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WYG0017-070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西溪易说卷七
            宋 李过 撰
  下经
(艮下/兑上)
咸亨利贞取女吉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
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
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
卷七 第 1b 页 WYG0017-0704b.png
万物之情可见矣
 上经首乾坤下经首咸恒序卦云有天地然后有万
 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
 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
 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咸恒者夫妇之道也咸
 言夫妇之感怕言夫妇之正感道莫感于夫妇故男
 下女为咸之义然咸感也不曰感而曰咸谓感人之
 道不可以有心也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
卷七 第 2a 页 WYG0017-0705a.png
 遂通天下之故有心于求感非易之道也故去其心
 而名卦以咸咸皆也无心于感者无所不感也大而
 天地阴阳之交小而啁啾牝壮之好天机所动不约
 自随圣人洗心退藏万物酬酢相代乎吾前所存者
 神所过者化此心虽不随于物而天下万物卒不能
 外圣人之心则得所感矣曰咸亨感而亨者也利贞
 感以正也取女吉人道之感莫大于夫妇兑上艮下
 男下女取女之义也彖咸感也柔上而刚下卦自否
卷七 第 2b 页 WYG0017-0705b.png
 来否天地不交也今六爻一柔上居上六上九一刚
 下居九三是天地之气交也故上体成兑下体成艮
 艮为少男兑为少女艮止而兑说故曰二气感应以
 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泛观天
 地万物机者自动籁者自鸣同声必相应同气必相
 求莫不有自然之感圣人之治天下感应之道亦若
 是而已矣故曰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卷七 第 3a 页 WYG0017-0705c.png
 泽本在山下而山上泽之泽之气通乎山也山泽通
 气自然之感以虚受人天下之理惟至虚者为能受
 苟先者以安乎其中虽投之不入矣
初六咸其拇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金卦六又为人象初为拇二为腓三为股四为心五
 为脢六辅颊舌惟四得贞吉馀爻皆不善盖三爻为
 足足欲动而感五为脢以胸感上为口以言感皆非
 感之善四守贞无心于感者也故于四爻发明感人
卷七 第 3b 页 WYG0017-0705d.png
 之道初居最下拇大指也应在四足往而拇随以拇
 而感未能感也象曰志在外言在应四也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象曰虽凶吉顺不害也
 二居拇上足之肚也行而感则凶顺而居则吉设两
 端以听其自择也象曰顺不害也言能顺则不害也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
随人所执下也
 三下体之上股足之上也拇而腓从股以动者也三
卷七 第 4a 页 WYG0017-0706a.png
 位又不正举股而动以随人其感亦劳矣守此吝道
 也象曰咸其股亦不知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象曰贞吉悔亡未
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四处心位有心于感则害咸体故不言心曰贞吉悔
 亡守贞不动则得咸之吉而悔亡矣万物往来于吾
 前苟此心憧憧然与之为往来是以思感也以思而
 感则思之所不及者不能感矣但朋从而已象曰未
卷七 第 4b 页 WYG0017-0706b.png
 感害也贞而不感未有害也以思而感则未光大也
 系辞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
 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
 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
 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
 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
