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017-067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西溪易说卷四
             宋 李过 撰
  上经
(艮下/坤上)
谦亨君子有终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
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
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
卷四 第 1b 页 WYG0017-0672b.png
终也
 坤上艮下山本高也今在地下地高于山谦而下人
 之义也湘卿云矫亢为行其运必窒中逊为行无敌
 不通谦所以亨也九三以劳谦为谦卦之主故君子
 有终谦道至难小人非不能勉强于日月然不能持
 久惟居子乃能终身行之天居上惟其下济万物故
 生生之道显然可见是天道以谦而光明也地惟顺
 下故其气上腾而能交于天是地道以谦而上行也
卷四 第 2a 页 WYG0017-0673a.png
 谦而亨天地之理也日盈则昃月盈则蚀天道盈亏
 而益谦也水流而不盈盈科而必行地道变盈而流
 谦也高明之家鬼阚其室虚室生白吉祥必至鬼神
 害盈而福谦也自后者人先之自下者人高之人道
 恶盈而好谦也尊者谦则愈光卑者谦则不可踰所
 以君子终始乎谦也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山合在地上今四围地高而山在其中犹人降尊而
卷四 第 2b 页 WYG0017-0673b.png
 就卑之象也故为谦君子观此则裒多益寡称物平
 施论天下之势有上下尊卑贵贱多寡至悬绝也至
 于谦则上有以待下尊有以降卑贵有以下贱多有
 以益寡而无适不平矣故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谦之
 事也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象曰谦谦君子卑以白牧也
 以六居下谦之至也故曰谦谦君子以谦为德众所
 共与用以济难何往不吉二三四互体为坎坎居其
卷四 第 3a 页 WYG0017-0673c.png
 前大川之象象曰卑以自牧也牧养也言君子处卑
 其自养之道当如此
六二鸣谦贞吉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初以谦自牧守已而谦也二鸣谦谦形于言也言者
 心之声也卑辞逊语以为谦则易流于谄必出于中
 心之正则吉故曰鸣谦贞吉象曰中心得也非徒饰
 辞于外以为谦也二居互体为坎之下坎为有言谦
 之见于言也
卷四 第 3b 页 WYG0017-0673d.png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卦惟一阳居艮体之上处坤体之下地中之山三爻
 当之劳谦有功而谦也此爻居互体之中万物劳乎
 坎故能劳谦君子有终此爻居艮之上万物终乎艮
 故能有终正如周公有大勋劳于天下居三公之位
 而躬吐握之礼以下士也卦辞君子有终吉惟此爻
 尽之系辞曰劳而不伐冇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
 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
卷四 第 4a 页 WYG0017-0674a.png
 位者也象曰万民服也天下惟谦乃可以服人之心
 倘或矜伐则争之者至矣
六四无不利撝谦象曰无不利撝谦不违则也
 四居上体坤下坤天下之至顺也四位柔以柔居之
 顺之至也谦而至此指撝动作但见其无不顺尔故
 曰无不利撝谦尧之允恭克让舜之温恭允塞夫子
 之恭而安是也象曰不违则至此从容中道动容周
 旋皆中礼与道为一安得违曰不违则见谦之成熟
卷四 第 4b 页 WYG0017-0674b.png
 处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象曰利用侵伐征
不服也
 五君位以柔处之处君位而能谦也君有天下之富
 者也不有其富而以与其邻以大事小乐天者也正
 如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是以天道为心而与物无竞
 谦道之至者也以此事人而犹不服则征葛事昆夷
 非汤文之咎也故曰利用侵伐无不利象曰征不服
卷四 第 5a 页 WYG0017-0674c.png
 也如六五之谦而犹不服然后可用侵伐也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
师征邑国也
 六五侵伐在六五侵伐固无慊然自以为无慊而侵
 伐便害谦体以侵伐非谦者之事也故上六又声言
 谦之道以赞之曰以谦道行固无不利矣然不若退
 而自征邑国谓且宜自治未可便归咎他人也正如
