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056-000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禹贡指南卷一
             宋 毛晃 撰
冀州
 尔雅两河间曰冀州郭璞注曰自东河至西河李巡
 注曰两河间其气清厥性相近故曰冀冀近也 周
 礼职方氏河内曰冀州谓其在三河之内盖东河之
 西西河之东南河之北也 案禹贡导河积石自积
卷一 第 1b 页 WYG0056-0003b.png
 石而下南流谓之西河至于华阴折而东经厎柱山
 又东径孟津东过洛水之北皆东流谓之南河至于
 大伾山折而北流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
 同为逆河入于海谓之东河尔雅言两河间者举其
 二则三可知也 晋地理志春秋元命苞云昴毕散
 为冀州乱则冀安弱则冀强荒则冀丰 孔安国曰
 舜分冀州之域为幽州并州孔颖达曰据职方氏幽
 并山川皆冀州之域故安国知之 杜牧罪言禹画
卷一 第 2a 页 WYG0056-0003c.png
 九土一曰冀州程其水土与河南等常重十一二以
 其恃强不循理冀其必破弱虽已破冀其复强大因
 以为名
既载壶口
 九域志河东隆德府潞州上党郡上党县壶口山在
 上党东太行山在上党南 汉地理志在河东郡北
 屈县东南今隰州吉乡县也
治梁及岐
卷一 第 2b 页 WYG0056-0003d.png
 梁山 在左冯翊夏阳县西北 水经河水南径梁
 山原东郦道元注自原山东南至河晋之望也谷梁
 传成公五年梁山崩遏河水三日不流晋侯以问伯
 宗即是处也 九域志今永兴县即同州冯翊郡定
 国军有梁山山在龙门之南
 岐山 水经在右扶风美阳县西北梁岐二山在雍
 州今于冀州言之者岂当时河患上及梁岐乎禹导
 厎柱则壶口平而梁岐自治因河而言非以二山为
卷一 第 3a 页 WYG0056-0004a.png
 冀州之地也
既修太原至于岳阳
 太原晋阳也今并州之地高平曰原此又原之大者
  太岳导山序壶口雷首至于太岳水经太岳山在
 河东永安县南职方氏冀州山镇曰霍山案霍山有
 二在冀州者又谓之太岳在荆州者又谓之天柱山
 灊水出焉汉地理志作岳阳注在太原西南
覃怀底绩至于衡漳
卷一 第 3b 页 WYG0056-0004b.png
 覃怀 九域志今河北西路怀州河内郡即其地
 浊漳水一名降水导河序北过降水至于大陆是也
  颜师古注汉地理志衡漳谓漳水横流而入河也
  水经清漳水出上党沾县西北少山大黾谷南过
 县西又从县南屈东过涉县西屈从县南东至武安
 县南黍窖邑入于浊漳郦注淮南子曰清漳出揭戾
 山高诱云在沾县汉分沾县为乐平郡治沾县晋太
 康地记曰乐平县旧名清漳涉县魏郡之属县也
卷一 第 4a 页 WYG0056-0004c.png
 九域志河北东路冀州信都郡定武军有昌亭城
 水经云漳水东北至昌亭今滹沱衡漳水今长芦河
 则其故渎也
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
 诸州杂赋 冀上上错扬下上上错豫错上中梁下
 中三错
 诸州田赋 雍田上上徐田上中青田上下豫田中
 上冀田中中兖田中下梁田下上荆田下中扬田下
卷一 第 4b 页 WYG0056-0004d.png
 下冀赋上上豫赋杂出亦上上冀赋杂出上中豫赋
 亦上中荆赋上下青赋中上徐赋中中兖雍之赋中