 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
 神知化德之盛也
卷七 第 5a 页 WYG0017-0706c.png
九五咸其脢无悔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脢心至辅之下人之胸也以胸感人怛然忘怀可以
 无悔矣然有胸无心又感道之病盖此心又不可无
 所主也故象曰志末也
 又说四以心感则曰悔亡是有悔而亡也五以胸感
 则曰无悔是无复有悔也则胸感为善矣知胸感为
 感之善则知心感为感之末故象曰志末也
上六咸其辅颊舌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
卷七 第 5b 页 WYG0017-0706d.png
 上以口舌感人其感人也末矣合咸卦六爻观之辞
 皆未善四得贞吉又有憧憧往来之戒然则感道安
 在圣人故曰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诚其就能与于此夫惟尽诚
 者然后能感所以六爻皆未善以见感道之难
(巽下/震上)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
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
卷七 第 6a 页 WYG0017-0707a.png
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
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
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恒久也天下之理可以常久而不变者以其正也卦
 震上巽下咸男下女夫妇之始今也男上女下男外
 女内为夫妇之正道之可常者惟其正而已曰恒亨利
 贞无咎道之恒者可以通行而无咎也利贞利乎正
 也正则可恒矣利有攸往乃所以为恒也往则不息
卷七 第 6b 页 WYG0017-0707b.png
 不息则久天地之道不过如此子思得此而言中庸
 盖中者正也庸者常也惟中故可恒恒则不息不息
 则悠久悠久则无疆其此之谓欤彖曰恒久也刚上
 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而就卦取恒
 义也卦自泰来泰天地之交也今初九一刚上居九
 四六四一柔下居初六故上体为震下体为巽震为
 长男巽为长女男上而女下男女定位也其位既定
 然后二象相与刚动于外柔巽于内上下二体刚柔
卷七 第 7a 页 WYG0017-0707c.png
 皆相应所以为恒也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
 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天地
 之道所以恒久者在于不已利有攸往不已之事也
 曰终则有始盖天地之道终始往来相循于无穷所
 以为恒也所存者益神所过者常化贞无咎所存者
 神之谓也利有攸往所过者化之谓也此终则有始
 之意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
 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日月四时天地所以为常
卷七 第 7b 页 WYG0017-0707d.png
 也故以其化而见其恒久于其道圣人所以体其常
 也故以其常而见其化泛观天地日月之往来阴阳
 之代谢百谷草木之荣悴与夫生民之日用饮食其
 相循于无穷者皆常之功用也故曰天生万物之情
 可见矣
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震为雷巽为风天下之至震动者莫如此二者虽圣
 人至此亦当祗畏故迅雷烈风必变盖众人当风雷
卷七 第 8a 页 WYG0017-0708a.png
 震动之时则必仓皇自失改其常度与平居暇日全
 相背也惟德至于舜然后能弗迷是舜能有恒故处
 雷风震动之时视之如平日也于此之时视之如平
 日然后见胸中之有常故君子于此当立不易方若
 做过这事确尔如是初不因人作辍也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浚深也人情物理深必有渐初处恒之始遽以深为
 常既凶而且无所利也人道之交如君臣相交夫妇
卷七 第 8b 页 WYG0017-0708b.png
 相与朋友相际其始皆未可深也由浅而深其深必
 久始而求深其坏必遽象曰始求深也贾谊刘蕡皆
 始求深者也
九二悔亡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以久居二刚柔得中可恒之道也故悔亡象曰九二
 悔亡能久中也以刚柔得中故可久也子思言中庸
 盖本诸此惟中故可常也然九二所以得刚柔之中
 者九刚也二柔也刚柔两用所以为中也中庸曰舜
