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第 1a 页 WYG0170-022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辩义卷三 明 卓尔康 撰
桓公一
庚午○桓王九年
元年○齐僖二十年晋哀七年卫宣八年蔡桓四年郑
庄三十三年曹桓四十六年陈桓三十四年杞武四
十年宋殇九年秦宁五年楚武三十年
春王正月公即位
春秋辩义卷三 明 卓尔康 撰
桓公一
庚午○桓王九年
元年○齐僖二十年晋哀七年卫宣八年蔡桓四年郑
庄三十三年曹桓四十六年陈桓三十四年杞武四
十年宋殇九年秦宁五年楚武三十年
春王正月公即位
卷三 第 1b 页 WYG0170-0223b.png
胡氏桓公与闻乎故而书即位著其弑立之罪深
绝之也古者诸侯不再娶于礼无二适惠公元妃
既卒继室以声子则是摄行内主之事矣仲子安
得为夫人母非夫人则桓乃隐之庶弟安得为适
子谓当立乎桓不当立则国乃隐公之国其欲授
桓乃实让之非摄也公羊所谓桓幼而贵隐长而
卑子以母贵者其说非欤曰此徇惠公失礼而为
之词非春秋之法也仲子有宠惠公欲以为夫人
绝之也古者诸侯不再娶于礼无二适惠公元妃
既卒继室以声子则是摄行内主之事矣仲子安
得为夫人母非夫人则桓乃隐之庶弟安得为适
子谓当立乎桓不当立则国乃隐公之国其欲授
桓乃实让之非摄也公羊所谓桓幼而贵隐长而
卑子以母贵者其说非欤曰此徇惠公失礼而为
之词非春秋之法也仲子有宠惠公欲以为夫人
卷三 第 2a 页 WYG0170-0223c.png
母爱者子抱惠公欲以桓为适嗣礼之所不得为
也礼不得为而惠公从其邪心而为之隐公又探
其邪心而成之公羊又肆其邪说而传之汉朝又
引为邪议而用之夫妇之大伦乱矣春秋明著桓
罪深加贬绝备书终始讨罪之义以示王法正人
伦也
公羊氏继故不书即位正也先君不以其道终子弟
不忍即位也继故而言即位是与闻乎弑也先君不
也礼不得为而惠公从其邪心而为之隐公又探
其邪心而成之公羊又肆其邪说而传之汉朝又
引为邪议而用之夫妇之大伦乱矣春秋明著桓
罪深加贬绝备书终始讨罪之义以示王法正人
伦也
公羊氏继故不书即位正也先君不以其道终子弟
不忍即位也继故而言即位是与闻乎弑也先君不
卷三 第 2b 页 WYG0170-0223d.png
以其道终已正即位之道而即位是无恩乎先君也
隐不书即位既以为夫子削之然则桓之即位何以
不削盖桓之弑隐有所归狱夷然不自以为弑也不
自以为弑何敢以弑加之春秋所以处君父之道固
是如此书公薨与书即位一也
熊过氏曰即就也先谒庙明继祖也还就阼阶之位
见百官以正君臣也事毕而反凶服焉其礼如伊尹
冕服奉嗣王袛见厥祖者朱先生谓王侯以国为家
隐不书即位既以为夫子削之然则桓之即位何以
不削盖桓之弑隐有所归狱夷然不自以为弑也不
自以为弑何敢以弑加之春秋所以处君父之道固
是如此书公薨与书即位一也
熊过氏曰即就也先谒庙明继祖也还就阼阶之位
见百官以正君臣也事毕而反凶服焉其礼如伊尹
冕服奉嗣王袛见厥祖者朱先生谓王侯以国为家
卷三 第 3a 页 WYG0170-0224a.png
虽先君之丧犹以为已私服是也然柩前之位所谓
即位而哭阼阶之位亦止行于庙中与正朝犹有不
同未受黻冕自难以士服临朝康王之诰曰诸侯出
庙门俟王出在应门之内应门内王之治朝而可以
麻冕彤裳临诸侯王世子受末命即成为君诸侯世
子虽誓于王君薨犹必亲受命也借吉行事必待踰
年改冕服见祖太甲于元祀月朔乃行之先儒谓始
丧即行朝庙即位礼者亦考之不详也
即位而哭阼阶之位亦止行于庙中与正朝犹有不
同未受黻冕自难以士服临朝康王之诰曰诸侯出
庙门俟王出在应门之内应门内王之治朝而可以
麻冕彤裳临诸侯王世子受末命即成为君诸侯世
子虽誓于王君薨犹必亲受命也借吉行事必待踰
年改冕服见祖太甲于元祀月朔乃行之先儒谓始
丧即行朝庙即位礼者亦考之不详也
卷三 第 3b 页 WYG0170-0224b.png
三月公会郑伯于垂
桓公为仲子所生于宋更亲宋郑向以公子冯故互
相构怨郑于隐十年已伐宋今不结鲁虞鲁必助宋
以相难鲁固郑所亟欲善也隐公固阴结郑况桓公
身抱大恶又为宋亲不交郑郑必仗大义以难鲁郑
固鲁所亟欲善也故有是会
垂曹地
郑伯以璧假许田
桓公为仲子所生于宋更亲宋郑向以公子冯故互
相构怨郑于隐十年已伐宋今不结鲁虞鲁必助宋
以相难鲁固郑所亟欲善也隐公固阴结郑况桓公
身抱大恶又为宋亲不交郑郑必仗大义以难鲁郑
固鲁所亟欲善也故有是会
垂曹地
郑伯以璧假许田
卷三 第 4a 页 WYG0170-0224c.png
胡传汤沐之邑朝宿之地先王所锡先祖所受私相
贸易而莫之顾是有无君之心而废朝觐之礼有无
亲之心而弃先祖之地矣故圣人以是为国恶而隐
之也其不曰以璧易田而谓之假者夫易则已矣言
假则有归道焉又以见许人改过迁善自新之意非
止隐国恶而已也
郑人以祊易许田既有成言我已入祊矣许田固郑
有也郑欲结鲁以临许复以璧假之多为贶于鲁其
贸易而莫之顾是有无君之心而废朝觐之礼有无
亲之心而弃先祖之地矣故圣人以是为国恶而隐
之也其不曰以璧易田而谓之假者夫易则已矣言
假则有归道焉又以见许人改过迁善自新之意非
止隐国恶而已也
郑人以祊易许田既有成言我已入祊矣许田固郑
有也郑欲结鲁以临许复以璧假之多为贶于鲁其
卷三 第 4b 页 WYG0170-0224d.png
曰假者郑伯之辞为恭也抑春秋为鲁临文亦应如
比
郝仲舆曰初郑以祊归鲁名为易许实输鲁平以酬
狐壤之怨缓救宋之师而未敢断然责偿也于今五
年许不出郑亦不请一旦而责五年之负何也桓公
气馁于篡国情迫于亲郑郑持其急而因以为市以
璧假要之也
刘氏曰公羊谓系之许也非也诗云居尝与许复周
比
郝仲舆曰初郑以祊归鲁名为易许实输鲁平以酬
狐壤之怨缓救宋之师而未敢断然责偿也于今五
年许不出郑亦不请一旦而责五年之负何也桓公
气馁于篡国情迫于亲郑郑持其急而因以为市以
璧假要之也
刘氏曰公羊谓系之许也非也诗云居尝与许复周
卷三 第 5a 页 WYG0170-0225a.png
公之宇然则周公受封本有许邑非春秋故系之许
也且地邑各自有名据实而书岂敢擅易哉
左氏见隐公八年郑以祊与鲁桓元年鲁以许田与
郑又见鲁颂云居尝与许复周公之宇则遂以为许
鲁地也曾不知许有二诗所谓许者周公旧封也春
秋所谓许田者许国之地也如经书筑台于秦仲遂
至黄乃复秦与黄皆鲁地而诸侯之国亦有秦有黄
也不可以许田即为鲁旧地而生易田之说且文武
也且地邑各自有名据实而书岂敢擅易哉
左氏见隐公八年郑以祊与鲁桓元年鲁以许田与
郑又见鲁颂云居尝与许复周公之宇则遂以为许
鲁地也曾不知许有二诗所谓许者周公旧封也春
秋所谓许田者许国之地也如经书筑台于秦仲遂
至黄乃复秦与黄皆鲁地而诸侯之国亦有秦有黄
也不可以许田即为鲁旧地而生易田之说且文武
卷三 第 5b 页 WYG0170-0225b.png
之子孙孰非有功而亲者使皆有朝宿汤沐之邑中
国何地以处之此不然也考之地志今许州许昌郡
古许国也见有许田县则许田是许之田如邾田之
类何得以为鲁地近许之田乎是又不然也况祊今
在沂州琅琊县有祊地去泰山为远安得为郑人助
祭汤沐之邑借如彼说时郑庄公方强此年既以祊
归鲁必欲急得许田隐公何得终其身不归之及桓
之立始以璧假之何哉况神不歆非祀民不祀非族
国何地以处之此不然也考之地志今许州许昌郡
古许国也见有许田县则许田是许之田如邾田之
类何得以为鲁地近许之田乎是又不然也况祊今
在沂州琅琊县有祊地去泰山为远安得为郑人助
祭汤沐之邑借如彼说时郑庄公方强此年既以祊
归鲁必欲急得许田隐公何得终其身不归之及桓
之立始以璧假之何哉况神不歆非祀民不祀非族
卷三 第 6a 页 WYG0170-0225c.png
郑伯虽至愚释泰山之祀而为鲁祀周公非人情之
甚也圣人脩经欲令后世明知不待三传而后著使
诚有易田之事但曰归祊入祊无乃太隐而不可知
乎不知祊者乃郑尝所侵有之地而特近于鲁今归
于我者郑人思以结鲁之援六年既来输平恐鲁之
好未固谓隐公可以利啖之故以祊地与之郑归而
鲁入之然后二国之党固矣予尝疑祊在沂州为鲁
地经不书鲁失祊之时或在春秋之前也考之祊即
甚也圣人脩经欲令后世明知不待三传而后著使
诚有易田之事但曰归祊入祊无乃太隐而不可知
乎不知祊者乃郑尝所侵有之地而特近于鲁今归
于我者郑人思以结鲁之援六年既来输平恐鲁之
好未固谓隐公可以利啖之故以祊地与之郑归而
鲁入之然后二国之党固矣予尝疑祊在沂州为鲁
地经不书鲁失祊之时或在春秋之前也考之祊即
卷三 第 6b 页 WYG0170-0225d.png
近鲁非本鲁地也若本鲁地经但当书郑伯使宛来
归祊足矣不当继书曰庚寅我入祊据齐人归我济
西田经不书我入济西齐人归欢及阐经不书我入
欢阐盖鲁之故地既失复得何用书入乎今祊特书
曰我入祊则见鲁公贪郑之赂非可入而入故也若
乃许田既非鲁之旧封何得是乎曰此春秋之微义
隐公既交齐郑十年乃相与伐宋而取郜防十一年
乃合齐郑之师伐许而有其地盖鲁之有许田自入
归祊足矣不当继书曰庚寅我入祊据齐人归我济
西田经不书我入济西齐人归欢及阐经不书我入
欢阐盖鲁之故地既失复得何用书入乎今祊特书
曰我入祊则见鲁公贪郑之赂非可入而入故也若
乃许田既非鲁之旧封何得是乎曰此春秋之微义
隐公既交齐郑十年乃相与伐宋而取郜防十一年
乃合齐郑之师伐许而有其地盖鲁之有许田自入
卷三 第 7a 页 WYG0170-0226a.png
许之年始伐宋之谋本于齐郑故经书翚帅师会齐
人伐宋会者谋出于彼也入许之师出乎隐公故书
公及齐人郑人入许及者谋主于我也然许田近郑
而远于鲁鲁人虽有之郑人之所欲也时隐公尚强
郑人虽欲得之而未能与鲁争逮一旦桓公篡隐郑
庄乘间直至于鲁之垂以求许田名为璧假实胁取
之也桓公不义方惧诸侯之讨宜不敢不与也自是
