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一
卷二十一 第 1a 页 WYG0015-024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易粹言卷二十一   宋 方闻一 编
(震下/离上)
 伊川先生曰噬嗑序卦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
 噬嗑嗑者合也既有可观然后有合之者也噬嗑所
 以次观也噬齧也嗑合也口中有物间之齧而后合
 之也卦上下二刚爻而中柔外刚中虚人颐口之象
 也中虚之中又一刚爻为颐中有物之象口中有物
卷二十一 第 1b 页 WYG0015-0248b.png
 则隔其上下不得嗑必齧之则得嗑故为噬嗑圣人
 以卦之象推之于天下之事在口则为有物隔而不
 得合在天下则为有强梗或谗邪间隔于其间故天
 下之事不得合也(一无/也字)当用刑法小则惩诫大则诛
 戮以除去之然后天下之治得成矣凡天下至于一
 国一家至于万事所以不和合者皆由有间也无间
 则合矣以至天地之生万物之成皆合而后能遂凡
 未合者皆为间也若君臣父子亲戚朋友之间有离
卷二十一 第 2a 页 WYG0015-0248c.png
 贰怨隙者盖谗邪间于其间也除去之则和合矣故
 间隔者天下之大害也圣人观噬嗑(一作/齧合)之象推之
 于天下万事皆使去其间隔而合之则无不和且治
 (一作/洽)矣噬嗑者治天下之大用也去天下之间在任
 刑罚故卦取用刑为义在二体明照而威震乃用刑
 之象也(易/传)
噬嗑亨利用狱
 伊川先生曰噬嗑亨卦自有亨义也天下之事所以
卷二十一 第 2b 页 WYG0015-0248d.png
 不得亨者以有间也噬而嗑之则亨通矣利用狱噬
 而嗑之之道宜用刑狱也天下之间非刑狱何以(一/作)
 (不可/以)去之不云利用刑而云利用(一无利/用字)狱者卦有
 明照之象利于察狱也狱者所以究察情伪得其情
 则知为间之道然后可以设防与致刑也(易/传)
 横渠先生曰子路礼乐文章未足尽为政之道以其
 重然诺言为众信故片言可以折狱如易所谓利用
 折狱利用刑人皆非卦爻盛德适能是而已焉(正/蒙)
卷二十一 第 3a 页 WYG0015-0249a.png
 白云郭氏曰噬嗑之名有二义合而言之则噬而后
 合嗑而后亨事之序也别而言之则方噬者未合既
 嗑者不噬噬为始也嗑为终也终始之义分焉文王
 之辞兼始终故言亨谓嗑之终也言利用狱谓噬之
 始也噬之始立卦之义也嗑之终卦成之义也周公
 论立卦之始故爻辞言噬而不言嗑非无嗑义也举
 一以明之耳孔子于彖从文王盖释文王之辞也于
 象从周公盖释周公之辞也于系辞极其终盖明文
卷二十一 第 3b 页 WYG0015-0249b.png
 王周公之所未言也故言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
 天下之货又曰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皆以
 嗑为义而不及噬也如是则知方立卦之始主于噬
 而卦成之后主于嗑矣主于噬故利用狱嗑亨之时
 非利用矣是以圣人于道德仁义无时不用刑狱虽
 设而其用有时者盖本噬嗑之义故也唐虞之民不
 犯成周刑措不用方是时则不以用狱为利也故知
 利用特在于有间之时易之为辞其旨远哉然颐中
卷二十一 第 4a 页 WYG0015-0249c.png
 有物事之至小者也而名卦之义有取于此者盖易
 之道触类而长之虽大而天下莫能载小而物莫能
 破者其道皆一也又况颐中至小犹须震之动离之
 明而后可断矧有大于此者乎是以圣人钦慎之而
 不忽也(易/说)
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
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