卷七 第 9a 页 WYG0017-0708c.png
 执两端用其中于民盖立道以来合下有两立天之
 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皆两也执两所以
 用中执一则非中也二之得中其谓是欤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

 以刚居刚而位不中是不恒其德则羞辱或承之矣
 以此而不变吝也象曰无所容也为众所羞则无所
 容其身矣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中行
卷七 第 9b 页 WYG0017-0708d.png
 恒德之人也狂狷过与不及者也恒卦六爻惟二与
 五以中行而有常故二悔亡而五恒其德贞初与四
 不及中三与上又过中皆不恒其德者也故初浚恒
 凶三不恒而羞四田无禽上振恒凶也
九四田无禽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上体五得中四位不中田所以从禽也然亦必以正
 正所谓范我驰驱诡遇之禽虽若丘陵君子不取也
 故曰田无禽以此而田未必无禽然犹无禽也象曰
卷七 第 10a 页 WYG0017-0709a.png
 久非其位盖君子之恒者也惟正而已所谓立天下
 之正位是也况非其位而可久乎所以无禽也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
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五得中能恒其德者故曰恒其德贞卦男上女下五
 虽男位而以六为常二虽女位而以九为常以五之
 柔下从二之刚夫柔而妇刚非可恒也故曰妇人吉
 谓贞于柔妇人则吉也夫子贞于柔凶之道也故象
卷七 第 10b 页 WYG0017-0709b.png
 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谓从
 妇人之道也
上六振恒凶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处震之终震动也位又不正以妄动为常凶道也故
 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合恒卦六爻观之辞亦未
 善初三四上皆凶二五虽得中以夫子制义言之又
 失刚柔之正然则恒道安在圣人故曰中庸之为德
 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久于中亦圣人事也夫惟圣
卷七 第 11a 页 WYG0017-0709c.png
 人然后能体恒所以六爻皆未善以见常道之难
(艮下/乾上)
遁亨小利贞彖曰遁亨遁而亨也刚得位而应与时行
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哉
 一阴生姤二阴生遁阴长而阳遁也小人渐长则君
 子当见几而去所谓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曰遁亨虽遁也乃所以为亨然二阴渐进犹未盛也
 势尚可为君子皆全身而去非所望也圣贤处乱世
卷七 第 11b 页 WYG0017-0709d.png
 当乱形未见正当维持危行遁言以渐而正之不害
 为遁也故曰小利贞春秋战国之时人道绝矣而孔
 孟犹不去盖圣贤无不可为之时如曰天下有道不
 与易也圣人正欲易乱世如沮溺辈则无如之何也
 但以阴阳二气观之一阴生午二阴生未阳宜遁矣
 而势焰特盛毕竞还他成许多生物之功然后已全
 身远害特遁之细事也彖曰遁亨遁而亨也言遁乃所
 以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二阴虽长九五以刚
卷七 第 12a 页 WYG0017-0710a.png
 居君位六二居中而五应之君臣之情未睽也乌可
 遽去哉当观时而动也小利贞浸而长也谓阴长以
 渐尚可贞也遁之时义大矣哉谓非止为苟去也卦
 中六爻惟上九肥遁五为嘉遁之主下四爻皆可以
 去可以无去者也
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天至高也天下便见山极高之山所谓泰山岩岩鲁
 邦所瞻者是也世不乱无以见君子小人方长君子
卷七 第 12b 页 WYG0017-0710b.png
 为天下所属望正当巍巍自立使小人不可得而依
 附则不能为己害矣不恶而严乃远小人之道也
初六遁尾厉勿用有攸往象曰遁尾之厉不往何灾也
 初居遁之始位最微尾在后之物也象既遁矣已独
 在后见几不敏也必为小人所害故厉然己处下不
 系成败可以去可以无去者也故勿用有攸往象曰
 不往何灾与其遁而危不若不遁之无灾也古之人有
 仕乱世而不去者多矣位卑位也
卷七 第 13a 页 WYG0017-0710c.png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象曰执用黄牛固志

 二居中九五之君刚当位而应己君臣之情甚厚也