 下扬赋杂出亦中下扬赋下上梁赋杂出亦下上梁
 赋下中梁赋杂出又下下雍青徐以上地出中赋冀
 以中地出上赋
恒卫既从大陆既作
 恒水 出常山上曲阳东入滱水 水经滱水出代
 郡灵邱县高氏山南过广昌县南又东南过中山上
卷一 第 5a 页 WYG0056-0005a.png
 曲阳县北恒水从西来注之注滱水兼纳恒川之通
 称
 卫水 出常山灵寿县东北入滹沱河
 大陆 在钜鹿县北尔雅晋有大陆注今钜鹿北广
 河泽是也大陆之野一名朝歌商纣之所都也 水
 经注引应劭曰麓者林之大也尚书曰尧将禅舜纳
 之大麓之野烈风雷雨不迷致之以昭华之玉而县
 取目焉秦始皇二十年灭赵以为钜鹿郡汉景帝中
卷一 第 5b 页 WYG0056-0005b.png
 元元年为广平郡武帝征和三年为广平侯国光武
 中兴更为钜鹿今属邢州汲郡修武县亦有大陆
岛夷皮服
 岛夷 汉地理志作鸟夷颜师古曰东北夷搏取禽
 兽食其肉衣其皮也一说居海岛被服容止皆象鸟
 作岛谓居海岛也
夹右碣石入于河
 碣石山 在海畔右北平骊城县西南河自碣石山
卷一 第 6a 页 WYG0056-0005c.png
 南渤海之北入海夹右夹音挟自海入河逆流而西
 右顾碣石如在挟掖也 水经碣石山在辽西临渝
 县南水中注大禹凿其石右夹而纳河秦始皇汉武
 帝皆尝登之海水西侵岁月逾甚而苞其山故言水
 中也 水经河水东北过甲下邑济水从西来注之
 又东北入于海又东分为二水枝津东径甲下城南
 东南历常沇注济注经言济水注河自枝津东北流
 径甲下邑东北流入于海淮南子曰河九折注为海
卷一 第 6b 页 WYG0056-0005d.png
 而流不绝者昆崙之输也禹贡曰夹右碣石入于河
 山海经曰碣石之山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河之入
 海旧在碣石今川流所导非禹渎也周定王五年河
 徙故渎故班固曰商竭周移也 颜师古曰言禹夹
 行此山之右而入于河逆上也孔傅同 凡九州末
 言由诸水入河者皆通舟楫漕运以达京师也
济河惟兖州
 东南据济西北距河河济之间相去不远兖州之界
卷一 第 7a 页 WYG0056-0006a.png
 止于济也 尔雅济河间曰兖州注自河东至济
 周礼职方氏河东曰兖州 武王封周公子伯禽于
 曲阜为鲁侯秦为薛郡后魏置南兖州于谯城置西
 兖州于定陶城隋改为鲁州唐武德初平徐圆朗复
 为兖州 晋地理志兖州济河地舜置十二牧则其
 一也春秋元命苞云五星流为兖州兖端也信也又
 曰盖取兖水以为名焉
九河既道
卷一 第 7b 页 WYG0056-0006b.png
 徒骇 郭璞曰今在成平县义未闻
 太史 郭璞曰今所在未详
 马颊 郭璞曰河势上广下狭状如马颊(案原本缺/太史马颊)
 (二河今/补入)
 覆釜 郭璞曰水中可居往往而有状(案今本尔雅/注作水中可)
 (居住而/有状)如覆釜
 胡苏 郭璞曰东莞县今有胡苏亭其义未详
 简 郭璞曰水道简易
卷一 第 8a 页 WYG0056-0006c.png
 絜 郭璞曰水多约絜
 钩盘 郭璞曰水曲如钩流盘桓也
 鬲津 郭璞曰水多阨狭可隔以为津而横渡
 尔雅九河皆禹所名 正义曰河自大陆以北敷为
 九河谓大陆在冀州嫌九河亦在冀州故云在此州
 界也河从大陆东畔北行而东北入海冀州之东境
 至河之西畔水分大河东为九道故知在兖州界平
 原以北是也李巡曰徒骇禹疏九河以徒众起故云
卷一 第 8b 页 WYG0056-0006d.png
