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久堂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x 页
久堂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碑铭]
[碑铭]
久堂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43H 页
有明朝鲜国 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 世子师。行正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 经筵义禁府春秋馆事弘文馆提学同知成均馆事 世子左宾客五卫都总府都总管 赠谥文孝公久堂朴公神道碑铭(并序)。[尹拯]
显宗大王十二年辛亥十月丙申。久堂朴公考终于松都馆舍。 上览遗疏。教曰临死进言。忧爱之诚。有倍他日。深用悲悼。因命廪养公老母终其世。今 上朝相臣李尚真,闵鼎重诸公白 上曰。朴长远事母至孝。古人所谓不敢有其身者。宜旌其门闾。且谦恭谨饬。操履有法。朝臣莫不敬服。而遗命毋请易名。亦出挹逊之意。宜令太常特赠其谥。 上许之。于戏盛矣。议者以为公虽有遗戒。哀荣之典大备。显刻不可独阙。公之诸子。乃以拯为庶可以知公之志也。属以神道之铭。呜呼。拯何足以知公。公讳长远字仲久。高灵人。远祖讳之顺。高丽大将军。其后连有科第。遂世为簪缨族。有讳持。有讳秀林。俱以廉孝著名。具载其孙挹翠轩訚所撰行状。高祖讳世弼。进士 赠执义。
显宗大王十二年辛亥十月丙申。久堂朴公考终于松都馆舍。 上览遗疏。教曰临死进言。忧爱之诚。有倍他日。深用悲悼。因命廪养公老母终其世。今 上朝相臣李尚真,闵鼎重诸公白 上曰。朴长远事母至孝。古人所谓不敢有其身者。宜旌其门闾。且谦恭谨饬。操履有法。朝臣莫不敬服。而遗命毋请易名。亦出挹逊之意。宜令太常特赠其谥。 上许之。于戏盛矣。议者以为公虽有遗戒。哀荣之典大备。显刻不可独阙。公之诸子。乃以拯为庶可以知公之志也。属以神道之铭。呜呼。拯何足以知公。公讳长远字仲久。高灵人。远祖讳之顺。高丽大将军。其后连有科第。遂世为簪缨族。有讳持。有讳秀林。俱以廉孝著名。具载其孙挹翠轩訚所撰行状。高祖讳世弼。进士 赠执义。
久堂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43L 页
曾祖讳净。 赠左承旨。祖讳孝诚。文科府使 赠吏曹参判。有文行。考讳烜。直长 赠吏曹判书。亦有器局。早殁。妣青松沈氏。忠烈公誢之女。公以万历四十年壬子三月戊午生。学语便解文字。坐未尝箕踞。六岁始读书。母夫人自进麦饭而饷公以稻。不令公知之。公觉之辄不食。八岁作诗句辄惊人。十一岁文艺大进。人目以李泌,晏殊。尝游三角山有作。郑尚书经世见公抚顶曰。是作溪路药名之诗者耶。叹其有老成之风。以忠烈公命。学小学于晚退申公应矩。又从金观察致学杜诗。十三岁从忠烈公铁原任所。值李适之乱。公言曰贼势迅急如此。比及京都必败。既而果败。忠烈公奇之。甫成童。声名藉甚。公已知文艺为小技。心独慕古人志业。有追配前修之意。丙寅秋。发解监试两场。冬委禽于西都。时夫人之祖尹公暄方按西节。衾裯有锦绮之属。公即斥去。令易以布。丁卯中生员试。癸酉 皇明诏使程龙至求诗。 朝廷妙选一时以应之。公以布衣与焉。甲戌丁外忧。执丧尽礼。伏热不脱衰绖。馈奠之暇。益肆力于经传。丙子服阕。冬擢大科。时虏兵猝至。公从忠烈公入江都。及江都陷。忠烈公与夫人宋氏死之。如宋从容堂故事。公
