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三十六
卷一百三十六 第 1a 页 WYG0120-032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记集说卷一百三十六  宋 卫湜 撰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
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
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郑氏曰安有所倚言无所偏倚也肫肫读如诲尔忳
 忳之忳忳忳恳诚貌也非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言
 唯圣人乃能知圣人也
卷一百三十六 第 1b 页 WYG0120-0324b.png
 河南程氏曰肫肫其仁盖言厚也
 蓝田吕氏曰唯天下至圣一章论天德唯圣人可以
 配之唯天下至诚一章论道唯圣人为能知之大经
 天理也所谓庸也大本天心也所谓中也育天用也
 谓化也反而求之理之所固有而不可易者是为庸
 亲亲长长贵贵尊贤是已谓其所固有之义广充于
 天下则经纶至矣理之所自出而不可易者是为中
 赤子之心是已尊其所自出而不丧则其立至矣理
卷一百三十六 第 2a 页 WYG0120-0325a.png
 之所不得已者是为化气机开阖是已穷理尽性同
 其所不得已之机则知之至矣知者与闻一以知十
 穷神知化乐天知命之知同所谓与天地参者也至
 诚而至乎此则天道备矣天德全矣夫天之所以无
 不覆者不越不倚于物而已有倚于物则其覆物也
 有数矣由不倚然后浑然至于纯全故曰肫肫其仁
 肫肫纯全之义也至于纯全则深幽而难测故曰渊
 渊其渊纯全而深幽其体大矣不至于天则不已故
卷一百三十六 第 2b 页 WYG0120-0325b.png
 曰浩浩其天浩浩如江海之浸上下与天地同流者
 非至诚而达天德孰能知之 又曰君子反经而已
 矣经正则庶民兴所谓经者百世不易之常道大经
 者亲亲长长贵贵尊贤而已正经之道必如舜尽事
 亲之道而瞽瞍底豫然后亲亲之经正必如王者父
 事三老兄事五更然后长长之经正必如国君臣诸
 父兄弟大夫降其兄弟之服然后贵贵之经正必如
 尧飨舜迭为宾主汤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然后尊
卷一百三十六 第 3a 页 WYG0120-0325c.png
 贤之经正
 建安游氏曰自唯天下至圣以下聪明睿知圣德也
 宽裕温柔仁德也发强刚毅义德也齐庄中正礼德
 也文理密察知德也溥博者其大无方渊泉者其深
 不测或容以为仁或执以为义或敬以为礼或别以
 为知唯其时而已此所谓时出之也夫然则外有以
 正天下之观内有以通天下之志是以见而民敬言
 而民信行而民说自西自东自南自北莫不心说而
卷一百三十六 第 3b 页 WYG0120-0325d.png
 诚服此至圣之德也天下之大经五品之民彝也凡
 为天下之常道皆可名为经而民彝为大经经纶者
 因性循理而治之无汨其序之谓也立天下之大本
 者建中于民也渊渊其渊非特如渊而已浩浩其天
 非特如天而已此至诚之道也德者其用也有目者
 所共见有心者所共知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道者
 其本也非道同志一莫窥其奥故曰苟不固聪明圣
 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盖至诚之道非至圣不能
卷一百三十六 第 4a 页 WYG0120-0326a.png
 知至圣之德非至诚不能为故其言之序相因如此
 延平杨氏曰大经天理也惇典敷教所以经纶之也
 大本中也建其有极所以立之也化育和也穷神而
 后知之也三者皆天也故唯天下之至诚能之非私
 知所能与也故曰夫焉有所倚有倚则人欲之私而
 已非诚也肫肫纯全也渊渊静深也浩浩广大也惟
 肫肫故能合天下之公惟渊渊故能通天下之志惟
 浩浩故能与天地同流其渊非特如渊而已其天非
卷一百三十六 第 4b 页 WYG0120-0326b.png
 特如天而已此道之至也非夫达天德者其孰能知
 之上言至圣此言至诚何也以人言之则与天地相
 似而已故如天如渊以至圣言之诚者天之道诚即
 天也故其天其渊以至诚言之此其异也
 河东侯氏曰天下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
 天下之大本经常也可久而不乱可久而能通非诚
 以经纶之不可也经如经纬之经纶如丝纶之纶易
 曰弥纶天下之道是也大本中也物物皆有中天下
卷一百三十六 第 5a 页 WYG0120-0326c.png
 之大本言中之大而尽天下之中者也立非建立之
 立如天地设位易立乎其中与立不易方之立同立
 天下之大本则又见诚之大也知天地之化育知与
 乾知大始之知同天地之化育天地为之尔知其化
 育者诚也天下之大经庸之大者也诚则经纶之天
 下之大本中之大者也诚则立乎其中天地之化育
 天地之极功也诚则知其事故曰夫焉有所倚肫肫
 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焉有所倚中也肫肫其仁
卷一百三十六 第 5b 页 WYG0120-0326d.png
 仁也渊渊其渊无穷也浩浩其天广大也如是之诚
 若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之人孰能知之知之言能
 尽其理也由是观之中庸之道至于诚斯至矣大矣
 无以加矣中庸言诚处不一或因鬼神或因政事或
 自脩身以言之或自内及外以言之或言天地之道
 或言人之道或自诚而明或自明而诚或言祯祥或
 言妖孽或曰自诚或曰自道或曰诚已或曰诚物或
 曰不贰或曰不已或曰如神或曰无息虽然不同皆
卷一百三十六 第 6a 页 WYG0120-0327a.png
 合内外之道也然而理不可低看如微之显诚之不
 可掩主鬼神而言之也鬼神造化之迹也造化之显
 微可穷而不可诘如四时之代谢万物之死生皆其
 迹也易曰原始要终又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
 知鬼神之情状是也如政也者蒲卢也体诚而为政
 者也不诚未有能化者也为政之诚脩身为本脩身
 之本自明善始故曰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诚者天
 之道诚之者人之道自诚而明生知者也天之为天
卷一百三十六 第 6b 页 WYG0120-0327b.png
 亦曰诚而已故曰天之道自明而诚反之者也人之
 为人脩道而已故曰人之道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诚
 固明矣明而未至诚非明也尽其性则尽人之性至
 于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者言人能体夫诚而至
 于天德则与天地参赞犹非天地也德与天地并故
 也致曲亦能有诚习而至于诚化不知为而为之矣
 祯祥妖孽应各不同易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
 善之家必有馀殃至诚一道流通上下与物无閒故
卷一百三十六 第 7a 页 WYG0120-0327c.png
 必先知之又曰至诚如神非得已也天地至诚故能
 成功圣人至诚故能践形成功践形自成也自道也
 自诚自道成已成物非二也一也此皆体夫诚者也
 不息不贰不已言其诚之专也此诚之功用也若止
 言诚则无息而已无息非言诚也形容诚之体段情
 性耳故又曰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
 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
