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九
卷二十九 第 1a 页 WYG0015-034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易粹言卷二十九    宋 方闻一 编
(坎下/坎上)
 伊川先生曰习坎序卦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
 坎者陷也理无过而不已过极则必陷坎所以次大
 过也习谓重习它卦虽重不加其名独坎加习者见
 其重险险中复有险其义大也卦中一阳上下二阴
 阳实阴虚上下无据一阳陷于二阴之中故为坎陷
卷二十九 第 1b 页 WYG0015-0341b.png
 之义阳居阴中则为陷阴居阳中则为丽凡阳在上
 者止之象在中陷之象在下动之象阴在上说之象
 在中丽之象在下巽之象陷则为险习重也如学习
 温习皆重复之义也坎陷(一作/险)也卦之所言处险难
 之道坎水也一始于中有生之最先者也故为水陷水之
 体也(易/传)○问张子曰阴阳之精互藏其宅然乎曰此
 言甚有味由人如何看水离物不得故水有离之象
 火能入物故火有坎之象(胡氏/拾遗)
卷二十九 第 2a 页 WYG0015-0341c.png
 横渠先生曰习坎重袭之义八纯卦唯此加习者馀
 皆一字可尽其义坎取其险故重之而其险乃著也
 ○色以离见声以震闻臭以巽知味以坎达○坎离
 者天地之中二气之正交然离本阴卦坎本阳卦以
 此见二气其本如此而交性也非此二物则无易(并/易)
 (说/)○一陷溺而不得出为坎一附丽而不能去为离
 (正/蒙)
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卷二十九 第 2b 页 WYG0015-0341d.png
 伊川先生曰阳实在中为中有孚信维心亨维其心
 诚一故能亨通至诚可以通金石蹈水火何险难之
 不可亨也行有尚谓以诚一而行则能出险有可嘉
 尚谓有功也不行则常在险中矣(易/传)
 横渠先生曰人欲得正己而物正大抵道义虽不可
 缓又不欲急迫在人固须求之有渐于己亦然盖精
 思洁虑以求大功则其心隘惟是得心洪放得如天
 地易简易简然后能应物皆平正博学于文者只要
卷二十九 第 3a 页 WYG0015-0342a.png
 得习坎心亨盖人经历险阻艰难然后其心亨通博
 学者皆是小经应物不学则无由知之故中庸之欲
 前定将所以应物也(经学/理窟)
 白云郭氏曰易中诸卦于卦上无加字者独此称习
 坎孔氏正义云以坎为险难故特加习名王原叔先
 生引徐氏新义谓习坎字上脱卦名一坎字而易中
 卦名之下亦无重言卦者故离卦不曰离重离巽卦
 不曰巽重巽其重言卦名者皆孔子彖辞也孔氏既
卷二十九 第 3b 页 WYG0015-0342b.png
 未明徐氏尤失之或者云本无习字缘坎卦六画漫
 灭正如习字故传写者误以漫灭之卦画为习字又
 于其上添画一卦是坎字之上十二画矣然虽以习
 字漫灭观之仅有六画之象如此则其误在𨽻古既
 出之后而彖象皆已先言习坎则此说又非矣大抵
 坎加习字学者思虑终不能得不可更附会穿凿也
 坎离等六卦卦辞并彖皆只以三画取义坎以刚中
 而实故称有孚心亨有刚中之德者未有不能济难
卷二十九 第 4a 页 WYG0015-0342c.png
 也故行有尚如颐大过噬嗑中孚之类皆六画取象
 者也坎以三画取义是一卦之中其象再见故云习
 坎岂乾坤不可称习而六子之序始于坎故坎独称
 欤其义则六卦俱有之矣疑当阙之未可深辨也(易/说)
彖曰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
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险不可升也地险
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伊川先生曰习坎者谓重险也上下皆坎两险相重
卷二十九 第 4b 页 WYG0015-0342d.png
