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卷十 第 1a 页 WYG0017-073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西溪易说卷十
            宋 李过 撰
  下经
(巽下/坤上)
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象曰柔以时升巽而顺
刚中而应是以大亨用见大人勿恤有庆也南征吉志
行也
卷十 第 1b 页 WYG0017-0739b.png
 坤上巽下木生地中自下升上之义古之贤者升进
 于上其道不一有自司徒命卿论秀而升者自司徒
 升之司乐乐正升之司马司马升之王所有自侯方
 岁贡而升者天子则试之射宫中多者得与于祭有
 自三年大比因贤能之书而升者天子拜受登于天
 府古者进升之道大略如此其条目纤悉见于周官
 之职掌与王制所载而其义则隐于易之升盖木之
 升也其勾末萌甲未拆之时枝柯干叶皆备于未升
卷十 第 2a 页 WYG0017-0740a.png
 之时及其得地故其升也莫能禦犹贤者方其未进
 也道德蓄蓄皆当素备故一出而名实遂孚矣卦辞
 升元亨君子之升大亨之道也用见大人勿恤大人
 九五也升而至五则见君矣宜无爱也自巽至坤皆
 离位也故南征吉象曰柔以时升谓初六柔自下而
 升九二刚得中六五在上为己之应是以大亨也得
 见大人则有庆矣故无忧也卦属南方离明万物相
 见木道至此其志乃行故曰南征吉志行也
卷十 第 2b 页 WYG0017-0740b.png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地中生木以渐而升君子之升不能遽进也体二象
 之顺积小以高大盖坤以顺为德巽亦以顺为德也
 古人进身自有次第不容躐等
初六允升大吉象曰允升大吉上合志也
 允信也初在下犹其未升也须诚实充足然后进而
 大吉故贤者之未升必其行懋于家德信于乡然后
 可以论进此自卿大夫而升命乡论秀而升皆自下
卷十 第 3a 页 WYG0017-0740c.png
 推泽而进也象曰上合志也谓上合六五之志也
九二孚乃利用礿无咎象曰九二之孚有喜也
 进而至二五为正应潜德之孚于君矣故宜用礿不
 必其礼文之备也此不由三道而升自以德孚于君
 是以为不次之升如傅说之于高宗以梦而升是也
 太公之于文王以卜而升是也象曰有喜也君臣相
 孚故有喜也
九三升虚邑象曰升虚邑无所疑也
卷十 第 3b 页 WYG0017-0740d.png
 又进至三三诸侯之位邑国也进而至此则一国皆
 推其善士矣又何疑焉此自侯国而升也故曰升虚
 邑象曰无所疑也谓德孚于邑国可以无疑也
六四王用享于岐山吉无咎象曰王用享于岐山顺事
 也
 四卿位至此所谓升之司马将论以进于王也王即
 六五也岐山西山也此互体兑之上故曰岐山言六
 五之王将论定而官之是享于岐山也象曰顺事也
卷十 第 4a 页 WYG0017-0741a.png
 进而至此既得卦体故曰顺事
六五贞吉升阶象曰贞吉升阶大得志也
 至此则进于天子之阶矣或升之王或试之射宫或
 登之天府皆所谓升阶也则升道亨矣故曰贞吉象
 曰大得志也升而至阶得志可知也
上六寘升利于不息之贞象曰寘升在上消不富也
 处升之极知进而不知退则颠寘乎利达者也君子
 知进退存亡故宜贞守贞守乃所以不息也犹如木升
卷十 第 4b 页 WYG0017-0741b.png
 之极必归根复命虽华实剥落而生生之意又寓于
 其中矣所谓利不息之贞也象曰冥升在上消不富
 也升极则反其道消矣以柔居之故曰不富
(坎下/兖上)
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彖曰困刚掩也险以说
困而不失其所亨其惟君子乎贞大人吉以刚中也有
言不信尚口乃穷也
 困刚掩也三阳处三阴之间阳为阴所掩是君子为
卷十 第 5a 页 WYG0017-0741c.png
 小人所困也然困而亨盖惟君子为能处困身处困
 而道未尝不亨也贞大人吉谓九五也九五谓困之
 主举小人而去之则君子之道亨而得贞吉矣有言
 不信君子处困正当自守难以口舌辨也彖困刚掩
 也刚为阴所掩也卦坎险而兑说险难而以说处之
 困而不失其所亨用此道也此惟君子能之被兵于
 匡宋绝粮于陈蔡而道未尝少贬皆圣人事也九五
 以刚居中能困亨者也故曰以刚中也处困之时逊
卷十 第 5b 页 WYG0017-0741d.png
 言以避祸故尚口乃穷也六爻之义圣人却有深意
 据君子为小人所困阳爻为君子阴爻为小人则阳
 爻当困而阴爻当吉然圣人设义初为阴爻困于株
 木三为阴爻困于疾藜上为阴爻困于葛藟三阴爻
 皆凶九二虽困乃朱绂方来九四虽渊其终反吉九
 五虽困乃徐有说三阳爻反吉以见小人之困君子
 君子终不可困而小人实自困也自古小人之困君
 子未有不自败者圣人设此义以防民而后世小人
卷十 第 6a 页 WYG0017-0742a.png
 犹有无忌惮者
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君子处困之道固如此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象曰入于幽
谷幽不明也
 初与四为正应四君子也今有困君子之意故为九
 四所绝四处互体巽巽为木初欲托庇于其下已不
 能矣故困于株木自处坎之下坎北方幽都也故曰
卷十 第 6b 页 WYG0017-0742b.png
 入于幽谷越三爻而求九四不能觌言为君子所弃
 也象曰幽不明也
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象曰困
