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
卷四十 第 310626a 页
卷四十 第 1a 页 0972-060.png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四十一灵五
     (洞玄灵宝法师南曹执法典者/权童初府右翊治金允中编)
 投龙送简品
 下元黄箓简文灵仙品曰拔度罪根威仪
 修斋都毕依赤书玉诀以丹书玉札金龙
 一枚金纽九只青丝缠之以关灵仙五岳
 升度之信封于绝岩之中又曰关五帝威
 仪毕当以丹书玉札金龙一枚金纽九只
 青丝缠石投之三江以关水帝升度之信
 一依玉诀真文又曰关水帝威仪毕即以
卷四十 第 1b 页 0972-061.png
 丹书玉札金龙一枚金纽九只青丝缠之
 埋于坛所以告盟地官一如科文王匮明
 真科云修灵宝黄箓当以上金三两铸三
 龙龙各一两国家用上金公侯大臣用次
 金士庶以银涂金副以简文题修斋所为
 及太岁年月日法师姓名投奠方所名山
 大洞灵泉龙冗及斋坛中以告盟天地水
 府使鉴證斋功阙者考属地官九都曹科
 曰龙者乘云气御阴阳合则成体散则成
 章变化不测入地升天故三十六天极阳
卷四十 第 2a 页 0972-062.png
 之境可以驿传信命通达玄灵者其由龙
 乎龙者阳畜故天用龙是以天上以龙为
 驿骑往来人间矣金者五金之最坚刚不
 渝天地所宝通灵合神故以上金铸之取
 法龙形投之洞府告盟二元也洞府真官
 所司僚属传告龙信简文录其善功以奏
 言于上圣感应之报犹影之随形修斋之
 士不可阙也简者告也札者纪也纪世之
 善告于上真法长一尺二寸象十二辰广
 二寸四分法二十四气厚二分法二仪上
卷四十 第 2b 页 0972-063.png
 下方正法日之方景正直通达无所避让
 国家以玉为之玉有九德可以为礼天神
 地祇之信故用玉焉公侯臣庶通用槿木
 以其洁白纤致可以比玉矣明尊卑之殊
 也璧者礼天地山川之宝也以玉为之投
 山简用苍璧圆形径二寸虚其中山简为
 九天之信故用苍璧以法天地也投水简
 用六出之璧其色黑径三寸虚其中水简
 为九江水官之信故用玄璧水之色也六
 出水之数也投土简用黄璧正方径二寸
卷四十 第 3a 页 0972-064.png
 虚其中土简为九地之信黄者土之色也
 方者地之形也璧与龙副于简封之外以
 青丝缠之科曰投三简之法当用金纽九
 𨾏以副于简三简用二十七纽也金纽代
 歃血青丝代割发通盟达诚最为重也故
 以青丝缠纽璧以附于简及龙而后投之
 也纽国家用金臣用银涂以金径九分圆
 其外如环之形也科曰修斋毕别卜良日
 或斋洁之辰备醮馔法师众官及斋主某
 或泛舟以诣水洞或梯陆以登山间于洞
卷四十 第 3b 页 0972-065.png
 府之外薙草扫洒洁净敷列醮席酒果馔
 殽当鹿脯汤茶等国家六十分臣庶二十
 四分一如醮仪乃盛服澡漱朝谒法事备
 遵科式所在地司灵官监察将吏当为关
 启洞中仙曹通达告斋之简如此则福善
 立应却不得都无关启直尔投于洞中不
 达真灵反获罪考矣若山水之洞稍远师
 众不可俱行难于澄泛者当选坛内法职
 一二人与弟子赍简以诗洞所设醮关告
 扶奠一如本仪若国家投龙五岳诸山具
卷四十 第 4a 页 0972-066.png
 有金箓科式与此常礼繁简不同不得藏
 匿简文因循持久所在地司录奏获罪不
