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七
卷十七 第 1a 页 WYG0018-076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公易说卷十七     宋 朱鉴 撰
   说卦传
说卦中说许多卜筮今人说易却要扫去卜筮如何理
 会得易每恨不得古人活法只说得个半死半活底
 若更得它那个活法却须更看得高妙在古人必自
 有活法且如筮得之卦爻却与所占底事不相应时
 如何它到这里又须别有个活底例子括将去不只
卷十七 第 1b 页 WYG0018-0767b.png
 恁死杀着或是用支干相合配处或是因他物象揲
 蓍虽是占筮只是后人巧去里面见个小小道理旁
 门曲径正理不只如此(㬊渊录/)
赞只是赞化育之赞不解便说到那赞命于神明这只
 是说道它为神明所赞所以生出这般物事来与人
 做卦(同上/)
赞于神明犹言治于人相似谓为人所治也赞于神明
 神明所赞也圣人用于字恁地用不然只当说幽赞
卷十七 第 2a 页 WYG0018-0768a.png
 神明此却是说见助于神明(同上/)
生蓍便是大衍之数五十如何恰限生出百茎物事教
 人做筮用到那参天两地方是取数处看得来阴阳
 刚柔四字阴阳指二老刚柔指二少(同上/)
幽赞于神明于字犹治于人之于言见助于神明也(林/学)
 (蒙录/)
问参天两地旧说以为五生数中天参地两不知其说
 如何曰如此却只是三天二地不见参两之意参天
卷十七 第 2b 页 WYG0018-0768b.png
 者参之以三两地者两之以二也以方圆而言则七
 八九六之数都自此而起问以方圆而言参两如天
 之圆径一则以围三而参之地之方径一则以围四
 而两之否曰然(杨道夫录/)
问参天两地而倚数曰天圆得数之三地方得数之四
 一画中有三画三画中三之则为九政天之数也阳
 道常饶阴道常乏地之数止乎两不能为三三而两
 之为六为坤(金去伪录/)
卷十七 第 3a 页 WYG0018-0768c.png
参天两地而倚数一个天参之而为三一个地两之而
 为二三三为九三二为六两其三一其二为八两其
 二一其三为七二老为阴阳二少为刚柔又曰健顺
 刚柔之精者刚柔健顺之粗者(舒高录/)
一个天参之则三一个地两之则二数便自此起与大
 衍之数五十各自说一个道理不须合来看然要合
 也合得一个三一个二衍之则成十便是五十矣(㬊/渊)
 (录/)
卷十七 第 3b 页 WYG0018-0768d.png
参天两地而倚数此在揲蓍上说参者元是个三数底
 物事自家从而三之两者元是个两数底物事自家
 从而两之虽然却只是说得个三在未见得成何数
 倚数云者似把几件物事挨放这里如已有三数更
 把个三数倚在这里成六又把个三数物事倚在此
 成九两亦如之(同上/)
倚数倚是靠在那里且如先得个三又得个三只成六
 更得个三方成九若得个二却成八恁地倚得数出
卷十七 第 4a 页 WYG0018-0769a.png
 来有人说参作三谓一三五两谓二四一三五固是
 天数二四固是地数然而这却是积数不是倚数了
 (同上/)
观变于阴阳且统说道有几画阴几画阳成个甚卦发
 挥刚柔却是就七八九六上说初閒做这个卦时未
 晓得变与不变及至发挥出刚柔了方知这是老阴
 少阳那是老阳少阴(同上/)
问观变于阴阳而立卦观变是就蓍数上观否先生云
卷十七 第 4b 页 WYG0018-0769b.png
 恐只是就阴阳上观未用说到蓍数处(林学蒙录/)
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分奇耦便是
 画积画便成卦卦中看画便是爻若如所说只是引
 證作文不知四句之义又如何说该所谓鹘仑吞枣
 者是也何由知其味邪(答林学蒙/)
问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既有卦则
 有爻矣先言卦而后言爻何也曰自作易而言之则
 有爻而后有卦此却以自后人观圣人作易而言方
卷十七 第 5a 页 WYG0018-0769c.png
 其立卦时只见是卦及细别之则有六爻问阴阳刚
 柔一也而别言之何也曰观变于阴阳近于造化而
 言发挥刚柔近于人事而言且如泰卦以泰卦言之
 只见得小往大来阴阳消长之意爻里面便有包荒
 之类(杨道夫录/)
问和顺道德而理于义是就圣人上说是就易上说先
 生云是说易又问和顺是圣人和顺否先生云是易
 去和顺道德而理于义如吉凶消长之道顺而无逆
卷十七 第 5b 页 WYG0018-0769d.png
 是和顺道德也理于义则又极其细而言随事各得
 其宜之谓也和顺道德如极高明理于义如道中庸
 (林学蒙录/)