许之土地为郑所有许田此不见经至郑庄死忽突
人伐宋会者谋出于彼也入许之师出乎隐公故书
公及齐人郑人入许及者谋主于我也然许田近郑
而远于鲁鲁人虽有之郑人之所欲也时隐公尚强
郑人虽欲得之而未能与鲁争逮一旦桓公篡隐郑
庄乘间直至于鲁之垂以求许田名为璧假实胁取
之也桓公不义方惧诸侯之讨宜不敢不与也自是
许之土地为郑所有许田此不见经至郑庄死忽突
卷三 第 7b 页 WYG0170-0226b.png
争国郑国大乱许叔始得乘间而入许复有其国经
于桓十五年先书郑突出奔蔡郑忽归于郑即继书
许叔入于许其旨隐而甚明由是郑人无时不伐许
必欲得其故地许人凡四迁以避之而卒不免逮春
秋之末经书郑游速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而后已
许郑之事盖繇郑庄假许田于鲁故也考之春秋许
之源流兴亡若是何得如左氏附会之说妄假易田
之事乎左氏为许田之说既误后又觉有许叔入许
于桓十五年先书郑突出奔蔡郑忽归于郑即继书
许叔入于许其旨隐而甚明由是郑人无时不伐许
必欲得其故地许人凡四迁以避之而卒不免逮春
秋之末经书郑游速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而后已
许郑之事盖繇郑庄假许田于鲁故也考之春秋许
之源流兴亡若是何得如左氏附会之说妄假易田
之事乎左氏为许田之说既误后又觉有许叔入许
卷三 第 8a 页 WYG0170-0226c.png
之事乃于隐十一年公及齐郑入许设辞谓齐侯以
许让公公又以与郑人郑伯使百里奉许叔以居许
东偏盖为后张本也不知郑之得许乃在于璧假之
年何得于隐公之时已有之学者之于春秋不究源
流始末期于自得而惟随三传东西若是错误者岂
少耶此容齐说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
辞曰渝盟无享国何其坚也鲁郑之交固而郑无宋
许让公公又以与郑人郑伯使百里奉许叔以居许
东偏盖为后张本也不知郑之得许乃在于璧假之
年何得于隐公之时已有之学者之于春秋不究源
流始末期于自得而惟随三传东西若是错误者岂
少耶此容齐说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
辞曰渝盟无享国何其坚也鲁郑之交固而郑无宋
卷三 第 8b 页 WYG0170-0226d.png
虞矣鲁亦不虞讨矣
越近垂地
秋大水
书大水之始
冬十月
辛未○桓王十年
二年○齐僖二十一晋哀八卫宣九蔡桓五郑庄三十
四曹桓四十七陈桓三十五杞武四十一宋殇十弑
越近垂地
秋大水
书大水之始
冬十月
辛未○桓王十年
二年○齐僖二十一晋哀八卫宣九蔡桓五郑庄三十
四曹桓四十七陈桓三十五杞武四十一宋殇十弑
卷三 第 9a 页 WYG0170-0227a.png
秦宁六楚武三十一
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
郑庄公欲纳冯于宋自隐四年以后郑宋之兵大抵
以冯故也殇公轻听谗人之交斗立十年十一战民
不堪命则信有之孔父职为司马而不能谏律以大
臣之道固不能无罪然华督冯之党也伺间久矣至
是因民心内离郑援外固杀孔父而夺之兵因弑殇
公而人莫敢动召公子冯于郑而立之以亲郑鲁齐
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
郑庄公欲纳冯于宋自隐四年以后郑宋之兵大抵
以冯故也殇公轻听谗人之交斗立十年十一战民
不堪命则信有之孔父职为司马而不能谏律以大
臣之道固不能无罪然华督冯之党也伺间久矣至
是因民心内离郑援外固杀孔父而夺之兵因弑殇
公而人莫敢动召公子冯于郑而立之以亲郑鲁齐
卷三 第 9b 页 WYG0170-0227b.png
皆有赂遂相宋公督之本末如此左氏杀孔氏取其
妻盖碎说也而公羊义形于色之云亦缘文生义耳
人臣死君难例书曰及孔父荀息仇牧是也而其人
之贤否与其死之善不善则各存乎其事矣孔父先
死而曰及书尊及卑也书大夫有官则称之亦非所
谓贤乎孔父之意也
胡传华督欲弑君而惮孔父刘安欲叛汉而惮汲黯
曹操欲禅位而惮孔融此数君子者义形于色皆足
妻盖碎说也而公羊义形于色之云亦缘文生义耳
人臣死君难例书曰及孔父荀息仇牧是也而其人
之贤否与其死之善不善则各存乎其事矣孔父先
死而曰及书尊及卑也书大夫有官则称之亦非所
谓贤乎孔父之意也
胡传华督欲弑君而惮孔父刘安欲叛汉而惮汲黯
曹操欲禅位而惮孔融此数君子者义形于色皆足
卷三 第 10a 页 WYG0170-0227c.png
以卫宗社而忤邪心奸臣之所以惮也不有君子其
能国乎
督为太宰不书其官或官非卿或卿不命或削之未
可知也
孔父嘉为司马左氏文也左氏以嘉为名刘敞曰君
前臣名名其君于上不得字其臣于下礼之大节也
杜氏曰孔父称名者内不能正其闺门外取怨于民
也谷梁曰孔父先死其曰及何也书尊及卑也何以
能国乎
督为太宰不书其官或官非卿或卿不命或削之未
可知也
孔父嘉为司马左氏文也左氏以嘉为名刘敞曰君
前臣名名其君于上不得字其臣于下礼之大节也
杜氏曰孔父称名者内不能正其闺门外取怨于民
也谷梁曰孔父先死其曰及何也书尊及卑也何以
卷三 第 10b 页 WYG0170-0227d.png
知先杀孔父曰子既死父不忍称其名臣既死君不
忍称其名又曰其不称名盖为祖讳也赵子常曰督
宋大夫其名未赐族也孔父嘉不名者天子之命大
夫也或名或字两家之说如聚讼然夫诸侯不生名
死则名之不称与夷则殇公之名终身不见于经何
所徵疑信也熊过氏曰天子之命大夫故不名则益
疏矣刘卷非天子三公乎然以字为得者有三义诸
侯以字为氏因以为族骇乃公子展之孙公命以字
忍称其名又曰其不称名盖为祖讳也赵子常曰督
宋大夫其名未赐族也孔父嘉不名者天子之命大
夫也或名或字两家之说如聚讼然夫诸侯不生名
死则名之不称与夷则殇公之名终身不见于经何
所徵疑信也熊过氏曰天子之命大夫故不名则益
疏矣刘卷非天子三公乎然以字为得者有三义诸
侯以字为氏因以为族骇乃公子展之孙公命以字
卷三 第 11a 页 WYG0170-0228a.png
为展氏孔父之后皆氏孔一也孔子为孔父之孙如
果以孔为名将为孔氏子姓者世世名其祖矣忍乎
谷梁为祖讳之说似为得之二也以字义为断名嘉
字孔父与楚成嘉字孔父郑公子嘉字孔同三也予
谓尤莫近于家语矣家语曰孔父生时所赐号与陈
女叔一例盖宋陈为三恪时王崇异之此说不可易
也
或曰宋司城荡荡固其名而其孙为荡意诸则固以
果以孔为名将为孔氏子姓者世世名其祖矣忍乎
谷梁为祖讳之说似为得之二也以字义为断名嘉
字孔父与楚成嘉字孔父郑公子嘉字孔同三也予
谓尤莫近于家语矣家语曰孔父生时所赐号与陈
女叔一例盖宋陈为三恪时王崇异之此说不可易
也
或曰宋司城荡荡固其名而其孙为荡意诸则固以
卷三 第 11b 页 WYG0170-0228b.png
名为字矣岂高中玄所谓春秋宗旨自有所在而或
名或字无意于其间欤则谓孔氏子孙世世名祖之
说又不可执
滕子来朝
滕子称子胡氏曰先儒谓时王所黜也又有言其在
丧者矣又有言春秋严于乱贼之党桓公弑立滕侯
首先来朝降而称子以正其罪者又有谓小国事大
国不堪徵求甘从降爵以从杀礼者夫严于乱贼之
名或字无意于其间欤则谓孔氏子孙世世名祖之
说又不可执
滕子来朝
滕子称子胡氏曰先儒谓时王所黜也又有言其在
丧者矣又有言春秋严于乱贼之党桓公弑立滕侯
首先来朝降而称子以正其罪者又有谓小国事大
国不堪徵求甘从降爵以从杀礼者夫严于乱贼之
卷三 第 12a 页 WYG0170-0228c.png
党固谬矣如曰在丧则终春秋之世不复称侯者何
说焉独为时王所黜似为近理高中玄曰周天子虽
弱然岂曾无一事行于微小之国者乎传曰杞侯爵
鲁庄公二十七年书杞伯来朝其后又称子盖为时
王所黜薛侯爵庄公三十一年书薛伯卒盖为时王
所黜滕侯爵隐公七年滕侯书卒其后称子盖为时
王所黜固有记之者矣此何不足据而必以为孔子
降之乎且孔子降滕侯为子也其杞侯之伯之子薛
说焉独为时王所黜似为近理高中玄曰周天子虽
弱然岂曾无一事行于微小之国者乎传曰杞侯爵
鲁庄公二十七年书杞伯来朝其后又称子盖为时
王所黜薛侯爵庄公三十一年书薛伯卒盖为时王
所黜滕侯爵隐公七年滕侯书卒其后称子盖为时
王所黜固有记之者矣此何不足据而必以为孔子
降之乎且孔子降滕侯为子也其杞侯之伯之子薛
卷三 第 12b 页 WYG0170-0228d.png
侯之伯亦皆孔子降之乎杞侯之伯之子薛侯之伯
果时王所黜也则滕侯之子独非时王黜之乎孔子
作春秋袛可明是非以定褒贬断不得自行予夺降
人之侯而又与之以子也且文定亦未考桓王之时
势耳盖当时周德虽衰而东迁未几王灵不歇桓王
虽无拨乱反正之才然非孱主也即其在位二十三
年行事参之恶郑侯而不礼右虢公而畀政两置翼
侯一伐曲沃宋公不王蔡卫郕不会王命即令齐郑
果时王所黜也则滕侯之子独非时王黜之乎孔子
作春秋袛可明是非以定褒贬断不得自行予夺降
人之侯而又与之以子也且文定亦未考桓王之时
势耳盖当时周德虽衰而东迁未几王灵不歇桓王
虽无拨乱反正之才然非孱主也即其在位二十三
年行事参之恶郑侯而不礼右虢公而畀政两置翼
侯一伐曲沃宋公不王蔡卫郕不会王命即令齐郑
卷三 第 13a 页 WYG0170-0229a.png
讨之芮伯奔卫即同秦师执之亦蹈厉矣特为政不
平凡事多狡如因曲沃之叛而改图立翼已不能有
苏忿生之田而易于郑故天下不服耳则夫滕侯小
有失礼而整君纲饬旧典因其弱而易法贬号为子
此事理所必有也矧舍天下而独法滕亦桓王之故
智也彼不会王命伐宋者非蔡卫郕三国耶而以齐
人郑人讨违命者一郕也蔡卫大则舍之郕小则讨
之天下大则舍之滕小则斥之桓王借一滕以彰天
平凡事多狡如因曲沃之叛而改图立翼已不能有
苏忿生之田而易于郑故天下不服耳则夫滕侯小
