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0017-0155c.png
钦定四库全书卷
童溪易传卷十四 宋 王宗传 撰
䷝(离下/离上)离利贞亨畜牝牛吉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
天百榖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
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离以一阴而丽乎二阳之间在物为火火之体虚丽
于物而著其明者也故火性善丽而曰离丽也岂惟
火哉天下之物莫不各有所丽苟无所丽则不可以
童溪易传卷十四 宋 王宗传 撰
䷝(离下/离上)离利贞亨畜牝牛吉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
天百榖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
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离以一阴而丽乎二阳之间在物为火火之体虚丽
于物而著其明者也故火性善丽而曰离丽也岂惟
火哉天下之物莫不各有所丽苟无所丽则不可以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0017-0155d.png
独立于天地间故其显而甚著者仰观于天则日月
是也俯察之地则百榖草木是也日月非丽乎天则
无以大照临之功百榖草木非丽乎土则无以广其
生殖之利求之于卦则离上离下重明是也君臣上
下皆有明德之象然重明而不丽乎正则明矣而或
失之察智矣而或失之凿非正也重明而丽乎正则
本是正以为化而成天下文明之俗矣于爻则二五
是也故又继之以柔丽乎中正故亨夫附丽之道易
是也俯察之地则百榖草木是也日月非丽乎天则
无以大照临之功百榖草木非丽乎土则无以广其
生殖之利求之于卦则离上离下重明是也君臣上
下皆有明德之象然重明而不丽乎正则明矣而或
失之察智矣而或失之凿非正也重明而丽乎正则
本是正以为化而成天下文明之俗矣于爻则二五
是也故又继之以柔丽乎中正故亨夫附丽之道易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0017-0156a.png
失于不正又况于其质本柔也乎以唐人之君多定
策于刑馀唐人之臣多失足于权倖者失所丽也故
卦之德曰利贞亨以言其贞则亨不贞则不亨也离
之二五以柔顺之德而丽乎中正之位此得所丽也
其能本是正以为化而成天下文明之俗宜也此所
以谓亨也牛顺畜也而又牝焉顺之至者畜牝牛谓
畜其所谓至顺者也离之二五利在于正利于正而
能亨其与唐之君臣亦异矣故虽蓄其至顺之德未
策于刑馀唐人之臣多失足于权倖者失所丽也故
卦之德曰利贞亨以言其贞则亨不贞则不亨也离
之二五以柔顺之德而丽乎中正之位此得所丽也
其能本是正以为化而成天下文明之俗宜也此所
以谓亨也牛顺畜也而又牝焉顺之至者畜牝牛谓
畜其所谓至顺者也离之二五利在于正利于正而
能亨其与唐之君臣亦异矣故虽蓄其至顺之德未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0017-0156b.png
尝或失于不正又何恶于柔顺也邪故曰是以畜牝
牛吉也以言柔而或失于所丽则为不正不正则不
能亨徒曰此吾之顺德也而君子则曰此非吉德也
夫惟离之道利在于正正而能亨此所以畜牝牛而
吉也程河南曰或曰二则中正矣五以阴居阳得为
正乎曰离主于所丽五中正之位六丽于中正乃为
正也学者知时义而不失其轻重则可以言易矣
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牛吉也以言柔而或失于所丽则为不正不正则不
能亨徒曰此吾之顺德也而君子则曰此非吉德也
夫惟离之道利在于正正而能亨此所以畜牝牛而
吉也程河南曰或曰二则中正矣五以阴居阳得为
正乎曰离主于所丽五中正之位六丽于中正乃为
正也学者知时义而不失其轻重则可以言易矣
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0017-0156c.png
予学易而至于离观其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
照于四方掩卷而叹息曰噫此大人之所以大也夫
古今之所谓大人者夫岂无自而然欤已之明与人
之明两不废焉故也已之明不废故能用人惟已人
之明不废故能舍已从人夫以一人之明而能照见
四方而无遗者是必有所谓相继而不绝之明故也
夫四方固广且远也其事与物纤悉幽𨼆固未易尽
照见之也吾之明固不可废矣而人之明或偏废焉
照于四方掩卷而叹息曰噫此大人之所以大也夫
古今之所谓大人者夫岂无自而然欤已之明与人
之明两不废焉故也已之明不废故能用人惟已人
之明不废故能舍已从人夫以一人之明而能照见
四方而无遗者是必有所谓相继而不绝之明故也
夫四方固广且远也其事与物纤悉幽𨼆固未易尽
照见之也吾之明固不可废矣而人之明或偏废焉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0017-0156d.png
则吾之明亦有所止也能照一事其如他事何能照
一物其如他物何故夫所以继已之明而不绝者人
之明也大人以此故能照见四方而无遗也噫此大
人之所以大也重离之象上离也下亦离也明两作
离谓上之人之明与下之人之明两不废焉故也若
惟已之明是恃而人之明或偏废之焉则不可谓之
明两作也是象也非大人孰能体之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一物其如他物何故夫所以继已之明而不绝者人
之明也大人以此故能照见四方而无遗也噫此大
人之所以大也重离之象上离也下亦离也明两作
离谓上之人之明与下之人之明两不废焉故也若
惟已之明是恃而人之明或偏废之焉则不可谓之
明两作也是象也非大人孰能体之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0017-0157a.png
离阴丽乎阳者也然初九在下在下者必丽乎上则
初也者亦丽乎二者也夫离之所利者正也初九六
二正也当文明之时以正相丽其刚柔相与之文见
于交错之际故初之丽乎二者而曰履错然夫下之
有丽乎上刚之有丽乎柔也苟在我者不尽其庄敬
之礼不谄则慢矣盖谄则失已非以下承上之道也
慢则失人非以刚接柔之道也故初之所以为是敬
者非有他也所以辟去其谄与慢之咎也此所以无
初也者亦丽乎二者也夫离之所利者正也初九六
二正也当文明之时以正相丽其刚柔相与之文见
于交错之际故初之丽乎二者而曰履错然夫下之