和顺道德而理于义是统说底穷理尽性至命是分说
 底上一句以离合言之下一句以浅深言之凡卦中
 所说莫非和顺那道德不悖了他理于义是细分他
 逐事上各有个义理和顺字理字最好看圣人下这
 般字改移不得不似今时抹了却添几字都不妨(㬊/渊)
卷十七 第 6a 页 WYG0018-0770a.png
 (录/)
和顺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莫非命也顺
 受其正则君子于此将如何哉亦曰脩其在我者以
 听其在天者而已矣(答柯国材/)
和顺于道德是默契本原处理于义是应变合宜处物
 物皆有理须一一推穷性则是理之极处故云尽命
 则性之所自来处以此推之自不重复不必如前所
 说(答许升/)
卷十七 第 6b 页 WYG0018-0770b.png
尽心知性天言学者造道之事穷理尽性至命言圣人
 作易之事(答何镐/)
穷理是穷得物尽得人性到得那天命所以说道性命
 之源(㬊渊录/)
穷理是知字上说尽性是仁字上说言能造其极也至
 于范围天地是至命言与造化一般(同上/)
穷理尽性至于命本是就易上说易上皆说物理便是
 穷理尽性即此便是至命诸先生把来就人上说得
卷十七 第 7a 页 WYG0018-0770c.png
 尽理尽性了方至于命(陈淳录/)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物事齐整不乱其所从来一也
 (万人杰录/)
问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答云此言作易者如此后来不
 合将作学者事看如孟子尽心知性知天之说虽与
 此是一串却是学者事只于穷理上着工夫穷得理
 时性与命在其中矣横渠之说未当(周谟记闻/)
穷理是理会得道理穷尽尽性是做到尽处如能事父
卷十七 第 7b 页 WYG0018-0770d.png
 然后尽仁之性能事君然后尽义之性(李阂祖录/)
问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程张之说孰是曰各是一说程
 子皆以见言不如张子有作用穷理是见尽性是行
 觉得程子是说得快了如为子知所以为孝为臣知
 所以为忠此穷理也为子能孝为臣能忠此尽性也
 能穷其理而充其性之所有方谓之尽以至于命是
 拖脚却说得于天者尽性是我之所至者至命是天
 之所以与我者也昔尝与人论舜事舜尽事亲之道
卷十七 第 8a 页 WYG0018-0771a.png
 (至/)天下之为父子者定知此者穷理者也能此者尽
 性者也(能此一作行此○吴必大录/)
道理须是与自家心相契方是得它所以要穷理忠信
 进德之类皆穷理之事易中自具得许多道理便是
 教人穷理循理(㬊渊录/)
圣人作易时其中固是具得许多道理人能体之而尽
 则便似那易他说那吉凶悔吝处莫非和顺道德理
 于义穷理尽性之事这一句本是说易之书后人说
卷十七 第 8b 页 WYG0018-0771b.png
 去学问上却是借他底然这上也有这意思皆是自
 浅至深
昔者圣人之作易将以顺性命之理圣人作易只是要
 发挥性命之理模写那个物事下文所说阴阳刚柔
 仁义便是性中有这个物事顺性命之理只是要发
 挥性命之理(同上/)
问将以顺性命之理而下言立天地人之道乃继之以
 兼三才而两之此恐言圣人作易之由如观鸟兽之
卷十七 第 9a 页 WYG0018-0771c.png
 文与地之宜始作八卦相似盖圣人见得三才之理
 只是阴阳刚柔仁义故为两仪四象八卦也秪是这
 道理不知如何曰圣人见得天下只是这两个物事
 故作易只是模写出这底问模写出来便所谓顺性
 命之理性命之理便是阴阳刚柔仁义否曰便是顺
 性命之理问兼三才如何分曰以一卦言之上两画
 是天中两画是人下两画是地两卦各自看则上与
 三是天五与二为人四与初为地问以八卦言之则
卷十七 第 9b 页 WYG0018-0771d.png
 九三者天之阳六三者天之阴九二者人之仁六二
 者人之义初九者地之刚初六者地之柔不知是否
 曰恁地看也得如上便是天之阴三便是天之阳五
 便是人之仁二是人之义四是地之柔初是地之刚
 (杨道夫录/)
问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此易所谓人道地道
 天道之立欤曰此即通书所谓二气五行之说也(金/去)
 (伪录/)
卷十七 第 10a 页 WYG0018-0772a.png
阴阳刚柔仁义看来当曰义与仁当以仁对阳仁若不
 是阳刚如何做得许多造化义虽刚却主于收敛仁
 却王发舒这也是阳中之阴阴中之阳互藏其根之
 意且如今人用赏罚到赐与人自是无疑便做将去
