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第 120123b 页
卷二 第 1a 页 0368-056.png
道德真经传卷之二必二
吴郡陆希声传
经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
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具其中有信自古
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
然哉以此
传夫虚空其德以容物者唯真精之道是
从事乎然道之为物也恍兮若有惚兮若
无不可得而定言之何者谓其寂寥无形
吴郡陆希声传
经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
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具其中有信自古
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
然哉以此
传夫虚空其德以容物者唯真精之道是
从事乎然道之为物也恍兮若有惚兮若
无不可得而定言之何者谓其寂寥无形
卷二 第 1b 页 0368-057.png
不可为有而兆见万象谓其千变万化卒
归于无物虽恍恍惚惚有无不定窈窈冥
冥阴阳不侧而精真之信存乎其间夫纯
粹谓之精自然谓之真至诚谓之信故至
诚为之用粹精谓之体体用玄合则谓之
自然所谓道法自然也吾何以知其自然
之真哉以其上自往古下及来今道之为
名常在不去耳以其常在不去是故能阅
众甫众甫者谓观阅众物之某甫者耳吾
何以知众物之名可阅乎以此众物之名
归于无物虽恍恍惚惚有无不定窈窈冥
冥阴阳不侧而精真之信存乎其间夫纯
粹谓之精自然谓之真至诚谓之信故至
诚为之用粹精谓之体体用玄合则谓之
自然所谓道法自然也吾何以知其自然
之真哉以其上自往古下及来今道之为
名常在不去耳以其常在不去是故能阅
众甫众甫者谓观阅众物之某甫者耳吾
何以知众物之名可阅乎以此众物之名
卷二 第 2a 页 0368-058.png
非常名故其名随世而迁灭唯道之常名
不去故能阅可名之名耳夫唯知道之名
者乃可以抚运应务虽万物日作于前而
我故无为而治也
经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
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
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
全者岂虚言哉故诚全而归之
传曲成而不遗则事全枉己以伸物则理
不去故能阅可名之名耳夫唯知道之名
者乃可以抚运应务虽万物日作于前而
我故无为而治也
经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
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
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
全者岂虚言哉故诚全而归之
传曲成而不遗则事全枉己以伸物则理
卷二 第 2b 页 0368-059.png
直少其欲则事自复故洼则盈静其浊则
理自清故弊则新事归于理故少则得理
乖于事故多则惑圣人知道之纪抱道之
子以理会事以事会理事理冥会故可以
为天下法则也不自见而弊人则事自明
不自是而非人则理自彰不自伐其才则
事归于实故治有功不自矜其能则理得
其当故道可长夫唯顺道之理不与物争
则天下之事莫不从己故能曲成万物而
不遗微隐乃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徒言
理自清故弊则新事归于理故少则得理
乖于事故多则惑圣人知道之纪抱道之
子以理会事以事会理事理冥会故可以
为天下法则也不自见而弊人则事自明
不自是而非人则理自彰不自伐其才则
事归于实故治有功不自矜其能则理得
其当故道可长夫唯顺道之理不与物争
则天下之事莫不从己故能曲成万物而
不遗微隐乃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徒言
卷二 第 3a 页 0368-060.png
哉诚能曲而成之则天下全而归之矣
经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
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
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
于失同于道者道亦得之同于德者德亦得
之同于失者失亦得之故信不足有不信
传老氏将行不言之教以契自然之理故
标而目之经曰听之不闻名曰希然则希
言犹不言也仲尼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又曰天不言而信此天道之自
经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
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
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
于失同于道者道亦得之同于德者德亦得
之同于失者失亦得之故信不足有不信
传老氏将行不言之教以契自然之理故
标而目之经曰听之不闻名曰希然则希
言犹不言也仲尼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又曰天不言而信此天道之自
卷二 第 3b 页 0368-061.png
然也夫自然之理道之常也若四时之运
天地之常是以能恒久不已终则复始夫
飘风暴雨非天地之常也是以其发作也
勃焉其霁止也忽焉夫以天地之广大犹
不能久为此则况于人世其能久于非常
