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066-070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埤传卷一
             吴江朱鹤龄撰
虞书
 尧典
  按典谟五篇皆以曰若稽古发端盖出于一人之
  手恐难独分尧典为虞史所作尧典篇末言举舜
  事伏生本又以舜典合为一篇宜后人称虞书也
卷一 第 1b 页 WYG0066-0708b.png
  唐虞夏虽曰异代实相去不远而典谟载尧舜禹
  皋陶事皆曰稽古其为夏启以后史臣所作明矣
  然亦必唐虞之时自有纪载夏史但修纂成篇耳
  (春秋传多称夏书据所成也/孔子定为虞书原所作也)
曰放勋
 放古仿字孔传言尧能放上世之功苏传放法也尧
 有可法之大功曰放勋愚按放本训仿效尧之大功
 为万世圣人立极所谓尧有可法之大功也蔡作推
卷一 第 2a 页 WYG0066-0709a.png
 而放之四海之放乃林少颖之说
克明俊德 九族 百姓
 孔传能明俊德之士任用之郑玄云俊德贤才兼人
 者愚按蔡传俊大也盖本大学义解书然尧之大德
 上章已详之矣九经尊贤先于亲亲则孔郑之说未
 常不通明即明扬之明俊德即俊乂在官九德咸事
 岂必谓尧之放勋原本于德而复以此语檃括之乎
 大学所引三书皆断章取义其易俊为峻音近而义
卷一 第 2b 页 WYG0066-0709b.png
 则不同说文云俊材过千人也遍考字书俊无训大
 者惟诗之骏命骏惠训大仲默之意盖以俊可与骏
 通然非本义也若俊可训大大学引书何必易俊为
 峻乎
 九族孔传高祖至玄孙之亲蔡传兼五服异姓言愚
 按丧服小记云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郑氏注上/亲父下亲)
 (子三也以父亲祖以子亲孙五也/以祖亲高祖以孙亲玄孙九也)上杀下杀旁杀而
 亲毕矣以此證之从古注是
卷一 第 3a 页 WYG0066-0709c.png
 百姓孔传百官族姓蔡传畿内民庶也愚按上古未
 有姓有德则赐之左传所谓天子建德因生以赐之
 姓也经传百姓或为百官或为万民此从古注无害
 如武成万姓悦服则断言民也
乃命羲和 历象日月星辰 敬授人时
 孔传重黎之后羲氏和氏世掌天地四时之官疏曰
 楚语少昊氏之衰九黎乱德神人杂扰颛顼受之乃
 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北正黎司地以属民其后三
卷一 第 3b 页 WYG0066-0709d.png
 苗复九黎之恶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
 之以至于夏商据此文则自尧及商无他姓也吕刑
 先重后黎此先羲后和扬子法言云羲近重和近黎
 是羲承重而和承黎也羲和虽别为氏族而出自重
 黎故吕刑以重黎言之又曰马融郑玄皆以此命羲
 和者命为天地之官下之分命申命分四时之职周
 官之六卿仿是传言此举其目下别序之则惟命四
 人无六官也金履祥曰未子曰羲和即是下四子或
卷一 第 4a 页 WYG0066-0710a.png
 云有羲伯和伯共六人未必是按尚书大传舜巡四
 岳祀泰山霍山奏羲伯之乐华山弘山(弘山当/作恒山)奏和
 伯之乐其方与时与二氏所掌者合则羲伯和伯当
 有其人盖四子分职必有二伯以总之不然历法无
 所统矣愚按有仲叔则必有伯可知但考圣贤群辅
 录自羲和死后分置八伯羲仲羲叔之后为羲伯和
 仲和叔之后为和伯则仁山所引未足据耳(黄度曰/羲和封)
 (国不可考今绛州/稷山县有羲和墓) 王氏曰昔少昊氏命官凤鸟氏
卷一 第 4b 页 WYG0066-0710b.png
