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七
卷二十七 第 1a 页 WYG0015-031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易粹言卷二十七   宋 方闻一 编
(震下/艮上)
 伊川先生曰颐序卦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夫
 物既畜聚则必有以养之无养则不能存息颐所以
 次大畜也卦上艮下震上下二阳爻中含四阴上止
 而下动外实而中虚人颐颔之象也颐养也人口所
 以饮食养人之身故名为颐圣人设卦推养之义大
卷二十七 第 1b 页 WYG0015-0318d.png
 至于天地养育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与人之养
 生养形养德养人皆颐养之道也动息节宣以养生
 也饮食衣服以养形也威仪行义以养德也推已及
 物以养人也(易/传)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伊川先生曰颐之道以正则吉也人之养身养德养
 人养于人皆以正道则吉也天地造化育养万物各
 得其宜者亦正而已矣观颐自求口实观人之所颐
卷二十七 第 2a 页 WYG0015-0319a.png
 与其自求口实之道则善恶吉凶可见矣(易/传)
 横渠先生曰观颐辨养道得失欲观人处已之方(易/说)
 白云郭氏曰颐之为象上下二阳中含四阴虚中而
 实外上止下动饮食之象也颐养也饮食所以自养
 也天下之养自养生养心养德养人其养虽不一然
 非如颐之虚中则口实无自而致养必有虚以容之
 斯足以受养矣故卦辞秖以观颐口实为言以明颐
 之道以虚中为主故也况饮食之养朝夕有常不可
卷二十七 第 2b 页 WYG0015-0319b.png
 变者如此然后尽颐养之道所以必取饮食之象而
 颐非止于饮食而已也圣人立象以尽意故言简而
 理明如此(易/说)
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
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
大矣哉
 伊川先生曰贞吉所养者正则吉也所养谓所养之
 人与养之之道自求口实谓其自求养身之道皆以
卷二十七 第 3a 页 WYG0015-0319c.png
 正则吉也○圣人极言颐之道而赞其大天地之道
 则养育万物养育万物之道正而已矣圣人则养贤
 才与之共天位使之食天禄俾施泽于天下养贤以
 及万民也养贤所以养万民也夫天地之中品物之
 众非养则不生圣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
 以养天下至于鸟兽草木皆有养之之政其道配天
 地故大夫子推颐之道赞天地与圣人之功曰颐之
 时大矣哉或云义或云用或止云时以其大者也万
卷二十七 第 3b 页 WYG0015-0319d.png
 物之生与养时为大故云时(并易/传)
 龟山杨氏曰上止而下动外实而中虚颐之象也口
 之于饮食人所资以为养也故颐养也夫观颐观其
 所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是也自求
 口实观其自养也体有小大不以小害大自养之道
 也天地养万物失其宜则阴阳缪戾而物不遂其生
 矣圣人养贤不以正贤者不安其位而民不被其泽
 矣一人之身无尺寸之肤不养也务养其小体则饮
卷二十七 第 4a 页 WYG0015-0320a.png
 食之人而人贱之矣故颐正则吉反是则凶之道也
 夫天地之养万物圣人之养贤与人之自养各当其
 可而后得其正得其正而后吉则颐之时岂不大矣
 哉(自颐贞吉/止此易说)
 白云郭氏曰人与万物莫不有所养然有养之以正
 养之非其正者养之以正则得所养养之非正则失
 所养是以养正则吉也欲观天下之所养必观口实
 自养之义则得颐之道矣莫非天下之所养也虽大
卷二十七 第 4b 页 WYG0015-0320b.png
 至于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皆是也以其
 颐之大者自求于口实颐养之中皆得之矣则颐之
 时非止饮食口体而已岂不大矣哉卦言观颐彖称