 伊川先生曰颐中有物故为噬嗑有物间于颐中则
卷二十一 第 4b 页 WYG0015-0249d.png
 为害噬而嗑之则其害亡乃亨通也故云噬嗑而亨
 ○刚柔分以卦才言也刚爻与柔爻相间刚柔分而
 不相杂为明辨之象明辨察狱之本也动而明下震
 上离其动而明也雷电合而章雷震而电耀相须并
 见合而章也照与威并行用狱之道也能照则无所
 隐情有威则莫敢不畏上既以二象言其动而明故
 复言威照并用之意○六五以柔居中为用柔得中
 之义上行谓居尊位虽不当位谓以柔居五为不当
卷二十一 第 5a 页 WYG0015-0250a.png
 而利于用狱者治狱之道全刚则伤于严暴过柔则
 失于宽纵五为用狱之主以柔处刚而得中得用狱
 之宜也以柔居刚为利用狱以刚居柔为利否曰刚
 柔质也居用也用柔非治狱之宜也(并易/传)○电者阴
 阳相轧雷者阴阳相击也轧者如石相磨而火光出
 者电便有雷击者是也(吕与/叔录)
 横渠先生曰九五分而下初六分而上故曰刚柔分
 合而章合而成文也○六自初而进之于五故曰上
卷二十一 第 5b 页 WYG0015-0250b.png
 行(并易/说)
 龟山杨氏曰上丽而下动一刚间之颐中有物之象
 也噬而嗑则间去矣故噬嗑而亨也夫噬嗑者除间
 之卦也除间以刑为用故利用狱狱者所以治间而
 求其情也治而得其情则刑之而天下服矣故不言
 利用刑而曰利用狱也夫刚柔分以爻言也动而明
 雷电合而章以二体言也系辞曰爻有等故曰物物
 相杂故曰文刚柔分而不相杂非文也用文非所以
卷二十一 第 6a 页 WYG0015-0250c.png
 治狱故也动而明雷电合而章则威明并著而无留
 狱矣此治狱之道也六五柔得中而上行用狱之主
 也人君阻法度之威而济之以刚果则片言折之可
 也然刑者侀也一成而不可变则人君所宜恤也故
 古之治狱者吏以狱成告于正正听之正以狱成告
 于大司寇司寇听之棘木之下大司寇以狱之成告
 于王王命三公参听之三公以狱成告于王王三宥
 之而后制刑此以柔用刑不以刚决之意也人君以
卷二十一 第 6b 页 WYG0015-0250d.png
 刚健为德五君位也而柔居之不当位也故所利惟
 用狱而已(自噬嗑亨/至此易说)
 兼山郭氏曰噬嗑自否出者也否乾上而坤下乾刚
 而坤柔初六一变而为六五离柔也九五一变而为
 初九震刚也昔之刚者今则分而下为柔昔之柔者
 今则分而上为刚故曰刚柔分刚在下则动柔在上
 则明动而明初未章也合而后章而六五居上无刚
 健之材利狱除间而已老子曰天地之道虚而不屈
卷二十一 第 7a 页 WYG0015-0251a.png
 动而愈出此间之不可不除而利狱以除间者人事
 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先人曰噬嗑自否来否乾刚而坤柔初
 六升而为离柔也九五降而为震刚也雍曰刚柔之
 分盖以乾之三刚分一以成震坤之三柔分一以成
 离也否泰二体乾坤之纯故噬嗑与贲皆称分焉噬
 嗑之彖盖具三义自己成一体论之合六爻而言有
 颐中有物之象自乾坤之变论之则有刚柔分之义
卷二十一 第 7b 页 WYG0015-0251b.png
 自震离二体而言故曰动而明雷动也电明也雷与
 电合则天威于是乎章动而且明则圣人之威于是
 乎立此圣人法天之道而用狱也柔得中六五也上
 行则法天动而必明之意也故虽无刚健之才以当
 其位亦可为噬嗑之主而用狱矣由是知圣人用狱
 无私情一本天道而已然则汉唐之兴卒无三代之
 治者不明法天故也其恶之大尤见于用狱之际不
 知雷电之必合以尽动而明之义复蹈秦皇惨毒之
卷二十一 第 8a 页 WYG0015-0251c.png
 政其传祀数百年亦已幸矣是以游圣门者羞称之
 (易/说)
象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伊川先生曰象无倒置者疑此文误也雷电相须并
 见之物亦有嗑象电明而雷威先王观电雷之象法
 其明与威以明其刑罚饬其法令者明事理而为之
 防者也(易/传)