 天如斯而已学者至此全无着力处非自得之不能
卷一百三十六 第 7b 页 WYG0120-0327d.png
 知也此言形而上者也
 新安朱氏曰此第三十二章承上章而言大德之敦
 化亦天道也经纶皆治丝之事经者理其绪而分之
 纶者比其类而合之也经常也大经者五品之人伦
 大本者所性之全体也唯圣人之德极诚无妄故于
 人伦各尽其当然之实而皆可以为天下后世法所
 谓经纶之也其于所性之全体无一毫人欲之伪以
 杂之而天下之道千变万化皆由此出所谓立之也
卷一百三十六 第 8a 页 WYG0120-0328a.png
 其于天地之化育则亦其极诚无妄者有默契焉非
 但闻见之知而已此皆至诚无妄自然之功用夫岂
 有所倚著于物而后能哉肫肫恳至貌以经纶而言
 也渊渊静深貌以立本而言也浩浩广大貌以知化
 而言也其渊其天则非特如之而已固犹实也前章
 言至圣之德此章言至诚之道然至诚之道非至圣
 不能知至圣之德非至诚不能为则亦非二物矣此
 篇言圣人天道之极致至此而无以加矣 或问至
卷一百三十六 第 8b 页 WYG0120-0328b.png
 圣至诚之说曰杨氏以聪明睿知为君德者得之而
 未尽其宽裕以下则失之盖聪明睿知者生知安行
 而首出庶物之姿也容执敬别则仁义礼知之事也
 经纶以下诸家之说亦或得其文义但不知经纶之
 为致和立本之为致中知化之为穷理以至于命且
 上于至诚者无所系下于焉有所倚者无所属则为
 不得其纲领耳游氏以上章为言至圣之德下章为
 言至诚之道者得之其说自德者其用以下皆善
卷一百三十六 第 9a 页 WYG0120-0328c.png
 又曰堂堂然流出来焉有所倚
 涑水司马氏曰此以后复论孔子有至诚之德人莫
 能知亦莫能掩经犹纲也删诗书定礼乐作春秋赞
 易道是能经纶天下之大纲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
 之化育也
 马氏曰大本者性之始所谓中德也大经者性之成
 所谓庸德也唯至诚无息则于大本有以立之于大
 经则有以经纶之极中庸之效有以知天地之化育
卷一百三十六 第 9b 页 WYG0120-0328d.png
 然后能赞之也夫焉有所倚者言其不蔽于一曲也
 肫肫其仁尽人道也渊渊其渊尽地道也浩浩其天
 尽天道也
 山阴陆氏曰知天地之化育赞外也知内也上言唯
 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言所以成内此言唯天下至
 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言所以成
 外成内而致外之人也成外而致内之天也然则浩
 浩其天岂直参之而已
卷一百三十六 第 10a 页 WYG0120-0329a.png
 长乐陈氏曰经常也大经大常所谓庸也大本所谓
 中也天地化育所谓和也方言至诚先庸后中和盖
 惟至诚为能体常能体常则中立而和达也夫是三
 者皆诚以为之而不倚乎一偏则无所不备也故肫
 肫然其仁之纯全也渊渊然其渊之幽深也浩浩然
 其天之广大也而三才之道非果聪明圣知达天德
 者其孰能知此于至圣言如天如渊于至诚言其天
 其渊如则有二其则一而已
卷一百三十六 第 10b 页 WYG0120-0329b.png
 莆阳郑氏曰心无偏倚名曰中此性之中也发而中
 节名曰和此事之中也凡事失中未有不乖者唯中
 则和心有偏倚则先有主矣岂能虚应不虚应则不
 中节何故水随器而有形心随事而有中有主则必
 固矣岂能随事而得中哉中和虽异名寂感虽殊势
 其为中则一也是道也乃感应之根故曰大本乃万
 事之常故曰大经唯圣人则能经纶以建是中天贵
 中气人贵中德五行以土为主五声以宫为君五味
卷一百三十六 第 11a 页 WYG0120-0329c.png
 以甘为和九畴以皇极为宗天下万物以中为归会
 此千万世所常行者故曰大经反此则为偏颇怪僻
 之行
 晏氏曰天下大经者理之常天下大本者性之中天
 地化育者命之正能穷理则能经纶天下之大经能
 尽性则能立天下之大本能至于命则能知天地之
 化育唯天下至诚则能穷理尽性而至于命其于三
 者之道全之尽之矣又岂倚于一偏乎故曰夫焉有
卷一百三十六 第 11b 页 WYG0120-0329d.png
 所倚肫肫者纯之至复性之初纯而不杂故曰肫肫
 其仁渊渊者深之至左右逢原若泉始达故曰渊渊
 其渊浩浩者大之至浩然之气塞乎天地故曰浩浩
 其天前言赞天地之化育此言知天地之化育盖赞
 者辅相以道知者默契于心唯心为能会道既能知
 之必能赞之相为表里而已前言溥博如天渊泉如
 渊今言渊渊其渊浩浩其天盖如天如渊者与易言
 与天地相似同意其天其渊者与易言与天地准同
卷一百三十六 第 12a 页 WYG0120-0330a.png
 意
 高要谭氏曰所谓天下至诚者积夫形著明动变化
 之效而极乎博厚高明悠久之道者也是以能经纶
 天下之大经其伦则三纲其用则九法天下万世之
 所行此所谓大经也经纶犹条理大经以为民纪使
 有条而不紊也是以能立天下之大本至中而不倚
 至正而不偏天下万理之所自出此所谓大本也立
 者建极之谓建立大本以为民极使不至于堕废也
卷一百三十六 第 12b 页 WYG0120-0330b.png
 是以能知天地之化育四时所以运行万物所以化
 生天地功用者有不能自已此所谓化育也知者明
 其所以然也明化育之所以然盖裁成辅相之道得
 参乎其閒故也此三者皆圣人所以立人之道而成
 位乎天地之閒者其在我则广大而无私其于物则
 曲成而不遗尚安有所偏倚哉夫唯无所偏倚则仁
 之体于是乎可见故曰肫肫其仁肫肫者纯全敦厚
 之称也仁体最难形容止言其大则不见其本心之
卷一百三十六 第 13a 页 WYG0120-0330c.png
 微止言其微则不见其全体之大故孟子尝解之曰
 仁者人也此以肫肫言仁盖明其有纯全敦厚之体
 而本心之微全体之大皆可具见孟子之言盖本于
 此也圣人所以与天地并者仁也仁之体既肫肫然
 纯全而敦厚则夫所谓渊渊浩浩如者皆仁之蓄养
 成就至于如此也仁之所蓄者极深故曰渊渊其渊
 言不可测也仁之所养者极大故曰浩浩其天言不
 可度也渊渊浩浩形容之意亦止是耳而其不可测
卷一百三十六 第 13b 页 WYG0120-0330d.png
 不可度之处亦终不得而言也夫所谓渊渊浩浩者
 大而化之之事进乎不可知之神者也唯圣人躬行
 允蹈亲入其阃域然后能知其所至苟不实聪明圣
 知而达于天德者则于渊渊浩浩之事未免乎揣度
 也安能深知其所以然哉
 永康陈氏曰子思论夫子至圣之用运而无私要必
 有藏乎其中者故又言天下之至诚而论其实然不
 易之理天下之大经自有常序便是经纶天下大经
卷一百三十六 第 14a 页 WYG0120-0331a.png
 各正其序则大本浑然藏乎其中便是立大本浑然
 藏乎其中则化育分明在我便是知大经自正化育
 自行大本运动阖辟浑然而不与之俱往故曰夫焉
 有所倚肫肫渊渊浩浩不已之实也其仁其渊其天
 从而名之也肫肫厚也而有纯一之意渊渊深也而
 有清明之意浩浩广大也而有运用不已之意此天
 德也非固其聪明圣知安得到此地位聪明圣知如
 上所谓也固退藏于密也惟其运用不已故密不用
卷一百三十六 第 14b 页 WYG0120-0331b.png
 则昭然矣达如中心达于面目之达达乎此则知乎
 此矣
 莆阳林氏曰夫焉有所倚者言圣人之道中立而无
 所偏倚如所谓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居天下之
 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是也肫肫者浑
 厚无閒断之貌仁即是生生不穷之意尧舜极到处
 只是一个仁字尽得如天如渊犹未足发挥圣人尚
 有比拟于其閒其渊其天直是得圣人极到处苟不
卷一百三十六 第 15a 页 WYG0120-0331c.png
 断然是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孰能知至诚之说也
 晋陵钱氏曰唯天下至诚为能有德至于圣唯诚为
 能大经若九经大本若脩身以道也又知天地之化
 育自吾身为之此君子之诚所为异于人唯其所存
 者大不倚一偏耳是谓至诚为能即之则忳忳焉其