有丽乎上刚之有丽乎柔也苟在我者不尽其庄敬
之礼不谄则慢矣盖谄则失已非以下承上之道也
慢则失人非以刚接柔之道也故初之所以为是敬
者非有他也所以辟去其谄与慢之咎也此所以无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0017-0157b.png
咎夫初九之所以能敬者何也曰以正故也
六二黄离元吉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六二居中履正柔而得其所丽者也故曰黄离盖黄
中色也其在离也则中道也离之卦德曰利贞亨而
彖曰柔丽乎中正故亨则中正之道离之本也而六
二得之所谓宗本者举在此矣故曰元吉以言离之
居中履正莫吉于六二故也河南曰不云正者离以
中为重所以成文明由中也正在其中矣
六二黄离元吉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六二居中履正柔而得其所丽者也故曰黄离盖黄
中色也其在离也则中道也离之卦德曰利贞亨而
彖曰柔丽乎中正故亨则中正之道离之本也而六
二得之所谓宗本者举在此矣故曰元吉以言离之
居中履正莫吉于六二故也河南曰不云正者离以
中为重所以成文明由中也正在其中矣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0017-0157c.png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象曰日昃
之离何可久也
九三处下卦之上前明垂尽后明当继之时也故曰
日昃之离夫日之昃矣则暮光晚景斯须入于地矣
其明安能久邪然以理论之有始必有终有明必有
晦有生必有死达者观之此特寒暑昼夜之常尔奚
足怪哉瓦缶之为器也日用之常器也鼓缶而歌乐
吾之常也汨于常理者不知乐吾之常则以大耋为
之离何可久也
九三处下卦之上前明垂尽后明当继之时也故曰
日昃之离夫日之昃矣则暮光晚景斯须入于地矣
其明安能久邪然以理论之有始必有终有明必有
晦有生必有死达者观之此特寒暑昼夜之常尔奚
足怪哉瓦缶之为器也日用之常器也鼓缶而歌乐
吾之常也汨于常理者不知乐吾之常则以大耋为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0017-0157d.png
嗟此昩于死生之道者然也其安于死乎必不能也
故易于此以凶告之夫八十曰耄九十曰耋大耋犹
不免于嗟焉其不能平心待尽可知矣是自为其凶
也虽然离之所丽者正也以九居三正也岂不能得
其正而毙乎特易于前明垂尽后明当继之时而设
日昃之离之戒者以言日既倾昃明不能久也程河
南曰明者知其然也故求人以继其事退处以休其
身安常处顺何足以为凶也
故易于此以凶告之夫八十曰耄九十曰耋大耋犹
不免于嗟焉其不能平心待尽可知矣是自为其凶
也虽然离之所丽者正也以九居三正也岂不能得
其正而毙乎特易于前明垂尽后明当继之时而设
日昃之离之戒者以言日既倾昃明不能久也程河
南曰明者知其然也故求人以继其事退处以休其
身安常处顺何足以为凶也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0017-0158a.png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象曰突如其来如无
所容也
离也者明也故其取象或为明或为日或为火顾其
义如何尔象曰明两作离此取夫明以为义也九三
曰日昃之离此取夫日以为义也九四曰焚如此又
取火以为义也夫一离既尽一离复来九四以不中
不正突然而处近君之地其来甚遽而火性炎上有
犯上迫五之象故曰突如其来如夫六二黄离之臣
所容也
离也者明也故其取象或为明或为日或为火顾其
义如何尔象曰明两作离此取夫明以为义也九三
曰日昃之离此取夫日以为义也九四曰焚如此又
取火以为义也夫一离既尽一离复来九四以不中
不正突然而处近君之地其来甚遽而火性炎上有
犯上迫五之象故曰突如其来如夫六二黄离之臣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0017-0158b.png
也而初九之际必敬而后无咎六五君也以柔顺之
德而处尊位大中所谓文明之主也而四以突然之
刚迫之可乎然则恃突然犯上之刚者乃所以自焚
也故曰焚如自焚乃所以自速毙也故曰死如速毙
乃所以自弃也故又曰弃如夫当文明之时君臣如
此其明也而九四独失之而至于自焚以速毙速毙
以自弃然则象所谓无所容也非人之不之容也四
之自处如此无适而可以自容其躯故也
德而处尊位大中所谓文明之主也而四以突然之
刚迫之可乎然则恃突然犯上之刚者乃所以自焚
也故曰焚如自焚乃所以自速毙也故曰死如速毙
乃所以自弃也故又曰弃如夫当文明之时君臣如
此其明也而九四独失之而至于自焚以速毙速毙
以自弃然则象所谓无所容也非人之不之容也四
之自处如此无适而可以自容其躯故也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0017-0158c.png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
夫居天下之至尊而能知忧知惧者此非明者不能
也人君之势固有万钧之重矣以万钧之势为可恃
则享之而乐乐之而肆矣遑他恤乎故敌至而不知
忧祸生而不知惧此无他明有所不足故也六五以
柔顺之德而处尊位大中文明之主也惟其明也故
能知惧而至于沱且涕知忧而至于戚且嗟则虽以
阴柔居五而处乎刚强之间而能保其位而吉也象
夫居天下之至尊而能知忧知惧者此非明者不能
也人君之势固有万钧之重矣以万钧之势为可恃
则享之而乐乐之而肆矣遑他恤乎故敌至而不知
忧祸生而不知惧此无他明有所不足故也六五以
柔顺之德而处尊位大中文明之主也惟其明也故
能知惧而至于沱且涕知忧而至于戚且嗟则虽以
阴柔居五而处乎刚强之间而能保其位而吉也象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0017-0158d.png
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者夫六五王公之正位也惟
其明也故知忧知惧而丽乎王公之正位而吉也使
其非知忧知惧其能丽是正位而获吉乎坎之彖曰
王公设险谓守其国也离之五曰离王公也谓丽正
位也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𫉬匪其丑无咎象曰王用出
征以正邦也
离丽既极而有不丽者焉以九居上刚而明者也王
其明也故知忧知惧而丽乎王公之正位而吉也使
其非知忧知惧其能丽是正位而获吉乎坎之彖曰
王公设险谓守其国也离之五曰离王公也谓丽正
位也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𫉬匪其丑无咎象曰王用出