 若是刑杀时便迟疑不肯果决做这见得阳舒阴敛
 仁属阳义属阴处(㬊渊录/)
㬊亚夫问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
 人之道曰仁与义仁如何比刚先生云人施恩惠时
卷十七 第 10b 页 WYG0018-0772b.png
 心自是直行无疑惮行刑罚时心自是疑畏万一有
 失则奈何且如春生则气舒自是刚秋杀则气收敛
 而渐衰自是柔(萧佐录/)
问立天之道曰阴阳道理也阴阳气也何故以阴阳为
 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明道以为
 须着如此说然器亦道道亦器也道未尝离乎器道
 只是器之理如这交椅是器可坐便是交椅之理如
 这人身是器语言动作便是人之理理只在器上理
卷十七 第 11a 页 WYG0018-0772c.png
 与器未尝相离所以一阴一阳之谓道曰何谓一曰
 一如一辟一阖谓之变只是一阴了又一阳此便是
 道寒了又暑暑了又寒这道理只循环不已维天之
 命于穆不已万古只如此(陈淳录/)
因说仁义先生曰只有孟子说得好如曰学问之道无
 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此是外面收入里来如曰人之
 有是四端知皆扩而充之又要从里面发出去凡此
 出入往来皆由这个心又曰所谓立天之道曰阴与
卷十七 第 11b 页 WYG0018-0772d.png
 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都是恁
 地
问仁义礼智体用之别曰自阴阳上看下来仁礼属阳
 义智属阴仁礼是用义智是体春夏是阳秋冬是阴
 只将仁义说则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若将
 仁义礼智说则春仁也夏礼也秋义也冬智也仁礼
 是敷施出来底义是肃杀果断底智便是收藏底如
 人肚藏有许多事如何见得其智愈大其藏愈深正
卷十七 第 12a 页 WYG0018-0773a.png
 如易中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解者多以仁为柔以义为刚非
 也却是以仁为刚义为柔盖仁是个发出来了便硬
 而强义便是收敛向里底外面见之便是柔(沈僩录/)
仁礼属阳义智属阴袁机仲却说义是刚底物合属阳
 仁是柔底物合属阴殊不知舒畅发达便是那刚底
 意思收敛藏缩便是那阴底意思它只念得于仁也
 柔于义也刚两句便如此说殊不知正不如此又云
卷十七 第 12b 页 WYG0018-0773b.png
 以气之呼吸言之则呼为阳吸为阴吸便是收敛底
 意乡饮酒义云温厚之气盛于东南此天地之仁气
 也严凝之气盛于西北此天地之义气也(同上/)
问大学或问中健顺仁义礼智之性曰此承上文阴阳
 五行而言健阳也顺阴也四者五行也分而言之仁
 礼属阳义智属阴问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
 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何以属阴曰仁何
 尝属阴袁机仲正来争辩他引君子于仁也柔于义
卷十七 第 13a 页 WYG0018-0773c.png
 也刚为證殊不知论仁之定体则自属阳至于论君
 子之学则又各自就地头说如何拘文牵引得今只
 观天地之化草木发生自是条畅洞达无所窒碍此
 便是阳刚之气(同上/)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又曰有是四端于我者
 知皆扩而充之孟子说得最好人之一心在外者又
 要收入来在内者又要推出去孟子一部书皆是此
 意又以手作推之状曰推须是用力如此又曰立天
卷十七 第 13b 页 WYG0018-0773d.png
 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
 与义又曰世间只有个阖辟内外人须自体察取(钱/木)
 (子录/)
仁义礼智既知得界限分晓又须知四者之中仁义是
 个对立底关键盖仁仁也而礼则仁之著义义也而
 智则义之藏春夏秋冬虽为四时然春夏皆阳之属
 也秋冬皆阴之属也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
 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是知天地之道
卷十七 第 14a 页 WYG0018-0774a.png