 也初六云坎窞是坎中之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阳
 动于险中而未出于险乃水性之流行而未盈于坎
 既盈则出乎坎矣行险而不失其信阳刚中实居险
 之中行险而不失其信者也坎中实水就下皆为信
 义有孚也○维其心可以亨通者乃以其刚中也中
 实为有孚之象至诚之道何所不通(一作/亨)以刚中之
 道而行则可以济险难而亨通也○以其刚中之才
 而往则有功故可嘉尚若止不行则常在险中矣(一/作)
卷二十九 第 5a 页 WYG0015-0343a.png
 (也/)坎以能行为功○高不可升者天之险也山川丘
 陵地之险也王公君人者观坎之象知险之不可陵
 也故设为城郭沟池之险以守其国保其民人是有
 用险之时其用甚大故赞其大矣哉山河城池设险
 之大端也若夫尊卑之辨贵贱之分明等威异物采
 凡所以杜绝陵僣限隔上下者皆体险之用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可盈则非谓重险也中柔则心无常何
 能亨也内外皆险义不可止故行有尚也○坎维心
卷二十九 第 5b 页 WYG0015-0343b.png
 亨故行有尚外虽积险苟处之心亨不疑则虽难必
 济而往有功也○今水临万仞之山要下即下无复
 凝滞人在险前惟知有义理而已则复何回避所以心
 通(并易/说)
 龟山杨氏曰北方寒极而阴凝一阳动乎中故凝释
 而为水水者一之所生也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其
 为物不贰矣故有孚心亨阳在内也诚孚于中险不
 能陷故亨夫险非可止之地止于险则终于陷而已
卷二十九 第 6a 页 WYG0015-0343c.png
 故行有尚往乃有功也水流而不盈阳微未出中也
 万折必东行险而不失其信阴之陷阳小人害君子
 之象也宜无施而可然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
 则险亦有时而用矣王公设险以守其国是也险之
 时用岂不大矣哉系辞曰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其斯
 之谓欤设险之义伊川论之详矣(自习坎有孚/至此易说)
 兼山郭氏曰二五刚中故为有孚维心亨有过物者
 必济故行有尚天险不止于法度之威地险不止于
卷二十九 第 6b 页 WYG0015-0343d.png
 高城深池在夫王公所设之如何尔(易/说)
 白云郭氏曰彖言重险正释习坎二字则习之为重
 明矣先儒谓便习非也水流而不盈者坎之险无穷
 已也行险而不失其信者坎之德有孚也夫以一阳
 而掩于二阴非亨也然终不能陷者刚中也刚中则
 所守至固虽非亨而心亨矣孟子所谓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者也故孔子亦谓枨也欲
 焉得刚刚中之德用以有行何往而非功其本则自
卷二十九 第 7a 页 WYG0015-0344a.png
 于有孚心亨之微推而及之天下也君子正心诚意
 而能治天下国家者以此故中庸之学不离乎一性
 之内其失则为罟擭陷阱而君子每慎其独者所以
 守刚中之德为心亨之道也天非险也而人不可升
 者岂天之大险欤地非险也而山川丘陵岂地之大
 险欤天地之大尚未离乎坎险之道是以王公内则
 治教政刑外则城郭沟池皆所以象天地之险以守
 其国也故彖又曰险之时用大矣哉盖人知用险于
卷二十九 第 7b 页 WYG0015-0344b.png
 小而不知险有大人之事孟子所谓王请大之者是
 亦孔子大矣哉之意也坎无时险有时故曰险之时
 用(易/说)
象曰水荐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伊川先生曰坎为水水流仍荐而至两坎相习水流
 仍荐之象也水自涓滴至于寻丈至于江海荐习而
 不骤(一作/让)者也其因势就下信而有常故君子观坎
 水之象取其有常则常久其德行人之德行不常则