有失礼而整君纲饬旧典因其弱而易法贬号为子
此事理所必有也矧舍天下而独法滕亦桓王之故
智也彼不会王命伐宋者非蔡卫郕三国耶而以齐
人郑人讨违命者一郕也蔡卫大则舍之郕小则讨
之天下大则舍之滕小则斥之桓王借一滕以彰天
卷三 第 13b 页 WYG0170-0229b.png
王一时之威夫子因借一书滕以存万古君臣之分
此事理所必有也其以自贬为说亦有一證通鉴载
周显二十三年卫更贬号曰侯服属三晋慎靓王元
年卫更贬号曰君此皆春秋末战国初年之事也必
以前固有此事卫可踵而行之耳此说孙明复程子
皆主之
灌甫曰按乐正子记滕侯薛侯旅朝隐公桓王闻之
徵朝滕以子往薛以伯往王怒皆黜焉以子往以伯
此事理所必有也其以自贬为说亦有一證通鉴载
周显二十三年卫更贬号曰侯服属三晋慎靓王元
年卫更贬号曰君此皆春秋末战国初年之事也必
以前固有此事卫可踵而行之耳此说孙明复程子
皆主之
灌甫曰按乐正子记滕侯薛侯旅朝隐公桓王闻之
徵朝滕以子往薛以伯往王怒皆黜焉以子往以伯
卷三 第 14a 页 WYG0170-0229c.png
往自贬之说也王怒皆黜焉时王所黜之说也因其
子往而贬之尤易为力乐正所记可作两證
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
宋有弑君之乱诸侯不能正名讨罪更受赂立贼而
还春秋独书一成字以著其罪徐邈曰宋虽已乱诸
侯讨之则有拨乱之功不讨则受成乱之责左氏谓
四国受赂立华氏是长其乱萌而宋国他日之祸皆
胚胎于此矣齐之伯也释晋里克及鲁庆父弑君之
子往而贬之尤易为力乐正所记可作两證
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
宋有弑君之乱诸侯不能正名讨罪更受赂立贼而
还春秋独书一成字以著其罪徐邈曰宋虽已乱诸
侯讨之则有拨乱之功不讨则受成乱之责左氏谓
四国受赂立华氏是长其乱萌而宋国他日之祸皆
胚胎于此矣齐之伯也释晋里克及鲁庆父弑君之
卷三 第 14b 页 WYG0170-0229d.png
罪而不诛君臣之道遂以陵替晋之伯也削王室之
地召王于温而使诸侯朝之名分之坏孰有甚于此
者襄公以后虽数世为诸侯长然观其施为大抵皆
缓篡弑之罪纵人臣之恶开祸乱之门夫子伤之甚
痛之甚思欲一拯救之而不可得也于此书一成字
以著其罪此特笔也故讨弑者明正其罪莫如州吁
以后弑君者辈出多不书矣成弑者明著其罪莫如
于稷以后党逆者辈出多不书矣讨弑者已成绝笔
地召王于温而使诸侯朝之名分之坏孰有甚于此
者襄公以后虽数世为诸侯长然观其施为大抵皆
缓篡弑之罪纵人臣之恶开祸乱之门夫子伤之甚
痛之甚思欲一拯救之而不可得也于此书一成字
以著其罪此特笔也故讨弑者明正其罪莫如州吁
以后弑君者辈出多不书矣成弑者明著其罪莫如
于稷以后党逆者辈出多不书矣讨弑者已成绝笔
卷三 第 15a 页 WYG0170-0230a.png
以后之无可书而不书弑君者代不乏人以后之不
胜书而不书故春秋之初止记二条以为大法而已
诸侯之会自参以上必言故其义胡氏备矣成字解
安定胡氏曰成就也谢氏曰遂其事之谓成此其义
也说者不达经义而以成为平如杜氏所说悖教殊
甚请以经传證之经书诸国平者六如隐八年郑来
渝平宣四年平莒及郯十五年宋及楚平昭七年暨
齐平定十年及齐平定十一年及郑平皆未有言成
胜书而不书故春秋之初止记二条以为大法而已
诸侯之会自参以上必言故其义胡氏备矣成字解
安定胡氏曰成就也谢氏曰遂其事之谓成此其义
也说者不达经义而以成为平如杜氏所说悖教殊
甚请以经传證之经书诸国平者六如隐八年郑来
渝平宣四年平莒及郯十五年宋及楚平昭七年暨
齐平定十年及齐平定十一年及郑平皆未有言成
卷三 第 15b 页 WYG0170-0230b.png
者则不以成为平可知也即左氏所载如隐之三成
纪好桓元之结祊成三年之杞求成庄十五之郑成
文三之请成于晋及拜晋成襄九之郑人恐乃行成
如此不一皆言成也亦惟传有此成也然传言平者
亦有四桓十二之宋公辞平僖十二之齐侯使管夷
吾平戎于王二十五年之卫人平莒于我成元年之
晋使瑕嘉平戎于王者是也与此条以成宋乱文适
相似者亦有一庄十三年会于北杏以平宋乱是也
纪好桓元之结祊成三年之杞求成庄十五之郑成
文三之请成于晋及拜晋成襄九之郑人恐乃行成
如此不一皆言成也亦惟传有此成也然传言平者
亦有四桓十二之宋公辞平僖十二之齐侯使管夷
吾平戎于王二十五年之卫人平莒于我成元年之
晋使瑕嘉平戎于王者是也与此条以成宋乱文适
相似者亦有一庄十三年会于北杏以平宋乱是也
卷三 第 16a 页 WYG0170-0230c.png
乃北杏之去年冬猛获南宫长万皆已被醢伏其罪
矣北杏之会不过亿宁其上下耳故可言平若华督
弑君庄公为弑君所立正在乱时使齐侯一会戮华
督而诛之易庄公置君而后去则宋乱平矣今为赂
故立华氏适成其乱而已
永嘉吕氏曰不书以成宋乱则稷之会疑于谋讨督
不书宋灾故则澶渊之会疑于谋讨蔡直书其所为
而后是非善恶之实著矣
矣北杏之会不过亿宁其上下耳故可言平若华督
弑君庄公为弑君所立正在乱时使齐侯一会戮华
督而诛之易庄公置君而后去则宋乱平矣今为赂
故立华氏适成其乱而已
永嘉吕氏曰不书以成宋乱则稷之会疑于谋讨督
不书宋灾故则澶渊之会疑于谋讨蔡直书其所为
而后是非善恶之实著矣
卷三 第 16b 页 WYG0170-0230d.png
稷宋地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
汪氏曰按公谷皆云周公称太庙而左传既称周公
之庙又称周庙谓之宗庙杜预以为文王庙夫王制
诸侯之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郑氏云太祖
始封之君如齐之太公卫之康叔是也成王封伯禽
于鲁以奉周公故周公为鲁之始祖而祀之于太庙
伯禽为始封之君而祀之于世室也太者大而无上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
汪氏曰按公谷皆云周公称太庙而左传既称周公
之庙又称周庙谓之宗庙杜预以为文王庙夫王制
诸侯之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郑氏云太祖
始封之君如齐之太公卫之康叔是也成王封伯禽
于鲁以奉周公故周公为鲁之始祖而祀之于太庙
伯禽为始封之君而祀之于世室也太者大而无上
卷三 第 17a 页 WYG0170-0231a.png
之名岂以太庙之上又有文王庙乎春秋四书太庙
未尝书宗庙也郊特牲云诸侯不得祖天子岂以文
王之庙而可立之于鲁乎礼称以禘礼祀周公于太
庙盖繇鲁有禘礼祭文王为所自出之帝故遂谓鲁
有文王庙若鲁颂称姜嫄而说礼者亦云鲁有姜嫄
庙耳
北郜在今兖州府城武县东南
秋七月杞侯来朝
未尝书宗庙也郊特牲云诸侯不得祖天子岂以文
王之庙而可立之于鲁乎礼称以禘礼祀周公于太
庙盖繇鲁有禘礼祭文王为所自出之帝故遂谓鲁
有文王庙若鲁颂称姜嫄而说礼者亦云鲁有姜嫄
庙耳
北郜在今兖州府城武县东南
秋七月杞侯来朝
卷三 第 17b 页 WYG0170-0231b.png
左传杞侯来朝不敬乃谋伐之
黄正宪氏曰莒与鲁为邻杞偪胁于莒欲求强援故
来朝乃鲁桓欺其弱小苛责以利不遂所欲九月即
入其国按黄氏此说盖以杞迁缘陵者也不知此时
杞尚在雍丘不然误认公谷之纪也
郝仲舆曰桓公篡国挟齐郑之助取宋赂受滕朝其
以震矜于杞而来朝非志也滕杞皆侯也滕以子来
鲁人以为敬杞以侯来鲁人以为不敬明年讨杞
黄正宪氏曰莒与鲁为邻杞偪胁于莒欲求强援故
来朝乃鲁桓欺其弱小苛责以利不遂所欲九月即
入其国按黄氏此说盖以杞迁缘陵者也不知此时
杞尚在雍丘不然误认公谷之纪也
郝仲舆曰桓公篡国挟齐郑之助取宋赂受滕朝其
以震矜于杞而来朝非志也滕杞皆侯也滕以子来
鲁人以为敬杞以侯来鲁人以为不敬明年讨杞
卷三 第 18a 页 WYG0170-0231c.png
灌甫曰按乐正子记杞公以侯礼事周厉王黜为杞
侯武公立仍称杞侯以朝鲁至惠公再黜为伯成公
以夷礼事襄王黜为子桓公以后与晋为姻数从会
盟以伐郑攘楚晋景公请于顷王仅复伯爵故盟于
虫牢马陵蒲戏京城北萧鱼溴梁会于沙随夷仪平
丘鄟陵召陵皆称杞伯终不能复其故爵盖国渐削
弱势使然也武公自是年朝桓之后继有入杞之役
会郕之平比事而观知其为杞必矣左氏乐正非误
侯武公立仍称杞侯以朝鲁至惠公再黜为伯成公
以夷礼事襄王黜为子桓公以后与晋为姻数从会
盟以伐郑攘楚晋景公请于顷王仅复伯爵故盟于
虫牢马陵蒲戏京城北萧鱼溴梁会于沙随夷仪平
丘鄟陵召陵皆称杞伯终不能复其故爵盖国渐削
弱势使然也武公自是年朝桓之后继有入杞之役
会郕之平比事而观知其为杞必矣左氏乐正非误
卷三 第 18b 页 WYG0170-0231d.png
也若纪自齐郑伪朝之后始有戒心与杞无预至朝
桓之失即文自见亦何待贬爵以著之乎
杞今开封府杞县古雍丘
杞公谷作纪
蔡侯郑伯会于邓
左传始惧楚也
此后七年谷邓以楚偪奔鲁庄十年荆人执蔡侯荆
蛮猾夏之渐盖自此始
桓之失即文自见亦何待贬爵以著之乎
杞今开封府杞县古雍丘
杞公谷作纪
蔡侯郑伯会于邓
左传始惧楚也
此后七年谷邓以楚偪奔鲁庄十年荆人执蔡侯荆
蛮猾夏之渐盖自此始
卷三 第 19a 页 WYG0170-0232a.png
史记是年楚子熊通称王于丹阳初楚之伐随也随
人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我
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耳随人以
为请王不听熊通怒曰吾先君鬻熊文王之师也成
王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
