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第 1a 页 WYG0712-002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学衍义补卷一
明 丘浚 撰
治国平天下之要
正朝廷
总论朝廷之政
臣按宋儒真德秀大学衍义格物致知之要
既有所谓审治体者矣而此治国平天下之
大学衍义补卷一
明 丘浚 撰
治国平天下之要
正朝廷
总论朝廷之政
臣按宋儒真德秀大学衍义格物致知之要
既有所谓审治体者矣而此治国平天下之
卷一 第 1b 页 WYG0712-0028b.png
要又有正朝廷而总论朝廷之政何也盖前
之所审者治平之体言其理也此之所论者
治平之政言其事也一主于知一主于行盖
必知于前而后能行于后后之行者即所以
实其前之知者也理与事知与行其实互相
资焉
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
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之所审者治平之体言其理也此之所论者
治平之政言其事也一主于知一主于行盖
必知于前而后能行于后后之行者即所以
实其前之知者也理与事知与行其实互相
资焉
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
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卷一 第 2a 页 WYG0712-0029a.png
朱熹曰天地以生物为心盖天地之间品物万形各
有所事唯天则确然于上地则隤然于下一无所为
只以生物为事故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
郭雍曰天地以生物为德故人以大德归之圣人得
崇高之位然后成位乎中而赞化育故以位为大宝
也大宝者亦非圣人自以为宝也天下有生幸圣人
之得位以蒙其泽故天下以为宝也
苏辙曰人之所同好者生也所同贵者位也所同欲
有所事唯天则确然于上地则隤然于下一无所为
只以生物为事故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
郭雍曰天地以生物为德故人以大德归之圣人得
崇高之位然后成位乎中而赞化育故以位为大宝
也大宝者亦非圣人自以为宝也天下有生幸圣人
之得位以蒙其泽故天下以为宝也
苏辙曰人之所同好者生也所同贵者位也所同欲
卷一 第 2b 页 WYG0712-0029b.png
者财也天下之大情尽于此矣此三者常相为用生
者人之本也无财则无以生无位则无以养生而理
财作易者盖知此矣既言三者而参之以仁义其旨
盖有在矣
吴澄曰生生不已者天地之大德然天地生物生人
又生与天地合德之圣人命之居君师之位为人物
之主而后能使天地之所生得以各遂其生也苟或
但有其德而无其位则亦不能相天地而遂人物之
者人之本也无财则无以生无位则无以养生而理
财作易者盖知此矣既言三者而参之以仁义其旨
盖有在矣
吴澄曰生生不已者天地之大德然天地生物生人
又生与天地合德之圣人命之居君师之位为人物
之主而后能使天地之所生得以各遂其生也苟或
但有其德而无其位则亦不能相天地而遂人物之
卷一 第 3a 页 WYG0712-0029c.png
生故位为圣人之大宝大宝谓大可贵重守谓保有
之
臣按人君所居之位极崇高而至贵重天下臣民
莫不尊戴譬则至大之宝也人君居圣人大宝之
位当体天地生生之大德以育天地所生之人民
使之得所生聚然后有以保守其莫大之位焉然
人之所以生必有所以养而后可以聚之又在乎
生天下之财使百物足以给其用有以为聚居衣
之
臣按人君所居之位极崇高而至贵重天下臣民
莫不尊戴譬则至大之宝也人君居圣人大宝之
位当体天地生生之大德以育天地所生之人民
使之得所生聚然后有以保守其莫大之位焉然
人之所以生必有所以养而后可以聚之又在乎
生天下之财使百物足以给其用有以为聚居衣
卷一 第 3b 页 WYG0712-0029d.png
食之资而无离散失所之患则吾大宝之位可以
长保而有之矣然有财而不能理则民亦不得而
有之所谓理财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各有其有
而不相侵夺各用其用而无有亏欠则财得其理
而聚矣所谓正辞者辨其名实明其等级是是非
非而有所分别上上下下而无有混殽则辞得其
顺而正矣既理财正辞而民有趋于利而背于义
者又必宪法令致刑罚以禁之使其于财也彼此
长保而有之矣然有财而不能理则民亦不得而
有之所谓理财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各有其有
而不相侵夺各用其用而无有亏欠则财得其理
而聚矣所谓正辞者辨其名实明其等级是是非
非而有所分别上上下下而无有混殽则辞得其
顺而正矣既理财正辞而民有趋于利而背于义
者又必宪法令致刑罚以禁之使其于财也彼此
卷一 第 4a 页 WYG0712-0030a.png
有无之间不得以非义相侵夺其于辞也名号称
谓之际不得以非义相紊乱与凡贵贱长幼多寡
取予之类莫不各得其宜焉是则所谓义也吁圣
人体天地生生之仁尽教养斯民之义孰有加于
此哉先儒谓易之事业尽于此三言者臣愚以为
人君受天地之命居君师之位所以体天地而施
仁立义以守其位者诚不外乎此三者而已谨载
