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五
卷四十五 第 1a 页 WYG0712-053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学衍义补卷四十五
               明 丘浚 撰
 治国平天下之要
  明礼乐
   王朝之礼(上/)
通典周制天子有四朝一曰外朝秋官朝士掌之二曰中门夏
官司士正其位朝夕视政三曰内朝亦谓路寝之朝正朝视事
卷四十五 第 1b 页 WYG0712-0537b.png
毕退适路寝听政四曰询事之朝小司寇掌其政以致万人而
询焉
  臣按天子路寝门有五焉其最外曰皋门二曰库门(一作/雉门)
  曰雉门(一作/库门)四曰应门五曰路门(一作/毕门)皋门之内(或作/外)
  外朝朝有三槐九棘近库门有三府九寺库门内有宗庙
  社稷雉门外有两观连门观外有询事之朝在宗庙社稷
  间雉门内有百官宿卫之廨应门内曰中朝中朝东有九
  卿室为理事之处所谓中朝即中门也然不谓之朝而谓
卷四十五 第 2a 页 WYG0712-0538a.png
  之门意者堂宇深邃难于听对每日常朝则御其
  门欤今制天子大朝贺朔望行礼御正殿常朝御
  门与此合
周礼天官宰夫之职掌治朝之法(治朝在/路门外)以正王及三
公六卿大夫群吏之位掌其禁令(禁谓止其非法/令谓使之有为)叙群
吏之治(次序所/治之事)以待宾客之令(令谓宾客未至/而先为之具)诸侯之
(报也谓/奏事者)万民之逆(自下而上曰/逆谓上言者)
 郑玄曰治朝在路门之外其位司士掌焉宰夫察其
卷四十五 第 2b 页 WYG0712-0538b.png
 不如仪叙群吏之治者常次叙群吏之职事三者之
 来则应使辨理之
  臣按天官卿冢宰其贰则少宰少宰之次又有宰
  夫王视朝则冢宰赞听治而宰夫掌其治之法所
  谓叙群吏之治即今百司各奏所治之事也待宾
  客之令即今鸿胪引见藩府所遣使及外夷也诸
  侯之复万民之逆即今通政司所奏事也正公卿
  大夫群吏之位正之为言疏谓察其不如仪者即
卷四十五 第 3a 页 WYG0712-0538c.png
  前代殿中御史之职今轮御史紏仪也古今委任
  之职不同而朝廷之间所当为之令所当禁之法
  则一而已
夏官司士正朝仪之位辨其贵贱之等正南乡(向/明)三公
北面东上(对上以/东为尊)孤东面北上(位于/右)卿大夫西面北上
(位于/左)王族故士(王之同族故为/士而留宿卫者)虎士(虎贲/之士)在路门之右
南面东上(分立于右/面向外)太仆(侍御/之长)大右(即司右勇士/为军右者)大仆
从者(小臣祭/仆之类)在路门之左南面西上(分立于左/西向外)司士摈
卷四十五 第 3b 页 WYG0712-0538d.png
(掌摈相/之礼)孤卿特揖(逐人/而揖)大夫以其等旅(免/也)(卿大夫有/上中下等)
(各随其等/合众而揖)士旁三揖(士立于孤卿大夫之两旁待其特/揖旅揖已讫后即其处而揖之)
王还(视朝毕/将还也)揖门左揖门右(王将还用手揖退/立路门左右者)大仆前
(大仆向王前/立而奏复逆)王入内朝皆退(王入路门内/朝者皆退)
 王安石曰此所谓治朝也乡明以听天下者王故王
 南乡乡王而答之者三公故三公北面孤佑王者也
 故东面卿大夫佐王者也故西面王族故士虎士大
 仆大右大仆从者则从王者也顺王所乡故南面
卷四十五 第 4a 页 WYG0712-0539a.png
  臣按此即通典所谓周制四朝之一二曰中门者
  也盖在路门之外人君与群臣常朝之所若今奉
  天门日朝是也其司士略似今鸿胪寺卿然公孤
  卿大夫每日朝参之臣也王族故士虎士大仆大
  右大仆从者侍卫执役之臣也王族故士宗室之
  有职任者也虎士虎贲氏掌先后王而趋以卒伍