乎道德既隐仁义不行曲礼烦刑不得已
而为之耳而惑者不能知礼以时为大刑
期于无刑之指乃欲执其一方谓可行于
百世斯过矣噫飘风暴雨有时而息四时
之常未始有极自然之理不可易也故从
天地之常是以能恒久不已终则复始夫
飘风暴雨非天地之常也是以其发作也
勃焉其霁止也忽焉夫以天地之广大犹
不能久为此则况于人世其能久于非常
乎道德既隐仁义不行曲礼烦刑不得已
而为之耳而惑者不能知礼以时为大刑
期于无刑之指乃欲执其一方谓可行于
百世斯过矣噫飘风暴雨有时而息四时
之常未始有极自然之理不可易也故从
卷二 第 4a 页 0368-062.png
事于道体道者也法乎自然不失常道故
道亦得之则同于道矣从事于德用德者
也虽失常道未失常德故德亦得之则同
于德矣从事于失者既失于道德又失于
仁义故失亦得之则同于失矣记曰为善
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盖近
是矣于乎信不足有不信斯不得已而为
之苟得已而犹为之诚亦惑之甚也
经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
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
道亦得之则同于道矣从事于德用德者
也虽失常道未失常德故德亦得之则同
于德矣从事于失者既失于道德又失于
仁义故失亦得之则同于失矣记曰为善
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盖近
是矣于乎信不足有不信斯不得已而为
之苟得已而犹为之诚亦惑之甚也
经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
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
卷二 第 4b 页 0368-063.png
馀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传跂于利者不可以立于常道跨于欲者
不可以行于常名欲利之本不忘而曰我
可以为治无由也故自见而蔽人则事不
明自是而非人则理不彰自伐其才则治
无功自矜其能则道不长此四者与跂跨
同病皆不足以致治以道论之若弃馀之
食不足致饱负赘之行亦孔之丑凡物犹
或恶之有道者焉可以处也
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
传跂于利者不可以立于常道跨于欲者
不可以行于常名欲利之本不忘而曰我
可以为治无由也故自见而蔽人则事不
明自是而非人则理不彰自伐其才则治
无功自矜其能则道不长此四者与跂跨
同病皆不足以致治以道论之若弃馀之
食不足致饱负赘之行亦孔之丑凡物犹
或恶之有道者焉可以处也
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
卷二 第 5a 页 0368-064.png
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
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
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故域中有四
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
法自然
传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则知混成之
物生于天地之先也寂兮无兆独立于万
化之外而其体不改寥兮无状周行于万
物之内而其用不殆故能生成品类为万
事之主中庸曰其为物也不贰则其生物
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
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故域中有四
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
法自然
传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则知混成之
物生于天地之先也寂兮无兆独立于万
化之外而其体不改寥兮无状周行于万
物之内而其用不殆故能生成品类为万
事之主中庸曰其为物也不贰则其生物
卷二 第 5b 页 0368-065.png
也不测是以太极为大衍之始混成为天
下之母焉其体不可以名得故不知其名
其用不可谓无名故字之曰道夫字因名
立名因用生既与之为字则知其有名矣
寻其名未知所谓究其用见其极大因强
名其用谓之为大焉于其用则名为大矣
于其体则实已逝矣名去实其远乎曰其
去不远在知其反以名反实以事反理大
施于家国小施于身心不能反躬则天理
灭矣故记曰道不远人人自远道而远人
下之母焉其体不可以名得故不知其名
其用不可谓无名故字之曰道夫字因名
立名因用生既与之为字则知其有名矣
寻其名未知所谓究其用见其极大因强
名其用谓之为大焉于其用则名为大矣
于其体则实已逝矣名去实其远乎曰其
去不远在知其反以名反实以事反理大
施于家国小施于身心不能反躬则天理
灭矣故记曰道不远人人自远道而远人
卷二 第 6a 页 0368-066.png
不可以为道又曰道也者不可斯须离可
离非道故始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者
无名之道也末所谓逝曰远远曰反者有
名之道也故举域中之四大而王者居其
一焉以明王者参天地之道而赞万物之
化育也于乎域中之云者明道非六合之
外也故为人之主者必法地之静以为体
能静矣然后法天之动以为用能动矣然
后法道之无为无不为既能无为无不为
矣然后能法自然而然而天下莫知所以
离非道故始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者
无名之道也末所谓逝曰远远曰反者有
名之道也故举域中之四大而王者居其
一焉以明王者参天地之道而赞万物之
