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第 1a 页 WYG0051-053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丰川易说卷六
鄠县王心敬撰
下经
咸䷞(艮下/兑上)
下经之首咸何也序卦传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
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
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
丰川易说卷六
鄠县王心敬撰
下经
咸䷞(艮下/兑上)
下经之首咸何也序卦传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
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
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
卷六 第 1b 页 WYG0051-0532b.png
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盖天地者人物之本上经所
以首乾坤夫妇者人伦之始下经所以首咸恒也
咸亨利贞取女吉
文王之彖咸云云何也曰咸之为卦山泽通气感应
以无心之谓也凡物不感则不通咸则此往彼来相
与偕适自有亨道故占有亨象然利于得正不然非
道之悦不可亨矣故占又有利贞象卦以少男下少
女相得以正佳耦之合故象占又为取女吉耳
以首乾坤夫妇者人伦之始下经所以首咸恒也
咸亨利贞取女吉
文王之彖咸云云何也曰咸之为卦山泽通气感应
以无心之谓也凡物不感则不通咸则此往彼来相
与偕适自有亨道故占有亨象然利于得正不然非
道之悦不可亨矣故占又有利贞象卦以少男下少
女相得以正佳耦之合故象占又为取女吉耳
卷六 第 2a 页 WYG0051-0532c.png
为卦六爻皆应有咸和通畅元气昕合自然而然之
义其在人心则无欲之感应乎
咸本自亨自正故象占取于亨以赞之取于利贞以
戒之然恒为夫妇之常经不先恒而先咸何也男女
惟少则感之真而为卦二五相得男下女尤感之真也
且天地感而万物生男女感而子女生易生道取其
气通而行变化耳惟少男女感则生生则相感于无
穷故首咸又所以明生生之道行变化之义也而取
义其在人心则无欲之感应乎
咸本自亨自正故象占取于亨以赞之取于利贞以
戒之然恒为夫妇之常经不先恒而先咸何也男女
惟少则感之真而为卦二五相得男下女尤感之真也
且天地感而万物生男女感而子女生易生道取其
气通而行变化耳惟少男女感则生生则相感于无
穷故首咸又所以明生生之道行变化之义也而取
卷六 第 2b 页 WYG0051-0532d.png
于艮兑何也女应以悦男止以感乃能恩义以笃倡
随以辨节宣以时往来以中虽感而不失其正不然
悦而不止即六气淫而灾沴生非其道矣圣人取象
明义真是于天道人事观会通以行典礼至矣哉非
明于天地人物之情者其孰与于斯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
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
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
随以辨节宣以时往来以中虽感而不失其正不然
悦而不止即六气淫而灾沴生非其道矣圣人取象
明义真是于天道人事观会通以行典礼至矣哉非
明于天地人物之情者其孰与于斯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
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
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
卷六 第 3a 页 WYG0051-0533a.png
矣
孔子之传咸彖云云何也曰言感者谓其男女相感
也兑柔上而艮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兑女上乎男
而艮男下乎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而又推之天
地感万物云云者则孔子观咸之象会咸之旨而见
得此以正相感之义虽天地化生万物圣人和平天
下皆不外此故终之曰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
可见云尔也
孔子之传咸彖云云何也曰言感者谓其男女相感
也兑柔上而艮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兑女上乎男
而艮男下乎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而又推之天
地感万物云云者则孔子观咸之象会咸之旨而见
得此以正相感之义虽天地化生万物圣人和平天
下皆不外此故终之曰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
可见云尔也
卷六 第 3b 页 WYG0051-0533b.png
观咸彖传可知霸者驩虞之感人心系应之感皆非
其正故王者过化存神君子大公顺应也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孔子之传咸大象云云何也曰言卦艮下兑上是山
上有泽泽通气于山而山受泽润以生物交感为咸
耳君子体此知人心惟虚乃能容物受善于是大公
无我虚以待感亦如山泽之通气也呜呼非大舜之
舍己从人乐取为善孰能当之
其正故王者过化存神君子大公顺应也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孔子之传咸大象云云何也曰言卦艮下兑上是山
上有泽泽通气于山而山受泽润以生物交感为咸
耳君子体此知人心惟虚乃能容物受善于是大公
无我虚以待感亦如山泽之通气也呜呼非大舜之
舍己从人乐取为善孰能当之
卷六 第 4a 页 WYG0051-0533c.png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可作咸义底本注脚廓然大公
物来顺应乃为人心自然之感通
初六咸其拇
周公之象咸初六云云何也曰咸以人身取象初六
感于最下咸拇之象是感之尚浅进不由己者也故
卦不言吉凶以吉凶在人自取耳
艮为指拇乃足之大指初以柔居下其动甚微故为
咸其拇象
物来顺应乃为人心自然之感通
初六咸其拇
周公之象咸初六云云何也曰咸以人身取象初六
感于最下咸拇之象是感之尚浅进不由己者也故
卦不言吉凶以吉凶在人自取耳
艮为指拇乃足之大指初以柔居下其动甚微故为
咸其拇象
卷六 第 4b 页 WYG0051-0533d.png
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孔子之传咸初六云云何也曰言咸其拇者拇原非
有心独以上与四应而四为心志乃拇所受命故曰
志在外耳大扺感以无心为正初之志在外亦未合
无心虚受之义但吉凶悔吝生乎动咸初感志尚未
及动故吉凶悔吝尚不可见孔子亦只以志在外释
之耳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孔子之传咸初六云云何也曰言咸其拇者拇原非
有心独以上与四应而四为心志乃拇所受命故曰
志在外耳大扺感以无心为正初之志在外亦未合
无心虚受之义但吉凶悔吝生乎动咸初感志尚未
及动故吉凶悔吝尚不可见孔子亦只以志在外释
之耳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卷六 第 5a 页 WYG0051-0534a.png
周公之象咸六二云云何也曰人身在下动莫若足
其不动而动者惟拇与腓股二在足上正腓之地也
自宜听命于心以为行止故徒咸其腓则感而成凶
能止不动则吉无不利盖爻中原具此义故象占一
一拈出也
二与五应故有咸腓之凶而居正柔中故亦有居贞
之吉象义多通俱如此类总之教人知所以随处寡
过耳
其不动而动者惟拇与腓股二在足上正腓之地也
自宜听命于心以为行止故徒咸其腓则感而成凶
能止不动则吉无不利盖爻中原具此义故象占一
一拈出也
二与五应故有咸腓之凶而居正柔中故亦有居贞
之吉象义多通俱如此类总之教人知所以随处寡
过耳
卷六 第 5b 页 WYG0051-0534b.png
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孔子之传咸六二云云何也曰言六二虽凶居吉者
腓顺股止不自专行故不害也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周公之象咸九三云云何也曰三于人身当股地处
咸之时下乘腓拇故为咸其股象股不能行随足以
运故为执其随象又三居止体而为止主原以静为
正若往而从人则吝之道耳故象占皆取之
孔子之传咸六二云云何也曰言六二虽凶居吉者
腓顺股止不自专行故不害也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周公之象咸九三云云何也曰三于人身当股地处
咸之时下乘腓拇故为咸其股象股不能行随足以
运故为执其随象又三居止体而为止主原以静为
正若往而从人则吝之道耳故象占皆取之
卷六 第 6a 页 WYG0051-0534c.png
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
孔子之传咸九三云云何也曰咸其股者处感之时
股亦欲动而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者下所以往而
见吝耳呜呼今之不能自立而志在随人者吾不知
其所执何如也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周公之象咸九四云云何也曰九四居股之上脢之
下又当三阳之中心之象咸之主也然不言心者心
孔子之传咸九三云云何也曰咸其股者处感之时
