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1a 页 WYG0096-048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
 周礼全经释原     礼类一(周礼之属/)
  提要
    (臣/)等谨案周礼全经释原十四卷明柯尚迁
    撰尚迁字乔可长乐人自号阳石山人其书
    自天官至冬官凡十二卷又附以周礼通论
    周礼通今续论各一卷前列序二篇源流序
    论一篇六官目问四篇全经纲领十二条释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1b 页 WYG0096-0483b.png
    原凡例七条书中解诂其称说者皆依古注
    集成其曰原者则推原作经本意也冬官不
    亡诸儒纷纷异议俞庭椿等因欲割裂五官
    以补其缺致有窜乱古经之讥尚迁谓当以
    经證经取遂人以下地官之事分为冬官自
    遂人至旅下士正六十人可證序官之同乎
    六十不待移易他官以乱圣经其说较诸家
    颇为有据故唐顺之姜宝皆深是之虽其析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2a 页 WYG0096-0484a.png
    大司徒掌建邦土地之图以下为大司空之
    文径依六典改原文安扰邦国为富邦国又
    以吴澄所补惟王建国以下四十字冠于冬
    官之首而置考工记不录仍不免师心自用
    之失然其立论平实于理较近未尝不可以
    参备一解焉朱彝尊经义考载此书卷目相
    合而注其下云内源流叙论一卷通论一卷
    案此本通论外尚有续论而源流叙论乃在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2b 页 WYG0096-0484b.png
    卷首不列十四卷之数彝尊所纪为误盖当
    时失于考订也乾隆四十三年七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 陆 费 墀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3a 页 WYG0096-0484c.png
周礼全经释原序
先民有言泰和在成周宇宙间至治固不可得而见矣
幸存周官法度六篇其当时为治之迹矣乎因其迹以
求其心得其心以推于政故成周之治百世可复作也
今全经具存不曰周官而名周礼何哉盖礼也者道之
体也法也者道之用也心也者道之管也道与心一斯
心与政一矣心与政一斯法与礼一矣法与礼一然后
谓之王制也心与政一然后谓之王道也道与心一然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3b 页 WYG0096-0484d.png
后谓之天德也故程子曰有天德斯可与语王道张子
曰不闻性与天道而言制作者末矣是以君子格物以
诚意慎独以养心则天德具矣立诚以动物由心以行
政顺应以平施则王道行矣则地稽天损益因礼变通
宜民则制作协乎自然矣故能会心政礼法为一道则
成周之治夫岂远哉周礼晦蚀于战国毁弃于暴秦渐
出于汉氏刘德购之得于李氏惟存五官而补以考工
记刘歆传之杜子春训之郑众郑玄更相发明圣王之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4a 页 WYG0096-0485a.png
制复见于后世者固不幸哉自汉以来干馀年矣论之
者更几贤行之者更几主而卒不明不行何哉其不明
也我知之矣简札淆乱司空错于地官未之分也封建
乡遂井田格于悖说未之正也其不行也我知之矣心
与政离既荒其原不明不行固其所也况于假而用者
王莽误而用之者安石乎汉唐之儒固有以为战国阴
谋之书又有以为汉儒附会之说则又均为不明而果
于非圣矣独程朱大儒洞识圣心之渊微断断以为周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4b 页 WYG0096-0485b.png
公遗典而明道横渠又决欲行之以复三代有志不就
故微辞奥义未及论著君子惜焉夫冬官未尝亡也何
必购以千金又胡为补以考工记后此诸儒训释名物
不为无功虽大意未见然尚承袭汉本不敢更定至元
有俞庭椿氏者始谓冬官不亡散于五官之中作复古
编以伸其说永嘉王氏临川吴氏清源丘氏椒丘何氏
咸宗之各于五官之中杂取诸职以补冬官人持所见
各自为编则周礼虽存纷纭舛错几不可读矣以迁之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5a 页 WYG0096-0485c.png
鲁钝窃志是经体验探求至形寤寐似窥见其一二者
然后知周礼一言一字无非圣人精神心术之所寓当
时已施之治迹者也孟子曰诸侯恶其害己而皆去其
籍故知周礼者孰如孟子今观遂人以下地官之半实
冬官也不知何人次于掌节之后而大司空之职举而
杂于大司徒之中遂起千古不决之疑无乃战国诸侯
之所乱乎伟哉孟氏爵禄之篇井田征税之论诚宜补
周礼之阙者又约其旨将自试于齐梁卒不能遂乃曰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5b 页 WYG0096-0485d.png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为高必因丘陵为
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何其言之
谆谆至此百世之下非无知孟子之心者特以周礼不
明无所率由故耳迁不自度乃分遂人以下为冬官而
證其序官之同乎六十取地官土地之事为大司空之
职则冬官复矣又以乡遂大夫以下皆无府史胥徒而
知其在民之官大端既明则封建井田与夫贤能征税
之属俱可类见矣乃敢集诸儒之训以释之发鄙见以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6a 页 WYG0096-0486a.png
原之庶几圣人作经以开万世太平者为不亡矣哉嘉
靖乙巳二月朔旦柯尚迁序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7a 页 WYG0096-048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全经释原卷首
           明 柯尚迁 撰
源流叙论
 按书传周公一年治乱二年伐商三年践奄四年建
 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则
 是书之作当在摄政六年之后将致政成王之时也
 然当是时天下既定法制既立故其书于六官之首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7b 页 WYG0096-0486d.png
 每冠之以惟王建国以至民极二十言欤夫周公之
 作周礼也非字字创而造之也盖皆当时朝廷官府
 县象颁布之文臣民遵守之典斟酌于庙廊施措于
 天下武周所以监夏商之旧章损益因革立一代之