 舜征有苗舜之已德固无慊然矣方命禹以徂征而
卷四 第 5b 页 WYG0017-0674d.png
 益犹赞于禹曰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盖才以己
 为无慊而以人有罪可伐便是自满便害谦体便非
 天道禹闻益言而遂班师便为敷文德卒之干羽舞
 而有苗格征伐果不用也故五爻则汤文用之上爻
 则舜禹用之象曰志未得也以上六之志不满于征
 伐故又言曰可用行师征邑国也谓征伐固可以用
 不如自治也必有此二爻然后见谦道之志
(坤下/震上)
卷四 第 6a 页 WYG0017-0675a.png
豫利建侯行师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
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
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
时义大矣哉
 一阳在下体为谦一阳在上体为豫下体艮艮止也
 故为谦上体震震动也动则豫豫逸也卦一阳居四
 居大臣之位上下所由以取逸也人情莫不欲安也
 莫不欲逸也然宴安不可怀怀安必败名豫固难处
卷四 第 6b 页 WYG0017-0675b.png
 也曰利建侯行师建侯王者不自亨其逸与天下共
 有土也行师惟圣人然后能内外无患安而不忘危
 也六爻无非此意故彖以一卦之德言之刚居四而上
 下应求者得所愿与者无所疑志行也下体顺上体
 动以顺而动天地不能违而况建侯行师内不自逸
 外不忘危其得顺动之体乎故古之明王立后王君
 公曰不惟逸豫惟以乱民夏谚曰吾王不豫吾何以
 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豫之建侯意盖如此曰诘尔
卷四 第 7a 页 WYG0017-0675c.png
 戎兵周公以告成王曰张皇六师召公以命元子二
 公当周室盛治之时乃汲汲以兵为言豫之行师意
 盖如此天地惟以顺动而不自己也故日月不过而
 四时不忒圣人惟以顺动而不自逸也故刑罚清而
 民服盖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也刑罚安用哉以
 此观之豫之时义大矣
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
祖考
卷四 第 7b 页 WYG0017-0675d.png
 雷天地之乐也雷出地奋草木甲拆而百虫启蛰以
 豫之象也王者功成作乐天下安逸乐所宜作也歌
 颂功德以荐上帝而配祖考圣人不敢自有其功谓
 凡所以致此者皆天命之佑祖宗积德累仁之功非
 己之所能为也此不有其豫之意也夫惟如此然后
 可以长守其豫
初六鸣豫凶象曰初六鸣豫志穷凶也
 当豫之世上下皆求豫于四四虽已应而已在下为
卷四 第 8a 页 WYG0017-0676a.png
 先者所得故不得其平而鸣非能安者也故象曰志
 穷凶也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二与五有君臣之分而九四居大臣之位为豫卦之
 主故豫必求四夫望风扫门以求富贵君子不屑然
 也二纯坤体坤顺也居互体艮之下艮止也四居互
 体坎之中坎险也二能顺而止不肯行险以求四明
 知逸乐之不可为也故介然自守如石之不可转曾
卷四 第 8b 页 WYG0017-0676b.png
 不俟终日而止见几之敏也象曰以中正也以二处
 中也系辞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謟下交不渎
 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
 作不俟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六三盱豫悔迟有悔象曰盱豫有悔位不当也
 三不迎上而迎四趑趄嗫嚅以求豫者也夫以謟事
 人虽得富贵其终必败故悔所以悔者见几不敏也
 故又曰迟有悔盱徐也趑趄嗫嚅之貌
卷四 第 9a 页 WYG0017-0676c.png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
行也
 天下之求豫者皆由四由四而得豫故曰由豫大有
 得四以君之禄为天下之求士来者与之而无疑则
 士至矣朋类也士以类至皆峨峨然缨其冠矣故曰
 勿疑朋盍簪正如周公居大臣之位以礼下士凡执
 贽还贽而见者周公无敢骄吝也象曰志大行也言
 上下之志得也
卷四 第 9b 页 WYG0017-0676d.png
六五贞疾恒不死象曰六五贞疾乘刚也恒不死中未
亡也
 以柔居尊位处丰享豫大之世易耽于逸乐者也然
 九四大臣六五之畏相也贞正也以九居四五病其
 制己以贞为疾也所赖者有九四之大臣故六五之
 君其中心之有常者犹得以不死盖人之有欲天理
 未尝泯也能有所畏而为善以天理之常者不泯耳
 正如伊尹周公成就太甲成王为令主诚非能于太