股亦欲动而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者下所以往而
见吝耳呜呼今之不能自立而志在随人者吾不知
其所执何如也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周公之象咸九四云云何也曰九四居股之上脢之
下又当三阳之中心之象咸之主也然不言心者心
卷六 第 6b 页 WYG0051-0534d.png
无形不可以象言耳心之感物当正而固乃得其理
而九四以阳居阴为失其正故因设戒以为能正而
固则吉而悔亡若憧憧往来不能正固而累于私感
则亦徒朋从尔思而至耳呜呼周公之于此爻既示
以得吉免悔之道又戒以往来朋从之思圣人之为
后世人心计者真详且周而其明于此心贞悔之机
者亦至精且明几希之统信乎周公接四圣人后学
亦可于此知操心养心之道矣
而九四以阳居阴为失其正故因设戒以为能正而
固则吉而悔亡若憧憧往来不能正固而累于私感
则亦徒朋从尔思而至耳呜呼周公之于此爻既示
以得吉免悔之道又戒以往来朋从之思圣人之为
后世人心计者真详且周而其明于此心贞悔之机
者亦至精且明几希之统信乎周公接四圣人后学
亦可于此知操心养心之道矣
卷六 第 7a 页 WYG0051-0535a.png
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心之官则思先立其大则小
者不能夺可作此爻义疏而虞廷危微精一四语尤
此爻之渊源会合欲读易者要须先明二帝三王周
公孔孟之心传乃可耳
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孔子之传咸九四云云何也曰言贞吉悔亡者以静
正顺应而不以汨乱其本静之体虽感未有感之害
也憧憧往来者谓以念虑之纷纭汨其虚灵之宅舍
者不能夺可作此爻义疏而虞廷危微精一四语尤
此爻之渊源会合欲读易者要须先明二帝三王周
公孔孟之心传乃可耳
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孔子之传咸九四云云何也曰言贞吉悔亡者以静
正顺应而不以汨乱其本静之体虽感未有感之害
也憧憧往来者谓以念虑之纷纭汨其虚灵之宅舍
卷六 第 7b 页 WYG0051-0535b.png
而不能廓然大公以遂其光明正大之体所以为害
也呜呼心之为体岂能不感亦以静正顺应为光大
耳谈心学者尚其于主静立极求之
九五咸其脢无悔
周公之象咸九五云云何也曰九五居心之上口之
下为喉骨之地乃动而上行食息所必由者也然亦
不能为主而悦体倚成于上故象取咸脢而占取无
悔耳然益可知感以无心而善也
也呜呼心之为体岂能不感亦以静正顺应为光大
耳谈心学者尚其于主静立极求之
九五咸其脢无悔
周公之象咸九五云云何也曰九五居心之上口之
下为喉骨之地乃动而上行食息所必由者也然亦
不能为主而悦体倚成于上故象取咸脢而占取无
悔耳然益可知感以无心而善也
卷六 第 8a 页 WYG0051-0535c.png
脢以取于喉骨之在口下心上者为近实故从之
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孔子之传咸九五云云何也曰言咸其脢者志欲悦
而宣乎口必由脢达于上之末耳故曰志末也上于
象象末大过之上云末弱亦其证也
上六咸其辅颊舌(颊舌/协反)
周公之象咸上六云云何也曰上六当感之终居兑
之口有咸其辅颊舌象是以言感人者也呜呼感人
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孔子之传咸九五云云何也曰言咸其脢者志欲悦
而宣乎口必由脢达于上之末耳故曰志末也上于
象象末大过之上云末弱亦其证也
上六咸其辅颊舌(颊舌/协反)
周公之象咸上六云云何也曰上六当感之终居兑
之口有咸其辅颊舌象是以言感人者也呜呼感人
卷六 第 8b 页 WYG0051-0535d.png
以言不亦浅乎象虽不言凶而悔吝所不免矣
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滕腾/通用)
孔子之传咸上六云云何也曰言咸其辅颊舌者谓
感人以言徒腾口说以悦人在我为感非其实在人
亦徒听而心不感也呜呼其末世之文诰禦人之口
给乎庸何贵焉
恒䷟(巽下/震上)
咸而受之以恒何也序卦传曰夫妇之道不可不久
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滕腾/通用)
孔子之传咸上六云云何也曰言咸其辅颊舌者谓
感人以言徒腾口说以悦人在我为感非其实在人
亦徒听而心不感也呜呼其末世之文诰禦人之口
给乎庸何贵焉
恒䷟(巽下/震上)
咸而受之以恒何也序卦传曰夫妇之道不可不久
卷六 第 9a 页 WYG0051-0536a.png
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文王之彖恒云云何也曰恒乃常久之义卦中自具
亨通之道而亦自具无咎利贞利有攸往之义盖有
咎则不亨而恒则循理无咎不利安贞则不亨而恒
则自正而固不利攸往则不亨而恒则不穷而利有
攸往故恒有亨道而彖占备取于无咎利贞利有攸
往也恒固天下最善之事乎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文王之彖恒云云何也曰恒乃常久之义卦中自具
亨通之道而亦自具无咎利贞利有攸往之义盖有
咎则不亨而恒则循理无咎不利安贞则不亨而恒
则自正而固不利攸往则不亨而恒则不穷而利有
攸往故恒有亨道而彖占备取于无咎利贞利有攸
往也恒固天下最善之事乎
卷六 第 9b 页 WYG0051-0536b.png
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
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
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
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
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孔子之传恒彖云云何也曰言恒者久也震刚以长
男居上巽柔以长女居下男尊女卑分得常也一阳
初动乎阴为震一阴初入于阳为巽阳动阴入相与
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
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
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
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孔子之传恒彖云云何也曰言恒者久也震刚以长
男居上巽柔以长女居下男尊女卑分得常也一阳
初动乎阴为震一阴初入于阳为巽阳动阴入相与
卷六 第 10a 页 WYG0051-0536c.png
得常也卦以巽承震动而能顺爻以柔应刚倡而有
和感应得常也兼此数常久之道故谓之恒也而其
所以亨无咎利贞者亦只是取义于恒久之得其道
耳盖虽天地之道亦不过此恒久之得道况人而有恒有
不亨通利贞乎故恒则亨无咎而利贞也所谓利有
攸往者亦以恒则能随时变通终而复始耳盖天地
间万物万事惟此恒之之道无为不成故日月得天
终始而能久照四时变化终始而能久成圣人久于
和感应得常也兼此数常久之道故谓之恒也而其
所以亨无咎利贞者亦只是取义于恒久之得其道
耳盖虽天地之道亦不过此恒久之得道况人而有恒有
不亨通利贞乎故恒则亨无咎而利贞也所谓利有
攸往者亦以恒则能随时变通终而复始耳盖天地
间万物万事惟此恒之之道无为不成故日月得天
终始而能久照四时变化终始而能久成圣人久于
卷六 第 10b 页 WYG0051-0536d.png
终始之道而天下化成恒所以利攸往也观天地日
月圣人所为恒而知天地万物惟是屈伸往来终始
相循不已耳天地万物之情不可见乎甚矣恒之为
贵也
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孔子之传恒大象云云何也曰言卦乃震雷动而在
上巽风入而在下二气得常不易之理所以谓之恒
也君子体此以常久其德自立于大中常久之道而
月圣人所为恒而知天地万物惟是屈伸往来终始
相循不已耳天地万物之情不可见乎甚矣恒之为
贵也
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孔子之传恒大象云云何也曰言卦乃震雷动而在
上巽风入而在下二气得常不易之理所以谓之恒
也君子体此以常久其德自立于大中常久之道而
卷六 第 11a 页 WYG0051-0537a.png
不变其方所如雷风之有常焉呜乎恒之君子其即
中庸和而不流中立不倚有道不变塞无道至死不
变之君子乎而亦可知易理即中庸之理也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浚荀/润反)
周公之象恒初六云云何也曰初六巽体主入初又
居巽最下而与四正应所谓不量其浅深而浚恒者
乎以此望人凶终衅末所不免矣故象占取此
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中庸和而不流中立不倚有道不变塞无道至死不
变之君子乎而亦可知易理即中庸之理也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浚荀/润反)
周公之象恒初六云云何也曰初六巽体主入初又
居巽最下而与四正应所谓不量其浅深而浚恒者
乎以此望人凶终衅末所不免矣故象占取此
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卷六 第 11b 页 WYG0051-0537b.png
孔子之传恒初六云云何也曰言常久之道取其宽
裕如天地不能遽春而必历秋冬以至春月魄不能
遽盈而必历朔弦以至盈圣人不能遽仁天下而必
世后仁今初六始即求恒是乃始即求深而浚恒之
凶必不免耳呜呼学者之入世交人亦可推此而知
恒之之道矣
九二悔亡
周公之象恒九二云云何也曰九二以阳居阴本当
裕如天地不能遽春而必历秋冬以至春月魄不能
遽盈而必历朔弦以至盈圣人不能遽仁天下而必