化育也于乎域中之云者明道非六合之
外也故为人之主者必法地之静以为体
能静矣然后法天之动以为用能动矣然
后法道之无为无不为既能无为无不为
矣然后能法自然而然而天下莫知所以
卷二 第 6b 页 0368-067.png
然也
经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
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
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故重能为轻之
本也天下之动贞夫一故静能为躁之主
也夫行迈之人终日靡靡然而未尝远离
其辎车之重载者以衣食之资所在也苟
远而弃之则必委困于道路矣是以君子
之心常志于道虽外有纷华盛丽荣观之
经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
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
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故重能为轻之
本也天下之动贞夫一故静能为躁之主
也夫行迈之人终日靡靡然而未尝远离
其辎车之重载者以衣食之资所在也苟
远而弃之则必委困于道路矣是以君子
之心常志于道虽外有纷华盛丽荣观之
卷二 第 7a 页 0368-068.png
娱而内常安处贞素超然不滞此以重为
本以静为主之术也夫所谓万乘之君以
天下为重故也如之何轻用其身不顾天
下是犹远行之人弃其辎重则危殆之机
立可待矣夫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百王之
常道也抚我则后虐我则雠天下之常情
也苟为人之主者轻用其身纵欲无已虐
用其民不顾天下则天下之民相率而去
之矣不惟率而去之且将从而戕之矣故
老氏恻然悯之反覆兴叹曰治身心者轻
本以静为主之术也夫所谓万乘之君以
天下为重故也如之何轻用其身不顾天
下是犹远行之人弃其辎重则危殆之机
立可待矣夫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百王之
常道也抚我则后虐我则雠天下之常情
也苟为人之主者轻用其身纵欲无已虐
用其民不顾天下则天下之民相率而去
之矣不惟率而去之且将从而戕之矣故
老氏恻然悯之反覆兴叹曰治身心者轻
卷二 第 7b 页 0368-069.png
则失于归根躁则失于贞一治天下者轻
则失其宁邦之本躁则失其法地之君于
平万乘之主安可不重且静哉
经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计者不
用筹算善闭者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者无
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
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不
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
其资虽知大迷是谓要妙
传善行者以道道大则德广故无轨辙可
则失其宁邦之本躁则失其法地之君于
平万乘之主安可不重且静哉
经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计者不
用筹算善闭者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者无
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
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不
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
其资虽知大迷是谓要妙
传善行者以道道大则德广故无轨辙可
卷二 第 8a 页 0368-070.png
踵迹善言者以名名正则实得故无瑕类
可指谪善计者以度度明则数简故不用
筹策而能为巧历善闭者塞其兑则心不
生故无关键而不可辟善结者结以信则
心不离故无绳约而不可释故记曰墟墓
之间未施哀于民民哀社稷宗庙之间未
施敬于民而民敬殷人作誓而民始叛周
人作会而民始疑苟无忠信诚悫之心以
涖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是以此五善
者皆圣人善救之要也夫人之不善何弃
可指谪善计者以度度明则数简故不用
筹策而能为巧历善闭者塞其兑则心不
生故无关键而不可辟善结者结以信则
心不离故无绳约而不可释故记曰墟墓
之间未施哀于民民哀社稷宗庙之间未
施敬于民而民敬殷人作誓而民始叛周
人作会而民始疑苟无忠信诚悫之心以
涖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是以此五善
者皆圣人善救之要也夫人之不善何弃
卷二 第 8b 页 0368-071.png
之有乎故立天子置三公将以教之也善
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是以教无弃
人用无弃物斯乃密用知常之术故谓之
袭明焉何者夫世之所贵者莫如师世之
所爱者莫如资然而善人所以为不善人
之师者正以不善人为善人之资也苟无
不善人为之资则善人亦无以为其师矣
噫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天下皆
不知善之为善斯尽善矣今不贵其师者
不欲就众人之所善而彰彼不善不爱其
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是以教无弃
人用无弃物斯乃密用知常之术故谓之
袭明焉何者夫世之所贵者莫如师世之
所爱者莫如资然而善人所以为不善人
之师者正以不善人为善人之资也苟无
