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1a 页 WYG0018-010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易象意言
宋 蔡渊 撰
者奇也阳之数也者偶也阴之数也古者伏羲氏
仰观俯察见阴阳有奇偶之数故画以象阳画以
象阴见阴阳之中各复生阴阳故再倍而三为卦者八
所谓小成者是也因而重之故三倍而六为卦者六十
有四下三画为贞而上三画为悔也
易象意言
宋 蔡渊 撰
者奇也阳之数也者偶也阴之数也古者伏羲氏
仰观俯察见阴阳有奇偶之数故画以象阳画以
象阴见阴阳之中各复生阴阳故再倍而三为卦者八
所谓小成者是也因而重之故三倍而六为卦者六十
有四下三画为贞而上三画为悔也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1b 页 WYG0018-0108d.png
卦有六位初二三四五上也二气消息自下而上故卦
自下始
爻有四象少阳少阴老阳老阴也少阳之数七少阴之
数八老阳之数九老阴之数六老变而少不变圣人取
变者为用故阳爻曰九阴爻曰六
六七八九者阴阳之用数也阳以进为用故少于七而
老于九阴以退为用故少于八而老于六
凡爻位俱阳与爻位俱阴为当位或阳爻位阴或阴爻
自下始
爻有四象少阳少阴老阳老阴也少阳之数七少阴之
数八老阳之数九老阴之数六老变而少不变圣人取
变者为用故阳爻曰九阴爻曰六
六七八九者阴阳之用数也阳以进为用故少于七而
老于九阴以退为用故少于八而老于六
凡爻位俱阳与爻位俱阴为当位或阳爻位阴或阴爻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2a 页 WYG0018-0109a.png
位阳为不当位
三画之卦有上中下之位以上遇上以中遇中以下遇
下则其位同也故六位之卦初与四为应位二与五为
应位三与上为应位阳爻遇阴爻阴爻遇阳爻则为有
应若阳爻遇阳爻阴爻遇阴爻则为无应
六位之卦其初难知其上易知为本末者也三与五为
阳二与四为阴阳以升为用故进成乎五阴以降为用
故退成乎二五者阳成而得中也二者阴成而得中也
三画之卦有上中下之位以上遇上以中遇中以下遇
下则其位同也故六位之卦初与四为应位二与五为
应位三与上为应位阳爻遇阴爻阴爻遇阳爻则为有
应若阳爻遇阳爻阴爻遇阴爻则为无应
六位之卦其初难知其上易知为本末者也三与五为
阳二与四为阴阳以升为用故进成乎五阴以降为用
故退成乎二五者阳成而得中也二者阴成而得中也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2b 页 WYG0018-0109b.png
故皆吉三阳刚未成而不中故危四阴柔未成而不中
故惧
凡两爻相比在下曰承在上曰乘以阴承阳以阳乘阴
为顺阳承阴阴乘阳为逆(案阳乘阴之乘原本误作承/阴乘阳之乘原本误作盛今)
(并改/正)
凡三爻之卦刚柔杂者皆主一刚一柔故震巽主初爻
坎离主中爻艮兑主上爻六爻之卦刚柔杂者亦多取
刚柔少爻为主
故惧
凡两爻相比在下曰承在上曰乘以阴承阳以阳乘阴
为顺阳承阴阴乘阳为逆(案阳乘阴之乘原本误作承/阴乘阳之乘原本误作盛今)
(并改/正)
凡三爻之卦刚柔杂者皆主一刚一柔故震巽主初爻
坎离主中爻艮兑主上爻六爻之卦刚柔杂者亦多取
刚柔少爻为主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3a 页 WYG0018-0109c.png
凡卦中阳为大阴为小阳利君子阴利小人大畜小畜
大过小过皆取阴阳为义
凡六位阴阳多以志言
阳实为富阴虚为贫阴能有阳亦为富小畜谦之五皆
以四能有阳而称富也
凡刚进而上遇柔则利遇刚则不利如大壮之四曰藩
决不羸大畜之三曰良马逐皆前遇乎柔也大壮之初
曰征凶三曰羝羊触藩羸其角大畜之初曰有厉利巳
大过小过皆取阴阳为义
凡六位阴阳多以志言
阳实为富阴虚为贫阴能有阳亦为富小畜谦之五皆
以四能有阳而称富也
凡刚进而上遇柔则利遇刚则不利如大壮之四曰藩
决不羸大畜之三曰良马逐皆前遇乎柔也大壮之初
曰征凶三曰羝羊触藩羸其角大畜之初曰有厉利巳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3b 页 WYG0018-0109d.png
皆前遇乎刚也
阳在上之物阴在下之物六位惟二五得阴阳之正
中则不失乎善偏则流为恶八卦相错惟二五得中
夫阳动于二阴之下则为震阴伏于二阳之下则为巽
至于为坎艮为离兑无非有取于阴阳相错也故有是
理则有是象有是象则有是事此自然之理也且六爻
之卦拟议变化于一爻之中远近相取初不可以内外
三爻之卦而拘也故贲之三上下皆阴也而圣人系之
阳在上之物阴在下之物六位惟二五得阴阳之正
中则不失乎善偏则流为恶八卦相错惟二五得中
夫阳动于二阴之下则为震阴伏于二阳之下则为巽
至于为坎艮为离兑无非有取于阴阳相错也故有是
理则有是象有是象则有是事此自然之理也且六爻
之卦拟议变化于一爻之中远近相取初不可以内外
三爻之卦而拘也故贲之三上下皆阴也而圣人系之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4a 页 WYG0018-0110a.png
以濡如之辞岂非有取于坎象欤晋之四下乘二阴也
而圣人系之以鼫鼠之象又岂非有取于艮象欤至于
屯之三曰入于林中是兼上下二阴而取也复之四曰
中行是兼上下四阴而取也观是四者圣人拟议之旨
亦可以类推矣阴阳相错感应之理自然而然亦非圣
人心思智虑之所能为也后世互体之说不可谓全无
义理特其附会穿凿而流于术所以不可用也彖传言
刚柔上下往来者八卦随蛊贲咸恒损益涣也止言刚
而圣人系之以鼫鼠之象又岂非有取于艮象欤至于
屯之三曰入于林中是兼上下二阴而取也复之四曰
中行是兼上下四阴而取也观是四者圣人拟议之旨
亦可以类推矣阴阳相错感应之理自然而然亦非圣
人心思智虑之所能为也后世互体之说不可谓全无
义理特其附会穿凿而流于术所以不可用也彖传言
刚柔上下往来者八卦随蛊贲咸恒损益涣也止言刚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4b 页 WYG0018-0110b.png
来者讼无妄二卦在八卦者或曰柔上刚下或曰刚上
柔下或止曰上下然其为卦皆三阴三阳本具乾坤之
体而上下交往来也乾刚交坤而成震坎艮坤柔交乾
而成巽离兑故言刚来刚下者明乾刚在上而下交坤
言柔来柔下者明坤柔在上而下交乾也若刚上之与
柔上则又乾刚在下而上交坤坤柔在下而上交乾者
也是皆本诸乾坤之交而互取之耳至于讼与无妄则
止言刚来刚自外来盖其为卦皆四阳二阴非乾坤上
柔下或止曰上下然其为卦皆三阴三阳本具乾坤之
体而上下交往来也乾刚交坤而成震坎艮坤柔交乾
而成巽离兑故言刚来刚下者明乾刚在上而下交坤
言柔来柔下者明坤柔在上而下交乾也若刚上之与
柔上则又乾刚在下而上交坤坤柔在下而上交乾者
也是皆本诸乾坤之交而互取之耳至于讼与无妄则
止言刚来刚自外来盖其为卦皆四阳二阴非乾坤上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5a 页 WYG0018-0110c.png
下之交者故乾体居上不动而所以为坎为震之刚者