 司历玄鸟氏司分伯赵氏司至青鸟氏司启丹鸟氏
 司闭位五鸠五雉九扈之上古圣人重历数如此尧
 世命官步占曰钦曰敬最为详严及夏羲和合为一
 其职已略至周太史掌岁年以下大夫为之冯相氏
 掌日月星辰以中士为之则其官益轻至汉而司马
 迁以为星历之官近于卜祝主上所俳优畜之则愈
 益轻矣盖刱统造始推测天度非上哲不能及成法
 已具有司守之亦可步占所以始重终轻其势然也
卷一 第 5a 页 WYG0066-0710c.png
 孔疏传云星四方中星总谓二十八宿也日月所会
 与四方中星俱是二十八宿举其人目所见为星论
 其日月所会为辰其实一也愚谓作历观象恐纬星
 亦在内但以经星为主耳 黄氏曰天体圆地体方
 天包地地依天天体周围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
 一(陈埴木钟集云四分其/度而得一谓零散数也)径一百二十一度四分度
 之三凡一度为百分四分度之一即百分中二十五
 分也四分度之三即百分中七十五分也天左旋东
卷一 第 5b 页 WYG0066-0710d.png
 出地上西入地下昼夜行三百六十六度四分度之
 一(缘日东行一度故天左旋三百六/十六度然后日复出于东方也)地体径二十四
 度其厚半之势倾东南其西北之高不过一度邵雍
 谓水火土石合而为地今所谓二十四度者乃土石
 之体耳土石之外水接于天皆为地体地之径亦得
 一百二十一度四分度之三也两极南北上下枢是
 也北高而南下自地上观之北极出地上三十五度
 有馀南极入地下亦三十五度有馀两极之中皆去
卷一 第 6a 页 WYG0066-0711a.png
 九十一度三分度之一谓之赤道横络天腹以纪二
 十八宿相距之度大抵两极正居南北之中是为天
 心中气存焉昼夜循环斡旋天运自东而西(左/旋)分为
 四时寒暑所以平阴阳所以和也日体径一度半自
 西而东(右/旋)一日行一度一岁一周天所行之路谓之
 黄道与赤道相交半出其外半入其内冬至之日黄
 道出赤道外二十四度去北极最远辰出申入故时
 寒昼短而夜长夏至之日黄道入赤道内二十四度
卷一 第 6b 页 WYG0066-0711b.png
 去北极最近寅出戌入故时暑昼长而夜短春分秋
 分黄道与赤道相交当两极之中卯出酉入故时和
 而昼夜均焉月体径一度半一日行十三度百分度
 之三十七(或问朱子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奇如/何却是迟曰历家是将他退的度数算)
 二十九日有馀一周天所行之路谓之白道与黄道
 相交半出其外半入其内出入不过六度如黄道出
 入赤道二十四度也日阳精犹火月阴精犹水火则
 有光水则含影故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
卷一 第 7a 页 WYG0066-0711c.png
 所不照当日则光明就日则光尽与日同度谓之朔
 (月行潜于日/下与日会也)迩一遐三谓之弦(分天体为四分谓初/八日及二十三日月)
 (行近日一分谓之迩一远日三分谓之遐三迩日一/分受日光之半故半明半魄如弓张弦上弦昏见故)
 (光在西下弦旦/见故光在东也)衡分天中谓之望(谓十五日之昏日/入西月出东东西)
 (相望光满/而魄生也)光尽体伏谓之晦(谓三十日月行近于/日光体皆不见也)
 行白道与黄道正交之处在朔则日食在望则月食
 日食者月体掩日光也月食者月入暗虚不受日光
 也(暗虚者日正对照处光暗虚此张衡之说衡谓对/日之冲其大如日日 不照谓之暗虚暗虚逢月)
卷一 第 7b 页 WYG0066-0711d.png
 (则月食今历家望月行黄道则直暗虚矣/暗虚有表里浅深故月食有南北多寡)经星三垣二
 十八舍中外官星是也计二百八十三官一千五百
