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127-004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四
          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
  檀弓上二
孔子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集说引
孔子事以见馀哀未忘也
 窃案吴氏谓成者乐曲之一终声者曲调之声也不
 成声谓不终曲也祥终可以弹琴矣然犹有馀哀故
卷四 第 1b 页 WYG0127-0044b.png
 弹之不终一曲而又废也十日之后则不但弹琴终
 曲吹笙而歌亦终曲矣哀情之杀以渐也然近日玉
 岩黄氏疑之盖以上文鲁人朝祥暮歌章观之可见
 祥后踰月禫讫方可歌圣人丧亲纵不敢越中道亦
 宜如定制岂有祥未踰月但五日而即弹琴十日而
 成笙歌不又将为子路所笑乎集说以为馀哀未忘
 而不察记文之自相背戾惟郑玄略识此意故于既
 祥下注云踰月且异旬也祥亦凶事先远日五日弹
卷四 第 2a 页 WYG0127-0044c.png
 琴十日笙歌由外除也是以既祥为踰月且异旬故
 合正礼但据本文是言祥祭之后五日弹琴十日笙
 歌郑注虽为曲解未免启千古不决之疑当阙以俟
 知者
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集说方氏曰战阵无勇非孝也
其有畏而死者乎应氏曰为国而死于兵亦无不吊之
理若齐庄于杞梁之妻未尝不吊也愚闻见理不明者
多自经于沟渎此真为死于畏矣或谓斗很亡命曰畏
卷四 第 2b 页 WYG0127-0044d.png
 窃案战阵无勇奔北而死固谓之畏见理不明自经
 沟渎亦谓之畏若斗很亡命书所谓悯不畏死者岂
 得谓之畏乎齐杞梁之死战非有畏而亡也力不支
 也不可入此例又案慈湖杨氏曰畏死于兵压死于
 岩墙溺死于水非不吊也不忍为吊辞不忍言之也
 使孔子果死于匡则亦可不吊乎屈原之死亦可不
 吊乎而先儒谓之贱而不吊此乃固陋执言失意人
 心所不安也愚案杨氏此说与应氏说相类皆误认
卷四 第 3a 页 WYG0127-0045a.png
 记文之意盖畏压溺三者皆谓死非正命非如孔子
 之畏匡屈原之沈汨罗者也昔宗鲁事孟絷齐豹欲
 攻之宗鲁不告及孟挚被杀而死宗鲁亦死之琴张
 欲往吊孔子止之曰齐豹之盗而孟絷之贼女何吊
 焉是死不合礼者君子所不吊也故应杨二氏之说
皆未尽也惟游氏谓古之君子欲正人之过失不专
恃乎刑罚异其衣冠使生有所愧死而不吊使死有
 所憾于是人有所愧耻而不丽于罪恶此说较长
卷四 第 3b 页 WYG0127-0045b.png
 白虎通义曰有不吊三何为人臣子常怀恐惧深思
 远虑志在全身今乃畏厌溺死用为不义故不吊也
礼曾子记曰大辱加于身皮体毁伤即君不臣士不
友祭不得为昭穆之尸食不得昭穆之牲死不得葬
昭穆之域也
行道之人皆弗忍也集说行道之人皆有不忍于亲之
心然而遂除之者以先王之制不敢违也
 窃案行道有两说郑氏谓行道犹行仁义临川吴氏
卷四 第 4a 页 WYG0127-0045c.png
 本之谓稍知率性之道而行之者其性必过厚故以
 礼制其情则皆有所不忍也方氏胡氏则以为行道
 之人与孟子所谓行道之人弗受同集说虽不分别
 言之应是从郑注之说然而谬矣
太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集说太公虽封
于齐而留周为太师故死而遂葬于周子孙不敢忘其
本故亦自齐而反葬于周以从先人之兆五世亲尽而
后止也
卷四 第 4b 页 WYG0127-0045d.png
 窃案太公五世反葬之说心常疑之顾宁人炎武云
 太公汲人也闻文王作然后归周史之所言已就封
 于齐矣其复入为太师薨而葬于周事未可知使其
 有之亦古人因薨而葬不择地之常尔记以首丘喻
 之亦已谬矣乃云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夫齐之去
