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十六 第 1a 页 WYG0713-035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学衍义补卷一百十六
明 丘浚 撰
治国平天下之要
严武备
总论威武之道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
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
大学衍义补卷一百十六
明 丘浚 撰
治国平天下之要
严武备
总论威武之道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
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
卷一百十六 第 1b 页 WYG0713-0353b.png
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
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
(治/也)耨(耘/也)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
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杖/也)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
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
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
者无敌王请勿疑
朱熹曰百里小国也然能行仁政则天下之民归之
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
(治/也)耨(耘/也)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
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杖/也)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
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
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
者无敌王请勿疑
朱熹曰百里小国也然能行仁政则天下之民归之
卷一百十六 第 2a 页 WYG0713-0354a.png
矣省刑罚薄税敛此二者仁政之大目也君行仁政
则民得尽力于农亩而又有暇日以修礼义是以尊
君亲上而乐于效死也以彼暴虐其民而率吾尊君
亲上之民往正其罪彼民方怨其上而乐归于我则
谁与我为敌哉仁者无敌盖古语也百里可王以此
而已恐王疑其迂阔故勉使勿疑也
孔文子曰惠王之志在于报怨孟子之论在于救民
所谓惟天吏则可以伐之盖孟子之本意
则民得尽力于农亩而又有暇日以修礼义是以尊
君亲上而乐于效死也以彼暴虐其民而率吾尊君
亲上之民往正其罪彼民方怨其上而乐归于我则
谁与我为敌哉仁者无敌盖古语也百里可王以此
而已恐王疑其迂阔故勉使勿疑也
孔文子曰惠王之志在于报怨孟子之论在于救民
所谓惟天吏则可以伐之盖孟子之本意
卷一百十六 第 2b 页 WYG0713-0354b.png
臣按惠王之问孟子意欲强兵以报怨孟子乃教
之以施仁政于民以为天下莫敌之策徐观其策
不过使民深耕易耨孝弟忠信则可以制梃而挞
秦楚之兵夫车徒之众兵刃之利不足以当秦楚
之强乃欲制梃以挞之岂不大迂阔而不切于事
情哉然观战国之时其国有六其后皆亡于秦固
以秦之强而有坚甲利兵也及秦之亡乃不过起
于折竿斩木之匹夫当是时也天下一家万国一
之以施仁政于民以为天下莫敌之策徐观其策
不过使民深耕易耨孝弟忠信则可以制梃而挞
秦楚之兵夫车徒之众兵刃之利不足以当秦楚
之强乃欲制梃以挞之岂不大迂阔而不切于事
情哉然观战国之时其国有六其后皆亡于秦固
以秦之强而有坚甲利兵也及秦之亡乃不过起
于折竿斩木之匹夫当是时也天下一家万国一
卷一百十六 第 3a 页 WYG0713-0354c.png
君岂无坚甲利兵哉然而无救于秦之亡由是观
之坚甲利兵虽可以张国威于一时而孝弟忠信
终可以结民心于悠久也孰谓孟子之言迂阔哉
齐宣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
抚剑疾视(怒目/而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
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怒/貌)斯怒爰(于/也)整其旅(众/也)以遏
(止/也)徂(往/也)莒(密人侵阮/徂共之众)以笃(厚/也)周祜(福/也)以对(答/也)于天下此
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
之坚甲利兵虽可以张国威于一时而孝弟忠信
终可以结民心于悠久也孰谓孟子之言迂阔哉
齐宣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
抚剑疾视(怒目/而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
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怒/貌)斯怒爰(于/也)整其旅(众/也)以遏
(止/也)徂(往/也)莒(密人侵阮/徂共之众)以笃(厚/也)周祜(福/也)以对(答/也)于天下此
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
卷一百十六 第 3b 页 WYG0713-0354d.png
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
我在天下遏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谓作/乱也)于天下武王
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
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朱熹曰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诗大雅皇矣
篇此文王之大勇也书周书泰誓之篇也言武王亦
大勇也王若能如文武之为则天下之民望其一怒
以除暴乱而拯已于水火之中惟恐王之不好勇耳
我在天下遏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谓作/乱也)于天下武王
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