 新政随而会萃成书周公复笔削焉则是书之成当
 在成王涖政之日制为一代宪典令万世遵行亦若
 后世会要会典之书也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
 文哉言周礼也孟子曰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8a 页 WYG0096-0487a.png
 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言周公作周礼其用心如此古语曰周公一饭三吐
 其哺一沐三握其发以来天下之贤士夫天下之士
 岂有贤于周公者而周公方居冢宰之尊接之如此
 之勤者亦以天下庶事百物知其理于心不若专其
 事者得之尤切故也是以其作周礼也规模措置纲
 纪毕张不徒于弼亮天地和洽神人而凡百工众技
 无不挈持纲领而可推其细微也不徒检饬君身防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8b 页 WYG0096-0487b.png
 绝祸患而盟诅雠伐凡所以待衰世者无不备也不
 徒分别贤能在位在职而凡百官万民一德可称一
 能可使无不俾之各致于用也不徒山川井牧万生
 庶类区处各当而凡礼仪之施牢醴笾豆之数无不
 详也是故以之维持一世则一世之人安维持百世
 则百世之人安维持千万世则千万世之人安是周
 公之心也及至幽厉礼乐之书稍稍废弃东迁之后
 王政不纲诸侯相吞已违周公治诸侯之法度至孔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9a 页 WYG0096-0487c.png
 子时周礼虽在于鲁三家专政既与周礼背驰故孔
 子曰如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谓思欲举而复周
 公之旧制也其对哀公问政首曰文武之政布在方
 策则知是时周礼尚完可举而行尔又曰吾衰也久
 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盖寤寐不忘周礼故也不幸鲁
 麟见获女乐间机天无意于斯民矣东周之志徒发
 于公山佛肸之召于是退修春秋以寓周礼故凡征
 伐盟会邦交聘问之际深致意焉凤鸟不至河不出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9b 页 WYG0096-0487d.png
 图吾已矣乎知道不行春秋之作扶周礼于既坏使
 人知王道不可一日不明于后世也厥后孟子欲以
 周礼而施诸战国之君故其言曰以齐王犹反手也
 遂约其旨欲自试于齐梁及不能用乃曰尧舜之道
 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圣人竭其心思之力继之
 以不忍人之政言周礼也又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
 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何其谆谆
 至于如此然当是时诸侯恶其害已而皆去其籍去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10a 页 WYG0096-0488a.png
 籍者去其害已而错乱之也今观周礼冬官之职合
 于地官之末大司空之职合于大司徒又地官而阙
 司禄之职大司马小司马治诸侯之法度皆阙焉此
 非诸侯恶害已之所去乎是以孟子班爵班禄之对
 井田征税之论诚欲补周礼之阙者然则孔孟所以
 汲汲皇皇欲挽其世为三代者其具盖在此矣及至
 秦一火而烬之汉兴岩藏壁隐皆出独周礼未尝见
 焉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瑕丘萧奋以礼至淮阳太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10b 页 WYG0096-0488b.png
 守授孟卿后仓传之二戴即今之仪礼礼记是已周
 礼不知何所出贾公彦叙云汉书艺文志周官六篇
 传四篇东汉儒林传乃谓周官六篇本孔安国所献
 马融传云秦孝公以下用商君之法其政酷烈与周
 官相反故始皇禁挟书特疾恶欲灭绝之焚烧之独
 悉是以隐藏百年孝惠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时
 有李氏上周官五篇复入于秘府五家之儒莫得见
 焉又隋书经籍志有云汉时有李氏者得周官上于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11a 页 WYG0096-0488c.png
 河间献王独缺冬官一篇献王购以千金莫能得遂
 以考工记补成六篇奏之孝武时盖有其书特未与
 五经例置博士耳至孝成时刘向子歆校理秘书始
 得列叙著于录略时众儒并出共排以为非是惟歆
 独识其年尚幼务在广览乃知周公致太平之迹具
 在于此其后取以辅王莽更制立度而周礼大坏后
 世遂有周礼作于刘歆之说此叙周礼正经存亡显
 晦亦颇明矣然谓冬官独缺只存五官愚谓冬官实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11b 页 WYG0096-0488d.png
 不亡合于地官耳而夏官大司马亡者半小司马军
 司马舆司马行司马俱有职掌皆治诸侯与行军征
 伐之法度实亡耳此皆战国诸侯恶害己之所去人
 不知其为缺而曰冬官亡也岂其然哉至于注疏之
 家正义又云汉末有河南缑氏杜子春永平之初年
 且九十能通其读颇识其说贾徽及子逵大中大夫
 郑兴及子大司农众往传其业又以经书记传转相
 證明为解二郑明于典籍觕识周官之义存古字发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12a 页 WYG0096-0489a.png
 疑正读郑玄作周礼注多引杜子春及郑司农之说
 以赞而辩之焉周礼遂因康成之注列于九经乃盛
 行于后世矣其时亦有林孝存以为武帝知周官末
 世浊乱不验之书作十论七难以排弃之何休亦以
 为战国阴谋之书甚者则谓刘歆附益以佐王莽唯
 康成遍览群经精于考究故能答林硕之难使其义
 得条通焉然则自汉以来注疏之家得失亦可见矣
 迨至于魏有苏绰者邃识其书取以辅宇文周其所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12b 页 WYG0096-0489b.png
 更立制度多本之周礼虽大经不明事多杜撰然其
 良法美意亦足开唐家一代制作之懿为后世宗所
 谓六官府兵与租庸调是也周礼虽存其义晦矣梁
 明威将军崔灵恩合周礼仪礼二戴之学敷述贯穿
 该悉其仪撰义宗一百五十六篇先儒称其推衍闳
 深有名前世三礼乃并立矣太学博士贾公彦作周
 礼疏十二卷世称其发挥郑学最为详明孔颖达作
 正义以备古今之说训诂虽详圣人制作精意未之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13a 页 WYG0096-0489c.png
 能明至宋熙宁中王介甫自为周官义十馀万言其