 仁测之则渊渊然其渊穷之则浩浩然其天固犹自
 然也达犹至也唯圣人与天同德乃能知之非常情
 所识也自圣而归之诚自诚而归之天德此一节谓
卷一百三十六 第 15b 页 WYG0120-0331d.png
 夫子之圣同于天德
 金华邵氏曰天下至圣其极至于配天若夫天下至
 诚又不止是天下之大经待之而经纶则显摄运用
 之也天下之大本待之而立大本人之性也立则不
 使之失其固有也天地之化育待之而知化育造化
 万物者也知则明其消息之理也肫肫其仁渊渊其
 渊浩浩其天兼三者而备之则所以经纶所以立所
 以知皆其运量间尔其者指诚而言仁与天渊皆其
卷一百三十六 第 16a 页 WYG0120-0332a.png
 所自有之物非如天如渊比也君子欲知此理惟固
 聪明圣知而德与天为一者能之固如易成性存存
 之义
 新定邵氏曰上章言天下至圣此章言天下至诚明
 至诚所以为至圣也诚者天之道谓之至诚则纯乎
 天理无纤毫人为之伪者也故天下之大经唯至诚
 为能经纶之天下之大本唯至诚为能立之天地之
 化育唯至诚为能知之何谓经纶天下之大经疆理
卷一百三十六 第 16b 页 WYG0120-0332b.png
 天下纲纪四方使尊卑小大各循其分内外远近咸
 得其宜所谓立纲陈纪为万世法程是也何谓立天
 下之大本开明天理扶植民彝使人知有礼则生无
 信不立于以正万化之原建无穷之基所谓立我烝
 民莫匪尔极是也何谓知天地之化育仰观俯察而
 幽明之故可通原始反终而死生之说可明凡
 大道化生之机元气发育之妙无不洞见于方寸所
 谓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是也言大经大本而遂及于
卷一百三十六 第 17a 页 WYG0120-0332c.png
 天地之化育明此道与天地贯通无閒经纶大经植
 立大本非知化育者不能苟化育之妙未能深知则
 其所经纶其所植立欲无遗憾不可得也观隆古帝
 王功用宏博与天地参后世虽号为贤君设施浅陋
 终不足以望古则唯天下至诚然后能之信不诬矣
 夫至诚之用其大如此尝试论是诚之本体夫岂有
 所倚着然后能尔哉思而得者倚于思也至诚则不
 思而自得行而至者倚于行也至诚则不行而自至
卷一百三十六 第 17b 页 WYG0120-0332d.png
 浑然寂然感而遂通验之觳觫过堂下之时察之匍
 匐将入井之际一念恻然天机呈露唯见肫肫其仁
 耳肫肫恳至之貌也视之弗见听之弗闻莫测其际
 莫究其极唯见渊渊其渊耳渊渊静深之貌也洞乎
 其虚旷乎其达其大无伦其广无外唯见浩浩其天
 耳浩浩广大之貌也向言溥博如天渊泉如渊如之
 一字犹待比拟今言渊渊其渊浩浩其天则至诚之
 道即天即渊一体无二是诚也非謏闻寡见所能知
卷一百三十六 第 18a 页 WYG0120-0333a.png
 抑非徇口耳凭臆度所能知必也聪明圣知达天德
 之秘乃能灼知其所以然耳故曰苟不固聪明圣知
 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固犹实也天德即至诚也天
 地之化育即天德之所为也上文兼言天地又并言
 天渊此独言天德举其大者言之也能达天德则能
 知至诚矣能知至诚则能知天地之化育矣能知天
 地之化育则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矣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
卷一百三十六 第 18b 页 WYG0120-0333b.png
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
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诗
云潜虽㐲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
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
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曰奏假
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
鈇钺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
下平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
卷一百三十六 第 19a 页 WYG0120-0333c.png
民末也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至矣
 郑氏曰禅为絅锦衣之美而君子以絅表之为其文
 章露见似小人也淡其味似薄也简而文温而理犹
 简而辨直而温也知风之自自谓所从来也三知者
 皆知其睹末察本探端知绪也入德入圣人之德亦
 孔之昭孔甚也昭明也省不疚疚病也君子自省身
 无愆病虽不遇世亦无损于已志也相在尔室尚不
卷一百三十六 第 19b 页 WYG0120-0333d.png
 愧于屋漏相视也室西北隅谓之屋漏视女在室独
 居者犹不愧于屋漏屋漏非有人也况有人乎奏假
 无言时靡有争假大也此颂也言奏大乐于宗庙之
 中人皆肃敬金声玉色无有言者以时大平合和无
 所争也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不显言显也辟君也
 言不显乎文王之德诸侯尽法之予怀明德不大声
 以色予我也怀归也言我归其明德者以其不大声
 为严厉之色以威我也輶轻也伦犹比也言毛虽轻
卷一百三十六 第 20a 页 WYG0120-0334a.png
 尚有所比
 孔氏曰衣锦尚絅卫风硕人之篇言庄姜初嫁在涂
 衣著锦衣为其文之大著尚以禅縠为衣以覆锦衣
 也案诗本文衣锦褧衣此断截诗文也潜虽伏矣亦
 孔之昭诗小雅正月刺幽王之诗喻贤人君子身虽
 隐而其德昭著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此大雅抑
 篇刺厉王之诗诗人意称王朝小人不敬鬼神视女
 在庙室尚不愧于屋漏之神奏假无言时靡有争商
卷一百三十六 第 20b 页 WYG0120-0334b.png
 颂烈祖美成汤之诗本文云奏假无言无有諠哗之
 言也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大雅皇矣美文王之诗
 德輶如毛大雅烝民美宣王之诗言用德化民举行
 甚易其轻如毛也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大雅文王之
 诗载生也言天之生物寂然无象而物自生也
 河南程氏曰学始于不欺暗室 又曰不愧屋漏便
 是个持养气象(伊川/) 又曰不愧屋漏则心安而体
 舒 又曰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所谓一者无适之
卷一百三十六 第 21a 页 WYG0120-0334c.png
 谓一且欲涵泳主一之义一则无二三矣言敬无如
 易敬以直内义以方外须是直内乃是主一之义至
 于不敢欺不敢慢尚不愧于屋漏皆是敬之事也(伊/)
 (川/) 又曰圣人脩已以敬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唯上
 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四灵
 何有不至此体信达顺之道聪明睿知皆由是出以
 此事天飨帝 又曰一道本也知不二本便是笃恭
 而天下平之道(明道/)又曰君子之遇事无巨细一于
卷一百三十六 第 21b 页 WYG0120-0334d.png
 敬而已简细故以自崇非敬也饰私知以为奇非敬
 也要之无敢慢而已语曰居处恭执事敬虽之夷狄
 不可弃也然则执事敬者固为仁之端也推是心而
 成之则笃恭而天下平矣(伊川/)又曰毛犹有伦入毫