 不两则不能以立故端虽有四而立之者则两耳(陈/埴)
 (录/)
凡读书须看上下文意是如何不可泥著一字如扬子
 于仁也柔于义也刚到易中又将刚来配仁柔来配
 义如论语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到中庸如谓成
 已仁也成物知也此等须是各随本文意看便自不
 相碍
阴阳是阳中之阴阳刚柔是阴中之阴阳刚柔以质言
卷十七 第 14b 页 WYG0018-0774b.png
 是有个物了见得是刚底柔底阴阳只是以气言耳
 (黄显子录/)
问阴阳以气言刚柔则有形质可见矣至仁与义则又
 合气与形而理具焉然亦一而已矣盖阴阳者阳中
 之阴阳柔刚者阴中之阴阳也仁义者阴阳合气刚
 柔成质而是理始为人道之极也然仁为阳刚义为
 阴柔仁主发生义主收敛故其分属如此或谓杨子
 云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盖取其相济而相为用
卷十七 第 15a 页 WYG0018-0774c.png
 之意答云仁体刚而用柔义体柔而用刚(答董铢/)
兼三才而两之初刚而二柔三仁而四义五阳而六阴
 阳化为阴只恁地消缩去无痕迹故谓之化阴变为
 阳其势浸长便较突兀有头面故谓之变阴少于阳
 气理数皆如此用全用半所以不同(舒高录/)
兼三才而两之初刚而二柔三仁而四义五阳而上阴
 两之如言加一倍本是一个各加一个便为两矣(黄/显)
 (子录/)
卷十七 第 15b 页 WYG0018-0774d.png
问分阴分阳迭用柔刚阴阳柔刚只是一理兼而举之
 否曰然(扬道夫录/)
问山泽通气只为两卦相对所以气通曰泽气升于山
 为云为雨是山通泽之气山之泉脉流于泽为泉为
 水是泽通山之气是两个之气相通(同上/)
山泽通气水火不相射山泽一高一下而水脉相为灌
 输也水火下然上沸而不相灭息也或曰射音亦与
 斁同言相为用而不相厌也(沈僩录/)
卷十七 第 16a 页 WYG0018-0775a.png
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射犹犯也(万人杰录/)
水火不相射(一音/亦)是不相厌之义(一音/食)是不相害水火
 本相杀灭用一物隔着却相为用此二义皆可通(杨/道)
 (夫录/)
问水火不相射或音石或音亦孰是曰音亦水火与雷
 风山泽不相类本是相克底物事今却相应而不相
 害问若以不相厌射而言则与上文相类不知如何
 曰不相射乃下文不相悖之意不相悖乃不相害也
卷十七 第 16b 页 WYG0018-0775b.png
 水火本相害之物便如未济之水火亦是中间有物
 隔之若无物隔之则相害矣此乃以其不相害而明
 其相应也(杨道夫录/)
问八卦相错先生答云乾坤自是个不动底物事动是
 阴阳如一阴对一阳一阳对一阴六十四卦圆转皆
 如此相错(吕煇录/)
数往者顺这一段是从卦气上看来也是从卦画生处
 看来恁地方交错成六十四(㬊渊录/)
卷十七 第 17a 页 WYG0018-0775c.png
易逆数也似康节说方可通但方图则一向皆逆若以
 圆图看又只一半逆不知如何雷以动之四句取象
 义多故以象言艮以止之以下四句卦义多故以卦
 言又曰唤山以止之不得只是云艮以止之其义方
 得(林学蒙录/)
先天图直是精微不起于康节希夷以前元有只是秘
 而不传次第是方士辈所相传授底参同契中亦有
 些意思相似与历不相应季通云纽捻将来亦相应
卷十七 第 17b 页 WYG0018-0775d.png
 也用六日七分某却不见康节说用六日七分处文
 王卦序亦不相应他只用义理排将去如复只是用
 一阳生处此只是用物而此也不用生底次第也不
 应气候杨雄太玄全模放易他底用三数易却用四
 数他本是模易故就他模底句上看易也可略见得
 易意思温公集注中可见也康节云先天图心法皆
 从中起且只说圆图又云文王八卦应地之方这是
 见他不用卦生底次第序四正卦出四角似那方底
卷十七 第 18a 页 WYG0018-0776a.png
 意思这个只且恁地说无大段分晓證佐未甚安(㬊/渊)
 (录/)
问巽顺以入于物必极乎下有命令之象而风之为物
 又能鼓舞万类所以君子观其象而申命令曰风便
 也是会入物事因言丘墓中棺木能番动皆是风吹
 盖风在地中气聚出地面又散了
后四卦不言象也只是偶然到后两句说乾以君之坤
 以藏之却恁地说得好(同上/)
卷十七 第 18b 页 WYG0018-0776b.png
帝出乎震与万物出乎震只这两段说文王卦
劳乎坎是说万物休息底意思成言乎艮艮在东北是
 说万物终始处
问帝出乎震以下何以知其为文王之卦位曰邵康节
 之说如此问子细看此数段前两段说伏义卦位后