 细切宜谨之
简三片(槿木为之长一尺二寸/阔二寸四分厚二分)金龙三放(每/龙)
 (用银一两/涂之以金)璧三片(玉为之苍璧圆形黑璧/六出形黄璧方形各虚)
 (其中径三寸金细二十七𨾏银为/之涂以金径九分如环形虚其中)
   山简告文(并年月日/作五行)
具位(臣)某今谨有某州县某上为家国下及
存亡(或入意/亦可)于某处修建黄箓大斋五昼夜
行道事讫投简灵山愿仙长生度世飞行上
卷四十 第 4b 页 0972-067.png
清五岳真人至神至灵乞削罪籍上名九天
请诣灵山金龙驿传
 太岁年月朔日具住(臣)姓某于某处告文
   山简符




   水简告文(并年月日/共五行)
具位(臣)某今谨有某州某县某人上为家国
卷四十 第 5a 页 0972-068.png
下及存亡请福祈恩首愆谢过于某处修建
黄箓大斋五昼夜行道事讫投简水府愿神
愿仙九江水帝十二河源江河淮济溟泠大
神乞削罪籍上名九天请诣水府金龙驿传
 太岁年月朔日具位(臣)姓某于某处告文
   水简符




卷四十 第 5b 页 0972-069.png
   土简告文(并年月日/共五行)
具位臣某今谨有某州某县某人上为家国
普及存亡(入意添/亦可)于某处奉修黄箓大斋五
昼夜行道事讫投简灵坛中黄九地戊己黄
神土府五帝乞削罪名请诣中宫勒简太玄
金纽白信金龙驿传
 太岁年月朔日具位(臣)姓某于某处告文
   土简符


卷四十 第 6a 页 0972-070.png


   投简醮位
  某洞府神仙列位
三十六部尊经都讲
太上无极大道酒果香烛斋主拜位
玄中大法师高功
  日直切曹土地等
 洞门外选平地扫洒洁净以醮位或潭泽
 就岸上平处或舟上以净席数领铺地缝
卷四十 第 6b 页 0972-071.png
 布为座席须新者五果茶酒等二十四分
 或三十六分香烛献之并如醮法陈列皆
 毕命道士一员敕水净醮高功行科请圣
 不恭其事考罚尤深
   投山简醮仪
   敕坛上香启堂颂
   各礼师存念如法(思存如/斋法)
   宣五方咒
五星列照焕明五方水星却灾木德致昌
荧惑消祸太白辟兵镇星四㨿家国利享
卷四十 第 7a 页 0972-072.png
名刋玉简字录帝房乘飙散景飞腾太空
出入冥无游宴十方五云浮盖招神摄风
役使万灵上卫仙翁和与道合真
   鸣法鼓二十四通
无上三天玄元始三气太上道君太上老君
召出臣身中三五功曹左右官使者左右捧
香驿龙骑吏侍香金童传言散华玉女五帝
直符直日香官合三十六人出出者严装显
服冠带垂缨关启此间土地山川正神臣今
正尔烧香奉为(投简/意)其诸诚款具载简文愿
卷四十 第 7b 页 0972-073.png

太上十方至真道气灵宝瑞光下降流入臣
身中令臣所启速达俓御
太上无极大道昆崙上宫五岳灵山洞府神

   请称法位
具位(臣)某与合坛官众等谨同诚上启
无极大道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三
十六部尊经玄中大法师天曹主宰洞府真
仙昆崙上宫名山福地五岳真君青城丈人
卷四十 第 8a 页 0972-074.png
庐山使者北部幽阴冥灵神众某处灵山主
录仙圣虚空鉴察灵司三界官属一切威灵
臣等伏闻宝诀灵图出济世康时之典赤书
玉字示安天镇地之文笼万法以为宗统三
元而纪善况于灵坛告罢斋福巳成冀勒善