 自序云自周衰至今历载千数而太平之遗迹扫荡
 殆尽学者所见无复全经于是乃欲训而发之为难
 又立政造事追而复之为尤难也可谓有志于是矣
 至其所以自释其义者未能提纲挈领乃谓其书理
 财居半以其所创新法尽传著之务塞异议之口如
 青苗之法證以国服为息之言其他方田保甲市易
 之类皆稽焉破坏天下至今藉口惟明道程子十事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13b 页 WYG0096-0489d.png
 之奏虽不别言周礼而周礼之精要具焉尝曰不以
 三代之法治天下终危邦也周礼由孟子而后惟明
 道能知之考其所言真复三代手段也考亭朱子乃
 谓三礼宜以仪礼为经而以礼记诸书为传其书以
 周礼礼记列为记传至于王朝之礼之补则又多引
 杂书与周礼参错以补诸礼之阙故近儒舒氏讥之
 曰东汉而下是书与仪礼戴记并行犹吴魏鼎立汉
 贼之义晦矣至于仪礼经传通解之作则以仪礼为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14a 页 WYG0096-0490a.png
 本周礼为末此书仅得与淮南子白虎通伪家语诸
 子备引證而已是天王居郑而狩河阳矣此朱子之
 大惑也然愚尝考其言曰周官遍布周密乃周公运
 用天理熟烂之书又曰比闾族党之法正周公建太
 平基本如棋盘布定然后棋子方有放处又曰周礼
 胡氏父子以为是王莽令刘歆撰出此不然周礼是
 周公遗典也又语门人曰礼书异时必有二本其据
 周礼分经传不多取国语杂言迂僻蔓衍之说者吾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14b 页 WYG0096-0490b.png
 书也其黜周礼使事无统纪合经传使无间别多取
 国语杂记之书使传者疑而习者蔽非吾书也则朱
 子于周礼尊信如此仪礼经传之作盖未成之书亦
 非定论故也虽然朱子未尝表章周礼然古今相传
 汉本犹在不敢移易其时有临川俞庭椿氏者以为
 冬官未尝亡实杂出于五官之中于是取四十九官
 以补冬官之阙又分大司徒之半以为大司空之职
 著复古编以伸其说嘉熙间东嘉王次点又作周礼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15a 页 WYG0096-0490c.png
 订义以补俞氏之所遗至元泰定间清源邱吉甫又
 以序官置各职之首大加更定名以全书而临川吴
 氏又于大司徒补孟子五典于十二教之上并去序
 官之文始以遂人入司空至本朝椒邱何氏又复序
 官于诸职之前以大司乐为司徒之教而司勋司士
 太史之属皆入天官工作之事皆入冬官则略仿我
 朝之制度矣至于近时有周礼剔伪之作又于诸职
 之文逐句删合分别真伪夺彼与此矣夫周礼圣王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15b 页 WYG0096-0490d.png
 经世大典诸职之文诸官之序亲出于周公之所裁
 定其义足以幽赞神明其数足以参天两地如日星
 之明不可掩蔽如四时之序不可变更诸职相通诸
 事相济如错行代明并行不悖者也岂容一毫意见
 移易哉一坏于战国诸侯害已之恶遂合冬官于地
 官使大典淆缺幸而汉儒传习尚存古本也至宋俞
 氏再乱矣王邱吴何虽各自为书然诸职之文则未
 尝更也至有剔伪图释之书则逐句逐字皆可去取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16a 页 WYG0096-0491a.png
 更易矣是今之周礼虽存不过古人之事料随人意
 见皆可为书也岂先王经世之典哉水心叶氏有言
 曰周礼晚出而刘歆遽行之大坏矣苏绰又坏矣王
 安石又坏矣千四百年更三大坏而是书所存无几
 矣诗书春秋皆孔子论定孟轲诸儒相与弼承世不
 能知而信其所从井列于逵众酌饮焉惟其量耳故
 治虽不足而书有馀也孔子未尝言周礼孟子亦以
 为不可得而闻一旦骤至如奇方大药非黄帝神农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16b 页 WYG0096-0491b.png
 所名无制使服食之法而庸夫鄙人妄咀吞之不眩
 乱颠错者几希故用虽有馀而书不足也然周之道
 固莫聚于此书他经其散者也周之籍固莫切于此
 书他经其缓者也公卿敬群有司廉教法齐备义利
 均等固文武周召之实政在是也大哉言乎然冬官
 具存六典毕备其大纲大纪固足以成相天地立极
 生民其庶物万事纤悉毕举节目详明则书非不足
 也孔子曰其人存则其政举孟子曰有不忍人之心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17a 页 WYG0096-0491c.png
 斯有不忍人之政矣苟有君有臣躬行于上恻乎爱
 民之实心举之以运吾心之实政则三坏之腥秽可
 洗而成周之至治可复矣苟无其心未见治之有馀
 也千载而下惟王通其识周礼乎曰吾视干载而上
 圣人在上未有若周公焉其道则一而经制大备后
 之为政者有所持循其居家不暂舍周礼曰如有用
 我者执此以往唐太宗曰不封建不井田不肉刑而
 欲行周公之道不可得也横渠张子尝曰纵不能之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17b 页 WYG0096-0491d.png
 天下犹可验之一乡欲买田画井推周公之遗法明
 当今之可行皆可谓有志矣然仲淹子厚人臣也无
 可为之势发之空言可也太宗人君也有可为之势
 当可为之时犹有不得为之叹何哉岂非冬官未复
 而六典之不辨乡遂未明而设官之太多井牧不兼
 而征税之难定简稽不定而军政之非制贤能不分
 而才德不当其位教化不立而善俗不能兴制产无
 法而民不得其养则周礼何以能行哉无怪乎三代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18a 页 WYG0096-0492a.png
 而下有为之君贤明之佐项背相望以无其具故不
 能致三代之治也愚自有知窃有志焉以天地民物
 得所之由古今治乱悬隔之故含蓄于心久矣考后
 贤未施之论及君臣已行之迹皆不能如王子阳所
 谓建万世之长策举明主于三代之隆之论及得周
 礼读之研精覃思为日既久似有得其要领者然后
 知武周之治迹孔孟之作用举备于此乃敢会众说
 而折其中洗千年之晦蚀决诸儒之壅塞是故复遂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18b 页 WYG0096-0492b.png
 人以下为冬官而六典备考乡遂以下为乡官而位
 职明发在位之职与在职之位而封建定推师保谏
 救之教而学校举表宰夫乡师遂师肆师士师以下
 为六十属而三百六十之数定取司马法以明井牧
 之制简稽之法而军制复辨九功非九职之税而赋
 敛之法明以九比为九等之稽上中下地有三类而
 授田征役之施舍审至于辨天地分合祀之非以明
 郊社禘尝之礼则质之胡氏之论推司乐三宫之制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19a 页 WYG0096-0492c.png
 为古云门大韶之乐则闻之师说此皆周礼之大纲
 周公之精意所在后世所未明者敢竭鄙见作原以