 周二千馀里而使其已化之骨跋履山川触冒寒暑
 自东徂西以葬于封守之外于死者为不仁古之葬
 者祖于庭塴于墓反哭于其寝故曰葬日虞弗忍一
卷四 第 5a 页 WYG0127-0046a.png
 日离也使齐之孤重趼送葬旷日淹时不获遵五月
 之制速反而虞于生者为不孝且也入周之境而不
 见天子则不度离其丧次而以衰绖见则不祥若其
 孤不行而使卿摄之则不恭劳民伤财则不惠此数
 者无一而可禹葬会稽其后王不从而殽之南陵有
 夏后皋之墓岂古人不达礼乐之义哉体魄则降知气
 在上故古之事其先人于庙而不于墓圣人所以知
 幽明之故也然则太公无五世反葬之事明矣
卷四 第 5b 页 WYG0127-0046b.png
始死之奠其馀阁也与集说阁所以庋置饮食盖以生
时庋阁上所馀脯醢为奠也
 窃案此注疏说也山阴陆氏则曰阁其馀者幸其更
 生若有待焉尔如先儒说以其阁之馀奠不惟于文
 不安亦大夫七十而后有阁则大夫死有无阁者矣
小功不为位也者是委巷之礼也集说委曲也曲巷犹
言陋巷细民居于陋巷
 窃案委当如原委之委水上流之𤼵处为原下流之
卷四 第 6a 页 WYG0127-0046c.png
 聚处为委言至此穷尽无复可去委巷犹云穷巷穷
 巷之人见小闻寡无所知识
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故丧冠之反吉非古也集说疏
曰缩直也殷尚质吉凶冠皆直缝直缝者辟积襵少故
一一前后直缝之衡横也周尚文冠多辟积不一一直
缝但多作襵而并横缝之若丧冠质犹疏辟而直缝是
与吉冠相反时人因言古丧冠与吉冠反故记者释之
云非古也止是周世如此耳古则吉凶冠同直缝也
卷四 第 6b 页 WYG0127-0046d.png
 窃案此集说取孔疏本亦可通而卫氏集说复载陈
 黄二说长乐陈氏曰一幅之材顺经为辟积则少而
 质顺纬为辟积则多而文顺经为缩缝顺纬为横缝
 古者吉凶之冠皆缩缝今吉冠横缝而丧冠缩缝是
 丧冠与吉反矣故记者讥之长乐黄氏曰斯盖作记
 之人指乱世之礼不本周公之制谓古之丧冠直缝
 吉冠横缝而衰世丧冠亦皆横缝失礼无别故叹之
 曰丧冠之反吉非古是后之丧冠反同吉冠为非古
卷四 第 7a 页 WYG0127-0047a.png
 正文患丧冠无别注义患丧冠与吉冠异制误辨其
 旨疑黄说为长
冉子摄束帛乘马而将之集说摄贷也
 窃案郑注摄犹贷也孔疏孔子之使未至贷之束帛
 乘马而行礼此集说所本也然以贷训摄于义未当
 愚谓摄犹摄祭摄王摄位之摄江陵项氏曰摄代也
 孔子之赙赠未至冉有为之代出束帛乘马是也
兄弟吾哭诸庙父之友吾哭诸庙门之外师吾哭诸寝
卷四 第 7b 页 WYG0127-0047b.png
朋友吾哭诸寝门之外所知吾哭诸野集说马氏曰兄
弟出于祖而内所亲者故哭之庙父友联于父而外所
亲者故哭之庙门外师以成已之德而其亲视父故哭
诸寝友以辅已之仁而其亲视兄弟故哭之寝门之外
至于所知又非朋友之比皆汎交之者也
 窃案马氏之说皆顺文立解而不究孔子之哭位与
 周礼异似尚为疏略兄弟之丧周礼哭于寝不哭诸
 庙故杂记云有殡闻远兄弟之丧哭之侧室若无殡
卷四 第 8a 页 WYG0127-0047c.png
 当哭诸正寝师之丧周礼哭诸庙门外不哭诸寝奔
 丧云师哭诸庙门外是也由兄弟与师推之则父之
 朋友所知亦必不同可知矣今云兄弟哭诸庙师哭
 诸寝盖孔子所定也故孔疏皆指为殷礼又案吴幼
 清曰孔子恶野哭者而此云所知哭诸野彼之野盖
 谓国门外之郊野此之野盖谓稍远于寝门外空间
 之地无室屋处非郊野之野也或谓哭不以礼谓之
 野孔子所恶盖指呼灭野哉之类而岂哭诸野之谓
卷四 第 8b 页 WYG0127-0047d.png
 乎
使西河之民疑女于夫子集说张子曰子夏不推尊夫
子使人疑夫子无以异于子夏非如曾子推尊夫子使
人知尊圣人也
 窃案疑女于夫子诸解不同注疏谓不称其师自为
 谈说辨慧聪睿绝异于人使西河之人疑女道德与
 夫子相似皇氏谓疑子夏是夫子之身李氏谓子夏
 得圣人之一体而未得其全故行有不合于圣人之
卷四 第 9a 页 WYG0127-0048a.png
 道则人将疑夫子之道于子夏人之疑圣人子夏之