 六十五星其星不动三垣紫微太微天市垣也二十
 八舍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为苍龙北方斗牛女虚
 危室壁为灵龟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为白虎南方
 井鬼柳星张翼轸为朱雀中外官星在朝象官如三
 台诸侯九卿骑官羽林之类是也在野象物如鸡狗
 狼鱼龟鳖之类是也在人象事如离宫阁道华盖五
卷一 第 8a 页 WYG0066-0712a.png
 车之类是也经星则随天运转而听命于七政七政
 之行至其所居之次或有进退不常变异失序则灾
 祥之应如影响焉纬星五行之精木曰岁星火曰荧
 惑土曰填星金曰太白水曰辰星并日月谓之七政
 天行速七政行迟迟为速所带故与天俱东出西入
 也十二辰乃十二月斗纲所指之地也斗纲所指之
 辰即一月元气所在谓之月建斗有七星第一星曰
 魁第五星曰衡第七星曰杓此三星谓之斗纲如建
卷一 第 8b 页 WYG0066-0712b.png
 寅之月昏则杓指寅夜半衡指寅平且魁指寅他月
 放此十二次乃日月所会之处日月一岁十二会故
 有十二次建子名玄枵建丑名星纪建寅名析木建
 卯名大火建辰名寿星建已名鹑尾建午名鹑火建
 未名鹑首建申名实沈建酉名大梁建戌名降娄建
 亥名娵訾十二分野即辰次所临之地也凡日月之
 交食星辰之变异以所临分野占之
 孔疏书大传云主春者张昏中可以种谷主夏者火
卷一 第 9a 页 WYG0066-0712c.png
 昏中可以种黍主秋者虚昏中可以种麦主冬者昴
 昏中可以收敛天子南面而视四方星之中知人缓
 急故曰敬授人时
分命申命
 袁黄曰此时历尚未成推测考候正以作历也(古说/如此)
 近世元时造历考验凡二十七所南尽朱崖北尽铁
 勒测侯调当总报该司因而作历分职颁布非谓春
 历但颁东方夏历但颁南方只为春生之气惟东方
卷一 第 9b 页 WYG0066-0712d.png
 得其真夏长之气惟南方得其真故各就其方而考
 之如日出于卯理宜候之于东日没于西理宜候之
 于西日中之景在南理宜候之于夏北方无日故不
 书
宅嵎夷 星鸟
 邹孝友曰宅蔡邕石经作度郑氏周礼注引书度西
 曰柳谷未子语录云古字宅度通用宅嵎夷之类想
 只是四方度其日景以作历耳嵎夷薛肇明云今登
卷一 第 10a 页 WYG0066-0713a.png
 州之地
 孔疏鸟南方朱鸟七宿者在天成象星作鸟形曲礼
 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雀即鸟也武谓龟甲
 捍禦是天文有龙虎龟鸟之形也四方皆有七宿各
 成一形南方之宿象鸟故言鸟谓朱雀七宿也(金履/祥曰)
 (午上有鹑鸟星在星星之东首西尾东/故星为星鸟未为鹑首已为鹑尾是也)此言星鸟总
 举七宿夏言星火独指房心虚昴又举一宿文不同
 者互相通也张氏曰南言星鸟则东方苍龙北方玄
卷一 第 10b 页 WYG0066-0713b.png
 武西方白虎可知东言大火则南之鹑火西之大梁
 北之玄枵可知西言虚北言昴则东之房南之星可
 知皆互推之也朱子曰中星或以象言或以次言或
 以星言者盖星适当昏中则以星言如星虚星昴是
 也星不当中而适当其次者则以次言如星火是也
 次不当中而适介于两次之间者则以象言如星鸟
 是也郑伯熊曰二十八宿环列四方随天而转天形
 北倾故北极居天之中而常在天北二十八宿常半
卷一 第 11a 页 WYG0066-0713c.png
 隐半见日东行历二十八宿故隐见各有时必于南
 方考之仲春之月星火在东星鸟在南星昴在西星
 虚在北至仲夏则鸟转而西火转而南虚转而东昴
 转而北仲秋则火转而西虚转而南昴转而东鸟转
 而北至仲冬则虚转而西昴转而南鸟转而东火转