皆自外来也夫子言卦变之义于此可见其两端焉
本一气也生则为阳消则为阴易之道生道也震艮阳
卦震取初艮取上者理当然也巽兑阴卦与震艮为对
者也乃不取初上之阴而取二五之阳也至于复姤夬
剥之类莫不取阳为用焉是知阳能生阴不能生易之
本也非圣人特贱乎阴而不取也
乾坤体纯坎离体交而其用皆在中故乾坤坎离之用
皆自外来也夫子言卦变之义于此可见其两端焉
本一气也生则为阳消则为阴易之道生道也震艮阳
卦震取初艮取上者理当然也巽兑阴卦与震艮为对
者也乃不取初上之阴而取二五之阳也至于复姤夬
剥之类莫不取阳为用焉是知阳能生阴不能生易之
本也非圣人特贱乎阴而不取也
乾坤体纯坎离体交而其用皆在中故乾坤坎离之用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5b 页 WYG0018-0110d.png
皆在二五也至于乾坤相错则为泰否坎离相错则为
既济未济亦皆主二五为用也
坎者阴陷阳而阳难离者阴丽阳而阳明是坎虽阳卦
而阳不得用离虽阴卦而阳犹得用故既济未济名义
主坎阳卦也其亨主离以离阳得用也
文王周公所系之辞有以理言者如元亨利贞直方大
之类是也有以事言者如观盥而不荐师出以律之类
是也有以象言者如履虎尾见龙在田之类是也有以
既济未济亦皆主二五为用也
坎者阴陷阳而阳难离者阴丽阳而阳明是坎虽阳卦
而阳不得用离虽阴卦而阳犹得用故既济未济名义
主坎阳卦也其亨主离以离阳得用也
文王周公所系之辞有以理言者如元亨利贞直方大
之类是也有以事言者如观盥而不荐师出以律之类
是也有以象言者如履虎尾见龙在田之类是也有以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6a 页 WYG0018-0111a.png
占辞言者如利建侯行师利用为大作之𩔖是也有以
断辞言者如征凶无攸利悔亡吉无咎之𩔖是也卦爻
所系大略不出乎此矣
三百八十四爻之义有取之于本爻者如乾之初曰潜
龙勿用屯之初曰利建侯是也有取之于下近爻者如
姤之二曰包有鱼大过之二曰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
妻是也有取之于上近爻者如大过之五曰枯杨生华
老妇得其士夫小过之四曰弗过遇之是也有取之于
断辞言者如征凶无攸利悔亡吉无咎之𩔖是也卦爻
所系大略不出乎此矣
三百八十四爻之义有取之于本爻者如乾之初曰潜
龙勿用屯之初曰利建侯是也有取之于下近爻者如
姤之二曰包有鱼大过之二曰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
妻是也有取之于上近爻者如大过之五曰枯杨生华
老妇得其士夫小过之四曰弗过遇之是也有取之于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6b 页 WYG0018-0111b.png
应爻者如解之四曰解而拇泰之五曰帝乙归妺以祉
元吉是也有取之于应位者如乾之二五曰利见大人
丰之初曰遇其配主四曰遇其夷主是也有取之于一
卦之主爻者如姤之五曰以把包瓜比之初曰终来有
他吉是也有取之于往来爻者如贲之二曰贲其须损
之上曰得臣无家是也有取之于上下二近爻者如贲
之三曰贲如濡如屯之三曰惟入于林中是也有取之
于五爻之中者如复之四曰中行独复艮之三曰艮其
元吉是也有取之于应位者如乾之二五曰利见大人
丰之初曰遇其配主四曰遇其夷主是也有取之于一
卦之主爻者如姤之五曰以把包瓜比之初曰终来有
他吉是也有取之于往来爻者如贲之二曰贲其须损
之上曰得臣无家是也有取之于上下二近爻者如贲
之三曰贲如濡如屯之三曰惟入于林中是也有取之
于五爻之中者如复之四曰中行独复艮之三曰艮其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7a 页 WYG0018-0111c.png
限是也有取之于六爻之中者如益之三曰有孚中行
告公用圭四曰中行告公从是也有取之于本卦变极
者如坤之上曰龙战于野否之上曰倾否是也以是推
之则诸爻之义皆可得矣
乾坤屯蒙卦之名也健顺动说卦之性也天地风雷卦
之象也阴阳刚柔卦之才也中正危惧卦之位也应害
远近卦之情也上下乘承卦之体也元亨利贞卦之辞
也刚柔往来卦之变也
告公用圭四曰中行告公从是也有取之于本卦变极
者如坤之上曰龙战于野否之上曰倾否是也以是推
之则诸爻之义皆可得矣
乾坤屯蒙卦之名也健顺动说卦之性也天地风雷卦
之象也阴阳刚柔卦之才也中正危惧卦之位也应害
远近卦之情也上下乘承卦之体也元亨利贞卦之辞
也刚柔往来卦之变也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7b 页 WYG0018-0111d.png
太极理也阴阳气也刚柔质也乾者太极之动故释彖
不言阴阳刚柔坤主质故以柔言否泰交不交气也又
具乾坤之体故皆以阴阳言否类于坤故又以刚柔言
馀卦不滞乎事则滞乎物故皆以刚柔言
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易与变本一事也未入
用则谓之易巳入用则谓之变盖易无体而变有体也
观变于阴阳而立卦𤼵挥于刚柔而生爻阴阳刚柔皆
画也未入用则谓之阴阳巳入用则谓之刚柔盖阴阳
不言阴阳刚柔坤主质故以柔言否泰交不交气也又
具乾坤之体故皆以阴阳言否类于坤故又以刚柔言
馀卦不滞乎事则滞乎物故皆以刚柔言
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易与变本一事也未入
用则谓之易巳入用则谓之变盖易无体而变有体也
观变于阴阳而立卦𤼵挥于刚柔而生爻阴阳刚柔皆
画也未入用则谓之阴阳巳入用则谓之刚柔盖阴阳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8a 页 WYG0018-0112a.png
气而刚柔质也故夫子释乾坤阖辟曰变而不曰易释
卦爻之用曰刚柔而不曰阴阳
天数始于一地数始于二阴无首而从阳者也先阳而
动则迷从阳之后则得故曰先迷后得主利
天数终于九地数终于十阳无终代其终者地也故曰
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天地主体四时日月主用富贵主体圣人蓍龟主用
伏羲八卦之序以二气消长成文王八卦之序以万物
卦爻之用曰刚柔而不曰阴阳
天数始于一地数始于二阴无首而从阳者也先阳而
动则迷从阳之后则得故曰先迷后得主利
天数终于九地数终于十阳无终代其终者地也故曰
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天地主体四时日月主用富贵主体圣人蓍龟主用
伏羲八卦之序以二气消长成文王八卦之序以万物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8b 页 WYG0018-0112b.png
盛衰成
伏羲八卦是造化生物之理文王八卦是造化运行之
理
天地者其体也四时者其用也日月所以为四时至德
所以生天地
易之道有巳正而他爻取之以为邪者有巳凶而他爻
得之以获吉者屯之初非不正也而二近之则以为寇
旅之上非不凶也而五承之以得誉命
伏羲八卦是造化生物之理文王八卦是造化运行之
理