大易此言于总论朝廷之政之首以为大宝之献
谓之际不得以非义相紊乱与凡贵贱长幼多寡
取予之类莫不各得其宜焉是则所谓义也吁圣
人体天地生生之仁尽教养斯民之义孰有加于
此哉先儒谓易之事业尽于此三言者臣愚以为
人君受天地之命居君师之位所以体天地而施
仁立义以守其位者诚不外乎此三者而已谨载
大易此言于总论朝廷之政之首以为大宝之献
卷一 第 4b 页 WYG0712-0030b.png
书舜典询(谋/也)于四岳(四岳官名一人而/总四方诸侯之事)辟(开/也)四门明四
目达四聪
朱熹曰(书传虽蔡沈作然二典禹谟皆其师朱/熹是正今仿真氏读书记摽其师名)舜既
告庙即位乃谋治于四岳之官开四方之门以来天
下之贤俊广四方之视听以决天下之壅蔽
臣按人君以一人之身居四方之中东西南北咸
于此焉取正者也一身之精神有限耳目之见闻
不周人不能尽识也事不能尽知也故必择大臣
目达四聪
朱熹曰(书传虽蔡沈作然二典禹谟皆其师朱/熹是正今仿真氏读书记摽其师名)舜既
告庙即位乃谋治于四岳之官开四方之门以来天
下之贤俊广四方之视听以决天下之壅蔽
臣按人君以一人之身居四方之中东西南北咸
于此焉取正者也一身之精神有限耳目之见闻
不周人不能尽识也事不能尽知也故必择大臣
卷一 第 5a 页 WYG0712-0030c.png
而信任之俾其蒐访人才疏通壅蔽时加询谋以
求治焉夫朝廷之政其弊端之最大者莫大乎壅
蔽所谓壅蔽者贤才无路以自达下情不能以上
通是也贤才无路以自达则国家政事无与共理
天下人民无与共治下情不能以上通则民间利
病无由而知官吏臧否无由而闻天下日趋于乱
矣昔唐玄宗用李林甫为相天下举人至京师者
林甫恐其攻己短请试之一无所取乃以野无遗
求治焉夫朝廷之政其弊端之最大者莫大乎壅
蔽所谓壅蔽者贤才无路以自达下情不能以上
通是也贤才无路以自达则国家政事无与共理
天下人民无与共治下情不能以上通则民间利
病无由而知官吏臧否无由而闻天下日趋于乱
矣昔唐玄宗用李林甫为相天下举人至京师者
林甫恐其攻己短请试之一无所取乃以野无遗
卷一 第 5b 页 WYG0712-0030d.png
贤为贺杨国忠为相南诏用兵败死者数万人更
以捷闻此后世人主用非其人不能辟四门明四
目达四聪之明效也遂致天宝之乱唐室自此不
振以至于亡臣愚窃以谓治乱之原固在乎壅蔽
而所以致壅蔽者尤以委任之非其人也谚有之
曰一指在前泰山不见奸臣在天子之左右其所
以蒙蔽之者岂但一指若哉有一于此则凡布列
之在近见闻之可及者且不能以自通矣况夫疏
以捷闻此后世人主用非其人不能辟四门明四
目达四聪之明效也遂致天宝之乱唐室自此不
振以至于亡臣愚窃以谓治乱之原固在乎壅蔽
而所以致壅蔽者尤以委任之非其人也谚有之
曰一指在前泰山不见奸臣在天子之左右其所
以蒙蔽之者岂但一指若哉有一于此则凡布列
之在近见闻之可及者且不能以自通矣况夫疏
卷一 第 6a 页 WYG0712-0031a.png
远之侧微遐僻之幽隐而欲自通于九重之上难
矣噫帝舜此四言真万世帝王治天下之药石也
循之则治违之则乱惟明主留神省察
舜曰咨四岳有能奋(起/也)庸(事功/也)熙(广/也)帝(尧/也)之载(事/也)使宅
(居/也)百揆(如宰相/之职)亮(明/也)采(庶/事)惠(顺/成)畴(庶/类)佥(众/也)曰伯禹作司
空(佥言伯禹作司/空可宅百揆)帝曰俞(然/也)咨禹汝平水土(行司空/之事)惟
时懋(勉/也)哉(勉以宅百/揆之事)
帝曰弃(姓姬/氏)黎民阻(厄/也)饥汝后稷(田正/官)播(布/也)时百榖
矣噫帝舜此四言真万世帝王治天下之药石也
循之则治违之则乱惟明主留神省察
舜曰咨四岳有能奋(起/也)庸(事功/也)熙(广/也)帝(尧/也)之载(事/也)使宅
(居/也)百揆(如宰相/之职)亮(明/也)采(庶/事)惠(顺/成)畴(庶/类)佥(众/也)曰伯禹作司
空(佥言伯禹作司/空可宅百揆)帝曰俞(然/也)咨禹汝平水土(行司空/之事)惟
时懋(勉/也)哉(勉以宅百/揆之事)
帝曰弃(姓姬/氏)黎民阻(厄/也)饥汝后稷(田正/官)播(布/也)时百榖
卷一 第 6b 页 WYG0712-0031b.png
帝曰契(姓子/氏)百姓不亲(不相/亲睦)五品(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者之名位等)
(级/)不逊(顺/也)汝作司徒敬(敬其/事也)敷五教(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
(幼有序朋友有信以五者/当然之理而为教令也)在宽(谓宽裕/以待之)
帝曰皋陶(亦臣/名)蛮夷猾(乱/也)夏(华/夏)寇(劫人/曰寇)贼(杀人/曰贼)奸(在外/曰奸)
宄(在内/曰宄)汝作士(理官/也)
帝曰畴(谁/也)若(顺/也)予工佥曰垂(臣名有/巧思)哉帝曰俞咨垂汝
共工
帝曰畴若予上下(上下山林/泽薮也)草木鸟兽佥曰益(亦臣/名)哉
(级/)不逊(顺/也)汝作司徒敬(敬其/事也)敷五教(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
(幼有序朋友有信以五者/当然之理而为教令也)在宽(谓宽裕/以待之)
帝曰皋陶(亦臣/名)蛮夷猾(乱/也)夏(华/夏)寇(劫人/曰寇)贼(杀人/曰贼)奸(在外/曰奸)
宄(在内/曰宄)汝作士(理官/也)
帝曰畴(谁/也)若(顺/也)予工佥曰垂(臣名有/巧思)哉帝曰俞咨垂汝
共工