 徒骇太史禹大使徒众通其水道故云太史马颊河
 势上广下狭状如马颊也覆釜水中多渚往往而处
 形如覆釜胡苏其水下流故曰胡苏胡下也苏流也
 简大也河水深而大也絜言河水多山石治之苦絜
 絜苦也钩盘言河水曲如钩屈折如盘也鬲津河水
 狭小可鬲以为津也孙炎曰徒骇禹疏九河用功虽
 广众惧不成故曰徒骇胡苏水流多散胡苏然其馀
 同李巡 导河篇云济水故渠今在冀州西界大陆
卷一 第 9a 页 WYG0056-0007a.png
 今在德州德平县经沧州清池县西北太史今在德
 州安德县东南经沧州临津县西马颊在德州北平
 县经安德县西南恩州漳南县东棣州商河县北覆
 釜今在永静军阜城县东经东光县西北胡苏今在
 沧州南皮县东光县北经沧州无棣县西北絜今在
 沧州南皮县经沧州临津县钩盘今在德州德平县
 西经沧州乐陵县东棣州阳信县北沧州乐陵县西
 南鬲津在德州平原县东经沧州临津县东乐陵县
卷一 第 9b 页 WYG0056-0007b.png
 西饶安无棣县南并在德州平原以北惟简河亡焉
 同为逆河入于海今大名府石奔故渎在焉
雷夏既泽
 雷夏泽 在济阴成阳西北 水经注云雷泽西南
 十许里有小山山北有小阜南属池泽之东北有陶
 墟郭缘生言舜陶所在墟阜联属滨带瓠河也一云
 舜所渔处本名夏泽
灉沮会同
卷一 第 10a 页 WYG0056-0007c.png
 灉水 灉于用切尔雅水自河出为灉又云河有灉
 又云灉反入郭注河水决出复还入者河之有灉犹
 江之有沱 汉地理志作雍沮沮水出常山元氏县
 入河雍水不言出入
 沮水 沮七馀切案沮水与雍州沮水不同荆州沮
 水在房陵左傅所谓江汉沮漳楚之望也导川云漆
 沮既从即雍州之沮也今此沮水自会同于雷夏之
 间非雍州之沮也水经不著所出或云沮水出北地
卷一 第 10b 页 WYG0056-0007d.png
 直路县入洛洛非河南洛水也
厥土黑坟
 土黑坟 坟扶粉切土脉坟起也
厥田惟中下厥赋贞
 田中下第六
 赋贞赋与田相当
厥篚织文
 篚织文 汉地理志篚字作棐颜师古曰棐与篚同
卷一 第 11a 页 WYG0056-0008a.png
 竹器筐属织文锦绮之𩔖 冀州不言贡篚贡者下
 以职供之谓也冀州帝都所在无所效其臣职故也
浮于济漯达于河
 济水 沇水东流为济 尔雅济为濋濋音楚济水
 出河东垣县王屋山东南至河内武德县入河并流
 而南截河又并流溢出乃为荥泽也 水经济水出
 河东垣县东王屋山为沇水又东至温县西北为济
 水又南当巩县北南入于河与河合流而东过荥阳
卷一 第 11b 页 WYG0056-0008b.png
 县北 汉地理志济作泲州末言浮于济漯达于河
 颜师古曰浮以舟渡也达通也因水入水曰通 又
 解在导川沇水济水下
 漯水 出东郡东武阳县至乐安千乘县入海 水
 经漯水东出于高唐县大河右迤东注漯水郦道元
 注曰桑钦地理志曰漯水出高唐余案竹书穆天子
 傅称丁卯天子自五鹿东征钓于漯水是日祭丘已
 已东征食马于漯水之上寻其沿历径趣不得近高
卷一 第 12a 页 WYG0056-0008c.png
 唐也桑氏所言盖津流出次于其间也 地理风俗
 记曰漯水东北至千乘入海河盛则通津委海水耗
 则微消绝流
海岱惟青州
 东北据海西南距岱
 青州 东北跨海及辽东舜分青为营州即辽东也
 汉末公孙度据辽东自号青州刺史尔雅齐曰营州
 郭注自岱东至海此盖商制无青州并青于徐周制
卷一 第 12b 页 WYG0056-0008d.png
 有青无徐并徐于青故职方氏正东曰青州其山镇