 两段自帝出乎震以下说文王卦位自神也者妙万
 物而为言下有两段前一段乃文王卦位后一段乃
 伏羲底恐夫子之意以为伏羲文王所定方位不同
卷十七 第 19a 页 WYG0018-0776c.png
 如此然生育万物既如文王所次则其方位非如伏
 羲所定亦不能变化既成万物无伏羲底则做文王
 底不出窃恐文义如此说较分明曰如是则其归却
 主在伏羲上恁地说也好但后两段却除了乾坤何
 也答曰切恐着一句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引起则
 乾坤在其中矣曰恐是如此问且如雷风水火山泽
 自不可唤做神曰神者乃其所以动所以挠者是也
 (杨道夫录/)
卷十七 第 19b 页 WYG0018-0776d.png
帝出乎震万物发生便是他主宰从这里出齐乎巽晓
 不得离中虚明可以为南方之卦坤安在西南不成
 西北方无他西方肃杀之地如何云万物之所说乾
 西北也不可晓如何阴阳只来这处相薄劳乎坎劳
 字去声似乎慰劳之意言万物皆归藏乎此去安用
 慰劳他
问战乎乾何也曰此处大底难晓恐是个肃杀收成底
 时节故曰战乎乾问何以谓之阴阳相薄曰乾阳也
卷十七 第 20a 页 WYG0018-0777a.png
 乃居西北故曰阴阳相薄恐是如此也见端的未得
问劳乎坎曰恐是万物所归有个劳徕安定他之意思
 (同上/)
问劳乎坎据下文云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窃意
 劳字当作去声读未知是否答云恐或如此然此一
 节多难晓处(答潘时举/)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至/)既成万物也本义(云云/)
 某窃谓止言六子用文王八卦之位者以六子之主
卷十七 第 20b 页 WYG0018-0777b.png
 时成用而言故以四时为序而用文王后天之序下
 言六子用伏羲八卦之位者推六子之所以主时成
 用而言故以阴阳交合为义而用伏羲八卦之序盖
 阴阳各以其偶合而六子之用行所以能变化尽成
 万物也伏羲八卦则兑震以长男而合少女艮巽以
 长女而合少男皆非其偶然故自动万物者莫疾乎
 雷至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皆别言六子之用
 故以四时之次言之而用文王八卦之序下则推其
卷十七 第 21a 页 WYG0018-0777c.png
 所以成用于阴阳各得其偶故用伏羲八卦之序若
 上用伏羲卦次则四时失其序下用文王八卦则兑
 震艮巽皆非其偶矣伏羲卦序与今卦序不同不知
 是孔子创为之而作序卦邪抑自文王周公系辞之
 后已更伏羲之序如此而孔子特以序卦明义邪
水火相逮一段又似与上面水火不相射同又自是伏
 羲卦
问易象先生曰便是理会不得如乾为马而乾之象却
卷十七 第 21b 页 WYG0018-0777d.png
 专说龙如此之类皆不同(林恪录/)
杨至问艮何以为手先生曰手去捉定那物便是艮又
 问捉物乃手之用不见取象正意先生曰也只是大
 槩略恁地陈安卿说麻衣以艮为鼻先生曰鼻者面
 之山晋管辂已如此说他亦各有取象安卿又问麻
 衣以巽为手取义于风之舞非是为股先生蹙眉曰
 乱道如此之甚最乱道是麻衣易(黄义刚录/)
易中占辞其取象亦有来历不是假说譬喻但今以说
卷十七 第 22a 页 WYG0018-0778a.png
 卦求之多所不通故不得已而阙之或且从先儒之
 说耳(答郑可学/)
程德夫说徐彦章说先生易只说得个占其说不然说
 象牵合坤为牛遍求于诸卦必要寻个牛或以一体
 取或以一爻取如坤牛不可见便于离一画是牛颐
 之龟又虎视更说不得因曰易象也须是有此理但
 恁底零零碎碎去牵合附会得来不济事须是见他
 一个大原许多名物件数皆贯通在里面方是以离
卷十七 第 22b 页 WYG0018-0778b.png
 为雉又著了讨许多来程又谓渠谓占只是火珠林
 一法曰只自火珠林始因举洪范稽疑舜亦(阙/)占又
 左传(阙/)其来已久矣(黄显子录/)
震一索而得男(云云/)一段看来不当专作揲蓍看揲蓍
 有不依这序时便说不通大槩只是乾求于坤而得
 震坎艮坤求于乾而得巽离兑一二三者以其画之
 次序言也(同上/)
震一索而得男索字训求字否曰是又曰非震一索而
卷十七 第 23a 页 WYG0018-0778c.png
 得男乃是一索得阳爻而后成震乃是震者一索而
 得男故谓之长男又曰一说是就变体上说是就坤
 上求得一阳爻而成震卦一说乃是揲蓍求卦求得
 一阳后面二阴便是震卦求得一阴后面二阳便是
 巽卦(林学蒙录/)
乾坤三索则七八固有六子之象然不可谓之六子之
 策若谓少阴阳为六子之策则乾坤为无少阴阳乎