征以正邦也
离丽既极而有不丽者焉以九居上刚而明者也王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0017-0159a.png
者当此之时则宜用此刚明以征讨夫不服者夫出
征之道贵在折去其首恶者与执𫉬其非𩔖者如是
则无害于文明之治矣故曰有嘉折首𫉬匪其丑无
咎如九四当离丽之时恃刚以陵上由上九观之所
谓非其丑𩔖而首恶者于以征之则不正者去而邦
正矣
䷞(艮下/兑上)咸亨利贞取女吉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
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
征之道贵在折去其首恶者与执𫉬其非𩔖者如是
则无害于文明之治矣故曰有嘉折首𫉬匪其丑无
咎如九四当离丽之时恃刚以陵上由上九观之所
谓非其丑𩔖而首恶者于以征之则不正者去而邦
正矣
䷞(艮下/兑上)咸亨利贞取女吉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
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0017-0159b.png
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
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程河南曰天地万物之本夫妇人伦之始故上经首
乾坤而下经首咸继以恒也天地二物也故乾坤二
卦分天地之道男女交合而成夫妇故咸与恒皆二
体相合而成夫妇之义夫咸合兑艮而成体兑少女
也艮少男也少男少女相与用事此夫妇之始也夫
妇之始其情笃于相感故咸之为义感也若王临川
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程河南曰天地万物之本夫妇人伦之始故上经首
乾坤而下经首咸继以恒也天地二物也故乾坤二
卦分天地之道男女交合而成夫妇故咸与恒皆二
体相合而成夫妇之义夫咸合兑艮而成体兑少女
也艮少男也少男少女相与用事此夫妇之始也夫
妇之始其情笃于相感故咸之为义感也若王临川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0017-0159c.png
所谓有心曰感无心曰咸此泥于字学也初不知咸
之为义即感也亦如恒之为义即久也柔上而刚下
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此则即兑艮二体
以明其所以相感之义以言咸也夫刚柔上下自有
定位然咸以相感为义故男本在上今也兑女居上
此柔上也女本在下今也艮男居下此刚下也盖不
如是则阴阳二气非所谓感应以相与也惟其此感
而彼应见于相与之际故艮男在下止以待说兑女
之为义即感也亦如恒之为义即久也柔上而刚下
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此则即兑艮二体
以明其所以相感之义以言咸也夫刚柔上下自有
定位然咸以相感为义故男本在上今也兑女居上
此柔上也女本在下今也艮男居下此刚下也盖不
如是则阴阳二气非所谓感应以相与也惟其此感
而彼应见于相与之际故艮男在下止以待说兑女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0017-0159d.png
在上说以应止以是为男下女之道故女无自媒之
失而男有身帅之礼故曰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大
抵取女之所以吉者在于亨利贞而已矣柔上而刚
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此亨也止而说此利于贞也是
谓男下女之道而取女之所以吉者也若夫以取女
之吉而施诸天地人物之际则亦无适而不亨无适
而非正者矣故继之以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
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
失而男有身帅之礼故曰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大
抵取女之所以吉者在于亨利贞而已矣柔上而刚
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此亨也止而说此利于贞也是
谓男下女之道而取女之所以吉者也若夫以取女
之吉而施诸天地人物之际则亦无适而不亨无适
而非正者矣故继之以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
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0017-0160a.png
矣此又因男女相感之义而广言咸道也夫天地之
感即天地交泰之时而见之方泰之时天气下降地
气上腾故凡受气于天地者无有不通而万物由此
而化生圣人体天地之化而密庸于不言之际故凡
有此心可以感而通者如桴之于鼓焉此动而彼应
举无物我远近之间而天下由此以和平故观天地
交感而万物所以化生之理与圣人感人心而天下
所以和平之道则大而天地众而万物虽曰不同而
感即天地交泰之时而见之方泰之时天气下降地
气上腾故凡受气于天地者无有不通而万物由此
而化生圣人体天地之化而密庸于不言之际故凡
有此心可以感而通者如桴之于鼓焉此动而彼应
举无物我远近之间而天下由此以和平故观天地
交感而万物所以化生之理与圣人感人心而天下
所以和平之道则大而天地众而万物虽曰不同而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0017-0160b.png
其情实可见矣何谓天地万物之情曰其在咸则所
感是也河南曰感通之理知道者嘿而观之可也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山上有泽高而有容之象也夫天下之物至高者莫
如山至虚者莫如泽今也至高之山上有至虚之泽
则无亢高之累而有容受之地矣此山上有泽所以
为咸之象君子之观此象也亦岂以吾之所谓高者
足恃哉必也虚中无我方寸之地扩然有容不使有
感是也河南曰感通之理知道者嘿而观之可也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山上有泽高而有容之象也夫天下之物至高者莫
如山至虚者莫如泽今也至高之山上有至虚之泽