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朱熹曰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诗大雅皇矣
篇此文王之大勇也书周书泰誓之篇也言武王亦
大勇也王若能如文武之为则天下之民望其一怒
以除暴乱而拯已于水火之中惟恐王之不好勇耳
卷一百十六 第 4a 页 WYG0713-0355a.png
又曰此章言人君能惩小忿则能恤小事大以交邻
国能养大勇则能除暴救民以安天下
张栻曰小勇者血气之怒也大勇者礼义之怒也血
气之怒不可有礼义之怒不可无知此则可以见性
情之正而识天理人欲之分矣
臣按怒者七情之一也怒与喜对圣人之情发皆
中节其喜也则为庆赏天下莫不仰其泽其怒也
则为刑戮天下莫不畏其威密人侵阮徂共二国
国能养大勇则能除暴救民以安天下
张栻曰小勇者血气之怒也大勇者礼义之怒也血
气之怒不可有礼义之怒不可无知此则可以见性
情之正而识天理人欲之分矣
臣按怒者七情之一也怒与喜对圣人之情发皆
中节其喜也则为庆赏天下莫不仰其泽其怒也
则为刑戮天下莫不畏其威密人侵阮徂共二国
卷一百十六 第 4b 页 WYG0713-0355b.png
之人涂炭极矣文王一怒而二国之人得其安商
辛横行于天下天下之人荼毒甚矣武王一怒而
天下之人除其害是则当世之民惟恐吾君之不
怒也若夫汉武帝之出师塞北隋炀帝之渡海征
辽元世祖之兴师日本斯民生于元狩太初之间
大业至元之世者何不幸而遭其君之怒哉吁文
武之怒上怒而下喜三君之怒上怒而下怨后世
人君尚知所鉴戒哉
辛横行于天下天下之人荼毒甚矣武王一怒而
天下之人除其害是则当世之民惟恐吾君之不
怒也若夫汉武帝之出师塞北隋炀帝之渡海征
辽元世祖之兴师日本斯民生于元狩太初之间
大业至元之世者何不幸而遭其君之怒哉吁文
武之怒上怒而下喜三君之怒上怒而下怨后世
人君尚知所鉴戒哉
卷一百十六 第 5a 页 WYG0713-0355c.png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
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
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
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
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
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
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朱熹曰按史记燕王哙让国于其相子之而国大乱
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
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
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
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
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
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朱熹曰按史记燕王哙让国于其相子之而国大乱
卷一百十六 第 5b 页 WYG0713-0355d.png
齐因伐之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遂大胜燕运转也
言齐若更为暴虐则民将转而望救于他人矣
赵岐曰征伐之道当顺民心民心悦则天意得矣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
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
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商书仲虺/之诰下同)曰汤一征
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
曰奚为后(言何为不/先来伐我)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虹/也)也
言齐若更为暴虐则民将转而望救于他人矣
赵岐曰征伐之道当顺民心民心悦则天意得矣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
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
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商书仲虺/之诰下同)曰汤一征
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
曰奚为后(言何为不/先来伐我)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虹/也)也
卷一百十六 第 6a 页 WYG0713-0356a.png
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动/也)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
民大悦书曰徯(待/也)我后(君/也)后来其苏(复生/也)今燕虐其民
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救/也)已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
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絷缚/也)其子弟毁其宗庙
迁其重器(宝玉/之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
又倍地(并燕而增/一倍之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
出令反其旄(老/人)倪(小/儿)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
之则犹(尚/也)可及止(及其未发/而止之也)也
民大悦书曰徯(待/也)我后(君/也)后来其苏(复生/也)今燕虐其民
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救/也)已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
