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十五
卷九十五 第 1a 页 WYG0119-008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记集说卷九十五    宋 卫湜 撰
大章章之也咸池备矣韶继也夏大也殷周之乐尽矣
 郑氏曰大章尧乐名也言尧德章明周礼阙之或作
 大卷咸池黄帝所作乐名也尧增脩而用之咸皆也
 池之言施也言德之无不施也周礼曰大咸韶舜乐
 名也韶之言绍也言舜能继绍尧之德周礼曰大韶
 夏禹乐名也言禹能大尧舜之德周礼曰大夏殷周
卷九十五 第 1b 页 WYG0119-0089b.png
 之乐尽矣言尽人事也周礼曰大濩大武
 孔氏曰此论六代之乐咸池备矣言黄帝之德皆施
 被于天下无不周遍是为备具也咸池虽黄帝之乐
 尧既增改脩治而用之故此文次在大章之下至周
 谓之大咸黄帝之乐尧不增脩者则别立其名则此
 大章是也至周谓之大卷更加以云门之号故周礼
 云门大卷在大咸之上此大章在咸池之上故知大
 卷当大章也自夏以前皆以文德王天下殷周二代
卷九十五 第 2a 页 WYG0119-0090a.png
 唯以武功为民除残暴民得以生人事道理尽极矣
 石林叶氏曰咸池言备者德之全也殷周言尽者声
 之极也
 长乐陈氏曰舜有绍尧之至德故乐谓之韶禹有中
 国之大功故乐谓之夏由夏而上言乐之名而不言
 代由殷而下则言代而不言乐之名者盖世远则乐
 之名难明世近则乐之名易知以其难明故详之以
 其易知故略之也 又乐书曰尧作大章以其焕乎
卷九十五 第 2b 页 WYG0119-0090b.png
 有文章也黄帝作咸池以其咸物而润泽之也盖五
 帝之乐莫著于黄帝至尧脩而用之然后一代之乐
 备故曰大章章之也咸池备矣舜绍尧之俊德而以
 后夔作韶禹成治水之大功而以皋陶作夏成汤能
 护民于涂炭故伊尹为之作濩武王以武定祸乱故
 周公为之作武是帝乐莫备于尧舜而王乐至三王
 无复馀蕴矣故曰韶继也夏大也殷周之乐尽矣此
 三代之道所以具异乎尧之所谓备也尧曰大章又
卷九十五 第 3a 页 WYG0119-0090c.png
 曰云门大卷者云门乐之体也大章大卷乐之用也
 云之为物出则散而成章其仁所以显入则聚而为
 卷其智所以藏尧之俊德望之如日就之如云云门
 之实也其仁如天大章之实也其智如神大卷之实
 也
 延平周氏曰法成于尧而天道备故曰咸池备矣文
 极于殷周而人道尽故曰殷周之乐尽矣
 严陵方氏曰大章咸池黄帝尧舜之所以同用也韶
卷九十五 第 3b 页 WYG0119-0090d.png
 谓之九韶九者乐成之数前乎舜则尧非不继喾也
 后乎舜则禹非不继舜也特于舜乐言继者盖法成
 乎尧者也在喾之时法犹未成尧虽继之而可继之
 事未备舜协于帝在舜之时功为己协禹虽继之而
 不足为难则可继之善善继之功唯舜独也无不顺
 之谓备无有馀之谓尽
 马氏曰尧德明于天下故作大章以章之黄帝之德
 所施者博故作咸池德之所施者博故曰池民之所
卷九十五 第 4a 页 WYG0119-0091a.png
 顺者众故曰咸汤武所为岂其心之所欲出于不得
 已也盖其人道极于此故曰尽矣
 山阴陆氏曰言章备咸池之乐故大章一名大咸濩
 曰韶濩盖亦以此韶虽禅犹继也若禹继舜不足当
 之即付朱均虽继绝矣夫文反继为绝盖如此凡乐
 后无所加则备中无所含则尽备犹可也尽甚矣
 延平黄氏曰云门天德之象也咸池地德之象也乐
 之象德有天而已则简地尧之乐有咸池则备矣韶
卷九十五 第 4b 页 WYG0119-0091b.png
 夏文乐也濩武武乐也象德有文而已则缺武商周
 之乐有濩武则尽矣大卷言云之形大章言云之象
 庆源辅氏曰大章章之也言帝德之章著也德至于
 可名则非其至矣故曰咸池备矣咸池非可以名义
 求也以大章而视咸池则咸池备矣此所以先言大
 章后言咸池也若韶继也夏大也视大章则又杀矣
 曰濩曰武则又韶夏之次也故曰尽矣言无馀蕴而
 不复可继也由是观之则乐可知
卷九十五 第 5a 页 WYG0119-0091c.png
 金华邵氏曰乐尽则德有所不足文王清庙之瑟犹
 有遗声则德有馀而乐不能尽也商周之乐尽矣岂
 汤武之征伐有歉于三圣揖逊之盛欤孔子曰武尽
 美矣未尽善也记者之意或得诸此
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教者民之寒
暑也教不时则伤世事者民之风雨也事不节则无功
然则先王之为乐也以法治也善则行象德矣
 郑氏曰教谓乐也以法治以乐为治之法行象德民
卷九十五 第 5b 页 WYG0119-0091d.png
 之行顺君之德也
 孔氏曰此明乐之为善乐得其所则事有功也以法
 治者若乐善则治得其善乐不善则治乖于法前文
 教不时事不节是也人君教化美善则民法象君德
 张氏曰此明施乐须节也既必须节故引譬例寒暑
 天地之气也若寒暑不时则民多疾疫也风雨飘洒
