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066-079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埤传卷六
             吴江朱鹤龄撰
 禹贡
逾于河 底柱
 孔疏山势相望越河而东苏传地之有山犹人之有
 脉有近而不相属者有远而相连者虽江河不能绝
 也北条诸山河不能尽南条诸山江不能绝非地脉
卷六 第 1b 页 WYG0066-0792d.png
 而何蔡傅深非之以为逾者禹自荆山而过于河也
 其辨甚核愚谓山势越河但言河口雷首与河西诸
 山绵亘不绝非以底柱太行等山皆从荆岐发脉也
 即子瞻解亦未可尽非朱蔡于岷山条有南支北支
 之说非所云地脉耶
 蔡傅底柱即三门山本之水经注(陜州/志同)近都穆云底
 柱在陜东五十里黄河之中循河至三门集津三门
 约广二十丈其东百五十步为底柱高约三丈周数
卷六 第 2a 页 WYG0066-0793a.png
 尺蔡氏未尝亲历其地故误据此说则水经注亦非
 的当考
陪尾
 金履祥曰陪尾徐州山也泗水县桃墟西北有陪尾
 山泗水所出旧说拘于地脉故谓即安陆之横尾愚
 按禹贡书法凡言及者以相距之近也言至者以相
 去之远也太华去鸟鼠远故曰至则陪尾亦应远况
 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岂非徐州之陪尾乎
卷六 第 2b 页 WYG0066-0793b.png
敷浅原
 汉志豫章历陵县(今九江府/德安县)南有傅阳山傅阳川在
 南古文以为敷浅原蔡传晁氏以鄱阳有博阳山又
 有历陵山以为应地志历陵县之名然鄱阳汉旧县
 不应又为历陵山名偶同不足据江州德安近之愚
 按韵会敷古作敷隶作敷史世家傅锡庶民汉文纪
 傅纳以言是也博阳山傅阳川其字皆当作敷敷转
 为傅傅讹为博耳朱蔡疑博阳庳小不足表识又非
卷六 第 3a 页 WYG0066-0793c.png
 山脉尽处朱子答程泰之云详经文敷浅原是衡山
 东北一支尽处意即今庐山若如晁氏说以为江入
 海处合是今京口所过之水又非特京口而已郑端
 简谓庐山在大江彭蠡之交当南北汇水口犹导嶓
 冢于汉入江书至于大别也王方麓亦谓庐山虽高
 而其中原田连亘人民错居故言敷浅原颜师古云
 傅阳当为敷阳敷阳者敷浅原之阳也其山正在庐
 阜西南是可證庐阜本名矣其说皆本朱子但古称
卷六 第 3b 页 WYG0066-0793d.png
 庐山叠嶂千层崇岩万仞周四百里最高且大恐不
 当有浅原之目考尔雅释地广平曰原又说文高平
 曰原水经注云敷浅原地在豫章历陵西南若作地
 名与导水至于东陵一例于敷浅原之称甚合吾谓
 傅阳山汉志得之古文此可据也朱子疑庳小不足
 表识绎敷浅之名正不当求之高大盖傅阳在古本
 高平之地后人乃名之为山耳禹导江海之山至大
 别敷浅原而即止者以江汉至此合流赴海不烦殚
卷六 第 4a 页 WYG0066-0794a.png
 力随刋况导水合举源流可以互见岂必求之山脉
 尽处耶 蔡传分南北二支本朱子说敷浅原在衡
 山北而曰南支者以其环出北支之南也
 徐常吉曰山河以言导也易曰山泽通气西周之季
 三川竭而岐山崩是山川之通为一也使山之气壅
 遏而不行则水之流必汎滥而善溃故禹之导水必
 先以导山导之云者芟繁剔蔚接残堙断以使其脉
 络之相通而已蔡传不取王郑三条四列之说分南
卷六 第 4b 页 WYG0066-0794b.png
 条北条以江河为之纪此说亦有本唐天文志云天
 下山河之象存乎两戒北戒自三危积石负终南地
 络之阴东及太华逾河并雷首砥柱王屋太行北抵
 恒山之右乃东循塞垣至秽貊朝鲜是为北纪以限
 戎狄南纪自岷山嶓冢负地络之阳东及太华连商
 山熊耳外方桐柏自上洛南逾江汉携武当荆山至
 于衡阳乃东循岭徼达东瓯闽中是为南纪以限蛮
 夷河源自北纪之首循雍州北徼达华阴而与地脉
卷六 第 5a 页 WYG0066-0794c.png
 会并行而东至太行之曲分而东流与泾渭济渎相
 为表里谓之北河江源自南纪之首循梁州南徼达
 华阳而与地脉会并行而东及荆山之阳分而东流
 与汉水淮渎相为表里谓之南河南北两河上应云
 汉弘农分陜实两河之会也自陜而西为秦凉北纪
 山河之曲为晋代南纪山河之曲曰巴蜀皆负险用
 武之国也自陜而东为周宋郑陈蔡卫申随皆四达
 用文之国也北纪之东至北河之此为邢赵南纪之
卷六 第 5b 页 WYG0066-0794d.png