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絷缚/也)其子弟毁其宗庙
迁其重器(宝玉/之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
又倍地(并燕而增/一倍之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
出令反其旄(老/人)倪(小/儿)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
之则犹(尚/也)可及止(及其未发/而止之也)也
卷一百十六 第 6b 页 WYG0713-0356b.png
朱熹曰千里畏人指齐王也一征初征也天下信之
信其志在救民不为暴也此言汤之所以七十里而为
政于天下也齐之取燕若能如汤之征葛则燕人悦
之而齐可为政于天下矣今乃不行仁政而肆为残
虐则无以慰燕民之望而服诸侯之心是以不免乎
以千里而畏人也
齐人伐燕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曰未也沈同问燕可
伐与吾应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
信其志在救民不为暴也此言汤之所以七十里而为
政于天下也齐之取燕若能如汤之征葛则燕人悦
之而齐可为政于天下矣今乃不行仁政而肆为残
虐则无以慰燕民之望而服诸侯之心是以不免乎
以千里而畏人也
齐人伐燕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曰未也沈同问燕可
伐与吾应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
卷一百十六 第 7a 页 WYG0713-0356c.png
则将应之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
吕大临曰奉行天命谓之天吏废兴存亡惟天所命
不敢不从若汤武是也
臣按燕齐皆列国也燕虽不道齐非天子而擅兴
师以伐之律之以春秋之法固有不当然者此孟
子所以有天吏之说也况燕之与齐地丑德齐无
甚相远然燕之君不当以先君之位而予诸人而
其臣亦不当受其君之位而不辞是时周室微弱
吕大临曰奉行天命谓之天吏废兴存亡惟天所命
不敢不从若汤武是也
臣按燕齐皆列国也燕虽不道齐非天子而擅兴
师以伐之律之以春秋之法固有不当然者此孟
子所以有天吏之说也况燕之与齐地丑德齐无
甚相远然燕之君不当以先君之位而予诸人而
其臣亦不当受其君之位而不辞是时周室微弱
卷一百十六 第 7b 页 WYG0713-0356d.png
不能执九伐之权燕齐接壤而邻国有变乱为之
救正亦不为过然是时燕民无罪而为乱者在子
哙子之齐人既胜燕之后即当如孟子所言速出
令而返其民之老小置其国之宝器诛其君臣之
作乱者然后谋于燕之世臣耆旧别立君而去其
于燕之土地人民无所利之如此则是为邻国定
乱非取而有之也齐王虽非天吏然存兴灭继绝
之心诛乱安人之意亦庶几乎汤武之师矣先儒
救正亦不为过然是时燕民无罪而为乱者在子
哙子之齐人既胜燕之后即当如孟子所言速出
令而返其民之老小置其国之宝器诛其君臣之
作乱者然后谋于燕之世臣耆旧别立君而去其
于燕之土地人民无所利之如此则是为邻国定
乱非取而有之也齐王虽非天吏然存兴灭继绝
之心诛乱安人之意亦庶几乎汤武之师矣先儒
卷一百十六 第 8a 页 WYG0713-0357a.png
谓汤十一征不是全灭其国取之则是蹊田而夺
之牛齐王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
重器则是灭绝其国矣安能逆止诸侯之兵哉此
孟子为齐人书为区处取燕之策可以为后世用
兵定乱之法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
之郭(外/城)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
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
之牛齐王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
重器则是灭绝其国矣安能逆止诸侯之兵哉此
孟子为齐人书为区处取燕之策可以为后世用
兵定乱之法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
之郭(外/城)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
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
卷一百十六 第 8b 页 WYG0713-0357b.png
不深也兵革(甲/也)非不坚利也米粟(谷/也)非不多也委而去
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
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
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
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朱熹曰天时谓时日支干孤虚旺相之属也地利险
阻城池之固也人和得民心之和也三里七里城郭
之小者郭外城环围也言四面攻围旷日持久必有
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
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
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
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朱熹曰天时谓时日支干孤虚旺相之属也地利险
阻城池之固也人和得民心之和也三里七里城郭
之小者郭外城环围也言四面攻围旷日持久必有
卷一百十六 第 9a 页 WYG0713-0357c.png
值天时之善者委弃也言不得民心民不为守也域
界限也言不战则已战则必胜
张栻曰得道者顺乎理而已举措顺理则人心悦服
矣先王之所以致人和者在此而极夫多助之效至
于天下顺之其王也孰能禦之失道则违拂人心心
之所暌虽亲亦疏也不亦孤且殆哉虽有高城深池
谁与为守
臣按孟子言天时地利人和三言者万世用兵之
界限也言不战则已战则必胜
张栻曰得道者顺乎理而已举措顺理则人心悦服
矣先王之所以致人和者在此而极夫多助之效至
于天下顺之其王也孰能禦之失道则违拂人心心
之所暌虽亲亦疏也不亦孤且殆哉虽有高城深池
谁与为守
臣按孟子言天时地利人和三言者万世用兵之
卷一百十六 第 9b 页 WYG0713-0357d.png
要也然就其中权其轻重而言则天不如地地不
如人用兵以争天下而不得人心之和虽得天时
地利犹无得也先儒谓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