八卦次序是伏羲底时未有文王次序三索而为六子
卷十七 第 23b 页 WYG0018-0778d.png
 这自是文王底各自有这道理(㬊渊录/)
卦象指文王卦言所以乾言为寒为冰(同上/)
为乾(音/干)卦其究为躁卦此卦是巽下一爻夔则为乾便
 是纯阳而躁动此盖言巽反为震震为决躁故为躁
 卦亦不系大纲领处无得工夫去点检他这般处若
 恁地逐段理会来也无意思(同上/)
八卦之性情谓之性者言其性如此又谓之情者言其
 发用处亦如此如乾之健本性如此用时亦如此也
卷十七 第 24a 页 WYG0018-0779a.png
 (同上/)
   序卦传
序卦首言天地万物男女夫妇是因咸恒为夫妇之道
 说起非如旧人分天道人事之说大率上经用乾坤
 坎离为始终下经便当用艮兑巽震为始终(㬊渊录/)
卦有反有对乾坤坎离是反艮兑震巽是对乾坤坎离
 倒转也只是四卦艮兑巽震倒转则为中孚颐小过
 大过其馀皆是对卦(同上/)
卷十七 第 24b 页 WYG0018-0779b.png
序卦杂卦圣人去这里见有那无𦂳要底道理也说则
 个了过去然杂卦中亦有说得极精处(同上/)
问序卦或以为非圣人之书信乎曰此沙随程氏之说
 也先儒亦以为非圣人之蕴某以为谓之非易之精
 则可谓非易之蕴则不可周子分精与蕴字甚分明
 序卦却正是易之蕴事事夹杂都有在里面问何谓
 易之精曰如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
 生八卦这便是易之精问如序卦中亦见消长进退
卷十七 第 25a 页 WYG0018-0779c.png
 之义唤做不是精不得曰此正是事事夹杂都在里
 而正是蕴须是自一个生出来以至于无穷便是精
 (杨道夫录/)
问晋序卦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传曰物无壮而
 终止之理既壮盛则必进窃意物进而后至于壮盛
 既壮盛则衰退继之矣今曰壮盛则必进此义如何
 答云物固有壮而后进者亦有进而后壮者各随其
 事而言难以一说拘也且以十二月卦论大壮之为
卷十七 第 25b 页 WYG0018-0779d.png
 夬夬之为乾岂非壮而后进乎至乾乃极而衰耳
问序卦中如所谓缓必有所失似此等事恐后人道不
 到先生曰然问缓字恐不是迟缓之缓乃是懈怠之
 意故曰解缓也曰缓是散意问如纵弛之类否曰然
问序卦中有一二处不可晓处如六十四卦独不言咸
 卦何也曰夫妇之道即咸也问恐亦如上经不言乾
 坤但言天地则乾坤可见否曰然问不养则不可动
 故受之以大过何也曰动则过矣故小过亦曰有其
卷十七 第 26a 页 WYG0018-0780a.png
 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问物不可以终壮故受
 之以晋壮与晋何别曰不但如此壮而已又更须进
 一步也(杨道夫录/)
   杂卦传
杂卦反对之义只是反覆则其吉凶祸福动静刚柔皆
 相反了曰是如此不知如何末稍数卦又不对了大
 畜时也也晓不得又与无妄不相反是如何临观更
 有与求之义临以二阳言之则二阳可以临上四阴
卷十七 第 26b 页 WYG0018-0780b.png
 以卦中爻言之则六五上六又以上而临下观自下
 而临上则为观是平声自上而为物之观是去声噬
 嗑食也贲无色也义可通但不相反谦轻是自谦抑
 不自尊重女待男而行所以为渐
刚柔虽若各有所偏必相错而后得中然在乾坤二卦
 之全体当刚而刚当柔而柔则不待相错而不害其
 为全矣其爻位之无过不及者如乾坤之二五亦不
 待相错而不害其为中矣阴阳变化而太极之妙无
卷十七 第 27a 页 WYG0018-0780c.png
 不在焉于此盖可见也今谓乾刚坤柔便有所偏恐
 于二卦之彖及二五之爻词有不通者其论四爻过
 不及之浅深则为精密非他说之所及矣(答虞大中/)
问谦轻而豫怠也谦何以为轻曰轻是自卑小之义悦
 豫之极便放倒了如上爻冥豫是也(金去伪录/)
伊川说未济男之穷也为三阳失位以为斯义也得之
 成都隐者见张钦夫说伊川之在涪也一日读易有
 箍桶人以此问伊川伊川不能答其人云三阳失位
卷十七 第 27b 页 WYG0018-0780d.png
 故伊川记之不知此语火珠林上已有盖伊川未曾
 看杂书所以被它说动了
   正讹
乾卦有两个其唯圣人乎王肃本却以一个做愚人此
 必有自改得恁地乱道如中庸小人之中庸王肃作
 小人反中庸这却又改得是(叶贺孙录/)
比吉也也字羡当云比吉比辅也解比字下顺从也解
 吉字(辅广录/)
卷十七 第 28a 页 WYG0018-0781a.png
否之匪人近见一说谓不当有之匪人三字盖由比之
 匪人而误若以音言则比自去声否自上声字义已