帝曰畴若予上下(上下山林/泽薮也)草木鸟兽佥曰益(亦臣/名)哉
卷一 第 7a 页 WYG0712-0031c.png
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虞掌山/泽之官)
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祀天神享人/鬼祭地祗)佥曰伯夷(姜/姓)
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主叙次百/神之官)
帝曰夔(臣/名)命汝典乐教胄(长/子)子
帝曰龙(臣/名)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帝曰咨汝二十有二人(四岳九官十二/牧共二十二人)钦哉惟时亮天
功
曾巩曰舜命九官新命者六人命伯禹命伯夷咨四
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祀天神享人/鬼祭地祗)佥曰伯夷(姜/姓)
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主叙次百/神之官)
帝曰夔(臣/名)命汝典乐教胄(长/子)子
帝曰龙(臣/名)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帝曰咨汝二十有二人(四岳九官十二/牧共二十二人)钦哉惟时亮天
功
曾巩曰舜命九官新命者六人命伯禹命伯夷咨四
卷一 第 7b 页 WYG0712-0031d.png
岳而命者也命垂命益泛咨而命者也命夔命龙因
人之让不咨而命者也夫知道而后可宅百揆知礼
而后可典三礼知道知礼非人人所能也故必咨于
四岳若予工若上下草木鸟兽则非此之比故泛咨
而已礼乐命令其体虽不若百揆之大若其事理精
微亦非百工庶物之可比伯夷既以四岳之举而当
秩宗之任则其所让之人必其中于典乐纳言之选
可知故不咨而命之也若稷契皋陶之不咨者申命
人之让不咨而命者也夫知道而后可宅百揆知礼
而后可典三礼知道知礼非人人所能也故必咨于
四岳若予工若上下草木鸟兽则非此之比故泛咨
而已礼乐命令其体虽不若百揆之大若其事理精
微亦非百工庶物之可比伯夷既以四岳之举而当
秩宗之任则其所让之人必其中于典乐纳言之选
可知故不咨而命之也若稷契皋陶之不咨者申命
卷一 第 8a 页 WYG0712-0032a.png
其旧职而已
陈雅言曰二十有二人之职皆天之职也典天叙礼
天秩服天命刑天讨无一事之不本于天天有是事
则人有是官天不自为而人代之帝舜于此语以钦
哉亮天功者欲使知所敬也
臣按朝廷之上有百揆以统内之庶官有四岳以
统外之州牧既分命之又总命之人必称其官官
必尽其职此帝世之治所以后世不能及也诚以
陈雅言曰二十有二人之职皆天之职也典天叙礼
天秩服天命刑天讨无一事之不本于天天有是事
则人有是官天不自为而人代之帝舜于此语以钦
哉亮天功者欲使知所敬也
臣按朝廷之上有百揆以统内之庶官有四岳以
统外之州牧既分命之又总命之人必称其官官
必尽其职此帝世之治所以后世不能及也诚以
卷一 第 8b 页 WYG0712-0032b.png
帝世之用人也或帝心之简在或公庭之佥举或
询之大臣或得之推让非若后世有由旁蹊奥援
阿私而倖进者也不问其人之能与否不论其职
之称与否是以用各违其才人不称其官官既不
称则朝廷之政何由而举政既不举则天下之民
何由得安此后世所以不古若也臣尝因是而论
之帝舜初咨四岳以求宅百揆也不曰熙舜之载
而曰熙尧之载盖以我今日所治之事非我之事
询之大臣或得之推让非若后世有由旁蹊奥援
阿私而倖进者也不问其人之能与否不论其职
之称与否是以用各违其才人不称其官官既不
称则朝廷之政何由而举政既不举则天下之民
何由得安此后世所以不古若也臣尝因是而论
之帝舜初咨四岳以求宅百揆也不曰熙舜之载
而曰熙尧之载盖以我今日所治之事非我之事
卷一 第 9a 页 WYG0712-0032c.png
尧之事也总咨二十二人以各敬其职也不曰亮
舜之功而曰亮天之功盖以我今日所治之功非
我之功天之功也为人君者诚知人臣所熙之事
皆祖宗之事所亮之功皆上天之功则决不肯徇
私意以用人用匪人以废事则朝廷之政得人修
举天下之民由是乂安矣噫彼其以祖宗之官爵为
己之私物以上天之事功行人之私意岂不有以
负祖宗之付托上天之建立哉识治体者尚鉴于兹
舜之功而曰亮天之功盖以我今日所治之功非
我之功天之功也为人君者诚知人臣所熙之事
皆祖宗之事所亮之功皆上天之功则决不肯徇
私意以用人用匪人以废事则朝廷之政得人修
举天下之民由是乂安矣噫彼其以祖宗之官爵为
己之私物以上天之事功行人之私意岂不有以
负祖宗之付托上天之建立哉识治体者尚鉴于兹
卷一 第 9b 页 WYG0712-0032d.png
大禹谟(虞/书)嘉(善/也)言罔攸(所/也)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朱熹曰舜然禹之言以为信能如此则必有以广延
众论悉致群贤而天下之民咸被其泽无不得其所
矣
臣按朝廷为治之道固非一端而其要在取人之
善用人之能而己夫人莫不各有所知亦莫不各
有所能心有所知也发以为言已有所能也用以
为才言有善否人君则惟其善而取之不使有所
朱熹曰舜然禹之言以为信能如此则必有以广延
众论悉致群贤而天下之民咸被其泽无不得其所
矣
臣按朝廷为治之道固非一端而其要在取人之
善用人之能而己夫人莫不各有所知亦莫不各
