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062-057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书义断法卷六
            元 陈悦道 撰
  周官
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庶
政惟和万国咸宁
 稽古而建官惟百犹古意之存而官职之简也内外
 之体统相承则简而有要而治之不扰者也内之百
卷六 第 1b 页 WYG0062-0570b.png
 揆总百官四岳总方岳外之州牧各总其州之诸侯
 侯伯义次州牧而总诸侯是其制与古不殊而独得
 其要可谓和矣未有庶政之和而万国之民不安也
 后世官愈烦而政愈扰政愈扰而民亦不宁盖亦未
 明稽古之制而亦未得举要之道耳
夏商官倍亦克用又明王立政不惟其官惟其人
 唐虞官百夏商倍之用人之多乃可致治者夏商权
 宜之制也有王者明于治体为官择人不为人择官
卷六 第 2a 页 WYG0062-0570c.png
 者明王立政之经也用权宜之制则观其会通以制
 其繁简非曰官制之一定而不可易也审立政之经
 则择其实才以列于庶位非曰官职之既多而可妄
 用也任人乃所以立政立政则所以用又三代之所
 损益于此可见矣
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官不
必备惟其人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贰公弘化寅亮天
地弼予一人
卷六 第 2b 页 WYG0062-0570d.png
 三公之任大矣三孤特其副贰而责任之浅深亦自
 不同盖三公坐而论道以经大经燮理阴阳以赞化
 育不有非常之质固难以任非常之责也三孤范围
 天地之化辅弼一人之身三孤苟难于得人则亦可
 以为三公之副也论道大于弘化燮理重于寅亮而
 一人之身若不敢以累三公者则轻重浅深之分而
 国家所以立公孤之本意也
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
卷六 第 3a 页 WYG0062-0571a.png
民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
 冢宰之职无所不统而典礼尤邦治之大者也故冢
 宰虽统率百官以佐王平邦国而地官司徒佐王扰
 兆民春官宗伯佐王和上下即次之亦如舜之命百
 揆而于契之敷五教伯夷之作秩宗未尝不加重也
 况周之宗伯实兼礼乐之事而功用之极贯幽冥通
 上下其与司徒皆非若夏秋之卿止各任事也以此
 二卿继于冢宰岂非百官之最重而四海之所由均
卷六 第 3b 页 WYG0062-0571b.png
 平者乎
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
 天子曰兆民泰和雍熙之治能使之阜厚化成者岂
 一手足之为烈哉盖六卿之职各有率属官以尊而
 统卑也九牧之治各听信于六卿以内制外也尊卑
 有统而内外相维莫不竭力任事承流宣化以休养
 生息斯民为己任民之阜成不亦宜乎
凡我有官君子钦乃攸司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
卷六 第 4a 页 WYG0062-0571c.png
以公灭私民其永怀
 一官必有一官之事一事必有一事之令政令之行
 否固可以见职事之修废人心之从违尤足以见本
 心之公私世之析人圭儋人爵往往慢令而旷官者
 皆其天理之公不足以胜人私之私故其令不行而
 官为尸位不知心术之隐微理欲之消长已固已如
 见其肝肝矣成王之训官既欲其慎乃令以持守官
 之敬尤欲其信于此以验其秉心之公当时之任职
卷六 第 4b 页 WYG0062-0571d.png
 居官者其必自味于斯言
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乃不迷其尔典常作之师
 学古而以制者前代之法也典常而不易者周家一