世后仁今初六始即求恒是乃始即求深而浚恒之
凶必不免耳呜呼学者之入世交人亦可推此而知
恒之之道矣
九二悔亡
周公之象恒九二云云何也曰九二以阳居阴本当
卷六 第 12a 页 WYG0051-0537c.png
有悔而以其得中自得悔亡故象占取此
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孔子之传恒九三云云何也曰言九二悔亡者以其
阳刚居中是能久于执中者也执中能久尚何悔乎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周公之象恒九三云云何也曰九三位虽得正而过
刚不中志从乎上是为不恒其德之象德而不恒则
人皆得笑之薄之慢之而承之以羞矣虽居位得正
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孔子之传恒九三云云何也曰言九二悔亡者以其
阳刚居中是能久于执中者也执中能久尚何悔乎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周公之象恒九三云云何也曰九三位虽得正而过
刚不中志从乎上是为不恒其德之象德而不恒则
人皆得笑之薄之慢之而承之以羞矣虽居位得正
卷六 第 12b 页 WYG0051-0537d.png
吝所不免故象占取于或承之羞贞吝也九三在雷
风之交躁极热中故为不恒其德之象
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也
孔子之传恒九三云云何也曰九三之不恒其德而
或承之羞者躁极热中行无所往此身无所容于天
地之间也呜呼世之不恒其德而不为人容者亦无
致怨于人可矣
九四田无禽
风之交躁极热中故为不恒其德之象
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也
孔子之传恒九三云云何也曰九三之不恒其德而
或承之羞者躁极热中行无所往此身无所容于天
地之间也呜呼世之不恒其德而不为人容者亦无
致怨于人可矣
九四田无禽
卷六 第 13a 页 WYG0051-0538a.png
周公之象恒九四云云何也曰九四以阳居阴既非
正位又应初六之阴虚是田而无禽者也象取于此
而占即可知
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孔子之传恒九四云云何也曰言九四之田无禽者
久非其位安得禽乎呜呼世之久非其道而欲有求
者其尚鉴于此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正位又应初六之阴虚是田而无禽者也象取于此
而占即可知
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孔子之传恒九四云云何也曰言九四之田无禽者
久非其位安得禽乎呜呼世之久非其道而欲有求
者其尚鉴于此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卷六 第 13b 页 WYG0051-0538b.png
周公之象恒六五云云何也曰六五以柔中应刚中
是亦能恒其德者然以柔中应人为恒虽得贞恒之
义却是妇人之道而非夫子之宜也故象占为妇人
吉夫子凶
象取妇人吉夫子凶者五以柔中居震男之动体而
下应九二巽女之刚中于义取不能自立而从妇之
象是恒所不当恒者也故占为在妇人吉而在夫子
凶
是亦能恒其德者然以柔中应人为恒虽得贞恒之
义却是妇人之道而非夫子之宜也故象占为妇人
吉夫子凶
象取妇人吉夫子凶者五以柔中居震男之动体而
下应九二巽女之刚中于义取不能自立而从妇之
象是恒所不当恒者也故占为在妇人吉而在夫子
凶
卷六 第 14a 页 WYG0051-0538c.png
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孔子之传恒六五云云何也曰言妇人贞吉者不自
主而从一以终乃妇人之道也言夫子凶者惟义所
在者夫子之道也而但执柔中以应刚中是从妇矣
夫子而从妇凶也何如呜呼唐之高宗其明鉴也而
凡不能制义而但以从人得吉者亦皆妇人之吉耳
夫子制义制字下得极好盖义无常主惟变所适惟
精义入神者始能制之犹礼惟达于礼义者始能制
孔子之传恒六五云云何也曰言妇人贞吉者不自
主而从一以终乃妇人之道也言夫子凶者惟义所
在者夫子之道也而但执柔中以应刚中是从妇矣
夫子而从妇凶也何如呜呼唐之高宗其明鉴也而
凡不能制义而但以从人得吉者亦皆妇人之吉耳
夫子制义制字下得极好盖义无常主惟变所适惟
精义入神者始能制之犹礼惟达于礼义者始能制
卷六 第 14b 页 WYG0051-0538d.png
之耳夫子宜以精义制义为道岂宜执中无权乎故
孔子以无适莫而比义为君子以硁硁信果为小人
而孟子亦以为大人惟义所在也呜呼孔孟之所谓
大人君子其即易恒之君子而孔子之所谓小人其
即恒五之妇人乎学者尚知所以从事哉
上六振恒凶
周公之象恒上六云云何也曰上六以阴柔居动终
不能以阳刚立不易方而但以阴柔矜持为恒是虚
孔子以无适莫而比义为君子以硁硁信果为小人
而孟子亦以为大人惟义所在也呜呼孔孟之所谓
大人君子其即易恒之君子而孔子之所谓小人其
即恒五之妇人乎学者尚知所以从事哉
上六振恒凶
周公之象恒上六云云何也曰上六以阴柔居动终
不能以阳刚立不易方而但以阴柔矜持为恒是虚
卷六 第 15a 页 WYG0051-0539a.png
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者也终归于凶耳故象
占如此
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孔子之传恒上六云云何也曰言以阴柔矜持为恒
岂能有恒乎徒无功耳安得不凶呜呼恒固以久于
其道而亨非其道而求恒皆大无功者耳
遁䷠(艮下/乾上)
恒而受之以遁何也序卦传曰物不可以久居其所
占如此
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孔子之传恒上六云云何也曰言以阴柔矜持为恒
岂能有恒乎徒无功耳安得不凶呜呼恒固以久于
其道而亨非其道而求恒皆大无功者耳
遁䷠(艮下/乾上)
恒而受之以遁何也序卦传曰物不可以久居其所
卷六 第 15b 页 WYG0051-0539b.png
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
遁亨小利贞
文王之彖遁云云何也曰遁退避也谓四阳应时而
退避也应时而退是为宜遁而遁有亨道故占取于
亨又二阴浸长不止则否观剥坤将至故占象又戒
以小利贞呜呼文王之彖遁以利贞其犹周公象否
初六以贞吉之旨乎圣人惧阴柔小人之浸长既深
而教阴柔小人之以正亦至矣教之以正即所以导
遁亨小利贞
文王之彖遁云云何也曰遁退避也谓四阳应时而
退避也应时而退是为宜遁而遁有亨道故占取于
亨又二阴浸长不止则否观剥坤将至故占象又戒
以小利贞呜呼文王之彖遁以利贞其犹周公象否
初六以贞吉之旨乎圣人惧阴柔小人之浸长既深
而教阴柔小人之以正亦至矣教之以正即所以导
卷六 第 16a 页 WYG0051-0539c.png
之以利孰谓易不为小人谋乎然惟是教之知趋乎
正以为利宜之路则圣人仁育义正曲成万物之大
造洪垆原不徒为小人区区之利谋耳
彖曰遁亨遁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
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哉
孔子之传遁彖云云何也曰言遁而亦亨者宜遁而
遁自得亨也向使宜遁而不遁可望亨乎而遁之所
以亨者则以九五刚当位而二相应是乃与时偕行
正以为利宜之路则圣人仁育义正曲成万物之大
造洪垆原不徒为小人区区之利谋耳
彖曰遁亨遁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
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哉
孔子之传遁彖云云何也曰言遁而亦亨者宜遁而
遁自得亨也向使宜遁而不遁可望亨乎而遁之所
以亨者则以九五刚当位而二相应是乃与时偕行
卷六 第 16b 页 WYG0051-0539d.png
耳与时偕行何不亨之有小利贞谓二阴浸长虽尚
未如否剥之凌抗然亦自以守正为宜所以戒阴柔
小人无使滋蔓也其曰遁之时义大矣哉者遁在君
子则当位时行在小人则宜于守正遁之时义岂不
大矣哉然亦圣人传彖时又见于遁时之义如此而
教人识其所大云尔也
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远袁/万反)
孔子之传遁大象云云何也曰言天下有山天在山
未如否剥之凌抗然亦自以守正为宜所以戒阴柔
小人无使滋蔓也其曰遁之时义大矣哉者遁在君
子则当位时行在小人则宜于守正遁之时义岂不
大矣哉然亦圣人传彖时又见于遁时之义如此而
教人识其所大云尔也
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远袁/万反)
孔子之传遁大象云云何也曰言天下有山天在山
卷六 第 17a 页 WYG0051-0540a.png
上阳去而艮不能止故为遁所谓天自高而山自不
可及耳君子体此与小人处只自立其操自持乎正
未尝有疾恶太甚之迹而小人自不得亲亦如天之
于山无心绝之而山自莫及也盖与小人居而周旋
太密不惟虑伤于朋比亦且自堕于卑柔若刻核太
甚不惟使小人应之以挤陷不肖之心亦且非君子
曲成万物之意故惟相接以礼相导以正无恶怒之
加而有方严之守远之以不恶而严之道为正耳呜
可及耳君子体此与小人处只自立其操自持乎正
未尝有疾恶太甚之迹而小人自不得亲亦如天之
于山无心绝之而山自莫及也盖与小人居而周旋
太密不惟虑伤于朋比亦且自堕于卑柔若刻核太
甚不惟使小人应之以挤陷不肖之心亦且非君子
曲成万物之意故惟相接以礼相导以正无恶怒之
加而有方严之守远之以不恶而严之道为正耳呜
卷六 第 17b 页 WYG0051-0540b.png
呼非君子精义之学其孰与于斯
初六遁尾厉勿用有攸往
周公之象遁初六云云何也曰初当遁之时以阴居
初有遁尾象重阴之下以阴柔之质遁而居后危可
知矣有厉象而以阴柔居止体亦有勿用攸往象故
占又戒以勿用有攸往也即爻义随即取戒易固圣
人教人寡过之书也夫
象曰遁尾之厉不往何灾也
初六遁尾厉勿用有攸往
周公之象遁初六云云何也曰初当遁之时以阴居
