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九
卷十九 第 210441c 页
卷十九 第 1a 页 0662-178.png
黄帝素问灵枢集注卷之十九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
 右徵与少徵调右手太阳上
 左商与左徵调左手阳明上
 少徵与大宫调左手阳明上
 右角与大角调右足少阳下
 大徵与少徵调左手太阳上
 众羽与少羽调右足太阳下
 少商与右商调右手太阳下
 桎羽与众羽调右足太阳下
卷十九 第 1b 页 0662-179.png
 少宫与大宫调右足阳明下
 判角与少角调右足少阳下
 釱商与上商调右足阳明下
 釱商与上角调左足太阳下
上徵与右徵同谷麦畜羊果杏
 手少阳藏心色赤味苦时夏
上羽与大羽同谷大豆畜彘果栗
 足少阴藏肾色黑味咸时冬
上宫与大宫同谷稷畜牛果枣
 足太阴藏脾色黄味甘时季夏
卷十九 第 2a 页 0662-180.png
上商与右商同谷黍畜鸡果桃
 手太阴藏肺色白味辛时秋
上角与大角同谷麻畜犬果李
 足厥阴藏肝色青味酸时春
 大宫与上角同右足阳明上
 左角与大角同左足阳明上
 少羽与大羽同右足太阳下
 左商与右商同左手阳明上
 加宫与大宫同左足少阳上
 质判与大宫同左手太阳下
卷十九 第 2b 页 0662-181.png
 判角与大角同左足少阳下
 大羽与大角同右足太阳上
 大角与大宫同右足少阳上
 右徵少徵质徵上徵判徵
 右角□角上角大角判角
 右商少商□商上商左商
 少宫上宫大宫加宫左角宫
 众羽桎羽上羽大羽少羽
黄帝曰妇人无须者无血气乎岐伯曰冲脉
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
卷十九 第 3a 页 0662-182.png
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
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澹渗皮肤
生毫毛今妇人之生有馀于气不足于血以
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荣口唇故须不生
焉黄帝曰士人有伤于阴阴气绝而不起阴
不用然其须不去其故何也宦者独去何也
愿闻其故岐伯曰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
血写不复皮肤内结唇口不荣故须不生黄
帝曰其有天宦者未尝被伤不脱于血然其
须不生其故何也岐伯曰此天之所不足也
卷十九 第 3b 页 0662-183.png
其任冲不盛宗筋不成有气无血唇口不荣
故须不生黄帝曰善乎哉圣人之通万物也
若日月之光影音声鼓响闻其声而知其形
其非夫子孰能明万物之精是故圣人视其
颜色黄赤者多热气青白者少热气黑色者
多血少气美眉者太阳多血通髯极须者少
阳多血美须者阳明多血此其时然也夫人
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多气少血
阳明常多血多气厥阴常多气少血少阴常
多血少气太阴常多血少气此天之常数也
卷十九 第 4a 页 0662-184.png
   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
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藏风雨
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
闻其会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
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藏藏伤
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
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淫泆不
可胜数黄帝曰余固不能数故问先师愿卒
闻其道岐伯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
卷十九 第 4b 页 0662-185.png
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
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
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
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
大病乃成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中外分
为三员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
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
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
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
之时息大经乃代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
卷十九 第 5a 页 0662-186.png
之时洒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输在输之
时六经不通四支则支节痛腰脊乃强留而
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
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向
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
麋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
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
著络脉或著经脉或著输脉或著于伏冲之