已得人心在得道本乎道以得人心则地利之险
有人以为之守天时之善有人以为之乘先王之
守国家用天下本末具举如此则固以得道得人
心为本而亦不废天时地利之末也夫用兵者固
欲夫三者之兼举然所以收人心而使之和者又
如人用兵以争天下而不得人心之和虽得天时
地利犹无得也先儒谓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
已得人心在得道本乎道以得人心则地利之险
有人以为之守天时之善有人以为之乘先王之
守国家用天下本末具举如此则固以得道得人
心为本而亦不废天时地利之末也夫用兵者固
欲夫三者之兼举然所以收人心而使之和者又
卷一百十六 第 10a 页 WYG0713-0358a.png
非临时可致者也则又在乎平日省刑罚薄税敛
教之以孝弟忠信行先王之政以恤其民如此则
无敌于天下而为天吏矣则虽地利不固而天时
未顺亦足以自守矣况兼得天时地利也哉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
也敌国不相征也
朱熹曰春秋每书诸侯战伐之事必加讥贬以著其
擅兴之罪无有以为合于义而许之者但就中彼善
教之以孝弟忠信行先王之政以恤其民如此则
无敌于天下而为天吏矣则虽地利不固而天时
未顺亦足以自守矣况兼得天时地利也哉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
也敌国不相征也
朱熹曰春秋每书诸侯战伐之事必加讥贬以著其
擅兴之罪无有以为合于义而许之者但就中彼善
卷一百十六 第 10b 页 WYG0713-0358b.png
于此者则有之如召陵之师之类是也征所以正人
也诸侯有罪则天子讨而正之此春秋所以无义战
也
孟子曰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
之流杵(舂/杵)也
朱熹曰武成言武王伐纣纣之前徒倒戈攻于后以
北血流漂杵孟子言此则其不可信者然书本意乃
谓商人自相杀非谓武王杀之也孟子之设是言惧
也诸侯有罪则天子讨而正之此春秋所以无义战
也
孟子曰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
之流杵(舂/杵)也
朱熹曰武成言武王伐纣纣之前徒倒戈攻于后以
北血流漂杵孟子言此则其不可信者然书本意乃
谓商人自相杀非谓武王杀之也孟子之设是言惧
卷一百十六 第 11a 页 WYG0713-0358c.png
后世之惑且长不仁之心耳
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国君好仁
天下无敌焉南面而征北狄怨东面而征西夷怨曰奚
为后我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王曰
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征之为言正
也各欲正已也焉用战
朱熹曰制行伍曰陈交兵曰战民为暴君所虐皆欲
仁者来正已之国也
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国君好仁
天下无敌焉南面而征北狄怨东面而征西夷怨曰奚
为后我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王曰
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征之为言正
也各欲正已也焉用战
朱熹曰制行伍曰陈交兵曰战民为暴君所虐皆欲
仁者来正已之国也
卷一百十六 第 11b 页 WYG0713-0358d.png
张栻曰不志于仁而徒欲以功力取胜则天下孰非
吾敌胜与负均为残民而逆行其
许谦曰孟子之时皆尚攻战能者为贤臣而孟子乃
以为大罪盖国君苟能行仁政以爱其民使之饱煖
安佚则下民亲戴其上矣其他国之民受虐于君者
心必归于此人既乐归于我我以亲上之民而征虐
民之君则其民岂肯与我为敌哉
臣按孟子此三章皆明征伐之事一章言春秋之
吾敌胜与负均为残民而逆行其
许谦曰孟子之时皆尚攻战能者为贤臣而孟子乃
以为大罪盖国君苟能行仁政以爱其民使之饱煖
安佚则下民亲戴其上矣其他国之民受虐于君者
心必归于此人既乐归于我我以亲上之民而征虐
民之君则其民岂肯与我为敌哉
臣按孟子此三章皆明征伐之事一章言春秋之
卷一百十六 第 12a 页 WYG0713-0359a.png
时无义战之兵二章言武王仁义之师无血流漂
杵之事三章言汤武仁义之师必不用我善为战
之人
老子曰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
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善者果而已矣
不敢以取强焉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
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非道非道早已
林希逸曰兵凶器也我以害人人亦将以害我故曰
杵之事三章言汤武仁义之师必不用我善为战
之人
老子曰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
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善者果而已矣
不敢以取强焉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
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非道非道早已
林希逸曰兵凶器也我以害人人亦将以害我故曰
卷一百十六 第 12b 页 WYG0713-0359b.png
其事好还用师之地农不得耕则荆棘生焉用兵之
后伤天地之和气则必有凶年之菑
臣按人臣之佐君当以道胜天下使天下之臣庶
皆出于吾道化之下若不能以道胜而惟以兵强
焉则所以佐其君者非其道矣所以然者好胜者
必遇其敌吾以兵加人而人亦以兵加我一往一
返必然之理也矧兵戈一兴农业必废杀戮既盛
天和必伤在地则生荆棘在天则召水旱在人则
后伤天地之和气则必有凶年之菑
臣按人臣之佐君当以道胜天下使天下之臣庶
皆出于吾道化之下若不能以道胜而惟以兵强
焉则所以佐其君者非其道矣所以然者好胜者
必遇其敌吾以兵加人而人亦以兵加我一往一
返必然之理也矧兵戈一兴农业必废杀戮既盛
天和必伤在地则生荆棘在天则召水旱在人则
卷一百十六 第 13a 页 WYG0713-0359c.png
致疾疫兵虽不可用亦不能不用是以善于用兵
者必果焉果者何果决其所行也所以除残暴戡
祸乱不果则民害不除而无有已时如是用兵斯
之谓善非用以之取强于天下也用之取强则非
善矣然所谓果者若矜伐自骄得已而不已恃强
以陵人则不可也必勿矜勿伐勿骄勿强不得已
焉恒于果敢之中而存抑谨之意如是则吾之兵
不至于过壮而老矣盖兵直为壮曲为老凡物皆
者必果焉果者何果决其所行也所以除残暴戡
祸乱不果则民害不除而无有已时如是用兵斯
之谓善非用以之取强于天下也用之取强则非
善矣然所谓果者若矜伐自骄得已而不已恃强
以陵人则不可也必勿矜勿伐勿骄勿强不得已
焉恒于果敢之中而存抑谨之意如是则吾之兵