  者也大仆掌王之服位出入王之大命及掌诸侯
  复逆者也大右即司右掌群后之政令凡勇力之
卷四十五 第 4b 页 WYG0712-0539b.png
  士能用五兵属焉大仆从者有小臣掌公孤卿之
  复逆有御仆掌群吏庶民之复逆当人君视朝之
  时司士正其位以正朝仪辨其等以定班次王族
  故士以肺腑之亲而错居侍卫之间虎贲士以武
  勇之选而趋走前后之列掌服位者大仆也而兼
  司出入之大命掌卒伍者司右也而实统勇力之
  士朝廷之间明明在朝穆穆在位所以乡明而听
  天下者肃肃乎其严也而左右前后之人所以环
卷四十五 第 5a 页 WYG0712-0539c.png
  列而侍卫者又皆亲信武勇之臣所以防微威众
  者又无所不备焉当是时也视是朝也论道经邦
  二公弘化者固各尽其道分职率属敬官乱政者
  亦各理其事凡天下诸侯与在朝卿士及内外之
  群吏庶民事之已行者有以复乎上事之未行者
  有以逆乎上则有大仆与其属之小臣御仆以为
  之通达焉若此者乃成周盛时常朝之仪位也然
  当天子视朝之际臣下入朝之初大臣则逐位而
卷四十五 第 5b 页 WYG0712-0539d.png
  拜群臣则逐列而拜小臣则即其位而旁拜左右
  侍从之臣则方有事而未暇也故王于大臣则答
  以特揖之礼于群臣则答以旅揖之礼于小臣则
  于再揖之后向其旁而答之焉听政既毕王将还
  内而侍卫于门之左右者始行拜礼王于是随其
  所在而左右揖之可见隆古盛时以礼为治位有
  尊卑而礼无不答也秦不师古始尊君卑臣而此
  礼废矣
卷四十五 第 6a 页 WYG0712-0540a.png
太仆(侍御之官太/仆其长也)掌正王之服位(王之吉服有六所立/有位太仆正之使当)
(其/理)出入王之大命(出大命则宣之于外/入大命则纳之于内)掌诸侯之复逆
(复有报乎上也/逆有言乎上也)王视朝则前正位而退入亦如之建路
鼓于大寝之门外而掌其政以待达穷者与遽令闻鼓
声则速逆御仆与御庶子王视朝则正位(王与族人燕/处则正其位)
掌摈相(摈以助宾/相以助主)王不视朝则辞于三公及孤卿(王有/故不)
(朝则以告/于大臣)
  臣按太仆之官在周为侍御之长所掌者视朝之
卷四十五 第 6b 页 WYG0712-0540b.png
  事也后世则敷以典牧马之政失古意矣周穆王
  命伯囧为太仆正特作命书所谓侍御仆从罔匪
  正人以旦夕承弼厥辟者也正王之服犹后世行
  某礼当具冕服某礼当具皮弁服是也正王之位
  如后世行某礼当御正衙某礼当御便殿是也出
  之命王之诏敕也入之命臣之奏报也复者何事
  之已行者报之于上也逆者何事之未行者言之
  于上也凡此皆太仆之所掌当王视朝之初出则
卷四十五 第 7a 页 WYG0712-0540c.png
  出次而奏于王之前以正其位次有不当其位者
  正之既正而退于侍卫之列及王视朝之将毕又
  出次而奏于王之前以见朝事之毕凡夫视朝之
  时有出入之大命有复逆之奏报在其位者则自
  掌之在公孤卿及群吏庶民者则其属分掌之而
  总之于已使有所稽考而不至于遗忘时以达之
  于上而分付于所司而施行焉如正典则付之夏
  官宪典则付之秋官之类也然犹恐困穷者不能
卷四十五 第 7b 页 WYG0712-0540d.png
  以自达而急遽之事不容以暂缓而又设四面之
  鼓于寝门之外俾大仆掌其政焉由是观之则人
  君之视朝非但以严上下之分而惟以通上下之
  情可知矣然视朝之政若后世付之鸿胪而属之
  礼部可也今乃以属之司马何耶昔秦章邯使长
  史欣请事咸阳留司马门三日不得见邯遂降楚
  赵充国戊申上奏甲寅玺书报下往还才七日果
  以成功兵事贵速而忌壅蔽盖司马掌兵政而以
卷四十五 第 8a 页 WYG0712-0541a.png
  其属司傅奏则无壅遏故也周人之意或出此欤