 曰沂山其泽薮曰望诸其川淮泗其浸沂沭 晋地
 理志青州盖取土居少阳其色为青故以名也春秋
 元命苞云虚危流为青州
嵎夷既略
 嵎夷 尧命羲仲所宅处以其在东日所出故曰旸
 谷
潍淄其道
卷一 第 13a 页 WYG0056-0009a.png
 潍水 出琅邪箕屋山北至都昌县入海 水经潍
 水出琅邪箕县东北过武城县西又北过平昌县东
 又北过高密县西又北过淳于县东又东北径都昌
 县东又东北入于海注云潍水导源潍山许叔重吕
 忱云潍水出箕屋山淮南子曰潍水出覆舟山盖广
 异名也
 淄水 出泰山莱芜县原山东北至千乘博昌县入
 海 水经淄水与汶水同出泰山莱芜县原山东北
卷一 第 13b 页 WYG0056-0009b.png
 又东北过临淄县东又东过利县东又东北入于海
  汉地理志潍淄作惟甾颜师古曰潍淄惟甾古今
 通用道读曰导导治也一说水复故道音上声一音
 导谓遵道而流也
海滨广斥
 斥卤地也汉志海滨作海濒广斥作广潟注濒音频
 又音滨潟音昔
厥田惟上下厥赋中上厥贡盐絺海物惟错岱畎丝枲
卷一 第 14a 页 WYG0056-0009c.png
铅松怪石莱夷作牧厥篚檿丝
 田上下第三
 赋中上第四
 贡盐絺海物丝枲铅松怪石篚檿丝 颜师古曰檿
 桑也食檿之蚕丝可以弦琴瑟或曰檿山柘也蚕食
 柘叶者丝黄而韧可以为弦
 莱夷 春秋夹谷之会莱人以兵劫鲁定公孔子曰
 两君合好而夷裔之俘以兵乱之是知古者东莱之
卷一 第 14b 页 WYG0056-0009d.png
 有夷也夹音劫 应劭十三州记曰泰山莱芜县鲁
 之莱柞邑也左传与之无山及莱柞(案左傅本作辞/以无山与之莱)
 (柞/)是也齐灵公灭莱莱民稍流此谷邑落荒芜故曰
 莱芜汉高祖置县莱山之夷周曰莱子国汉曰东莱
浮于汶达于济
 汶水 尔雅汶为灛灛音阐 水经汶水出泰山莱
 芜县原山西南过嬴县南又东南过奉高县北屈从
 县西南流过博县西北又西南过蛇邱县南又西南
卷一 第 15a 页 WYG0056-0010a.png
 过冈县北又西南过平章县南又西南过无盐县南
 又西南过寿张县北又西南至安民亭入于济注莱
 芜县在齐城西南原山又在县西南六十里许地理
 志汶水与淄水俱出原山西南入泲故不得过其县
 南也从征记曰汶水出县西南流 淮南子汶水出
 朱虚弗其山乃东汶水非此也 诸州之末皆记入
 河水道以尧都在冀而河行于冀也青州虽不言河
 而曰达于济则因济达河也 地理志州末言浮于
卷一 第 15b 页 WYG0056-0010b.png
 汶达于泲颜师古曰言渡汶水西达于泲也青州不
 言河由兖而见也兖州之末言浮于济漯达于河谓
 渡济漯而通河也青州次兖故言达于济达通也因
 水入水曰通渡汶通济则渡济可以通河矣
海岱及淮惟徐州
 徐州 尔雅济东曰徐州注云自济东至海李巡注
 曰淮海间其气宽舒禀性安徐故曰徐徐舒也 周
 礼职方氏无徐州正义曰以徐州合之于青州青州
卷一 第 16a 页 WYG0056-0010c.png
 分为幽并 晋地理志徐州于周入青州之域春秋
 元命苞云天氐流为徐州盖取舒缓之义或曰因徐
 邱以立名
淮沂其乂
 淮水 出桐柏山其源远矣于此言之者淮水至此
 而大为害尤甚喜其治故于此纪之 淮水出胎簪
 山东北过桐柏胎簪盖桐柏之旁小山也 水经淮
 水东至广陵淮浦县入于海 颜师古注汉地理志
卷一 第 16b 页 WYG0056-0010d.png
 淮水出大复山 九域志寿春府有淮渎 胎簪山
 在南阳平氏县
