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五
卷二十五 第 1a 页 WYG0130-014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书卷二十五
            宋 陈祥道 撰
卷二十五 第 2a 页 WYG0130-0141a.png
 
 
 
 
 
 
 
 
卷二十五 第 2b 页 WYG0130-0141b.png
 
  都鄙之制
太宰以八则治都鄙(都之所居曰鄙都鄙公卿大夫之/采邑王子弟所食邑周召毛𥅆毕)
(原之属在/畿内者也)以九赋敛财贿四曰家削之赋五曰邦县之
赋六曰邦都之赋(家削三百里邦县四/百里邦都五百里)以九两系邦国
之民二曰长以贵得民六曰主以利得民(郑司农曰主/谓公卿大夫)
(世世食采不绝民税薄利之玄谓利/如上思利民之利谓以政教利之)正月之吉始和布
治于邦国都鄙乃施则于都鄙而建其长立其两设其
伍宰夫掌治法以考百官府群都县鄙之治乘其财用
卷二十五 第 3a 页 WYG0130-0141c.png
之出入(群都谓/采邑也)司会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之贰以逆
邦国都鄙官府之治司裘王大射则共虎侯熊侯豹侯
诸侯则共熊侯豹侯大夫则共麋侯(诸侯谓三公及王/子弟封于畿内者)
(卿大夫亦皆有采地焉其将/祀其先祖与群臣射以择之)大司徒辨其邦国都鄙之
数制其畿疆而沟树之设其社稷之壝而树之田主凡
造都鄙制其地域而封沟之以其室数制之不易之地
家百亩(都鄙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其界曰都鄙所居/也王制曰天子之县内方百里之国九七十里)
(之国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国六十/有三此盖夏时采地周未闻矣)一易之地家二百亩
卷二十五 第 3b 页 WYG0130-0141d.png
再易之地家三百亩小司徒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
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
县为都以任地事(此谓造都鄙也采地制井田异于乡/遂重立国小司徒为经之立其五沟)
(五涂之界其制似井之字因取名焉井田之法备于一/同今止于都者采地食者皆四之一其制三等百里之)
(国凡四都一都之田税入于王五十里之国凡四县一/县之田税入于王二十五里之国凡四甸一甸之田税)
(入于/王)封人凡封国设其社稷之壝封其四疆造都邑之
封域亦如之载师以家邑之田任稍地以小都之田任
县地以大都之田任畺地县师掌邦国都鄙稍甸郊里
卷二十五 第 4a 页 WYG0130-0142a.png
之地域遗人以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掌节守邦国者
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大宗伯乃颁祀于邦国都家
乡邑典命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及其
出封皆加一等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亦如之大
祝颁祭号于邦国都鄙都宗人(都谓王子弟所封/及公卿所食邑)掌都
祭祀之礼凡都祭祀致福于国家宗人(家谓大夫/所食采邑)掌家
祭祀之礼凡祭祀致福量人营国城郭营后宫量市朝
道巷门渠造都邑亦如之掌固凡国都之境有沟树之
卷二十五 第 4b 页 WYG0130-0142b.png
固郊亦如之方士掌都家听其狱讼之辞小行人达天
下之六节都鄙用管节以竹为之朝大夫掌都家之
国治(平理其来文/书于朝者)日朝以听国事故以告其君长(国事/故天)
(子之事当施于都家者也/告其君长使知而行之)国有政令则令其朝大夫(使/以)
(告其都/家之吏)凡都家之治于国者必因其朝大夫然后听之
惟大事弗因凡都家之治有不及者则诛其朝大夫在
军旅则诛其有司匠人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
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卷二十五 第 5a 页 WYG0130-0142c.png
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