初有遁尾象重阴之下以阴柔之质遁而居后危可
知矣有厉象而以阴柔居止体亦有勿用攸往象故
占又戒以勿用有攸往也即爻义随即取戒易固圣
人教人寡过之书也夫
象曰遁尾之厉不往何灾也
卷六 第 18a 页 WYG0051-0540c.png
孔子之传遁初六云云何也曰言初六虽有遁尾之
厉然不往则自无灾耳故象辞戒以勿用攸往也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胜音升说/吐活反)
周公之象遁六二云云何也曰言六二才柔居止而
位尚得中知守如执物用黄牛之革而人莫能解故
为象如此而占即在中矣
二柔中黄牛之革象止体居下卦中执之用革莫之
胜说象
厉然不往则自无灾耳故象辞戒以勿用攸往也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胜音升说/吐活反)
周公之象遁六二云云何也曰言六二才柔居止而
位尚得中知守如执物用黄牛之革而人莫能解故
为象如此而占即在中矣
二柔中黄牛之革象止体居下卦中执之用革莫之
胜说象
卷六 第 18b 页 WYG0051-0540d.png
象曰执用黄牛固志也
孔子之传遁六二云云何也曰言执用黄牛者谓二
知止能固守其遁而在下之志也大抵下卦止体故
皆有宜止而遁下之义上卦乾体故皆有宜健而上
遁之义又下卦二阴乃小人小人则欲其以知止遁
下为正上卦诸阳乃君子君子则欲其以见几上遁
为正故二初皆以不用往执不说为戒似不宜以应
五为解也且遁卦君子小人不相谋阳原欲其上遁
孔子之传遁六二云云何也曰言执用黄牛者谓二
知止能固守其遁而在下之志也大抵下卦止体故
皆有宜止而遁下之义上卦乾体故皆有宜健而上
遁之义又下卦二阴乃小人小人则欲其以知止遁
下为正上卦诸阳乃君子君子则欲其以见几上遁
为正故二初皆以不用往执不说为戒似不宜以应
五为解也且遁卦君子小人不相谋阳原欲其上遁
卷六 第 19a 页 WYG0051-0541a.png
阴原欲其下遁应义自无取耳顾不知明易君子以
为何如也
九三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
周公之象遁九三云云何也曰九三以阳居刚是乃
君子而处止之终履非其正且下与二初同体则是
宜遁而系自蹈于病而危厉之道也故象占如此然
三以一阳覆冒二阴则亦是能畜臣妾使止于所之
象故占象又为畜臣妾吉也
为何如也
九三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
周公之象遁九三云云何也曰九三以阳居刚是乃
君子而处止之终履非其正且下与二初同体则是
宜遁而系自蹈于病而危厉之道也故象占如此然
三以一阳覆冒二阴则亦是能畜臣妾使止于所之
象故占象又为畜臣妾吉也
卷六 第 19b 页 WYG0051-0541b.png
象曰系遁之厉有疾惫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孔子之传遁九三云云何也曰言系遁之厉者谓其
有疾惫也畜臣妾吉者谓其不可大事惟畜臣妾吉
也
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
周公之象遁九四云云何也曰九四健体与五上同
往心好乎遁者也然惟君子则能自克而见义即决
小人则有所系吝而徘徊不去矣九原阳刚之君子
孔子之传遁九三云云何也曰言系遁之厉者谓其
有疾惫也畜臣妾吉者谓其不可大事惟畜臣妾吉
也
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
周公之象遁九四云云何也曰九四健体与五上同
往心好乎遁者也然惟君子则能自克而见义即决
小人则有所系吝而徘徊不去矣九原阳刚之君子
卷六 第 20a 页 WYG0051-0541c.png
四乃阴柔之小人故象占并取之而自为一例
象曰君子好遁小人否也
孔子之传遁九四云云何也曰言君子则好进之心
不胜好退是以终遁小人反是是以否也
九五嘉遁贞吉
周公之象遁九五云云何也曰九五阳刚中正遁之
最可嘉尚者也得正而吉从可知矣故象占如此
象曰嘉遁贞吉以正志也
象曰君子好遁小人否也
孔子之传遁九四云云何也曰言君子则好进之心
不胜好退是以终遁小人反是是以否也
九五嘉遁贞吉
周公之象遁九五云云何也曰九五阳刚中正遁之
最可嘉尚者也得正而吉从可知矣故象占如此
象曰嘉遁贞吉以正志也
卷六 第 20b 页 WYG0051-0541d.png
孔子之传遁九五云云何也曰言嘉遁贞吉者九五
以刚中之德能正其遁之志而毫无系吝也其诗白
驹之伊人乎
上九肥遁无不利
周公之象遁上九云云何也曰言上九以阳刚居卦
外于遁为优游世外长往不返是遁之远且裕而肥
者也以此避世于何不利呜呼襄阳蓟门殆其人与
象曰肥遁无不利无所疑也
以刚中之德能正其遁之志而毫无系吝也其诗白
驹之伊人乎
上九肥遁无不利
周公之象遁上九云云何也曰言上九以阳刚居卦
外于遁为优游世外长往不返是遁之远且裕而肥
者也以此避世于何不利呜呼襄阳蓟门殆其人与
象曰肥遁无不利无所疑也
卷六 第 21a 页 WYG0051-0542a.png
孔子之传遁上九云云何也曰言上九之肥遁无不
利者决策长往无复疑虑也
大壮䷡(乾下/震上)
遁而受之以大壮何也序卦传曰物不可以终退故
受之以大壮
大壮利贞
文王之彖大壮云云何也曰卦以四阳盛长故为大
壮但过壮则用刚凭气自以得正为利耳故象占如
利者决策长往无复疑虑也
大壮䷡(乾下/震上)
遁而受之以大壮何也序卦传曰物不可以终退故
受之以大壮
大壮利贞
文王之彖大壮云云何也曰卦以四阳盛长故为大
壮但过壮则用刚凭气自以得正为利耳故象占如
卷六 第 21b 页 WYG0051-0542b.png
此然亦可知壮之不可终用也
彖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
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孔子之传大壮彖云云何也曰言大壮者乃阳之大
者壮也而所以名曰壮者谓其下刚上动是为刚以
动故为壮耳而所以曰大壮利贞者谓其四阳大者
进得其正大者正耳既大且正天地之情且可于此
而见故大壮取乎利贞也
彖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
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孔子之传大壮彖云云何也曰言大壮者乃阳之大
者壮也而所以名曰壮者谓其下刚上动是为刚以
动故为壮耳而所以曰大壮利贞者谓其四阳大者
进得其正大者正耳既大且正天地之情且可于此
而见故大壮取乎利贞也
卷六 第 22a 页 WYG0051-0542c.png
象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孔子之传大壮大象云云何也曰言雷在天上乘天
以动动而合天故谓之大壮君子体此则非礼弗履
动与天游亦如震之乘乾也呜呼君子之大壮亦以
义礼自胜耳岂曰凭刚使气乎
观大壮之象愈可知君子以自胜为强非血气之谓
也
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
孔子之传大壮大象云云何也曰言雷在天上乘天
以动动而合天故谓之大壮君子体此则非礼弗履
动与天游亦如震之乘乾也呜呼君子之大壮亦以
义礼自胜耳岂曰凭刚使气乎
观大壮之象愈可知君子以自胜为强非血气之谓
也
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
卷六 第 22b 页 WYG0051-0542d.png
周公之象大壮初九云云何也曰初九以刚居下壮
于趾者也居下而壮于进其凶必矣故象占如此
初在下有趾象当壮而以阳刚居初有壮于趾象不
必震乃为足也征凶有孚则取义象以申戒耳亦不
必于卦爻索象
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
孔子之传大壮初九云云何也曰言壮于趾而征凶
者乃理之必然信乎宜困穷也
于趾者也居下而壮于进其凶必矣故象占如此
初在下有趾象当壮而以阳刚居初有壮于趾象不
必震乃为足也征凶有孚则取义象以申戒耳亦不
必于卦爻索象
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
孔子之传大壮初九云云何也曰言壮于趾而征凶
者乃理之必然信乎宜困穷也
卷六 第 23a 页 WYG0051-0543a.png
九二贞吉
周公之象大壮九二云云何也曰九二阳刚中正是
所谓非礼弗履者也壮而如此与壮趾者迥别得正
而吉从可知矣故象占如此
象曰九二贞吉以中也
孔子之传大壮九二云云何也曰言九二之所以贞
吉者以其刚健中正故得正而吉也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
周公之象大壮九二云云何也曰九二阳刚中正是
所谓非礼弗履者也壮而如此与壮趾者迥别得正
而吉从可知矣故象占如此
象曰九二贞吉以中也
孔子之传大壮九二云云何也曰言九二之所以贞
吉者以其刚健中正故得正而吉也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
卷六 第 23b 页 WYG0051-0543b.png
周公之象大壮九三云云何也曰九三处壮之时而
当乾之终际震之阳以刚居刚是过刚不正者也在
小人则为用壮在君子则惟用罔若当此而用壮则
虽正亦厉耳盖三虽强健而四阳阻前如羝羊之遇
藩而触徒羸其角厉何如乎故象占如此然观此而
知壮之不可过用所以君子惟知用罔也
羝羊性刚喜触阳性好进似之正不必兑之为羊然三
本以九四一阳在前似藩三居四下进而遇四之刚
当乾之终际震之阳以刚居刚是过刚不正者也在
小人则为用壮在君子则惟用罔若当此而用壮则
虽正亦厉耳盖三虽强健而四阳阻前如羝羊之遇
藩而触徒羸其角厉何如乎故象占如此然观此而
知壮之不可过用所以君子惟知用罔也
羝羊性刚喜触阳性好进似之正不必兑之为羊然三
本以九四一阳在前似藩三居四下进而遇四之刚
卷六 第 24a 页 WYG0051-0543c.png
必且自伤有羝羊触藩羸其角象此正即象明义亦
恐不容徒以义言
象曰小人用壮君子罔也
孔子之传大壮九三云云何也曰九三以阳刚居阳
位处乾之极乃刚之过而不中者凡物过刚则折故
小人则干进务前之不已而君子尚消息盈虚则固
以用罔为得也