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聚/也)万民而询焉(谋/也)一曰
询国危(有兵寇之难/谋所以安也)二曰询国迁(徙郡/改邑)三曰询立君(君/无)
(适子谋/所以嗣)其位(君臣与民/所立之位)王南乡(天子/南面)三公及州长百姓
北面(三公乡/老也)群臣西面(卿大夫/士也)群吏东面(府史/之类)小司寇
(揖之/使前)以叙进而问焉(以次序/而进之)以众辅志而弊谋(弊断/也以)
(众之谋辅王之志/又断之于王也)
  臣按王朝有三有内朝有治朝有外朝治朝其常
卷四十五 第 8b 页 WYG0712-0541b.png
  治事之位内朝则退居之处也外朝不常御惟国
  家有非常之事然后御于此致万民而询谋之焉
  若夫常行之事则在治朝与群臣按古典而施行
  之也洪范曰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
  及庶人诗曰询于刍荛此所谓致万民而询焉询
  及万民则卿大夫士皆在其中矣国危则询之而
  求其所以安国之策国迁则询之而求其所以徙
  国之方立君则询之而求其所以嗣国之人三者
卷四十五 第 9a 页 WYG0712-0541c.png
  皆国之大政必民心之所安众论以为可然后行
  之苟非遍访于人人其不至于逆天理而拂人心
  也者几希然其询之不于治朝而必于外朝者以
  民之众且微治朝之严与狭非独不可使之亵入
  亦恐不足以容之也
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外朝在库/门之外)左九棘(朝之下其左/树以棘棘取)
(其赤心而/外刺也)孤卿大夫位焉群士(上士中/士下士)在其后右九棘
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府吏/也)在其后面三槐(朝之前有/三槐木槐)
卷四十五 第 9b 页 WYG0712-0541d.png
(取其黄/中也)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左嘉石平罢(疲/急)
焉右肺石达穷民焉帅其属而以鞭呼趋且辟(用鞭呼/朝者使)
(趋焉又为/之辟也)禁慢朝(怠慢/不敬)错立(参错/不齐)族谈(相聚/而语)
  臣按外朝在库门之外最居外者也人君不常御
  国家有大礼典则于此朝会而朝士掌其法有大
  疑难则于此询问而小司寇掌其政法者经常之
  制政者权宜之事也朝著之间有上下之位有前
  后之次入者必循序渐进而不可参差立者必肃
卷四十五 第 10a 页 WYG0712-0542a.png
  容守次而不可错乱非奏对不言无故不可聚而
  喧哗故当人臣朝见之时小司寇则摈而相之使
  之次第而进朝士则帅其属而用鞭号呼以肃之
  使之各趋其位而知所避焉后世人君出警入跸
  而鸣鞭以肃众其原盖出于此
礼记玉藻曰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视之退适路寝听
政使人视大夫退然后适小寝释服
 陈祥道曰朝辨色始入所以防微日出而视之所以
卷四十五 第 10b 页 WYG0712-0542b.png
 优尊诗曰夜乡晨言观其旂臣辨色始入之时也又
 曰东方明矣朝既盈矣君日出而视之之时也盖尊
 者体盘卑者体蹙体蹙者常先体盘者常后朝以先
 为勤以后为逸朝而臣先于君所以明分守退而君
 后于臣所以防怠荒此所以使人视大夫大夫退而
 后适小寝释服也
  臣按周有三朝一曰外朝二曰治朝三曰内朝亦
  谓之燕朝即路寝也外朝不常御人君每日出视
卷四十五 第 11a 页 WYG0712-0542c.png