 龟山杨氏曰先王观雷电威明之象而致慎焉故明
卷二十一 第 8b 页 WYG0015-0251d.png
 罚敕法明则不滥敕则不苛(易/说)
 兼山郭氏曰象春秋书震夷伯之庙左氏曰展氏有
 隐慝焉书之金縢曰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故知
 雷电之威无隐而弗及也易之取象噬嗑与丰无以
 异此噬嗑者先动而后明初未明也故不敢折狱政
 刑丰则先明而后动初已明也故不待明罚敕法而
 后用也天之动威其行如此则先王之用刑其有不
 慎者乎故书曰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于此可见矣
卷二十一 第 9a 页 WYG0015-0252a.png
 然则噬嗑与丰施设之序何异也曰犹之天也将先
 春而后秋乎将先秋而后春乎故折狱致刑盖有不
 得已而然矣(易/说)
 白云郭氏曰先人曰噬嗑先动而后明初未明也故
 不敢折狱致刑丰则先明而后动初已明也故不待
 明罚敕法而后用也雍曰二卦先后之象尽于此矣
 然噬嗑方动以期于明必先明其罚敕其法以示天
 下使天下知所避然后犯于有司者可以丽其罪若
卷二十一 第 9b 页 WYG0015-0252b.png
 周官大司寇县刑象之法于象魏小司寇令以木铎
 曰不用法者国有常刑令群士乃宣布于四方宪刑
 禁至于士师又宪禁令于国及郊野此之谓明罚敕
 法也丰则已明而动是已布刑也已令宪也动则丽
 之刑矣若大司寇邦典定之邦法断之邦成弊之小
 司寇以五刑听万民之狱讼附于刑用情讯之至于
 旬乃弊之士师察狱讼之辞以诏司寇断狱弊讼致
 邦令此之谓折狱致刑也是皆圣人之政见于有迹
卷二十一 第 10a 页 WYG0015-0252c.png
 者也若其至仁内充推恩四海盖不可得而见焉特
 于圣人之言得其大槩而已观舜戒群后曰钦哉钦
 哉惟刑之恤哉其戒皋陶曰惟明克允又曰明于五
 刑以弼五教又曰刑期于无刑而皋陶称舜亦曰好
 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知此则尽噬嗑
 之用狱矣然舜之命皋陶必先曰蛮夷猾夏寇贼奸
 宄然后曰汝作士盖蛮夷猾夏寇贼奸宄利用狱之
 时也由是知非噬嗑之时圣人未尝以用狱为利也
卷二十一 第 10b 页 WYG0015-0252d.png
 (易/说)
初九屦校灭趾无咎象曰屦校灭趾不行也
 伊川先生曰九居初最在下无位者也下民之象为
 受刑之人当用刑之始罪小而刑轻校木械也其过
 小故屦之于足以灭伤其趾人有小过校而灭其趾
 则当惩惧不敢进于恶矣故得无咎系辞云小惩而
 大诫此小人之福也言惩之于小与初故(一有/后字)得无
 咎也初与上无位为受刑之人馀四爻皆为用刑之
卷二十一 第 11a 页 WYG0015-0253a.png
 人初居最下无位者也上处尊位之上过于尊位亦
 无位者也王弼以为无阴阳之位阴阳系于奇偶岂
 容无也然诸卦(一作/爻)初上不言当位不当位者(一作/不言)
 (位当不/当者)盖初终之义为大临之初九则以位为正若
 需上六云不当位乾上九云无位爵位之位非阴阳
 之位也○屦校而灭伤其趾则知惩诫而不敢长其
 恶故云不行也古人制刑有小罪则校其趾盖取禁
 止其行使不进于恶也(并易/传)
卷二十一 第 11b 页 WYG0015-0253b.png
 横渠先生曰戒之在初小惩可止故无咎(易/说)
 龟山杨氏曰先王之用刑期于无刑而已当用狱之
 初未至于恶积而罪大犹足以迁善也故屦校灭趾
 使不进于恶而已所以小惩而大诫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伊川曰初最下上过尊位皆无位也无
 位受刑者也王弼谓无阴阳之位非也雍曰观辅嗣
 传文曰无位而已伊川谓无阴阳之位者以略例言
 初上无阴阳定位故也易之于爻以二三四五为人
卷二十一 第 12a 页 WYG0015-0253c.png
 道之著初上虽为始终然既居六画之内安得谓之