 其大皆谓不可以饮食小者为尽颐也(易/说)
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伊川先生曰以二体言之山下有雷雷震于山下山
 之生物皆动其根荄发其萌芽为养之象以上下之
 义言之艮止而震动上止下动颐颔之象(一有/也字)以卦
卷二十七 第 5a 页 WYG0015-0320c.png
 形言之上下二阳中含(一无/含字)四阴外实中虚颐口之
 象口所以养身也故君子观其象以养其身慎言语
 以养其德节饮食以养其体不唯就口取养(一无/养字)
 事之至近而所系至大者莫过于言语饮食也在身
 为言语于天下则凡命令政教出于身者皆是慎之
 则必当而无失在身为饮食于天下则凡货资财用
 养于人者皆是节之则适宜而无伤推养身之道(一/有)
 (则/字)养德养天下莫不然也(易/传)
卷二十七 第 5b 页 WYG0015-0320d.png
 横渠先生曰山下有雷畜养之象(易/说)
 龟山杨氏曰言语饮食皆取颐之象也出其言不善
 则千里之外违之则乱之阶也故书曰惟口出好兴
 戎可不慎乎饮食以养人务养其口悦而不知节则
 取贱之道也夫如是皆非颐正之义也(易/说)
 兼山郭氏曰山以形雷以气故言语主于气饮食主
 于味方其知所养也则味生形而有馀不足随之气
 生精而善恶随之此君子宜知慎也(易/说)
卷二十七 第 6a 页 WYG0015-0321a.png
 白云郭氏曰山附于地其养物以形也雷动于天其
 养物以气也此天地致养万物之道也在人之养亦
 无异此故天地以形气而养物而人亦受养于形气
 之间是以君子慎言语而节饮食也然颐以虚中为
 主虽以言语饮食为致养之道而为虚中之患者亦
 言语饮食也言语出于虚者也饮食入于虚者也出
 而为患于是慎之入而为患于是节之颐养之道斯
 为至矣盖君子知言语饮食之不能无也使不为养
卷二十七 第 6b 页 WYG0015-0321b.png
 之之患者其唯慎而节之乎天下之虚其患皆如是
 所以去其患者亦莫不然也(易/说)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

 伊川先生曰蒙之初六蒙者也爻乃主发蒙而言颐
 之初九亦假外而言尔谓初也舍尔之灵龟乃观我
 而朵颐我对尔而设初之所以朵颐者四也然非四
 之谓也假设之辞尔九阳体刚明其才智足以养正
卷二十七 第 7a 页 WYG0015-0321c.png
 者也龟能咽息不食灵龟喻其明智而可以不求养
 于外也才虽如是然以阳居动体而在颐之时求颐
 人所欲也上应于四不能自守志在上行说所欲而
 朵颐者也心既动则自失必矣迷欲而失已以阳而
 从阴则何所不至是以凶也朵颐为朵动其颐颔人
 见食而欲之则动颐垂涎故以为象○九动体朵颐
 谓其说阴而志动既为欲所动则虽有刚健明智之
 才终必自失故其才亦不足贵也人之贵乎刚者为
卷二十七 第 7b 页 WYG0015-0321d.png
 其能立而不屈于欲也贵乎明者为其能照而不失
 于正也既惑所欲而失其正何刚明之有为可贱也
 (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体躁应上观我而朵其颐求养而无耻
 者也(易/说)
 龟山杨氏曰龟能前知灵于物者也咽息不食非志
 于养者也初自外来而为主于内震之体也四止于
 上而初动于下以应之朵颐之象也朵动其颐也一
卷二十七 第 8a 页 WYG0015-0322a.png
 阳在下有刚明之才而求养于上则匪正矣舍灵龟
 之象也舍灵龟而观朵颐则人贱之矣故凶而不足
 贵也尔对我之辞尔谓初四谓我尔非四之谓也假
 设之辞耳(易/说)
 兼山郭氏曰初九龟之所养也内内以气为主人之
 所养也外外以食为主故食气者寿食味者天理固
 然也故曰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然养气有三下焉
 者强其气而已若孟施舍之养勇是也曰视不胜犹
卷二十七 第 8b 页 WYG0015-0322b.png
 胜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中焉者保其
 气如庄子所谓吹嘘呼吸吐故纳新彭祖寿考之所
 好也上焉者充其气若孟子所谓我知言我善养吾
 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
 于天地之间此养正之大也孟子言养其小者为小