  治朝见群臣以通上下之情退适路寝听政治以
  决可否之计盖视朝之时百官班次以列趋跄以
  进漏下无几刻尔奏对之际机务杂沓未易一一
  以详悉也故于退朝之后再御燕寝取其事务之
  急且切者重听之与夫左右臣工所谓股肱心膂
  者委曲讲究必罄竭其本末终始如此行之则便
  不如此则弊俾上心晓然于中而奉行之臣亦灼
  然知其必如此而不可如彼然后行下如此则朝
卷四十五 第 11b 页 WYG0712-0542d.png
  廷所行之事皆所当行所禁之事皆所不当行行
  之万世而无弊太平之根本在此矣汉唐以来或
  五日一视朝或三日或旬日始朝我祖宗以勤为
  治无日不朝而每日之间有早午晚三朝或再朝
  方是之时国家多事几务丛委事事取自上裁今
  则治定功成百事具有成宪每日早朝百司奏对
  只是按行故事于午晚二朝似若可省然自古祸
  乱之端皆起自蒙蔽蒙蔽之由起自上下之情不
卷四十五 第 12a 页 WYG0712-0543a.png
  通上下之情不通起自君臣不相接见然徒接见
  而不相亲款见犹不见也我太祖高皇帝立法创
  制于君臣之分最严然犹恐其严而或过于亢故
  御制大诰首篇以君臣同游为开卷第一义所以
  示万世圣子神孙者至矣尽矣臣愿参酌祖宗之
  制每日早朝之后遇有急切重务成宪所不载或
  行之久而弊者许承行之臣先期入奏请御便殿
  具其本末源委会集大臣面究利害然后施行事
卷四十五 第 12b 页 WYG0712-0543b.png
  毕之后或从容顾问以泛及天下之事灾异水旱
  之由田里休戚之故皆许以闻如此则上下之情
  通而为泰矣此最今日求治之要务惟圣明注意
  则天下不胜幸甚
汉有天子大会殿为周之外朝萧何造未央宫言前殿
宜有后殿大会殿为外朝宫中有后殿为治朝
  臣按七年诸侯群臣朝长乐宫盖大朝会之所
唐以宣政殿为前殿谓之正衙即古之治朝也以紫宸
卷四十五 第 13a 页 WYG0712-0543c.png
殿为便殿谓之入閤即古之燕朝也而外别有含元殿
含元非正至大朝会不御正衙则日见群臣百官皆在
谓之常参
 叶梦得曰古者天子三朝外朝内朝燕朝外朝在王
 宫库门外有非常之事则于此询万民治朝在路门
 外燕朝在路门内盖内朝以见群臣或谓之路朝燕
 朝以听政或谓之燕寝汉去周未远犹彷佛其意唐
 含元殿宜如汉之大会殿宣政紫宸乃前后殿其沿
卷四十五 第 13b 页 WYG0712-0543d.png
 习有自来矣
唐制在京文武官职事九品以上朔望日朝其文官五
品以上及监察御史员外郎大常博士每日常参武官
五品以上仍每月五日十一日二十一日二十五日参
三品以上直诸司及长上者各准职事参若雨沾失容
及泥潦并停周丧未练大功未葬非供奉及宿卫官皆
听不趋
  臣按此唐朝朝参之仪制令也汉朝参仪史不载
卷四十五 第 14a 页 WYG0712-0544a.png
  所载朝会之仪耳惟宣帝纪中兴始五日二视事
  观此则唐之朝比汉为勤然勤之中又有节焉若
  雨沾失容泥潦停朝常参官周丧未练大功未葬
  皆听不趋是也臣乞于今日亦准此制雨潦之免
  临时取旨若常朝之臣有期功以下丧许其告假
  下礼官定为限期若事未讫亦许展限如此庶使
  群臣注门籍者不致虚饰本遭丧者不托以疾一
  事之举上足以见人君体臣之仁下足以表臣下
卷四十五 第 14b 页 WYG0712-0544b.png
  事君之诚
唐室升平日常参官每日朝退赐食谓之廊餐自乾符
乱离之后秪遇月旦入閤日赐食
  臣按唐人于每日常参皆有廊餐及朔望皆赐食
  其为国费亦夥我朝废之良是其三大朝贺礼宴
  祖宗所以礼答臣下者必须举行
唐故事天子日御殿见群臣曰常参朔望荐食诸陵寝
有思慕之心不能临前殿则御便殿见群臣曰入閤宣
卷四十五 第 15a 页 WYG0712-0544c.png