卷四 第 10a 页 WYG0017-0677a.png
 甲成王天性上有所增益也即是还得太甲成王本
 然之性在天理之外不容加毫末也象曰乘刚也为
 九四之刚所制也中未亡者以天理在中未尝忘也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上六以阴柔之资处豫之极颠冥乎逸豫而不知返
 也故曰冥豫然恶既成矣渝变也苟能变而从善亦
 可无咎盖为善为恶之机相去不隔蝇翼书曰吉人
 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其不足之
卷四 第 10b 页 WYG0017-0677b.png
 心则一也转恶从善特一转枢之力尔虽然以六处
 上无行健之德非能自克也故象曰何可长也
(震下/兑上)
随元亨利贞无咎彖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
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
 兑上震下上体说下体动动而悦随人之义也元亨
 利贞无咎谓九五也以九居五为随之主备大亨正
 之体而上下五爻皆随之故曰夭亨贞而天下随时
卷四 第 11a 页 WYG0017-0677c.png
 天下皆随随之义大矣然不能遽随也必当其时之
 可彖辞所以贵于随时也在六爻五为随主上下皆
 当随五然不容遽至五也初必随二故出门交二二
 必随三故系三小子三必随四故系四丈夫皆有次
 第终之九四合下三爻以上随五故五孚于嘉以其
 不能遽随故彖发随时之义上六失随而不随者也
 故取拘系
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卷四 第 11b 页 WYG0017-0677d.png
 泽中有雷息雷也雷云兴则为雨既雨而止则雷息
 于泽既息而动则泽气又随之而升既升乎天则又
 决而为雨君子于此得随时之义盖天下屈伸一理
 也动息一机也此时之屈乃所以为异日之伸今日
 之息乃所以为后日之动也故君子当向晦之时且
 须入宴息
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象曰官有渝从正吉也
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卷四 第 12a 页 WYG0017-0678a.png
 古者官有定守祝不治庖而工不易技当随之时天
 下从君初居震欲动以随将离其官守而往也从君
 理之正也故吉然二三四在前时未得随也出门交
 二随二而进则有功矣象曰从正吉也谓从君正也
 曰不失者交二而终得五不失其所随也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
 随之六爻以渐而随不能越次故初随二二随三三
 随四四合而随五二虽五之应然未能随五也且随
卷四 第 12b 页 WYG0017-0678b.png
 三小子三也丈夫初也随三不随初上进也象曰弗
 兼与也当舍初随三也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象曰系丈夫志
舍下也
 上随九四系丈夫也下舍六二失小子也求四必得
 四故曰随有求得当以正随故曰利居贞以三位不
 中易于诡随故有此戒象曰志舍下也言舍二也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象曰随有获其
卷四 第 13a 页 WYG0017-0678c.png
义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下三爻上随而四得之故曰随有获然九五在上为
 随之主岂容天下随四以正言之凶也然四志在随
 五非利人之已随也五孚于嘉有孚在道之君也能
 明己志故无咎也象曰明功也率天下以随五皆四
 之功也五终能明之
九五孚于嘉吉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九五居君位得大亨正之体为随之主天下之善皆
卷四 第 13b 页 WYG0017-0678d.png
 归之矣为九五者必有以诚服其心则吉矣故曰孚
 于嘉吉象曰位正中也以九五居正中之位而天下
 得所愿矣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象曰拘系之上
穷也
 众爻皆随五而六在外失时而不随者一夫不随非
 随之善故必拘系又从维之不容其不随也王九五
 也得上六则随道亨矣六居兑上西山之象也象曰
卷四 第 14a 页 WYG0017-0679a.png
 上穷也穷而后随故取拘系如艺祖皇帝遣将平诸
 僭伪必戒之曰会取会取他本无罪即是自家着他
 不得盖此意也
(巽下/艮上)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彖曰蛊刚上而
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