则无亢高之累而有容受之地矣此山上有泽所以
为咸之象君子之观此象也亦岂以吾之所谓高者
足恃哉必也虚中无我方寸之地扩然有容不使有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0017-0160c.png
一毫亢高绝物之失或为吾累夫然后足以容受夫
人矣夫天下之人其善不同智者有谋材者有技武
者有勇而贤者有德使吾不能虚中无我扩其所谓
容受之地而或有亢高绝物之累焉则彼与吾何自
而相为感通也哉故曰君子以虚受人以言惟虚则
能受人不虚则不能受之故也
初六咸其拇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咸之六爻自下至上皆取诸身以为象者盖人之四
人矣夫天下之人其善不同智者有谋材者有技武
者有勇而贤者有德使吾不能虚中无我扩其所谓
容受之地而或有亢高绝物之累焉则彼与吾何自
而相为感通也哉故曰君子以虚受人以言惟虚则
能受人不虚则不能受之故也
初六咸其拇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咸之六爻自下至上皆取诸身以为象者盖人之四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0017-0160d.png
支百体虽有上下小大之不同而其血气脉络之相
感通固有至理行乎其间故大而天地众而万物感
通之理即诸身而可见矣此圣人制爻取象之意初
六以阴小之才居在下之位其在小人则拇之象也
夫拇之在足也所谓指之大者也足之行也而拇实
处先其止也亦未尝易其处先之位故足之行与止
而拇也未尝不向乎外者此盖自然之天也故曰志
在外也艮止也初六居阴当艮止之初未尝动也然
感通固有至理行乎其间故大而天地众而万物感
通之理即诸身而可见矣此圣人制爻取象之意初
六以阴小之才居在下之位其在小人则拇之象也
夫拇之在足也所谓指之大者也足之行也而拇实
处先其止也亦未尝易其处先之位故足之行与止
而拇也未尝不向乎外者此盖自然之天也故曰志
在外也艮止也初六居阴当艮止之初未尝动也然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0017-0161a.png
当咸之时初与四居相应之地故取拇之向于外也
以为象而曰咸其拇以谓虽处下位而未动也而其
志之所向则未尝不在外也此感道之固存也君子
之在下位也未尝求应夫物亦未尝却夫物而不之
应也感道固存不因行而存亦不因止而灭也是理
也所谓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者也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六二以阴柔处下体之中腓之象也腓足之阴也所
以为象而曰咸其拇以谓虽处下位而未动也而其
志之所向则未尝不在外也此感道之固存也君子
之在下位也未尝求应夫物亦未尝却夫物而不之
应也感道固存不因行而存亦不因止而灭也是理
也所谓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者也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六二以阴柔处下体之中腓之象也腓足之阴也所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0017-0161b.png
谓足腹也足之行也而腓也阴以相之而已其止也
则处静而不动焉非如拇之志在外也六二之在艮
也止中之止也夫以静止为道而当咸之时与五居
相应之地而动以应之则失其所静止之道矣故曰
咸其腓凶夫惟知其凶而戒之也安其居而不动而
顺其所谓自然之理则吉而无害矣夫感道之在人
也不可强有亦不可强无也居止静之地则贵于安
时而顺理夫苟失其所守而动以应上而不待夫上
则处静而不动焉非如拇之志在外也六二之在艮
也止中之止也夫以静止为道而当咸之时与五居
相应之地而动以应之则失其所静止之道矣故曰
咸其腓凶夫惟知其凶而戒之也安其居而不动而
顺其所谓自然之理则吉而无害矣夫感道之在人
也不可强有亦不可强无也居止静之地则贵于安
时而顺理夫苟失其所守而动以应上而不待夫上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0017-0161c.png
之命焉其所守必丧而于感道斯为害矣岂非凶欤
咸以六二设咸腓之戒而以吉与凶兼言之者以谓
处此地者在所择焉尔盖以六居二正也恐其失正
故有此戒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
随人所执下也
九三处下体之上所谓股也三虽艮体然以阳居阳
又有应在上非能止也故曰咸其股夫股随上体而
咸以六二设咸腓之戒而以吉与凶兼言之者以谓
处此地者在所择焉尔盖以六居二正也恐其失正
故有此戒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
随人所执下也
九三处下体之上所谓股也三虽艮体然以阳居阳
又有应在上非能止也故曰咸其股夫股随上体而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0017-0161d.png
动者也以刚过之才不能为主于内而其所秉执者
则在于随上体而动焉岂不可少之邪故曰执其随
往吝吝谓可少之也夫九三以刚阳如此之才不能
自主而随物以往故人动已亦动其所秉执之志则
在于随人而已污下如此故可少也夫感之道非能
彼有动而此无随也顾其所感如何耳感道利于贞
贞则无彼已先后之异夫苟失其正也则志之所在
在于随人而已岂足多哉夫九三正也曷谓其失正
则在于随上体而动焉岂不可少之邪故曰执其随
往吝吝谓可少之也夫九三以刚阳如此之才不能
自主而随物以往故人动已亦动其所秉执之志则
在于随人而已污下如此故可少也夫感之道非能
彼有动而此无随也顾其所感如何耳感道利于贞
贞则无彼已先后之异夫苟失其正也则志之所在
在于随人而已岂足多哉夫九三正也曷谓其失正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0017-0162a.png
也曰以阳居阳刚过也刚之过则躁动而失正矣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象曰贞吉悔亡未
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六爻既以人身取象则四也位股之上脢之下其心
乎四心之位也故为感之主而以感之道为言焉何
谓感之道曰正是也感不以正则有悔矣其曰贞吉
悔亡云者洪范之稽疑有曰贞曰悔之说以言贞悔