 釐丝忽终不尽(明道/)又曰圣人之言依本分至大至
 妙事语之若彝常此所以味长释氏之说见得些便
 惊天动地言语走作却是味短只为乍见如中庸言
 道只消道无声无臭四字总括了多少释氏言非黄
卷一百三十六 第 22a 页 WYG0120-0335a.png
 非白非咸非苦多少言语(伊川/)又曰中庸之说其本
 至于无声无臭其用至于礼仪三百威仪三千自礼
 仪三百威仪三千复归于无声无臭此言圣人心要
 处与佛家之言相反尽教说无形迹无色其实不过
 无声无臭必竟有甚见处大抵语论间不难见如人
 论金曰黄色此人必是不识金若是识金者更不言
 设或言时别自有道理张子厚尝谓佛如乍富贫子
 横渠论此一事甚当(伊川/)
卷一百三十六 第 22b 页 WYG0120-0335b.png
 横渠张氏曰闇然脩于隐也的然著于外也
 蓝田吕氏曰自此至篇终言得成反本自内省至于
 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自不动不言至于不大声以色
 自不大声色至于无声无臭声臭微矣有物而不可
 见犹曰无之则成一于天可知闇然而日章中有本
 也的然而日亡暴于外而无实以继之也故君子贵
 乎反本君子之道深厚悠远而有本故淡而不厌简
 而文温而理本我心之所固有也习矣而不察日用
卷一百三十六 第 23a 页 WYG0120-0335c.png
 而不知非失之也不自知其在我尔故君子之学将
 以求其本心之微非声色臭味之得比不可得而致
 力焉唯循本以趋之是乃入德之要推末流之大小
 则至于本原之浅深其知远之近欤以见闻之广动
 作之利推所从来莫非心之所出其知风之自欤心
 之精微至隐至妙无声无臭然其理明达暴著若悬
 日月其知微之显欤凡德之本不越是矣知此则入
 德其几矣 一本云自此至篇终凡七引诗皆言德
卷一百三十六 第 23b 页 WYG0120-0335d.png
 成反本以尽中庸之道所谓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
 必由是入也推衣锦尚絅之心则所以为己者遁世
 不见知而不悔矣闇然日章为己而中有本者也的
 然日亡为人而无实以继之者也故君子之道深厚
 悠远而有本所以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此入德
 之渐也君子之学视所至而得其所起循其末而见
 其所本即其著而明其至微故知远之近知风之自
 知微之显此入德之门也舜为法于天下我未免为
卷一百三十六 第 24a 页 WYG0120-0336a.png
 乡人欲求为舜则不越孝弟而已又求其所以行之
 则徐行后长者固足谓之弟矣其知远之近欤墨子
 兼爱杨子为我其始未有害也其风之末则至于无
 君无父而近于禽兽伯夷之不屑就以为清柳下惠
 之不屑去以为和其风之末不免乎隘与不恭君子
 不由则其端不可不慎也故曰差之毫釐缪以千里
 其知风之自欤鬼神之为德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
 有所谓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洋洋如在其上如在其
卷一百三十六 第 24b 页 WYG0120-0336b.png
 左右者其知微之显欤三者皆出乎心术而已本心
 我之所固有者也小人习矣而不察日用而不知其
 在我者尔君子之学求其本心者也本心之微非声
 色臭味之比不可得而致力焉唯循本以趋之是乃
 入德之要也推潜虽伏矣亦孔之昭之说盖所以养
 其衣锦尚絅之意而已衣锦尚絅为已者也为已者
 吾心诚然乎此而已岂系人之见与不见乎唯内省
 不疚无恶于吾志斯可矣相在尔室不愧于屋漏者
卷一百三十六 第 25a 页 WYG0120-0336c.png
 非特无恶于吾志又将达乎神明而无慊者也达乎
 神明而无慊则其德有孚矣此所以不动而民敬不
 言而民信也奏假无言时靡有争者则德之有孚非
 特使民敬信于我而我之德可使民劝而民威盖德
 之孚者养人于义理之中知善为可慕而迁之知不
 善为可耻而远之岂待赏之怒之而后然哉不显惟
 德百辟其刑之者盖要其所以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不赏而劝不怒而威岂有他哉在德而已君子之善
卷一百三十六 第 25b 页 WYG0120-0336d.png
 与人同合内外之道则为德非特成已将以成物故
 君子言货色之欲亲长之私必达于天下而后己岂
 非笃恭而天下平者哉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者又
 明德之化民不在乎声音笑貌之间莫非至诚孚达
 而已德輶如毛者言人之所以不为德者以德为重
 而难举也如童而知爱其亲长而知敬其兄此不肖
 之夫妇之所能行其轻而易举也如此而已何惮不
 为哉虽然谓之德者犹诚之者也未至乎诚也若至
卷一百三十六 第 26a 页 WYG0120-0337a.png
 乎诚则与天为一所谓德者乃理之所必然如春生
 夏长日往月来之比无意无我非勉非思浑然不可
 得而名者也声臭之于形微矣有物而不可见犹曰
 无之则上天之事可知矣中庸之书其始也言天命
 之谓性其卒也言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盖言此
 道出于天不及于天则为未至如乾之德曰大哉坤
 之德曰至哉至者至乾之大而后已也其篇之中言
 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
卷一百三十六 第 26b 页 WYG0120-0337b.png
 天下则及言天下至圣则曰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
 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及其终则曰君子不动而敬
 不言而信又曰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动
 也言也行也世以为法则犹在法度之间也莫不敬
 莫不信莫不说则忘乎法度而犹有言动之迹存焉
 至乎不动而敬不言而信不赏而劝不怒而威则德
 孚于人而忘乎言动矣然犹有德之声色存焉至于
 不大声色然后可以入乎无声无臭而诚一于天此
卷一百三十六 第 27a 页 WYG0120-0337c.png
 中庸之终也
 建安游氏曰自此以下皆言中庸之道以至诚为至
 也君子用心于内故闇然而日章作德而休也小人
 用心于外故的然而日亡作伪而拙也无藏于中无
 交于物泊然纯素独与神明居此淡也然因性而已
 故不厌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此简
 也然循理而已故文其心顺其气平其容婉其色愉
 薰然慈仁此温也然行而宜之故理淡而不厌天德
卷一百三十六 第 27b 页 WYG0120-0337d.png
 也简而文地德也温而理人德也若是为成德若知
 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者入德之途也欲治其
 国先齐其家知远之近也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
 下平可不谓近矣乎欲齐其家先脩其身知风之自
 也易于家人曰风自火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可不谓所自乎欲脩其身先正其心知微之显也夫
 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而常不离心术日用之间可
 不谓显矣乎知所以入德则成德其庶几乎正心之
卷一百三十六 第 28a 页 WYG0120-0338a.png
 道诚意而已故继言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
 所不可及者其唯人所不见乎言慎独不息则久久