有所能心有所知也发以为言已有所能也用以
为才言有善否人君则惟其善而取之不使有所
卷一 第 10a 页 WYG0712-0033a.png
伏藏于下才有大小人君则随其才而用之不使
有所遗漏于外则凡朝廷之上见于施行者无非
嘉善之言列于庶位者无非贤俊之士天下其有
不安也哉苟或不然所闻者皆卑冗顺旨之言言
之善者以为不善不善者反以为善所用者皆庸
下谄谀之人人之贤者以为不贤不贤者反以为
贤如是则善言不闻贤才远遁欲事之理民之安
难矣是以古之圣帝明王必广开言路包容以纳
有所遗漏于外则凡朝廷之上见于施行者无非
嘉善之言列于庶位者无非贤俊之士天下其有
不安也哉苟或不然所闻者皆卑冗顺旨之言言
之善者以为不善不善者反以为善所用者皆庸
下谄谀之人人之贤者以为不贤不贤者反以为
贤如是则善言不闻贤才远遁欲事之理民之安
难矣是以古之圣帝明王必广开言路包容以纳
卷一 第 10b 页 WYG0712-0033b.png
之大辟贤门多方以来之虽以帝舜之为君大禹
之为臣犹必以此为君臣克艰之效后世君臣可
不以之为法则乎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朱熹曰德非徒善而已惟当有以善其政政非徒法
而已在乎有以养其民下文六府(水火金/木土榖)三事(正德/利用)
(厚/生)即养民之政也
臣按朝廷之上人君脩德以善其政不过为养民
之为臣犹必以此为君臣克艰之效后世君臣可
不以之为法则乎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朱熹曰德非徒善而已惟当有以善其政政非徒法
而已在乎有以养其民下文六府(水火金/木土榖)三事(正德/利用)
(厚/生)即养民之政也
臣按朝廷之上人君脩德以善其政不过为养民
卷一 第 11a 页 WYG0712-0033c.png
而己诚以民之为民也有血气之躯不可以无所
养有心知之性不可以无所养有血属之亲不可
以无所养有衣食之资不可以无所养有用度之
费不可以无所养一失其养则无以为生矣是以
自古圣帝明王知天为民以立君也必奉天以养
民凡其所以修德以为政立政以为治孜孜焉一
以养民为务诚以一物不脩则民失一物之用一
物失其用则民所以养生之具缺其一矣是故脩
养有心知之性不可以无所养有血属之亲不可
以无所养有衣食之资不可以无所养有用度之
费不可以无所养一失其养则无以为生矣是以
自古圣帝明王知天为民以立君也必奉天以养
民凡其所以修德以为政立政以为治孜孜焉一
以养民为务诚以一物不脩则民失一物之用一
物失其用则民所以养生之具缺其一矣是故脩
卷一 第 11b 页 WYG0712-0033d.png
水之政以疏凿脩火之政以钻灼脩金木之政以
锻铸刻削脩土谷之政以耕垦播种使民于日用
之间得以为生养之具然犹未也又必设学校明
伦理以正其德作什器通货财以利其用足衣食
备盖藏以厚其生何者而非养民之政乎吁自古
帝王莫不以养民为先务秦汉以来世主但知厉
民以养己而不知立政以养民此其所以治不古
若也欤
锻铸刻削脩土谷之政以耕垦播种使民于日用
之间得以为生养之具然犹未也又必设学校明
伦理以正其德作什器通货财以利其用足衣食
备盖藏以厚其生何者而非养民之政乎吁自古
帝王莫不以养民为先务秦汉以来世主但知厉
民以养己而不知立政以养民此其所以治不古
若也欤
卷一 第 12a 页 WYG0712-0034a.png
洪范(箕子所陈以/告武王者)次三(此洪范九畴/之次三畴)曰农用八政
三八政一曰食(务农重/谷之政)二曰货(阜通货/财之政)三曰祀(报本反/始之政)
四曰司空(掌度土居/民之政)五曰司徒(掌敬敷五/教之政)六曰司寇(掌/立)
(法惩奸/之政)七曰宾(怀柔宾/客之政)八曰师(除残禁/暴之政)
蔡沈曰八政曰农所以厚生也
史渐曰政莫大于是舜总之九官周分之六卿箕子
裂而为八名虽异实无殊也
臣按洪范九畴次三曰农用八政其目凡八所谓
三八政一曰食(务农重/谷之政)二曰货(阜通货/财之政)三曰祀(报本反/始之政)
四曰司空(掌度土居/民之政)五曰司徒(掌敬敷五/教之政)六曰司寇(掌/立)
(法惩奸/之政)七曰宾(怀柔宾/客之政)八曰师(除残禁/暴之政)
蔡沈曰八政曰农所以厚生也
史渐曰政莫大于是舜总之九官周分之六卿箕子
裂而为八名虽异实无殊也
臣按洪范九畴次三曰农用八政其目凡八所谓
卷一 第 12b 页 WYG0712-0034b.png
食所谓货谓之农可也而祀以行礼宾以待客师
以用兵与夫三官所掌之事皆谓之农何哉盖天
之立君凡以为民而已而民之中农以业稼穑乃
人所以生生之本尤为重焉故凡朝廷之上政之
所行建官以涖事行礼以报本怀柔以通远人兴
师以禁暴乱何者而非为民使之得以安其居尽
其力足其食而厚其所以生哉是则上天所以立
君而俾之立政之本意而为治者不可不知者也
以用兵与夫三官所掌之事皆谓之农何哉盖天
之立君凡以为民而已而民之中农以业稼穑乃
人所以生生之本尤为重焉故凡朝廷之上政之
所行建官以涖事行礼以报本怀柔以通远人兴
师以禁暴乱何者而非为民使之得以安其居尽
其力足其食而厚其所以生哉是则上天所以立
君而俾之立政之本意而为治者不可不知者也
卷一 第 13a 页 WYG0712-0034c.png
后世朝廷之所施行宫闱之事则有之国都之事
则有之官府之事则有之边鄙之事则有之而颛
颛及于农民之事者盖鲜矣间虽有之而不知其
本意之出于为农泛然而施之漫然而处之往往
反因之以戕民生废农业是皆昧于洪范农用八
政之本旨也