 而北来岁仲春则鸟复转而南矣循环无穷此尧典
 考中星以正四时甚简而明异乎月令之星举月本也
 陈氏曰尧典惟举四仲初昏之中星月令则十二月
卷一 第 11b 页 WYG0066-0713d.png
 备举之尧典中星举四象十二次月令专举二十八
 宿且患井斗度阔而别举弧建以审之(王应麟曰弧/与建星非二)
 (十八宿而昏明举之者由弧星/近井建星近斗此出月令正义)尧典惟求之初昏月
 令则并求之旦而必考日行所在以见中星去日远
 近之度焉方回曰尧典言分至之中月令言昏且之
 中尧典以时为主月令以月为主故详略不同然其
 见于南方则一也王应麟曰星始见于辰终伏于戌
 自辰至戌正于午中于未尧典举四时之正以午为
卷一 第 12a 页 WYG0066-0714a.png
 中月令举十二时之中以未为中就火星论之以午
 为正故尧典言日永星火以正仲夏以未为中故月
 令言季夏昏火中至申为流故诗曰七月流火以辰
 为见以戌为伏故传曰火见于辰火伏而蛰者毕诸
 星亦然诗定之方中亦以十月中于未也(朱子曰尧/时昏旦星)
 (中于午月令差于未汉书以来又差今比尧时似/差及四分之一古时冬至日左牵牛今却在斗)
 欧阳修曰事在天下其易差者莫如历夫所以差者
 由天周有馀日周不足也天日之差恒于中星验之
卷一 第 12b 页 WYG0066-0714b.png
 黄度曰中星正则天运可求分至定则日行可准历
 象之法备于此矣
南交 敬致 星火
 郑氏曰南交下不言曰明都三字磨灭孔疏即幽足
 以见明非磨灭也孔说是
 林之奇曰周礼冬夏致日左传居卿以底日汉天文
 志云日有黄道一曰光道黄道北至东井去北极近
 南至牵牛去北极远夏至日行东井近极故晷短立
卷一 第 13a 页 WYG0066-0714c.png
 八尺之表而晷景长一尺五寸八分冬至至于牵牛
 远极故晷长立八尺之表而晷景长一丈三尺一寸
 四分晷景者所以知日之南北也春秋分日至娄角
 去极中而晷中立八尺之表而晷景长七尺三寸六
 分此日去极远近之差晷景长短之制也(王应麟曰/刻之长短)
 (由日出之蚤晚景之长短由日/行之南北此出方氏礼记解)朱子曰致日考日中
 之景如周礼土圭之法今人都不晓土圭郑康成解
 亦误圭只是量表景底尺长一尺五寸以玉为之夏
卷一 第 13b 页 WYG0066-0714d.png
 至立表视表景长短以玉圭量之若表景恰长一尺
 五寸此便是地之中本朝岳台是地之中(王应麟曰/唐律历志)
 (测景在浚仪岳台今祥/符县西九里有岳台)已自差许多问地何故有差
 曰想是天运有差地随天转而差天运之差如古今
 昏旦中星之不同是也问何故以八尺为表曰此须
 用句股法算之南北无定中必以日中为中北极则
 万古不易
 孔疏苍龙七宿房在其中但房心连体心统其名左
卷一 第 14a 页 WYG0066-0715a.png
 传言火中火见诗称七月流火皆指房心为火故传
 云火苍龙之中星金履祥曰心宿有三星其中一星
 名曰大火
宅西
 蔡传西谓西极之地愚按嵎夷南交朔方皆有定所
 西未详何地苏传引徐广云今天水之西县也三方
 皆以极边言之天水恐太近
曰幽都 朔易
卷一 第 14b 页 WYG0066-0715b.png
 袁黄曰蔡传日行至是则沦于地中非也若论夜则
 春夏秋之日皆在地中不独冬也若论昼则冬之日
 何尝不在天乎冬至日行南陆去北为远故曰幽都
 耳(郝敬曰天体北高南下夏至日行北陆高而远地/故日长日行天顶故其表景短冬至日行南陆近)
 (地偏侧故日短/而其表景长)
 吕祖谦曰北方终其阴而后始其阳故曰朔方既承
 今岁之终又虑来岁之始故曰朔易始而终终而始
 此天地生生不穷之道
卷一 第 15a 页 WYG0066-0715c.png
 (附/考)蔡传岁差之度邹季友曰按隋刘焯取晋虞喜宋
 何承天二家中数以七十五年差一度焯之后唐一