 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则朵颐口体之养又何足为贵
 乎初九颐之始末知所进故戒之如此(易/说)
 白云郭氏曰颐之善者莫善于龟之为物也盖言语
卷二十七 第 9a 页 WYG0015-0322c.png
 饮食人所以致养亦所以为颐之患远取诸物独龟
 不以是而寿朵颐之患息矣不亦善乎初九在颐之
 初可求善道自养而舍之反观朵颐之患是失其所
 守之贞者也颐之道贞则吉非贞则凶初九之凶自
 取之也然初九与六四为应舍阳求阴舍善求不善
 是舍君子而为小人又何足贵乎颐之取龟亦犹艮
 之取背(易/说)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象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
卷二十七 第 9b 页 WYG0015-0322d.png
 伊川先生曰女不能自处必从男阴不能独立必从
 阳二阴柔不能自养待养于人者也天子养天下诸
 侯养一国臣食君上之禄民赖司牧之养皆以上养
 下理之正也二既不能自养必求养于刚阳若反下
 求于初则为颠倒故云颠颐颠则拂违经常不可行
 也若求养于丘则往必有凶丘在外而高之物谓上
 九也卦止二阳既不可颠颐于初若求颐于上九往
 则有凶在颐之时相应则相养者也上非其应而往
卷二十七 第 10a 页 WYG0015-0323a.png
 求养非道妄动是以凶也颠颐则拂经不获其养尔
 妄求于上往则得凶也今有人才不足以自养见在
 上者势力足以养人非其族类妄往求之取辱得凶
 必矣六二中正在它卦多吉而凶何也曰时然也阴
 柔既不足以自养初上二爻皆非其与故往求则悖
 理而得凶也○征而从上则凶者非其类故也往求
 而失其类得凶宜矣行往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凡颐之正以贵养贱以阳养阴所谓经
卷二十七 第 10b 页 WYG0015-0323b.png
 也颐卦群阴皆当听养于上六二违之反比于初以
 阴养阳颠颐者也群阴上所聚养者也六二乱经于
 聚养之义失阴类之常故以进则凶(易/说)
 广平游氏曰圣人推言颐之为道以为天地养万物
 圣人养贤以及万民则以上养下颐之正也若在上
 而反资养于下则于颐为倒置矣此二与四所以俱
 为颠颐也然二之志在物而四之志在道故四颠颐
 而吉而二则征凶也何以知其然耶盖六二居中得
卷二十七 第 11a 页 WYG0015-0323c.png
 正宜足以自守矣然在下体疏远而未有禄又动体
 也宜于处约未能自安故降志以求初初方一意于
 应四而不答也则又将求其类以趋五五非其应又
 力不足以自养而何暇养人乎故二为行大类此以
 知其志之在物也○夫自养以有所养养德以需天
 下之求颐之常理也今至于屈己以求诸人则失理
 之常矣此二之求于五五之资于上所以俱为拂经
 也(并易/说)
卷二十七 第 11b 页 WYG0015-0323d.png
 龟山杨氏曰以上养下相应以相养理之经也二以
 阴柔不能自养而卦惟二阳皆非其应而下求于初颠
 颐拂经也丘在外而高上九之象也上而求之则行
 失类矣故征凶(易/说)
 兼山郭氏曰六二杂卦曰颐养正也象曰养正则吉
 也而六二六四皆谓之颠颐何也王辅嗣曰养下曰
 颠或谓以下养上为颠经曰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
 以及万民谓养下曰颠者非也孟子曰无君子莫治
卷二十七 第 12a 页 WYG0015-0324a.png
 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谓以下养上为颠亦非也且
 颐之象下动而上止交相为养者也然则何以谓之
 颠乎王昭素曰以阴养阳谓之颠老子言天之道损
 有馀以补不足盖阴常乏而阳常有馀以不足奉有
 馀是以谓之颠也然六二六四吉凶不同何也曰六
 四之应正六二之比不正是以或以吉或以凶也二
 之应五常道也五才不足于山丘之象也既颠以养
 初又不应于五以是征行失类之象也盖阴与阴阳
卷二十七 第 12b 页 WYG0015-0324b.png
 与阳类也五虽无应当自靖以待之而致养于初且
 失类而凶凶由于失类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天下之理阳足以养阴而阴则受养而