不善人为之资则善人亦无以为其师矣
噫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天下皆
不知善之为善斯尽善矣今不贵其师者
不欲就众人之所善而彰彼不善不爱其
卷二 第 9a 页 0368-072.png
资者不欲因他人之不善而成己之善也
虽知此不贵爱师资之言大与当世迷谬
然其实为善救之术乃要约之妙用也
经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
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
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
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
不割
传夫天地之间万物之用雄强而雌弱牡
虽知此不贵爱师资之言大与当世迷谬
然其实为善救之术乃要约之妙用也
经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
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
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
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
不割
传夫天地之间万物之用雄强而雌弱牡
卷二 第 9b 页 0368-073.png
动而牝静至于尊卑先后莫不如此老氏
深原物理法而为术知弱胜于强故以弱
为用知静胜于动故以静为主是以后其
身而身先卑其道而道尊故处前而民不
厌居上而民不重是故知雄强之不可久
而以雌弱自守则可以为天下溪矣夫溪
者以卑为用也夫唯能用其卑则常德不
去离德不去离乃可与道期故能复归于
婴儿泊然若无知唯能无知则其心明白
虽知其明白而守以玄默故可以为天下
深原物理法而为术知弱胜于强故以弱
为用知静胜于动故以静为主是以后其
身而身先卑其道而道尊故处前而民不
厌居上而民不重是故知雄强之不可久
而以雌弱自守则可以为天下溪矣夫溪
者以卑为用也夫唯能用其卑则常德不
去离德不去离乃可与道期故能复归于
婴儿泊然若无知唯能无知则其心明白
虽知其明白而守以玄默故可以为天下
卷二 第 10a 页 0368-074.png
式所谓式者可法而则者也夫唯可法则
故常德不差忒德不差忒则与道相得故
能复归于无极而深不可识虽不可识则
闇然日彰故其道显荣虽知其荣显而守
以溷辱故能为天下谷谷者体实而用虚
者也唯体实而用虚则常德乃充足德既
充足则可以复归于无名之朴亦将不欲
于不欲终乎大道废而有仁义大朴散而
为成器圣人能用其器故可以为群材之
帅夫唯大道不器故能用此成器大制不
故常德不差忒德不差忒则与道相得故
能复归于无极而深不可识虽不可识则
闇然日彰故其道显荣虽知其荣显而守
以溷辱故能为天下谷谷者体实而用虚
者也唯体实而用虚则常德乃充足德既
充足则可以复归于无名之朴亦将不欲
于不欲终乎大道废而有仁义大朴散而
为成器圣人能用其器故可以为群材之
帅夫唯大道不器故能用此成器大制不
卷二 第 10b 页 0368-075.png
割故能宰此群物若未冥于道而欲用天
下之器见制于物而欲宰天下之材吾必
见其殆已记曰利与义智与仁霸王之器
也用之者得不以斯道乎
经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
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
行或随或呴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
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传夫天下者天下之天下非圣人之天下
也故尧不能以天下与舜禹不能以天下
下之器见制于物而欲宰天下之材吾必
见其殆已记曰利与义智与仁霸王之器
也用之者得不以斯道乎
经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
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
行或随或呴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
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传夫天下者天下之天下非圣人之天下
也故尧不能以天下与舜禹不能以天下
卷二 第 11a 页 0368-076.png
与启此乃天下与舜与启故尧禹亦因而
与之耳若天下不与欲强取而为之吾未
见其有得之者而况能执而有之者哉是
何也天下者犹神明之大器非人智力可
取而为之苟非天下所与强取为之其功
必败苟非天下乐推强执有之其身必失
何者夫物有行之在前则有随之于后者
矣有煦之为温则有吹之以寒者矣有用
壮为强则有用力而挫之者矣有因栽而
培则有因阙而堕之者矣是故有强取而
与之耳若天下不与欲强取而为之吾未
见其有得之者而况能执而有之者哉是
何也天下者犹神明之大器非人智力可
取而为之苟非天下所与强取为之其功
必败苟非天下乐推强执有之其身必失
何者夫物有行之在前则有随之于后者
矣有煦之为温则有吹之以寒者矣有用
壮为强则有用力而挫之者矣有因栽而
培则有因阙而堕之者矣是故有强取而
卷二 第 11b 页 0368-077.png
为之则有强夺而有之者矣是以圣人知
天下不可以智力取故以无事取天下道
成德著而天下与之是以天下乐推而不
厌圣人无为而致治故去甚者不强取也
去奢者不执有也去泰者不辞让也易曰
亢龙有悔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
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亦其指也
