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五十五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a 页 WYG0713-077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学衍义补卷一百五十五
             明 丘浚 撰
 治国平天下之要
  驭外蕃
   四方夷落之情(下/)
汉武帝元朔三年张骞自月氏还具为天子言西域诸
国风俗大宛在汉正西可万里其东北则乌孙东则于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b 页 WYG0713-0772d.png
窴于窴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
去长安可五千里匈奴右方居盐泽以东至陇西长城
南接羌鬲(与隔/同)汉道焉乌孙康居奄蔡大月氏皆行国
随畜牧与匈奴同俗大夏在大宛西南与大宛同俗臣
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安得此曰市之身毒身毒
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度大夏去
汉万二千里居汉西南今身毒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
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从羌中险少北则
卷一百五十五 第 2a 页 WYG0713-0773a.png
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天子既闻诸国多奇物
而兵弱贵汉财物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
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欣然以骞言为然乃今骞因
蜀犍为发间使四道并出求身毒国各行一二千里其
北闭氐笮南闭巂昆明杀略汉使终莫能通骞又言于
武帝曰臣居匈奴中闻乌孙王号昆莫今单于新困于
汉而昆莫地空蛮夷恋故地又贪汉物诚以此时厚赂
乌孙招以东居故地汉遣公主为大夫结昆弟其势宜
卷一百五十五 第 2b 页 WYG0713-0773b.png
听则是断匈奴有臂也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
可招来而为外臣自是西域始通于汉凡三十六国
  臣按此自秦汉以来通西域之始
光武建武二十一年西域十八国俱遣子入侍请都护
帝不许诸国侍子久留敦煌皆愁思亡归莎车王贤知
都护不出击破鄯善鄯善王安上书愿复遣子入侍请
都护帝报曰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
东西南北自在也
卷一百五十五 第 3a 页 WYG0713-0773c.png
 班固曰孝武之世图制匈奴患其兼从西国结党南
 羌乃表河曲列四郡开玉门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
 隔绝南羌月支单于失援由是远遁而幕南无王庭
 矣然通西域近有龙堆远则葱岭身热头痛悬度之
 阨淮南杜钦扬雄之论皆以为此天地所以界别区
 域绝外内也西域诸国各有君长兵众分弱无所统
 一虽属匈奴不相亲附匈奴能得其马畜旃罽而不
 能统率与之进退与汉隔绝道里又远得之不为益
卷一百五十五 第 3b 页 WYG0713-0773d.png
 弃之不为损盛德在我无取于彼故自建武以来西
 域思汉威德咸乐内属数遣使置质于汉愿请都护
 光武远览古今因时之宜羁縻不绝辞而未许虽大
