兵用奇顿甲坚城下
覆亡固其宜何当整六师势如常山蛇一举定中原焉用尺寸为
天运何时开干戈良可哀愿言随飞龙一上先于台
六言
出郭初投饭店入城复到茶庵秦客王稽至此待我三亭之南相
逢问我名姓资中故王大夫此时不用便了只须自出提酤
昔年盟誓告三辰欲为生人植大伦祭祢不从王氏腊朝正犹用
卷一 第 8a 页
汉家春阡原处处关心苦几杖年年入梦亲一上蒋山东极目南
湖烟水自清沦
濩落人寰七十年年来三见海成田生当虞夏神农后梦在壶丘
列子前性定自能潜福地机忘真已入寥天因思千古同昏旦几
席羹墙尚宛然
顺时诹日卜灵氛宝炬名香手自焚斟雉未能觞后帝薨鱼聊可
事山君寻常伏腊人间共旷代宗祧上界分遂有精诚通要眇俪
如飞舄下青云
九尺身长鬓正苍儿孙森立已成行才过冰泮烹鱼馔未到秋深
摘果尝绕院竹光浮茗碗透帘花气入书床只应洁疾犹难化莫
学当时费长房
门前有客跨青牛倒屣相迎入便留不觉人间非甲子已知天外
是神洲宣尼愿在终浮海屈子文成合远游笑指八仙皆上座从
湖烟水自清沦
濩落人寰七十年年来三见海成田生当虞夏神农后梦在壶丘
列子前性定自能潜福地机忘真已入寥天因思千古同昏旦几
席羹墙尚宛然
顺时诹日卜灵氛宝炬名香手自焚斟雉未能觞后帝薨鱼聊可
事山君寻常伏腊人间共旷代宗祧上界分遂有精诚通要眇俪
如飞舄下青云
九尺身长鬓正苍儿孙森立已成行才过冰泮烹鱼馔未到秋深
摘果尝绕院竹光浮茗碗透帘花气入书床只应洁疾犹难化莫
学当时费长房
门前有客跨青牛倒屣相迎入便留不觉人间非甲子已知天外
是神洲宣尼愿在终浮海屈子文成合远游笑指八仙皆上座从
卷一 第 8b 页
君今日老糟丘
阳麌引(卷三)
今年祖龙死乃至明年亡佛狸死卯年却待辰年戕历数推迁小
嬴缩天行有馀或不足东支跳梁历三世四十五年称伪霁牂牁
越巂入舆图两戒山河归宰制佳兵不祥天道好还为贼自贼为
残自残我国金瓯本无缺乱之初生自支孽徵兵以愿州加饷以
愿州土司一反西蜀忧妖民一唱山东愁以至神州半流贼谁其
嚆矢繇支尤四入郊圻躏鲁齐破屠邑城不可数刳腹绝肠折颈
摺颐以泽量尸幸而得囚去乃为支支□呀呀凿齿锯牙建蚩旗
乘莽车视干城之流血拥艳女兮如花呜呼支德之残如此而谓
天欲与之国家然则苍苍者其果无知也耶或曰完颜氏之兴不
亦然与中国之弱盖自五代宋与契丹为兄与弟上告之神明下
传之子孙一旦与其属支攻其主人是以祸成于道君而天下遂
阳麌引(卷三)
今年祖龙死乃至明年亡佛狸死卯年却待辰年戕历数推迁小
嬴缩天行有馀或不足东支跳梁历三世四十五年称伪霁牂牁
越巂入舆图两戒山河归宰制佳兵不祥天道好还为贼自贼为
残自残我国金瓯本无缺乱之初生自支孽徵兵以愿州加饷以
愿州土司一反西蜀忧妖民一唱山东愁以至神州半流贼谁其
嚆矢繇支尤四入郊圻躏鲁齐破屠邑城不可数刳腹绝肠折颈
摺颐以泽量尸幸而得囚去乃为支支□呀呀凿齿锯牙建蚩旗
乘莽车视干城之流血拥艳女兮如花呜呼支德之残如此而谓
天欲与之国家然则苍苍者其果无知也耶或曰完颜氏之兴不
亦然与中国之弱盖自五代宋与契丹为兄与弟上告之神明下
传之子孙一旦与其属支攻其主人是以祸成于道君而天下遂
卷一 第 9a 页
以中分然而天监无私馀殃莫赎海水云昏幽兰景促彼守绪之
遗骸至临安而埋狱子不见夫五星之丽天或进或退或留或疾
大运之来固不终日盈而罚之天将弃蔡以壅楚如欲取而固与
力尽敝五材火中退寒暑汤降文生自不迟吾将翘足而待之
元日(巳下重光/赤奋若)
雰雪晦支辰丽日开华始穷阴毕馀节复旦临初纪(支历元日先/大统一日)
行宫刊木间华路山林里云气谁得窥真龙自今起天王未还京
流离况臣子奔走六七年率野歌虎兕行行适吴会三径荒不理
鹏翼候扶摇鲲鬐望春水颓龄尚未衰长策无中止
为丁贡士亡考衢州君生日作
记曰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世俗乃又以父母之
生日设祭而谓之生忌礼乎考之自梁以后始有生日宴
乐之事而父母之存固已尝为之矣则于其既亡而事之
遗骸至临安而埋狱子不见夫五星之丽天或进或退或留或疾
大运之来固不终日盈而罚之天将弃蔡以壅楚如欲取而固与
力尽敝五材火中退寒暑汤降文生自不迟吾将翘足而待之
元日(巳下重光/赤奋若)
雰雪晦支辰丽日开华始穷阴毕馀节复旦临初纪(支历元日先/大统一日)
行宫刊木间华路山林里云气谁得窥真龙自今起天王未还京
流离况臣子奔走六七年率野歌虎兕行行适吴会三径荒不理
鹏翼候扶摇鲲鬐望春水颓龄尚未衰长策无中止
为丁贡士亡考衢州君生日作
记曰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世俗乃又以父母之
生日设祭而谓之生忌礼乎考之自梁以后始有生日宴
乐之事而父母之存固已尝为之矣则于其既亡而事之
卷一 第 9b 页
如生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丁君(雄飞)乃追数其
考之年及其生日而曰吾父存今八十矣乃陈其酒脯设
其裳衣如其存之时而求诗于友人其亦孝思之所推与
为赋近体四韵
伤今已抱终天恨追往犹为爱日欢忾若户前闻叹息俨如堂上
坐衣冠驯乌止树生多子慈竹缘池长百竿(所居石城门/内有池有竹)欲向旧
京传孝友当时谁得似丁兰
考之年及其生日而曰吾父存今八十矣乃陈其酒脯设
其裳衣如其存之时而求诗于友人其亦孝思之所推与
为赋近体四韵
伤今已抱终天恨追往犹为爱日欢忾若户前闻叹息俨如堂上
坐衣冠驯乌止树生多子慈竹缘池长百竿(所居石城门/内有池有竹)欲向旧
京传孝友当时谁得似丁兰
卷一 第 10a 页
卷一 第 1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