 行以八十三年差一度宋纪元历以七十八年差一
 度蔡伯静以六十年差一度又或以五十九年差一
 度至元中司天监王恂以七十二年差一度或谓近
 之然天运不齐日月星辰皆动物行度疾徐无常若
 立定法以逐之久而亦必有差反不如随时占候修
 改以与天合之简切也(方回谓至元十八年辛巳冬/至日在箕九度昏室中 顾)
卷一 第 15b 页 WYG0066-0715d.png
 (临曰月令仲春日在奎考之书则冬之时也仲夏在/东井则书之春也仲秋在角则书之夏也仲冬在斗)
 (则书之秋也月令与书异盖天经三十年小变百年/中变五百年大变故曰神农伏羲之历不可用于尧)
 (舜之时尧舜之历不可用于夏商之世朱子曰蔡季/通言非是天运无定乃其行度如此其行之差处亦)
 (是常度但后之造历者为/数窄狭不足以包之耳)
有六旬有六日 闰月 允釐百工
 (附/考)蔡传天左旋日月丽天亦左旋愚按朱子毛诗日
 月之交传云天左旋于地日月皆右行于天论语或
 问亦云经星随天左转日月五纬右转晚年乃主横
卷一 第 16a 页 WYG0066-0716a.png
 渠之说(横渠说/见正蒙)谓右行者历家所言耳历家以进数
 难算只以退数算之(进数谓顺天而左/退数谓逆天而右)故谓之右行
 且曰日行迟月行速 许谦曰尧命羲和居四方考
 天象推举分至四中星而知日之所在又曰以闰月
 定四时成岁而知月之所行典文简古存其大法推
 步之术未详西汉天文志始曰日东行月西转而周
 髀家有日月实东行而牵西没之说其论天转如磨
 者则非论日月右行者则是自是志天文者转相祖
卷一 第 16b 页 WYG0066-0716b.png
 述以为定论言日月则五星可知矣唐一行铸浑天
 仪激水注轮一昼夜天西旋一周日东行一度月行
 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晦明朔望迟速有准然则二
 十八宿附天西循而为经七政错行而为纬其说得
 之文公诗传亦犹是也蔡仲默传尧典则曰天体周
 围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绕地左旋一日一周
 而过一度日月丽天亦左旋日则一日绕地一周而
 在天为不及一度月则尤迟不及天十三度十九分
卷一 第 17a 页 WYG0066-0716c.png
 度之七积二十九日复有馀分而与日会合气盈朔
 虚而闰生典谟之传已经文公是正其说可谓明矣
 然愚以古说较之其可疑者有七天体左旋七政右
 逆则七政皆附著天体迟速虽顺其性而西行则为
 天所牵耳然有所倚著各得循序若七政与天同西
 行恐错乱纷杂泛然无统一也日君道也月臣道也
 从东行则合朔后月先行既望则月在日后及在合
 朔是月之从日为臣从君为顺若西行则月在日前
卷一 第 17b 页 WYG0066-0716d.png
 至望后再合朔必日行后月是君就臣为逆二也大
 而一岁阴阳升降小而一月日月合朔此正天地万
 物之心阴阳得于此会合以造就万类者也以一岁
 之运盛阴闭塞之时而生生犹不息正以日月之合
 继助元气之偏也然凡进者阳道也生道也退者阴
 道也死道也日月东行则月之进从曰之进西行则
 月之退又符于日之退三也日月虽皆进行比天行
 不及则如退日月五星无殊金水在太阳前后率岁
卷一 第 18a 页 WYG0066-0717a.png
 一周天为最速次火次木惟土积厚重之气入天体
 最深故比五星形最小行最迟而二十八载一周天
 若七政皆西行则向谓迟者今反速向谓速者今反
 迟四也星虽阳精然亦日之馀也以日之阳次于天
 且一日不及一度星之阳不及日远甚而木十馀日
 土二十馀日始不及天一度是木土之速反过于日
 远矣五也五星以退留迟疾伏伏疾迟留退五段推
 步姑以岁星言之大约退十三日而留二十三日而
卷一 第 18b 页 WYG0066-0717b.png