卷二十九 第 8a 页 WYG0015-0344c.png
 伪也故当如水之有常取其荐习相受则以习熟其
 教令之事夫发政行教必使民熟于闻听然后能从
 故三令五申之若骤告未喻遽责其从虽严刑以驱
 之(一无/之字)不能也故当如水之荐习(易/传)
 龟山杨氏曰习坎重险也水荐至相仍而不绝故积
 习而为重险行险而不失其信有常德行之象焉盈
 科而进不舍昼夜有习教事之象焉故居子以之(易/说)
 兼山郭氏曰象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
卷二十九 第 8b 页 WYG0015-0344d.png
 失其信言坎之常也行有尚往有功言坎之用也故
 象曰水荐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易以坎为
 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而大匠可以取法及其
 过也怀山襄陵浩浩滔天非方舟顺风不能以济也
 是以圣人制为刑法以治其小陈其甲兵以防其大
 有廉陛之峻以象天有封疆之固以象地每岁孟春
 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又曰三时务农一时教战无非
 教也故常德行以立事也习教事以制变也黄帝垂
卷二十九 第 9a 页 WYG0015-0345a.png
 衣裳而天下治七十二战而禽灭蚩尤用此道也经
 曰地中有水师成诸坎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坎者水也原泉混混不舍昼夜放乎四
 海故言荐至荐至则其来不已险陷亦不已是为习
 坎之义也君子法之以常德行习教事曰常曰习皆
 不已之义也常德行所以行险而不失其信习教事
 所以设险而固其国造次颠沛必于是斯为常矣国
 家閒暇及是时明其政刑斯为习矣常德行故能有
卷二十九 第 9b 页 WYG0015-0345b.png
 孚维心亨习教事故能行有尚而往有功二者其可
 一日废乎亦犹君子自强不息以法乾之健者也(易/说)
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象曰习坎入坎失道凶也
 伊川先生曰初以阴柔(一无/柔字)居坎险之下柔弱无援
 而处不得当非能出乎险也唯益陷于深险耳窞坎
 中之陷处已在习坎中更入坎窞其凶可知○由习
 坎而更入坎窞失道也是以凶能出于险乃不失道
 也(并易/传)
卷二十九 第 10a 页 WYG0015-0345c.png
 横渠先生曰比于二无出险之志故云入于坎窞也
 (易/说)
 龟山杨氏曰柔不当位失道也居重险之时承刚而
 在下失道而不足以出险则益陷于险矣故入于坎
 窞凶窞坎中之陷处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习坎重险也初六以阴柔之才居重险
 之下陷于坎险而不能出者也不能出者无刚中之
 德而失处险之道是以凶也若从便习之义则初六
卷二十九 第 10b 页 WYG0015-0345d.png
 不为坎窞之凶矣(易/说)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伊川先生曰二当坎险之时陷上下二阴之中乃至
 险之地是有险也然其刚中之才虽未能出乎险中
 亦可小自济不至如初益陷入于深险是所求小得
 也君子处险艰而能自保者刚中而已刚则才足自
 卫中则动不失宜○未出中者方为二阴所陷在至
 险之地以刚中之才不至陷于深险是所求小得然
卷二十九 第 11a 页 WYG0015-0346a.png
 未能出坎中之险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险难之际弱必附强上下俱阴求必见
 从故求则必小得然二居险中而未出也(易/说)
 龟山杨氏曰二阴在外有险也一阳间乎二阴之间
 未能出中也虽有刚明之才未出中则不足以夷天