 则天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天则神故君子不
 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言不怒之威严于鈇
 钺也德至于神则甚显而明亲誉息矣故君子笃恭
 而天下平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岂徒见于声
 音颜色之间哉盖明德化民之本也声音颜色之于
 化民末也故君子务本而已所谓德者非甚高而难
卷一百三十六 第 28b 页 WYG0120-0338b.png
 知也甚远而难至也举之则是故曰德輶如毛既已
 有所举矣则必思而得勉而中是人道而有对也故
 曰毛犹有伦若夫诚之至则无思无为从容中道是
 天道也故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无声无臭离
 人而立于独矣是天命之性也故曰中庸于是终焉
 延平杨氏曰君子之道充诸内而巳故闇然而日章
 小人骛于外不孚其实故的然而日亡此衣锦所以
 尚絅而恶其文之著也淡疑于可厌简疑于不文温
卷一百三十六 第 29a 页 WYG0120-0338c.png
 疑于不理淡简温所谓闇然也淡而不厌简而文温
 而理则闇然而章矣此充养尚絅之至也知远之近
 天下本诸身也知风之自由必择中也知微之显必
 慎其独也世之流风皆有所自清之隘和之不恭知
 其自此则君子不由也夫如是乃可与入德矣诗云
 潜虽伏矣亦孔之昭则微而显可知矣夫道不可须
 臾离也惟慎独为能终之故曰君子所不可及者其
 唯人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盖言
卷一百三十六 第 29b 页 WYG0120-0338d.png
 慎独也动而天下道之言而天下则之形于言动而
 天下从之也大而化之则言动不形而人敬信望之
 恍惚前后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而其卒也至于不赏
 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笃恭而天下平国非政
 刑所及也记曰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合乎
 神天亦唯诚而已君子之慎其独不欺于屋漏则其
 诚至矣诚于此动于彼盖天之道也是岂声音笑貌
 之所能为哉所怀者明德而已德者得于心之所同
卷一百三十六 第 30a 页 WYG0120-0339a.png
 然者也虽夫妇之愚与有焉其輶如毛举之易胜也
 而人莫能举之者无诚心而已德輶如毛未至于无
 偏犹有德也有而不化非其至也故上天之载无声
 无臭然后为至自天命之谓性至万物育焉中庸一
 篇之体要也大经庸也大本中也天地之化育和也
 三者皆天也岂人之私知所能与哉经纶天下之大
 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循而达之于天下
 脩道之教也夫道不可须臾离也以其无适而非道
卷一百三十六 第 30b 页 WYG0120-0339b.png
 也故于不闻不睹必恐惧戒慎焉所以慎其独也相
 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其充此之谓乎夫如是诚之
 至也故合乎神天而卒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盖道本乎天而其卒也反乎天兹其所以为至也
 又曰孟子言大人正已而物正荆公却云正已而不
 期于正物则无义正已而必期于正物则无命若如
 所论孟子自当言正已以正物不应言正已而物正
 矣物正物自正也大人只知正己而已若物之正何
卷一百三十六 第 31a 页 WYG0120-0339c.png
 可必乎唯能正已物自然正此乃笃恭而天下平之
 意荆公之学本不知此
 河东侯氏曰古之学者为己率吾性以达天理自可
 欲之善至于不可知之神非由外铄我也如身日长
 而不自觉焉原泉混混不舍昼夜有本者如是也故
 闇然而日章小人之学为人蹇浅虚浮色取仁而行
 违居之不疑如火销膏而不自知焉如七八之间雨
 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故的然而日亡衣锦
卷一百三十六 第 31b 页 WYG0120-0339d.png
 尚絅絅衣之表也必表而出之是也衣锦而尚絅所
 以恶其文之著也文非本故也君子之道也淡而不
 厌淡无味可悦其理易直故不厌简非繁华质而有
 理故曰文温非险诐之邪纯而和粹故曰理知远之
 近知本诸身也知风之自知过不及也知微之显知
 脩省也如此则入德之自也内不足者急于人知沛
 然有馀厥闻四驰舜自侧微而登庸潜虽伏矣亦孔
 之昭也亦微之显诚之不可掩之道也内省不疚不
卷一百三十六 第 32a 页 WYG0120-0340a.png
 欺天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恶于志也君子之所不
 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人之所不见者屋漏也
 君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不愧屋漏也不愧屋
 漏与慎独不同慎独学者之事不愧屋漏近于诚而
 未至也不动而敬不言而信则诚矣诗曰奏假无言
 时靡有争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正
 已而物正成已所以成物也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
 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夫何为哉恭已正南
卷一百三十六 第 32b 页 WYG0120-0340b.png
 面而已矣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
 于以化民末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恶知乎所谓声
 色者然哉故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
 声无臭至矣輶至轻也毛至微也犹有轻重毛发之
 伦可拟可象者存焉是犹化民而不大声色者也若
 夫上天之载则无声无臭莫可得而拟议非无物也
 所谓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大而
 不可载小而不可破无物不该焉故也中庸之书自
卷一百三十六 第 33a 页 WYG0120-0340c.png
 天命之谓性至孰能知之其理无精粗之殊天命之
 谓性率性之谓道脩道之谓教言其始也本也至于
 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孰能知之言其成也终
 也所谓物之终始也天之道人之事合内外之道故
 时措之宜也君子之能事毕矣古所传者中庸之书
 终也自衣锦尚絅无声无臭至矣子思再叙入德成
 德之序也自率性之谓道脩道之谓教有诸已而后
 方能入德充实辉光而后至于不可知之神神则诚
卷一百三十六 第 33b 页 WYG0120-0340d.png
 而无肫肫渊渊浩浩其仁其渊其天也故曰无声无
 臭至矣无声也无臭也犹无方也无体也云尔子思
 之书中庸也始于寂然不动中则感而遂通天下之
 故及其至也退藏于密以神明其德复于天命反其
 本而已其意义无穷非玩味力索莫能得之知之者
 其唯文王乎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如斯而已知之者
 其唯文王乎
 新安朱氏曰此第三十三章前章言圣人之德极其