经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天下不可以智力取故以无事取天下道
成德著而天下与之是以天下乐推而不
厌圣人无为而致治故去甚者不强取也
去奢者不执有也去泰者不辞让也易曰
亢龙有悔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
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亦其指也
经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卷二 第 12a 页 0368-078.png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
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
伐果而勿憍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强物壮
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传夫以道辅人主者当以德服人心不以
甲兵之力取强于天下何者取强于人人
必恶之天下之人恶之则天下之兵加之
矣故我取强于人人亦取胜于我出乎己
者反乎己是以其事好还复焉凡师旅所
居农耕必废则荆棘生于田亩杼轴空于
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
伐果而勿憍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强物壮
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传夫以道辅人主者当以德服人心不以
甲兵之力取强于天下何者取强于人人
必恶之天下之人恶之则天下之兵加之
矣故我取强于人人亦取胜于我出乎己
者反乎己是以其事好还复焉凡师旅所
居农耕必废则荆棘生于田亩杼轴空于
卷二 第 12b 页 0368-079.png
都鄙重以杀害生民感伤和气则必水旱
荐臻凶荒仍岁矣人事既如彼天意又如
此然则兵可去乎曰天生五材废一不可
谁能去兵兵不可去用之有道故古之善
用兵者果而已矣不以取强何谓果哉勿
矜其能勿伐其功勿憍其心虽果于三者
须不得已而后用复果于济虽而不止犹
不敢以取强焉则是果而勿强矣夫矜其
能则好战好战则不能安民伐其功则易
争易争则不能和众憍其心则生事生事
荐臻凶荒仍岁矣人事既如彼天意又如
此然则兵可去乎曰天生五材废一不可
谁能去兵兵不可去用之有道故古之善
用兵者果而已矣不以取强何谓果哉勿
矜其能勿伐其功勿憍其心虽果于三者
须不得已而后用复果于济虽而不止犹
不敢以取强焉则是果而勿强矣夫矜其
能则好战好战则不能安民伐其功则易
争易争则不能和众憍其心则生事生事
卷二 第 13a 页 0368-080.png
则不能阜财三果不存七德尽废好胜弗
已怙力取强亡之道也于乎物壮必老兵
强必败自然之势可不戒哉且道以弱为
用而兵以强取胜斯不合于道也明矣不
远而复故无祇悔不道早已则无大败易
曰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
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不知早已之谓
也
经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
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
已怙力取强亡之道也于乎物壮必老兵
强必败自然之势可不戒哉且道以弱为
用而兵以强取胜斯不合于道也明矣不
远而复故无祇悔不道早已则无大败易
曰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
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不知早已之谓
也
经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
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
卷二 第 13b 页 0368-081.png
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
不可得志于天下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
军处左上将军处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众
多以悲哀泣之战胜则以丧礼处之
传夫佳尚兵谋之人非祥善之材器凡物
犹或恶其意有道者岂可安其事哉何者
天地之道左阳而右阴阳主德主生阴主
刑主杀故君子平居则以有德者居左斯
贵左也即戎则以有勇者为右斯贵右也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
不可得志于天下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
军处左上将军处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众
多以悲哀泣之战胜则以丧礼处之
传夫佳尚兵谋之人非祥善之材器凡物
犹或恶其意有道者岂可安其事哉何者
天地之道左阳而右阴阳主德主生阴主
刑主杀故君子平居则以有德者居左斯
贵左也即戎则以有勇者为右斯贵右也
卷二 第 14a 页 0368-082.png
君子以好生为德武人以多杀为功故知
兵者是不祥之器用非君子之器用也若
夫蛮夷猾夏寇贼奸宄则不得已而用之
然未尝为起戎之首故曰不敢为主而为
客不敢进寸而退尺以恬于见利淡于欲
胜为上不以敢于勇进嗜于多杀为贵善
在不战而屈人不以战胜而为美何也凡
战以多杀人为胜美之者是乐杀人乐杀
人者人亦将乐杀之岂唯人将杀之天亦
