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第 1a 页 WYG0220-035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李氏学乐录卷二
蠡县李撰
前五声歌诀诸图议虽从乐录悟入然不敢自信也次
岁庚辰寄邮筒走三千里问河右先生先生回札极其
奖借乃钞为一卷方及半忽思虞书之律和声孟子之
以六律正五音乃圣经言乐阕键向未剖析且七调由
黄钟以至蕤宾得毋以七律正五音乎于六律既多其
一而十二律又缺其五矧大舜言六律周礼始有六律
李氏学乐录卷二
蠡县李撰
前五声歌诀诸图议虽从乐录悟入然不敢自信也次
岁庚辰寄邮筒走三千里问河右先生先生回札极其
奖借乃钞为一卷方及半忽思虞书之律和声孟子之
以六律正五音乃圣经言乐阕键向未剖析且七调由
黄钟以至蕤宾得毋以七律正五音乎于六律既多其
一而十二律又缺其五矧大舜言六律周礼始有六律
卷二 第 1b 页 WYG0220-0353d.png
六同之说则六律圣言也六同何以称焉思之不得其
旨夜寝踌躇比晓似有所解者乃再四调谐而为图议
以俟就正有道云恕谷李塨识
六律正五音图
宫音
角 商 (变宫) 宫 羽 (变徵) 徵
旨夜寝踌躇比晓似有所解者乃再四调谐而为图议
以俟就正有道云恕谷李塨识
六律正五音图
宫音
角 商 (变宫) 宫 羽 (变徵) 徵
卷二 第 2a 页 WYG0220-0354a.png
右宫之宫黄钟之宫一清
右宫之商黄钟之商二清
卷二 第 2b 页 WYG0220-0354b.png
右宫之角黄钟之角三清
右宫之徵黄钟之徵四清
变宫音
卷二 第 3a 页 WYG0220-0354c.png
右变宫之宫大吕之宫一清
卷二 第 3b 页 WYG0220-0354d.png
右变宫之商大吕之商二清
右变宫之角大吕之角三清
右变宫之角大吕之角三清
卷二 第 4a 页 WYG0220-0355a.png
右变宫之徵大吕之徵四清
右商之宫太蔟之宫一清
卷二 第 4b 页 WYG0220-0355b.png
右商之商太蔟之商二清
右商之角太蔟之角三清
卷二 第 5a 页 WYG0220-0355c.png
右商之徵太蔟之徵四清
卷二 第 5b 页 WYG0220-0355d.png
右角之宫夹钟之宫一清
右角之商夹钟之商二清
右角之商夹钟之商二清
卷二 第 6a 页 WYG0220-0356a.png
右角之角夹钟之角三清
右角之徵夹钟之徵四清
卷二 第 6b 页 WYG0220-0356b.png
右徵之宫姑洗之宫一清
右徵之商姑洗之商二清
卷二 第 7a 页 WYG0220-0356c.png
右徵之甬姑洗之角三清
右徵之徵姑洗之徵四清
变徵音
卷二 第 7b 页 WYG0220-0356d.png
右变徵之宫中吕之宫一清
卷二 第 8a 页 WYG0220-0357a.png
右变徵之商中吕之商二清
右变徵之角中吕之角三清
卷二 第 8b 页 WYG0220-0357b.png
右变徵之徵中吕之徵四清
右羽之宫蕤宾之宫一清
右羽之宫蕤宾之宫一清
卷二 第 9a 页 WYG0220-0357c.png
右羽之商蕤宾之商二清
右羽之角蕤宾之角三清
卷二 第 9b 页 WYG0220-0357d.png
右羽之徵蕤宾之徵四清
此五音閟二变图也然二变尚作调者乐录云二变音
可閟二变起调之音不可閟吕览以黄钟大吕太簇夹
钟姑洗中吕蕤宾七律居上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五律居下上为正调下为清调故閟二变者其正调亦