 迟疾伏共行二百六十馀日而复留而复退是行常
 三倍于退而退四倍于留之日然行乃其常退其变
 也若西行则行为退退为行是五星进日何少而退
 日何多六也星家步星伏行最急疾行次急迟行为
 缓留则不行退则逆而西此皆以星附著天体而言
 也若七政随天西行则天自天星自星不可附著天
 体且附著则为东行矣然则星家所谓迟疾伏皆为
 最缓而不及天所为留则不可言留乃行而与天同
卷一 第 19a 页 WYG0066-0717c.png
 健一日皆能过太阳一度至于所谓退乃更速过于
 天之运矣七也由此言之则古法比蔡传为密谨笔
 之以俟知者(明高皇御制文集曰蔡传日月随天左/旋今仰观天象甚不然何以言之当天)
 (清气爽之时指一宿为主使太阴居列宿之西一丈/许尽一夜则太阴过而东矣盖列宿附天次舍而不)
 (动者太阴过东则其右旋明矣之陈普曰天行日进/而日月日退日月非退也以天 进而见其退耳历)
 (家谓日月右旋以此盖不计天之进而但以日月之/退为右旋以背而为面也董鼎曰日月丽乎天宜皆)
 (随天而行也而曰天左旋日月五星右旋何哉朱子/曰天无体二十八宿是其体二十八宿之行即天之)
 (行也是以谓之经星犹机丝之有经定而不动而日/月五星纬乎其中所以分昼夜而立四时以成造化)
卷一 第 19b 页 WYG0066-0717d.png
 (之功也故自地面而观其运行则皆东升西没绕地/而左旋自天度而考其次舍则日月五星独以渐而)
 (东为逆天而右转盖由其行不及天而次舍日以退/然舍虽退而行未尝不进也退虽逆而进未尝不顺)
 (也于天虽逆而右行于地则未尝不顺而/左旋也 以上主左旋之说今附录备考) (附/考)蔡传
 如日法九百四十而一得六邹季友曰而一得六谓
 以九百四十分为一日则得六日而尚有不尽如下
 数也旧本或无一字
 吴亨寿曰岁无定日闰有定法期者一岁之足日也
 岁者一岁之省日也闰者补三岁之省日凑为三岁
卷一 第 20a 页 WYG0066-0718a.png
 之足日也(黄度曰秦用颛顼历置闰在岁后尧历考/中星定分至随月置闰故四时不差遂为)
 (后世/法)朱子曰期三百有六旬六日而今一岁三百五
 十四日者积朔空馀分以为闰朔空者六小月也馀
 分者五日四分日之一也又曰天有四时分为二十
 四气一月二气皆朔气在前中气在后朔气有入前
 月法中气无入前月法朔气币为年中气匝为岁中
 朔不齐正之以闰(闰无中气斗指两辰/之间所以异于他月) 袁黄曰蔡
 传天体至圆一段皆依当时历法十九年气朔分齐
卷一 第 20b 页 WYG0066-0718b.png
 为一章惟唐宋诸历为然今授时历已有馀分不能
 皆齐尧时之历亦不齐今历家推阳九百六限算所
 以不准者正为章蔀会元之数不同耳
 王樵曰圣人治历明时即人事一时修举九官之治
 与羲和所职互相备也马端临谓陶唐以前之官所
 治者天事以后之官所治者民事太皞勾芒数圣人
 者生则知四时之事没则为四时之神成周六官系
 以天地四时盖于民事之中犹寓以治天事之意后
卷一 第 21a 页 WYG0066-0718c.png
 世不知裁成辅相之道始略于天事尔
四岳 鲧哉 异哉 九载绩用弗成
 左传许太岳之胤也杜预注太岳神农之后尧四岳
 也楼钥曰春秋时申吕齐许皆四岳之后愚按国语
 太子晋曰工之从孙四岳(韦昭注工共工也古诸侯/黄帝之后姜姓尧时共工)
 (与此/异)佐禹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钟水丰物皇天嘉之
 命为侯伯赐姓曰姜(韦昭注姜四岳之先炎帝姓也/炎帝世衰其后变易至四岳帝)
 (复赐/祖姓)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民
卷一 第 21b 页 WYG0066-0718d.png