 东至南河之南为剘楚自北河下流为三齐北燕自
 南河下流为邹鲁吴越皆负海之国货财之所阜也
 自河源循塞垣北东及海为戎狄自江源循岭徼南
 东及海为蛮越
流沙
 考北史出玉门以西都是沙碛(魏太武分道出西域/一自玉门度流沙西)
 (行至鄯善一自玉门度流沙北行至车师自鄯善/至且末数百里而遥且末国有大流沙数百里)
 书所谓河沙诸国佛书所谓沙界恒河沙是也沙则
卷六 第 6a 页 WYG0066-0795a.png
 水渗而下入于流沙馀波尽消故不言入海耳
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
 按旧说黑水自雍之西北经梁之西南蔡传所引樊
 绰以丽江为黑水程泰之以西洱(音/二)河为黑水二水
 皆南流入于南海而其源莫详近世韩苑洛以肃州
 卫城西十五里有黑水与水经所云出张掖鸡山者
 相近(一统志黑水源出肃州卫城西北十五里今镇/夷城南五里有黑水渡顾起元曰今平凉宁夏)
 (之黑水入积石河肃州黑水南流去积石几三/百里不与积石河相通此为禹贡黑水无疑)但水
卷六 第 6b 页 WYG0066-0795b.png
 经云南过燉煌燉煌今肃州西沙州东地也又云南
 流入于南海则当遂入于梁而其流无考李元阳又
 以今云南澜沧江由吐蕃西北来历诸郡界至交阯
 入海的是古黑水引元史至正八年张立道使交阯
 并黑水跨云南以至其国为證茅光禄瑞徵亦同其
 说(金沙江自云南北界入南海澜沧江自云南南界/入南海金沙即古丽水汉书为若水澜沧禹贡为)
 (黑/水)今按一统志澜沧江源出雍州南吐蕃鹿石山本
 名鹿沧江后讹澜沧自丽江经云龙州东南流入永
卷六 第 7a 页 WYG0066-0795c.png
 昌蒙化顺宁景东乃入南海然志但称出吐蕃未必
 其自张掖流燉煌如水经所指也又未必其涉者胫
 果黝黑也若汉志符黑水(符县/黑水)出南广汾关山今在
 叙州府入江与禹贡绝无干蔡传与水经并引失考
 甚矣
导河
 郑晓曰本朝黄河之役比汉唐以后不同逆河性挽
 之东南行以济漕运故河患时有自海运罢中滦运
卷六 第 7b 页 WYG0066-0795d.png
 又罢专由邗沟入淮沂河以达会通河故河不得如
 禹贡故道入北海而河之东南行者又分数道盖自
 经汴以来支流益衍南出二道皆径入淮东南出五
 道皆合漕以入淮乘淮入海今数道皆塞止存徐沛
 一道河流大而所受狭不能容势必横溢而决决而
 东南有山限阂为祸不大决而东北非东昌则河间
 等处故往岁张秋之溃运道不通为祸不小既防决
 临清又防决济宁又防决徐州又防决颍寿以犯凤
卷六 第 8a 页 WYG0066-0796a.png
 阳又欲遏其流不南出不北走循我运道而接江淮
 之舟此其计诚难也袁黄曰河水半混泥沙急则行
 缓则淀故禹自河州兰州而北大同岢岚而南直至
 华山之阴皆引之由两山间使相激荡而泥不得积
 及龙门而下惧其将入平地而奔溃四出也则疏三
 门集津为之节蓄水流至山奔轰冲激泥沙先下而
 清水随之故砥柱真如柱析城真如城王屋真如屋
 皆鳞次直立于水中自唐贞元时王珙开运道将诸
卷六 第 8b 页 WYG0066-0796b.png
 山险阨相继铲夷而大禹导山节水之意失矣又曰
 昔陈平江(瑄/)宋司空(礼/)之治会通河也驱汶水逆流
 出南旺北至安民山地降九十尺因析六分之水北
 达临清(为闸十/有七)南至沽头地降百十有六尺因析四
 分之水南接徐沛(为闸二/十有一)贮六分之水者其闸长贮
 四分之水者其闸短后人以意增损而水之分数紊
 矣紊而常淤固其宜也顾不之察乃更闸而东焉当
 时故闸由茶山而南地甚峻势如建瓴故入河无碍
卷六 第 9a 页 WYG0066-0796c.png
 后更夏镇以南地平而水缓黄强清弱每会必淤此
 河渠之一坏也徐州吕梁二洪其流甚驶其石如牙
 永乐间运道初开人恶其伤舟欲稍平之宋司空不
 可盖欲藉山之险激水之流使泥沙先下而河流不
 壅后人相继磨其崖石而吕梁无洪矣无洪则水平
 而河身渐高此河渠之再坏也至淮河入海之处平
 旷无山而海沙逆上尤易壅塞陈平江就山阳之满
 蒲村累石为山蜿蜒千尺即古锯牙遗制(锯牙见/宋史)
卷六 第 9b 页 WYG0066-0796d.png
 得翻腾踊跃以入海俗谓之矶嘴取相激而名今皆
 没于土中此河渠之三坏也王樵曰前代河半行河
 北而鲜患今日河尽南徙而屡决盖由地势南高北
 下北行顺而南行逆也国家运道徐沛以北悉资泉
 水通流徐吕二洪则借黄河接济河身既窄必至横