 发明之其他先儒之论有可采如叶氏邱氏李氏郑
 氏之类能推明大义者俱书于所释之后与鄙原相
 错非敢繁也俾圣经之大旨敷畅阐明焉耳今古儒
 者注述周礼莫可胜纪敬以其表见于世者僣论于
 此云柯尚迁乔可书
六官目问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19b 页 WYG0096-0492d.png
 天官
  太宰  小宰  宰夫  宫正  宫伯
  膳夫  庖人  内饔  外饔  亨人
  甸师  兽人  䱷人  鳖人  腊人
  医师  食医  疾医  疡医  兽医
  酒正  酒人  浆人  凌人
  笾人  醢人  醯人  盐人  幂人
  宫人  掌舍  幕人  掌次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20a 页 WYG0096-0493a.png
  大府  玉府  内府  外府
  司会  司书  职内  职岁  职币
  司裘  掌皮
  内宰  内小臣 阍人  寺人  内竖
  九嫔  世妇  女御  女祝  女史
  典妇功 典丝  典枲
  内司服 缝人  染人
  追师  屦人  夏采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20b 页 WYG0096-0493b.png
   目问
 冢宰何以掌邦治也曰治之大者则统乎天下自典
 法则而下以及监牧立监设官分职凡所以立国而
 宜民者皆其职之所掌故曰邦治然则其掌王宫何
 也曰天下之治修身为本未有治国平天下不本于
 修身以齐其家者也故冢宰所职虽曰治平之事然
 其本务则唯为王经理修齐二事而已故宫正而下
 天官所统之职岂出于修齐之外哉小宰虽掌八法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21a 页 WYG0096-0493c.png
 之目然治王宫其本也宰夫虽钩考治法然亦修宫
 中之职事可以见天官之职齐治而已矣曰以宫正
 宫伯为属之首何也曰以其掌宫禁宿卫士庶子之
 治者也王家宜以谨固宫室为先故始之欤曰饮食
 细务也必次之以膳夫至腊人十官何也饮食居室
 修身之本也曰以医师五官继之何也有安养则有
 疾病故医次膳羞也曰所医者国人而供王则食医
 又不治疾何也曰善理身者未病而调节饮食能谨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21b 页 WYG0096-0493d.png
 则病无自来矣故立食医以奉王而不敢言医疾所
 以致尊养之义也自酒正至幂人九官不次膳夫之
 下在医官之后何也曰酒醴笾豆皆以行礼非以为
 食也是故极醇醪之味尽水陆之珍以交神明以洽
 宾客耳虽共王举亦以礼也故不属于膳夫焉曰自
 宫人至掌次四官继之何也修身之道饮食居处而
 已安不忘危舍次必备焉夫天官冢宰以保王躬为
 急则所以辅养交修表里和粹是居处饮食皆关乎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22a 页 WYG0096-0494a.png
 心术之微而遏其未萌之欲者正大臣以道格君之
 事也顾以为缓而不切耶曰大府以下四官在冢宰
 何也王制不曰冢宰制国用乎天子以天下为家财
 用家之本也故以次修身焉又次之以司会五官何
 也财不会则用无节而国贫矣故立计官次财官之
 后也而职币司裘掌皮次财官何也曰以其财所出
 之异不入大府也曰以内宰宫寝之官继之何也曰
 此正王之家事冢宰治其外内宰司其内实天下之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22b 页 WYG0096-0494b.png
 大本也以内小臣奄竖次之者役于内宰以通内外
 以别男女也曰九嫔世妇女御王之妃嫔矣三夫人
 不与者非冢宰所统也曰春官世妇每宫卿二人大
 夫四人士八人合六宫则六十四人矣非九嫔之世
 妇乎曰宫卿世妇掌礼者也盖女师之职有齿德者
 为之施内宰之教妃嫔以下之傅母也故以女官而
 加男爵属于礼官曰女祝女史在其后者何也曰其
 有才艺之女御遂以任之也自典妇功至夏采皆衣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23a 页 WYG0096-0494c.png
 服女功之事次之者男服事乎外女服事乎内天下
 未有无职事之人故典丝典枲典妇功缝人皆为后
 宫女功而立者也以夏采终焉则修身齐家之道尽
 矣故天官之职以治天下为末以修身齐家为本此
 所以佐王而为首相焉
 地官
  大司徒 小司徒 乡师
  乡老  乡大夫 州长  党正  族师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23b 页 WYG0096-0494d.png
  闾胥  比长
  封人  鼓人  舞师  牧人  牛人
  充人
  载师  闾师  县师
  遗人  均人
  师氏  保氏  司谏  司救
  调人  媒氏
  司市  质人  廛人  胥师  贾师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24a 页 WYG0096-0495a.png
  司暴  司稽  胥   肆长  泉府
  司门  司关  掌节
   目问
 问曰司徒掌邦教何也曰教者教万民也冢宰掌朝
 廷王宫司徒掌万民故万民者君之本也朝廷者万
 民之本也民赖君以治君资民以养天施地生之道
 也故二官以天地名焉民以官府而治天官掌官府
 故曰治亲民治事谓之教司徒专理民事者故谓之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24b 页 WYG0096-0495b.png
 教曰自乡大夫至比长者无府史胥徒何也此乡官
 司教者也万民之中人品不齐故差其等秩以明其
 礼推其德行以职乎教者也此皆贤者之位也曰自
 封人至充人六官皆微职而次乡官之后何也曰此
 皆掌万民礼乐之事教之先也封人为社稷而设也
 鼓人舞师为祭乐而设也牧人充人牛人为祭礼而
 设也为国者先尽礼于神然后致力于民故居此与
 曰载师闾师次之何也曰此在职之选也载师任土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25a 页 WYG0096-0495c.png
 闾师任力土无遗利人无遗力斯九土可治九职可
 分矣此民事之大者故先之焉曰县师次之何也此
 治都鄙之吏也合乡遂师载师闾师之职兼统于一
 官天子使吏治其采邑是也曰遗人均人又次之何
 也曰遗人掌委积均人均职役贡赋使食各有其备
 使民各得其职故次之曰师氏保氏司王宫之教宜
 在天官今在地官何也曰地官掌教虽贵人不与民
 同其教法同也故属地官司谏司救即万民之师保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25b 页 WYG0096-0495d.png
 也司谏掌劝率之教司救掌纠戒之罚亦犹诏𡠾谏
 恶之意也故次之曰调人媒氏之继谏救何也曰既
 教于安常之日不能不防于斗怒之时故调人以平
 成之治之于未乱也夫调人司和合之政而男女又