 已盖阴道不足无及人之力也二五相应者也二阴
 不足而求养于五五阴不足无以致养失颐养之道
 故曰颠颐若是则二五又违经常相应之理矣故又
 曰拂经五艮也艮为山而曰于丘颐者山之养物之
 道不足故也是为五之象也必欲征行求养徒凶而
卷二十七 第 13a 页 WYG0015-0324c.png
 已二五类也不得其养故言失类先儒为颐征凶当
 作于丘颐盖言丘之所养异乎山也(易/说)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象曰十年勿用道大
悖也
 伊川先生曰颐之道唯正则吉三以阴柔之质而处
 (一有/又字)不中正又在动之极是柔邪不正而动者也其
 养如此拂违于颐之正道是以凶也得颐之正则所
 养皆吉求养养人则合于义自养则成其德三乃拂
卷二十七 第 13b 页 WYG0015-0324d.png
 违正道故戒以十年勿用十数之终谓终不可用无
 所往而利也○所以戒终不可用以其所由之道大
 悖义理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履邪好动系说于上(一作系/而说上)不但拂经
 而已害颐之正莫甚焉故凶(易/说)
 龟山杨氏曰颐正则吉六三颐不中正而居动之极
 拂颐之正也故十年勿用十年勿用则终不可用矣
 夫何利之有(易/说)
卷二十七 第 14a 页 WYG0015-0325a.png
 兼山郭氏曰六三十年数之终也孔子曰三多凶凡
 以三不当位而居上下之际违本卦之义所以多凶
 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二言拂经谓违二五相应之常此言拂
 颐则违颐之道矣故象言其大悖也六三之凶宜矣
 六三有应而凶者盖上止下动为颐之道今居上下
 之际过于动而不知止以动为贞则凶矣是以十年
 勿用无所利也易每以十年然后反常则人之一失
卷二十七 第 14b 页 WYG0015-0325b.png
 必十年而后复可不慎哉(易/说)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象曰颠颐之吉
上施光也
 伊川先生曰四在人上大臣之位六以阴居之阴柔
 不足以自养况养天下乎初九以刚阳居下在下之
 贤也与四为应四又柔顺而正是能顺于初赖初之
 养也以上养下则为顺今反求下之养颠倒也故曰
 颠颐然已以不胜其任求在下之贤而顺从之以济
卷二十七 第 15a 页 WYG0015-0325c.png
 其事则天下得其养而已无旷败之咎故为吉也夫
 居上位者必有(一作/其)才德威望为下民所尊畏则事
 行而众心服从若或下易其上则政出而人违刑施
 而怨起轻于陵犯乱之由也六四虽能顺从刚阳不
 废厥职然质本阴柔赖人以济人之所轻故必养其
 威严耽耽然如虎视则能重其体貌下不敢易又取
 于人者必有常若间或无继则其政败矣其欲谓所
 须用者必逐逐相继而不乏则其事可济若取于人
卷二十七 第 15b 页 WYG0015-0325d.png
 而无继则困穷矣既有威严又所施不穷故能无咎
 也二颠颐则拂经四则吉何也曰二在上而反求养
 于下下非其应类故为拂经四则居上位以贵下贱
 使在(一无/在字)下之贤由已以行其道上下之志相应而
 (一有/泽字)施于民何吉如之自三以下养口体者也四以
 上养德义者也以君而资养于臣以上位而赖养于
 下皆养德也○颠倒求养而所以吉者盖得刚阳之
 应以济其事致已居上之德施光明被于天下吉孰
卷二十七 第 16a 页 WYG0015-0326a.png
 大焉(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体顺位阴得颐之正以贵养贱而得贤
 者虽反阳爻养阴之义以上养下其施光矣然以柔
 养刚非严重其德广大其志则未免于咎(易/说)
 广平游氏曰六二行失类至于六四则其志正矣其
 位近君矣官尊禄厚足以无求矣而汲汲于应初非
 好善忘势又将与贤者共之不能为此若孟献子之
 家有友五人焉者近是矣且嗜欲深者其天机浅而
卷二十七 第 16b 页 WYG0015-0326b.png
 士大夫之志或涉于重外则人人得而易之矣今六
 四之所取重者在此而不在彼则瞻视尊严俨然人
 望而畏之故如虎视眈眈而所欲皆得也欲仁而得
 仁则无恶于欲矣谁能推咎之哉故四之颠颐乃为
 上施光此以知其志之在道也(易/说)
 龟山杨氏曰四与初正应也以上养下颐之正也阴