卷一百三十六 第 34a 页 WYG0120-0341a.png
 盛矣此复自下学立心之始言之而下文又推之以
 至其极也诗国风卫硕人郑之丰皆作衣锦褧衣褧
 絅同禅衣也尚加也古之学者为己故其立心如此
 尚絅故闇然衣锦故有日章之实淡简温絅之袭于
 外也不厌而文且理焉锦之美在中也小人反是则
 暴于外而无实以继之是以的然而日亡也远之近
 见于彼者由于此也风之自著乎外者本乎内也微
 之显有诸内者形诸外也有为己之心而又知此三
卷一百三十六 第 34b 页 WYG0120-0341b.png
 者则知所谨而可入德矣故下文引诗潜虽伏矣亦
 孔之昭言慎独之事承上文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也
 无恶于志犹言无愧于心此君子慎独之事也引诗
 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承上文又言君子之戒慎
 恐惧无时不然不待言动而后敬信则其为己之功
 益加密矣故下文引奏假无言时靡有争并言其效
 奏进也承上文而遂及其效言进而感格于神明之
 际极其诚敬无有言说而人自化之也威畏也鈇莝
卷一百三十六 第 35a 页 WYG0120-0341c.png
 斫刀也钺斧也不显惟德不显说见二十六章此借
 引以为幽深玄远之意承上文言天子有不显之德
 而诸侯法之则其德愈深而效愈远矣笃厚也笃恭
 言不显其敬也笃恭而天下平乃圣人至德渊微自
 然之应中庸之极功也引诗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
 以明上文所谓不显之德者正以其不大声与色也
 又引孔子之言以为声色乃化民之末务今但言不
 大之而已则犹有声色者存是未足以形容不显之
卷一百三十六 第 35b 页 WYG0120-0341d.png
 妙不若烝民之诗所言德輶如毛则庶乎可以形容
 矣而又自以为谓之毛则犹有可比者是亦未尽其
 妙不若文王之诗所言上天之载无声无臭然后乃
 为不显之至耳盖声臭有气无形在物最为微妙而
 犹曰无之故唯此可以形容不显笃恭之妙非此德
 之外又别有是三等然后为至也子思因前章极致
 之言反求其本复自下学为己慎独之事推而言之
 以驯致乎笃恭而天下平之盛又赞其妙至于无声
卷一百三十六 第 36a 页 WYG0120-0342a.png
 无臭而后已焉盖举一篇之要而约言之其反复丁
 宁示人之意至深切矣学者其可不尽心乎 或问
 卒章之说曰承上三章既言圣人之德而极其盛矣
 子思惧夫学者求之于高远玄妙之域轻自大而反
 失之也故反于其至近者而言之以示入德之方欲
 学者先知用心于内不求人知然后可以慎独诚身
 而驯致乎其极也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而其所以平
 无声臭之可寻此至诚盛德自然之效而中庸之极
卷一百三十六 第 36b 页 WYG0120-0342b.png
 功也故以是而终篇焉盖以一篇而论之则天命之
 性率性之道脩道之教与夫天地之所以位万物之
 所以育者于此可见其实德以此章论之则所谓淡
 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
 显者于此可见其成功皆非空言也然其所以入乎
 此者则无他焉亦曰反身以慎独而已矣故首章已
 发其意此章又申明而极言之其旨深哉其曰不显
 亦充尚絅之心以至其极耳与诗之训义不同盖亦
卷一百三十六 第 37a 页 WYG0120-0342c.png
 假借而言若大学敬止之例 又曰诸说程子至矣
 吕氏既失其章旨又不得其纲领条贯而于文义尤
 多未当如此章承上文圣诚之极致而反之以本乎
 下学之初心遂推言之以至其极而后已也而以为
 皆言德成反本之事则既失其章旨矣此章凡八引
 诗自衣锦尚絅以至不显惟德凡五条始学成德疏
 密浅深之序也自不大声以色以至无声无臭凡三
 条皆所以赞夫不显之德也今以不显惟德通前三
卷一百三十六 第 37b 页 WYG0120-0342d.png
 义而并言之又以后三条者亦通为进德工夫浅深
 次第则又失其条理矣至以知风之自为知见闻动
 作皆由心出以知微之显为知心之精微明达暴著
 以不动而敬不言而信为人敬信之以货色亲长达
 诸天下为笃恭而天下平以德为诚之之事而犹有
 声色至于无声无臭然后诚一于天则又文义之未
 当者然也然近世说者乃有深取乎其知风之自之
 说而以为非大程夫子不能言者盖习于佛氏作用
卷一百三十六 第 38a 页 WYG0120-0343a.png
 是性之谈而不察乎了翁序文之误耳学之不讲其
 陋至此亦可怜也游氏所谓无藏于中无交于物泊
 然纯素独与神明居所谓离人而立于独者皆非儒
 者之言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则又
 审于接物之事而非简之谓也其论三知未免牵合
 之病其论德輶如毛以下则其失与吕氏同杨氏知
 风之自与吕氏旧本之说略同而取證又皆大远要
 当参取吕氏改本去其所谓见闻者而益以言语之
卷一百三十六 第 38b 页 WYG0120-0343b.png
 得失动作之是非皆知其有所从来而不可不谨则
 庶乎其可耳以德輶如毛为有德而未化则又吕游
 之失也侯氏说多疏阔唯以此章为再叙入德成德
 之序者独为得之也 又曰知风之自凡事自有个
 来处所以与微之显厮对着
 兼山郭氏曰大凡欲人之敬敬先于动可也欲人之
 信信先于言可也不如是虽家至户晓训告命令靡
 所不至民不违而去之者鲜矣是谓不显惟德百辟
卷一百三十六 第 39a 页 WYG0120-0343c.png
 其刑之者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人知之亦为
 之人不知亦为之天之大反之于一心万物之众反
 之于一身既而无我也无物也意必固我一物不存
 焉故能笃恭而天下平也君子笃恭而天下平是以
 声色之为末也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
 焉此之谓也且天之生物未尝与物私而风雨之所
 膏寒暑之所成日月之所照霜露之所化未尝一物
 遗者何哉以其大且一也反求其大廓然无外物与
卷一百三十六 第 39b 页 WYG0120-0343d.png
 无极宜若不与物交而造化之功品物咸遂若有期
 会相应亘古今而不穷然后可知上天之载与夫中
 庸之所以为中庸也
 江陵项氏曰此一章自其用功于隐至发见于费者
 而总言之其末复归于隐正与本篇自天命之谓性
 至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相对盖
 以一章具一篇之义也 又曰淡而不厌无味而味
 自长也简而文无文而文自著也温而理不肃而成
卷一百三十六 第 40a 页 WYG0120-0344a.png
 不严而治也 又曰知远之近言乎天下之本也知
 风之自言动之机也知微之显言潜虽伏矣之事也
 即以上四章之意反覆言之耳
 高要谭氏曰中庸之书始以慎独终以慎独始以慎
 独者欲立其本以应事于外终以慎独者极其大归
 而合理于天则渊渊浩浩之体可以心识不可以说
 尽也夫文者美在外也恶文之著恶其饰外而忘本
 失实也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务本务实故美在其
卷一百三十六 第 40b 页 WYG0120-0344b.png
 中而畅于四肢也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无实无本
 故外虽饰伪而良心内丧也君子所尚皆本也故淡
 而不厌则真实而可久也简而文则存诸中者有要
 而𤼵于外者自然成理也温而理则和顺积中而施
 为皆当也此其所以闇然自晦而愈不可掩也小人
 反是此其所以的然自表而愈无所据也复本之要
 在乎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所谓远者万理
 之散在天下是也所谓近者本心之在我是也知天
卷一百三十六 第 41a 页 WYG0120-0344c.png