 溢而出此淮扬所以多水患也夫天地之有四渎犹
 人身血脉之有大经络渎者独入于海也今河淮并
 行河夺淮入海之路至于汎滥犹人身血紊经络此
卷六 第 10a 页 WYG0066-0797a.png
 岂可谓天地之常哉窃以为河淮必各得其道而后
 河不害漕河漕必各计其便而后河可言治夫漕不
 可以一岁不通而河不可以一岁月而治今之随决
 修补随塞疏浚不过为通漕而已河实未尝治也真
 欲治河必复其故道而后可今无论禹时故道亦非
 永乐中之故道矣永乐初开会通河北达漳御南接
 淮泗闸河不资黄水黄水不入清河河未尝为害如
 今日之甚也为今之计能使河东北入海复禹之道
卷六 第 10b 页 WYG0066-0797b.png
 上也不得已犹当使河淮两分河漕两利如永乐之
 旧次也夫禹之治河于下流播之为九今以河之钜
 且悍而一淮以为之委又无可分而容之之地诚能
 使之北而有道以分之有地以容之然后河可以永
 久而无患而徐沛淮扬数百里间免于闾殚为河退
 出可耕之地不知凡几其利又大矣孙承宗曰漕河
 如身然河南之兰阳而上为肩山东之单县而下为
 腹夏镇而南为股河决兰阳经东长滥曹濮则横决
卷六 第 11a 页 WYG0066-0797c.png
 张秋而肩背溃决单县则横截榖亭沽头入昭阳河
 而胸腹溃决夏镇之苏庄则东西镇口遂为河夺而
 股胫溃刘公大夏治其上法在以河避运于是塞黄
 陵冈以保张秋朱公衡治其中法在以运避河于是
 开南阳湖以安徐沛近开泇河(万历中李化龙开泇/河在邳州城西北九)
 (十/里)稍仿南阳然南阳之役遏黄河之入沛者归秦沟
 而疏支河杀薛沙二水之势今欲全泇河则朱旺口
 之大挑何可缓也
卷六 第 11b 页 WYG0066-0797d.png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 东为北江入于海
 黄度曰汉有沔漾之名皆东汉水也地理志西汉水
 出西县嶓冢山南入江汉白水盖潜汉也经不著其
 所出自古皆以为东西两汉俱导嶓冢则或然已而
 西汉固无沔漾之名汉志云漾水出陇山氐道至武
 都为汉武都东汉水受氐道水名沔是则沔漾俱为
 汉水也独氐道武都川渠阻隔武都受漾为不可据
 而桑钦遂徙氐道漾水为西汉之源由是纷错郦道
卷六 第 12a 页 WYG0066-0798a.png
 元委曲迁就通之以潜伏之流證之以难验之论更
 觉龃龉故当尽废诸说而一證之以经文杜佑通典
 云泰州上邽县嶓冢山西汉所出经嘉陵曰嘉陵江
 经阆中曰阆江汉中金牛县嶓冢山禹导漾水至此
 为汉水亦曰沔水其说可据韩邦奇曰巩昌嶓冢是
 汉源汉中无嶓冢沔水出金牛山(即金牛峡/在今沔县)人既误
 以为汉水遂以金牛为嶓冢耳愚按古称汉源有二
 东出武都西出西县禹贡漾流为汉此东源也但班
卷六 第 12b 页 WYG0066-0798b.png
 固以西汉水出陇西嶓冢于武都东汉但言受陇西
 氐道漾水而不著其所出之山则东汉之源与西汉
 同出氐道明矣汉中嶓冢杜佑以前未闻常璩亦止
 言漾水出武都漾山不言嶓冢也韩苑洛汉中无嶓
 冢之说正足与班志相證明孔安国曰汉上曰沔汉
 上者汉水之上流也嶓冢漾水出沔阳为沔水经南
 郑为汉水谓沔水即汉水不可谓沔水非汉水亦不
 可也(或曰汉谓之漾亦谓之沔恐属方言今宁/羌州有沔县又东有洋县漾洋声音相近)氐道
卷六 第 13a 页 WYG0066-0798c.png
 武都川渠阻隔诚如黄文叔所疑然汉水多伏流故
 别曰潜汉漾之为名特泉始出耳东行武都其流始
 大今汉中沔县即汉武都地也其曰受漾者正谓氐
 道至武都自源徂流水脉相接而岂必有川渠之可
 求哉盖禹之导汉与导江异江水导其流故岷山直
 曰导江汉水导其源故嶓冢不曰导汉若使嶓冢近
 在沔阳则汉水已津流浩注不应有漾水之目矣水
 经误分漾水为西汉沔水为东汉遂滋后人之惑不
卷六 第 13b 页 WYG0066-0798d.png
 可不辨
 吴澄曰汉水南入于江乃循江北岸东行为江之北
 而入于海夫汉既入江与江混为一水而又曰东为
 北江入于海似别为一水何也盖汉水源远流大与
 江两相匹敌其他小水入大水之例不同故汉得分
 江之名而为北江也记其入海者著其为渎也三渎
 皆自为一渎惟江与汉共为一渎不以汉附于江而
 没其入海之实故于汉于江并言入海而为渎也若
卷六 第 14a 页 WYG0066-0799a.png
 汉不为渎则东为北江入于海七字衍文而其序当
 殿导江之后矣
又东至于澧过九江 东迤北会为汇 东为中江入
于海
 袁中道曰怀襄之时云梦一壑江身不复可辨禹导