用七
卷二 第 10a 页 WYG0220-0358a.png
六律有阴阳之分而阴皆统于阳故阴律国语曰间言
间乎阳也周礼曰同同乎阳也汉书曰旅旅乎阳也所
以十二律只曰六律
七调音也十二律律也正音者也如遇宫音也则由黄
钟以至应钟高下迥环而宫音正矣遇变宫音也由大
吕以至黄钟高下迥环而变宫音正矣遇商音也由太
簇以至大吕高下迥环商音正矣遇角音也由夹钟以
至太簇高下回环角音正矣以至遇徵音也由姑洗以
至夹钟高下回环而徵音正遇变徵音也由中吕以至
间乎阳也周礼曰同同乎阳也汉书曰旅旅乎阳也所
以十二律只曰六律
七调音也十二律律也正音者也如遇宫音也则由黄
钟以至应钟高下迥环而宫音正矣遇变宫音也由大
吕以至黄钟高下迥环而变宫音正矣遇商音也由太
簇以至大吕高下迥环商音正矣遇角音也由夹钟以
至太簇高下回环角音正矣以至遇徵音也由姑洗以
至夹钟高下回环而徵音正遇变徵音也由中吕以至
卷二 第 10b 页 WYG0220-0358b.png
姑洗高下回环而变徵音正遇羽音也由蕤宾以至中
吕高下回环而羽音正皆如之使不以此六律也何以
知其音之起于是讫于是乎何以知其音之高不可上
低不可下乎起讫无凭高下无准乌乎正
律之正音如兄弟之翕乐也如夫妇之唱随也如盐梅
之调剂也故虞书曰律和声
每一声必有六律高低圜浃而其声始真真者正也且
吕高下回环而羽音正皆如之使不以此六律也何以
知其音之起于是讫于是乎何以知其音之高不可上
低不可下乎起讫无凭高下无准乌乎正
律之正音如兄弟之翕乐也如夫妇之唱随也如盐梅
之调剂也故虞书曰律和声
每一声必有六律高低圜浃而其声始真真者正也且
卷二 第 11a 页 WYG0220-0358c.png
细分之则每音中之调各用六律以正其音如宫之宫
也除二变不用黄钟至林钟高低回环恰用六律而宫
之宫音得焉宫之商也太簇至南吕恰用六律而宫之
商音得焉是音中之音其分六律以正之又有如此者
六律层高乃转下与低接层低乃转上与高接而本音
常在中焉故古人曰宫中声也
先儒竞求中声或算律数或考葭灰或欲多截管以求
之然试问中声何似漫无影响夫不解中声而欲测中
声毋论不得中声也即遇中声而何以知之而尚安测
也除二变不用黄钟至林钟高低回环恰用六律而宫
之宫音得焉宫之商也太簇至南吕恰用六律而宫之
商音得焉是音中之音其分六律以正之又有如此者
六律层高乃转下与低接层低乃转上与高接而本音
常在中焉故古人曰宫中声也
先儒竞求中声或算律数或考葭灰或欲多截管以求
之然试问中声何似漫无影响夫不解中声而欲测中
声毋论不得中声也即遇中声而何以知之而尚安测
卷二 第 11b 页 WYG0220-0358d.png
之今观此图中声所在上有六律下有六律按之人声
而人声具按之八音而八音具可口试可耳审天地元
音可凭可执抑亦快矣
宫为中声然七调各有中声商亦宫也大吕太簇亦黄
钟也故君子之道曰时中曰大中
况七调中六律无毫釐可溷者毋论宫与商不同宫之
宫与商之宫不同即同一四字领调也而宫之宫为四
而人声具按之八音而八音具可口试可耳审天地元
音可凭可执抑亦快矣
宫为中声然七调各有中声商亦宫也大吕太簇亦黄
钟也故君子之道曰时中曰大中
况七调中六律无毫釐可溷者毋论宫与商不同宫之
宫与商之宫不同即同一四字领调也而宫之宫为四
卷二 第 12a 页 WYG0220-0359a.png
上尺工六角之徵为四上尺凡六且宫之宫四字居中
角之徵四字居末大有径庭也至于馀调皆界限甚清
一无猜嫌是之谓正 一
左传医和曰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五节迟速
本末以相及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于是有烦