 无位若谓非有位用事之象则可也是以在噬嗑为
 受刑之人夫以圣人仁覆天下于小罪轻刑固宜赦
 宥而此初九屦校灭趾不以为过何哉盖小惩于早
 所以大诫于后使恶不进是为无刑之本此圣人之
 大仁也不然姑息不忍长恶孰甚焉校者械之通名
 在足之校屦之而没其趾大其校也使之不能行也
 乃所以戒其恶之不行也(易/说)
卷二十一 第 12b 页 WYG0015-0253d.png
六二噬肤灭鼻无咎象曰噬肤灭鼻乘刚也
 伊川先生曰二应五之位用刑者也四爻皆取噬为
 义二居中得正是用刑得其中正也用刑得其中正
 则罪恶者易服故取噬肤为象噬齧人之肌肤为易
 入也灭没也深入至没其鼻也二以中正之道其刑
 易服然乘初刚是用刑于刚强之人刑刚强之人必
 须深痛故至灭鼻而无咎也中正之道易以服人与
 严刑以待刚强义不相妨○深至灭鼻者乘刚故也
卷二十一 第 13a 页 WYG0015-0254a.png
 乘刚乃用刑于刚强之人不得不深严也深严则得
 宜乃所谓中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六三居有过之地而已噬之乘刚而动
 为力不劳动未过中故无咎(易/说)
 龟山杨氏曰六二以中正之德处用狱之时则刑当
 而罪得矣故有噬肤之象焉肤言噬之易也鼻者息
 之出入往来而不穷也九四为间者也而初应之二
 刚合则为间大而难噬矣故乘之绝其往来乃无咎
卷二十一 第 13b 页 WYG0015-0254b.png
 (易/说)
 兼山郭氏曰六二噬嗑柔得中而上行盖才不足而
 资物以为用者也柔顺中正裕于矜恤之仁而略于
 刚断之义然而噬肤之易有灭鼻之深盖乘刚之过
 也六二且以为戒况其它乎(易/说)
 白云郭氏曰二三四五皆言噬盖用刑除间之爻也
 肤柔脆之物易噬也夫六二柔顺中正之德宜其用
 刑无过举矣今噬肤之易而有灭鼻之深者盖六二
卷二十一 第 14a 页 WYG0015-0254c.png
 以柔乘刚患在不及能勉于用刚焉乃能乘刚故此
 噬深亦无咎也古者刑乱国用重典岂非噬肤乘刚
 之义乎四爻必假肤腊胏肉见义者以噬嗑之名本
 取颐中之象故也(易/说)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象曰遇毒位不当也
 伊川先生曰三居下之上用刑者也六居三处不当
 位自处不得其当而刑于人则人不服而怨怼悖犯
 之如噬齧乾腊坚韧之物而遇毒恶之味反伤于口
卷二十一 第 14b 页 WYG0015-0254d.png
 也用刑而人不服反致怨伤是可鄙吝也然当噬嗑
 之时大要噬间而嗑之虽其身处位不当而强梗难
 服至于遇毒然用刑非为不当也故虽可吝而(一无/而字)
 亦小噬而嗑之非有咎也○六三(一无/三字)以阴居阳处
 位不当自处不当故所刑者难服而反毒之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所间在四四为刚阳故曰腊肉非礼伤
 义故曰遇毒能以为毒而舍之虽近不相得小有吝
 而无咎也(易/说)
卷二十一 第 15a 页 WYG0015-0255a.png
 龟山杨氏曰颐中有物谓九四也则噬嗑之为间惟
 九四而已故有腊肉之象焉腊肉物之全体也六三
 柔不当位而居动之极上当九四之刚故噬腊肉而
 遇毒也噬腊肉而遇毒故可吝然噬终必合故无咎
 (易/说)
 白云郭氏曰六二虽乘刚而能噬深者中正故也六
 三之柔又非中正其噬难矣而能择乾物之小者噬
 之犹如治小狱决小罪可谓度德而量力者也然其
卷二十一 第 15b 页 WYG0015-0255b.png
 威德终不足以服人适足以招怨怼而致悔吝以其
 刑既小是以止于小吝而无大咎也郑氏周官注以
 小物全乾为腊马氏以有骨谓之胏其义最得之毒
 害也犹人不胜其噬而疾作也(易/说)
九四噬乾胏得金矢利艰贞吉象曰利艰贞吉未光也
 伊川先生曰九四居近君之位当噬嗑之任者也四
 己过中是其间愈大而用刑愈深也故云噬乾胏胏
 肉之有联(一无/联字)骨者乾肉而兼骨至坚难噬者也噬