二物不可以相有也于贞既吉则于悔斯亡矣司马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象曰贞吉悔亡未
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六爻既以人身取象则四也位股之上脢之下其心
乎四心之位也故为感之主而以感之道为言焉何
谓感之道曰正是也感不以正则有悔矣其曰贞吉
悔亡云者洪范之稽疑有曰贞曰悔之说以言贞悔
二物不可以相有也于贞既吉则于悔斯亡矣司马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0017-0162b.png
温公曰执一以应万守约以御众者其惟正乎河南
曰圣人感天下之心如寒暑雨旸无不通无不应者
亦正而已矣盖四说体也而又居阴而应初体说则
害于刚果居阴则妨于流通应初则有所偏系故其
戒在于正也夫感物也以正则无所不通苟憧憧然
或往或来以有思之私心而感物则感道狭矣故思
之所及者有以致其朋𩔖之从思所不及者其能使
之从欤非所谓无所不通也故曰憧憧往来朋从尔
曰圣人感天下之心如寒暑雨旸无不通无不应者
亦正而已矣盖四说体也而又居阴而应初体说则
害于刚果居阴则妨于流通应初则有所偏系故其
戒在于正也夫感物也以正则无所不通苟憧憧然
或往或来以有思之私心而感物则感道狭矣故思
之所及者有以致其朋𩔖之从思所不及者其能使
之从欤非所谓无所不通也故曰憧憧往来朋从尔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0017-0162c.png
思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者夫系于私应则感道
之为害于贞既吉于悔既亡则未为感道之害也夫
苟憧憧然或往或来以有思之私心而感物则所感
也狭故曰憧憧往来未光大也此系辞之释此爻所
以极论感道而申之以天下何思何虑之说以明同
归一致之理也何谓同归一致之理曰正而已矣
九五咸其脢无悔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九五居中履正人君之感也夫人君感天下之道在
之为害于贞既吉于悔既亡则未为感道之害也夫
苟憧憧然或往或来以有思之私心而感物则所感
也狭故曰憧憧往来未光大也此系辞之释此爻所
以极论感道而申之以天下何思何虑之说以明同
归一致之理也何谓同归一致之理曰正而已矣
九五咸其脢无悔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九五居中履正人君之感也夫人君感天下之道在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0017-0162d.png
于廓然而大公而尤不可以有所比有所说也若有
所比有所说则失中正之道矣五与二居感应以相
与之地皆中正也故宜相与以中正之道感天下然
五亦说体也若远舍二而比说乎上非人君之感也
夫上六处咸之末以口舌为容说之道所谓小人也
而五也或以其近已也比而说之不可也故有咸其
脢之象以戒之使背其心之所向焉脢背肉也与心
相背者也上六在上五能背其心之所向而不以其
所比有所说则失中正之道矣五与二居感应以相
与之地皆中正也故宜相与以中正之道感天下然
五亦说体也若远舍二而比说乎上非人君之感也
夫上六处咸之末以口舌为容说之道所谓小人也
而五也或以其近已也比而说之不可也故有咸其
脢之象以戒之使背其心之所向焉脢背肉也与心
相背者也上六在上五能背其心之所向而不以其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0017-0163a.png
近已也比而说之则无亲狎小人之悔而中正之道
得矣象曰咸其脢志末也者谓五有咸其脢之象者
以其志意之所向在于一卦之末故欲咸其脢以背
去之也然则小人之不可比也如此人君以中正之
道感天下若斯人者其可比而说之乎
上六咸其辅颊舌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
上六以兑之阴柔居诸爻之上其在人者所谓居众
体之上者则辅颊舌是也故取以为象也夫上六感
得矣象曰咸其脢志末也者谓五有咸其脢之象者
以其志意之所向在于一卦之末故欲咸其脢以背
去之也然则小人之不可比也如此人君以中正之
道感天下若斯人者其可比而说之乎
上六咸其辅颊舌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
上六以兑之阴柔居诸爻之上其在人者所谓居众
体之上者则辅颊舌是也故取以为象也夫上六感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0017-0163b.png
之极也居感之极专以兑之口舌务为柔媚极感之
事此小人女子之常态也故曰咸其辅颊舌曰辅曰
颊曰舌三者俱举以言无所不用其媚也夫以心思
感人所感已狭腾口说以求感其能感人乎此感道
之衰也
䷟(巽下/震上)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彖曰恒久也刚上
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
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
事此小人女子之常态也故曰咸其辅颊舌曰辅曰
颊曰舌三者俱举以言无所不用其媚也夫以心思
感人所感已狭腾口说以求感其能感人乎此感道
之衰也
䷟(巽下/震上)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彖曰恒久也刚上
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
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0017-0163c.png
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
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
见矣
夫恒合震巽以成体震长男也巽长女也长男长女
相与用事此夫妇之终也夫妇之终其道贵于有恒
故恒之为义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
柔皆应恒此则即震巽二体与卦象卦义卦爻之用
以言恒也夫咸柔上而刚下则少男处少女之下以
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
见矣
夫恒合震巽以成体震长男也巽长女也长男长女
相与用事此夫妇之终也夫妇之终其道贵于有恒