 沂水 水经注沂水出尼邱山西北经鲁之雩门曾
 点浴乎沂者非禹贡沂水也
蒙羽其艺
 蒙山 水经注云禹贡有两蒙山在徐州者在泰山
 蒙阴县西南在梁州者在蜀郡青衣县今曰蒙顶
 羽山 水经注在东海祝其县南山西有羽渊禹父
卷一 第 17a 页 WYG0056-0011a.png
 之所化其神为黄能入于羽渊 山海经曰洪水滔
 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
 鲧于羽郊 汉地理志艺作蓺
大野既猪
 尔雅鲁有大野郭璞注今高平钜野县东北大泽是
 也 钜野县今属济州 汉地理志作大野 春秋
 左氏傅哀公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
 锄商𫉬麟杜预曰大野在东平钜野县东北大泽是
卷一 第 17b 页 WYG0056-0011b.png
 也 周礼职方氏大野属兖州泽薮
东原厎平
 东原 今东平郡郓州在鲁之西𫉬麟之地
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蠙珠暨鱼厥篚玄
纤缟
 汉地理志夏翟作夏狄泗滨作泗濒暨鱼作暨鱼
 篚元纤缟 言献黑细缯及鲜支也或谓纤言质之
 细而元之与缟其色也以纤该于元缟之中则色虽
卷一 第 18a 页 WYG0056-0011c.png
 不同皆纤质也此乃古史立言之法犹云土梦然耳
  礼记注云元与缟谓之纤一曰白经黑纬曰纤诗
 注亦作綅
浮于淮泗达于河
 汉地理志州末言浮于淮泗入于河颜师古曰渡二
 水而入于河
 汴河 右自淮泗入河必道于汴世谓隋炀帝始通
 汴入泗禹时无此水道以疑禹贡之言此特学者考
卷一 第 18b 页 WYG0056-0011d.png
 之不详而已案前汉书项羽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
 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文颖注云于荥阳下引河东
 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于楚
 即今官渡水也魏曹操与𡊮绍相持于官渡乃楚汉
 分裂之处盖自秦汉以来有此安知非禹迹也禹贡
 九州之末皆记入河水道而淮泗独不能入河帝都
 所在理不应尔意其必开此道以通之其后或为鸿
 沟或为官渡或为汴上下百馀里间不可必然皆引
卷一 第 19a 页 WYG0056-0012a.png
 河水而注之淮泗也故王浚伐吴杜预与之书曰足
 下既摧其西藩当径取秣陵讨累世之逋寇释吴人
 于涂炭自江入淮逾于泗汴溯河而上振旅还都亦
 旷世一事也王浚舟师之盛古今绝伦而自汴水溯
 河可以班师则汴水之大小当不减于今又足以见
 秦汉魏晋皆有此水道非炀帝创开也自唐以前汴
 泗会于彭城之东北然后东南入淮近岁汴水直达
 于淮不复入泗矣吴王夫差开沟通水与晋会黄池
卷一 第 19b 页 WYG0056-0012b.png
 而江始有入淮之道禹时则无之故禹贡曰沿于江
 海达于淮泗明非自海入淮则江无通淮之道今徐
 州之末直云浮于淮泗达于河不言自海则鸿沟官
 渡汴水之𩔖自禹以来有之明矣特浚堙不常故晋
 刘裕王仲德开钜鹿入河则泗水不由汴入河其后
 钜野道塞故汴至彭城东北入泗又东南入淮又其
 后不复入泗直达于淮钜野道复开由彭城出东平
 而入河汴水不复治矣炀帝岂复浚之乎虽江淮亦