周礼惟王建国(周王建/立国都)辨方(辨别/四方)正位(正祖社朝/市之位)体国
(营国家如/身有体)经野(尽郊野如/织有纬)设官(如冢宰司/徒之类)分职(如掌治/掌教之)
则有之官府之事则有之边鄙之事则有之而颛
颛及于农民之事者盖鲜矣间虽有之而不知其
本意之出于为农泛然而施之漫然而处之往往
反因之以戕民生废农业是皆昧于洪范农用八
政之本旨也
周礼惟王建国(周王建/立国都)辨方(辨别/四方)正位(正祖社朝/市之位)体国
(营国家如/身有体)经野(尽郊野如/织有纬)设官(如冢宰司/徒之类)分职(如掌治/掌教之)
卷一 第 13b 页 WYG0712-0034d.png
(类/)以为民极(以为斯民至/极之标准)
叶时曰圣人以中道立标准于天下而使天下之人
取中焉武王访洪范于箕子以叙彝伦而五以皇极
居中古今未有舍皇极而能立国者今以周礼考之
土圭测景以求地中建国也面朝后市左祖右社辨
方也朝分内外位别东西正位也公五百里至男百
里体国也九夫为井至四县为都经野也一曰天官
至六曰冬官设官也一曰治职至六曰事职分职也
叶时曰圣人以中道立标准于天下而使天下之人
取中焉武王访洪范于箕子以叙彝伦而五以皇极
居中古今未有舍皇极而能立国者今以周礼考之
土圭测景以求地中建国也面朝后市左祖右社辨
方也朝分内外位别东西正位也公五百里至男百
里体国也九夫为井至四县为都经野也一曰天官
至六曰冬官设官也一曰治职至六曰事职分职也
卷一 第 14a 页 WYG0712-0035a.png
而周公则总之以为民极焉极也者不识不知顺帝
之则如尧之立民是也是彝是训于帝其训如周之
敷言是也今周公所以为民立极者惟在王畿方位
国野官职之中盖王畿立而后根本定方位设而后
等级明国野分而后疆理正官职举而后纲目张民
极之立孰有大于此者故周公不惟于天官言之而
五官各引之以冠其篇首丁宁训告若是谆复则是
三百六十馀官事事物物皆有极何往而非斯民之
之则如尧之立民是也是彝是训于帝其训如周之
敷言是也今周公所以为民立极者惟在王畿方位
国野官职之中盖王畿立而后根本定方位设而后
等级明国野分而后疆理正官职举而后纲目张民
极之立孰有大于此者故周公不惟于天官言之而
五官各引之以冠其篇首丁宁训告若是谆复则是
三百六十馀官事事物物皆有极何往而非斯民之
卷一 第 14b 页 WYG0712-0035b.png
标准欤盖极之所在所以习民于尊卑等级之中而
导民于礼乐教化之内销其亡等冒上之念而敛其
安分知足之心斯民入则会其有极出则归其有极
经制乌乎而不定风俗乌乎而不淳
太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一曰治典以
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
官府以扰万民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
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五曰刑典
导民于礼乐教化之内销其亡等冒上之念而敛其
安分知足之心斯民入则会其有极出则归其有极
经制乌乎而不定风俗乌乎而不淳
太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一曰治典以
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
官府以扰万民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
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五曰刑典
卷一 第 15a 页 WYG0712-0035c.png
以诘邦国以刑百官以紏万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
任百官以生万民
吴澄曰治典者理之使不易其常然治必先官府而
推以纪万民则错综不遗于经为详教典者导之使
不拂其常然教必先官府而推以扰万民则驯习不
违于安为详礼典者交好常有以相亲统百官而推
以谐万民则相信不乖而和政典者分守常有以相
制正百官而推以均万民则至公无私而平刑典者
任百官以生万民
吴澄曰治典者理之使不易其常然治必先官府而
推以纪万民则错综不遗于经为详教典者导之使
不拂其常然教必先官府而推以扰万民则驯习不
违于安为详礼典者交好常有以相亲统百官而推
以谐万民则相信不乖而和政典者分守常有以相
制正百官而推以均万民则至公无私而平刑典者
卷一 第 15b 页 WYG0712-0035d.png
辞命常有以相戒儆百官而推以纠万民则纤悉不
差而诘矣事典者财利常有以相资任百官而推以
生万民则惠养不穷而富矣
臣按上天立君使之统邦国建官府以安民庶所
以纲维于上而颁布于下者有六典焉治也教也
礼也政也刑也事也分之虽有六名合之则归一
治故曰太宰掌建六典以佐王治邦国吁散之有
统操之有要朝廷之政无不举矣
差而诘矣事典者财利常有以相资任百官而推以
生万民则惠养不穷而富矣
臣按上天立君使之统邦国建官府以安民庶所
以纲维于上而颁布于下者有六典焉治也教也
礼也政也刑也事也分之虽有六名合之则归一
治故曰太宰掌建六典以佐王治邦国吁散之有
统操之有要朝廷之政无不举矣
卷一 第 16a 页 WYG0712-0036a.png