 过也非谓疑子夏若夫子为子夏之过也吴氏谓疑
 当读如拟谓比拟于夫子也后篇疑于君疑于臣易
 文言阴疑于阳并同盖合张子说凡四家而皇氏最
 为纰缪盖子夏魏人居在西河之上西河之民无容
 不识而言是鲁国孔氏不近人情矣张子谓使人疑
 夫子无以异于子夏是疑夫子于女非疑女于夫子
 也李氏之说似乎稍凿吴氏改疑作拟亦属不必惟
卷四 第 9b 页 WYG0127-0048b.png
 注疏得之集说舍孔而引张何也
衰与其不当物也宁无衰集说疏曰物谓升缕及法制
长短幅数也
 窃案长乐黄氏曰此谓人服齐衰而心貌无哀戚之
 实其云宁无衰者谓若人但谨服衰而心貌忻悦者
 宁如不服衰也盖言物者谓哀戚心貌之实也何以
 验之左传载晋平公有卿佐之丧而奏乐饮宴膳夫
 屠蒯入谏罚其嬖叔曰汝为君目将司明也服以将
卷四 第 10a 页 WYG0127-0048c.png
 礼礼以行事事有其物物有其容今君之容非其物
 也而汝不见是不明也以此验之物者心貌之实以
 称其服若介胄则有不可犯之色之类也盖哀戚者
 丧礼之实也齐衰者制度外饰之容若但服衰在身
 而无哀戚岂得合礼而为孝哉其言至切优于注疏
 远矣以实训物如易家人所云言有物之物
齐衰不以边坐集说疏曰丧服宜敬坐起必正不可著
衰而偏倚也
卷四 第 10b 页 WYG0127-0048d.png
 窃案以边坐为偏倚旧说相承如此横渠张子则曰
 有丧者专席而坐也故齐衰不以边坐
遇旧馆人之丧集说旧馆人旧时舍馆之主人也
 窃案郑注旧馆人谓前日君所使舍已孔疏曰知非
 旧所经过主人者若是经过主人当云遇旧主人之
 丧故礼称皆云主人左传云以为东道主又云昔我
 主于赵氏皆称主人为主今云馆人明置馆舍于已
 故以为君所使舍已者集说殊未分明
卷四 第 11a 页 WYG0127-0049a.png
遇于一哀而出涕集说旧说谓主人见孔子来而哀甚
是以厚恩待孔子故孔子为之赙然上文既曰入而哭
之哀则又何必迂其说而以为遇主人之哀乎
 窃案注疏是也果如陈氏之云则遇字无谓盖此遇
 字谓遇主人之哀与上遇主人之丧之遇同不得谓
 遇已之哀也若疑一哀之哀与上入而哭之哀不相
 应则出涕独不可谓之哀乎夫子于司徒敬子之丧
 主人不哀而哭不尽声则此遇主人之哀因而出涕
卷四 第 11b 页 WYG0127-0049b.png
 从可知矣
颜渊之丧馈祥肉孔子出受之入弹琴而后食之集说
弹琴而后食者盖以和平之声散感伤之情也
 窃案此本郑注散哀之意未为失理盖送死有已复
 生有节丧服四制曰祥之日鼓素琴告民有终也子
 夏子张除丧而见孔子皆予之琴亦教以节哀之道
 于亲丧且如是况师之于弟若丧子而无服者乎孔
 子弹琴散哀正合中制然程子及吴氏疑之程子曰
卷四 第 12a 页 WYG0127-0049c.png
 受祥肉弹琴殆非圣人举动使其哀未忘则子于是
 日哭则不歌不饮酒食肉以全哀况弹琴乎使其哀
 已忘则何必弹琴临川吴氏曰所馈祥肉谓斩衰再
 期大祥之祭肉也设使孔子自为其众子服期一期
 后亦不止乐矣况丧颜渊如丧子而无服者乎颜渊
 之死已两期孔子每日弹琴乃其常事盖此日弹琴
 适在受此祥肉之后食此祥肉之先人不悟以为孔
 子弹琴散哀而后食颜渊之祥肉故记者云然而郑
卷四 第 12b 页 WYG0127-0049d.png
 氏以散哀释之其实孔子不为散哀而弹琴也程子
 说是然祥有大祥小祥此祥肉必是期年小祥之祭
 肉孔子哀犹未忘故弹琴散哀而后食之若大祥则
 不必然矣吴氏解为大祥祭肉故因程子之说而疑
 之未敢遽以为是也
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
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
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
卷四 第 13a 页 WYG0127-0050a.png
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夏后