 合之本也故设媒氏掌男女之判合以次之所以立
 生民之始也曰司市次之何也曰民生众则庶职备
 不可无交易也故设交易之处自质人至肆长皆司
 市之所经理也曰泉府居末何也曰此六乡补助之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26a 页 WYG0096-0496a.png
 政也国中赊贷则用泉货郊野赊贷则用谷粟在国
 则泉府主之以出于市也在野则旅师主之以出于
 田也皆济民之善政也曰门关又次之何也曰门关
 所以讥察异言异服与货贿之不由不物者与市官
 相联故次之掌节在地官何也曰节所以通达道路
 门关之所讥事相联属也故次之而地官终矣故教
 者所以教其民之事也故商贾不遗焉岂后世之所
 谓教哉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26b 页 WYG0096-0496b.png
 春官
  大宗伯 小宗伯 肆师  郁人  鬯人
  鸡人  司尊彝 司几筵
  天府  典瑞  典命  司服
  典祀  守祧  世妇  内宗  外宗
  冢人  墓大夫 职丧
  大司乐 乐师  大胥  小胥  大师
  小师  瞽矇  视瞭  典同  磬师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27a 页 WYG0096-0496c.png
  钟师  笙师  镈师  韎师  旄人
  籥师  籥章  鞮鞻氏 典庸器 司干
  太卜  卜师  卜人  龟人  菙人
  占人  簭人  占梦  视祲
  太祝  小祝  丧祝  甸祝  诅祝
  司巫  男巫  女巫
  太史  小史  冯相氏 保章氏
  内史  外史  御史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27b 页 WYG0096-0496d.png
  巾车  典路  车仆  司常
  都宗人 家宗人
   目问
 问曰宗伯掌邦礼何也曰王者以礼乐治天下天下
 有序而和则治矣故命官曰春春者所以生万民也
 曰宗宗者所以为天地人神之主也曰既有三礼又
 有五礼何也曰三礼所以位天地五礼兼以齐民物
 是使幽明各得其所也其文则具于仪礼其纲纪则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28a 页 WYG0096-0497a.png
 列于宗伯是故夫礼大宗伯则掌其经小宗伯则守
 其法肆师则陈其数郁人鬯人鸡人司尊彝司几筵
 则司其器斯礼之所由行也或曰天府居礼属之首
 何也以其掌祖庙之重器神明之也典瑞典命司服
 次之何也曰礼莫大于分分以辨等为先等级之悬
 莫大于天子诸侯大夫士也典瑞则以圭璧节信而
 辨之典命则以车旂宫室礼仪而辨之司服则以冕
 弁服饰而辨之是故仪章表于上等级明于下天下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28b 页 WYG0096-0497b.png
 岂有不安其分者哉此礼官之大法故次天府也曰
 典祀守祧次之何也曰既以正人尤宜事神故典祀
 则事外神也守祧则事内神也神人各归其所斯礼
 立矣曰世妇设女官府于六宫乎曰世妇以妇人而
 加男爵以治内政盖王后夫人以下之傅母也内外
 宗𣲖出于王族故世妇大抵皆内外宗之有齿德者
 为之故次之也曰与天官之世妇同乎曰天官世妇
 王之妃嫔也王以礼治天下后以礼治六宫故设世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29a 页 WYG0096-0497c.png
 妇女官以掌其礼以掌女宫有员有秩有女府史胥
 奚以掌礼也故属礼官焉曰冢墓职丧次之何也曰
 礼有吉凶庙祀吉礼也丧祭凶礼也既有祀祧以典
 其吉又有冢墓职丧以典其凶则慎终追远之道也
 或曰大司乐乐官也既掌大学之教宜属司徒而在
 宗伯何也曰古人乐以养德大司乐之教国子乃成
 德之教乐以达三才之奥岂独教人而已乎属宗伯
 者有礼而后有乐礼自阴而统阳乐自阳而居阴礼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29b 页 WYG0096-0497d.png
 可兼乐阴宜从阳也若大师以下则专掌乐者也典
 同以下十二官则掌乐之器数也曰太卜次司乐何
 也曰卜以藏天地之奥乐以通幽明之气气以妙其
 灵神以通其故故相次焉曰太祝占卜何也曰皆神
 道也卜以求其灵祝以通其故卜以求未来祝以明
 既往故相次焉曰太史后卜祝何也曰太史总知天
 道人神之故者也盖兼卜祝掌礼法又以司天故冯
 相保章氏皆属之内史掌内令外史掌外令御史掌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30a 页 WYG0096-0498a.png
 赞书皆以赞王及冢宰之治者然不外乎文书之职
 焉车旂又礼之辨名分所存也都家宗人掌都家之
 祀礼以在外故末之而礼典终矣
 夏官
  大司马 小司马 军司马 舆司马 行司马
  司勋  马质  量人  小子  羊人
  司爟  掌固  司险  掌疆
  候人  环人  挈壶氏 射人  服不氏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30b 页 WYG0096-0498b.png
  射鸟氏 罗氏  掌畜
  司士  诸子
  司右  虎贲氏 旅贲氏 节服氏 方相氏
  太仆  小臣  祭仆  御仆  隶仆
  弁师  司甲  司兵  司戈盾 司弓矢
  膳人  槁人
  戎右  齐右  道右
  大驭  戎仆  齐仆  道仆  田仆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31a 页 WYG0096-0498c.png
  驭夫  校人  趣马  巫马  牧师
  庾人  圉人
  职方氏 土方氏 怀方氏 合方氏 训方氏
  形方氏 山师  川师  原师  匡人
  掸人  都司马 家司马
 秋官
  大司寇 小司寇 士师
  乡士  遂士  县士  方士  讶士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31b 页 WYG0096-0498d.png
  朝士  司民  司刑  司刺
  司约  司盟  职金  司厉  犬人
  司圜  掌囚  掌戮  司隶  罪隶
  蛮隶  闽隶  夷隶  貉隶
  布宪  禁杀戮 禁暴氏 野庐氏
  蜡氏  雍氏  萍氏  司寤氏 司烜氏
  条狼氏 修闾氏
  冥氏  庶氏  穴氏  翨氏  柞氏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32a 页 WYG0096-0499a.png
  薙氏  硩蔟氏 剪氏  赤犮氏 蝈氏
  壶涿氏 庭氏
  衔枚氏 伊耆氏
  大行人 小行人 司仪  行夫  环人
  象胥  掌客  掌讶 掌交
  掌察  掌货贿
  朝大夫 都则  都士  家士