 凄厉有不时者则榖损民饥也乐以气和民心如天
 地寒暑以气生化故谓乐为民之寒暑也风雨之事
卷九十五 第 6a 页 WYG0119-0092a.png
 谓之礼也礼以形教故曰事也天地之以风雨奋润
 万物犹以礼安治万民故谓礼为万民之风雨也先
 王为乐必以法制治善则臣下之行皆象君之德也
 长乐陈氏曰一阴一阳天地之道也运而为四时则
 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散而育万物则风雨相资而化
 兴焉乐道天地之和而其教与事实体之也盖寒暑
 所以生成万物而风雨又所以辅成岁功也教所以
 化成天下而事又所以辅成治功也寒暑不时而愆
卷九十五 第 6b 页 WYG0119-0092b.png
 伏其能不疾而伤世乎风雨不节而凄若其能不饥
 而无功乎以迹求之春诵夏弦春合舞秋合声以至
 先王之所著以成教者孰非法寒暑之时耶凡乐之
 事或以声展之或以舞正之以至律小大之称比终
 始之序以象事行孰非法风雨之节耶然则先王为
 乐法寒暑风雨之治教有时事有节以善民心如此
 则民之行也未有不象上之德矣在易益之九五上
 则有孚惠心下则有孚惠我德岂非以法治也善则
卷九十五 第 7a 页 WYG0119-0092c.png
 民之行象德欤(乐书/)
 严陵方氏曰往来应期之谓时多少得所之谓节寒
 者冬之气暑者夏之气故言时风雨则散润于四时
 之间而已故言节气所伤为疾食不足为饥气由寒
 暑而运故不时而疾食由风雨而成故不节则饥教
 者民之寒暑欲得其时故也事者民之风雨欲适其
 节故也且教以经世苟或不时何异寒暑之成疾乎
 故曰伤世事以就功苟或不节何异风雨之致饥乎
卷九十五 第 7b 页 WYG0119-0092d.png
 故曰无功教得其时事适其节莫非和之所致也和
 者乐之道故继之以先王之为乐焉上所言教之时
 事之节皆法治之意以乐为法则莫非善法以乐为
 治则莫非善治
 马氏曰古之为教者常兴于既富之后盖彼为救死
 而恐不赡则奚暇治礼义哉故其序必在于富庶之
 后而使之田足以耕而为之食宅足以桑而为之衣
 元元皆乐于衣食之馀而冻馁之苦不及于父母兄
卷九十五 第 8a 页 WYG0119-0093a.png
 弟然后谨庠序之教而孝弟得以兴于暇日也此教
 贵得其时也天下之事有小有大而非可以一二言
 之皆不可以无节故农事既毕而麻事随兴野功既
 讫而宫功寻至春蒐夏苗狄狝冬狩而讲事在于农
 隙之际此事必宜其节也
 山阴陆氏曰教无乐则不时事无礼则不节言乐以
 法象其治善则行如其德若大章章之也韶继也夏
 大也行可谓不愧于德矣盖行见于行事固有不能
卷九十五 第 8b 页 WYG0119-0093b.png
 如其德者也故曰君子耻有其德而无其行
 延平黄氏曰万物之生得寒而成得暑而长然而不
 时则邪气乘物故不时则疾得风而动得雨而润然
 而不节则淫暴害物故不节则饥教者先王所以化
 物也故譬则寒暑事者先王所以应物也故譬则风雨因
 时之宜而立教故不伤世通物之变而用事故有成
 功是以先王之为乐也于天下也法治于己也则行
 象德然后无不时不节之患
卷九十五 第 9a 页 WYG0119-0093c.png
 庆源辅氏曰寒暑不时风雨不节天地之礼乐失矣
 教不时事不节人之礼乐失矣教时事节固礼乐之
 事也天地之道寒暑时而风雨节矣故先王因而作
 乐以象法其治善谓作乐之善也行象德则如大章
 韶夏是矣若不顾其德而求备于钟鼓管磬之间则
 不可谓之善矣
 延平周氏曰有乐而无礼则流故先王之为乐也以
 法治则善善则民之行亦象德矣
卷九十五 第 9b 页 WYG0119-0093d.png
 金华邵氏曰此又言天下之事必贵乎得其时与节
 先王之礼乐亦不可拂其时与节也故引天地之道
 以言之
夫豢豕为酒非以为祸也而狱讼益繁则酒之流生祸
也是故先王因为酒礼壹献之礼宾主百拜终日饮酒
而不得醉焉此先王之所以备酒祸也故酒食者所以
合欢也乐者所以象德也礼者所以缀淫也
 郑氏曰以榖食犬豕曰豢为作也言豢豕作酒本以
卷九十五 第 10a 页 WYG0119-0094a.png
 享祀养贤而小人饮之善酗以致狱讼也壹献士饮
 酒之礼百拜以喻多缀犹止也
 孔氏曰自此至著其教焉明礼乐之设不得其所则
 祸乱兴故先王节其礼乐以防淫乱豢养也先王由
 酒之流生祸因为饮酒之礼凡飨礼案大行人云上
 公九献侯伯七献子男五献并依命数其臣介则孤
 同子男卿大夫略为一节俱三献天子诸侯之士同
 壹献也故郑知壹献为士飨礼所献酒少从初至末
卷九十五 第 10b 页 WYG0119-0094b.png
 宾主相答而有百拜是意在恭敬示饮而已故不得
 醉也人君作乐以训民使民法象其德也制礼以教
 天下所以缀止淫邪也
 石林叶氏曰狱讼益繁则酒之流生祸易以需受之
 以讼曰饮食必有讼盖原始要终之意如此
 长乐陈氏曰饮酒人之大欲不能不速讼先王知其
 然于书有彝酒之戒群饮之诛于礼有几酒之察属
 饮之禁犹以为未也又寓教戒之意于器皿之间彝