天地者其体也四时者其用也日月所以为四时至德
所以生天地
易之道有巳正而他爻取之以为邪者有巳凶而他爻
得之以获吉者屯之初非不正也而二近之则以为寇
旅之上非不凶也而五承之以得誉命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9a 页 WYG0018-0112c.png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故知者乾道作者坤道夫子于乾
则曰知至至之知终终之乾能兼坤故知与行无不尽
也至于坤则曰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坤承乾而行者故
特言行之而已程子谓乾是圣人之事坤是学者之事
盖乾能尽知与行而坤则但能行之而已此所以为有
间也
或谓河图与卦画不相似伏羲则之而画卦若之何而
则之夫河图之数自一至十一三五七九为阳二四六
则曰知至至之知终终之乾能兼坤故知与行无不尽
也至于坤则曰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坤承乾而行者故
特言行之而已程子谓乾是圣人之事坤是学者之事
盖乾能尽知与行而坤则但能行之而已此所以为有
间也
或谓河图与卦画不相似伏羲则之而画卦若之何而
则之夫河图之数自一至十一三五七九为阳二四六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9b 页 WYG0018-0112d.png
八十为阴一者阳之始二者阴之始故圣人取一以画
☰(乾/)取二以画☷(坤/)造化之道气有二而行有五一三
五七九者阳之行也二四六八十者阴之行也二非五
则不能变化五非二则不能自行故夫子总天之五数
得二十五总地之五数得三十盖言阴阳之所以成变
化行鬼神者在乎五也(五行在易于卦/变处方入用)
天地之间对待流行而已对待者体静而生流行者体
动而成伏羲八卦对待者也体静而生则吉凶悔吝由
☰(乾/)取二以画☷(坤/)造化之道气有二而行有五一三
五七九者阳之行也二四六八十者阴之行也二非五
则不能变化五非二则不能自行故夫子总天之五数
得二十五总地之五数得三十盖言阴阳之所以成变
化行鬼神者在乎五也(五行在易于卦/变处方入用)
天地之间对待流行而已对待者体静而生流行者体
动而成伏羲八卦对待者也体静而生则吉凶悔吝由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10a 页 WYG0018-0113a.png
乎我故曰先天文王八卦流行者也体动而成则吉凶
悔吝奉乎天故曰后天
易中之言仁或为阴或为阳仁者见之谓之仁仁阴也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阳也盖自智仁而言则智先而
仁后智动而仁静自仁义而言则仁先而义后仁行而
义止此阴阳之所以异也
易有太极之易未生两仪之易也天地设位而易行乎
其中生两仪后之易也其理则同其时则异故易在两
悔吝奉乎天故曰后天
易中之言仁或为阴或为阳仁者见之谓之仁仁阴也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阳也盖自智仁而言则智先而
仁后智动而仁静自仁义而言则仁先而义后仁行而
义止此阴阳之所以异也
易有太极之易未生两仪之易也天地设位而易行乎
其中生两仪后之易也其理则同其时则异故易在两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10b 页 WYG0018-0113b.png
仪之先其易无体在两仪之后其易则有体矣
藏诸用有两义有在显仁之前者有在显仁之后者在
显仁之前则所以显仁者为用以其不可见故为藏诸
用在显仁之后则既显而为物矣一物又各具生生之
用故亦为藏诸用
寒暑也昼夜也生物之阴阳也气形也魂魄也物生之
阴阳也生物之阴阳则屈伸相推无不变也物生之阴
阳则阳能变而阴不能变故易大传曰游魂为变而不
藏诸用有两义有在显仁之前者有在显仁之后者在
显仁之前则所以显仁者为用以其不可见故为藏诸
用在显仁之后则既显而为物矣一物又各具生生之
用故亦为藏诸用
寒暑也昼夜也生物之阴阳也气形也魂魄也物生之
阴阳也生物之阴阳则屈伸相推无不变也物生之阴
阳则阳能变而阴不能变故易大传曰游魂为变而不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11a 页 WYG0018-0113c.png
及魄者物生之阴阳也
易中言变化者刚柔之穷皆变变则化也变者化之渐
化者变之成变在化之先故为阳化在变之后故为阴
盖以先后为阴阳非谓阳动为变阴动为化也
大传言易有三易有太极易无体易无思无为言易之
本也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
中言易之用也易与天地准易有圣人之道四之类言
易之书也
易中言变化者刚柔之穷皆变变则化也变者化之渐
化者变之成变在化之先故为阳化在变之后故为阴
盖以先后为阴阳非谓阳动为变阴动为化也
大传言易有三易有太极易无体易无思无为言易之
本也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
中言易之用也易与天地准易有圣人之道四之类言
易之书也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11b 页 WYG0018-0113d.png
易有太极形而上之道也仪象八卦形而下之器也自
道而言则器虽未形而器之理无不具也自器而言则
道虽不可见而道之妙又无不在也
继善阳也成性阴也此以天命之序而言阴阳也仁者
阴也智者阳也此以物受之性而言阴阳也然阳之所
以为阳者皆动而无体也阴之所以为阴者皆静而有
体也
坎之阴为阳所得则升而为云阳浅则为雾坎之阳为
道而言则器虽未形而器之理无不具也自器而言则
道虽不可见而道之妙又无不在也
继善阳也成性阴也此以天命之序而言阴阳也仁者
阴也智者阳也此以物受之性而言阴阳也然阳之所
以为阳者皆动而无体也阴之所以为阴者皆静而有
体也
坎之阴为阳所得则升而为云阳浅则为雾坎之阳为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12a 页 WYG0018-0114a.png
阴所累则降而为雨阴浅则为露
阴在外阳不得出则为雷阴固则为地动(震/)阴在内阳
不得入则为风阴固则为大风(巽/)阳包阴则为霰(离/)阳
和阴则为雪(离交/坎)阴包阳则为雹(坎/)阴入阳则为霜(坎/交)
(离/)阴阳之精互藏其宅则为日为月(离/坎)阴阳相戛则为
电阴阳失位则为霓凡卦柔近刚则柔为得刚刚近柔
应柔则刚为柔累
易者知变易之道而无体也其以阴阳之变言易者阴
阴在外阳不得出则为雷阴固则为地动(震/)阴在内阳
不得入则为风阴固则为大风(巽/)阳包阴则为霰(离/)阳
和阴则为雪(离交/坎)阴包阳则为雹(坎/)阴入阳则为霜(坎/交)
(离/)阴阳之精互藏其宅则为日为月(离/坎)阴阳相戛则为
电阴阳失位则为霓凡卦柔近刚则柔为得刚刚近柔
应柔则刚为柔累