 冬官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32b 页 WYG0096-0499b.png
  大司空 遂人(即小/司空)遂师
  遂大夫 县正  鄙师  酂长  里宰
  邻长
  旅师  稍人      委人  土均
  草人  稻人      土训  诵训
  山虞  林衡  川衡  泽虞
  迹人  丱人  角人  羽人
  掌葛  掌染草 掌炭  掌荼  掌蜃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33a 页 WYG0096-0499c.png
  囿人  场人
  廪人  舍人  仓人
  司禄  司稼
  舂人  饎人  槁人
   三官目问
 问曰夏官属政秋官属刑何也曰夏为长物之府秋
 为成物之府政者正也使民物各由于正则长养而
 不穷矣生长不已必盛而无制使不加以肃杀之威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33b 页 WYG0096-0499d.png
 则物不能成刑者成也故物患于不长尤患于不成
 也此夏秋二官所以配政刑欤曰事官为冬官何也
 曰冬者闭藏之时藏不密则长不盛物以长盛为极
 故闭之于冬所以为夏长之地也曰冬官司田野可
 以为闭藏之地乎曰五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
 万物出于土而复于土三时本于冬万物本于地此
 冬官所以司田野也曰夏官掌兵兵大刑也秋官又
 掌刑何也曰夏官掌平天下使诸侯各遵王法而莫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34a 页 WYG0096-0500a.png
 敢不一于正兵固不用也使民物各由于正刑亦可
 措也刑设而不犯政行而不穷则天下治矣此二官
 所以常相须也曰小司马既亡矣军司马乃属之首
 而阙其职不知所掌何事也曰治诸侯之法度必详
 于小司马军司马乃其考也有振肃之道焉孔子曰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孟子曰天子讨而不伐诸侯伐
 而不讨此天下之大闲司马之根本也诸侯恶害已
 而去籍使司马之职存则周固不为春秋亦不为战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34b 页 WYG0096-0500b.png
 国矣孔子生于周末悼王道之不昭惧浸淫于战国
 也故作春秋以寓王法大抵本于司马之职掌故曰
 诛曰杀曰征曰伐曰盟曰会孰非执司马之权以治
 天下诸侯乎故考春秋之所书则司马之职掌存矣
 说春秋者不知本于司马法而曰孔子以天道而贬
 黜诸侯与大夫且当时周未亡也孔子陪臣以天道
 自任诛讨时王之臣子欲闲僣乱而自为僣乱可乎
 况当时刑书亦备诸侯大事存于司马小事著于刑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35a 页 WYG0096-0500c.png
 书今刑书亦亡矣孔子据司马而讨诸侯据刑书而
 诛大夫执成周之国法以行文武之政刑使天理民
 彝不可一日泯灭于天下此作春秋之心法也或曰
 小司马既亡军司马为下大夫与五官同舆司马为
 上士行司马为中士与五官异何也或三司马原无
 职掌但制军之法既定及有征伐大小司马及三司
 马将之以行故阙其职乎曰万二千五百人为军大
 国三军军将皆命卿各有府史胥徒则有将帅有官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35b 页 WYG0096-0500d.png
 府可知也而司马之职乃掌平天下与兵政之本非
 将帅之任也舆行司马亦各有分职如晋之公路公
 行品秩有定故特著之必俱有职掌而亡之矣曰五
 司马既有职掌六军又有将帅官府则兵民分矣曰
 考之司徒司空既有职掌而乡遂大夫又有其职则
 司马必有职掌又有预设之将帅其卒伍之法皆同
 如晋作三军赵孟将上军栾书将下军皆临时命将
 也而兵则寓于农若有征伐则以简稽之法起之四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36a 页 WYG0096-0501a.png
 分当兵之数籍于司马发其一分之强以行征伐平
 时皆在民伍之中非如后世兵长为兵而坐食民膏
 也或曰司寇之职士师为属首遂士县士方士在四
 郊都鄙其听职也有期皆受中于士师则王畿士官
 固整然明也而大行人之在秋官果可以举诸侯士
 官之职乎曰诸侯六典建官亦有乡遂鄙邑其设士
 官皆同王畿刑罚诸侯自治之行人所掌者诸侯入
 贡献功朝觐会同之品制聘问礼仪之节度皆所以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36b 页 WYG0096-0501b.png
 使之慎固封守遵王章而不敢踰越苟有愆违九伐
 随之此刑之大者亦可见治国之与平天下宜繁宜
 要之道矣或曰冬官掌邦土其法行于六乡都鄙矣
 又设稍人一官掌丘乘之令毋乃司马之属乎曰稍
 人所以属地官者都鄙之中兵民不分寓兵于农稍
 人掌之是故家出一人为正卒见于六乡司徒主之
 甸出车一乘四分当兵之数司空主之若有征伐发
 其一分之强则属司马合其卒伍选将以行苟不知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37a 页 WYG0096-0501c.png
 三番简稽之法司徒司空司马各有所主之兵而言
 三代寓兵于农之制皆罔而已曰山林川泽有虞衡
 皆属司空而司市则属司徒何也曰虞衡出财之地
 故属司空司市聚财之所故属司徒大抵六官各有
 比闾族党之外之馀民以其类而分属焉天官之有
 士庶子宿卫王宫之人及后宫之众宗伯之有大司
 乐司马之掌诸侯司寇之有行人与司徒之司市司
 空之虞衡皆周公均权之意存乎其间也岂容以意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37b 页 WYG0096-0501d.png
 见移易哉或曰夏官之有小子羊人司爟秋官之有
 犬人司寤司烜冬官之有舂人饎人槁人皆为祭祀
 而设与司徒封人五官宗伯鬯人四官同可矣而秋
 官自冥氏至庭氏十数官微细非关祭祀行礼之事
 也毋乃非周公之意乎曰圣人在上使昆虫草木鸟
 兽无不咸若蜡氏雍氏萍氏冥氏庶氏柞氏薙氏数
 官有益民用存之犹可穴氏翨氏硩蔟氏剪氏赤犮
 氏蝈氏壶涿氏庭氏所载甚微末其文至浅近非圣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38a 页 WYG0096-0502a.png
 人所删定明甚今思之致后人疑周礼者实在乎此
 乃战国时拟为之以混于圣经如考工记四十三工
 皆拟周礼官名而作者后人欲以补周礼之阙谬矣
 此数官宜出之于考工记之末又恐启人移易诸官
 之弊今姑存之而著其说于此云后学柯尚迁识
全经纲领
 一周礼所以名全经者岂惟六官得全六经亦由此
  而全也是故分遂人以下为冬官以司徒土地之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38b 页 WYG0096-0502b.png
