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017-065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西溪易说卷二
           宋 李过 撰
  上经
(坎下/乾上)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彖曰讼
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
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
卷二 第 1b 页 WYG0017-0652d.png
于渊也
 上刚下险险而健讼以健遇险内险外健皆所以为
 讼也若健而不险则不生讼险而不健则不能讼也
 险而又健是以讼也卦辞讼有孚既讼矣安得有孚
 哉夫人之生与万物同一体也私欲固蔽动与物敌
 两不相下则成讼却于私意方炽之时天理亦自在
 故曰讼有孚今人之讼曲直未尝不自知也既自知
 则有孚矣天理本明也有所窒而讼既讼必惕惕自
卷二 第 2a 页 WYG0017-0653a.png
 危也所以危者胜负未可知也自危而终止则吉终
 其讼则凶苟终其讼负者固凶而胜者亦凶盖以讼
 而胜所丧已多矣彖刚来而得中也自需卦反刚居
 二五皆得中也故能窒惕中吉讼不可成虽胜亦凶
 也利见大人九五为听讼之主天下所以中也不利
 涉大川入于渊也求济其讼其患愈深也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天一生水其本同也然其终也天道左旋而百川东
卷二 第 2b 页 WYG0017-0653b.png
 注违行而讼之象也君子以作事谋始夫人之讼皆
 始合而终竞始之不谨终必致讼故君子必于始谋
 之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
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
 初居讼之始以柔处下其讼不长方讼之始而能止
 也坎为小有言故不免讼与四正应四即命渝故不
 成讼而终吉也象曰其辩明也以已与四本无他故
卷二 第 3a 页 WYG0017-0653c.png
 终必辩明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𤯝象曰不克讼
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二居坎中恃险而讼五以臣讼君宜不克也君臣之
 分岂有纤毫鏬隙升降揖逊少不如意则明法而罪
 人矣而况于讼乎既不克讼则归而逋其邑险故能
 奉身以窜不可复事君也九五中正之主虽罪人不
 获其诖误者当与自新邑人三百户非其𤯝也所谓
卷二 第 3b 页 WYG0017-0653d.png
 纤厥渠魁胁从罔治是也患至掇伤九二之自祸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象曰食旧德从
上吉也
 旧德旧事也三与上正应本有旧事三处险上险极
 故食其旧事而讼食如左氏不食其言之食然三体
 柔又处危位故能自危而守贞是以中吉夫明者争
 之府三居互体杂之中明见致争之由在于居其成
 功也故从王事而无成惟能自克则讼已者不期而
卷二 第 4a 页 WYG0017-0654a.png
 释矣象曰从上吉者不与上讼而从三则吉也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沦安贞吉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
失也
 四与初讼而近五九五元吉之主能弭天下之讼者
 也故四求决而自不成讼复即命渝自反而就命变
 其始讼之意以为事而正理依然不失也正如虞芮
 之争至文王之境而善心油然以生相逊而去也曰
 安贞不失即本然天理未尝丧
卷二 第 4b 页 WYG0017-0654b.png
九五讼元吉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九五处中位以听天下之讼然古人不贵于听讼而
 贵于无讼今也五为听讼之主而合众议观之初不
 永其讼二不克讼三贞厉而吉四即命而渝上得服
 而褫皆不成讼是天下无讼也此九五之君所以得
 元吉也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
敬也
卷二 第 5a 页 WYG0017-0654c.png
 上与三讼而三逊功故上九胜而受服然知其不足
 敬也故不待终朝而三禠之九健极其始也以刚健
 之资而勇于讼其终也以刚健之资而勇于义惟勇
 于义故不待终朝而三褫
(坎下/坤上)
师贞大人吉无咎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