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王制曰天子之
三公之田视公侯天子之卿视伯天子之大夫视子男
天子之元士视附庸凡天子之县内百里之国九七十
里之国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国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国
名山大泽不以朌其馀以禄士以为閒田天子之县内
诸侯禄也(选贤置之于位其国/禄之如诸侯不得世)外诸侯嗣也(有功封之/使之世爵)
诸侯世子世国大夫不世爵使以德爵以功(谓县内及/列国诸侯)
卷二十五 第 5b 页 WYG0130-0142d.png
(为天子大夫者不世/爵而世禄辟贤也)诸侯之大夫不世爵禄礼运曰天
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
以处其子孙孟子曰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
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先王之建都鄙以处子弟公卿大夫大者百里其次
 七十里其下五十里而其外有封疆沟树之固其内
 有城郭市朝社稷宗庙之别使之朝夕涖事王朝而
 退食于家其家不出王城而都鄙乃在三百里以至
卷二十五 第 6a 页 WYG0130-0143a.png
 五百里之内此犹民之廛里在国而授田在乡也郑
 武公为周司徒其诗曰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
 兮郑氏谓还在采邑之都然列职于朝常往返乎数
 百里之远则是在途之日多而在朝之日鲜也郑氏
 之说其果然乎采邑谓之都鄙者都以其有邑都也
 鄙以其在国之鄙也臣之于君犹月之于日月近日
 则其明缺远日则其明全臣近君则其势屈远君则
 其势伸故外诸侯世内诸侯则禄而已外诸侯曰君
卷二十五 第 6b 页 WYG0130-0143b.png
 内诸侯则曰长曰主而已其城制不以宫隅而以门
 阿其经涂不以环涂而以野涂其乡不设三而立两
 其射侯不射三而射二其守节不以玉而以角其达
 节不以金而以竹则其邑谓之都鄙宜矣然有社稷
 臣民其实国也故亦曰县内之国与内诸侯
  都鄙三等之制
 书曰列爵惟五分土惟三畿内之臣其列爵与诸侯
 异其受地与诸侯同故孟子曰天子之卿受地视侯
卷二十五 第 7a 页 WYG0130-0143c.png
 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然周礼上公九命
 侯伯七命子男五命王之三公八命卿六命其大夫
 四命而士不言命盖上士三命中士再命下士一命
 也以八命之公六命之卿其地视九命之公侯
 以四命之大夫其地视七命之伯以三命之元士其
 地视五命之子男盖在内者卑其命而禄必视其外
 则名有所屈而实有所养在外者崇命而禄大异乎
 内则名有所伸而实有所守也载师士田任近郊之
卷二十五 第 7b 页 WYG0130-0143d.png
 地家邑之田任稍地小都之田任县地大都之田任
 畺地此所谓视侯伯子男者也士之受田寡矣而近
 地为可容故任之于近郊公卿大夫之田多矣非远
 地不可故任之于县畺此周采地之别也郑氏释大
 司徒以王制县内之数为夏之采地周则未闻释小
 司徒又曰采地百里之国凡四都五十里之国凡四
 县二十五里凡四甸(孔颖达谓家邑采地各二十五/里在三百里内小都各受五十)
 (里在四百里内大都各/受百里在五百里内)既曰周之采地未闻又曰采
卷二十五 第 8a 页 WYG0130-0144a.png
 地二十五里之国凡四甸其言不特异于孟子又自
 戾也
  夏商采地之制
 王制曰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方百里伯七十里子
 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
 附庸天子三公之田视公侯天子之卿视伯天子之
 大夫视子男天子之元士视附庸又曰天子之县内
 方百里之国九七十里之国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国
卷二十五 第 8b 页 WYG0130-0144b.png
 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国名山大泽不以朌其馀以禄
 士以为閒田天子之元士不与又曰天子之县内方
 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九其馀方百里