  事为司空之职则六典毕备脉络贯通三百六十
  属犹天运之自然也不谓之全经乎仪礼虽与周
  礼并行然亦以出于周礼而全也何以明之司徒
  曰以祀礼教敬则士祭礼也以阴礼教亲则士婚
  礼也士丧礼也以阳礼教让则士冠礼也士相见
  也乡射乡饮也家乡之礼非司徒之书乎掌交曰
  谕诸侯以九礼之亲则食飨燕射邦交聘问皆邦
  国礼也非司马之书乎王朝之礼则吉凶宾军嘉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39a 页 WYG0096-0502c.png
  是也太史大祭祀朝觐会同执书读礼而协事此
  即五礼之书联职所以行之也非宗伯之书乎据
  周礼以补仪礼则经亦全矣岂惟仪礼五经皆出
  于周礼也太卜掌三易之法非易之所出乎太师
  掌九德六诗之歌曰风赋比兴雅颂非诗之所出
  乎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内史策命孤卿大夫太
  祝作诰誓命以通上下亲疏非书之所出乎春秋
  则以司马之职掌正天下诸侯之违王法者是四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39b 页 WYG0096-0502d.png
  经皆出于周礼者也邵子曰天之四府者时也阴
  阳升降于其间矣圣人之四府者经也礼乐污隆
  于其间矣是知周礼仪礼者四经之本也命之曰
  全经夫岂苟哉
 一周礼所以合仪礼为六经者何也礼记经解叙六
  经为诗书易春秋礼乐乐无经今配礼为六何也
  记曰乐由阳来礼自阴作盖礼体虽阴而用则阳
  乐体虽阳而用则阴阳能统阴故礼必兼乐周礼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40a 页 WYG0096-0503a.png
  有大司乐属于礼官乐之本也乐之用则在仪礼
  故郊庙燕飨乡射饮酒必用乐乐之声虽自阳来
  而用则从于礼而为阴无礼则无乐矣故乐不成
  经从于二礼称六经云
 一周礼三百六十属见于小宰丝毫不可增减也先
  儒以合六官所统为三百六十官故参差不齐移
  易经文之原起于此今以属首宰夫下大夫四人
  倍至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则二十八人矣加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40b 页 WYG0096-0503b.png
  以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则六十人矣他官不称旅
  也合六官则为全经读周礼者必先明乎此则六
  官统纪斯正而无疑于微细诸职矣
 一天官固主天下之平而本职则掌天子修身齐家
  之事也故小宰独掌宫刑焉宫中设内宰以士人
  为之者以出于德行道艺之选也先儒以为混男
  女之别后世易之以奄宦不知春官世妇有宫卿
  之设以女官而加男爵乃女傅之任也置府于六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41a 页 WYG0096-0503c.png
  宫有女府史胥奚所以施内宰教法其职则掌女
  宫之宿戒女宫者宫刑之女男去势而为奄女幽
  闭而为奚宫中用刑男女所以通传内外命令也
  内宰虽用士人与宫卿官府分为表里男女之别
  岂不甚严而冢宰又总之三代有此故无女宠奄
  人之祸此法不传天官之职不明故也
 一司徒比闾族党之职乃贤者在位之选教法之原
  也六官治事之职乃乡吏能者在职之人也故曰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41b 页 WYG0096-0503d.png
  使民兴贤出使长之使民兴能入使治之贤能二
  科实周礼大纲能明乎此治天下犹运之掌耳取
  人不外乎贤能用人不离乎位职教人不出乎三
  物司徒之大本也今六德之书满天下六行无书
  故人不尚行治不如古乃在乎此宜以古经曲礼
  内则少仪三篇修成完书使天下之人先习此而
  后六经又以是而制为乡刑则人皆修行风俗淳
  美而天下治矣孔子期月而可孟子齐王反手其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42a 页 WYG0096-0504a.png
  具乃在乎此辨之已详兹不复著
 一先王以礼为国宗伯掌礼所以治神人各安其所
  也使不通之以司徒教法则礼不达于天下矣司
  徒曰以仪辨等则民不越又曰以度教节则民知
  足盖人之欲无限虽递踰分限心犹未足不以礼
  制闲之乱何穷已也故典命司服皆所以辨其宫
  室车旗衣服礼仪使贵贱等级不相踰越则上下
  有体而民志以定费用有节而财计不乏先王所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42b 页 WYG0096-0504b.png
  以能使礼达分定而民易使者其具在此
 一春官五礼之书在仪礼今古经阙王朝之礼独有
  觐礼一篇其馀五礼皆可依周礼补之吉礼则郊
  社宗庙也明堂大飨也藉田亲蚕也先帝先师也
  凶礼则大丧也荒禬吊恤也宾礼则朝觐宗遇会
  同聘问也军礼则大师大田大役大均也嘉礼则
  婚冠饮食宾射飨燕脤膰贺庆也太史执书读礼
  协事今书既亡小宰六联者联合众职以行五礼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43a 页 WYG0096-0504c.png
  之事也若以各职中联职取而合之使始终条贯
  以补众礼之阙虽不能毕备纪纲可具见矣愚于
  仪礼家乡邦国三部既考定集释成书而于王朝
  之吉凶宾军嘉敬以联职为经考诸传记以补之
  虽不能如太史所执之书明备亦以经补经非无
  稽妄作者使后王制礼有所据依而先王之礼亦
  可存其槩不至废坠矣
 一言礼必及乐乐依乎礼者也古之乐经存于大司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43b 页 WYG0096-0504d.png
  乐其五声六律八音大师以下备详其制而六列
  三宫之歌奏则六代之乐咸备焉愚既取汉太史
  之所传授宋朱蔡之新书及近代明乐之著作详
  具于大司乐之中矣但乐章不传则不可得而补
  也若其乐之用则宜列于仪礼各篇之后如天神
  地示人鬼之乐曰六变而天神降八变而地示出
  九变而人鬼享大合乐也以和邦国谐万民安宾
  客悦远人作动物其理皆形见于乐则未之能备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44a 页 WYG0096-0505a.png
  但乐之本原既得其理亦可推也欲于仪礼天神
  地示人鬼之礼之后各补以乐将诗经风雅颂之
  中凡可用于仪礼者各以律协之文之以五声播
  之以八音列于诸礼之后以全圣人礼乐之制病
  未能也聊引其端以俟高明邃哲君子
 一司马职掌宜不止此而以蒐苗狝狩入之战国诸
  侯所乱也小司马既亡军司马亦有职掌今大司
  马所存只有九法九伐九畿令赋四节而已治诸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44b 页 WYG0096-0505b.png