 故二爻特不言遁是可以无遁也所当固守其志不
 为小人所乱黄牛之革言其自固所谓危行也莫之
 胜说言其避祸所谓言逊也危行以自固逊言以避
 祸雍容于群小之间而使国势犹有所倚则六二之
 为也象曰固志也
卷七 第 13b 页 WYG0017-0710d.png
九三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象曰系遁之厉有疾惫也
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三与下二阴同体为小人所拔系不得遁也自古小
 人之进皆君子引援之力其引援不知其害己也故
 曰系遁有疾厉然小人何世无之不宜引致高位以
 臣妾畜之则吉矣非可使在人上象曰有疾惫也谓小
 人拔系必为己害也不可大事也小人大用则必乱
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象曰君子好遁小人否也
卷七 第 14a 页 WYG0017-0711a.png
 四离下体而居上无所牵系见几而去得遂其志愿
 而遁也故曰好遁君子得遁则君子之道伸矣世皆
 小人则人心离而生乱则小人必为天下戮实小人
 之否也故一君子在小人之间犹为小人之福君子
 去则小人危矣
九五嘉遁贞吉象曰嘉遁贞吉以正志也
 以阳刚之君而居中所谓阳当位者也己为遁之主
 使小人得进而君子弃去谁之咎也必不得已当致
卷七 第 14b 页 WYG0017-0711b.png
 礼以褒宠之以示崇尚之意故曰嘉遁如鸣驺入谷
 鹤书赴陇物色丘园皆所以嘉其遁也使其肯来欤
 尚足以共国使其不肯来欤亦清风义槩又赖以激
 贪而起懦故爻曰贞吉象曰以正志也
上九肥遁无不利象曰肥遁无不利无所疑也
 处遁之上在一卦之外高飞远举翩然长往本无心
 于用世以遁为肥者子云所谓山雌之肥是也非如
 下四爻意在得时行道遇世不可为而后遁者也之
卷七 第 15a 页 WYG0017-0711c.png
 人也飘然物外忧患之所不加故曰无所疑也
(乾下/震上)大壮
大壮利贞彖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
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四阳盛长阳为大大者壮也利贞阳壮而正也阳生
 至四阴凝始退阳气方正正故利也彖曰大壮大者
 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
 之情可见矣大者正也阳为大阳进至四阳壮也下
卷七 第 15b 页 WYG0017-0711d.png
 体刚上体动以刚而动故名卦以壮也贞正也大壮
 利贞阳进至四阳气始正也阳正则万物发生生物
 之心天地之真情也故曰天地之情可见矣全卦六
 爻以刚动为义凡人之生所禀不同而血气之刚为
 难制故君子必以理义制之四阳方壮不可禦也犹
 人血气之盛故六爻皆以进为戒以贞为吉惟四爻
 阳正以正而动君子之道则曰壮于大舆之輹
象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卷七 第 16a 页 WYG0017-0712a.png
 程氏曰雷震于天上而壮也君子观其壮之象以行
 其壮君子之大壮者莫若克己复礼古人云自胜之
 谓强中庸于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皆曰强哉矫赴
 汤火蹈白刃一勇之决者可能也至于克己复礼则
 非君子之大壮不可能也故云非礼弗履
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
 初阳方壮其心常动趾所以行也以刚而动未必中
 理征而得凶既凶而穷天理乃复故曰征凶有孚象
卷七 第 16b 页 WYG0017-0712b.png
 曰其孚穷也赖乎困穷而天理复还也所谓困于心
 衡于虑而后得操心危虑患深而后达者也
九二贞吉象曰九二贞吉以中也
 刚而得中能礼者也以理胜气守中而吉象曰九二
 贞吉以中也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象曰
小人用壮君子罔也
 三以刚居刚位不中正小人处此必用其壮君子则
卷七 第 17a 页 WYG0017-0712c.png
 忘其壮理义与血气之别也贞守其刚而不变则厉
 羝羊喜触之物三勇于进四一阳在上止之触而不
 胜至羸其角小人动乎血气自取桡败之象也三居
 刚极故设此戒
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象曰藩决不
羸尚往也
 阳进至四阳气正矣壮而得正吉且悔亡二阴在上
 其藩已决可无羸角之患輹所以行也以此而行莫
卷七 第 17b 页 WYG0017-0712d.png
 之能禦矣象曰尚往也阳壮至四而得正故可往也
 与下体异
六五丧牛于易无悔象曰丧牛于易位不当也
 一阴在五四阳并进非己之能有五阳生则为夬一
 阴必决非可久居故群阳之进非一阴能主丧之而
 去略无芥叶则无悔犹君子并进不容小人更据尊
 位所宜退听以避贤路然后可免也象曰位不当也