 柔不足以致养而下求于初颠颐也然阴资于阳得
 所养矣故吉与二之颠颐异也居近尊之位大臣任
卷二十七 第 17a 页 WYG0015-0326c.png
 颐之责者也才虽不足而履正居位人所钦畏也故
 有虎视眈眈之象初以刚明之才应于上一于奉上
 者也上之所资能充其欲也故有其欲逐逐之象逐
 逐言相继不乏也如是故无咎(易/说)
 兼山郭氏曰六四之颠颐以约为养宜有虎视之威
 制逐逐之欲故能上施而光古人谓禦夷狄者不一
 而足其在兹乎(易/说)
 白云郭氏曰居上而求养于下者亦失颐养之道故
卷二十七 第 17b 页 WYG0015-0326d.png
 谓之颠颐颠颐一也所以为颠颐则异也经曰颐养
 正也又曰养正则吉故知求养正于下者是能养其
 德也故吉不知求养正于下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
 故凶此其所以异也六四所居者正所应者正独得
 养正之道故一爻之中具求养自养养内养外之义
 是以吉且无咎而为上施之光也且颠颐求养也虎
 视眈眈其欲逐逐自养也虎视眈眈然所以养威容
 于外又逐逐然去其多欲所以养心于其内也诗云
卷二十七 第 18a 页 WYG0015-0327a.png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故古之人以能问于不能以多
 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此颠颐求养之道也君子正
 其衣冠尊其瞻视所谓虎视眈眈以养其外者如此
 颜子克已而非礼勿视是也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
 欲所谓其欲逐逐以养其内者如此夫子绝四而毋
 意毋必是也彖曰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
 自养也观六四之所养则颠颐求养是也观六四之
 自养则虎视养其外逐欲养其内是也六四虽无养
卷二十七 第 18b 页 WYG0015-0327b.png
 贤及万民之位而其养德之正亦可谓大人之事矣
 不然则不知养正之道而失颠颐之吉其求下也不
 过上下征利养口体而已所谓观我朵颐凶者也若
 是者外安得有可畏之威而内安能无欲哉上施光
 者易以谦为光以益为光谦卦曰天道下济而光明
 又曰谦尊而光益卦曰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六四求
 下养德亦庶几谦益之光者欤(易/说)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象曰居贞之吉顺以从
卷二十七 第 19a 页 WYG0015-0327c.png
上也
 伊川先生曰六五颐之时居君位养天下者也然其
 阴柔之质才不足以养天下上有刚阳之贤故顺从
 之赖其养已以济天下君者养人者也反赖人之养
 是违拂于经常既以已之不足而顺从于贤师傅上
 师傅之位也必居守贞固笃于委信则能辅翼其身
 泽及天下故吉也阴柔之质无贞刚之性故戒以能
 居贞则吉以阴柔之才虽倚赖刚贤能持循于平时
卷二十七 第 19b 页 WYG0015-0327d.png
 不可处艰难变故之际故云不可涉大川也以成王
 之才不至甚柔弱也当管蔡之乱几不保于周公况
 其下者乎故书曰王亦未敢诮公赖二公得终信故
 艰险(一作/难)之际非刚明之主不可恃也不得已而济
 艰险者则有矣发此义者所以深戒于为君也于上
 九则据为臣致身尽忠之道言故不同也○居贞之
 吉者谓能坚固顺于上九之贤以养天下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听养于上正也以阴居颐卦之尊拂经
卷二十七 第 20a 页 WYG0015-0328a.png
 也(易/说)
 广平游氏曰六五履尊位而德不称德虽不称位而
 其富固无敌矣所以不足者非物也乃能亲上九之
 贤委己以听之亦庶乎有以养万民矣而六二之有
 求方且养其私而已此五之拂经所以异于二也虽
 然六五质柔而止体也喜蹈常畏兴事其资然也见
 善未必明用心未必刚故以之守文以持正可也若
 应变以成务则非其任矣盖疑间一生则危乱之机
卷二十七 第 20b 页 WYG0015-0328b.png
 将不可解故居正则吉而不可涉大川也○不可涉