尊耳乃自立为武王与随人盟而去
庐陵李氏曰楚自熊绎始受封六世至熊渠立其子
康为句亶王红为鄂王执庇为越章王此僭王之始
人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我
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耳随人以
为请王不听熊通怒曰吾先君鬻熊文王之师也成
王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
尊耳乃自立为武王与随人盟而去
庐陵李氏曰楚自熊绎始受封六世至熊渠立其子
康为句亶王红为鄂王执庇为越章王此僭王之始
卷三 第 19b 页 WYG0170-0232b.png
又八世至熊仪是为若敖又二世至熊眴是为鼢冒
又一世至熊通是为武王武王十九年入春秋侵随
于桓之六年合诸侯于桓之八年围鄾败邓于桓之
九年盟贰轸败郧师蒲骚于桓之十一年伐绞伐罗
楚已大于江汉之间矣庄公四年文王熊赀立庄六
年而伐申庄十年而执蔡侯庄十六年而灭邓于是
楚势益张他日争伯之权舆始此
公羊曰离不言会此言会何盖邓与会耳是以邓为
又一世至熊通是为武王武王十九年入春秋侵随
于桓之六年合诸侯于桓之八年围鄾败邓于桓之
九年盟贰轸败郧师蒲骚于桓之十一年伐绞伐罗
楚已大于江汉之间矣庄公四年文王熊赀立庄六
年而伐申庄十年而执蔡侯庄十六年而灭邓于是
楚势益张他日争伯之权舆始此
公羊曰离不言会此言会何盖邓与会耳是以邓为
卷三 第 20a 页 WYG0170-0232c.png
国者公羊也杜氏颍川召陵西南有邓地孔氏曰释
例以此颍川邓城为蔡地其邓国则义阳邓县是也
邓是小国去蔡路远蔡郑不宜远会其都且蔡郑惧
楚始为此会何当反求近楚小国而与之结援故知
非邓国也
邓国今襄阳府北二十里邓城即其地
九月入杞
左传讨不敬也
例以此颍川邓城为蔡地其邓国则义阳邓县是也
邓是小国去蔡路远蔡郑不宜远会其都且蔡郑惧
楚始为此会何当反求近楚小国而与之结援故知
非邓国也
邓国今襄阳府北二十里邓城即其地
九月入杞
左传讨不敬也
卷三 第 20b 页 WYG0170-0232d.png
公及戎盟于唐
冬公至自唐
左传特相会往来称地让事也自参以上则往称地
来称会成事也
桓公十八年出行共二十四次止书至二条一为二
年之盟唐一为十八年四月之伐郑故元年盟越有
不书者而与戎盟则书此可见经之所谨矣十三年
及齐宋卫燕战有不书者而伐郑则书是年四月伐
冬公至自唐
左传特相会往来称地让事也自参以上则往称地
来称会成事也
桓公十八年出行共二十四次止书至二条一为二
年之盟唐一为十八年四月之伐郑故元年盟越有
不书者而与戎盟则书此可见经之所谨矣十三年
及齐宋卫燕战有不书者而伐郑则书是年四月伐
卷三 第 21a 页 WYG0170-0233a.png
郑七月始归历四月踰二时也可见踰时交夷狄为
春秋书至之法矣
临川吴氏曰归而告庙常事尔春秋何为书之谷梁
传曰书至危之也似得经意纠合诸侯自齐桓始幽
柽首止宁母洮葵丘咸八大会鲁君皆与并不书至
谷梁谓桓会不致安之也得经意矣末年牡丘淮二
会书至范宁注曰桓会不至齐桓德衰故危而致之
得传意矣淮之会僖公为齐所止声姜出会始得释
春秋书至之法矣
临川吴氏曰归而告庙常事尔春秋何为书之谷梁
传曰书至危之也似得经意纠合诸侯自齐桓始幽
柽首止宁母洮葵丘咸八大会鲁君皆与并不书至
谷梁谓桓会不致安之也得经意矣末年牡丘淮二
会书至范宁注曰桓会不至齐桓德衰故危而致之
得传意矣淮之会僖公为齐所止声姜出会始得释
卷三 第 21b 页 WYG0170-0233b.png
则知书至危之也伐楚伐郑二役书至者兵凶战危
不比衣裳之会故至也齐桓既殁僖公朝齐非所宜
朝故致也以是推之桓庄文宣成襄昭定哀之行其
书至大率危之也危之若何或事之难或动之非或
地之远或时之久皆是危道幸其礼成事毕而得至
故书也谷梁于襄公朝楚之传曰至自楚喜之也殆
其往而喜其反也鲁夫人惟文九年出姜如齐归宁
为得礼故特书其至其馀夫人之行皆非美事故不
不比衣裳之会故至也齐桓既殁僖公朝齐非所宜
朝故致也以是推之桓庄文宣成襄昭定哀之行其
书至大率危之也危之若何或事之难或动之非或
地之远或时之久皆是危道幸其礼成事毕而得至
故书也谷梁于襄公朝楚之传曰至自楚喜之也殆
其往而喜其反也鲁夫人惟文九年出姜如齐归宁
为得礼故特书其至其馀夫人之行皆非美事故不
卷三 第 22a 页 WYG0170-0233c.png
书至然则出姜之至亦危之乎妇人无外事礼合归
宁不得已而出亦以得还至国为喜也未至以前讵
敢以为安乎彼非礼而行者固不足道又奚恤其危
哉鲁大夫之书至者三皆为齐晋所执幸其解脱故
书其至以此见经之书至非美事也
啖氏曰凡公行总一百七十有六书至者八十有二
不书至者九十有四左传谓告庙则书于策夫子随
其所至以示功过且志其去国远迩迟速也其有一
宁不得已而出亦以得还至国为喜也未至以前讵
敢以为安乎彼非礼而行者固不足道又奚恤其危
哉鲁大夫之书至者三皆为齐晋所执幸其解脱故
书其至以此见经之书至非美事也
啖氏曰凡公行总一百七十有六书至者八十有二
不书至者九十有四左传谓告庙则书于策夫子随
其所至以示功过且志其去国远迩迟速也其有一
卷三 第 22b 页 WYG0170-0233d.png
出而涉两事者或致前事或致后事择其重者志之
也又有不致本事者本事非功也
此书至之始
壬申○桓王十一年
三年○齐僖二十二晋哀九卫宣十蔡桓六郑庄三十
五曹桓四十八陈桓三十六杞武四十二宋庄公冯
元年秦宁七楚武三十二
春正月公会齐侯于嬴
也又有不致本事者本事非功也
此书至之始
壬申○桓王十一年
三年○齐僖二十二晋哀九卫宣十蔡桓六郑庄三十
五曹桓四十八陈桓三十六杞武四十二宋庄公冯
元年秦宁七楚武三十二
春正月公会齐侯于嬴
卷三 第 23a 页 WYG0170-0234a.png
左传会于嬴成婚于齐也
杜氏曰公不繇媒介自与齐侯会而成婚非礼也
嬴今泰安州界内
夏齐侯卫侯胥命于蒲
左传不盟也公羊传胥命者何相命也
诗恶屡盟春秋善胥命两君相命结言而退荀卿记
之矣张洽氏谓彼此相命为伯以成其私与齐魏会
于苴泽以相王秦齐约共称帝而相帝同则不然也
杜氏曰公不繇媒介自与齐侯会而成婚非礼也
嬴今泰安州界内
夏齐侯卫侯胥命于蒲
左传不盟也公羊传胥命者何相命也
诗恶屡盟春秋善胥命两君相命结言而退荀卿记
之矣张洽氏谓彼此相命为伯以成其私与齐魏会
于苴泽以相王秦齐约共称帝而相帝同则不然也
卷三 第 23b 页 WYG0170-0234b.png
考齐卫胥命之后不闻有会盟侵伐之事仅能一战
于郎一盟恶曹皆以郑忽之故非相推为伯明矣盖
郑结齐而宋结卫彼此相敌已久宋遭弑君之祸郑
构已解四国又皆有赂齐卫徒作此衅隙何为也于
是文其事而为此蒲之役焉
蒲今在大名府长垣县界古陈留地
六月公会杞侯于郕
左传杞求成也杞鲁自是交好
于郎一盟恶曹皆以郑忽之故非相推为伯明矣盖
郑结齐而宋结卫彼此相敌已久宋遭弑君之祸郑
构已解四国又皆有赂齐卫徒作此衅隙何为也于
是文其事而为此蒲之役焉
蒲今在大名府长垣县界古陈留地
六月公会杞侯于郕
左传杞求成也杞鲁自是交好
卷三 第 24a 页 WYG0170-0234c.png
杞公作纪郕公作盛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
公子翚如齐逆女
翚称公子始命为卿也为卿未必然春秋书法初称
名者盖君父方在寡人有子未知谁立故不称公子
已称弟已称公子以渐进即远也
九月齐侯送姜氏于欢
公羊传诸侯越境送女非礼也此入国矣何以不称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
公子翚如齐逆女
翚称公子始命为卿也为卿未必然春秋书法初称
名者盖君父方在寡人有子未知谁立故不称公子
已称弟已称公子以渐进即远也
九月齐侯送姜氏于欢
公羊传诸侯越境送女非礼也此入国矣何以不称
卷三 第 24b 页 WYG0170-0234d.png
夫人自我言齐父母之于子虽为邻国夫人犹曰吾
姜氏谷梁传礼送女踰境非礼也
左传凡公女嫁于敌国姊妹则上卿送之公子则下
卿送之于大国虽公子亦上卿送之于天子则诸卿
皆行公不自送于小国则上大夫送之
列女传齐孝公夫人孟姬华氏长女也齐国称其贞
孝公闻之脩礼亲迎于华氏之室父母送之不下堂
母醮之房中父戒之东阶之上诸母戒之两阶之间
姜氏谷梁传礼送女踰境非礼也
左传凡公女嫁于敌国姊妹则上卿送之公子则下
卿送之于大国虽公子亦上卿送之于天子则诸卿
皆行公不自送于小国则上大夫送之
列女传齐孝公夫人孟姬华氏长女也齐国称其贞
孝公闻之脩礼亲迎于华氏之室父母送之不下堂
母醮之房中父戒之东阶之上诸母戒之两阶之间
卷三 第 25a 页 WYG0170-0235a.png
姑姊妹戒之门内可谓能行礼矣
赵氏曰桓夫人文姜齐僖女庄夫人哀姜先儒以为
齐襄女僖夫人声姜先儒以会齐桓證为桓女盖为
公子时所取文夫人出姜齐昭女宣夫人穆姜齐惠
女成夫人齐姜盖齐顷女襄公薨传言立胡女敬归
之子卒立敬归之娣齐归之子不言适夫人无子则
襄公未尝取正适也昭公娶于吴为同姓其死曰孟
子卒定夫人姒氏亦为公子日所取传言哀公以公
赵氏曰桓夫人文姜齐僖女庄夫人哀姜先儒以为
齐襄女僖夫人声姜先儒以会齐桓證为桓女盖为
公子时所取文夫人出姜齐昭女宣夫人穆姜齐惠
女成夫人齐姜盖齐顷女襄公薨传言立胡女敬归
之子卒立敬归之娣齐归之子不言适夫人无子则
襄公未尝取正适也昭公娶于吴为同姓其死曰孟
子卒定夫人姒氏亦为公子日所取传言哀公以公
卷三 第 25b 页 WYG0170-0235b.png
子荆之母为夫人而以荆为太子则哀固以妾为妻
矣