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和平君子弗听是即六律正五
音之法也每一音出则五音圆转如得宫音则相嬗而
为商角徵羽羽徵角商得商音则相嬗而为角徵羽宫
宫羽徵角而音正矣而音尽矣出此再弹是为淫声岂
角之徵四字居末大有径庭也至于馀调皆界限甚清
一无猜嫌是之谓正 一
左传医和曰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五节迟速
本末以相及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于是有烦
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和平君子弗听是即六律正五
音之法也每一音出则五音圆转如得宫音则相嬗而
为商角徵羽羽徵角商得商音则相嬗而为角徵羽宫
宫羽徵角而音正矣而音尽矣出此再弹是为淫声岂
卷二 第 12b 页 WYG0220-0359b.png
可听哉
国语伶州鸠曰律所以立均出度也古之神瞽考中声
而量之以制度律均钟百官轨仪纪之以三平之以六
成于十二天之道也夫五声不以六律则不均而无度
矣故曰立均出度纪之以三上中下也由中而高而低
也平之以六声之凡调得六律而始正也(即图宫之宫用六律宫之商用)
(六律类)成于十二每声四调(不閟二变为五调)以十二律而成也
国语伶州鸠曰律所以立均出度也古之神瞽考中声
而量之以制度律均钟百官轨仪纪之以三平之以六
成于十二天之道也夫五声不以六律则不均而无度
矣故曰立均出度纪之以三上中下也由中而高而低
也平之以六声之凡调得六律而始正也(即图宫之宫用六律宫之商用)
(六律类)成于十二每声四调(不閟二变为五调)以十二律而成也
卷二 第 13a 页 WYG0220-0359c.png
(即图一音共用十二律也)此古法也
七调由低黄钟大吕律起至高黄钟大吕律止是始终
一宫声也
正皆可旋为清清皆可旋为正独蕤宾只能为正不能
旋清音之顶高者再进则嗄故止矣周语曰大不踰宫
细不过羽此之谓也
每调六律下三调一调高一律只九律耳何以称十二
律曰变宫变徵与变宫清虽不用而其音自在也律自
在也乐录曰宫商徵羽相距必疏角徵羽宫相连甚密
七调由低黄钟大吕律起至高黄钟大吕律止是始终
一宫声也
正皆可旋为清清皆可旋为正独蕤宾只能为正不能
旋清音之顶高者再进则嗄故止矣周语曰大不踰宫
细不过羽此之谓也
每调六律下三调一调高一律只九律耳何以称十二
律曰变宫变徵与变宫清虽不用而其音自在也律自
在也乐录曰宫商徵羽相距必疏角徵羽宫相连甚密
卷二 第 13b 页 WYG0220-0359d.png
又曰宫商之间隔一声是合二声为一声者又曰宫调
之四则次声变变宫调之四则次声不变是二变虽閟
而仍有其律也故曰十二律
吕氏春秋曰取竹长三寸九分吹之以为黄钟之宫淮
南子曰黄钟九寸二说不同而皆可通何者黄钟原有
高低音也
今而知古帝造十二筒之有谓也夫十二声由低而高
之四则次声变变宫调之四则次声不变是二变虽閟
而仍有其律也故曰十二律
吕氏春秋曰取竹长三寸九分吹之以为黄钟之宫淮
南子曰黄钟九寸二说不同而皆可通何者黄钟原有
高低音也
今而知古帝造十二筒之有谓也夫十二声由低而高
卷二 第 14a 页 WYG0220-0360a.png
出之人声测之器色尚需聪听若管有短长则音有高
下凡有耳者皆可知也故古帝以此象之也
十二筒制于黄帝而乐则前此矣伏羲作律本断无无
清浊高下而可为乐者则伊时十二声谅已具矣然未
闻有十二筒也黄帝制筒所以象之耳故名曰律月令
章句曰律者率也谓高下之率法也后人不得其声而