故恒之为义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
柔皆应恒此则即震巽二体与卦象卦义卦爻之用
以言恒也夫咸柔上而刚下则少男处少女之下以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0017-0163d.png
男下女为男女交感之义夫妇之始不得不然也至
恒也则务为恒久之道故当正其位分使尊卑有序
是则于咸有所反也故曰刚上而柔下震长男也而
在上此刚上也巽长女也而在下此柔下也男女尊
卑刚柔履位此夫妇居室之常道也所谓夫妇之终
也雷风相与云者谓震雷动于上巽风随于下二者
相与以为用此男行而女随之义也乃所谓恒也巽
而动云者谓长女巽于内长男动于外在下者有巽
恒也则务为恒久之道故当正其位分使尊卑有序
是则于咸有所反也故曰刚上而柔下震长男也而
在上此刚上也巽长女也而在下此柔下也男女尊
卑刚柔履位此夫妇居室之常道也所谓夫妇之终
也雷风相与云者谓震雷动于上巽风随于下二者
相与以为用此男行而女随之义也乃所谓恒也巽
而动云者谓长女巽于内长男动于外在下者有巽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0017-0164a.png
顺之德而在上者有动为之才此所以能恒也夫刚
不应柔柔不应刚此岂恒理也哉故恒之六爻刚柔
皆应自初至上三刚三柔各居相应之地理之常也
以卦体言之则刚上而柔下刚柔之常也以卦象言
之则雷风相与雷风之常也以卦义言之则巽而动
动巽之常也以卦爻言之则刚柔皆应又六爻之常
也合此四者恒久之道然也此卦之所以为恒也恒
之卦德曰恒亨无咎利贞而彖释之曰久于其道也
不应柔柔不应刚此岂恒理也哉故恒之六爻刚柔
皆应自初至上三刚三柔各居相应之地理之常也
以卦体言之则刚上而柔下刚柔之常也以卦象言
之则雷风相与雷风之常也以卦义言之则巽而动
动巽之常也以卦爻言之则刚柔皆应又六爻之常
也合此四者恒久之道然也此卦之所以为恒也恒
之卦德曰恒亨无咎利贞而彖释之曰久于其道也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0017-0164b.png
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者盖道患不恒尔苟恒也
则亨之效著矣恒而能亨乃无咎也恒而不可以亨
者非可恒之道故也其能无咎矣乎所谓恒而能亨
者何也曰利于贞是也苟失其正则非可常之道也
故能久于其道者久此而已可恒之道利在于正若
夫不恒其德与恒于不正皆不能亨而有咎也天地
之道其所以能不已者以恒久故也人能常于其所
可恒之道则天地之理在我而已岂他求云乎哉卦
则亨之效著矣恒而能亨乃无咎也恒而不可以亨
者非可恒之道故也其能无咎矣乎所谓恒而能亨
者何也曰利于贞是也苟失其正则非可常之道也
故能久于其道者久此而已可恒之道利在于正若
夫不恒其德与恒于不正皆不能亨而有咎也天地
之道其所以能不已者以恒久故也人能常于其所
可恒之道则天地之理在我而已岂他求云乎哉卦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0017-0164c.png
之德又曰利有攸往而彖释之曰终则有始也者夫
利有攸往惟有常者能之此所谓不已也请即天地
之道而明之今夫天地之道自百刻积而为昼夜自
昼夜积而为寒暑昼夜之相为晦明寒暑之相为往
来迟速进退机缄不停故终始相循如环之无端者
此盖有常而然也惟其有常故有往而利如此也如
使有往而不利则有今日之昼夜而止尔又乌有来
日之昼夜乎有今岁之寒暑而止尔又乌有来岁之
利有攸往惟有常者能之此所谓不已也请即天地
之道而明之今夫天地之道自百刻积而为昼夜自
昼夜积而为寒暑昼夜之相为晦明寒暑之相为往
来迟速进退机缄不停故终始相循如环之无端者
此盖有常而然也惟其有常故有往而利如此也如
使有往而不利则有今日之昼夜而止尔又乌有来
日之昼夜乎有今岁之寒暑而止尔又乌有来岁之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0017-0164d.png
寒暑乎殆非所谓终则有始矣故曰利有攸往惟其
有常者能之伊尹之训太甲曰终始惟一时乃日新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凡此皆以利往
为常也至哉恒乎夫所谓终则有始非日月四时不
足以喻之非圣人不足以尽之故彖至此又引日月
四时之能久以明夫圣人之久而终之以观其所恒
而见天地万物之情所以极言恒久之理也夫诚者
天之道也日月之照所以能久者以其得天之诚也
有常者能之伊尹之训太甲曰终始惟一时乃日新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凡此皆以利往
为常也至哉恒乎夫所谓终则有始非日月四时不
足以喻之非圣人不足以尽之故彖至此又引日月
四时之能久以明夫圣人之久而终之以观其所恒
而见天地万物之情所以极言恒久之理也夫诚者
天之道也日月之照所以能久者以其得天之诚也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0017-0165a.png
使其不得天之诚则临照之功安能与天地相为长
久哉故曰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天之道惟其诚也故
以此诚妙而为四时不穷之用所谓变化也四时之
成功所以能久者以其变化之不穷也使其非变化
之不穷则往来之叙又安能迁变推荡如是之悠久
哉圣人之明日月也其序则四时也而其诚则天也
故能久此道以为吾之常夫石以久溜而穿泽以久
熯而乾一人持久于上而至诚之化其行有常则天
久哉故曰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天之道惟其诚也故
以此诚妙而为四时不穷之用所谓变化也四时之
成功所以能久者以其变化之不穷也使其非变化
之不穷则往来之叙又安能迁变推荡如是之悠久
哉圣人之明日月也其序则四时也而其诚则天也
故能久此道以为吾之常夫石以久溜而穿泽以久
熯而乾一人持久于上而至诚之化其行有常则天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0017-0165b.png
下化之而成其美俗矣何者久使然也由是观之日
月得是常故能久照四时得是常故能久成圣人得
是常故能致天下之化成则天地万物之情其能外
是恒乎盖天地之大万物之众其往古来今之变出
生入死之说曾无间断者皆其情也观其所恒则可
见矣
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震为雷也而在上巽为风也而在下雷动而风随雷