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
何咎矣
卷二 第 5b 页 WYG0017-0654d.png
 序卦云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之兴必有所争
 也为卦坤上坎下以二体言之地中有水聚水也为
 众聚之象用兵行师所以聚大众也以二卦之义言之
 内险外顺险道而以顺行之师之义也以爻而言一
 阳为众阴之主统众之象也比以一阳为众阴主而
 在上君之象也师以一阳为众阴主而在下将帅之
 象也卦辞师贞丈人吉无咎贞正也王者之兵直是
 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故曰能以众正
卷二 第 6a 页 WYG0017-0655a.png
 可以王矣丈人谓九二以刚中之才当主帅之任也
 互体有震二居震初震为长子丈人之象六五为遣
 将之主故又有长子帅师弟子舆尸之戒圣人之兵
 以顺动然犹曰毒天下见得用兵终不是好事虽以
 顺动亦不免一个毒字此圣人特笔以示戒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地中有水泽水也水在泽中则聚而不散师所以聚
 众也师败则溃也君子观此则当容保其民而使众
卷二 第 6b 页 WYG0017-0655b.png
 得所养古人之兵起于乡遂民皆兵也平时不恤其
 民老弱转死而不顾一日有事则求其为上用者难
 矣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初行师之始律法制也行师且当明一个法制也汤
 武用兵不免抚众五步六步七步六伐七伐皆不可
 乱周公司马法坐作进退皆有常莭鲁侯抚师马牛
 臣妾戒以勿逐以其乱部分后不可以为师也故失
卷二 第 7a 页 WYG0017-0655c.png
 律虽善亦凶观汉李广可见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
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坤为众二以一阳居下卦之中为众所主主帅之象
 古人遣将君为之推毂曰阃外之事将军主之故军中
 之事主帅得专也故曰在师中吉王者之兵不在多
 杀锡命至三谨之至也象曰承天宠也师中之事主
 帅得专则众知有将而不知有君矣必曰承天宠也
卷二 第 7b 页 WYG0017-0655d.png
 奉君命而行使三军之众知命出于君也曰怀万邦
 者圣人用兵不得已多杀非其心也故三锡之意只
 在绥怀艺祖遣将必戒以谨毋杀人如曹彬等下诸
 国未尝妄戮一人正所谓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六三师或舆尸凶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二帅师三以阴柔居二之上是舆尸之象舆众也尸
 主也任将必专而众以主之则自相节制安能成功
 后世用兵多败皆缘宦者监军而节制不一之故
卷二 第 8a 页 WYG0017-0656a.png
六四师左次无咎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六四居外卦师已失出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人
 命所系不失为过谨也上体坤坤以顺动故左次无
 咎前世用兵趋小利而败者多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象
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
 五居君位为师之主故言出师遣将之道坤以顺动
 奉辞伐罪之兵也故曰田有禽利执言兵以去害田
卷二 第 8b 页 WYG0017-0656b.png
 而有禽害民之稼故宜猎取之执言奉辞也后世用
 兵起于私意若秦皇汉武皆穷山林以索禽兽也非
 田有禽也任将授师之道当以长子长子谓二也弟
 子舆尸谓三也自古任将不专而致败者如晋荀林
 父邲之战唐郭子仪之败也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象曰大君冇命以
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师归而赏功也开国言分封承家言袭爵夫有功而
卷二 第 9a 页 WYG0017-0656c.png
 赏必分封袭爵以至有土则行师之始小人断不可
 用小人有功而不赏则非报本之意赏则必乱邦是
 去一患而生一患也先儒只言汉韩彭不当封不知
 王者用兵如韩彭辈合下不用用而有功安得不赏
 故象曰小人勿用必乱邦也文王卦辞专言丈人吉
 于此又有开国承家之戒此义微矣皆先儒所略
(坤下/坎上)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彖曰比吉也