久堂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44H 页
初欲从死。忠烈公止之曰汝有母在。遂奉母夫人浮海得免。戊寅入史荐。公惨经家国之祸。无仕进之意。久乃黾勉就讲。己卯拜检阅。转奉教。庚辰升典籍。历监察正言兵曹佐郎。适于月课。制进反哺乌诗曰。士有亲在堂。贫无甘旨具。微禽亦动人。泪落林乌哺。 仁祖览之曰一家忠孝。令人感叹。其令该曹优给米布。盖乱后公尝进忠烈公遗疏。 上下教悲叹。特命旌门。至是有此异数。辛巳拜正言。以孑遗之民。方在涂炭。请勿复设安山渔箭。又以饥馑灾异。请勿为大君治第。此公之始初言事。皆人所不能言。泽民之心。正君之诚。已可见于此矣。秋奉 命试士湖西。兼春秋预修 宣祖实录。壬午为持平。论曹挺立在昏朝首发凶论。致大君冤死。又劾舍人柳颖酗酒失仪。其冬入玉堂为修撰。癸未除安阴县监。居官莅民。正身率物。常以节用爱人为心。政平事简。阖境晏然。益加意身心。手写大学章句。又录先贤箴戒。朝夕观省。县称山水乡。而郑一蠹先生之所曾莅也。有所谓光风楼霁月堂者。公重修而作记。以寓感慕之意。暇日以匹马出游。啸咏忘返。人不知为官人也。甲申以修撰 召还。乙酉拜正言知制 教。拜持平。时 昭显世
久堂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44L 页
子卒。两司请鞫医官。又有铨郎沈熙世等窜逐还收之启。 上久不允。公引避曰目今天地不交。亢旱斯酷。未必不由于上下痞隔。言路壅塞之致。訑訑之色。日甚一日。情意相阻。直与旱势俱极。又拜献纳。辞职疏末略曰。伏闻有罪己求言审狱之 教。臣谓当即日 召大臣有司。 君臣一堂。涕泣相誓。一洗痼习。痛扫文具。求言则曰某弊可革。某政可祛。审狱则曰某冤可伸。某罪可治。商确生民之利病。一循举国之公议。今乃不然。一张纸政院之文。若干人疏宥之举。见者莫不曰故事塞责。臣窃痛惜焉。又曰计出帑藏诸司积储京外米谷可支一年之用。则就减明年田租。且常贡可蠲者蠲之。可停者停之。军器月课不急之役。悉姑罢免。以示与民同患之意。则民虽未免于死。亦足以少慰其心也。移副修撰。奉 命试士湖南。兼司书入铨曹为佐郎。时金贼自点方当国。其子鉽已翔于台省。规铨郎玉署。公再遏之。人以为难。丙戌有逆狱。差问事郎。以劳升通政。公以自郎署衣绯为不安。求外补得白川。丁亥弃归。己丑拜承旨。移户曹参议。见朝论携贰。又求外拜春川府使。尽心抚摩。谣诵载路。设养老宴。以兴民孝。务简。玩心性理诸书。究
久堂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45H 页
索不辍。夜以继日。壬辰以承旨 召还。间拜工户曹参议。公在院久。且频值开 筵。随事献替。以为事君莫切于匡救其阙。将顺其美。每以至诚开导。从容反复。未尝有激讦之言。 上亦多嘉纳。癸巳史局有新荐不合者。为先进所塞。掌令徐元履论其事。有曰威福之权。不在 殿下。 上擢拜执义以褒之。乐静赵公锡胤为大宪。劾递元履。被 严旨引避。大谏睦行善处置递赵公。校理李泰渊劄斥行善。反承拿问之 命。公再三缴奏。翌日玉堂洪处尹等。请还收泰渊拿 命。又请罢行善。 上怒甚。严斥处尹等。又迫问公请罢行善是非。公对曰臣乃昨日救泰渊者。救泰渊。所以非行善也。 上疑公主论。明日 下备忘记远窜。辞旨极严。配三水。于是两司玉堂及三公交章明公无党。左相金公堉又言北塞母子无俱往理。乃 命移配兴海。公在谪周岁。未尝一出户庭。盛暑坐土室。终日端拱。未尝见疲倚。读书日有程课。甲午放归田里。戊戌 除尚州牧使。为政精密严恕。曲尽事理。吏畏民安。时群贤汇征。连拟铨副副学。冬庙堂抄选可合升擢者。公与焉。己亥拜江原监司。 孝宗大王宾天。期年蔬馔。执方丧如礼。拜礼曹参判。时东路