 水必于高阜之处为之表识自夷陵以下高阜多山
 宜莫如澧由澧导之江偕九水入洞庭以趋寻阳云
 梦始出而江流乃可辨水经注于江陵枝回洲之下
卷六 第 14b 页 WYG0066-0799b.png
 有南北江之名即江水由澧入洞庭道也陵谷变迁
 今之大江始独专其滂湃而南江之迹仅为衣带细
 流然会澧故道犹可考耳(澧水在岳州今大江自/夔峡下荆门不复至澧)
 宇记古大江在巴陵东北流入洞庭湖今洞庭水会
 于江非江流入洞庭矣
 茅瑞徵曰东迤北会略断与南入于江对为汇与东
 汇泽为彭蠡对自汉视江若汉小江大故言入自江
 视汉江固大汉亦不小故言会愚按江与汉合在汉
卷六 第 15a 页 WYG0066-0799c.png
 阳大别又东流七百馀里至鄱阳湖不当云北会于
 汇北会者会汉也于汇旧善本作为汇义始可通(孔/传)
 (云东溢分流都其北会为彭/蠡则于汇之当作为汇明矣)
 吴澄曰汉为此江则江当为南江然循江南岸则有
 彭蠡湖水若曰南江恐疑指为彭蠡而言以江水行
 于湖水汉水之中故曰中江也
 张吉曰江汉二条朱蔡皆以彭蠡乃江西湖汉所猪
 无仰江汉之汇江汉并持东下又不见北江中江执
卷六 第 15b 页 WYG0066-0799d.png
 是以疑经之误说甚备愚尝亲历其地以经文證之
 始知无误也夫汇本训回乃下流汎滥他水势不得
 泄于是回旋渟蓄猪而为泽之谓也今春夏之间江
 汉水涨则彭蠡之水郁不得流而逆注倒积漭为巨
 浸虽无仰于江汉之入然实因其下流充牣其湖水
 壅淤阻抑而不能出方能成其泽尔非谓江汉之水
 截入泽内而为汇也若其截入为泽则但如他条曰
 至曰入可也何必变文言汇哉此东汇泽为彭蠡东
卷六 第 16a 页 WYG0066-0800a.png
 迤北会为汇本无误矣汉水不言会者为江水所隔
 与彭蠡不相接也江水不言彭蠡者与汉互见也迨
 夫二水渐消则彭蠡之水溢出大江循南岸而行与
 二水颉颃趋海所谓其北则江汉之浊流其南则鄱
 阳之清涨是也第江水浚发最在上流其次则汉水
 自北岸而入又其次则彭蠡自南岸而入三水并持
 东下则江为中江汉为北江而彭蠡入江并流为南
 江者不言可知非判然异派之谓也此东为北江东
卷六 第 16b 页 WYG0066-0800b.png
 为中江入于海亦无误朱蔡皆不能无疑于斯何欤
 况经文简奥其言南入于江东汇为泽盖亦无远不
 包而曰南曰东与今水道曲折迤逦势相正符今却
 云经文与今水道全然不合此不可晓也又江水自
 东陵而下汉水自汉阳而下其势皆渐趋东北湖口
 为江汉所汇之处正在东陵汉阳东北与经文亦合
 今却云于汉水宜改南汇彭蠡于导江宜改南会于
 汇此又不可晓也(黄润玉曰叙江汉皆曰东者主岷/嶓居西而云非指曲折所向为文)
卷六 第 17a 页 WYG0066-0800c.png
 (也/)若夫所谓横截而南入于鄱阳又横截而北流为
 北江又谓至此而后一先一后而入彭蠡既汇之后
 又复循次而出以为二江此自说者之误非经文误也
 盖经意以为汉虽入江自循北岸以达于海故有东
 汇北江入海之文朱子偶未之思以为二水既合则
 有江无汉故既疑其误而复取郑樵之说以东汇泽
 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十三字为衍文蔡氏笃信
 朱子不复别求其说遂立论以疑经皆非也或曰南
卷六 第 17b 页 WYG0066-0800d.png
 之有江犹北之有河也渭水洛水皆入河不曰中河
 北河安知中江北江之说不为误乎是不然河源远
 出闷磨黎山自积石龙门而下气势雄猛流波汹激
 而渭洛近出鸟鼠熊耳不数百里遂达河几不自见
 安得与河为敌若汉源出嶓冢与江源既不甚相远
 而其通流之地大小虽殊终不相远则汉虽入江犹
 得纪其为汇为江入海之实夫岂过乎河可以包渭
 洛而江不得以包汉故兖州则曰九河既道不兼言
卷六 第 18a 页 WYG0066-0801a.png
 渭洛荆州则曰江汉朝宗对举二水言之经之立义
 精矣邵宝曰江汉水涨彭蠡郁而为巨浸无仰其入
 而有赖其遏彼不遏则此不积所谓汇也汇言其外
 蠡言其内于汇不于彭蠡势则然也若夫江汉之合
 茫然一水惟见其为江也不见其为汉也故曰中江
 曰北江然其势则相敌也故曰江汉朝宗集注谓经
 误者非是(魏校曰江右山势四盘众水同出彭蠡为/口形则高仰非得江汉外来阑之安能猪)
 (而后泄耶愚按庄渠所云阑与二泉/所云遏者相合此可明汇字之义)
卷六 第 18b 页 WYG0066-0801b.png
东出于陶丘北