卷一 第 20a 页 WYG0056-0012c.png
 有可疑者以孟子排淮泗而注之江之言考之则其
 道尚矣夫差亦复浚之尔
淮海惟扬州
 尔雅江南曰扬州注云自江南至海 李巡注曰江
 南其气燥劲厥性轻扬故曰扬扬轻也 周礼职方
 氏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其泽薮曰具区其川
 三江其浸五湖 晋地理志引春秋元命苞云牵牛
 流为扬州分为越国以为江南之气燥劲厥性轻扬
卷一 第 20b 页 WYG0056-0012d.png
 亦曰州界多水水波扬也于古则荒服之国战国时
 其地为楚分
彭蠡既猪
 彭蠡 汉水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在彭泽西北
 今南康军湖是也
阳鸟攸居
 阳鸟 汉地理志阳鸟攸居作逌居 孔丛子小尔
 雅广鸟篇去阴就阳者谓之阳乌鸿雁是也今曰阳
卷一 第 21a 页 WYG0056-0013a.png
 鸟岂误写乌字作鸟邪抑亦通称也邪
三江既入
 三江 水经南江东北为长渎历河口东南注于具
 区谓之五湖口东则松江出焉江水奇分谓之三江
 口郦道元注曰吴越春秋称范蠡去越乘舟出江之
 口入五湖之中也此亦别为三江 庾仲初扬都赋
 注曰今太湖东注为松江下七十里有水口分流东
 北入海为娄江东南入海为东江与松江而三也
卷一 第 21b 页 WYG0056-0013b.png
 水经又云三江口之水又东至会稽馀姚县东入于
 海注云谢灵运云具区在馀姚然则馀暨是馀姚之
 别名也今馀暨之南馀姚西北浙江与浦阳江会同
 归海但水名已殊非班固所谓南江者也郭璞曰三
 江者浙江松江岷江也然浙江出南蛮中不与岷江
 同作者述志多言江水至山阴为浙江今南江枝分
 历乌程县南通馀杭县则与浙江合故阚骃十三州
 志曰江水至会稽与浙江合浙江自临平湖南通浦
卷一 第 22a 页 WYG0056-0013c.png
 阳江又于馀暨东通浦阳江自秦望分派东至馀姚
 县又为江也 颜师古注汉地理志曰三江谓北江
 中江南江也 韦昭注史记曰三江谓吴松江钱塘
 江浦阳江也 苏东坡曰三江之入古今皆不明予
 以所见考之自豫章而下入于彭蠡而东至海为南
 江自蜀岷山至于九江彭蠡以入于海为中江自嶓
 冢导漾东流为汉过三澨大别以入于江汇为彭蠡
 以入于海为北江此三江自彭蠡以上为二自夏口
卷一 第 22b 页 WYG0056-0013d.png
 以上为三江汉合于夏口与豫章之江皆汇于彭蠡
 则三江为一过秣陵京口以入于海不复三矣然禹
 贡犹有三江之名曰北曰中者以味别也盖以三水
 性不相入江虽合而水味异故至于今而有三泠之
 说古今称唐陆羽知水味三泠相杂而不能欺不可
 诬也予又以禹贡之言考之若合符节书之叙汉水
 也曰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
 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
卷一 第 23a 页 WYG0056-0014a.png
 海夫汉既已入江且汇为彭蠡矣安能复出为北江
 以入于海乎知其以味别也书之叙江水也曰岷山
 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迤
 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夫江既已与汉合且汇