久堂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45L 页
大饥。同春宋公以赈政急。请勿递。市南俞公引玺书增秩古事。仍任之。公五上疏辞新资不 许。于是请于 朝。尽除岭东田赋身役。抚摩安辑。殚思区画。一方之民。赖以全活。民斲石以颂之。庚子还 朝。连拜大司谏,大司成,刑曹参判。辛丑历大司宪。又拜大司成。会同春宋公白于 筵中曰。人才培养。专在大司成。必得人久任。可以成就。 上问以他官兼带便否。宋公对以郑晔,赵锡胤皆兼之。仍言今大司成亦众望所归。大臣同辞皆以为当久任责成。移大司谏。仍兼国子。公不自安。连疏辞递。拜兵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壬寅复拜大司宪。方遣两南御史。公曰灾不虚生。由人所召。犴狴之冤。可疏而理。草茅之士。可搜而用。在今所重。虽在于赈政。亦当以洗冤泽物。求访人才为首。 上允之。拜大司成,礼曹参判兼同知成均。时有疏论时事而诋公以退步者。公陈疏辞谢。有四宜退之说。且曰臣之欲退。实出血忱。人言之来。诚所甘心。公猝被侵斥。少无愤厉之意。观者叹服。拜吏曹参判兼承文提调。寻升资差傧使。拜知中枢。辞不 许。拜大司宪。请诸宫免税田参酌定限。查罢诸宫及各衙门士大夫山田海泽设庄害民之类。请文成,文简
久堂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46H 页
两贤臣从祀文庙。递拜汉城判尹兼都总管。为亲养乞郡。拜开城留守。甲辰有以不可久于外。白于 筵中者。拜大司宪。又移吏曹判书。力辞不 许。痛塞请托之门。每以王文正说张师德者对人。虽卑官庶职。必得望士用之。势游子弟之巧求者皆缩手。拜艺文提学。入枚卜。公擢卿班未久而公议先归之。前后凡七拟。竟未登庸。一世恨之。寻以微事不安。再疏辞职。不敢进政席。 上怒责以分义。命下吏罢职。大臣及政院三司争之不得。公即出郊居。其后诸臣多为公讼冤。而郑公维城白 上曰。朴某清白孝友。不可轻视也。未几有叙 命。连拜工刑曹判书,大司宪,同知春秋,诸司提调。乙巳右参赞,礼判,都宪,知义禁,同知 经筵。时 上以眼患受针。公以为治眼之道。莫如澄心省虑慎喜怒。又请亲近臣僚。频赐引接。时审理冤狱。公论赃吏罪曰。此类有何冤状而入于审理乎。又因灾异进劄。言诸路公贱括刷有冤。畿辅量田不均。军兵身役番布及逃故未收请量减。各衙门屯田请革罢等事。仍言国家用人之路。公不胜私。以及 君德之所不足。无不一一陈戒。 上皆嘉纳焉。又言求言虽勤。而应者渐稀。请亟取诸臣疏劄之可采者。
久堂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46L 页
断然行之。拜 元子辅养官。每进讲。口喻手画。以至言动之微。亦不放过。必诚尽焉。丙午拜礼判。移吏判。又因冬雷申收拾人才之说。请别荐沈郁不振之人。兼 世子右宾客。丁未拜刑判,都宪,右参赞兼奉常提调,备局堂上。从 幸温泉。复拜都宪而递。时两司论相臣辱国之罪。 上并逐七谏臣。公请对论救。复上疏曰。近日之事。只为辱及 君上。人皆痛惋。致有台 启。而 天怒遽震。言路壅隔。 朝廷几于空虚。此岂 圣世之所宜有者乎。仍极陈旱灾霜灾民间饥饿之状。减税分赈之政。改量均役之道。又曰昔司马光进言于其君。劝尽仁明武之道。 殿下于仁似乎有馀。而于明于武。犹若病诸。则仁亦非所谓仁也。末言淬励振作。勉学亲贤。尚俭勤政。求言必用之意。终始以 君德民事。惓惓不已。 上答曰诫诲殊切。语意勤恳。予深叹尚。戊申屡拜都宪,参赞,吏判,左宾客,弘文提学。拟文衡。其辞铨衡 经筵疏曰。今灾异沓臻而 圣心之渐弛。岁加一岁。亦无怪乎群下之玩灾狃安。又曰趁此阳和节宣之暇。便殿 赐对。克勤进接。商确古今。发舒精神。庶几慰答人心。天灾小弭矣。时春旱又甚。以必有致雨之道。然后可以救民