 陈师道曰济入于河东出于陶丘北者入而复出也
 溢为荥者济之别也荥波既猪障而东之也周官又
 谓豫之川河洛幽兖之川河济则河南无济矣郑晓
 曰济自荥泽伏地中历郑州中牟祥符把县归德北
 抵山东至定陶方出去河数百里方能达河方回曰
 济水绝于王莽时今其源出河北温县犹经枯黄河
 中以入汶而后趋海清济贯浊河遂成虚论矣黄承
卷六 第 19a 页 WYG0066-0801c.png
 玄曰汉永平中修汴渠起自荥阳东至千乘大抵贯
 济故渎以行后河徙益南津渠势改即枯渎亦不可
 寻今惟东平以下汶水支流时溢入故道从利津入
 海世谓之清河而实非济也愚按济有二脉水经谓
 分自乘氏(汉乘氏县在/今钜野西南)一为菏水则承钜野之黄水
 一为济渎则承钜野之洪水是南北二派皆由钜野
 而别(今济枯菏涸惟钜野之区/汇为巨浸数百里详徐州)此与经文又东至于
 菏又北东会于汶甚合但于荥泽以下有南济北济
卷六 第 19b 页 WYG0066-0801d.png
 之目(水经济水东合荥泽又东径荥阳县又东北流/南济也径阳武县故城南又东过封丘县北北)
 (济也又东过平丘县南又东过济阳县北济也/又东过冤句县南又东过定陶县南南济也)寻其
 津途皆在陈留不应顿分两派兖志以桑氏所分者
 皆出南济则北济经流又当沿注何地王隐谓河决
 为荥济水受焉故有济堤为北济则似荥泽以下皆
 北济菏泽在南故相对为南北耳大抵南北之济当
 分自乘氏以下而不当分自荥泽以下又经曰荥波
 既猪猪者陂而障之猪为泽也禹既塞淫水于荥阳
卷六 第 20a 页 WYG0066-0802a.png
 则陈留不应有济矣况分南北哉水经(云云/)必后世
 河水东南决溢济乘之而滥流非禹时故道也东出
 陶丘是济水正派至此穴地而出东出之东指其行
 于地下者言之古者水官能辨味与色其伏其见皆
 可别识不独济水为然若如桑氏所序自荥泽至陶
 丘往复径通如此经何以不言东至而言东出耶郦
 道元云济水东北又合河水于定陶县北此亦据周
 汉以后水道禹时河行大伾之北未尝经流济阴或
卷六 第 20b 页 WYG0066-0802b.png
 灉漯支津在曹濮间者则有之耳至菏是南派(入/淮)
 汶是北派(入/海) (附/考)蔡傅引沈存中云历下发地皆泉
 济水经其下齐乘则云古济行清河如在井底南仰
 泉源远在山麓岂能相及盖历下众泉皆岱阴伏流
 所发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地势使然无关
 于济存中得之传闻后遂以泺为济误矣二说不同
 备存待考
导淮
卷六 第 21a 页 WYG0066-0802c.png
 按古淮水从荆涂二山硖来经今淮安府治西南至
 安东县云梯关入海泗沂历徐邳至清口而与淮会
 谓之清河今黄河益徙而南挟淮入海泗水既分流
 济宁入漕渠而沂水自合泇武祊浚诸水至邳州入
 黄河非复故道矣夏允彝曰河与淮合盖河之利而
 非淮之利也河得全淮之水并力刷沙是河利也然
 河有时淤则淮入海之道反为河塞汝颍肥濠之水
 皆无所泄故于淮非利也今皆资之以漕而闸禁不
卷六 第 21b 页 WYG0066-0802d.png
 严(陈平江用水平法/设五闸于清江口)致河淮并趋南注运渠冲决不
 常高家堰为两淮关键(堰当淮泗合流之冲在/淮安城西南四十里)淮扬
 恃以为安自河由桃宿至清河夺淮入海之道淮始
 穿高堰溢高宝兴盐之间河无淮水之刷沙积而淤
 遂由崔镇四溃必固守高堰淮不南溢则清口积沙
 借淮冲涤又力浚云梯关口涨沙则下流疏而海口
 廓或虞淮溢之侵泗欲决堰泻淮不知堰决则淮尽
 趋于河入海少而淮弱矣淮弱则黄蹑其后而清口
卷六 第 22a 页 WYG0066-0803a.png
 淤矣清口一淤高堰虽疏必不能尽泄淮涨故淮但
 可导之以入海而必不可延之使入江高堰坚则全
 淮尽趋清口而后黄淮不为泗患矣(此主潘/季驯议)
导渭自鸟鼠同穴
 按鸟鼠同穴山海经水经地志皆以为一山蔡传鸟
 鼠山者同穴之枝干信郦注而误也鸟鼠共为雌雄
 近岳正过庄浪亲见之鸟形色似雀稍大顶出毛角
 飞即厓穴穴口有鼠状如常鼠但缺唇似兔蓬尾似
卷六 第 22b 页 WYG0066-0803b.png
 鼬彼此睥睨有类雌雄盖物类相感之异世固有之
 蔡传之疑孔又误也
导洛自熊耳
 山海经水经俱谓洛出京兆上洛县欢举山郭璞云
 出上洛县冢岭山又云熊耳在上洛县南愚按欢举
 一名冢岭今商州西五十里有熊耳山西北百二十
 里即欢举山洛水所出也欢举熊耳同在上洛故淮
 南子博物志俱云洛出熊耳孔氏豫州传云洛出上