卷九十五 第 11a 页 WYG0119-0094c.png
 皆有舟其载有量尊皆有罍其鼓有节爵以角觥以
 兕以至伤而为觞单而为觯孤而为觚戋而为盏散
 而为散止而为禁无非备酒祸也一献之礼非士之
 燕礼士之飨礼而已一献之礼非不简也而宾主至
 于百拜终日饮酒非不久也而不得醉焉然则先王
 为礼以备酒祸可谓至矣言士之飨礼如此则自士
 而上可知也酒食以合欢则礼之所施乐未尝不有
 以通之也然合欢以为乐非乐其情必以象德酒食
卷九十五 第 11b 页 WYG0119-0094d.png
 以为礼非淫其德必以缀淫易之需言君子以饮食
 燕乐酒食合欢之意也豫言先王以作乐崇德乐以
 象德之意也曲礼曰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礼
 以缀淫之意也(乐书/)
 严陵方氏曰酿黍以为酒固已美矣又加之以豢豕
 焉则美之至也庄子曰以礼饮酒者始乎治常卒乎
 乱非谓是乎一献之饮酒礼也一献以见饮之少百
 拜以见仪之多杨子曰宾主百拜而酒三行亦以是
卷九十五 第 12a 页 WYG0119-0095a.png
 而已豢与刍豢之豢同谓养之也酒所以为飨礼食
 所以为食礼飨食之礼凡以通宾主之情合彼此之
 欢也欢既合矣必有乐以和之故继之乐以象宾主
 之德以形容于乐故以象言之乐之所乐不能无淫
 必有礼以节之故继之礼以缀淫淫过也
 马氏曰书曰天降威我民用大乱丧德亦罔非酒惟
 行越小大邦用丧亦罔非酒惟辜此皆酒之流生祸
 也然而酒者人情之所不能免先王亦不能绝之因
卷九十五 第 12b 页 WYG0119-0095b.png
 为酒礼以节之而已终日饮酒久矣而不醉焉此先
 王之所以备酒祸而有礼以节之也人心有相得之
 欢无以见则寓于酒食故酒所以合欢德无形而乐
 有象德蕴于中而无以发则寓于乐故乐以象德礼
 所以节人心而使之知所止故礼者所以缀淫也
 延平黄氏曰酒之养人犹其教其事酒之流生祸犹
 其不时不节一献之礼宾主百拜所以节其流 又
 曰上下之分甚严而不至于绝者以其有酒食以合
卷九十五 第 13a 页 WYG0119-0095c.png
 欢甚欢而不至于荡者以其有乐以象德有礼以缀
 淫
 庆源辅氏曰物之流生祸者多矣此姑举其一也亦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故举以戒焉人固有自然之德
 所谓和者是也故作乐以象之而使之常不失其自
 然又虑其过也故制礼以缀止之
是故先王有大事必有礼以哀之有大福必有礼以乐
之哀乐之分皆以礼终
卷九十五 第 13b 页 WYG0119-0095d.png
 郑氏曰大事谓死丧也
 长乐陈氏曰先王之于事之大者必有礼以哀之于
 福之大者必有礼以乐之死亡凶札祸灾天事之大
 者也围败寇乱人事之大者也大宗伯皆以凶礼哀
 之所谓有大事必有礼以哀之也以脤膰之礼亲兄
 弟之国而与之同福禄以庆贺之礼亲异姓之国而
 与之和安乐所谓有大福必有礼以乐之也彼哀而
 我哀之彼乐而我乐之哀乐之分虽异情而皆以礼
卷九十五 第 14a 页 WYG0119-0096a.png
 终则礼达而分定矣(乐书/)
 严陵方氏曰于吉曰福以知凶之为祸于凶曰事则
 吉无非事分以言其有定分而不可犯也若曾子七
 日水浆不入口则不能以礼节其哀矣魏文侯听郑
 卫而不知倦则不能以礼节其乐矣
 马氏曰大事者言其凶事之大者也大福者言其吉
 事之大者也哀乐之情皆生于中而礼者所以饰之
 也以礼哀之而哀不至于过以礼乐之而乐不至于
卷九十五 第 14b 页 WYG0119-0096b.png
 极哀乐之分皆以礼终此言有礼以节之
 庆源辅氏曰有礼以哀之丧礼是也有礼以乐之嘉
 礼是也皆以礼终则不至于过也
 延平黄氏曰皆以礼终故哀乐中其节
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
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
 郑氏曰著犹立也谓立司乐以下使教国子
 孔氏曰乐本从民心来故感动人深使恶风移改弊
卷九十五 第 15a 页 WYG0119-0096c.png
 俗变易风谓水土之风气谓舒疾刚柔俗谓君上之
 好恶
 延平周氏曰圣人之所乐则莫非正也发其所乐而
 为乐则莫非和也以其正故可以善民心以其和故
 感人之深有以善之又有以感之则所以移风易俗
 也
 长乐陈氏曰善民心则恻隐羞恶之心达而为仁义
 恭敬是非之心达而为礼智感人深则动荡血脉流
卷九十五 第 15b 页 WYG0119-0096d.png
 通精神百里不同之风其气有刚柔千里不同之俗
 其习有善恶乐之善民心感人深则至刚之风可移
 而为柔至恶之俗可移而为善移风而使之化易俗
 而使之变为乐之效如此而先王著之以为教则一
 道德同风俗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矣(乐书/)