不至于过壮而老矣盖兵直为壮曲为老凡物皆
卷一百十六 第 13b 页 WYG0713-0359d.png
然故曰物壮则老苟用兵而矜伐骄强可以已而
不已则必过壮而老矣如此则是不能以道佐主
不能以道佐主则有速死之理故曰非道早已
又曰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是
以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故不美也若美必乐之
乐之者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臣按佳之为言美也兵者凶事而以之为佳美是
不已则必过壮而老矣如此则是不能以道佐主
不能以道佐主则有速死之理故曰非道早已
又曰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是
以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故不美也若美必乐之
乐之者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臣按佳之为言美也兵者凶事而以之为佳美是
卷一百十六 第 14a 页 WYG0713-0360a.png
乃世间一种不吉利不祥善之器具也惟其为不
祥之器是以其用也在物无不恶之乃人亦或有
以为佳美不恶之者无乃反以兵为佳乎哉有道
之士心恬淡而志无为惟以道德为乐不以兵戎
为佳岂肯处其身于不祥之地而杀人以为乐哉
后世人主如以用兵为佳杀人为乐本欲求以得
志于天下卒之殒身覆宗者多矣老氏之言所宜
深戒
祥之器是以其用也在物无不恶之乃人亦或有
以为佳美不恶之者无乃反以兵为佳乎哉有道
之士心恬淡而志无为惟以道德为乐不以兵戎
为佳岂肯处其身于不祥之地而杀人以为乐哉
后世人主如以用兵为佳杀人为乐本欲求以得
志于天下卒之殒身覆宗者多矣老氏之言所宜
深戒
卷一百十六 第 14b 页 WYG0713-0360b.png
又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臣按老氏此三言所谓以正治国以无事取天下
与圣人之道无以异也以奇用兵说者谓奇为诈
术臣窃以为不然盖所谓奇者若所谓攻其无备
出其不意避寔击虚乘机设覆非所谓偏邪不正
也
又曰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
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臣按老氏此三言所谓以正治国以无事取天下
与圣人之道无以异也以奇用兵说者谓奇为诈
术臣窃以为不然盖所谓奇者若所谓攻其无备
出其不意避寔击虚乘机设覆非所谓偏邪不正
也
又曰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
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卷一百十六 第 15a 页 WYG0713-0360c.png
臣按为士者必以文事而武自名非以善士矣战
所以行天讨非以泄已怒也以怒为战非善战矣
与人战而胜焉非善胜也不与敌战而敌服斯乃
为善胜矣用人而为之下不以已长胜物不以已
有陵物则于用人之道善矣若是者皆是不争之
德而能用人之力者也
又曰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
所以行天讨非以泄已怒也以怒为战非善战矣
与人战而胜焉非善胜也不与敌战而敌服斯乃
为善胜矣用人而为之下不以已长胜物不以已
有陵物则于用人之道善矣若是者皆是不争之
德而能用人之力者也
又曰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
卷一百十六 第 15b 页 WYG0713-0360d.png
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臣按老氏所谓用兵有言谓世人之用兵者有如
此言也我不敢先动而惟应人是为不敢为主而
为客我之进也固寸步不敢先若其退也虽至于
尺亦不计焉行然后能行吾之用兵行而若不行
攘者必以臂吾之行兵如人之攘而不用臂遇敌
必因仍之吾所因者敌而若无敌执持必以兵吾
所执者兵而若无兵若是者盖以不争为德也然
臣按老氏所谓用兵有言谓世人之用兵者有如
此言也我不敢先动而惟应人是为不敢为主而
为客我之进也固寸步不敢先若其退也虽至于
尺亦不计焉行然后能行吾之用兵行而若不行
攘者必以臂吾之行兵如人之攘而不用臂遇敌
必因仍之吾所因者敌而若无敌执持必以兵吾
所执者兵而若无兵若是者盖以不争为德也然
卷一百十六 第 16a 页 WYG0713-0361a.png
争固不可而轻敌亦不可是故行兵之祸轻敌为
最大轻敌而匆之不以为哀而反以为喜则吾所
以为国之宝几何而不为所丧乎故两敌之国抗
兵以相加其一自哀者常胜哀者不以用兵为喜
恒戚戚然悲念也惟其不喜于用兵其志恒有哀
矜之意惟恐或至失误以丧吾所恃之宝也则宝
常为我所有矣宝者何国宝于民也用兵而能哀
其亦异乎以兵为佳者矣不以兵为佳而以为哀
最大轻敌而匆之不以为哀而反以为喜则吾所
以为国之宝几何而不为所丧乎故两敌之国抗
兵以相加其一自哀者常胜哀者不以用兵为喜
恒戚戚然悲念也惟其不喜于用兵其志恒有哀
矜之意惟恐或至失误以丧吾所恃之宝也则宝
常为我所有矣宝者何国宝于民也用兵而能哀
其亦异乎以兵为佳者矣不以兵为佳而以为哀
卷一百十六 第 16b 页 WYG0713-0361b.png
非不得已不用焉则必不至于败衄而丧吾之所
宝者矣
荀子曰观国之强弱贫富有徵验上不隆礼则兵弱下
不爱民则兵弱已诺不信则兵弱庆赏不渐则兵弱将
率(与帅/同)不能则兵弱
臣按国之强弱在乎兵就荀子之言而反观之是
故上隆礼则兵强矣下爱民则兵强矣已诺而能
信则兵强矣庆赏以其渐则兵强矣将率能其任
宝者矣
荀子曰观国之强弱贫富有徵验上不隆礼则兵弱下
不爱民则兵弱已诺不信则兵弱庆赏不渐则兵弱将
率(与帅/同)不能则兵弱
臣按国之强弱在乎兵就荀子之言而反观之是
故上隆礼则兵强矣下爱民则兵强矣已诺而能
信则兵强矣庆赏以其渐则兵强矣将率能其任
卷一百十六 第 17a 页 WYG0713-0361c.png
则兵强矣观人之国者不必观乎其卒伍观是五
者有能有不能者则其彊弱可知也已
临武君(盖楚将不/知其姓名)与孙卿议兵于赵成王前王曰请问
兵要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
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孙卿曰不然臣所闻古之道凡
用兵攻战之本在乎一民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六
徵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
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也故兵要在乎
者有能有不能者则其彊弱可知也已
临武君(盖楚将不/知其姓名)与孙卿议兵于赵成王前王曰请问