以消愆敢祈真而降圣伏愿灵光下烛仙仗
遥临臣等俯伏投诚谨伸奏请
   请圣
太上三尊五师五帝日月星辰某处洞府仙
真当境正神香官日直功曹土地等先列牌
卷四十 第 8b 页 0972-075.png
位依次请上
   初献茶酒
具位臣某重诚上启
无极大道太上三尊至真诸君丈人三十六
部尊经玄中大法师九极高真日月星宿昆
崙上宫名山洞府得道仙真五岳真君潜霍
真君青城丈人庐山使者钟山郁结西玄墉
台三官北部六洞幽司天下地上冥灵众神
监生注籍南上三门至神至灵一切神仙臣
胎诞尘浊瞽闇无知万劫善缘依承道化奉
卷四十 第 9a 页 0972-076.png
宣慈训佐国立功济物度人弘道赞法(自投/简修)
(仙则可去/下一段)以今斋主上为家国普及存亡于
某日就某处修建黄箓大斋五昼夜行道事
竟投简灵山乞削罪录愿神愿仙仰扣神真
用伸关告(臣)与斋主无任祈恩激切之至谨
稽首再拜
   亚献
具位臣某谨重诚上启
三境天尊十方上圣三官九府五帝灵司洞
府真仙名山圣众醮筵列位一切威灵臣等
卷四十 第 9b 页 0972-077.png
恭诣灵山奉修醮礼为黄箓斋主某人修建
事毕投简关盟所冀勒善书勋除愆宥过解
释斋主九玄七祖六族种亲先亡后化拔赎
恶根免脱酆都岱宗二十四狱五岳之府九
幽之中魂睹光明永蒙开度更生受化逍遥
福门安稳坟墓注讼不兴举家蒙福一切荷
恩妖精殄灭善瑞日生修道参真永谐仙品
臣与斋主无任依归之至再拜
   终献
   宣简告文
卷四十 第 10a 页 0972-078.png
 封简以玉文金龙金纽青丝缠于简上仍
 入匣内香熏叩齿九通念
玄上开明元始监真咒
   以简投洞中
   投龙领
祈真登紫岳告命诣灵山玉女摇梵响
金童奏香烟书名通九地列字上三天
永享无期寿克成高上仙
   再入科
(臣)谨重诚上启
卷四十 第 10b 页 0972-079.png
高真上圣山岳神仙五帝尊神三界主宰醮
筵列位一切威灵(臣)等告简礼终投龙事毕
仰蒙成就曲荷鉴观高真巳返于上玄列圣
各还于仙府功曹将吏悉复灵司土地众神
咸安所部功书三界泽被十方臣与斋主无
任依归之至稽首拜送
   举送神颂
   复炉
香官使者左右龙虎君侍香诸灵官当令臣
向来建坛行事之所自然生金液丹碧芝英
卷四十 第 11a 页 0972-080.png
百灵众真交会在此香火炉前当愿十方仙
童玉女接侍兰烟传臣向来所启之诚速达
俓御
太上无极大道昆崙上宫五岳灵山洞府神

   学仙颂
   焚燎向来回向
   投水简醮式
   (排列醮位法/事如山简式)
无上三天玄元始三气至当召此间江海潭
卷四十 第 11b 页 0972-081.png
泽正神土地真官速出关启(臣)今正尔烧香
奉为(宣简/意至)俓御
太上无极大道晹谷神王水府水帝神前
   各称法位
具位(臣)某合坛官众等谨同诚上启
无极大道太上三尊十方巳得道大圣众至
真诸君文人三十六部尊经玄中大法师日
月星宿北斗七元日窟常晹洞阴神仙扶桑
大帝旸谷神王三河四海九江淮泽九府水
帝十二河源溟泠大神灵湫泉泽下元水界
卷四十 第 12a 页 0972-082.png
一切威灵臣等伏闻泛地浮天浩浩之源莫
测聚流积势沉沉之际难穷隐神龙于洞府
之渊司罪福于幽明之境况以仰依玄典幸
终黄箓之斋修纪录善功恭按赤书之品格
敬趣潭泽(或云/江海)敷启灵真伏愿仙旆临轩云
舆按辔鉴瞻坛席省录醮修(臣)与斋主无任