于酒食中有庆也
 二处坎中坎为酒食上下为同体二阴所困所困特
 饮食言所困之者小也朱绂君之服谓九五也诗曰
 朱绂斯皇室家君王言九五将以同德来相求也故
 曰方来君臣同德则可以受福故利用享祀然处二
卷十 第 7a 页 WYG0017-0742c.png
 阴之中未可往也故征凶其困终亨故无咎象曰中
 有庆也见得君子未尝困
六三困于石㨿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象曰㨿
于蒺藜乘刚也入于其宫不见其妻不祥也
 三阴爻本欲困君子今乃丽于二阳之间反为君子
 所困前遇九四困于石也退遇九二据于蒺藜也上
 六已应也已困于葛藟是不见其妻也象曰乘刚也
 谓乘九二之刚也不见其妻不祥也系辞子曰非所
卷十 第 7b 页 WYG0017-0742d.png
 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
 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乎
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象曰来徐徐志在下也
虽不当位有与也
 三阳以同德相光几二在下陷乎二阴之间未能即
 来也故来徐徐上体兑为金下体坎为轮是金车也
 金车可以行处困之时未得行也虽吝然终必相求
 故有终象曰来徐徐志在下也谓九二也虽不当位
卷十 第 8a 页 WYG0017-0743a.png
 有与也四爻所处之位虽不当然君子以同德相求
 故有与前辈谓小人无党盖小人以利合终必相倾
 君子以理合终必相与
九五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象曰劓刖志
未得也乃徐有说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
 五以阳刚处君位乃使小人得以困君子是谁之咎
 也五威福之权在已不过去上下之小人则君子亨
 矣劓刖也者用劓刑以劓在上之小人谓上六也用
卷十 第 8b 页 WYG0017-0743b.png
 刖刑以刖在下之小人谓三与初也赤绂臣服诗曰
 彼其之子三百赤绂谓九二也上下小人既去则向
 者所困之赤绂乃徐徐而来以同德而相说也君臣
 同德则必受福故利用祭祀象以君子未得志而施
 刑故曰志未得也九二居中而相应故曰以中直也
 祭必受福故曰受福也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象曰困于葛
藟未当也动悔有悔吉行也
卷十 第 9a 页 WYG0017-0743c.png
 小人扳援而据上位犹葛藟也然小人不宜在上故
 臲卼不安九五之君有施刑之志圣人故戒之曰动
 必悔不容幸免也必有悔而往则吉谓小人无故困
 君子不获罪而去则终必有僇辱之祸故曰动悔有
 悔吉行也谓小人能有悔而去是小人之福也是以
 吉行也
(巽下/坎上)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
卷十 第 9b 页 WYG0017-0743d.png
其瓶凶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
改井乃以刚中也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
以凶也
 巽下坎上木上有水为井木井干也辘轳之干也汲
 井者必登于木干之上上水下木汲之象也邑人所
 居其中有井都邑有迁徙而井常不移故曰改邑不
 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湘卿云利物而不费无丧
 也功成而不居无得也来而汲则不拒汲而去则不
卷十 第 10a 页 WYG0017-0744a.png
 追人有往来而井之为井常自若也汲至则亦未繘
 井汔水涸也繘绠当水涸而至则未施绠而汲汲则
 羸其瓶盖井水既涸则无以受瓶也故凶彖巽乎水
 而上水井此汲井之义也汲者以器巽乎水然后汲
 而上井道以出为功故曰上水井井养而不穷此言
 井之德养物之功更无穷极惟有井之德所以酌而
 不匮也邑可改而井不可改者以二五刚得中惟中
 有定守所以不随世变移也当水涸而至未能有功
卷十 第 10b 页 WYG0017-0744b.png
 是以有羸其瓶之凶也见在二爻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劳民劝相则恩意浃洽犹井之泽也七月之诗九功
 之歌沐浴膏泽而歌咏劳苦皆古人劝相之事也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象曰井泥不食下也旧井无
禽时舍也
 井卦六爻刚领最好初井泥二井谷皆废井也三井
 渫则渫初之泥四井甃则甃二之谷泥既渫谷既甃
卷十 第 11a 页 WYG0017-0744c.png
 则井道全矣故五爻井冽而泉寒上爻则收而勿幕
 功用始及物而井道大成矣初六处最下故为井泥
 井水贵清而泥浊之宜其不食故井废而旧禽亦不
 往焉谓失井之道为时所弃也故象曰时舍也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象曰井谷射鲋无与也
 二居初之上而体则巽下是井湮而为谷也井既为
 谷其水必涸但鲋蟆相射而已于此施绠瓮必敝漏
 盖无以受瓮也即彖所谓羸其瓶是也象曰无与也
卷十 第 11b 页 WYG0017-0744d.png