 严陵方氏曰圣人所以乐其乐者以乐可以善民心
 故耳所以能善民心者以其感人深而移风易俗故
 耳乐之道如此苟非著之以为教则其道或几乎息
卷九十五 第 16a 页 WYG0119-0097a.png
 矣故先王著其教焉上言圣人以见有所乐故作之
 也下言先王以见教之所由来尚矣君上所化谓之
 风民下所习谓之俗迁此之彼为移更有为无曰易
 马氏曰乐者人情之所不能免一人之情千万人之
 情是也人不能无乐而先王亦不能无乐故乐也者
 先王之所乐也先王因其乐而著其教焉人之善性
 虽皆出于天而风俗则未尝同先王盛时能同四海
 于一堂之上者以其有乐也故曰移风易俗莫善于
卷九十五 第 16b 页 WYG0119-0097b.png
 乐
 延平黄氏曰众人所乐者物之盛圣人所乐者德之
 盛惟乐出于圣人之所乐故能养民心其感民深其
 移风易俗而出于众人者彼且自荒矣其如民何
 金华应氏曰汉志云其移风易俗自一献百拜而终
 日不得醉以至大事大福哀乐有分皆以礼终盖因
 事之风雨以谨夫教之寒暑也百拜以礼缀淫以礼
 哀乐以礼无非礼也而曰著乐之教盖礼乐初无二
卷九十五 第 17a 页 WYG0119-0097c.png
 理礼有节则乐不流如风雨不爽则寒暑不忒矣著
 谓尊尚而表显之也
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
而动然后心术形焉
 郑氏曰言在所以感之也术所由也形犹见也
 孔氏曰自此至君子贱之也是乐言之科从此至淫
 乱论人心不同随乐而变夫乐声善恶本由民心所
 感而起及合成为乐又感于人善乐感人则人化之
卷九十五 第 17b 页 WYG0119-0097d.png
 为善恶乐感人则人随之为恶是乐出于人而还以
 感人犹雨出于山而还以雨山火出于木而还以燔
 木也此言人由血气而有心知其性虽一所感不常
 故云而无喜怒哀乐之常内心应感起于外物谓物
 来感己心遂应之而念虑兴动也术谓所由道路也
 以其感物而动故心之所由道路见也
 长乐陈氏曰民生而静有血气心知之常性应感起
 物而动无哀乐喜怒之常情以有常之性托无常之
卷九十五 第 18a 页 WYG0119-0098a.png
 情则心术之形固非我也实自物而已(乐书/)
 严陵方氏曰心无为也应感起物则其心动矣故其
 术形于外庄子所谓有物揉之而出是也上言血气
 心知而下止言心者盖别言之虽有血气心知之异
 合而言之万化皆本于心而已
 庆源辅氏曰血气心知民之所不能无也故曰有性
 喜怒哀乐民之所不能一也故曰无常应感起物而
 动犹言感于物而后动应物而感因物而起则有动
卷九十五 第 18b 页 WYG0119-0098b.png
 焉动而后心术形心术犹孟子所谓仁术也
 金华应氏曰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发而中节之谓
 和此道心惟微也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
 之常此人心惟危也扣之则应触之则感相激相生
 循环无端皆缘物而起物动于内而心形于外也所
 性曰心知心之虚明未尝不灵也所形曰心术心之
 动则不胜其多事矣
是故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啴谐慢易繁文简节
卷九十五 第 19a 页 WYG0119-0098c.png
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
毅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肉好顺成和
动之音作而民慈爱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
淫乱
 郑氏曰志微意细也吴公子札听郑风而曰其细已
 甚民弗堪也简节少易也奋末动使四肢也贲读为
 愤愤怒气充实也春秋传曰乱气狡愤肉肥也狄涤
 往来疾貌也滥僭差也此皆民心无常之效也肉或
卷九十五 第 19b 页 WYG0119-0098d.png
 为润
 孔氏曰人君志意微细噍杀谓乐声噍蹙杀小如此
 音作而民感之则悲思忧愁也啴宽也谐和也慢疏
 也繁多也康安也君若道德啴和疏易则乐音多文
 采而节奏简略下民所以安乐也粗厉谓人君性气
 粗疏威厉猛起谓武猛发起奋末谓奋动手足广贲
 谓乐声广大愤气充满如此音作而民感之则性气
 刚毅肉言人肉多则体肥肉谓厚重者也君上宽裕
卷九十五 第 20a 页 WYG0119-0099a.png
 厚重则乐音顺序而和谐动则民皆应之而慈爱也
 流辟谓君志流移不静邪散谓违辟不正放邪散乱
 狄成涤滥皆谓乐之曲折音声疾速如此则民感之
 淫乱也此六事皆据君德及乐音其意易尽者则一
 句四字志微噍杀是也难尽者则两句八字以结之
 啴谐慢易繁文简节之类是也或六字以结之廉直