祈恩望圣之至谨当拜请
   降圣初献茶酒
   重称法位
具位(臣)某与合坛官众等谨重诚上启
卷四十 第 12b 页 0972-083.png
无极大道太上高尊日月星真十方上圣水
宫主宰江海神祇冥灵大神河源圣众醮筵
列位一切威灵(臣)等诞身下土禀职凡微宿
以道因遭逢圣运灵宝垂化大法度人佐国
立功奉弘慈训以今斋主某上为家国普及
存亡祇按仙科奉修黄箓九时行道五日修
斋解席散坛功成事毕谨赍龙简恭诣灵泉
愿神愿仙消愆消罪仰扣灵真以伸关告谨
陈亚献用寓丹衷臣与斋主无任祈恩激切
之至稽首再拜
卷四十 第 13a 页 0972-084.png
   亚献
(臣)谨重诚上启
三境高尊十方上圣河源主宰江海真灵旸
谷扶桑水宫仙众醮筵列位威灵臣等恭诣
灵泉奉修醮礼为黄箓斋主某修斋事竟投
简关盟所冀纪善录功除愆宥过为斋主某
解释𡨚仇增延寿禄脱落死籍注上生名蠲
除愆过赐以自新九玄七祖解拔苦根出离
旸谷幽夜寒乡沐浴鍊度超升天堂冢墓安
吉殃注不兴举家受福神气清宁学识聪朗
卷四十 第 13b 页 0972-085.png
志慧圆明阐扬正法消伏奸凶三界證度功
满行充帝王安镇国祚兴隆谨以启闻乞如
所陈臣与斋主无任祷祈之至谨稽首再拜
   终献
   宣简告文
 封简以龙璧纽丝缠袋入匣香熏叩齿九
 通念元始上真咒以简投水中
   投龙颂
天尊留戒律太上演真经奉法须勤志
功德贵精神虔心启三宝焚香告百灵
卷四十 第 14a 页 0972-086.png
书名投水府功勋达上清
   再入科
具位(臣)某谨重诚上启
高真上圣江海神仙水国职司下界主宰醮
筵列位一切威灵臣等告简礼终投龙事毕
仰蒙成就曲荷监观上境高真巳还天阙水
宫仙圣各返灵司将吏功曹悉归所治土地
主者咸就元班三界纪勋万方被泽臣与斋
主无任依归之至稽首拜送
   送神
卷四十 第 14b 页 0972-087.png
   复炉
   学仙颂焚燎回向
   投土简醮仪
 土简埋之坛前地中若能预办则先于地
 户中开坎深三尺候言功拜表后宣告三
 简毕先以土简入袋封之青丝缠附金龙
 金纽即埋之则不必再醮告矣或散坛之
 夜办不及则别行关盟可也然醮不可阙
 故并录出备用
   醮位排列节次并同山水简用式
卷四十 第 15a 页 0972-088.png
无上三天至当召此间土地里域社稷等神
至俓御
太上无极大道九土皇灵地府大帝神前
   各称法位
具位(臣)某与合坛官众等谨同诚上启
元极大道太上三尊十方巳得道大圣众至
真诸君文人五老上帝三十六部尊经玄中
大法师日月星真天曹主宰酆都大帝九府
三宫泉曲主司无极世界九土皇灵中皇戊
已黄神土府五帝三界官属土地里域真官
卷四十 第 15b 页 0972-089.png
一切威灵臣等伏闻九地九乡渊深难极六
天阴境博厚无垠上列五岳之神真下有万
灵之冶职以至洞天福地仙域名山开校量
罪福之司分主录生灵之府况以奉修斋直
理合关盟恭就灵坛上干冲鉴伏愿天辉下
映神驭遐临勒此斋功录兹丹祷臣与斋主
无任祈恩望圣激切之至稽首再拜谨当奉

   请圣
   初献茶酒
卷四十 第 16a 页 0972-090.png
   重称法位
具位(臣)某与合坛官众等谨重诚上启
无极大道太上高尊日月星真十方上圣上
司主宰地府冥官九上高皇神仙治职醮筵
列位一切威灵臣等禀气凡愚叨因宿运得
遇真法与善因缘值灵宝开光赤书宣化许