易者知变易之道而无体也其以阴阳之变言易者阴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12b 页 WYG0018-0114b.png
阳非易阴阳变易而无体者易也犹形而上者谓之道
其以一阴一阳之谓道者阴阳非道一阴一阳运而无
形者道也夫易者所以生阴阳两仪即阴阳今指阴阳
而言易者欲明无非虚无虽无形无体而有阴阳变易
之理也
易有太极者不可见动而生物者可见不可见者形而
上之道也可见者形而下之器也圣人学其可见者而
达其不可见者故夫子曰下学而上达
其以一阴一阳之谓道者阴阳非道一阴一阳运而无
形者道也夫易者所以生阴阳两仪即阴阳今指阴阳
而言易者欲明无非虚无虽无形无体而有阴阳变易
之理也
易有太极者不可见动而生物者可见不可见者形而
上之道也可见者形而下之器也圣人学其可见者而
达其不可见者故夫子曰下学而上达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13a 页 WYG0018-0114c.png
吉凶悔吝具四象之义悔者吉之未成也吝者凶之未
成也犹少阴少阳未成乎阴阳也
贞吉贞凶贞厉贞吝其所系虽若不同然皆一理也其
得本卦本爻之正者则曰贞吉其失本卦本爻之正者
则曰贞凶其失之浅者则曰贞厉曰贞吝
无咎有五义师之彖吉而无咎者也节之三过由巳作
而无所归咎者也大过之上凶而不可咎者也晋之初
善补过而无咎者也萃之四获吉乃能无咎者也
成也犹少阴少阳未成乎阴阳也
贞吉贞凶贞厉贞吝其所系虽若不同然皆一理也其
得本卦本爻之正者则曰贞吉其失本卦本爻之正者
则曰贞凶其失之浅者则曰贞厉曰贞吝
无咎有五义师之彖吉而无咎者也节之三过由巳作
而无所归咎者也大过之上凶而不可咎者也晋之初
善补过而无咎者也萃之四获吉乃能无咎者也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13b 页 WYG0018-0114d.png
无悔有四义咸之五安于无事而无悔者也复之五自
修而免悔者也大壮之五理之必至而无所可悔者也
涣之三急于成功不以悔为悔者也
吉无咎有二义如师之二言吉而又无咎也如益之初
萃之四言当获吉而后无咎也
乾坤屯随临无妄皆有元亨利贞乾主造化全体无所
不傋坤承乾以成化故加牝马字其馀卦则或主一时
或主一事而已
修而免悔者也大壮之五理之必至而无所可悔者也
涣之三急于成功不以悔为悔者也
吉无咎有二义如师之二言吉而又无咎也如益之初
萃之四言当获吉而后无咎也
乾坤屯随临无妄皆有元亨利贞乾主造化全体无所
不傋坤承乾以成化故加牝马字其馀卦则或主一时
或主一事而已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14a 页 WYG0018-0115a.png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神也通乎昼
夜之道而知易也此章之神指𤼵而妙万物者为言也
易指欲𤼵者为言也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易也感而遂
通天下之故神也此章之易指未𤼵者为言也神指初
𤼵者为言也盖易者神之本神者易之用以寂感言之
明矣然寂之中又有感而感之中又有寂故夫子之言
不一而足也
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是言太极具于形器之中也
夜之道而知易也此章之神指𤼵而妙万物者为言也
易指欲𤼵者为言也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易也感而遂
通天下之故神也此章之易指未𤼵者为言也神指初
𤼵者为言也盖易者神之本神者易之用以寂感言之
明矣然寂之中又有感而感之中又有寂故夫子之言
不一而足也
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是言太极具于形器之中也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14b 页 WYG0018-0115b.png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是言太极在形器之中复动
而生也
或问通乎昼夜之道而知为寂中有感固得之矣而谓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为感中有寂
则未之见也曰范围天地之化即乾道变化之序也曲
成万物即各正性命之事也周子以为诚之复朱子以
为太极之体所以立明其曰复曰立之义则其寂然之
义可见矣
而生也
或问通乎昼夜之道而知为寂中有感固得之矣而谓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为感中有寂
则未之见也曰范围天地之化即乾道变化之序也曲
成万物即各正性命之事也周子以为诚之复朱子以
为太极之体所以立明其曰复曰立之义则其寂然之
义可见矣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15a 页 WYG0018-0115c.png
大传中以易与神对言者有三生生之谓易至阴阳不
测之谓神就易书而言也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至易
无体易无思无为至非天下之至神孰能与于此就人
心而言也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一章言圣人尽神而本于易也
易无思也一章言君子学易而至于神也
感而动者𤼵于中而无次序坎离是也动而运行者始
于下而有次序震巽艮兑是也
测之谓神就易书而言也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至易
无体易无思无为至非天下之至神孰能与于此就人
心而言也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一章言圣人尽神而本于易也
易无思也一章言君子学易而至于神也
感而动者𤼵于中而无次序坎离是也动而运行者始
于下而有次序震巽艮兑是也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15b 页 WYG0018-0115d.png
夫子以仁义礼智为元亨利贞然仁义礼智之在人心
其𤼵于情也不以序而见(与坎离/同义)元亨利贞在天时则
运于气也必以序而行(与震巽艮/兑同义)不以序者感而初𤼵
也必以序者𤼵而后运也理虽同而时有先后此又不
可不察也
乾坤者对待之醇也坎离者对待之交也咸恒者对待
之行也既济未济者对待之杂也
气化者有生之始而初生也故上经始乾坤形化者运
其𤼵于情也不以序而见(与坎离/同义)元亨利贞在天时则
运于气也必以序而行(与震巽艮/兑同义)不以序者感而初𤼵
也必以序者𤼵而后运也理虽同而时有先后此又不
可不察也
乾坤者对待之醇也坎离者对待之交也咸恒者对待
之行也既济未济者对待之杂也
气化者有生之始而初生也故上经始乾坤形化者运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16a 页 WYG0018-0116a.png