将杀之何哉生者天地之大德也乐杀人
兵者是不祥之器用非君子之器用也若
夫蛮夷猾夏寇贼奸宄则不得已而用之
然未尝为起戎之首故曰不敢为主而为
客不敢进寸而退尺以恬于见利淡于欲
胜为上不以敢于勇进嗜于多杀为贵善
在不战而屈人不以战胜而为美何也凡
战以多杀人为胜美之者是乐杀人乐杀
人者人亦将乐杀之岂唯人将杀之天亦
将杀之何哉生者天地之大德也乐杀人
卷二 第 14b 页 0368-083.png
者逆天德若使乐杀人者得志于天下则
天下之人几尽矣天必不助而况于人乎
且吉事则拱而尚左凶事则拱而尚右偏
将军者兵之佐故居于左上将军者兵之
主故居于右所以居于右者居其上势也
居上势者尚于右是以丧礼处之也夫战
而胜者杀人多也杀人多者必以悲哀泣
之是战而胜者则以丧礼处之也前言不
祥之器后言丧礼处之皆再叹其辞恶杀
人之甚也
天下之人几尽矣天必不助而况于人乎
且吉事则拱而尚左凶事则拱而尚右偏
将军者兵之佐故居于左上将军者兵之
主故居于右所以居于右者居其上势也
居上势者尚于右是以丧礼处之也夫战
而胜者杀人多也杀人多者必以悲哀泣
之是战而胜者则以丧礼处之也前言不
祥之器后言丧礼处之皆再叹其辞恶杀
人之甚也
卷二 第 15a 页 0368-084.png
经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
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
令而自均
传道之所以能常者无名之体也夫无名
之体亦谓之无名之朴其体甚微眇其道
甚尊大故为天地之始而天下莫之敢臣
也侯王能守此无名之朴则万物莫不宾
服故山高则牂羊至矣水深则蛟龙至矣
山之不高水之不深神物且犹不至而况
于众物哉夫天地中和之气合则膏露降
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
令而自均
传道之所以能常者无名之体也夫无名
之体亦谓之无名之朴其体甚微眇其道
甚尊大故为天地之始而天下莫之敢臣
也侯王能守此无名之朴则万物莫不宾
服故山高则牂羊至矣水深则蛟龙至矣
山之不高水之不深神物且犹不至而况
于众物哉夫天地中和之气合则膏露降
卷二 第 15b 页 0368-085.png
于万物万物均被其泽莫有使之而然侯
王能法天地之中和以守冲用之道则德
泽普于天下天下莫知所以然所谓侯王
若能守万物将自宾也
经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
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
传所谓始者即无名也夫唯无名之体故
能制有名之用亦既有名名将游矣故亦
将知止止其所也游止其所名止其实事
止其理知止而止故不至危殆然则所谓
王能法天地之中和以守冲用之道则德
泽普于天下天下莫知所以然所谓侯王
若能守万物将自宾也
经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
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
传所谓始者即无名也夫唯无名之体故
能制有名之用亦既有名名将游矣故亦
将知止止其所也游止其所名止其实事
止其理知止而止故不至危殆然则所谓
卷二 第 16a 页 0368-086.png
名止其实亦实其名也故循名而督实按
实而定名名实相当则国治名实不当则
国乱名生于实实生于名名实相生反相
为情故有道之君操契以责名名者天下
之网圣人之符张天下之网用圣人之符
则万物之情无所逃矣故审其名以复其
实考其实以正其名则是非之见若白黑
故判为两合为一是非随名实赏罚随是
非是以见其象致其形循其理正其名故
曰名自命则事自定也因名命之随事正
实而定名名实相当则国治名实不当则
国乱名生于实实生于名名实相生反相
为情故有道之君操契以责名名者天下
之网圣人之符张天下之网用圣人之符
则万物之情无所逃矣故审其名以复其
实考其实以正其名则是非之见若白黑
故判为两合为一是非随名实赏罚随是
非是以见其象致其形循其理正其名故
曰名自命则事自定也因名命之随事正
卷二 第 16b 页 0368-087.png
之故尧之治天下也以名其名正而天下
治桀之治天下也亦以名其名倚而天下
乱故名者圣人之所重也仲尼曰必也正
名乎名不正则人主忧劳人主忧劳则官
职烦乱白之顾益黑求之而愈不得名正
则人主无忧劳无忧劳则不役其耳目之
主而百度惟贞因形而任不制于物无为
而治清静以公神通乎六合意观乎无穷
所谓知止不殆也夫江海者川谷之所归
无名者有名之所止譬诸天下之事其归
治桀之治天下也亦以名其名倚而天下
乱故名者圣人之所重也仲尼曰必也正
名乎名不正则人主忧劳人主忧劳则官
职烦乱白之顾益黑求之而愈不得名正
则人主无忧劳无忧劳则不役其耳目之
主而百度惟贞因形而任不制于物无为
而治清静以公神通乎六合意观乎无穷
所谓知止不殆也夫江海者川谷之所归
无名者有名之所止譬诸天下之事其归
卷二 第 17a 页 0368-088.png
于道如此
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
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
而不亡者寿
传知出于外谓之智如日火之外光知反
于内谓之明如金水之内景用弱以胜人
之暴为有道之力守柔以自胜其躁为有
德之强知足于利欲者不亡其大业故谓
之富强行于仁义者可至于盛德故谓之
有志动而不失其所恒故可久身死而道
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
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
而不亡者寿
传知出于外谓之智如日火之外光知反
于内谓之明如金水之内景用弱以胜人
之暴为有道之力守柔以自胜其躁为有
德之强知足于利欲者不亡其大业故谓
之富强行于仁义者可至于盛德故谓之
有志动而不失其所恒故可久身死而道
卷二 第 17b 页 0368-089.png
不亡故为寿