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輹音/福)
恐不容徒以义言
象曰小人用壮君子罔也
孔子之传大壮九三云云何也曰九三以阳刚居阳
位处乾之极乃刚之过而不中者凡物过刚则折故
小人则干进务前之不已而君子尚消息盈虚则固
以用罔为得也
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輹音/福)
卷六 第 24b 页 WYG0051-0543d.png
周公之象大壮九四云云何也曰九四大壮之极而
能自处于柔且前已无见阻之阳自能得正而吉悔
可尽亡耳其象占则为藩已决而不致羸舆未大而
壮其輹可以进无不吉也
观四之藩决不羸则知三之羸角以四之阳刚在前
故余以三之羝羊触藩为即象明义也
象曰藩决不羸尚往也
孔子之传大壮九四云云何也曰言藩决不羸者前
能自处于柔且前已无见阻之阳自能得正而吉悔
可尽亡耳其象占则为藩已决而不致羸舆未大而
壮其輹可以进无不吉也
观四之藩决不羸则知三之羸角以四之阳刚在前
故余以三之羝羊触藩为即象明义也
象曰藩决不羸尚往也
孔子之传大壮九四云云何也曰言藩决不羸者前
卷六 第 25a 页 WYG0051-0544a.png
无所阻阳可直尚而往耳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丧息浪反/易以䜴反)
周公之象大壮六五云云何也曰六五踰刚而处柔
有丧羊于易之象当壮而如此是因时处顺与世无
争者也则亦自有无悔之义故象占如此
象曰丧羊于易位不当也
孔子之传大壮六五云云何也曰言六五之丧羊于
易者五阳位而以六之阴柔居之位不得当故虽无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丧息浪反/易以䜴反)
周公之象大壮六五云云何也曰六五踰刚而处柔
有丧羊于易之象当壮而如此是因时处顺与世无
争者也则亦自有无悔之义故象占如此
象曰丧羊于易位不当也
孔子之传大壮六五云云何也曰言六五之丧羊于
易者五阳位而以六之阴柔居之位不得当故虽无
卷六 第 25b 页 WYG0051-0544b.png
悔而亦不能元亨耳然胜于触藩羸角者多矣
在他卦以不当位为悔而在大壮以不当位无悔盖
用柔可以济刚也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周公之象大壮上六云云何也曰上六以柔处壮终
前更无位而体尚在动有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象是本无壮才而不达进退者也安能利乎然居终
处上则亦尚有栖身之地但能固守其正则亦尚可
在他卦以不当位为悔而在大壮以不当位无悔盖
用柔可以济刚也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周公之象大壮上六云云何也曰上六以柔处壮终
前更无位而体尚在动有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象是本无壮才而不达进退者也安能利乎然居终
处上则亦尚有栖身之地但能固守其正则亦尚可
卷六 第 26a 页 WYG0051-0544c.png
图此身之安耳故又戒以艰则吉也
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详也艰则吉咎不长也
孔子之传大壮上六云云何也曰言不能退遂者谓
自已昧于进退之义而不能详也艰则言者谓若能
谨守此一步栖身之地则咎尚不长而得吉耳盖前
面更无馀地故保吉要须用艰也
上六以阴居柔前无藩限而亦曰羝羊触藩是但以
卦本大壮羝羊乃用壮之物象之耳又不必阳之为
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详也艰则吉咎不长也
孔子之传大壮上六云云何也曰言不能退遂者谓
自已昧于进退之义而不能详也艰则言者谓若能
谨守此一步栖身之地则咎尚不长而得吉耳盖前
面更无馀地故保吉要须用艰也
上六以阴居柔前无藩限而亦曰羝羊触藩是但以
卦本大壮羝羊乃用壮之物象之耳又不必阳之为
卷六 第 26b 页 WYG0051-0544d.png
羊可见象固不可执一论也
六爻皆以刚得其正为壮故彖取利贞而大象取于
非礼弗履盖即孔子所谓义以为上乃君子之勇义
也
晋䷢(坤下/离上)
大壮而受之以晋何也序卦传曰物不可以终壮故
受之以晋晋者进也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六爻皆以刚得其正为壮故彖取利贞而大象取于
非礼弗履盖即孔子所谓义以为上乃君子之勇义
也
晋䷢(坤下/离上)
大壮而受之以晋何也序卦传曰物不可以终壮故
受之以晋晋者进也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卷六 第 27a 页 WYG0051-0545a.png
文王之彖晋云云何也曰晋离明在上坤顺在下日
自地升也其体有诸侯觐王而王照临备至之象盖
离为日象王坤为臣象诸侯日出地上地资日光象
王侯相得坤有土有众象侯坤道厚载象康坤为众
为牝马众偶在下象马蕃庶马在王下象王锡昼日
则象离而三接则三阴爻之象也
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是
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
自地升也其体有诸侯觐王而王照临备至之象盖
离为日象王坤为臣象诸侯日出地上地资日光象
王侯相得坤有土有众象侯坤道厚载象康坤为众
为牝马众偶在下象马蕃庶马在王下象王锡昼日
则象离而三接则三阴爻之象也
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是
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
卷六 第 27b 页 WYG0051-0545b.png
孔子之传晋彖云云何也曰言晋者言乎其进也离
明出乎地上地顺而丽乎离以成大明而六五之柔
进而上行以成离主是其象义原有康侯用锡马蕃
庶昼日三接之象也故彖中备象之耳而人心之大
明毕照亦犹是矣
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孔子之传晋大象云云何也曰言日之大明出于地
上是之为晋君子体此以自昭明德不使气拘物蔽
明出乎地上地顺而丽乎离以成大明而六五之柔
进而上行以成离主是其象义原有康侯用锡马蕃
庶昼日三接之象也故彖中备象之耳而人心之大
明毕照亦犹是矣
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孔子之传晋大象云云何也曰言日之大明出于地
上是之为晋君子体此以自昭明德不使气拘物蔽
卷六 第 28a 页 WYG0051-0545c.png
亦如晋之日出地上也
观晋象之言德而曰明可见德之本明明而曰昭可
见昭之乃明而昭明德而曰自又可见此格致诚正
之功原匪他人可以旁贷之事乃君子自成自道之
道也呜呼大学自明之尧汤文王其即易晋自昭明
德之君子乎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周公之象晋初六云云何也曰下卦三爻为坤顺安
观晋象之言德而曰明可见德之本明明而曰昭可
见昭之乃明而昭明德而曰自又可见此格致诚正
之功原匪他人可以旁贷之事乃君子自成自道之
道也呜呼大学自明之尧汤文王其即易晋自昭明
德之君子乎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周公之象晋初六云云何也曰下卦三爻为坤顺安
卷六 第 28b 页 WYG0051-0545d.png
贞而初为坤始上应匪人有一旦上进而即若有所
摧乎其上之象是乃谦卑巽顺之至者耳自是得正
而吉之道斯时也纵与四罔孚而但以宽裕处之在
我即无咎耳盖欲求信于上而心太切非汲汲以失
其守即悻悻以伤于义矣故象占如此呜呼不附权
贵固人臣贞吉之道正静需时乃人臣无咎之义乎
而凡进而涉世交人者皆可于此类推也
曰如者非真有是事谓其心如是耳故得贞吉此似
摧乎其上之象是乃谦卑巽顺之至者耳自是得正
而吉之道斯时也纵与四罔孚而但以宽裕处之在
我即无咎耳盖欲求信于上而心太切非汲汲以失
其守即悻悻以伤于义矣故象占如此呜呼不附权
贵固人臣贞吉之道正静需时乃人臣无咎之义乎
而凡进而涉世交人者皆可于此类推也
曰如者非真有是事谓其心如是耳故得贞吉此似
卷六 第 29a 页 WYG0051-0546a.png
始至之康侯也
象曰晋如摧如独行正也裕无咎未受命也
孔子之传晋初六云云何也曰言晋如而即廑摧如
之心者独行其贞正之道不附权门也裕无咎者初
尚未受四命固可裕以俟之岂肯媚权臣以求进乎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周公之象晋六二云云何也曰六二渐进之地又与
五同气相应而以居中处顺有晋如愁如之象当晋
象曰晋如摧如独行正也裕无咎未受命也
孔子之传晋初六云云何也曰言晋如而即廑摧如
之心者独行其贞正之道不附权门也裕无咎者初
尚未受四命固可裕以俟之岂肯媚权臣以求进乎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周公之象晋六二云云何也曰六二渐进之地又与
五同气相应而以居中处顺有晋如愁如之象当晋
卷六 第 29b 页 WYG0051-0546b.png
而愁是晋为可喜而中实不喜也为臣如此柔顺安
贞必且进而有丽明之吉以受知于大明之君得蕃
庶之锡故占象又取受介福于王母耳此似述职之
康侯也王母谓六五乃君位而阴柔丽中象王母也
即此一象辨物当名称情俱备易真万事万物之权
衡乎
象曰受兹介福于其王母以中正也
孔子之传晋六二云云何也曰言六二受兹介福于
贞必且进而有丽明之吉以受知于大明之君得蕃
庶之锡故占象又取受介福于王母耳此似述职之
康侯也王母谓六五乃君位而阴柔丽中象王母也
即此一象辨物当名称情俱备易真万事万物之权
衡乎
象曰受兹介福于其王母以中正也
孔子之传晋六二云云何也曰言六二受兹介福于
卷六 第 30a 页 WYG0051-0546c.png
其王母者以其有如是柔顺中正之德也嗟乎人臣
中正固受福之基乎
六三众允悔亡
周公之象晋六三云云何也曰言六三当晋之时处