久堂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47H 页
之意。恳恳于 筵中。时推 恩公卿以下父母年七十者。 命赐食物。公设寿席。以侈 荣赐。夏户判金佐明于 上前言铨郎权重。公陈其不然。佐明语颇侵诋。继有相臣之劄。乘衅惎间。公力辞得递。冬复入铨曹。以不赴考试坐罢。己酉拜知春秋。以考史往江都。又拜右参赞大司宪。为养乞郡。 上不许而赐米布。复拜吏曹。公力辞曰徒以禄仕之计。猥玷行道之职。心常抱愧。人谁尽知。亦岂有三入四入。入辄偾败而不知止之铨长哉。五疏得递。又判礼曹。时 神德王后祔 庙。公博考广询。克完重礼。庚戌以 祔庙董礼之劳。加正宪。以 纯陵改封役往咸兴。复拜都宪。秋八路大侵。陈章极言民事之罔极。赈政之疏弛。朝廷之恬嬉。用人名实。言路开塞。末言此等事。岂外于 殿下之一心乎。心为大本。治之莫如学。唯在 殿下加之意而已。并陈朝臣党比为事。论议相竞。民忧国计。置之度外之状。缕缕数千言。辛亥拜判尹,都宪,工判。公既屡言事不效。不能力挽世道。不乐在 朝。朝廷知其意。复除开城留守。七月赴任。是岁饿莩相枕。忧虞溢目。达官旧人凋丧殆尽。公念切时艰。中夜不寐。属纩前数日。命诸子执笔。口呼草疏。极言救
久堂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47L 页
民用人弭乱持危之道。末曰人君为治。罔不自精一十六字中出来。 殿下之勉学亲贤。犹未及于古先哲王之尽分。惟 殿下念兹在兹。公殁后孤子镔拜疏上之。公得年廑六十。以其年十二月丁酉。葬于长湍先茔下坐乾之原。公为人温粹静重。谦恭笃厚。襟度凝远。德气冲和。一见可知为吉祥君子也。天性笃孝。尝以早孤未及致养为至痛。奉母夫人极其诚。自温凊之节甘旨之养。和色婉容。承颜养志。所以慰悦亲意。无所不用其至。五十年如一日。至其不敢自有其身。持身不敢玷污。接物不敢慢恶。无非至敬深爱之所发。洞洞属属。孚于家而达于国。殆古所谓纯孝者。尝从容为母夫人言。人臣既以身许国。则不能顾其亲。今艰危若此。脱有缓急。即是致命之地。愿勿望子之能终孝也。盖常谕之于道理。欲使其亲仓卒能割爱而安义。不至过伤也。其忧深思远。虑无不周如此。祭祀致其爱悫。其礼则参用家礼,击蒙要诀。事叔父甚谨。每日必进候。风雨公故。未尝或废。饮食衣服。必皆供进。及其丧。送终百需。皆自公备。叔父尝责其子。将挞于庭。公同趋下共谢。适雨衣冠皆湿。公时年位俱高。闻者感叹。推而至于中表。睦姻之厚。加人一
久堂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48H 页
等。性不好夸。华贵而无变。衣无副袭。食不兼味。所居不蔽风日。历事 三朝三十馀年。爱 君忧国。出于至诚。清修苦节。终始无间。德望自尊。士论咸推。是以虽其辞尊居卑。辞内居外。乃其素志。而不得自遂焉。奏对章疏。恳恻明剀。不为激讦。敷陈事理。要合于义。然委曲之中。多有人所难言者。至于天灾水旱及恤民赈饥。尤眷眷致意。一疏再疏。反复陈达。不以 天听之或咈而自阻。不以俗论之窃议而反顾。噫。今世安得复有如此论议也。公早有远大之志。必欲肆力于斯道。以有为于世。自经丙丁之乱。遂无当世之念。专务敛晦退藏。而亲老家贫。且亲意不欲乡居。公不忍伤亲之志。踌躇内外。不得决去。盖在朝未尝一日而忘退。终至赍志而殁焉。公于侪友交际如水。一时士类诸公。虽声气相同。而至是非得失。亦不为苟合。平生独立自守。自 孝庙初元。群贤汇进。人皆想望。而标榜竞起。夸毗成风。公处其间。不随不激。从容和毅。指点不能及焉。其秉铨亦不与年少新进之流数数。惟以至公持正为主。故不喜者滋多。时遭横逆而怡然任之而已。顾独以党议乖隔为深忧。以为必以此亡国。其后世道之坏。如公所忧。识者叹其先见。公