 劲正庄诚是也
 延平周氏曰心术形然后音作故审其音则其心术
卷九十五 第 20b 页 WYG0119-0099b.png
 知也
 长乐陈氏曰乐以音变音以民变是故志微噍杀之
 音作而民思忧哀心所感然也啴谐慢易繁文简节
 之音作而民康乐乐心所感然也粗厉猛起奋末广
 贲之音作而民刚毅怒心所感然也廉直劲正庄诚
 之音作而民肃敬敬心所感然也宽裕肉好顺成和
 动之音作而民慈爱爱心所感然也流辟邪散狄成
 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喜心所感然也由前则以心
卷九十五 第 21a 页 WYG0119-0099c.png
 论声而其辞略由后则以音论民而其辞详此其序
 所以不同也总而论之其音作而民思忧亡国之音
 也其音作而民康乐治世之音也其音作而民淫乱
 乱世之音也治世之音居乱亡之中者以为世治而
 不知戒不亡则乱矣此记乐者之微意也今夫肉倍
 好者璧也好倍肉者瑗也肉好如一旋而不可穷者
 环也肉好之音岂其音旋而不可穷耶乐音谓之狄
 者犹夷狄谓之狄以其无平中之道也顺成之音则
卷九十五 第 21b 页 WYG0119-0099d.png
 其音顺而治狄成之音则其音逆而乱矣(乐/书)
 严陵方氏曰慢易者非傲慢之慢特言其过耳繁文
 简节者文虽繁而节则简也且厉则蹈厉之厉猛则
 所守不中正起则作之而不已末与风淫末疾之末
 同奋末则手舞足蹈之谓也肉好犹璧之有肉好然
 盖璧外谓之肉实而无隙内谓之好则虚而已谓其
 音实而有所养又虚而得所好也狄成言狄强而成
 涤滥言涤而泛滥也
卷九十五 第 22a 页 WYG0119-0100a.png
 马氏曰论乐之所始则起于心之所感而后发于声
 音论乐之所成则反以感人心者也是故自哀心感
 者其声噍以杀至于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此言其
 音起于心之所感也至于所谓志微噍杀之音作而
 民思忧以至于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此言其
 乐之所以感于人心也先王之为乐尤慎其所以感
 之之始
 山阴陆氏曰言志微以著啴谐慢易粗厉猛起廉直
卷九十五 第 22b 页 WYG0119-0100b.png
 劲正宽裕肉好流辟邪散皆志也盖志微则噍杀之
 音作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啴谐慢易则繁文简节
 之音作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起则奋
 末广贲之音作奋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馀放此
 郑氏谓简节少易也肉肥也狄滥往来疾貌皆非是
 文繁而节不简则失之繁节简而文不繁则失之简
 肉而无好则失之实好而无肉则失之虚顺成言顺
 以著逆狄成言狄以著华
卷九十五 第 23a 页 WYG0119-0100c.png
 延平黄氏曰有血气则有情欲有心志则有意识情
 欲可动意识可感然后喜怒哀乐随其所遇而变君
 子则不然血气心智不能淫其性而喜怒哀乐之情
 发而中节故不为忧思淫乱而异其音焉是故君子
 之乐可以善民心可以移风易俗
 庆源辅氏曰慢犹缓也对匆之言易谓和易也平易
 也繁文所以极其盛简易所以著其诚肉好犹俗言
 美满也喜心感者易失之流故以其流者言之于其
卷九十五 第 23b 页 WYG0119-0100d.png
 终又有以见上五者亦皆有过焉故下言先王制乐
 使刚气不怒柔气不慑
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数制之礼义合生气之和
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
不慑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
 郑氏曰生气阴阳气也五常五行也密之言闭也慑
 犹恐惧也
 孔氏曰上经既明乐之感人自此至深矣明先王节
卷九十五 第 24a 页 WYG0119-0101a.png
 人情性使之和其律吕亲疏有序男女不乱乃成乐
 也自然谓之性念虑谓之情先王制乐本之情性稽
 考也既得人情考之使合度数裁制之以礼义使合
 生气之和道达人情以五常之行阳主发动失在流
 散先王教之使感阳气者不散阴主幽静失在闭塞
 先王节民情使感阴气者不塞刚不至暴怒柔不至
 恐惧阴阳刚柔四者通畅于身而发见动作于外阴
 阳刚柔各得其所是安其位也不相侵犯是不相夺
卷九十五 第 24b 页 WYG0119-0101b.png
 也五常之行若木性仁金性义火性礼水性知土性
 信也
 张氏曰前言民随乐变此言先王制正乐化民也阳