 禹之序西戎周公之让白雉太宗之却走马义兼之
 矣
  臣按自汉遣张骞通西域后而中国帝王当全盛
  时往往遣使远通西域在汉则为大宛乌孙于阗
  龟兹月氏诸国在唐则为高昌焉耆龟兹于阗天
卷一百五十五 第 4a 页 WYG0713-0774a.png
  竺诸国在宋则为天竺高昌大食于阗龟兹诸国
  在本朝则为哈密和卓额尔巴拉赛玛尔堪哈里
  于阗诸处夫古今所谓西域者其土壤山川不改
  其旧但其名称随世更改不可一一复识别也惟
  所谓于阗者自汉以来至于今日恒不改其旧称
  焉因此一国考史所纪方向里数步而考之似亦
  可以得其彷佛者矣然圣人详于治内而略于治
  外因其名知其所在随其俗而处之期为得矣正
卷一百五十五 第 4b 页 WYG0713-0774b.png
  不必如汉人之遣使臣设都护置质子通昏姻求
  珍货是皆无益于治乱班因所谓得之不为益弃
  之不为损期言尽之矣惟今所谓哈密齐勤蒙古
  罕都安定鄂端察逊皆前代中国之边境所谓敦
  煌酒泉伊吾之故地洪武永乐中因其土酋内附
  立以为卫其地处吾近边薄于北部不可槩以外
  国视之使为敌用是亦汉人断匈奴臂不使得以
  通羌之一策也
卷一百五十五 第 5a 页 WYG0713-0774c.png
唐书吐蕃夲西羌属盖百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
有发羌唐旄等然未始与中国通居析支水西祖曰鹘
提勃悉野健武多智稍并诸羌据其地蕃发声近故其
子孙曰吐蕃而姓勃窣野
 宋祁曰唐兴四夷有弗率者皆利兵移之蹶其身犁
 其庭而后已惟吐蕃号雄彊为患最久赞普遂尽盗
 河湟薄王畿为东境犯京师掠近辅谋夫虓帅圜视
 共计卒不得要领晚节自亡而唐亦衰焉
卷一百五十五 第 5b 页 WYG0713-0774d.png
  臣按唐书谓吐蕃散处河湟江岷间河湟即今陜
  西西宁河州等处江岷即今陜西岷洮州及四川
  松茂等处也
大明一统志西蕃即吐蕃也其先本羌属散处河湟江
岷间其酋发羌唐旄等居析支水西后有樊尼者西济
河逾积石居跂布川或逻婆川隋开皇中有论赞索者
居牂牱西唐贞观中始通中国既而灭吐谷浑尽有其
地至唐末衰弱种类分散入内属者谓之熟户馀谓之
卷一百五十五 第 6a 页 WYG0713-0775a.png
生户宋时朝贡不绝其首领唂厮罗始居鄯州后徙青
唐神哲高宗朝皆授以官元宪宗始于河州置吐蕃宣
慰司都元帅府又于四川徼外置碉门鱼通黎雅长河
西等处宣抚司世祖时复郡县其地设官分职以吐蕃
僧帕克斯巴为大宝法王帝师领之嗣者数世弟子号
司空司徒国公佩金玉印
本朝洪武六年诏吐蕃各族酋长举故有官职者至京
授职遂置五衙门建官赐印俾因俗为治以摄帝师纳
卷一百五十五 第 6b 页 WYG0713-0775b.png
木喀巴勒藏布为炽盛佛宝国师元国公纳木喀斯达克巴勒嘉勒
灿等为都指挥同知宣慰使元师招讨等官自是蕃僧
有封灌顶国师及赞善王阐化王正觉大乘法王如来
大宝法王者俱赐印章诰命比岁或间岁赴京朝贡
  臣按吐蕃之地北起陜西之河湟迤南历四川抵
  云南西北之境洪武六年立都指挥使司者二乌
  思藏朵甘也指挥使司者一陇荅卫也七年又置
  宣慰司者三朵甘及董卜韩胡长河西鱼通宁远
卷一百五十五 第 7a 页 WYG0713-0775c.png
  也置招讨司者六万户府者四千户所者十有七
  此皆在外化之境岁通朝贡而已自有西僧以来
  此属不为边患遇有寇盗朝遣僧谕之寻即解散
  若夫边徼之内如陜西之岷州洮州四川之龙州
  黎州诸处人杂氐羌是皆吐蕃之种落久已内属
  悉听官府约束不复生梗惟所谓松潘者其地险
  隘馈餫为难生蕃顽犷屡为边害所以遏绝之者
  区处未得其宜盖其地瘠而人贫性躁而无常然
卷一百五十五 第 7b 页 WYG0713-0775d.png
  俗颇尚僧请下群臣议随其俗以为治于今屯军
  去处依岷州例建一大杀择蕃僧中之有道行为
  众所信服者授以诰印识名俾守其地每岁遣人
  赏赉仍于威州或茂州立一大营退前时将卒于
  此守禦扼其要害通其互市如此则可以少纾蜀
  人输运之苦而息边境劫掠之患矣(以上/西羌)