卷六 第 23a 页 WYG0066-0803c.png
 洛山于此又云在宜阳以西宜阳以西则卢氏熊耳
 也蔡氏前两熊耳并注上洛因言地志伊水出卢氏
 熊耳非是此乃云卢氏熊耳盖与孔氏合但上洛卢
 氏汉志并属弘农晋志并属上洛其相去不甚相远
 安知禹所导之熊耳必非上洛熊耳耶易氏曰洛出
 上洛县西冢岭山东流七十里至上洛东北流九十
 里至洛南在熊耳山之西又四百六十里至卢氏熊
 耳山据此则两熊耳皆洛所经而所谓洛出熊耳者
卷六 第 23b 页 WYG0066-0803d.png
 殆未足信矣
 王樵曰蔡氏谓导河导淮导渭导洛皆非出于其山
 特自其山以导之然渭源县南谷山实鸟鼠相连之
 枝山胎簪亦桐柏旁之小山而谓渭非出于鸟鼠特
 自鸟鼠导之淮出胎簪特自桐柏导之俱有未妥详
 经文之例凡言导某水自某山者皆水出其山之名
 也惟河不出积石故言导河积石沇多伏流故经不
 显其所出孔傅亦但以在温县平地者言之蔡氏拘
卷六 第 24a 页 WYG0066-0804a.png
 于先言山而后言水先言水而后言山之说则孔疏
 所云漾江先山后水淮渭洛先水后山皆史文详略
 无义例斯言足以断之矣(按王说最是但洛出冢岭/去熊耳颇远与南谷之于)
 (鸟鼠胎簪之于桐/柏又不可一例)
四海会同
 孔傅四海之内会同于京师九州同风万国共贯(蔡/传)
 (主四海之水/言孔传胜)林之奇曰周礼职方氏辨九州之国同
 其贯利必先辨之于其始乃可同之于其终禹贡所
卷六 第 24b 页 WYG0066-0804b.png
 分九州别其山川贡赋者所以立其辨也九州攸同
 以下又所以同之也有以辨之则广谷大川异制民
 生其间异俗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各得其
 所而不乱有以同之则同轨同文同伦各要其归而
 不异先别而后同此先王疆理天下之大要也
庶土交正(至/)成赋中邦
 按庶土四句蔡傅分土贡田赋土贡曰慎即惟服食
 器用也田赋曰成即万民惟正之供也然庶土所包
卷六 第 25a 页 WYG0066-0804c.png
 者广据蔡云非特谷土则榖土已在其中况经文赋
 字有二本无异同何得以财赋之赋专指土贡言耶
 盖底慎是千古理财之本义兼贡赋特积贮为邦国
 之命什一尤中正之经故又于庶土中科取谷土言
 之则壤成赋取民有制是所谓底慎非上言贡而下
 言赋也语云王者不言有无天子赋在山海经理财
 赋末流必至管商圣人豫以身救之曰交正有广大
 公平之象焉曰咸则有谨严节制之义焉夫欲国无
卷六 第 25b 页 WYG0066-0804d.png
 贫莫先邵农欲民无贫莫先轻税皇甫湜所谓任土
 之贡生产有常履亩之收等籍一定人识所出吏难
 为奸岂有后世加赋之扰哉
锡土姓
 孔传谓赐予所生之土为姓蔡傅土姓分说本之罗
 长源(泌/)较胜
五百里甸服 三百里纳秸服
 陈大猷曰禹之甸服通于天下诗奕奕梁山维禹甸
卷六 第 26a 页 WYG0066-0805a.png
 之春秋传少康有田一成即贡法也(周礼小司徒四/井为邑四邑为)
 (丘四丘为甸郑元云六十四井为甸甸方八里出长/毂一乘司马法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
 (为屋屋三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方十里出革车一乘)王圻独以甸为服者
 农事国之本也京师声名文物之所萃四方百货之
 所集其民易以弃本逐末制名甸服示天下以务本
 重谷也愚按夏通畿内为五服周除畿内更制天下
 为九服千里之内谓之王畿王畿外为侯服侯服外
 为甸服京师之地皆千里而甸服有内外者禹时水
卷六 第 26b 页 WYG0066-0805b.png
 土方平力田为急周时商奄未靖居重为尊故其名
 制稍别耳
 孔疏以服字贯总铚秸粟米蔡傅以服输将之事总
 上三者而言金履祥曰三百里之民独纳藁而不粟
 视他处为甚轻而有服役之事焉盖酌五百里之中
 而为转输粟米之赋也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不言赋
 纳盖使三百里之民转而输之都耳夫三百里之民
 受远郊之粟米代为转输力若劳而赋则省又以见
卷六 第 27a 页 WYG0066-0805c.png
 古者赋役不两重此帝王之良法也(此说与蔡传异/极有理当从之)
 吕祖谦曰禹贡冀州在王几甸服之内全不叙土贡