 大川为六五之君言之也利涉大川为上九之臣言
 之也使大臣之才如上九足以养天下而人主顺以
 从之其蔑不济矣此周公复政之后成王所以四征
 不庭制礼作乐六服承德也(并易/说)
 龟山杨氏曰人君养天下颐之经也五居君位从上
 以资养拂颐之经也居不失正则吉以是涉难则不
 可矣(易/说)
卷二十七 第 21a 页 WYG0015-0328c.png
 白云郭氏曰五为一卦之主其才不足非徒无以养
 天下虽六二之应亦不能致养非养贤以及万民之
 道也故亦曰拂经苟能以柔道自居守正不失足以
 自养其身凶祸亦无自而至是以吉也然柔道不可
 以有为故不可涉大川柔道好从人故顺以从上上
 九有刚阳之才而知止者是以得其所从而成已之
 吉也六二拂经盖违相应之理六五拂经以违大君
 之道其言虽同而各有所辨(易/说)
卷二十七 第 21b 页 WYG0015-0328d.png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伊川先生曰上九以刚阳之德居师傅之任六五之
 君柔顺而从于已赖已之养是当天下之任天下由
 之以养也以人臣而当是任必常怀危厉则吉也如
 伊尹周公何尝不忧勤兢畏故得终吉夫以君之才
 不足而倚赖于已身当天下(一有/之字)大任宜竭其才力
 济天下之艰危成天下之治安故曰利涉大川得君
 如此之专受任如此之重苟不济天下之艰危何足
卷二十七 第 22a 页 WYG0015-0329a.png
 称委遇而谓之贤乎当尽诚竭力而不顾虑然惕厉
 则不可忘也○若上九之当大任如是能兢畏如是
 天下被其德泽是大有福庆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由颐自危然后乃吉者下有众阴顺从
 之庆骄则有它吝此卦得养之正者方利涉大川盖
 养然后可动耳(易/说)
 广平游氏曰六五居正则吉乃如上九之贤则颐之
 时所谓养贤以及万民者皆自我出匹夫匹妇无不
卷二十七 第 22b 页 WYG0015-0329b.png
 与被其泽矣夫然故天下信之众贤助之人主亲见
 其功业而深知其所存遍知其所为任之必专小人
 莫得以间之天亦诱其衷矣故其迹虽厉而其理则
 吉此所以利涉大川而大有庆也夫以身徇国弘济
 于艰难固大臣之职也讵肯临危而顾其身哉惟欲
 善其后以每成功则亦审其时而已矣若成王未知
 周公之时则不可涉大川六五是也若周公既见察
 于成王之后则涉大川而利矣上九是也说者谓以
卷二十七 第 23a 页 WYG0015-0329c.png
 上养下为颠颐是以颠为正矣故用伊川说(易/说)
 龟山杨氏曰卦惟二阳而上九居一卦之上众阴由
 之以养也履师傅之位任人君之责危疑所集也危
 者安其位者也故厉乃吉厉者不安其位之谓也如
 是虽涉难有庆矣(易/说)
 兼山郭氏曰上九以善服人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
 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未之有也上
 九虽不居有为之地自下而升为颐之主能养贤以
卷二十七 第 23b 页 WYG0015-0329d.png
 及万民之象也故能涉险济难虽危而吉也故孔子
 曰颐之时大矣哉(易/说)
 白云郭氏曰豫之由豫以九四之刚德也颐之由颐
 以上九之刚德也初九非不刚也在颐之初未足以
 自养况养天下乎此天下之养所以必由于上九居
 人臣之极位以养天下其事危矣知其危而不忘是
 以吉也不知其危而安其位则凶矣利涉大川者由
 颐之才也大有庆者天下得其所养也禹思天下有
卷二十七 第 24a 页 WYG0015-0330a.png
 溺者由已溺之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伊尹思
 天下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如已推而纳之
 沟中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由颐之道盖自任天
 下之重者如禹稷伊周为能尽之(易/说)
 
 
 
 
卷二十七 第 24b 页 WYG0015-0330b.png
 
 
 
 
 
 
 
 大易粹言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