汉武帝元狩元年始通滇国元封二年始置益州郡明
帝永平十二年哀牢王柳貌率其民五万户内附以其
卷一百五十五 第 8a 页 WYG0713-0776a.png
地置哀牢博南二县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册南诏为
王蛮语谓王曰诏先有六诏莫能相统蒙舍诏最在南
至皮逻閤寖彊大乃求合为一朝廷许之徙居太和城
宋熙宁九年大理遣使贡方物政和九年封其酋为大
理国王元宪宗二年平大理立为三十七郡世祖自西
蕃入大理平云南遣将招降其酋长遂分三十六路四
十八甸皆设土官管辖以大理金齿都元帅府总之
本朝洪武十七年立为麓川车里二宣慰使司此外又
卷一百五十五 第 8b 页 WYG0713-0776b.png
有孟养木邦缅甸老檛八百大甸宣慰司其与麓川车
里皆是百夷之种类也
 苏辙曰蛮夷之人扰边求利其中非有大志者其类
 皆可以谋来也愚尝观于西南徼外蛮夷而求所以
 为变之始而至于攻城郭杀人民纵横放肆而不可
 救者其积之莫不有渐也夫蛮夷之民宁绝而不与
 通今边徼之上和其货财而纳之于市使边民凌侮
 欺谩而夺其利长吏又以为扰民而不之禁穷恚无
卷一百五十五 第 9a 页 WYG0713-0776c.png
 聊莫可告诉故其势必至于解仇结盟攻剽蹂践残
 之于锋镝之间而使其志得伸也嗟夫为吏如此亦
 见其不知本矣通关市戢吏民待之如中国之民尚
 谁所激怒而为此哉(自金齿过蒲缥将至怒江有屋/床山乃云南百夷界限也高山)
 (夹箐地险路狭马不可并行过是山三里许即怒江/渡此江即百夷地也沿河下数十里上高黎共山即)
 (今之通衢也高黎共山路亦颇险上二十里下一陡/涧复上三十里至山巅夷人立栅为砦过砦复下四)
 (十里许平地乃麓川江上流过此则无险隘之地矣/一路从怒江西上二十程至腾冲府七日许到麓川)
 (一路从云南白崖过景束从木通甸至弯甸渡河入/茫施约十日程到麓川自怒江上流蒙来渡至景东)
卷一百五十五 第 9b 页 WYG0713-0776d.png
 (沿河小渡十数/处皆可入境也)
  臣按云南地汉时已入中国谓为西南夷唐末为
  南诏所据后为蒙段二氏所有自为一国宋竟不
  能有之元世祖始平大理以其地内属本朝立为
  藩府命黔国公世守之今其云南楚雄临安大理
  等府设置如内地而更以元江永昌之外麓川车
  里等处为西南夷亦犹汉时自成都而视滇池也
  国初止立麓川车里二宣慰司者凡七焉七者皆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0a 页 WYG0713-0777a.png
  百夷之地而惟麓川最大且要正统中以思任发
  梗化降为陇川宣抚司大抵云南之地其南以元
  江为关以车里为蔽而达于八百其西以永昌为
  关以麓川为蔽而达于木邦西南通缅甸底于南
  海东南统宁远而接乎安南西北尽丽江而通乎
  吐蕃所以制驭之者与南蛮北狄不同盖彼去中
  国远甚其有叛乱不过梗化亏欠岁贡而已不足
  为中国轻重也为今之计宜择一要害地或景东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0b 页 WYG0713-0777b.png
  或腾冲命将一员统军于此守备严禁中国客啇
  不许擅入其地则彼不知中国虚实而不为人所
  扇惑引诱设为互市有所交易许其移文通译赍
  载以来使彼知中国之货难得则不敢轻自弃绝
  矣(以上西/南夷)
唐书高丽东跨海距新罗南跨海距百济西北接营州
大明一统志朝鲜国周为箕子所封之国秦属辽东外
徼汉初燕人卫满据其地武帝定朝鲜为真蕃临屯乐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1a 页 WYG0713-0777c.png
浪玄莬四郡昭帝并为乐浪玄莬二郡汉末为公孙度
所据传至孙渊魏灭之晋永嘉末始为高丽高丽本扶
馀别种其王高琏居平壤城即乐浪郡地唐征高丽拔
平壤置安东都护府其国东徙在鸭绿水东南千馀里
五代唐时王建伐高氏辟地益广并古新罗百济而为