卷二十一 第 16a 页 WYG0015-0255c.png
 至坚而得金矢金取刚矢取直九四阳德刚直为得
 刚直之道虽用刚直之道利在克艰其事而贞固其
 守则吉也九(一无/九字)四刚而明体阳而居柔刚明则伤
 于果故戒以知难居柔则守不固故戒以坚贞刚而
 不贞者有矣凡失刚者皆不贞也在噬嗑四最为善
 ○凡言未光其道未光大也戒于(一作/以)利艰贞盖其
 所不足也不得中正故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五为阴柔故喻乾胏能守正得刚直之
卷二十一 第 16b 页 WYG0015-0255d.png
 义故艰贞吉其德光大则其贞非艰也(易/说)
 龟山杨氏曰九四合一卦言之则为间者也以爻言
 之则居大臣之位任除间之责者也易之取象不同
 类如此夫处群阴之中当除间之责其任难胜矣故
 有噬乾胏之象焉胏肉之有骨者坚而难噬也噬胏
 而得金矢以刚克遇之也盖刚过中故有金矢之象
 焉夫用狱之道君子所宜尽心也一之以刚直则狱
 有不得其情者故利艰贞吉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
卷二十一 第 17a 页 WYG0015-0256a.png
 必也使无讼乎虽利艰贞未能使无讼也故曰未光
 也(易/说)
 兼山郭氏曰九四胏骨之坚强而难噬者也噬嗑皆
 以柔而四为颐中之间上下二阴三五之所同欲以
 噬者也故在讼则为难听之讼在狱则为难折之狱
 而九四以刚明而听之能得其情者也古者以两造
 禁民讼以两造听之而无所偏受则不直自反而民
 讼禁矣入束矢于朝不直则入其矢所以惩不直也
卷二十一 第 17b 页 WYG0015-0256b.png
 以两剂禁民狱而无偏信则不信者自反而民狱禁
 矣入钧金三日乃致于朝不信则入其金所以惩不
 信也方九四之听讼也既得其矢则不直者自反而
 服其非又得其金则不信者自反而服其罪则难折
 之狱既折而得其情矣尚且曰利艰贞吉则先王之
 于狱讼其可易言之哉故曰刑者侀也侀者成也死
 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续言一成而不可变也故
 于听之始也如此之慎于其成也则又可知矣(易/说)
卷二十一 第 18a 页 WYG0015-0256c.png
 白云郭氏曰先人曰胏骨之乾坚强难噬者也噬嗑
 皆以柔而四为颐中之间上下二阴三五之所同欲
 以噬者也故在讼则为难听之讼在狱则为难折之
 狱而九四以刚明而听之能得其情者也古者以两
 造禁民讼以两造听之而无所偏受则不直自反而
 民讼禁矣入束矢于朝不直则入其天所以惩不直
 也以两剂禁民狱而无偏信则不信者自反而民狱
 禁矣入钧金三日乃致于朝不信则入其金所以惩
卷二十一 第 18b 页 WYG0015-0256d.png
 不信也方九四之听讼也既得其矢则不直者自反
 而服其非又得其金则不信者自反而服其罪则难
 折之狱既折而得其情矣尚且曰利艰贞吉则人之
 于狱讼其可易言之哉故曰刑者侀也侀者成也死
 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续言一成而不可变也故
 于听之始也如此之慎于其成也则又可知矣雍曰
 九四有至难之噬而得束矢钧金犹曰利艰贞吉者
 曾子所谓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盖圣人明慎钦
卷二十一 第 19a 页 WYG0015-0257a.png
 恤之意也虽然刑期于无刑必也使无讼如是则得
 金矢亦安足以为圣人之光哉所谓听讼犹人者也
 帝尧之光被四表文王之光于四方其道有大于此
 者矣故孔子之象以九四为未光也(易/说)
六五噬乾肉得黄金贞厉无咎象曰贞厉无咎得当也
 伊川先生曰五在卦愈上而为噬乾肉反易于四之
 乾胏者五居尊位乘在上之势以刑于下其势易也
 在卦将极矣其为间甚大非易嗑也故为噬乾肉也