 代之法也二者皆所当学然入官之初已明古制必
 能不惑于政理而随事有以裁制之矣莅官之时益
 必守家法凡所以尊崇而师法之者又何可一日忘
 哉学古者言其已然而其尔者期于必然议事者随
 事而次之作师则终身行之此成王所以训官而有
卷六 第 5a 页 WYG0062-0572a.png
 官君子之所以为学者固如此也
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人能详其所戒则不忧其难立志之初固已期于功
 崇矣事业之不勤功无由而积此有志而不勤者之
 所当戒也广业之勤固可积功矣临事之不断则志
 与勤亦虚用此临事之不断者之所当戒也立志以
 止其始勤果以成其终卿士所掌之职事必先难后
 易而无有不就调理者宁有后艰之足虑哉
卷六 第 5b 页 WYG0062-0572b.png
位不期骄禄不期侈恭俭惟德无载尔伪作德心逸日
休作伪心劳日拙
 位禄不骄侈于外必有恭俭之实有诸中恭俭之实
 有于中则其休拙自日异于外盖有位禄则骄侈自
 至不期然而然者矣德伪异则休拙自殊亦不期然
 而然者也是以君子知恭俭之不可伪为尊其天爵
 而不循于人爵则自然心逸日休之乐而无心劳日
 拙之苦又岂有矜骄奢侈之失哉
卷六 第 6a 页 WYG0062-0572c.png
推贤让能庶官乃和不和政庞举能其官惟尔之能称
匪其人惟尔不任
 贤有德者能有才者朝廷之上所以相推让者惟此
 所以相称举者亦惟此推让在称举之先称举在推
 让之后其相推让者济济相逊可以见气象之和而
 政不庞杂其相称举也惟贤知贤可以表才能之实
 而用必得人盖因举人之才能而知举人者之才能
 王者之知人善任使盖如此
卷六 第 6b 页 WYG0062-0572d.png
王曰鸣呼三事暨大夫敬尔有官乱尔有政以佑乃辟
永康兆民万邦惟无斁
 官无尊卑必以敬为主治民者无远迩可久安长治
 万邦之广有兆民焉民生之永康而民心之永怀是
 岂可以声音笑猊治之哉官者治民之官政者治民
 之政而诸臣之所以辅佐其君者亦惟在于安民盖
 举其详皆职分内事举其要则敬之一字而已成王
 训官之终篇叹息而言历举其职而一本于敬言有
卷六 第 7a 页 WYG0062-0573a.png
 尽而意无穷也
  君陈
惟尔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命汝尹兹东
郊敬哉
 孝于亲而恭上此言君陈令德之纲也也孝友于家
 而政施于国此言君德令德之目也齐家而孝于亲
 施政而恭于上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东郊之政举
 而措之耳然成王之命君陈始称其德而终勉以敬
卷六 第 7b 页 WYG0062-0573b.png
 盖敬之一字又贯彻孝恭之德而通乎家国之间所
 谓能敬必有德不可恃其德之能施于政而不思夫
 政之必主于敬也此成王临涖君陈尹兹东郊之诰
 命故其言之拳拳如此
昔周公师保万民民怀其德往慎乃司兹率厥常懋昭
周公之训惟民其乂
 周公之留洛毖殷也有师之道所以教之有保之恩
 所以养之民之怀德深矣君陈继之必谨守其所司
卷六 第 8a 页 WYG0062-0573c.png
 必率循乎常典必勉力以明公之训然后民其康乂
 此以贤继圣之功效不能不与周公少异然谨职守
 循常宪于周公之训尽心力以懋明之民亦称治而
 往圣之盛德大业庶几乎可及也鸣呼周公远矣勉
 焉日有孳孳以懋昭周公师保之训民其庶几乎
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尔尚式时周
公之猷训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周公精微之训该本末贯幽明非自强不息者不能
卷六 第 8b 页 WYG0062-0573d.png
 深体而力行之也盖世有能洁粢丰盛以感神明者
 矣未有能至治之馨香也世有能致敬尽礼以告治
 功者矣未有能明德之馨香也至治举其成明德循
 其本显微阐幽昭然周公之猷训此其至精至微非
 日新不已深致敬笃之功者孰能与于斯宜成王举
 以告君陈既欲其孜孜而又戒其逸豫也