行之终而复生也故下经始咸恒(震巽艮兑动/而运行者也)然皆终
于坎离者运行当止于对待乃能复生也既济未济虽
非坎离坎离之交也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
之象象者像天下之赜也拘乎卦则易之所以为易者
偏矣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
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爻者效天下之动也拘
乎辞则易之所以为易者滞矣夫极天下之赜者存乎
于坎离者运行当止于对待乃能复生也既济未济虽
非坎离坎离之交也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
之象象者像天下之赜也拘乎卦则易之所以为易者
偏矣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
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爻者效天下之动也拘
乎辞则易之所以为易者滞矣夫极天下之赜者存乎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16b 页 WYG0018-0116b.png
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既知观象玩辞又知所谓极
与鼓之义则卦非止所设之卦辞非止所指之辞其于
易之赜也无不傋易之动也无不周岂世之所谓忘言
忘象者可同日而语哉程子易序易变易也随时变易
以从道也既曰从道则所谓易者非易之理乃指易书
也
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夫
子岂欺我哉世儒乃欲忘象忘言果圣人作易之意乎
与鼓之义则卦非止所设之卦辞非止所指之辞其于
易之赜也无不傋易之动也无不周岂世之所谓忘言
忘象者可同日而语哉程子易序易变易也随时变易
以从道也既曰从道则所谓易者非易之理乃指易书
也
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夫
子岂欺我哉世儒乃欲忘象忘言果圣人作易之意乎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17a 页 WYG0018-0116c.png
圣人之意正在乎言象之间也惟变而通之则象可以
尽其利鼓之舞之则辞可以尽其神本末一贯皆实事
也欲忘末而求本是乃老聃之学岂圣人作易之意哉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观夫子
立此数语则知所以生者不皆在未生两仪之太极故
先师谓一每生二一者太极也太极生两仪则太极便
在两仪中故曰两仪生四象及生四象则太极便在四
象中故曰四象生八卦及生八卦则太极便在八卦中
尽其利鼓之舞之则辞可以尽其神本末一贯皆实事
也欲忘末而求本是乃老聃之学岂圣人作易之意哉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观夫子
立此数语则知所以生者不皆在未生两仪之太极故
先师谓一每生二一者太极也太极生两仪则太极便
在两仪中故曰两仪生四象及生四象则太极便在四
象中故曰四象生八卦及生八卦则太极便在八卦中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17b 页 WYG0018-0116d.png
以是推之则太极随生而立若无与于未生两仪之太
极也但人之为学苟惟守夫物中之太极则或囿于形
而不得其正必须识得未生两仪太极之本则虽在两
仪在四象在八卦以至在人心皆不失其本然之妙矣
此夫子明卦象之所由所以必原易有太极之本而子
思之所谓大本者亦正在乎此学者不可不识也
渐进也坤上爻进居乾下位故曰渐归妹退也坤下爻
退居乾上位故曰归妹皆主柔爻进退为义也
极也但人之为学苟惟守夫物中之太极则或囿于形
而不得其正必须识得未生两仪太极之本则虽在两
仪在四象在八卦以至在人心皆不失其本然之妙矣
此夫子明卦象之所由所以必原易有太极之本而子
思之所谓大本者亦正在乎此学者不可不识也
渐进也坤上爻进居乾下位故曰渐归妹退也坤下爻
退居乾上位故曰归妹皆主柔爻进退为义也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18a 页 WYG0018-0117a.png
咸以神交恒以神运一滞乎形则咸恒之道不全矣故
其六爻非不相应得者亦不过悔亡而已夫子所以特
详咸恒之道于释彖之下者正以此耳
谦阳止乎内豫阳动乎外然皆以顺为用也
蛊之彖曰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巽之五曰先庚三日后
庚三日先甲后甲先庚后庚皆所以号令也巽为号令
蛊之巽初卦也为号令之始甲始也蛊又为事故系之
于蛊彖焉巽之巽重巽也申号令也庚更也故系之于
其六爻非不相应得者亦不过悔亡而已夫子所以特
详咸恒之道于释彖之下者正以此耳
谦阳止乎内豫阳动乎外然皆以顺为用也
蛊之彖曰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巽之五曰先庚三日后
庚三日先甲后甲先庚后庚皆所以号令也巽为号令
蛊之巽初卦也为号令之始甲始也蛊又为事故系之
于蛊彖焉巽之巽重巽也申号令也庚更也故系之于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18b 页 WYG0018-0117b.png
上巽焉命令者君之所出故又以五言之
乾渐以一物之次序明爻象咸艮以一身之次序明爻
象井革以一卦之次序明爻象
小畜者巽畜乾也大畜者艮畜乾也巽之主柔爻也艮
之主刚爻也故小畜主四柔畜刚也大畜主上刚畜刚
也
凡阳包阴则是阴丽乎阳事之常也震下艮上为颐颐
养正也言阴求养乎阳正也故曰养正兑下巽上为中
乾渐以一物之次序明爻象咸艮以一身之次序明爻
象井革以一卦之次序明爻象
小畜者巽畜乾也大畜者艮畜乾也巽之主柔爻也艮
之主刚爻也故小畜主四柔畜刚也大畜主上刚畜刚
也
凡阳包阴则是阴丽乎阳事之常也震下艮上为颐颐
养正也言阴求养乎阳正也故曰养正兑下巽上为中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19a 页 WYG0018-0117c.png
孚中孚信也言阴必丽乎阳故曰信(与离/同义)凡阴包阳则
为阳陷于阴过常之事也大者谓阳巽下兑上则两阴
包四阳阳数过焉故曰大过小者谓阴艮下震上则四
阴包两阳阴数过焉故曰小过(与坎/同义)临与震同观与艮
同大壮与兑同遁与巽同
天地之道在气者当交在位者不可易观否泰两卦阴
阳往来则可知气运之通塞观大过归妹渐数爻刚柔
上下则可以知居位之吉凶
为阳陷于阴过常之事也大者谓阳巽下兑上则两阴
包四阳阳数过焉故曰大过小者谓阴艮下震上则四