顺之极而偕二阴以并晋是众允也殆与罔孚者异
矣有臣如此顺众心而向大明自然无复摧愁悔何
有乎故象占取于众允悔亡呜呼随顺众心归向明
主人臣无悔之道固如是哉
中正固受福之基乎
六三众允悔亡
周公之象晋六三云云何也曰言六三当晋之时处
顺之极而偕二阴以并晋是众允也殆与罔孚者异
矣有臣如此顺众心而向大明自然无复摧愁悔何
有乎故象占取于众允悔亡呜呼随顺众心归向明
主人臣无悔之道固如是哉
卷六 第 30b 页 WYG0051-0546d.png
象曰众允之志上行也
孔子之传晋六三云云何也曰言六三偕二阴以并
进至此而上行之志乃遂耳
九四晋如鼫鼠贞厉
周公之象晋九四云云何也曰九四已晋而居上近
乎君矣而以九处四外阳内阴是大臣怀贪残之心
者也守此不变危厉之道耳故象取晋如鼫鼠而占
取贞厉
孔子之传晋六三云云何也曰言六三偕二阴以并
进至此而上行之志乃遂耳
九四晋如鼫鼠贞厉
周公之象晋九四云云何也曰九四已晋而居上近
乎君矣而以九处四外阳内阴是大臣怀贪残之心
者也守此不变危厉之道耳故象取晋如鼫鼠而占
取贞厉
卷六 第 31a 页 WYG0051-0547a.png
愚按此贞以恒固作解为当谓其守此不变耳似不
宜解以得正鼫鼠之晋何正之得顾不知明易君子
以为何如也
象曰鼫鼠贞厉位不当也
孔子之传晋九四云云何也曰言九四之晋如鼫鼠
贞厉者谓其位处不当居离明之下而不敢当离明
之照亦如鼫鼠踪迹诡谲昼见畏人虽欲不厉不能
得也盖周公为称情之象故孔子特释其义耳
宜解以得正鼫鼠之晋何正之得顾不知明易君子
以为何如也
象曰鼫鼠贞厉位不当也
孔子之传晋九四云云何也曰言九四之晋如鼫鼠
贞厉者谓其位处不当居离明之下而不敢当离明
之照亦如鼫鼠踪迹诡谲昼见畏人虽欲不厉不能
得也盖周公为称情之象故孔子特释其义耳
卷六 第 31b 页 WYG0051-0547b.png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周公之象晋六五云云何也曰六五柔中得正正所
谓地上之明进而上行之柔也大凡昏暗者多悔而
九五则大明察察者多悔而六五则得中君而如此
悔何有乎故占象为悔亡又其当大明之位处二阳
之中聪明内含察察不用是乃精明中之浑厚浑厚
中之精明有聪明睿智之实德而无综核刻薄之流
弊以此而往何往不吉以此而行何行不利故象占
周公之象晋六五云云何也曰六五柔中得正正所
谓地上之明进而上行之柔也大凡昏暗者多悔而
九五则大明察察者多悔而六五则得中君而如此
悔何有乎故占象为悔亡又其当大明之位处二阳
之中聪明内含察察不用是乃精明中之浑厚浑厚
中之精明有聪明睿智之实德而无综核刻薄之流
弊以此而往何往不吉以此而行何行不利故象占
卷六 第 32a 页 WYG0051-0547c.png
又取于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也
失得勿恤是言臣下小小得失勿以为忧而自出于
察见渊鱼之不祥盖六五以大明当天原是群阴毕
照即间有云翳顷刻自消正不用察察为明自伤大
明之体耳呜呼汉之文帝其庶几乎
象曰失得勿恤往有庆也
孔子之传晋六五云云何也曰言六五之失得勿恤
正是晋五大明之用往自有庆故悔亡吉利备具也
失得勿恤是言臣下小小得失勿以为忧而自出于
察见渊鱼之不祥盖六五以大明当天原是群阴毕
照即间有云翳顷刻自消正不用察察为明自伤大
明之体耳呜呼汉之文帝其庶几乎
象曰失得勿恤往有庆也
孔子之传晋六五云云何也曰言六五之失得勿恤
正是晋五大明之用往自有庆故悔亡吉利备具也
卷六 第 32b 页 WYG0051-0547d.png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孔子之传晋上九云云何也曰上九离终象甲胄而
以刚居晋上是晋其角者也晋角则刚而易触于象
为维用伐邑矣动兵邦内厉所不免故占象特取于
厉然以君正臣罪亦自得吉无过故占象又取于吉
无咎但此等事虽曰得正终非明世所宜有故终有
羞吝之贻也维用伐邑吉与畜臣妾吉一例谓维此
吉耳
孔子之传晋上九云云何也曰上九离终象甲胄而
以刚居晋上是晋其角者也晋角则刚而易触于象
为维用伐邑矣动兵邦内厉所不免故占象特取于
厉然以君正臣罪亦自得吉无过故占象又取于吉
无咎但此等事虽曰得正终非明世所宜有故终有
羞吝之贻也维用伐邑吉与畜臣妾吉一例谓维此
吉耳
卷六 第 33a 页 WYG0051-0548a.png
象曰维用伐邑道未光也
孔子之传晋上九云云何也曰言王者自宜明明德
于天下使四海升平向化畏威怀德今也尚用伐其
私邑则是近郊犹有未顺之梗其于晋明之道尚未
光大耳呜呼王者固以兵不待用而天下自服为道
之光乎
明夷䷣(离下/坤上)
晋而受之以明夷何也序卦传曰进必有所伤故受
孔子之传晋上九云云何也曰言王者自宜明明德
于天下使四海升平向化畏威怀德今也尚用伐其
私邑则是近郊犹有未顺之梗其于晋明之道尚未
光大耳呜呼王者固以兵不待用而天下自服为道
之光乎
明夷䷣(离下/坤上)
晋而受之以明夷何也序卦传曰进必有所伤故受
卷六 第 33b 页 WYG0051-0548b.png
之以明夷夷者伤也
明夷利艰贞
文王之彖明夷云云何也曰离为日坤为地离入坤
下明受其伤故曰明夷所谓文明而处昏暗之世者
也利在艰难守正故占为利艰贞呜呼味斯言也文
王盖即本其自处者以系彖乎故不觉语深而意悲
矣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
明夷利艰贞
文王之彖明夷云云何也曰离为日坤为地离入坤
下明受其伤故曰明夷所谓文明而处昏暗之世者
也利在艰难守正故占为利艰贞呜呼味斯言也文
王盖即本其自处者以系彖乎故不觉语深而意悲
矣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
卷六 第 34a 页 WYG0051-0548c.png
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孔子之传明夷彖云云何也曰言离下于坤是明入
地中也明而入地则于明晦矣明晦是明伤也故为
明夷离在下而居内是内文明也坤在上而处外是
外柔顺也以此韬光蒙大难内不失臣节外不即凶
戮此文王所用以事纣之道也利艰贞者谓自晦其
明同于入地之日也以此遭逢内难身被囚奴而卒
能自正其志不为邪谄此箕子所用以处纣之道也
孔子之传明夷彖云云何也曰言离下于坤是明入
地中也明而入地则于明晦矣明晦是明伤也故为
明夷离在下而居内是内文明也坤在上而处外是
外柔顺也以此韬光蒙大难内不失臣节外不即凶
戮此文王所用以事纣之道也利艰贞者谓自晦其
明同于入地之日也以此遭逢内难身被囚奴而卒
能自正其志不为邪谄此箕子所用以处纣之道也
卷六 第 34b 页 WYG0051-0548d.png
呜呼孔子虽不似文王箕子之大明蒙艰然以大圣
人之明德而栖皇于春秋之世其亦离明而晦于地
下者乎故其传彖之言深觉怆乎有馀悲耳然于彖
传知为文王箕子之以则又以知惟圣人为能论世
知人又知惟圣人能知圣人也夫
明夷反晋故为明伤而在人心则耳目聪明不用而
一灵炯炯不昧之时却是初学善养其明之一大功
课易道固在人自取而神明之耳执象论义与执义
人之明德而栖皇于春秋之世其亦离明而晦于地
下者乎故其传彖之言深觉怆乎有馀悲耳然于彖
传知为文王箕子之以则又以知惟圣人为能论世
知人又知惟圣人能知圣人也夫
明夷反晋故为明伤而在人心则耳目聪明不用而
一灵炯炯不昧之时却是初学善养其明之一大功
课易道固在人自取而神明之耳执象论义与执义
卷六 第 35a 页 WYG0051-0549a.png
取用皆无当也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孔子之传明夷大象云云何也曰明夷为日入地下
非无明而于晦中行其明故为明夷君子体此以莅
众也用晦而明盖明而明用之则炫才扬已察见渊
鱼不惟众情有不安之弊亦且幽隐有不照之忧故
君子惟用晦而明如日明之入地下也
用晦而明不惟莅众宜然一切居家交人无不宜然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孔子之传明夷大象云云何也曰明夷为日入地下
非无明而于晦中行其明故为明夷君子体此以莅
众也用晦而明盖明而明用之则炫才扬已察见渊
鱼不惟众情有不安之弊亦且幽隐有不照之忧故
君子惟用晦而明如日明之入地下也
用晦而明不惟莅众宜然一切居家交人无不宜然
卷六 第 35b 页 WYG0051-0549b.png
盖凡事聪明而藏诸浑厚乃为真明耳汉明之察察
其实察于小而蔽者大察于人而蔽于己故古之帝
王凝旒黈纩正欲以自晦善养其明也
晋六五失得勿恤亦明夷大象用晦而明之义故为
知临大君之宜而悔亡往吉无所不利也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
人有言
周公之象明夷初九云云何也曰初九居离之下离
其实察于小而蔽者大察于人而蔽于己故古之帝
王凝旒黈纩正欲以自晦善养其明也
晋六五失得勿恤亦明夷大象用晦而明之义故为
知临大君之宜而悔亡往吉无所不利也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
人有言
周公之象明夷初九云云何也曰初九居离之下离
卷六 第 36a 页 WYG0051-0549c.png
明受伤之始也其在于象则如鸟之飞而伤垂其翼
其在君子则为于行而三日不暇食但有攸往则主
人有言也呜呼其文王已疑于纣事事挫抑责备之
候乎而遑暇食哉离象鸟故取飞垂象口故取食取
言下伤必有上伤之人故取主人而三日则取于地
下之三画也
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孔子之传明夷初九云云何也曰言君子于行三日
其在君子则为于行而三日不暇食但有攸往则主
人有言也呜呼其文王已疑于纣事事挫抑责备之
候乎而遑暇食哉离象鸟故取飞垂象口故取食取
言下伤必有上伤之人故取主人而三日则取于地
下之三画也
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孔子之传明夷初九云云何也曰言君子于行三日
卷六 第 36b 页 WYG0051-0549d.png
不食者谓当见伤之时义不暇食故三日不食也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周公之象明夷六二云云何也曰六二当明夷之时
居离之中正受伤之人也其象为夷及于左股斯时
也不可以不拯而拯且不可以不速必如用马之壮