 下之险故求小得而已夫求者自求也外虽有险而
 心常亨故曰求小得(易/说)
 白云郭氏曰以一阳掩于二阴之中不能无难也故
卷二十九 第 11b 页 WYG0015-0346b.png
 曰坎有险然刚而得中有心亨之道故可以求小得
 而不至于丧其良心也一离乎中则失之矣故象言
 求小得以其未出中也求得之际道之所以失也以
 九二刚中尚且小得而已况无刚中之德者乎是以
 君子戒慎恐惧乎不睹不闻之际诚非用心之过也
 圣人所谓求小得不过如明哲保身而已异乎小人
 之求之也(易/说)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象曰来之坎坎
卷二十九 第 12a 页 WYG0015-0346c.png
终无功也
 伊川先生曰六三在坎陷(一作/险)之时以阴柔而居不
 中正其处不善进退与居皆不可者也来下则入于
 险之中之上则重险也退来与进之皆险故云来之
 坎坎既进退皆险而居亦俭枕谓支倚居险而支倚
 以处不安之甚也所处如此唯益入于深险耳故云
 入于坎窞如三所处之道(一无之/道字)不可用也故戒勿
 用○进退皆险处又不安若用此道当益入于险终
卷二十九 第 12b 页 WYG0015-0346d.png
 岂能有功乎以阴柔处不中正虽平易之地尚致悔
 咎况处险乎险者人之所欲出也必得其道乃能去
 之求去而失其道益困穷耳故圣人戒如三所处不
 可用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前之入险退来枕险入窞与初六同(易/说)
 龟山杨氏曰来则乘刚之则涉险故来之俱坎也险
 且枕居险而止故入于坎窞入于坎窞则终于陷而
 已矣故不可用(易/说)
卷二十九 第 13a 页 WYG0015-0347a.png
 白云郭氏曰三居重险之中当上下之际进则遇险
 退亦险也又履非其位所处亦险矣既无济险之道
 终陷于坎窞而已宜其勿用也又安有行有尚往有
 功之义哉是知其终无功也来之进退之象坎之下
 卦言处险之道上卦言用险之道枕言处险之上也
 (易/说)
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象曰樽酒簋贰
刚柔际也
卷二十九 第 13b 页 WYG0015-0347b.png
 伊川先生曰六四阴柔而下无助非能济天下之险
 者以其在高位故言为臣处险之道大臣当险难之
 时唯至诚见信于君其交固而不可间又能开明君
 心则可保无咎矣(一作/也)夫以上之笃信唯当尽其质
 实而已多仪而尚饰莫如燕享之礼故以燕享喻之
 言当不尚浮饰唯以质实所用一樽之酒二簋之食
 复以瓦缶为器质之至也其质实如此又须纳约自
 牖纳约谓进结于君之道牖(一有/有字)开通之义室之暗
卷二十九 第 14a 页 WYG0015-0347c.png
 也故设牖所以通明自牖言自通明之处以况君心
 所明处诗云天之牖民如埙如篪毛公训牖为道亦
 开通之谓(一作/义)人臣以忠信善道结于君心必自其
 所明处乃能入也人心有所蔽有所通所蔽者暗处
 也所通者明处也当就其明处而告之求信则易也
 故云纳约自牖能如是则虽艰险之时终得无咎也
 且如君心蔽于荒乐唯其蔽也故尔虽力诋其荒乐
 之非如其不省何必于所不蔽之事推而及之则能
卷二十九 第 14b 页 WYG0015-0347d.png
 悟其心矣自古能諌其君者未有不因其所明者也
 故讦直强劲者率多取忤而温厚明辩者其说多行
 且如汉祖爱戚姬将易太子是其所蔽也群臣争之
 者众矣嫡庶之义长幼(一作/少长)之序非不明也如其蔽
 而不察何四老者高祖素知其贤而重之此其不蔽
 之明心也故因其所明而及其事则悟之如反手且
 四老人之力孰与张良群公卿及天下之心其言之
 切孰与周昌叔孙通然而不从彼而从此者由攻其
卷二十九 第 15a 页 WYG0015-0348a.png
 蔽与就其明之异耳又如赵王太后爱其少子长安
 君不肯使质于齐此其蔽于私爱也大臣諌之虽强
 既曰蔽矣其能听乎爱其子而欲使之长久富贵者
 其心之所明也故左师触龙因其(一有/所字)明而导之以