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
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扰邦国
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
乃立夏官司马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
乃立秋官司寇使帅其属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国
乃立冬官司空使帅其属而掌邦事以佐王富邦国
(冬官亡以元/吴澄说补之)
郑玄曰六官司徒司马司空皆云司以其各能一官
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扰邦国
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
乃立夏官司马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
乃立秋官司寇使帅其属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国
乃立冬官司空使帅其属而掌邦事以佐王富邦国
(冬官亡以元/吴澄说补之)
郑玄曰六官司徒司马司空皆云司以其各能一官
卷一 第 16b 页 WYG0712-0036b.png
不兼群职太宰不言司者以其总御众官不主一官
之事宗伯亦不言司者以其祭祀鬼神鬼神非人所
主故也
臣按此即周官六卿所分之职也唐虞之世有九
官至周始分职为六卿周公作周礼以此为太宰
建邦之六典至成王训迪百官又复申明焉盖天
下之事统于朝廷朝廷之政统于六典所谓治所
谓教与夫礼政刑工天下事尽于此矣洪惟我太
之事宗伯亦不言司者以其祭祀鬼神鬼神非人所
主故也
臣按此即周官六卿所分之职也唐虞之世有九
官至周始分职为六卿周公作周礼以此为太宰
建邦之六典至成王训迪百官又复申明焉盖天
下之事统于朝廷朝廷之政统于六典所谓治所
谓教与夫礼政刑工天下事尽于此矣洪惟我太
卷一 第 17a 页 WYG0712-0036c.png
祖高皇帝革前代中书省而设六部罢丞相而设
尚书侍郎以分掌朝廷之政盖得周公之心于千
载之上举明王之典于三代之前可谓卓冠百王
而足以垂法于万世矣臣故举此以为总论朝廷
之政盖以遵圣祖之制以见今日朝廷为政之大
要其纲领在此也伏愿皇上重六部之职简卿佐
之任以为朝廷出政之本其未用也慎于选择不
胜任也亟罢之其既任也专于委注能举职也久
尚书侍郎以分掌朝廷之政盖得周公之心于千
载之上举明王之典于三代之前可谓卓冠百王
而足以垂法于万世矣臣故举此以为总论朝廷
之政盖以遵圣祖之制以见今日朝廷为政之大
要其纲领在此也伏愿皇上重六部之职简卿佐
之任以为朝廷出政之本其未用也慎于选择不
胜任也亟罢之其既任也专于委注能举职也久
卷一 第 17b 页 WYG0712-0036d.png
任之则治古之治不难复矣臣不胜惓惓
礼记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
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
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又曰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
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臣按礼乐者刑政之本刑政者礼乐之辅古之帝
王所以同民心出治道使天下如一家中国如一
礼记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
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
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又曰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
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臣按礼乐者刑政之本刑政者礼乐之辅古之帝
王所以同民心出治道使天下如一家中国如一
卷一 第 18a 页 WYG0712-0037a.png
人者不过举此四者措之而已是则所谓脩道之
教王者之道治天下之大经大法者也夫有大中
之制以节民之心志有至和之节以和民之声音
行此礼乐之道则有法制禁令防此礼乐之失则
有刑罚宪度始也治道由此而出终也王道因此
而备礼也乐也政与刑也其用在天下其本在朝
廷后之有天下国家者其尚端出治之本备王道
之制而又为维持防范之具使之四达于当时通
教王者之道治天下之大经大法者也夫有大中
之制以节民之心志有至和之节以和民之声音
行此礼乐之道则有法制禁令防此礼乐之失则
有刑罚宪度始也治道由此而出终也王道因此
而备礼也乐也政与刑也其用在天下其本在朝
廷后之有天下国家者其尚端出治之本备王道
之制而又为维持防范之具使之四达于当时通