 谓禀阳气多人也阳气舒散禀阳多则奢阴气闭密
 人禀阴多则缜密今以乐通二者之性皆使中和故
 阳者不散阴者不密也
 长乐陈氏曰本之情性而明乐之情稽之度数而明
 乐之文有情有文然后裁之以礼义故能幽合生气
卷九十五 第 25a 页 WYG0119-0101c.png
 之和明道五常之行幽合生气之和则和于天明道
 五常之行则同于人和同天人而至于无间故能使
 之阳不散阴不密刚不怒柔不慑不散者阳中之阴
 不密者阴中之阳不怒者刚中之柔不慑者柔中之
 刚四者条畅于中而发作于外是以安其位而不相
 夺也 又乐书曰自人有血气心知之性以至六者
 之音作而民应之无非本之情性也自黄钟之长而
 以黍累之则别于分忖于寸蒦于尺张于丈信于引
卷九十五 第 25b 页 WYG0119-0101d.png
 而五度审矣自黄钟之数而以一推之则纪于一恊
 于十长于百大于千衍于万而五数备矣然度数在
 天下被之于文则久而必息寓之节奏则久而必绝
 要在稽之而已稽之则其数足以正其度而音正矣
 百度得数而有常又制之礼义使百体齐运而顺正
 其大足以合天地生气之和而不乖其微足以道人
 性五常之行而不悖则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
 矣喜心感者声发以散哀心感者声噍以杀是阳易
卷九十五 第 26a 页 WYG0119-0102a.png
 失之散阴易失之密也怒心感者声粗以厉爱心感
 者声和以柔是刚易失之怒柔易失之慑也先王知
 乐之感人如此故合天地生气之和道人性五常之
 行使之阳气宜散而不散阴气宜密而不密一适天
 地之和以畅之而已刚气宜怒而不怒柔气宜慑而
 不慑一适人性之和以畅之而已周官典同掌六律
 六同之和以辨阴阳之声陂声散险声敛正声缓陂
 则阳而散敛则阴而密阳而不至于散阴而不至于
卷九十五 第 26b 页 WYG0119-0102b.png
 密其正声之缓乎论阴阳如此则刚柔可知己凡四
 畅交于一体之中而发作于一体之外则阴阳皆安
 其位而阳不夺阴而散阴不夺阳而密刚柔皆安其
 位而柔不夺刚而慑刚不夺柔而怒夫然则声相应
 保而为和细大不踰而为平而乐之道归焉尔书以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为舜乐之成诗以笙磬同音以
 籥不僭为周乐之美皆此意欤刚柔言气而阴阳不
 言者阴阳气之大者也于气言刚柔则阴阳举矣阴
卷九十五 第 27a 页 WYG0119-0102c.png
 阳之气自得之于天者言之刚柔之气自得之于地
 者言之
 延平周氏曰乐出于人心故本之情性情性之在物
 者有理故稽之度数恶夫过而淫也又制之礼义如
 此故能幽合生气之和明道五常之行也合生气之
 和道五常之行则和而无乖故阳舒而不散阴惨而
 不密刚不至于过柔不至于不及四者条畅交于中
 而发于外是以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
卷九十五 第 27b 页 WYG0119-0102d.png
 严陵方氏曰黄钟之律长九寸应钟之律长四寸此
 乐之度也阳六为律阴六为吕此乐之数也情性由
 乎内故言本度数存乎微故言稽生气者天地也天
 地之大德曰生故曰生气也五常者五行也生气固
 有和矣唯乐以合其和然后其和不离五常固有行
 矣唯乐以道其行然后其行无碍阴阳兼物言之也
 刚柔指人言之也阴阳不言气者阴阳不嫌于非气
 也阳不散阴不密然后得其畅故曰畅阳不至于散
卷九十五 第 28a 页 WYG0119-0103a.png
 则阳交阴故也阴不至于密则阴交阳故也故曰交
 其畅也其交也岂非和之所致乎刚柔之气亦若是
 而己夫然后发之于外足以起事作之于外足以成
 功且皆各安其位而不相夺矣
 马氏曰乐出于人心故本之情性其文则见于形名
 度数之间故稽之度数当于人心不合于度数合于
 度数而不当于人心皆非所谓善乐然而制之不可
 以不合其宜故制之以礼义人受天地之和而生蕴
卷九十五 第 28b 页 WYG0119-0103b.png
 于中则为性发于外则为行故合生气之和于内而
 道五常之行于外阴阳刚柔之性皆当其位而六通
 四辟和顺积于中英华发于外皆当其位而不相夺
 也
 延平黄氏曰本之情性以正乐之德稽之度数以正
 乐之文制之礼义以正乐之用阴阳为道则刚柔为
 德阴阳为德则刚柔为气刚气阳德之发柔气阴德
 之发不散不密阴阳之中也不怒不慑刚柔之中也
卷九十五 第 29a 页 WYG0119-0103c.png
 有中性然后有中德有中德然后有中气乐者本于
 性发于德而作于气者也
 庆源辅氏曰喜心感怒心感者是谓情性度数谓律
 吕生气天地生物絪缊之气五常谓仁义礼智信凡
 音之起由人心生故本之以情性律吕著天地自然
 之数故稽考使有所合大乐与天地同和道顺也顺
 夫五常之行使动而不失于流散则阳中有阴静而
 不至于固密则阴中有阳刚不过于怒则刚中有柔