以庸秽恭奉正真佐国为时六功行教今为
黄箓斋主某修建黄箓大斋上资邦国普济
存亡请福祈恩消殃谢罪斋终五日礼毕九
朝解席散坛功成事讫谨赍龙简恭就灵坛
卷四十 第 16b 页 0972-091.png
辄露精衷仰祈灵鉴敢陈亚献以荐克诚(臣)
与斋主无任祈恩激切之至稽首再拜
   亚献
具位(臣)某谨重诚上启三境高真十方上圣
地司主宰九土高皇醮筵列位一切真灵臣
等恭就灵坛奉修醮礼为黄箓斋主某修斋
事毕投简告盟伏愿纪善录功除愆宥过为
斋主解消灾咎蠲免𡨚雠乞削地简除其罪
书愿度愿生保济形身九老仙都玉历记名
九祖父母胞元种亲先亡后逝咸享福缘出
卷四十 第 17a 页 0972-092.png
离九幽之下八门之乡殃注消释冢宅清宁
恶根断绝上生福堂臣等学业圆就功行盛
明生死同福永保无倾帝王受福天下和平
乞如所愿谨以告盟(臣)与斋主无任惶惧之
至稽首再拜
   终献
   宣简告文
 封简以龙璧纽丝缠于简袋入匣香熏叩
 齿九通念天地开张咒以简投土埋之坛
 中取月建上开坎埋简
卷四十 第 17b 页 0972-093.png
   投龙颂
斋功巳成就符命告灵坛玉璧书诚悃
金龙信驿传虔心仰中府归命拱黄圆
生死皆快乐会当礼天颜
   再入科
具位(臣)某谨重诚上启高真上圣九地神仙
土府职司山岳主宰醮筵列位一切威灵(臣)
等告简礼终投龙事毕仰蒙成就曲荷鉴观
万真巳举于瑶空众圣各还于中界将吏复
位里域回班恩被有情泽覃无外臣与斋主
卷四十 第 18a 页 0972-094.png
无任依恋怀恩之至谨当奉送
   送神颂
   复炉
   学仙颂焚燎回向
 右投三简之法本为佩受中盟及学士求
 仙削罪投简以告三元也如受箓自用之
 则三简之科除去奉为斋主某修建黄箓
 等一段却续云(臣)某年月谨诣三洞法师
 某受灵宝五老真文赤书灵篇三部八景
 諎天内音神仙二箓八威策文五帝符杖
卷四十 第 18b 页 0972-095.png
 中盟众经传受事毕投简灵山(水简/云)投龙
 清泉(土简/云)投简中宫金龙驿传乞削罪籍
 馀并同科修道之士三元八节谢罪祈真
 投五老赤书简文出真文玉诀亦于简上
 具位及某年月日时生命属某帝名系某
 岳愿神愿仙长生度世飞行上清五岳真
 人至神至灵乞削罪籍上名九天请诣灵
 山金龙驿传
 太岁年月朔日于某处告文
 外土简水简一如黄箓简文只于前具位
卷四十 第 19a 页 0972-096.png
 及生命其封题龙璧纽丝并如前法于其
 所醮告投之
 第一次投简则每简用金纽九
 第二次第三次投只用龙简而无纽
 道士投简之详依经编出巳见玉文真篆
 品此不再叙
 广成先生科中叙黄箓斋主土简言功之
 后宣读巳讫至明旦便可埋于坛中不俟
 别更关告今以张承先法师仪内三简启
 奏真位不同故再录于此(三简科/文在前)若修斋
卷四十 第 19b 页 0972-097.png
 坛内只以言功醮时咒告文便投可也(此/乃)
 (宣读之后/即时埋也)其山水二简虽言功之时宣读
 已毕若至洞所设醮当依此次第再读封
 咒然后投之庶为周备不可以坛中告了
 至山洞处直尔便投所在真灵恐不关领
 善功不达所失六多又曰欲度诸天民善
 男善女咸得离三恶五道八难之中得过
 三恶世世与道相值当八节甲子之日投
 三玉简除宿罪之簿言功上天事事三过
 诸天三官九府更相关告上天右别万神
卷四十 第 20a 页 0972-098.png