汉志蛇丘有下欢亭今宁阳西界地入鲁境
公会齐侯于欢
姚舜牧氏曰鲁桓意在结齐为援而娶其女故桓所
行事但重在会而不在于婚诸儒皆以婚礼责桓不
得夫子春秋之旨
夫人姜氏至自齐
矣
汉志蛇丘有下欢亭今宁阳西界地入鲁境
公会齐侯于欢
姚舜牧氏曰鲁桓意在结齐为援而娶其女故桓所
行事但重在会而不在于婚诸儒皆以婚礼责桓不
得夫子春秋之旨
夫人姜氏至自齐
卷三 第 26a 页 WYG0170-0235c.png
灌甫曰桓畏不义之诛申好于齐是年春不繇媒妁
往会于嬴以求婚已为非礼至是齐僖越境送女桓
又因会纳妇岂皆别嫌正始之道邪不言翚以姜氏
至者谓公自欢受之尔
冬齐侯使其弟年来聘
左传致夫人也
有年
谷梁曰五谷皆熟为有年杨士勋氏曰有年书于冬
往会于嬴以求婚已为非礼至是齐僖越境送女桓
又因会纳妇岂皆别嫌正始之道邪不言翚以姜氏
至者谓公自欢受之尔
冬齐侯使其弟年来聘
左传致夫人也
有年
谷梁曰五谷皆熟为有年杨士勋氏曰有年书于冬
卷三 第 26b 页 WYG0170-0235d.png
者五谷毕入计用丰足然后书之公羊有年以喜书
也大有年亦以喜书也有年何仅有年也大有年何
大丰年也此事在不修春秋则为庆祥君子脩之则
为变异圣人立兴王之新法也程氏发明奥旨以为
纪异此得于意言之表者噫杨氏之言亦巧矣其君
是恶其民何罪五谷皆熟总为吾民足衣食宽生计
耳以君之故而恶其民且变其善恶吉凶之实而别
立异义圣人书法恐不若是赵子常曰夫天道有变
也大有年亦以喜书也有年何仅有年也大有年何
大丰年也此事在不修春秋则为庆祥君子脩之则
为变异圣人立兴王之新法也程氏发明奥旨以为
纪异此得于意言之表者噫杨氏之言亦巧矣其君
是恶其民何罪五谷皆熟总为吾民足衣食宽生计
耳以君之故而恶其民且变其善恶吉凶之实而别
立异义圣人书法恐不若是赵子常曰夫天道有变
卷三 第 27a 页 WYG0170-0236a.png
则有复水旱饥馑其变也有年大有年其复也虽非
有年而亦不至于饥馑者其常也有年大有年史欲
屡书而不可得乃生民休戚所系非天所以赏罚人
君说者乃因一人行恶而遂欲灾及万民于是天道
有反常之讥而春秋为迁怒之笔矣
癸酉○桓王十二年
四年○齐僖二十三晋小子侯元年卫宣十一蔡桓七
郑庄三十六曹桓四十九陈桓三十七杞武四十三
有年而亦不至于饥馑者其常也有年大有年史欲
屡书而不可得乃生民休戚所系非天所以赏罚人
君说者乃因一人行恶而遂欲灾及万民于是天道
有反常之讥而春秋为迁怒之笔矣
癸酉○桓王十二年
四年○齐僖二十三晋小子侯元年卫宣十一蔡桓七
郑庄三十六曹桓四十九陈桓三十七杞武四十三
卷三 第 27b 页 WYG0170-0236b.png
宋庄二秦宁八楚武三十三
春正月公狩于郎
左传书时礼也公羊传常事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
尔远也
四时之田止书蒐狩蒐狩经不多书其书者必有故
也此狩郎也左氏书时礼也则于常事不书者碍矣
公羊曰远也则昌间比蒲之蒐岂无远于郎者岂以
皆讥乎载考郎为鱼台县近宋地前隐九年城郎后
春正月公狩于郎
左传书时礼也公羊传常事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
尔远也
四时之田止书蒐狩蒐狩经不多书其书者必有故
也此狩郎也左氏书时礼也则于常事不书者碍矣
公羊曰远也则昌间比蒲之蒐岂无远于郎者岂以
皆讥乎载考郎为鱼台县近宋地前隐九年城郎后
卷三 第 28a 页 WYG0170-0237a.png
十年来战于郎庄公八年师次于郎其为鲁之要地
可知于郎行狩以寓用武治兵之法书此者谨其事
也乃春秋书此固有二科文公以后四公俱不书以
大夫专国公不复知军政时田得失无足议也昭公
八年以后又复频书是时三家分鲁假春蒐之礼以
耀武示强又与非时非地之蒐不同故频书以示变
耳
公羊榖梁冬狩秋蒐并同而苗则公羊在春谷梁在
可知于郎行狩以寓用武治兵之法书此者谨其事
也乃春秋书此固有二科文公以后四公俱不书以
大夫专国公不复知军政时田得失无足议也昭公
八年以后又复频书是时三家分鲁假春蒐之礼以
耀武示强又与非时非地之蒐不同故频书以示变
耳
公羊榖梁冬狩秋蒐并同而苗则公羊在春谷梁在
卷三 第 28b 页 WYG0170-0237b.png
夏公羊则夏时无名谷梁则春曰田田者四时猎之
总名不专在于春故也公羊之义夏时务农不苗然
则非警急及有兽害苗则不苗也
此蒐狩之始
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
左氏谓王朝之伯不可书名以父在故名解之渠姓
伯纠名孙明复亦有是说熊过氏则谓宰有太宰卿
小宰中大夫宰夫下大夫此宰夫也伯纠为字二说
总名不专在于春故也公羊之义夏时务农不苗然
则非警急及有兽害苗则不苗也
此蒐狩之始
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
左氏谓王朝之伯不可书名以父在故名解之渠姓
伯纠名孙明复亦有是说熊过氏则谓宰有太宰卿
小宰中大夫宰夫下大夫此宰夫也伯纠为字二说
卷三 第 29a 页 WYG0170-0238a.png
皆是胡氏以宰为冢宰犹可言也至此以宰为太宰
益谬矣春秋记周事冢宰设官不见于礼然据书云
周公为师又曰位冢宰正百工则以三公下行端揆
之职冢宰周六卿之长也若太宰在列国非上秩按
成公十五年宋向带为太宰鱼府为少宰序次在少
司寇之后襄十一年郑使行人良霄太宰石㚟如楚
则太宰在行人之后矣十七年宋皇国父为太宰为
平公筑台则太宰董土功之役矣楚有太宰而十五
益谬矣春秋记周事冢宰设官不见于礼然据书云
周公为师又曰位冢宰正百工则以三公下行端揆
之职冢宰周六卿之长也若太宰在列国非上秩按
成公十五年宋向带为太宰鱼府为少宰序次在少
司寇之后襄十一年郑使行人良霄太宰石㚟如楚
则太宰在行人之后矣十七年宋皇国父为太宰为
平公筑台则太宰董土功之役矣楚有太宰而十五
卷三 第 29b 页 WYG0170-0238b.png
年载楚公子午为令尹以至宫厩尹共九官太宰一
官且不得列矣吴有太宰而定五年以伯州犁之孙
嚭为太宰则仅以处客子逋臣矣当时列国虽不王
何至以王朝之所尊为下国之所贱倒置一如此也
独卫祝鮀有言曰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为太宰康
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与周公为冢宰不合然周公
为冢宰自在成王时为太宰自在武王时武王时秉
钧执政自有其人未必即以少弟为尊官则太宰固
官且不得列矣吴有太宰而定五年以伯州犁之孙
嚭为太宰则仅以处客子逋臣矣当时列国虽不王
何至以王朝之所尊为下国之所贱倒置一如此也
独卫祝鮀有言曰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为太宰康
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与周公为冢宰不合然周公
为冢宰自在成王时为太宰自在武王时武王时秉
钧执政自有其人未必即以少弟为尊官则太宰固
卷三 第 30a 页 WYG0170-0238c.png
非上秩益可知矣予著周礼说大宰如字作大不作
太与大宗伯大司寇同则祝鮀之言传者之误也固
知羽父之求宋督之官皆大非太也
是年不具秋冬桓篇多舛与下文甲戌巳丑连
甲戌○桓王十三年
五年○齐僖二十四晋小子二卫宣十二蔡桓八郑庄
三十七曹桓五十陈桓三十八卒杞武四十四宋庄
三秦宁九楚武三十四
太与大宗伯大司寇同则祝鮀之言传者之误也固
知羽父之求宋督之官皆大非太也
是年不具秋冬桓篇多舛与下文甲戌巳丑连
甲戌○桓王十三年
五年○齐僖二十四晋小子二卫宣十二蔡桓八郑庄
三十七曹桓五十陈桓三十八卒杞武四十四宋庄
三秦宁九楚武三十四
卷三 第 30b 页 WYG0170-0238d.png
春正月甲戌巳丑陈侯鲍卒
左传再赴也文公子佗杀太子免而代之公疾病而
乱作故再赴
公谷以甲戌之日亡己丑之日得不知死之日故举
二日以包皆不知阙文之义也
黄正宪氏曰按以隐公元年巳未推之则桓公五年
岁在甲戌以元凯长𠪾正月甲申朔推之月内无甲
戌日己丑为十六日当是甲戌年正月己丑日也史
左传再赴也文公子佗杀太子免而代之公疾病而
乱作故再赴
公谷以甲戌之日亡己丑之日得不知死之日故举
二日以包皆不知阙文之义也
黄正宪氏曰按以隐公元年巳未推之则桓公五年
岁在甲戌以元凯长𠪾正月甲申朔推之月内无甲
戌日己丑为十六日当是甲戌年正月己丑日也史
卷三 第 31a 页 WYG0170-0239a.png
官之文偶倒置耳则左传再赴公羊戌亡丑得之说
可置勿辩
夏齐侯郑伯如纪
左传齐侯郑伯朝于纪欲以袭之纪人知之
春秋之初能以诈取人国者惟郑庄公庄公尝挟齐
鲁以入许今又辅齐以图纪自二君如纪之后纪多
为计以谋免难而卒不能春秋恶其谲诈而书之若
实朝于纪者刘敞所谓诛意之效也
可置勿辩
夏齐侯郑伯如纪
左传齐侯郑伯朝于纪欲以袭之纪人知之
春秋之初能以诈取人国者惟郑庄公庄公尝挟齐
鲁以入许今又辅齐以图纪自二君如纪之后纪多
为计以谋免难而卒不能春秋恶其谲诈而书之若
实朝于纪者刘敞所谓诛意之效也
卷三 第 31b 页 WYG0170-0239b.png
临川吴氏曰许近于郑纪近于齐郑欲得许与齐同
谋之而卒得许齐欲得纪与郑同谋之而卒得纪
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
赵企明曰徵兵也非也周非能徵鲁兵恐其比郑以
拒王为是作好耳
杜氏曰仍叔天子之大夫称子本于父字幼弱之辞
此盖讥子弟预国政耳或谓责世官若然何不曰仍