经大道汎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
辞功成而不居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
欲可名于小万物归之不为主可名于大是
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传大道之用其犹鬼神之德乎汎汎乎可
在乎左可在乎右洋洋乎若在乎上若在
其前后为万物之母故恃之以生与天地
合德故其功易成以其亲之至故不谢厥
德以其大之极故不称有功慈育万类长
经大道汎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
辞功成而不居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
欲可名于小万物归之不为主可名于大是
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传大道之用其犹鬼神之德乎汎汎乎可
在乎左可在乎右洋洋乎若在乎上若在
其前后为万物之母故恃之以生与天地
合德故其功易成以其亲之至故不谢厥
德以其大之极故不称有功慈育万类长
卷二 第 18a 页 0368-090.png
而不宰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则可以名其
朴为小万物归之不为其尊主若川谷之
与江海则可以名其道为大夫川谷之赴
江海受之而不厌是未尝自尊天下皆归
圣人圣人容之而不倦是终不为大圣人
守无名之小朴终不自以为大所以为万
物之所宾卒能成其大
经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
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
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朴为小万物归之不为其尊主若川谷之
与江海则可以名其道为大夫川谷之赴
江海受之而不厌是未尝自尊天下皆归
圣人圣人容之而不倦是终不为大圣人
守无名之小朴终不自以为大所以为万
物之所宾卒能成其大
经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
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
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卷二 第 18b 页 0368-091.png
传大象者道也夫能执古之道以御今之
有则天下万物皆归而往之矣夫圣人视
民如赤子唯恐其伤而况有事伤之乎未
尝有以伤之则归而往之者莫有受其伤
矣莫受其伤则天下皆安其夷泰矣夫乐
可以悦耳饵可以适口则旅人为之留连
行客为之欢餍虽即时有感然非其所安
不可久处故易曰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
号咷也夫执大象者则不然不以欲乐示
于人故言之出口淡乎其无味教之入心
有则天下万物皆归而往之矣夫圣人视
民如赤子唯恐其伤而况有事伤之乎未
尝有以伤之则归而往之者莫有受其伤
矣莫受其伤则天下皆安其夷泰矣夫乐
可以悦耳饵可以适口则旅人为之留连
行客为之欢餍虽即时有感然非其所安
不可久处故易曰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
号咷也夫执大象者则不然不以欲乐示
于人故言之出口淡乎其无味教之入心
卷二 第 19a 页 0368-092.png
泊乎其不美希乎夷乎虽不足以听视然
用之不穷酌之不竭弥乎千万年而不可
以既
经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
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
器不可以示人
传夫圣人之渊奥莫妙于权实实以顺常
为体权以反经为用权所以济实实所以
行权权实虽殊其归一揆老氏既以实导
用之不穷酌之不竭弥乎千万年而不可
以既
经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
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
器不可以示人
传夫圣人之渊奥莫妙于权实实以顺常
为体权以反经为用权所以济实实所以
行权权实虽殊其归一揆老氏既以实导
卷二 第 19b 页 0368-093.png
人立知常之教又以权济物明若反之言
易所谓曲成万物而不遗范围天地而不
过者也夫欲除强梁覆昏暴者必因其利
欲之心以行歙张之术术之用曰彼利欲
之心方盛必且足之令张喜其足则获其
情然可歙之以正在易明夷六四入于左
腹获明夷之心不出门庭是也夫足之令
足所以极其张也张则侈心愈益故为众
之所歙也此术甚微而明圣人所以密用
也至于将弱其志气者必且强其嗜欲甚
易所谓曲成万物而不遗范围天地而不
过者也夫欲除强梁覆昏暴者必因其利
欲之心以行歙张之术术之用曰彼利欲
之心方盛必且足之令张喜其足则获其
情然可歙之以正在易明夷六四入于左
腹获明夷之心不出门庭是也夫足之令
足所以极其张也张则侈心愈益故为众
之所歙也此术甚微而明圣人所以密用
也至于将弱其志气者必且强其嗜欲甚
卷二 第 20a 页 0368-094.png
爱则大费欲极则志衰小用之于身心大
用之于天下废兴与夺覆却相资斯自然
之理以反为合者也经曰反者道之动弱
者道之用能以柔弱制刚强是用而反者
也用而反者实能制权也易曰巽以行权
又曰巽称而稳夫巽之为象风也风能应
四时挠万物而万物莫见其形权能乘天
机适世变而人莫知其用夫巽之为义顺
也巽顺可以行权权行则能制物故柔弱
可以制刚强则义甚彰而用甚隐矣何以
用之于天下废兴与夺覆却相资斯自然
之理以反为合者也经曰反者道之动弱
者道之用能以柔弱制刚强是用而反者
也用而反者实能制权也易曰巽以行权
又曰巽称而稳夫巽之为象风也风能应
四时挠万物而万物莫见其形权能乘天