卷二 第 9b 页 WYG0017-0656d.png
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不宁方
来上下应也后夫凶其道穷也
 一阳居五五阴辅之其卦为比天下之众不能相一
 也奉一人而戴之俛首听命于其下将以求一日之
 安也曰比吉比而得主则吉矣原始也筮进也元善
 也永久也贞正也始进而求比当备此三体然后无
 咎盖人之求比当比于善不当比于恶当比于久不
 当比于暂当比于正不当比于邪比之不苟如此也
卷二 第 10a 页 WYG0017-0657a.png
 不宁方来求比者以不能自相保之故也有为之主
 则同趋大安之域矣舜巡方岳群后毕朝禹会涂山
 玉帛万国皆来求比宁者也后夫凶五为比主上下
 皆应比而求比不速故宜取凶六爻九五得元永贞
 之体故彖曰以刚中也五阴皆应不宁方来也故曰
 上下应也后夫凶谓上六也无首后夫也故彖曰其
 道穷也正如汉之田横真人既作而已翔海岛将何
 为也前辈谓如高帝不可事则横将谁事终于自绝
卷二 第 10b 页 WYG0017-0657b.png
 穷可知矣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地上有水流水也必有所归江汉万折朝宗于海天
 下比君之象也圣人不自有其天下封建万国而使
 之小大相比则亲诸侯乃所以亲民也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他吉象曰比之
初六有他吉也
 六爻皆要比五初与五最远四已应也上比于五近
卷二 第 11a 页 WYG0017-0657c.png
 而得比初未能比五有援在四故先比四四居坎体
 坎为有孚故曰有孚比之无咎言比四而得四也五
 居坎中缶之象也初因四比五比而相信有孚盈缶
 也始也比四终焉比五终来冇它吉也正如韩信陈
 平辈因萧何魏无知而得高帝也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二居内卦之中与五为君臣正应不独已求五而五
 亦求二中心相应而比也他爻以阴而外比于阳已
卷二 第 11b 页 WYG0017-0657d.png
 以正应而内相比得比之正也故曰比之自内贞吉
 象曰不自失也正道相应由内以比不自失也汲汲
 而求比非君子自重之道也乃自失也后世如子房
 事高帝方可谓之不自失
六三比之匪人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众皆比五三系于上上六无首后夫也而三比之比
 之匪人也象曰不亦伤乎深可悯也客五百人从田
 横以死其义可重也其愚可哀也
卷二 第 12a 页 WYG0017-0658a.png
六四外比之贞吉象曰外比于贤以从上也
 四应在初舍内比外得正而吉也九五之贤在已之
 上众所同比故象曰外比于贤以从上也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象曰显比之
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邑人不诫上使中也
 以九居五处君位为比之主上下皆应之王者无私
 比皇极一敷偏陂不立天下皆近光之民也故曰显
 比王者之于民听其自归来者不拒往者不追也若
卷二 第 12b 页 WYG0017-0658b.png
 田猎然礼止三驱前禽不逐也然圣人虽无心于晋
 天下而天下自不能释然于圣人故攸徂之民室家
 胥庆王师所至玄黄以迎有不待告语而自孚者王
 者之事也故曰邑人不诫吉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
 也以所比者无偏陂之私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不
 强天下以从之也邑人不诫上使中也其使下也以
 心感也故不用诫
上六比之无首凶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卷二 第 13a 页 WYG0017-0658c.png
 众皆比五已独居后后夫之凶也首先也无首不能
 为先也象曰无所终也言其身将无所措也正如田
 横
(乾下/巽上)小畜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
应之曰小畜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密云不雨尚往
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畜止也小畜大畜皆以止健为义小畜臣畜君也大
卷二 第 13b 页 WYG0017-0658d.png
 畜君畜民也以臣畜君畜道之小者以小而畜大也
 上巽下健顺而止之畜君之道也以阴居四处五阳
 之间五刚为一柔所畜也四大臣位上畜九五而乾
 体在已之下刚健为四所止也卦辞曰小畜亨密云
 不雨自我西郊臣之畜君其畜固难畜而亨则畜道