兵要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
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孙卿曰不然臣所闻古之道凡
用兵攻战之本在乎一民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六
徵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
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也故兵要在乎
卷一百十六 第 17b 页 WYG0713-0361d.png
附民而已临武君曰不然兵之所贵者势力也所行
者变诈也善用兵者感匆(恍匆/也)悠闇(远/视)莫之所从出孙
吴用之无敌于天下岂必待附民哉孙卿曰不然臣之
所道仁人之兵王者之志也君之所贵权谋势力也所
行攻夺变诈者诸侯之事也仁人之兵不可诈也彼可
诈者怠慢者也路(暴/露)亶(读为袒露袒谓/上下不相覆)者也君臣之间
滑(乱/也)然有离德也故以桀诈桀犹巧拙有幸焉以桀诈
尧譬之以卵投石以指挠(搅/也)沸(汤/也)若赴水火入焉焦没
者变诈也善用兵者感匆(恍匆/也)悠闇(远/视)莫之所从出孙
吴用之无敌于天下岂必待附民哉孙卿曰不然臣之
所道仁人之兵王者之志也君之所贵权谋势力也所
行攻夺变诈者诸侯之事也仁人之兵不可诈也彼可
诈者怠慢者也路(暴/露)亶(读为袒露袒谓/上下不相覆)者也君臣之间
滑(乱/也)然有离德也故以桀诈桀犹巧拙有幸焉以桀诈
尧譬之以卵投石以指挠(搅/也)沸(汤/也)若赴水火入焉焦没
卷一百十六 第 18a 页 WYG0713-0362a.png
耳故仁人上下百将一心三军同力臣之于君也下之
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捍头目而覆
胸腹也诈而袭之于先惊而后击之一也
臣按荀卿此言反本之论也所谓兵要在附民民
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若权谋势力以行诈
施之于其敌犹有工拙若遇仁义之主民亲附而
将用命何所用哉
陈嚣间孙卿子曰先王议兵常以仁义为本仁者爱人
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捍头目而覆
胸腹也诈而袭之于先惊而后击之一也
臣按荀卿此言反本之论也所谓兵要在附民民
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若权谋势力以行诈
施之于其敌犹有工拙若遇仁义之主民亲附而
将用命何所用哉
陈嚣间孙卿子曰先王议兵常以仁义为本仁者爱人
卷一百十六 第 18b 页 WYG0713-0362b.png
义者循理然则又何以兵为凡所为有兵者为争夺也
孙卿曰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循
理故恶人之乱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
也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
说喜
臣按荀卿此言可见帝王之兵非禁暴除害不敢
轻举所以为仁义之师故其所存者神妙而不测
所过者化融而无迹此其所以为王道而上下与
孙卿曰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循
理故恶人之乱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
也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
说喜
臣按荀卿此言可见帝王之兵非禁暴除害不敢
轻举所以为仁义之师故其所存者神妙而不测
所过者化融而无迹此其所以为王道而上下与
卷一百十六 第 19a 页 WYG0713-0362c.png
天地同流固非伯功小小补塞间隙之可比又岂
非因小忿争小利者所可同年语哉
三略曰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能有其有者安贪人
之有者残残灭之政累世受患造作过制虽成必败舍
已而教人者逆正已而化人者顺逆者乱之招顺者治
之要又曰圣王之用兵非乐之也将以诛暴讨乱也夫
以义诛不义若决江河而溉爝火临不测而挤欲坠其
克必矣所以优游恬淡而不进者重伤人物也夫兵者
非因小忿争小利者所可同年语哉
三略曰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能有其有者安贪人
之有者残残灭之政累世受患造作过制虽成必败舍
已而教人者逆正已而化人者顺逆者乱之招顺者治
之要又曰圣王之用兵非乐之也将以诛暴讨乱也夫
以义诛不义若决江河而溉爝火临不测而挤欲坠其
克必矣所以优游恬淡而不进者重伤人物也夫兵者
卷一百十六 第 19b 页 WYG0713-0362d.png
不祥之器天道恶之不得已而用之是天道也夫人之
在道若鱼之在水得水而生失水而死故君子者常惧而
不敢失道
臣按三略之书或谓为太公之书然其中所引军
纤及所谓英雄侵盗县官等语皆非三代以前之
言然汉光武尝引其言以为诏则此书之传亦已
远矣其中可取者鲜然此数言者庶几不悖于圣
贤之旨故录之不以人而废言也
在道若鱼之在水得水而生失水而死故君子者常惧而
不敢失道
臣按三略之书或谓为太公之书然其中所引军
纤及所谓英雄侵盗县官等语皆非三代以前之
言然汉光武尝引其言以为诏则此书之传亦已
远矣其中可取者鲜然此数言者庶几不悖于圣
贤之旨故录之不以人而废言也
卷一百十六 第 20a 页 WYG0713-0363a.png
司马法曰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
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故仁见亲义见说智见恃勇见
方信见信内得爱焉所以守也外得威焉所以战也战
道不违时不历民病所以爱吾民也不加丧不因凶所
以爱夫其民也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民也故国虽大
好战必忘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先王之治正名治物立国辨职以爵分禄诸侯说怀海
外来服狱弭而兵寝圣德之治也其次贤王制礼乐法
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故仁见亲义见说智见恃勇见
方信见信内得爱焉所以守也外得威焉所以战也战
道不违时不历民病所以爱吾民也不加丧不因凶所
以爱夫其民也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民也故国虽大
好战必忘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先王之治正名治物立国辨职以爵分禄诸侯说怀海
外来服狱弭而兵寝圣德之治也其次贤王制礼乐法
卷一百十六 第 20b 页 WYG0713-0363b.png