  侯法度不如是略也若以秋官掌交考之则有九
  税之利九礼之亲九牧之维九禁之难皆大司马
  之目也小司马职掌宜以孟子班爵班禄补之又
  以逸司马简稽之法三番寓兵与调发之制补之
  则大小司马可知其槩矣舆行司马则蒐苗狝狩
  是也司马之亡孟子患之今推测如此未知是否
 一秋官亦有刑书今皆不传司刑曰墨罪五百劓罪
  五百宫罪五百刖罪五百皆肉刑也杀罪五百孔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45a 页 WYG0096-0505c.png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则周末刑条愈密矣乡又有
  八刑乃以礼制刑司徒所谓以刑教中则民不暴
  是也又有嘉石焉有圜土焉此皆未丽于法者必
  有其书今俱亡之矣后世除肉刑则三千之属既
  弃而不用乡刑嘉石圜土皆无书礼刑表里也刑
  不立则人孰肯由礼存于后世者生刑大轻死刑
  大重不及周官五刑之一刑罚不得其当何以惩
  奸三代之不可复其至要尤在乎此可不思乎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45b 页 WYG0096-0505d.png
 一司徒司空虽在六官之中皆以亲民自治其乡遂
  如小司徒职稽国中及四郊都鄙之夫家九比之
  数遂人即小司空也稽人民授田野简兵器教稼
  又辨其夫家六畜车辇老幼废疾以颁职作事其
  亲民之事如此其详也诸侯六典建官亦有司徒
  司空自治其民犹王畿也三代之时天子诸侯无
  不亲民如此后世天子独居九重之上虽设六官
  而司徒只司钱谷大府之职也司空只司百工虽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46a 页 WYG0096-0506a.png
  有虞衡水利亦具名而已亲民之官独有州县而
  已州县而上有郡守不亲民也郡守而上有监司
  不亲民也监司而上有牧伯有巡察而又有六卿
  制之皆不亲民一羊十牧则州县虽有爱民之实
  心承奉制使日亦不足矣安能各副其望而自展
  其志乎故欲求三代之治必复司徒司空二职郡
  守亲民然后可
 一府史胥徒庶人在官之役也司徒颁职有曰学艺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46b 页 WYG0096-0506b.png
  者府史也服事者胥徒也宰夫八职曰府掌官契
  以治藏史掌官书以赞治然则府史与胥徒宜有
  分别府者有谋猷操守廉介之人为之官府之主
  本也史者有文学精敏练达之士为之皆由于庠
  序之所教养有德行道艺者各以其才之所成者
  举用焉亦试之以事之意也称职有功则入宾兴
  之典孔子尝为乘田委吏即府史之类也才艺既
  成乃命以职高者入太学下者为乡吏治事之职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47a 页 WYG0096-0506c.png
  胥者有才智之称汉谓之什长掌官叙以治叙则
  堂上为序次干办之役也不称则复之农亩徒掌
  官令以徵令堂下皂役是也汉一胥管十徒四职
  既明则天下弊端绝矣后世则统谓之吏胥吏者
  乡吏能者在职之选也胥者堂上之役趋走服役
  之人也合而名之非也欲复三代之治府史必庠
  序之中有德行有才艺者为之贤能则入举选之
  典而命职焉胥徒则役民为之天下不治未之有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47b 页 WYG0096-0506d.png
  也
 一周礼古经自惟王建国始今首题曰天官冢宰第
  一地官司徒第二下四官皆然乃后人所加以为
  书之标题今因之然此总名一官也则太宰之职
  之前宜题曰天官上旧本无今补之其天官下与
  五官皆有下则随卷帙厚薄而别之非有定例也
  故今亦因卷帙而题之不拘旧本也
 一周礼序官明言乃立天官乃立地官此设官也序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48a 页 WYG0096-0507a.png
  一官之后乃明言太宰之职司徒之职此分职也
  古本序官在前分职在后与六纲相应后儒解经
  多析序官系各职之首与纲不合今悉依古本正
  之
 一周礼自汉儒训释至于今日不下百家其于名物
  器数至详至悉矣然皆以周礼阙冬官故大义多
  舛逆不通后儒虽有新得者亦以意见移易经文
  为解其名物多依古注集成亦不能辨此释自何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48b 页 WYG0096-0507b.png
  人始愚今有见于全经所解多出于愚见随经文
  而发明之条理脉络固无先儒之拥遏矣但其名
  物器数与非大义所关者亦不能一一出自己见
  为解摘采前人与己说合会而成一家之言若有
  要义之处方著某氏曰鄙见则以按字别之
 一每篇训释之后必作原以发明之盖周礼之书与
  他经说义理者不同字字有实事实用幽微广远
  故每篇训释之后必作原以发明之谓之曰原者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49a 页 WYG0096-0507c.png
  推原作经本意也犹原道原性之原其有先儒论
  著畅达可采者则直书某氏曰不别作原其文繁
  者节之泛及他章者纂之不纯者删之使简明易
  见云
 一训释之中有采先儒之说书曰某氏训释之后总
  解有采先儒论著以代作原者亦书某氏曰览者
  无从考某氏为何先儒间有同姓者敬以自汉以
  来先儒姓氏名字所著书目及地望总列于前使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49b 页 WYG0096-0507d.png
  观者欲求其人有所考證云
 一音释只考古注择其要者注于经文之下易知之
  字不须音切者略之然是经之注初亦双行节经
  注解原曰乃大书今因双行之注经文大析及小
  字难看遂并其经以成段数使观者得全篇旨趣
  故训释亦大书与原曰同依正义加释曰二字别
  于原曰故名释原云
 一六官正经释原之后约全书大纲如乡遂封建之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50a 页 WYG0096-0508a.png
  类作为通论十篇以发圣人经世大法之意编为
  一卷以附于后矣又思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幸
  逢治教大明之时良法美意直可继周矣其间有
  详于古而略于今者有详于今而略于古者既提
  其要具于纲领矣敬取古今之制宜更改损益通
  变宜民之道著为续论以附于后名曰附录云
 
 
周礼全经释原 提要 第 50b 页 WYG0096-0508b.png
 
 
 
 
 
 
 
 周礼全经释原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