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蛊坏也于文皿虫为蛊器蛀为蛊艮上巽下风落山
卷四 第 14b 页 WYG0017-0679b.png
 物之蛊也卦自泰来自古坏乱之原多起于太平之
 世天下不常治治乱相因成毁相仍理之常也既蛊
 矣安得元亨盖天下之理不乱则不治不毁则不新
 君得干蛊之臣父得干蛊之子则蛊可亨矣然必曰
 元亨者就元处亨乃干蛊之道也今器皿蛊坏有柸
 朴在取元存柸朴而修饰之则器复新矣天下虽大弊
 极乱要之祖宗法度纪纲尚在但废坏不修尔取犹
 存之法度纪纲一振而起之则天下复治矣故就元
卷四 第 15a 页 WYG0017-0679c.png
 取亨乃治蛊之道也利涉大川不以既蛊而止其济
 艰难可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天地之道终而复始
 出甲于甲奋轧于乙明炳于丙大盛于丁藏茂于戊
 埋死于已敛庚于庚息辛于辛怀任于壬陈揆于癸
 既陈揆于癸依然出甲于甲今曰先甲三日盖先甲
 三日而得辛曰后甲三日盖后甲三日而得丁治蛊
 之道不过就息辛中取得种子来陈揆而敷菑之依
 前出甲奋轧而大盛于丁矣此即蛊元亨之意也彖
卷四 第 15b 页 WYG0017-0679d.png
 曰蛊刚上柔下卦自泰来初刚居上上柔反下物之
 倾挠皆以下柔故刚上柔下为蛊义巽顺也艮止也
 顺而止之治蛊之道也臣干君子干父全用不得刚
 全卦皆以顺正为义蛊而亨之天下复治曰往有事
 求以济蛊也书曰予惟往求朕攸济曰往曰求乃有
 事之意圣人以义断命不委于命一以人合天不委
 于天故曰往有事终则有始天行也未有终而不始
 者无终蛊之理也天道自如此
卷四 第 16a 页 WYG0017-0680a.png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风落山蛊之象也风落山则草木皆落实然生意已
 存于所落之实君子体此则振民育德盖大弊极坏
 之世不过穷民流徙而贤者失职振而育之使流徙
 之穷民得所归失职之贤者有所养则天下复治矣
 夫子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举逸民天下归心焉
 夫子处春秋之世不过如此废官逸民乃治蛊之种
 子也
卷四 第 16b 页 WYG0017-0680b.png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象曰干父之蛊意
承考也
 全卦之义在顺而止为臣子者得干蛊之名而使君
 父受致蛊之咎非臣子之意也故必置君父于无过
 然后为治蛊之善此顺止之义也初六当蛊之始事
 方弊坏而治之易为力曰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谓
 有干蛊之子当先意承志使人不知其为考之咎也
 厉终吉始虽危然终吉也象曰意承考也谓以善继
卷四 第 17a 页 WYG0017-0680c.png
 志也如夫子称孟庄子之孝然后尽干蛊之道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二居内卦之中母之蛊也干母之蛊尤当逊顺不可
 贞固所谓见志不从又敬不违也象曰得中道也不
 至太过也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

 三位刚又以九居之以刚居刚过乎刚也过乎刚非
卷四 第 17b 页 WYG0017-0680d.png
 干蛊之善故小有悔然意在干蛊故无大咎正如章
 子之责善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四位柔以柔居柔过乎柔也又不足以干蛊反能增
 益父之蛊而已故曰裕父之蛊往必有见吝故象曰
 往未得也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象曰干父用誉承以德也
 五君父之位所致蛊者皆五为之也今以六居之柔
卷四 第 18a 页 WYG0017-0681a.png
 而得中故尽干蛊之善曰用誉者不惟使其考无咎
 又能扬名以显其父母也象曰承以德也以德承父
 宜其名之彰也至此然后尽干蛊之道也如有禹则
 鲧得与于郊有安世延年则张汤杜周得免于酷吏
 乃所谓以德承考者也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九居上不事王侯不与干蛊者也当天下弊坏之时
 君子所当用力岂容上九之高尚盖下五爻皆有事
卷四 第 18b 页 WYG0017-0681b.png
 则干蛊有人矣故已可以长往有皋夔稷契则巢许
 可以去有太公闳散则夷齐可以去有萧张信越则
 黄绮诸公可以去有寇邓贾景则严陵可以去虽然
 非苟去也清风义概使人遐想千载而下所赖以激
 贪而起懦者则是或一道也故曰志可则也
 
 
 西溪易说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