氏之子乎如仍氏之子已为大夫经自当以官氏名
谋之而卒得许齐欲得纪与郑同谋之而卒得纪
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
赵企明曰徵兵也非也周非能徵鲁兵恐其比郑以
拒王为是作好耳
杜氏曰仍叔天子之大夫称子本于父字幼弱之辞
此盖讥子弟预国政耳或谓责世官若然何不曰仍
氏之子乎如仍氏之子已为大夫经自当以官氏名
卷三 第 32a 页 WYG0170-0239c.png
字见若咺渠伯纠之类是也今曰仍叔之子盖知其
未命之称也杜说得之
郝仲舆曰王使一岁再问而鲁无一往乎曰往矣何
以不书诸侯不朝以陪臣报不足录也
仍谷作任
葬陈桓公
城祝丘
讥不时也据文姜享齐侯于祝丘则祝丘齐鲁两境
未命之称也杜说得之
郝仲舆曰王使一岁再问而鲁无一往乎曰往矣何
以不书诸侯不朝以陪臣报不足录也
仍谷作任
葬陈桓公
城祝丘
讥不时也据文姜享齐侯于祝丘则祝丘齐鲁两境
卷三 第 32b 页 WYG0170-0239d.png
上邑齐将袭纪故鲁非时城此以备之
祝丘今沂州西有丘城
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
左传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王以诸侯伐郑王卒大
败祝聃射王中肩
郑世为周卿士王贰于虢故周郑交恶王以诸侯伐
郑其言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者不使天子首兵
也按十四年宋人以齐人蔡人卫人陈人伐郑僖二
祝丘今沂州西有丘城
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
左传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王以诸侯伐郑王卒大
败祝聃射王中肩
郑世为周卿士王贰于虢故周郑交恶王以诸侯伐
郑其言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者不使天子首兵
也按十四年宋人以齐人蔡人卫人陈人伐郑僖二
卷三 第 33a 页 WYG0170-0240a.png
十六年公以楚师伐齐定四年蔡侯以吴子及楚人
战于柏举皆曰以此不使天子首兵可知也天子无
敌非郑伯可得抗也苏子繇曰不言战王者无敌莫
敢与之战也不书败讳之也
左氏称王以诸侯伐郑张洽氏曰此其君必亲从王
春秋悉以人书而王不称天盖谓释鲁大恶不讨而
以小忿伐郑贬也其实不然天子临戎诸侯以君为
将执鞭弭从事称人以往固其宜也且君将称人者
战于柏举皆曰以此不使天子首兵可知也天子无
敌非郑伯可得抗也苏子繇曰不言战王者无敌莫
敢与之战也不书败讳之也
左氏称王以诸侯伐郑张洽氏曰此其君必亲从王
春秋悉以人书而王不称天盖谓释鲁大恶不讨而
以小忿伐郑贬也其实不然天子临戎诸侯以君为
将执鞭弭从事称人以往固其宜也且君将称人者
卷三 第 33b 页 WYG0170-0240b.png
文公以前不一而足况蔡陈卫皆非大国也又州吁
陈佗皆不成君也合而称人不必异议
高忠宪曰不书战不书败所不忍言存天下之防也
书从王明君臣之义也然则曷为书王师败绩于茅
戎曰王师则非亲讨败而可书也
永嘉吕氏曰王伐郑而从者仅三国何哉蔡卫陈之
仇郑久矣隐二年郑伐卫四年宋陈蔡卫伐郑十年
宋卫入郑又与蔡人伐戴而郑复伐取三国之师桓
陈佗皆不成君也合而称人不必异议
高忠宪曰不书战不书败所不忍言存天下之防也
书从王明君臣之义也然则曷为书王师败绩于茅
戎曰王师则非亲讨败而可书也
永嘉吕氏曰王伐郑而从者仅三国何哉蔡卫陈之
仇郑久矣隐二年郑伐卫四年宋陈蔡卫伐郑十年
宋卫入郑又与蔡人伐戴而郑复伐取三国之师桓
卷三 第 34a 页 WYG0170-0240c.png
二年陈与郑虽会于稷蔡与郑虽会于邓未有成也
卫之隙未解也王讨有加于郑而三国从之托公议
以济私忿耳
王师虽败而春秋书蔡人卫人从王伐郑犹有体也
至庄六年而王人子突救卫诸侯不惟无相从者而
反助卫朔以与天子抗矣救之为言何其卑也齐桓
为伯首在尊周庄十四年与陈曹伐宋请师于周书
曰单伯会伐宋立言有法庶复王室之旧焉成公十
卫之隙未解也王讨有加于郑而三国从之托公议
以济私忿耳
王师虽败而春秋书蔡人卫人从王伐郑犹有体也
至庄六年而王人子突救卫诸侯不惟无相从者而
反助卫朔以与天子抗矣救之为言何其卑也齐桓
为伯首在尊周庄十四年与陈曹伐宋请师于周书
曰单伯会伐宋立言有法庶复王室之旧焉成公十
卷三 第 34b 页 WYG0170-0240d.png
六年公会尹子晋侯齐国佐邾人伐郑十七年公会
单子晋侯伐郑则天朝卿佐亦与执戈至此而王灵
不复振矣陆氏曰陈佗杀太子而立王不能讨又许
其以师从王之失政亦可知也
大雩
左传书不时也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始杀而尝
闭蛰而烝过则书
胡传大雩者于上帝用盛乐也诸侯雩于境内之山
单子晋侯伐郑则天朝卿佐亦与执戈至此而王灵
不复振矣陆氏曰陈佗杀太子而立王不能讨又许
其以师从王之失政亦可知也
大雩
左传书不时也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始杀而尝
闭蛰而烝过则书
胡传大雩者于上帝用盛乐也诸侯雩于境内之山
卷三 第 35a 页 WYG0170-0241a.png
川尔鲁诸侯而郊禘大雩欲悉书于策则有不胜书
故雩祭则因旱以书而特谓之大郊禘亦因事以书
而义自见此皆国史所不能与君子以为性命之文
是也诸侯不得祭天地大夫不得祭山川士庶人不
敢以他人祖襧祭于已寝礼也
熊过氏曰雩者号祭吁嗟求雨也鲁南为雩门舞雩
在城南舞以女巫雩乐以皇所以达阳中之阴雩祭
以舞为盛遂名坛曰舞雩舞雩有二龙见而雩设坛
故雩祭则因旱以书而特谓之大郊禘亦因事以书
而义自见此皆国史所不能与君子以为性命之文
是也诸侯不得祭天地大夫不得祭山川士庶人不
敢以他人祖襧祭于已寝礼也
熊过氏曰雩者号祭吁嗟求雨也鲁南为雩门舞雩
在城南舞以女巫雩乐以皇所以达阳中之阴雩祭
以舞为盛遂名坛曰舞雩舞雩有二龙见而雩设坛
卷三 第 35b 页 WYG0170-0241b.png
祈泽常祭也旱而雩非常也大雩上帝用盛乐又非
常僭也胡氏义备矣月令建午之雩则秦制耳
龙见而雩雩以巳月为正旱则求之甚旱则大求之
七月旱则七月求八月旱则八月求求则祷大求则
用盛乐号呼之情随时迫切总以为吾民耳书雩之
法不过志其时事如此勤怠僭越之说非所施也故
大雩非时雩春秋皆不以为讥
此书雩之始
常僭也胡氏义备矣月令建午之雩则秦制耳
龙见而雩雩以巳月为正旱则求之甚旱则大求之
七月旱则七月求八月旱则八月求求则祷大求则
用盛乐号呼之情随时迫切总以为吾民耳书雩之
法不过志其时事如此勤怠僭越之说非所施也故
大雩非时雩春秋皆不以为讥
此书雩之始
卷三 第 36a 页 WYG0170-0241c.png
螽
螽不书时不在一月也公作𧑄
冬州公如曹
左传淳于公如曹度其国危遂不复
州地在今武陟县杜氏以为淳于则地在高密而其
来鲁之道不当先至曹矣此左氏说也以熊氏考之
甚误
乙亥○桓王十四年
螽不书时不在一月也公作𧑄
冬州公如曹
左传淳于公如曹度其国危遂不复
州地在今武陟县杜氏以为淳于则地在高密而其
来鲁之道不当先至曹矣此左氏说也以熊氏考之
甚误
乙亥○桓王十四年
卷三 第 36b 页 WYG0170-0241d.png
六年○齐僖二十五晋小子三卫宣十三蔡桓九郑庄
三十八曹桓五十一陈厉公跃元年杞武四十五宋
庄四秦宁十楚武三十五
春正月寔来
寔者州公名是也詹莱氏曰昔公之而今名之何也
以公如曹以匹夫留我也不以国氏蒙上文也
胡子曰春秋之法诸侯不生名失地灭同姓则名诸
侯失国后托于诸侯孟子以为礼也州公来朝以诸
三十八曹桓五十一陈厉公跃元年杞武四十五宋
庄四秦宁十楚武三十五
春正月寔来
寔者州公名是也詹莱氏曰昔公之而今名之何也
以公如曹以匹夫留我也不以国氏蒙上文也
胡子曰春秋之法诸侯不生名失地灭同姓则名诸
侯失国后托于诸侯孟子以为礼也州公来朝以诸
卷三 第 37a 页 WYG0170-0242a.png
侯之礼接之春秋乃书其名以匹夫之贱畜之孟子
乃以为礼然则何居曰诸侯放恣淩弱暴寡迫乎大
国之间而失国是不幸焉非其罪也则以诸侯之礼
接之若谭子在莒弦子在黄温子在卫可见如蔡献
舞邾益曹阳州寔之徒皆其自取焉耳观春秋名与
不名则知所劝戒矣按胡氏意责国君当自强以保
氏姓其说甚正然名与不名未必尽然有国小文告
不及而不名者有确得其名此后不及书卒而以一
乃以为礼然则何居曰诸侯放恣淩弱暴寡迫乎大
国之间而失国是不幸焉非其罪也则以诸侯之礼
接之若谭子在莒弦子在黄温子在卫可见如蔡献
舞邾益曹阳州寔之徒皆其自取焉耳观春秋名与
不名则知所劝戒矣按胡氏意责国君当自强以保
氏姓其说甚正然名与不名未必尽然有国小文告
不及而不名者有确得其名此后不及书卒而以一
卷三 第 37b 页 WYG0170-0242b.png
名徵其实者有一国两君虽非卒灭而以一名定其
疑者不可例论也杜元凯曰若州公者此后不及书
卒而以一名徵其实也
寔之为名其说甚多杜元凯曰寔实也公羊曰实来
者犹曰是人来也榖梁曰实来者是来也其义甚稚
予甚非之及读张洽氏之说而不能无惑焉张氏曰
记礼者曰天子曰非佗伯父实来成二年传王曰所
使来抚予一人而巩伯实来或春秋时有是字法而
疑者不可例论也杜元凯曰若州公者此后不及书
卒而以一名徵其实也
寔之为名其说甚多杜元凯曰寔实也公羊曰实来
者犹曰是人来也榖梁曰实来者是来也其义甚稚
予甚非之及读张洽氏之说而不能无惑焉张氏曰