徒执其象龂龂然累黍寻尺起一积万以较黄钟之实
是刻画虎贲遂当中郎也失之远矣
六律正五音又图
下凡有耳者皆可知也故古帝以此象之也
十二筒制于黄帝而乐则前此矣伏羲作律本断无无
清浊高下而可为乐者则伊时十二声谅已具矣然未
闻有十二筒也黄帝制筒所以象之耳故名曰律月令
章句曰律者率也谓高下之率法也后人不得其声而
徒执其象龂龂然累黍寻尺起一积万以较黄钟之实
是刻画虎贲遂当中郎也失之远矣
六律正五音又图
卷二 第 14b 页 WYG0220-0360b.png
宫音
右 商 (变宫) 宫 羽 (变徵) 徵
右 商 (变宫) 宫 羽 (变徵) 徵
卷二 第 15a 页 WYG0220-0360c.png
右宫之变宫黄钟之变宫二清
右宫之商黄钟之商三清
卷二 第 15b 页 WYG0220-0360d.png
右宫之角黄钟之角四清
右宫之徵黄钟之徵五清
变宫音
卷二 第 16a 页 WYG0220-0361a.png
右变宫之宫大吕之宫一清
卷二 第 16b 页 WYG0220-0361b.png
右变宫之变宫大吕之变宫二清
右变宫之商大吕之商三清
右变宫之商大吕之商三清
卷二 第 17a 页 WYG0220-0361c.png
右变宫之角大吕之角四清
右变宫之徵大吕之徵五清
商音
卷二 第 17b 页 WYG0220-0361d.png
右商之宫太蔟之宫一清
右商之变宫太蔟之变宫二清
卷二 第 18a 页 WYG0220-0362a.png
右商之商太蔟之商三清
右商之角太蔟之角四清
卷二 第 18b 页 WYG0220-0362b.png
右商之徵太蔟之徵五清
角音
卷二 第 19a 页 WYG0220-0362c.png
右角之宫夹钟之宫一清
右角之变宫夹钟之变宫二清
卷二 第 19b 页 WYG0220-0362d.png
右角之商夹钟之商三清
右角之角夹钟之角四清
右角之角夹钟之角四清
卷二 第 20a 页 WYG0220-0363a.png
右角之徵夹钟之徵五清
徵音
右徵之宫姑洗之宫一清
卷二 第 20b 页 WYG0220-0363b.png
右徵之变宫姑洗之变宫二清
右徵之商姑洗之商三清
卷二 第 21a 页 WYG0220-0363c.png
右徵之角姑洗之角四清
右徵之徵姑洗之徵五清
变徵音
卷二 第 21b 页 WYG0220-0363d.png
右变徵之宫中吕之宫一清
卷二 第 22a 页 WYG0220-0364a.png
右变徵之变宫中吕之变宫二清
右变徵之商中吕之商三清
卷二 第 22b 页 WYG0220-0364b.png
右变徵之角中吕之角四清
右变徵之徵中吕之徵五清
羽音
右变徵之徵中吕之徵五清
羽音
卷二 第 23a 页 WYG0220-0364c.png
右羽之宫蕤宾之宫一清
右羽之变宫蕤宾之变宫二清
卷二 第 23b 页 WYG0220-0364d.png
右羽之商蕤宾之商三清
右羽之角蕤宾之角四清
卷二 第 24a 页 WYG0220-0365a.png
上 乙 四 六 凡 工 尺
右羽之徵蕤宾之徵五清
此用二变图也音有七者即晏子所谓七音伶州鸠所
谓七律汉书所谓七始隋唐后所谓七调者然变宫亦
宫变徵亦徵也故舜与孟子惟曰五音
乐录谓国语大武有四名曰羽曰厉曰宣曰嬴乱而其
调只用七律曰夷曰南曰无曰应曰黄曰大曰太但取
夷则至太蔟颠倒立调羽乱上宫一以夷至黄一以无
卷二 第 24b 页 WYG0220-0365b.png
至太厉宣下宫一以黄至夷一以太至无今观七调中
则原有此调可相印者
礼运曰十二管还相为宫盖七正皆可旋为宫正五清
皆可旋为宫清也
每一音分五调无变徵与羽者以其高而无清声也五