卷二十一 第 19b 页 WYG0015-0257b.png
 得黄金黄中色金刚物五居中为得中道处刚而四
 辅以刚得黄金也五无应而四居大臣之位得其助
 也贞厉无咎六五虽处中刚然实柔体故戒以必贞
 固而怀危厉则得无咎也以柔居尊而当噬嗑(一作/坚)
 之时岂可不贞固而怀危惧哉(一作忘/危惧也)○贞厉所以
 能无咎者以所为得其当也所谓当居中用刚而能
 守正虑危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九四上九难于屈服故曰乾肉得居中
卷二十一 第 20a 页 WYG0015-0257c.png
 持坚之义贞而危则得无咎也(易/说)
 龟山杨氏曰人君任天下之重而以柔居之欲除天
 下之间噬之亦难矣故有乾肉之象焉然据天下之
 利势噬之虽难与噬乾胏则异矣居中而处刚得黄
 金也噬乾肉得黄金虽不当位而居中则不过处刚
 则不茹得当也其除间也能胜其任矣故于贞厉而
 无咎(易/说)
 兼山郭氏曰六五听狱之道两造具备师听五辞五
卷二十一 第 20b 页 WYG0015-0257d.png
 辞简孚正于五刑五刑不简正于五罚五罚不服正
 于五过五过之疵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然噬嗑
 之义有审克之断无五过之疵可以明于刑之中率
 乂于民棐彝者也故噬嗑乾肉得黄金亦庶几居中
 之得也尚且曰贞厉无咎何也曾子曰上失其道民
 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孔子曰听讼吾犹
 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故六五之贞厉才得当而已质
 之虞芮质厥成其亦未优乎(易/说)
卷二十一 第 21a 页 WYG0015-0258a.png
 白云郭氏曰先人曰噬嗑之义有审克之断无五过
 之疵可以明于刑之中率乂于民棐彝者也故噬乾
 肉得黄金亦庶几居中之得也又曰六五之贞厉才
 得当而已质之虞芮质厥成其亦未优乎雍曰乾肉
 之噬易于乾胏六五柔而用中有可噬之道故得黄
 金然犹贞厉者盖未能尽为君之道故也观舜命皋
 陶作士而戒以无刑孔子予仲由折狱而自任以无
 讼盖君道无事于狱不必有乾肉之噬矣(易/说)
卷二十一 第 21b 页 WYG0015-0258b.png
上九何校灭耳凶象曰何校灭耳聪不明也
 伊川先生曰上过乎尊位无位者也故为受刑者居
 卦之终是其间大噬之极也系辞所谓恶积而不可
 掩罪大而不可解者也故何校而灭其耳凶可知矣
 何负也谓在颈也○人之聋暗不悟积其罪恶以至
 于极古人制法罪之大者何之以校为其无所闻知
 积成其恶故以校而灭伤(一无/伤字)其耳诫聪之不明也
 (并易/传)
卷二十一 第 22a 页 WYG0015-0258c.png
 龟山杨氏曰为间之极至于恶积而罪大以其聪不
 明也使之闻过而改宁至是夫(易/说)
 白云郭氏曰小人不积小善不去小恶终至于不可
 掩不可解之际故有何校灭耳之凶则其聪之不明
 可知也盖能明善恶安危之戒必无是凶矣然初六
 灭鼻上九灭耳或以灭为刑而疑之独孔氏以谓灭
 没也盖屦校何校则刑也屦校桎其足也桎大而没
 趾也何校械其首也械大而没耳也噬肤之易而深
卷二十一 第 22b 页 WYG0015-0258d.png
 噬焉自没其鼻用力之过也此皆没之义也若以灭
 耳为刵灭鼻为劓灭趾为剕则上九复不为凶而初
 二又不为无咎也书注劓刵轻刑也考之吕刑剕辟
 为重故汉重斩趾同于弃市方初六小惩固不当断
 趾上九罪大复不当轻刑以是知三者言灭皆非刑
 也初二无咎上九则凶盖戒之于早故终为无咎上
 九己极虽戒亦晚矣然则械其首者安知终不丽于
 大辟乎故为重刑也(易/说)
卷二十一 第 23a 页 WYG0015-0259a.png
 
 
 
 
 
 
 
 
卷二十一 第 23b 页 WYG0015-0259b.png
 
 
 
 
 
 
 
 大易粹言卷二十一