 谓二所以为谷者以无与也四为之甃则有与矣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象曰
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
 三言井渫渫初之泥也所谓浚井也井泥虽浚人犹
 未食故至者心恻然以井泽未能及物也虽然亦可
 用汲矣犹之人也己德既治有明王在上汲而进之
 则天下蒙福矣象曰行恻也言行者见之恻然也求
 王明受福也
卷十 第 12a 页 WYG0017-0745a.png
六四井甃无咎象曰井甃无咎修井也
 四井甃甃二之谷也所谓修井也谷既甃则井之体全
 矣象曰修井也初与二爻在下体为井之地故初井
 泥二井谷三与四居人位必尽人事故三井渫而四
 井甃以人事言也五与上则得之天矣是以三才之
 位取义也
九五井洌寒泉食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井至五爻初泥已浚二谷已修井道己全则井冽而
卷十 第 12b 页 WYG0017-0745b.png
 泉寒为时所食所谓养而不穷往来井井皆在此爻
 象曰中正也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五爻井冽可食上爻水已在木上绠汲而水出功用
 及物矣幕所以盖井也井功贵出无用幕也泽既及
 物故曰有孚井道大成故曰元吉象曰元吉在上大
 成也
(离下/兑上)
卷十 第 13a 页 WYG0017-0745c.png
革己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
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
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
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哉
 泽上火下泽所以潴水也水涸而火居焉非常之变
 也其卦为革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圣人以天下世其
 子然不能必后世子孙之皆贤也有圣人起而易置
 之是其心也圣人不忍天下之涂炭乃身负犯上之
卷十 第 13b 页 WYG0017-0745d.png
 名以合天人之心此天地之大变也而其事见于革
 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商其事见于明夷文
 王非不能革也时未当革圣人不敢先时而当革圣
 人不敢后圣人不能违时能不失时而已文王晦其
 事于爻夫子发其秘于彖学者即彖以观爻则革之
 义著矣曰革已日乃孚时既当革则信于心而革之
 虽圣人不敢私也利贞革以正也有汤武之志则可
 无汤武之志则乱也悔亡圣人举事必得万全事已
卷十 第 14a 页 WYG0017-0746a.png
 而孚安得有悔彖义甚明
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泽而有火泽之变也治历明时所以察时之变
初九巩用黄牛之革象曰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
 居革之下未尝革也则固守臣节而不敢以妄动牛
 革坚牣之至言而此自固也时未可革汤武未尝一
 日有无君之心也象曰不可以有为也
六二已日乃革之征吉无咎象曰己日革之行有嘉也
卷十 第 14b 页 WYG0017-0746b.png
 以臣革君自此而往已日时已至也时既当革则往
 而得吉且无咎也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天应人
 顺汤武不敢辞徂征而壶浆迎仗钺而元黄至是惟
 无往往则无敌于天下矣象曰行有嘉也
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

 三处疑地圣人以身任天下之变虽欲无革不容无
 革曰征凶贞厉进退皆危机也故言必三复既信而
卷十 第 15a 页 WYG0017-0746c.png
 后行之升陑之师必在伊尹五就之后而孟津之后
 亦迟于三年观兵之馀皆革言三就之馀也象曰又
 何之矣三就之后何往不可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
 四处下卦之上乾道乃革之位也变夏为商变商为
 周时之既至圣人不能却其来悔既亡众既孚则改
 命而吉矣象曰信志也汤武之革汤武之心固自信
 天下之心亦无不信盖非利也为匹夫匹妇复仇也
卷十 第 15b 页 WYG0017-0746d.png
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五正君位圣人既作万物咸睹天下皆利见也然攸
 徂之民室家胥庆于未来苏之前孟津之师八百国
 不期而自至天下之孚不在于既占之后也故曰大
 人虎变未占有孚象曰其文炳也
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象曰君子豹变
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至此天下咸革矣君子自奋以副拔擢小人洗濯以
卷十 第 16a 页 WYG0017-0747a.png
 听新政然征伐非圣人之得已也事已则归马放牛载
 橐弓矢示不复用盖既革之后不可复征也故于既
 革之终戒以征凶居贞吉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