阴包两阳阴数过焉故曰小过(与坎/同义)临与震同观与艮
同大壮与兑同遁与巽同
天地之道在气者当交在位者不可易观否泰两卦阴
阳往来则可知气运之通塞观大过归妹渐数爻刚柔
上下则可以知居位之吉凶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19b 页 WYG0018-0117d.png
易有太极而生两仪两仪各具一太极而生生与气化
形化之事同一义也易有太极理也两仪气也形化形
也有理斯有气有气斯有形本一道也故两仪虽各具
太极而生生而易有太极之妙无不在也形化虽各以
种类而生生而气化之理无不在也但以形而言气则
形易见而气难见以气而言理则气易明而理难明今
且以形化之事明之天下之物各以种类而生则气化
之事宜若无矣而聚水之虫鱼积土之草木皆自然而
形化之事同一义也易有太极理也两仪气也形化形
也有理斯有气有气斯有形本一道也故两仪虽各具
太极而生生而易有太极之妙无不在也形化虽各以
种类而生生而气化之理无不在也但以形而言气则
形易见而气难见以气而言理则气易明而理难明今
且以形化之事明之天下之物各以种类而生则气化
之事宜若无矣而聚水之虫鱼积土之草木皆自然而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20a 页 WYG0018-0118a.png
生又岂可谓无气化之事耶盖形化即气化似二而非
二也非知道者其孰能识之
天数一一中有三以象言之则圆者径一围三地数二
二中有两以象言之则方者径一围四此天地之所以
分也纵而数之一中有三横而数之一中有四三之中
各有四四之中各有三此天地之数所以同十二也故
四十八蓍以十二约之为四存一以为体分三以为用
故天数体一而用三存二以为体分二以为用故地数
二也非知道者其孰能识之
天数一一中有三以象言之则圆者径一围三地数二
二中有两以象言之则方者径一围四此天地之所以
分也纵而数之一中有三横而数之一中有四三之中
各有四四之中各有三此天地之数所以同十二也故
四十八蓍以十二约之为四存一以为体分三以为用
故天数体一而用三存二以为体分二以为用故地数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20b 页 WYG0018-0118b.png
体二而用两也
天道之常先阳而后有阴先始而后有终先生而后有
死今易所言而曰阴阳曰终始曰死生者皆降一等而
取其变也盖自其常者而言之但见其先后两事而穷
焉自其变者而言之则穷而复通未尝巳也生生之道
万古不息者实于两言之间尽之矣岂特如世之所谓
文从字顺而已哉
元亨利贞乾道之则也其本不可得而见夫子所谓万
天道之常先阳而后有阴先始而后有终先生而后有
死今易所言而曰阴阳曰终始曰死生者皆降一等而
取其变也盖自其常者而言之但见其先后两事而穷
焉自其变者而言之则穷而复通未尝巳也生生之道
万古不息者实于两言之间尽之矣岂特如世之所谓
文从字顺而已哉
元亨利贞乾道之则也其本不可得而见夫子所谓万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21a 页 WYG0018-0118c.png
物资始品物流形各正性命者特因其运行之迹指以
示人耳学者不可便谓元亨利贞如此而已也或问文
言曰君子行此四德而先后不同何也曰仁者生物而
未见贞者干事而无形故夫子先言德因物之文而礼
可见因物之分而义可明故夫子先言物
天地之间对待流行而已易体天地之撰者也故伏羲
八卦圆图(天地定位至/水火不相射)以对待而作也文王八卦圆图
(帝出乎震至/成言乎艮)以流行而作也伏羲六十四卦横图(始乾/夬大)
示人耳学者不可便谓元亨利贞如此而已也或问文
言曰君子行此四德而先后不同何也曰仁者生物而
未见贞者干事而无形故夫子先言德因物之文而礼
可见因物之分而义可明故夫子先言物
天地之间对待流行而已易体天地之撰者也故伏羲
八卦圆图(天地定位至/水火不相射)以对待而作也文王八卦圆图
(帝出乎震至/成言乎艮)以流行而作也伏羲六十四卦横图(始乾/夬大)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21b 页 WYG0018-0118d.png
(有终观/否剥坤)以流行而作也文王六十四卦横图(始乾坤屯/蒙终既济)
(未/济)以对待而作也是知主对待者必以流行为用主流
行者必以对待为用学者不可不察也
或问参伍以变错综其数与变数象之所系先后义未
明何也曰夫子之言曲而无不中今且举其一二例以
明之如涣之刚来而不穷柔得位而上同所谓参以变
也贲之柔来而文刚分刚上而文柔所谓伍以变也如
揲蓍之法分二之后置右揲左复置左揲右左右者所
(未/济)以对待而作也是知主对待者必以流行为用主流
行者必以对待为用学者不可不察也
或问参伍以变错综其数与变数象之所系先后义未
明何也曰夫子之言曲而无不中今且举其一二例以
明之如涣之刚来而不穷柔得位而上同所谓参以变
也贲之柔来而文刚分刚上而文柔所谓伍以变也如
揲蓍之法分二之后置右揲左复置左揲右左右者所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22a 页 WYG0018-0119a.png
谓错其数也置揲而复置揲者所谓综其数也故通其
上下往来之变则于贲遂成天之文于涣遂成水之文
极其归奇之数则得十二者遂定老阳之象得二十四
者遂定老阴之象得二十者遂定少阳之象得十六者
遂定少阴之象也
贞固也以贞固足以干事取之也贞正也以君子正也
取之也盖贞者随在各有也立乎事物之中各得其正
之谓贞固在刚则曰大贞在柔则曰小贞在君子则曰
上下往来之变则于贲遂成天之文于涣遂成水之文
极其归奇之数则得十二者遂定老阳之象得二十四
者遂定老阴之象得二十者遂定少阳之象得十六者
遂定少阴之象也
贞固也以贞固足以干事取之也贞正也以君子正也
取之也盖贞者随在各有也立乎事物之中各得其正
之谓贞固在刚则曰大贞在柔则曰小贞在君子则曰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22b 页 WYG0018-0119b.png
君子贞在女子则曰女子贞以至在武人在童仆在牝
马莫不皆曰贞焉又以其永久者言之则曰永贞以其
不息者言之则曰不息之贞又自夫用贞者言之当安
则曰安贞当居则曰居贞当其可则曰可贞当其不可
则曰不可贞当艰则曰艰贞其利则曰利贞其不利则
曰不利贞不可疾也则曰不可疾贞又至于贞之为用
则有吉焉有厉焉有吝焉有凶焉有疾焉有亨焉有胜
焉有观焉有明焉其端不可得而穷也惟善易者随在
马莫不皆曰贞焉又以其永久者言之则曰永贞以其
不息者言之则曰不息之贞又自夫用贞者言之当安
则曰安贞当居则曰居贞当其可则曰可贞当其不可
则曰不可贞当艰则曰艰贞其利则曰利贞其不利则
曰不利贞不可疾也则曰不可疾贞又至于贞之为用
则有吉焉有厉焉有吝焉有凶焉有疾焉有亨焉有胜
焉有观焉有明焉其端不可得而穷也惟善易者随在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23a 页 WYG0018-0119c.png
玩之则其义莫不皆得其当学者不可以正固两义而
拘之也
易者神之本也神者易之用也贞者易之位也
易者以变易无体而言也神者以妙万物者而言也贞
者以万物各正性命者而言也易则神神则贞乾之彖