卷九十五 第 29b 页 WYG0119-0103d.png
 柔不失之慑则柔中有刚举此四者以总上六者阴
 阳刚柔四者交畅于人之心而发作于外之乐交畅
 于中则作于外者疑于无伦今也各安其位而不相
 陵夺然后为乐之至本之情性则四畅交于中而发
 作于外稽之度数则皆安其位而不相夺
 金华邵氏曰此言著其教之意先王将以著乐之教
 必先立其本而后乐可作其本不立则不过声音器
 数之末何以感人动物故先本之情性使出于天机
卷九十五 第 30a 页 WYG0119-0104a.png
 自动天籁自鸣有非人伪能为者然后稽之度数如
 律吕之损益宫羽之小大制之礼义如用八用六宫
 县轩县也夫情性者乐之本然无所养则本丧矣合
 其义之和而使之不乖道其行而使不它适至四者
 条畅交感各得其位则得所养矣
然后立之学等广其节奏省其文采以绳德厚律小大
之称比终始之序以象事行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
理皆形见于乐故曰乐观其深矣
卷九十五 第 30b 页 WYG0119-0104b.png
 郑氏曰等差也各用其才之差学之广谓增习之省
 犹审也文采谓节奏合也绳犹度也周礼大司乐以
 乐语乐舞教国子是也律六律也周礼典同以六律
 六同辨天地四方阴阳之声以为乐器小大谓高声
 正声之类终始谓始于宫终于羽宗庙黄钟为宫大
 吕为角太蔟为徵应钟为羽以象事行宫为君商为
 臣是也皆形见于乐谓同听之莫不和敬莫不和顺
 莫不和亲
卷九十五 第 31a 页 WYG0119-0104c.png
 孔氏曰先王欲稽之度数制之礼义非教不可故立
 之学等使依其才艺等级而教学之增习宽广其乐
 之节奏省审其文采文采谓乐之宫商相应若五采
 成文即上声成文是也绳是度量之物谓度量之以
 道德仁厚也律小大之称者谓六律小之与大以为
 乐器使音声相称也若黄钟之律长九寸应钟之律
 长四寸半强各自倍半为钟是其小大也郑民注高
 声正声见周礼典同注此终始之序者五声始于宫
卷九十五 第 31b 页 WYG0119-0104d.png
 终于羽比五声终始使有次序也郑注宗庙黄钟为
 宫以下大司乐文黄钟律之最长者应钟律之最短
 者引以證经之终始使人法象五声是事行也若宫
 商角徵羽象君臣民事物也先王制乐以化民由乐
 声调和故亲疏之理见于乐之声以乐声有清浊高
 下故贵贱长幼见于乐以乐声有阴阳律吕故男女
 之理见于乐也记者引古语言乐观之益人深矣
 长乐陈氏曰教不可陵节学不可躐等先王之于乐
卷九十五 第 32a 页 WYG0119-0105a.png
 非独以善吾身又将以教人也故始之以中和祗庸
 孝友之乐德中之以兴道讽诵言语之乐语终之以
 二帝三王之乐舞始之以十三舞勺中之以成童舞
 象终之以二十舞大夏其立之学等用其才之差而
 使习之如此抑又使之广其节奏而不为简节之音
 省其文采而不为繁文之乐则德之充实而端厚者
 故足绳之使不淫矣周官小师掌六乐之节钟师掌
 九夏之奏节奏之辨也乐之止有节其作有奏两者
卷九十五 第 32b 页 WYG0119-0105b.png
 合而成文则文采而已节奏文采均声之饰治饰之
 道欲始博而终约始博之节奏不可以不广终约之
 文采不可以不省以绳德厚则能使人复性之静而
 不逐物之动又何穷人欲灭天理之有律述此者也
 比辅此者也乐之于天下其体固有小大其用固有
 终始盖难以一隅举述以小大之称则大小相成而
 无轻重之不等辅以终始之序则终始相生而无先
 后之不伦以此象乎事行则事容有大小终始矣绳
卷九十五 第 33a 页 WYG0119-0105c.png
 德厚以为性象事行以为行则越之声音形之动静
 一远一近而亲疏之理存焉一上一下而贵贱之理
 存焉一先一后而长幼之理存焉一内一外而男女
 之理存焉能使是理莫不形见于乐岂不原于律小
 大之称比终始之序耶合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使
 夫阴阳刚柔各安其位所以观其和之深也立之学
 等广节奏省文采以绳德厚所以观其德之深也律
 小大之称比终始之序以象事行所以观其事之深
卷九十五 第 33b 页 WYG0119-0105d.png
 也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于乐所以观其理
 之深也故曰乐观其深矣乃若无形无声则乐深之
 又深载道而与之俱且将不可识况得而观之乎(乐/书)
 严陵方氏曰立之学所以教之立之等所以辨之若
 乐师掌国学之政大胥掌学士之版所谓立之学也
 若舞勺舞象所谓立之等也节奏恶其狭故曰广文
 采恶其杂故曰省凡此皆原其姓之所禀故曰以绳
 德厚小大有宜事之称也终始相生事之序也有宜
卷九十五 第 34a 页 WYG0119-0106a.png
 则不可以无称故律而述之使不易相生则不可以
 无序故比而联之使不绝若宫音浊而大羽音清而
 小盖律小大之称也始于黄钟之初九终于仲吕之