 为彭蠡矣安能自别为中江以入于海乎知其以味
 别也汉为北江岷山之江为中江则豫章之江为南
 江不言可知矣禹以味别信乎曰济水既入于河而
 溢为荥禹不以味别安知荥之为济也欤尧水之未
卷一 第 23b 页 WYG0056-0014b.png
 治也东南皆海岂复有吴越哉及彭蠡既猪三江入
 海则吴越始有可宅之土水之所钟独震泽而已故
 曰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孔安国以为自彭蠡江分为
 三入震泽为北江入于海疏矣盖安国未尝南游案
 经文以意度之不知三江距震泽远甚决无入理而
 震泽之大小决不足以受三江也班固曰南江从会
 稽吴县南入海中江从丹阳芜湖县西东至会稽阳
 羡东入海北江从会稽毗陵县北东入海会稽丹阳
卷一 第 24a 页 WYG0056-0014c.png
 容有此三江然皆是东南枝流小水自相派别而入
 海者禹贡所谓中江北江自彭蠡出者也徒见禹贡
 有三江中北江之名而不悟一江三泠合流而异味
 也故杂取枝流小水以应三江之数若使此三者为
 三江则是与今京口入海之江为四矣京口之江视
 此三者犹畎浍禹独遗大而数小何邪此苏氏之说
 也予谓三江之说古今诸儒互相矛盾学者徒取北
 江中江以为三江之目而不知禹贡中无南江之目
卷一 第 24b 页 WYG0056-0014d.png
 是未免乎牵合也苏氏味别之说尤为难据且江汉
 之水皆汇为彭蠡以入海而不三出矣安有中北之
 辨乎况三江距震泽为远禹贡言三江既入然后震
 泽之水有所泄而底定明知扬州之地自有三江非
 江汉中江之江也案水经有三江口五湖口疑禹贡
 所谓三江者即三江口也盖言三江口水入海则震
 泽之水有所泄而底定此理甚明其文连属震泽而
 设非谓南江中江北江与义兴毗陵吴县之江也故
卷一 第 25a 页 WYG0056-0015a.png
 导川叙江与汉虽言中江北江而不言三江是知三
 江为三江口也犹言五湖然虞翻曰太湖有五湖曰
 滆湖曰洮湖曰射湖曰贵湖与太湖而五并太湖之
 小支俱连太湖兼得五湖之名在今湖州东即水经
 所谓南江东北为长渎历河口东南注于具区谓之
 五湖口东则松江出焉江水奇分谓之三江口吴越
 春秋称范蠡去越乘舟出三江之口入五湖之中是
 也非谓洞庭番阳青草之五湖也苏氏以岷山之江
卷一 第 25b 页 WYG0056-0015b.png
 为中江汉水为北江豫章之江为南江不知豫章之
 江何从出哉使豫章之江同入于汇泽而入海则书
 当叙豫章之江北入中江如沧浪南入于江之𩔖可
 也今则不闻是亦未免牵合也以书考之其曰东迤
 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孔氏傅曰迤溢也东溢
 分流北会彭蠡举其说谓岷山之江本不汇于彭蠡
 但迤溢分流为二其支北汇于彭蠡出为中江其本
 为南故汉江为北而王荆公以谓一江自义兴一江
卷一 第 26a 页 WYG0056-0015c.png
 自毗陵一江自吴县义兴古之阳羡毗陵今之丹徒
 春秋谓之延陵季札所居之地吴县今之吴江三江
 介于常润苏三州之间而震泽瞰乎三州之界尾通
 吴兴苕霅之水出焉此言殆与班固相表里然虽详
 而无统槩之禹贡之文不若孔氏之傅为稍长亦未
 允也
震泽底定
 震泽 尔雅吴越之间有具区郭注今吴县南太湖
卷一 第 26b 页 WYG0056-0015d.png
 即震泽是也 国语越伐吴而战于五湖又云范蠡