 下万理皆总会乎吾之本心此即知远之近也所谓
 风者施化于外是也所谓自者本心所在是也知施
 化之用皆本心之所出即知风之自也所谓微者本
 心所存人不得见唯我自知是也所谓显者几微𤼵
 露无隐不见人皆知之是也知内之所存终必𤼵露
 不可得而掩此即知微之显也知此三者之理然后
 能见本心故处而于德之奥有所从入故曰可与入
 德矣三知者复本之要也唯君子知此三者之理所
卷一百三十六 第 41b 页 WYG0120-0344d.png
 以尝用力于人所不见之处故知隐伏之孔昭夫然
 后能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在人所不见之处尤切兢
 也知屋漏之不可有愧夫然后能笃诚于言动未发
 之前而使人敬信于言动未形之始也知至静无言
 可使不争夫然后能渊默存诚无物无我使善者见
 之乐不善者见之愧而不必赏之劝刑之威也知不
 显之为德百辟自然仪刑夫然后能笃恭于内对越
 在天纯一不杂使天下化之皆知反身自求各止其
卷一百三十六 第 42a 页 WYG0120-0345a.png
 分而无不平也凡是数者皆由三知以入德者也于
 是又推其精微至于不大声色知声色之为末则知
 本心所存之微虽声色之不大未足为喻也于是又
 益推其精微至于德之易举其轻如毛如毛虽细微
 尚有伦理之可见则知本心之所存微而又微虽毛
 之细亦未足以为喻也于是又从而更推精微之极
 至于无声无臭盖无声可闻无臭可知天之事也本
 心所存其微至此则与天为一不可以有加矣
卷一百三十六 第 42b 页 WYG0120-0345b.png
 三衢周氏曰自此以下凡八引诗或疑其无序不知
 所以證脩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夫诚者诚之者其
 说甚明第学者未深考尔苟明其序则一篇之意灿
 然矣衣锦尚絅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此脩身之證也
 君子之学为己不患人之不已知故衣锦尚絅恶其
 文之昭著然诚之所发终不可掩所以闇然而日章
 小人之学为人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惟恐人之不知
 故心劳日拙人之视已如见其肺肝所以的然而日
卷一百三十六 第 43a 页 WYG0120-0345c.png
 亡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此闇然日章之道其德
 参乎天地者也虽淡而不厌以言其易而可亲虽简
 而有文以言其居之以敬虽温而能理以言其中和
 之德足以立天地育万物是三者若远而近若风有
 自若微而显知其远者必自迩斯能极于博厚知家
 人之象风自火出斯能极于明诚知莫显乎微之不
 可掩斯能极于高明夫是之谓可与入德必言知者
 其要在于致知知而不至者有矣未有不知而能至
卷一百三十六 第 43b 页 WYG0120-0345d.png
 者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此自近自内自微之谕也故
 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志者心之所之也志无所
 恶则内省吾心无所慊愧矣此君子谨独之学用力
 于人所不见之地非人所能及也故曰君子之所不
 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
 漏此齐家之證也屋漏者室之西北隅既祭犹敬心
 无愧于幽明则闇室无所欺矣故其处家也言必有
 物行必有恒不动而人莫不敬不言而人莫不信其
卷一百三十六 第 44a 页 WYG0120-0346a.png
 诚之至乎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治国之道莫大乎赏
 罚固足以示劝惩矣至于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
 于鈇钺如在宗庙之中自生肃敬之心此诚之所格
 非赏罚之所及也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此平天下
 之證也平天下者岂以力服人哉不显惟德百辟自
 然仪刑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不显者闇然日章之
 道其舜之恭已无为文王之不识不知者乎是故笃
 恭而天下平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此特言诚也诚
卷一百三十六 第 44b 页 WYG0120-0346b.png
 之为德以已昭昭使人昭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德輶如毛仲山甫举之固为明哲君子然犹有伦之
 可见未足以为至此證诚之也惟天运于上于穆不
 已无声臭可听闻如文王之纯亦不已然后为至此
 證诚者也
 严陵方氏曰君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故内省
 察而不疚焉以其不疚故无恶于志言心之所之未
 始有恶也为善于显明之中者易为善于幽隐之中
卷一百三十六 第 45a 页 WYG0120-0346c.png
 者难故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经
 曰戒慎其所不睹与此同意动而敬言而信赏而劝
 怒而威末矣唯不动而敬不言而信不赏而劝不怒
 而威然后为至怒必以鈇钺为言者先王之所以饰
 怒是也笃恭谓笃厚于恭也不大声以色言化民以
 德也无声无臭言化民以道也声之化民则闻而化
 色之化民则见而化声色非不可以化民也特非化
 民之本尔
卷一百三十六 第 45b 页 WYG0120-0346d.png
 长乐陈氏曰上言至诚如是其至简复何言哉世之
 人所以每每不诚者非不知中庸之本乎诚也亦非
 不知诚之可以有为也第从事于外也速而致力于
 内也寡故诚不至而德不诚中庸之书终言成效亦
 足矣而此所以言恐人之不知所以为诚也故据诗
 委曲以谕之然自衣锦尚絅至终篇大抵不过欲人
 致力于内而不必从事于外也惟恶其文之著故曰
 闇然而日章与的然日亡异矣淡而不至乎厌简而
卷一百三十六 第 46a 页 WYG0120-0347a.png
 能文温而能理及夫三知入德虽伏而昭内省不疚
 屋漏不愧皆欲致力于内而已夫不必动而敬不必
 言而信不必赏而劝不必怒而威岂必从事于外哉
 笃恭而天下自平耳呜呼声色不可以化民而从事
 于外者果何为哉德輶如毛固美矣而毛犹有伦不
 若无声无臭之为至也然则为中庸者致力于内而
 已
 山阴陆氏曰简疑于不文温疑于不理简而文温而
卷一百三十六 第 46b 页 WYG0120-0347b.png
 理至矣知远之近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知风之
 自所谓关睢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知微之显所谓
 莫显乎微是也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知所谓远
 者在此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知所谓
 显者在此正身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
 以正万民知所谓风之自者在此夫如是可与入德
 矣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言虽心之所之不萌
 恶也与形而后绝之异矣
卷一百三十六 第 47a 页 WYG0120-0347c.png
 范阳张氏曰子思中庸大抵以戒慎不睹恐惧不闻
