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四
卷四十四 第 1a 页 WYG0128-026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记析疑卷四十四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
  乡饮酒义
 郑注乡大夫饮国中贤者乡宜作卿周官乡大夫兴
 贤能之后退以乡射之礼五物询众庶乃所以终前
 事为后举张本不得为饮国中贤者尹吉甫饮御诸
 友而张仲在焉公父文伯饮南宫敬叔酒以路堵父
卷四十四 第 1b 页 WYG0128-0265d.png
 为客是为卿大夫饮国中贤者所以别为一礼也
不慢不争则远于斗辨矣不斗辨则无暴乱之祸矣
 古者祭祀乡射皆献酬交错俾族姻乡党时时聚会
 以通其欢忻则争慢无由生而斗辨自远矣末世暴
 乱之兴皆由于斗辨然后知先王之礼乃所以消祸
 于无形也
故圣人制之以道乡人士君子
 士君子秀民也乡人兼朴者而言也圣人制此礼所
卷四十四 第 2a 页 WYG0128-0266a.png
 以开导乡人之秀者朴者使观感而兴于行也秀者
 见礼则朴者慕矣 故圣人制之句
宾主象天地也介僎象阴阳也
 宾以义立主人以仁接故以象天地之对待介以辅
 宾僎辅主人故以象阴阳之流通
让之三也象月之三日而成魄也
 月行正当日下则明掩而为晦渐远则明生是月与
 日相让而后明生也明生而后魄可见故曰三日而
卷四十四 第 2b 页 WYG0128-0266b.png
 成魄朱子以疏义为非但以既望而生魄为义不当
 曰三日而成 李光地曰历家以朔及前后二日为
 食限此时月切于日浑然是魄所谓三日成魄也谓
 之让者朱子解月几望为阴盛亢阳则成魄非让乎
礼以体长幼曰德
 乡饮酒之礼众宾众子弟壹以齿为序而不论其身
 与父兄之爵等则少者或以为屈而老者亦为之不
 安宾介与众宾壹以德行道艺为准并不论其齿之
卷四十四 第 3a 页 WYG0128-0266c.png
 少长则立于阶下者或不能平而席于堂上者亦为
 之不适圣人制礼使与于斯者各自体认其为长为
 幼之道知尚齿贵德并行而不相悖乃天理之自然
 人心之同然事习而心安故谓之德也
故曰古之学术道者将以得身也
 乡饮酒之礼凡在列者皆士也农工商不与焉故专
 以学术道者为言不惟宾介三宾以德行道艺为众
 所推是谓得身凡与于斯礼者有所观感兴起皆以
卷四十四 第 3b 页 WYG0128-0266d.png
 求得其身也
乡饮酒之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
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
六豆所以明养老也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
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
君子之所谓孝者非家至而日见之也合诸乡射教
之乡饮酒之礼而孝弟之行立矣
 此节为党正属民饮酒以正齿位之礼无疑但宜退
卷四十四 第 4a 页 WYG0128-0267a.png
 置篇末则节次分明而义意相贯盖乡饮酒之为国
 政者乡大夫兴贤能一也州长习射谓之乡射而兴
 贤能之后亦用此礼以询众庶二也党正正齿位三
 也自萹首至故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专言
 兴贤能之礼一人之所记也乡射有宾无介则党正
 之正齿位及蜡饮可知矣自乡饮酒之义至礼之大
 参又一人所记也其释宾主介僎位乡与前记有同
 有异则非前人所记明矣此节则因兴贤能而及正
卷四十四 第 4b 页 WYG0128-0267b.png
 齿位又曰合诸乡射所以补前记之阙也或即前人
 所记或出一人皆不可知然必如是而后乡饮酒之
 施于国政者备若卿大夫饮同官及国中贤者则私
 家之事又别无异义故弗之及耳 前因三宾而推
 之国立三卿以为政教之本此因养老而合诸乡射
 以为教成国安之本辞意相应似出一人之手岂编
 次者误置于前或简错与 侪伍之长尚宜尊而况
 天显之义乎他人之老尚宜养而况生我之恩乎乡
卷四十四 第 5a 页 WYG0128-0267c.png
 大夫州长党正在民上者犹且尊养其所治之民而
 况父母诸父诸兄为已所怙恃承奉少小保抱相携
 持者乎故必知尊长养老而后能设诚于孝弟也
 野人椎鲁与父兄耦居杂处或至勃溪见上之人尊
 长养老则孝弟之心油然而生矣
一人扬觯乃立司正焉
 李光地曰一人扬觯在未歌之前立司正在既歌之
 后记者以类相从故连言之
卷四十四 第 5b 页 WYG0128-0267d.png
宾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众宾少长以齿终于沃洗者

 李光地曰旅酬毕后使二人举觯宾介主僎彻俎降
 脱屦升堂行无算爵少长以齿终于沃洗者在无算
 爵节内乡饮酒记所谓主人之赞者不与无算爵然后
 与是也本二节而记者一之疏云因旅酬遂连言无
 算爵见无不周遍
乡饮酒之义
卷四十四 第 6a 页
 此下乃别一人所记其中有前记所未备者故后儒
 并存之疏谓覆明上记之意非也
主人者造之产万物者也
 造造于东方也主人之造于东方以主人养宾亦有
 产物之义也非造作饮食之谓
 
 
 
卷四十四 第 6b 页
 
 
 
 
 
 
 
 礼记析疑卷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