 谓阳进此则决矣以阴居之故不当也
卷七 第 18a 页 WYG0017-0713a.png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象曰不
能退不能遂不详也艰则吉咎不长也
 阳壮至六则成纯乾其阳必亢亢则不知进退存亡
 故曰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也艰则吉谓知进退存
 亡之理而自守则吉盖亢而能用故也象曰不详也
 谓不明消息之理也曰咎不长者以阳为君子君子
 知艰故咎不长然上体六阳进此为义故六五一爻
 当以夬卦五爻观上六一爻当以乾卦上爻观
卷七 第 18b 页 WYG0017-0713b.png
(坤下/离上)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
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
日三接也
 晋明也进也明体在上坤进而上行诸侯觐王王锡
 之殊礼而其数有加也故卦辞止云康侯用锡马蕃
 庶昼日三接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
 离居坤上大明之世也六五以柔顺之道丽乎君位
卷七 第 19a 页 WYG0017-0713c.png
 也柔进而上行三为诸侯之位下卦纯柔体自进至
 三方得诸侯之位又进至五方得受锡故五为晋之
 主三为康侯之位进而上行五接以礼是康侯用此
 卦而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
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日出地上大明之主在上也居南面以听天下诸侯
 北面而朝之晋之事也古者分茅胙土以象贤德君
 子必自昭明德然可可以受王命
卷七 第 19b 页 WYG0017-0713d.png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象曰晋如摧如独行
正也裕无咎未受命也
 卦之三爻为康侯之位初在下未得位晋如欲上进
 也摧如又退折也未可上进贞守则吉也故曰晋如
 摧如贞吉罔孚德未孚于众也退而自裕以修德则
 无咎象曰独行正也独行吾之正也裕无咎未受命
 也诸侯必受命于天子以未受命故未可进也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象曰受兹介
卷七 第 20a 页 WYG0017-0714a.png
福以中正也
 二与五分虽君臣然非诸侯之位欲进如又愁如愁
 如未得所愿也亦未可进守贞则吉六五以柔居君
 位是以母道王天下也二应在五进而至五则受锡
 矣故曰受兹介福于其王母言受兹介福必进至王
 母之所今尚居二未可受福也象曰以中正也以进
 而至五然后得中正也
六三众允悔亡象曰众允之志上行也
卷七 第 20b 页 WYG0017-0714b.png
 三正康侯之位退而至三可以进矣初之罔孚众未
 允也二之愁如犹有悔也三居上位德孚于众而众
 允进德所愿而悔亡故曰众允悔亡如此则可以受
 锡于王矣象曰众允之志上行也谓上进于五也
九四晋如鼫鼠贞厉象曰鼫鼠贞厉位不当也
 四近卿士之位也古之诸侯有入为王卿士者二进
 觐五而至四苟有觊觎卿士之心则觐王之心已不
 纯故以鼫鼠为戒鼫鼠贪物也如周人将畀虢公政
卷七 第 21a 页 WYG0017-0714c.png
 郑伯失卿士之位而怨周既交恶又交质其终也帅
 师取成周之麦又取成周之禾是鼫鼠也故曰晋如
 鼫鼠至此固当守而以危惧自戒则将敬以受锡矣
 故曰贞厉象曰位不当也谓此位非诸侯之所当觊
 也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象曰失得勿恤往有
庆也
 进而至五进于王所矣君臣交际享礼命宥得其所
卷七 第 21b 页 WYG0017-0714d.png
 愿悔既亡矣虽然惟知觐君而已锡礼之得与否勿
 忧也锡马之多三接之勤继此而至矣故曰失得勿
 恤往吉无不利象曰往有庆也谓勿恤而往则受殊
 礼而有庆也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象曰维用伐邑
道未光也
 角极也进而至五已受锡矣又进而上诸侯受锡之
 极则命为方伯锡以斧钺使得专征伐诸侯有不庭
卷七 第 22a 页 WYG0017-0715a.png
 者则奉王命以讨之故曰晋其角维用伐邑然专征
 大事也必谨奉王命则吉而无咎故曰厉吉无咎然
 极治之时为二伯者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左率西方
 诸侯入应门右安有不庭而尚劳征伐哉至于维用
 伐邑则亦吝矣况可恒哉故曰贞吝象曰道未光也
 必无事征伐则方伯之职举而道光矣
 
 
卷七 第 22b 页 WYG0017-0715b.png
 
 
 
 
 
 
 
 西溪易说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