 正缘已输粟米盖当时寓兵于农所谓贡赋不过郊
 庙宾客之奉都无养兵之费故取之畿内而足自大
 略言之三代皆沿此制又曰古者天子中千里而为
 都诸侯中百里而为都天子之都东西南北所贡入
 不过五百里故挽输不劳漕运之法未备春秋战国
 争事攻战所论者尚止行运之漕秦汉以后漕法方
卷六 第 27b 页 WYG0066-0805d.png
 详(丘浚曰秦致负海之粟犹是资以/行师国都之漕自汉都关中始)
百里采
 孔傅采供王事蔡傅采卿大夫食邑愚按作采地解
 亦是但周制家削(稍去/声)邦县邦都俱在王畿之内夏
 制虽未详不应寰内诸侯乃食采于畿外周书侯甸
 男采卫为五服又周礼九畿有采畿九服有采服此
 采义与彼同
三百里蔡
卷六 第 28a 页 WYG0066-0806a.png
 邹季友曰蔡字陆氏释文无音今蔡传引杀管叔而
 蔡蔡叔为證(此本苏/传说)则陆氏于左传音素达反当从
 之愚按蔡字说文本作𥻦䊝𥻦散之也从米杀声徐
 锴曰左传蔡蔡叔言放之若散米今作蔡
 陈埴曰禹贡分州为贡赋设建服为诸侯朝见设盖
 古以封建治天下分州以为经分服以为纬每州为
 二百一十国(见礼记/王制)有方伯连率以统之此其经也
 至其朝则不论州而论服各随道里远近为疏数之
卷六 第 28b 页 WYG0066-0806b.png
 限(见大戴/礼朝义)因四方而分四时此其纬也经纬相错所
 以相维而法难坏周礼大司马有九畿言其有期限
 也大行人有九服言其服事上也曾氏曰周礼王畿
 即禹之甸服侯服甸服即禹之侯服男服采服即禹
 之绥服卫服介于其中即绥服之奋武卫蛮服夷服
 即禹之要服镇服蕃服即禹之荒服也侯甸男采卫
 为中国蛮夷镇蕃为夷狄内五服去王城三千里相
 距六千里与禹服不同然周地幅𢄙盖不广于禹立
卷六 第 29a 页 WYG0066-0806c.png
 政言方行天下陟禹之迹则亦以禹迹为极特禹时
 四方有不尽之地听四夷居之不劳中国以事外故
 五服止于五千耳唐仲友曰周礼言九服祭公谋父
 又言五服(见国/语)盖九服五服一也自镇畿而内二畿
 而当一服与弼成五服至于五千无少牴牾者惟商
 制不可考然颂曰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自邦畿至四海知其与禹贡周礼合也又曰自彼氐
 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中举来享外举来王知
卷六 第 29b 页 WYG0066-0806d.png
 其与祭公之言合也况作康诰之初周礼未制已言
 侯甸男邦采卫则周之因商可知矣(按伊训云侯甸/群后咸在可證)
 (商有天下便更禹贡五服/之制周之九服大约因商)章如愚曰先儒鸟道之说
 窃以为不然尝讨之王制古者百里当今百有二十
 一里今谓汉也是禹贡五千里即汉之六千里也况
 五服之制合以东西四正为据当时尧都平阳正东
 至东莱之海才二千八百里正西至张掖之流沙才
 三千三百里是仅可以满五服之制也两汉九千里
卷六 第 30a 页 WYG0066-0807a.png
 则以辽东之海与燉煌之流沙而言辽东在东北隅
 燉煌在西南(当作/西北)隅非其正也夫正方一尺袤之而
 度其四隅则为尺有四寸而嬴五服之制举其隅而
 度之宜其九千里也汉志南北万五千里者举朔方
 日南而言禹贡所届正南止及衡山之阳而日南又
 在衡山之南八千馀里非禹迹所及也至平阳之北
 不盈千里已为戎狄之地(此论未然唐虞三代时/朔方之地皆为中国)
 五服之制惟东西南三方为然北方仅满二服而已
卷六 第 30b 页 WYG0066-0807b.png
 尚何鸟道之言乎九州四正虽近四隅实遥五服乃
 举其近盖不欲以一时广大之名启后世无厌之祸
 也罗泌曰虞夏以前四正疆理东至琅琊之海西至
 积石之河五千而缩南至衡山北洎单于府五千而
 嬴使皆封建百里之国惟堪一百有奇纵并辽东渤
 海长城外尽契丹高句骊积石塞黑水靺鞨流沙之
 外亦不能一千国乌有所谓万区百里国哉盖古之
 天下方三千里止矣(此据/王制)五千里者古今盛衰山川
卷六 第 31a 页 WYG0066-0807c.png
 莱薮之通数也周世九服号七千里而职方蕃畿为
 方万里斯亦末记之蔽王畿所止亦曷尝千里哉宗
 周八百成周六百此以百同度计言之古五服之制
 王城之外甸侯绥面千五百里已尽九州三千里地
 要荒二服缀九州外其数然也而况九州面距不齐
 自恒山抵南河东河抵西河为各千里此则圻内甸