政前殿也谓之衙衙有仗紫宸便殿也谓之閤其不御
前殿而御紫宸也乃自正衙唤仗由閤门而入故谓之
入閤
 李琪曰衙朝也其礼尊閤燕见也其事杀琪又言入
 閤有待制次对官论事而内殿起居一见而退欲有
 言者无由自陈非所以数见群臣之意也
 叶梦得曰唐正衙日见群臣百官皆在谓之常参唤
 仗入閤百官亦随以入则唐制天子未尝不日见百
卷四十五 第 15b 页 WYG0712-0544d.png
 官也其后不御正衙紫宸所见惟大臣及内诸司百
 官俟朝于正衙者傅问不坐即退则百官无复见天
 子矣其后惟存朔望两朝至五代又废唐明宗始诏
 群臣每五日一随宰相入见谓之起居
  臣按孔子吉月必朝服而朝盖以一月之间朔望
  为重而见君必备服以尽礼唐人制礼于常日则
  隆而于朔望反杀失所轻重矣虽曰是日荐食陵
  寝有思慕之心盍于鸡初鸣时先行荐食之礼昧
卷四十五 第 16a 页 WYG0712-0545a.png
  爽乃御殿受朝乎我祖宗以来每日先于奉先殿
  行礼东朝问安然后御朝其于父子之亲君臣之
  义两尽可以为万世帝王之法
宋朝因唐与五代之制文武官每日赴文明殿正衙常
参宰相一人押班五日起居即崇德长春二殿中书门
下为班首其长春殿常朝则内侍省都知押班至神宗
元丰中官制始行诏侍从官而上日朝垂拱谓之常参
官百司朝官以上每五日一朝紫宸为六参官在京朝
卷四十五 第 16b 页 WYG0712-0545b.png
官以上朔望一朝紫宸为朔望参官遂为定制
  臣按前代朝仪无一定之制时有更改惟我朝自
  祖宗以来至于今日率循旧章一日三朝自古帝
  王所无也每日晨兴上便服御奉天门文东武西
  侍鸣鞭毕鸿胪卿唱入班百官行叩头礼分班侍
  立翰林学士侍御座左锦衣卫官侠陛西立六科
  给事中分侍左右御史分班面北立鸿胪官属立
  其后先日谢恩见辞者于鸿胪寺报名至日先赴
卷四十五 第 17a 页 WYG0712-0545c.png
  午门外俟百官叩头毕鸿胪卿对御宣奏姓名员
  数于午门外行五拜三叩头礼毕五府六部以次
  奏所司合行事次通政司引入于御前面奏请旨
  该司官出班承旨大理寺以下有事出奏无则已
  次礼科引差使考满官员次六科各奏旨意题本
  守卫揭帖赏赐钞锭次鸿胪宣奏藩府边镇所遣
  使臣上命以酒饭赏赐既而两京堂上官新升者
  及在外三司来朝赴任者面见叩头毕鸿胪卿唱
卷四十五 第 17b 页 WYG0712-0545d.png
  奏事毕群臣俱侧身向上立鸣鞭毕上乘辇往御
  武英殿或文华阅章疏日率如此至午复出朝晚
  亦如之此每日常朝之制也每月朔望上具皮弁
  服御正殿百官公服叩头毕分班侍鸿胪卿宣奏
  谢恩见辞员数毕上出奉天门视朝如常仪臣窃
  考前代之制有所谓捲班放仗入閤等名目或失
  于粗略或失于烦琐惟今日朝仪酌古准今实为
  得中洪武二十年冬十月太祖皇帝谕大臣曰近
卷四十五 第 18a 页 WYG0712-0546a.png
  者臣僚尊卑体统多未得宜尔等宜著礼仪以为
  定式礼部尚书李原名等会官著为礼仪定式一
  书凡三十七条所谓朝参之礼有八焉颁行既久
  而奉行者偶因一时之便遂袭以为故事旁观者
  虽知其非而不敢以为言后来者因以为当然者
  亦或有之窃观前代朝会班次仪注皆著成图式
  载在文献通考诸书者可考也乞敕大臣及翰林
  院鸿胪寺官将累朝实录及礼仪定式等书并稽
卷四十五 第 18b 页 WYG0712-0546b.png
  洪武永乐年间以来事例详加讲究檃括节润画
  为图式悬于两长安门用以表正百官观示列辟
  俾人人知所趋避世世得以遵守永为定制云(以上/朝仪)
    以上论王朝之礼(上/)
 
 
 
 大学衍义补卷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