 上六盖比终始之序也凡此皆发于情之所动故曰
 以象事行夫德本厚或为物所迁则失其厚唯正之
 以乐然后归厚焉故于德厚言绳亲疏言其分贵贱
 言其位长幼言其序男女言其情四者皆人之伦也
 莫不各有理焉唯形容于乐乃可得而见故曰乐观
卷九十五 第 34b 页 WYG0119-0106b.png
 其深矣
 马氏曰前言乐之道备矣然非广其教则不足以傅
 后世故立之学等以至于亲疏贵贱皆形见于乐乐
 之作则奏乐之止则节节奏合而成文采而以绳其
 德厚也人之性虽出于天而非乐则无以成其性故
 曰德者性之端乐者德之华德者性之端所谓德厚
 也乐者德之华所以绳德厚也律述也乐有大有小
 大者不可损小者不可益唯其称而已乐有始有终
卷九十五 第 35a 页 WYG0119-0106c.png
 而终始之序不可乱也若五音大不过乎宫细不过
 于羽此小大之称也大师之奏始作翕如至于绎如
 此终始之序也律小大之称比终始之序皆以象事
 行也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还象风雨
 此乐之器所象也先鼓以警戒三步以见方再始以
 著往复乱以饬归此乐之作所象也康成释律谓之
 六律则其说似非也乐者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
 为事羽为物歌者在上匏竹在下故亲疏贵贱长幼
卷九十五 第 35b 页 WYG0119-0106d.png
 男女之理皆形见于乐也自本之情性稽之度数以
 至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于乐则观其乐
 可谓深矣然礼乐政刑其极一也而独以乐为深者
 盖礼与政刑者皆所以约人于外者也乐者所以和
 人之中者也故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
 延平黄氏曰先王以民之喜怒哀乐随其所遇而变
 则天理灭矣故本诸情性而为之乐焉及以感通之
 则君臣上下同听之莫不和恭父子兄弟同听之莫
卷九十五 第 36a 页 WYG0119-0107a.png
 不和亲夫恭之于君臣亲之于父子天理也而形见
 于乐观其深矣
 延平周氏曰先王作礼乐天下之理莫不具焉而乐
 为深
 山阴陆氏曰乐观其深若季札观乐是也夫乐穷之
 而益远故孔子为之三月不知肉味
 庆源辅氏曰广其节奏省其文采即上所谓繁文简
 节也节奏贵简阔文采贵繁缛省谓察之恐失之不
卷九十五 第 36b 页 WYG0119-0107b.png
 及也上言先王作乐此言先王以乐寓之学宫而以
 教人以绳正人固有之德使不失其厚也事之行也
 必有小大之称终始之序故先王之于乐亦律而比
 之以象夫事之行焉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
 见于乐乐通伦理其是之谓乎观乎乐则发人者深
 矣
 黄氏曰黄钟者子之气阳律之长也而林钟可谓远
 矣乃损而下生林钟者未之气阴吕之长也而大蔟
卷九十五 第 37a 页 WYG0119-0107c.png
 可谓远矣乃益而上生此亲疏之理而见其父子相
 继之礼焉宫有宫覆之义而其尊为君商有商度之
 义而其卑为臣此贵贱之理而见其君臣相济之礼
 焉黄钟之管其寸九则所生在先而为始中吕之管
 其寸六则所生在后而有继此长幼之理而见其兄
 弟相序之礼焉律不能以独生也必下以求吕吕不
 能以独成也必上以附律此男女之理而见其夫妇
 相亲之礼焉
卷九十五 第 37b 页 WYG0119-0107d.png
 吴兴沈氏曰山川草木翕张动静皆乐观也深言其
 妙而难知观若大观在上之观
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气衰则生物不遂
世乱则礼慝而乐淫
 郑氏曰遂犹成也慝秽也
 孔氏曰自此至君子贱之也论作乐不得其所则灭
 和平之德故君子贱之也敝谓劳敝烦为烦扰阴阳
 之气衰乱故生物不得遂成慝恶也淫过也世道衰
卷九十五 第 38a 页 WYG0119-0108a.png
 乱上下无序故礼慝男女无节故乐淫以上三事皆
 喻礼慝乐淫也
 马氏曰土敝也水烦也气衰也所以喻世乱也土敝
 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气衰则生物不遂所
 以喻礼慝而乐淫也世乱非无礼乐也礼慝乐淫则
 礼乐之名虽存而其实已亡矣
 庆源辅氏曰气衰则生物不遂所以总上二语敝谓
 伤敝烦谓劳烦土敝水烦皆阴阳之气衰息故也物
卷九十五 第 38b 页 WYG0119-0108b.png
 者气之所生也礼乐者世之所形也慝反善之辞礼
 慝如世俗委巷之礼也礼易失之慝乐易失之淫
 
 
 
 
 
 礼记集说卷九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