度乃作五刑兴甲兵以讨不义礼与法表里也文与武
左右也
陈师道曰齐威王使其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附
以先齐大司马田穰苴之说号曰司马穰苴兵法夫
所谓古者司马兵法国之政典也所谓穰苴兵法太
史迁之所论今博士弟子之所诵说者也昔周公作
政典司马守之以佐天子平邦国正百官均万民故
征伐出于天子及上废其典下失其职而周衰矣故
左右也
陈师道曰齐威王使其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附
以先齐大司马田穰苴之说号曰司马穰苴兵法夫
所谓古者司马兵法国之政典也所谓穰苴兵法太
史迁之所论今博士弟子之所诵说者也昔周公作
政典司马守之以佐天子平邦国正百官均万民故
征伐出于天子及上废其典下失其职而周衰矣故
卷一百十六 第 21a 页 WYG0713-0363c.png
征伐出于诸侯典之用舍兴坏系焉迁徒见七国楚
汉之战以诈胜而身固未尝行道也遂以仁义为虚
名而疑三代以文具可谓不学矣谨按传记所载司
马法之文今书皆无之则亦非齐之全书也然其书
曰礼与法表里文与武左右又曰杀人以安人杀之
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去战虽战可也
又曰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民此先王之政何所难
哉
汉之战以诈胜而身固未尝行道也遂以仁义为虚
名而疑三代以文具可谓不学矣谨按传记所载司
马法之文今书皆无之则亦非齐之全书也然其书
曰礼与法表里文与武左右又曰杀人以安人杀之
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去战虽战可也
又曰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民此先王之政何所难
哉
卷一百十六 第 21b 页 WYG0713-0363d.png
臣按宋人辑兵法择其切要者为七书而司马法
比诸家为优其言多可取者而此数言其尤也
尉缭子曰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夫杀人
之父兄利人之货财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盗也故兵者
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兵之所加者农不离其田业贾
不离其肆宅士夫不离其官府由其武议在于一人故
兵不血刃而天下亲焉又曰欲生于无度邪生于无禁
太上神化其次因物其下在于无夺民时无损民财夫
比诸家为优其言多可取者而此数言其尤也
尉缭子曰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夫杀人
之父兄利人之货财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盗也故兵者
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兵之所加者农不离其田业贾
不离其肆宅士夫不离其官府由其武议在于一人故
兵不血刃而天下亲焉又曰欲生于无度邪生于无禁
太上神化其次因物其下在于无夺民时无损民财夫
卷一百十六 第 22a 页 WYG0713-0364a.png
禁必以武而成赏以文而成又曰兵者凶器也争者逆
德也事必有本故王者伐暴乱本仁义焉战国以立威
抗敌相图而不能废兵也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
为表文为里能胜此二者知胜败矣文所以视利害辨
安危武所以犯强弱力攻守也
臣按先儒谓尉缭子虽未能纯王政亦可谓窥本
统矣而此数言庶几古人仁义之师可取也至其
他篇以杀垂教弃而不用可也
德也事必有本故王者伐暴乱本仁义焉战国以立威
抗敌相图而不能废兵也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
为表文为里能胜此二者知胜败矣文所以视利害辨
安危武所以犯强弱力攻守也
臣按先儒谓尉缭子虽未能纯王政亦可谓窥本
统矣而此数言庶几古人仁义之师可取也至其
他篇以杀垂教弃而不用可也
卷一百十六 第 22b 页 WYG0713-0364b.png
史记兵者圣人所以讨彊暴平乱世夷险阻救危殆自
含血戴角之兽见犯则挍而况于人怀好恶喜怒之气
喜则爱心生怒则毒螫加情性之理也昔黄帝有涿鹿
之战以定火灾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害成汤有南
巢之伐以殄夏乱递兴递废胜者用事所受于天也自
是之后名士迭兴晋用舅犯而齐用王子(子成/父)吴用孙
武申明军约赏罚必信卒伯诸侯兼列邦土虽不及三
代之诰誓然身宠君尊当世显扬可不谓荣焉岂与世
含血戴角之兽见犯则挍而况于人怀好恶喜怒之气
喜则爱心生怒则毒螫加情性之理也昔黄帝有涿鹿
之战以定火灾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害成汤有南
巢之伐以殄夏乱递兴递废胜者用事所受于天也自
是之后名士迭兴晋用舅犯而齐用王子(子成/父)吴用孙
武申明军约赏罚必信卒伯诸侯兼列邦土虽不及三
代之诰誓然身宠君尊当世显扬可不谓荣焉岂与世
卷一百十六 第 23a 页 WYG0713-0364c.png
儒闇于大较(法/也)不权轻重猥云德化不当用兵大至窘
辱失守小乃侵犯削弱遂执不移等哉故教笞不可废
于家刑罚不可捐于国诛伐不可偃于天下用之有巧
拙行之有逆顺耳夏桀殷纣手搏豺狼足追驷马勇非
微也百战克胜诸侯摄伏权非轻也秦二世宿军无用
之地连兵于边陲力非弱也结怨匈奴絓祸于越势非
寡也及其威尽势极闾巷之人为敌国咎生穷武之不
知足甘得之心不息也
辱失守小乃侵犯削弱遂执不移等哉故教笞不可废
于家刑罚不可捐于国诛伐不可偃于天下用之有巧
拙行之有逆顺耳夏桀殷纣手搏豺狼足追驷马勇非
微也百战克胜诸侯摄伏权非轻也秦二世宿军无用
之地连兵于边陲力非弱也结怨匈奴絓祸于越势非
寡也及其威尽势极闾巷之人为敌国咎生穷武之不
知足甘得之心不息也
卷一百十六 第 23b 页 WYG0713-0364d.png
臣按司马迁载此于律书言律而先言兵不言兵
之用而言兵之偃首推原兵戎之始而及春秋战
国善战之士次及桀纣二世之失而以孝文拒陈
武之言终焉盖欲世主偃兵息民绥和通使使民
气欢洽阴阳恊和以为造律之本其意善矣但其
谓孙武辈申明军约身宠君尊以为荣则犹战国
之气习也夫帝王用兵出于不得已以除民害耳
岂所以为身荣哉若夫所谓世儒闇于大较不权
之用而言兵之偃首推原兵戎之始而及春秋战
国善战之士次及桀纣二世之失而以孝文拒陈
武之言终焉盖欲世主偃兵息民绥和通使使民
气欢洽阴阳恊和以为造律之本其意善矣但其
谓孙武辈申明军约身宠君尊以为荣则犹战国
之气习也夫帝王用兵出于不得已以除民害耳
岂所以为身荣哉若夫所谓世儒闇于大较不权
卷一百十六 第 24a 页 WYG0713-0365a.png
轻重权之一字诚用兵可否之决也臣以为权于
轻重以事言之不若权于是非则以理决之之为
得也
汉高祖时陆贾时时前说诗书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