 敬护五帝侍卫三界司迎门户清肃天地
 神祇日月来朝千魔万精不敢妄干至愿
 坚固触向咸成七祖父母即得解脱三涂
 五苦升上天堂生死福善影响相酬三官
 九府书人功过其理甚明世世因缘毫分
 无遗若有至士为国主帝王土地官长一
 切人民九祖父母长夜三涂修黄箓大斋
 三日三夜告盟九天投简三元福利广大
 不可胜言谛听奉行勿为懈怠魔壤尔身
 道士张承先曰登坛受灵宝中盟讫依自
卷四十 第 20b 页 0972-099.png
 然经科投金纽十口投龙清泉为求仙之
 道重登坛受五老赤书二箓策杖恩微定
 志等依盟真科文即投三龙二十七纽以
 山水宅三处为求仙之信然后依玉诀别
 以九龙二十七纽以八节日投山水宅求
 除黑簿言名上天又黄箓斋竟亦投龙简
 只依三元简文故撰此三处关告文各指
 告其仙司必蒙削罪记名九玄即拔家门
 荷荣又曰大道以一气化生三才陶钧万
 有故分三元之曹以主张罪福即天地水
卷四十 第 21a 页 0972-100.png
 三官实司于三元也人之生死寿夭罪福
 善恶吉凶莫不系焉三箓文亦三元之典
 功也修斋之法当投三简以告三元故山
 一投诸天洞府奏天官上元也水简投灵
 白水府告水官下元也土简投于坛宅告
 地官中元也详简文之中真灵位号事显
 理明矣
切以元始安镇敷落五篇故五老上帝受赤
书真文安天之根镇地之源下镇五岳以奠
五方斯实灵宝之根宗度人之极纽上学之
卷四十 第 21b 页 0972-101.png
士希道求仙传中盟之经佩灵宝之箓皆以
赤书真文朱篆于槿木之简面书告文投之
山川及住宅关盟三界削落罪根及于五岳
投简送龙灭过消愆乃其本旨也事见真文
玉诀诸经中若修斋建黄箓坛解坛事讫则
告山土水三简金龙金纽玉璧附所以纪勒
斋功关告三元也其法实本诸赤书而用之
自唐张承先法师编叙斋科巳详言之矣至
广成先生编集黄箓斋科则备述赤书之本
末投简之典格可谓昭然明白无可疑者近
卷四十 第 22a 页 0972-102.png
世多于三简之后各篆一符且各人所传法
书不同符形亦异岂知投简之本意舍赤书
其可行之故山简咒曰玄上开明元始监真
上帝五老赤书丹文天地本始总领三元水
简咒曰元始五老上帝高尊十方至真太华
灵仙赤文告命无幽不关土简咒曰天地开
张九气分灵三元洞府十方朗清五老上帝
开真领生丹书赤文元始上清三咒之首皆
明指五老亦书也今投简而易以他符则与
本旨异矣况咒文全不相合故今一依经旨
卷四十 第 22b 页 0972-103.png
告文则从古式简后真文并用五老赤书以
义取文用为投简之信此乃出于正经而非
后世私师经籍之比倘法书各有师传而凡
格决不可易投简正涉三官之府罪福甚重
尤当谨审所有投简关启科书悉本广成先
生斋科但其书流布日久传写之间多行减
节故于首尾略具节目只存启祝之辞而巳
其本法一如醮仪似此写未成科使高功随
口致白增益首尾则临事必是谬误今未免
详录次序及宣咒发炉上启降神三献复炉
卷四十 第 23a 页 0972-104.png
并从醮礼可以俓行写作科书易于宣读不
致失礼而巳其言辞则并遵广成先生之文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四十一





卷四十 第 23b 页 0972-10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