曰元亨利贞贞则当复为元矣贞元之间其易之复乎
故大传曰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是兼贞之理也又
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是兼元之理也易神贞同
拘之也
易者神之本也神者易之用也贞者易之位也
易者以变易无体而言也神者以妙万物者而言也贞
者以万物各正性命者而言也易则神神则贞乾之彖
曰元亨利贞贞则当复为元矣贞元之间其易之复乎
故大传曰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是兼贞之理也又
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是兼元之理也易神贞同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23b 页 WYG0018-0119d.png
一理而殊于时学易者当识之
或问仁柔义刚柔为阴刚为阳以此而观则仁当属阴
义当属阳矣曰仁主生𤼵生𤼵者阳之所为也义主收
敛收敛者阴之所为也凡物有性有质故以性而言则
仁阳而义阴以质而言则仁柔而义刚所以然者阳动
生柔阴静生刚也
或问两仪虽各具太极而生生而易有太极之妙无不
在以气化形生之事明之似未分晓如何曰此理之自
或问仁柔义刚柔为阴刚为阳以此而观则仁当属阴
义当属阳矣曰仁主生𤼵生𤼵者阳之所为也义主收
敛收敛者阴之所为也凡物有性有质故以性而言则
仁阳而义阴以质而言则仁柔而义刚所以然者阳动
生柔阴静生刚也
或问两仪虽各具太极而生生而易有太极之妙无不
在以气化形生之事明之似未分晓如何曰此理之自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24a 页 WYG0018-0120a.png
然凡有生者无不然也但气化形生之事前贤之所未
言今更请以前贤之所尝言者言之天命之性纯粹至
善禀受之性或流为恶性一而已所禀之性虽有不同
而天命之性无不在也故人虽各以其性而生生又岂
可谓天命之性不存焉有能于此克而复之则天命之
性即存初非别取一性换此一性也试于此而察之又
何疑焉
或问大传之首舍健顺而言易简必有深意不知如何
言今更请以前贤之所尝言者言之天命之性纯粹至
善禀受之性或流为恶性一而已所禀之性虽有不同
而天命之性无不在也故人虽各以其性而生生又岂
可谓天命之性不存焉有能于此克而复之则天命之
性即存初非别取一性换此一性也试于此而察之又
何疑焉
或问大传之首舍健顺而言易简必有深意不知如何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24b 页 WYG0018-0120b.png
曰健顺是乾坤之性易简是健顺之𤼵用也不言易简
则健顺之情状不可见又曰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
易以知险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又曰夫
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详此则必知其
情状之所为而天下之理可得矣
或问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其先后之序不可易也
而大传曰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乃坤先乎乾静先
乎动何也曰此章之义主变通而言也静而复动之时
则健顺之情状不可见又曰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
易以知险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又曰夫
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详此则必知其
情状之所为而天下之理可得矣
或问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其先后之序不可易也
而大传曰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乃坤先乎乾静先
乎动何也曰此章之义主变通而言也静而复动之时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25a 页 WYG0018-0120c.png
变通之义始著故以一阖一辟言之其他如阴阳死生
之所以先后者皆此义不可不察
智字有两义若以义智为言则智当属阴若以智仁为
言则智当属阳盖智前一半方收藏而后一半复开𤼵
也
或问朱子罕言所以生阴阳之太极至于阴阳中之太
极则屡言之何也曰自太极而阴阳自阴阳而万物皆
是一贯但时有不同则理气有异耳未生阴阳之时所
之所以先后者皆此义不可不察
智字有两义若以义智为言则智当属阴若以智仁为
言则智当属阳盖智前一半方收藏而后一半复开𤼵
也
或问朱子罕言所以生阴阳之太极至于阴阳中之太
极则屡言之何也曰自太极而阴阳自阴阳而万物皆
是一贯但时有不同则理气有异耳未生阴阳之时所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25b 页 WYG0018-0120d.png
谓太极者无声臭仪象之可求专以此时为言则沦于
虚无无所底止及其生阴阳之后始有仪象之可观则
其本然之妙动静之机生生之道真实无妄有可得而
言者以此为言则学者有定见而免沦于虚无之失矣
故孟子言性亦只就恻𨼆羞恶之端而求之也程子曰
人生而静以上更不容说而朱子尝谓舍爱不可以言
仁者皆此义也盖仁之理不可见苟不自其𤼵动处求
之则仁之情状岂可得而言耶须于此等处熟思当得
虚无无所底止及其生阴阳之后始有仪象之可观则
其本然之妙动静之机生生之道真实无妄有可得而
言者以此为言则学者有定见而免沦于虚无之失矣
故孟子言性亦只就恻𨼆羞恶之端而求之也程子曰
人生而静以上更不容说而朱子尝谓舍爱不可以言
仁者皆此义也盖仁之理不可见苟不自其𤼵动处求
之则仁之情状岂可得而言耶须于此等处熟思当得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26a 页 WYG0018-0121a.png
朱子之意然而善学者又当以此通神明之德也
以柔得刚而居君位者皆曰大君言此为大者君也
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天地大德曰生生者阳也阳尽即
复故于复之时可以见天地生生不息之心
大壮言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大壮四阳三阳居内卦
一阳出外卦情见乎外者故曰天地之情可见
咸恒萃言天地万物之情可见咸恒感应而萃聚于此
之时则天地万物之情状皆可见
以柔得刚而居君位者皆曰大君言此为大者君也