 成矣可以必亨者以柔得位而上下应之受畜于四
 故亨阴阳和则为雨然须阳唱而阴和则为雨可必
 阴唱而阳和亦可以雨然阳不遽和也俗人占雨谓
卷二 第 14a 页 WYG0017-0659a.png
 朝看东南暮看西北朝属阳故须阳暮属阴故须阴
 东南阳方也西北阴方也今以臣畜君阴唱也自西
 郊而往也故但密云而不成雨然至暮而雨则是唱
 者急而和者缓喻臣畜君之难也然终必成雨则畜
 道成矣故卦辞言不雨畜未成也上九言既雨畜道
 成也彖言施未行未成畜也言尚往不以未成畜而
 止也参酌而观之然后圣人之意可见矣
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卷二 第 14b 页 WYG0017-0659b.png
 挠万物莫疾乎风风者天之所以止万物者也今不
 行于下而行于上是自下止上臣止君之象也然风
 卦有形其挠物也吹嘘而披拂之有柔行巽入之意
 臣之畜君全用不得刚须雍容和缓乃告君之体故
 曰君子以懿文德看文字又看懿字全是柔畜之意
 龙逄比干非不忠终非盛世事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象曰复自道其义吉也
 畜君之道畜之于始则易畜之于终则难当健之初
卷二 第 15a 页 WYG0017-0659c.png
 而止之其反道也易故曰复自道何其咎吉象曰其
 义吉也正之于始义当吉也
九二牵复吉象曰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二居健之中畜之之道已不如初之易须用力牵挽
 而复然必进諌而纳君于善亦畜道之美所以能复
 者以二居中故也故象曰(云云/)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三而止则难矣故必说辐毁其车而使之不得行又
卷二 第 15b 页 WYG0017-0659d.png
 不从也则夫妻反目君臣将不相保也盖引裾折槛
 而不从则继之以死也象曰不能正室盖不能正之
 于始也至反目则末如之何矣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四以柔居大臣之位上畜九五之刚固难畜也必君
 臣相信而后志行故曰有孚血去惕出有孚相信之
 深也血伤也所伤既去无说辐反目之嫌也出发也
 惕惧也使其惕惧之心兢兢而发以复于道则君臣
卷二 第 16a 页 WYG0017-0660a.png
 无咎矣象曰上合志合九五之志也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象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五冇孚与四相从挛如固结之深受畜于四也阳为
 富四已之邻也不有其富尚以厚其邻尊敬之至也
 如太甲成王之敬伊尹周公也象曰不独富也言能
 谦恭待下不有其富也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象曰
既雨既处德积载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卷二 第 16b 页 WYG0017-0660b.png
 密云不雨畜未成也既雨既处畜道成矣处止也载
 成也以六四有懿德而成畜道也虽然臣之于君犹
 妇之于夫也贞守此而不变则危月几望则与日敌
 人臣挟畜君之功以居上位势将敌君矣非保身之
 道也故曰君子征凶于此而更征则凶也故太甲成
 王既悔过而自悟而伊尹周公已有归告之志矣象
 曰有所疑者盖欲其保终吉也
(兑下/乾上)
卷二 第 17a 页 WYG0017-0660c.png
履虎尾不咥人亨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
履虎尾不咥人亨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序卦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礼也天上泽下
 上下之分尊卑之等礼之所由起也履行也制行莫
 如礼动容周旋皆中礼盛德之至也惟圣人然后可
 以言人伦之至曰履虎尾不咥人亨虎西方之兽也
 兑西方也有虎象虎尾在三而五阳履之履虎尾之
 象也履虎尾蹈危机也人惟履患难而不为患难所
卷二 第 17b 页 WYG0017-0660d.png
 伤然后为履道之亨此古人制行必以礼喜怒哀乐
 有常节尊卑贵贱有常级饮食起居有常处耳目手
 足习熟乎此无敢过而不及也则异时死生利害之
 变卒然遇之若平时虞舜歌南风文王演周易雍容
 暇逸恐惧不足以累其心此特践形之至者能之而
 学者由礼以入也平时耳目声色之娱不足以动念
 则异时死生利害之变不足以易其所守履虎尾而
 不咥然后可以见践履之熟狼跋之几舄陈蔡之弦
卷二 第 18a 页 WYG0017-0661a.png
 歌至生死交变乎前而此心不乱其必有道矣彖曰
 履柔履刚也六爻一柔履五刚也刚不足以制天下