 人也据此文则四岳举舜之后又佐禹治水有功禹
 之自序止言暨益暨稷而不及四岳何与尧舜求禅
 命官皆咨四岳当时职任甚重其贤当不下皋益诸
 人而止以官称其名竟莫可考
 史记索隐汉书律历志谓颛顼五代而生鲧按太史
 公以鲧为颛顼子鲧仕尧舜朝代系殊悬舜为颛顼
 六代孙则鲧必非颛顼之子班氏近得其实顾大韶
 曰家语五帝德篇太史公采为本纪谓黄帝生二子
卷一 第 22a 页 WYG0066-0719a.png
 一曰玄嚣是为帝喾高辛氏之祖二曰昌意是为颛
 顼高阳氏之父帝喾生尧及稷契颛顼生鲧鲧生禹
 黄帝至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夫三皇五帝之事若
 存若亡诗书之传所不载间可推寻必于左氏内外
 传求之左传郯子之言曰炎帝以火纪故为火师而
 火名黄帝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少昊氏之立也
 凤鸟适至故为鸟师而鸟名自颛顼以来乃纪于近
 由此言之少昊在黄帝之后颛顼之前明矣今本纪
卷一 第 22b 页 WYG0066-0719b.png
 五帝不数少昊而直曰黄帝崩其孙昌意之子颛顼
 立则将置少昊氏于何地乎生民以来一治一乱国
 语少昊氏之衰也九黎乱德颛顼乃命重黎绝地天
 通颛顼氏之衰也共工氏霸九州帝喾伐之而序正
 星辰皆其子孙失德衰败而异姓代兴若黄帝之后
 即少昊少昊之后即颛顼颛顼之后即帝喾数百年
 常治不乱则九黎共工安所厕足于其间乎左氏所
 云高辛氏有才子帝鸿氏有不才子皆言其苗裔耳
卷一 第 23a 页 WYG0066-0719c.png
 非必指其身也而读者不察以鲧为颛顼之亲子稷
 契俱帝喾之亲子于是竹书纪年谓鲧一百九十岁
 而诛推其受命治水之年盖已一百八十一矣世必
 无一百八十之人犹膺重任者八十九十曰耄有罪
 不加刑焉亦必无一百九十而犹诛殛之者尧未举
 舜之先书称百姓昭明庶绩咸熙稷契果亲弟百八
 十年而不知尧岂若是之暗而羲和四岳诸人岂蔽
 贤若是哉本纪以稷契皆帝喾子已未可信以鲧为
卷一 第 23b 页 WYG0066-0719d.png
 颛顼子斯断断不然礼记疏引春秋序命历曰炎帝
 号大庭氏传八世合五百二十岁次黄帝曰轩辕氏
 传十世一千五百二十岁次少昊曰金天氏传八世
 五百岁次颛顼即高阳氏传二十世(左传疏引此/云传九世)
 百五十岁次帝喾即高辛氏传十世(左传疏云/传八世)四百
 岁郑康成尝据之以绌本纪纬书虽不可信此说近
 之愚按左传子产谓鲧化黄能以入羽渊实为夏郊
 三代举之鲁语及祭法皆云夏后氏郊鲧而宗禹夫
卷一 第 24a 页 WYG0066-0720a.png
 禹受天下于舜犹舜受天下于尧也舜不郊瞽□而
 禹独郊鲧焉此必无之事韦昭曰鲁语有虞氏郊尧
 而宗舜祭法又云有虞氏郊喾而宗尧盖舜在时则
 宗尧舜崩而子孙宗舜故郊尧耳愚谓鲧之得郊当
 亦如是禹能修鲧之功夏之子孙因禹而追鲧于义
 无害若当禹之身而直以其父配天则何以处夫殛
 之羽山者也
 异孔传训已也退也疏云异声近已故为已也说文
卷一 第 24b 页 WYG0066-0720b.png
 音异训举也蔡传已废而复强举盖兼取二义袁黄
 曰当从说文训举列子囚累桎何以异哉即以举释
 之何不可曰举哉便见不得已之意
 金履祥曰周汉以来多称尧有九年之水今考自洪
 水方割即举鲧俾乂九载无成而后举舜舜举禹禹
 八年于外而后成功前后几二十年曰九年者以鲧
 九载言之耳洪水盖如后世岁有河决之患鲧多为
 堤防以障之而患日甚然必待九载始易之何也九
卷一 第 25a 页 WYG0066-0720c.png
 载之间非尽无功但无成耳禹之不谏其父何也禹
 必常谏鲧必不从舜之知禹亦以此也
七十载否德 烝烝乂 釐降二女于妫汭 嫔于虞