卷一 第 18b 页 WYG0712-0037b.png
行于天下其为治也孰加焉
论语子曰道(犹引导谓/先之也)之以政(谓法制/禁令)齐(所以一/之也)之以
刑民免而无耻(谓苟免刑罚/无所羞愧)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谓制/度品)
(节/)有耻且格(格致也谓民耻于不/善而又有以至于善)
朱熹曰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
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此其相为终始虽不可
以偏废然政刑能使民远罪而已德礼之效则有以
使民日迁善而不自知故治民者不可徒恃其末(谓/政)
论语子曰道(犹引导谓/先之也)之以政(谓法制/禁令)齐(所以一/之也)之以
刑民免而无耻(谓苟免刑罚/无所羞愧)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谓制/度品)
(节/)有耻且格(格致也谓民耻于不/善而又有以至于善)
朱熹曰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
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此其相为终始虽不可
以偏废然政刑能使民远罪而已德礼之效则有以
使民日迁善而不自知故治民者不可徒恃其末(谓/政)
卷一 第 19a 页 WYG0712-0037c.png
(刑/)又当深探其本(谓德/礼)也
臣按德礼政刑四者凡经书所论为治之道皆不
外乎此孔子分政刑德礼以为二而言其效有浅
深朱熹则合德礼政刑为一而言其事相为终始
要之圣贤之言互相发也夫人君为治固在脩德
以为化民之本然人非一人地非一地人所禀有偏
全地所至有远近既化以德而有不一者须必有
礼以一之然后吾之德化可行焉苟导之而不从
臣按德礼政刑四者凡经书所论为治之道皆不
外乎此孔子分政刑德礼以为二而言其效有浅
深朱熹则合德礼政刑为一而言其事相为终始
要之圣贤之言互相发也夫人君为治固在脩德
以为化民之本然人非一人地非一地人所禀有偏
全地所至有远近既化以德而有不一者须必有
礼以一之然后吾之德化可行焉苟导之而不从
卷一 第 19b 页 WYG0712-0037d.png
化之而不齐非有法制禁令又不可也法制以示
之于前禁令以约之于后彼犹悖礼而梗化则刑
罚之加乌可少哉孟子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
不能以自行有政刑而无德礼是谓徒法有德礼
而无政刑是谓徒善为政之道于斯四者诚不可
以缺一者也孔子论治之言散见于经籍者多矣
总论为治之要皆莫出于斯
宋朱熹告其君曰四海之利病系斯民之休戚斯民之
之于前禁令以约之于后彼犹悖礼而梗化则刑
罚之加乌可少哉孟子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
不能以自行有政刑而无德礼是谓徒法有德礼
而无政刑是谓徒善为政之道于斯四者诚不可
以缺一者也孔子论治之言散见于经籍者多矣
总论为治之要皆莫出于斯
宋朱熹告其君曰四海之利病系斯民之休戚斯民之
卷一 第 20a 页 WYG0712-0038a.png
休戚系守令(今之知府/知州知县)之贤否然而监司者(今之布政/按察司官)
守令之纲也朝廷者监司之本也欲斯民之皆得其所
本原之地亦在乎朝廷而己人君欲监司之皆得其人
事之利病所以为民之休戚者皆得上闻惟以正朝廷
为先务而正朝廷之具岂有大于用贤才也然其才之
所长者不同则任之所宜者亦异愿陛下于其大者使
之赞元经体以亮天工于其细者使之居官任职以熙
庶绩能外事者使任典戎干方之责明治体者使备拾
守令之纲也朝廷者监司之本也欲斯民之皆得其所
本原之地亦在乎朝廷而己人君欲监司之皆得其人
事之利病所以为民之休戚者皆得上闻惟以正朝廷
为先务而正朝廷之具岂有大于用贤才也然其才之
所长者不同则任之所宜者亦异愿陛下于其大者使
之赞元经体以亮天工于其细者使之居官任职以熙
庶绩能外事者使任典戎干方之责明治体者使备拾
卷一 第 20b 页 WYG0712-0038b.png
遗补过之官又使之各举所知布之列位以共图天下
之事使疏而贤者虽远不遗亲而否者虽迩必弃毋主
先入以致偏听独任之讥毋笃私恩以犯示人不广之
戒进退取舍惟公论之所在是稽则朝廷正而内外远
近莫敢不一于正矣监司得其人而后列郡之得失可
得而知郡守得其人而后属县之治否可得而察重其
任以责其成举其善而惩其恶夫如是则事之所谓利
民之所谓休将无所不举事之所谓病民之所谓戚将
之事使疏而贤者虽远不遗亲而否者虽迩必弃毋主
先入以致偏听独任之讥毋笃私恩以犯示人不广之
戒进退取舍惟公论之所在是稽则朝廷正而内外远
近莫敢不一于正矣监司得其人而后列郡之得失可
得而知郡守得其人而后属县之治否可得而察重其
任以责其成举其善而惩其恶夫如是则事之所谓利
民之所谓休将无所不举事之所谓病民之所谓戚将
卷一 第 21a 页 WYG0712-0038c.png
无所不除
臣按朱熹此言虽为当时时君而发然其所谓欲
斯民之得所本原之地在乎朝廷而以用贤才为
正朝廷之具必使内外大小之职进退取舍惟公
论之所在是稽则朝廷正而内外远近莫敢不一
于正其言详悉周备其间所谓稽公论一语尤为
切要伏愿圣明留意