乃得吉也盖拯之速则尚可救耳故象占如此盖彖
于此爻为文王羑里之时而象义则周公有感于拯
救文王已出之效故为此用拯马壮之吉以示教乎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周公之象明夷六二云云何也曰六二当明夷之时
居离之中正受伤之人也其象为夷及于左股斯时
也不可以不拯而拯且不可以不速必如用马之壮
乃得吉也盖拯之速则尚可救耳故象占如此盖彖
于此爻为文王羑里之时而象义则周公有感于拯
救文王已出之效故为此用拯马壮之吉以示教乎
卷六 第 37a 页 WYG0051-0550a.png
呜呼周公之系此爻亦大怆心也夫
左股臣象但象其拯之宜速不必于卦爻互变求解
也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
孔子之传明夷六二云云何也曰言六二之所以吉
者以其顺人心合天则君父之伤可以救而非出于
邪曲也盖臣子救君父之难苟可委曲望全虽窃负
而逃亦所不恤文马珍币之用何伤于日月之明乎
左股臣象但象其拯之宜速不必于卦爻互变求解
也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
孔子之传明夷六二云云何也曰言六二之所以吉
者以其顺人心合天则君父之伤可以救而非出于
邪曲也盖臣子救君父之难苟可委曲望全虽窃负
而逃亦所不恤文马珍币之用何伤于日月之明乎
卷六 第 37b 页 WYG0051-0550b.png
于是爻见文王之为臣止敬亦可见周公之为子止
孝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周公之象明夷九三云云何也曰九三以刚居离之
上应上阴柔而可以得志又离为兵于方为南有狩
于南而得其大首象故象占取之呜呼其武王伐纣
之事乎然狩贵时不可疾贞也故又为不可疾正之
戒盖贞取于正也一说不可疾贞为不以为疾而病
孝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周公之象明夷九三云云何也曰九三以刚居离之
上应上阴柔而可以得志又离为兵于方为南有狩
于南而得其大首象故象占取之呜呼其武王伐纣
之事乎然狩贵时不可疾贞也故又为不可疾正之
戒盖贞取于正也一说不可疾贞为不以为疾而病
卷六 第 38a 页 WYG0051-0550c.png
之此乃天人之正亦通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孔子之传明夷九三云云何也曰言南狩之志非富
天下也乃伐暴救民之志如此而后得耳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周公之象明夷六四云云何也曰六四位近君侧于
象为出地之日于明夷为入君左腹获其心意始得
出此门庭而成生还之幸所谓向来受伤而至此始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孔子之传明夷九三云云何也曰言南狩之志非富
天下也乃伐暴救民之志如此而后得耳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周公之象明夷六四云云何也曰六四位近君侧于
象为出地之日于明夷为入君左腹获其心意始得
出此门庭而成生还之幸所谓向来受伤而至此始
卷六 第 38b 页 WYG0051-0550d.png
出也殆文王羑里初出之象乎象虽不言吉凶而吉
无不利亦可知矣
象曰入于左腹获心意也
孔子之传明夷六四云云何也曰言六四之入于左
腹云云者乃是揣其心意而设法以获之故得出门
庭耳呜呼周公之象此爻庆幸殊深而孔子之赞此
爻歆羡亦至矣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无不利亦可知矣
象曰入于左腹获心意也
孔子之传明夷六四云云何也曰言六四之入于左
腹云云者乃是揣其心意而设法以获之故得出门
庭耳呜呼周公之象此爻庆幸殊深而孔子之赞此
爻歆羡亦至矣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卷六 第 39a 页 WYG0051-0551a.png
周公之象明夷六五云云何也曰五居坤中上承晦
主谊无可去惟有痛自屈辱以全其正所谓内难而
能正其志者也正箕子之明夷以之故利在艰贞
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孔子之传明夷六五云云何也曰言箕子之贞执志
不回故虽明为所伤而终不可掩而息也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周公之象明夷上六云云何也曰上六坤终而以阴
主谊无可去惟有痛自屈辱以全其正所谓内难而
能正其志者也正箕子之明夷以之故利在艰贞
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孔子之传明夷六五云云何也曰言箕子之贞执志
不回故虽明为所伤而终不可掩而息也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周公之象明夷上六云云何也曰上六坤终而以阴
卷六 第 39b 页 WYG0051-0551b.png
柔处之此正日之没于地中者也故虽本宜明者亦
不明而晦矣昏昧至此初之登天者今且沦没地下
有必然耳呜呼纣尊为天子而竟以不明求为匹夫
不得非即此象乎而象亦实指纣言也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
孔子之传明夷上六云云何也曰言初登于天者本
可以照四国也后入于地者由其失君之则也呜呼
以本登于天之朗日一旦复入地下得丧存亡不啻
不明而晦矣昏昧至此初之登天者今且沦没地下
有必然耳呜呼纣尊为天子而竟以不明求为匹夫
不得非即此象乎而象亦实指纣言也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
孔子之传明夷上六云云何也曰言初登于天者本
可以照四国也后入于地者由其失君之则也呜呼
以本登于天之朗日一旦复入地下得丧存亡不啻
卷六 第 40a 页 WYG0051-0551c.png
较若天渊而独以失则致之然则为人上者奈何可
失则乎
爻于二象文王而以顺则王以上象纣而以失则亡
然则此一则也固存亡兴丧之关乎乃易以顺则象
文王而诗咏文王顺帝之则然则易之则即帝则易
之顺则即诗顺帝之则乎文王惟其能顺帝则故为
人臣止于敬当明夷之时即顺明夷之则读易者于
易识则于文王识所以顺则可也噫意深哉
失则乎
爻于二象文王而以顺则王以上象纣而以失则亡
然则此一则也固存亡兴丧之关乎乃易以顺则象
文王而诗咏文王顺帝之则然则易之则即帝则易
之顺则即诗顺帝之则乎文王惟其能顺帝则故为
人臣止于敬当明夷之时即顺明夷之则读易者于
易识则于文王识所以顺则可也噫意深哉
卷六 第 40b 页 WYG0051-0551d.png
家人䷤(离下/巽上)
明夷而受之以家人何也序卦传曰伤于外者必反
于家故受之以家人
家人利女贞
文王之彖家人云云何也曰为卦上巽长女下离中
女是为二女相得而上顺下明则是各得其职长上
中下则是各得其序四为巽主而从五二为离主而
从三则是各得其耦阳外阴内则是各得其事凡皆
明夷而受之以家人何也序卦传曰伤于外者必反
于家故受之以家人
家人利女贞
文王之彖家人云云何也曰为卦上巽长女下离中
女是为二女相得而上顺下明则是各得其职长上
中下则是各得其序四为巽主而从五二为离主而
从三则是各得其耦阳外阴内则是各得其事凡皆
卷六 第 41a 页 WYG0051-0552a.png
家齐之事而卦备之故曰家人而二卦却以长中二
女相值而成故占象又取利女贞耳然其实家之所
以不齐由于妇之不顺不明不顺则骄亢侈泰之弊
必作不明则渎伦乱礼之愆必生而家道遂不可言
故家道必得女之顺明乃成而卦体上顺下明原备
此义故彖亦遂即其自有者以为戒耳呜呼牝鸡之
晨惟家之索桀亡以妺喜而纣复亡以妲己有家者
安得不以女之贞为利而欲齐家以定天下者又安可
女相值而成故占象又取利女贞耳然其实家之所
以不齐由于妇之不顺不明不顺则骄亢侈泰之弊
必作不明则渎伦乱礼之愆必生而家道遂不可言
故家道必得女之顺明乃成而卦体上顺下明原备
此义故彖亦遂即其自有者以为戒耳呜呼牝鸡之
晨惟家之索桀亡以妺喜而纣复亡以妲己有家者
安得不以女之贞为利而欲齐家以定天下者又安可
卷六 第 41b 页 WYG0051-0552b.png
不知利女之贞乎
万物齐乎巽而相见乎离人道齐乎家而相见乎国
与天下为卦上巽下离风动火明正是即家之刑寡
妻至兄弟以御家邦事也故彖言利女贞以即卦明
戒而孔子更推其义以极于家道正而天下定耳
观二圣于家人一卦彖言之蕴含者即于彖传明补
之大象之未尽者仍于小传备发之反覆推原务使
正家之道本末终始无一渗漏亦可知齐家之关乎
万物齐乎巽而相见乎离人道齐乎家而相见乎国
与天下为卦上巽下离风动火明正是即家之刑寡
妻至兄弟以御家邦事也故彖言利女贞以即卦明
戒而孔子更推其义以极于家道正而天下定耳
观二圣于家人一卦彖言之蕴含者即于彖传明补
之大象之未尽者仍于小传备发之反覆推原务使
正家之道本末终始无一渗漏亦可知齐家之关乎
卷六 第 42a 页 WYG0051-0552c.png
治本者深且重也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
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
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孔子之传家人彖云云何也曰言卦之所以为家人
者固以女之正位乎内而实以男之正位乎外有齐
家之道而男女皆得其正以合于天尊地卑天施地
生之大义也盖所谓男女者非徒家人中男女之谓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
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
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孔子之传家人彖云云何也曰言卦之所以为家人
者固以女之正位乎内而实以男之正位乎外有齐
家之道而男女皆得其正以合于天尊地卑天施地