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天地大德曰生生者阳也阳尽即
复故于复之时可以见天地生生不息之心
大壮言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大壮四阳三阳居内卦
一阳出外卦情见乎外者故曰天地之情可见
咸恒萃言天地万物之情可见咸恒感应而萃聚于此
之时则天地万物之情状皆可见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26b 页 WYG0018-0121b.png
豫遁姤旅言时义者言当其时处其义也
坎睽蹇言时用者言当其时而妙其用也
颐大过解萃言时者言当谨其时也
随言随时之义者言当随时为义也
或问既曰先有理后有气又曰有则俱有何也曰先有
理后有气者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之谓也有则俱
有者道即器之谓也盖不分先后则理气不明不合理
气则判为二物如性之与情未𤼵巳𤼵自有先后固不
坎睽蹇言时用者言当其时而妙其用也
颐大过解萃言时者言当谨其时也
随言随时之义者言当随时为义也
或问既曰先有理后有气又曰有则俱有何也曰先有
理后有气者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之谓也有则俱
有者道即器之谓也盖不分先后则理气不明不合理
气则判为二物如性之与情未𤼵巳𤼵自有先后固不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27a 页 WYG0018-0121c.png
可道性情同时也然情之本实具于性非先有此性而
后别生一情是有此性即有此情也故曰有则俱有须
著如此两说耳非知道者其孰能通之
理即气之微气即理之著性即情之微情即性之著皆
一贯也但其时有不同故因其𤼵用而立名有异矣
或问乾之文言可与存义与坤之文言义以方外两义
字有别否曰义只是一义但存义之义是乾之圣人巳
𤼵在事物之上存之可为法于世者方外之义乃是坤
后别生一情是有此性即有此情也故曰有则俱有须
著如此两说耳非知道者其孰能通之
理即气之微气即理之著性即情之微情即性之著皆
一贯也但其时有不同故因其𤼵用而立名有异矣
或问乾之文言可与存义与坤之文言义以方外两义
字有别否曰义只是一义但存义之义是乾之圣人巳
𤼵在事物之上存之可为法于世者方外之义乃是坤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27b 页 WYG0018-0121d.png
之君子从心𤼵出以裁制于外者细而审之亦不能无
始终次第之异耳以学者言之须是先集圣人所存之
义积之于中所积既多自然生得心中所𤼵之义以方
于外也以此而分则集圣人所存之义属乎知从心中
所𤼵之义以方外者属乎行其义之为义虽不可为二
恐必须如此次第分看然后可识用力之地也
或问死生之说若以为死而复生则是佛氏之轮迥回若
以为死即断灭则百世之祖又安能致享若以为一气
始终次第之异耳以学者言之须是先集圣人所存之
义积之于中所积既多自然生得心中所𤼵之义以方
于外也以此而分则集圣人所存之义属乎知从心中
所𤼵之义以方外者属乎行其义之为义虽不可为二
恐必须如此次第分看然后可识用力之地也
或问死生之说若以为死而复生则是佛氏之轮迥回若
以为死即断灭则百世之祖又安能致享若以为一气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28a 页 WYG0018-0122a.png
相通则山川鬼神与巳不属古人以何道而祭之不知
所谓原始反终之说为如何曰易有太极是于化原将
𤼵而为言也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是于成物之后
分言也此盖平铺正说至于原始反终乃是于流行终
始之端可见不可见之际指示大本所以生生之妙最
为亲切今以人之死生观之死而复生则有近乎佛氏
之轮迥回生而接死则于古人之祭未尽达问难反复似
明复晦是皆惟末之求所以纷纷扰扰千言万语终不
所谓原始反终之说为如何曰易有太极是于化原将
𤼵而为言也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是于成物之后
分言也此盖平铺正说至于原始反终乃是于流行终
始之端可见不可见之际指示大本所以生生之妙最
为亲切今以人之死生观之死而复生则有近乎佛氏
之轮迥回生而接死则于古人之祭未尽达问难反复似
明复晦是皆惟末之求所以纷纷扰扰千言万语终不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28b 页 WYG0018-0122b.png
能通也不知夫子谓知死生之说正欲人原今日之所
始反前日之所终即其终而复始之间察其所以然之
本耳苟自其本者求之则生生不息之枢纽大而弥纶
六合久而贯彻古今无一事一物之不该圣人具此所
以赞化育质鬼神俟百圣与天地并立而三也大本所
以生生不息有感必通自然而然终始死生特其变化
有形者之两端耳无可疑者圣人既正说以明其理又
反说以著其机委曲详尽可谓至矣学圣人者可不于
始反前日之所终即其终而复始之间察其所以然之
本耳苟自其本者求之则生生不息之枢纽大而弥纶
六合久而贯彻古今无一事一物之不该圣人具此所
以赞化育质鬼神俟百圣与天地并立而三也大本所
以生生不息有感必通自然而然终始死生特其变化
有形者之两端耳无可疑者圣人既正说以明其理又
反说以著其机委曲详尽可谓至矣学圣人者可不于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29a 页 WYG0018-0122c.png
此而致力焉神而思之静而体之必有可得而言者矣
使其所存之本无愧于圣人则于感也亦将如圣人无
所不通矣若夫佛氏之轮迥回变怪之间有乃游气纷扰
万化中之一二非理之正何足道哉
或问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其说如何曰天命之性正性
也心具正性心之正也谓之敬者戒慎恐惧保其正也
谓之直者言心𤼵于内亭亭当当无一毫私曲于其间
也如此则静时固正动时亦正也是敬以直内之说也
使其所存之本无愧于圣人则于感也亦将如圣人无
所不通矣若夫佛氏之轮迥回变怪之间有乃游气纷扰
万化中之一二非理之正何足道哉
或问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其说如何曰天命之性正性
也心具正性心之正也谓之敬者戒慎恐惧保其正也
谓之直者言心𤼵于内亭亭当当无一毫私曲于其间
也如此则静时固正动时亦正也是敬以直内之说也
易象意言 易象意言 第 29b 页 WYG0018-0122d.png
谓之义者裁制于中事物各得其宜而不失其正也谓
之方者止之于外左右前后各有定则亦不失其正也
如此则中之制者固正外之止者亦正也是义以方外
之说也
易象意言
之方者止之于外左右前后各有定则亦不失其正也
如此则中之制者固正外之止者亦正也是义以方外
之说也
易象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