月得是常故能久照四时得是常故能久成圣人得
是常故能致天下之化成则天地万物之情其能外
是恒乎盖天地之大万物之众其往古来今之变出
生入死之说曾无间断者皆其情也观其所恒则可
见矣
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震为雷也而在上巽为风也而在下雷动而风随雷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0017-0165c.png
风之常用然也夫雷风有恒用故君子体之亦当有
恒德方也者不易之地也君子所谓不易之地何也
大学曰于止知其所止而其所止之目则曰为人君
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
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此不易之地也君子立其身于
此地则所谓有常之德也外乎此以为常于中则为
过于正则为拂非可常之道也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恒德方也者不易之地也君子所谓不易之地何也
大学曰于止知其所止而其所止之目则曰为人君
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
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此不易之地也君子立其身于
此地则所谓有常之德也外乎此以为常于中则为
过于正则为拂非可常之道也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0017-0165d.png
恒之彖曰刚柔皆应谓下体之一柔二刚与上体之
一刚二柔各居相应之地也然夷考诸六爻而求其
所谓相应之义则俱无有也何哉岂易之旨渊微而
未易以文字索之邪不然其旨𨼆焉而明学者未之
诣邪又不然易更数圣人前后立辞命意各各不同
邪盖尝思之俱不然也易之谓易未易以概论之故
也夫易以应而论爻固也恒之彖所谓刚柔皆应亦
固也然爻之所指或不于是义而取义焉者吾必左
一刚二柔各居相应之地也然夷考诸六爻而求其
所谓相应之义则俱无有也何哉岂易之旨渊微而
未易以文字索之邪不然其旨𨼆焉而明学者未之
诣邪又不然易更数圣人前后立辞命意各各不同
邪盖尝思之俱不然也易之谓易未易以概论之故
也夫易以应而论爻固也恒之彖所谓刚柔皆应亦
固也然爻之所指或不于是义而取义焉者吾必左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0017-0166a.png
右勉强而附合焉亦过矣此世儒之失也而愚也亦
何敢效其尤邪初六之在恒亦不过取其巽入之义
云尔盖初巽之主也当恒之初而以深入为恒故曰
浚恒而象曰始求深也浚深也夫日月四时之所以
能久者夫岂一日之故邪今也当恒之初而遽焉求
深犹之造事也未尝有一日之劳而遽求其事成犹
之为学也未尝有一日之功而遽求其造道犹之与
人也未尝有一日之雅而遽求已合犹之事君也未
何敢效其尤邪初六之在恒亦不过取其巽入之义
云尔盖初巽之主也当恒之初而以深入为恒故曰
浚恒而象曰始求深也浚深也夫日月四时之所以
能久者夫岂一日之故邪今也当恒之初而遽焉求
深犹之造事也未尝有一日之劳而遽求其事成犹
之为学也未尝有一日之功而遽求其造道犹之与
人也未尝有一日之雅而遽求已合犹之事君也未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0017-0166b.png
尝有一言之投而遽求我从是也夫造事而欲其有
所成为学而欲其有所造与人欲其有所合事君欲
其有所从固所当然也此在理所谓正也然以未尝
为恒则望之太深责之太遽俱不免于无成而已此
于正而凶又曰无攸利也然则如之何而免是患也
曰养之以诚敬持之以悠久而已矣
九二悔亡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九阳动之才也二阴静之位而且得中也所谓动静
所成为学而欲其有所造与人欲其有所合事君欲
其有所从固所当然也此在理所谓正也然以未尝
为恒则望之太深责之太遽俱不免于无成而已此
于正而凶又曰无攸利也然则如之何而免是患也
曰养之以诚敬持之以悠久而已矣
九二悔亡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九阳动之才也二阴静之位而且得中也所谓动静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0017-0166c.png
之适中者也夫所贵于常者非以常为常也以中为
常故也若动静而或失乎中此非可常之道也惟能
以中为常则孔子所谓君子而时中是也子曰中庸
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于中而不能久焉其能无不
足之悔矣乎九二之在恒也以阳动之才处阴静得
中之位是谓适动静之中而能久乎中者也能久乎
中则无不足之悔矣故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夫中
也者天地万物之所共由天地之所以长久日月四
常故也若动静而或失乎中此非可常之道也惟能
以中为常则孔子所谓君子而时中是也子曰中庸
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于中而不能久焉其能无不
足之悔矣乎九二之在恒也以阳动之才处阴静得
中之位是谓适动静之中而能久乎中者也能久乎
中则无不足之悔矣故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夫中
也者天地万物之所共由天地之所以长久日月四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0017-0166d.png
时之所以不息圣人之道所以亘古今而无弊者以
是中也九二其能久乎此则天地万物之理尽在我
矣庸有不足之悔矣乎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
也
以九居三在恒所谓贞也然而于恒无益焉则所谓
贞云者亦未足多也何也九阳也三亦阳也以阳动
失中之才而责之以能恒过也故曰不恒其德谓其
是中也九二其能久乎此则天地万物之理尽在我
矣庸有不足之悔矣乎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
也
以九居三在恒所谓贞也然而于恒无益焉则所谓
贞云者亦未足多也何也九阳也三亦阳也以阳动
失中之才而责之以能恒过也故曰不恒其德谓其
卷十四 第 24a 页 WYG0017-0167a.png