七则三十五调矣隋唐间以七调乘十二律为八十四
调去五律为中管谓其声在前后二律之间与前律同
则原有此调可相印者
礼运曰十二管还相为宫盖七正皆可旋为宫正五清
皆可旋为宫清也
每一音分五调无变徵与羽者以其高而无清声也五
七则三十五调矣隋唐间以七调乘十二律为八十四
调去五律为中管谓其声在前后二律之间与前律同
卷二 第 25a 页 WYG0220-0365c.png
出一孔音韵重复故不用盖即河右所言五清与正声
同只可随正为调不自立调也因为四十九调是正与
此图合但渠不知变徵与羽无清故唐宋后又参差递
减耳
此与閟二变者不同矣而音中之音亦可曰以六律正
之如得黄钟低宫音由本音而上以六律层高以至高
极而高宫音得焉得林钟高宫音由本音而下以六律
层低以至低极而低宫音得焉非亦以六律正五音欤
不用二变者二变音自在也乐录七调图宫商徵羽之
同只可随正为调不自立调也因为四十九调是正与
此图合但渠不知变徵与羽无清故唐宋后又参差递
减耳
此与閟二变者不同矣而音中之音亦可曰以六律正
之如得黄钟低宫音由本音而上以六律层高以至高
极而高宫音得焉得林钟高宫音由本音而下以六律
层低以至低极而低宫音得焉非亦以六律正五音欤
不用二变者二变音自在也乐录七调图宫商徵羽之
卷二 第 25b 页 WYG0220-0365d.png
间皆隔一层是也用二变者变宫为宫馀变徵为徵馀
犹宫徵音也乐录所谓合二声为一声是也其实一也
故每音中之调可连根数为六律亦可脱根数为六律
也
乃此七调中六律亦无一丝可慁者如宫之宫宫音为
黄钟而以大吕太蔟夹钟姑洗中吕蕤宾六律递上递
下变宫之宫宫音为大吕则以太蔟夹钟姑洗中吕蕤
犹宫徵音也乐录所谓合二声为一声是也其实一也
故每音中之调可连根数为六律亦可脱根数为六律
也
乃此七调中六律亦无一丝可慁者如宫之宫宫音为
黄钟而以大吕太蔟夹钟姑洗中吕蕤宾六律递上递
下变宫之宫宫音为大吕则以太蔟夹钟姑洗中吕蕤
卷二 第 26a 页 WYG0220-0366a.png
宾林钟六律递上递下且同一大吕变宫也在宫之变
宫以太蔟夹钟姑洗中吕蕤宾黄钟六律递上递下而
黄钟有林钟一清在变宫之宫则以太蔟夹钟姑洗中
吕蕤宾林钟六律递上递下而林钟无清迥乎不同若
大吕变宫之为乙也在宫之变宫与变宫之宫皆以上
尺工凡六四递上递下同矣然宫之变宫上字在器色
二层变宫之宫上字在器色三层又迥乎不同推之三
十五调六律高低刌节甚清毫无慁者
晏子论乐有七音八风之说北周长孙绍遂欲于七声
宫以太蔟夹钟姑洗中吕蕤宾黄钟六律递上递下而
黄钟有林钟一清在变宫之宫则以太蔟夹钟姑洗中
吕蕤宾林钟六律递上递下而林钟无清迥乎不同若
大吕变宫之为乙也在宫之变宫与变宫之宫皆以上
尺工凡六四递上递下同矣然宫之变宫上字在器色
二层变宫之宫上字在器色三层又迥乎不同推之三
十五调六律高低刌节甚清毫无慁者
晏子论乐有七音八风之说北周长孙绍遂欲于七声
卷二 第 26b 页 WYG0220-0366b.png
之外加一黄钟为八伊时裴正以为舜开七始周制七
音并不用八然乐律隔八相生贾公彦周礼疏曰黄钟
生林钟隔八为位盖象八风今图每调七声惟本音有
高低二声正是八声正是七声然则用七用八皆一也
前人见其一不见其二遂致主客斗争阅此或可以粲
然矣
宫之宫六律递为高下共本音八律下每调高一律五
音并不用八然乐律隔八相生贾公彦周礼疏曰黄钟
生林钟隔八为位盖象八风今图每调七声惟本音有
高低二声正是八声正是七声然则用七用八皆一也
前人见其一不见其二遂致主客斗争阅此或可以粲
然矣
宫之宫六律递为高下共本音八律下每调高一律五
卷二 第 27a 页 WYG0220-0366c.png
调得十二律而宫音毕矣宫音正矣他音皆然
宁府五声歌诀每调六声而云九声者以五正四清言