 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巽下/离上)
鼎元吉亨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圣人亨以享
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巽而耳目聪明柔进而上行得
中而应乎刚是以元亨
卷十 第 16b 页 WYG0017-0747b.png
 鼎鼎象也全卦有鼎象初为鼎足二三四为鼎实五
 为鼎耳上为鼎铉巽木离火以木巽火又鼎之用也
 故名卦以鼎大抵圣人制器皆有个自然之象昔禹
 平水土九牧贡金于是象物以铸鼎示人知所避历
 代传之以为宝器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武王宅
 洛定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八百及周之衰楚子问
 鼎周人假设以对以为在德不在鼎秦汉而下鼎己
 沦亡武帝得宝鼎于汾阴荐告宗庙作为诗歌见于
卷十 第 17a 页 WYG0017-0747c.png
 史册然则鼎者国家之重器也圣人重易巽下离上
 已有其象故曰鼎鼎重器也主器必长子故曰元得
 鼎则昌失鼎则亡故曰吉用以享上帝养圣贤可以
 通于神明矣故曰亨彖曰鼎象也言卦有其象也以
 木巽火亨饪之义也亨以享上帝大亨以养圣贤皆
 鼎之用也下体巽上体离离为目为文明五为鼎耳
 故曰巽而耳目聪明六五一柔进居君位下应九二
 之刚此盖鼎实在二鼎耳在五二五相应鼎道已全
卷十 第 17b 页 WYG0017-0747d.png
 故曰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元亨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正位凝命主器者之事也离丽乎上所以正位巽申
 乎下所以凝命
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象曰鼎颠趾未
悖也利出否以从贵也
 以全卦之象言之初为趾二三四为实五为耳上为
 铉全体一鼎象也分上下体之象而观之则上下体
卷十 第 18a 页 WYG0017-0748a.png
 为二鼎上体之鼎有耳而无足故九四云鼎折足下
 体之鼎有足而无耳故九三云鼎耳革六爻皆是取
 取象故彖总言之曰鼎象也初为鼎足趾足也鼎有
 三足今二而已盖颠倾也倾则见其二而已颠趾则
 倾鼎以出秽否秽也出秽以纳新也取新之义也凡
 人纳妾多出于夷俘贱𨽻但以其子之可贵岂计其
 所出之卑污也亦弃秽取新之义也子以主器故于
 鼎之初言之如是则虽颠趾而无咎矣象曰未悖也
卷十 第 18b 页 WYG0017-0748b.png
 言趾非直颠也以出秽而颠是故鼎道未悖利出否
 以从贵也妾以子贵故也
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象曰鼎有实慎所
之也我仇有疾终无尤也
 二为鼎实以刚居中有实之象也五二之匹也五为
 鼎耳丽乎上体不能下接有相疾之象然耳丽鼎上
 若圯而下则鼎亏矣虽不我即然终吉也象曰慎所
 之也耳丽乎上二为鼎实不能上往故曰慎所之赖
卷十 第 19a 页 WYG0017-0748c.png
 乎二不上往五不下接而鼎道全故终无尤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象曰鼎
耳革失其义也
 三在下体之上分上下体言之有足而无耳耳革则
 不能举以行而其行塞离为上为雉鼎既无耳雉无
 所立故不下食观高宗彤日雉升鼎耳而呜今鼎耳
 既革宜其不食也若与上体合阴阳相合而鼎体全
 而悔散矣故曰方雨亏悔终吉象曰失其义也言耳
卷十 第 19b 页 WYG0017-0748d.png
 革则失鼎之义也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象曰覆公餗信如何也
 四居上体之下分上下体而言之有耳而无足足既
 折其餗必覆不胜鼎之任也故惭腼见乎色而其形
 渥然象曰信如何也系辞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
 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
 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象曰鼎黄耳中以为实也
卷十 第 20a 页 WYG0017-0749a.png
 五鼎耳也鼎之举动在耳五为鼎主位得中黄中色
 也故曰黄耳铉所以举鼎而行九居上金铉也五必
 得上鼎体乃全未与上合利在乎贞盖未可行也象
 曰中以为实也以黄取中义
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象曰玉铉在上刚柔节也
 上鼎之铉玉和物也鼎道贵和得玉铉则阴阳和也
 而鼎之功成矣铉一也五取金铉上取玉铉金以刚
 为义玉以和为义五体柔故以刚为贵上体刚故以
卷十 第 20b 页 WYG0017-0749b.png
 和为贵离上为火而铉居之金畏火而玉不畏火故
 成鼎之功以玉为贵也鼎之功成则享帝养贤而鼎
 道亨矣故大吉无不利象曰刚柔节也言阴阳和而
 得刚柔之节也
 
 
 
 西溪易说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