机适世变而人莫知其用夫巽之为义顺
也巽顺可以行权权行则能制物故柔弱
可以制刚强则义甚彰而用甚隐矣何以
卷二 第 20b 页 0368-095.png
明之昔者文王二天下之三而犹诎伏殷
纣乃献漆沮之地请去炮烙之刑夫纣之
贪心方炽故文王请献之地是足之令张
也纣既得地而喜故文王请去其刑是歙
之以正此文王之权也昔武王观兵盟津
曰纣之恶未极于是还师二年然后兴牧
野之役夫遗于盟津是足其张令极也兴
于牧野是致其众之所歙此武王之权也
昔文王以文柔之道虽念殷人不胜其酷
需尽去纣而后受之此文王之实也昔武
纣乃献漆沮之地请去炮烙之刑夫纣之
贪心方炽故文王请献之地是足之令张
也纣既得地而喜故文王请去其刑是歙
之以正此文王之权也昔武王观兵盟津
曰纣之恶未极于是还师二年然后兴牧
野之役夫遗于盟津是足其张令极也兴
于牧野是致其众之所歙此武王之权也
昔文王以文柔之道虽念殷人不胜其酷
需尽去纣而后受之此文王之实也昔武
卷二 第 21a 页 0368-096.png
王以刚武之德遽痛殷人之不胜其虐遂
亟诛纣而后取之此武王之实也伯夷叔
齐辅文王之实正武王之权谓以臣伐君
不可以训将以整三纲于后世故相率而
弃武王饿死于首阳太公相武王之权反
文王之实谓诛独夫纣天下乃定将以拯
兆民于当代故鹰扬而从武王肆伐于大
商周公召公成文武之业将欲密救乱之
权显治安之实于是休牛放马倒载干戈
问洪范于箕子迁顽民于洛邑制礼作乐
亟诛纣而后取之此武王之实也伯夷叔
齐辅文王之实正武王之权谓以臣伐君
不可以训将以整三纲于后世故相率而
弃武王饿死于首阳太公相武王之权反
文王之实谓诛独夫纣天下乃定将以拯
兆民于当代故鹰扬而从武王肆伐于大
商周公召公成文武之业将欲密救乱之
权显治安之实于是休牛放马倒载干戈
问洪范于箕子迁顽民于洛邑制礼作乐
卷二 第 21b 页 0368-097.png
偃武修文流二南之化致八百之祚此又
以权反实之大者也易曰一阖一辟谓之
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此皆微明之旨以权
实相济者也于乎圣人行权所以合乎道
小人窃权所以济乎奸鱼脱于渊则不可
行权离于实则不可用夫权之为物国家
之利器也必深藏之密用之不可显示于
人惧其窃以为乱也故孔子曰可与适道
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在易乾之九
四曰或跃在渊无咎子曰上下无常非为
以权反实之大者也易曰一阖一辟谓之
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此皆微明之旨以权
实相济者也于乎圣人行权所以合乎道
小人窃权所以济乎奸鱼脱于渊则不可
行权离于实则不可用夫权之为物国家
之利器也必深藏之密用之不可显示于
人惧其窃以为乱也故孔子曰可与适道
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在易乾之九
四曰或跃在渊无咎子曰上下无常非为
卷二 第 22a 页 0368-098.png
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
欲及时也故无咎坤之六四曰括囊无咎
无誉子曰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
隐括囊无咎盖言谨也慎不害也然则权
之为用圣人所难且慎也可不谨乎可不
谨乎
经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
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
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传道之所以为常者以其体无名故无为
欲及时也故无咎坤之六四曰括囊无咎
无誉子曰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
隐括囊无咎盖言谨也慎不害也然则权
之为用圣人所难且慎也可不谨乎可不
谨乎
经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
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
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传道之所以为常者以其体无名故无为
卷二 第 22b 页 0368-099.png
用有名故无不为侯王能守此始与母之
术则万物之理得而天下之事正所谓我
无为而民自化也德化既淳天下清静苟
利欲之情将有萌兆吾必以此大道之质
奠而正之使无得动矣夫上德无为而无
以为则同于道矣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则
同于德矣得于德者必失于道故有无为
之心者必有无为之迹后世将寻其迹而
忘其本故为无为而至有为故云无名之
朴亦将不欲者将使心迹兼忘则至于玄
术则万物之理得而天下之事正所谓我
无为而民自化也德化既淳天下清静苟
利欲之情将有萌兆吾必以此大道之质
奠而正之使无得动矣夫上德无为而无
以为则同于道矣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则
同于德矣得于德者必失于道故有无为
之心者必有无为之迹后世将寻其迹而
忘其本故为无为而至有为故云无名之
朴亦将不欲者将使心迹兼忘则至于玄
卷二 第 23a 页 0368-100.png
之又玄矣夫能心迹兼忘事理玄会则天
下各正其性命而无累于物之迹焉首篇
以常道为体常名为用而极之于重玄此
篇以无为为体无不为为用而统之以兼
忘始末相贯而尽其体用也
道德真经传卷之二
下各正其性命而无累于物之迹焉首篇
以常道为体常名为用而极之于重玄此
篇以无为为体无不为为用而统之以兼
忘始末相贯而尽其体用也
道德真经传卷之二
卷二 第 23b 页 0368-10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