 不同若以义言则比之匪人为附非其人否之匪人
 为否塞非人道语脉又不同决是衍字其彖传之文
 遂亦因之而误如坎象之樽酒簋簋下复因误读而
 加贰字也不记是何人说姑记于此云(记易误/)
问益卦彖辞木道乃行程传以为木字本益字之误如
 何先生曰看来只是木字涣卦说乘木有功中孚说
卷十七 第 28b 页 WYG0018-0781b.png
 乘木舟虚以此见得只是木字又问或击之先生曰
 或字众无定主之辞言非但一人击之也立心勿恒
 勿字只是不字非禁止之辞此处亦可疑且阙之
未济亦不知极也极字未详考上下韵亦不叶或恐是
 敬字今且阙之或云当作拯字
守位曰仁释文仁作人伯恭常欲担当此以为当从释
 文(㬊渊录/)
加我数年无大过恐只是圣人之谦辞盖知吉凶消长
卷十七 第 29a 页 WYG0018-0781c.png
 之理进退存亡之道然后可以无大过耳谓易道无
 大过差虽是程先生说然文意恐不甚安谓使后人
 不敢轻立说圣人未必有此意然在今日深足以有
 警于学者(答江默/)
其人天且劓天当作而(黄显子录/)
小本易传尚作误字已令儿子具禀大本校雠不为不
 精尚有阙误(答吕伯恭/)
婺本易传圣字亦误用王氏字说圣字从壬不当从壬
卷十七 第 29b 页 WYG0018-0781d.png
 (吴必大录/)
东莱聪明看义理却不子细向尝与校程易引噬嗑卦
 和而且治处一本治作洽据治字于理为是他硬执
 要作洽字和已有洽意下洽字不得缘他先读史多
 所以看粗着眼读书须是先经为本而后读史也(黄/义)
 (刚录/)
古易音训最后数版有欲改易处今写去所欲全换者
 两版并第三十四版之末行五字此已是依元版大
卷十七 第 30a 页 WYG0018-0782a.png
 小及行字疏密写定今但只令人依此写过看令不
 错误然后分付匠人改之为佳此只是修改旧版但
 密为之勿以语人使之如不闻者乃佳若与人商量
 必有以伪学相沮难反致传播者此不可不戒也(答/滕)
 (珙/)
麻衣心易顷岁尝略见之固已疑其词意凡近不类一
 二百年前文字今得黄君所传细读之益信所疑之
 不谬也如所谓雷自天下而发山自天上而坠之类
卷十七 第 30b 页 WYG0018-0782b.png
 皆无理之妄谈所谓一阳生于于月而应在卯月之
 类乃术家之小数所谓由破体炼之乃成全体则炉
 火之末技所谓人间万事悉是假合又佛者之幻语
 耳其它比比非一不容悉举要必近年术数末流道
 听涂说缀拾老佛医卜诸说之陋者以成其书而其
 所以托名于此人者则以近世言象数者必宗邵氏
 而邵氏之学出于希夷于是又求希夷之所敬得所
 谓麻衣者而托之以为若是则凡出于邵氏之流者
卷十七 第 31a 页 WYG0018-0782c.png
 莫敢议已而不自知其说之陋不足以自附于陈邵
 之间也夫麻衣方外之士其学固不纯于圣贤之意
 然其为希夷所敬如此则其为说亦必有奇绝过人
 者岂其若是之庸琐哉且五代国初时人文字言语
 质厚沈实与今不同此书所谓落处活法心地等语
 皆出近年且复不成文理计其伪作不过四五十年
 间事耳然予前所见本有张敬夫题字犹摘其所谓
 当于羲皇心地上驰骋莫于周孔脚迹下盘旋者而
卷十七 第 31b 页 WYG0018-0782d.png
 与之辩是亦徒费于辞矣此直无理不足深议但当
 摘其谬妄之实而掊击之耳淳熙丁酉冬十一月五
 日书(书麻衣心易后/)
子既为此说后二年假守南康始至有前湘阴主簿戴
 师愈者来谒老且躄使其婿自掖而前坐语未久即
 及麻衣易说其言暗涩殊无伦次问其师传所自则
 曰得之隐者问隐者谁氏则曰彼不欲世人知其姓
 名不敢言也既复问之邦人则皆曰书独出戴氏莫
卷十七 第 32a 页 WYG0018-0783a.png
 有知其所自来者予省前语虽益疑之然亦不记前
 已见其姓名也后至其家因复扣之则曰学易而不
 知此则不明卦画之妙而其用差矣予问所差谓何
 则曰坎兑皆水而卦画不同若煮药者不察而误用
 之则失其性矣子了其妄因不复问而见其几间有
 所杂著书一编取而读之则其词语气象宛然麻衣
 易也其间杂论细事亦多有不得其说而公为附托
 以欺人者予以是始疑前时所料三五十年以来人
卷十七 第 32b 页 WYG0018-0783b.png
 者即是此老既归亟取观之则最后跋语固其所为
 而一书四人之文体制规模乃出一手然后始益深
 信所疑之不妄然是时戴病已昏不久即死遂不复
 可穷诘独得其易图数卷阅之又皆鄙陋琐碎穿穴
 无稽如小儿嬉戏之为者欲以其事驰报敬夫则敬
 夫亦已下世因以书语吕伯恭曰吾病废有年乃复
 为吏然不为它郡而独来此岂天固疾此书之妄而
 欲使我亲究其实邪时当涂守李寿翁侍郎雅好此
卷十七 第 33a 页 WYG0018-0783c.png
 书伯恭因以予言告之李亟以书来曰即如君言斯