 者九十一又封方七十里者二十一为方百里者十
 方十里者二十九其馀方百里者八十方十里者七
 十一又封方五十里者六十三为方百里者十五方
 十里者七十五其馀方百里者六十四方十里者九
 十六郑氏曰畿内大国九者三公之田三为有致仕
卷二十五 第 9a 页 WYG0130-0144c.png
 者副之为六也其馀三待封王之子弟次国二十一
 者卿之田六亦为有致仕者副之为十二又三为三
 孤之田其馀六亦以待封王之子弟小国六十三大
 夫之田二十七亦为有致仕者副之为五十四其馀
 九亦以待封王之子弟三孤之田不副者以其无职
 佐公论道耳虽其致仕犹可即而谋焉然则王制言
 王臣采邑之所视与孟子之说不同其为夏商之法
 固可知矣郑氏以王制前所言为商制后所言为夏
卷二十五 第 9b 页 WYG0130-0144d.png
 制不可考也周礼载师宅田任近郊之地家邑小都
 大都之田乃在三百里至五百里之地以近而狭者
 禄致仕之臣远而广者禄公卿大夫及子弟则是致
 仕之臣其禄少公卿大夫及子弟其禄多也郑氏谓
 三等采邑皆有致仕之田与公卿大夫子弟地相埒
 恐先王之法不然
  乡遂都鄙三等之地
   上地
卷二十五 第 10a 页 WYG0130-0145a.png
   中地
   下地
 大司徒凡造都鄙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
 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小司徒均六乡之土地上
 地家七人中地家六人下地家五人遂人辨野之土
 地上地夫一廛田百亩莱五十亩馀夫亦如之中地
 夫一廛田百亩莱百亩馀夫亦如之下地夫一廛田
 百亩莱二百亩馀夫亦如之大司马凡令赋以地与
卷二十五 第 10b 页 WYG0130-0145b.png
 民制之上地食者三之二中地食者半下地食者三
 之一礼记王制上农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食
 七人其次食六人下农夫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禄
 以是为差孟子曰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
 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尔雅曰田一岁曰菑二
 岁曰新田三岁曰畬班固曰岁耕种者为不易上田
 休一岁者为一易中田休二岁者为再易下田士工
 商家受田五口乃当农夫一人此平土可以为法者
卷二十五 第 11a 页 WYG0130-0145c.png
 也若山林薮泽原陵淳卤之地各以肥硗多少为差
 然则周礼于都鄙言易不易者地事也于乡所食者
 地利也于遂言田莱者地力也都鄙以政为主故以
 地事言之乡以人为主故以地利言之遂以地为主
 故以地力言之司马之令赋则欲知其地之厚薄食
 之多寡故亦以地利言之其实一也惟遂人上地有
 莱五十亩为异于乡与都鄙以乡之地狭于遂而都
 鄙之地又轻于遂故也然周礼上地家七人而王制
卷二十五 第 11b 页 WYG0130-0145d.png
 孟子则上食九人其次八人中地家六人而王制孟
 子则中食七人其次六人下地家五人而王制孟子下食亦
 五人者盖先王之于民养之欲其富保之欲其庶故家七人
 者必授以九人之上地家六人者授以七人之中地下地则
 以地称人而已凡欲下地之民生齿之蕃以及中上者而后
 慊此富而庶之术也小司徒井牧其田野春秋之时楚蔿掩
 书土田之事井衍沃牧隰皋大率二牧而当一井则三家
 受六夫之地与不易一易再易之法同也汉赵过教民治
卷二十五 第 12a 页 WYG0130-0146a.png
 田一亩三圳岁易其处谓之代田与一易再易之意
 同也观禹贡之田上上以至下下凡九等蔿掩别楚
 地自土田以至衍沃亦九等(书土田度山林鸠薮泽/辨京陵表淳卤数疆潦)
 (规偃猪町原防牧隰/皋井衍沃以授子木)而周礼所言上中下地三等而
 已盖总其大致然也郑氏谓自二人以至于十为九
 等七六五者为其中如此则是二人三人四人下地
 之三等也五人六人七人中地之三等也八人九人
 十人上地之三等也孟子王制举上中地而不及下
卷二十五 第 12b 页 WYG0130-0146b.png
 周礼举中地而不及上下然周礼言上地中地下地
 而孟子王制或言上次下次或言上中下是九等之
 地在其中矣孰谓各举其偏哉遂人三等之田莱大
 司马三等之军赋其言上中下地与司徒三等之地
 同
 
 
 礼书卷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