记礼者曰天子曰非佗伯父实来成二年传王曰所
使来抚予一人而巩伯实来或春秋时有是字法而
卷三 第 38a 页 WYG0170-0242c.png
经以此为文欤已再谛之曰伯父实来巩伯实来皆
有郑重之意故下语确然如此若州公亡国之君羁
邻国以没身虽见可怜当无所重要之还以实名为
正
州为采邑州公与虢公同犹之刘文公单靖公也熊
过氏曰州者天子圻内之邑河内武陟地既非随绞
州莱伐楚之州亦非淳于之州昔苏忿生有田十二
而州在焉后为州公食邑隐十有一年苏叛天子不
有郑重之意故下语确然如此若州公亡国之君羁
邻国以没身虽见可怜当无所重要之还以实名为
正
州为采邑州公与虢公同犹之刘文公单靖公也熊
过氏曰州者天子圻内之邑河内武陟地既非随绞
州莱伐楚之州亦非淳于之州昔苏忿生有田十二
而州在焉后为州公食邑隐十有一年苏叛天子不
卷三 第 38b 页 WYG0170-0242d.png
能有也取邬刘蔿邘之田于郑以十二邑与郑盟向
州在焉则州公失采矣至是五年伐郑仍叔之子以
伐郑徵兵而兵端始启意者仍氏未行州公犹得游
偃于州耶明年夏盟向求成于郑既而背之秋郑齐
卫人伐盟向王始迁盟向之民于郏夫十二邑有盟
与向则王虽与郑而不有至是旅拒以争而州公之
来继仍氏有徵发耶春秋称公者惟二王后及三公
称公故州公天子之三公也左氏不知以为淳于公
州在焉则州公失采矣至是五年伐郑仍叔之子以
伐郑徵兵而兵端始启意者仍氏未行州公犹得游
偃于州耶明年夏盟向求成于郑既而背之秋郑齐
卫人伐盟向王始迁盟向之民于郏夫十二邑有盟
与向则王虽与郑而不有至是旅拒以争而州公之
来继仍氏有徵发耶春秋称公者惟二王后及三公
称公故州公天子之三公也左氏不知以为淳于公
卷三 第 39a 页 WYG0170-0243a.png
舆地广记遂附会之以东海县有大小州山曰高密
夷安城淳于本春秋州国误矣淳于者郦道元云本
夏之斟灌国武王以封淳于公杞并之夫淳于非二
王之后安得称公是郦亦缘左氏再误也鲁南连曹
西达于周州公来鲁经曹卫已从王鲁未尝出师故
如曹而六年实来按周桓王以十二邑易郑四邑之
田惟知向利乘便不顾州公失采矣郑虽得邑而其
民不服观桓七年盟向背郑而伐之王迁盟向之民
夷安城淳于本春秋州国误矣淳于者郦道元云本
夏之斟灌国武王以封淳于公杞并之夫淳于非二
王之后安得称公是郦亦缘左氏再误也鲁南连曹
西达于周州公来鲁经曹卫已从王鲁未尝出师故
如曹而六年实来按周桓王以十二邑易郑四邑之
田惟知向利乘便不顾州公失采矣郑虽得邑而其
民不服观桓七年盟向背郑而伐之王迁盟向之民
卷三 第 39b 页 WYG0170-0243b.png
于郏则州可知使周不伐郑则郑犹不仇州州公犹
得苟安本邑昨年王已伐郑矣州公何能自安故冬
即如曹今年实来此实录也熊氏一朝洗出之快矣
第云仍叔来徵兵州公继仍叔来有所徵发则非
夏四月公会纪侯于成
左传纪来咨谋齐难也
成在今泰安州莱芜县界
成谷作郕
得苟安本邑昨年王已伐郑矣州公何能自安故冬
即如曹今年实来此实录也熊氏一朝洗出之快矣
第云仍叔来徵兵州公继仍叔来有所徵发则非
夏四月公会纪侯于成
左传纪来咨谋齐难也
成在今泰安州莱芜县界
成谷作郕
卷三 第 40a 页 WYG0170-0243c.png
左传北戎伐齐郑太子忽帅师救齐大败戎师诸侯
之大夫戍齐齐人馈之饩使鲁为其班后郑郑忽怒
故有郎之师齐侯欲以文姜妻太子忽辞
秋八月壬午大阅
大阅左氏曰冬事也秋兴之非正也公羊盖以罕书
谷梁盖以观妇人书杜氏曰郑忽诉齐鲁人惧之故
以非时简车马
高忠宪曰简车马也惧齐郑故先王寓军政于四时
之大夫戍齐齐人馈之饩使鲁为其班后郑郑忽怒
故有郎之师齐侯欲以文姜妻太子忽辞
秋八月壬午大阅
大阅左氏曰冬事也秋兴之非正也公羊盖以罕书
谷梁盖以观妇人书杜氏曰郑忽诉齐鲁人惧之故
以非时简车马
高忠宪曰简车马也惧齐郑故先王寓军政于四时
卷三 第 40b 页 WYG0170-0243d.png
之田其备豫矣无事而为之妄动也有警而为之教
之不素也盛夏大阅厉农失政甚矣不言公一国之
事也
季明德曰阅简武也盖数而视之之意古者寓军政
于四时之田皆于农隙讲武通谓之阅周礼大司马
仲春教振旅仲夏教茇舍仲秋教治兵仲冬教大阅
皆习武之事而以四时异名也春夏秋三时农务方
殷则其法略冬时农务已毕则其法详略则少假时
之不素也盛夏大阅厉农失政甚矣不言公一国之
事也
季明德曰阅简武也盖数而视之之意古者寓军政
于四时之田皆于农隙讲武通谓之阅周礼大司马
仲春教振旅仲夏教茇舍仲秋教治兵仲冬教大阅
皆习武之事而以四时异名也春夏秋三时农务方
殷则其法略冬时农务已毕则其法详略则少假时
卷三 第 41a 页 WYG0170-0244a.png
閒小试肄习如坐作进退之法姑举其槩而已详则
大合车徒备修战法一一数视欲其皆精故谓之大
阅观周礼大阅列于振旅茇舍治兵之中则大之为
名比三时独详之义也谷梁传则谓出曰治兵入曰
振旅是又以治兵振旅分为出入二事矣其说与尔
雅同其曰治兵本春秋甲午治兵而言也其曰振旅
本虞书班师振旅而言也然采芑之诗有曰伐鼓渊
渊振旅阗阗则兵以鼓进之时亦可谓之振旅此岂
大合车徒备修战法一一数视欲其皆精故谓之大
阅观周礼大阅列于振旅茇舍治兵之中则大之为
名比三时独详之义也谷梁传则谓出曰治兵入曰
振旅是又以治兵振旅分为出入二事矣其说与尔
雅同其曰治兵本春秋甲午治兵而言也其曰振旅
本虞书班师振旅而言也然采芑之诗有曰伐鼓渊
渊振旅阗阗则兵以鼓进之时亦可谓之振旅此岂
卷三 第 41b 页 WYG0170-0244b.png
专指班师入国之名哉盖振者振起之义所以作其
气之怠衰即戒严之法也茇者莱沛之区所以处其
兵之止舍即安营之法也出而治兵法宜并习岂复
别有一事哉周礼于治兵之外更立振旅茇舍二名
似亦过于分析此传记之言不合于经义者未敢以
为必是也故小阅则总名治兵大治则总名大阅一
详一略而义已尽矣先儒以大为僭天子礼亦繇不
知此意故耳
气之怠衰即戒严之法也茇者莱沛之区所以处其
兵之止舍即安营之法也出而治兵法宜并习岂复
别有一事哉周礼于治兵之外更立振旅茇舍二名
似亦过于分析此传记之言不合于经义者未敢以
为必是也故小阅则总名治兵大治则总名大阅一
详一略而义已尽矣先儒以大为僭天子礼亦繇不
知此意故耳
卷三 第 42a 页 WYG0170-0244c.png
书大阅之始
蔡人杀陈佗
陈厉公蔡出也故蔡人杀五父而立之五父即佗也
佗已踰年成君矣淫猎轻出自陨其首因其匹夫行
故不称位不称爵春秋讨贼之义苟可得伸无所不
尽
程子曰蔡桓侯杀陈佗私也而书人同于讨贼者见
讨贼者众人之公也
蔡人杀陈佗
陈厉公蔡出也故蔡人杀五父而立之五父即佗也
佗已踰年成君矣淫猎轻出自陨其首因其匹夫行
故不称位不称爵春秋讨贼之义苟可得伸无所不
尽
程子曰蔡桓侯杀陈佗私也而书人同于讨贼者见
讨贼者众人之公也
卷三 第 42b 页 WYG0170-0244d.png
胡传佗弑太子而代其位至是踰年不成之为君者
以讨贼也书蔡人以善蔡书陈佗以善陈善蔡者以
蔡人知佗之为贼善陈者以陈国不以佗为君知其
为贼故称人称人讨贼之词也不以为君故称名称
名当讨之贼也鲁桓弑君而郑伯与之盟宋督弑君
而四国纳其赂则不知其为贼矣齐商人弑君者及
其见杀而称位蔡般弑父者及其见弑则称爵是齐
蔡国人皆以为君矣圣人抑扬与夺见诸行事如此
以讨贼也书蔡人以善蔡书陈佗以善陈善蔡者以
蔡人知佗之为贼善陈者以陈国不以佗为君知其
为贼故称人称人讨贼之词也不以为君故称名称
名当讨之贼也鲁桓弑君而郑伯与之盟宋督弑君
而四国纳其赂则不知其为贼矣齐商人弑君者及
其见杀而称位蔡般弑父者及其见弑则称爵是齐
蔡国人皆以为君矣圣人抑扬与夺见诸行事如此
卷三 第 43a 页 WYG0170-0245a.png
王樵氏曰按卫州吁之诛虽执于陈人而发之者石
碏涖杀之者又卫人也故与以国讨而曰卫人杀州
吁于濮陈佗立踰年矣陈国之臣子未闻有明其为
贼者使非其淫猎轻出自陨其首于蔡人则遂成为
君矣故书蔡人杀陈佗若曰陈之贼蔡人杀之尔胡
文定乃谓善陈国不以为君恐未是
九月丁卯子同生
嫡子始生即书于策与子之法也多不书者常事也
碏涖杀之者又卫人也故与以国讨而曰卫人杀州
吁于濮陈佗立踰年矣陈国之臣子未闻有明其为
贼者使非其淫猎轻出自陨其首于蔡人则遂成为
君矣故书蔡人杀陈佗若曰陈之贼蔡人杀之尔胡
文定乃谓善陈国不以为君恐未是
九月丁卯子同生
嫡子始生即书于策与子之法也多不书者常事也
卷三 第 43b 页 WYG0170-0245b.png
文公与成公子赤子野皆嫡长然不书于春秋而杜
元凯又谓十二公惟同嫡长孔氏疏云文公哀公其
母无明文未知是嫡与否据公衡之年成公又非穆
姜所生盖在未君前所生纵令是嫡亦不书矣谷梁
曰疑故志之文姜时与齐会啧有烦言安能无疑故
猗嗟之诗有展我甥兮之句明其为甥必有疑其为
子者矣及考文姜三年九月至自齐子同生于六年
九月是时文姜犹未失正何嫌何疑而释之哉岂文
元凯又谓十二公惟同嫡长孔氏疏云文公哀公其
母无明文未知是嫡与否据公衡之年成公又非穆
姜所生盖在未君前所生纵令是嫡亦不书矣谷梁
曰疑故志之文姜时与齐会啧有烦言安能无疑故
猗嗟之诗有展我甥兮之句明其为甥必有疑其为
子者矣及考文姜三年九月至自齐子同生于六年
九月是时文姜犹未失正何嫌何疑而释之哉岂文
卷三 第 44a 页 WYG0170-0245c.png
成虽嫡时君不能行举嫡之礼夫子姑举子同之一
以垂训欤
沈长卿曰杜氏谓十二公中惟庄公为嫡长故特重
其事而书之按传桓公谓与已同物而命名焉则居
然以嫡自鸣而欲掩其篡也
冬纪侯来朝
左氏纪侯请王命以求成于齐公告不能杜谓公无
宠于王故告不能然明年王使主纪婚矣何言不能
以垂训欤
沈长卿曰杜氏谓十二公中惟庄公为嫡长故特重
其事而书之按传桓公谓与已同物而命名焉则居
然以嫡自鸣而欲掩其篡也
冬纪侯来朝