而得之安事诗书贾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
乎文武并用长久之道也
臣按文武并用长久之道也必古有是言而贾称
之其言仅八字古今为治所以立国本成国治延
轻重以事言之不若权于是非则以理决之之为
得也
汉高祖时陆贾时时前说诗书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
而得之安事诗书贾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
乎文武并用长久之道也
臣按文武并用长久之道也必古有是言而贾称
之其言仅八字古今为治所以立国本成国治延
卷一百十六 第 24b 页 WYG0713-0365b.png
国祚诚莫外焉承天命以安民生者其可用一而
遗一乎
陆贾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调则士
豫附天下虽有变权不分
臣按陆贾此言虽一时为陈平画计以谋诸吕然
而国家有变未有将相乖异而能安定者此则百
世之所同也
汉宣帝时魏相上书曰臣闻之救乱诛暴谓之义兵兵
遗一乎
陆贾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调则士
豫附天下虽有变权不分
臣按陆贾此言虽一时为陈平画计以谋诸吕然
而国家有变未有将相乖异而能安定者此则百
世之所同也
汉宣帝时魏相上书曰臣闻之救乱诛暴谓之义兵兵
卷一百十六 第 25a 页 WYG0713-0365c.png
义者王敌加于已不得已而起者谓之应兵兵应者胜
争恨小故不忍愤怒者谓之忿兵兵忿者败利人土地
货宝者谓之贪兵兵贪者破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
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此五者非但人事
乃天道也
臣按魏相论用兵之名有五首以臣闻之为言盖
自古有此言而相引之以为宣帝告也后世人主
有欲用兵者恒必以其所遇之敌所行之事揆之
争恨小故不忍愤怒者谓之忿兵兵忿者败利人土地
货宝者谓之贪兵兵贪者破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
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此五者非但人事
乃天道也
臣按魏相论用兵之名有五首以臣闻之为言盖
自古有此言而相引之以为宣帝告也后世人主
有欲用兵者恒必以其所遇之敌所行之事揆之
卷一百十六 第 25b 页 WYG0713-0365d.png
以五者之名于兹五者果何当欤必合于义而王
应而胜然后不得已而兴师动众苟或有类于所
谓忿贪骄者则亟止之而不使其沦于败破灭之
地则所行者下顺人心上合天道而无敌于天下
矣
宋欧阳修言于仁宗曰自古王者之治天下虽有忧勤
之心而不知致理之要则心愈劳而事愈乖虽有纳諌
之明而无力行之果断则言愈多而听愈惑伏思圣心
应而胜然后不得已而兴师动众苟或有类于所
谓忿贪骄者则亟止之而不使其沦于败破灭之
地则所行者下顺人心上合天道而无敌于天下
矣
宋欧阳修言于仁宗曰自古王者之治天下虽有忧勤
之心而不知致理之要则心愈劳而事愈乖虽有纳諌
之明而无力行之果断则言愈多而听愈惑伏思圣心
卷一百十六 第 26a 页 WYG0713-0366a.png
所甚忧而当今所最阙者不过曰无兵也无将也无财
用也无禦戎之策也无可任之臣也此五者陛下忧其
末而臣谓今皆有之然陛下未得而用之者何哉曰朝
廷有三大弊故也何谓三大弊一曰不谨号令二曰不
明赏罚三曰不责功寔三弊因循于上则万事废坏于
下
臣按欧阳修当仁宗时上此疏其言虽为宋而发
然而天下后世威武所以不振治道所以不立者
用也无禦戎之策也无可任之臣也此五者陛下忧其
末而臣谓今皆有之然陛下未得而用之者何哉曰朝
廷有三大弊故也何谓三大弊一曰不谨号令二曰不
明赏罚三曰不责功寔三弊因循于上则万事废坏于
下
臣按欧阳修当仁宗时上此疏其言虽为宋而发
然而天下后世威武所以不振治道所以不立者
卷一百十六 第 26b 页 WYG0713-0366b.png
政坐此三者而已诚能谨号令之颁明赏罚之施
责功寔之效则兵将财用不患其无任用有其臣
禦戎有其策矣内修外攘百事具举威武岂有不
振也哉
韩琦言于仁宗曰今献策陈边事者不过欲朝廷选择
将帅训习士卒脩利戈甲营葺城隍广畜资粮以待黠
羌之可胜此为安边捍寇之切务然而凡人之虑皆能
及之臣窃以谓此特外忧而已虽汉唐全盛之时岂能
责功寔之效则兵将财用不患其无任用有其臣
禦戎有其策矣内修外攘百事具举威武岂有不
振也哉
韩琦言于仁宗曰今献策陈边事者不过欲朝廷选择
将帅训习士卒脩利戈甲营葺城隍广畜资粮以待黠
羌之可胜此为安边捍寇之切务然而凡人之虑皆能
及之臣窃以谓此特外忧而已虽汉唐全盛之时岂能
卷一百十六 第 27a 页 WYG0713-0366c.png
使四夷常自窜伏而保不为盗哉若乃纲纪不立忠佞
不分赏罚不明号令不信浮费靡节横赐无常务宴安
之逸游纵宫庭之奢靡受女谒之干请容近昵之侥倖
此臣所谓内患也且四夷内窥中国必观衅而后动故
外忧之起必始内患臣今为陛下计莫若先治内患以
去外忧内患既平外忧自息譬若木之有本末未有本
固而枝叶不盛者也
臣按为治之大纲曰文与武文事修而武事不备
不分赏罚不明号令不信浮费靡节横赐无常务宴安
之逸游纵宫庭之奢靡受女谒之干请容近昵之侥倖
此臣所谓内患也且四夷内窥中国必观衅而后动故
外忧之起必始内患臣今为陛下计莫若先治内患以
去外忧内患既平外忧自息譬若木之有本末未有本
固而枝叶不盛者也
臣按为治之大纲曰文与武文事修而武事不备
卷一百十六 第 27b 页 WYG0713-0366d.png
犹天之有阳而无阴地之有柔而无刚人之有仁
而无义也是以自古帝王虽以文德为治而所以
济其文而使之久安长治者未尝不资于武事焉
然武之为用不以用之为功而以不用为大故武
之为文以止戈为义也是以国家常以武备与文
教并行先事而为之备无事而为之防所以遏祸
乱于将萌卫治安于长久不待乎临事而始为之
有事而后备之也不然则无及矣臣故历考经史
而无义也是以自古帝王虽以文德为治而所以
济其文而使之久安长治者未尝不资于武事焉
然武之为用不以用之为功而以不用为大故武
之为文以止戈为义也是以国家常以武备与文
教并行先事而为之备无事而为之防所以遏祸
乱于将萌卫治安于长久不待乎临事而始为之
有事而后备之也不然则无及矣臣故历考经史
卷一百十六 第 28a 页 WYG0713-0367a.png
所载威武之事备载之而举韩琦先治内患之说
终焉昔所谓上策莫如自治者也琦谓自治之
策立纪纲分忠佞明赏罚慎号令节浮费罢横赐
省逸游禁奢靡绝干请抑侥倖能行此数者则内
无患矣内既无忠则威武之本立矣虽有外患庸
何忧哉
已上总论威武之道(下/)
终焉昔所谓上策莫如自治者也琦谓自治之
策立纪纲分忠佞明赏罚慎号令节浮费罢横赐
省逸游禁奢靡绝干请抑侥倖能行此数者则内
无患矣内既无忠则威武之本立矣虽有外患庸
何忧哉
已上总论威武之道(下/)
卷一百十六 第 28b 页 WYG0713-0367b.png
大学衍义补卷一百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