 长久之计故其听也如响非惟告于君者如此为教
 者亦然夫教必就人之所长所长者心之所明也从
 其心之所明而入然后推及其馀孟子所谓成德达
 才是也○象只举首句此此多矣樽酒簋贰质实之
卷二十九 第 15b 页 WYG0015-0348b.png
 至刚柔相际接之道能如此则可终保无咎君臣之
 交能固而常者在诚实而已刚柔指四与五谓君臣
 之交际也(并易/传)○或问坎之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
 约自牖何义也曰坎险之时也此是圣人论大臣处
 险难之法樽酒簋贰用缶谓当险难之时更用甚得
 无非是用至诚也纳约自牖言欲纳约于君当自明
 处牖者开明之处也欲开悟于君若于君所蔽处何
 由入得如汉高帝欲易太子它人皆争如嫡庶之分
卷二十九 第 16a 页 WYG0015-0348c.png
 夫嫡庶之分高祖岂不知得分明直知不是了犯之
 此正是高祖所蔽处更岂能晓之独留侯招致四皓
 此正高祖所明处盖高祖自匹夫有天下皆豪杰之
 力故惮之留侯以四皓辅太子高祖知天下豪杰归
 心于惠帝故更不易也昔秦伐魏欲以长安君为质
 太后不可左师触龙请见云云遂以长安君为质焉
 夫太后只知爱子更不察利害故左师以爱子之利
 害开悟之也(刘元承/手编)
卷二十九 第 16b 页 WYG0015-0348d.png
 横渠先生曰四五俱得阴阳之正险阻之际近而相
 得诚素既接虽简略于礼无咎也上比于五有进出
 之渐故无凶(易/说)
 龟山杨氏曰四居大臣之位无刚健之才不足以夷
 天下之险故以人臣处险之道言之传曰为臣必臣
 敬恪恭俭臣也则为臣之义以敬恪恭俭为主樽酒
 簋贰以俭为礼也缶器之质者也至钦无文不致饰
 也务尽敬恪而已夫处重险之中非盈礼尚文之时
卷二十九 第 17a 页 WYG0015-0349a.png
 故用缶纳约自牖所以进结其君以是而已牖所以
 通内外开其明也齐宣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
 子则以文武之事告之好货色则以公刘太王之事
 告之好勇犹之可也好货好色人君之邪心不可为
 也而孟子皆曰惟恐王之不好也盖逆闭其途而拒
 绝之则齐王进善之心熄矣故孟子启其蔽开其明
 使通内外庶乎其有见矣此自牖之义欤知此则知
 所以事君矣(易/说)
卷二十九 第 17b 页 WYG0015-0349b.png
 兼山郭氏曰六四醴酒之设玄酒之尚贵其诚之著
 也国有凶荒则杀礼而多昏时有险易也是以至薄
 之礼虚中之器可以自幽以达明坎之时为然四五
 近比而相亲非正也自牖之象也说者谓触龙君因
 闇以发其明然卦无是象故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有孚者坎之德君子行险而不失其信
 所以法其德也观乎六四盖可见矣且一樽之酒贰
 簋之食瓦缶之器至微物也苟能虚中尽诚以通交
卷二十九 第 18a 页 WYG0015-0349c.png
 际之道君子不以微薄为失礼亦犹自牖纳约其诚
 已至不必阶序行礼之地是以终无咎也坎之六四
 在上体之下与五为比当刚柔交际之地所谓能用
 有孚之道者也传曰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蘩
 蕴藻之菜箱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
 神可羞于王公者无它焉交际之道以诚为主故也
 春秋之时齐侯卫侯胥命于蒲盖中约言而退终二
 公之世未尝以征伐相加虽二君未贤于当时之君
卷二十九 第 18b 页 WYG0015-0349d.png
 胥命未为得礼亦犹自牖纳约之事而圣人有取焉
 传亦言其近古近正者盖其信为有馀也孔子不以
 人废言况屡盟长乱之世有约言近古之事乎是亦
 不得中行而与狂狷之义也由是观之则樽酒簋贰
 足以尽交际之道者主于习坎有孚而已(易/说)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伊川先生曰九五在坎之中是不盈也盈则平而出