凡人未见圣若不克见既见圣亦不克由圣尔其戒哉
尔惟风下民惟草
卷六 第 9a 页 WYG0062-0574a.png
 未见圣而若不克见既克圣而终不克由此人情之
 同然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物
 理之所必然也不惑于人情之同然而真能由周公
 之训则不异于物理之必然民亦皆由君陈之训矣
 夫遵周公之圣训化商民之愚顽君陈一篇之大旨
 惟在于此成王于此深教其意即人情物理以为喻
 故以民之不克由者为戒而以风之能动物者为勉
 君陈于此宜深知所感矣
卷六 第 9b 页 WYG0062-0574b.png
图厥政莫或不艰有废有兴出入自尔师虞庶言同则

 艰者谨其所图之端绎者䌷其所图之绪方其图之
 之初政无大小皆所当谋不可以易心乘之也及其
 图之有废兴也出入反覆必与师虞不可以私意专
 之也以至虞度之稽于众也庶言虽同尤加思绎又
 不可以怠心间之也图于己者复资诸人资诸人者
 复绎于己然后政不自专而非苟同庶无负于东郊
卷六 第 10a 页 WYG0062-0574c.png
 之任矣
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
德乃大
 治民之官其于民之未化也必有忿怒疾恶之意其
 于民之阐化又有求全之心二者皆君之所当忍而
 后有济也然无忿疾无求傋有坚制力蓄之意至于
 有容德则洪裕宽绰恢恢乎有馀地矣故成王之命
 君陈首以禁止之辞而终期以远大之德二者之无
卷六 第 10b 页 WYG0062-0574d.png
 与忍如所谓克伐怨欲不行焉至容德之大则可以
 为仁故济言事容言德其浅深之不同如此
尔克敬典在德时乃罔不变允升于大猷惟予一人膺
受多福
 典者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伦也德者有义有
 序有别有信之实也大猷者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
 朋友之大道也惟敬可以敷五教惟实有德可以感
 人心以本诸躬行心得之馀不待求之日用彝伦之
卷六 第 11a 页 WYG0062-0575a.png
 外者也君陈能至敬以行之躬行以率之则五品不
 逊者变恶而为善彝伦攸序者日进而升猷成周之
 民偕之大道一时之风俗如中庸之变则化如尧民
 之于变时雍一人在上端拱无为而独膺百顺之祥
 其为福宁有限量哉是则臣以一身明化民之道君
 以一人享化成之福成王之望于君陈者深矣
  康王之诰
昔君文武丕平富不务咎底至齐信用昭明于天下
卷六 第 11b 页 WYG0062-0575b.png
 薄敛庶民而丕平富此文武之广德也轻省刑罚而
 不务咎此文武之不务刑也文武务德而不务刑之
 心推行而底其至兼尽而极其诚其光辉𤼵越昭明
 于天下则诚之不可掩也至仁之政与至仁之心相
 为贯通而表里洞彻真实无伪其于诚明之极功固
 有不期然而然者矣
  毕命
惟周公克左右先王绥定厥家毖殷顽民迁于洛邑密
卷六 第 12a 页 WYG0062-0575c.png
迩王室式化厥训既历三纪世变风移四方无虞予一
人以宁
 周公有大勋劳于王家其所致谨尤拳拳于营洛邑
 迁商民一世三十年之后然后教化洽于天下此其
 忠君勤民之功岂苛焉为之哉今日四方之治平一
 人之安享人见其宁而不知其所以宁也于是周公
 之化深矣康王幸今日之蒙业而安思周公之流风
 善政感今怀古深思化商民之难而周公之所以慎
卷六 第 12b 页 WYG0062-0575d.png
 始者正将有望于毕公之成终非敢自以为安而悉
 付之无为也
道有升降政由俗革不臧厥臧民罔攸劝
 抚世道将隆之运者可以新其政迎人心好善之机
 者可以导其趋世道之升降亦人心之善恶为之也
 成周迁殷顽于洛既历三纪治以三后在周公时世
 之降也至君陈毕公之时则允升于大猷矣周公之
 慎始政之初也至君陈之和中毕公之成终则俗革
卷六 第 13a 页 WYG0062-0576a.png
 而政亦可革可以见世道之升降善可以示人心之
 劝毕公乘世变风移之后更化善治商俗渐革放心
 已收不于此而臧厥臧焉何以使之感激劝慕而抚