脉或著于膂筋或著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
缓筋邪气淫泆不可胜论黄帝曰愿尽闻其
卷十九 第 5b 页 0662-187.png
所由然岐伯曰其著孙络之脉而成积者其
积往来上下臂手孙络之居也浮而缓不能
句积而止之故往来移行肠胃之间水凑渗
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则䐜䐜满雷引故时切
痛其著于阳明之经则挟脐而居饱食则益
大饥则益小其著于缓筋也似阳明之积饱
食则痛饥则安其著于肠胃之募原也痛而
外连于缓筋饱食则安饥则痛其著于伏冲
之脉者揣之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于两
股如汤沃之状其著于膂筋在肠后者饥则
卷十九 第 6a 页 0662-188.png
积见饱则积不见按之不得其著于输之脉
者闭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窍乾壅此邪气之
从外入内从上下也黄帝曰积之始生至其
已成奈何岐伯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
成积也黄帝曰其成积奈何岐伯曰厥气生
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
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䐜胀䐜胀
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卒然
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
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
卷十九 第 6b 页 0662-189.png
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
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
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卒然外中于寒若内
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
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
去而积皆成矣黄帝曰其生于阴者奈何岐
伯曰忧思伤心重寒伤肺忿怒伤肝醉以入
房汗出当风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浴
则伤肾此内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黄帝曰
善治之奈何岐伯答曰察其所痛以知其应
卷十九 第 7a 页 0662-190.png
有馀不足当补则补当写则写毋逆天时是
谓至治
 泆(亦)
   行针第六十七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而行之
于百姓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或神动而气
先针行或气与针相逢或针以出气独行或
数刺乃知或发针而气逆或数刺病益剧凡
此六者各不同形愿闻其方岐伯曰重阳之
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黄帝曰何谓重阳
卷十九 第 7b 页 0662-191.png
之人岐伯曰重阳之人熇熇高高言语善疾
举足善高心肺之藏气有馀阳气滑盛而扬
故神动而气先行黄帝曰重阳之人而神不
先行者何也岐伯曰此人颇有阴者也黄帝
曰何以知其颇有阴也岐伯曰多阳者多喜
多阴者多怒数怒者易解故曰颇有阴其阴
阳之离合难故其神不能先行也黄帝曰其
气与针相逢奈何岐伯曰阴阳和调而血气
淖泽滑利故针入而气出疾而相逢也黄帝
曰针已出而气独行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其
卷十九 第 8a 页 0662-192.png
阴气多而阳气少阴气沉而阳气浮者内藏
故针已出气乃随其后故独行也黄帝曰数
刺乃知何气使然岐伯曰此人之多阴而少
阳其气沉而气往难故数刺乃知也黄帝曰
针入而气逆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其气逆与
其数刺病益甚者非阴阳之气浮沉之势也
此皆粗之所败上之所失其形气无过焉
   上膈第六十八
黄帝曰气为上膈者食饮入而还出余已知
之矣虫为下膈下膈者食晬时乃出余未得
卷十九 第 8b 页 0662-193.png
其意愿卒闻之岐伯曰喜怒不适食饮不节
寒温不时则寒汁流于肠中流于肠中则虫
寒虫寒则积聚守于下管则肠胃充郭卫气
不营邪气居之人食则虫上食虫上食则下
管虚下管虚则邪气胜之积聚以留留则痈
成痈成则下管约其痈在管内者即而痛深
其痈在外者则痈外而痛浮痈上皮热黄帝
曰刺之奈何岐伯曰微按其痈视气所行先
浅刺其傍稍内益深还而刺之毋过三行察
其沉浮以为深浅已刺必熨令热入中日使
卷十九 第 9a 页 0662-194.png
热内邪气益衰大痈乃溃伍以参禁以除其
内恬憺无为乃能行气后以咸苦化谷乃下

   忧恚无言第六十九
黄帝问于少师曰人之卒然忧恚而言无音
者何道之塞何气出行使音不彰愿闻其方
少师答曰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
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音声之户也口唇者
音声之扇也舌者音声之机也悬雍垂者音
声之关也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横骨者神
卷十九 第 9b 页 0663-004.png
气所使主发舌者也故人之鼻洞涕出不收
者颃颡不开分气失也是故厌小而疾薄则
发气疾其开阖利其出气易其厌大而厚则
开阖难其气出迟故重言也人卒然无音者
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
阖不致故无音黄帝曰刺之奈何岐伯曰足
之少阴上系于舌络于横骨终于会厌两写
其血脉浊气乃辟会厌之脉上络任脉取之
天突其厌乃发也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