 矣祗宜音抵抵也复卦云无祗悔必抵于己平则无
卷二十九 第 19a 页 WYG0015-0350a.png
 咎既曰不盈则是未平而(一无/而字)尚在险中未得无咎
 也以九五刚中之才居尊位宜可以济于险然下无
 助也二陷于险中未能出馀皆阴柔无(一作/非)济险之
 才人君虽才安能独济天下之险居君位而不能致
 天下出于险则为有咎必祗既平乃得无咎○九五
 刚中之才而得尊位当济天下之险难而坎尚不盈
 乃未能平乎险难是其刚中之道未光大也险难之
 时非君臣恊力其能济乎五之道未大以无臣也人
卷二十九 第 19b 页 WYG0015-0350b.png
 君之道不能济天下之险难则为未大不称其位也
 (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险难垂出而下比于四不能勉成其功
 光大其志故圣人惜之曰只既平无咎而已矣不能
 往有功也(一本六坎盈则进/而往有尚矣易说)
 龟山杨氏曰刚得中而履尊位宜可以济天下之险
 矣然以一阳在重险之中则刚虽中而未大也故坎
 不盈祗既平而已盈则出险矣然既平则有出险之
卷二十九 第 20a 页 WYG0015-0350c.png
 渐故无咎(易/说)
 白云郭氏曰水之来终不可盈而不失其平者水之
 常也守其常而不变固可以无咎矣然九五以刚中
 之才而居君位当法天地设险以守其国盖思有济
 险之道以二阴见掩无应以助之仅能守常而已非
 大人之事也故象曰中未大也与屯膏小贞之义相
 类(易/说)
上六系用徽纆寘于丛棘三岁不得凶象曰上六失道
卷二十九 第 20b 页 WYG0015-0350d.png
凶三岁也
 伊川先生曰上六以阴柔而居险之极其陷之深者
 也以其陷之深取牢狱为喻如系缚之以徽纆因寘
 于丛棘之中阴柔而陷之深其不能出矣故云至于
 三岁之久不得免也其凶可知○以阴柔而自处极
 险之地是其失道也故其凶至于三岁之久而不得
 免焉终凶之辞也言久有曰十有曰三随其事也陷
 于狱至于三岁久之极也它卦以年数言者亦各以
卷二十九 第 21a 页 WYG0015-0351a.png
 其事也如三岁不兴十年乃字是也(易/传)
 横渠先生曰上六过中逃险而失道者也不附比阳
 中几于迷复之凶故为所系累也阴柔不能附比于
 阳处险之极乘刚宜其为所拘戮也(易/说)
 龟山杨氏曰居重险之极无刚健之才终于陷而已
 矣犹之系徽纆而寘丛棘也无出险之才而寘丛棘
 可谓失道矣其凶三岁不亦宜乎三岁者终凶之辞
 也(易/说)
卷二十九 第 21b 页 WYG0015-0351b.png
 兼山郭氏曰上六坎者水也源泉混混不舍昼夜决
 之东方则东流决之西方则西流水无分于东西然
 而万折必东者以其信也水由地中放乎四海注焉
 不满泄之不竭大通不加穷居不损犹之人也遗佚
 而不怨阨穷而不悯者由心亨也经曰巽乎水而上
 水羸其瓶凶以动出为功也故曰有孚维心亨行有
 尚九二求小得未出中也九五祗既平中未大也皆
 未能终坎之功至于上六专取用险之极非圣人之
卷二十九 第 22a 页 WYG0015-0351c.png
 所尚三岁不得免而无耻由上失其道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坎之爻以近中为得初与四是也初居
 重险之下失道而凶独四能行其志是以得纳约自
 牖之道其过中而失之者三与上也三处险而不能
 有功上用险之过亦已失矣盖刑法坎险之象而非
 用坎之道故用徽纆丛棘为坎之道者上六之过也
 虽使三岁之久亦将不得其情能无凶乎是上失其
 道而终凶也其道何如有孚维心亨是也以是行之
卷二十九 第 22b 页 WYG0015-0351d.png
 斯有功矣古之圣人任德不任刑故孔子曰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上六之失其在兹乎(易/说)
 
 
 
 
 
 大易粹言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