 隆平之运建无穷之基哉
惟公懋德克勤小物弼亮四世正色率下罔不祗师言
 古者大臣不以一身之盛德而忽略于事事物物之
 微不以四世之元老而简于容色辞气之末盖不矜
 细行终累大德而𤼵禁躁妄内斯静专虽以元老大
卷六 第 13b 页 WYG0062-0576b.png
 臣盛德大业之已至而孳孳兢兢不以一事细微之
 不谨一时之辞色或轻兹乃所以为古之大臣也卫
 武公耄期入相于周犹以迷乱于政颠覆厥德自警
 以敬尔威仪慎尔出话自勉可谓闻毕公之风而兴
 起矣
资富能训惟以永年惟德惟义时乃大训不由古训于
何其训
 康王命毕公以训商民其言一节深于一节盖以民
卷六 第 14a 页 WYG0062-0576c.png
 资富而不能训将无以永年而保其富舍德义而为
 之训又无以端本而立其大然其所以为训又非一
 己之私也稽古训而已矣能训于资富之馀大训明
 德义之实而又由古训以明德义之所从出循教化
 之已然民之从之莫不历年有永可以一洗其奢丽
 骄淫之俗民其庶几乎
王曰鸣呼父师邦之安危惟兹殷士不刚不柔厥德允

卷六 第 14b 页 WYG0062-0576d.png
 鸣呼吾读康王命毕公之书而知其君臣之相与皆
 不苟于小成也以成周之时四方无虞而康王永怀
 经邦之谋犹以殷士为安危之所关以毕公之贤懋
 德克勤而康王期望父师之辞犹有修德而刚柔之
 迭用盖天下之治不安则危不可视殷顽为不足挂
 念也一身之德不修则废不可使刚柔之或有偏尚
 也康王既叹息以自警复诰父师以交警必期天下
 之常安而相德之益盛其不苟于小成固如此
卷六 第 15a 页 WYG0062-0577a.png
  康王命毕公保釐东郊不刚所以保之不柔所以
  釐之皆实德之用也
惟周公克慎厥始惟君陈克和厥中惟公克成厥终三
后恊心同底于道道洽政治泽润生民
 三后之治商顽民不同时而慎始和中成终之政若
 出于一时君成于一人此心同也慎之和之成之始
 终之相济而表里之相符此道同也此心此道之同
 则政愈治先后生民之愈久则泽润愈深及其成功
卷六 第 15b 页 WYG0062-0577b.png
 无有不同者矣三后之成功如天之贯四时生民被
 泽如水之行地中何幸欤
公其惟时成周建无穷之基亦有无穷之闻子孙训其
成式惟乂
 大臣为国家立无穷之基必其治法之足以相传也
 为一身垂无穷之闻必其名实之足以相称也致君
 泽民传远垂后使国家建久长之基业而身亦不失
 天下之令名是岂可以苟焉为之哉凡其立经陈纪
卷六 第 16a 页 WYG0062-0577c.png
 所以为世世子孙凭藉扶持之计者必有己然之成
 式乂治之成规言而世为天下法行而世为天下则
 然后王业无穷而令闻亦与之无穷矣书曰自周有
 终相亦有终其相期于无穷者正如此训顺也成式
 为治之具也未有无其具而能久其基闻者也
罔曰弗克惟既厥心罔曰民寡惟慎厥事钦若先王成
烈以休于前政
 先王所成之功烈皆前政相与扶持式克至于今日
卷六 第 16b 页 WYG0062-0577d.png
 能尽其心则先王前政之所已为者皆吾之所能为
 不可以为弗克畏其难而不敢为也能慎其事则先
 王前政之所已治者皆今日之所当图治不可以为
 寡易其事而以为不足为也不畏难而不敢为不易
 而以为不足为则必与为俱尽而君与臣俱学岂非
 所谓无穷之基闻哉以毕公之克勤小物其必有以
 处此矣
  君牙
卷六 第 17a 页 WYG0062-0578a.png
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
 君牙祖父之功书于太常之旗其与日月同明者人
 所共见也君牙祖父之竭其股肱之力其相与国家
 同久者又未必深知也穆王命君牙为司徒推本其
 乃祖乃父为周世臣先言其心之微而后及于功绩
 之昭著可谓不忘其所自出而益足以勉励君牙于
 无穷其旨深矣
弘敷五典式和民则尔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惟
卷六 第 17b 页 WYG0062-0578b.png
尔之中
 司徒之官在于大布五常之教敬和秉彝之则五典
 则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民则则有亲有义有别