久堂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48L 页
之本末。大略如此。其细者不能悉书。弱冠已有求道之志。日取四书近思程朱性理诸书。沈潜玩索。有疑晦。辄签付以识。再看三看。至尽除所签乃已。从仕时。虽当剧务。公退则手不释卷。杜门独坐。凝神默念。然未尝与人论说。亦未尝作为文字。以示于人。盖公为学。全用心于内。操存省察之功。节度严密。未曾一时有懈。尤致谨于己所独知之处。以审其几焉。充养既久。达于面背。安和庄重。浑然成德。盖其工夫纯一。不但天赋之粹美而已。呜呼。公居今而志古。内修而外晦。其笃伦敬身之行。含章履谦之德。皆本之于真心实学。而知者或寡矣。然黄中之美。终有不可掩者。其知之者则莫不心悦无斁。咸以笃学君子归之。呜呼盛哉。贞夫人海平尹氏。监察元之之女。领议政斗寿之曾孙。贞静端淑。安贫善事姑。配德无违。生与公同年。卒于丙寅。祔葬公墓。举四男四女。男长曰镔。生员壮元。安山郡守。以死孝称。次曰铣。砺山郡守。清白世其家。朝议将擢用。会病卒。人惜之。次曰镡。以学行著名。方守荣川郡。季曰镇。蕴志韬名。止于教官。女婿曰具凤徵。曰持平李敏采。曰牧使李世龟。曰承旨李震寿。安山二男三女。曰圣汉县监。寿汉。洪九容。李德邵。
久堂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49H 页
沈浩佥正 赠右议政。砺山三男。曰泰汉。正字清粹力学。不幸早殁。恒汉亦有志行而继夭。季师汉。二女曰尹寀。咸陵君极。荣川男曰亮汉。进士壮元。女幼。教官一男一女幼。具有一男曰鼎明。持平继子曰颐命判书。牧使一男曰光佐。魁科应教。承旨二男二女。曰道谦,道淳,赵星寿,辛最彦。圣汉三男二女。光秀,龙秀,最秀,宋好孙,俞启基。沈浩一男二女。女长册封 王世子嫔。次幼。内外孙曾数十人不尽载。呜呼。公与拯之先人。自少契好不浅。拯屏伏乡曲。虽未得一拜。而亦辱公知奖。岁己酉遭亲丧。扶柩返葬交山。公出吊麻浦江上。明年公亦弃世。呜呼。今已三十有馀年矣。诸胤初以铭文见托。辞谢不敢遽当。而数年之间。又复相继奄忽。今只叔子镡大叔及长孙扶馀宰圣汉甫在尔。福善之理。何舛差若是。公之诸胤及泰汉各述公言行志事。而婿牧使君又最而为状甚详。大叔申以前请。义有不得终辞者。噫。铭公何愧。只愧拯识浅文陋。不足以称述名贤德业耳。铭曰。
孝首百行。诚本万事。 于惟久翁。乃有诸己。 莱子弄雏。曾舆养志。 濂溪高风。涑水实地。 文学登朝。贤路晚亨。 名避愈隆。爵辞愈婴。 欲去亲老。欲留
孝首百行。诚本万事。 于惟久翁。乃有诸己。 莱子弄雏。曾舆养志。 濂溪高风。涑水实地。 文学登朝。贤路晚亨。 名避愈隆。爵辞愈婴。 欲去亲老。欲留
久堂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49L 页
世艰。 身縻禄养。志在退闲。 怡愉于色。忧叹于中。 抱兹耿耿。以至于终。 致泽初心。虽未克展。 犹有章疏。可以略见。 嗟公平生。闇然日章。 一存一省。至死不忘。 有贤子孙。克述公德。 我僭作铭。庶几无忒。
明斋先生尹拯撰
明斋先生尹拯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