 之刚惟柔足以制之虎尾在三而五爻皆刚非履之
 善也故必以柔履说而应乎乾兑说体也乾纯刚也
 纯刚非履之善须用说体以应之然后得刚柔之中
 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故初素履二坦履四愬履上九
 视履皆柔履也皆用说应乾也刚中正履帝位而不
 疚光明也五君位也君位须用刚履然后不疚而光
卷二 第 18b 页 WYG0017-0661b.png
 明盖患难在三初二四上爻履患难者也当用柔履
 五君位人君去天下之患难者也不当言履患难故
 五爻曰夬履夬决也用刚一决去天下之患难也此
 文王尽发在三爻曰眇能视跛能履谓诸爻言也即
 彖所谓柔履刚说而应乎乾也武人为于大君谓五
 爻言也即彖所谓刚中履帝位而不疚光明者也以
 虎尾在三故文王于三爻发其义夫子又就彖中详
 言之学者以彖观三爻以三爻质上下五爻则履卦
卷二 第 19a 页 WYG0017-0661c.png
 之义明矣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上天下泽礼之所由起君子辨上下定民志先王观
 象制礼以节人心名教等级升降揖逊皆有常节所
 以习人于死生利害之变也民志既定然后可以履
 患难守鲁之义弦歌如故坏宅之变丝竹不绝此无
 他志定故也
初九素履往无咎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卷二 第 19b 页 WYG0017-0661d.png
 虎尾在三而上下五刚皆履之初处下卦之下虎尾
 在下体之上人之涉世举足皆危机也惟能素其位
 而行则各安其当然之分而不陷危机故素富贵行
 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患难行乎患难以此而
 往何咎之有象曰独行愿也盖所愿者在我人惟所
 愿乎外故蹈危机而不自知也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虎尾在三而二近之危机在前非可履也当求坦道
卷二 第 20a 页 WYG0017-0662a.png
 以履所谓脚踏实地也当如幽人守贞则吉二得中
 故能守贞象曰中不自乱谓此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象
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咥人
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虎尾在三此位乃危机之所在也凡履此者必如𦕈
 者之视然后谓之能视必如跛者之履然后谓之能
 履象曰不足有明不足与行盖眇者惟不足于明故
卷二 第 20b 页 WYG0017-0662b.png
 其视必审跛者惟不足于行故其动必谨若自以为
 有馀则必猖狂而妄动曰履虎尾咥人凶此机不当
 履则必为所伤自此以上为初二四上爻言也曰素
 履坦履愬履视履皆致审致谨之意武人为于大君
 为五爻言也大君之位当用武不如是不足以去天
 下之患难故五曰夬履夬决也视天下患难所在而
 以刚决也象曰志刚也去天下之患难必有自强之
 志而后可如汉之桓灵唐之敬穆岂足以去天下之
卷二 第 21a 页 WYG0017-0662c.png
 患难正缘虎尾在三故为诸爻发义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象曰愬愬终吉志行也
 虎尾在下而四在上是履虎尾者也愬愬畏惧貌有
 畏惧之志则不至于轻举妄动以蹈此危机也故终
 吉象曰志行也盖畏惧乃所以行其志也如孟施舍
 之畏三军不胜乃犹胜也颜子之犯而不校乃所以
 为大勇也
九五夬履贞厉象曰夬履贞厉位正当也
卷二 第 21b 页 WYG0017-0662d.png
 九五君位夬决也视天下患难之所在或在权臣或
 在宦官或在女子或在小人或在夷狄五威福之权
 在已一决而去之可也区区而守贞不发则必危故
 曰贞厉象曰位正当也以其所居之位正当故可以
 用夬履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上九处履之终回视吾之所履六爻皆得履之当则
 可以考祥降祥在天不必考之于天即视吾之所履
卷二 第 22a 页 WYG0017-0663a.png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使吾之动容皆中礼则为盛德
 之至而天人之意可合矣故曰其旋元吉至此履道
 亨矣象曰大有庆也夫祸福无门惟人所召古人不
 求福于天而求福于已尽易之道则可以酬酢可以
 佑神矣夫子曰我祭则受福又曰吾之祷久矣此岂
 可办于临事之顷哉其平时陟降固与鬼神同其吉
 凶矣履之有庆当以是观
 
卷二 第 22b 页 WYG0017-0663b.png
 
 
 
 
 
 
 
 西溪易说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