 为入德之阶故言之重辞之复何止三致意乎纵横
 反覆无非此理而已既言闇然日章之理矣言内省
 不疚之理矣今又言君子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
 不见乎故举诗不愧屋漏以證之 又曰或见而敬
 或不见而章或言而民莫不信或言而世为天下则
 或不言而信或动而世为天下道或不动而变或行
 而世为天下法或行而民莫不说或无为而成或不
卷一百三十六 第 47b 页 WYG0120-0347d.png
 赏而劝或不怒而威卷舒阖辟纵横上下无不可者
 则以微之显诚之不可掩也如此不大声以色者是
 其意专于德而不俟形于动言赏罚声色之间而天
 下自化也孰为德乎即戒慎恐惧不睹不闻是也养
 之既久功深力到举意即成未萌即应所以不动不
 言不赏不怒而敬且信劝且威也其效如此天下必
 以为难到也圣人乃曰德輶如毛其意谓谁不能举
 之乎其要止在戒慎恐惧此亦人之所易为也毛犹
卷一百三十六 第 48a 页 WYG0120-0348a.png
 有伦是德犹有形象也自德而上即喜怒哀乐未发
 以前也此岂有形象哉此天命之性也学不到此奚
 足为中庸
 莆阳郑氏曰夫行远者必自迩察乎天地其造端必
 出于夫妇行乎天下其所推不出于闺门本立而后
 道生若舍近而务远则无本矣故曰知远之近天下
 风俗皆有所自黄老之说自于窦太后曹相国方士
 神仙自于秦皇汉武清谈自于王何浮屠自于汉明
卷一百三十六 第 48b 页 WYG0120-0348b.png
 帝楚王英邪说一胜千载颓风孟子距杨墨韩退之
 斥佛老恐其为千载风俗害也故曰知风之自人皆
 知微之微不知微之显夫所谓微之显何也日用之
 道也道虽精微而百姓之所日用夫子曰谁能出不
 由户何莫由斯道也易曰百姓日用而不知孟子曰
 行焉不知习焉不察君子下学上达不敢忽其日用
 显显者故曰知微之显
 海陵顾氏曰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者君子内自
卷一百三十六 第 49a 页 WYG0120-0348c.png
 省察无所疚病又无过恶于其志是盖能知显微本
 者也相在尔室者视尔室中助祭之人皆怠慢无肃
 敬之心尚不愧于屋漏之神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
 者声色之事以德校之乃化民之末也化民当以德
 为本毛尚有伦以其有形体德固无形而易举也上
 天以生成为事无闻其声音无知其气臭窈然无象
 天下之物自然生成
 涑水司马氏曰苟内省不疚虽谤议沸腾刑祸交至
卷一百三十六 第 49b 页 WYG0120-0348d.png
 亦非其所恶也
 莆阳林氏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奏大乐而无諠哗
 之声者是写出太平气象正属四方无侮无拂之时
 是时也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也此唯尧舜
 成康可以当此不显言其甚显也人君有甚显之德
 则左右公卿之人皆仪刑之君子笃恭而天下平盖
 自我一人正心诚意则左右近习可化则朝廷之上
 可化则都鄙之间可化岂不谓之笃恭而天下平乎
卷一百三十六 第 50a 页 WYG0120-0349a.png
 晋陵钱氏曰此七节言君子之德不著于外极于天
 下之无声臭故子贡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
 而闻也的然显然也温而理温犹和也理犹治也远
 之近风之自自外而知之微之显自内而知之无恶
 于志志犹记也虽有人志之君子所不恶言屋漏则
 通于天所当愧也不大声以色言大舜文王之明德
 所以广大其声誉者不以颜色故夫子云声与色皆
 末也
卷一百三十六 第 50b 页 WYG0120-0349b.png
 晏氏曰淡者所以合乎天不厌者所以通乎人淡而
 不厌则天人兼备矣简者居其实而略文者摭其华
 而详简而文则华实相副矣温者以仁存心理者以
 义制事温而理则仁义并行矣尽此三道者全德之
 人也入德盖由君子之道而入圣人之德也自敬者
 不敢慢于人故虽不动而人皆敬之况于有动乎自
 信者不敢诈于人故虽不言而人皆信之况于有言
 乎上文言内省不疚而继之以此盖欲其以自敬自
卷一百三十六 第 51a 页 WYG0120-0349c.png
 信为克尔说者谓笃恭者厚于恭而无所薄之谓也
 此说非矣是不知经者之谈表记不云乎君子笃以
 不掩恭以远耻则笃也恭也分而为二矣盖笃以笃
 实在内言其德也恭以恭逊在外言其行也有觉德
 行四国顺之此天下所以平欤
 建安真氏曰引诗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明虽潜深隐
 伏之地而其昭著章灼有不可掩者故君子内省而
 不疚无愧于心苟人心至灵毫发之微少有自欺必
卷一百三十六 第 51b 页 WYG0120-0349d.png
 有不能慊于中者此所谓疚也此所谓恶也惟夫处
 幽如显视独如众反之于己无所疚恶也此君子之
 所以大过人而人之所不能及也又谓于处室之时
 当无愧于屋漏故君子静而常敬默而常信不待动
 作语言而后见也存养之功至此非盛德其孰能之
 乎
 蔡氏曰衣锦尚絅至可与入德矣言戒谨恐惧之事
 潜虽伏矣至人之所不见乎言谨独之事相在尔室
卷一百三十六 第 52a 页 WYG0120-0350a.png
 至不言而信言家齐之事奏假无言至威于鈇钺言国
 治之事不显惟德至天下平言天下平之事故于家
 则不言民于国则称民至笃恭而天下平则直言天
 下矣予怀明德至无声无臭至矣言君子道德精至
 人道之极致也知远之近知风之自外必由乎内也
 知微之显内必著乎外也言能知夫内外轻重之至
 则可许以入德之事矣
 钱塘于氏曰入德之门知远之近必由此以之彼知
卷一百三十六 第 52b 页 WYG0120-0350b.png
 风之自必由内以达外知微之显必知天下之显本
 乎微能知近而知自则是知微也近而远自而风则
 是微之显也故知微之显一句异于远之近风之自
 也知微之显非慎独之学不能造也
 延平周氏曰以声色而方于德则德为本以德而方
 于道则道为妙盖毛譬则德也上天譬则道也毛虽
 微然未免乎有体有体故有伦唯上天之造始则不
 唯无体而又且无声无臭也
卷一百三十六 第 53a 页 WYG0120-0350c.png
 新定邵氏曰君子之道谦冲务实不求人之我知也
 而芬芳外达人自知之故在已虽闇然自晦而其道
 日彰而不可掩小人之道誇诩衒耀唯恐人之不我
 知也而行潦无本涸可立待故在已虽的然自彰而
 其道日亡而不可久孟子声闻过情一章即所以推
 明此意正月之诗所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此即渊
 鱼喻谓鱼潜于渊宜若人所不见矣而终不免于网
 罟之患则以其实有此鱼终不能逃人之知也君子
卷一百三十六 第 53b 页 WYG0120-0350d.png
 而审乎此则反观内省实无一毫之疚病可也一毫
 隐于方寸人之视之如见其肺肝亦犹此鱼虽伏而
 甚昭也岂不凛乎可惧哉 君子德化所感不赏而
 民自劝于为善不怒而民自威于鈇钺盖人心均有
 此天理宗庙之中未施敬而民敬墟墓之间未施哀
 而民哀何待赏而后劝乎讼而有愧者望贤者室庐
 而遽返身为不义者不畏其罪而畏贤者之知何待
 怒而后威乎夫其随触而感与夫乡闾所敬者其所
卷一百三十六 第 54a 页 WYG0120-0351a.png
 兴起其所愧惕犹且若此而况君国子民者躬率表
 倡于其上则其感化之效又当若何耶 载字训诂
 不同文王诗云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说诗者曰载事
 也释中庸者音栽谓天之造生万物也以愚观之俱
 所未安载犹地载神气之载言上天所载之道无声
 无臭也
 
 
卷一百三十六 第 54b 页 WYG0120-0351b.png
 
 
 
 
 
 
 
 礼记集说卷一百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