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也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
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而丘
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
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
集说梦坐于两楹之间而见馈奠之事知是凶徵者以
殷礼殡在两楹间孔子以殷人而享殷礼故知将死也
又自解梦奠之占云今日明王不作天下谁能尊己而
卷四 第 13b 页 WYG0127-0050b.png
使南面坐于尊位乎此必殡之兆也自今观之万世王
祀亦其应矣
 窃案集说不过顺文为解吴氏则于此多致疑焉其
 言曰澄窃详此文所载事辞皆妄圣人德容始终如
 一至死不变今负手曳杖消摇于门盛德之至动容
周旋中礼者不如是其妄一也圣人乐天知命视死
 生如昼夜岂自为歌辞以悲其死且以哲人为称又
 以泰山梁木为比若是他人悲圣人之将死而为此
卷四 第 14a 页 WYG0127-0050c.png
 歌辞则可圣人自为歌辞而自称自比乃若是其妄
 二也圣人清明在躬志气如神生死固所自知又岂
 待占梦而后知其将死哉其妄三也盖是周末七十
 子以后之人撰造为之欲表明圣人之豫知其死将
 以尊圣人而不知适以卑之也记者无识而采取其
 言记文既妄而诸家解尤谬不足论也
孔子之丧二三子皆绖而出群居则绖出则否集说吊
服加麻者出则变之今出外而不免绖所以隆师也群
卷四 第 14b 页 WYG0127-0050d.png
者诸弟子相为朋友之服
 窃案集说本之郑注于理可通而张子陆氏更有二
 说山阴陆氏曰二三子盖谓七十子知师之深者也
 孔子之徒三千群者不在七十子之列者也其服孔
 子如此张子曰群居则绖出则否丧常师之礼也绖
 而出特厚于孔子也吴氏曰郑陆二说不同然皆当
 断群字为一句疑未安窃意记者先记孔门弟子为
 师之特礼又记凡为师与朋友吊服加麻之常礼于
卷四 第 15a 页 WYG0127-0051a.png
 后以表出不释绖者之为特而非常也张子说是愚
 则于陆说有取焉盖此节只言孔门丧圣师之礼有
 等差非兼言诸弟子相为及凡为师之常礼也二三
 子之情亲而谊重者则绖而出以隆师群弟子之情
 疏而谊轻者居则绖出则不绖各以情谊为隆杀也
 如门人三年治任子贡独居三年之类耳群字未尝
 不可句读若群居相连下则绖二字又与出则否不
 相对矣
卷四 第 15b 页 WYG0127-0051b.png
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馀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馀
也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馀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
馀也集说有其礼而无其财则礼或有所不足哀敬则
可自尽也
 窃案孔氏云丧礼有馀谓明器衣裳之属多也祭礼
 有馀谓俎豆牲牢之属多也故此所谓礼陈氏以用
 财当之其实凡所行节文皆是不当专指用财
主人既祖填池集说填音奠池音彻刘氏曰葬之前一
卷四 第 16a 页 WYG0127-0051c.png
日曾子往吊时主人已祖奠矣曾子至主人荣之遂彻
奠推柩而反向内以受吊所以彻奠者奠在柩西欲推
柩反之故必先彻而后可旋转也
 窃案填池改作奠彻集说取郑注也案庐陵胡氏作
 如字读曰池以竹为之衣以青布丧行之饰所谓池
 视重霤是也填谓悬铜鱼以实之谓将行也郑改为
 奠彻未详吴幼清曰胡氏不改填池二字则填当为
 陟刃切填犹云安顿也谓已安顿棺饰之池而将行
卷四 第 16b 页 WYG0127-0051d.png
 也但考之士礼填池在朝祖后阶下载柩之时今二
 字在既祖之下则亦可疑未敢必以不改字为是愚
 案如胡吴之说则池者柳车之池也生时既屋有重