也今此图每调八声而七正五清则十二声矣
每一调分五调十二律以全是五调尽于十二律为十
二声也故古言六律者至十二律而止
一调十二声则七调当八十四声矣此昔人所以有八
十四调之说也但七调虽共得八十四声而中多复声
若以立调为八十四则无理耳
七调每调高一律共为八十四声然前调之高音即转
宁府五声歌诀每调六声而云九声者以五正四清言
也今此图每调八声而七正五清则十二声矣
每一调分五调十二律以全是五调尽于十二律为十
二声也故古言六律者至十二律而止
一调十二声则七调当八十四声矣此昔人所以有八
十四调之说也但七调虽共得八十四声而中多复声
若以立调为八十四则无理耳
七调每调高一律共为八十四声然前调之高音即转
卷二 第 27b 页 WYG0220-0366d.png
为后调之低音也高音转低则低音反转高也总不出
十二律也
每一律给七调用即前圆图之七层也
据古人所传宫悬有四清钟磬又有五清钟五清磬河
右先生曰此以七声加五清为十二律者则五正四清
七正五清皆属古乐不必至宇文周时龟兹乐工始有
七声五旦为北曲也盖古人七音五音并用或一如今
十二律也
每一律给七调用即前圆图之七层也
据古人所传宫悬有四清钟磬又有五清钟五清磬河
右先生曰此以七声加五清为十二律者则五正四清
七正五清皆属古乐不必至宇文周时龟兹乐工始有
七声五旦为北曲也盖古人七音五音并用或一如今
卷二 第 28a 页 WYG0220-0367a.png
之南曲北曲并行者
家语子路鼓琴孔子曰甚矣由之不才也先王之制音
也奏中声以为节流入于南不归于北南者生育之乡
北者杀伐之域故君子之音温柔居中以象生育之气
乃所谓治安之风也小人之音则亢丽微末以象杀伐
之气乃所以为乱亡之风昔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
诗其兴也勃焉殷纣好为北鄙之声其废也忽焉由今
也无意于先王之制而习亡国之声岂能保其六七尺
之躯哉子路闻之惧而不食以至骨立夫家语纂于汉
家语子路鼓琴孔子曰甚矣由之不才也先王之制音
也奏中声以为节流入于南不归于北南者生育之乡
北者杀伐之域故君子之音温柔居中以象生育之气
乃所谓治安之风也小人之音则亢丽微末以象杀伐
之气乃所以为乱亡之风昔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
诗其兴也勃焉殷纣好为北鄙之声其废也忽焉由今
也无意于先王之制而习亡国之声岂能保其六七尺
之躯哉子路闻之惧而不食以至骨立夫家语纂于汉
卷二 第 28b 页 WYG0220-0367b.png
魏儒者此则似因论语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二语遂
附离以北鄙之音以文其事然亦可见南北分音之说
来已久矣但其中多舛义不可不辨焉
北声亦有柔缓而多忼慨奋厉南声亦有悲奋而多啴
缓柔亸或是之分但乐记曰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
作而民刚毅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是
刚柔皆善也而其流或过刚而杀伐或过柔而淫靡则
附离以北鄙之音以文其事然亦可见南北分音之说
来已久矣但其中多舛义不可不辨焉
北声亦有柔缓而多忼慨奋厉南声亦有悲奋而多啴
缓柔亸或是之分但乐记曰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
作而民刚毅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是