一迁都松岳以平壤为西京其后子孙遣使朝贡于宋
亦朝贡辽金历四百馀年未始易姓元至元中西京内
属置东宁路总管府画慈悲岭为界本朝洪武二年王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1b 页 WYG0713-0777d.png
颛表贺太祖即位赐以金印诰命封高丽国王二十五
年其门下侍郎李成桂主国事更名旦徙居汉城遣使
请改国号诏更国号曰朝鲜其国分八道分统府州郡

  臣按高丽自晋代建国至是八百馀年始易三姓
  在唐以前所谓高丽者止是一国五代以后乃并
  三韩百济而一之在胜国时犹有耽罗今耽罗亦
  为所有其土壤比隋唐往征之时已数倍矣然其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2a 页 WYG0713-0778a.png
  国颇尚礼谊安分守自入国朝以来恭顺朝廷四
  时朝贡不废礼节盖得小国事大之礼孟子曰畏
  天者保其国朝鲜有之虽然先儒有言君臣之道
  各欲自尽而已彼既尽夫畏天之诚则吾所以待
  之者可不乐天以自居哉仰惟大明丽天而万方
  之远无所不烛彼夫星罗棋布之国寸地尺天莫
  不在吾照临之下而此国者依吾旸谷之隅庇吾
  扶桑之阴而其所得之光辉独先于他国者非有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2b 页 WYG0713-0778b.png
  所私近故也昔者唐太宗以英武之君亲驾于乐
  浪玄莬之境而卒不得志而我朝开明堂而坐受
  其朝岁时节序而使币往来曾无虚月是故德化
  感召之使然而亦壤域接近之故也
日本在东海之中古称倭奴国或云恶其旧名故改名
曰日本以其近日所出也
 吴莱曰海东之地为国无虑百数北起拘耶韩南至
 耶马台而止旁又有夷洲纻屿人莫非倭种度皆与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3a 页 WYG0713-0778c.png
 会稽临海相望大者户数万小者仅一二百里无城
 郭以自固无米粟以为资徒居山林捕海错以为活
 汉魏之际已通中国其人弱而易制慕容廆曾掠其
 男女数千捕鱼以给军食其后种类繁殖稍知用兵
 唐攻百济百济借其兵败于白江口乃逡巡敛甲而
 退今之倭奴非昔日倭奴也
  臣按皇明祖训所列诸夷国名凡十有五而日本
  与焉而于其下注曰日本国虽朝贡时通奸臣谋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3b 页 WYG0713-0778d.png
  为不轨故绝之盖以此国其人虽粗知文字而心
  实狡诈海外诸蕃如占城真腊闵婆之类皆未尝
  为边境患惟此一国居海之中在胜国时许其互
  市自四明航海而来艨艟数十戈矛剑戟莫不毕
  具出其重货贸易即不满所欲燔焫城郭钞掠居
  民海道兵卒无以应之往往为海边州郡害圣祖
  灼知其故故痛绝之当开国之初四夷宾服惟兹
  倭奴时或犯我海道故于山东淮浙闽广缘海去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4a 页 WYG0713-0779a.png
  处设为卫所居多大抵为倭故也宣德以前彼犹
  出没海滨以为民害正统以后盖罕有至者矣向
  时因风候遣舟师由海道以备之近乃于缘海都
  司委都指挥一员统其属卫摘拨官军专以备倭
  为名操习战船以为防备是以数十年来彼知吾
  有备不复犯边时或数年一来朝贡朝廷亦以其
  恭顺之故而礼遇之噫前日之绝而今日之客非
  自相戾也前日之诈今日之诚也圣人何容心于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4b 页 WYG0713-0779b.png
  其间哉
 
 
 
 
 
 
 大学衍义补卷一百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