 霤以行水死时柳车亦象宫室而于车覆鳖甲之下
 墙帷之上织竹为之形如笼衣以青布以承鳖甲名
 之为池以象重霤此所谓填池者胡氏谓悬铜鱼以
 实之是也不必以朝祖后载柩时为疑郝氏曰填池
 本谓填起柩前柳池使见棺行礼也而变作奠彻非山
卷四 第 17a 页 WYG0127-0052a.png
 阴陆氏则云池殡坎也既祖则填之故曰主人既祖
 填池孔丛子曰埋柩谓之肂肂坎谓之池是也是又
 一说要之改字者非矣
多矣乎予出祖者集说多犹胜也曾子闻之方悟已说
之非乃言子游所说出祖胜于吾之所说出祖也
 窃案此郑孔旧说也应氏则曰出祖谓主人也予者
 亲之之辞多矣乎者不欲深指其失也君子行礼虽
 不可寡亦岂可多乎吴氏曰多矣乎犹言其赘也祖
卷四 第 17b 页 WYG0127-0052b.png
 者行之始柩既出而为行始矣岂可再入而反宿乎
 此礼之所无故为赘而谓之多矣乎也愚案应氏之
 说草庐取之然以予为亲主人之辞则有未安者多
 矣乎予出祖者盖自悔其于出祖之事多此一吊使
 主人至于反柩受吊违丧事有进无退之礼也集说
 固不明而吴氏亦未为当也
曾子袭裘而吊子游裼裘而吊曾子指子游而示人曰
夫夫也为习于礼者如之何其裼裘而吊也主人既小
卷四 第 18a 页 WYG0127-0052c.png
敛袒括发子游趋而出袭裘带绖而入曾子曰我过矣
我过矣夫夫是也集说方氏曰曾子徒知丧事为凶而
不知始死之时尚从吉此所以始非子游而终善之也
 窃案张子曰曾子子游同吊异服必是去有先后故
 不得同议各守所闻而往也曾子袭裘而吊先进于
 礼乐也子游亦尽有守文处如裼裘而吊必是守文
 也曾子子游皆圣门高弟其分契与常人殊若使一
 人失礼必面相告岂有私指示于人而不告之也此
卷四 第 18b 页 WYG0127-0052d.png
 段义可疑玉岩黄氏亦云曾子子游同门执友既是
 同时往吊岂不议其服之所宜而往纵或至有先后
 乃见子游之失胡不明以相正乃私指以示人而扬
 其失子游既知曾子之非胡为亦不以告乃至主人
 小敛趋出易服而入以暴其过哉此事俱可疑又云
 此经多是子游而非曾子刘氏谓此篇疑子游门人
 所记意或然也盖子游以文学名想当时必有传授
 其徒欲推之而为之辞如此非实事也曾子之质虽
卷四 第 19a 页 WYG0127-0053a.png
 为鲁钝然专用心于内学极诚悫随事精察而力行
 之故卒闻一贯之旨其在孔子之传唯颜曾独得其
 宗当时颖悟莫如子贡犹不能及岂其所见每每差
 失而又屡出于子游之下而不见正于他贤何哉前
 章与此章并阙之可也愚案张子黄氏之说可正集
 说之误然谓此经多是子游而疑其门人所记似未
 必然盖弟子当为其师讳过观汰哉叔氏专以礼许
 人之讥其非言游门人所记也明矣
卷四 第 19b 页 WYG0127-0053b.png
子夏既除丧而见予之琴和之而不和弹之而不成声
作而曰衰未忘也先王制礼而弗敢过也子张既除丧
而见予之琴和之而和弹之而成声作而曰先王制礼
不敢不至焉集说均为除丧而琴有和不和之异者盖
子夏是过之者俯而就之出于勉强故馀哀未忘而不
能成声子张是不至者跂而及之故哀已尽而能成声

 窃案夫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商惟不及恪信夫子
卷四 第 20a 页 WYG0127-0053c.png
 故笃实近厚而其情有所过师惟过好为苟难故高
 虚近薄而其情有所不及今集说反言子夏是过之
 者故馀衰未忘子张是不至者故哀已尽何其与圣
 人之言乖违也山阴陆氏又谓师过商不及今其除
 丧如此盖学之之力李氏又谓夫子之言言其学道
 也子夏惟情之过故于学为不及子张惟情之不及
 故于学为过皆曲说也家语及毛公诗传皆言子夏
 丧毕夫子与琴援琴而弦衎衎而乐闵子骞丧毕夫
卷四 第 20b 页 WYG0127-0053d.png
 子与琴援琴而弦切切而哀与此言子夏子张者不
 同孔氏谓疑当以彼为正盖子夏丧亲无异闻而子
 骞至孝孔子所称也熊氏又谓子夏居父母之丧异
 故不同二说未详孰是
 
 
 
 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