左氏纪侯请王命以求成于齐公告不能杜谓公无
宠于王故告不能然明年王使主纪婚矣何言不能
卷三 第 44b 页 WYG0170-0245d.png
自通也当繇齐欲灭纪鲁与齐好不敢显言为纪求
成耳
丙子○桓王十五年
七年○齐僖二十六晋小子四卫宣十四蔡桓十郑庄
三十九曹桓五十二陈厉二杞武四十六宋庄五秦
宁十一楚武三十六
春二月己亥焚咸丘
胡传咸丘地名易称王用三驱在礼天子不合围诸
成耳
丙子○桓王十五年
七年○齐僖二十六晋小子四卫宣十四蔡桓十郑庄
三十九曹桓五十二陈厉二杞武四十六宋庄五秦
宁十一楚武三十六
春二月己亥焚咸丘
胡传咸丘地名易称王用三驱在礼天子不合围诸
卷三 第 45a 页 WYG0170-0246a.png
侯不掩群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皆爱物之意也推
此心以及物至于鸟兽若草木裕无淫猎之过矣书
焚咸丘所谓焚林而田也
咸丘公谷皆言邾邑也灌甫曰桓篡立七年滕杞皆
脩朝礼而邾乃附庸之国独不至故焚其邑不言邾
咸丘者附庸之地也比内地或曰焚火田也火田而
在今十二月固其时也何用书乎明年秋伐邾益信
夫小国即为附庸或于嘉好吉祥之事以内辞书可
此心以及物至于鸟兽若草木裕无淫猎之过矣书
焚咸丘所谓焚林而田也
咸丘公谷皆言邾邑也灌甫曰桓篡立七年滕杞皆
脩朝礼而邾乃附庸之国独不至故焚其邑不言邾
咸丘者附庸之地也比内地或曰焚火田也火田而
在今十二月固其时也何用书乎明年秋伐邾益信
夫小国即为附庸或于嘉好吉祥之事以内辞书可
卷三 第 45b 页 WYG0170-0246b.png
耳若取人之邑残人之地乃曰此吾附庸无害也而
圣人又劝而成之以内辞书不亦嗜利而无耻乎咸
丘不系邾定非邾邑明也若以今年之焚咸丘明年
之伐邾为信尤不其然夫焚而后伐者不过焚其原
野利吾马足耳今春焚咸丘直至明年秋伐邾又过
两夏咸丘之野不更蒙茸乎高抑崇曰咸丘乃鲁地
近齐者故孟子以咸丘蒙为齐东野人吴幼清以为
非狩地或曰火田非蒐狩之法直书焚以讥其尽物
圣人又劝而成之以内辞书不亦嗜利而无耻乎咸
丘不系邾定非邾邑明也若以今年之焚咸丘明年
之伐邾为信尤不其然夫焚而后伐者不过焚其原
野利吾马足耳今春焚咸丘直至明年秋伐邾又过
两夏咸丘之野不更蒙茸乎高抑崇曰咸丘乃鲁地
近齐者故孟子以咸丘蒙为齐东野人吴幼清以为
非狩地或曰火田非蒐狩之法直书焚以讥其尽物
卷三 第 46a 页 WYG0170-0246c.png
也是矣
咸丘今钜野有咸亭
夏谷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
谷邓皆名熊过氏曰古者诸侯不生名来朝而名则
附庸也谷邓以诸侯而名者何也胡子以朝桓立义
曰恶其党恶也然而滕纪不名又何以通于彼例也
左氏谓贱之名夫降爵成礼如滕纪薛者有矣不敬
见伐如杞者有矣史岂尝贱而名之先王制礼不敢
咸丘今钜野有咸亭
夏谷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
谷邓皆名熊过氏曰古者诸侯不生名来朝而名则
附庸也谷邓以诸侯而名者何也胡子以朝桓立义
曰恶其党恶也然而滕纪不名又何以通于彼例也
左氏谓贱之名夫降爵成礼如滕纪薛者有矣不敬
见伐如杞者有矣史岂尝贱而名之先王制礼不敢
卷三 第 46b 页 WYG0170-0246d.png
遗小国之臣而况名其君乎公谷皆云谷邓失地之
君赵企明因订之曰谷邓皆在南阳而逼于楚惧不
见容故越蔡许曹宿邾六国历千四百里而以朝礼
接于鲁盖失地而奔者也然庄十六年楚方灭邓此
时曷为遽以失地名之故赵匡刘敞以为用狄礼而
名之夫言非失地而名信足辨公谷矣以为用狄礼
而名即如杞桓公用夷礼何以不名哉是匡亦妄也
或曰谷邓于鲁交好不通事无本末邓旋为楚所灭
君赵企明因订之曰谷邓皆在南阳而逼于楚惧不
见容故越蔡许曹宿邾六国历千四百里而以朝礼
接于鲁盖失地而奔者也然庄十六年楚方灭邓此
时曷为遽以失地名之故赵匡刘敞以为用狄礼而
名之夫言非失地而名信足辨公谷矣以为用狄礼
而名即如杞桓公用夷礼何以不名哉是匡亦妄也
或曰谷邓于鲁交好不通事无本末邓旋为楚所灭
卷三 第 47a 页 WYG0170-0247a.png
而谷终春秋不经见以其接我故详其名所谓以一
名徵其实者也
谷今襄阳谷城县邓今邓州方城今裕州
丁丑○桓王十六年
八年○齐僖二十七晋侯缗元年卫宣十五蔡桓十一
郑庄四十曹桓五十三陈厉三杞武四十七宋庄六
秦宁十二楚武三十七
春正月己卯烝
名徵其实者也
谷今襄阳谷城县邓今邓州方城今裕州
丁丑○桓王十六年
八年○齐僖二十七晋侯缗元年卫宣十五蔡桓十一
郑庄四十曹桓五十三陈厉三杞武四十七宋庄六
秦宁十二楚武三十七
春正月己卯烝
卷三 第 47b 页 WYG0170-0247b.png
公羊传烝冬祭也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烝常
事不书此何以书讥亟也亟则黩黩则不敬君子之
祭也敬而不黩
杜元凯曰此夏之仲冬非为过而书为夏五月复烝
见黩也
天王使家父来聘
高抑崇曰谋纳后也
左传春灭翼
事不书此何以书讥亟也亟则黩黩则不敬君子之
祭也敬而不黩
杜元凯曰此夏之仲冬非为过而书为夏五月复烝
见黩也
天王使家父来聘
高抑崇曰谋纳后也
左传春灭翼
卷三 第 48a 页 WYG0170-0247c.png
夏五月丁丑烝
秋伐邾
隐七年伐邾之后至今邾未朝鲁故伐之书伐邾或
曰大夫专非也内辞书法自应如此与二年九月入
杞同若隐七年公伐邾乃公将以说宋特笔也
冬十月雨雪
程子曰建酉之月未霜而雪书异也
左传王命虢仲立晋哀侯之弟缗于晋
秋伐邾
隐七年伐邾之后至今邾未朝鲁故伐之书伐邾或
曰大夫专非也内辞书法自应如此与二年九月入
杞同若隐七年公伐邾乃公将以说宋特笔也
冬十月雨雪
程子曰建酉之月未霜而雪书异也
左传王命虢仲立晋哀侯之弟缗于晋
卷三 第 48b 页 WYG0170-0247d.png
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
齐将灭纪纪托于鲁鲁势不能庇纪于是与谋俾纳
女于王为重焉赵子常曰桓王取后于纪命鲁主婚
春使家父来聘则其事前定矣既已纳币契成故祭
公来受辞于主婚者而往逆后于纪皆礼之宜也灌
甫谓祭公当归白于王然后如纪窃考纪地在今淮
安府海州与鲁近如若还朝再往道途往来绎骚殊
甚周在当时仅同小国未堪办此至鲁之后必以驿
齐将灭纪纪托于鲁鲁势不能庇纪于是与谋俾纳
女于王为重焉赵子常曰桓王取后于纪命鲁主婚
春使家父来聘则其事前定矣既已纳币契成故祭
公来受辞于主婚者而往逆后于纪皆礼之宜也灌
甫谓祭公当归白于王然后如纪窃考纪地在今淮
安府海州与鲁近如若还朝再往道途往来绎骚殊
甚周在当时仅同小国未堪办此至鲁之后必以驿
卷三 第 49a 页 WYG0170-0248a.png
书报闻耳熊过氏曰天子不自主故祭公不称使成
使于我故言遂诸家泥于常事不书之说谓书来书
遂为非常于是讥祭公罪纪而议及天王坐以虚文
说经而不以天子昏礼推原之也孔氏曰凡言遂者
因上事生下事之辞赵氏曰遂者急后事之辞大夫
无遂事与此不同
书遂始此
戊寅○桓王十七年
使于我故言遂诸家泥于常事不书之说谓书来书
遂为非常于是讥祭公罪纪而议及天王坐以虚文
说经而不以天子昏礼推原之也孔氏曰凡言遂者
因上事生下事之辞赵氏曰遂者急后事之辞大夫
无遂事与此不同
书遂始此
戊寅○桓王十七年
卷三 第 49b 页 WYG0170-0248b.png
九年○齐僖二十八晋缗二卫宣十六蔡桓十二郑庄
四十一曹桓五十四陈厉四杞靖公元年宋庄七秦
出子元年楚武三十八
春纪季姜归于京师
刘夏逆王后于齐不书归此曷书鲁为之主也纪季
姜归不书以天子之后非祭公所得以也公羊传纪
季姜归于京师其辞成矣则其称纪季姜何自我言
纪父母之于子虽为天王后犹曰吾季姜
四十一曹桓五十四陈厉四杞靖公元年宋庄七秦
出子元年楚武三十八
春纪季姜归于京师
刘夏逆王后于齐不书归此曷书鲁为之主也纪季
姜归不书以天子之后非祭公所得以也公羊传纪
季姜归于京师其辞成矣则其称纪季姜何自我言
纪父母之于子虽为天王后犹曰吾季姜
卷三 第 50a 页 WYG0170-0248c.png
夏四月
秋七月
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来朝
胡传按周官典命凡诸侯之嫡子誓于天子而摄其
君则下君之礼一等未誓则以皮帛继子男世子固
有出会朝聘之仪矣然摄其君继子男者谓诸侯朝
于天子有时而不前故老疾者使世子摄已事以见
天子急述职耳诸侯间于王事则相朝其礼本无时
秋七月
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来朝
胡传按周官典命凡诸侯之嫡子誓于天子而摄其
君则下君之礼一等未誓则以皮帛继子男世子固
有出会朝聘之仪矣然摄其君继子男者谓诸侯朝
于天子有时而不前故老疾者使世子摄已事以见
天子急述职耳诸侯间于王事则相朝其礼本无时
卷三 第 50b 页 WYG0170-0248d.png
曹伯既有疾何急于朝桓而使世子摄哉当享而射
姑叹踰月而终生卒其有疾明矣而使世子来终生
之过也世子将欲已乎则方命矣曰孝子尽道以事
其亲者也不尽道而苟焉以从命为孝又焉得为孝
故尸子曰夫已多于道
曹在今曹县东五十里
春秋辩义卷三
姑叹踰月而终生卒其有疾明矣而使世子来终生
之过也世子将欲已乎则方命矣曰孝子尽道以事
其亲者也不尽道而苟焉以从命为孝又焉得为孝
故尸子曰夫已多于道
曹在今曹县东五十里
春秋辩义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