生之大义也盖所谓男女者非徒家人中男女之谓
卷六 第 42b 页 WYG0051-0552d.png
谓其能巽齐离明足为家主而如严君之父母耳若
曰家人之男女则岂足言严君哉所以然者惟这严君
能内明外齐内外各正则型仪足法规严矩整恩不
掩义义以济恩上下明齐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
妇妇一家之中无一不出于正而家道皆正耳家道
正而刑寡妻至兄弟便可御于家邦而天下以之定
这真是以修身作齐家之本以齐家作治平之本者
能之岂徒一女正之为乎然推观厥刑则于女之得
曰家人之男女则岂足言严君哉所以然者惟这严君
能内明外齐内外各正则型仪足法规严矩整恩不
掩义义以济恩上下明齐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
妇妇一家之中无一不出于正而家道皆正耳家道
正而刑寡妻至兄弟便可御于家邦而天下以之定
这真是以修身作齐家之本以齐家作治平之本者
能之岂徒一女正之为乎然推观厥刑则于女之得
卷六 第 43a 页 WYG0051-0553a.png
正而验故家人以女贞为利也
母亦称严君者正位乎外者父而正位乎内者母家
有严母能离明而巽齐则子弟之隐恶家众之隐弊
可以尽正内外之分别帏薄之防闲可以备肃然后
内外上下一归明齐而家道可正一如严君之能明
齐乎众庶也故世俗称妻为内君而夫子以母为严
君呜乎严君而可不正乎故家人利女贞
家人人众最忌在不肃故贵巽齐家人情淆最忌在
母亦称严君者正位乎外者父而正位乎内者母家
有严母能离明而巽齐则子弟之隐恶家众之隐弊
可以尽正内外之分别帏薄之防闲可以备肃然后
内外上下一归明齐而家道可正一如严君之能明
齐乎众庶也故世俗称妻为内君而夫子以母为严
君呜乎严君而可不正乎故家人利女贞
家人人众最忌在不肃故贵巽齐家人情淆最忌在
卷六 第 43b 页 WYG0051-0553b.png
不知故贵严明为卦下离上巽于位则为上齐而下
明于家则为内明而外齐于分则为父齐而母明既
明且齐家何不正之有既正矣又何不利之有故利
贞之义本取于巽离为多彖因本卦义为戒耳
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孔子之传家人大象云云何也曰上巽之风自下之
离火而出谓之家人君子观风自火出之象知家之
本在身而身为风之自也于是先自正其身始言则
明于家则为内明而外齐于分则为父齐而母明既
明且齐家何不正之有既正矣又何不利之有故利
贞之义本取于巽离为多彖因本卦义为戒耳
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孔子之传家人大象云云何也曰上巽之风自下之
离火而出谓之家人君子观风自火出之象知家之
本在身而身为风之自也于是先自正其身始言则
卷六 第 44a 页 WYG0051-0553c.png
有物而根诸义礼口无夸诞之辞行则有恒而遵道
以行身无诡异之行一如火之为风自焉呜呼大学
之所谓其为父子兄弟足法孟子之所谓身不行道
不能行于妻子非此意乎
初九闲有家悔亡
周公之象家人初九云云何也曰初九以阳刚处离
始是明于家情而闲家于始者也家闲于初则销萌
杜渐而诸悔可亡矣故象占如此
以行身无诡异之行一如火之为风自焉呜呼大学
之所谓其为父子兄弟足法孟子之所谓身不行道
不能行于妻子非此意乎
初九闲有家悔亡
周公之象家人初九云云何也曰初九以阳刚处离
始是明于家情而闲家于始者也家闲于初则销萌
杜渐而诸悔可亡矣故象占如此
卷六 第 44b 页 WYG0051-0553d.png
又初九以一阳横亘于阴下亦有闲象然取于离明
刚正以正家于初义自正大正不必索之爻象也
象曰闲有家志未变也
孔子之传家人初九云云何也曰言闲有家悔亡者
闲之于众志未变之始故悔亡也呜呼非离之明阳
之刚其孰知之而能之
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
周公之象家人六二云云何也曰言六二以阴居二
刚正以正家于初义自正大正不必索之爻象也
象曰闲有家志未变也
孔子之传家人初九云云何也曰言闲有家悔亡者
闲之于众志未变之始故悔亡也呜呼非离之明阳
之刚其孰知之而能之
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
周公之象家人六二云云何也曰言六二以阴居二
卷六 第 45a 页 WYG0051-0554a.png
阳之中正女之在家中者也亦正有无攸遂在中馈
贞吉象故象占取此然其义则妇人无专制之义有
三从之道故占象取于无攸遂无非无仪惟酒食是
议妇之正也故占象取于在中馈而无攸遂在中馈
则本是妇人正道吉道故占象又取于贞吉耳呜呼
象义双显占象俱融周公之系易妙真难形矣惜乎
吕雉武瞾二妇不知此义又惜乎汉高唐高不知此
义也故上六以威如反身为吉
贞吉象故象占取此然其义则妇人无专制之义有
三从之道故占象取于无攸遂无非无仪惟酒食是
议妇之正也故占象取于在中馈而无攸遂在中馈
则本是妇人正道吉道故占象又取于贞吉耳呜呼
象义双显占象俱融周公之系易妙真难形矣惜乎
吕雉武瞾二妇不知此义又惜乎汉高唐高不知此
义也故上六以威如反身为吉
卷六 第 45b 页 WYG0051-0554b.png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巽也
孔子之传家人六二云云何也曰六二之吉者以六
二能顺以上从乎巽之九五此正位乎内之道也得
其道矣安得不吉
九三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嗃呼落反/嘻喜悲反)
周公之象家人九三云云何也曰九三居离之终而
以刚处刚刚而过者也以此处家则未免伤恩然亦
变患可销故其象为家人嗃嗃虽始若有悔有厉而
孔子之传家人六二云云何也曰六二之吉者以六
二能顺以上从乎巽之九五此正位乎内之道也得
其道矣安得不吉
九三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嗃呼落反/嘻喜悲反)
周公之象家人九三云云何也曰九三居离之终而
以刚处刚刚而过者也以此处家则未免伤恩然亦
变患可销故其象为家人嗃嗃虽始若有悔有厉而
卷六 第 46a 页 WYG0051-0554c.png
终能得吉若其反是则过宽必纵如家人妇子之嘻
嘻然谐笑不谨始虽若和而终至羞吝矣嗃嗃嘻嘻
皆取离似口又为火象故象取于离而字皆从口
象曰家人嗃嗃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
孔子之传家人九三云云何也曰言家人嗃嗃虽若
太严而终未失则也苟妇子嘻嘻则和而无礼失齐
家之正则矣
六四富家大吉
嘻然谐笑不谨始虽若和而终至羞吝矣嗃嗃嘻嘻
皆取离似口又为火象故象取于离而字皆从口
象曰家人嗃嗃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
孔子之传家人九三云云何也曰言家人嗃嗃虽若
太严而终未失则也苟妇子嘻嘻则和而无礼失齐
家之正则矣
六四富家大吉
卷六 第 46b 页 WYG0051-0554d.png
周公之象家人六四云云何也曰六四以离明之克
家而至于巽之整齐是治家而至于富者也家而至
富是必内以贞明之妇佐居位巽齐之男克勤克俭
知礼尚义乃能之真为家人之大吉耳故象占取此
呜呼观于富家大吉则富固非圣人之所不欲特以
男女正位而得之则道之得正者耳
象曰富家大吉顺在位也
孔子之传家人六四云云何也曰言富家大吉者正
家而至于巽之整齐是治家而至于富者也家而至
富是必内以贞明之妇佐居位巽齐之男克勤克俭
知礼尚义乃能之真为家人之大吉耳故象占取此
呜呼观于富家大吉则富固非圣人之所不欲特以
男女正位而得之则道之得正者耳
象曰富家大吉顺在位也
孔子之传家人六四云云何也曰言富家大吉者正
卷六 第 47a 页 WYG0051-0555a.png
以四为巽顺之主乃巽顺得正之位也而为富家者
以巽顺为保富之道可类推矣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假更/白反)
周公之象家人九五云云何也曰九五阳刚中正内
聪明外齐肃正所谓正位乎外之男以倡正位乎内
之女而家人之严父耳当此时也一家之人内外咸
理大小得情尚何俟忧恤乎真吉之至者耳故象占
如此呜呼是殆无忧之文王欤以此齐家而即以此
以巽顺为保富之道可类推矣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假更/白反)
周公之象家人九五云云何也曰九五阳刚中正内
聪明外齐肃正所谓正位乎外之男以倡正位乎内
之女而家人之严父耳当此时也一家之人内外咸
理大小得情尚何俟忧恤乎真吉之至者耳故象占
如此呜呼是殆无忧之文王欤以此齐家而即以此
卷六 第 47b 页 WYG0051-0555b.png
御家邦吉何如也
象曰王假有家交相爱也
孔子之传家人九五云云何也曰言王假有家者谓
其内外上下交相亲爱父父子子兄兄弟弟无不各
得其情耳呜呼信非文王之刑于寡妻不足当之
上九有孚威如终吉
周公之象家人上九云云何也曰上九以阳刚巽齐
居家人之终正所谓言物行恒以身型家之第一人
象曰王假有家交相爱也
孔子之传家人九五云云何也曰言王假有家者谓
其内外上下交相亲爱父父子子兄兄弟弟无不各
得其情耳呜呼信非文王之刑于寡妻不足当之
上九有孚威如终吉
周公之象家人上九云云何也曰上九以阳刚巽齐
居家人之终正所谓言物行恒以身型家之第一人
卷六 第 48a 页 WYG0051-0555c.png
也盖其能以刚严明齐正已端范威如可畏终之得
吉不言可知故象占如此
象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
孔子之传家人上九云云何也曰言威如之吉者乃
上九能反身自修端范于上言可为坊行可为表自
然不言而上下以肃家道以正之谓也呜呼家之本
在身反身固齐家之第一事乎
吉不言可知故象占如此
象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
孔子之传家人上九云云何也曰言威如之吉者乃
上九能反身自修端范于上言可为坊行可为表自
然不言而上下以肃家道以正之谓也呜呼家之本
在身反身固齐家之第一事乎
卷六 第 48b 页 WYG0051-0555d.png
丰川易说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