以上总论朝廷之政臣闻宋儒朱熹有言天
臣按朱熹此言虽为当时时君而发然其所谓欲
斯民之得所本原之地在乎朝廷而以用贤才为
正朝廷之具必使内外大小之职进退取舍惟公
论之所在是稽则朝廷正而内外远近莫敢不一
于正其言详悉周备其间所谓稽公论一语尤为
切要伏愿圣明留意
以上总论朝廷之政臣闻宋儒朱熹有言天
卷一 第 21b 页 WYG0712-0038d.png
子至尊无上其居处则内有六寝六宫外有
三朝五门其嫔御侍卫饮食衣服货贿之官
皆领于冢宰其冕弁车旗宗祝巫史卜筮瞽
侑之官皆领于宗伯有师以道之教训有傅
以傅其德义有保以保其身体有师氏以𡠾
诏之有保氏以谏其恶前有疑后有丞左有
辅右有弼其侍御仆从罔非正人以旦夕承
弼厥辟出入起居罔有不钦发号施令罔有
三朝五门其嫔御侍卫饮食衣服货贿之官
皆领于冢宰其冕弁车旗宗祝巫史卜筮瞽
侑之官皆领于宗伯有师以道之教训有傅
以傅其德义有保以保其身体有师氏以𡠾
诏之有保氏以谏其恶前有疑后有丞左有
辅右有弼其侍御仆从罔非正人以旦夕承
弼厥辟出入起居罔有不钦发号施令罔有
卷一 第 22a 页 WYG0712-0039a.png
不臧在舆有旅贲之规(旅贲勇士掌执/戈盾夹车而趋)位宁
有官师之典(门屏之间/谓之宁)倚几有训诵之谏(工/师)
(所诵之词书/之于几也)居寝有亵御之规(亵近/也)临事有
瞽史之道宴居有工师之诵史为书(太史君/举则书)
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庶人谤
商旅于市(旅陈/也)百工献艺(献其技艺/以喻政事)动则左
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御瞽几声之上下(几/察)
(也谓察/乐声)不幸而至于有过则又有争臣七人
有官师之典(门屏之间/谓之宁)倚几有训诵之谏(工/师)
(所诵之词书/之于几也)居寝有亵御之规(亵近/也)临事有
瞽史之道宴居有工师之诵史为书(太史君/举则书)
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庶人谤
商旅于市(旅陈/也)百工献艺(献其技艺/以喻政事)动则左
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御瞽几声之上下(几/察)
(也谓察/乐声)不幸而至于有过则又有争臣七人
卷一 第 22b 页 WYG0712-0039b.png
面折廷争以正救之盖所以养之之备至于
如此是以恭己南面中心无为以守至正而
貌之恭足以作肃言之从足以作乂视之明
足以作哲听之聪足以作谋思之睿足以作
圣然后能以八柄驭群臣(一曰爵二曰禄三/曰予四曰置五曰)
(生六曰夺七/曰废八曰诛)以八统驭万民(一曰亲亲二曰/敬故三曰进贤)
(四曰使能五曰保庸六曰/尊贵七曰达吏八曰礼宾)而赏无不庆刑无
不威远无不至迩无不服傅说所谓奉若天
如此是以恭己南面中心无为以守至正而
貌之恭足以作肃言之从足以作乂视之明
足以作哲听之聪足以作谋思之睿足以作
圣然后能以八柄驭群臣(一曰爵二曰禄三/曰予四曰置五曰)
(生六曰夺七/曰废八曰诛)以八统驭万民(一曰亲亲二曰/敬故三曰进贤)
(四曰使能五曰保庸六曰/尊贵七曰达吏八曰礼宾)而赏无不庆刑无
不威远无不至迩无不服傅说所谓奉若天
卷一 第 23a 页 WYG0712-0039c.png
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不
惟逸豫惟以乱民武王所谓亶聪明作元后
元后作民父母所谓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
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箕子所谓皇建
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惟时厥庶
民于汝极锡汝保极董子所谓正心以正朝
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
民以正四方者正谓此也熹之兹言所以论
惟逸豫惟以乱民武王所谓亶聪明作元后
元后作民父母所谓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
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箕子所谓皇建
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惟时厥庶
民于汝极锡汝保极董子所谓正心以正朝
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
民以正四方者正谓此也熹之兹言所以论
卷一 第 23b 页 WYG0712-0039d.png
人君为治之道无复馀蕴凡夫愚臣所辑正
朝廷六条之事皆备其中谨备载于篇以献
伏惟圣明留神观省先正朝廷以为治平之
根本然后推类以尽其馀臣不胜大愿
大学衍义补卷一
朝廷六条之事皆备其中谨备载于篇以献
伏惟圣明留神观省先正朝廷以为治平之
根本然后推类以尽其馀臣不胜大愿
大学衍义补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