以刚处刚当巽之极其䆒也躁而不能恒故也夫君
子自立于天地之间所以俯仰无愧验之千古之圣
贤之心而皆合者徒以此心存焉尔此心不存则无
所执守在已者以为不足为吾累而不知羞辱承吾
后矣何所逃此患邪故曰或承之羞由是言之则九
三于恒无益则所谓贞云者亦奚足多也故曰贞吝
吝谓不足多之也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
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三之不
子自立于天地之间所以俯仰无愧验之千古之圣
贤之心而皆合者徒以此心存焉尔此心不存则无
所执守在已者以为不足为吾累而不知羞辱承吾
后矣何所逃此患邪故曰或承之羞由是言之则九
三于恒无益则所谓贞云者亦奚足多也故曰贞吝
吝谓不足多之也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
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三之不
卷十四 第 24b 页 WYG0017-0167b.png
恒其德则亲戚不亲朋友不友人𩔖不人辱孰甚焉
所谓州里行乎哉其曰无所容也深绝之也然则人
而无恒果何所利也哉
九四田无禽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九阳动之才也四阴静之位也九以阳居阴与九二
同而位不得中与九二异夫四之所以为恒也而与
二异则处动静之道所失必多矣故以田无禽喻之
夫田狩之事为禽设也田而无禽谓无功也然田非
所谓州里行乎哉其曰无所容也深绝之也然则人
而无恒果何所利也哉
九四田无禽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九阳动之才也四阴静之位也九以阳居阴与九二
同而位不得中与九二异夫四之所以为恒也而与
二异则处动静之道所失必多矣故以田无禽喻之
夫田狩之事为禽设也田而无禽谓无功也然田非
卷十四 第 25a 页 WYG0017-0167c.png
无禽也动静失中则宜有而无也四处动静之道不
得如九二之中则其所久非所久也安得而有功邪
故曰田无禽失其所久也而得得中之位则于久为
有功其所久也而非得中之位则于久为无益由是
言之以常为常不若以中为常也其旨明矣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
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恒其德与不恒其德反也何也九三之刚太过而六
得如九二之中则其所久非所久也安得而有功邪
故曰田无禽失其所久也而得得中之位则于久为
有功其所久也而非得中之位则于久为无益由是
言之以常为常不若以中为常也其旨明矣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
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恒其德与不恒其德反也何也九三之刚太过而六
卷十四 第 25b 页 WYG0017-0167d.png
五以阴居中故也夫五以阴居中则妇之象也妇人
之道守正从一此身有尽而此道不改以此为恒不
知有他也此妇人之吉德也故曰恒其德贞妇人吉
虽然天下事变其来为无穷君子之处事也亦当与
之为无穷夫然后不失吾恒焉鲁之男子学柳下惠
而乃不学柳下遂号为善学柳下者则柳下之过岂
可常也盖以吾之常而学彼之常又何害其为常也
若学柳下而泥柳下岂足为善学柳下也哉此所谓
之道守正从一此身有尽而此道不改以此为恒不
知有他也此妇人之吉德也故曰恒其德贞妇人吉
虽然天下事变其来为无穷君子之处事也亦当与
之为无穷夫然后不失吾恒焉鲁之男子学柳下惠
而乃不学柳下遂号为善学柳下者则柳下之过岂
可常也盖以吾之常而学彼之常又何害其为常也
若学柳下而泥柳下岂足为善学柳下也哉此所谓
卷十四 第 26a 页 WYG0017-0168a.png
制义也夫有一事必有一义此岂可泥也夫子之职
制此义者也若曰从一以为常若妇人然也则夫子
之职旷矣故曰夫子凶五君位也易于此设人君泥
常之戒故以妇人夫子兼言之诗之大序曰言之者
无罪闻之者足以戒则六五之爻辞是也
上六振恒凶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人有恒言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上六以阴柔之才
居振动之极而且在一卦之上此所谓扰乱天下之
制此义者也若曰从一以为常若妇人然也则夫子
之职旷矣故曰夫子凶五君位也易于此设人君泥
常之戒故以妇人夫子兼言之诗之大序曰言之者
无罪闻之者足以戒则六五之爻辞是也
上六振恒凶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人有恒言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上六以阴柔之才
居振动之极而且在一卦之上此所谓扰乱天下之
卷十四 第 26b 页 WYG0017-0168b.png
庸人也故曰振恒凶谓以振动为恒而扰乱天下者
也夫当天下守常而无事之时而以庸人加诸上位
彼庸人者岂能为吾守常而无事也哉天下被其扰
乱之祸也必矣如大汉之业至建元元光间已七十
馀载矣文景恭俭富庶之馀天下廓然无事而王恢
一唱马邑之谋以致匈奴侵扰北边兵连而不解天
下共其劳干戈日滋行者赍居者送财赂耗衰而不
赡入利者补官出货者除罪武力进用法令严具兴
也夫当天下守常而无事之时而以庸人加诸上位
彼庸人者岂能为吾守常而无事也哉天下被其扰
乱之祸也必矣如大汉之业至建元元光间已七十
馀载矣文景恭俭富庶之馀天下廓然无事而王恢
一唱马邑之谋以致匈奴侵扰北边兵连而不解天
下共其劳干戈日滋行者赍居者送财赂耗衰而不
赡入利者补官出货者除罪武力进用法令严具兴
卷十四 第 27a 页 WYG0017-0168c.png
利之臣自此而始而桑弘羊孔仅辈言利事析秋毫
矣然则首汉世骚扰之祸者王恢也若恢者其庸人
哉恒之上六曰振恒凶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此
正为恢等生事者设也
矣然则首汉世骚扰之祸者王恢也若恢者其庸人
哉恒之上六曰振恒凶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此
正为恢等生事者设也
卷十四 第 27b 页 WYG0017-0168d.png
童溪易传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