 服所建然自东河至东海西河至流沙南河至江亦
 各千里南西二方侯绥所建外为要荒可矣而东距
卷六 第 31b 页 WYG0066-0807d.png
 海要荒已无容系北距恒山直接边陲虽侯绥不得
 而立惟南自江至于衡山更越千里则要荒二服亦
 并在九州内而自衡山南尽扬域且复千里未讫南
 海悉为荒服南太赢北太缩则先王之制必有圆法
 岂至说者之拘哉周之西都今之关中东都则洛阳
 也二都地据南山之阴北山之阳东西长南北短短
 长相补犹不能千里地形今古不变而周礼王畿四
 面相距地方千里远郊近郊甸地稍地小都大都率
卷六 第 32a 页 WYG0066-0808a.png
 相距为百里岂能容哉固知畿服诸说上世必有除
 补相乘之道为疆理之定制者
四海 禹锡玄圭
 洪迈曰地势西北高东南下所谓东北南三海其实
 一也北至青沧则曰北海南至交广则曰南海东渐
 吴越则曰东海无有所谓四海者诗书礼经所载四
 海盖引类而言之汉西域傅所云蒲昌海疑亦渟居
 一泽耳班超遣甘英往条支临大海盖即南海之西
卷六 第 32b 页 WYG0066-0808b.png
 云程大昌曰海之边中国者在山东为东海在广南
 为南海禹迹所及西至流沙而不言西海东北至碣
 石而北海之名不著于经汉武帝事远西北二海遂
 有身历之者条支之西有海焉汉使尝及之而入史
 (即甘/英)至于西海之西有大秦国(即波/斯)夷人与海商皆
 尝往来若北海则又甚远霍去病封狼居胥山其山
 临瀚海即北海也苏武郭吉为匈奴所幽寘之北海
 上而唐史载突厥部北海之北更有骨利干之国在
卷六 第 33a 页 WYG0066-0808c.png
 海北岸然则诗书所称四海实皆环夷夏而四之非
 寓言也若夫西北二虏有柏海青海蒲类海蒲昌海
 居延海白亭海鲜水海皆并海立称其实众水汇为
 大泽非真海也李吉甫辨北亭海而曰河北得水便
 名海斯说确也班固序张掖之水曰羌水出羌中东
 北至居延入海则真以居延为海矣李贽曰丘文庄
 谓自南越入中国始有南海而西海竟不知所在今
 滇西百夷之外闻有大海通西南岛夷(杨慎亦云滇/西岛夷之外)
卷六 第 33b 页 WYG0066-0808d.png
 (有大海在阿瓦/地即西海也)宜于云南望祀之余谓禹贡声教讫
 于四海亦止据经历统理之地而纪其四至所云四
 海即四方也岂真有东西南北之海如今南越之海
 的然可睹者哉据见在四方论之四川天下之正西
 云南其西南陜西天下之西北山西其正北皆不见
 有海也惟蓟辽邻山东始有海山东为东方之海山
 东抵淮扬苏松以至钱塘宁绍等处始为正东之海
 东瓯至福建稍可称东南海广东即南越地今其治
卷六 第 34a 页 WYG0066-0809a.png
 为南海县尽以为正南之海矣不知闽广接壤亦仅
 可谓之东南海耳由此言之正西无海也正北无海
 也正南无海也西北西南以至东北皆无海则仅仅
 正东与东南一带海耳又岂但西海不知所在耶西
 海既不可见则又何名何从而祀之耶愚按九州之
 地冀青徐扬四州滨海而皆在东偏越东之南海则
 扬州南裔也云南之海直环出安南之境安南古南
 交在禹贡为正南之域越裳氏所谓海不扬波即南
卷六 第 34b 页 WYG0066-0809b.png
 海也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则西南海也导河
 至于碣石入于海碣石之海在辽东则东北海也卓
 吾谓中国止有东海此竺乾氏之说耳(山海经水经/以昆崙为地)
 (之中佛书以中国为南洲之东一隅又引禹贡之东/渐于海谓上古圣人已知震旦之介在东偏尚有西)
 (南北海未及屠隆云昆崙天下之中山形最高东西/南北皆下昆崙以东江淮河济皆东流流沙以西水)
 (皆西流南自吐蕃两广水皆南趋北至沙漠地势又/渐低水皆北流大海之量水皆归之而不盈正以尾)
 (闾泄之从地下空处转输复从西而东故曰如沃/焦釜非谓水至此尽焦竭也此说亦祖佛书云)
 孔傅尧锡禹玄圭以彰显其功史木纪同愚谓详经
卷六 第 35a 页 WYG0066-0809c.png
 文之义蔡解为长但圭是诸侯所执以合符于天子
 者当时禹必膺三等之封(子男不执圭故知是三等/按禹木封伯爵故曰伯禹)
 (伯执躬圭象人/形少俯长七寸)则玄圭即是瑞玉尧赐之以象水德
 适为禹受命之符耳
 
 
 
 
卷六 第 35b 页 WYG0066-0809d.png
 
 
 
 
 
 
 
 尚书埤传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