 有序有信也以五典和民则其教不出于日用彝伦
 之外以中正化民心其本实在躬行心得之间反之
 于身己正而物正求之于心惟中也养不中此古之
 大臣以中正立人极而新民之所以止于至善也夫
 人一身可以检束而心之隐微未必皆思无邪古人
卷六 第 18a 页 WYG0062-0578c.png
 立教必和敬以当然之则不惟可使民无邪行而能
 使心无邪心非阐教之极功欤
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
艰哉思其艰以图其易民乃宁
 小民自伤其艰难不异于天时之寒暑为人上而思
 其艰难即可保乎民俗之康宁盖艰难怨咨人情之
 常虽自以为艰谁而上不知也既已知之矣又不肯
 思其饥寒之艰而为图衣食之易此民之所以终于
卷六 第 18b 页 WYG0062-0578d.png
 怨咨而未尝有一人之安也君牙虽为司徒实兼教
 养之责其必深明夫扰兆民之责而重图之矣民生
 其难思之则不终难盖天下终无难为之事亦无不
 可安之民特恐不关念虑未尝深思之耳其曰民乃
 宁乃亦难之辞也
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文王烈启佑我后人咸以正罔

 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其功谟之极盛前后之相承可
卷六 第 19a 页 WYG0062-0579a.png
 谓大矣有可大之功谟故有可久之王业其咸以正
 则无一事不出于正非狭邪之谋逆取之功也其咸
 罔缺则无一事之不致其周非疏略之谋浅近之功
 也闳深广大之功谟自有中正周密之气象文武之
 道于此槩可见矣
尔惟敬明乃训用奉若于先王对剔文武之光命追配
于前人
 司徒之职掌五典之教自尧舜以来则然周家之所
卷六 第 19b 页 WYG0062-0579b.png
 以训则自太王王季肇其端所以肇基王迹与夫其
 勤王家者也自文王武王昭其命所以文谟武烈咸
 以正罔缺者也君牙为周世臣其乃祖乃父皆尝为
 周大司徒今日复世其官必思所以敬明其训惟敷
 教无忝于前代则令名亦有全于前人皆非持敬者
 不能也
  囧命
昔在文武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忠良其侍御仆从
卷六 第 20a 页 WYG0062-0579c.png
罔匪正人以旦夕承弼厥辟
 聪明者文武生成之质齐圣者文武极至之德宜无
 待于臣人之助矣而小大之臣皆怀忠良惟恐君德
 之无辅相也忠臣进药石之言良臣效股肱之助其
 有辅于一人多矣而侍御仆从必择正人惟恐近习
 之有累圣明也此其不自圣之心常资助于人而左
 右近习朝夕承弼之职尤致其谨此其聪明之愈远
 圣所以益圣也欤聪明者资禀之异齐一则作圣之
卷六 第 20b 页 WYG0062-0579d.png
 功也
  吕刑
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
名山川稷降播种农殖嘉谷三后成功惟殷于民
 虞廷人臣治水之功最大水既平矣而尤忧民生之
 无以食也民既食矣而尤忧民心之无所检防也九
 官之命先禹稷而后伯夷穆王之言乃先伯夷而后
 禹稷岂非伯夷之心因忧民之逸居无教故以三礼
卷六 第 21a 页 WYG0062-0580a.png
 正大典又以五刑明天讨礼刑兼用皆以齐民使斯
 民终身安享平治种殖之功是伯夷之身心尤为忧
 民之切而其功与禹稷同论也三后有恤民之功是
 以有仁民之功其以三后并称者岂非三后之同心
 故三后之成功亦不异欤
穆穆在上明明在下灼于四方罔不惟德之勤故乃明
于五刑之中率乂于民棐彝
 虞廷君臣其和敬精白之容己足感𤼵人之善心而
卷六 第 21b 页 WYG0062-0580b.png
 无过不及之差犹足以辅人之常性其成德之容中
 正之法皆足以维持人心于无穷固不以民德之归
 厚而废吾法也此其盛德之光辉与刑罚之精华并
 行而不相悖岂如后世之淫刑以逞哉
 
 
 
 书义断法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