刚柔皆善也而其流或过刚而杀伐或过柔而淫靡则
卷二 第 29a 页 WYG0220-0367c.png
均失之乌得谓南音必善北音必恶耶
且舜南风之歌因其诗有南风薰时等语故曰南风未
必南音也史记乐书曰纣为朝歌北鄙之音朝歌者不
时也北者败也鄙者陋也殷本纪曰纣饮酒淫乐嬖于
妇人使师延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后卫灵公
命乐人重写其音是乃古人所谓流嬖邪散之音也郑
卫声淫盖本诸此而岂北方奋厉之音耶今因子路见
责以纣北鄙之音加之子路而子路勇人也遂以杀伐
暴厉之音加之纣之所谓靡靡者毋乃皆误语乎
且舜南风之歌因其诗有南风薰时等语故曰南风未
必南音也史记乐书曰纣为朝歌北鄙之音朝歌者不
时也北者败也鄙者陋也殷本纪曰纣饮酒淫乐嬖于
妇人使师延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后卫灵公
命乐人重写其音是乃古人所谓流嬖邪散之音也郑
卫声淫盖本诸此而岂北方奋厉之音耶今因子路见
责以纣北鄙之音加之子路而子路勇人也遂以杀伐
暴厉之音加之纣之所谓靡靡者毋乃皆误语乎
卷二 第 29b 页 WYG0220-0367d.png
夫子路升堂之贤也即尚勇不中亦只以行行之气播
之乐耳乌有爱纣靡淫之声而写之者乎诬哉况世传
黄帝始命伶伦造十二律而周人所习六乐以黄帝云
门为首黄帝居山后涿鹿正北鄙也圣经言乐始于舜
舜生诸冯亦北地继而正乐者禹汤文武孔子皆北人
也则中声不在北耶乃曰流入于南不归于北何也
而更有可疑者韶之雅靡靡之邪淫原不可同日论也
之乐耳乌有爱纣靡淫之声而写之者乎诬哉况世传
黄帝始命伶伦造十二律而周人所习六乐以黄帝云
门为首黄帝居山后涿鹿正北鄙也圣经言乐始于舜
舜生诸冯亦北地继而正乐者禹汤文武孔子皆北人
也则中声不在北耶乃曰流入于南不归于北何也
而更有可疑者韶之雅靡靡之邪淫原不可同日论也
卷二 第 30a 页 WYG0220-0368a.png
但谓舜以南音而兴纣以北音而亡则妄矣远勿论姑
论近而可见者明初用北曲天下治不乱也明末崇南
曲天下乱不治也是乐之得失惟以雅淫分不以南北
判也
荆卿入秦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
垂泪涕泣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则以
七调变徵与羽最高歌者鲜及是时壮士长征气薄霄
汉故用此最高之调耳
八十四声三十五声二十八声二十四声皆十二律旋
论近而可见者明初用北曲天下治不乱也明末崇南
曲天下乱不治也是乐之得失惟以雅淫分不以南北
判也
荆卿入秦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
垂泪涕泣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则以
七调变徵与羽最高歌者鲜及是时壮士长征气薄霄
汉故用此最高之调耳
八十四声三十五声二十八声二十四声皆十二律旋
卷二 第 30b 页 WYG0220-0368b.png
高旋下祗十二声也十二声为十二律而阴统于阳只
六律也六律十二声有五清声只七声也七声只五声
也用二变而五声始全用六律而五声始正其实五声
而天地之元声毕矣
李氏学乐录卷二
六律也六律十二声有五清声只七声也七声只五声
也用二变而五声始全用六律而五声始正其实五声
而天地之元声毕矣
李氏学乐录卷二
卷二 第 3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