 孔传尧年十六以唐侯升为天子在位七十年则时年
 八十六疏云遍检书传无尧即位之年孔氏必当有据
 (附/考)蔡传否不通谓与不字通用也古不字本俯九切
 曾氏曰烝如烝之浮浮之烝盛德上达化而熟之使
 不自知也
卷一 第 25b 页 WYG0066-0720d.png
 袁黄曰釐降之釐与允釐之釐不同不宜同训为治
 蔡云治装陋矣诗既醉篇釐尔士女孔传云釐予也
 此当依诗诂无疑 孔疏列女传云二女长曰娥皇
 次曰女英舜即位娥皇为后女英为妃郑氏注礼记
 乃云舜不告而娶不立正妃此郑所自说未有书传
 云然愚按檀弓云舜崩于苍梧之野盖三妃未之从
 也疏引帝王世纪云长妃娥皇无子次妃女英生商
 均三妃癸比生二女宵明烛光癸比他书未闻当以
卷一 第 26a 页 WYG0066-0721a.png
 二女为正 金履祥曰史记称黄帝曾孙喾喾之子
 尧则尧是黄帝玄孙又称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
 历穷蝉敬康句望蟜牛以至瞽瞍而生舜则舜是黄
 帝八世孙尧舜俱出于黄帝则二女之妻不亦渎姓
 无别已乎世系之传史记之失考也昔欧阳修谓司
 马迁汉史其纪汉之初已不知高祖之世系父曰太
 公而犹不知其名母曰刘媪而犹不知其氏而其上
 纪五帝之世母妻嫡庶子孙名氏一无所遗耳目所
卷一 第 26b 页 WYG0066-0721b.png
 及尚如此则二千馀年所传闻者其详果足信乎或
 曰世本也非迁所自言也抑世本果出于三代之时
 乎以世本为三代之书犹以尔雅为周公之书也故
 朱子谓世本出于附会假托不可凭据今以叙舜之
 次推之其不可凭也审矣曰然则舜果何出乎考之
 于书曰虞舜曰嫔于虞是虞者有国之称也参之国
 语史伯之言曰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
 虞夏商周是也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也夏
卷一 第 27a 页 WYG0066-0721c.png
 禹能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
 保于百姓者也周弃能播殖谷疏以衣食民人者也
 其后皆为王公侯伯夫以虞幕并契稷而言则幕为
 始封有虞之君而舜所自出以王天下者也愚按左
 传云陈颛顼之族也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是幕乃
 颛顼之后无疑史本纪不载幕名未知去舜几世然
 幕既祖颛顼而颛顼乃黄帝之孙帝喾之父也谓舜
 与尧非同出黄帝可乎祭法云有虞氏禘黄帝而
卷一 第 27b 页 WYG0066-0721d.png
 郊喾祖颛顼而宗尧世本固未可信祭法亦不可信
 乎意者上古质野礼制未备虽所出同而姓各别者
 皆得通婚姻夏商以后始严矣(本孔/疏) 孔疏妫汭在
 河东虞乡县历山西西流至蒲坂县南入于河舜居
 其旁周武王赐陈胡公姓为妫为舜居妫水故也金
 履祥曰舜生于姚墟因生为姚姓居于妫汭后世复
 因居为妫姓非舜有二姓也诸冯妫汭皆在今河中
 府河东县孟子以为东夷之人盖对文王岐周而言
卷一 第 28a 页 WYG0066-0722a.png
 自河中至岐周千馀里也说者指齐之历山濮之雷
 泽为舜侧微耕渔之地特因孟子之言而附会之耳
 史记正义括地志故虞城在陜州河北县东北五十
 里虞山之上郦道元注水经云軨桥东北有虞城尧
 以女嫔于虞之地也
 
 
 
卷一 第 28b 页 WYG0066-0722b.png
 
 
 
 
 
 
 
 尚书埤传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