 灭吴返至五湖而辞越斯乃太湖之通称也虞翻曰
 是湖有五道故曰五湖韦昭曰今太湖是也尚书谓
 之震泽尔雅以为具区方圆五百里 水经震泽在
 吴县南五十里又曰中江在丹阳芜湖县南东至会
 稽阳羡县入于海北江在毗陵北界东入于海注云
 地理志曰江水自石城东出径吴国南为南江江水
 自石城东入为贵口东径石城县北 水经南江又
卷一 第 27a 页 WYG0056-0016a.png
 东与贵长池水合又南径宣城之临城县南又东与
 桐水合又东径宁国县南又东北为长渎历河口东
 南注于具区东则松江出焉江水奇分谓之三江口
  颜师古曰五湖在吴 越绝书曰太湖周三万六
 千顷 沈括曰司马相如上林赋叙上林诸水曰丹
 水紫渊灞浐泾渭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灏溔潢漾
 东注太湖八川自入大河大河去太湖数千里中间
 隔大山及淮济大江何缘与太湖相涉郭璞江赋云
卷一 第 27b 页 WYG0056-0016b.png
 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墨子曰禹治天下南
 为江汉淮汝东流注之五湖孔安国曰自彭蠡江分
 为三入于震泽复为北江而入于海此皆未详考地
 理江汉至五湖自隔山其末乃绕出五湖之下流径
 入于海何缘入于五湖淮汝自径徐州入海全无交
 涉禹贡曰彭蠡既猪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底定
 以对文言则彭蠡水之所猪三江水之所入非入于
 震泽也震泽之源皆山环之了无大川震泽之委则
卷一 第 28a 页 WYG0056-0016c.png
 多大川亦莫知孰为三江者盖三江之水无所入则
 震泽壅而为害三江之水有所入然后震泽底定此
 水之理也沈氏论上林赋及孔安国之误明矣然以
 为彭蠡水之所猪三江水之所入是水猪于彭蠡入
 于三江也猪于彭蠡者江汉之所汇是也入于三江
 者果何水乎且经言三江既入乃谓三江之水既入
 于海非谓水入三江也沈氏又云三江之水无所入
 则震泽壅而为害三江之水有所入然后震泽底定
卷一 第 28b 页 WYG0056-0016d.png
 乃是三江水入海而非水入三江也若以为三江水
 有所入然后震泽底定则是三江与震泽相通而非
 岷江汉江也通震泽者惟松江则水经所谓三江口
 者近之矣然禹贡所言三江既入震泽底定盖总记
 扬州水患既平三江之水已入于海无汎滥之患震
 泽之水亦底于静定有涵浸之润灌溉之功未必谓
 二者相通此有所入而后彼有所定也
瑶琨筱簜
卷一 第 29a 页 WYG0056-0017a.png
 瑶琨 汉地理志琨作琨
岛夷卉服厥篚织贝
 岛夷 南海岛夷织草木为服如今棘贝蕉葛之属
 棘贝闽俗呼为木棉 汉地里志作鸟夷颜师古曰
 鸟夷东南之夷善捕鸟者也卉服絺葛之属
 篚织贝 颜师古曰织谓细布也贝水虫也古以为
 货
沿于江海达于淮泗
卷一 第 29b 页 WYG0056-0017b.png
 汉地理志作均江海通于淮泗颜师古曰均平也通
 淮泗而入海故云平 扬州不言河因徐州而见也
 徐州之末言浮于淮泗达于河谓渡淮泗而入河扬
 州次徐故言达于淮泗顺流而下曰沿沿江海以通
 淮泗则浮淮泗可以通河矣 左传沿汉溯江杜预
 曰沿顺流溯逆流
 
 禹贡指南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