 人而能为此书亦吾所愿见也幸为津致使其一来
 予适以所见闻报之而李已得谢西归遂不复出不
 知竟以予言为如何也淳熙丁未初夏四日病中闲
 阅旧书念寿翁敬夫伯恭皆不可复见因并记此曲
 折以附其后使览者知予之论所以不同于二君子
 者非苟然也(再跋麻衣易说后/)
如麻衣道者本无言语秪因小说有陈希夷问钱若水
卷十七 第 33b 页 WYG0018-0783d.png
 骨法一事遂为南康军戴师愈者伪造正易心法之
 书以托之也麻衣易予亦尝辩之矣然戴生朴陋予
 尝识之其书鄙俚不足惑人此子华子者计必一能
 文之士所作其言精丽过麻衣易远甚如论河图之
 二与四抱九而上跻六与八蹈一而下沈五居其中
 据三持七巧亦甚矣唯其甚巧所以知其非古书也
 又以洛书为河图亦仍刘牧之谬尤足以见其为近
 世之作或云王铚性之姚宽令威多作赝书二人皆
卷十七 第 34a 页 WYG0018-0784a.png
 居越中恐出其手然又恐非其所能及如子华子者
 今亦未暇详论其言之得失但观其书数篇与前后
 三序皆一手文字其前一篇托为刘向而殊不类向
 它书后二篇乃无名氏岁月而皆托为之号类若世
 之匿名书者(偶读谩记/)
熹窃尝闻之侍郎知易学之妙深造理窟每恨不得执
 经请业兹辱诲谕警省多矣麻衣易说熹旧见之尝
 疑其文字言语不类五代国初时体制而其义理尤
卷十七 第 34b 页 WYG0018-0784b.png
 多浅俗意恐只是近三五十年以来人收拾佛老术
 数绪馀所造尝题数语于其后以俟知者及去年至
 此见一戴主簿者名师愈即今印本卷后跋之人初
 亦忘其有此书但每见其说易专以麻衣为宗而问
 其传授来历则又秘而不言后乃得其所著他书观
 之则其文体意象多与所谓麻衣易说者相似而间
 亦多有附会假托之谈以是心始疑其出于此人因
 复遍问邦人则虽无能言其赝作之实者然亦无能
卷十七 第 35a 页 WYG0018-0784c.png
 知其传授之所从也用此决知其为此人所造不疑
 然是时其人已老病昏塞难可深扣又寻即物故遂
 不复可致诘但今考其书则自麻衣本文及陈李戴
 注题四家之文如出一手此亦其同出戴氏之一验
 而其义理则于鄙意尤所不能无疑今以台谕之及
 当复试加考订他日别求教也程君蓍说亦尝见之
 其人见为进贤令至此数得通书恺悌博雅君子人
 也自别有易说又有田制书近寄印本及所刻范伯
卷十七 第 35b 页 WYG0018-0784d.png
 达丈夫田说来今各以一编呈纳伏幸视至他所欲
 请教者非一属以岁凶郡中多事留此便人日久且
 草具此拜禀早晚别寻便拜答(答李椿/)
邵浩曰李寿翁最好麻衣易与关子明易如何先生大
 笑曰偶然两书皆是伪书关子明易是阮逸作陈无
 已集中说得分明麻衣易乃是南康一戴主簿作某
 知南康时尚见此人已垂老却也读书博记某一日
 访之见它案上有一册子问是谁文字渠云是某有
卷十七 第 36a 页 WYG0018-0785a.png
 见抄录某借归看内中言语文势大率与麻衣易相
 似已自看破又因问彼处人麻衣易从何处传来皆
 云从前不曾见只见戴主簿传与人又可知矣仍是
 浅陋内有山是天上物落在地上之说此是何等语
 它只见南康有落星寺便为此说若时复一两个下
 来世间人都被压作粉碎始得遂大笑又云后来戴
 主簿死了某又就它家借得渠所作易图看皆与麻
 衣易言语相应将逐卦来牵合取象画成图子又好
卷十七 第 36b 页 WYG0018-0785b.png
 笑需卦画作共食之象以坎卦中一画作卓子两阴
 爻作饮食乾三爻作三个人向之而食讼卦则三人
 背饮食而坐蒙卦以笔牵合六爻作小儿之象大率
 可笑如此某遂写与伯恭转闻寿翁时寿翁知太平
 谓若如此戴簿亦是明易人却作书来托某津遣来
 太平相见时戴已死
先生曰李寿翁看杜撰易渠亦自得杜撰受用(浩录/)
又曰麻衣易说乃南康戴主簿作尝亲见其人称此书
卷十七 第 37a 页 WYG0018-0785c.png
 得之隐者问之不肯言其人往访其家见案上杂录
 一册乃戴手笔其言皆与易说大略相类及戴死其
 子弟将所作易图来看乃知真戴作无疑
阴符经恐是唐李佺所为是他着意去做学他古文何
 故只因他说起遂行于世某向以语伯恭伯恭亦以
 为然亦如麻衣易只是戴氏自做自解文字自可认
 道夫曰向见南轩跋云此真麻衣道者书也曰南轩
 看文字甚疏(杨道夫录/)
卷十七 第 37b 页 WYG0018-0785d.png
向在南康见四家易如刘居士变卦每变为六十四却
 是案古周三教及刘虚谷皆乱道外更有戴主簿传
 得麻衣易乃是戴公伪为之尝到其家见其所作文
 其体皆相同南轩及李侍郎被他瞒遂为之跋某尝
 作书辩之
 
 
 文公易说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